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歌颂老师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1、学会本课生字,能背诵、默写诗句。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情地朗诵古诗。
3.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及诗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对母爱的赞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搜集有关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了解诗人。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请你们认真听,想一想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多媒体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2、在这音乐声中,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学生说,教师小结: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儿女的心房;母爱是巍峨的高山,不怕风吹雨打的磨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讴歌、赞颂母爱的古诗《游子吟》。(师板书课题)
3、当你看到这首诗的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师梳理)
4、了解诗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孟郊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学生自由尝试)
2、正音,指名划分五言诗的节奏。
3、再按节奏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4、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游子心,感受慈母恩。
通过诵读,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内容,现在请你们结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研究、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还没有弄懂,把它记下来,小组讨论。(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喜欢的诗句的理解。喜欢哪句就说哪句。
2、引导学生读写临行前的诗句:当你再读这首诗时,你的头脑中是不是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课件出示母亲油灯下为儿缝衣服的插图)
(1)教师范读,同学们想象,并说说体会。教师边朗读,边板书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读一读,想一想,以同学们提出的“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地吟唱什么呢?”这个问题为主线,读写临行前的诗句。这几句再现了临行前的什么情景?请结合注释,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用“线”与“衣”两种极其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会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再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4)交流临行前的情景: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母亲为何不等明天再缝?针对这一问题师生研究讨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临行前的情景?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来的?
(5)从“密密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由此可想,母亲在“游子衣”里缝进的只是一丝一线吗?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想象到的画面和体会到的意境先说一说,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6)教师提示:在古代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子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会回来得越早。所以母亲“密密缝”,“意恐”是什么意思?母亲“恐”什么?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临行前母亲会对儿子叮嘱什么?
(7)让学生分角色倾诉临行前的嘱咐,体会母子难舍难分之情。
3、教师过渡,引出作者感慨的诗句。
过渡句:母爱之厚难以回报,儿子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汇成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读,教师板书这句诗。)
(1)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2)把你的理解在诗中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用这个反问句式,想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感慨?为什么儿子的“寸草心”不能报答母亲的“三春晖”呢?讨论、理解这个比喻句。 (结合背景、诗句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和儿子永远无法报答母亲的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请带着你体会到的心情,个性朗读,背诵这首诗。(满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朗读、背诵,把母爱的无私、伟大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读写结合,激起创作灵感,进行练笔训练。
同步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特邀撰稿教师: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 庄 敏
要求:
经过三年的学习,我们积累了很多古诗。大家都知道,学习古诗是有方法的。我们要了解诗句的出处、诗的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及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大家选择两句诗,找到原作和相关的参考资料,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并把学习收获写出来。
快乐导航:
我们在写这篇作文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完成,先确定题目,然后查找相应的资料,再解决相应的问题,最后写这篇作文。
名言加油站: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音乐,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意大利]但丁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美国]惠特曼
词语加油站:
无微不至、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三年级 欧奕阳
如果问起表达母爱的诗句有哪些,我想每个人都会脱口而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它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关键词是“寸草心”和“三春晖”,我认为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小草抽出的嫩芯”和“春天的阳光”,其中“寸草心”象征子女的孝心,“三春晖”象征母亲的慈爱,所以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思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恩情非常深,就好比春天的阳光之于小草,这恩情是怎么也回报不完的。
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呢?原来孟郊一生都漂泊在外,没有陪伴在妈妈身旁。一直到他五十岁时,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小职位。他结束了长年的流离生活之后,便接妈妈来身边一起生活。
有一天深夜,妈妈为孟郊赶制出门要穿的衣服。她年纪大了,虽然双眼模糊,双手微颤,可还是小心翼翼地缝着。尽管没有绫罗绸缎,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布,可每一针每一线都包含着她对儿子的爱。天蒙蒙亮,孟郊醒来发现妈妈房间的油灯一直亮着,透过门缝一看,他惊讶了!他看到妈妈一直在为自己缝补衣裳,双眼已布满血丝,那头长发也添上了几缕银丝。孟郊心里无比感动,临走时他看到路边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正以茁壮的成长来报答太阳,便即兴写出了这平凡又感人的诗文。
我的妈妈对我也有许多的爱,她不仅在生活中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我遇到困难时还会鼓励我、帮助我,在我开心时也会和我一起大笑。
有一次,妈妈打扫了一阵卫生,累了,便坐在沙发上休息。在旁边看书的我赶忙走过去,问道:“妈妈,你怎么了?”“我没事。”妈妈边说边站起来继续收拾。我想:一定是妈妈身体不舒服,我来帮妈妈打扫完卫生吧!于是,说干就干,我让妈妈指点我该从哪里做起,怎样去做。
等我把所有的家务活都干完后,我感到腰酸背痛。这次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每天都要干这些家务活,从来没有向谁抱怨过腰痛,我呢,只扫了一次地、洗了一次碗就叫苦连天。通过这次劳动,我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从那以后,我经常帮妈妈打扫卫生,妈妈夸我长大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能忘!虽然我们现在还小,能帮助妈妈做的事情很少,大多数时间还是妈妈在为我们付出,但我们要记住她们的恩情,要听话、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我们小小的爱去报答妈妈大大的爱,妈妈一定会开心的!
指导老师 庄 敏
“不仅……还……也……”层层递进,表现了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通过我“腰酸背痛”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妈妈的不易。
教师简介:
庄敏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十四年,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思维,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所教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点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陶冶;语言魅力;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2009年湛江日报报一则报道《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危机了吗?本文选取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内爱国诗歌为例,探讨诗歌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反思
在《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报道:“让人们担忧的是,在这次的爱国主义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国庆阅兵和举国欢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张扬、自信的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洗礼……” 面对上面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我们不该反思吗?
二、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爱国主义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爱国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从诗歌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本文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赏析对象。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感受其中的诗文意思,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心情。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时说教好有效果。
为了便于赏析这些诗歌,笔者分为两大类:一为太平盛世时期的诗歌,二为国难当头时期的诗歌。具体如下:
(一)太平盛世时期的爱国诗歌
古代中国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少。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没有放下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此类诗歌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二是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1、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其二)。该诗选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请看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江西省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七言绝句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诗融情于景,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首句形象贴切比喻庐山的形状及其烟雾情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学生对老师讲解后了解到庐山的形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前去实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欢祖国山水。这就是语言修辞魅力所在。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最后两句句则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一词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诗夸张、比喻、想象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中国语言修辞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诗仙”的语言能力,学生对李白描写的庐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得到应有的教育。
2、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诗句。古代的边塞之作,往往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也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们的幽怨和士兵们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选自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诗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本诗表现了诗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过诗意文化领悟到祖国文化,学生由衷的学国语言,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通过诗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描绘的边塞美景,打消了学生心目中塞外无风光的心理,学生自然喜欢这首诗歌。“秦”、“汉”两字暗示边塞战事自秦汉以来连年战争,表达时间之久。用两个字把战事连年概括的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万里”也表达出征战之苦,“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读到这里,学生对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已经接受并影响。最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也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学生读此诗句除了领略到祖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简凝练概括性强特点,自然激发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二)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歌
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或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个朝代的这样的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义。先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不难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写作目的,赏析诗文的语言文化内涵,难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担忧吗?
首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事件,学生肯定能理解这两句诗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学生学好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的兴趣。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本联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种场景能不感染吗?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最后两联语言得到升华,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很快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
临近考试,心中不时会有点紧张,头整天迷迷糊糊的。看见书桌上的一大堆试题犹如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我更是心烦。正在这时,房门打开了,一束洁白无瑕的栀子花映入我的眼帘。栀子花的香,弥漫了整个书房,顿时令我神清气爽。妈妈捧着花轻轻的放在窗台上,写满沧桑的脸上露出迷人的微笑,温柔地对我说:“女儿,我知道你学习很劳累。所以特意买来一束花,希望能减轻你的疲劳……”
微风带动窗帘,一阵清香,再次扑鼻而来……
栀子花很小,但那散发的清香,分明是妈妈的心香。啊!母爱的伟大,我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许许多多的诗句都是歌颂友情的伟大。有时,当我遇到心烦的事或伤心的事时,朋友总能第一时间地在我身边安慰我,为我排忧解难。当形只单影时,朋友的一句话语总能让我倍感温暖。那感觉,无比幸福……
话语很短,但那里面的一句一词都是朋友的关爱。啊!朋友的真诚,我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雪白的粉笔尖随着老师苍劲的臂膀一跌一扬,摩擦着黑板,发出优美的语调。慈祥的老师一个潇洒的转身,一朵朵白梅开在黑板上,星星点点的粉笔灰伴随着老师讲课的声音弥漫在空气中。老师为了我们的未来而辛苦付出他们的心血,这不正是幸福吗?
一堂课虽短,但其中老师付出的辛酸让我们得到了知识,得到了财富。啊!老师的辛勤,我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同学们:
在这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上,我想起了一首古诗: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它歌颂了花的坚忍,也反衬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伤时情怀。亲爱的同学们,这复沓回荡、音律优美的诗句,拨动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弦!是啊,时光流逝的确无情,岁月的沧桑将带走我们的青春美貌,生活的艰辛将消蚀我们的少年豪情。用不了多久,在一阵阵落花吹过后,面对满目落英,我们蓦然会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惊心。当我们不再是红颜美少年时,我们看花,它还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花有多么长的青春哟!难道我们就不能将人生的花季一直延续下来?难道我们就不能让自己的青春也”年年岁岁花相似”?能的,一定能的。
不知同学们是否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要求他的弟子每天做若干个甩手动作,一直支持下去。许多年以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柏拉图____成就和他的老师一样伟大的哲学家。这件事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那就是:一切成功的,都是源于坚持的。
为了年轻永驻,为了青春万岁,我们支持什么呢?坚持我们年轻时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一位70多岁的老人曾说:”年轻,不是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不是红颜、朱唇和轻快的脚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一段勃勃生机,是使人生春意盎然的源泉。”只要心灵不老,我们都将永远年轻,我们都将青春万岁!
一、母亲节活动主题
社团文化艺术节之——母爱无疆
二、母亲节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性,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母亲节活动内容:
1、主题征文:关于成长,关于母爱
(1)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2)妈妈的故事
(3)我与妈妈的故事
2、“为妈妈许愿”校园公益活动
四、母亲节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女性,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
五、主办: xx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团体联合会
承办: 启梦文学社
六、母亲节活动日期:
2011年4月20号——2011年6月13号
七、母亲节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4月16—19日确定活动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其他院校争取对整个瑶湖院校进行活动;
4月20—25日 联系征文活动的评委老师;寻求活动经费的支持,
4月25—27日 着手宣传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动员各系参与本次征文比赛,号召各系同学踊跃参加。
5月6日—5月10日 在校园内进行宣传,由启梦文学社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海报。
5月11日 举办“为妈妈许个愿”校园公益活动,加大活动影响力。
5月12日—5月13日 整理活动收集的愿望,在社团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话联系广播站进行部分广播。
5月14日—5月30日 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 文学社组织初评,评委老师终审来稿,评出优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 公布征文结果
6月13日 优秀文章整理成册,只要参与征文活动的班级即可免费获得一份。
八、母亲节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优等奖若干
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
九、人员安排:
活动策划:xx
宣传海报:xx等宣传部人员
现场协调:xx以及纪检部人员
十、母亲节经费预算:
海报:1*2=2元
征文奖品:70元
资料打印:0·1*200=20元
关键词:残疾人;德育;工作心得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知道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到歌颂教师的诗,我们马上想到那句经典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之所以人们用这句原本形容爱情的诗句来歌颂教师,正是对教师对学生的心的一份肯定,教师对学生的心就应如此,呕心沥血,至死方尽,成灰始干。
一、残疾人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爱心
我从事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可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同时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真诚的爱心。从教以来,我接触到的学生可能跟大部分的教师有所不同,我的教学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残疾人,而且年龄几乎都比我大,甚至有些年龄比我父母还要大。我大学学的不是特殊教育专业,从没去了解过残疾人教育,我也从没想过在我的生命当中会跟这样的一个群体有如此“亲密”的接触。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我希望我能好好把握,用我的年轻去感染他们,用我的激情去打动他们。
二、残疾人的特殊经历带来的机遇
我的残疾学生,他们有的家庭穷困,有的带着与生俱来的灾难来到这个世上,有的在后来的人生中飞来横祸。他们很多都是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与我之前接触的朋友都不同。我在学生面前,少了一些人生的阅历,少了一些世事的洞明,少了一些人情的练达。曾一度,我甚至怀疑,我能教他们什么,我够不够资格站上那三尺讲台?我除了“生在新社会,长在阳光下”,在父母的庇佑下一路读完大学,读完硕士以外,我还有什么?装着满脑子的教育技术理论,一堆有关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这些对我现在的工作有用吗?迷茫后、彷徨后,我想清楚了,我现在不要去想如何学有所用,如何标新立异,我应该想的是如何更快地了解我的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心理,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苦难带给了他们什么?如何能最好地与他们沟通交流,最快地将我所知道的知识教给他们?我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充电,恶补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技巧,残疾人的心理辅导相关知识。佩玛・丘卓的书告诉我,当生命陷落时,如何转逆境为喜悦。我读着书,也许我的生活阅历很少,可是我能尽量去领悟,去思考,去想象,去换位思考,去理解残疾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与普通人的不同,他们有更多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这是宝贵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也正是这些苦难,这些特殊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他们对于生命,对于学习,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他们珍惜任何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比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要勤奋、刻苦与努力。
三、残疾人教育让我成长
花木兰可以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如果说她这一举动业已彰显了作为男子能够做到的、妇女也照样能够做到这一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相对立的思想光辉的话。那么,下文描述的木兰得胜归来后的言行、情操,就更为可贵,增强人们“经过不让须眉”之感。诗中描绘道:“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由于木兰的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胜利归来,所以天子特予召见。其策勋之高、赏赐之厚,也是超乎寻常的。然而在这些功名、荣誉、利禄面前,木兰的心情不是艳羡、热衷、贪恋,而是淡泊名利、不同流俗。她的要求只是“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代父从军的女儿终于凯旋,爷娘是何等的欣喜!诗中这样描绘爷娘闻讯后的表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可是,“郭”究竟是指哪里?
“郭”字,现在一般通行的解释是“外城”。袁行霈先生在其《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里面只是一笔带过、不置可否,只是说:爷娘欢欣鼓舞,为了迎接木兰归来而“出郭相扶将”。而朱东润先生则直接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明确提出:“郭,外城”。这对后来“郭”字释义、教学的影响很大――许多现行的语文教材也是如此注释的,笔者在听许多老师上课时也都这么解释。再看现代学生搜索频率最高的百度浏览器、《语文教材全解》等教学参考资料,也都是持这一解释。然而,笔者以为这种解释还是值得商榷,理由如下:
一、外城和内城距离较远
外城,意思是内城外之郭,即在内城外修筑的又一层城墙,多用来御敌。《南齐书・垣崇祖传》:“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修外城以待敌。”《北齐书・段韶传》也有叙述:“韶登山望城势,乃纵兵急攻之。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既然是用来御敌,外城和内城当有一定的距离。根据考古专家对秦始皇陵的考证,其外城成长方形,东西长103.6米,南北跨度16.4米。一个秦陵的外城尚且如此,外城规模可见一斑。而文中叙述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一个“扶”字点出了父母年事已高、年迈体衰、需要相互搀扶着才能够勉强行走。而年迈的父母相互搀扶着远远地走出外城迎接,其情可赞可歌,却与理不符。
二、花木兰家居住之地乡村特征明显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它给我们讲述的是木兰从军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木兰诗》的具体创作年代、作者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对木兰的家世、周围环境特征亦可以窥见一斑。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等都蕴含着较为丰厚的信息。依靠织布到晚上来维持生活,说明家庭比较困窘;在门外杀猪庆祝喜事临门,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随便出门,并不是“大家闺秀”之姿态和风格。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农家村庄符号的特征。既然是民间故事,既然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既然木兰不是城里人,又何来出“外城”迎接之说?
三、“郭”字,义为物体的外框或外
其实,“郭”字在《汉语大字典》中的意思除了“外城”之外,还有“物体的外框或外壳”这一层含义。如《释名・释兵》:“弩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又如《史记・平淮书》:“有司有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令不可磨取焉。”再如:《颜师古注》:“郭,谓四周之内也。”根据这个意义可以思考出“出郭相扶将”中的“郭”字的意义。既然,“郭”可以翻译为“四周的外框亦或是周围的边或框;那么,木兰家周围的四周的外框究竟是什么呢?依据古人乡村建房、筑居的风俗习惯,房子就好比“内城”:而外面则是篱笆或者是围墙。因此,“出郭相扶将”的意思就应该是:木兰的父母互相搀扶着走出自家的篱笆或围墙去迎接爱女得胜而归。
四、“郭”字在古代诗句中有用作“篱笆”例子补充说明
“郭”字作篱笆义或围墙义讲,在古代的诗歌之中也绝对并非偶然。唐代孟浩然在自己所写的《过故人庄》中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诗句。本首诗描绘的是友人准备好了农家饭菜,邀请我去做客,我看见的田园景色――村边绿树环绕,村外青山逶迤。这里的“郭”就不能翻译成“外城”,否则,简直与诗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很不协调。所以只能翻译成“村庄的外墙”,也就是篱笆或者是围墙。同样的道理,只能将文中的“郭”字理解为“围墙”或者是“篱笆”,才可以同《木兰诗》的教材文本吻合无缝、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蒋文孝.秦陵外城北门门址发现的考古学认识[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