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搞好体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 体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改、理解新课改。做为新课改时期的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表现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着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首先应当转变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生。
二、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再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训练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要重视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为此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1.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的表现: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服务于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谛;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具有如下一些角色行为: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
3.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人都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在教学活动中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与学生进行行为、心理的“换位”,引导、激发、帮助学生,使学生获得积极乐学的态度,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模式的变化
1.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体育课标准的不确定,教学内容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多变性。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四个部分一个不能少)、“封闭式”――(教师说什么学生只能跟着做什么)的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缺少活力的,在运动技能占绝对优势课堂气氛下,阻碍教师个人的知识的发挥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的空间。
2.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当教师以知识技能作为传授重点的时候,传授过程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监测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再是固定位置――讲解、示范,而是在操场上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的喜悦。
3.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这是新课标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是传授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加上教材要求难度较大,致使学生自主选择余地小,对达标缺乏自信心。和原来的体育教育大纲相比,新课标没有规定很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能帮助、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往的评价偏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评价缺乏激励作用。这对体质差而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为此,体育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力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以全新的视角来进行体育教学,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军.如何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的困惑与解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课堂 教学环境 教学效果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体育教学活动维系在低水平、低效益、无激情、无创新的简单重复和循环状态。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着发展缓慢的局面,步入了体育教学的困境。作为高中体育教师的我们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搞好体育课堂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拙见。
一、体育课教学方式必须向快乐课堂转变
以往教学表现为主体性缺失,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多数课仍然停留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竞技运动技术教学形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过分强调练习方法的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处于被动练习之中。快乐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关键在于要将快乐体育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快乐体育课程的出发点。
二、创意性必须要与实效性有机地统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但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只有有用的才是正确的,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你所做的一切对你的体育教学是否有价值,这是我们体育课改革必须注意的地方。课上教师有效的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简便易懂的语言、诙谐的比喻、形象的讲解、多方位的示范把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与创意性统一起来,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最高的收益,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在兴奋中结束一节课。比如在上撑前滚翻课时,教师不是先讲解动作、示范动作,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去“玩”,当学生对垫子有了一定的感触之后,让学生试着去做前滚翻的练习,在练习中小组成员互帮互助,这时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滚翻不正、滚翻不圆滑等,这时教师及时地利用方木块与球的滚动比较,教师再做一个比学生稍好一点的示范或让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做几次示范,并且出示远撑前滚翻的动作要点:脚蹬地、手远撑、臂缓冲,低头、团身、夹腿、腰不松,颈肩背、腰臀脚、依次着、抱膝起。当学生的滚动撑握比较熟练之后,再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器械,如:一个小垫子、一个篮球、一个藤圈,让学生跃过篮球、折叠的小垫子,有能力的钻过藤圈,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协调、一致性,又能让学生欣赏到课的灵活性与完美性。
三、教师必须让学生获得放大的自由度和广阔的空间感
经常处于教室内的学生,一旦来到空阔的操场或运动馆,就会兴奋不已。如果这时的体育课,再把学生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管得太严,就会显得沉闷、死板,严重抑制了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那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定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积极地思维和身体活动,使其获得一种空间释放感和放大的自由度。自由度可在课堂得到体现:一是队形组织的自由度,做到队形组织“散而不乱”,打破传统队形组织方式;二是思维活动的自由度,教师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把个人的思维在学生间相互、自由交流,然后让学生在练习中体现自由思维的成果。这样,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始终能保持积极的态度,产生愉悦的情绪和快乐的笑声。
四、合理利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课教学环境
由于体育室内课理论知识较抽象,文字、材料、插图单调,体育实践课动作技术强,结构复杂,学生理解吃力,模仿不得要领。如果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创造性地制成多媒体课件,形成完整技术动作,通过“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逐次讲解各个分解动作,抓住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所要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增强理解深度,激发学生向所喜爱的优秀运动员、运动项目模仿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环境,以动静相结合,声像合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从而有效地调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必须把肢体语言灵活运用于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学中教师能直接的运用对话教学来完成运动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也可以再课堂上运用肢体语言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比如在一些技巧性含量大的教学时运用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身体活动就是实践活动,肢体语言进行提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跳“山羊”教学时,由于学生在起跳、腾空和落地时动作连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比较抽象,这时,在学生进行跳跃前或者跳跃以后教师针对他的错误动作模仿一下,再示范一下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反复的练习,让学生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尤其是那些较为内向或者不善言辞的同学,教师的肢体语言可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消除他们在公共场合回答教师的“恐惧”,这样的肢体语言对话可以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和提炼优秀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使我们的体育教育事业取得辉煌的业绩。
【参考文献】
[1]李海英.当代教育的文化功能与逻辑.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5)。
摘 要 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它从知识、技术、技能方面给予篮球教学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及坚强意志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现状作为依据,参考传统篮球体育教学方法,并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念及方法,以当代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为参考,探讨当代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理念,为促进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关键字 高校 篮球 体育教学
篮球作为一项较为重要的大型球类运动,其在提高运动者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运动者的团队协作能力。作为篮球运动发扬的手段之一,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在提升篮球运动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团队协作意识,对提升大学体育氛围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现状
(一)篮球教学资源不足
现阶段,我国高校入学率逐年提升,入学人数不断增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有的高校篮球教学资源已无法满足扩招现状。从从教人员来看,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得高校篮球班级增多,课时也随之增加,使高校篮球教学从教人员工作量增大且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篮球教学需求;从教学器材方面来看,不断增多的学生人数,使篮球学习场地缺乏,且篮球需求量增大。教学各类器材严重缺乏,无法达到教学需求。
(二)国家政策、法规不到位
从现今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与国家政策、法规的配套来看,国家为保障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虽已成文大量的政策、法规,但是由于现今高校篮球教学的迅速发展,原有的政策法规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国家虽然已经在不断完善相关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中的法规、政策,但是由于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迅速发展,两者间的配套已出现严重的问题,使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发展变得相对迟缓。
(三)篮球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校篮球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在规范篮球教学的同时,也为高校篮球教学的顺利、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从我国现今高校篮球教学方法来看,主要集中在技术教学及篮球方法教学方面,方法较为单一且方法陈旧,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太过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篮球课堂上很少去讲解篮球知识[1]。在教学技能方面,老师太过重视篮球技巧的教学,每个动作都进行非常详细的讲解,而且让学生一遍遍的练习这些技巧,造成了篮球的竞技化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2],无法与日益发展的高校教学相结合。
二、提升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
(一)以“篮球精神”带动教学思想
该方法主要针对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主体之一,篮球教师。在整个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最大的,在教师的篮球教学过程中,融入篮球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提升学生认识篮球的同时,也为学生积极参与篮球学习,更好的完成篮球运动,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支持。因此,高校必须对篮球教师进行系列的篮球教学思想培训[3],使高校篮球教学教师能够将“篮球精神”更加完善、准确的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去,为高校篮球教学融入新的思想。
(二)建立高校篮球教学的多元化
该方法主要针对高校篮球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具有指导篮球教学、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作用,因此说要想提升高校篮球教学的效率及教学质量,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应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构成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将“教――学――用”相结合,把课堂教学方法分为“认识篮球――学习篮球――篮球运用”的完整的教学方法,确保激发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过程中的兴趣,以提升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建立“理论――游戏――实战”结合的教学模式
“理论――游戏――实战”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新的教学模式带动整个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发展,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理论的教授,在提升学生认识篮球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不断学习篮球技术的兴趣;篮球游戏的融入,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促进高校形成良好的篮球文化风气,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拼搏和学习团体合作的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4],使高校篮球教学在娱乐中,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从实战教学来看,高校篮球教学积极推行篮球实战,有利于促进学生复习篮球理论课程的相关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篮球实战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篮球实战教学也为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供了必要保障。
三、小结
高校篮球体育教学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高校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说,完善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方法,提升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出发,并以此提出提升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方法及建议,对更好开展高校篮球体育教学提出了积极有益的方法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姜林鹏.对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4):113.
[2]翟伟忠.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J].学校体育学.2012.3(02):30―31.
一、提问的“信度性”
提问学生首先必须注意所提问题准确、简练,答案非常明确。英语和汉语不同,汉语里有许多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面作答,而英语问题答案则相对较明确;其次,所提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的“难度性”
通过设疑、解惑,最终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提问时,可以把简单提问和详细提问结合起来,把要求学生口头回答和板书回答结合起来。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难度逐渐增大,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挖掘对话、文章的深层含义,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问的“角度性”
问题的设置应注意新颖,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注意力,例如:教师在提问“bank”一词有哪两种含义时,可以先作这样的提示:“为什么河岸总是富裕的?” 学生肯定会马上联想到“bank(河岸、银行)”,该词在此应译为“银行”之意。所提问题应力求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波澜,培养起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完成掌握语言知识的巩固及提高,以达到教学之目的。
四、提问的“跨度性”
从纵向上看,看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坡度和难度;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提出的问题就不仅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跨度。当然,问题的跨度不能太大,否则学生就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相关知识,乃至难以作答,并因此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反之,如果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适得其反。一经提问,教师就能当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到查漏补缺。例如,我在提问“过去进行时”时,可以把它和“现在进行时”或“一般过去时”作一简单比较、归纳、小结,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五、提问的“精度性”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精确发问,这就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不能只停留于表面,隔靴搔痒,而要抓往问题的实质性。例如,我在提问学生单词时,就不能仅仅是单词的拼写形式,而应是设计其语义、相关词语(同义词、反义词等)、用法等综合思考题。要想提出问题的精度,需要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外,精心、科学设计好每一个教案,备课时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每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并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思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六、提问的“广度性”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对象要普遍,对于学习较差,经常荒废学业的学生,要提问得勤一些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落后状况,并督促他们勤勉地学习,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既要考虑到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所设计的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定时间思考后才可以回答得出来,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跨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以变更问题的角度,举一反三,使问题具有更广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还可以在详细提问时予以评分,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名次意识,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苦功夫,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及培养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切实实在教学中搞好课堂提问,更好地发挥它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摘要: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较,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都要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普遍感觉物理很难学好。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教学媒体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传统媒体,如挂图、模型等,局限性较大,挂图是静止的,对讲解物理现象的过程不适用;模型是假的,本身又不易拆开,工作时各部分不易看清。而多媒体技术在近几年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很多中学配备了微机室、装配了多媒体教室、成立了电教中心,有了条件,绝大多数教师都喜欢进行多媒体教学,在公开课中更是必不可少,这都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 物理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己经逐渐进入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观、动态逼真、表现力丰富等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功效,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基本原则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多媒体教学不能让多媒体扮演主角,在上课过程中应该记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多媒体的播放,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发挥主体作用。
2.双向互动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掌握住“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双向互动原则,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的播放画面,把老师解脱出来。而要在教学环节上设计多个互动点,这包括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讨论,师生对计算机进程的控制,另外可以利用小的计算机软件当堂测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化,课堂效率最大化。
3.激发兴趣原则。精彩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而学生参与的前提是感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又何谈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环节,把屏幕画面置于学生自己的控制下。学生自由地选择知识点和习题进行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对学生的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心中产生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持久。
4.适度性原则。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不要认为使用多媒体上课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基础性的物理知识还是需要老师的讲解、分析为宜。过多的使用多媒体会造成上课的信息量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易消化,特别是物理实验完全依靠计算机的模拟使学生产生不真实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放进多媒体课件中,关键知识点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出来,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应用多媒体时要做到时间上有宽度,活动上有广度,气氛上有势度,内容上有深度,结果上有效度。这样,才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价值。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物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实验课件的制作。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实际情景,可以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纤毫无漏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去理解动态的物理过程,形象地建立起相应的过程图景,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去内化当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上建构;另一方面又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灵感和顿悟。例如,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讲解,有的学生不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我们就可以剪裁一些有关与物体随电梯做向上加速、向下减速或向下加速、向上减速时物体的质量的变化,然后再做受力分析,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在上这节课时,我给学生放了有关宇航员在太空活动情况的动画场景,这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上课也认真多了,我想他们对这节课掌握得一定很好,经过测试果如所料。这样我们把书上静止的插图变成了生动的动画,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情境。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强调实用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是为了减轻老师课堂上的负担。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应恰到好处,多媒体运用得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的课件只注重外观的华丽并不注意它的实用性,这样的课件对教学内容不但没有帮助,还分散学生注意力,结果事倍功半。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出实用可行的创意,以达到真正辅助教学的目的。
2.应求高质量。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软件制作的高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为了电教公开课而使用多媒体技术,课件质量不高,本来用投影仪可完成的事,偏要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果是劳民伤财,大材小用。为了适应先进教学手段的需要,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多媒体的使用技术。
3.处理好传统教育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系。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其他传统教育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但它并不能替代一切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手段也日益丰富,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会不断冲击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可是我们决不能放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完全替代其他教学手段,我们应根据教学目的合理使用教学手段和模式。只有多种手段并存,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从而使课堂变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学校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面对的永恒的主题。英语在我国是非母语,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很多同学学起来不仅觉得枯燥乏味,而且看不到学习英语的现实作用和意义,加之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确实影响了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从三个方面着手挖掘、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
1 以实“启教”
以当前的现实情况,注重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英语学习成果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对掌握英语应用能力人才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在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空前提高的情况下,频繁的高层对话使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我国国民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仍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提到: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让学生知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领悟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使用外语的重要性,深入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学好外语,特别是英语,掌握与国外商业企业沟通工具,参与国家和企业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描绘学生掌握英语后的前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大一年级学生要强调打好英语基础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懂得英语学习是靠点滴的积累、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对高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无疑成为他们最大的学习动机,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根据学生不同时段的学习动机,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以身“示教”
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注重向学生介绍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是如何克服缺少语言环境的缺陷和怎样以积极心态对待学习语言枯燥的经验,使学生知道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对于英语学习也是一样,关键是在学习态度上要用心和有恒心。通过介绍学习方法,告诉学生在基本掌握英语语法结构的基础上,熟读教材课文,注意单词的拼读,敢于开口说英语,必定能够学好英语。通过身教,讲学习体会,告诉他们学习方法,并且让学生知道英语并不难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通过教师自身和名人学习英语的成功案例激励学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校长在北大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发言所讲的两段话:“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英语水平一塌糊涂。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这不是他个人谦虚,必竟落榜了两次,最后取得成功。他在报告中又说:“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有天赋的人就像雄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俞敏洪的故事足以说明弱势可以成为强者。可以通过运用此类心理暗示的方式鼓励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困难。
3 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一、适度而不是滥用
一旦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有些学校要求每节课都要有课件,所以,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在公开课上,每个老师都会运用多媒体课件,甚至有的老师在整节课中都离不开多媒体。唯恐没有媒体上不好公开课也不是好课,所以,老师平时的教学在制作课件上浪费了大量时间,显然,这就是过度运用多媒体。因为,虽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的很小一部分,充其量只能作为语文课的副食,而不能成为课堂的主食。也就是说,多媒体只能代表教学手段的一种,而不能代表一切手段与方法。再者,语文课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悟语言文字,突出这一点,才能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而运用多媒体,其中的动画片虽然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但是它不能让学生从深层次去直接感受语言文字。所以,我们在多媒体的使用时一定要有一度,见好就收。
二、以课本为主,多媒体辅助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文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内容的价值取向上要正确,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他们的学习体验,为此,我们要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不断的学习与反复的训练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材料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通过学习语文,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写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过度地看中多媒体作用,就会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老师就会依赖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既对老师的眼睛造成伤害,也让学生的学习思路跟着多媒体而动,多媒体成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载体,而语文教材摆在桌子上成为多余的摆设。教室因为多媒体的需要,而变得黑暗,学生再看课本时就会感觉模糊,还影响学生做课堂笔记,而且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时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走了一道弯路,是被老师加工过的,学生对真正的知识理解没有从根本上入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在教学的重点或者难点上可以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让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
三、运用不要生搬硬套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第一步就是介绍语言的背景,第二步介绍作者,第三步是对课文进行分析,第四步是对课文的中心进行归纳,第五步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第六步是行课堂练习。这种一呈不变的教学模式禁锢了语文教学。但是,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走向另一种固定模式的误区:第一步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步是给学生渲染学习气氛形成一个学习情境,第三步是运用问题让学生进行发言讨论,第四步进行写作教学,第五是课堂练习。这些教学内容是老师已经按照教学程序而设计的,老师只要动动手指操作就可以了,虽说这种模式使教学思路很清楚,教学目标明确,但终究也属于一种框框,框住了老师教学的创新,框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与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是相违背的。我们要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避免这种框框式的教学模式,多以开放性教学为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施教。
四、注重多媒体的实用性,集中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加强了视听效果,对教学内容可以直观而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但是,老师在设计和使用多媒体时,过度地追求这些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反而会淡化了教学目标,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过度地分散到其他方面,比如,有一位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大量地收集了与本课文有关的图片,唯恐落下一张图片而使学生受到损失,由于学生看图片时间过长,成为了课堂的重点,而教学的真正重点错过了,学生没有真正完成学习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有失偏颇。所以,在多媒体课件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时,其中的与本课无关的大量图像、音乐、动画等,会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受到负面影响,甚至误导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思考,而无心专注于语文学习。所以我们在制作与设计课件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地选择课件内容。
五、给学生保留想象和情感体验的空间
多媒体以丰富多彩的画面给学生带了更为直观而生动的学习环境,但对于语文这一门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学科来说,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运用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语文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除文字之外其他都不能代替的。我们所说的“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就是指文章虽然是无情物,但老师与学生是有感情的人,只有在情感的外化与传达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与语文产生共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为源头,老师以自己恰当的情感外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从而成为一定的情感环境。由于学生有不同的外部影响,他们的在审美过程中,会受到生活体验、情感经历不同的影响,所以,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但多媒体上屏幕、画面这种虚拟是代替不了文字的意境的。
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作者对林黛玉的外貌是这样描写的:“两弯似整非整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妓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段文字对林黛玉的描写让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因为学生没有见过林黛玉,甚至作者也没有见过林黛玉。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每个人都会在心目中出现一个自己所想象的林黛玉,就算是同一个作者,他每读一遍文字并且反复品味揣摩,心中的林黛玉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正是文字的魅力,但是,如果我们用多媒体直接把电视或者电影中林黛玉的形象播放给学生看,那么,林黛玉的形象立刻在学生前脑中定格,对学生想象力的抹杀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认真学习有关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用干脆利落恰当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丽艳.新时期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亚太教育,2016,(22).
[2]丁利涛.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J].新课程导学,2014,(22) .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语言 艺术
体育课堂如同一个大舞台,作为教师应集编、导、演、评、教于一体。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口语语言和体势语言。
1.口语语言是指口头表达的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使用语言的形境和目的,把教师的口语语言分为:教学语言、教育语言、交际语言。
2.体势语言是指体育教学中除口头表达的语言之外的,以身体作为媒介载体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体势语言主要有动作示范,面部表情、眼神传递和打手势等。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技巧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熟练掌握语言技巧,并充分发挥和利用语言的艺术作用。
搞好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技能、组织学生练习,都离不开语言。传授任何技术动作,除了正确的优美示范必须进行精彩讲解,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活力,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动作的形式、方向、速度,进而理解技术的结构、顺序、节奏,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知道从何做起,再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逐步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所以,一个体育教师,上课时只会做示范,不会讲解,会讲话而不讲究语言艺术,就很难把课教好。教学实践证明,语言在体育课上运用的越成功,表达能力越强,教学任务才能完成的越好,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他(她)们有着活跃的大脑思维,应该看到这些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体育课大多在室外,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会引起学生各种各样的复杂心理变化。诸如:兴奋、好奇、惧怕、要强、取巧、怕羞、精力分散、心理满足等等。这时教师要很好地观察判断,有针对性地分析。对有助于学习的心理活动进行鼓励、助长;对妨碍学习的心理活动要消除、克服,这些过程都要通过语言来完成。
体育教学课上有许多环节要依靠教师运用精练的语言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感觉、知觉、分析、综合概括等过程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老师通过精彩的语言,激发学生心理活动中的注意、思考、兴趣、情绪、意志及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达到目的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目的。
由于人类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除了具有高等动物的第一信号系统之外,人还能对抽象的刺激(语言、文字),建立一系列的条件反射,这就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人们借助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可建立一系列复杂的链锁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语言精练、准确、生动形象的程度,对掌握技术动作的快慢,教学任务完成的优劣有直接关系。
综上所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是何等重要。应该指出的是,语言是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又常被某些教师所忽略,这就是本文强调语言重要性的原因。但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卖弄华而不实的语言是不好的,是会降低效果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把正确的运用语言放在比较突出而恰当的位置上。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为了搞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运用,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体育技术与知识,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认真斟词酌句,讲究语言艺术。做到高度概括,深入浅出,把抽象的概念或深奥的理论,用浅显易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一听明白。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准确鲜明的表现力,不仅浪费时间,也难以形成恰当的输入信息,因而无法得到正确的输出效果。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把握语言技巧,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总结出了运用语言的六种方法,即提问法、对比法、鼓动法、收敛法、比喻法、引证法;运用语言有四个要诀,即简明扼要、清晰准确,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生动形象、新鲜活泼,深入浅出、善打比喻。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1
一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进步,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促使自己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三、课间体育工作
加强大课间管理,特别是太极播操的教学。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太极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上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课间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做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课外活动和群体工作
本学期,我主要承担学校的课外活动和群体的工作。成功策划和组织学校第xx届校运会篮球比赛和高三年级的毽球比赛,由于组织严密,策划合理,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四十二届校运会的顺利举办,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培训学习、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习形的教学工作习惯。
以上是我今学年教学工作大体情况,最大的不足就是对这些所有工作的具体操作把握得不是很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领导及老教师们能多多指点及帮助,自己争取尽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责任,也争取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多的进步!一切都已过去,新的开始又已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和学生都有进步。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2
时间飞快,转眼间,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又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主渠道。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育工作方面
本学期体育教学都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认真备课,在备教材的同时,也注意备学生,教学中按照新的课改目标,改变以前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的程序,注意讲解示范,重点是讲练结合,使学生能很快的学会课时内新学的教材内容,教研工作能积极参加,努力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气氛下得到锻炼。
1、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中学习。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身体和健康原因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5、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备课方面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教法比较单一,在解决如何把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方法上比较单一。
回顾总结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我看到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可喜可贺。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加倍努力,改进不足,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3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下头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体育的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初中体育的教学反思范文一初中体育教学是基础体育教学之一,是连接小学乃至大学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初中体育教育,包括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储备、智能开发、实践本事、创新精神、身体健康等诸多人类基本素质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可是,体育教育在现今的初中受重视的程度、大纲教材、场地器材、师资状况等软、硬件的影响,阻碍了体育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功能发挥。
一、体育教学存在的现状
1、上级领导重视不够,奖金和场地器材缺乏。多数学校领导把教学改革的重心倾向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与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科目上,没有重点研究体育改革。需要的器材不能得到满足,专业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引进,中学的体育课在很多领导看来就是活动课,学生只是学习累了出来活动一下。学校也不会将很多的资金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因为搞好体育活动是要花钱的。另外,体育器材比较容易损坏,新增器材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器材。
2、教学方法落后,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中学体育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教师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安于现状,不思创新。考评以身体素质达标为准,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简单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这样,在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压制了学生地情感,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性,抑制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发挥。我们也明白兴趣是的教师,然而,学校场地的限制、教师专业的不一样,导致学生只能在给定的几个项目上选择。此外,一些中学学生比较少,体育教师就相应的比较少,有的学校甚至就仅有一两名体育教师,这样无疑会增加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体育项目也比较单一,从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兴趣上来说都是不适宜的。
3、教材陈旧、重复过多,脱离学生实际。中学体育教学是传统体育教学体系,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教师沉醉于现有的教法之中,不思创新,课堂教学仍然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场所。教学资料基本是走、跑、跳、投等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各项动作技术难度大,重复过多。小学生学的东西初中还在学,高中学习过的大学还要学,这在教学中,脱离中学生实际,难以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的需求。学生上体育课,表面上愿意,内心却极不情愿,严重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对运动乐趣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