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律专业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转型升级是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河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本地旅游资源禀赋等诸多因素,从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形态、结构优化等入手,就河源休闲旅游的产品结构、配套措施、旅游元素、客源需求等系列问题寻求突破,增强休闲旅游的经济辐射作用,塑造河源市休闲旅游城市品牌。
关键词:产业转型 休闲旅游 产业发展 河源市
产业转型的界定与休闲旅游研究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实现快速而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转型升级”,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旅游产业转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包含旅游城市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应该根据其自身条件情况,着眼于旅游产业制度创新、市场供求因素,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高附加值。一般而言,旅游产业转型分为发展观念转型、发展方式转型、发展结构转型等,目前国内多个省份正在进行旅游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其旅游综合效益明显。
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进行旅游城市品牌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潮流,也要适应休闲产业自身的需要。任何旅游城市,只有树立了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的品牌形象,才可能在旅游业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从休闲源起、休闲旅游产业的界定与属性、休闲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休闲旅游产业的供给系统、休闲旅游的空间布局模式等视角进行思考与研究。1883年,拉法格《休闲权利》著作的诞生被认为是休闲研究的直接起点;此后,1899年,美国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发表标志着休闲学研究在美国诞生,这本著作的发表标志着休闲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休闲与消费,休闲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1970年,在联合国的帮助下,在比利时召开的国际休闲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休闲》。指出:休闲活动与健康和教育同等重要,政府应保证其公民能够参与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休闲活动。休闲旅游就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休闲产业应从影响城市品牌受众或利益相关者的体验、满意度和感知度出发,做总体研究分析。郑健雄教授在《休闲旅游产业概论》提出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五大面向,提出了吸引力系统与休闲旅游产业,并展望了国内休闲旅游发展的趋势。
目前,将传统的休闲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并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予以具体体现,是相对较新的学术研究领域。要做到旅游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产品的系列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文化性、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社会条件支持系统的配套、城市品牌整合传播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因此,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保证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是休闲旅游产业发挥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颇具研究意义的主题。
广东河源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休闲旅游产业品牌初步形成
广东河源这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作为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京九铁路入粤第一市,通过惠河高速、广河高速全面融入珠三角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拥有优良的山、水、林、泉、人、文、龙等七脉资源,素有“粤东宝库”之称。河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优越的自然环境成就其“青山绿湖碧水城”的美誉,目前开发了以生态旅游龙头,温泉度假为新兴品牌的旅游景区(点)37个,其中4A级景区4个。河源在2003 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随着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河源旅游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的旅游城市品牌,尤其是温泉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为休闲、度假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如投资60亿元的东江源温泉度假村,投资30亿元的康禾温泉,投资20亿元的广晟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二、三期工程,投资45亿元的“东江·巴登城”综合性旅游项目等。
(二)旅游产业收入稳步增长且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凸显
按照河源市的旅游与城市发展规划,河源目前正在努力建成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广东绿谷,致力于打造岭南地区最有影响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并继续提升“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等五大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004至2012年以来,河源市旅游接待人数平均以26.16%的幅度增长(见图1)。据统计,2011年接待游客13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亿元。2012 年河源市入市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入市旅游人数1672.78 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达 152.46亿元,同比增长149.5%。预计到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113万人次,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
目前,河源市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3万多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近15万人,带动了全市上百个新品种、新包装的土特产品上市。到2015年,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间接从事旅游行业就业人员达30万人以上;到2015年,全市建设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发展旅游业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
(三)游客满意度较好且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通过对到访游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满意度总体上处于较满意水平。在抽样调查的景区(点)、酒店、旅行社中,万绿湖风景区、苏家围风景区、叶园温泉度假村、万绿湖东方国际酒店、万绿湖旅行社等满意度指数较高,均超过优秀水平。其中温泉度假游满意度最高,游客重游欲望较强烈,高达93%;游客对旅行社接待服务整体满意度指数最高,为97.5%;同时数据显示不同类型游客的满意度有差异较大,满意度高低与游客职业亦息息相关。游客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和生态尤其看重,正是这点,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另外,调查访谈发现,河源市休闲旅游产业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政策支持效果显著。
河源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困扰
从产业转型的视角看,河源市的休闲旅游产业以温泉度假为突破点,抓住城市的整合营销与宣传,在2012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着瓶颈与困扰。首先,河源市部分休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景区容量控制上投入力度不够。其次是休闲旅游项目用地指标紧张,温泉度假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发展受到明显的限制。部分项目因为群众征地利益处理问题,推进难度加大。第三,目前休闲旅游景区除温泉度假景区外,有实力的旅游龙头企业较少,旅游景区门票之外的经济收入不乐观。最后,旅游产业管理与执法机构不健全,休闲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不足,旅游行业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河源市休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一) 开拓旅游市场,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坚持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将一些条件较好的度假区和度假村建成为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的创收基地。在旅游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河源应该认识到发挥本地各项优势旅游资源,整合当地已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把握本土客家文化脉络与资源禀赋,寻求自己的个性特色,构建强势的核心竞争力,塑造独特的旅游休闲度假品牌。根据近几年河源政府工作报告可知,河源市政府确定本市的生态旅游优先的发展原则,旅游将加快形成“一心两带四个特色板块”的空间布局,即:滨湖城市生态旅游中心、万绿生态旅游度假区产业带、滨江休闲度假产业带、东南西北四个特色板块。
(二)坚持资源可持续发展,培育休闲旅游新业态
在旅游景区、度假区(村)的选址建设及其项目开发上,应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保证环境持续利用的基础上,使度假区和度假村真正成为休闲度假游客追求自然的乐土。河源在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中,必须以游客的感知体验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研究要素。应该关注游客的感知体验,通过调研游客的不同职业特征,将顾客体验作为标准,提高顾客满意度。河源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从游客视角出发,找寻出影响游客对旅游休闲度假感知的要素,并将其与河源自身旅游资源相结合,将产品结构、配套措施、旅游元素、客源需求等系列问题列入产业发展研究中,进一步论证休闲旅游新业态,通过实践丰富与塑造河源市休闲旅游品牌。
(三)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河源应该将根据各县资源的实际情况,发展不同档次和不同类型的度假基地。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抓紧机遇,以市场经济作导向,不仅要挖掘本地突出优势资源的特点,开发高层次旅游产品,以优、特、新、美取胜;且要强化河源旅游文化内涵,功能应多样化,如发展疗养旅游、生态度假旅游、恐龙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十类休闲度假产品(见表1),使旅游项目多样化,适合不同层次、不同职业游客的需要。
(四)突破传统观念,提高景区管理及整合营销水平
景区应及时更新旅游信息,开通官方网页的在线咨询与预订系统,以便游客查询、预订、投诉、建议等,还应该重点对购物、娱乐产品、食宿条件等信息进行,宣传景区间交通连接示意图、环保理念等。另外,景区旅游交通标识应该国际化,重视企业文化的打造,应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创建5A级旅游景区,提高景区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景区接待、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以及农家乐的统一服务标准,实行挂牌管理。河源各休闲度假景区学习研究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特点和趋势,研究旅游管理和经济部门的决策和资讯,积极组建休闲度假景区联盟的,找准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对接点,整合营销并试行一票制
河源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急切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并从根本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转变旅游发展观念。重点要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实现产业资源共享与互补、培养专业人才等,并在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因此,进一步促进休闲旅游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意义重大,必将丰富河源市休闲旅游品牌塑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孟文,李琳琳,朱易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论文关键词:旅游;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业迅猛发展,各旅游企业对涉外旅游人力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高职加强精通外语的旅游人才培养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成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课程的实施紧密相连,而课程的有效实施又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此,应加大高职旅游专业英语的课程改革,积极推行高职旅游专业英语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从当前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来看,力度还不够大,范围还不够广,大多仅对开发价值感兴趣,并停留在研究层面,对一些课程资源的实践操作研究还远远不够,还相当有限和薄弱。鉴于此,需要对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些问题作某些思考。
二、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避免的两大误区
(一)开发导向不明确
高职旅游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工具,以旅游交际为技能的复合型专业。其课程体系通常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和特色课程五个模块所构成。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往往忽视考虑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统一,而简单地将课程资源按五个模块课程进行排列组合,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面向一个专门的岗位群,并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具有“宽专多能”和“终身学习”的特征,社会对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涉外旅游人才,他们应有较全面的旅游文化知识以及较高的业务素养,他们还需要掌握较高的英语技能,这样才能较好地为其提供就业条件,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尚有偏颇
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我国长期将之定义为教学资源,并把其主题归属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及其教辅材料,它们应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必需和重要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在纸质印刷时代,这一点无可厚非,而且就是现在,教材仍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可悲的是,我们的很多教师错误地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虽然我国的旅游英语教材相对还比较丰富,但其中也不乏以劣替优,以次充好现象,导致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左右为难,顾此失彼,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难以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三、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民主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相结合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以院校为中心,实行开放的、民主的决策,它应组织教师、学生、校方领导、课程专家、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共同参与,共同来完成课程计划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它应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体现一种参与、合作、民主的原则,实现一种开放决策、动态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学校教务、设备、图书馆等部门的通力协作,需要上级教育甚至旅游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旅游企业相互交流与合作。譬如,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会同涉外旅游机构,在涉外宾馆、饭店建立实习基地,以此共同开发涉外旅游活动的实训课程,等等。另外,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以便让课程开发者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余地,让课程开发者拥有更多的民主管理权。这种多方参与、多方协作的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较好地实现了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与适用性。
(二)应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培养既具备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又掌握过硬外语交流能力的旅游业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提高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应用性便成为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方向,如何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基本的职业技能便成为其重中之重。为此,在开发利用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时,要以学生为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结合相关行业、职业生产实践。另外,由于旅游从业人员较强的英语能力不仅是从业人员让外国游客更多、更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是提高和深化游客旅游知觉的基础,也是与他们心灵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重点,以不断实现学生职业岗位的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学科基础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原则
长时间以来,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体现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专业英语比较薄弱,重视不够。而且,英语课时中基础英语占的课时比例偏大。另外,从教师的配备看,现任高职院校专职英语教师,毕业于普通英语专业的占多数,基本属于语言文学或者教育专业出身,大多对旅游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掌握不深,甚至一知半解;而旅游专业教师对英语知识和语言教学经验却又非“科班”出身,两者不能很好地兼容。为此,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要做到英语专业和旅游专业的相互结合;同时,辅之以适当的基础英语教育,做到旅游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的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也就是说,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注重英语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多增加一些应用型、技能型等知识内容,一定要在该过程中真正体现职业融入学业再学业凸现职业的教育理念。
四、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种模式
(一)围绕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应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强调从“非教材”、“去教材”的角度来理解课程资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是重要的、核心的课程资源。目前,高职旅游专业英语教材在市场上可谓种类繁多,结构多样,譬如:按照旅游文化以及旅游景点的角度编写的《导游英语》(陆志宝编写);按照涉外饭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分类编写的《饭店实用英语》(郭兆康、赵宝国主编);按照游客由入境到出境的全过程顺序编写的《饭店专业英语》(v.wordall编写);按照旅游活动的各环节编写的《实用旅游英语》(杨华主编),等等,种类繁多。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教材的开发的确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学生及英语课程建设发挥了不少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旅游英语教材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充足的资料,但其中也不乏鱼龙混杂的,存在着层次定位模糊,与市场脱节,实训环节缺失等诸多问题。由此,今后高职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相关教材的开发应以学校为基地,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学生实际水平,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当前各类教学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合理调整和科学整合。教材是严肃的、权威的,但不是金科玉律。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研究、挖掘教材,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对教材采取增补、删减、置换、重组等方法,灵活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实现教材编写的预设目标。
适应新形势旅游业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旅游英语教材的内涵应有新的更全面的发展。它不仅仅包括教科书、指导书、辅助读物,还应包括多种与旅游英语有关的各种录像录音、报刊杂志、计算机软件、图书资料、光盘以及其它网络信息资源等。此外,还应注意一些“活教材”,如现实生活、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等。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让学生分享这些资源,拓展视野,强化情感体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围绕学生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教与学的主题。适应课程与教材开放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上,正逐渐由原来的由教学专家为主导转变为多元主体。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学生掌握旅游英语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应该多元化,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也显得更加频繁和重要,他们已经成为了旅游英语课程资源的特殊开发者。而且,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他们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都成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学生的旅游英语课程资源,首先,要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教学活起来,要超越那些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等都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份;其次,要注意激发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资源,并逐步改变其在教学中的客体地位,让他们变接受知识的被动逐渐到主动成为探究知识的建构者这方面来,以更好地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究性活动服务。学生开发与利用英语课程资源,具有渠道广、多、形式活等特点,要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并以此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积极推进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围绕教师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高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仍相对滞后,少数课程专家仍然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广大教师尚属于配角,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将课程资源纳入其研究视线。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很难在学生面前展现课程专家的意图。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真正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改变只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倾向,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对高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师而言,一方面,要确认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因地制宜地结合地方主要旅游资源以英语形式呈现旅游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摒弃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观点,加深了解课程资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尤其要把自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唯此,才能使各种资源、学校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不断提高其自身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技能,又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济转型 旅游业
据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目前,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关闭,诸多工矿城市面临资源衰竭。近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因此,国家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江西萍乡地处湘赣边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我国老工矿城市之一,迄今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全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可开采量为4.01亿吨。但是百余年的不断开采使萍乡市煤炭资源不断衰减,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2亿吨,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开采成本成倍增长。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江西萍乡在10年之内将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其煤矿数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1994年的1600万吨下降到了2007年的995万吨。资源日趋衰竭带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萍乡经济、财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第一产业、加工业、服务业较为脆弱,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萍乡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由此带来的再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地面塌陷、酸雨、水流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成为困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江西省萍乡市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通常集中讨论的是有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国内主要讨论的则是解决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通常是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由工矿业向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转变。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传统工矿业所发挥的经济效能日渐衰减,经济转型势在必然。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将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合理引导还能起到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功效。因此,旅游业能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绿色通道。萍乡市拥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系列红色遗址、工矿遗址、武功山、杨岐山、孽龙洞等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拥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调整地区经济结构、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把旅游业作为萍乡市新兴重点产业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部门应积极主动融入地区经济转型进程,一方面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完成原有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在有重点、分梯次地开发绿色、红色、古色等各类旅游资源,同时注重对工矿业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转型的无缝对接。
旅游业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思路
(一)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作为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长期以来对煤炭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煤炭资源日益衰竭,萍乡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矿业、矿产、矿城、矿工”四大问题,其中矿业、矿产是经济问题,矿城、矿工是社会问题。萍乡市经济转型应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为基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治理污染;既要发扬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关注发展速度,又要关注发展质量;既要经济效益,更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应属于限制发展序列,污染少、就业容量大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应大力加以发展,其中旅游业便是重中之重。
(二)区域发展方向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再认识过程,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样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从单一依赖矿产资源到将目光投向前景更为广阔的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原先具备单一生产功能的矿山、矿井、工矿企业可以进一步赋予其完善的旅游功能;进一步重视地区绿色、红色、古色各类旅游资源的深度发掘,使其由资源向产品转化。旅游产业替代煤炭产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不仅在于正确认识到资源的旅游价值,更在于旅游产品、经营手段以及服务理念的创新。
(三)旅游产业素质提升
江西萍乡旅游产业长期处于经济发展序列中的从属地位,制约了其快速健康发展,旅游产品老套、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建设滞后等问题使旅游产业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目前应以国家大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契机,调整萍乡市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加大各类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开发力度,以“武功山高山草原观光、安源红色工矿旅游、羊狮幕温泉休闲度假、杨岐山禅宗文化体悟、石洞口民俗风情体验”等项目为重点,推动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抓好内部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依托长株潭城市集群、大武汉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大力开拓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要旅游客源地以及海外旅游市场。
转型中的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产品开发:红绿并举战略
旅游产品开发一方面应顺应市场需求趋势,另一方面则应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基础。江西萍乡旅游资源较为多样,其中以安源、武功山为代表的“红”、“绿”资源最具特色。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实施红绿并举战略,以武功山、安源为两大核心辐射带动地区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主打产品特色鲜明,辅助产品品种齐全。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体验功能设计,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提出更高要求。
(二)区域合作:湘赣互动战略
区域旅游合作能够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客源市场的有机整合,可以通过联合营销、线路组合等手段建立双赢互惠机制。江西萍乡是湘赣边界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与湖南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脉相近,具有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两地应在旅游交通、产品开发、线路编排、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协调一致,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无障碍旅游通道。萍乡市又是引领赣西与湘东、江西与湖南旅游产业互动的节点城市,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实施湘赣互动区域旅游合作战略。
(三)市场开拓:纵横四方战略
目前,萍乡市旅游市场组成相对单一,主要客源来自湖南和江西两地,市场总量有限,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应进一步拓展核心市场、做强基础市场、争取机会市场和开拓特色市场。为进一步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萍乡应积极向外围拓展,实施纵横四方战略,即向东大力经营“长三角”,向西逐步挖掘“云贵川”;向南深度开发“珠三角”,向北适度发展“京津塘”。对各细分市场都应制定相应的具体市场开发策略,对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根据各地市场特征抓住不同侧重点开展市场营销。
实现萍乡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
(一)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具有强大的客源招徕力,在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效果显著。《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其旅游主题形象为“百年中国见证,云中绿色家园”。这一形象很好地体现了江西萍乡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符合旅游形象设计的要求。但萍乡市旅游形象目前尚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主要是营销经费投入少、宣传形式单一、配套建设未跟上等问题所造成的。因此,要加大旅游形象营销力度,一方面加大营销经费投入,实施立体化旅游形象营销策略;另一方面统一协调内部建设,景区、饭店、交通,乃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都应服务于树立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旅游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形成类型丰富、结构合理、符合市场需求特征的旅游产品。江西萍乡旅游产品结构目前相对较为单一,以观光产品为主,表现形式也以静态为主,较为单一。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正朝多元化、体验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萍乡市应依托武功山、杨岐山、安源路矿和特色农业等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知识度假、温泉养生、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并着力丰富产品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内在品质,为旅游者创造独特的旅游经历和较高的旅游体验价值。
(三)推进休闲产业发展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旅游者的日益成熟,我国也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因此,江西萍乡旅游业要顺应现代经济发展大趋势,加紧发展休闲经济,大力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休闲、商务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和美食品赏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制定主城区娱乐休闲业发展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娱乐休闲特色街区,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娱乐生活,将萍乡打造成为湘赣边界的休闲度假中心。
(四)打造一批重点项目
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批重点项目作支撑,以项目为抓手,进而带动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重点项目安排一方面要考虑资源基础和区位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充分发挥其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目前,武功山、安源、杨岐山、羊狮幕、石洞口等地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高起点、高标准重点建设,可使之成为未来萍乡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景区。在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上实施“三大工程”,即重点转型提升工程、创意建设工程和资源主体工程,分别规划设计系列开发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项目,以持续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江西萍乡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凸显旅游业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必须大力推进旅游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加快旅游公路、道路交通标志、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建设,根据需要新建或扩建景区停车场,完善连通景区的客运系统。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契机,科学规划,争取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相结合,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为提升地区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旅游饭店、餐馆和旅游购物、娱乐设施建设也应同步配套发展,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tourism invests lowly by it delivers, 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few pollution, the catalytic nature to be strong high, the employment rate higher characteristic becomes in economic society reforming the first choice industry, Tangshan is the typical resources city, is facing urban reforming, the industry restructure equally with the numerous resources urban development, uses each kind of superiority condition fully, develops the tourism vigorously, promotes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reforming and the social economy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旅游业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
key word: Resources city Touris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作者简介:王淑娟(197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与区域旅游
基金项目:2009年度唐山师范学院发展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03
我国目前有660多座城市,其中属于因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共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目前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关闭,资源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矛盾日益突出。[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发展的必由道路。
一、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唐山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唐山是国内罕见的煤、铁、石油等资源聚集区,百年重工业的发展这形成了唐山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严重依赖。由于具有发展资源型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唐山产业结构以资源型重工业为主。从产业轻重比例来看,唐山市重工业比例逐渐加速,由2000年的79.1%增长到2009年的92.7%,而轻工业则由20.5%下降到7.3%。从唐山市前10大行业来看,资源型产业结构更加明显:几乎全部为资源型产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到51.5%。唐山市正下最大决心、下最大气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发展模式转变和城市转型。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被关闭,落后的产能被淘汰,许多企业都采用先进技术,减员增效。作为唐山经济支柱的钢铁产业,钢铁企业最多曾有100多家,通过以产权为纽带的整合重组,2008年唐山市钢铁企业减少到17家,淘汰落后产能炼铁产能577万吨、炼钢产能558万吨,仅此一项就会产生不少下岗工人,从而加大唐山市的就业压力。[2]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1]
资源型城市转型通常是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由工矿业向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转变,[1]旅游业以“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典型的朝阳产业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首选产业。[2]
二、唐山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唐山背山面海的地理格局、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和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造就了多种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拥有山、海、林、岛、泉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兼具历史与文化内涵的世界遗产清东陵等人文景观,北部山区明长城风貌古朴,原汁原,水下长城为长城独秀。市区内建设中的南湖生态公园、环城水系及曹妃甸海滨休闲旅游区将使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书写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五个第一”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的工业传奇)。1978年唐山大地震将唐山化为废墟,32年后在废墟上崛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座生态之城,工业旅游资源、地震旅游资源、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就都成为唐山特色的社会旅游资源。
2.2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3452.23亿元,全国城市GDP排名中位居第19位,居河北省第1位,人均GDP达6817美元,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81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在第18位,在地级市中排在第4位。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可能与保障。
2007年12月13日,唐山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1月份,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科技部确定唐山等20个城市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及京津冀区域合作和环渤海16个港口城市区域合作、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等为唐山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环境。
2.3 区位条件
唐山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西部毗邻的北京、天津经济发达,是我国主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客源产出地。与唐山市接壤的承德、秦皇岛是河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所以从空间结构上看,唐山正处于人口稠密、经济发展速度快、旅游消费能力强的经济区域以及旅游中心城市相互吸引和相互辐射的交错地带,唐山正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地带,正在形成京津唐一小时交通圈。该地区拥有2亿人口的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中国大陆总量的10%以上,是中国市场容量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京津地区是人口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聚集区,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700万,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50余万,相当增一个中等城市;至2015年将增加至1400万,且唐山市区人口已达295万。二是巨大的机会市场。北京和天津是国际性城市,也是旅游集散中心,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为唐山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市场,旅游消费的市场空间无限。
三、推动一、二产业三产化,实现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全面优化
“一、二产的三产化”就是对过去“大而全“小而全”运作的一、二业实施分拆,把应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部分分离出来,由不同性质与功能的第三产业来运作,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
旅游业在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覆盖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产业要素,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涉及到交通业、商业、建筑业、通讯业、金融业、外贸业、纺织业等诸多相关产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109个,[3][P120]在第三产业中是服务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行业,具有以“劳务”为主的服务性质,据专业预测,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者,就会带动第三产业相关行业3―5个就业岗位,旅游业每增加1元直接收入,第三产业相关行业将增加4.3元间接收入。[4]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成为安排劳动力就业的重点发展产业。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2009年唐山市服务业增幅13%,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4.6%,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5]
3.1延长一、二产业产业链
唐山是百年工业重镇,煤炭、钢铁、陶瓷工业文化发达,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工业资源打造工业观光旅游、工业体验游、旅游产品工业生产基地,如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陶瓷博览园等丰富、扩大了旅游业,满足游客对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求知和体验的好奇心。而企业通过以上项目的开发增加了经济收入,延伸了工业产业链,某些产品可实现就地向游客出售,减少了市场流通的环节和流通成本,企业还可借助这一平台向游客展示企业文化,获得很好的宣传与推介效应,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
唐山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针对京津冀城市圈,建立品尝型、采摘型示范农业园区,让游客尽享农事体验的田园收获乐趣,建立科普型、文化型、技术型农业园,发挥现代农业的教育、科普功能。充分利用丰富的河、海及湿地资源开展观光渔业和参与性水上项目。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对接,扩大农业生产的经营范围,拉长农产品增值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新型产业。
3.2优化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文化中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是正相关的关系,第三产业比重低说明该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唐山产业结构明显重型化,第二产业占50%以上,第三产业中34.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6]旅游业是典型的综合型产业,旅游产业链上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构成旅游业,各要素相互依存,“工旅互动”与“农旅互动”既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同时又培育了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业自身比重的增加,从而逐渐弱化第二产业的比重,发挥旅游业其对其它行业的放大效应。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可吸纳就业人口空间无限,且旅游业越发展,“以人为本”的服务对劳动力需求越大,可以通过对下岗职工的行业培训吸纳他们从事旅游服务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劳动力的安置提供很好的平台。
3.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旅游目的地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目的地环境的优美与愉悦。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吸引力因素,洁净、清爽、和谐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唐山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在城市转型中重点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治理”,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整治力度,通过对落后产能和高污染企业的淘汰和整治,2009年唐山市淘汰落后炼钢产能360万吨、炼铁549万吨、水泥630万吨、造纸29.8万吨、小火电机组62.4万千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1.8万吨和6.5万吨,城市环境在不断优化。一手抓“培育”,培育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在采煤沉降带上建设现代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变工业废墟为天然氧吧,2009年扩湖工程形成11.5平方公里水面,栽植全冠大树7.6万株、造林4100亩、种植草坪和灌木3100亩,57公里的环城水系通航,面积达91平方公里的南湖公园一期工程峻工并对市民和游人开放,唐山正在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江小蓉,龚志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旅游业发展路径[J]商业时代2009(20)
[2] 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3]张广瑞,刘德谦,宋瑞.旅游绿皮书.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4]中国旅游局.2007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关键词:旅游;新业态;培养模式;课程改革
我国职业教育在旅游新业态发展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在学科发展越来越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基本是建立在以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开发模式。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更倾向于教学专业化、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
一、旅游业态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分析
酒店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贯穿于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社会经济领域中,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范围最广的产业之一,所以社会对酒店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较广泛的。这为酒店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进行该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的根本动力。
2.市场对人才需求质量分析
当前,酒店专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矛盾,这种矛盾存在既有学校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的差距,也有因学生兴趣志向转移引起。
二、旅游业态发展下人才培养能力分析
1.素质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能进行业务更新。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2.业务要求
(1)职业岗位知识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一定要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掌握现代旅游产业从业人员业务知识;熟悉公关、礼仪知识。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通用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专业及管理发展能力:具有基本服务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服务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产品营销能力等。
三、旅游新业态发展下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通过三年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与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企业第一、二线岗位需要。
2.人才培养模式
(1)知识与技能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导,区别本科理论教育,在教学体系上突出职教特色,以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两大体系”为框架,以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为内容,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结构,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站在国际化的高度和市场的角度设置课程内容,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不脱离实际发展。按照“以学生为主题,能力本位为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2)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中应强调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本专业课程设置应以社会和行业需要为原则,以“应用、实践”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酒店接待服务技能与旅游中低层管理技能为主线,以“酒店接待服务技能”为基础,以酒店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为目标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酒店参观实习;酒店专业实习;酒店服务技能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该体系综合素质训练和专业素质训练相结合,以专业素质训练为主,综合素质训练为辅,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逐年增加。除每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大量的课堂练习外,还按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校外参观实习、酒店操作实习、学期综合操作训练等环节,从教学学时数上和训练项目上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校企合作“2+1”的培养模式。旅游新业态发展下酒店管理专业是对实践要求较强的专业,由于行业流动率较高,相关的企业要求员工能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马上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才。要想培养出最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是目前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在课程设置中添加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和完成课堂教学,进入企业实习或见习,这样各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与社会需求实现最大程度的衔接,解决目前人才供需矛盾,促进行业的飞速发展。
四、结语
在旅游新业态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必须以不断满足企业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逐步探索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色,努力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改革,重视强化实践课程,突出课程的实战性和仿真性,优化提升综合平台课程的内容和水平,完善现目前人才培养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 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行业一线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十分必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必要性入手,对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探讨。
案例教学源于医学和法学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处方、手术或辩护、断案能力。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先把案例教学引入管理学课堂,并发挥到“极至”,把课堂时间全部用于学生对案例的讨论,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而是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
目前旅游业发展呈现大众化、科学化,旅游消费方式改变,我国的旅游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行业一线操作型、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然而,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效避免学生“高分低能”。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或是一些简单陈旧的流于形式的案例教学活动,都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试想,毕业生进入旅行社工作,不会开发设计新的旅游线路,或是在带团中无法解决突发问题,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所以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要与实践中的案例教相结合,给学生营造“实战”氛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学生的能力还体现于在案例讨论中表达自己、说服他人,倾听意见、修正自己。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大体分为讲授法、讨论法、辩论式教学法、角色互换法、综合法和案例分析法。不同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不相同,有调查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对激发学习热情的作用是最大的。因为案例教学法完全摈弃了教师、黑板、讲台这样传统的授课形式,教室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表演舞台,而是上演一场以学生为中心,案例为桥梁,教师学生一同上演的集体秀。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课堂主角。学生以自由讨论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见闻。
在案例教学中,先由教师讲述案例,再由学生自由讨论。同一个案例,因为个人经验和认识的不同,学生会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讨论结束的时候,大家会从众多答案中挑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摆脱了标准答案的束缚,有助于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并使学生记忆深刻。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点
(一)案例的选择要做到“精、实、新、深”。
案例要“精”,指的是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加之同一原理必有诸多案例可用,所以选择案例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择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案例,也就是说选用那些实际操作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能体现同类事物共同特性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示范作用。
案例要“实”。就是案例应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只有真实的事例才事实清楚,有血有肉,使学生觉得事件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起学习、讨论的兴趣。如果带有主观臆造的痕迹,学生将不以为然,或以假对假,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案例要“新”,讲的是教学案例要与时俱进。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为适应这样变化,旅游业不断推陈出新,更新商品,加强服务。一些情节过时的案例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起不到帮助作用,应舍弃不用。要选择旅游业发展深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再进行提炼和升华,使案例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案例要“深”。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因此选编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如果案例内容肤浅,学生套用课本基本原理即可得出结论,这种案例的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会敷衍了事,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讨论结果,教师应。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该学会多样性和创造性地包容与欣赏,包括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不同的理解水平,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当然,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如果偏离主题或出现错误,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去伪存真”的提炼,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并将讨论引向纵深。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灵活。
不容置疑,案例教学法比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可完全套用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模式,因为案例教学法只适合技能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非旅游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适用。所以,教师不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根据所受课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案例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很多高职院校,从教学硬件设施配备到课程学时安排都很难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对案例的选择、理论知识点的教授及信息的反馈都要在时间上进行很好的处理,才能保证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商教研究,2007,(1).
[2]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数据来源: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律师”“医生”与本科生渐行渐远
律师和医生在许多人眼中是高尚、受尊敬、且报酬丰厚的职业。曾经只有成绩最好的学生才可能去学法律、医生。然而,扩招浪潮袭来,这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激增,社会需求日趋饱和。专业人才竞争激烈,法律、医学对口专业的就业门槛水涨船高,硕士研究生逐渐成为基本学历要求,而批量本科生离梦想中的“律师”、“医生”渐行渐远。
法律专业
虽然像法律这种大口径专业,毕业生的可选范围比较大,比如律师事务所、企业、政府机关等。但事实上,如果不通过司法考试,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然而,即使通过了难度很高的司法考试,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步入律师等法律专业对口的行业。即使当上律师,限于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年轻的律师也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打磨,而在这期间,其薪资水平可能远远低于期望值。
当然,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报考公务员。毕竟,公务员考试招录的职位需求中,前五大类是法律类,财会类,中文、文秘类,经济、金融类,计算机类,法律类居首位。但是,综合考虑法律专业毕业生数量之多,以及公务员考试的高淘汰率,其竞争压力并不小于其他专业。
医学专业
2000年春开始的中国高校合并浪潮席卷大江南北 ,医科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也成为一股潮流滚滚向前 ,原属卫生部管理的11所医科类高校,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继续由部管理外,其它10所学校已各有归属。其他医学院也紧随合并潮流。医学院合并后大量扩招,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
立志从医的学生,必需要明白几个现实。第一,现在去大城市的医院应聘临床医生,本科的基本不要,硕士是保底学历,有的大医院只招博士。第二,低年资医生的收入一点都不丰厚,准确的说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第三,从一个医学生毕业到他能独立收治病人的时间可能要十年甚至更久,取决于学历、学术成果、科研成果、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而且,医生工作本身并不像很多人想当然的那样轻松。有过从医经验的女作家池莉曾经犀利地指出:“医生说起来是个知识分子,但实际上每天接触的大都是屎、尿、脓、血”。 没有做好从医的思想准备,对医生职业有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的学生一定要慎入。
听起来很前沿 就业率很靠后
国家“十二五”规划拟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生物科技和计算机应该是高校最热门的两大类专业之一。不过,它们都被亮了“红牌”。
生物类专业
比尔・盖兹在一九九六年说过“生物科技将像电脑软体一样改变了这个世界”。“生物技术”虽然专业听起来比较前沿,但是目前该专业的就业优势并不明显。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比例很小,因为这个专业起码读到研究生,才能算是真正对“生物技术”有所了解。这个专业要修大量的化学、生物论课程,理论性很强。对生物技术不是很感兴趣的同学很难学精,甚至可能会感到非常枯燥。想要学有所成,不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相关基础学科知识。生物科技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当高。有些考分较高的考生为了不“浪费”高分,就在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知之甚少的情况下盲目地做出了选择。
计算机科技类专业
计算机专业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热门的专业,据统计,目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已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以上。尽管微软、联想这些IT名企几乎每年都到高校去招聘,但他们主选名校学生,普通高校难入他们的法眼。目前该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里,毕业生的就业率依然非常可观,一般的学生毕业前手里都有几个很给力的offer。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中国的软件人才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可是,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很快,很多师资一般的大学所教的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学生毕业时,很多大学里所学的东西早就过时了,使得这些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所以考生在选择此类热门专业时一定要衡量报考学校该专业的实力和排名。
其他专业
被亮红牌的还有一度倍受追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在麦可思的 1999~2007最受状元青睐院系排行榜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文科状元的首选。但是,社会对专业的经管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最好通过英语中级口译和商务英语。显然,很多普通院校的该专业学生都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准。而同样上红榜的英语专业也前景堪忧,要知道现在小孩子的英语都是从幼儿园抓起的。全民学英语热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此外,小语种中的日语、法语,由于学的人增多,渐渐变成了大语种。如果有一天它们也上榜了,没有必要感到太惊讶。
曾经的冷门专业正渐渐走出低谷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上热门和听起来光鲜亮丽的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十年来都不被看好的石油、地矿专业,开始抬头升温。石油、地矿虽然因为工作条件艰苦而不被看好,但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到来,能源问题备受关注,石油、地质等与能源有关的专业随之走出低谷。
事实上,专业的冷与热一直都处在变化中。国家的需求、地域的发展、国际环境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高校专业热度。进大学时,你所选的热门专业,到毕业时很可能已经沦为明日黄花。
一、我国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目的
1.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将促进大学生对法的功能和价值认同,有利于其法律信仰的生成。
2.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理性关注社会热点案件
近年来,随着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凭借其庞大的信息传播网络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案件涌现在公众的实现内,成为社会热点案件。从李刚案到药家鑫案,从孙志刚案到彭宇案,从邓玉娇到许霆案……一系列的案件占满报纸和网络,部分媒体对案情的夸大其实,舆论对案件的极端反应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法律价值观和法律思维方式。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运用法律的思维、理性的方式来处置和对待社会热点案件。
3.养成大学生自觉守法的习惯,维持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
最近连续发生的几起令人震惊的高校刑事案件,一方面暴露了学生法律知识的欠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高校校园环境不稳定的安全隐患。例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案中看到,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而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也看到,少部分高校学生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的同时,也破坏了本该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因此,养成大学生自觉守法的习惯,要让大学生知道法律知识是保护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法律知识,都遵守法律,才能人人都得到保护。
二、我国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概况
我国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公共基础课
我国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就是从1986年开始设置的《法律基础》这门课。这门课程是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培养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质最主要的途径。但是,由于该课程被定位成思想品德课并在2005年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成为一门课,属于“两课”的一个小部分。一些学校甚至安排没有受过法律训练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把它作为一般政治课来讲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上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要求,难以达到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
2.针对特定专业开设的专业法律课
例如,一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经济法》;导游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导游法规》;师范类的学生要学习《教育法》等等。但是,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作为依托,这类专业性的法律课程无论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或学生的学习方面都显得晦涩抽象,许多专业性课程甚至沦为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毫无法律性可言,背离了法学教育的初衷,更加无法达到法学教育的目的。
3.公开的法律讲座以及选修课程
部分高校会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法律知识相关的法学选修课程或者开展公开的法律知识讲座,但这个部分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太高。更要考虑的是,非法学专业学生本身就只占参与这种课余法律课程学生的一小部分而已。总而言之,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非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参与到这种类型的法律教育。
三、对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律教育的建议
1.合理规范课程设置,系统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非法学专业的法律教育内容在兼顾对我国法律体系、各个法律部门全面理解把握的前提下,应与法学专业所接受的法律教育有所区分。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想意识为主,避免过多的讲解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实践所需要安排设置,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中经常涉及的领域,或者高校中常见的违法以及被侵害的领域作为教学的重点。例如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暴力盗窃等行为可能触犯的法律是哪些?又例如大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婚姻就涉及到《劳动法》、《劳动合同发》、《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知识。在具体的法律知识点教学中,甚至可以进一步的细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特点,所讲授的知识点也可以略有不同。
2.采用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非法学专业的法律教育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相结合。从两方面选择的案例深受同学们喜欢:一是当前发生的大案要案,由于这样的案件社会影响力大,同学们也尤为关注,课堂气氛自然热烈。二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极易遇到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比较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没有多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更真实,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学到许多维权的本领。
3.培育专业法律教育人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法律教育的专业性强、教学任务重,要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肩负起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艰巨任务。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法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模式为基础,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为重要保障,全面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课堂内外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理论学习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而具体。更何况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校可以通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呼吸社会主义法治的新鲜空气。
2012年底,首批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4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始实施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全国共有八所财经类院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名单,考察上述法学院无一不办学特色鲜明和创新办学模式。本文立足于法学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旨在梳理和总结办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案,进一步思考新升本科财经类院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如何开展法学专业本科教育。
一财经类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建设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异军突起,作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综合性大学、政法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大学的法学教育相比,其财经法学特色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法学学科方面,借助财经院校的优势学科,特别是经济学的优势资源,在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性的研究成果。然而近三十年的发展表明,财经类院校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并没有彰显出来。表现在培养特色目标定位欠缺科学论证、内涵建设不足:
(一)培养特色目标定位大同小异、个性特色未得到体现
综观各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无非是“培养精通法律,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会计、社会学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目标定位相似度高,反映了借力财经院校优势学科的意图,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或会计金融课程。但各所财经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并不完全相同,法学人才培养特色目标定位需经慎重论证,体现本校学科专业优势,提高识别度。
(二)“特色”流于口号,内涵建设严重不足
曾经一度,多数财经类法学教育的特色被表述为培养“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懂计算机的人才”,被笑谈为“四(似)懂非懂”人才。而今,不少院校开始凝练特色,以上海新升本科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上海商学院“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学知识,掌握现行流通法律、法规,了解商贸、物流、连锁等流通经济与管理基本理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特点的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上海金融学院“培养……熟悉现代经济、金融、管理等财经学科知识,精通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事务人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法律、懂会计和税务的法律人才”。各校均围绕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譬如开设相应的课程群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是,由于缺乏财经类课程与法学类课程的内在关系的梳理,通常是将两类课程简单相加,复合交叉仅停留在表面。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与公共选修课程组成。除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开设经济学、社会学两门课程外,支撑“懂会计”特色的是开设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审计三门课程和四周会计校内实习;至于“懂税务”则无任何课程或其他教学计划予以支持。
二财经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未能实现“复合型”目标的原因
如前所述,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理应是最能利用学校优势学科,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院校却并未能达成目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即培养的是“有财经特色的法律人才”还是“有法律特色的财经人才”,在办学者心中并不十分确定。这与高等教育的性质争论有关,也就是“高等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当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另一方面,满足于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法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心态,也使得办学者对目标重新定位犹疑不决。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在法学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的近些年里,就业率保持在80~90%的高水平。
(二)教学计划设计的自由度有限导致教学计划难以体现特色
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由学校学计划模板,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需保证英语、“两课”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学时;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20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在增加经济学、社会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审计课程和四周会计校内实习的情况下,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学分已受挤压,特别是一些基础的部门法课程课时严重不足。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中并未能体现培养特色。
三财经类法学本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明确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财经(金融或会计或国际贸易等)背景的“法律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致,大学里的专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要求,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法学专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培养法律人才,因此必须坚持其培养的是具有财经背景的法律人才。笔者在多种场合听闻一些财经类院校的负责人在介绍本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屡屡提到“培养的学生是法律领域的某某人才,是某某领域的法律人才”。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美好愿望,一方面,学时有限的四年的本科教育能使学生真正形成本专业能力已属不易,跨学科专业的两可人才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同时,目前的课程设置极 易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思想,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法学专业能力欠缺,法律相关职业就业竞争力极弱。上海某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中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只占到不足10%,绝大多数就业去向是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岗位,这在表面上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但如果满足于此,对于法学专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科学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特色目标,体现本校学科专业优势,提高人才竞争力
如前所述,即使同为财经类院校,其优势学科和专业各不相同,因此,制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并且不宜目标过多,以防无法达成。以立信会计学院为例,会计专业是本校的“拳头”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因此,可以借助会计与财务学院的师资力量,共同研发相关课程。而税务学院规模小、师资少,教师完成本专业教学工作量已经满负荷,根本没有精力开发相关课程和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具有会计知识背景的法律人才”应是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
(三)兼顾法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特点与复合人才培养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法学专业培养的是法律人才,课程体系必须围绕此目标。首先,课程设置必须涵盖所有法学主干课程,且需保证充足的学时;其次,跨学科、专业交叉的课程必须是融合两学科专业,而非两类学科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为培养法律与会计复合型人才,开发了法学与会计学复合型的课程包括:法务会计学、法务会计证据学、经济犯罪调查、法务会计鉴定与舞弊审计。
(四)鼓励和支持法学专业学生跨专业辅修,适当延长学制
对于拥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院校来说,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相对容易,目前不少院校尝试“3+3”、本硕连读等方式,在第一、二年设置大量的财经类基础课程,让学生在接受法学教育之前已经有了财经背景的知识储备。这是新升本科院校无法效仿的。可行的做法是,鼓励和支持法学专业学生辅修经济、管理类专业,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压力,允许其如期或延长一年毕业。
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特色应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让毕业生成为社会欢迎的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财经类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根据自身教育的优势资源,开设特色鲜明的课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出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喻中.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如何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2013-08-14.
[2]曾宪义,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