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一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办高职 专业英语 教学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偏科,大多数学生英语底子薄的现象,加上自学能力差,自控力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很大压力。而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专业英语的开设,是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一专多能的人才,英语和计算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一般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外,还应掌握专业英语词汇,了解专业语句的结构,并能够对专业文献进行简单的翻译,这将对他们的就业起到极大的帮助。但是,如何让底子差、基础薄、自学能力差的高职学生,达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这是高职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英语为例,谈谈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经验。
一 以培养目标为大方向合理设置课程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实用性、技能型的人才,因此,课程的设置就以够用为主,强调的是如何运用技术,而不多深究原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需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例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其核心课程废水处理技术与环境监测技术,其中的很多水处理方法和设备仪器是外国进口的,说明书等都是英文,因此,专业英语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英语课程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了一般英语,掌握了充足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且学完了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程后,再来学习专业英语,更容易驾轻就熟。专业英语课程结构,应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够用为度,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为出发点,以便能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翻译科技资料的能力。
二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专业词汇,要求学生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控制及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专业术语的英文词汇,能够正确分析专业英语的句子结构,掌握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并能对相关语句进行简单翻译,能够看懂专业仪器设备的英文说明书,在字典的帮助下能阅读简单的专业文献。几年的教学过程表明,这样的教学目标比较符合实际,专业英语的语法和句子结构相对一般英语要简单,学生在经过两年的一般英语学习后,只需要适应专业英语相对陌生的专业词汇,而语法和句子结构在学完两篇课文后,就已经熟悉,并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了。
三 选择深浅度合适的教材
教材作为载体,一定要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考虑学生实际的词汇量,应尽量选择高职高专专用教材,选择收集最新国外专业文章的教材。但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性不如其他课程多,综合比较后,笔者选用了化学工业出版社李居参主编的环境专业英语这本教材,该教材力求将环境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学习与高年级英语学习融为一体,既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原著和报刊的能力,又向学生提供广泛的环境专业知识及有关的英语知识。课文选材广泛,涉及环境专业诸多方面,如环境问题、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等,均选自近年来英、美等国的环境专业的期刊、文献,收集了比较全面的专业内容,如环境学概论的英译本,定位准确,内容深度非常适合高职学生选用。
四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依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驾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讲授环境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时,要求学生预习,在新课学习之前,熟悉书后及文中的新单词,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讲书后单词,注重前缀、后缀和词根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一个单词的同时,掌握一批类似单词。讲解课文时,注重互动,请学生阅读章节,一起分析句子结构,找到句子主干部分,尝试对复杂句子进行翻译。由于专业英语介绍的是相关专业内容,在讲解课文中的内容时,我经常用相关专业内容进行铺垫、总结,且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的专业课程,因此听起课来更容易融会贯通。注重复习,每一课结束后,要听写该课文的专业词汇,反复强调其中的重点词汇,如和废水监测与治理相关的COD、BOD、SS、MLSS、TOC 等专业词汇,更是要求他们能随口说出英文全称和中文意思。学生经常在上课前几天就与我联系,确认是否要进行听写,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因此,课后复习,对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五 注重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考核
考核是检验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专业英语课程平时成绩占30%,主要由考勤纪律和课后作业组成,期末闭卷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情况,对复杂句子的翻译情况,考核的内容紧扣教学目标。
几年考试情况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考试结果呈正态分布。
21 世纪是信息化的知识经济型社会,对人才的复合型要求越来越高,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由于面对的是英语基础较差的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此,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授课过程中应该把握的。
参考文献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宏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到经济中的方方面面,不仅理论内容深,而且实践性强,初学此课程者不容易理解掌握。改革开放以来,宏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得到普及,管理类、财经类等专业已将其列为基础理论课。
自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双语教学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就我国而言,双语教学就是指教师用中、英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向学习者传授学科知识。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要求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课件;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采用英文出题和答题;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
《宏微观经济学》采用双语教学尤其重要,因为它主要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在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事与国际经贸和管理相关的工作,其性质使得他们必须更多地使用英语,否则将无法胜任工作。不仅如此,英语的掌握还将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英语就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大多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但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仍相当低下,绝大多数学生不能顺利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少足够的阅读量二是缺少英语交流机会。如果实施宏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将会使这一情形有所改善。
二、教学实践
1.教材选用
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重要因素。现行的经济学教材可大致分三种模式:一是主要传授经济学最基本能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著的《经济学》和格利高里・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二是属于中级经济学,主要运用基本的几何知识和初级高等数学讲述经济学的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合著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三是高级经济学。例如:Andreu Mascolell、Miehaeld.Whinston、JerryR.Greea合著的《微观经济学》。
由于宏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的是对于经管类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考虑到大一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英语应用能力仍然有局限,本课程选用了属于初级经济学类别的教材――世界三大出版业巨头Thomson公司出版的Microeconomicsh Today和Macroconomics for Today,国内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在美国上百所大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济与金融经典人门教材”。它结合了中西方教材的优点:逻辑严谨而又案例丰富,语言深入浅出。作为原版教材,它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英语锻炼的机会。
2.教学方法
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指出: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显然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或者分析工具。学了经济学就要达到这样一种目的,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它专注于因果关系和行为反应的揭示,使其具有极强原理性。经济学的整个分析工具或方法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经济学原理展现出来的,所以国外教师非常注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一般都会在教科书的开篇或者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中将重点经济学原理列举出来。
针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本人在讲授宏微观经济双语教学做了以下的教学安排。首先,对经济学原理的介绍。通过对教材上原理的详细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个基本认识和理解,为理解案例打下―个基础。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要从抽象到具体。课堂重视案例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使学生体现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思考方法是如何来分析具体问题的。最后,对经济学原理的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本人对所讲的原理进行一个归纳和小结,包括对疑点、难点、重点的强调,包括对原理的高度概括。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对原理的认识相应也经历了一个了解一理解――深化的过程,有助于将原理内化到自己的脑海中,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了经济学的趣味性。与其他许多枯燥的学科不同,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经济学按用Samuelson的说法,天生就是一个有着无多魅力的“睡美人”。本人主要先通过引入ABC的经济案例节目,从美国的经济问题引申到中国的经济问题,如房价泡沫、教育高收费和环境污染、中国的经济增长等,同时还进一步将经济学理论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找寻蕴涵在食堂、课堂、寝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学习生活场合中的大量经济学事例,向学生讲授身边的经济学,使学生感到经济学可亲可爱、可触可感。通过这些教学,强调了经济学的应用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激发了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在注重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本着双语教学的落脚点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在此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这一教学目标,在宏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用英文讲授,重点、难点知识再用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授课过程中使用英文时要循序渐进,尽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保证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和沉浸式的英语氛围中学到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整个课程进程中,英文比例保持在80%以上,极大强化学生的英文思维能力。
3.教学反映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这门课评价很高,评分达到了96分,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课堂互动气氛良好,英语英语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05、06工管双语班的同学,不少同学在大一就通过了六级考试,有的同学甚至在六级考试中取得了600多分的高分。他们说,通过宏微观经济学双语课程,对英语的提高,远远高于大学英语课对英语的提高。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我校双语教学推广有很大的作用,促进我校在教学过程中把英语授课的教学方式推广发扬。
三、经验总结
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为学生提供日伸说英语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同时有利于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外语水平的提高,这是本人双语教学实践中最深刻的体会。
下面总结了从事双语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1.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双语等习热情
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才能确立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身心成熟度相符合的双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又不会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是情感关注的重点。师生间所建立的真切交流、帮助学生即时发现问题、排除困难的措施、教师给予的赞同与认可等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使每个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双语课程的学习中来。
2.重视教学工具的质量和多样性
教材尽量选用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可以让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采用多媒体授课,讲课的时候尽量多采用国内外最新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以增大双语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同时还要不断积极地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3.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重视语言文化的交融
双语教学应以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为目的。不是为设双语课而设双语课。不同的语言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断地发展变化。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带有西方语系国家的文化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传达不同的文化信息,并去粗取精,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从最初感知到逐渐接受,这样才能确保学科知识的增长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步。
关键词:培养模式,功能定位,价值管理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其核心内容就是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导向原则。通过改进招生办法,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和完善导师负责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硕士研究生而言,培养机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调整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许多方面。因此,一方面需要逐步渐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指导。
数量经济学(Quantitative Economics)是我国率先提出的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1978年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克莱因教授为首的美国经济学家七人代表团应中国社科院之邀在颐和园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继此,1979年3月30日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正式成立,数量经济学也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数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经济学科。它包括经济分析中所涉及的传统计量经济学、优化理论、投入产出、技术经济学等所有涉及数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国内的数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国外目前已逐渐认同了国内这一专业的提法,一般理解为广义的计量经济学。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在于培养某个方向或领域的专才(高级专门人才)、而非通才,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最为擅长的方向上对社会有所贡献。由于人和人才标准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人才类型及其培养无法一概而论,只能是基于主要特征进行的类别归属划分和培养目标界定。【1】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改革目标,应用系统科学的一般概念和高教管理的价值原理,就财经院校高级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实现机制,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递次探讨。
一、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特点、现状和趋势分析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业性、前沿性和研究性。【2】其中,专业的划分主要与学科有关。无论是由单一学科支撑的专业还是由若干相近学科支撑的专业,围绕这些学科特有的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相应技能组织系统的教学与研究,理应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相对稳定的内容。
数量经济学在本世纪伊始便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发展局面。目前,国内的数量经济学整体水平正处于快速提高的过程当中。重要原因是多数经济学家对于数量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促进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与此同时,国际上数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比较灵活、研究和教学相当规范、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结合紧密,数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起到了对经济学整体发展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
数量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数学在所有科学中的地位,其基本特征就是通过经济分析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从而为其他经济学科的深化提供了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数量经济学又是经济学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其学科的发展定位就是在理论上揭示经济数量关系变化的规律性,在方法论上为经济研究和经济工作提供经济数量分析的方法,在应用上为改进经济计划和经济管理服务。数量经济学虽有它自己的基本原理、原则及其具体运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在应用中,完善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和决策,是发展这门学科的宗旨。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数量经济学与数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系统科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数学为数量经济学提供数量分析的一般方法,而数量经济学向数学提出如何适应经济问题特殊需要的课题,给数学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社会经济统计学用统计方法来反映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经济学则在此基础上用模型方法对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除其他核算(如计划会计、业务等)外,统计资料是数量经济学的基本资料来源,数量经济学的发展以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为条件,同时又不断促进统计指标统计分类、统计方法,以至统计理论的改进、革新和发展;系统科学给数量经济学提供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的系统分析方法,而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又丰富了系统科学的内容,为系统科学的发展扩大了基础。此外,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在内容上有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但两者研究的范围和侧重面不同。后者只研究生产力方面的数量关系问题,前者还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数量关系问题;后者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微观问题,前者是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宏观问题的研究。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8)的排名,目前国内设置数量经济学专业及其综合实力排名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设置数量经济学专业的高校主要有国家和地方两级的综合类、财经类和理工类等三类高等院校。其中,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逐渐成为国内数量经济学专业、尤其是研究生人才教育的领先机构。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还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应用和重方法、轻能力等问题。另据调查,我国目前以金融领域为代表的高层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也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3】。具体地,主要体现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
(1)各层次人才间的差异性还不明显,培养规格还需明确界定。
(2)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相对薄弱。
(3)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比重还不尽合理。
(4)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重视不够。
第二、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不合理,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较大。同时,学生对其评价也最低,给出"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答案的比重最高。
(2)不同层次专业课程设置的相互衔接和递进不明显,简单重复的较多。且在教学内容、深浅程度方面与本科体现不出差异,导致硕士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尤为突出,也为进一步接受博士生教育造成一定困难。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能有机结合,缺乏实践环节。
(4)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第三、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1)近60%学生认为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效果一般。
(2)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应试教育模式也很难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师资队伍结构方面:
(1)授课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但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教学管理水平差,教学效果有所下降,部分教师因为工作量过重而无暇精心指导学生,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2)由于新引进的教师较多,良好的梯队尚未有效形成。
(3)教学内容的更新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创造国内外实务和理论交流的机会和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的当务之急。
与综合类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功能定位不同,财经院校多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院校,其培养主要目标是高级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从上述关于数量经济学学科内容和性质的介绍表明,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关键难点就是其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造诣。其中,从普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要素。总之,积极推进数量经济学在内的财经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改革,必须基于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资源,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途径。
二、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理论
按照高等教育学的一般规律,研究生培养也同样是分层次和类型的。同时,研究生教育的上述基本特点中,专业性是随着学科在特定方向上的拓宽和应用,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的。而前沿性则是相对于基础而育,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至于研究型,因专业前沿属试探研究性领域,仅仅靠知识的传授和吸纳显然无法进入,必须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才能有所作为。因而,以各种方式参加生产新知识的科研过程,是研究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其社会科学学科的一般属性决定了其人才的质量是整个教育的核心,而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标志。【4】
综合分析财经类院校硕士研究生现有的一般和典型的培养模式,针对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以下我们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理论,提出了两种不同内涵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的财经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别地,对于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出了在完成必要的基本理论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经验概括为理论的能力的培养模式。
事实上,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理念,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和基础规范,就是培养功能的目标定位。这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而教育的社会效用的高低,则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从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在现有的功能系统简单静态分析理论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阶段性动态功能强度分析。综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和实现机制问题的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5】【6】,我们提出了如下的价值工程功能定位系统理论。其中,采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图示方法概括性表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功能定位系统动态性和能动性理论见图1、图2和图3。
总之,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的前提,应是其培养功能定位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而其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基于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内在属性的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财经类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
三、结论
本文针对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讨论,依其自身逻辑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系统性观点:
第一、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是教育的社会效用实现的必要基础;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必须强调包括学生自身和用人机构在内的社会客观需求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
第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资源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途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功能的两个核心要素。
上述结论,也可以作为关于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的一般性借鉴和具体化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8,№.3
2、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8
3、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毛洪涛,《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0期
4、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6,№.8
5、赵耀文,价值工程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基于高校财经类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研究,《价值工程》,2008,№.4
关键词:供求均衡决定论;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转变;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4-0038-04
一、引言
自从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供求均衡价值理论后, 这种理论很快就使当时新兴的奥国学派边际效用价值论失去了光芒,并且基本上主宰了西方经济学达40年之久。 马歇尔发明的由两个刀片的剪刀演绎而成的供求均衡决定理论被磨练成了一种万用工具, 在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占据着核心地位。 其他经济学家对供求原理也是推崇有加, 至少近两百年就有人明确称其为政治经济学中首要的、 最伟大和最普遍的原理。 [1] 344 目前,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这一核心地位至少在初级教科书中继续保持, 以至于后来有经济学家戏称,一只鹦鹉只要学会了“供给”与“需求”两个词也就成为了经济学家。
然而经济学家的这种视角已经发生改变。 在时髦的西方经济学文献中, 供求均衡决定论已经基本上让位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回归并升级为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范式。 这种转变从对经济学的定义中也可以看出来。经济学定义从“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到“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之科学”的转变,突出了经济学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视, 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 随着纳什关于非合作博弈的两篇经典论文的发表, 博弈论这种适合于研究经济主体行为的方法随之被引进经济学, 经济主体相互博弈达到均衡的思想充满了整个经济学界 ,甚至有人号称要用博弈论来改写整个微观经济学。 [2]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微观经济学这种分析视角的转变, 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转变的原因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以引起国内学界对后一种分析方法的重视。
二、供求均衡决定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所谓“供求均衡决定论”,包括“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两个部分。莱昂・瓦尔拉斯在1874年4月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被公认奠定了现代经济分析的基石;而马歇尔则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利用特定时期的特定商品为研究对象, 巧妙地提出了局部均衡理论,取代了难以实际应用的一般均衡理论。但是无论是一般均衡理论还是局部均衡理论, 其核心均是研究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规律, 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致的。 [3]
归纳起来, 供求均衡决定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供求法则来概括,即:供给价格与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 供给曲线的走向不言而喻地表现为右斜上扬形状; 而需求量则与其价格负相关,需求曲线则表现为单调递减曲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处达到市场均衡。 其数学上的表现形式则为:?坠Xd(P)/?坠P0;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函数,供求均衡时Xd(P)=Xs(P)。
虽然马歇尔及萨缪尔森等都给出了这些曲线特征的理由, 但是这种供求法则最初主要还是来源于一种经验性的常识。 萨缪尔森在论及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时就指出“常识和细致的科学观察表明,人们购买一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它的价格”。 [5]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初级教科书在讲述供给与需求原理时, 都是从需求表与供给表出发,进而得出供求曲线。但是无论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由于其图形二维化的原因,都只能考虑量与价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在讨论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时都讨论了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其他因素, 但在讨论市场均衡时都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综合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而着重考虑了价格对数量的影响。 供求均衡的过程便呈现出蛛网状特征, 因为供求双方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以价格信号的方式传达给另一方,从而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后者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前者, 而且一般认为这种呈蛛网状的传递是没有阻碍的。久而久之,在市场均衡讨论中即使注意到例如收入、成本等其他数量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价格也是最着重考虑的对象。在这种意义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也称之为价格理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供求曲线图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把供求曲线图作为经典保留下来, 即使是最新的萨缪尔森与曼昆经典教科书中也不例外。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便是按市场分类安排篇章总体顺序,首先介绍产品市场,然后是各类要素市场,其思路便是试图用供求曲线图这条“纲”把所有要素串连一体。
供求均衡决定论这种分析视角被经济学采用,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没有供求决定均衡的分析思路,就不会有后来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也不会有消费者剩余与厂商剩余概念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供求均衡决定的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不仅仅由于其被经验广泛地认同,而且还因为它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尤其是其在数学与几何上的简洁、 清楚的完美形式,更令经济学家着迷。
三、 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转变
但是从很多迹象中都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供求均衡决定的这种视角到20世纪后半期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经济学家们逐渐发现价格在对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刺激作用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或者说经济主体对价格刺激的反应没有想像的那么敏锐。 这不仅仅在于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许多行为中并不存在着价格这一变量(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囚徒困境”的分析了),更重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中的三个重要前提假定受到了挑战。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暗含了这样三个基本前提假定:(1)市场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决策的供求双方是完全理性的;(2)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3)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 [4] 第一个假设与到处充满着风险的市场现实相差太远, 决策双方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 寻求次优结果以达到令自己基本满意的状态,而往往不是寻求最优。第二个假设在分析寡头市场时受到了挑战, 因为寡头之间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寡头市场中不存在像完全竞争市场中那种完全受自身产品价格影响的供给与需求曲线,而只存在受多方决策影响的反应函数,无论是各方寡头产品的价格还是产量, 都是博弈后共同决定的结果。 因此几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的新版本在论述寡头市场时, 均无一例外地引进了博弈论,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思路不受到冷落的古诺分析问题的框架也得到了延续。再有,经济主体在受到价格刺激之后为达到其自身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而是否能够、 愿意和知道如何做出反应, 来调整其行为。例如当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厂商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而无法降低工资;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即使市场价格已经改变,厂商也不一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由于市场不确定性的存在, 经济行为主体并不一定知道如何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其最优的选择可能就是选择不变。因此,当经济学家们发现了诸如价格刚性、 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这些影响反应机制而不是影响刺激机制的因素普遍存在时, 他们的兴趣便从供求曲线图转移到了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上。
事实上, 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思路的深化已从广泛的领域和多层次体现出来,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西方著名大学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的转变可以看出这种基本范式的转变。以牛津大学为例,1988年其微观经济学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消费者理论与生产理论(包括不确定性);二是市场与均衡;三是福利经济学;四是企业理论。但是到了1990年,则增加了博弈论、信息和合同理论两个必修部分。克瑞普斯在1990年出版的《微观经济理论教程》是1991年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被相当多的欧美名牌大学选为研究生课程教材, 其中“非合作博弈”的内容共有219页,而且书中其他许多内容也与博弈论的思想有关, 博弈论已经进入课程的核心内容。 这至少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转向个体,放弃了一些没有微观基础的假定,如消费函数及其投资函数,经济学转向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 [6] (2)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基本上都是借助于经济基础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范式。众所周知,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几乎给微观经济学做了总结, 整个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远不如宏观经济学,但是有两个领域是例外的,一个是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另一个便是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的一系列发展①, 这两个领域的新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版图得以扩张, 但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建立在传统的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范式基础之上的, 而是更加着重分析了经济主体的行为。(3)宏观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中借鉴的供求均衡决定论在分析宏观问题时也遇到了困难, 从而导致粘性分析和惯性通货膨胀理论的产生。 机械的供求曲线图是无法反映粘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特征的, 这些只有从理性经济主体行为方面分析才能得到解释。
四、 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之比较
在将经济主体分为传统的消费者和厂商的基础上,通过图1可以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联系。
图1中方框I代表了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思维, 消费者或厂商在一定的收入I或成本C的约束下,消费或生产商品量以使得自身效用U(X)或利润л(X)达到最大。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F(X)为成本函数。而方框Ⅱ代表了供求均衡决定论的思维。其中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当两者相等时,可以得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P和产量X。
I和Ⅱ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商品需求函数来源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则表现为商品的供给函数。 消费者与厂商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表现为供求相互作用而最后达到均衡。 由此可见,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 供求决定均衡只是供求双方博弈得到市场均衡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而且这种分析方法已逐渐被博弈论这种新方法取代。
因此在经济学里, 如果约束经济主体行为的不仅仅只有收入I和成本C,而且还有其他因素,经济主体所要追求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 则可以用简明的优化模型概括经济主体行为模式:MaxR(X),X∈S。
其含义是, 经济主体在一定的集合约束条件S下,使自身利益R最大化。X∈S是指X受条件S(包括价格分量P和其他变量例如信息的向量)的约束。当经济主体是供给者时,X代表供给量;当经济主体是需求者时,X代表需求量。对每一个经济主体,上式可以确定一个解集合, 相应地也得到一个价格P的集合{P}。也就是说,存在一个价格P的集合{P},能够满足上式的优化条件。当然,从理论上讲,{P}也可以是空集,也可以存在惟一元素,还可能是无穷集合。市场上所有经济主体价格分量解集合的交集∩{P}也就是市场价格。而且其中的约束不仅仅包括价格,还包括其他的非数量约束,所有的这些约束S可分为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和市场约束。资源约束大体上相当于经济学上的预算约束,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财富和收入;制度约束包括法律、法规、道德等因素;当个人进入市场后, 其他主体行为模式对该个人构成一组市场的约束。 新古典主义传统下的供求决定论将市场约束综合为一个参数:价格。因此,消费者行为归结为在一定收入和价格约束下, 最大化自身效用。而现代一般均衡理论强调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博弈论直接以个人选择行为作为研究主题。在这些情况下,市场约束是多维的,而不是单纯的价格约束。 [7]
通过上述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中,价格水平(和产量)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点的机械移动, 一切影响价格的力量都通过且只通过供求发生作用, 这实际上排除了供求框架以外影响价格运动的因素,包括价格粘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以及预期等等,而在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中,这些因素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
2. 供求均衡分析也必须归结到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才能得出实在的结果。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 二者的移动及其相互作用都是经济主体决策规则的表现。换言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背后分别“站着”供给者和需求者。如果不“寻根究底”,供求曲线的移动与均衡的形成将归结为一种机械的几何或数字游戏。
3. 反过来看, 供求均衡决定论正是源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将经济过程归结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而追根溯源,供给和需求无非是经济主体的供给与需求, 故而供求均衡实际上是从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演绎出来的。 如果说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恰当起点的话, 那么供求均衡决定论则是该分析过程的中间环节。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实质上是微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 而传统的供求均衡决定论只是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形式, 但是这些特定条件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经常存在, 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视角一般化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说微观经济学基本范式从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这种转变, 是经济学分析问题视角的一种回归与升级。 国外经济学者这种经济学视角的转变比较明显, 但是从我国经济学教科书体系的编排中还难以看出这种转变的有力证明。 因此要在我国培养能够与国际经济学者相当的经济学人才, 从经济学的教学中开始改变这种视角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熊彼特. 经济分析史(第二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蒋殿春. 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 经济学家,1997(6).
[3]王真. 从虚拟均衡到真实均衡――对传统供求均衡论的质疑[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窦晴身,戈钟庆,王月兴. 现代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现状及前景[J]. 南京社会科学,2001(1).
[5]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十六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
[6]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肖殿荒. 经济主体行为与通货膨胀[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对信息及其对称性原理加以改进,在“两人”模式之外加以“三人”模式,并以此改进当前信息经济学,提高了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可用性,使其可解释现代市场经济的所有信息现象并可应用。
本文对当前信息经济学加以改进后,有两个重要应用:1、主体市场和边缘市场;2、改进后的信息经济学是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需指出,本文各种信息原理不仅适于经济领域及其信息经济学,而是普适整个人类的各种信息生活,只是本文仅仅讨论经济问题。
关 键 词:信息原理 改进信息经济学 现代市场 两个应用
任何科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应用。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目的就应该是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能否”和“怎样”将不对称的信息转化为对称。但目前国内外的信息经济学,因其解释范围狭窄,解释能力不足,所以很少能指导社会的经济实践。例如对“中国农民和世界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现有的信息经济学就无法解释,更谈不上怎样解决了。
当前信息经济学之所以无法解释现代市场经济,是因为它们只是“信息供求双方”的“两人”模式。但是两人模式只适合范围狭小、操作简单的小商品经济,而在当今“范围特别广大、开发特别困难、操作特别复杂、风险特别难测”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只靠供求双方的“两人”就不够,需要在两人之间加上第三方,为双方提供各种服务,从而成为“三人”模式。
例如农民和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或更广义地说,与“类市场”(例如农业资金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就可以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添加“农业经营”的“第三方”,使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转为对称。
一、信息经济学及其当前的“两人”模式
信息经济学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我国七十年代末引入信息经济学(注1),至今主要是叙述国外理论。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是“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完全”,这是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传统的经济学设定了若干个前提,其中一个前提是“信息对称”。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生活完全透明,从而使得每个参加经济事务的人(供应者或消费者,统称“经济人”)都已具有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但是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对称”的情况不多,多数倒是“信息不对称”。就是说,对经济人来说,他拥有的信息和他所需要的信息相比常常不足,因此在市场中容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当然,严格地说,“信息不对称”的思想要比信息经济学早得多。曾被无数学者分析过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就是信息不对称(这已有悖传统经济学“信息对称”前提)。但是信息经济学毕竟把“信息”问题从各种经济现象中专门提出来,应该说是很好的贡献。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人们实际的经济生活很有指导意义。比如说,所谓“消费者知情权”,就是要使消费者从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公司选择经营者,公司对经营者的实际能力或道德水平可能不了解,候选的经营者却可能对公司的现实经营状况、人际关系等等不了解,双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
其实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并非仅限于经济学,而是普遍适用人类的各种生活,例如恋爱双方就常发生信息不对称。
信息的对称性,是指信息需求人和所需信息两者之间对称与否。因此研究信息的对称性,首先限于信息供求的两者之间,是正常的。诚如华人学者钱颖一说:“他们(阿克洛夫、史宾斯、斯蒂格利茨)三人的贡献,是提出了当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注2)。换言之,以阿克洛夫等学者为代表的当前信息经济学,是仅仅以买方和卖方的“两人”说明信息不对称。
当前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两个主要课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注3),就是仅限于“两人”之间。逆向选择,就是“选劣不选优”:选择者因信息不足,为降低“错选”风险,因此只愿出较低价格购买,致使较优的被选者退选。例如雇主因不知各应聘人员能力而怕错选,因而降低工资,进而使优者拒聘。至于道德风险,则已被社会公知了。
逆向选择如果改称“趋劣选择”,不但更通俗,而且更准确。
逆向选择其实也是道德风险,就是候选人的“自荐道德”风险。换句话说,当前国内外的信息经济学,实际是使经济学“非经济化”,变为经济学以外的、道德等等的研究,目的是使人“讲真话”(注4)。经济学“非经济化”虽然不妥,但因与本文无关,所以我们不说它。
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解决问题”。信息经济学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那么所谓“解决问题”,就是使信息由不对称转为对称,即“能否转化、转化条件、怎样转化”。不幸,当前国内外的信息经济学,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完全令人满意。
当前信息经济学解决信息不对称,是假定可以在信息供求双方的“两人”之间实现对称性转化。(由于当前信息经济学的非经济化,转为对道德问题的研究。所以当前信息经济学的对称性转化的方法,都是以非经济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更完善的机制与合约设计(注5))。
但是这里就有问题:无论保持信息经济学的“经济学”性质还是“非经济化”,无论是“两人”模式还是其它什么模式,也无论使用“机制与合约”还是其它办法,信息经济学归根到底是研究信息转化。但是两人模式因其局限,就对一大批现实的信息转化现象无法解释。
对“信息转化”来说,能且只能有如下三个可能之一:自力转化(只靠信息需求人自己的能力就能实现对称性转化)、无法自力转化、但是添加第三方的能力就能转化、即使添加“第三方”也无法转化。然而在这三种可能中,两人模式只适合其中的两种,即“自力转化”和“无论如何也无法转化”。而对第二种可能:“虽然无法自力转化、但添加第三方能力就能转化”,是两人模式无法解释、更无法解决的。它需要在“两人”之上添加第三方,形成“三人”模式。
例如农民和市场的关系(不妨假定这个农民是新疆某县的农民)。这位农民需要市场信息,他和市场就形成了“两人”模式。那么如果1、家里有一棵苹果树。由于产果少,只须到“巴扎”(维吾尔族语言,集市贸易市场)卖掉就可以。或2、他不但是大面积种植苹果的果农,而且种的是一种青苹果(非食用果,而是工业用果,用于制造苹果汁),苹果汁以美国和欧洲为市场。上述第一种情况,由于信息获得简单,仅仅农民和市场的“两人”模式就足够了。但若是第二种情况,显然,两人模式就不够。若没有例如龙头企业、项目设计、法律服务、新闻、政府等“第三方”,这个农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适应欧美市场信息的。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某人想办某事,只靠自己的力量办不成,别人(相对于“某人”和“想办的某事”来说,就是第三方)帮帮忙,就办成了。但当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只有两人模式,实际就是排除了“别人帮忙”的可能。如此认识世界,难道不是太狭隘了吗?
二、一般信息原理和信息经济学的改进
两人模式和三人模式,其实只是理论的结果,但却不是理论本身。我们应该对两个模式加以理论的证明。它将先从一般信息原理说起,最终才论及具体的信息经济学。
一般的信息原理,那么第一条:什么是信息?
某人为实现某欲望,就需要一定量的某知识。
知识来自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的现象,经过思维过程,变成知识。
但是同一事物,常有若干种不同现象。例如水,既有“滋养生物”现象,又有“浮力”现象。不同的知识需求人,只关心和他所需知识相关的现象。例如农民关心水“滋养生物”现象,而不关心它的浮力;船夫关心水的“浮力”现象,而不关心它的“滋养生物”的能力。
事物中可能被特定的人关心的那些现象,对那些特定的人来说,就是信息。提供信息的事物,是信息的供体。
例如对“水”这一客观事物来说,“浮力”现象是船夫的信息,对农民来说就不是信息;“滋养生物”的现象是农民的信息,对船夫来说就不是信息。而无论对农民或船夫,“水”都是他们的信息供体。
这样定义信息,就把“信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信息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既非唯物主义,又非唯心主义”(注6)。“信息”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它虽然不是一般的现象,而是被特定的人关心的特定的现象。但是无论如何,它总是事物的现象。换句话说,“信息”具有明确的物质性。
这样定义信息,还把“信息”和“知识(也包括经验)”区别了(注7)。信息不是知识,而只是形成知识的原料。人们获得信息后,经过“思维”的加工,就使它们变成了知识。“思维”就像一个生产“知识”的工厂,信息和知识分别处于思维过程的两端。思维的过程,就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知识源于信息,我们可以把知识看成信息的变形,就像钢是铁矿、电力、工人劳动、企业管理等资源的变形一样。
知识不仅是信息的变形,而且是信息凝固的、固化的变形,所以“知识”可以看成是已有信息的存量。反过来说,对继续供应的信息,相对于知识来说就是流量。
下面说说信息的对称性。
某人想实现某欲望,就需要一定量的(相关的——下同)信息,该人就称为信息需求人。
信息需求人想实现某欲望,是以已经有若干知识存量为前提的。一个文盲想设计航天飞机,这虽然是异想天开,但却绝非毫无知识。至少,他有“某些物体能在天上飞”的知识,这可是“设计航天飞机”所需要的重要知识。
信息需求人想实现某欲望,和他为实现该欲望而有的知识存量,两者之间的差距,是知识差距。然而由于知识差距必须由信息补足。因此所谓“知识差距”,也可以假借地称为“信息差距”(注8、注9)。
这就是说,信息差距=所需知识-知识存量。
信息差距不大于0,是知识存量不少于所需知识;信息差距大于0,是知识存量少于所需知识。前者是知识过剩或均衡,后者是知识不足。知识过剩或均衡,就是知识对称;知识不足,就是知识不对称。那么假借地,就可以称为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
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统称为信息的对称性。
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信息的对称与否,实际就是信息充足与否。因此平心而论,所谓信息的对称性,倒不如直接就称为信息的充足性。这不但在理论上同样严格,而且更为通俗。只是由于当前“对称性”的提法已经约定俗成,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如此应用。
信息差距必须被消除。而消除信息差距,就要获得和处理信息。消除信息差距的能力,是信息需求人自有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0。
只有信息能力≥信息差距时,信息差距才能够被消除。
信息能力是否大于信息差距(即:信息能力的可获得性),要从“技术、财务成本、机会成本”3方面观察。
有了“信息能力”的认识,就可以这样理解信息的对称性:
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如果能够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信息对称。如果不能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统称信息的“对称性”。信息需求人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使信息由不对称转为对称,称为信息的“对称性转化”。
还应该说明信息的“相对”和“绝对”不对称。
如果信息需求人的能力不能够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信息不对称。但是即使信息需求人自身能力(自力)不能消除信息差距,也未必是“信息差距”本身不能被消除。如果添加信息需求人以外的信息能力(外力),就仍有可能消除这一信息差距。这一外力,就是“第三方”的信息能力。
如果信息需求人的自力,添加第三方的外力,就能消除信息差距,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即使添加第三方的外力,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信息的相对和绝对不对称,统称为“信息不对称的相对性”。
信息需求人添加第三方的信息能力,这时第三方就是插入信息的“两人”之间,从而就截取了原有“两人”模式时的一段信息差距,这就缩短(直至消除)了原有“两人”之间的信息差距。另一方面,第三方插入后,实际就代替了原来的第二方(即:变成信息供体),而成为新的第二方。
同样地,添加第三方能否消除信息差距,要从“技术、财务成本、机会成本”3个方面观察。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事物中可能被特定的人关心的那些现象,对那些特定的人来说,就是信息。信息需要人所需要的知识,和他已有的知识之间的差距,可以假借地称为信息差距。
信息需求人消除信息差距的能力,是他自有的信息能力(自力)。消除信息差距,是使信息由不对称转为对称,称为信息的对称性转化。
信息需求人如果能自力实现信息转化,是信息对称。如果不能,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时,如果添加第三方信息能力就能消除这一不对称,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如果即使添加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三、信息经济学及其两个重要应用
信息经济学,就是将一般的信息原理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具体化。
我们以“农民(假定他是新疆某县的农民)和市场的关系”举例。某农民需要把他种的哈密瓜卖往市场。如果他只想把瓜卖到附近的“巴扎”(维吾尔族语言,集市贸易),由于他对这个“巴扎”很熟悉,所以他已经具有的这个“巴扎”的各种知识(例如怎样安顿卖瓜摊位),和他今天进入这个“巴扎”所需要的新的知识(例如今天瓜的价格),两者之间的知识差距(以“信息差距”为代表),他自己就可以消除。
这就是说,这个瓜农对他所需要的那个“巴扎”的信息是对称的。仅靠这位瓜农和“巴扎”的“两人”模式,瓜农就可以实现信息转化。
但是如果这位瓜农的瓜不是卖往附近“巴扎”,而是卖往(例如)遥远的欧洲市场。那么他关于欧市场的现有知识(知道有个叫“欧洲”的地方),和他的瓜进入欧洲市场所需要的新的知识(例如市场法规、贸易壁垒、商业渠道、汇率机制、结算方法)两者之间的信息差距,他自己是不可能消除的。
这就是说,这各瓜农对他所需要的欧洲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仅靠这位瓜农和欧洲市场的“两人”模式,瓜农不可能实现信息转化。
既然瓜农和欧洲市场的两人模式不能使这位瓜农实现信息转化,那么就需要第三方插入其间,例如农产品销售公司、政府外贸机构、质量和认证机构、新闻宣传、法律服务等等,于是形成“三人”模式。
瓜农和欧洲市场的两人模式之间添加第三方后形成的三人模式,如果能使这位瓜农的瓜卖往欧洲市场,他对欧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但是如果即使为他添加了各种“第三方”,也不能使他的瓜卖往欧洲市场。他对欧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改进后的信息经济学有两个重要应用:1、主体市场和边缘市场;2、成为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主体市场和边缘市场:
对某种商品说,“不但市场容量大、而且可以密集销售”的市场,是主体市场。市场容量小,或虽然容量大,但却不能密集销售的市场,是边缘市场。
例如对新疆的葡萄来说,北京、上海、美国等市场就是主体市场,附近的“巴扎”、在县城推车叫卖就是边缘市场。边缘市场的特点是:范围狭小、开发容易、操作简单、风险易知。主体市场则正好相反:范围特别广大、开发特别困难、操作特别复杂、风险特别难测。
用信息经济学可以看出,由于主体市场和边缘市场的不同特点,对新疆的葡农来说,边缘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可以实行两人模式;主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两人模式行不通,必须实行三人模式。
有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市场和边缘市场的认识,结论就是,“全民皆商”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而是应该有专业分工。例如农民,不能像现在常说的那样,“让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但决不可能成为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龙头”企业、各种服务商等等。把农民还原为“种田人”,还原为“只埋头种田,不抬头看市(市场)”的生产者,才是现代农业方向。
2、建设服务经济学:
现有的服务经济学由于只是两人模式,因而没有“服务”的余地。改进后的信息经济学证明了三人模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之间添加了“第三方”,即是“服务”方,所以可以成为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服务经济”研究,实际只是单种服务(例如银行学、技术经济学),而对“服务经济”本身的研究却很薄弱。国内虽然有“服务经济学”文章,但实际只是生活,或是附于企业生产的“售后服务”(注10),所以实际仍是单种服务。也有的用西方经济学一般原理,加几个“服务”名词(注11)。
应该建设一般的服务经济学,首先要对“服务”定义。
某人需要某资源。使其可能获得该资源的行为,是服务。
也可以这样说:为了获得某资源,资源需求人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就是能力存量。现有能力的存量和为获得该资源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两者间的差距,是资源需求人的能力差距。消除这一差距,就是服务。
服务经济学所说的服务,不限于统计学意义上的“服务业”范围。
例如一,资源的需求人是新疆的农民,所需要的资源是欧美市场。显然,对欧美市场来说,诸如市场设计和开发、销售渠道、商业关系、法规适应、壁垒突破、汇率知识、结算方法等信息、知识和能力资源,与新疆农民的知识存量相比,有巨大的信息差距。这一差距不能由新疆的农民自力消除,就是新疆农民的信息(或知识、能力)不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新疆农民”和“欧美市场”之间,添加一系列“第三者”,例如大型“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者协会、农业市场设计公司、现代经济新闻、律师等等,就把“新疆农民”和“欧美市场”之间巨大的、农民不可能自力消除的信息差距,缩短为农民和“龙头”企业之间“产品订单、质量、价格”等等非常简单的、农民可以自力消除的信息差距,这就是服务。
例如二,资源的需求人是新疆某家小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是资金。我们假定(实际上,这种假定是符合新疆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现实的)该企业自身没有能力设计项目、开发市场,无力编制规范的项目报告。简单地说,企业目前的知识存量,和获得资金所需要的信息、知识、能力等等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信息差距,这就是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需要筹资的小企业”和“资金供应商”之间,添加一系列“第三方”,例如项目设计公司、招商公司、现代招商新闻、律师、法制经济评估等等,就可能使“筹资企业”和“资金供应商”之间很大的、筹资企业不可能自力消除的信息差距,缩短为“筹资企业和‘已经对筹资项目非常熟悉’的投资商直接商谈”的、筹资企业可以自力消除的信息差距,这就是服务。
注1:参看《信息经济学教程》(陈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页)第一章。
注2:《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记2001年的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注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息经济学两大基本研究课题”(《西方信息经济学/当代西方流行理论简介》,张国君,来自网上)。
注4:“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让人讲真话,如何让人守诺言的学问”(《混乱的信息经济学著述》,王则柯)。
王文所说只是比较直白,不少国内学者都有类似观点。
又如当记者问及中山大学信息经济学者谢康教授“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有什么借鉴意义”时,教授回答:“非对称信息理论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需要用非市场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非对称信息理论挑战市场机制万能/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康博士》,马汉青,《羊城晚报》,2001/10/18)
注5:“信息经济学是有关非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理论,……故又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张维迎《詹姆斯·莫里斯教授与信息经济学》,来自网上)。
“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当事人之间如何制定合同、契约,及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问题,故又称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西方信息经济学/当代西方流行理论简介》,张国君,来自网上)。
近日所见《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高红阳,对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投稿):“不对称信息经济学(asymmetric infonomics)是……研究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理论。”
注6:信息的哲学性质曾经被广泛争论,吴定求、梅岱2人所写《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中,介绍了这些争论情况(该书第36页)。
注7:一些文献对“信息”的定义,似乎直接或间接地与“知识”混同。例如《信息经济学教程》(陈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页)、张远,《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注8、有署名guojianguang的网友说:“上海交通大学王浣尘教授定义了信息距离的概念”(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新疆经济理论》)。但我从网上查找,未找到王教授相关论述。
注9、虽然不应该将信息和知识相混淆。但是如果用信息差距来“假借地”作为知识差距的参考指标却无不可。就如某产品的生产能力虽然不是该产品本身,但却可以成为该产品需求状况的参考指标。
1、学习经济学,应当从西方经济学入手。初学者一般建议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比较浅显易懂,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在具备一定微积分知识的基础上。
2、接下来可以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这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学的教材),看完高鸿业的书后就达到入门水平了,要继续深入学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话推荐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伯南克《宏观经济学》等。
3、入门后建议广泛涉猎一些经济学下不同门类的学科教材,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级、高级)、数理经济学、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以确定自己的喜好,当然也可以考虑财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书,如黄达《金融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 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 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 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 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 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 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 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 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普遍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课程。无论在各个专业,包括工科专业和社会科学专业,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和必修课。在对这门课的教学中,除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外,还存在着一些误差,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特别是在工科院校,由于其学习的经济类课程比较少,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其工科背景,容易造成一些认识上的误解,从而影响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从教学实践中,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认为在教学中除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把握好下面一些基本原则,并注意贯穿这些基本原则,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要求,使学生真正能够从理论上得以提高。
一、坚持理论的方向性
高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进而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教学目的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门课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成长,对世界观的形成,对以后的工作实践,正确认识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讲好《政治经济学》就必须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教师要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他们的思想特点,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但是,存在一些现象,有一些学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师,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的理论意义,没有很好的坚持理论方向性。有的还提出来和西方经济理论,一起穿插讲授,且不谈此建议逻辑上的对立,将两种不同的分析经济现象的和经济规律的方法,怎么可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可见是极端错误的。
有的在教学中,虽然没有上述那么明显,但往往忘记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也失去了方向性。因此,我们要坚持理论的方向性,通过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当然,我们坚持理论的方向性,并不是进行呆板说教,要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政治经济学》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教师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圆满的达到教学要求。
二、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
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坚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的。因为在实际教学中也往往存在这种现象,表现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在教材编撰、理论研究中都有所表现,对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理清有关的认识和范畴。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性的认识上,这种倾向表现为:政治经济学往往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学科,或者是完全政治性的学科,因而政治经济学书籍常常被作为时事教材宣传材料或思想教育读本,忘记了它的理论性。
事实上,政治经济学并不是既讲政治又讲经济;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在理论经济学层次上,并不存在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严格分野。从学科的历史发展上看,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具有相同的内涵,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存在差别的是,不同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体系在理论框架、理论观点上有差异性,如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与非政治经济学(或非经济学)的差别等。有这些错误观点的人,本身其经济理论水平就有待于提高,对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课程的理论性、科学性,要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时事报告等是现在有关的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而理论是没有改变或很少改变的,具有很严密的科学体系。如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就一定存在,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才能让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才能通过学习理论来指导他们更好的工作。
三、处理好政治经济系与应用经济学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