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高等教育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的定义

第1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医学英语的定位 教学模式 应对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国际化合作越来越密切。面对越来越多的公众健康问题和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势,人们已逐渐意识到跨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的重要性。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相关工作是一般外语人才无法胜任的,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医学院校培养一大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由于英语已逐渐成为许多国际会议的通用语言,新世纪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医学工作者进行交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在医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医学院校的学生除了应具有基础英语知识外,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水平。

二、医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明确提出:“各高校应设计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后进行医学英语学习。据调查(张燕,2006),全国54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中,开设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课的比例分别为15.4%、7.7%、100%、21.2%、13.5%。医学英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医学英语课(通常作为一门选修课) 虽然也由应用语言系的英语教师(中教和外教都有)讲授, 但侧重点不同。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基础英语教学已把重心从以往的阅读领先逐渐向听说转移。而医学英语教学目前仍侧重医学词汇构成规律及有关的一些阅读和翻译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平均课时数为40学时,是基础英语课时数的1/6(张燕,2006),这远没有达到《大纲》规定的不少于100学时的最低标准。由于医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过分强调医学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无疑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随之大打折扣。

目前绝大部分医学院校在部分学生中间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与医学英语教学不同,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来讲授非语言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任课教师为医学专业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两种教学语言既是获得专业知识的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即通过双语教学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但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能够真正胜任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还很少。有的教师虽然有留学经历,但缺乏双语教学经验;一些职称较高的教师虽然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但驾驭外语的能力却有所欠缺;一些青年教师外语口语表达能力不错,却缺乏相关的学科知识,授课经验不足。师资的外语水平严重制约了各医学院校双语教学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了医学生专业外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针对医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医学英语教学应作为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医学英语的教材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应组织有经验的医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及应用语言系的英语教师合作编写医学英语教材,使编写的教材既遵循中国的规范和标准,使其风格和秩序与国内教师的教学思路相符合。为了适应医学院校多层次、多学科的不同需要,教材的编写层次化、循序渐进。编写教材的方式也应多样化,难易度要有区别。比较适合的编写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中英文对照方式,面向较低层次的学生使用。另一种形式是加中文注释及中文导读的外文教材,面向重点院校和较高层次的学生。选用教材时,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给学生选择权。另外,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对统编教材进行一定的删改。其次,建立医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制度。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应对双语教师的培训进行统筹安排,还应加大对科研与培训费用的投入,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特别是派往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接受有关专业的培训;若经费不足,也可选派一部分的专业课教师到外语专业学校或者大学进修学习。再者,各院校要定期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医学英语教学培训班;对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年青教师,要有专门的导师带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力争使这种培训制度化、规模化、效益化,避免使培训流于形式。总之,只有在整体师资问题解决之后,医学英语教学的开展才能有实质性进展。第三,统一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管理,形成统一的英语教学体系。基础英语教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在学生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后,医学英语教学应侧重医学英语词汇的构成及医学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听说能力提高后,再进行医学英语翻译及写作方面的训练。到了临床阶段, 还应加强学生临床医学口语的培养,侧重英文病例的阅读与讨论,开展英文文献的学习讨论与交流。从而达到医学英语基础阶段与临床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不断线。

四、结论

国外未来学家曾预言,在21 世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不是在工业中,不是在科学技术上,而是在高素质人才上。医学英语教学正是培养这种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医学英语教学应处在探索阶段,缺乏一整套独特的教学模式,一套系统的统编教材以及一支成型的教师队伍。医学英语教学将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为了搞好医学英语教学,各级主管部门还应对医学英语课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对医学英语教学进行及时跟踪,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对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交流,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吸纳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及时了解医学英语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保证医学英语教学健康、有序地发展。医学英语学习是医学生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对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质都将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霞:《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洪源、沈剑虹:《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拓展》,《考试周刊》,2008。

[3]赵庆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医学与社会》,2005。

[4]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第2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经济 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了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最为关键的话题。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等特征。高等教育经济协调发展是指二者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发展过程中,二者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状态,最终形成保障这种状态稳定运行的机制。一旦高等教育经济这一复合系统的发展不协调,就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符等问题,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一)定义

系统是一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个体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根据这一定义,可以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特征

整体性。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同行为主体的参与,每个主体各自的目标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和利益大体保持一致。可以说,不同系统的目标具有客观上的一致性,这为宏观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前提条件。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务必要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有序性。构成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关系,它们按照一定的链接方式,有组织、有秩序的形成排列组合,正是这些有秩序的组合,使得各个要素的性质和意义得以体现,以促进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中,其子系统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功能体现着其整体的有序性特征,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越大,系统整体结构就越来越倾向于有序化。

二、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与控制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实际就是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促使二者共同发展。发展的协调性要求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要想实现这一系统的协调,必须控制好二者的关系,主要包括系统结构的协调、组织管理协调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协调等多种机制。协调,即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作用的和谐一致,这种和谐一致的程度被称为协调度,协调度决定着系统的结构与有序性,促使整个系统实现由无序向有序的过渡。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是指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关系如图所示。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结构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构造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时,不仅要重视系统内部自身的协调,也要注意整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在对复合系统进行建模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注重系统功能的协调。整个复合系统功能的实现借助于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实现,但系统功能又不是简单的将子系统的功能叠加。就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而言,保证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利益、教育发展速度的快慢与教育效益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优化,才能实现系统功能。第二,注重结构的协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不单单是指其内部多层次结构系统的协调,还包括是否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复合系统的机制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其结构不仅能适应紫自身系统的发展演变,还应该能够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内部与外部协调。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于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若不能将二者有机协调,可能会出现教育不足或是教育过度的现象,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注重时空动态的协调。不管时间和空间发生怎样的动态演变,复合系统自身都应避免失调,保持稳定、协调、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教育系统应为之提供相应的智力及人力的支持。在对教育进行资金投入时,应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到教育效益具有滞后性,教育投入务必要超前。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对经济的增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实施教学改革,并以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内部及外部形成更好的信息流、物质流的循环,使得高等教育系统的有序度得以提升,以适应经济系统的有序化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与控制。

参考文献:

第3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双语教学;国际化

【Abstract】The rapidly updated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section fusion of different countries’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mad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becom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ssu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dustry. Therefore, “bilingual educ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promote the global advanced knowledge and develop international talents should always insist supporting the inter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o be its time errand. Moreover, it is better to us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o estimate the significance, aim and method of bilingual education. Resear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represent the general trend, but also provide the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and debates that have happened during their developing processes. It may also contribute on supporting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o enter the world stage and undertake the global challenge.

【Key words】Chinese higher education;Bilingu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03-02

1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概念简析

1.1 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地球村”早不再是学术文章开头的客套话,而是实实在在影响且改变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大时代背景。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排头兵更是为接纳,融入世界经济政治舞台正在做出巨大的改变。商务部数据显示,至2010年底,在华外资企业数量已超过65万家。而至2009年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也高达480亿美元。除了经济地位,正如美国宣称的一样,中国还是“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政治大国”。基辛格、布热津斯基提出的“G2”(中美共治)概念也体现了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性。于此同时,在高新科技的协助下,中国文化也越来越为他国所推崇。从中国功夫到中国美食,从孙子兵法到孔孟文化,甚至之前被西方国家严格控制的中医草药如今也渐渐获得准入资格。

世界各主要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的沟通理解需要国际化的人才,而教育是承担这一重任的支柱产业。也正是这样,号称“世界语言”的英语地位作为是其他任何语种都难以望其项背的。目前全球已经有60多个国家以英语作为官方或者是第一语言。现今,众多高新科技和现代文明几乎都是用英语诠释传播的,不同语言的国民利用英语可以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使用英语是时代潮流也是国际惯例。单语言即使是技术型人才也已无法满足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的双向沟通交流的需求,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于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正是中国高等教育中推广“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

第4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关系

二战后,通识教育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主流。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识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的一些院校也正在进行小规模的改革尝试。虽然教育界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也日趋白热化。但限于各种机制的制约,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尚不十分明朗,但不可否认,通识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发展的全新时期,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意义重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观点纷呈。从定义、特点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以期更加全面直观地呈现二者的区别。

1.定义。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有50多种,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见解也不尽相同。我国教育学专家李曼丽综合梳理诸多定义后,对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方面看,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的看,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从内容看,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特点。这个定义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却明显打上了社会本位的烙印。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是对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继承社会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的定义非常明显地反映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即文明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对通识教育也进行了一番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的关系”。[1]这个定义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专业教育是指针对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教育。专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高等教育同义,区别于中小学实施的普通教育,也包含一些“专业”以外的教育。狭义的“专业教育”即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准备的高等教育。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2.特点。通识教育来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自由教育思想,后几经演变,逐渐成为了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思想,影响十分广泛。纵览通识教育的诸多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通识教育是实施文明教育,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培养方向,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期全面探究世界的真理,因此,全面性、本真性、自然性是其主要特点。全面性是让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学习;本真性是让学生接受该接受的教育,形成最本真的自我;自然性则是对学生的教育讲求自然,不加任何的、专门的、特意的雕琢,让学生自由发展。专业教育是具有一定行政性烙印的教育,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在高等教育中设置专业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以便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专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便是专业性,在某一行业及领域内的精专性,其行政干预性和目的性十分明显。

3.功能。教育最本真的功能就是教化人,促进社会发展。作为两种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才,让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接受必然的教育。而专业教育则意在推动学生侧重某方面发展,旨在为社会某领域、某专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1945年,哈佛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原本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然接受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公民,专业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定职业的能力。[2]虽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但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两者区别明显,但是也有相通之处。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诸多专业人才,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显露端倪且日趋严重。一方面,专业教育培养下了一批“单一人才”,他们熟知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对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较快,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出校门后可能滞后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源自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重新被人们重视,并在时代的演变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定义,即通识教育,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

(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二者的定义得知,通识教育旨在造就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个体的自我解放、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之人才;专业教育则具有拔高性与目的性,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成为某一范围、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让学生接受某一专业、某一范围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1.通识教育知识面更加宽泛,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专业教育仅限于某一范围内的知识,通识教育的知识面更加宽泛,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新奇思想,满足他们对专业外知识的渴求,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加充分、厚实的知识资源。学生在学习、涉猎并掌握众多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专业教育,提升其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精专水平,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精、专人才,这种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身的人才,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通识教育能够拓宽专业教育范围,有效改革教育方式。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造就注重个体的思想、创新精神以及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体现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具有更加科学、更加自由的教学思路与教育理念,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改革教育方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雄厚铺垫。有通识教育作为基础,专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方式才能日趋科学化、前沿化,助推教育发展功效自然不言而喻。

3.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培养出学业、智力、品格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在于求真,在于创新。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为其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发展的平台。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的特点、特长,分门别类、有区别地进行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出专业范围内的高素质、尖端科技人才。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科学适宜的教育理念,更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铺垫,只有搞好通识教育,才能促进专业教育的纵深化发展。

(二)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存在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通识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的出发,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为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全面资源。专业教育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设置的专业性教育,比较注重细化专业范围内知识,单一训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能。以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高端人才,满足某行业或者某领域的需求。而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让学生接受应该接受、可以接受的教育,在综合教育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特长,选择性地进行专业教育,以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发展。

2.教育的长足发展迫切需求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普及,达到启迪人类心灵、陶冶性情、传承知识,创造价值的目的。由此可见,教育不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舞台,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才多方面的科学、健康、创新性发展。而在演讲中说的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沟通心灵、开阔眼界等等,都离不开通识教育。

3.专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迫切需要通识教育作为铺垫。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及教育的纵深发展,专业教育的弊端逐步显露,且在某些方面严重阻碍教育发展。专业教育的单一性、片面性、滞后性也让诸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找不到适合的位置。通识教育,恰好可以弥补专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

(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

素质教育比较重视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个体能力、性格以及身心的健康。国家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阐释。素质教育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所谓内在素质,是指人们对于外界的各类观念,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而外在的素质,则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以及某种行为所取得的某种成就等。通识教育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方面,而专业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外在方面。

1.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通融的一面。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一书中第三章就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析与论证。哈佛大学校方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一书中的也对通识教育进行了阐释。以上两个文献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一脉相承,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而言的,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科学、健康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素质教育讲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升。我国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已经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学习中全面知识的解构以及人格的培养等,都是素质教育中全面通融的一种体现。

2.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专业升华的一面。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才的实效性、适应性与高端性。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某方面能力的精端化升华,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且有专精、专攻行业的高级人才。专业教育,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拔高、提升,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精专化高级人才。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颇多,并日趋科学化、严谨化,而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也有所突破,最终必然会发展成二者的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管是作为两种教育思想,还是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都是相对独立又内在统一的,并且不可分割的。二者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厘清与辨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

作者:曾婷

参考文献:

[1]张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3(5).

[2]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

[3]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4).

[4]郑旭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高校教育管理,2012(5).

[5]韩高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辨析[J].文教资料,2008(1).

第5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手段 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支新生力量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开创了高等教育办学的创新模式,而且为高等教育受众群提供了更加宽泛的选择。2008年4月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独立学院被定义为“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不同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机构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据统计,全国目前已兴办独立学院319所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载体,[2]其办学模式比普通高校灵活度高,可选择范围大,但由于发展历程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需要改进。本文试对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及对比,从中挖掘归纳出适合我国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供深入研究参考。

1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在早期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概念性的解释。刘俊明(1994)在其主编的《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最早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 [3]龚怡祖(1999)在《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书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4]周远清(2003)对人才培养模式做过更为明确的解释: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5]

西方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他们认为培养模式是与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密切相关。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他们以教育哲学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阐释。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就提出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即以人的性格陶冶和智商开发为主的大学教育;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即以满足各种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大学教育。[6]借鉴于西方的教育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对于人才培养不应定义为一种狭隘的、固定化的规范模型在众多的高校中不断复制,而应从宏观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引领和指导。并随时丰富其内容以解决社会急速发展变化与高校教学固式化之间的矛盾。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内容及借鉴

2.1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

位于欧洲的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建于1088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可见西方的高等教育发展已将近1000年历史。我国的现代大学教育起源于西方,发展仅有100多年。因此,西方大学的许多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2.1.1 办学模式多样化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对于人才的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有了进一步要求,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由于各个层次的教育受众有不同的职业诉求及人生规划,因此,高等教育机构被进一步细分,为社会提供更加多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大学分为博士授予型大学、硕士授予型大学、学士授予型学院、专科职业院校、专业性院校(集中某一领域的教学及科研,拥有从学士到博士的学位授予权)及土著族裔院校。英国的大学则以历史及学术层次来划分为莱佛士大学(由19所顶尖大学组成,经历百年历史,类似美国常春藤学院),红砖大学(校区在郊区且仅建校50年以上)及92年之后建立的新兴学院。这样的划分使得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培养体系更加专业,培养路径更加清晰,培养机制更加完善。科研和应用领域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式。

2.1.2 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始终是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环节。关于教学我们不仅要从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上有所突破,也应转变思路,将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传授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及课堂外的互动讨论形式。要提倡立体化教学确保教材内容超文本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空间扩展化。[7]对于增强学生的能动性,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增加社区实践参与,提高“服务学习”能力

大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即为服务学习,通过社区实践,他们能将学术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学术与从业者之间保持更紧密的联系,改善当地社区条件,建设文明社区。从而达到巩固学习和改进社区条件的互惠目的。(Power,2010)社区实践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观。有利于大学生及早为自身定位,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第6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商科教育;教学;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商科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档次,这不仅表现为具有商科学位授予权学校的不断增加,更表现为培养层次的逐步丰富和培养质量的提高。从培养方向看来,目前我国广义的商科涵盖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主要领域的若干专业。从培养层次看来,我们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不同培养层次。从培养模式来看,商科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既有比较系统的学历教育,也有偏重实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最为重要的商科硕士培养方面,既有以面向研究为主的教育模式(比如各大学统招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以面向实务为主的教育模式(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MBA、会计硕士等)。教育模式的丰富拓宽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也为商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商科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我国商科教育也正面临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校学科调整步伐较慢,难以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商科教育,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商科教育方面都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导向,学科、专业甚至课程的设置都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学校有权力根据市场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与讲授课程,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商科教育是市场导向的。反观国内商科教育,不管是哪个办学层次,都要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统一论证和审批,专业调整步伐比较慢,甚至经常出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商业人才的培养。

2.过于将商科教育局限在课堂教育,商科教育出现过于理论化的倾向。商业人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仅仅依靠课堂上学习的理论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商务人才的,需要大量的案例和实践。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学习内容过多地局限于书本知识,对于实践性的内容强调不够。比如,很多学校设置过多的数学课程和纯理论课程,这对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样的课程设置比较适合于研究性较强的学校,对于大部分人才培养面向应用的学校是不合适的。

3.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过于传统,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现代商业的需要。商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能够适合现代商业竞争的现代商业人才,因此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多学校的商科是从传统的财经学科发展而来,重宏观、轻微观;重国家政策,轻企业决策;重价值判断,轻实证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的理论体系更新较慢,给学生灌输大量过时的知识,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现代社会竞争。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更是无法吸引国外师资和学生,离国际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4.教学设备陈旧,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国众多高校目前仍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资金短缺,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手段。尤其是本科教学和国家计划内研究生教学部分,学校的办学成本更是难以弥补。除了少数拿到国家特别补助的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的教学手段和设施往往非常落后。学生在学校接触的硬件环境和毕业后到工作单位接触的硬件环境条件差别较大,影响学生自信心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以这样的硬件条件进行全面的国际化教学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5.办学国际化程度不足,与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很不适应。随着我国商业领域的国际化,学校商科教育的国际化也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商科教育的国际合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是很多发达国家高校的一贯做法,也是后起国家高校正在加紧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作为一个目标和实施过程,国际化对于高等学校的作用如何,同高等学校本身的办学目标有关。然而,事实上,相比盈利组织或者政府组织,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并不是一个具有高度共识的概念。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Larry L. Leslie)观察了自1970~1995年间学术劳动性质的不断变化,发现20世纪末以来的政治经济全球化正在打破过去一百年发展起来的大学专业工作模式。“全球化正在为学术职业的某些方面创造新的结构、激励和奖励,同时对这一职业的其他方面造成限制和抑制。”[1]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从来不是一个确定或者固定的概念,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在不停地变化。

(一)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瑞尔森理工大学(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简·耐特(Jane Knight)在1998年的一次关于全球化的会议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作出了最简练、全面、深入的定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将一个国际的或跨文化的尺度纳入到一个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及服务职能中的过程。一个国际尺度指能将一种国际的、文化间的、全球的视野及观点引进并结合到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的一个观点、一项活动或服务。”耐特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将对国际化的理解充分地扩展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发展过程,避免了将国际化与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混为一谈的臆断。格林(Green)和奥森(Olson)也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了不能将国际化和国际教育的概念互换,因为这将“把国际教育归为一个单独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断续的活动实现,成为一种片断式的过程”,且“极易使其被误解为它众多组成部分中的一项,导致对国际化概念外延和内涵的过分简单的理解。”

爱伦堡(Ellingboe)在她的一项研究(1998)中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将国际性的观点整合到一所高校的体系中去的过程”,“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面向未来的、多元化的、学科间的任务,需要众多的参与者协作来改变一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机制使其适应一个日益多样化、全球聚焦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她的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性相关材料、知识及活动包含到一所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中去,从而将任何国际性的见解都能在学生、教师及行政人员中发展。而这些国际性相关材料、知识及活动将会用来衡量一个机构的国际化程度。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先驱哈拉里(Harari)在1972年提出,一个国际化的校园是要求众多条件的一个综合。他认为在这样的校园里“教师承担着将其所授课程国际化的义务;是整个机构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更好地了解其他的文化和社会,对同其他的文化和社会进行交流互动抱有真正的兴趣,且热切渴望了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及地球的生态生存问题”。

在所有的定义中,简·耐特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包含了高等教育机构教学、研究和服务的使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现象提供了最简要全面的描述。对该领域的其他定义仅涉及了这个复杂过程的一些方面,因此避免将国际化理解为其包含的众多组件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第7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数列;上下极限;集合列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sequence about limit with to gather the row about limit and it’s the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also discussed between them the relations.

[Key words] Sequence;About limit;Set row

1.引言

极限的概念是数学分析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部分。极限思想在数学中起着无语伦比的重要作用。极限思想是早在清代时期著名数学家明安图发现的。上下极限的概念是极限概念的延伸,与极限概念相比,当然处于次要的地位,成为数学分析中重要的理论部分。此外由于上下极限的引入,使得极限多了一条判别定理,对于某些定理和题目的证明开通了一条全新的思路,都有着种要得意义。

2.集合列的上下极限集与性质

2.1定义:设是任意一列集合。由属于上述集合列中无限多个集的那种元素的全体所有组成的集成为这一集列的上级或上极限,

记为 或 。

对集合列那种除有限个下标外,属于集合列中每个集合的元素全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一集合列的下极限集或下极限。

记为 或 。

尽管定义是这么给出的,但也讲究合理性。

2.2与数列极限的区别与关系

对数列而言: 已有上、下极限概念,这里是对集合列规定上下极限概念,两种极限概念在定义对象上有区别,但又应该有联系,那么联系在何处呢?

对数列而言:

=,

这里是刚好不小于所有的数 .

是刚好不大于所有的数。

对集合列而言:

由属于无限多个集合的元素所组成的集为,且它的全体元素所组成的集不大于所有的集是,

故为集合列的上极限是合理的。

同理,为集合列的下极限也是合理的。也就是说集合列的上、下极限概念是数列的上、下极限概念的平移。

当上、下极限相符时,称集合列收敛,并称其上、下极限为极限,这也只不过是数列上、下极限概念的评议而已。

例1. 设E,F为集合作集合列由上、下极限的定义得到,于是集合列收敛

例3 ,

,求上下极限。

解:

① ,

② 则

③当,即 , ,可以 且

④时当时但即而从而 可以得而

⑤,时,当时,但 从而 但 , ,可以得 , 由此可得

=

=。

参考文献:

[1]徐森林等,实变函数论,第一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曹广福,实变函数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 ,2002年

[3]程其嚷等,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姚允龙等,数学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5]林源渠,数学分析解题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李成章,数学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7]常庚哲等,数学分析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阵纪修等,数学分析,第一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8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并不占有一席之地,然而,20世纪的发展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人力资本理论将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人力作用高度提纯,使之在广泛的经济分析中得以抽象地运用,并由此打开了教育与经济相联系的视窗。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而教育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教育变革的理论,对教育的变革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与教育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点是把教育与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创造经济效益作为发展教育的目标,通过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价教育,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要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涉及了这样两个主要领域的变革,一是学校结构的变革,包括学校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都要以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为轴心来调整它们各自的坐标,与经济相关的方面被大大强化;二是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教育不能孤立于社会经济之外而发展,教育极大地参与了生产过程。

这里利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点,借用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优化的论述来定义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要素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及个体结构。宏观结构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主要有层次水平结构、科类与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地区布局结构以及宏观管理结构;微观管理结构指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结构,主要有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师资结构、基础设施结构以及微观管理结构。任何一个动态系统,皆由结构、功能、机制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功能和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一定的功能有一定的结构和机制所决定。因此还用了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来分析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讨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中,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都从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的关系、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很多相关的数量分析的模型,但是很少把教育的发展从结构的问题上来考虑。国内大部分研究都是介绍新经济增长模型,或者引用外国的一些实证资料来论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真正讨论教育结构问题往往是教育学的课题,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沿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来延伸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问题。高等教育的结构跟其他的结构一样,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与社会其他结构相互作用,发挥自己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可以说,这一结构是由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产业、行业及职业结构的变化,国家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政策、方针和改革措施、人口构成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社会、家长及其子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等等,在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这些因素对科类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某一因素而言,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影响也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所谓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就是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各个亚结构变化与社会其他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互动关系,调整高等教育各系统各个亚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其整体功能的目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保持本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而做到这一点,有赖于系统内各亚结构的合理化。

二、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考虑到论述的问题,我们在此提到的结构优化是沿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思路,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探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产业间能协调发展,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的技术结构和产业内部的综合生产率提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实现的。以上的概念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联系,这就是,经济发展不能离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情况的统计与历史分析,指出了经济结构状况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提出经济结构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

库兹涅茨从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罗斯托采用非均衡动态结构演进分析法,论证了经济增长并不是脱离产业结构而单独发生的经济过程,恰恰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而使其功能不断提高的结果;帕西内蒂认为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帕西内蒂的方法与总量增长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结构变化明显纳入了经济增长的分析中。这是增长理论发展中的一个突破性的进步。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可以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长,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这就是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结构优化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成为结果-功能主义研究的对象。由于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比较大的子系统,其组成要素十分复杂且具有不同特性,形成多层次、多种类和非线性结构,产生十分复杂的功能。经常受到关注和探讨的高等教育的结构有:层次(水平)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科类(专业)结构、财政结构、师资结构、学生结构、教学结构等10种。其中的前5种,通常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研究,可称为宏观结构,而后5种,往往在一所学校的范围内进行分析,可称为微观结构。

在此,我们沿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来延伸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问题。所谓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就是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各个亚结构变化与社会其他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互动关系,调整高等教育各系统各个亚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其整体功能的目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等教育的结构跟其他的结构一样,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与社会其他结构相互作用,发挥自己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可以说,这一结构是由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产业、行业及职业结构的变化,国家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政策、方针和改革措施、人口构成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社会、家长及其子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等等,在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这些因素对科类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某一因素而言,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影响也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保持本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而做到这一点,有赖于系统内各亚结构的合理化。

(二)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克拉克•科尔是美国20世纪极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实践家和劳动经济学家。科尔坚持一种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将现代大学描绘为一个具有多重教育目的、多重教育职能、由多个社群构成的新型社会机构,认为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充分展现其对于个人发展、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动力作用。此外他还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认为国际化是时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高等教育应在立足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在他的思想里,我们虽然看不到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直接描述,但是从中能发掘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我国国内,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杨贤江等教育家就开始探索教育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联系。古煤先生更率先提出“建立中国教育之经济学”,“以‘经济’为出发点”,“站在经济的立场上观察中国的教育,推论中国的教育”,但他们只是停留在直觉的层面上,没有也无法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很深入的理论探讨。从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内,国内主流学界及政府层面“沿用苏联教育学原理基调”,均强调“教育这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适应,而不敢妄谈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张铁明,2002),但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内一些教育对经济增长存在贡献的思想仍若隐若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存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中。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专门研究教育经济学的书籍、文章开始出版,《教育经济学》(厉以宁,1984)的出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厉以宁(1984)开始强调智力投资的生产性问题,最早提出“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能力工资”以及“知识与技能标准分”(厉以宁,1984)等今天看来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属于人力资本范畴的概念。

从这些研究中,涉及到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直接内容很少,但是由他们的研究思想出发,联系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我们能发现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依据于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高等教育自身的结构特点,社会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一个合理的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对发挥高等教育各方面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科技以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使高校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区域资源,提高投资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效率。但是,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不是静态的,需要不断得到调整与优化,需要在调整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科技、文化等具体情况以及高等教育规律等因素的制约,开拓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途径,动态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技术进步所形成的产业关联,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分工和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造新需求的。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必然要对劳动力的专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科学的发展还是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依赖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说,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越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就越高,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不合理的劳动力知识结构会通过制约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需求因素和工资因素的有序变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等教育正是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知识结构来优化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和产业内部的技术结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需求必然是增长的。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着高等教育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高等教育在自身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给经济提供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汗清等.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第9篇:高等教育的定义范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也即是通过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方式发展本科阶段的职业教育。在转型过程中,“应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普通院校如何转型”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需要理清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的概念逻辑:1.应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从属逻辑;2.高校发展类型与地方高校转型的关系逻辑;3.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的层次逻辑。

在明晰了上述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阻碍和困境,首先是制度,这是一种外在阻滞,它包括:1.教育相关政策制度限制过严;2.高校招考制度失之偏颇;3.学校评估制度重“标准”轻“特色”;4.教师评聘制度重“学”轻“术”。其次,存在条件性束缚,这是一种内在窘境,包括:1.办学定位盲目攀高;2.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3.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度不高;4.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单一;5.内部治理结构封闭单一;6.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偏低。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的“立交”路径建构:1.高屋建瓴:顶层设计制度层面的标准体系;2.优质竞争:筑构公平公正的政策制度环境;3.扩大自主: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制度;4.优势链接:对接区域经济的“地气”以长高校发展的“底气”;5.纵横贯通:构建交互融通的立交贯通体系。

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

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童卫军、任占营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中撰文,分析了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所存在的三大困境,阐述了当前职业教育形成产教融合的新生态,并针对三大困境,提出了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建设性意见。

首先,作者分析了导致行业企业办职业院校存在的三大困境:1.“身份困境”,主要表现在院校办学性质的模糊带来政策缺失,院校的公益性质与企业逐利目标的背离等方面;2.“资金困境”,表现在缺少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导致办学经费很难得以保障,以及办学身份尴尬,导致政策扶持缺位;3.“模式困境”,具体表现在,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实现,二是“产教融合”的优势不能发挥,三是行业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其次,随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也开始呈现新的生态。作者着重介绍了新生态的四个方面:1.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规有新突破;2.行业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3.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初步形成;4.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明确。

最后,基于当前我国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三大“困境”,并结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的新生态,作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和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明确参与主体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为不同办学主体的职业院校提供平等的政策待遇和评价体系,创新多元化职业教育培养机制,为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提供法律支持;2.改善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办学环境,包括认可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公益性,明确职业教育企业办学主体的相关制度,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3.保障行业企业办学的资金来源,明确生均拨款政策适用于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加大其专项经费投入,促进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4.创新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促进行业企业办学,由行业牵头组成由多家企业剥离院校组成的股份制职业教育集团等。

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运行

机制及启示

胡茂波、朱梦政、伍海泉在《高教探索》2015年第12期中撰文,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的动因,分析了当前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机制框架、特征和政策效应,并对我国完善现代高等教育机制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英国高等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经历了从普职分离到普职融通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一元制到二元制和二元制到一元制的两次转变。其中“二元”指自治高等教育机构和公共高等教育机构,前者以传统大学为主,后者主要由多科技术学院、开放大学等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组成。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质量要求的趋同转变,推动着英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普职融通改革。

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运行机制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确保普职平等发展的统筹管理机制,包括高等教育体系中统筹管理及决策的教育部(DfE)和商业、创新与技能部(BIS),以及高等教育领域中负责制定产业政策和技能培训政策、扩展学徒制、发展高等教育及继续教育体系的英国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Ofqual)和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2.确保普职学分转换的协调评估机制,包括英国职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认可框架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以及行业技能委员会(SSOs)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3.确保普职质量对等的监管机制,包括由院校自行完成自我评估与改进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资格监管机构和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资格审查与质量评价的外部质量保障系统。

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运行具有管理模式市场化程度高,职业资格证书与学术资格证书并重,普职院校质量评价归一的特征。同时具有能够提供多样教育机会选择,促进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定位,扩大技能创新人才供给的政策效应。

通过解析英国高等教育普职融通的发展背景与改革经验,作者提出了我国完善现代高等教育的现实启示,具体表现为:1.构建普职融通的有效通道,建立普职衔接的资格证书框架,从制度上实现普通教育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等值,保留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办学特色的前提,改善教育质量,发展学位制度。2.构建市场主体参与普职融通的管理模式,突破职能部门利益格局的束缚,实现高等教育普职融通体系中政府宏观管理下各职能主体的合作式管理。3.构建质量归一的普职院校质量评价体系,营造竞争与公平兼具的环境,结合质量评估结果与拨款资金或优惠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激发高等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内生动力。

关于以效果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唐以志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6期中撰文,从质量概念变化趋势及国外评估模式和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入手,借助过程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将效率、效益、相关性、影响、有效性等效果指标作为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质量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根本,是提升职业教育活力和院校竞争力的关键。质量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初源于工商业领域并被工商企业看作是未来市场上最重要的制胜法宝,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美国学者加文(David A.Garvin)曾经在1984年对战后30多年出现的各种质量定义进行分类,他认为存在着五种主要的质量定义,即超验的质量定义、产品导向的质量定义、使用者导向的质量定义、生产导向的质量定义、价值导向的质量定义,并且随时代变化每种定义体现出不同的质量观和质量评价标准。

近年来,在质量管理和评估中,效果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从国际评估理论和实践来看,效率、效益、有效性、相关性、影响、可持续性等效果指标成为衡量质量的主要指标。

作者举例阐述了当今主流的评估模式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共同发展趋势:1.新的CIPP评估模式突出了效果要素。2.SPO的质量评价模型是一种效果导向的质量标准体系。3.世界银行“逻辑模型”(Logic Model)指明了效果导向评估模式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评估理论和实践的视野来看,将产出(Output)及其使用产出(Use of Output)后产生的成果或直接效益(Outcome)以及带来的影响或间接效益(Impact)等作为构建评估体系的基础是当今主流评估模式共同的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按照输入(Input)――输出(Output)――成果(Outcome)――影响(Impact)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逻辑模型,职业教育活动可以理解为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多个相互关联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要素包括:输入源、输入、活动、输出、成果。有了这些质量标准,我们就可以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对职业教育进行评价,我们就建立起了以效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建设

框架与实施保障

刘晓、申屠丽群在《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1期中撰文,描述并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和问题,厘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保障措施。

首先,作者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与问题。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战略一年多以来,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各自区域的本科院校转型方案,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初步构建成型。然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在初期自然面临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院校定位不清,发展面临困境;2.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结构比较单一,院校特色和优势不明显;3.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其次,作者厘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框架。由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内容上构建大致框架,主要包括:1.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定位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有一定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拥有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能承担专业技术开发、应用、实施的多元任务。2.基于综合素质的学生评价体系转型。新形势下,教育评价应该趋向于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立体评价”。3.基于“术学型”的教师队伍转型。“术学型”教师应偏重于应用以及实践,既在学术领域有一定造诣,又熟谙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集专业知识讲授和专业实践指导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教师。4.基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最后,作者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施保障。地方本科院校能否成功按照预设的框架进行转型,需要能够支撑的配套的保障措施:1.政府进行良性引导而非硬性强制;2.构建高职与本科有效衔接的制度保障;3.完善行业企业参与院校转型的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台建设研究

童卫军、姜涛在《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1期中撰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的启动和建设,带动了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但目前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资源库的平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作者分析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的现状。目前,网络上有关教育类的资源平台系统非常多。有国家层面的教育服务平台,有高等教育出版社运营维护的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平台,也有企业投入的教育服务平台,同时还有很多地方和院校自主开发的资源平台,适合于局域网的安装系统,有的不提供互联网模式。而教育部官方指定使用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目前有两个:“数字校园学习中心”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存在的问题:1.资源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2.资源库应用忽视师生互动。3.缺少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机制。4.推广应用缺少利益驱动机制。

其次,作者提出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构建与思考。1.构建应对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应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依照区域产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胜任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并细化为“能力单元”,形成涵盖一个专业所有岗位“能力单元”的教学标准体系。2.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站式学习平台。教学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资源、课程管理、项目管理、互动教学、实训管理、作业测试、分析评价等;学习系统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学业档案、在线学习互动、职业生涯定位导航等。3.创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运行机制。行业企业应作为建设主体主动参与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并享有一定的权益,专业教学资源库应成为行业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平台,资源库学习平台不仅仅面向学生,还要为在职者与社会访客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提供支撑。4.借助平台战略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整合各类利益相关方的资源与需求,明确各类资源建设者、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保障机制,完善利益驱动机制和自我造血功能,从而构建多方联动的生态环境。

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资格衔接难点与实现探讨

李梦娥,张登银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11期中撰文,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关系,剖析了与职业资格衔接的难点,并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途径。

职业资格衔接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制订、课程设置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职业资格衔接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和属性;2.与职业资格衔接契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标准;3.与职业资格衔接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有五个:1.行政程序不通畅。2.找不到利益的最大结合点。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质量规格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契合度有待磨合。4.个别行业有强烈的职业专属特征,但却没有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5.职业资格体系不完善。

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不同、需求不同,各个专业学位类型设置的背景不尽相同,各行业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也各有差异。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总体思路可以归纳为横向分批次和纵向分模式。在某一时期某一类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实施途径可以有制度政策、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以及主动合作四种方式。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作者以教育硕士为例,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基于A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玲、黄宸、邹联克在《教育与经济》2015年第6期中撰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A省76个样本县(区)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运用ESDA方法分析了资源配置效率县(区)际差异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并就所得结果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作者先对国内已有的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基于综述结果,作者从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指标选取三个方向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设计。首先,作者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出,各县(区)的平均水平表现为9项投入指标均存在冗余现象,资源配置的平均技术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不理想。其次,作者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得出各县(区)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最后,作者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资源配置效率接近的县(区)在地理空间上趋向聚集,特别是效率较低的决策单元集聚效应更为明显。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特征的形成机理进一步分析,主要从内在依据和外部归因两个方面展开。内在依据为:1.作为资源配置动力机制重要内容的政府竞赛具有空间性;2.作为资源配置信息机制重要内容的信息传递具有空间性;3.作为资源配置决策机制重要内容的财政分权具有空间性。外部归因为:1.不同的地理位置塑造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异质性;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1.考虑邻近县(区)域之间的中职发展互动,建立中职教育发展集群与合作机制,加强区域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中职教育发达区域产出效率不高的现状;2.制定按地理区位成片推进的中职教育发展战略,发挥相邻区域中等职业教育联动功能和外溢效果,推动相邻县(区)域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与规划的协同制定和联动实施,促进省域中等职业教育整体效率的提高。

中职学生的群体偏好:基于社会

认同理论的分析

王卓琳在《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分析,以广东省一所中职学校为个案,证实了社会认同理论更适用于解释低地位群体的群际偏好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证预言”效应的观点,回应了两大理论学派尚未达成共识之处,并提出了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