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一、工程建设情况

(一)水利水库建设情况

1、葫芦河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工程位于__镇左所村委会,工程预计总投资290.32万元,至目前完成投资170万元,占总投资的58.5%。主要灌溉下游3000亩农田,保护0.6万人,0.49万亩耕地。坝顶长98m,最大坝高35.5m,总库容135万立方米,共开挖土石方2950万m3,回填土方365万m3,m7.5浆砌石123.5m3,钢筋制安35.4吨,混凝土浇筑185 m3,大坝充填灌浆1056m,大坝基岩帷幕灌浆470 m,混凝土拆除108 m3,大坝排水棱体砌筑4085 m3,大坝风化料填筑6280 m3,下游坝坡土夹石剥离925 m3,启闭机房修筑15.5m2,溢洪道闸门槽安装2道。

2、其他水利工程

上半年来,全镇水利工程累计动工8件,完工4件,投入资金210.62万元,其中各级各部门补助196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和集资213.13万元。共投入劳动工日 26060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量132113万立方 ,砼24146万立方,新建小水池(窖)351个,衬砌沟渠62件35.2公里,改善灌溉面积5782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2件,解决3062人961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村间道路硬化12条39.5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处。

(二)道路交通建设情况

1.猪街至彰保公路全长14km,沿途经过古城、白沙到达彰保,辐射左所、清水村委会,覆盖人口近1.5万人,是__镇西南片区的公路主干道。公路建设为整齐式混凝土预制块体弹石路面,是全州第一条试点建设的混凝土预制块体弹石路面。公路总投资316.6万元,工程于20__年8月底完工。20__年10月开通了猪街至彰保公交车线路,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2.猪街至马鞍公路全长9km,沿途经过果园、革里到达马鞍村委会,受益人口近0.8万人。工程列入20__年农村公路通达工程路基改造项目计划,主要建设内容为完善涵洞、边沟、挡墙等防护工程,将原宽度为2.5~3.5m的路基扩宽改造至6.5m。公路总投资155.8万元,工程于20__年6月底完工。20__年11月开通了猪街至马鞍公交车线路,解决了群众多年以来的出行难问题。

3.猪街至罗次铁矿岔路口路段长2.14km,是猪街至马鞍公路中的一段,公路涉及4个村委会和罗次矿、省第二劳教所大平坝分所及多家企业,受益人口1.5万多人。公路建设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6.5m。公路总投资182.6万元,工程于20__年8月底完工,目前已开通猪街至大平坝公交车线路。

4.20__年投资300万元建成__农村客运站。目前,客运站正进行运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待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后,客运站即可投入使用。

5.投资58万元进行银沙至清水河村委会5.8公里公路路基改造,并加铺砂石路面。工程于20__年6月中旬完工,下步计划开通银沙至清水河公交车线路。

6.投资9.16万元修通清水河村委会大坝河四组长1.2公里的进村公路;投资10万元进行左所村委会辣子箐村小组村间公路的扩宽及整修。两项工程于20__年2月底完工,工程所涉及的均为20户以上不通公路的自然村,公路的建设基本解决了两个苗族村小组行路难的问题。

7.20__年6月上旬,投资22.6万元的引袋河桥顺利完工,引袋河桥的修建打通了银沙与白沙村委会的联系通道,进一步完善了__镇的乡村公路网络。

8.20__年4月,投资90万元对彰保海孜营至碧城镇练甸村公路进行路基改造并铺筑砂石路面,改善了__镇彰保村至碧城镇练甸村镇际公路的通行条件,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

(三)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情况

1、基本烟田建设。__镇基本烟田建设主要涉及9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5587户农户,22227人,受益面积19112亩,共5件项目(其中:20__年项目3件,20__年2件),共建设烟路50条26629米,主干渠27条47470米,支渠196条8065米,15立方米蓄水池12个,2立方米取水池1024个。彰保海孜营管灌工程安装管道6000米,新建500立方米水池一个,受益面积1500亩;土地整形涉及1个村委会,面积72亩。工程总造价2437.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26.95万元,烟农投资412.8万元。目前,20__年工程已通过县级验收。20__年的项目除彰保大河因工程量较大,年底竣工外,其它均完工。

2、密集性烤房建设。20__年密集性烤房建设涉及5个村委会330座,已按时按质完工。

3、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及3个村委会,进行墙面粉刷42590平方米,彩绘壁画302平方米,道路硬化3883米。总投资140.5万元,其中上级烟草部门补助78.8万元,部门整合26.5万元,需待解决资金35.2万元。

4、烟农培训学校建设。古城烟农培训学校建设310.5平方米的功能楼一幢,配套相应绿化和健身器材。总投资33.4万元,其中上级烟草部门补助25万 元,需待解决资金8.4万元。

(四)新农村建设情况

__镇20__年烟草新村建设共涉及4个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工程总投资125.506万元(其中烟草部门补助68.8万元,财政奖补“一事一议”水泥折资17.388万元,群众筹资、投工、投劳折资39.318万元),建设乡村道路3883米,粉刷墙面18300米,装饰墙面282平方米,目前各项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涉及村组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民族气息凸显,新农村展现了新风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

第2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工商分局、xx村委会共创守法经营消费安全示范村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动员广大党员、团结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共创活动中来,把共创活动开展成一个凝心聚力的群众工程,开展成一个群众支持的民心工程,进一步提高全村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进一步推进全村改革发展稳定。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平、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同时,农村消费安全与否事关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消费安全环境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没有市场环境的和谐,就没有农村的稳定。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持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农村市场主体面临着许多问题。营造诚实守信、消费安全的市场环境是推动农村诚信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也是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行动,对维护农村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xx工商分局和xx村委会开展共创守法经营消费安全示范村活动,不仅将会有力地支持全村的改革发展稳定,也必然会对进一步提升农村诚信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群众的消费环境、拓宽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空间产生积极作用。

二要加强组织协调。开展共创守法经营消费安全示范村活动,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共同参与的群众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工商部门的积极支持,需要村委会的精心组织、需要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全面加强组织协调,尽快形成强大合力,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xx工商分局和xx村委会作为活动开展的主体单位,要按照活动的实施方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抓好落实。村委会要发挥监督作用,主动对辖区经营主体的商品质量进行监督,引导经营户依法经营。工商分局要定期与村委会联合组织开展各类市场专项整治,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净化市场秩序。xx镇人大主席团要切实履行监督作用,组织人大代表采取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的对共创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使“守法经营、消费安全”创建成为共同的意愿和行动,确保共创活动取得实效。

三要丰富活动载体。要将共创守法经营消费安全示范村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就必须选准载体、形成特色。要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条幅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共创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要扎实开展“示范户”评选活动,扩大共创工作影响面,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有责、积极参与的局面;要组织村民小组组长、党员及经营户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律法规培训,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要认真组织村民进行学习,发放宣传资料,将共创活动精神传达到每个村民,培育辨是非、知荣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3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一、村小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支随意性大,私分公款现象严重。村小组干部在各项开支决策时随意性大,没有约束,特别是用餐招待方面。如紫阳镇某小组2007年招待费8万余元,2009年招待费达9万余元,每月平均7千余元,平均每天200余元;另外该小组干部还私分集资款6万余元。

(三)财务管理混乱,首先,开支审批程序不严、手续不全。大部分票据没有经手人签名、也没有审核人签名,大多为白条开支;其次,财务凭证和帐册管理混乱。有些村小组数年都不建帐。

(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村小组财务人员选任随意性大,且绝大多数村小组报帐员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学习,业务素质低,不懂帐务的基本处理方法和基本规则,不懂原始凭证所应具备的要素,甚至不懂原始凭证与记帐凭证的区别。无法起到对村小组干部的财务监督作用。

二、村小组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一)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各级干部对村小组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认识上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认为村小组财务范围有限,规模较小,用不着花大量的精力去管理,乡镇党委政府一般对村委会帐目监督管理较多,但村小组的帐目没有纳入监管范围,认为没必要。二是认为村小组财务在农村最基层,不在各级纪检审计部门监督范围内,来村小组检查看帐的可能性不大。存在侥幸心理。

(二)乡镇、村委会没有重视对村小组报帐员的选拔工作,村小组报帐员文化水平不高,加上财会业务管理培训少,所以素质普遍较差。

(三)村小组干部和报帐员党纪法规和财经纪律观念淡薄。加上监督不力,所以容易滋生腐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要教育乡、村、组各级干部:村小组的财务管理直接与农村群众利益攸关,是密切群众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前沿阵地。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工作重点,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必须克服“没必要”的思想和侥幸心理,予以高度重视,应作为经常性及当前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二)健全制度,民主理财。

第4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为切实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以下简称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各项任务。特建立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度。内容具体如下:

1、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人员对所帮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任务、目标、要求要明确并且做细做好。

2、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人员要及时将贫困村、贫困户的真实情况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动态档案,并实行电脑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省、市、县(市、区)和乡镇有数据库。

3、全省统一制发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记录卡》,由贫困村、贫困户以及帮扶单位分别持有。各户责任人要按照要求,根据帮扶情况,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由村负责人、贫困户主、帮扶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名,并作为评议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将记录卡内容录入电脑、存档、更新,建立帮扶动态档案。

4、做好公告栏,及时公布扶贫开发“双到”相关政策信息,对贫困村村委会核实的贫困户张榜公布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更新。

5、帮助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协助搞好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着力提高村班子和干部队伍战斗力。

6、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人员要明确旺山村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大局布置、扶贫重要文件要求,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要贯彻落实扶贫开发重要文件、重要会议中明确要求需要报告的事项,要明了对帮扶工作计划和年度项目实施方案及各帮扶贫困户的情况,并对每一贫困农户制定具体的稳定增收脱贫的帮扶措施,并得到户主签名认可,帮扶措施和责任人要在村内张榜公布。

7、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每年不少于2次、班子成员每年不少于1次到挂扶村、户指导和检查督促落实工作情况记录;三个帮扶单位派出的帮扶责任人(驻村挂户的干部)到村到户累计不少于3个月(不含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时间记录。

8、三个帮扶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组筹集的帮扶项目资金、物资要及时到位。建立帮扶台账,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应当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扶贫资金要全部用于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项目。

9、实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做到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情况分析总结会,对实施扶贫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集联席会议的办法,及时采取对策,减少工作失误。同时三个单位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人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反馈群众反映强烈、领导关心的问题以及工作中对全局有影响的重要问题或事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有效提高扶贫开发成效。三个单位的扶贫开文秘站:发“双到”工作组每年年初、年终到所帮扶村委召开一次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专题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本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总结本年度工作。

市政协办公室(盖章)

开发试验区(盖章)20年月日

村委会(盖章)20年月日

市委统战部

第5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立足实践科学谋划,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深入实施,尖扎县农村公路得到长足发展,通车里程达到552.046公里,初步改善了农牧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交通条件。但是,农牧区群众反映出行路难的问题仍然突出,通达能力差、通达深度低,形成与路况基础调查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牧区生活和农牧业生产发展。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做到学有所思、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使交通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农牧区广大人民群众。尖扎县围绕农牧区公路建设如何修、怎样修、修什么样路、修多少路进行了实地调查。期间,与主管局、乡政府、村委会及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农牧户听取群众对农牧区公路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实地了解公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尖扎县乡村公路通车情况

尖扎县地处黄河谷地及西南侧山地、沟谷地和高山,位于黄南州北部,县府驻马克唐镇,距州府驻地63公里,境内平均海拔在3700米,属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温-1.7℃~8.6℃,年均降水量340~495毫米。

尖扎县面积1714平方公里,人口4.3万,藏族占总人口的65%,还有汉、回、撒拉等民族。辖3镇6乡,是以藏族为主的半农半牧业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52.046公里,其中:省道54.589公里,县道128.595公里,乡道191.305公里,村道160.484公里,专用道17.073公里。公路密度为27.624公里/百平方公里。2009年路况调查反映通公路的乡(镇)9个,占9个乡(镇)的100%,通公路的行政村66个,占75个行政村的88%,其中:通畅的33个,通达不通畅的33个,未通达的9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牧区通村公路存在的通达能力差、通达深度低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路配套基础差。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缺涵少防护工程问题突出。论文参考网。例如:如什其至昂荣寺、德欠寺至马措公路等乡村公路沿线均无涵洞和防护工程,经不起雨水冲刷,抗灾能力差,晴通雨阻;

二是乡村公路通达深度低。路况调查基础数据反映为通达公路的行政村,但实际通达深度过低或不通公路的情况比较突出,例如:尖扎滩乡洛哇村,其党员活动室设在马尖公路附近,但实际该村的66家牧户、0.4万亩草场、纵深约18公里内无公路。类似这种情况在尖扎县尖扎滩、当顺牧区比较普遍。

三是乡村公路通达能力差。由于尖扎县进入6—9月份基本上为多雨季节,公路水毁等病害严重,加之乡村公路养护补助费标准过低和养护公路的意识淡薄,养护工作相对滞后,路难行和不通路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问题成因分析

总观农牧区公路现状,其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认真分析,再三对比斟酌,认为主要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农牧区公路网络化实现难。就目前中央、省政策规定而言,项目资金只规划安排通往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和乡(镇)通往村委会所在地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因农牧区面积广,农牧户居住分散,而实际上存在需要一村几沟多路的现状,农村公路成树枝状分布,按政策农村公路难以做到网络化。

2、路况调查公路终点控制点设置不实际。2009年全省路况调查结果反映,通村公路(乡道)的终点,在尖扎县尖扎滩、当顺等乡牧区均以党员活动室或村办小学为控制点,而党员活动室和村办学校基本上都设置在交通相对便捷的县道两侧或附近地带。如此以来,通村委会公路的通达、通畅或不通公路情况就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

3、公路建设投资标准低。“十五“计划以来,省上以每公里4万元的补助标准修建乡村公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牧民群众出行难问题。但是,由于补助标准低,地方财力困难,自筹资金无力落实等原因,公路标准低、基础差、涵洞排水及防护工程不配套,公路很难维持正常通车。

4、乡村组织公路养护工作欠缺。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2006]49号)没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的财政支持,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失养弃养现象严重。已建的乡村公路仅靠国家补助资金难以保证公路完好,部分道路损毁严重,人车出行艰难,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有关建议和工作思路

(一)确立正确的农牧区公路建设指导思想

要清醒认识“区域封闭、观念保守、结构单一、贫穷落后”的基本县情,创新工作思路,立足农牧区地理人文特点,按照牧区不同于农业区,农牧区以地域辽阔,群众以游牧为生,独家单户,居住分散的实际,通村委会公路通达地以党员活动室和村办学校为控制点,客观上反映不了村委会通达、通畅或不通公路的真实情况。农牧区公路建设与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以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群众增收、提高生产力为目标,要结合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点,科学认识和对待农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结合生态保护等实际,对通达深度低和不通公路的村委会采取“以点带面、主线贯通、支线连接、干支兼顾、注重实效、平均公路密度不低于30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建设方针,强化农牧区乡村公路建设。

(二)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发展农牧区公路交通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资建设,并分期分批解决乡村公路通达深度低和部分村委会不通公路等问题。同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增加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两提高、一补助”拓展渠道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国家投资补助提高一点:在每公里4万元的补助标准基础上,向上一级交通部门争取提高通村公路建设资金补助标准。

二是公路技术标准提高一点:积极争取提高公路建设标准,落实桥涵及防护工程公路配套设施,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三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县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用足国家转移支付,其补贴标准可据县财政收入情况每公里补助再提高1至2万元,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坚持采取“砂路通达、逐步完善、稳定基础、拓展油路、降低污染、美化区域”的发展方向思路

按照“先通后畅”的原则,科学谋划,稳步推进。采取先争取安排以砂路通达为基础,逐步争取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同时,积极将公路交通建设置于牧区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四)科学确定农牧区公路控制点

科学确定农牧区农村公路控制点是农牧区农村公路反映通达能力和通达深度的关键。针对2009年农牧区公路路况调查未能如实反映通达能力差、通达深度低的问题,建议合理明确农牧区公路通达情况衡量标准,“十一五”末对农牧区公路进行重新调查,纳入“十二五”计划进行全面建设。

1、以公路密度不低于30公里/百平方公里为标准修建通村公路。做到主线贯通、支线连接、干支兼顾,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2、线路布局:根据农牧户生产方式实际,乡村公路主线沿河流布设,支线按照农牧户居住分布情况因情而设。

(五)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技术力量,加大养护投入,落实配套资金,强化养护管理

一是采取“谁受益,谁养护”。农村公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实行县、乡、村三级负责制,即县道由县政府负责,乡道由乡政府负责,村道由村委会负责,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和广大农牧户养护的积极性。

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论文参考网。对农村公路实行分段招标,分村组、分户承包,以承包养护、委托养护形式,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论文参考网。

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通过引导,让有劳动能力的从事过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的退休退养人员、协议工、下岗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力到农村建设管理中发挥技术优势和骨干优势,解决农村建设养护技术力量和管理问题。

四是建议将乡(镇)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组织和管理工作纳入县对乡(镇)政府的考核目标,落实养护地方配套资金,逐级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增强乡(镇)政府、村委会抓实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第6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一、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08年以来全国各省、县、市区相继推行了村级财务委托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规定,村级财务实行“村帐镇管”,由镇村级财务委托核算中心集中管理并记账,村设报账员。这一办法的出台强化了村级财务管理,解决了村财会人员缺乏和变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村级组织对集体经济的积累没有长远规划,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部分村制度条文纯粹是应付检查,形同虚设。有的村干部疏忽管理,总认为只要将上级安排的事情办好就行,而不管群众满意不满意。

2、村级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且不稳定

一是村级报账人员一般由村领导指定,考虑的只是听话,很少兼顾文化基础和业务素养,虽是简单的单据索取、整理和报销也会错误百出,虽经多次培训仍难适应业务工作需要;二是部分村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报账员(相当于出纳)也跟着调整,经常是业务刚熟悉就被换了,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这样会计核算中心只能再次面对新手,如此循环反复;三是村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年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甚至至今仍有一些在会计岗位工作多年的财会人员无证上岗。

3、部分村财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虽然对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程序等都有明确规定,但部分村在实际操作中大打折扣。如简化公开程序,减少公开内容;有关资金支出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把隐性开支和不正当开支列到“其他”支出栏目中打埋伏;重公布、轻反馈,对村级财务公开后群众的意见建议不重视、不及时处理和反馈等,使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做到财务透明化、公开化。致使群众监督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导致当地干群关系紧张。

4、监督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存在不想得罪人的想法和凭借感情用事的情况,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手续和支出,也让它通过,而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村主要领导之间存在个人矛盾的,无论是支出合理或不合理,都会出现故意不签字的情况,致使村委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更多的情况是一些监督委员会主任长期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成为村两委的附庸。

5、部分村干部文化偏低,影响了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

部分选举产生的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较差,不能与时俱进的配合做好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对党的各项政策、法律和法规学习放松,无视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管理经验,不能正确履行职责,不按照规定的财务程序进行。村干部主要由乡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考核,村财务管理部门失去对村级财务的考核约束,而且村干部缺乏必要的财经法规知识以及会计基本常识,不了解资金收支时遵循的财务处理程序以及相应的时限要求,在主观上可能无意识地违反了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导致财务管理出现混乱;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意识理念比较差,导致干部的素质不高。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把村级财务管理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来抓,以党委政府为核心,抽调有业务能力且敬业的干部制定出有指导意义的方案,针对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切实加强领导,做到精心部署,常抓不懈。督促各村落实各项财务制度,并把财务管理列为干部年度考核项目,作为评定村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实现各项指标的量化,全面跟踪,并使之成为考核乡镇挂村干部政绩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整个干部的经济方面的待遇以及政治待遇进行挂钩。

2、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加强财务公开的管理,是实现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干部和群众关系的表现形式。定期做好财务收入和支出情况的分析,对于大额资金的使用以及干部的报酬等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需要做好及时的公开。增加财政状况的透明度。还要保障财务工作的独立性,认真听取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村干部及直系亲属不允许担任会计和出纳。乡镇需要建立权威性的审计

织,加强对农村财务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还需要由农经部门领导,定期做好对村级的财务人员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建章立制,规范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

财政所与村级财务委托核算中心分工负责,完善制度,把好村级资金拨款、取款、审核入账关,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把好票据关和拨款关。财政及各站所对村委会的各项拨款只采取转帐的方式,不进行现金支付。(即拨给村委会的各项资金必须首先进入村级财务统管户,村委会不能直接支取现金);二是村委会因经营、发包等产生的收入,必须使用业务部门核发的专用收据,其收入必须纳入统管户管理;三是对各村委会的工程项目资金,根据合法有效的相关手续,按工程进度分期据实拨款;四是对各村委会支取统管户的资金,需将经支书、主任审核同意的支出计划书报镇上审核,在确定其不超库存限额,支出合理时,方给予办理现金支取手续;五是现金的支取手续只能由各村报帐员办理,村级财务委托核算中心不对村委会的其他人员办理取款业务;六是原所取款项支出业务不清,存在扯皮或其它违规行为时,暂停办理取款业务,并限时进行清理整改。

4、做好民主理财,加强透明度管理

村民主理财小组应及时听取和反映村民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参加制定本村的财务收支计划和各项财务财务管理,监督本村财务收支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对于财务公开需要做到六到位:一是思想到位。不走形式,不遮盖;二是公开形式的到位。形式要便捷实用,方便群众阅读,在公开栏旁设立意见箱,方便群众提意见,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三是公开内容的到位,该公开的都必须按规定公开,尤其是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定要做到公开、详细、具体;四是公开时间的到位,要根据内容确定公开时间,该及时的要及时,该定期的要定期,并保持一定的公开天数;五是公开制度和活动程序到位。村级财务在公开前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逐一审核,由村财务负责人和理财小组成员及主办会计签字后,并报镇核算中心审核后方可公开;六是考核奖惩到位。

第7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论文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协会;农村社会稳定

一、“老龄化”问题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

“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当代的中国显得尤为突出。中国在上世纪末已经进人老龄社会,目前已有1.44亿人年龄超过60岁,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的11%,占亚洲60岁以上人口的一半。这一数字还将以每15年1亿的速度增加,而2030年以后,劳动力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将低于50%,到2050年老龄人将达4.37亿人。…。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紧迫性与严重性。

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统计,我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可以断定中国未来老龄化问题的重心在农村。而现在中国农村养老方式依然是以土地保障和家庭赡养为主,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也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为此投放入了许多资金,但因农村老年人基数过大如按人头受益算,无异是杯水车薪。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贫困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在今后很长时间里将是直接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

二、对阳烂村老年人协会的考察

湖南省通道县阳烂村地处湘、黔、桂交界的大山深处,是一个经济落后、传统色彩很浓的侗族村寨,该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人际关系和谐,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该村老年人群是一个较为强势的群体,活跃于村寨中的老年人协会对建设村落的和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我们对该村老年人协会的考察主要从其成立的原因、构成、工作职责到成立之后所开展工作的个案来展开:

1.阳烂村第一届老年协会成立的原因:

(1)乡级政府有在村里成立老人协会的意思。传统的侗寨是以寨老、族老等宗族组织有效治理村落。解放后这些组织在形式上被革除,然而在侗乡民间当中一直都还遗留着松散的类似于寨老、族老的宗族组织,只是在解放初期的三十多年当中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而已。在家庭田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这种隐藏的村寨组织慢慢凸显出来,并在村寨生活中日益活跃。现在侗族村寨里的老人协会其实就是以前侗族自治组织“寨老”的变异。上级政府同意在侗族村寨里成立老人协会,就是想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老人们的余热,为村寨的安定团结做一些贡献。

(2)、以村委会为主的在侗族村寨里的组织所做的工作

只是传达和执行上级政府的政策,而村内的一些好人好事如建桥、修路、修建风雨亭等之类的公益事业常常在他们的职责之外,而这些事情总是需要有人来处理。而老人们有许多空闲时间,也有着丰富的办事经验,同时他们当中许多人热衷于这些公益事业,于是老人协会应运而生。

2.老人协会的构成

阳烂村老人协会并不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来划定老人的年限,成立协会时村内50岁以上的都算老人,由他们参与投票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选举规则是:每位老人只有一票,每票只能选五人。这五人的条件是:年龄必须50岁以上,要能够代表村民为村民服务,关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群众能够信任,能够以理服人,不怕因公事而得罪人。全村50岁以上的老人有50多人,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老人协会领导班子。

3.老人协会的工作职责

老人协会所做的具体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在村内架桥、铺路、建造维修庙宇、维修保护鼓楼风雨桥。阳烂村公益建筑较多,村寨内就有十多处,这些建筑物的合理分配使用、维护等都是容易产生矛盾,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这些均由老人协会承担。如2001年阳烂村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鼓楼(乾隆五十二年建成)进行维修,而主持这项工作的是阳烂村老年协会。

(2)到村内村外募捐筹集架桥、修路等公益事业所需的资金。由于经济落后,村里并没有资金用于修路架桥等,这些资金的筹措工作就由老人协会来做。他们除了在村内向各家各户募捐外还到别的村寨募捐。到别的村寨去募捐时老人协会带上酒、肉放着鞭炮到别村上门募捐,委托对方村寨的老人协会完成在该村的募捐工作,等对方村寨的老人协会把钱募集好之后,由他们送过来。就这样一个个村寨的去募捐,直到钱集齐为止。传统侗家村寨里人们认为架桥、修路是做好人好事,积阴德,所以别寨的人也乐意捐款。虽然每个村捐的钱数量不多,但通过老年人协会逐村募集,积少资金最终还是能募集到。

(3)做好村内的防火工作。阳烂村住房全是紧密相连的建筑,防火工作至关重要,而这项工作亦落在老人协会身上。村内由老人们组织了专门的防火小组,每天由责任心强的老人轮流敲锣警示。同时在日常的活动开展中长期进行防火教育,使防火意识深入民心。

(4)协调处理村内事务。如调解邻里之问的纠纷、家庭之中的矛盾等。总之,要尽可能地协调、解决村寨内存在的分歧、冲突,不使矛盾升级。

(5)负有维护本村治安的责任。老人协会负有建立良好的村落治安环境,做好防盗工作的责任。他们特别注重对村内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教育处罚。老年协会积极主动参与本村治安管理,发挥了很好的监督、教育作用,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们对偷盗深恶痛绝,而村内亦很少出现偷盗之事。

(6)对外协调处理本村与周边村寨的矛盾纠纷。侗族各寨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土地山林方面存在着有许多纠纷。这些纠纷的调解工作由老年协会来做,他们处理山林土地纠纷的依据是解放后政府划分的地契。如果没有地契,或地契没有明确而详细地讲明,则要通过双方的老年协会来协商,直到双方同意为止。

(7)老年人协会负责办理村与村之间的交往、联谊活动等相关事宜。在侗族地区村寨与村寨之间常常有集体性的“勿也”(即集体到别的村做客,多在庆祝性的节日里),而这种“走寨”活动常常要通过主寨的老人协会出面进行邀请,或客寨的老人协会发出表示希望前来庆祝、做客的征求函,经过主、客寨老人协会的同意,然后再由老人协会进行组织前往做客或接待来客的活动。

(8)监督村委会工作,并与村委会共同解决处理村内大事。村委会是传达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组织村内行政工作。而老人协会是由村民民主选举出来的能代表群众利益,为群众办事的村内民间组织。所以老人协会除了作好上述工作外还要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如处理村内大事村委会的意见与群众的意见发生冲突时,由老人协会出面代表群众与村委会协商。

从以上的考察发现,阳烂村老年人协会成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解决处理村寨内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负责村寨的公益事业、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而事实上老人协会也确实成为了阳烂村主要的矛盾化解者、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和社会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从它的工作内容看,囊括了阳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其自身的效能看,在众多的为民服务过程中获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尊重,使协会具有较强的动员力;从结果看,正是因为老年人协会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力的促进和维护着阳烂村的和谐与稳定。

三、加强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阳烂村老年人协会的考察,我们发现建设好农村老年人协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建好老人协会是老人们获得“情感保障”的重要渠道前面分析了未来几十年“老龄化”将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老龄化”问题在农村的直接体现就是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也即老年人是否能获得较充分“物质保障”和“情感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得国家有财力进行主要为发展农村而进行的诸如西部大开发、农村全面义务教育、建设新农村等重大举措,事实上电带来了农村的繁荣,农村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以断定在不久的将来即使在贫困农村,老龄人的基本“物质保障”(吃饱穿暖)应不再是主要问题。那么未来老年人最缺乏的应该还是心理的需求与精神的慰藉,即“情感保障”。

老年人到了晚年最怕的是孤独,无事可做没人理采。一辈子为儿女辛辛苦苦到了晚年却变得可有可无,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势必会困扰老人们的心,进而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时的老人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体现自我的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

而阳烂老人协会为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阳烂村的老人在协会的组织下积极参与村落的各项事务,在处理繁多的具体事务中获得村民的信任与尊敬。在这些事务的处理中老人们虽然没有报酬,然而他们获得了村民的认同,心理获得了满足,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情感得到了“保障”。

2.老年人协会从组织上和入力上为村落矛盾冲突的化解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史证明通过强化国家权力并将其延伸至村寨的做法对发展农村而言是不成功的,它只是一个剥夺农村经济的成功体制。在如今党和政府大力进行新农村建设、要求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这种村寨治理方式已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所以政府进一步精减是趋势,而我国贫困农村的治理最终还是要靠村寨的自治组织,村自治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将成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然而当前中国贫困农村治理普遍依赖的还是带有传统行政色彩的“两委”,虽然也有其它一些民间组织参与村落事务,但并未真正象阳烂村老人协会那样发挥治理村寨的作用。而事实上村“两委”在调解村落矛盾,维护村寨稳定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两委”成员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有着自家繁重的农作任务还要肩负党政部门在本村办理的相关事务,他们根本就没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做细致的矛盾化解工作。

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改善,健康、高寿老龄人将会越来越多,老龄人群将是可贵而又丰富的资源。如何充公利用和发挥老龄人的余热既是一个社会稳定的问题也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利用问题。“家有一老,如同一宝”老人们一辈子积累下来的处事经验是年轻人无法企及的,加上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在宗亲关系中占据着的有利地位,再加上他们自身强烈需要“社会认可”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具备了成为村落矛盾冲突化解最好人选的条件。在这个层面上讲,建设好“阳烂村式”的农村老年人协会是将“老龄化”化弊为利,从组织上和人力上为村寨矛盾的化解、促进村落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8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市政府:

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市沿海基干林带,从2008年3月至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委狠抓海防林退塘还林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海南省财政《关于拨付2008年沿海防护林退塘还林专项资金(第一批)的通知》(琼财农[2008]1332号文)和《关于拨付2008年沿海防护林退塘还林专项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琼财农[2008]1638号文),我市退塘还林总任务656亩,补助资金524.8万元,每亩8000元。至目前,已签订退塘还林协议面积564.2亩(未退塘面积91.8亩),占总面积的86%;已实施退塘530.9亩(有33.3亩已订协议未退塘),完成造林499亩。按照资金使用方案和退塘还林进度,已付退塘补助费及施工造林费254.75万元。剩余经费将按照填塘进度逐批发放。

在实施退塘还林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一是搞好规划和设计。在省林业局和省林科所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全市海防林基干林带进行了勘查,并编制了建设规划和施工作业设计。二是开展摸底调查。在规划的基础上,派出工作小组深入实地,查清池塘的数量、面积、业主、历史等各方面情况,并登记好,为退塘还林提供了扎实的工作依据。三是制定退塘还林方案。经市政府讨论并形成了《儋州市海防林退塘还林工作方案》,明确了退塘还林的指导思想、实施办法、工作措施和补助方案等,有力地促进退塘还林工作。四是开展退塘施工和造林工作。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签订协议,开展施工,并加强植后的抚育管护,确保实施成效。

二、存在问题

省政府去年下达退塘还林总任务时,要求我市于2009年3月完成。但截止目前,我市未按时完成任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有91.8亩池塘不能达成退塘协议,占任务的14%。

1、有的业主对退塘还林补助金额不满意。省下拨给我市的退塘经费为8000元/亩,包括退塘还林补助费、填塘与造林施工费用、管理费用等。按照我市退塘还林实施方案,直接补助给池塘业主的资金为5000元/亩,填塘与造林施工费2500元/亩,其他费用500元/亩(不平均使用)。但一些养殖效益较好的业主以及建设费用较高的鲍鱼塘的业主抵触心理较强,他们要求政府提高补助。如光村王博文、海头镇的邓心平(海腾鱼苗场)等。

2、个别业主不在当地,难以沟通。如海头镇的高成林、东风螺场的郭体波等,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峨蔓镇下浦村的符万江,一年来找不到他,造成工作无法开展。

(二)有33.3亩已经签订退塘协议但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

目前, 有2名业主面积共为33.3亩的池塘已与我单位签订了《退塘还林协议书》,但至今仍没有得到退塘。

1、曾海强的池塘位于排浦镇南华村委会南华市,面积17.4亩。该业主签订退塘协议后,因为几年来在养殖虾的过程中造成的损失较大,加上虾价回涨的原因,因此,没有同意填塘。

2、李保华的池塘15.9亩位于排浦镇沙沟村委会沙沟村,原为中联公司的池塘面积65.4亩中的一部分,中联公司与我们签订协议后,李保华认为15.9亩池塘是他的,他要用来养家糊口的,不同意退塘。

三、建议

为了促进退塘还林工作,确保任务的完成,我委建议:

1、由市退塘还林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市政府、农委、公安局、监察局、海洋渔业局、国土局、审计局、财政局)及各镇(海头、排浦、光村、峨蔓)领导组成两个工作组,包点分工负责,深入实地,做好塘主工作,定责任、定时间完成退塘还林任务。

第9篇:村委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治理;公民参与

农村社区的治理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农村进一步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农民的普遍参与性不积极,造成工作进度停滞不前,因此如何将公民参与的问题融入到农村社区治理中应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心。只有在各个方面如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该类工作的进步与创新,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1 公民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社区公民参与的体制

要想在社区中实现善治的目标,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关键。农民的积极性不高是有原因的,当前没有一项合理的制度能够保障我们能够实现善治的目标,缺少了能够支撑其目标的理论依据,就会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村委会是承担选举事务的主要机构,并且肩负着处理农民大事小情的任务,但是当前村委会普遍存在着管理机制与现实选举之间不符的情况。农民虽然有心想参与其中,但是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却缺少有效的措施能够保障其合法权利,长此以往,农民在以后参与活动时的积极性就不在高涨,从而在根本上影响到农村的政治体制建设,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另外,村委会与党支部是各司其职,各自具有其应完成的工作或任务,但是当前,经常存在的问题是其职责划分不清,这样农民就无法经常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没有一个部门来管理这方面的事务,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性,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旦发生问题时,各部门之间又相互推诿,无法担当起相应的职责。各部门之间本应是相互协作,共同将农村的各项建设发展得又快又好,但是这一目标就目前来看很难实现。并且从根本上来说,在无形之中又为农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带来很大的障碍。

1.2 农民参与渠道不畅

农民要想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首先就要明确其应该如何参与进来,即参与渠道是什么。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因此造成农民参与的渠道不顺畅,阻碍重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这种渠道的不顺畅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法律方面,当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参与的权利,有些地区因为选票问题而发生严重的暴力事件,致使人心惶惶,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作为支撑,农民对参与权缺少应有的信任,最终就会影响农民的参与性,农村的政治建设因此也不会得到发展。其次是行政方面,公民参与权是国家赋予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尊重。在国家的建设中,特别是农村建设中,需要每一位公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政府没有将公民的参与权当做建设的重点环节,甚至忽视了其参与的能动性,造成很多决策是由领导决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民的意见,这样就造成整体的满意度不高,影响长远的发展。第三,获取信息的渠道不顺畅。笔者认为,这也是公民参与不顺畅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政府的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沟通,将政务信息广而告之,公民就不会有效的参与其中,尤其是农村地区,信息的传播并不发达,可以说处在闭塞的环境之中,如果没有对相应的政策或方针有所理解,就不能够参与其中,更不必说行使其参与的权利了。综合上述三点我们得出结论,农民要想积极地投身于社区治理中,还需要相关部门将工作做到位,保证农民参与活动的进程以及最终效果。

1.3 乡镇政府越权干预现象严重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也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枢纽,国家意志主要是通过乡镇政府传递到基层社会当前,我国农民的组织性还不强,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政权对农村公民参与的态度。第一,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第二,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乡镇政府不能把大量的行政工作下压给村委会,更不能代替村委会做决定,只有确保村委会的基层性、群众性和自治性才能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2 原因分析

2.1 经济因素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是正的相互关系。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地位。因为经济发展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参与的机会。当前,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不少成就,但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低,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公民有效地参与集体公共事务的治理。

2.2 政治制度因素

所谓制度,是指稳定的、有序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的稳定性的过程。可用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性四个指标来衡量。由于一些具体制度上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制度化程度不高,乡镇政府干预,挫伤了村民对基层民主选举的热情,形成政治冷漠现象。有的地方在选举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村民议事制度,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或者这些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使村民无从参与决策。

2.3 文化因素

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政治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长期以来,小农经济、血缘宗法制度以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互融合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封闭的政治文化体系。在农民身上就突出地表现为权威崇拜、清官思想、与世无争、臣民意识等。这些思想渗透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扼杀了农民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社会公共空间和公民的主体地位的生成。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让农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与长期以来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具有直接关系,并且与我国的政治制度紧密联系,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了农民参与性不高涨,造成农村政治建设发展缓慢。但是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够促进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琼,陈岚.近年来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初探―基于社区结构视角的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