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楼宇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楼宇;经济;发展;措施
所谓的楼宇经济,指的是利用城市里的新楼盘或者闲置房进行销售、出租、招商等各种活动,从中获得的利润以及培植的新税源,通通被称为楼宇经济。同时,楼宇经济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必然现象。
一、楼宇经济的形成原因
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
楼宇经济的形成也是因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里,土地资源因为稀缺所以不得不集约化利用土地。如今,土地资源的短缺已经越来越严重,但是城市的发展需要土地,所以出现了一种以集约化发展为本质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就是楼宇经济。
2.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楼宇经济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城市的工业都慢慢往外迁,而服务业慢慢的兴起,甚至已经成为这些城市的经济支柱。同时,知识型服务业对城市四周以及周围的市场都产生了一定吸引力,而服务行业的增多,也需要楼宇来提供办公的空间,因此就形成了整个楼宇经济。
4.城市规划引导的结果
另外,城市的引导和规划也影响了楼宇经济的形成,一些城市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实行了严格的规划,而且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楼宇和空间,比如办公大楼、商业区域、工厂用房等等。因此,楼宇经济的形成也是城市规划引导的结果。
4.楼宇聚集和竞争的结果
如今,楼宇和楼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表现在楼宇的出租和销售方面,同时竞争力的加大也使得楼宇的租金不断的增加,甚至也使得楼宇开发商提升了质量。因此,楼宇经济的发展也是因为楼宇的聚集和竞争而产生的结果。
二、楼宇经济形成所带来的好处
1.促进经济的发展
楼宇经济的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并且还能够调整经济的结构。因为楼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许多的写字楼、商用房聚集在一起,因此也产生了服务行业、中介行业、餐饮行业等。这些商圈的形成,直接的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另外,工业是现代经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工业同样离不开楼宇经济,因为楼宇能够为工业厂区提供空间。
2.改善城区的空间
另外,楼宇经济还有利于改善城区的空间,为城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一些中小型城市的空间是平面的,但如果大力的发展楼宇经济,就能够使城区变为立体的,人体获得更多的效益。同时,大量的商务写字楼聚集了人流、资金流,为城市土地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优化城市的投资环境
楼宇经济还能够优化城市的投资环境,对于一些中小型城市来说,如果要提升自身的品味和档次,就必须大力的发展楼宇经济、比如建设一批设施完好、配备齐全、风格优美的写字楼,为人们提供方便。另外,引进大批的投资人和资金驻进城市里,不但可以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还能全方位的优化城市的投资环境。
三、如何发展楼宇经济
1.推介市场化
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为了推动自身的发展,举办了国际商务会议,并且还介绍了商务楼宇展示会以及研讨会,对一部分建设较好的楼宇进行了重点宣传和介绍。同时,还建立楼宇服务中心,为商铺、写字楼、房子的买卖和出租提供介绍咨询、信息、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服务,另外也为企业、楼宇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调查,该城市的楼宇入住率在年底已经达到了86%左右,而且还引来了不少的投资。
2.完善楼宇的功能
为了完善楼宇的功能,必须对楼宇进行分类和定位,比如国际金融、中介服务、商业等等,从而使产业聚集。2012年,该城市已经形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楼宇,比如金融中心集中在国贸大厦,货运物流集中在黄金广场,而服务行业则集中在日峰百货,科技企业则集中在海信大楼。这就形成了鲜明的楼宇特色,并且还完善了楼宇的功能。
3.合理的进行收税
楼宇经济不但促进了经济,还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政府要对积极的开展税收活动,完善各项税收制度,建立税收咨询服务机构。另外还要对企业、楼宇进行回访以及检查,以便解决税源问题,同时还要保证税收能够公平、合理,税款能够及时的到账。
四、总结与体会
楼宇经济可以说是我国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它能够转变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还能促使企业实现跨越化的发展。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充分发挥楼宇经济的效益,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拥有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的昆明,是一个历史底蕴浓郁的古城。沧海桑田,三山一水环绕的昆明城,已有1240年的建城史,拆与建的更迭,每天都在上演。爆破声中,陈旧的建筑应声倒地。然而,不久的将来更新、更高、更美的楼宇在原地拔起,诉说着另一个时代里它的故事。
纵观如今的昆明,低矮的平房形单影只,钢筋混泥土铸就的身姿随处可见,一幢高楼就是一个磁场,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汇聚、流动,形成的“财富效应”席卷昆明城市经济与生活。由此可见,楼宇经济带来的城市的改变。商务、休闲、娱乐、餐饮、购物,在这里都能得到一一满足,享受的同时不得不让人感叹城市变迁之快。
昆明广场以269米的高度,拔高了昆明城市主干道北京路的天际线;南亚之门333米,要造就昆明新地标建筑;而成功落地昆明原市政府旧址的恒隆广场,则以338米的高度再次刷新昆明城市的建筑新高度。上扬的数据高度不在于数值表面的大小,更在于其本身所诉说着的昆明城市发展新高度。
楼宇的艺术还在于对软硬件的不断升级与完善,不仅追求功能的拓展,更追求服务的延伸。于是,滇南边陲的云南,仲量联行进来了,世邦魏理仕进驻了,戴德梁行也来了,落地本土的万科物业、中航物业,土生土长的银海物业、俊发物业……纷纷在昆明掀起品质服务的大旗,物业品质“国际化”升级,生活品质“尊贵”般飞跃。
没错,楼宇经济玩的就是高端!
近年来,和平区在经济上坚持实行“破、快、高”三字发展战略,突破辖区空间制约,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实现“高容积率、高资本密集、高就业人口,提高城区开发强度和空间集约利用程度”的目标,控制发展商品住宅,适度发展商业设施,强力发展商务楼宇,保护开发风貌建筑,实现单位面积效益的最大化,在有限的城区空间实现极限发展;坚持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同步进行,在“好”字优先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形成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的服务型经济。特别是面对急转直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明显增加的国内经济困难,和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做好临河区域这篇大文章
天津人懂得吃,天津人更恋河。一位朋友曾这样说。确实,这是天津人的情结。地理位置优越的和平区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该区2009年的规划中,336.9米的“沣塔”将在2010年矗立海河上游;依海河而建的津湾广场将在9月初具规模;一站式高端商业设施恒隆广场将在2011年竣工……而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和平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原动力。
金融城的标志性区域――津湾广场项目已于去年启动建设,一期工程预计于今年9月建成开业,二期工程预计2012年投入使用。
坐落在解放北路地区的津湾广场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由五座地上商业建筑体及地下商业街共同组成,并设有开放式广场及沿海河湾亲水平台。津湾广场一期工程聚集了剧场、影院、高端餐饮娱乐、时尚购物中心等业态,将打造成富有时尚文化气息的国际化商业聚集区。具体分为五大空间:精致休闲空间,以高端消费展示中心、商务休闲餐饮为主;都市活力空间,以高端商务餐饮、商务俱乐部为主;魅力视听空间,建设津湾时代剧场,主演大型歌舞剧;时尚娱乐空间,以高端酒吧、咖啡厅、高档西餐厅、休闲KTV为主;欢乐时光空间,以影院、时尚购物、餐饮娱乐为主。一期工程预计今年9月份完工。
津湾广场二期工程为高端商务区,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括高级商务办公写字楼、高级公寓、酒店、高档零售业及高端会议中心。待津湾广场全部建成后,将完善金融城商务办公区、行政办公及酒店服务区板块功能,并形成以它为核心辐射发散的金融布局体系。
海河上游,本市20项重要服务业项目之一的“津门津塔”项目位于海河上游,是海河综合开发工程六大节点之――和平广场中心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范围四至为:东至大沽桥、南至兴安路、西至佳木斯道、北至海河。“津塔”项目,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功能以写字楼为主,将建成顶级国际化商务办公楼,是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大厦投入使用后,预计约有800家以上的企业入驻,届时这里将成为天津信息最集中、商机最丰富、商务活动最活跃的国际化商务中心。“津塔”项目规划业态包括超豪华五星级酒店、顶级公寓和配套商业。目前该项目正在主体施工,预计2010年竣工。
另外,预计2011年竣工的恒隆广场建设规模26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管线切改已完成,正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待投入使用后,市民要想第一时间购买世界顶级品牌全球同期上市的新品等,不用再去北京、上海或者香港,在家门口就能与世界顶级品牌“亲密接触”。据悉,恒隆广场建成后将作为全市标志性建筑,成为本市最大的集商业、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高端商业设施。
正在建设中的恒隆广场投资32亿元人民币,南邻和平路、北邻兴安路、东邻滨江道、西端规划中的绿带广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广场拟设计为包括地上六层、地下一层的商业娱乐休闲区及地下二、三层停车库的综合体。整个项目单体设计长370米,建筑高度为50米,造型非常时尚。建成后将与津塔写字楼、津门五星酒店共同构成和平广场的主体部分,与对面的海河音乐厅呼应,在u形海河地带形成丰富的城市广场。
据介绍,恒隆广场将引进现代商业Shopping Mall的模式,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服务为一体,商场内除设有百货公司和各类特色店铺外,还有主题乐园和娱乐中心、特色餐厅、超市及配套服务,并包括音乐酒吧、DISCO、卡拉OK乃至现代化酒店等现代娱乐休闲和服务业态。此外,商场内配套设施完善,欧式休闲椅、公厕、IC卡电话亭等设施一应俱全,一站式服务使消费者吃、喝、玩、乐的需求都可得到满足。
作为本市最高档次的商业设施,恒隆广场将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吸引更多的世界知名品牌入场,第一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世界名品。那么,津城是否有足够的高端消费人群,“消化”众多世界名品呢?据介绍,随着市民消费能力的迅速提高,高端消费人群在本市已逐渐形成,市民列高档商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今后,高端商业将成为海河商业开发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海信广场、远东百货等高端商业设施已经在海河边“安家”。随着恒隆广场等一大批高端商业设施的建设落成,海河两岸的商业、消费环境将进一步“升级”,并逐渐形成“高端商业围着海河转”的城市新格局。
打造欧式风情街,提供就业岗位
而作为本市重大服务业项目之一的小白楼1902欧式风情街也于日前开工建设。“五一”前后,该街将与在建的辽宁路小吃街及即将动工改造的沈阳道古物市场同时竣工亮相。届时,市民不仅可以在这三条特色商贸街上喝洋酒、逛名店、听音乐、淘古玩,还能品尝到55种世界特色小吃。三条特色商贸街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可安置就业人员约1500名。
小白楼1902欧式风情街位于和平区开封道,连接南京路与大沽路,也是海信广场和滨江购物中心两大商场之间的“黄金走廊”。作为小白楼商圈唯一一条地上商业街,小白楼1902欧式风情街定位于欧式、经典、高端、高品位,主要业态包括酒吧、西餐、西点、咖啡厅、冰洪淋等,目前星巴克、必胜客等已签约入驻。该街建成开业后将与小白楼地下商业街朗香街交相呼应。
吃、喝、购物一条龙
辽宁路小吃街位于滨江道辅路――辽宁路、泰隆路商业步行街,计划占地总面积1800平方米,经营使用面积382平方米,是一条以经营天津及全国各地“名、特、优”小吃为主题、兼营旅游纪念品的专业市场,该街建成后将成为市民假期旅游增添一个全新的休闲放松、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民以食为天”,天津饮食文化集全国各地流派精髓于一身,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大麻花等一批知名小吃闻名天下。而辽宁路、泰隆路小吃街由于比邻天津最繁华的金街商业街,在很早以前就以经营天津特色小吃声名远播。干果、蜜饯、烧烤、炸串、沙锅,面点、粥类……各种经济实惠的大排档成为津门人果腹、解馋的首选。
和平区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突破餐饮业发展桎梏,改变小吃快餐业态小、散、低端化的状况,重新启动辽宁路小吃街的建没工作,严格推行准入制度和集约化管理程序规范商户的行为,完善排烟、排污系统,确保卫生达标。届时,重建后的辽宁路小吃街将汇集来自日本、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的55种特色小吃。
在古玩界有“先有天津沈阳道,后有北京潘家园”之说。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日本、韩国、欧美及港台的旅游手册中,均有沈阳道古物市场的介绍。沈阳道古物市场位于和平区沈阳道与山东路交口处,始建于1987年,原为街道组织的旧物交换市场,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古物交易场所,现已成为全国最大古文物集散地。
目前,市场有百余家店铺和600多棚亭、地摊。店铺均为仿古式装修,古典文雅,大多经营杂项,从古瓷、家具、钟表、字画、文房四宝到金、银、铜、铁、木、玉各类工艺品,大小新旧货各色齐全。古物市场不仅为本市的收藏家和爱好者所欢迎,而且还吸引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及日本、韩国的许多商客。高峰时,每日客流量可达万余人次。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文化旅游胜地、区域商贸中心、开放港口城市为目标,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构建适宜创业发展、生活居住的软硬环境为支撑,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本土培育与引进做强相结合、发展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相结合,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和楼宇经济高地,形成服务业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紧密结合的中心商务区,推动*城市经济高端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2、总体目标。经过5-10年的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总部经济及楼宇经济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新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企业以及国内行业100强等大型企业入驻*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使总部企业和楼宇运营商数量明显增加,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规模效应明显提高,中心商务区形成规模。力争到2011年,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016年达到9%;税收直接贡献率2011年达到10%,2016年达到18%。
3、发展重点。坚持“产业第一”的发展策略,吸引、扶持和培育与我市五大支柱产业相关的总部企业入驻,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吸引国际和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在*设立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分支机构(至少包含结算中心和营销中心),优化我市工业产业结构;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公司在*设立物流、信息、会计审计、投资顾问、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会议展览等中介服务企业总部,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主要途径
4、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引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城西港区和浔阳区高起点集中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采取大型企业独自成幢式、多个企业联合成幢式、行业集中成幢式相结合的办法,引导规模品牌企业在中心商务区内营建总部大厦,鼓励产业相关性强的现代服务业入区运营。加强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形成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配套设施支撑体系。
5、进一步加大总部经济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企业以及国内行业100强等大型企业到我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至少包含结算中心和营销中心),使我市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生产制造基地和总部企业的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等机构聚集地。鼓励县(市、区)引进总部企业入驻中心商务区,凡由县(市、区)引进的总部企业,其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给引进总部企业的县(市、区)。
6、大力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总部。按照"内强总部、外拓基地"的思路,积极鼓励市内大企业大集团不断优化企业总部、研发营销和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中心商务区设立总部,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支持我市优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业务重组和资本经营等方式,积极开发异地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和资源空间。
7、鼓励和引导写字楼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城区写字楼的开发建设和功能改造,引导和鼓励城区内的写字楼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发展楼宇经济。
三、扶持政策
8、制定总部企业、楼宇经济企业认定标准。参照国内外的通行惯例,总部企业是指国内外大企业(至少包含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等核心运营机构)在我市以独立法人注册、办理税务登记,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依法经营的企业:
(1)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以及国内行业1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
(2)有独立法人资格、投资或授权管理的下属企业2个(含2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3)年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以上的企业;
(4)在*新注册的物流、信息、会计审计、投资顾问、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会议展览等中介服务业总部(分支机构不少于2个),且总部资产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
9、设立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资金扶持力度,自20*年起,市政府每年统筹安排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总部企业和楼宇集团的设立,以及对*企业异地设立服务机构的必要资助,主要采取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扶持。总部企业和楼宇集团所在地(区)政府也要安排适当资金进行扶持。
10、实施积极的土地政策。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将总部企业用地优先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保障总部经济发展用地。总部企业用地,可优先进行规划选址,按“一企一策”办法经市政府批准后挂牌出让供应。同时,按一定比例配套总部企业高管人员住宅(公寓)用地,总部企业分配给符合条件的高管人员住宅(公寓),其使用人在*工作满五年后,可进入市场交易。
11、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新入驻我市市区范围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总部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在企业所在地(区)政府给予“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期满后,延长三年减按15%税率征收。
12、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定期召开银企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总部企业发展项目推介会,加强银企间的沟通,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为总部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对有融资需求的成长型总部企业,及时推荐给银行、担保公司及风险投资等机构,为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整合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和资金资源,支持总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协调解决总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过程中的问题。鼓励总部企业利用外资,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
13、积极为总部企业高管人员提供服务。为商务需要出入境、在本市长期居留以及临时来本市的总部企业外籍人员等,提供出入境便利。对符合条件的高层管理人员及其家属优先办理入户手续,并为其子女入学提供优质服务。尽可能创造条件,实行总部企业人员定点医院就医,并建立门诊"绿色通道"、电话预约专家坐诊或上门就诊等制度,为总部企业高管人员提供优质方便的医疗服务。
14、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楼宇集团人才。加大总部企业、楼宇集团紧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建立相关人员人力资源储备库,打造人才高地。构建公共人事人才服务体系,完善各层次人才培训体系。总部企业、楼宇集团接受应届毕业生、海外留学生和技能人才由市人才市场提供服务,实行优先保障。
四、保障措施
15、建立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长担任,成员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市经贸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人事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教育局、市信息化办、市卫生局、总部企业和楼宇集团所在地(区)政府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统筹总部企业和楼宇经济企业的认定,审定有关补贴和奖励,协调处理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市发改委作为联席会议的牵头部门,要建立专人联系总部企业、楼宇经济企业制度,不定期研究推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措施,全力推进我市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
16、细化促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类别,分别制定《总部企业、楼宇经济企业认定和扶持办法》。按照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的总体发展要求,细化促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17、建设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信息平台。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健全政府信息网络系统,构建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向总部企业、楼宇集团本市发展规划、重大发展政策、重大项目投资信息和改革措施,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商务、法规和政策信息等各类资讯。
18、加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运行分析和监管。健全总部企业和楼宇集团行业管理和监督,建立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统计分析体系、核算制度,全面准确掌握全市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状况。相关部门要加强经常性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把握和促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形态,作为近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理论界的关注。楼宇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处于工业发展平台期、调整期的**来说,发展楼宇经济意义更为重大,是事关科学发展观全局,事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大关和“两个率先”(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目标的实现,事关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全局的重大抉择。
一、概念界定
(一)业态
业态(TypeofOperation),是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概念。它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一般认为,“业态”就是“零售商业形态”,是指具有相同经营方式和相同经营技术、方法的零售商业机构的集合,具体包括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
本规划所称业态是广义的概念,是指产业形态。所谓产业形态,就是指人们对于产业所能感知出来的所有状态、样式和特征等。产业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使用形态、价值形态、知识形态、资本形态、虚实形态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使用形态,即从产业所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用途来划分不同的产业形态。
(二)楼宇经济业态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形态。就**来说,作为楼宇经济载体的楼宇主要有商务楼宇、商业楼宇、科研楼宇、标准厂房、城市综合体、保护建筑和农居SOHO等七种。
所谓楼宇经济业态,是指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楼宇经济的不同产业形态构成了楼宇经济的多种业态门类。对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的规划研究,有助于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时的针对性和政策的有效性。
(三)楼宇经济业态门类
楼宇经济业态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类,按使用形态,即产品或服务的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商贸、金融、商务等;按价值形态,即在产业价值链中位置可以分为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呼叫经济等;按资本形态可以分为本地资本、外地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等;按虚实形态可以分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抑或是两者相融的虚实经济。
本规划主要从楼宇经济的使用形态出发,并依据《**市20**—20**年现代产业体系分类及发展导向》构建**“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
二、经验借鉴
(一)国际大都市
1、纽约:美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中心,被视为都市文明的代表,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服务业规模持续增长。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生产者服务业的带动下,服务业逐渐占据统治地位。②制造业在转型中发展。制造业的比重虽然下降,但仍然是美国第三大工业中心,以服装和出版业等都市工业最盛,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业中心之一。还针对制造业出台保护性政策,保护并激励工业空间供给。③产业集聚现象明显。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功能核心区,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贸易集群,以第五大道为中心的商业区,以及中城的商务区、钱伯斯和休斯敦之间的高楼工业区、西区的妇女时装中心等。
2、伦敦: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金融、房地产、商业占主导地位,休闲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发展迅速。共有277家外国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或子行。能够与制造业很好互动的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支撑了制造业的档次。②服务业集聚发展。服务业多点集聚发展是伦敦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有国际商务与金融核心区域伦敦金融城,也有英国零售和戏剧中心伦敦西区。③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导。工业总量比重低,但仍然是英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印刷、机械制造等具有很高水平。其中印刷出版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1/2强。与英国其他城市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明显高,高技术工作岗位超过一半。
3、东京: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多层次、网络化发展特征明显。构建了“多核多圈层”结构,由市中心区、8个副中心区、9个特色新城组成完整体系。②总部经济十分发达。在日本的外资企业,约75%将总部设在东京,是拥有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③生产者服务业发达。金融贸易商业所占比重相对要少,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所占比重较大,突出的是产品研发部门。④交通驱动作用明显。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东京西郊新宿建成了与东京都内所有地铁相连接的巨大交通枢纽,使新宿在经历城市边缘区、综合交通枢纽后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现代服务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
4、香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阶段性特征明显。近100多年来经历了从贸易转口港、工业化经济到多元化经济、服务经济的转变。②服务业发展迅速。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各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商机,特别是在贸易、货运、仓储、金融、法律及会计等方面。③制造业相对稳定。印刷出版业和服装业是香港最主要的两大工业。尽管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利用内地的外包加工服务,近年香港的制造业表现较为稳定。④总部经济发达。超过32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中介服务、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等。
(二)对**的启示
1、强调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产业的过程,就是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壮大过程。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是国际大都市实现对外影响与控制的方式与主要途径。从纽约、伦敦等城市都可以看到,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者服务业强劲增长,成为促进城市就业、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尤其是金融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是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对于正处于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来说,发展楼宇经济必需重视提升服务业的层级和国际化水平,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态发展。
2、做精做专都市工业。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对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制造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国际大都市在某些制造业上依然保持很强的竞争力,伦敦的印刷出版业,纽约的服装业等都是这样。这些适合在城市空间生存的都市型工业仍然在国际大都市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来说,在主抓服务业态的同时,要结合**产业实际特点鼓励发展一批具有占地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等特征的**特色都市型工业,并且做精做专。
3、明确多核化发展格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都表明,城市发展要经历城市功能的形成期、成长期、分离期和城市体系群的形成期。这四个时期的变化过程就是由单核向多核的过渡。**在发展楼宇经济过程中应着重审视老城区各商圈之间、新城和老城之间、各新城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重点发展区块的功能地位及其楼宇经济发展的主导业态,促进其加快发展。
4、制定集聚发展战略。集聚能够带来资金雄厚、人才众多、专业化水平高、创新环境优越等多方面的优势。在纽约、伦敦与东京等城市商务、金融、科技服务等服务业的集群化特征明显。以纽约为例,90%以上的金融和85%的商务服务业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发展楼宇经济必须十分重视集聚区的建设,分析集聚的文化、交通、产业、人才因素,注重集聚区整体品牌形象设计,制定集聚发展战略。
5、鼓励业态多元化。从多数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业态发展经常会超出大家的预计,人们往往无法准确预见到哪些业态能在未来得到繁荣发展。国际大都市也都是经历过一个业态多元发展的阶段后逐步确认主导业态。**在发展楼宇经济时要更着重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制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尽量能有更宽泛的支持范围,而不是仅仅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
6、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国际大都市的成长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源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等国际性大都市都首先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然后才能在对外经济联系中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伴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了这些国际大都市。**在通过选择主导业态、促进业态集聚等发展楼宇经济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在**都市经济圈、长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地位。
三、现状与形势
(一)业态现状
改革开放**年来,特别是近年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楼宇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年市区税收在**00万元以上的楼宇有65幢,创造税收达69.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倍和4.5倍。楼宇经济在业态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服务业态初具规模。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引擎。20**年至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1**3亿元增至2213亿元,增长1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3%增至46.3%,年均提高0.825个百分点。从2007年开始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总量及比重首次超过工业的历史性跨越。20**年服务业增加值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57.7%;服务业实现税收452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49.7%。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年,**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动漫产业发展尤为喜人,在20**年度全国各城市动画生产排行榜上,**超过广州、上海从2007的全国第四位跃居为第二位,有四部作品还位列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34部国产优秀动画片。
3、业态结构逐步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2005年至20**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仓储、邮政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由33.2%降至31%;金融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迅速,正逐渐改变传统服务业占较大比重的偏低层次业态结构。目前,**拥有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近200家,金融总量位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之后。
4、业态集聚已成雏形。从区块层面上,已基本形成黄龙商圈、武林商圈、庆春商圈、湖滨商圈等商贸、商务集聚区,庆春路、延安路沿线的金融服务集聚区,以及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园区或基地。特色楼宇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有中介服务机构聚集的商务楼宇嘉华国际、三新大厦,有税收超亿元的商业楼宇**大厦、标力大厦,有信息服务专业楼宇东软创业大厦等。从各城区的比较来看,上城区、下城区的业态集聚水平相对较高。
尽管**的楼宇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对照国际大都市和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目标,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问题:一是业态质量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品牌化、规模化的国际知名中高端服务机构不多。二是部分潜力特色业态存在“先天不足”,如文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高端人才缺乏。三是楼宇经济各业态之间的结构还不太合理,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服务业等业态发展不够。四是作为楼宇经济载体的楼宇的建设规划尚需进一步细化,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老楼宇更新提升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缺乏承载高端服务机构的商务楼宇。五是各城区对都市工业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对都市工业楼宇的开发建设重视不够。
(二)面临形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制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城市扩张、国际环境、重大项目的实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楼宇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正面临着这些因素的作用。
——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倒逼楼宇经济加快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制约越来越严重。楼宇经济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特点和现代服务业具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特性,迫使**要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态为主的楼宇经济。
——区域产业转移加快,为楼宇经济提供发展机遇。正积极推进的“退二进三”和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的楼宇经济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全力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加大楼宇经济的发展步伐。
——城市发展所处阶段,对楼宇经济发展提出要求。**已经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力争突破2万美元和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阶段。实现突破“2万美元”和“两个率先”对楼宇经济和具体业态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城市发展方向调整,为楼宇经济发展扩展空间。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发展楼宇经济、充实楼宇经济业态提供了巨大潜力。
——新城和综合体建设,有利于促进业态更新整合。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要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做好“新城”和“城市综合体”文章,在市区沿钱塘江规划建设“十大新城”和一批城市综合体。新城和综合体将成为**发展楼宇经济的主战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楼宇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萧山国际机场、城际铁路、新东站、地铁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提高了**的交通可达性,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促进了商贸物流、金融等业态在相关节点的集聚,为楼宇经济发展的创造了条件。
四、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一批、管理一批、更新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五个一批”要求,围绕打造“两中心”(全国民营经济总部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目标,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楼宇经济业态进行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层次提升,为全市拓展发展“新蓝海”、培育经济“新增点”,力争早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发展“三级跳”目标,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区联动。形成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推进机制。市里对楼宇经济发展做出总体部署,负责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协调、考核等工作。城区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调动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积极性,市区联动、四级参与、形成合力。
2、坚持市场先导。遵循经济发展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的供求信号和价格杠杆,调节楼宇经济业态优化配置,促进楼宇经济业态良性运行,推进楼宇经济业态的能级提升和业态结构的不断优化,推高楼宇经济业态发展的内涵式动力。
3、坚持重点突出。在综合分析**楼宇经济业态现有基础和未来需求的前提下,明确**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着重扶持和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及其布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的作用。
4、坚持统筹布局。摒弃遍地开花、见缝插针式的旧模式,着眼于规范开发、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统筹业态布局、优化结构,实施重点区块、重点楼宇的重点业态开发的有序推进模式,从而推进全市楼宇经济业态的合理发展和布局。
5、坚持创新创业。鼓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运用创新型理念,在楼宇经济业态招商、管理、建设、规划、服务等领域提出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以创新求发展,以创业促富民,努力开创楼宇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总体目标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相结合,力争至2020年初步建立起层次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基本实现打造“全国民营经济总部中心”和“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
1、业态层次完备。引进和培育一大批中高端国际服务机构;吸引更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总部和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区域性总部来**发展;电子商务等先进商业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武林、黄龙、湖滨等成熟商圈的业态继续得到提升;高起点谋划钱江新城、创新创业新天地等新开发区块的业态体系。
2、业态结构优化。金融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其在楼宇经济中的比重得到不断提升。力争到2011年,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其中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10%;市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GDP比重达到18%。
3、业态布局合理。建成以“两轴两核”为统领,“六心十三区”的业态集聚区为骨干,特色楼宇、重点楼宇为支点的一体化、有机发展的楼宇经济空间网络;各业态之间、楼宇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之间的联动机制通畅、有效;各城区之间业态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服务业集聚区、都市工业区建设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
五、发展路径和业态选择
(一)发展路径
1、区域一体化: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错位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差异化战略与合理定位战略。各城区、重点区块应在努力分析各自现实条件、优劣势的基础上,对业态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便都能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主城、副城、组团、新城和综合体是**发展楼宇经济的主要载体,对他们必须站在全市的角度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核心功能区。市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手段促进各城区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特别要关注对几个主要商圈、新城等的功能定位,防止出现业态同构化现象,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和错位发展,最终形成全市范围内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
2、区块一体化:“三步走”、集聚发展,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从多元化、特色化到一体化的“三步走”过程,也就是一种或多种业态为追逐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竞争效益而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的过程。集聚发展是实施“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基础也是实施目标,能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先进业态提供条件。“三步走”的起点可以根据各区块的基础、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基础较好和定位较高的区块可以直接从特色化、甚至一体化开始发展楼宇经济。**发展楼宇经济应在主要商圈、新城、综合体和其他重点区块,依据“三步走”的思路有序推进,通过培育或引进品牌化、规模化的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
3、产业一体化:紧密关联、互动发展,形成紧密耦合的产业空间衔接。互动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依据市场规律而实现的产业互补、互利、互促的一种经济合作与竞争行为。这种竞合过程强调推动楼宇经济各业态的一体化发展,更重视楼宇经济业态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态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各城区在制定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时必须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促进不同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相互支撑,实现多业态、多功能的互动和融合。在构筑产业链时还应考虑**在**都市经济圈和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积极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的楼宇经济业态。最终通过构筑合理产业链、促进不同产业互动发展,形成紧密耦合的产业空间衔接。
(二)业态选择
1、选择原则。发展楼宇经济必须坚持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围绕“两中心”的打造选择一批重点发展业态,支持整个楼宇经济协调健康发展。重点发展楼宇经济业态的选择应遵循:
——适合空间集聚,体现规模性。选择集聚能带来专业化分工、及时更新产品和提高品质等方面核心竞争力,发挥规模效益的业态。
——符合环境友好,体现低碳性。选择的业态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走环境友好的低碳型城市发展之路。
——促进社会稳定,体现外部性。选择有利于解决城市产业转型中工业企业纷纷外迁带来的就业、交通等问题的业态。
——代表业态方向,体现先进性。选择具有先导性、高度化、代表楼宇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的业态,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具有**特点,体现差异性。利用**在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得天独厚条件发展具有**特色的业态。
2、发展要点。根据上述原则和《**市20**—20**年现代产业体系分类及发展导向》,构建“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的发展要点如下:
(1)改造提升第二产业。改造提升第二产业的重点是: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中重化工业不适合成为以城市楼宇为主要载体的楼宇经济业态。因此,第二产业中楼宇经济的发展重点是: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的第二产业楼宇经济业态有:
——传统优势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加工业、包装印刷等都市型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研发与制造业。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有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十大门类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产业。第三产业中除了游览景区管理、交通运输中的部分门类外绝大部分都是楼宇经济。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楼宇经济业态有:
——旅游业:旅行社、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娱乐业、住宿业等。
——金融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及其他金融活动等。
——商贸服务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
——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数字电视产业、互联网经济产业、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等。
——中介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服务、广告业、职业中介和其他商务服务等。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等。
(3)积极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的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行业大多属于楼宇经济业态。其中重点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有:
——信息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广播电视传输、计算机系统服务等。
——动漫游戏业:动画和漫画、网络游戏等。
——设计服务业: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广告设计、工程管理及咨询策划业等。
——现代传媒业:印刷、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
——艺术品业:艺术品设计、制造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
——教育培训业:职业技能培训、其他教育等。
——文化休闲旅游业:旅行社、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文艺创作与表演及部分文化艺术活动等。
——文化会展业:会议及展览服务、博物馆等。
(三)业态体系
根据上述业态选择,并依据**市现代产业体系分类构建**20**—2020年的“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见附表1)。列入本次楼宇经济业态体系的是今后**鼓励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楼宇(总部)经济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好规划落实,制定年度目标,切实加强对楼宇经济业态的规划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对各部门和城区的协调力度,建立完善市、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联系重点特色楼宇制度、成员联络制度、月度材料与信息报送制度、季度例会制度和年度考评考核制度等。“五个一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各城区要进一步落实专人,明确责任,抓好发展楼宇经济业态发展的相关工作。各部门和城区在定期报送各自负责领域楼宇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和工作进展的同时,要将楼宇经济的业态培育情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上报,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整理后上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二)强化规划控制
在《**市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市区楼宇经济空间布局规划》和《**市楼宇经济业态规划》的指引下,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打造充分衔接,通过以点带面,引导全市楼宇经济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楼宇经济整体水平。加强规划宣传和引导力度,避免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在确定楼宇经济各发展重点区块的功能定位后,各区要在本规划提出的楼宇经济重点发展业态基础上,对重点楼宇的业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楼宇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由市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对拟建楼宇项目的经营业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帮助业主提前规划楼宇主要招商业态及定位。对已建成招商的楼宇,现有业态和规划定位不符的,应逐步予以调整。
(三)发挥政策导向
尽快梳理目前已经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上市融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中与楼宇经济相关的政策进行汇编,发至招商一线人员、物业部门和开发企业,做到知晓政策、懂得政策和用好政策。同时抓紧制定出台楼宇经济高端业态培育的专项政策,对成功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管理机构(或招商机构)由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引导关联企业在楼宇内集聚,特别是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一批集团总部楼、中介服务楼、文化创意楼、服务外包楼、金融楼、科研楼、信息科技楼等特色楼宇,走特色化、一体化道路。
(四)实施专业招商
进一步办好楼宇专项招商活动,将楼宇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来抓。在楼宇招商工作中,应结合楼宇的功能定位实施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业态招商。按照“服务为先、管理跟上、市区联动”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划定一批重点楼宇和特色楼宇,在对外招商中予以重点推介。进一步完善高效灵活的楼宇招商组织体制,形成楼宇招商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中介、业主、物业在楼宇招商中的作用,实现四方联动。重点培育一支懂经济的招商队伍,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加大针对性招商力度。加深与项目业主单位的沟通,全程参与招商工作,把好业态准入门槛,提升经营业态定位。
(五)抓好环境建设
进一步抓好楼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建设。在外部环境上,充分挖掘潜力扩容外部停车设施,抓好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建设。同时结合地铁建设,加快道路交通设施改造,完善商务区步行系统,改善楼宇功能集聚区的动态交通环境。重视商务楼群的业态布局,合理调整周边业态,完善商务配套设施。在内部环境上,要重点完善楼宇更新改造技术标准,提高楼宇的建设水平和软硬件环境,解决电梯容量不足,物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升其综合品质。制定楼宇更新行动计划,明确更新楼宇清单,改造一批楼宇为甲级写字楼和“5A智能大厦”,打造一批高品质、现代化、智能化的商务楼宇。
(六)加大服务支持
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既推进楼宇标准化管理,又积极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打造楼宇服务品牌。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快设立重点楼宇工作对接网络,为楼宇业主和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工商、税务等综合。优化楼宇建设、更新项目审批流程,楼宇建设、更新项目一律进入“绿色通道”,项目业主可申请委托政府安排代办员实行免费全程代办服务。引进管理水平高的物业公司,充分调动物业服务企业的积极性,适应楼宇管理综合服务的管理需求。出台楼宇管理导则,建立楼宇星级管理制度,明确星级楼宇评级标准,开展楼宇管理评级活动。完善服务平台,加快全市楼宇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实现楼宇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统一、全程服务和监管。
这次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将表彰奖励会、群众工作会、经济工作会等一系列会议合并召开,主要是对年度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收拢年气,集中精力投入到当前工作中来,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样,抓早、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全区科学发展新跨越。关于今年的各项工作,召开的区委全委会、区人代会已经作了全面部署,边书记讲话中又提出了更为全面、具体的要求,任务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各街区、各部门要按照边书记的讲话要求,尽快淡化节日气氛,凝心聚力干工作,全力以赴抓落实,确保实现开门红,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下面,围绕贯彻落实边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我再重点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狠抓项目,科学投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财源、抓就业的理念,把加大科学投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以项目增投入,以投入促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
(一)科学谋划确定项目。今年我们提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各街区、各部门要围绕这一总体要求,按照区委全委会的安排部署,切实加强指标调度分析,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项进行分解,落实到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谋划实施一批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以更好的投向、更大的投量、更高的投效,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更高起点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要立足促进产业聚集高效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商业地产、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投向重点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通过大投入带动产业发展,促进重点产业做优做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对重点园区、骨干企业,有关街区、部门要尽快摸底,明确园区产业培植重点,理清企业今年有什么投入,能投入多少,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推动项目尽快实施。要围绕辖区产业特点,及早谋划确定引进培育的重点项目,统筹考虑资金、用地等要素需求,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打造一批有特色、高品质、带动力强的产业聚集区。二是更大范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着眼完善全区综合配套功能,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城区南部、北部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路、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向南、北两端延伸。要加大重点项目拆迁力度,高标准组织城建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路南段拓宽改造、街等7条城市干道改扩建、路等8条背街小巷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区南部、北部的产业承载能力和设施配套水平。三是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对上级有明确要求、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就业、低保、养老、优抚等刚性投入,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确保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对今年人代会确定的“十件惠民实事”,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搞好衔接,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全面落实到位。
(二)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近年来,我区先后奠基开工了一大批项目,但项目推进不够理想,部分项目没有达到时间进度要求,个别项目甚至在奠基后毫无进展,这充分说明我们抓项目的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强、方法还不够多。前段,各街区提报了参加上半年全市观摩点评的重点项目,一月份又集中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各街区要把这些重点项目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会后立即行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靠上,逐一分析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认真研究推进措施,制定详细时间进度表,组织精干力量,盯紧靠上,倒计时推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产生实际效益。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帮助扶持,拓宽审批、许可、备案等“绿色通道”,主动介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大胆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全力推动项目加速实施。两办督查室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根据项目时间进度安排,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强化序时进度考核,督促项目按计划扎实推进,推动奠基项目快动工、在建项目快建设、建成项目快达效,确保以良好的形象进度迎接全市观摩点评。
(三)高效运作促活项目。各街区、各部门要坚持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相结合,早思考、早谋划、早行动,依据全区重点产业规划,认真分析现有资源和产业需求,科学确定项目承载产业,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推介营销力度,搞好产业的引进培育,着力推进项目规划、建设、招商一体化运作,实现项目建成与运营的无缝衔接,力争成功一个、带活一片。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扎实做好项目论证储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支持;要充分利用我区金融机构密集的优势,加强银企交流合作,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保证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同时要强化土地整理,积极争取土地指标,优先保障优势产业、优势项目的用地需求。
二、调优结构,转好方式,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各街区、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科学谋划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举措和方法路径,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带动全局,切实把产业结构调优,把发展方式转好。
(一)以大型城市综合体为方向,搭建产业发展载体
“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娱乐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城中之城”,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产业升级的引擎,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扩大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区作为全市的中心城区,人流物流集中,商业氛围浓厚,发展大型城市综合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旧城、旧村的陆续改造和企业退城进园的深入实施,可开发利用空间不断拓展,为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搭建了良好的载体平台。各街区要认真搞好城市综合体的可行性研究,紧紧围绕全区总体规划,结合辖区旧城、旧村、旧厂改造,科学谋划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力争每个街道都打造一处大型城市综合体,通过“三旧”改造改出城市活力,聚集商机人气,拉动经济发展。要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的整体规划、集中拆迁、联片开发,进一步强化规划源头控制,引进培育一批资质高、实力强,有城市综合体开发经验的知名投资商和品牌地产商,实施规模化、片区化开发,规划建设一批承载产业、引领发展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要重点抓好泰华城、金融中心、老体育场及帛方、大拖旧厂区等重点片区的规划建设,高标准推进未改造城中村和城郊村的联片开发,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楼宇集群和高端产业集群。有关部门和街区要积极主动与开发企业搞好衔接,切实做好楼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文章,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聚集板块。
(二)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加快服务业优化升级
要把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全力推动服务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的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一是传统产业向高端延伸。我区餐饮住宿、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早、基础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但也面临周边区域的竞争分流,必须走差异化、高端化发展的路子,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各街区和发改、商务、工商等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和培植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引导企业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引进品牌店、旗舰店等现代业态,向高端服务领域延伸,实现品牌化、连锁化、信息化发展。二是优势产业向高质拓展。对金融保险等优势业态,要在继续聚集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同时,加快金融创新和发展,大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金融租赁、创投、期货、基金、金融服务外包等现代金融产业,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草根”金融业态;对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具有一定基础的高端业态,要下大气力帮扶提升,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条,提高发展质量,促进产业聚集,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对文化旅游等朝阳产业,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引导其进行特色化打造、品牌化提升,形成品牌优势和聚集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新兴产业向高效聚集。要以生产业为重点,以大体量商务楼宇开发为载体,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关部门要加快编制楼宇发展规划,明确楼宇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制定更加优惠的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扶持引导楼宇经济发展。各街区要以培育税收过千万元商务楼宇为目标,重点抓好商务楼宇的规划建设和现有楼宇的改造提升,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引进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大企业集团总部及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和营销中心,推动科技研发、电子信息、现代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向楼宇聚集,打造一批投入产出比高、带动辐射力强的特色楼宇和品牌楼宇。
(三)以做优做强现有企业为重点,推进工业转型提升
一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要以高速凿岩机械、石油机械、机器配件等产品为重点,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新上项目设备抵扣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调整产品结构,促进机械制造业向产业高端延伸发展。要着力拓宽色纺纱、家用纺织品、服装等产业链条,加快提升电声件、低压电柜等产品技术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培育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二是培优扶强骨干企业。各街区及经信、科技等部门要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实施培优扶强计划,采取更大力度的鼓励扶持政策,组织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先进设备引进、质量环保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要深入企业服务指导,加大对上衔接力度,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科技扶持资金,促其努力扩产增能,尽快做大做强。三是积极发展楼宇工业。各街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积极探索楼宇工业发展,引进一批技术密集型、研究开发型和轻加工型高新技术企业上楼经营,力争年内实现楼宇工业发展破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切实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一是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要深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重点抓好村改居社区的规范提升,全面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指导社区建章立制,规范完善相关组织,优化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民政等部门要深入研究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提升社区基础设施档次,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围绕打造优质基础教育品牌,加快孙家学校、宝通小学和南苑学校的建设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要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工程,高标准组织育才、育英等5处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快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是积极推进文体繁荣。要加强公益性文体服务设施建设,搞好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的规划建设。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街道、社区文化大院、图书室及配套设施功能,继续开展“三百”文化进社区活动,积极创作文艺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确保新建成10处以上社区健身场所。
四是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卫生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加快二院病房楼建设,新建10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真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治,提高医疗保障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完善政策,强化措施,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要实现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一是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政策是政府调控的主要手段,也是聚集产业、吸引人才、促进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我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对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的政策,对这些政策,各街区、各部门要继续抓好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同时要综合考虑发展形势变化,立足区位实际,研究制定与周边区域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优惠政策,调整完善重点产业及龙头企业具体扶持政策,在资金、用地、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强力扶持,吸引各类资源要素聚集,努力形成洼地效应。同时要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切实搞好对上衔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用活用好上级政策资源。各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年度考核办法,2月底前提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街区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经济,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一)会展经济。积极参与东部新城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核心区建设,依托国际会展中心,加快引进培育会展策划举办主体,精心承办好“家博会”、“机械展”等各类展会活动,积极做好“浙洽会”等各类展会的综合服务工作,利用东港喜来登、香格里拉等高星级宾馆,积极引进全国乃至国际性会议。积极引进培育进口贸易、国内贸易机构,有效集聚国内外商品销售机构、采购机构,实现会展促进贸易、贸易繁荣会展的产业联动发展。
(二)航运物流经济。全力配合推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利用其海港通关、航运服务和物流信息等核心功能集聚优势,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航运物流企业分支机构,集聚一批中小航运物流企业,培育发展一批本地优势物流龙头企业,不断提升航运物流业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编制《航运物流在*》宣传画册,进一步营造航运物流业浓厚发展氛围。
(三)金融保险经济。全面参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开发建设,促成其成为金融、会计、咨询机构等一站式服务功能载体,积极做好汇丰银行开业服务工作,加快外资银行和金融保险证券企业到*设立分支机构,集聚一批投资管理、金融担保企业。通过“银企联谊会”、“金融企业座谈会”等活动载体,积极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努力营造良好金融服务环境。
(四)中介服务经济。依托丰富楼宇资源,引进“监理协会”等市级中介行业协会,加快发展法律、财务、咨询策划、信息服务等机构,加快推进抽纱三厂地块开发,着力拓展中介服务的门类和领域。
(五)科技信息经济。依托科创中心、“信息产业孵化园”等平台,充分发挥浙江信电、吉品通讯、成功多媒体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
(六)文化创意经济。以工业设计街区为发展龙头、以“228创意园”等载体为支撑,引进国际模具协会等工业设计研发功能机构,加快集聚一批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设计等企业。以*书城建设为契机,加快引进一批出版发行、版权贸易企业。
二、着力提升传统服务经济,进一步促进城区商业繁荣繁华
(一)商业零售业。依托三江汇金融街建设,有效整合金光中心、波特曼区块成熟商业网点,加快培育繁荣三江口商圈。以天伦广场、家乐福为核心,加快延伸发展各类商业设施,繁荣发展家乐福商圈。加快推进世纪东方商业广场建设和入驻企业招商洽谈工作,为形成区域商业中心夯实基础。加快推进中信泰富广场建设,做好富邦广场大型国际商业连锁机构引进入驻工作,尽快形成新的商业热点。依托大量新交付的临街商业资源,延伸贯通城区大小商业网点,加快形成以若干个大型商业区块为支撑、数十条商业街区为纽带的中心城区商业发展格局。
(二)住宿餐饮业。积极促成香格里拉等酒店建成开业,加快推进雷迪森等在建星级酒店的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嘉裕”等国际知名连锁商务酒店,引导条件成熟的本地宾馆开展星级评定工作。创新举办第二届“*·*美食节”,进一步提升扩大节庆效应。通过重点企业引进培育、特色街区培育打造,着力构建品牌旗舰餐饮、精致高档餐饮、大众规模餐饮、特色风味餐饮和便民连锁餐饮五大餐饮服务体系。
(三)商品市场。积极促进现代商城通过整体包装宣传等途径提升市场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推进华东物流大厦项目开工建设。研究制定商品市场管理企业激励机制,有效提高商品市场入驻企业纳税贡献。合理引导面临搬迁的商品市场选择新空间发展。通过开展菜市场环境评估交流会等活动载体,进一步巩固城区菜市场三年改造成果。
(四)汽车服务业。推动国际汽车城尽早完成主体招商和正式开业,积极打造汽车零部件采购贸易平台,做大做强世纪汽车城车邦二手车市场。围绕中兴路汽车集聚带,积极培育提升汽车4S、3S店发展水平,拓展汽车保险、中介、保养维修等配套服务,精心举办“车博会”、“汽车文化节”,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汽车服务业发展氛围。
三、全力突破楼宇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城区集聚辐射功能
(一)进一步楼重视宇经济发展。以打造“楼宇税收高产田”为导向,以提高楼宇入驻率、注册率、贡献率为重点,制定实施《*区重点楼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比税收总额、税收增幅、单位产出、特色打造,积极培育税收高产高效楼宇,进一步推进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新突破。
(二)着力优化楼宇经济扶持政策。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研究制定《关于楼宇经济扶优扶强扶特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突出政策扶持重点,优化楼宇经济扶持政策体系。
(三)加快开发建设一批商务楼宇。择优引进一批具有较强行业竞争能力、熟悉本地市场发展规律的品牌开发商,重点加快推进三盛连城、银晨国际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促进中信泰富广场、恒富大厦、第五大道、徐家综合楼等项目尽早竣工,为楼宇经济持续发展储备能量。
(四)继续整顿规范一批楼宇企业。总结提炼20*年工作经验,继续深入开展楼宇经济秩序整顿规范工作,通过开展“楼宇经济市场秩序整顿规范月”、“楼宇经济整顿规范回头看月”等活动,充分发挥政策和相关部门职能优势,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在我区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促进相关企业办事处发展成为独立公司或分公司。
(五)精心培育一批特色楼宇(街区)。依托*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积极推进特色楼宇、特色街区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以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为主题的创意产业楼,以金融保险、证券交易为主题的金融特色楼;以经营品牌橱柜为主题的桑田路品牌橱柜特色街区,以精品高档商业为主题的波特曼大街,以经营品牌体育用品为主题的体育中心奥环广场,以体现健康休闲为特色的演武天地,以发展文化娱乐为特色的飞越广场。继续提升海运港、惊驾路餐饮特色街、天童北路餐饮特色街等特色载体发展水平,力争全区特色楼宇、特色街区项目总数达到10个。
四、加快重大区块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服务经济发展载体
(一)加快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按照“会战东部”的高度和要求,扎实做好区块内有关社区住宅拆迁和群众安置工作,重点跟踪推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市行政中心等重点功能性项目的开发建设,主动做好配套服务和相关招商工作。积极推动发展留用地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开发,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形成建设全面铺开、项目陆续建成、功能逐步形成的良好局面。
(二)全面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三江汇金融街相关地块拆迁工作,积极与绿城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开发商进行招商洽谈,早日促成项目落地。进一步细化东外滩文化走廊详规,加快完成相关地块拆迁工作,积极推进*书城项目、工业设计街区、渔轮厂地块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世纪东方广场建设步伐,积极协助开发商与国际知名商业机构开展招商洽谈。积极推进上东国际商务区主体楼宇招商工作,加快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深入做好甬东现代物流城基础调研,确定区块开发范围,进一步完善规划。根据长丰滨江休闲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跟踪推进*片相关地块商业商务项目的招商和落实工作。
五、不断优化招商选资工作,进一步深化服务经济对外开放
(一)强化科学招商和重点招商。充分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重要的功能载体和良好的产业政策,坚定不移推动“四大转变”,突出招商选资,注重产出贡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各类银行机构、保险、证券等金融产业和设计、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区域性总部和大企业集团,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上取得新进展。
(二)强化整合存量资源招商。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围绕区域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立足区域资源实际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编制和储备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盘活闲置土地、厂方,有效整合土地、信息、客商等各种资源,在服务业机构集聚和招商引资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三)强化载体招商创新。以重大经贸活动为载体,特别是充分利用“浙洽会”、“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新加坡·*周”等契机,紧紧围绕服务业主题,主动走出去开展特色服务业招商推介会,紧盯入驻上海、香港的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服务业企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六、积极推进创新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产业整体发展活力
(一)推动服务业企业加快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制定鼓励服务业企业股份改革和上市的政策措施,对神化化学、轿辰集团等有强烈上市需求的企业要切实加强上市培训指导,加快上市步伐,努力实现服务业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对向阳渔港、石浦、迪赛等优势企业要主动服务,积极促进企业股份改革,做好上市准备,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的企业组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进一步壮大服务业企业上市梯队。
(二)引导服务业加快实施品牌创新。鼓励服务业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引导已有自主商标的企业加快升级成市知名、省著名、国家驰名商标,努力实现服务业国家驰名商标新突破。同时引导条件成熟服务业企业积极开展星级宾馆、星级餐馆、星级旅行社等各类行业等级申评工作,通过品牌创新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引导服务业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财政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服务业企业运用现代技术改进营销环节、服务流程和经营模式,加快提升区域服务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
七、切实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服务经济和谐发展
(一)积极营造优质消费服务环境。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通过社区商业建设、放心工程实施、绿色市场评选、平安市场创建、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规范、消费市场预警监测等工作载体,进一步营造中心城区和谐有序的消费服务环境。
(二)切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区20*年节能减排工作要点》,推动三星级以上宾馆和大型超市商场、商务楼宇、餐饮企业等能耗较大服务业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在饭店宾馆开展清洁生产试点。
(三)建设完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在政策咨询、规划了解、意见反馈、信息查询等方面的需要,为及时给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有效的平台和途径。
(四)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工作。通过“百名机关干部下企业”、“项目推进月”等活动载体,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和困难问题,强化服务指导,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八、健全完善合力推进机制,进一步营造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一)加快完善服务业发展统计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统计评估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完善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统计体系,切实增加服务业统计信息的内容和频率。认真做好服务业“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6年3月5日,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河南作为一个发展中大省,正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特别是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开启,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而繁重,更需要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意味着郑州、洛阳、新乡三个城市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在当前河南推动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国务院批准河南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十以来,党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办事处改革前行的行动纲领,已成为北林办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遵循与自觉行动。
多年来,北林办认真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在金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五大发展理念完善提升美丽北林办战略规划,突出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深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原大地,创新潮涌。近日,本刊记者实地采访、梳理总结北林办发展模式,真实记录、全面展示多年来北林办的发展轨迹和创新成果。如今,站在“十三五”起点上的北林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放眼未来,科学谋划,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为建设出彩河南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都之一。素有郑州北大门之誉的北林路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北林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地理优势,人文资源丰富,公共服务完善,地区资源优越。近年来,北林办在上级部门的带领下,依托现有资源,抢抓机遇,大力布局,统筹规划,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创新与发展、和谐与共进的“北林模式”,努力打造“幸福北林”!
夯基础――
依托实际,加快发展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办一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的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想站位全局,认清大局是先决条件。当前河南的大局就是创新发展,就是为民。多年来,北林办依托实际,加快发展,不断夯实基础,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北林办作为郑州的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所辖区域为北环路、八一路以南,东风渠以北、以东,中州大道以西,东西长、南北窄,呈不规则扇形。辖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辖区现有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马李庄行政村,桑园、徐砦、黄家庵、马李庄等4个自然村,共5个村民组,人口10余万。辖区内花园路、经三路、中州大道、北三环等城市主干线纵横交错,发展潜力大。
随着郑州城市发展北移战略的逐渐深化和郑东新区开发建设日益成熟,北林办在全市和全区中的地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新建区变成比较成熟的老城区,呈现出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内在需求强劲、商贸服务发达等特点。经济地理条件良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北林办辖区属于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好的金水区东北部,东边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后开发核心区――郑东新区的龙湖地区,向南紧邻郑州北部成熟的核心商圈――经三路商圈、花园路商圈和老行政区,向西有科技市场,北部有相对集中的汽车和配件销售服务集群,人流物流资金高度集中,商业服务发达,业态日益丰富。随着郑州城市经济的演进和提升,北林办辖区在传统商贸业保持兴旺发达的同时,楼宇经济的综合优势也开始快速凸显,各类楼宇经济持续发展,聚集了一批大型楼宇企业,孕育了无限商机。随着文化创意园的建设运行,形成了特色文化创意楼宇及相关产业,为北林办发展都市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林办不仅经济发展基础良好,而且有着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人才力量雄厚,呈现出“三多”的特点:公共事业单位多,共有35家,其中有省直单位6家,分别是省信息产业厅、省农业厅、省民政厅、省电视台,省畜牧局和大河网;大中专院校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优势明显,包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牧业高专、郑州人民银行培训中心、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职业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中等专业学校、河南人口计生干部学院、47中等在内的14所院校荟萃于此;兼有公共职能和垄断特征企业多,如河南工商银行总部、郑州市移动公司等汇集于此。
北林办社区建设档次较高,公共服务比较完善。辖区内有鑫苑名家、圣菲城、金印现代城等高端社区,社区建设的档次较高,示范效应明显,在金水区乃至全市均居领先地位。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一系列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社区的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已形成较好的公共服务体系。例如,通过创建“十星”精品社区,为鑫苑、阳光新城、文雅、御金城社区提档升级,健全各项便民利民功能活动室;通过创新管理,加大社会服务,“北林路雏鹰驿站”青少年中心引进社会力量华欣教育机构,免费为辖区青少年开展“四点钟”课堂,解决辖区双职工家庭上班期间不能辅导教育孩子的问题;通过协调辖区单位及物业公司等基础投入,美化硬化小区路面,更换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改造。
同时,周边地区资源优越,便于融合互动发展。总体上看,北林办的周边地区同属于郑州快速发展的重点开发区域,可以互相利用的各类经济社会资源很丰富,便于区域之间借势融合互动发展。辖区南部利用东风渠独特优势与丰产路办事处等共同谋划开发的郑州北部重要休闲产业带积极推进,利用这一条件建设“十里银河湾”项目,抓住当前居民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休闲型消费,由物质商品消费向精神商品消费转变的有利时机,有利于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北林办发展后劲。辖区西邻中原地区最大的电子产业交易中心――科技市场,利用这一条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新型都市制造业。北环线高架向东可直达郑东新区龙湖,尽管东区整体建设进展较快,但仍存在产业和社会服务不配套的问题,因而未来北林办可利用自身建设较成熟的商贸基础和社会配套优势与龙湖地区互动发展,特别是辖区内皇宫大酒店、威尼斯水世界等餐饮休闲业建设和消费水准均属于郑州一流,已形成了一个拉动消费、引领发展的增长点。
抓关键――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唯有创新,方能与时俱进。
北林办在发展过程中,抓关键环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创新发展都市休闲和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房地产业和商贸金融业,努力发展新型社区和家庭服务业,促进信息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城区产业发展载体,优化空间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北林办注重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不断完善楼宇经济功能,依托现有重点楼宇企业,加强规划控制和政策引导,高标准建设新型楼宇经济。积极为辖区单位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发商务楼宇和都市工业楼宇,在楼宇内部和楼宇之间形成相对集中的行业集中和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城中村改造的不断进行,还会形成一批新的楼宇,充分利用这些楼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将是北林办未来发展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商务经济,明晰楼宇商务经济发展方向,主要引进产业关联度高、集聚性强的企业入驻,重点培育金融大楼、创意大楼等特色功能楼宇。积极发展各类法律会计、证券、旅游中介、科技咨询、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健康咨询等新兴产业。加大业态调整和“腾笼换鸟”力度,引导产业相关、业态相近的企业在楼宇内聚集,发挥集聚效应,降低商务成本,重点打造特色商务楼宇。并且,加大楼宇改造提升力度,优化楼宇发展环境,设立综合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及工商、税务等保姆式服务,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发展环境。同时,重点扶持一批以高端楼宇为载体的规模效益较高、发展特色突出、业态水平较高、发展环境优良的商务楼宇,使之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水平垂直商务街。
积极发展都市工业,促进转型发展。精密制造业是最具代表性的都市工业,主要有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制造自动化两大领域。精密制造行业市场空间大、盈利模式好,不仅是技术驱动型行业,还是电子厂商最有可能切入全球产业链的行业。都市精密制造业要与楼宇企业及与周边商务集群关联发展。注重与信息研发、汽车服务、食品包装、休闲旅游、创意设计等产业为重点的都市工业集群相协调,吸引入驻楼宇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分销中心,加速楼宇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进程。
创新发展都市休闲和文化产业,深挖服务业潜力和优势。以“十里银河湾餐饮休闲带”和花园路文化产业一条街建设等为重点,着力打造全区乃至全市最高水平的都市休闲和文化产业。充分展现都市休闲产业品牌优势。发展都市休闲产业,对发挥北林办服务业潜力与比较优势,丰富服务业业态内涵,提升城市消费层次,促进服务业再上新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提升休闲娱乐业水平,对餐饮美食业,充分发挥消费人群数量众多、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河南地方特色餐饮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餐饮品牌经营店,创办各类特色餐馆,为居民和客商提供多元化的餐饮服务。对于文化娱乐业,充分挖掘区域的文化潜力,着力打造综合文化艺术表演、广场大众休闲文化娱乐等特色文化街区。对茶楼酒吧业,鼓励开办茶艺馆、城市社区茶室、主题茶园、啤酒馆等。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鼓励、支持社会和个人兴办各种康体休闲产业企业,通过对多样化休闲娱乐项目的聚合经营,吸引和服务不同消费群体,提升整体服务功能。
积极发挥文化产业优势。北林办发展条件优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一些品牌优势,特别是沿花园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群优势。北林办辖区文化产业发展定位高端,参照广州越秀区和北京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做法,注重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体制改革和培育市场主体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区域品牌优势。以省电视台、大河网和海燕出版社等为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传媒产业。以河南文学院、河南省豫剧三团等为主体,大力发展文学、文艺创作。以金水文化创意园、省工艺美术学校等为主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改造提升房地产业和商贸金融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北林办辖区位于老城区与新城区的接合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房地产开发规模一直较大,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及相关建筑业税收一直占总量的70%左右。当前,应调整房地产业开发方向,由以前的以住宅为主向商住并重且以商为主方面转变。这一定位,对北林办乃至金水区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加快老城区改造。充分利用高校、政府搬迁闲置的房地产,积极与高校、政府合作,鼓励与企业共同开发利用闲置房地产创办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商务街区、科技商务楼宇、都市楼宇工业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
重视新兴房地产业。新兴房地产是房地产基本物业与新经济形态、新功能、新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业态。主要有高端商务房地产、高端商贸房地产、新兴复合型房地产及高品质住宅等。重视适应国际消费潮流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吸引一批国际一线品牌店和旗舰店进驻,注重引进国内外商业零售和分销巨头,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引领全区房地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北林办辖区积极加快向更高阶段发展进程,积极引导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在辖区布点,同时大力提升传统商贸企业,鼓励连锁经营,加快集团化、标准化发展,进一步集聚人气、促进消费,引导其向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等转型。积极发展商贸新业态,大力优化商贸布局,加快建设区域性大型综合商业设施,努力形成若干个与区域发展定位相匹配、相适应的综合商圈、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金融业是北林办的重要产业,辖区内有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及各金融机构营业部。北林办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开放。加快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消费金融的服务能力、安全性和便利化水平。
努力发展新型社区和家庭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盖范围广、就业容量大,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的显著特点。加快发展居民服务业,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创造人性化的宜居环境、促进消费与增加就业等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建居住区要按住宅面积的一定比例,设置以经营粮油、副食品、小百货等生活日用品为主的综合超市、便利店、快餐店和综合便民商业服务点。积极推动放心早点店、放心肉专卖店、放心食品专柜覆盖全社区,鼓励有条件的商业服务企业在社区服务站设点,探索送货上门等主动服务新模式,向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大力培育新型家庭服务业。以创新社区服务、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居民家庭生活服务需要。参照北京、上海、杭州、济南等地扶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经验,积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产业特殊扶持政策和措施,积极培育和引进品牌家政服务公司。合理布局,扶持社区内家庭服务业场所建设,鼓励不设服务场所的各类家庭服务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加强合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信息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北林办辖区毗邻河南科技市场,是河南科技市场的近域辐射区,省工信厅和省信息工程学校等在本辖区内,河南科技市场目前地域狭小,急需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各类专业楼宇,积极承接河南科技市场的信息和软件产业转移。产业发展重点以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研发生产、软件服务、新型信息服务为主导行业,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研发生产、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数字内容、网络接入服务、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为主要领域。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北林办经济社会发展注重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特别是促进信息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推动信息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无线射频、卫星定位、物联网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加快房地产、商贸等传统服务企业信息化改造,实现各类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品牌化经营,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城区产业发展载体,优化空间布局。城区产业发展载体是以集聚区、园区或集群的形式形成的城区产业发展地域模式,培育城区产业发展载体是优化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手段。综合业空间发展载体包括城市综合体和综合商圈等;特色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也称为特色服务业街区,指在城区内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街区。辖区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街有十里湾滨水餐饮休闲产业带、广电南路-徐砦路商贸一条街、花园路文化产业一条街、经三路金融商务一条街、北环路科技产业一条街和福彩路小吃一条街等六条特色产业街。
优化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空间反映,在动态上表现为各种资源、要素和经济社会发展主体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的过程,一般采用点、线、面等空间表现形态进行可视化表达。辖区的空间布局形态可概括为“3163”模式,即3个城市综合体、1个综合商圈、6条特色产业街区以及产业发展空间、生活居住空间和生态绿化空间三类用地协调发展。
兴众利――
抓住机遇,创新发展
机遇空前,发展需要大智慧。
新的起点上,北林办将紧抓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强力推进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全部批发市场搬迁的重大历史机遇,凝聚多方智慧和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打造“幸福北林”!
加大招商引资强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构建有效的招商引资运行方式和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对世界500强和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的深度研究,锁定重点,采取一条龙服务等措施,争取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战略投资集团或房地产企业,投资开发北林辖区的重点开发项目,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发、采购、营销中心等落户北林办辖区。坚持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打造功能健全、标准一流的服务条件,为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扩展开放发展空间。坚持以服务业为主导,瞄准国内服务业500强、餐饮业100强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加快引进对税收贡献大的特色餐饮、娱乐、休闲文化等服务业,打造休闲经济,拉动夜间消费。积极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培育和引进有公关能力、懂外语和谈判技巧,有投资、经贸、金融、规划、建设、法律、网络等相关知识和战略眼光,熟悉相关政策和业务的人才,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建立招商引资协调机制,高度重视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提高招商成功率。
营造最佳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发育程度和楼宇经济所占比重,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北林办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放眼长远、谋划未来,借鉴外地经验,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培育企业总部、高科技、金融服务和商务、商业等高成长性市场主体。加大对新入住楼宇企业或市场主体的奖励力度,注重与市、区招商引资对策对接。经认定为新入驻辖区楼宇办公的企业总部和高科技企业,对租用自用的办公用房,按市场指导价确定合理比例一次性给予租金补贴。对新入驻楼宇国内外行业知名的会计、审计、法律、咨询与市场调查等中介服务企业,注册资金在一定数额以上、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品牌形象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通过培育更多企业,涵养税源,推动北林经济增长。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配合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在项目谋划、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上实行联动,在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重要资源配置上加强协调,推行外资项目无偿制,形成项目推进合力。建立重大项目评价考核推进机制,完善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稽查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严格执行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定期对建设的重点项目开展观摩点评、交流建设经验、奖优罚劣、狠抓项目落实,促进项目落地。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集聚培养高端人才。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人才兴办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突破建设与发展的人才瓶颈,是北林办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积极构筑人才高地,重点引进金融保险、软件信息、商务会展、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急需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高层次人才。改革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流动机制,促进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评价科学化、人才服务产业化、人才市场专业化。注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围绕辖区建设目标,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用感情关心人才,用事业凝聚人才,用精神激励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兼职、顾问、项目合作等方式和途径,为北林办建设提供智力服务。
加快统筹协调进度,推动院校搬迁改造。经过多年发展,北林辖区内可以连片开发的土地储备日益减少。为此,应根据辖区内大中专院校的扩建搬迁情况,积极主动地与省、市、区规划部门和教育部门沟通对接,推动辖区各大中专院校的升级、改造和商业化运作。加强与辖区内各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商衔接,对学校搬迁后的原校址进行商务地产开发。对短期内无搬迁规划的院校,采取有效措施助其就地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有空置地用于经营性开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推行“区域党建联动、社会事务联办、城市秩序联管、社会治安联防” 工作法,以社区为平台,以党建为龙头,充分发挥辖区省直单位在人才、场地、文化、业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动员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实现社区联单位、党员联群众、党务联政务的共驻共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将稳定、矛盾化解、安全生产、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等重要指标纳入街道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强化社会矛盾的联调联处。以平安楼院、平安单位创建为载体,开展辖区居民公众安全感指数调查,将满意度作为考核驻区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对排名靠后的楼院重点列管,限期整改,促进公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升。
健全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常态化、社会化。建立“互查互评”机制,将辖区单位纳入到“互查互评”成员单位,限期整改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秩序联管机制,实行单位联动、工作联管。创新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积极整治长期占道和突出门店经营的商贩,实现城市管理措施的精细化、多样化,监督服务的多元化。
把好舵――
放眼未来,科学谋划
登高才能望远,谋深才能计长。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地方治理更须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北林办在金水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克难攻坚,夯实发展基础,转变经济机构,加快发展步伐,狠抓特色工作;凝心聚力,关注民生,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开创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发展不平衡
*.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差距较大。最高的*街道为*户,最低的*镇为*户,相差近七倍。
*.每平方公里个体工商户密度差距巨大。最高的*街道达到*户,最低的*镇只有*户,相差*倍。
*.私营企业发展差距较大。目前,*、*、*三街镇私营企业共有*户,占全区总数的*%,注册资本(金)*万元,占全区总数的*%。今年上半年上述三街镇新办私营企业*户,占全区新办量的*%。
(二)部分企业生存周期缩短
*.去年以来新办的私营企业*户办理了注销登记,其中今年新办企业有*户办理了注销手续,最短期限为成立后不足一个月。
*.去年新办企业中未参加*年度年检的达*户,表明企业中经营不正常户数增多。
(三)新办企业注册资本(金)数额降低
今年*至*月,全区新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不足*亿元,而去年同期*亿元。今年*月以来,新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不足*.*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亿元,创下了近年来的低位水平。
(四)行业结构有待完善
*.部分区位优势未能及时转化为企业实力优势。目前全区长江干流运输企业只有*户、注册资本(金)近*.*亿元.毗邻的*区达到*户、逾*.*亿元,处于*库区尾端的*区达到*户、逾*.*亿元。
*.中介机构发发展滞后。会计评估、涉外服务、投资担保、人才交流、劳务中介、文化体育中介等发展滞后甚至是空白。
*.楼宇工业发展滞后。在其他区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时候,我区真正意义上的楼宇工业仍处于零散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个体私营经济主要分布在传统领域,如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和普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上,三大领域集中了*%以上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
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农业等上,三大领域集中了*%以上的私营企业。同时,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跟风现象,如*年度的农业开发企业,*、*年度的道路运输和物业管理企业,*、*年度的建筑劳
务企业,今年以来的物资回收、装饰设计企业及园林绿化企业等,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优化发展,目前*户农业企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的近一半。从第二产业看,工业产品以工业原料和半成
品为主,最终消费品生产比例较低,导致产业风险集中,容易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病症。
(五)经营意识有待提高
*.注册商标数量过低。目前我区有注册商标*件、其中著名商标*件,而*有注册商标*件、其中著名商标*件、驰名商标*件。
*.企业集团数量较少。目前我区有企业集团*户,而*达到*户。
二、非公经济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一)客观原因
*.城市化发展滞后。与主城相比,我区的城市聚集效应不足,与中心城市相比,我区的市场辐射不足,直接制约了非公经济总数的上升。
*.非公经济规划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工业规划上注重大中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忽略中小企业的创业空间;二是在商贸流通体系规划上注重纯流通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最具成长性的现代市场中介
行业的规划;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沿江经济区规划滞后,形成制约沿江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
*.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一是非公经济难以获得贷款支持,制约了发展;二是企业向区外机构申请资金支持增多,但借款人均为区外企业或机构;三是存在着大量的存贷款差,是资金的净流出地区
;四是主要商业银行的审批权限有限,缺少分行级金融机构,缺少中信、招商和浦东发展等金融机构,同时也缺少*、*、*、*、*、*和*等保险机构;五是主要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重点未放在非公经济领
域;六是新办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者难度巨大。
(二)主观原因
*.思想因素。一方面社会经济财政发展等方面过度依赖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重大轻小”思想,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发展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处于从传统的农业区向现代工业区转变的
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农耕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环境因素。一是投资发展环境不到位,虽然我区明确提出打造投资环境的首善之区,但一些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彻底消除;二是管理体制有待改进,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与促进发
展的矛盾,加强管理与优化服务的矛盾仍然存在;三是经商办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自身因素。一是投资创业意识不强。二是企业家群体较少,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三是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四是合作意识较差。五是信用状况不理想,部分非公经济的诚信度低已经严重影响到其生
存环境的改善。
三、促进非公经济良好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政府牵头设置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参照化工园区和*工业园区管委会的组织管理及营运模式,成立以非公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统一全区的个体私营经济发
展管理工作,消除影响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思想根源、发展障碍,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地维护非公经济的合法权益。
(二)统一制定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促进企业总量的增长。一是制定全区非公经济空间布局、时间发展目标;二是及时启动对*等沿江地区及楼宇工业、
乡镇工业的企业发展规划,拓展非公经济的发展空间;三是结合我区实际和国家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政策,明确禁止投资行业和禁止设立部分行业的地区,提前投资预警,优化产业结构,防止投资
者投资失误。
(三)实行非公企业发展倍增计划。为了尽快融入主城区,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城市,必须尽快改变*在“一小时经济圈”非公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的局面,以非公企业数量的快速发展与大企业、
大项目的发展形成相得益彰的格局。
(四)组建非公经济发展投资融资平台。采取以社会筹资为主,国有控股公司入股为辅,政府扶上马、送一程的方法组建楼宇工业、市场建设、物流投资、会展、物流投资等投资融资平台。
(五)完善金融体系。一是努力争取在我区设立分行级金融机构;二是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点并优化布局;三是鼓励投资管理、信用担保、信用评估、中小企业贷款公司的良性发展;四是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清理整顿我区非公经济信用秩序,使一批信用良好的非公企业脱颖而出;五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联合评估机构,一方面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一方面降低社会评估成本。
(六)强化财政支持力度。一是对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务农人员及城市居民等创业率低的群体进行资助;二是对非公企业申报注册商标、著名商标进行扶持
;三是对企业申报专利等予以资助;四是对非公经济投资者进入水上运输行业及楼宇工业予以扶持;五是对非公经济组建企业集团和股份公司予以重点引导。
(七)加快工业化步伐。围绕本地资源、要素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交通、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的金融、财政、税收、行政管理优
惠政策,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对我区产业特点和环保要求的重大工业项目,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最终消费品生产企业,实行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格局,尽快形成多行业发
展的产业支撑。
(八)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和完善城市市场体系,拓展农村劳动力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就业空间,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就近城镇转移;二是加强职业教
育培训,通过定点培训、定单培训、定岗培训、定向输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三是依托政府和各类中介组织,推进市内外的劳务合作,加大劳务输出
力度;四是构建劳务服务体系,为移民和农民转移就业提供配套服务和支持。
(九)建立创业型社会。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倡导创业,只有创业一个地区的经济才有活力、才有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建立对部分群体创业的扶助基金,以利于潜在的创业群体转化为现
实的创业群体、以提高部分群体的创业率;三是建立创业保障制度,维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我区的创业企业园,与*(*)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实行错位发展;五是建立非公经济发展促进机制
,以创业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以非公经济发展来引导更多的人群创业。
(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完善配套政策,鼓励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
引进资金、种养殖技术和市场营销渠道,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生产,提高土地集约
(十一)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程,建设全市人才高地。一是积极打破所有制限制,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各类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二建设适用型人才培训基地,以企业的发展和基地的建设来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