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37-02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临床兽医学方向和动物防疫检疫方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它也为专业课动物传染病、兽医生物制品学、动物防疫检疫学、兽医寄生虫病等学科打下基础,从事畜牧兽医相关专业必须具备兽医微生物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微生物学所占比例最大,为35%。目前很多学校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虽然学生在实验课上可以掌握微生物学的常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在实践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却无从下手。比如:如何从发病动物体内分离到病原菌并进行鉴定?如何对畜牧业相关产品进行微生物的检测?对简单的动物生物制品如何制备?为了使学生在实验课上掌握的技能充分地应用的生产实际中去,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1 做好实验前的充分准备
在实验前充分做好准备,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的效率。实验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应该对实验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及维护。实验室中应该贴出每种仪器的使用说明和简单的操作规程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在正式使用仪器之前先熟悉每种仪器的每个按钮的功能,熟练掌握每种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操作。另外,实验员在每节实验课前都应该认真准备该节课的实验用品及药品,不要等学生进行实验时经常找不到实验所需物品及药品。此外,在学生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及实验教师应该提前完成相关实验项目的预实验,从而检验实验药品是否可靠、实验仪器是否正常运行,明确实验环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给学生讲解时候能够有的放矢,保证实验课的正常运行。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时能够正确分析原因,找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优化实验条件
1)为了丰富和完整兽医微生物实验课的内容,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和录像等,学生可直观地认识各种仪器实物,并利用录相和幻灯片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演示整个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而顺利完成实验。如学生在制作完培养基的过程后需要及时灭菌,微生物实验室中一般都只有手提式和立式两种高压蒸汽灭菌器。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单位应用的是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这样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录像给学生放映,让学生对这样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有直观的印象,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学院应在原有实验设施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仪器的投入,如建立独立的显微镜实验室,增加显微镜的数量,提高显微镜的质量。增加PCR仪等分子生物学仪器、细菌自动化检测分析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蛋白层析及纯化装置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方面的需要。
3)制定完善的学生实验室守则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室工作人员以身作则,认真履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重点强调实验室清洁以及无菌操作技术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给学生制定上实验课的课堂纪律并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提高实验质量,规范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根据动物医学培养方案,结合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及该门课程在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改革,主要是去掉一部分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按照临床上病原菌的检验过程,开展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对本门实验课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每个验证性实验连续起来就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生产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兽医微生物实验内容较多,但是受学时所限,课堂只能完成少部分实验内容。尤其对于实验周期较长的实验项目,不能在课堂上开展。针对上述矛盾,学校可以进行实验室开放,让学生利用晚自习和假期进行实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有了学生的参与,减轻了承担科研工作教师的负担并培养了科研助手,使学生可以早日承担科研工作,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和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考核,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转变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现行的兽医微生物学的课程考核仍普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以及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很多学校尚未进行实验课程考核,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充分掌握。为此构建新的考核体系尤其是增加实践考核非常重要。
兽医微生物学考试改革本着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制定实践考核的具体方法:分值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10%,考核学生实验/实践的出勤、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书写、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其中,学生实验课出勤,占实验总成绩的10%;操作技能、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占实验总成绩的10%;实验报告书写,占实验总成绩的40%;在实验课结束后进行实验测试,占实验总成绩的40%。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通过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优化实验条件,实验课内容改革和实验课考核方式改革等具体措施,一定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维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健.动物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6):88-89.
[2]倪洪波,王春仁,王欣,等.提高《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与体会[J].安徽农业科学,2009(22).
[关键词] 基础课程;开放式实验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134-02
在我国高等医药学院的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实验条件较差,使实验教学始终处在落后的地位。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是:学生按规定的实验,在规定的时间以及配备好的仪器上经教师讲解和示范,然后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使实验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我国高等教育现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专业设置也从过细、过窄转向宽口径、厚基础,人才观念同样从单一专业型转向复合型、创新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高。只有通过在实验室或实践基地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新才可能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课实验教学不同于基础课理论教学,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具有其他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新形势下高等医药院校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开放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2]。
1 完善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环境的建设
1.1 建立开放性基础课实验教学体系
修改现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充分体现开放实验的特色,为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构造实验提供多种选择,选用或编写适合开放实验的实验教材,实验项目模式应具有多样性,内容由浅入深,既合理又具系统完整性。实验教学要精心安排,循序渐进,随着教学的深入,随着学生对实验方法及实验资源掌握水平的提高,改变教学的深度和难度,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即从验证性实验到提高性实验,再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另外还要创造条件,开设开放性自由实验,从而建立起开放性的基础课实验教学体系。
1.2 建设实验教学网站,构建立体化的开放教学环境
开放的环境,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重要依托。为配合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我们将建立一个关于专业基础课实验的教学网站和内部论坛BBS,对学生的开放式实验进行全面地指导。通过教学网站和网上论坛的建立,使得在校园网通达的每个角落,学生都可以参与实验的准备,和同学老师进行在线讨论,并可预约实验、提交试验报告、查看实验成绩等。
1.3 保证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充分开放,是支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硬环境
以往的实验室管理只提供教学计划内的实验学时数,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开创性思维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同时,实验室的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低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就必须让实验室在完成规定的计划实验任务外,针对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问题兴趣浓厚的特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开放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调动内在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实验室设备和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我院基础实验室开放时间计划设定为星期一至星期五晚18∶30~21∶30和星期六、星期天8∶30~16∶30。在开放时间内,保证大部分仪器的开放,同时有一位指导老师和一名实验技术人员在场指导,让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能得到临场指导。
2 丰富实验内容的开放形式
实验内容开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供缺课学生或课堂实验失败的学生选择;②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等),通过设计性实验,在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上对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进行培养;③研究创新型实验,由学生自由选题,独立完成一项创新实验,训练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科研能力。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要逐步增加提高型和创新型实验的比重,把学生的开放实验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开放式实验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同时开放实验的指导原则要灵活多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由过去是“牵着走”,而改为“引着走”进而“自己走”[3]。
3 加强开放式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改革
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建立起开放性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管理是实验室的关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开放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尤为重要。由于实验室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就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的工作程序、激励机制、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药品耗材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开放实验的申请制度以及开放实验的考核制度等,从而形成开放性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保障开放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4]。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化技术,实现实验教学、实验室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建立实验教学信息资料库;②建立开放实验(提高型和创新型)项目的评审体系。开放实验(提高型和创新型)项目的审评体系主要包括申请、审评、立项、考核评价四个部分,与科研经费的申请程序几乎一致,严格把关创新型课题的选择及整个进行过程,使得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革;③创建一个激励师生开展“开放实验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 规范教学,全面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
4 开放基础实验室的效果和意义
开放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符合医药院校实验室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开放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场所。我们经过两年来的开放实验室实践,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活动,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方法,例如微生物实验室开放后,同学们对细菌的无菌操作比以前规范了许多;②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进了他们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例如,《自然空气沉降法测定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是微生物实验中一个基本实验,有的学生想到通过该方法来调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食堂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来了解大学食堂空气的卫生状况,并以此为课题参加了我校的学生“挑战杯”;③为学生实施各种探索性的实验研究提供服务,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相长,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④促进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开放实验室对实验教学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水平和科研能力,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开放研究;⑤优化配置了实验教学资源,增加了学生进入实验室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成本。总之,我们开放实验室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实验项目、数量、实验时间,尽可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真正全面实现基础课实验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基本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操作能力等,侧重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行为能力,掌握创造活动的方法和规则[2]。
以上是几年来我们在医药高校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方面所做的一点工作和体会,但学科在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开放和改革也有待于进一步加深。如何选择实验内容,安排顺序,以及制定人性化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条例,使之更利于学生尽早进入开放实验室;如何让学生的课外科研实现教师的科研课题相联系,使开放实验室能更进一步与科研和实践相结合,成为一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这些都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卿凤玲.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文选,2005,24(1):99-100.
[2]陈永宝,武少华,张连宝.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开放[J]. 教育设备信息,2002,34:7-8.
[3]杜洋, 陈雪波.实验室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295-29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和相关检验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医学检验提供了更高的便利,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但是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检验质量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本文将会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临床医学检验前、中、后对其检验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及康复提供良好的借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检验;质量;控制;问题;预防
临床检验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后期治疗提供借鉴。在临床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检验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有效的提升了临床医疗质量,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时要采取有效促使对其检验质量进行控制,本文将会对其进行介绍。
1.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医学检验已经成为其发展历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检验一般是借助先进的医学仪器,然后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患者的排泄物、血液等进行化验,从而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好的借鉴。如今随着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有效的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提高了对各类疾病的进一步认识,确保了临床医学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研究发现,临床医学检验已经发展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医学检验人员对检验质量控制缺乏意识,同时与临床医师交流较少,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未定期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这些问题都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产生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因此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对于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实验室方面因素
实验室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老化破损,未对其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从而导致仪器的精度大大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检验质量产生了影响。同时实验室的检测环境不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导致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实验室试剂存在过期的问题,未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更换。
2.2医院管理制度方面因素
医院对临床医学检验方面存在质量控制力度不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核对制度不严格、文件管理和检验数据模式落后等问题,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而且每日的工作量比较大,但是医院又缺少相关的解决对策,这也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产生影响。
2.3患者方面因素
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缺乏一定的信任,从而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依从性较差,未按照医嘱保存和送检样品,从而造成样本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此外,患者的年龄、遗传因素、性别、个体差异及疾病状况等因素也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患者是否配合医生的各项工作也是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2.4检验人员因素
对于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在对标本进行检验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标准进行操作,部分检验人员由于对医疗仪器的注意事项不了解,或者使用方法不当、检测过程记录错误、记录不完整等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失真。部分检验人员对相关检验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极易出现混淆检测项目或操作失误等问题。由于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从而导致检验人员由于过度紧张或压力过大而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影响检测结果。
2.5标本采集因素
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数量、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也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由于生理周期的变化、昼夜循环交替等也会对检测指标产生影响。例如K+在14:00-16:00时最高,在23:00-1:00时最低;WBC、RBC指标在下午最高,凌晨安静状态下最低,RBC每天的变化达到了4%,而WBC则相差2倍;尿胆原上午和夜间少,午后开始增加,并在14:00-16:00达到高峰。样品采集部位的不同也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产生影响。与直立位相比,卧位血浆总量会增加12%,在进行立位采血时其ALB、ALP、TP、ALT值会明显高于卧位;直立会出现蛋白尿,但是平卧后会消失。抗凝血的质量也会对抗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抗凝血的质量又是由采血量与抗凝剂的比例决定的,例如采血量少,而抗凝剂过剩,此时会造成血小板和粒细胞肿胀、破坏,如果采血量过多,而抗凝不充分,也会造成微血块阻塞分析仪计数孔,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3.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3.1临床医学检验前
首先,医院相关部门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例如:医院相关部门要落实实验室仪器试剂的保存、维修及更新制度,按照要求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同时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适当缓解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设置奖励优秀、惩罚错误的措施。其次,在进行临床检验前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如性别、年龄、病情、发病史以及禁忌症等进行收集,并告知患者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总之,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前,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完成样本的采集,据不同的标本选择合适的,然后将采集的样品及时送样。
3.2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要对检验试剂和检验仪器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要对各类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比较多。其次,加强对实验试剂的系统管理,因为每年检验科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实验试剂,所以最好借助计算机对其进行管理,避免试剂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此外还要对过期试剂的领取人、经办人等进行及时查询,避免人为的漏洞和差错对检测质量产生影响。最后,要按照仪器性能来对试剂进行配对,例如国产仪器一般使用国产试剂,这样可以将检测质量误差降到最小。与此同时,对于复溶的试剂最好现用现配,复溶后要在短时间内使用完毕,暂时无需复溶的试剂要将其冷藏保存,避免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产生影响。
3.3医学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之后,还要对异常标本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筛查[3]:
(1)对于首次的检查标本还要和医师的诊断报告进行拟合,如果两者相符才可以发出报告;
(2)如果检测标本未看见医师所填的资料,还要及时与医师联系,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
(3)对于多次检验结果异常的样本,要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和以往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如果情况一致才能发出报告;
(4)对于检验后其它异常的,要留取原样然后进行二次检验。
4.结束语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好坏将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医院的声誉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时,要加强检验科室与其它科室的联系,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尽量相关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进.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7(6):89-90.
[2]邹春雷,白俊龙,刘丽丽.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医药前沿,2015,12(4):34-35.
【关键词】 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监测;管理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点之一,同时,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它主要是承担着手术和一些急重症患者的手术抢救任务,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对提高临床医疗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2]。我院通过对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监测,分析存在问题,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手术室物表(手术器械桌面、加药台、无影灯、书写桌、麻醉设备表面等)、空气、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碘酒、乙醇、碘伏、戊二醛、过氧化氢水溶液)、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无菌物品和可复用无菌器械)进行等采样监测,采样方法及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判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
1.2 统计和分析监测对象超标的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督导干预措施实施,加强监督,执行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持续质量改进。
1.3 加强监测,比较实施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前和实施后上述观察对象的合格情况。
2 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前采集手术室物表、空气、医护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物品样本390份,合格336份,合格率86.15%,实施干预措施后采集样本414份,合格398份,合格率96.14%,实施干预措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采用SPSS 17.0建立数据库,用卡方检验分析得P
3 讨论
3.1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是保证医疗安全、评价手术室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手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环境、患者自身、 手术器械、 物品、 手术操作及微生物等[3],因此对手术室物表、空气、医护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物品等手术用品进行质量监测与控制,是切断整个手术过程污染传播途径的关键。结果显示,我院采取干预措施前合格率为86.15%,不符合卫生部要求。其原因: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薄弱;相关制度不完善且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对灭菌设备使用认识不足。针对上述原因,建立合理的手术室控制感染的管理措施,整改存在问题,结果显示实施干预后的合格率为96.14%,与实施干预前比较,P
3.2 对策
针对存在问题,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3.2.1 规范手术室建设标准 已证明,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度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4]。我院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建立洁净手术室。手术室设置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辅助用房分洁净和非洁净,建设布局符合功能流程要求。
3.2.2 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卫生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明确医院感染控制岗位责任制和同时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监督机制。建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外来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及植入物管理制度》、《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3.2.3 加强感染知识的培训 成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组成。医护人员每年接受医院感染教育培训,护士长进行严格的管理、检查、督促以及指导制定的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危险性和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5]。
3.2.4 洁净手术部环境管理 加强洁净手术室全程护理质量管理,严格各项无菌操作,保证手术间空气净化效果,是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6]。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 min开启,手术结束后30 min关闭;工作时间内辅助用房的净化空调机一直处于运行状态。手术室每月进行臭氧空气消毒,感染性手术术后室间须进行进行臭氧空气消毒。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洁净手术室的一切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在净化空调系统中进行,各室间清洁工具专用,最高级别的区域先打扫。各手术室间每日早晚用500 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及地面,随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两台手术之间,用有效氯500~1000 mg/L的消毒剂擦拭手术台面、床等物体表面及地面。每周彻底清洁一次,包括墙壁、天花板、地面、各种物体表面。设备、物品进入洁净手术部前应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3.2.5 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手术室制度,进手术室时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进限制区戴口罩。
3.2.6 医疗用品管理 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器械可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可复用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进行去污染、清洗、消毒或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进入限制区时必须拆除外包装,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不洁等。
3.2.7 严格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慎独这种品质对手术室医务人员尤为重要,自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人员必须在无人监督情况下熟练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悉手术步骤,保持器械台及手术野周围敷料整洁干燥,避免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被污染。
3.2.8 手术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的收集、 存放、 处理进行严格管理。 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 生活垃圾装入黑色垃圾袋, 分别存放; 手术中所用刀片、 注射针头、 缝合针、 麻醉用穿刺针等, 必须装入专用的利器污物盒内, 装满后封闭盒盖, 再装入黄色垃圾袋, 由专职人员统一处理。
3.2.9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 加强监测,感染监控护士每月对空气、物表、外科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及物品进行细菌学监测。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监测超标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参 考 文 献
[1] 高芳,王丽萍,郑国贤.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中国伤残医学,2009,17(1):46.
[2] 陈素华,丁慧丽.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中国医药指南,2009,7(4):158.
[3] 李辛庆,孙曼茵,常桂秋,等.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检测与管理.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 (4):246-248,251.
[4] 余如平.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 (10):1199.
[5] 苏迅,任兴华,李晓梅.加强护理管理工作预防医院感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