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会计电算化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电算化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电算化概念

第1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1.以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为中心

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学生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条件。学生从一入学就把会计证的考试作为学习的目标,学校也经常以教师所带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评定标准。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也以考证为中心,在教学和教研上围绕着从业考试转,往往忽略了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学习和培养。

2.现有实训条件有限,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

在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现象。电算化上机考证部分往往只是考核学生建账、总账、工资、固定资产等功能。这些内容在上机操作上相对简单,而且考证题目类型也相对固定,学生只要依照老师的操作演示,基本上都能应付考证需要,所以学生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练习安排的课时往往比较少。

3.教材编写及会计软件选择不合理

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材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偏重理论,对于实训仅是花一个章节简单介绍;二是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核心,缺乏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架构。

4.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人才较少。来自会计专业的老师,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上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而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乏会计专业基础知识。

二、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1.转变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让我们对学习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实一体化、信息化教学、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貌,这要求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基于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课程设计。教材是死的,岗位需求却灵活多样。因此,我们应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就业岗位群分析,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确定教学顺序(见图1)。

图1 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安排

(2)教学软件要及时更新,选取企业主流的会计软件及其最新版本进行教学。

(3)加快课程的开发速度,重视校本教材的编写,推出和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

(4)创造仿真的教学环境,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模仿实际工作来获取经验。

(5)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提高。

(6)上机实训与手工会计实务相结合。如果在教学上能够对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上机实训同步进行,一方面能让学生通过电算化检验手工账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电算化的理解和提高操作水平。

3.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生一般基础都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也不是很高,加之会计与其他学科相比,会计教学没有动听的旋律,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倦怠的心理。可是,随着专业财务软件在企业的普及和企业信息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将是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因此,我们要及时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图2)。

图2 学情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将对其今后从事会计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适合企业需求,具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学生,将是每一位电算化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是直接从各大专院校招聘的,光有一大堆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也有的老师是“半路出家”,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平时在上课只能根据自己对书本理论的理解进行教学,缺少实例。鉴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进修,教师应积极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这样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让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可以收集到一些经典案例,用于平时教学,贴近企业实际。

5.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和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应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完备的校企合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和学校顶岗实习

管理机构。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学校应该增加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通过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就能较快地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见图3)。

第2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也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各个单位所重视,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中专就业班学生来说,学习会计电本文由收集整理算化,已经成为他们求职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在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并且柔韧由于的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工作服务,已成会计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案例、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讲授才能提高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较旧,会计应用软件过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落后,整个系统更新缓慢等方面。因此,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改革

在会计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才不会有课程体系内容混乱的感觉,其次要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规范化研究。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应该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的理论教学

1.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后的升华课。所以同学们本身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因此在授课时要先注重讲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趋势,从而加深对本学科的印象。

2.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和管理

阐述会计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阐述会计信息化内部岗位设置、系统人员分工、内容安全度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标准等。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讨论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和方法,讲述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让学生能简单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实验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当前国内最优秀的几种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工作。

2.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

要求学生开发的系统应当具有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管理及维护实验

掌握网络硬件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中的会计业务的处理等。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方式改革

1.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实现“教育平等,因材施教”的原则。

2.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3.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增加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验室的投入,硬件、软件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带学生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请企业的会计人员把软件应用的心得体会告诉学生,这样做更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庞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好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极强的新兴学科,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两种好的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很快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教师理论上所讲授的操作方法、步骤,不能一味地课堂讲授,也不能光上机操作,不讲授其原理和方法,只有边讲边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演示之间的关系

第3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我国自1981年首次提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至今,已过去三十多个年头。在这三十多年中,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然而,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依然不高。本文分析了我国普及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普及;问题;对策

1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981年,我国首次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从起初的探索尝试阶段到现在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实现了质的飞跃,财务软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并不断向商品化、通用化发展,在数量上已达到了200多种。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正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依然不高。

2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管理层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

据统计,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在大中型企业中仅有60-80%,在小企业中更不足30%,而且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管理层仅仅把会计电算化看做是手工记账的代替,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帐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变化,忽略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管理方法以及会计职能的巨大影响。在选择财务软件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手工系统,对财务软件的选择存在随意性、盲目性,更谈不上建立企业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2.2 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凸显。在我国,许多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首先,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记账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会计信息的储存介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纸质存储到纸介质存储与磁介质存储共存。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财务软件尚不成熟,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比较注重软件的管理功能和决策功能,而对安全问题关注较少,这给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带来了风险。其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上,很多企业存在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现象,没有严格制定岗位分工和职责权限,操作员口令近乎周知,这给企业财务信息安全留下了巨大隐患。

2.3 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及管理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从手工会计过渡到会计电算化,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熟悉相关财经法规制度,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和管理学知识。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主要来源有三:经过短期培训的手工会计时期原有的会计人员、自学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人员、职业技术学院和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学生,然而,我国大多数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流于形式,只在乎有没有学过,而不注重学的怎么样,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理论功底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是,财会人员只懂得财务知识,对系统维护、软件更新等不甚了解,而系统维护人员多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缺乏已构成了企业普及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一大主要障碍。

2.4 会计电算化仍处于财务处理阶段,层次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的职能已从过去的核算和监督延生至预测经济前景、评价经济业绩、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等领域。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依旧停留在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层面,会计电算化只是财务部门内部事务,而与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没有没有很好的联系,与企业外部没有很好的实现信息共享。这种现状无法适应企业现代管理一体化、集成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3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应采取的对策

3.1 转变思路,更新观念

首先,应让企业管理层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从手工会计到计算机的过渡,而是会计史上的一场革命,要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和手段,还对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账务处理流程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系统、审计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会计电算化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会计电算化的最终趋势是要实现全面的会计信息化,要实现管理会计的全面信息化,全面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够提高对过去交易、事项的分析、控制能力,更能控制现在、筹划未来。对企业的发展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具有非凡的意义。

3.2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应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度,制定相应工作岗位、不同工作职责的控制措施。其次,制定严格的岗位分工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最后,建立并完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3.3 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培训力度,建立会计电算化培训的考核机制,确保不让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二是调整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与会计技能并重。三是完善审计人员的能力结构,加强审计人才的培养,培养既熟悉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又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3.4 加强管理决策型通用会计软件的开发

目前我国市场上已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多达200多种,但多数都重核算而轻管理,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的需要。随着会计职能的不断扩展、经济业务的日益丰富,会计信息化、管理决策型的会计软件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加强管理决策型通用会计软件,满足企业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巧巧.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

[2]胡毅.论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创新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0(12)

第4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87-02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集中体现,是电子计算机广泛普及和应用的能动反映。从工作过程上看,会计电算化就是通过利用会计软件来代替传统手工完成或者难以用手工有效完成的会计工作的动态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工作,或者完成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等工作。作为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体现,会计电算化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表现为能够缩短处理会计工作的时间,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其次表现为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得人们能够合理处理难以用手工完成的会计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最后表现为能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使得会计工作能够紧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步伐,成为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效工具。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综合概念体,它不仅是指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更包括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所有内容,例如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和继续教育、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的制定与落实、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开辟与拓展。从内容构成上看,会计电算化包括会计工作人员、计算机、会计电算化软件、会计信息等方面,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人机结合的有机系统。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渐普及,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经济管理领域的新学科,并带动经济管理领域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从概念中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由于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因而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了会计工作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增强了会计工作竞争力和优势,优化了会计职能体系。可见,会计电算化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而获得广泛应用。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得到了普及与应用,但是由于企业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到位,加上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会计电算化在运行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和影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正常有序运行,也给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带来了麻烦。概括而言,企业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1.相关专业人员配置不合理。企业会计电算化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合理配置合适的设备,也需要合理制定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规划、方案和制度,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适,才能够最终实现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任何层面和方面的缺失、不足都会影响到其优势的充分发挥。一旦企业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以后,企业会计工作的处理在多数情况下应该由电算化的电脑系统来完成。如果会计工作人员缺少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肯定不能够有效完成业务处理。实施上,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不仅是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和手段的变化,更表现为会计工作人员职责的变化。传统的会计工作业务可能由多个会计工作人员协作完成,但是实施会计电算化以后,一些工作业务则只需要一个会计工作人员完成,这样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就由原先的分散转变为集中,提高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不注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培养,使得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状态。

2.电算化资料管理风险较为突出。客观而言,中国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时间短、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尤其是电算化资料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一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资料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亟待进行有效管理。由于受到传统会计工作理念和思路的禁锢,一些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偏重于纸质资料的收集整理,而忽视对电子资料的归档整理。即便是归档整理,也只是简单的备份和拷贝,甚至只在电脑里的保存。既没有充分考虑病毒和故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攻击,也没有系统考虑对电算化资料安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威胁,这样就会造成电算化资料的安全隐患。现实中,一些企业在安装电算化软件的时候,没有设置防火墙,黑客、外部人员很容易获得企业的电算化资料,进而获取企业商业机密,给企业造成重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安装电算化软件的时候,不仅要设置防火墙,还需要合理安装信息网关和安全路由器、科学设计授权和身份认证系统,也可以进行信息加密、全方位加强安全检测与控制。

3.电算化管理系统不健全。会计工作是对已经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并提供相关的账单和报表,但是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较为复杂,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已经发生的会计业务方面,难以实现事前的分析和事中的有效控制,这无疑会影响到会计预测和决策职能的充分发挥。实施会计电算化以后,原有繁重的会计业务转变由电子计算机和数据信息处理系统来完成,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会计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工作时间和精力放在财务管理和信息分析方面,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可信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实中,一些企业尽管实施会计电算化,但是仍然禁锢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路中,偏重于会计电算化的报账功能,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预测、分析和管理功能,制约了会计电算化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也有一些企业不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使得会计信息出现滞后、失真的问题,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

4.电算化专业人才缺失。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会计电算化。虽然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应商免费为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但是受培训人员只能够接受到短期培训,在内容方面也仅仅局限在软件使用技能的操作方面。也就是说,培训以后的企业人员只会利用电算化软件进行简单的业务处理,而不能够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甚至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不能够有效处理简单的计算机故障,使得大量的会计信息被丢失,或者被外部人员非法盗取,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见,电算化专业人才较为缺失,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培训时必须要注重计算机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软件利用技能的培训,尤其要加强突发性、应急性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企业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存在问题的基本策略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由趋势。未来企业财会竞争也将表现为会计电算化的竞争。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必须要有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相适应的电算化系统。面对上述问题,必须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实保证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

1.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管理。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会计电算化运行要求,加强相应的组织和管理,配置专门的会计人员,合理划分职责权限,保持分工明确、合作有序;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管理,采取技防加人防的措施,切实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坚决防止未授权的人擅自打开和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更不能够随意查看、浏览和获取系统内部储存的信息;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技能培训,着重培养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安全和可靠,同时也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杜绝会计人员,利用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2.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的管理。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会计工作的模式和流程,大大缩短了会计工作业务处理的时间,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组合的系统,其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运作的复杂性。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有序运作,就需要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进行会计电算化信息的管理,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会计电算化文化。现实中,会计电算化人员要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对资料进行管理,定期对资料进行检查、拷贝和规整,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安全和有效。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机制,严防病毒、黑客的威胁和攻击,防止会计信息的丢失、恶意变更。

第5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论文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主要分析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并提出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如何加强和完善会计教学的效果问题,以确保中专班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后,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会计制度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也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各个单位所重视,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中专就业班学生来说,学习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他们求职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在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并且柔韧由于的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工作服务,已成会计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案例、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讲授才能提高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较旧,会计应用软件过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落后,整个系统更新缓慢等方面。因此,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改革

在会计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才不会有课程体系内容混乱的感觉,其次要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规范化研究。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应该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的理论教学

1.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后的升华课。所以同学们本身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因此在授课时要先注重讲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趋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内部控制及信息化审计,制造资源规划(MRP)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等,让学生们对这个看似陌生的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并联系起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本学科的印象。

2.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和管理

阐述会计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阐述会计信息化内部岗位设置、系统人员分工、内容安全度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标准等。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讨论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和方法,讲述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让学生能简单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实验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当前国内最优秀的几种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工作。

2.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

要求学生开发的系统应当具有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功能。尤其是凭证输入模块要求能进行全屏幕、多条记录、自动编号、任意增加删除记录、有完备的错误校验措施等。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管理及维护实验

掌握网络硬件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中的会计业务的处理等。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方式改革

(一)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实现“教育平等,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三)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增加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验室的投入,硬件、软件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购进一些与时俱进的会计软件,让学生在学会操作的同时,在找工作方面更有竞争力。

(四)带学生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请企业的会计人员把软件应用的心得体会告诉学生,这样做更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庞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择好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极强的新兴学科,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两种好的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很快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教师理论上所讲授的操作方法、步骤,不能一味地课堂讲授,也不能光上机操作,不讲授其原理和方法,只有边讲边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演示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该讲授的用理论讲授,该演示的用多媒体演示,这样才能实现完美教学。

在如今社会信息化时代,会计的运用也离不开软件的辅助。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所以在计算机会计中,控制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人,而变成了第一,人工处理控制;第二,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控制;第三,会计信息输出控制;第四,人机交互处理控制;第五,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控制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授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时, 应该注重教法以及方法,以求在课堂中可以让同学们学会、学懂,并能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业务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昌勇,黄国胜 电算会计基础[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庄明来 会计电算化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第6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核算 数据 处理 阶段

1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管理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即对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所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的工具,它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的投资作出正确的决策。

1.1 手工记账 手工记账是指会计人员主要靠人工进行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等形式,通过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两种分类,采用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总账以及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形式,采用“平行登记、错账更正、对账、试算平衡、结账、转账”等记账规则的运用,进行账目处理的会计核算体系。

1.2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完成数据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社会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会计电算化通过数据库存入或提取会计信息,打破了传统手工系统会计工作对会计事项分散处理的记账规则。

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会计软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使人脑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等会计职能真正实现了反映数据信息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大缩短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时间,真正实现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减轻了劳动强度。

2.1 开发软件 软件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应用于实际,这从根本上就要求我们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编程人员与精通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程序,共同开发出一套适合于会计实际工作中的软件,进而达到为应用而开发。

2.2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2.2.1 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的局限性。一些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没有实质上的认识,认为只是从“算盘”到计算机换算速度快慢之差,没有认知到是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2.2.2 会计软件模式的效益性。目前在整个财务软件市场中,用友软件或金蝶软件虽然开发的份额比较大,但也只是以软件开发公司经销商的利益为出发点,各自为营、互不兼容,在使用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是为了用户的核算和报表使用方便,造成用哪种软件就只能接受该种软件操作的培训及使用单位初始建账、报表系统等方面的简单数据输入、输出的机械工作。形成现在这种只是对原始信息录入大量的经济信息,基本上只是单纯为了记账和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的局面。这不仅可以说是一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更主要地是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速度。

2.2.3 会计电算化实际应用没有深度和广度。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形势比较好,基本上完成了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记账的转变,但这仍旧滞留在财务核算方面,如只是简单再不能简单的工资发放、固定资产核算、报表编制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参与到财务管理方面的预测、决策、分析中。

2.2.4 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差。会计电算化初期参加培训的人员,基本上是只能肤浅地记账、算账、不懂会计报表核算的“半路出家人”,他们只是机械地进行着对数据的分类录入,对计算机的应用不熟悉,即使进行了短期培训也效果不明显。

2.2.5 会计信息安全问题的存在。目前,国内知名财务软件公司用友和金蝶为了方便财务人员纠正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在财务软件中设置了“反结账”模块。它违反了会计工作规范中对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修正的方法,执行反结账功能既不能像“红字更正法”那样能完全保留下的修改痕迹又影响了会计的真实性,同时也为舞弊行为提供了沃土。由于财务核算复杂同时设计了多个模块和多层次的核算,在财务信息处理上导致了数据错误,增加了财务软件使用中的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人、硬件和软件三位的统一体,为了更好地在使用中的便利,还应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进行防范软件装配。

3 会计发展的新阶段——会计信息化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止全国会计电算化的覆盖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2005年8月,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明确指出它是会计电算化进步和发展的趋势。我们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会计处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会计管理革命,它使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但结束了手工记账的几百年历史,实现了记账、算账、报账电算化,而且逐步替代人工完成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了会计核算。

3.1 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为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全面地会计信息,它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提法源于传统会计已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由于以解放生产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强调了会计数理处理的规范化。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信息系统化的要求,是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前提。他们都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会计领域的结合,只是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3.2 会计信息化特点 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信息环境的改善,促使了电算化向更高的领域发展。

3.2.1 会计信息化电算化主要是服务于一个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会计信息化的地位一下就提升到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子系统。

3.2.2 会计信息除了应用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为管理层提供管理方面的信息,达到会计除了核算外的决策,分析职能,远远超过了电算化时只是对日常会计的基本核算工作,实现了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的自动化。

3.2.3 会计电算化只强调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而会计信息化则成功于对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为各类报表的使用者管理提供多个报表。会计电算化业务具有一个单位的单机核算和局域网技术的局限性。

3.2.4 会计是一个以内部控制为核算的经济活动的管理系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信息核算加工系统。

4 会计发展的最高阶段——网络会计

4.1 网络会计 网络会计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两种。狭义概念的网络会计仅指网络财务会计并未包括对内服务的管理会计,它是指基于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环境,只是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报告的会计活动,就是“网络+会计”;而广义概念的网络会计,指一切建立在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环境之中的会计,它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三大分支,其子系统共同构成了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就像财务和会计两个不同概念一样,只是都赋予了新的外衣-“网络”。由于它们的侧重点不同,“网络会计”只侧重于对数据处理和实时监督及对外提供有用的信息;“网络财务”则是利用网络会计提供的信息制定财务计划,实施管理职能。

4.2 会计网络化的要求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建立互联网结算,打破单一单位下的局域网络结算;实现会计软件的兼容性,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真正实行会计参与经济的分析和决策职能;强化财会队伍的业务水平建设,把会计人员真正培养成为既精通会计知识又懂得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理论和务实上充分练习迎接挑战。使会计、计算机、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充分投入到会计信息的工作中去;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建设,把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努力做到会计信息化的具体操作者按程序操作,达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人和技术上过硬蹦能有效地阻止预防病毒和黑客的侵入,减少会计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故障风险。

第7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

一、引 言

“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是1999年4月,深圳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随之,有关专家在理论上和实务上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发展的观点,采用新方法和设计理念去重新审视会计电算化模块的设计和开发,针对于新的形式下,讨论了实施ERP的重要性。

二、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会计思想的迅速发展,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为目的,企业管理首先始于企业管理战略规划,从这个塔尖开始自上而下地组织管理方案。因此,我国的财务软件应该从核算型、核算管理型直接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发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简称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数据库、网络、通讯等工具,利用人力、计算机软件、硬件及其他设备等资源,对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使用,以实现企业管理多层次化的要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简称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system)是由凭证单元、账簿组织,报表体系,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所组成的一个信息系统,各个组成单元在加工处理数据过程中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完成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存贮、检索和传递。会计电算化(Computerized accounting)是业务流程合理化,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工具。它主要由人、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以及运行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它集成企业的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于一体。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它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它的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ERP 系统是个比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管理等系统。通过以上概念可以看出,ERP 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密切,或者说 ERP 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认为,会计电算化是我国在会计领域中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通俗说法,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电算化会计制度的建立、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等。在新的形式下,我们所讨论的会计电算化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化。

三、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标是通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整合,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信息管理要求的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从 1978 年财政部拨款给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了20多年,从手工记账到电器化,引发了一场会计技术革命,其积极作用不可小视。主要表现在:

1.会计软件的应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账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会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功能,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

3.培养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使得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子系统。但彼此孤立,没有与会计信息系统很好地衔接起来;

2.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没有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商务交易还是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人电脑.这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环境中越来越不适应;

3.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没有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的特点,也没有触动现行的会计规则;

4.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会因信息不能充分及时地传递而使决策延误;

5.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封闭的系统,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而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会计信息高度透明和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出于这些原因,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以计算机技术取代了人的大部分劳动。是手工会计下纸张、笔墨、算盘等落后的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有人将其称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或“仿真手工”。而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包括会计信息内容、质量的变革。会计信息化也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从宏观上说,会计信息化属于企业信息化中经营管理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的一个方面,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财务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在目前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正经受着以国际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而现行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又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下,适时提出会计信息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与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实施 ERP 的必要性及其完善

实施 ERP 的必要性及其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面临如此冲击和挑战,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外环境的压力下,企业若要到达预期的市场占有率和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就必须在产品的质量、性能、交货期、价格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当今市场的大环境之下,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管理,在管理方法、模式、手段和工具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革。ERP 系统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除了充分体现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企业资源的集成外,更重要是能充分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我国广大企业应用 ERP 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应用 ERP 过程中一定要花大力气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充分表明,ERP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与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推广应用 ERP,并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乃是世界各国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受任何国界、国情、厂情的影响和限制。事实上,推广应用ERP就是有效地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途径。ERP 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不但基于ERP、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而且还从本质上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应用 ERP 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关系。因此ERP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了。

五、结 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给予以后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研究有了启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成本模块利用作业成本法的改造,对电子报表模块的完善和对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探讨,弥补了目前的 ERP 模块的不足,对今后会计电算化下的系统模块设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篇幅和本人知识的有限,不可能涉及到会计电算化下所有模块的设计,需要本人和后来学者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出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淑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中的风险管理.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年 10 期

[2]秦少卿: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 3 期

[3]崔春玉:浅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与技术, 2004 年 3 期

[4]王光荣: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年 11 期

第8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

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的日益发展,过去的手工记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迎合当前企业的需要,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会计电算化系统。因而,本文研究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

作为信息化有机内容之一,会计电算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时期:理论探索与设计阶段,软件设计发展阶段,推广完善阶段,和公式信息系统融合阶段。会计电算化,即通过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利用电脑来开展该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会计电算化引入到企业之中,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浪费,另一方面还能够明显改善会计信息。利用该系统来分析企业的历史数据,为其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帮助,在改善会计工作的基础上,充分确保公司健康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引入到中小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一些中小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即通过过去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工作。对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过去的制度无法满足当前的会计信息处理工作的需要。同时具体实践之中,一些企业仍然主要通过传统的手工模式来处理账务,导致电算化相关制度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同时,部分企业制定的电算化制度甚至与国家规范相背离,究其根源,使用过程中并未切实考虑相关法规制度,也未充分掌握其内涵所致。

(二)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足够的认识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引入电算化,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有许多中小企业职工没有认识其重要意义,片面的将其看做一种记账工具,这样在实践中非常易于引发大量问题。电算化应用的最初,一些公司根本不了解它,同时公司往往一味强调其可以为自身增加收益,却没有注意到其主体功能效益。实践中,单纯地将其视为一种省时、增效的工具,没有考虑其决策功能。

(三)会计工作者的职业能力有待于提升

会计电算化基本上通过电脑来处理会计信息,然而,具体的实践中,依旧必须通过人工将原始数据录入其中,同时一些重要操作同样离不开人工执行。由于当前一些企业会计工作者,在进入相应的资格考试时还没有要求电算化的内容,使得他们普遍缺乏相关理论与技能。然而,对他们开展短期培训之后,无法很好地改善他们的电算化水平,同时一些会计根本没有掌握大量的电脑知识,平时当电脑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尽快进行修护,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对策分析

(一)不断优化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构建起完善的制度,能够为中小企业会计事务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当一个组织机构引入会计电算化后,它的财务数据形式、核算方法以及步骤、相关档案保存等方面均将出现很大的变化。制定相关制度,不仅仅应当兼顾国家相关规范,还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电算化系统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提高认识

广大中小企业应当尽快将全体制动的思想转变,使管理层与会计清楚地意识到电算化的含义,另外,应当积极进行自学,切实认清之所以要应用电算化系统,旨在深入改革传统手工记账模式,可以有效管理公司的经营运作。相对于过去的手工处理模式来说,核算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信息保存形式、处理方法与步骤同样有所改变,同时,公司的相关制度与财务分析技术同样发生明显变化。

(三)提升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如上文所述,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其对相关职工的素养具有很高的要求,职工不但应当具有会计基本知识,而且还应当具有管理以及电脑等方面的知识。具体的实践之中,要能跟公司现状相结合、相联系,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使中小企业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使其分析决策能力不断提升。此外,公司必须切实强化对会计职工的培训教育,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学会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令他们积极地、熟练地使用各种先进的财务软件,从而提升财务分析能力。最后,积极与电算化系统供应商取得联系,充分发挥后者所具有的技术优势,来对自己的职工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逐渐在广大中小企业中普及,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相关制度不完善,认识薄弱,职工专业素养落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鉴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今后应当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层与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认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为会计电算化系统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雪芸.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3,1:28-29.

[2]卢瑞杰,徐欣.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3-4.

第9篇:会计电算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应用;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将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传统会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会计工作的要求,逐渐被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会计电算化所取代。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会计工作模式一方面无法及时捕捉企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另一方面也无法与诸多科学管理方法相契合。同时,还存在会计数据利用率低、不易开展事后分析、影响企业融资等问题。所以,会计电算化潮流的到来是大势所趋。

1、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概述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特征。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狭义角度来说,其主要强调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相互融合的应用。从广义角度来说,其主要强调与电算化具有关联性的一系列工作,主要有软件的开发与运用、电算化人才的培训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蜕变,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众多企业都开始尝试利用各种财务软件来开展会计处理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方向发展,企业就势必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选择最适宜的会计软件,完成好基础会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会计人员素质培训活动,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开展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是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1.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纵观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电算化;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平稳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决策支持计算机化。在过去,我国企业开展会计工作主要以手工或者半手工为主,会计人员基本上所有的工作时间都用在繁琐的核算工作上,呈现出效率低,出错率高等特点,这显然与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相背离。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企业和理论界都在努力尝试、探索和研究。

2、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意义

2.1加强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一方面会减轻会计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让其能够以足够的精神来开展会计工作,另一方面有效确保了会计核算的精准性和可靠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会计电算化并非单纯是一种具有高效率性的核算工具或方法,其更突出的表现是能够改变会计工作组织,协调会计人员的分工,进而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概而言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既能够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又能够使与会计工作相关一系列工作得以改观,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

2.2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改革。会计电算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能够促使会计核算方法、数据存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改变;其次,还极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性和可靠性;最后,使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方法和技术得以改变,进而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推陈出新。

2.3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主要涵盖了创建账套、日常财务处理等,与传统会计工作模式相比,在灵活性、易操作性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运行结果上,会计电算化具有操作简洁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创建账套之后,仅需要开展初始化工作,便可以完成填写会计凭证、复核会计凭证等一系列工作。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还可以开展利润、资金等项目的计划落实、结构比重的分析等工作,进而有效实现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无缝链接,最终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大幅提升。

3、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下会计基础工作的变化

3.1会计核算形式发展的变化。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会计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要将记账凭证依照会计科目记录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中。会计核算形式众多,主要有五种,即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以及日记账、总账核算形式。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来对凭证文件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能够以设定的条件为依据,或以总账的形式输出,亦可以日记账和明细账的形式输出,进而使工作量得以大幅下降。

3.2数据储存形式发展的变化。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当新凭证产生以后,其上的数据会被按照科目、金额和方向记录到相应的日记账和分类账中,提供的数据局限性过高。而在电算化会计工作模式下,首先,账目的概念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会计账簿仅仅是以记账凭证依照会计科目而开展整合统计的中间结果,在电算系统中,传统会计模式下的一系列账簿根本就不存在。其次,会计账簿只有两个账簿,即日记账和总账,剔除了明细账,这样一来,会计人员在系统中选定某个科目时,系统会自动将所有的相关业务筛选出来,整合到一个账目中,只要点击按照时间排序,就可以将筛选出的结果以日记账的形式输出。

3.3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发展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的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等内部控制制度措施可以剔除。会计电算化应用以后,传统单纯依靠人工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由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取而代之。应用程序的出错率与控制的有效性紧密相连,程序一旦出错或者失灵,人工再出现懈怠的情况,那么控制有效性缺失的现象就会长期存在。所以,制定相应的控制配套措施非常必要.

3.4安全问题发展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模式存在会计数据很容易被窥探,安全度非常低,电子数据还容易被窃取、肆意篡改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电子数据安全保护、备份等工作。因此,电算化模式下,应实施诸多配套安全措施。首先,要做好会计人员职责明确工作;其次,要想确保内部监控的有效性,就势必要创建良好的操作环境,安装安全性高的软件系统;最后,倘若会计数据丢失是因软件管理不合理所致,那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第一,要做好会计数据保护工作,在录入原始数据时,要做到精准无误;第二,要做好权限设置工作,利用设置用户口令、指纹密码等来提升系统安全性。第三,要秉承一人一机的原则,并在一段时间对数据进行手工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对于操作人员,在上机之前,要给定操作内容和权限,同时,操作密码不能固定不变,使用一段时间就要进行重置。

4、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会计电算化未得到充分发挥。纵观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在发展初期,更倾向于核算,在高速发展时期,更加倾向于管理和决策,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迈向了平稳发展阶段,其更侧重于整体决策支持系统与ERP。从实际来说,我国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侧重于使用管理和决策的相关财务软件,而使用ERP的更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电算化走向成熟还任重道远。所以要想使会计电算化走向成熟,还需要做好以下努力:首先,要做好记账、算账等基本工作,其次,要不断注重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最后,要引导企业管理者运用好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的财务数据,进而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4.2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缺失。会计电算化之所以被运用的频率较低,与电算化人员素质低下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技能强的电算化人员是现阶段企业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透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电算化实际情况:(1)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正统的培训,仅仅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就上岗工作,虽然对会计相关知识了然于胸,但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却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上手操作了。上岗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便让电算化人才能够巩固好知识,唯有电算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了,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才能得以大幅提升。(2)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企业没有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这样一来,财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常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或操作不当而导致错误,进而使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企业要根据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良好的财务人员,要重点培训会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而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欠缺的工作人员,要重点传授其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提升其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以便减少出错率,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4.3企业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淡薄。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记账上有了十足的转变,均已经实现了电算化记账,但在对电算化的认识上却还远远不够,具体表现有:第一,企业虽然将计算机运用到了会计工作中,但仅仅是用其开展记账、算账等简单会计处理工作,并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第二,企业在使用会计软件的过程中,对会计软件的认识不够,在甄选会计软件的过程中,普遍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使得会计软件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企业要对电算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自身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选择适宜的会计软件来开展会计工作。

5、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发展趋势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并非是偶然,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结出的果实,电算化的应用,使传统会计工作发生了诸多变化,极大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接下来,笔者着重对电算化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5.1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加大推广和促进普遍使用。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深入度也在不断提升,再加上企业财务工作质量也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所以,部分大企业开始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来抓,不断积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企业和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会计电算化逐渐向成熟化迈进,普及率也在不断提升。

5.2会计电算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在信息化潮流汹涌澎湃的大环境下,企业也紧跟潮流,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产品研发、产品生产等关节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信息流通的高效性和实时性,进而促进企业效益全面提升。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取得生存之机,就势必要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因为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对口的人才又凤毛麟角,所以,企业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兼顾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个方面的培训,这里所说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是包含两个方面的,一个是会计方面,另一个是计算机方面。唯有将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会计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完全掌握,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电算化人才。

5.3提高软件标准的成熟度。在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方面,我国企业和理论界均作出了诸多努力,对其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在不断加深的同时,企业对电算化管理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会计软件的应用,不仅极大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还大大提升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会计软件负载的多种功能,还能够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精准性。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不得不说,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使用核算类的会计软件,该类会计软件具有易操作性、通用性强、执行期短等优点,但其类型较少,很难满足多种企业的需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以便使会计软件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蒋祎迪.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7(01)

[2]闫蕾.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现状与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