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素质教育观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观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观的定义

第1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相对的,何为“应试教育”呢?“应试教育,是指严重违背教育方针和科学规律,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以应付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主要目的的封闭落后的淘汰的教育模式”。[1]还有的学者定义为:“那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2]从这两个定义看差别不大,都指“应试教育”是一种功力性的教育,一种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这种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教育短期效应的选择教育模式,它实质上就是对教育本质的异化。

那何为素质教育呢?我们先从“素质”一词解释。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3]从定义可以看出,素质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本体属性,它既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而“人们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过程中,对素质的解释,无论在内涵或外延方面都突破了素质的经典含义,其所揭示的意义由单纯的先天禀赋到先天禀赋与后天教养结合;有单纯的发展可能到发展可能与发展条件结合;即指已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即指人的个体素质,又可指群体素质。即,人的素质是指人们先天的自然性与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结合”。[4]则素质教育就可定义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体构建素质的综合结构与发展机制,用以满足主体创造需要的教育”。[5]它就是教人们懂得人的素质的“待1确定性”决定了人的“未完成性”,因而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教育家们的使命就是教授教育者学会驾驭它。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教育领域中的深刻变革,是教育现代化的主旋律。它的提出符合客观要求与历史必然性。如何才能把素质教育办好呢?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很重要的条件,所谓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见,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结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发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起着导向、调控的作用”。[6]它是对教育普遍规律、本质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对教育过程行为进行调节、规范和约束的一种内在的力量;是对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的超前预测、提炼。所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好坏的关键条件。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区别。

一、“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往往是教育者在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是教育者‘相信’的而未必是清楚地‘意识到’的东西,因此具有‘根深蒂固’的特点,所以转变教育观念绝非易事”。[7]在单一、封闭的“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上

在实施素质教育以前,我们崇尚师道尊严,教师和学生很少交流,难以沟通。我们总要求学生手放在背后,好像学生把手放在其他自然的位置,就听不懂得似的。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有封建专制、宗法制和家长制的遗风。主要表现在:1、忽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面对问题时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2、忽视学生体验。教师在授课时,使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少与学生互动,很难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从而内化知识。3、忽视学生的个性。教师以同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给不同学生一样的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专制,必然扼杀自由和创造力。没有了自由,学生也就没有了激情、创造和体验,只有听命、麻木和对立。学生有追求自由的本性,而这与专制的代言人老师就构成了对立。

(二)教育内容上

在“应试教育”下,教师把教学内容分成了应考与非应考两大类、重点与非重点两大板块,知识结构不健全,教学的着力点,就是那些对考试有用,体现为“量”的部分。而真正对学生素质发展产生作用的“质”的方面则被严重削弱,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很大的表面性。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说:“垂钓者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吃草莓,就用草莓去钓鱼,而要关注鱼喜欢吃什么,乘‘需’而入。”同理,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教什么,就用什么去教学生,而要关注学生喜

欢什么和需要什么,重学生意志,至少应该将学生之外的意志转化为学生的意志,使之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否则,就会导致教师把智育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忽视学生应有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得高分的学生反映的只是对知识的掌握,而其实际能力却很可能大相径庭,其创造力、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与其今后的生活、工作关系极为重要的方面都不一定是高分。

(三)教育方法上

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只重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不重实践和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和练习,随意砍掉或挤占某些课程,特别是体育课、文娱活动以及休息时间,使学生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中。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刻板,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并未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因而难以适应新的学习,也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育评价上

伴随着“应试教育”而产生的评价考核体系越来越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数成了学校学生价值的“货币”表现。诸如学生升学、编班、编座位、评选“三好学生”等都与学生的考分挂钩。一张试卷定终身,教师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即基础教育成为了“升学教育”。小学的教育目的是升初中,初中的教育目的是升高中,高中的教育目的是升大学。这种评价方法使教育产生了相当的局限性,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既有科学文化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各种创造性人才,也不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二、素质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自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最根本的一点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目前这场变革已由经济领域向更为广泛的其他领域拓展,因此教育价值观念以及相应的人才观、质量观也必须变,这是大势所趋。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目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上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未来的教育是兼顾社会与个体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价值观。但人才规格的要求与“应试教育”所能提供的人才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并且人类生活进步的需要也决定了“应试教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教育目标,确立素质教育下的教育目标,已势在必行。

   因而,1、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重视开挖潜能、启迪心智和增强后劲。2、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和权力,有发展个性的机会。3、教师要树立民主教育思想,抑制自我中心意识,从专制走向民主,遇事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与学生多商量。素质教育不是就业教育或者高等专业教育,而是向儿童“提供”基本素质的普遍性教育,是公民教育,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

(二)教育内容上

在教育部实施的《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指出:中国青少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学会合作,学会审美”6项。归纳一下,可以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表述为如下四个方面:学习做人,指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知识,指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处世,指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习做事,指掌握基本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要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上,教学生做事和做人,为人生打好基础。

(三)教育方法上

在教育方法上,教师首先要实施个性教育,科学地对待优生和差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其次,要以热情的态度,积极地帮助他们、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和激励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念,树立他们的信心。最后,要善意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和问题,友好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他们共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经过多年的改革,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一些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比如,成功教育、希望教育和愉快教育等。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在同样的课业负担下,感受到较少压力。

(四)教育评价上

素质教育改革把教育评价作为重要内容,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变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功能。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

第2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校园文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文旨在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实例来说明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的基调是“人”,内容是“文化”,核心是“素质教育观”,原则是“灵活、多变的基础性管理”,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校园文化,有关专家作了合理的分析,认为校园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方面。静态文化是指校园精神风貌与道德情操、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学校的教育成果和校园环境;而动态文化是指对师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作风、行为习惯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项目。 

扬州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扬大附小)坚决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达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 

一、发掘内涵底蕴,提升校园品质 

我们认为学校要发掘学校的内涵底蕴,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建构校园的静态文化,形成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作风和精神。几年来,扬大附小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学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形成了“全心全意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坚持全面发展,品格、知识、能力、和谐统一,以服务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培养为宗旨” 的办学目标,追求“学校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严谨朴实的治学精神、团结高效的拼搏精神)”与“办学灵魂(爱心教育)”。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①校风:求实、团结、活泼、向上;②教风:虚心、耐心、细心、创新;③学风:好学、深思、多问、勤练;④校训“实”:“实”字,取“实”作为校训用,以上面的“宀”象征学校,下面的“贯”象征求学。治学办校旨在“实”,我们要构建“坚实稳固的教师队伍;实施踏实细致的常规管理;推进切实高效的教育科研;开展诚实守信的学校交流和安全扎实的后勤服务。 

在扬大附小的校园里,赫然可见学校的“三风”和“校训”,时刻鞭策和引领全校师生团结友爱、活泼向上,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学校的精神文明园地。 

二、素质教育领航,精致管理掌舵 

我们不断探究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引领下,实施了灵活、多变的精致化管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领航掌舵。学校至上而下地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扬州市中小学精致管理工作要求,明确了学校精致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目标精致,管理过程精细,管理方法精当,管理成果精美。学校逐步形成了科学严谨、高效切实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方法,构成了学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学校修编了由五大版块构成、约36万字的《扬大附小管理手册》,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该手册的出台遵循民主讨论、修订、教职工大会通过等程序,实施扬大附小“星级教师”培训计划,“加快青年教师培养,促进中年教师发展,助推老教师提升”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快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成长步伐,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是校园人,尤其是学生。扬大附小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推进“阳光体育”工程,启动“京剧进课堂”,促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渗透素质教育,最终促进学校特色化、自主化的可持续发展。 

1公民教育开奇葩,德行笃实育灵魂 

近年我们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积极实施“113”策略管理,即明确一个目标系列,形成一套教育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加强三方(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融合的育人氛围。 

2民族文化进校园,知识富实结硕果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知识”的定义不断拓宽,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涉及课内、课外,国内、国外,传统、现代,等等。 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京剧进课堂”是党和国家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举措。 2008年3月,学校成为首批“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它的试点实行有着深远的意义。学校自2008年3月接受教育部“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以来,音乐组教师经过两个月的材料收集,在2008年6月编写了学校第二本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京剧专辑。(学校曾在2006年编写第一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地方文化专辑。) 

3阳光体育促和谐,身体健实求发展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群体促竞技、以普及促提高,坚持以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目标,积极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扎实抓好学校体育业余训练,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学校积极加强“阳光体育”工程建设,制订“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落实,确保学校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励精图治谋发展,继往开来创名校 

学校的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与岁月同步,与自然共进!在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扬州大学附属小学这一百年老校将继续发掘学校的文化内涵,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自主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添腾.面对课程改革谈校园文化的再生[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第3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还为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技术这一名称从出现开始,人们便开始探讨它的定义。诸多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04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应该包含教育理念和技术,是教学硬件、软件和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共同组成的系统。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教育效果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大力地促进创新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各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都必然会考虑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变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正有效地推进着素质教育进程。

1 现代教育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支持作用

学校教学往往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支配下进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有效工具。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双主”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景的创设、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的构建都完全与人的认知特性相适应。两种教学理论与模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这就激励着人们要不断地学习进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完善自我,丰富和提高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教育在理念、模式,对象、主体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教学建立在简单教具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上,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则是以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依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学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黑板讲台,出现了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维展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还为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提供了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2 合理完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为现代教育提供技术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硬件资源为条件,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持。但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且装备精良,然而却常常忽略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的建设。如今一些学校购置诸多的多媒体设备却没有适当的软件教材可用,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更有许多教师不了解操作硬件设施的技能和相应的软件教材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事实上,硬件设备如果没有人的恰当运用就只能形同虚设。因此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学校在购置设备之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以防在设备购置后出现不能使的闲置,在硬件投人时,更应注意软件建设,加大各种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开发、利用、网页的制作,网上教学资源的维护与更新。

所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重硬件不重软件,尤其不重视人的培训的偏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投资中软件、硬件和师资培训的比例关系,是保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而且是需要从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层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3 加强师资培训,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才能使更多的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学校在为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能够合理、正确、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自觉运用,并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更新观念,跳出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更多地去考虑辅助“学”而不是辅助“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优势。

教师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推动和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帮助教师尽快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教室等资源优势,让现代化的设备充分运转起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创新;物理教学;改革

        0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社会才能进步。创新需要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做为一名教师,要把这一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无论与传统教育、现存教育、应试教育比较,还是与索质教育比较,都具有鲜明的特征:(1)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 昨天 教育价值观"。(2)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我国的现存教育,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3)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4)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思想、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表述形式。它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科学,与实际联系紧密,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实现物理教学和创新教育的结合,教师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过程,而是老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的多元交流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争论与交流。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要过早给出结论,不要把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留下悬念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未来教育所需要的老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也不能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自居,而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学生当成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学习主体,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与学生共同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当思维处在积极、敏捷、兴奋、高效的状态下就会产生创新的冲动意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在“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课本进行讲述,而是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并指出这种力叫做安培力。这时让学猜想安培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毫不犹疑地回答:跟磁场的强弱有关,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这时我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静待同学们深入的思考。片刻后,就有学生说还跟导线的长度有关,跟导线与磁场的夹角也有关系等等。我接着说安培力跟这些因素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磁场的强弱用b来表示,并把它叫做磁感应强度,那么,这个物理量应该怎样定义呢?请同学们首先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些问题。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归纳出了以下几点: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目的:①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验证f与i的关系。②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验证f与l的关系。③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验证f与磁场夹角的关系。

        (3)实验装置:用三个蹄形磁铁并列形成近似的匀强磁场。用铁夹台将通电导体悬挂在磁场中(见课本)。

        (4)实验步骤:(略)

        (5)确定b的定义方法。

        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思路放开了,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地得到了培养。

第5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洛克;核心素养;道德品质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素养一词由来已久,可以从古书中寻找它的踪迹。在《汉书・李寻传》中曾有这样一句话:“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过分关注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使得教学逐渐演变为一种“心灵隔离”性质的训练、控制,萎缩成职业准备的附庸,甚至将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抛到一边。因此,我们急需建立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素养目标,促使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回归正常的育人轨道。

二、洛克眼中的核心素养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并制定了绅士教育计划的教育家,这里的绅士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素养的培养。洛克认为道德品德应该及早的形成,良好的习惯素养可以使儿童终生受益。如下将列举洛克的思想中出的关于中小学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

(1)身体健康

洛克不仅是一位教育家,哲学家,同时还是一位医生,在1674年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因此从医生的角度看来,一切的绅士培养,一切的素质教育都是基于一个健康身体的基础上,没有健康的身体后者的素质教育和绅士培养将很难进行。所谓“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努力使自己的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我们才能发挥最好的自己。他是教育家中第一个提出精密的体育理论的人。洛克根据自己当过保健医生、教师的体会,提出了一套经过仔细研究的、适应当时科学水平的体育制度。他认为应该采用游戏、运动、冷水浴、用冷水洗脚、游泳、过户外生活等方法来锻炼身体,使受教育者将来能适应疲劳及各种变故的特殊情况。小孩子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睡眠、多呼吸新鲜空气等。只有加强锻炼,保证饮食得当,才能使儿童的身体健康地发展。

(2)规范德行

洛克特别重视德育,他指出,“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洛克用新兴道德论来代替过去完全以宗教和“先天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观念。中小学时期是道德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一个人需要健康的身体和从善的心灵,缺一不可。所以在教育中两者要同时进行,不能忽略了任何一个,知识获得的多,如果心不善,也不会做利于社会的事情,只会危害社会,知识将会成为那些心术不正人手中的利器。同时教养和德行对一个人的社交很有影响,有教养的人会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结交很多的朋友,所以在培养孩子德性和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教养的培养,这是一个人气质的所在。

(3)创新思维

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指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惟一来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块白板上以后会刻上什么都是不确定的。当人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思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范式,要想再突破固定的范式,创新思想,有批判精神将会变得很困难。我们需要在中小学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而在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中,家长和老师应当给与帮助,不能束缚孩子,认为自己见识的比孩子多,就以一个长者的姿态去批判孩子,有时候我们需要聆听孩子的想法,若其说的对就应赞扬,使其获得动力,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候成人在社会久了被社会化以后,看问题的角度反而没有孩子单纯,越是单纯越是可能发现不一样的意义。好奇心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基础。

三、结论

总之,在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我们应注重身体健康,规范德行,创新思维,与人合作的培养。我们在开发课程时,要将这些素养融入于学科之中,一定要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以整体性之课程培育整体性之素养。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时我国的教师培训需要整体变革,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建构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模式等。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教育科学研究,2014(3).

第6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素质”从心理学定义分析,也被称为是人们天生的潜质,并不能经过后天教育形成。但是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人当前的情况深入开发,提高人的“发展水平”,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常规的知识理论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同时还应该配合具有开发性的意志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引导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素质教育具有代偿作用和弥补作用,这对于传统应试教育而言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也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开发、拓展人的综合能力。在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的阶段,艺术教育的形象性以及丰富性刚好符合素质教育主体性以及全面性的要求,而且艺术教育中那些生动的造型、动听的音响、艳丽的色彩等对于学生而言都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也可以引导学生慢慢的爱上生活,更加有兴趣认识和探讨这个世界。艺术教育具有美育、健体、益智以及辅德等多方面功能,对于素质教育改革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2.艺术教育可培养人的创造力

对于任何创造行为而言,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原动力,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小的时候就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当时是他的母亲通过艺术教育成功的唤起了他的灵性,使他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最终才会成为著名的发明家。其实不止是爱迪生,还有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在小的时候其实也接受过很好的艺术熏陶。这也说明了艺术教育对于人们创造力开发的重要意义。但是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兴趣,因为任何知识系统都需要学生自己产生兴趣,自己去探究,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艺术教育可以为学习和艺术搭建一座兴趣的桥梁,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

3.艺术教育可磨砺人的意志,使学生保持创造力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在兴趣的支撑下使学生完成反复的训练,进而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各种创新活动。一旦创造成功后,学生会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继续创造的信心,慢慢的也就会积累形成一种意志力,在这种意志力的支撑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向前迈进。有学者经过实践研究表明,很多儿童在经过很好的艺术教育后,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很容易达到一种忘我境界,形成坚强的心理素质。这也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创新能力,只是开发手段和开发强度的差异而已。

4.艺术教育可通过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力

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创作者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蕴藏着大量的情感,而且教育形式也比较形象,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音乐是一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往往可以使人们平静的内心进入一种激发状态,提高人思维的兴奋性,进而产生创造的欲望。艺术教育中通过情感的渗透和催化,可以帮助人建立自信,努力克服自惭、自卑、胆怯等负面心理情绪,使人们产生勇于创新的胆量。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创新的能力,但是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才可以真正的实现创新能力。

5.艺术教育的开发性有利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对于艺术发展而言,开放是非常重要的原动力,而变化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前提,对于艺术教育而言,应该强调开放和变化才可以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即兴、快乐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多的条件。比如,就音乐艺术而言,本身就具有理性和感性、客观和主观、思维和活动、理智和情感、想象和体验、时间和音响、动作和倾听、表达和感情等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完善人的人格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开放性的艺术教育下,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创新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探究,最主要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放开手自己去实践,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感以及智能。

6.总结

第7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摘 要: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素质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抓住着力点,在提高教师素质上下工夫;立足根本点,在提高思想认识上求突破;找准结合点,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求实效。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技术素养中的地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教学;素质教育

引言:构建教育信息化教育理念,推进教学系统改革,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改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提高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近几年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人们的认识是不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已不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收不到应该有的效果。既然如此,应该怎样实现技术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课堂教学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在中小学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鼎力支持让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教育教学的本质。人类进入第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从知识积累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学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需要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获取更多信息,促进构件的发展。在教育史上,没有语言的发展,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发明,不可能有教育革命。现代新技术如幻灯、录像、投影、广播、电视等,使知识的传播超越时空。这些新技术也被称为视听媒体,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继续按照以前的方式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教育策略的新的突破和创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我们良好的机会,它不仅提供了各种学习和教育资源,还将导致课程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W方法和教育体系和全方位的变化。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整个教育理念的颠覆将带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深刻的革命模式和方法。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面迎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挑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第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素质教育强调整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中心。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中国第二十一世纪。振兴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的重要时刻,素质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在小学和中学,基于学生的创新素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面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教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中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中,信息技术教育体系的形成是合理的。

三、信息素养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信息素养是图书检索技能的概念逐渐演变过来。1998年,美国信息素养委员会主席在图书馆协会下,信息素养的研究报告中,如此定义信息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检索、评价和信息的有效利用。”这一标准包含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的内容、内涵和外延等三个方面信息技能,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信息素养。综合运用这种能力来解决这些技能形成的信息。基于此概念,他们共同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研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培训课程,创造了信息问题包括六技能的解决方案,该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校,受到广泛追捧欢迎。其次,人的本质素质是信息素养。我们在传统时代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每天有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经济正在失去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不断显示活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多媒体、网络和智能化等信息社会的大门。现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适应的质量要求,必须具有访问能力,存储和交换信息,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民的整体素质,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渗透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并将培训融入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有机材料,以及开发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人的信息有效把握,训练人们搜索、评价、交流有效的利用和创造一种信息的能力,从而扩大了信息的本质的理解。

结束语:世界暴露在信息时代面前。面对大量的信息,教师应特别重视信息管理。加强对学生信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运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反思和识别能力,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辟“绿色通道”信息。总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靠教师,要靠社会,要靠家长,要靠身边的环境等。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安桂清.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综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03).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总的表现为:有结论,没理论;有想法,没方法;有草案,没个案。因而,当前国内教育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就面临着几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一一罗列出来,抛砖引玉,并求教于方家。

一、中心理论问题

理论是对现实的抽象,它能够指导实践,并具有组织和总结知识、预测和启发等重要功能。因此,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确定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指导教育技术实践工作等。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许多学科的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一般说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视听教育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这是教育技术最直接、最浅层次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导致了媒体中心论的诞生,致使我们在电化教育阶段的研究一直在围绕媒体打转,禁锢了我国教育技术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但是,随着对教育技术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技术理论如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的科学技术的理论也构成了教育技术的技术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和心理学。众所周知,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技术学在学科划分上隶属于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以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建立了学科自身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的雏形。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它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现在我们也非常重视学习理论的研究,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到教学软件的开发等,都倾向于运用学习理论做指导。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影响教育技术的三种学习理论,对我们的教育技术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更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此外,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共同为现代教育学提供了新鲜血液,促使了教育技术学体系的生长。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最深层次的基础理论应该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桑新民)。“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有了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可见,随着教育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其理论基础已经从最初的媒体中心论发展为多因素论。目前,我们急需将多因素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一个教育技术的中心理论来。以体现教育技术学科的纯洁性、独立性和成熟性。

二、本质与作用

本质与作用问题,应当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又一热点问题。

教育技术究竟是什么,其作用如何?有人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应用教学媒体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有人把教育技术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能力,认为“理论知识技术”就是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绝大多数的学者持第一种观点,这一表述虽有“技术决定论”之嫌,但是切中要害,因为教育技术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研究的范畴多么广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最优化这一目标。AECT的94定义也佐证了这一论点:“为了促进学习……”。不过得承认,这种表述还是过分强调了物质性(技术性)因素,是对教育技术狭义上即教学范畴内的本质的认识,视野不够广阔。第二种观点把教育技术归结为一种理论加技术的能力,似乎不妥。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技术),需要理论指导实践,而且“能力”的含义就是“做事的本领”,所以,“把教育技术内化为能力”这种说法可以接受,但是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能力,确实太空泛,无助于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我们对于其本质的把握也应与时俱进,总之,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要弱化其“物质化”因素,强化“人性化”成分。

关于教育技术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基本没有什么争鸣,大家的认识颇为一致,即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它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理念、教与学模式、学习方式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乃至引起了人类学习的革命。所以,“有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教育技术的这一巨大作用到底该如何发挥,研究得不够,尤其是个案研究。缺乏实践,导致了理论的苍白无力。今后我们的研究重点应当从论证其可行性转移到实际操作上来,利用现有理论,从细微处着手,脚踏实地地做一点实际工作。

三、定位问题

对于教育技术的定位,关系到教育技术研究范畴的确定和培养目标的厘定,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育技术的定位,认为教育技术应定位在技术(梅家驹)。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电化教育时代”,它重点关注现代化传播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至今,虽然教育技术已远远超出了媒体应用的范畴,根据94定义,还包括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等,但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注重的还是技术和实际应用(开发、管理和评价)。一些理论,如教学系统设计和讯息设计理论、媒体特征理论、问题分析和测量理论、反馈理论等,最终是为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服务的。

第二,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位。冯秀琪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教育科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等学科的发展与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诞生的。伊利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定义的表述》中指出,应用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学习、运用系统方法这三个概念被综合成一个促进学习的总体的智能方法时,就形成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特点,从而也确定了这个领域的理论根据。AECT的定义也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所以,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第三,对教育技术培养目标的定位。从教育技术引进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一直把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定位于培养能使用、维护各种教学媒体的专门人才,这样的定位显然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社会以及新教育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应从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转向课程设计型人才及教学问题诊断专家的开发和培养。培养学生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教学软件设计、开发与教学应用的能力,使其在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都能有用武之地。

以上这些定位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认识的,并且有的还混淆了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笔者认为,对于教育技术的科学定位,应该是从整体上把握,把上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教育技术的定位应包括教育技术定位、教育技术学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定位,即内涵定位、学科性质定位、发展定位。教育技术不再是一门实践应用的纯技术学科,而是问题研究型的综合性学科。

四、新教育观问题

教育观问题看似与本文论题无关,但是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新型教育理念的树立,教育技术功不可没。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教育观的实现创造了便利条件,新教育观的确立又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方舞台。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必须关注新教育观问题。

新型教育观强调以大教育观的视野审视当代教育,大教育观要求我们的思想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人力教育-人的教育传统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向受教育者授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教育是谋生的重要手段。而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追求片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和人格,追求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

一次性教育-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次性和阶段性的,人只要在某一时期接受一定时间的教育,就足以维持一生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革新了人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体系既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不断变动的过程。“学习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之门的钥匙”,“学习只是在学校的概念已经不完全了”。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人的教育、素质教育及终身教育等大教育理念的实践提供了忠实保障。而我们也必须以大教育观为指导,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念(项国雄2001):

教师观—“教”转变为“导”

学生观—“灌输对象”、“知识容器”转变为“学习主体”

媒体观—“知识载体”转变为“认知工具”

课程观—“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课程综合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功能化”

教学观—“教为中心、知识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问题中心”

五、关于设计

教育技术领域的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等几方面。这里重点谈谈教学系统设计中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设计。

我们所讲的学习资源是指“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种媒体资源(即软资源)”。学习资源代表一定的知识信息,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模式和教学理念,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学习资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代表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学习资源一般可分为课件库、教学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及网站学术、教研专题信息等(项国雄2001)。

当前,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各类包装豪华的课件、各种学习性网站等纷纷登台亮相。但是这些学习资源往往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设计不科学,所以究竟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作用,实在令人怀疑和担忧。

就以正在“走红”的课件为例,有一些课件确实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学习效果,但有相当一部分,纯粹是文字图片的堆积和知识技能的堆积,纯粹是书本搬家。而且由于设计开发者缺少调查研究,重复建设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资源浪费,网络阻塞,课件成为“网络垃圾”。针对这种状况,有部分学者进行反思,有人受《易经》“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启发,提出了“积件(包件)”的概念,对此,学界已有大量论述,故不再赘述。还有人逆向思维,提出了“点件”思想(魏奇2001),倡导“以四两拨千斤”。所谓点件,就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重点或难点),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制作而成的微型课件,一般长度为三、五分钟,避免了像有些课件那样拖沓冗长地进行满堂“电”灌,可以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开发过程,点件比课件具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选题精准(重点、难点或某些知识点),能够抓住学生的疑点和兴趣点,设计要有创意,针对性要强。点件并非信息的展示,也并非每节课都要使用。点件是“晶核”,以其为核心,根据不同对象,可以自由组织成课件。一个课件若没有富有创意的精彩的点件,是平庸的;一个积件若没有包含珍珠般的点件,是极其大众化的仓库(魏奇2001)。

六、关于差异——效果及“沟”的问题

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传播效果研究发展的历史。在研究大众传播的长期效果时,有学者提出了“知识沟”(蒂奇纳)假说,也叫信息沟,后又更正为“传播效果沟”,近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数字鸿沟”这一说法普遍为人们接受。教育技术领域也应重视效果和差异研究,关注数字鸿沟问题,但就目前情形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欠缺。

评价一节课或者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有多方面的标准,不能单看有没有使用多媒体,使用了什么教育技术。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以什么指标来检测效果,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看其认知结构、态度行为的变化和个性发展程度。其次,我们要弄明白站在什么立足点上审视效果,是用传统教育价值观还是用现代大教育观(前文已有论述)。一门课程,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接收,或存在师生间的交流问题,就不能算是一门成功的课程;教学一定要留有空间,学生自己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课后自学,查阅资料,这可能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检测效果的最大法则就是经济,即(一)用最少的时间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二)用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效果模式的选择也应被纳入我们研究的视野。

教育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最优化的同时,也扩大了差异,特别是网络技术,更是加剧了数字鸿沟,面对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波,国家、地区、种族以及学习者个体间的鸿沟正持续拉大,“信息富有者”如鱼得水,越来越富有;“信息贫困者”茫然不知所措,愈加贫困。教育技术学界的同仁对此应作冷静思考,并勇于担负起缩小数字鸿沟的神圣使命。

七、关于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人才为本。队伍建设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过去,我们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培训专家,热衷对其他的学科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培训,却忽视了自身队伍建设。现在应该是立足实际,找准定位,认真提高自身素质的时候了。

前文谈到,教育技术人员不再仅仅是技术操作型人才,还要成为课程设计和教学问题诊断专家。因此,对于教育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任务艰巨,要精心设计。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培训模式之一“反思论”范式,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对于教育技术教师的培训不妨借鉴这一范式,并针对教育技术的学科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培训模式。

培训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科学层次的学科领域知识,包括心理学、学习理论、技术科学、管理学、设计学等;

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及系统论、媒体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教学设计等;

哲学和文化学知识,包括教育哲学、技术哲学、媒介文化等等。

培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受训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教育技术教学科研、教学设计、课程开发、评价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专家级水平。

当然教师队伍建设还应包括师资(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师德建设等诸多方面,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

八、关于低潮与

第9篇:素质教育观的定义范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求。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所必需具备的能力提高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一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利用有关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自然科学学科的方式,本文旨在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在小学自然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在老师,教师除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人生观外,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要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广“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教育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教程。

一、启发——创新

孔子在《论语》中进一步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由此,孔子阐述了他的启发式教学的精许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心求通而未通之时,不启迪他;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不开导他。通前人未言之言,悟前人未悟之悟—这才是创新。按照创新过程进行教学,这也是创新,启发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主要表现以下两种:

(一)引疑导析

即教师创设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实验等方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勇于发现,勇于思考,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才会有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重庆某位教师在教《小电珠》一课时,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设景质疑

即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让学生求异质疑,创新求异的行为,例如:教学《不倒翁》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探索,可以设下如下教学:教师一上课向学生出示一个不倒翁玩具和另一个玩具,其他同学扳自己桌上的东西和不倒翁,学生左扳右扳,不倒翁也不倒,而其他东西却倒,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对于这一现象既有兴趣而又惊奇,纷纷提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其他玩具等东西会倒,只有不倒翁怎样扳也扳不倒?不倒翁究竟里面有什么秘密才不倒?此时,学生想探索的兴趣更油然而生。

二、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新颖,独创,奇特是创造性想象的本质特征,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天空的强劲翅膀,因此,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落实素质教育,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例如:上《叶子》一课,重点是认识叶子的各种形态,在教学时,是由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到抽想思维再到具体思维,都是联系生活中某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去鉴别树叶的形态象什么而定义的,特别是卵形叶,当讲到象什么物体时,有的学生说像鱼的身体,有的说像鸭子的身体,这时教师也不应全盘否定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想象的好,象这样的叶子叫做卵形叶,为后面制作叶形标本,发展学生的想象里奠定基础,使他们根据叶形的各种不同形状制成一条象鱼的标本或者是乌龟等的叶形标本,既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三、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和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不仅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还可学到科学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放手让学生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善于设计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在引导学生自行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先提出启发性问题,再从验证入手,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例如:我区兴贤坊符老师上的《溶解现象》一课,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方糖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教师不须讲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将油,盐,面粉,粉笔末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实验,通过自己实验可以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象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巩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