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财规划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手术室;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疗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手术技术越来越高,许多新的设备、新仪器、新型医用告知耗材也越来越广泛的在医院应用[1]。一次性耗材的使用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最大程度避免了对患者机体伤害,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但是传统手术耗材管理程序存在信息不及时、工作效率低、浪费严重等诸多弊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手术室高值耗材进行管理,提高高值耗材管理方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运用规范化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院手术室自2013年3月以来开始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程序进行分析,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现开放11个手术间,日均手术量30台左右。年手术量8000台左右,2012年手术量约6000台。月医用高值手术耗材约200万元。其中高值耗材包括吻合器类、止血类、防粘连类等。2012年和2013年全年手术类型和月均收入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统计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2013年1月我院手术室组织了包括护士长、主班护士、专科护士组长等进行了多次讨论。在讨论中运用头脑风暴的研究方法,对手术室高值耗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头脑风暴法讨论中专人记录,讨论后充分总结。从医务人员、物品环境、管理方法、其他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手术室高值耗材成本控制的因素。并分析影响高值耗材成本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为:①医务人员:⑴手术耗材用途不熟悉;⑵外科医生手术习惯不熟悉;⑶无菌操作不当;②管理方法:⑴管理制度不完善;⑵监督力度不够;③物品环境方面:⑴高值物品领取程序不规范;⑵使用后放置、记录程序不规范;④其他:⑴科室开展新业务,相应培训较少;⑵医务人员成本控制意识有待加强。
1.2.2根据应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影响高值耗材成本控制的因素,制定规范化高值耗材管理程序(图1),并于2013年3月开始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程序对高值耗材进行管理。
对手术室高值耗材运用规范化流程图进行管理,制定完善的手术高值耗材管理制度。通过加强与各专科手术医生沟通,了解其手术习惯,可以为手术医生准备一定基数高值耗材,并在手术中对医生加以监督,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浪费。
建立高值耗材库,高值耗材定点存放,由手术室一名护士长专人管理,全面统筹,严格执行规范化高值耗材管理程序;主班护士每日早晨交班后清点一次高值库高值耗材;各手术专科组长每日17点统计本组应用耗材数量。制定高值耗材基数登记表,巡回护士领取高值耗材时填写高值耗材领用登记表,记录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等,便于专管护士查对。骨科内固定材料等高值耗材手术前1d通知设备科送货并打包灭菌。
手术过程中使用高值耗材前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后打开包装。巡回护士及时填写高值耗材使用登记表,填写高值耗材名称、批号、有效期、使用医生姓名、患者姓名、条形码编号等内容。在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双人核对已用高值耗材并签字确认。未使用的高值耗材由巡回护士放回原处并在高值耗材领用登记表上注明使用情况。
专管护士长每日18点统一清点高值库高值耗材数量,巡视各手术间,检查高值耗材使用情况。发现高值耗材数量缺少即刻追查。及时补充,保证高值手术耗材基数。定人保管、定量取用、每月彻底清点提高了高值物品使用准确性,杜绝因过期等原因而导致的浪费。
图1 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图
1.3观察项目 记录2012年和2013年各月份高值耗材成本的金额,比较两年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月均成本。
1.4统计方法 将所得全部数据双人录入EXCEL软件,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分析。
2 结果
2013年12个月对手术室使用的高值耗材应用标准化管理流程严格管理,科学控制成本。保证了高值耗材库耗材基数,计费后双人核对,杜绝高值耗材漏计费现象9次,杜绝未归还总数2次,价值达2.48万元。
2013年与2012年月均高值手术耗材成本比较,2013年高值手术耗材成本较2012年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有效的帮助护士掌握手术室高值耗材成本控制管理的诸多因素。是一种通过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主管能动性,从不同观点、不同角度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比较集中的解决意见。通过头脑风暴法可以明确分析出影响手术室高值耗材成本控制的诸多因素。手术室护士虽然在手术配合过程中重视高值耗材成本的控制,减少浪费,但是因手术过程中时间紧、压力大,难免在工作中有所疏漏。但是通过规范化的程序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疏漏,控制成本。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程序,不仅减少了高值耗材的浪费和漏计费现象,减少了因医疗费用引发的医患纠纷。另外,高值耗材的规范化管理强化了手术室护士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成本控制的观念[2]。运用规范化管理程序,体现了优质、低耗、高效的管理模式[3]。
参考文献:
[1]张苓,景肖玲.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2C):529-530.
关键词:高职;个人理财与规划;教学分析
《个人理财与规划》是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也是其他金融类专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个人理财业务是金融企业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 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为了让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这些工作,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个人理财的知识与技巧,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和系统性。高职《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2)实务性和专业性。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
二、高职院校《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1)欠缺比较成熟的教材。当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个人理财与规划》教材数量较少,比较成熟的《个人理财与规划》教材更是欠缺。现有的教材或偏重理论、实务操作性不强,或内容零散,系统性和时效性较差,直接影响了《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2)师资力量的匮乏。近年来,高职院校大规模的扩招,虽然给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暴露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学科梯队建设不合理,难以适应学校的发展;二是青年教师占比较大,这些青年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讲台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教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的匮乏已经成为《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3)过多重视理论教学,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对于类似《个人理财与规划》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不能将更多有用而生动的内容引入课堂,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有些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不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不够生动;还有些教师不善于教学互动,一味的主导课堂。对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三、高职院校《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教学建议
(1)选用高水平的教材。优质的《个人理财与规划》教材应系统性强、知识体系健全、编纂正确无误、重视实训环节并与课程特点相吻合。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写符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特色的、针对性更强的教材,增大教材的可选择范围,满足师生的更多需求。(2)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师资队伍数量,缓解当前课务繁重的压力,主要办法是从现有相近专业教师中选择合适人员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学。二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一方面积极引进有影响力的知名教授来担任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加大对内部已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从学历、科研和下企业锻炼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3)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①任务驱动。根据各个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内容,编制出多项任务,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各种基于真实业务的模拟操作和训练,把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评价,将理论知识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展开,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理财规划的设计与检验。 ②情景式教学。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把课程的教学安排在 “金融理财实训室”, 按金融机构客户理财工作室的实际环境格局布置,形成了全真化理财业务环境工作氛围,学生在学校实践的就是其在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③工学交替教学。按照教学需要带领学生到当地合作金融企业进行校外实习,并且定期合作举办证券投资大赛和投资理财规划大赛,并通过激烈竞争的大赛,来锻炼和磨砺学生,提高学生的个人理财与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个人理财规划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8-02
随着理财市场的逐渐成熟,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把《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纳入了金融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何体现高职高专“职业化”的特色,理论实践并重,一直是值得授课教师思考的一个课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对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思路有一些体会,也摸索出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抛砖引玉,请同行共鉴。
一、目前教学中一些不足
首先,是关于课程体系上需要改革。
目前市面上的《个人理财规划》的教科书琳琅满目,从课程体系上主要集中于两种组织结构,一是从理财规划的功能上划分模块,如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住房规划、养老规划等等;一是从涉及行业及理财工具划分模块,如银行产品规划、证券产品规划、保险产品规划、外汇规划等等。这两种组织结构都有合理的地方,但也都有所不足。先说第一种结构安排,这种安排方式比较符合实践中理财师为理财目标明确的客户提供服务时的思路,所以国家的理财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定用书也采用了类似的体系结构。但是在教学中,几个模块虽然从功能上有所不同,但涉及的理财工具和基本计算方法都是一致的,造成大量重复。第二种结构安排是按照不同的金融行业划分结构,内容上重复比较少,也比较适合具体行业的理财现状,但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的融会贯通,往往面对实际案例感觉无从下手。
其次,教学方法也需要改进。
原有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的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最多也就是接触一些案例。这种方式对于理论为主的课程比较适合。而对于《个人理财规划》这一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不太适合,学生一旦遇到现实问题,往往还是无法解决。
最后,现有考核方式也需要改革。
现在各大院校也在进行考试形式的改革,从原有试卷考试的单一方式已经形成了考试、考查相结合,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业、报告、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现有考核体系。但是对于《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程,多数院校还是以试卷考试为主,考核的核心内容也大多落实到学生对于理财数据的计算上。但对于专业的理财规划师来说,数据的计算虽然是一项基本功,但借助理财计算器等工具以后,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已经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而对于理财规划师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为客户“量身”设计理财方案的统筹能力,但对于这种统筹能力的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基本无法体现。
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现有高职高专院校中《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程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职业特色,学生学习后也缺少和实际工作的衔接,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1.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
我认为在《个人理财规划》的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组织为“财务运算基础”、“客户认知流程”和“专项规划能力”这三个部分。其中,“财务运算基础”这一部分包括在理财过程中涉及的单利复利以及年金的相关运算,并把理财计算器的使用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贴近岗位实际操作流程。“客户认知流程”这部分包括理财规划师在实务中客户沟通、客户管理以及客户分析的整个流程。整个流程可由电话沟通、面谈沟通、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等几个模块构成,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完成模拟演练。“专项规划能力”可以借鉴现有课程体系中功能模块的部分,利用案例教学,把不同家庭生命周期所面对的不同理财目标分解介绍,并从现金、投资、消费等全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培养学生为客户“量身”设计理财方案的统筹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理论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个人理财规划》这门课程,笔者认为可以理论结合实际,摸索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教学渠道上可以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层次上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两个方面,同时还要结合教学体系和内容上的不同,统一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模式进行安排:
(1)“财务运算基础”部分
这一部分以课内教学为主。在原有的理论讲授基础上,对于计算方法,在原有教材中利用公式计算、查数学用表计算等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对于理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的学习和操作演练。目前,在理财规划师的工作中,对资金现值终值的运算成为了一项职业基本功,对于理财计算器的使用也是比较普遍的,增加这一部分的教学和实操演练,对于学生未来和职业的“对接”非常有利。
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操作演练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案例数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看到相关数据后,能立刻反应到需要的公式,也能迅速利用理财计算器计算出答案,并且在保证速度的同时也保证准确率。在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利用“基本功大赛”、“分组竞争”、“通关达标”等课堂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客户认知流程”部分
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利用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进行教学。
a.课堂内部分
如前所述,笔者在这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将客户认知流程分解为电话沟通、面谈沟通、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等几个模块,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方式,结合一些相关的教学软件和计算机设备带领学生完成模拟演练。
其中对于电话沟通、面谈沟通部分,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启发学生分角色现场模拟,完成沟通任务;信息收集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并列出需要收集的信息,再设置不同的情境,现场模拟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最终自主完成“客户信息表”的编制、录入和管理维护等工作;数据分析部分,在掌握编制财务报表这一基本功的基础上,结合对客户家庭结构、生命周期的分析,找到关注点,重点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得出对该客户的理财分析报告。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提供的案例需要前后贯通,即在一个统一的情境案例中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信息收集完成“客户信息表”,在客户信息表的基础上,完成财务报表和理财分析报告。
而在理财分析报告完成后,笔者在教学中又增加了一个理财规划师再次与客户沟通的环节,这也是符合理财规划师的实际工作流程的。在这个环节中,启发学生思考客户针对理财分析报告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理财规划师该如何回答。在一次课堂的情境模拟中,曾有一个学生代表客户向理财规划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按现在的收支情况继续下去,十年后我的财务状况会怎么样呢?在现实中,人们确实是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才产生的理财需求,这个问题非常符合理财客户的心理。后来,笔者把这个问题编入教案,并要求学生在理财分析报告中增加了对客户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和分析的部分。
b.课堂外部分
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单位,给学生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笔者所在学校曾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利用两周时间,参加了某保险公司的“客户回访”活动。当时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保险公司配有专业工作人员,即“师傅”,在师傅的陪同协助下,共同完成对若干公司老客户的电话、走访和调查等活动。这次活动中,这个“大学生团队”的工作表现得到了保险公司领导的高度肯定,学生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接触了认知客户的流程,提高了与客户沟通的专业能力,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除了以上形式,笔者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以自己家庭为客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和家人通过沟通,完成自己家庭的理财分析报告。通过课后作业实现对学生客户认知流程的实践演练。
(3)“专项规划能力”部分
这一部分笔者主要还是借助案例教学的方法,并且同样需要案例的前后贯通。在“客户认知流程”部分已经完成理财分析报告的案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不同家庭所处生命周期的理财目标。在理财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储蓄、消费、投资、保险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从而实现客户在生活品质(消费管理、住房需求等)、子女教育、养老或财产分配传承方面的理财目标。
这一部分的课外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向家人、朋友提供理财建议,还可以在校园内或社区中开展“理财小课堂”,让学生向周围的人们介绍理财技巧并提供理财方面的咨询。通过校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3.考核方法的改革
对于《个人理财规划》课程,传统的试卷考试仅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缺失对理财规划能力的考核。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综合成绩来计分,考核方法不应拘泥于一次考试,考核点也应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论文摘 要:文章认为在理财规划课程的教学中,重视现实案例的应用。将现实案例和理财课程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理财实践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麦肯锡公司在对2020年银行业预测时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将是理财”。国内理财市场发展非常快速,2005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额是2千亿元,2007年则突破了1万亿元,2008年银行理财市场以3万多亿的规模震动了整个理财市场,短短几年时间银行理财已经成为大众理财的方式之一。为了适应理财市场的发展和增加学生就业,不少高校金融专业近年推出了《理财规划》课程。
《理财规划》是一门新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现实性非常强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综合理财知识对处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个人和家庭进行理财规划的能力。因此,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财规划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现实案例教学应运而生。现实案例教学就是拜现实为师,以不同阶层和年龄段的真实客户为案例背景,设计理财方案,并将方案反馈客户进行真实评估。现实案例教学将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际商业活动的真实感觉,锻炼出清楚的理财规划逻辑。因此系统研究现实案例的选取和教学设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实案例的选取原则
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对理财规划的感性认识,选取合适的现实案例是十分重要的。选取现实案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现实为师。现代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存在众多值得关注的商业现实案例。以现实为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际理财活动的真实感觉,提高自己在理财方面的认知水平,而且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理财现象进行直接观察、体验、思考。关注现实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还可以切身体会,比较分析不同的理财人群的行为特点。
2.参与性。现实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实际参与或虚拟参与。所谓实际参与,主要指学生以理财师身份观察体验理财活动,比如为不同的实际客户群体设计理财方案;而所谓虚拟参与,即把自己想象成现实理财活动中的特定角色,比如从客户的角度体会自己面对不同理财方案的感受和反应。
3.主动性。案例内容设计必须让学生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培养他们对理财现象及过程的兴趣。而且,一旦感知其中到有意义的东西,就要进一步分析、思考并作出判断。久而久之,建立对理财本能般的反应,让注意思考的过程由初期刻意以求变得自然而然、无处不在,锻炼出清楚的理财商业逻辑。
4.实证性。无论是实际参与或虚拟参与的案例,都要从现在的理财市场背景和真实客户出发,并据此作出理财决策。理财习惯是有区域特点的,中国地域广泛,不同区域间存在收入差距和观念差别,理财市场情况和案例难免有差异。而现实的案例处在现在的市场背景下,未来市场的学生就业肯定更多地与现在有关,从现实中获得的感悟无疑更具有实证性和可靠性。
二、现实案例教学在理财规划课程中的实施
1.案例教学的准备。该阶段包含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的准备主要有:结合上课内容及教学目的选择好案例,将客户资料仿真化,通过设计市场调查、仿真规划、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胜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一线理财服务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学生准备主要包括熟悉并记住案例的主要内容,确定并列举出本案例分析所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等。
2.明确案例角色要求。案例角色要求首先是对客户风险偏好调查及客户资料的收集。小组成员实地操作,以问卷或拜访方式进行风险偏好的调查并收集客户资料。其次,学生必须了解理财产品及其风险和收益等个人理财的基础知识,否则无从对客户进行理财分析和建议。通过明确案例角色要求,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并以学习目标为基准,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目的。
3.案例实际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设计不同的情境,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以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从而提升沟通技能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出个人理财的目标、内容、步骤。在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进行理财规划时,引入个人理财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不同偏好的客户提出初步的理财分析和理财建议,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4.小组讨论。一般要求学生按照每组4~6人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内围绕论题逐一展开讨论,针对每一问题形成该小组的基本观点,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学生讨论,应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理财规划分析报告,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理财设计方案。
5.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可给每组10~20分钟的时间,由每组推举一名代表作课堂发言,阐述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小组理财方案,然后其他学生小组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案例,阐明自己的看法、分析及理财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反应和表现。
6.案例总结阶段,教师是总发言人,讨论结束后,教师一般都要做简短的总结。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讨论情况的总结,如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与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等;二是对案例本身的讨论总结,还可以针对理财方案的优劣作一个评讲,将所讲的内容与理论结合起来,使枯燥无味的课堂讲授重新具有活力。
7.理财案例教学的成绩评定。对学生案例分析的成绩评定可以占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的50%。成绩评定由课堂表现和案例作业两部分组成,案例讨论表现50分,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以及讨论参与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要求学生参加群体评估,每小组就案例教学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首先由学生相互评分,然后是小组之间相互评分,最后是教师评分。学生按照评价标准,既作自我评价,又评价他人。案例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书面作业和总结的情况来打分。
三、体会与思考
1.在理财规划课程教学中应大力推广现实案例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对现实观察、感受、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对理财的敏感、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现实,不但自己要经常以现实作为教学内容的范例,还要将讨论的情况计入成绩考核。培养学生对理财规划的兴趣、素养,使学生能主动地观察思考,应当作为教学的基本目的。
2.现实案例教学可以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一个假定的实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学生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前提下,在“做中学,学中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之,把在“做”中学到的个人理财理论与方法再应用于经济社会的理财实践。现实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一个金融专业的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缩短培养合格金融人才所需的社会成本。
3.建立过程反馈系统。正如确保产品质量的最好方法是防患于未然一样,确保案例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过程反馈系统,这样做有利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沟通,学生可以对现实案例教学过程的提高不断地提出意见,教师及时进行一些微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意识;青少年;理财规划;理财方法
一、基本定义
首先,我们应该先对基本名词的定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青少年在学术界对青少年的概念
有不同解释,因此对青少年的年龄段也各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在我国,根据具体国情而综合将青少年界定为14-28岁。而大学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内。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来说,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很多事都要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和判断,同样也需要合理的运用自己的资金。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了解个人理财的内容并结合自身情况来做出合适的理财规划。
(二)个人理财
1.理财是对于财产的经营,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知识产权)。多用于个人对于个人财产或家庭财产的经营。
2.个人理财则是指根据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个人财务规划,并适当地参与投资活动。个人理财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努力从而实现财务自由。
二、理财意义
(一)个人理财的意义
富有的人合理运用自己的资金,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贫穷的人懂得发现生活中的小机会来为自己赚取资金并有效的利用,也可获得应有的收益。而这些技巧,都是我们应当学会的,这也正是理财的意义所在。
(二)个人理财的重要性
在校园里,你会发现,每个同学的生活状况都是不同的。对于每个月相差不多的生活费来说,有的同学可以很好的运用,有的同学却是月月赤字,资不抵债。而这些,均源于你对自己的资产是否有合适的管理和规划。在年轻时有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以后的生活自然是会有更多的帮助。当然,这更是理财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
三、如何进行个人理财
说了这些,可能你会有疑问,如何进行有效的个人理财呢?当然,这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此制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有足够的耐心,这样你才可能会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接下来,跟笔者一起,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学习个人理财吧。
(一)个人理财规划
1.分析自身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核算全部资产。包括我们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以及一些可以为我们所用的资源等等。
2.了解理财方法
理财方式有很多种,青少年应该了解并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法。
3.实际进行理财
在了解并选择了适当的方式之后,就要实际开始着手个人理财了。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方面开始逐渐掌握方法。
(二)青少年个人理财方式
1.接受教育
接受教育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投资。在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和机会,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规划。考取学位证书,外语证书,专业课以及一些相关的证书,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的投资,这些投资会在以后的工作生涯或者其他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和回报。这种理财方式是我所强烈推荐的。
2.拥有自己的账簿
学会记账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可能有的学生说“我没学过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也不懂得那些专业术语”,其实记账并不需要很复杂,也不需要你有多强大的专业知识。有一个小笔记本,或者现在手机上有很多记账软件,这些都可以加以利用。
3.为自己取得资本
想要获得更多收益的前提是拥有自己的基础资本,也就是要会赚钱。大学生是个比较“尴尬”的群体,已经成年本不应该再接受父母的供养,然而还在上学又没有发家致富的能力。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绝对的。有能力的同学是会善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为自己创造盈利条件的。有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已经可以自己创业,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然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身为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当然,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可以选择合理适合自己的兼职,“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一点也不错。懂得合理运用时间,自然会为自己获得更多利益。而开始的早一点,也会为我们赚取更多筹码。
4.学会储蓄
当有了一定的资金之后,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利用。如果挥霍奢侈那不久就会变为0,但如果懂得储蓄,把自己的资产合理分配,也会相应为自己带来更多收益。对于可花可不花的钱,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储蓄是以后投资的资本,也是青少年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
5.妥善投资
j如果只是把钱存起来。那不会为自己带来额外的收益。只有合理的运用这些存下来的资金,才会成为日后成功的铺垫。被美国商界誉为“石油大王”的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12岁的时候,把自己的零花钱攒起来并贷给了农民来获得利息。从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让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越来越成功。有几种我们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首先最接近我们的就是定期存款,在支付宝上有很多理财投资方式,大家可以斟酌选择。之后,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债券、基金这样风险不太高的投资方式。有基础了可以了解股票,向身边的长辈老师请教经验。另外,购买合适的保险也有可能省去一部分不需要的花费。另外多说一点,我认为,青少年不应该过早选择贷款,因为我们还不需要买车买房,没有太大的经济需求,而贷款这样提前支付明天的钱的方式并不会让我们更快乐,反而会增加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四、对待个人理财的态度
钟先生是陕西人,早年从老家来到广州打拼。而今,钟先生已经拥有一间小有规模的公司,还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妻子张小姐小他15岁,在他的公司帮忙打理财务工作,儿子刚满4岁,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私营业主家庭资产较丰
经过多年拼搏,钟先生在广州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拥有一间将近20人的服装公司。钟先生的公司每年可以给他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钟先生和妻子平时不在公司领工资,夫妻俩每月基本生活开销在6000元左右,赡养父母2000元,至于汽车保养、外出交际等方面的花销则登记在公司账上。
在年度收入方面,钟先生公司目前稳定的年收入有20万元。另外,前几年钟先生入股了一位朋友的公司,现在每年也能为他带来5万元左右的分红。在金融投资方面,钟先生购买的各种基金产品一年大约共能获得10000元的回报。至于银行存款利息方面,由于存款息率一直偏低,一年下来也就6000元不到,倒是在银行理财产品上获得的收益有12000元上下。
在年度支出方面,钟先生给自己和妻子分别购买了保额为30万元的寿险,每年的保费支出12000元。宝宝一出生,细心的钟先生就为他购买了重大疾病险和意外险,每年保费在2000元左右。再者,钟先生一家每年还有外出旅游的习惯,这笔花费大概在10000元。钟先生和妻子的父母均还健在,平时不在身边,过年回家少不了要孝敬父母一番,一般双方父母各给5000元。此外,由于钟先生老家一些亲戚生活比较拮据,所以钟先生在金钱上也会不时给予帮助,一年算下来这方面也有近万元的开销。
钟先生一家拥有现金及活期存款20万元,定期存款10万元,还有价值20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及15万市值的基金。不动产方面,钟先生目前只有一套自住的房产,房贷已经还清,房屋市值约70万元。另外,钟先生还有一辆市值约20万元的轿车。债务方面,钟先生公司有笔10万元的欠款未清。综合算下来,钟先生的家庭净资产有145万元。
房子偏小如何调整
尽管钟先生一家资产较为丰厚,但他对于理财仍旧有许多困惑。钟先生告诉笔者,他们一家最想解决的是房子问题。他们一家居住的房子还是2000年时购买的,平常一家三口住的话,还算可以。但是,有时候在老家的父母会过来看看孩子,这时房子便显得比较拥挤。他们想重新购置一套面积宽敞的房屋,改善家庭的居住环境。至于房屋的位置,考虑到小孩日后的教育问题,钟先生和妻子打算在名校较多的广州老城区实现二次置业。买房需要的资金可不少,而且还是在寸金寸土的老城区,对于这笔资金的准备,他们有两种打算,一是把现有房产变卖,将资金拿来付新房的首期。二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理财,使得自己财富增加,在小孩上小学之前在老城区另外再购置一套新房。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这让夫妻俩很难抉择。钟先生希望理财规划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公司现金流的情况下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孩子教育金如何储备
小孩以后的教育金储备也是钟先生关心的问题。在外拼搏多年的钟先生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己的小孩以后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从现在起钟先生就为小孩日后的教育花费做起了准备,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教育保险之外,钟先生想知道有没有更好或更多的途径用以小孩教育资金的储备。
家庭保障如何改善
类似钟先生这样的生意人,经过多年打拼身体落下了不少小毛病,未雨绸缪,因此钟先生有意识地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些保险,但是对于家庭保障方面钟先生还是有不少的担心。自己是家庭的主要支柱,万一自己要是有不测,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日后的生活该如何保障,要不要再添加几份保险,要添加的话应该购买何种保险。此外,钟先生今年43岁,打算55岁退休,到时孩子尚未成年,由此出现的收入真空期该如何去应对,这些都是钟先生希望专家可以给予指点的问题。
资产配置与具体投资建议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理财师 陈燕
家庭收支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家庭年收入27.8万元,年支出14万元,年度结余13.8万元,家庭年度结余比例49.64%,结余比例在合理范围内。
在家庭收入中,其自营公司的经营收入为主要来源,占比72%,理财性的收入占比18%。
在家庭支出中,消费型的支出占比为90%,属于偏高。还贷支出为0,年保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为5%,低于10%的标准水平。
家庭资产负债分析
目前,家庭总资产155万元,家庭负债10万元,净资产145万元。净资产率为94%。其中生息资产占比为33%,自用固定资产占比为67%,生息资产收益率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组合进行提高,让家庭资产进行快速积累。
家庭备用金充足率为26,流动性较好,资产负债率为6.5%,家庭资产抗风险能力强。
综合分析
钟先生一家是一个典型的小企业主家庭,家庭和公司的财务是合在一起的,家庭需要使用的资金从企业中提取,这里存在着较大的隐忧。一方面,如果其中一方出现危机,将马上传导到另外一方,难以解救,钟先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生意,一旦生意失利,将对家庭收入造成致命的影响,建议考虑广开财源,同时增加更具保障性的理财规划。另外,根据企业法的规定,钟先生类型的企业主只是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不能因此将公司财产和个人家庭资产混为一谈。
而从夫妻双方年龄情况来看家庭财务,钟先生的收入占整个家庭的72%,妻子没有收入来源,当家庭产生意外风险时,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对该家庭来说,资产保值和抗风险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要考虑做好家庭的保险保障。
理财目标分析
总结钟先生提出几个理财目标,同时根据理财目标的轻重缓急进行分析。我们建议其理财目标顺序如下:
完善家庭的保障,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购房规划;为子女做好教育金的规划;做好家庭的养老计划;构建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实现资金的长期稳定增值以及为家庭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
理财规划综合方案
选择一个合适的购房规划钟先生希望在老城区实现二次置业,估计房屋价款在120万元,并需要15万元的装修费用,购房计划有2个方案选择,我们通过对钟先生的生涯模拟,比较了两个方案发现钟先生的经济能力可以选择第一种方案。
为子女做好教育金的规划 我们
为钟先生设计了一个由保险教育年金和基金定投组合的教育金组合。保险教育年金的作用是储备一个基本教育基金,保障子女在求学期间每年可以有较为稳定的年金收入。同时从现在起每个月定投投资于股票型基金,14年后可以储备足够的资金作为子女的留学资金。
做好家庭的养老计划钟先生完全可以在55岁退休享受人生,因此我们从现在就要开始通过投资以及保险储备退休的资金。
假设钟先生退休后生活费用为退休前的70%,钟先生在退休时将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算,估计可以回笼现金约100万元,还需要做好现有资产的投资来储备退休资金855万元。
首先,我们建议钟先生通过公司为自己和妻子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额可以保障退休后基本的养老需求,为养老做好一个基础的保障。
其次,建议钟先生购买年金保险解除晚年生活后顾之忧和长寿财务风险。比如,根据现在市场上太平人寿某款财富年金保险的规划建议,从现在开始每年缴纳7.9万元,可以在55岁退休后每年提取2.6万~7.5万元的递增年金,预计可以为您的晚年提供152万元的保障。
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首先,公司20万元的流动资金是必备的,建议可以通过投资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提高收益,如工行的“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2%,工作日营业时间赎回即时到账,每年可以增加约2 5万元的资金收益。
从现在起将每个月结余资金中的1000元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用于子女教育金的储备,其余的资金建议建立一个金融投资组合,根据钟先生的风险测试,在退休之前该投资组建议为:活期存款款10%,货币市场基金10%,债券及保本形理财产品50%,蓝筹股及股票型基金30%。其中20%的货币市场基金同时作为家庭的备用金。在退休之后,由于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建议逐步降低蓝筹股以及股票型基金的占比转为债券以及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为主。金融投资组合的预期综合收益率也将从6.5%下降到4%左右。
另外,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作为小企业主家庭,一家两制,需要公私资产分离,以保障家庭免受企业经营风险。
首先,建议钟先生每年将公司盈利通过分红的方式将企业的资产转化为个人资产,形成家庭有持续性的收入,也同时将企业的财产和家庭的财产进行划分。其次,通过我们的分析,钟先生的公司符合公司法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建议钟先生将公司从个人独资企业转变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当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只需要用企业的资产清偿债务,降低企业风险对家庭的连带影响。
保险建议
广州资深保险经纪人、国家理财规划师刘伟国
类似钟先生这样的家庭在广州为数不少,其家庭保障主要集中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在退休前万一风险降临,令家庭失去收入,年幼的小孩和妻子的经济生活如何不受影响?
2.老夫少妻意味着女方未来将独自生活较长的时间,何况女性平均生存时间本就比男性多4年,没有工作收入的女性如何安享晚年?
3.原先的企业和财产如何顺利继承?
先来看看生命保障部分。钟先生的身故保障至少还需要补充150万~200万元。建议可以采取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和意外险相结合的方式。而作为没有收入来源的全职太太,张小姐目前投保寿险额度已足够,可适当补充20万元额度的意外险。
养老保障方面,主要考虑女方的晚年生活保障,最合适的养老金保险应该是月月保证领取,时间至少保证30年以上,而且不允许提前支取、退保或贷款的,因此,养老险可以选择分红型的,因为目前保险分红是抵御通货膨胀的较可行途径。张小姐通过保险方式准备的养老金至少应相当于每月2000元的水平。也可以选择夫妇共享型的养老险,当一方不在时,另一方可以继续领取,而且保证领取的时间不变。当然,钟先生和张小姐在选择商业险之前不妨先去参加相关的社保。
一、服务对象的定位
关于服务对象的定位,就是回答个人理财业务为谁服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银行要了解现实的客户群体和客户资源状况;另一方面也要分析实际的客户服务能力。笔者认为,对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对象的定位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客户数量不盲目求多,而在于精。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客户规模扩大固然很好,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客户数量超出现阶段的服务能力,势必会降低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自然随之降低,造成银行声誉受损,则得不偿失。
第二,应对市场需求,合理细分客户。目前,各家银行将个人客户笼统划分为高端客户、中端客户和低端客户。由于不同客户群的消费偏好存在差异,因此各行应该通过细分客户群,对客户群体的特性及需求进行详细描述,进而为产品服务和差别化服务提供支持。一是需要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理财师自己的客户档案;二是定期整合同一客户办理存款、贷款、证券、银行卡消费等多项业务的信息,以此作为细分客户的依据;三是通过对目标客户的后期维护,获取客户的性格、爱好、家庭成员、收入结构、投资偏好等更多信息,建立完整的个人优质客户信息档案。
二、服务渠道的定位
渠道选择是银行服务的关键环节。目前,商业银行对个人高端客户的服务渠道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财富管理中心,一般服务于个人金融资产达到300~500万元以上的顶端客户;二是理财中心(独立式理财中心),主要服务于个人金融资产在50~300万元的高端客户;三是非独立理财中心、理财室、理财窗口,主要满足高端客户日常的金融需求。现有各家银行的理财业务服务渠道主要为第三类。
受客户资源及自身条件限制,发展个人理财处于起步阶段的分支行来说,服务渠道应定位于第二、三层次。从理财中心选址方面来看,应该选择客户资源较为丰富、客户经理对客户了解程度较多、建立有客户档案、能有效协助理财工作的网点;从功能设置及营业环境要求来看,应满足私密、安静、舒适的环境要求,同时方便客户办理如存取款、基金买卖、个人贷款等业务,便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服务内容的定位
个人理财服务内容是否充实是影响个人理财质量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每一次个人理财服务,就是在指导客户选择、购买产品的过程中实现并完成的。离开了个人金融产品,个人理财服务便虚化了。
个人理财业务是个人金融产品的产品链,涵盖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全部业务种类和服务内容,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因此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首先要对自身产品进行细分与整合。一是产品细分。银行应对个人金融产品及相关行业产品进行关联性、差异性分析。比如基金产品,目前国内约有五十余家基金公司的三百多只基金,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产品细分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二是产品整合。在产品细分的基础上,通过产品组合与创新,深化产品内涵,满足客户不同时段、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比如,招商银行的“伙伴一生”金融计划,含炫彩人生、浪漫人生、和美人生、丰硕人生、悠然人生五类套餐,融合了储蓄、投资、保险、电子银行等多项产品,值得各家银行借鉴。
四、服务方式的定位
在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之后,选择适合的服务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
1、组建理财小组。在未建立财富中心或理财中心之前,可先组建理财小组,工作职能定位为理财业务和高端客户服务的管理和经营部门,以理财业务和服务为依托,重点维护和拓展个人高端客户。理财小组定期与高端客户和客户经理进行沟通,收集市场和客户信息;协助客户经理对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客户进行培育,进一步挖掘客户资源;负责客户经理理财业务的指导、培训和推动等。
2、推行双客户经理制。在理财小组与客户经理之间,建立挂钩联系制度,提供“多对一”的“双客户经理加理财团队”服务模式。即每个高端客户都有理财小组和客户经理为他服务。理财小组负责理财规划、增值服务,客户经理负责日常交易服务,双客户经理之间实现无障碍的转接,并以会员制形式对全行高端客户进行维护和管理。
关键词:个人理财;财务规划;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8-0062-03
一、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经过10几年的的发展已经初具了规模。
1.理财产品不断丰富,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更新速度和灵活性不断提高
根据《2008-2009年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各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理财产品合计销售总额达8190亿元人民币。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头三个季度理财产品新增规模就突破了2万亿元人民币。同时,银行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基金、债券和保险产品,银行开始涉足个人外汇实盘交易、黄金买卖等业务。
2.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完善的多层服务网络正在建立
国内各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网点建设,大部分银行的对外机构都将传统的高柜改造成高低柜分离,网点功能上注重理财服务,对客户实施分层管理,相继建立了理财中心、理财室和理财窗口,满足对不同客户的服务要求。
在人力资源上,经过几年的严格挑选和培训,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建立起一支比较优秀的客户经理队伍,对个人理财的认识上他们开始思考如何从单纯推销产品向为客户综合服务发展。
在技术支持上,各种软件的不断开发,对产品的创新、客户信息的整合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3.品牌意识不断加强
品牌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重视,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理财品牌如建行的乐当家理财、交行的沃德财富、招行的金葵花理财等等。
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各家商业银行都已经认识到中间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将工作重心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中间业务中个人理财业务占据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虽然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相比于外资银行,国内商业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原来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
1.全方位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以产品营销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还没有改变
个人理财,又称理财规划、理财策划、个人财务规划等,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客户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国际理财协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理财策划是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顾客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顾客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进行储蓄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税收策划、财产事业继承策划、经营策略等生活设计方案,并为顾客进行具体的实施提供合理的建议。”我国银监会在2005年颁发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理财业务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专业服务,但目前银行还是以产品营销为中心的模式,大部分的理财客户经理日常的工作却是单纯的销售银行产品,每天搜索行内的有存款客户,通过电话或其他手段向他们推荐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债券,而不考虑客户是否实际需要,金融危机以来,股市基金市场疲软、大量银行理财产品负收益,客户投资出现亏损,严重影响了银行理财的形象和信誉。
2.客户细分粗放型导致服务方式的单一性
国内商业银行已建立初步客户细分机制,对高中低端客户采取了差异化服务,但粗放型的细分方法,往往只单纯根据客户的银行资产进行划分。单一属性的客户划分导致采取的服务方式单一性、非针对性。
3.高端人才缺乏、从业客户经理素质有待提高
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较优秀的理财客户经理,但这些客户经理或者是从原来的柜员转型、或者是从新分配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虽然经过严格的培训,依然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的问题。而国内高财富净值客户日益增多,他们对那些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的理财知识,能处理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同时精通税收、法律等相关知识的高端理财人才有强烈的需求,但国内银行对这方面的人才极其欠缺。“我希望能有值得信任的、专业的私人银行家为我提供理财服务,帮我进行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最好还可以帮助我照料一些私人事务,这样我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我的时间。但是很遗憾,目前在国内我还没有看到哪家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某高财富净值客户在接受采访时做出的表示。他的这番话也代表了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共同心声。
4.产品创新滞后市场需求,同质化严重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理财产品,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要发行新的理财产品流程复杂,除了行内自下而上的多道流程外还需要经过相关监管部分的审核。繁杂的工作流程使产品刚面试就跟市场发生了脱节。
同时商业银行因缺乏高水平的产品创新人才,以及国内政策、资本环境的影响,产品创新表面化,无法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过分借鉴国外的成熟产品,甚至照搬照抄,导致产品水土不服,不适合国内客户的需求。
因为产品创新能力不够,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各银行间产品同质化。
5.个人理财缺乏风险意识,风险防控能力薄弱
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和理财服务中缺乏风险意识。主要表现在:
(1)产品设计上,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控能力、无法及时识别计量市场风险、产品定价能力差,导致产品设计不合理。2009年多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或零收益与产品设计上没有足够重视风险管理有很大关系。
(2)在产品营销及产品对外宣传上过分强调收益性,而忽视风险提示。产品出现亏损时银行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3)部分商业银行未建立服务监控体制,缺少相应的系统支持,导致客户评估、后续跟踪服务等各方面的理财服务不规范,错误销售和不当营销的情况时有发生;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完善缺少应急处理能力和各种情景分析能力。
三、个人理财发展对策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多层次服务网络
(1)改革银行组织机构、完善理财客户经理体制。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财服务,应该调整银行组织机构,对理财客户经理进行细分。现有的客户经理制度是将理财客户经理分为理财顾问、客户经理和高级客户经理,这是从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服务客户类型来划分。要改变以产品销售为中心的模式,应该将个人理财师分离出来,变成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他们的工作重心是提供理财规划、咨询。高级理财师向高财务净值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而其他客户经理的工作重心则偏向于行内产品销售。
(2)调整客户经理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关系到每个客户经理的切身利益,只有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的考核制度,理财客户经理的绩效与一大堆的指标挂钩:基金的销售额、保险的销售额、理财产品的销售额……,这导致每个客户经理都在忙于推销各种产品。
合理的考核制度要根据岗位来定各种指标,不同岗位、级别的指标设置要合理,指标的内容及币种要恰当,指标与绩效的挂钩程度要适当。
(3)加强科技开发,整合客户信息。各商业银行近几年加重了信息系统的投入,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对大部分银行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客户信息数据没有及时保存,断裂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需要银行投入精力进行客户信息的整合,同时还需要开发相关软件,为理财业务提供支持。
2.创新理财业务经营机制,合理规避政策限制
(1)分业经营制约了个人理财发展。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商业银行禁止开展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理财业务筹集的资金也只能投资在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而像保险、基金、证券等业务,只能推荐或。分业经营对理财的影响表现在:第一设计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范围下载,收益空间相对较小;第二与欧美等许多大银行相比,我们的理财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善的理财业务,由于欧美国家实行混业经营,他们可以从事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理财资金可以在多个市场流动,个人理财在服务上通过利用多种手段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更好的做到了综合性理财服务。
(2)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规避政策限制。要使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必须要破除分业经营,但在目前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银行应该调整经营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规避政策限制。
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继续通过开发信息技术,银行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管理、业务的服务。
其次要做到信息共享,整合客户资源,使优质客户双方共同维护,从而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
而深层次的合作就是共同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如将银行贷款证券化、利用银行利息设计新的基金产品等等。
3.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理财需求
(1)加强产品创新,使理财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创新是发展理财业务的核心,银行应该加大金融产品研究的投入,多做市场调查,开发出适合本地客户需求的产品,不应该盲目照搬照抄欧美大银行的现有产品。如可以开发流动性强的产品,实现T+0清算。
(2)加强理财模式的创新,银行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的理财模式, 如网上个人理财、手机理财。目前一些银行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如招行的网上银行,已经实现了自助买卖基金、个人炒汇、个人黄金买卖。
(3)制度创新,理财产品的开发,服务的完善还需要制度创新,尤其是简化产品创新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内部流程要设计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正确定位,细分客户,提供更针对性的服务
理财服务的完善需要更好的细分客户,真正做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客户细分包括两个方面,纵向细分:对中高低端客户的划分还要更加细致,不能单纯从银行资产来判断;横向细分:如高端客户,需要通过其他属性再次分类,如根据年龄、爱好、职业等等维度,只能这样的细分才能在服务客户时做到有的放矢。
要更好的细分客户首要任务是要梳理客户信息,建立一个丰富的客户信息库,只有了解更多的客户信息,才能多维度的细分客户。其次要通过数理知识,建立更科学分析方法。
5.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组建高素质的理财团队
(1)产品研发人才。理财产品的开发需要一支精通资金业务、投资知识的专业人才。银行应该适当引进国外的精英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带动其他人员的培训。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人才失业,国内很多银行适时引进了不少人才。这也表明国内银行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
(2)理财服务人才。商业银行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多层次的理财客户经理队伍。个人客户经理制度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掌握产品的优缺点,相比于其他理财产品的特点等,,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税法、会计等行业的相关知识,只有对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提供综合性的里财务。银行要建立合适的培训机制,鼓励理财人员积极参加各类专业考试,如CFP考试。
同时银行要建立适合的薪酬制度,客户经理晋升制度,制定理财人员服务规范,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6.加强风险管理,防范理财风险
目前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比较薄弱,部分中小型银行甚至还没有建立风险管理部。而大部分城商行的风险管理部主要是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对复杂理财产品的风险防控能力很差。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理财业务主要要防范以下几种风险:(1)理财缺乏整体规划,忽视战略决策的决策风险;(2)内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产生操作风险;(3)理财产品包含复杂的资金业务,但银行没有资金业务风险防范能力,无法规避市场风险;(4)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完整,给银行带来信誉风险;(5)个人理财师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带来道德风险;(6)人行个人征信体系还不完善,银行的客户信息资料缺失,导致无法正确把握个人信用,引发信用风险。
要防范理财风险,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调整银行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架构,使风险管理能做到独立监管。(2)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使银行可以正确识别复杂业务的风险。(3)引进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系统,减少国内银行的摸索阶段,但借鉴的国外经验需要进行本土化改良。(4)防范理财道德风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个人理财师的职业道德,银行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个人理财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包括认定前的培训,严格认定流程,以及认定后的后续培训和考核。职业道德应该直接与理财师的薪酬制度相联系,加大理财师违规的成本。(5)银行监管部门应该建立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监管体制,保证客户对产品的知情权,在客户购买产品时,要向客户充分说明产品的风险性以及一些隐含条件。(6)人行需要加快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各银行要及时向人行上传客户信用信息。商业银行尽快完善个人客户信息,各银行间要做到客户资料有条件共享。
参考文献:
[1]邹睿蓉,邹睿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与对策分析
[2]张颖.个人理财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关系:管理
一、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关系有效管理的意义
商业银行通过对个人高端客户关系的管理,加强对顾客高度关注,让顾客有参与感,不断挖掘和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了个人高端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企业的赢利,客户关系的有效管理能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深入了解高端客户对银行提品的需求与期望,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能挖掘更深层次的需求;二是收集客户在使用产品和享受服务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质量;三是为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提供了信息的支持和动力;四是通过客户关系的有效管理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依存度、贡献度和忠诚度,实现银行、客户双赢。
二、目前个人高端客户维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人高端客户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建立和维持与这些特定顾客的关系能够为银行带来很大的价值,客户关系价值高,其所创造的利润就高。然而目前商业银行在高端客户关系管理中表现“四个不到位”。
(一)日常维护不到位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未对高端客户形成标准化、流程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制度,部分基层负责人把高端客户看成是私人资源,客户资料常常随着网点负责人的流失而遗失。使高端客户管理维护严重不到位,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柜员之间未形成分层管理和立体式的维护模式。使日常维护脱节和售后服务不到位,客户的整体忠诚度不高。
(二)综合服务不到位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高端个人客户的管理普遍采用客户经理制,但在笔者开展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中显示,“客户经理服务素素高”的重要性和具体的表现差距比较大,说明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制起步晚,客户的理财需求不断提高,对客户经理的整体要求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大商业银行的理财师队伍日益壮大,客户对银行客户经理提供的服务越来越挑剔。商业银行也因此陆续出现了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业务、“财务总监”等理财业务,要为中高端客户提供银行业务、投资、咨询、财务报告等一篮子的服务。但从我国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整体情况看,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理财知识仅停留在书面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综合理财能力,难以真正发挥理财师作用、很难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和前瞻性的理财信息。“营销”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关系营销的层面,在产品营销的理念未根本转变,营销产品立足于短期利益,没有在营销产品中引入资产配置的概念,很难做到根据客户的需求向中高端客户提供合适的理财方案和建议,难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使客户购买产品时产生投机心理。理财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风险,使客户产生不信任态度。
(三)产品创新不到位
从笔者开展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理财产品的品质非常高”、“足够的理财产品”重要性与服务表现差距较大,客户对产品及产品的收益情况整体满意度不高,有些客户甚至意见很大,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弱、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品种单一、缺乏吸引客户的组合产品及个性化产品、产品设计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和投资回报分析、客户的满足度和产品的赢利水平整体不高。在各大商业银行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存款、个人贷款、信用卡等主要传统产品,近年来。保险、基金、证券业务及相关的理财产品不断推出,但客户总习惯于办理存款等传统产品,而且普遍认为银行这些新产品风险和效益可信度普遍不高。
(四)工具使用不到位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客户信息系统的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客户信息库的管理上,但由于起步较晚,系统的信息更新较为落后,缺乏客户信息的支撑体系,如难以掌握客户及时、全面的情况、对客户的需求把握不准、提供的产品缺乏针对性,使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低,产品覆盖率低,对某个银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低,使客户的金融资产并不牢固,从而影响客户级别。客户经理对OCRM系统不够重视,未能熟练运用系统,高端客户档案不健全。当客户出现AUM明显下降、客户等级下降、账户大额异动、客户销户等情形时,没有及时关注和挽留客户,造成客户流失较大。各大商业银行的客户信息系统仅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正如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融管理咨询事业部总经理韩海京先生在“关于CRM战略劲爆客户价值暨2002年客户关系管理在金融服务业的拓展机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以客户终身价值为判断依据的业务评价体系,没有独立的机构负责客户关系的管理,缺乏客户的交易和行为信息,客户属性不清,缺乏动态管理,客户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下盲目开发新客户等。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也试图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应用和新型IT系统的上线来加以解决,如目前有不少银行正规划经纪人系统、数据挖掘和数据发现系统、网上的一对一行销系统。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成功客户关系管理的案例还非常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从业务、技术、流程、培训等方面综合地来对客户关系管理进行规划,没有真正体现客户终身价值的理念。”(吕巍,院红,2007)
三、实现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关系有效管理的途径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清楚界定现在和未来客户利润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银行内部的各种资源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对银行而言,每个客户创造的价值各不相同,因此,对待不同类别、不同价值的客户,商业银行所采取的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针对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的一些具有实操性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强化”:
(一)理顺工作流程,强化维护工作
建立健全《个人高端客户关系管理办法》,理顺客户维护流程,建立基层网点挂钩及帮扶制度,作为个人高端客户管理部门要实地指导和帮扶网点开展高端客户维护工作;进一步明确网点基层负责人及客户经理职责,加强培训和督导,要将日常工作70%以上的时间花在高端客户维
护和产品营销,对每个客户经理维护高端客户的人数、每天联系的客户数及频数进行明确的要求。商业银行一般将高端客户划分成黑金(钻石级)客户、白金级和金级等客户,根据各类客户的贡献度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实行“客户金字塔”(见图1)的维护模式,建立“双人”责任制,如钻石级客户分别由网点经理、客户经理担任AB角,白金级、金级客户分别由客户经理、理财经理担任AB角,形成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前台柜员的立体服务模式。
(二)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综合服务
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否需要资产配置,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人生阶段,而非拥有资产的绝对数量。一般来说,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才能使资产更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的投资产品上,以取得更合适的投资回报。因此作为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要立足于长远,从客户资产配置的角度,根据客户不同的人生阶段进行产品配置,开展综合营销,与客户建立持久、双赢的关系。同时要将已经通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组织起来,建立财富管理团队,优势互补,为客户传递理财产品信息和投资市场新动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尝试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建议,帮助客户动态配置资产,实现客户保值增值。同时开展生日、重要节日、纪念日问候拜访等亲情服务及子女教育、风水命理、投资理财等专家讲座和沙龙活动,进一步打牢客户基础,巩固客户关系。
(三)把握客户需求。强化产品创新
强化功能营销,找准客户需求与产品功能的切入点,挖掘和解决客户需求,时刻响应客户的需求是商业银行制胜的法宝。通常,客户的需求是动态变化且永无止境的,在客户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同时,原有的产品和服务不可能始终满足商业银行占有市场和价值增加的需要,产品和服务的改进与创新成为吸引客户、稳固市场份额、开拓市场、增加自身价值的利器。因此商业银行要致力于产品的高科技含量。进行整合性、前瞻性产品的研发,存产品创新的过程中,既要面向广大客户的一般需要,又要特别关注高终身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商业银行也陆续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例如:工商银行的“灵通在线”,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财富系列,国银行的外汇宝理财产品等。争取通过创新产品种类和提高收益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因此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否识别和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在清楚地了解这些潜在需求后,学会创造需求,迅速地提供相适应的产品以满足客户,是取得业务竞争优势的关键,即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四)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工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