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03-02
实验室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置各种突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技术支撑,其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工作既是校准实验室管理中一项最系统、最基础、最专业的工作,也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日常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依据《计量法》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谈谈实验室管理经验。
1 组织与机构建设是前提
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和效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一套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体系。首先疾控机构的实验室必须依法设立,并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实验室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认可,并取得合法的计量认证证书,才能向社会出据公正的实验室检测数据与报告,这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最基本前提。其次,疾控机构的法人必须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第三、实验室应成立部门齐全的管理组织,如质量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文件控制管理部门、环境条件保障部门、质量控制管理部门、检测报告管理部门、内审和管理性评审部门等等,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人员,各部门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发挥实验室的最佳效能。
2 制度建设是保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承担多项技术支撑职能,它一方面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另一方面,又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各种卫生执法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所以,实验室的各种硬软件要求很高。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规范的、涵盖齐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包括:①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②岗位责任制度。③考勤制度。④奖惩制度。⑤科研教学管理制度。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⑧事故分析报告制度。⑨信息管理制度。实验室在健全上述九个最基本的制度同时,还必须加强制度的有效监督执行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应有详细的执行记录。只有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养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做事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保证实验室的各项日常检测工作有法可依、有彰可循。
3 仪器设备管理是关键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的种类和标准,是反映一个实验室检测技术手段和日常实际检测能力的重要评判指标。根据国家《省、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按标准配备有A类(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B类(按照基本功能必须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C类(根据地域特点和工作需求应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仪器,三类仪器设备数量众多,检测技术标准和检测参数各异。笔者认为,仪器设备配置到位,只能反映实验室仪器硬件要求到位,要想使配置的仪器设备真正发挥效益,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才是最关键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复杂而琐碎,根据本单位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要想做好该项工作,一、实验室必须建立规范的、种类齐全的检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台帐。二、实验室必须建立详尽的仪器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并按不同的种类和数量分类建档,一台一档,便于查阅。三、根据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属于计量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应及时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取得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保证量值准确合法:对于实验室内非强制性检定的和校准证书没有有效期规定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员可结合实际检测的要求、使用频率、使用环境、检测的参数和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采用标准的校准方式,对校准结果给予确认。四、各类仪器设备必须建立详尽的计量检定和实验室校准记录资料档案。五、仪器设备在有效检定周期和实验室校准期内,必须按标准的方法,对实验室开展各类检测工作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工作,并对实验室所有投入正常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维护和维修保养工作情况进行详尽的文字资料记录。六、对实验室内所有的仪器设备一一建立详细的身份标识卡,并按仪器的性能和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状态标识。
4 质量管理是核心
质量是疾控机构实验室生存的基础,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准确、真实、有效和合法的最根本的保障性措施。如何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实验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有效的组织机构框图,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明确关键岗位人员和及其职责。三、实验室应建立包括其所有开展检测工作涉及领域的具体质量管理体系,并使管理体系文件化,该项工作具体为:编制运行有效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并对上述体系文件进行有效控制。四、根据实验室每年制定的管理性评审计划,切实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性评审工作,对管理性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跟踪验证,并对整个管理性评审工作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出据书面形式的管理性评审报告。五、根据实验室每年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计划,实验室每年必须进行二次以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对质量体系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有效地明确相关部门和具体的人员认真落实整改,并做好详尽的内审工作记录,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标准的实验室内审工作报告。六、聘请实验室质量技术监督员对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并详尽记录日常检测工作监督工作情况。七、制订详尽的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计划与方案,认真开展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工作,并做好详尽的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记录。八、实验室必须选用国家规定的标准的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具体参数的检测。九、制订实验室样品采集、运输、接收、保存、处理的规范性管理程序文件,保证样品检测工作质量。十、规范建立实验室检验报告编制、发放、审核、签发、保存和各种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的程序文件,保证实验室所出据检测结果与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5 安全管理是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很多常规检测项目为传染性很强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毒理学指标,这些病原学和化学毒物因子都会对人的生命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依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等法律法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要想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以文件的形式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并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人和职责。二、制订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以程序文件的形式规定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三、按标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准入、上岗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四、切实加强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样本、参考菌株、毒株和剧毒化学品的管理,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五、严格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加强实验室生物废弃物和化学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工作,并详细记录规范处理过程。六、制订严格的实验室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理程序,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七、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防火、防盗和计算机安全知识,并对实验室日常安全情况进行规范的检查,对安全检查情况予以详尽的文字记录。
6 绩效管理是目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科研能力、客户服务水平,是实验室履行其职能的具体体现。实验室的工作绩效可以从工作量、检验项目数量、服务客户水平、实验室科研能力、实验室工作人员发表著作和论文情况、实验室科研教学情况具体来评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加强实验室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不断优化实验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应该不断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增加检验项目数量,积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实验检测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多发表科研专著和科研论文,实验室多出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最佳发挥实验室的重要技术支撑实力,才能更好的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对各种传染病监测预警、处置突发疫情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综合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具体工作,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断研究它的特殊性、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才能更好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实验室的日常维护管理,还包括实验室教学秩序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正确分析高校实验室管理涉及的内容,对于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指的是对于实验室中摆放和储存的仪器设备进行的日常管理,包括清洗、维护、维修、更换、购置等。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工作,只有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实验室才有发挥其作用的能力。
(二)实验室的人员管理
实验室的人员管理,指的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涉及工作人员的任命、裁撤、培训等。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管理员来进行的,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可以实现对于管理员的素质的提升和责任心的培养,是实验室实现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实验室的资金管理
实验室的资金管理,是指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对于国家给实验室拨发的资金或者学校为实验室建设提供的资金的管理。实验室资金管理的效果,决定了实验室的资金能否用到实处,能否把实验室资金转化成实验室的软实力,提升实验室的实践研究能力。
(四)实验室的教学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教师对于学生实践教学的场所,这个过程会使实验室对很多学生开放,很有可能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因此,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实验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仪器设备的保护和实验室实验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根据不同的种类,基本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一些化学实验室,很多化学试剂有毒性或者易燃易爆,一些生物实验室的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等,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妥善处置,合理制定制度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实验中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科研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备性提升策略
在了解实验室管理制度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后,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策略科学提升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备性。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备性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通过吸取其合理的经验来进行。通过分析一些管理制度较为先进的高校实验室,可以发现,对于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基本制度,然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根据发生的问题及时改进,尽可能达到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更加完善。在这里提供出的参考思路为:在实验室中配备专门的具有一定仪器设备管理能力的管理员,将日常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交给管理员全权负责;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当定时派人进行监督,对于管理员工作的不足,应该提醒其及时进行改进;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更换、购置应当制定完备的流程但要避免流程过于复杂,应当保证办事效率;对于实验室的相关档案数据也应当进行专门管理,形成制度。
(二)完善高校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都是较为精密的,因而要求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具备相应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方式,这样才能够对高校实验室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另外,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应当制定考核制度,及时淘汰不负责任或者管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管理人员,对于一些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管理人员,应当对其在上岗之前进行适当的培训工作,由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所以必须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应的专业能力。
(三)完善高校实验室的资金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应当实现专款专用,要绝对避免实验室资金的浪费和中饱私囊。因此,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实验室资金的开支。实验室的资金应当制定合理的开支计划,按照计划来使用实验室资金进行实验室的相关仪器设备的购买和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由专门人员制定实验室的财务报表,而由上级进行审批和审核,使实验室资金的去向更加公开、透明化,以此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完善高校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制度
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的老师,应当提前和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联系,一方面确定实验室为学生和老师开放的时间,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在实验课开始前为同学们准备好相关的仪器设备,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另外,对于实验课上损坏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人员,应当制定合理的赔偿措施,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损失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偿。当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应当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就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向同学们进行明确的介绍,以免由于学生对于仪器设备不了解,出现设备操作不当、导致仪器设备被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现象。
(五)完善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必须引起相关管理人员和实验室使用人员注意的,一旦疏忽很有可能造成人身安全问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当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张贴在实验室的醒目地点,包括实验室相关危险设备、试剂、仪器的使用要点,实验室日常使用的危险隐患,实验室火灾预防知识和灭火器的使用知识,实验室应急处置的相关方法等。
三、结论
化学类实验室比其他实验室如物理实验室、机电实验室、信息实验室等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相对高危的场所,实验室中有许多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化学药品和试剂,有些化学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下才能实现。同时,大量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带来了高电压和强电磁辐射的危险,化学类实验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加强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化学类重点实验室除了上述特殊性外,化学类重点实验室还面临科研任务大、学科交叉多、人员流动大等问题,这些都对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在学科交叉发展方面,现代化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化学学科通过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化学类重点实验室均有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并建立了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模块。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叉融合为化学类国家实验室带来了生物安全的新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化学类重点实验室的化学和生物安全,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成为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安全管理实践为例,提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可行建议。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分析化学,定位于以生命物质为主要对象的分析化学方法学的基础研究,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它的安全管理运行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1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硬件建设
在建造实验室前,化学和生物研究模块最好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化学研究模块要注意对火灾爆炸事故、化学品腐蚀、有毒物和放射物扩散丢失和高电压渗水的潜在危险的防护和隔离;生物模块除了在要求到达化学模块的建设要求外,特别要注意致病微生物等生物安全的防护和预防。
在设计建造阶段,首先应对建造实验室的目的、实验室的主要用途以及基本的性能指标等有足够的了解;要根据试验对象的危害性确定实验室的等级由于级别越高,建造和运行费用也越高,不能盲目攀比建设,以免造成浪费。其次,选择国内有能力承接高级别实验室设计和施工任务的企业,特别是曾经建设和设计过高级别化学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非常了解,并且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然后,需要生物学、化学、建筑、空调净化、电气控制、结构抗震、给水排水、污物处理、气体供应、检测等多领域专家的协调合作。最后,生物安全实验室竣工后,必须首先经过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并由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设计建造中要引入绿色实验室理念,努力建设一个环保安全的实验室4。实验室建设要统一规划,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建设,不能盲目攀比建设,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并努力降低运行维护成本0。同时实验室建设安全配套设施,如消防设施,急救设施等^。
在建造完成后,实验室要进行定期检查,确定是否配备了有效的安全防护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感应水龙头、紫外线灯、洗眼装置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维护。对于冰箱、培养箱这类常年开机的设备,若仪器比较老旧的,要做好仪器报废和重新申购工作。管理部门也应加快仪器的报废和重新采购的工作,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存在,要及时排除隐患。对于在实验室进行的科研活动要尽心有效地曰常监督,包括:
1)做好内部或外部审核工作。内、外部审核是管理体系实施与维持的重要环节。实验室除日常的常规检查外还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系统的安全检查,制订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检查目的,对发现问题提出详细整改方案,认真整改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提交实验室管理层。通过定期的审核以证实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持续符合要求并不断完善。
2)做好管理评审工作。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管理层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全部活动进行评审,是对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的系统评价,包括对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订是否对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进行审核评价,达到使管理体系更有效运行的目的。
3)开展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维持管理体系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以及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通过质量控制来评估实验室自身的工作质量,衡量实验室技术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追求技术进步的目标。
4)做好记录的控制。记录是证明检测结果符合质量要求、为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提供的客观证据。记录并保管好所有与实验过程和各种质量活动有关的原始数据,对各种质量活动过程的技术和质量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使每次实验记录都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也是实验活动可追溯性的依据,为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和实验活动符合认可评审要求提供充分的证据,为实验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实验室安全体系运行中,应做到每项工作均有程序,有程序必须执行,有执行必须有记录,养成工作中随时记录的好习惯。以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该重点实验室有12项运行管理规定,其中一大块是涉及安全管理的。并且在2011年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该实验室除了根据规定做了必须硬件建设外,还对每个实验室安装了监控和门禁系统,加强对人员的准入管理,实验的记录控制以及安全检查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详细的检查监督。
2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日常管理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是做好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为环境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也有利于形成一种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使
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这些制度和规程应根据本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生物实验标本类型和特性认真制订。例如: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的清洁、消毒、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事件、伤害、事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方面的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实验生物安全制度的运行。如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将各种废弃物分类处理,放置在规定的地方,每周进行集中回收报废试剂,并对涉及化学生物安全的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清洁、消毒检查。
在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由于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的,因此在安全问题上,高校需要明确权责,把责任分级落实到二级学院和实验室,实行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制(包括一线开展实验活动的所有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化学安全管理和使用采取奖惩并重的办法,决不放过任何违反生物安全管理的行为。
3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重点实验室应组织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生物化学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火灾处理、危险化学品泄露、检验技术、生物安全操作和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培训,来提高学生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熟悉如何识别和控制实验室危害因素,了解如何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实验室事故。所有人员经严格考核后方能持证上岗。由于实验室管理都趋于信息化,使得实验室管理更易于细化a2_13。电子门禁、仪器网络使用权限等都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和操作者的实际使用情况、操作情况进行权限设置。如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门禁权限只下放给有研究需要并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的学生。安全设备的操作证也必须有使用权限的学生才能打开。上述措施的施行确保有需求的人员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以进入实验室,并对潜在危险进行有效排查。
一、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1.质量手册中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高温室管理制度、试剂室管理制度、气瓶管理制度、废弃物管理制度等有关安全方面的制度
2.根据卫生局相关文件,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安全隐患日报表。
二、实验室安全方面知识
星期一集中学习实验室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
三、日常检查
安排专人每天下班时检查实验室的水、电、气、窗户等有无异常,易挥发液体是否泄露。
2019实验室安全计划如下:
1. 完善有关安全方面的制度,针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款进行修改。
实验室的建设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好坏,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把实验室建设成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在新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和实践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规律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农村实验室的安全现状及问题
1.实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应急处理能力差,部分实验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未按规定处理“三废”等方面,给实验室的安全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2.实验室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落后。消防设备配备不足,且有的过了使用期。因环保设施不完善而给实验室的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3.化学实验室的未安装通风排气系统,往往整个楼内弥漫着浓重的气味,有毒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必将影响楼内工作和学习的师生的身体健康。
4.实验室用房紧张,有的实验装备室、办公室和仪器室没有分开,需要分开存放的危险物品,也不能完全做到分开存放;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室还在危险的环境中运行。
二、农村中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讨
1.健全实验室的各项安全制度
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包括:设备安全用电的要求,实验室防火防盗的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案及急救措施等。要求各类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必须上墙,把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制作成宣传板悬挂在各实验室。要求进入实验室的每一个学生和实验人员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
2.搞好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验室最基本的条件,对于保障实验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至关重要。在房屋完好、结构合理、面积与空间满足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的情况下,其它方面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配电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等符合实验室使用要求;②防盗设施和报警系统安全有效;③消防器材满足要求,放置位置合理,使用方便;④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室要安装通风设施。
3.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制度实施。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工作,应该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考核制度。实验员对所管理的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全面负责,教务处分管实验室的主任检查督促工作。实验员为第一责任人,分管主任为直接领导责任人。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分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每学期检查两次,每次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每次安全检查认真做好记录,参加检查人员签字并存档。安全工作的考核是为了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保障各项安全制度的实施,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
4.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学校应把安全培训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实验教师要备好第一课,上好第一课即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课,实验教师就应该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对要进入实验室实验的学生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教育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上至国家的安全法规,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实验室的有关安全制度、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流程,熟悉灭火器、急救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药物等均可是安全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保护环境。
5.加强实验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建立一支思想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安全实验教师队伍。这是创造安全、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应通过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器材使用、基本技能训练等,尽快提高实验教师业务素质。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管理结构,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技术化管理能力,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培训方案,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
6.制定实验室应急预案
为了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实验室应急预案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必不可少。实验室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制定“实验室应急预案”,要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实验进行之前。应急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危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比如针对触电事故的急救,针对创伤,烧伤,烫伤,等预防和处理。有毒气体、化学灼伤等一般化学品事故处理等等。
制定出安全急救措施,对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实验员教学急救训练,以便在学生或教师不小心受伤或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进行合理的急救处理。此外,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用以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之,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关系到教学能否正常开展、实验课程能否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要常抓不懈、不断完善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细节工作,才能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琦. 加强中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我见[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4):202.
[2] 莫剑云. 中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7):120.
[3] 李景深.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做法[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11):48.
【关键词】实验室;特点;实验室安全;措施
0 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高校人财物高度集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部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尽管各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但高校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中毒、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事件频发,例如2012年3月17日,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的一间生物实验室,一名学生在做实验时因操作不当,导致仪器突然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2013年4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三人重伤,等等。由此可见,实验室的安全事故不仅影响学校的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重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只有强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等创造有利条件[1]。
1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实验室主要是用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涉及专业面广、仪器设备复杂、接触人员多、安全隐患多等特点,尤其工科类院校的实验室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特点[2]:
(1)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导致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复杂、流动性大。
(2)工科类专业多,需要的专业实验室量大,进而每个学院都有很多自己的专业实验室。但是有些专业实验室面积较小,里面存放的仪器设备较多,显得非常拥挤,给学生的实验操作带来不便。
(3)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学校的实验项目类别增多、实验复杂,且多使用化学、易燃易爆、有毒等化学药品。
(4)由于使用的实验材料较多,实验室每天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废弃物质也比较多,对周围环境、安全卫生等产生较大影响。
(5)高校实验室数量大,多为二级管理,且比较分散,多数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或顾问进行参与管理,因而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2 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实验室是一个复杂的实体,有着与多方面因素关联的特点,因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当前阶段,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各高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体制落后、制度建设不健全。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对重视理论教学,对实验室的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健全的安全体制保障。虽然高校实验室有着各种规章制度,涉及仪器操作、管理规则等,但只是挂在墙上的摆设,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有可行性,要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2)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配置不齐全。学校每年会有一定的经费用于购买教学设备、仪器维修等,但好多学院将经费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购买,很少用于安全设施的配置,因而大多数实验室的安全设施较少或没有或损坏或没有及时维修,如没有喷淋装置、洗眼器、消防器材等基本安全配置,这就给实验室安全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3)安全教育不到位、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有资料显示,90%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导致的。究其原因,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没有重视对新生的安全教育,使得学生不了解实验室,也没有安全意识。在正常学习后,虽然每次在实 验课开始前,实验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但也都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由于师生平时缺乏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应急处理能力训练,当真正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能使安全事故消灭或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酿成更大事故[3]。
(4)安全检查、整改不到位,没有真正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高校时常会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大检查,但多数检查只注重形式,只查看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等,没有检查到安全死角。另外对检查到的安全问题,实验室人员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边安全检查队伍一走,实验室就把安全问题置之门外,没有真正花力气去落实解决。学校对这样的实验室没有真正实施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也没有严格的处罚措施,在实验室经费问题上仍旧满足其需要,助长了其无所谓的态度。
3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各高校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组织机构,负责全校的实验室安全问题,要由主管实验室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实行“校-院-系-实验中心”四级管理模式,“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一层都要有专门的安全顾问参与,对其中的实验室安全环节进行专业化把关。每个实验教学中心要建立、掌握成员的个人档案,对每个实验环节、实验项目、实验仪器设备要弄清楚是谁使用、谁负责,要落实安全责任到个人,加强责任心。
(2)要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学校要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仪器、药品安全采购、安全使用规定等,例如必须要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等,用来规范实验室的健康运行。实验室中的每台仪器设备要指定一个专职负责人,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维修;要建立网格化实验室安全责任区域,每位安全员负责一片实验区域的安全问题,加大对实验室水、电、气、消防设施等的监管。
(3)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室经费的投入,尤其是督促学院增加在实验室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要完善安全防护装备的配置、提高个体防护水平,如购置配备安全防护眼镜、急救箱、洗眼器、喷淋装置、工作服、头盔等常用救助设施;要加大对老旧实验室的更新改造,更换老旧电线管路,合理分配实验室电力布局,使实验室用电、用水更加安全可靠;各种化学实验室要配备统一的通排风设备、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在实验室要安装气瓶柜、易燃易爆气体检漏报警装置、强制排风装置,严格执行压力容器的使用及报废制度;对全天候开机,易受断电影响的大型精密仪器,配备停电报警器;对重点实验室、重点部位加装监控设备,实行进出实验室的门卡制度等[4]。
(4)加强实验材料及“三废”处理。由于实验室用的实验材料比较多,有时还需要大量的危化品,因而要狠抓对实验材料及危险实验的监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购买,实现实验材料的“零库存”,减少危化品在仓库的留存。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实验改革,推广微型实验,减少实验材料的耗量。要加强对废水、废气和废旧化学药品的管理,禁止胡乱排放,实验室处理要及时,将产生的化学废弃物按照空瓶、废液桶、残液瓶和不宜倒入废液桶的失效试剂进行分类,实行集中存储和定期收集,并集中送至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学校有关部门可以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供应商回收废弃物这条款项,使得废弃物能及时有效处理。
(5)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学校首先要加大对新生的安全教育,告知可能面临的潜在危险,使他们入学就熟悉实验室方面的安全知识,牢记一进入实验室就要绷紧“安全”这条弦。学校还可以将“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教育”等列为必修课,把安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范畴,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考试及格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其次各实验教学中心要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把安全教育培训融入到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维护中。再次在每次实验课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反复强调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及如何保护自身的实验安全,实验操作步骤要规范化、标准化、熟练化,减少违规操作[5]。
(6)加大检查力度,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室的安全隐患排查,要不定期、常态化,形成日常的巡查机制,检查要有目的、要有针对性。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落实安全责任人整改。若整改不到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减少对该实验教学中心的经费投入;另外一方面要对实验室安全做的好的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奖励。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各个实验教学中心还要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应急演练,对突发事情要及时处理,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4 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互相支持配合,对口部门总负责。“安全源于警惕,事故来自麻痹”,只有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使得实验室安全无死角,才能保证学校师生安全以及各项教学事务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唐丽云,席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举措[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12(4):67-69.
[2]李莉.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J].创新科技,2013,9(9):32-33.
[3]李家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8(8):5-8.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国家对试验室投入非常大。现如今很多大学的实验室都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的场所。进入二十世纪,各类物理实验室如雨后春笋,研究工作广泛开展。可以说,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实验室安全管理则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最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必须做到“三防”,即防火、防盗、防水。即:
1.防火
人们都知道,火灾是无情的。但是,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防范,就可以逃避火魔的侵害,摆脱灾难和痛苦。实验室是一个水电密集的空间,防火是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实验室是任何做好防火措施的呢。
1.1实验室应按规定妥善保管好易燃易爆物品;
1.2不得擅自使用电炉、蜡烛、酒精灯等明火;
1.3要经常检查电器线路、通风设备,发现破损或故障须及时维修或报告;
1.4如遇因电路故障而起火时,应马上切断电源,并用灭火器及时灭火;
1.5实验室全体人员应能正确使用灭火器,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置,发生火灾主动扑救,及时报警(电话110);
1.6离开实验室时,管理人员及时切断电源,关掉水源,关好门窗;
1.7实验室内禁止抽烟。
2.防盗
实验室里的贵重仪器往往是一些盗贼的目标,在防范不严密的实验室,贵重仪器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多有丢失,不仅给实验室造成损失,对实验的顺利进行产生障碍。更有,盗贼在偷盗的过程中对实验室造成很大破坏。实验人员的人身财物也得不到保障。所以要制定严密的防盗措施。
2.1实验室仪器,定位定柜整齐放置,贵重、民用性强及零星小件物品须上锁保管;
2.2离开实验室前应关好门窗;
2.3发现被盗或破坏,应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保卫处及主管领导;
2.4实验室钥匙不得私自出借,发现实验室钥匙丢失,立即上报另换新锁。重要实室需加锁或装防盗门。
3.防水
实验室是一个水电密集的地方,许多电器都要严格防潮。要求实验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细心检查,随时关闭实验室中的水龙头,以防淹水;经常通风,保持实验室干燥,避免仪器设备受潮、霉变。
我们常提到的“三防”为防火、防盗、防水,我认为应再加上防污染。产品的检验、试验大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放射源及具有放射性样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试验产生的三废处理及污染性样品残存物的处理等,这都关系到实验人员人身安全及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2006年长春某大学实验室有毒试剂泄露,数百人紧急疏散;2014年四川大学实验室化学品泄露;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传染病,就是给我们的一个个警钟,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实验室污染的预防。首先,要配备安全的仪器设备,第二,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安全意识;第三,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杜绝实验室“自体”感染,第四,对感染性物质要认真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来操作,是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 南炮场;实验室;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79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134- 02
1 南炮场情况简介
南炮场是南京理工大学一处老旧化学实验室聚集地,位于我校东南角落,内含52栋建筑,面积约为5 500平方米。自1970年以来一直作为我校重要科研项目的研制场所,历史悠久,主要涉及火炸药的研发、试验和生产等,北部和南部分别为炸药类工房和火药类工房。在这里诞生了包括国家科技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10余项国家级重大成果,但与此同时,在整个科研生产中,经过几十年和几代人的沉淀,积累和遗留了大量的化学品和各类危险源。
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目前场地周边已经被住宅小区及商业设施所包围,东面一墙之隔是城东的知名住宅区,南面是汽车4S店。同时,为了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率以及更好地整合资源,学校决定与相邻大学置换等面积的该地块。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前几年开始主动谋划了该地块的搬迁事宜,并停止了区域内的所有科研实验,开始对非危险性实验设备进行搬迁,同时开展危险源排查。
2 4.30事件
2013年4月30日,如皋某公司张某等5人擅自进入南炮场819栋实验室,用明火切割拆卸实验金属管道引发“4.30”事件,造成周边小区部分住户、汽车4S店等房屋受损,也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召集专门会议,对救援和处置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迅速成立综合协调组、善后处置组、信息组等7个专项工作组,各司其职,全面开展应急处置。
3 场地实验室处理情况
4.30事件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单位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现场清理工作小组,重新启动南炮场搬迁工作,按照“彻底清除各实验室、工房及场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物品,通过对场地进行销爆、拆除,彻底消除隐患,顺利实施相关土地置换工作”的指导思想,将处理工作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成危险源辨识、排查,工房清理和危险化学品的销毁处理;第二阶段是完成危险源清理后的设备、房屋和地下管网销爆处理及树木移栽;第三阶段是完成场地销爆后的安全评估、环境评估等收尾工作。
清理出的各类化学品具体如表1。
4 南炮场事件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启示
4.1 应注重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将管理工作量化、规范化
实验室是高校科研及教育的核心,也是师生接触最频繁的学习工作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应从源头抓起,把规范落实到师生的日常实验过程中。安全管理要做到“严、细、实”,特别涉及到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做完实验立即销毁处理、完善登记手续和实验完结检查手续,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对于实验室中危险品的储存,也应加强管理规范,严格使用的审查制度。对于离退休和转岗人员的监管、手续的办理也要进一步规范化,物品、设备、场所的清理交接等要严格到位,避免出现日后实验室清理的空位现象。
4.2 完善危险品及涉爆实验室的检查,定期排查和销毁危险品
高校应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在日常检查中注重进一步梳理涉危涉爆场所,完善重点实验室的台帐,做好“三定”工作(定点、定员、定量)。组织化学专业专家组定期对涉危涉爆实验室进行检查,开箱、开柜,对违规存药现象进行通报和处罚,提高实验室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学校安全部门还应定期开展实验室环境整顿,及时清理处置固体、液体废弃化学物,定期开展危化品排查和销毁工作,将实验室管理工作细化、阶段化。
4.3 确保易燃易爆品存储安全,加快危险品库房的规划建设
很多高校实验室都有临时或暂时存放危险品的库房,但由于环境、湿度、温度和面积等都不宜长期大量存储危险品,一些校内危险品暂存库周边的安全环境条件也不容乐观。因此,建议高校加快落实危险品总库建设,每个高校应集中建设一个严格符合安全规范的危险品库房,并加强日常保卫,便于集中销毁危险品和管理。
【关键词】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
语音实验室是提供视听说教学的重要设备和硬件保障的场所,也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亦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由于高校语音实验室电子设备数量大,价格较昂贵;使用人数多且使用者流动性强,因此对高校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可轻忽。本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语音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
1.基础设施和语音设备。语音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包括了语音实验室的地址、实验室电路以及消防通道等,这些基础设施一经建成,移动起来就相当困难。如在语音实验室建设初期没有设计好,将很难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此外,硬件设备是语音实验室的教学基础,如投影仪、计算机、空调等。这些设备一旦使用期超过其使用寿命,便存在相应的安全问题。近年来报道的由于电路老化问题引起的消防事件屡见不鲜,这也提示我们应该注重对语音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安全管理。2.卫生安全。语音实验室的课桌是不能随意搬动的,所以日常打扫对课桌的死角清洁起来很困难。如果无法定期对语音实验室进行大扫除,语音实验室的死角地带就会积满灰尘,引起大量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及其分泌产生的物质会使电线损坏,由此对语音设备和使用人员带来安全隐患。3.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由于语音实验室使用人员复杂,导致语音实验室的计算机是网络病毒易于侵犯的高危地带;一旦有一台计算机被感染,很有可能会出现爆发性传播。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语音实验室也可能面临网络安全隐患。4.人身和财产安全。教师和学生是使用语音实验室的主要人员。教师和学生由于对语音实验室接触较少,对语音实验室的设备不熟悉,可能由于对设备的使用不当造成设备的损坏,引起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的师生的安全问题。此外,语音实验室的电子设备昂贵,并且语音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如不加强对进出人员的核实监管,很有可能发生设备被盗事件。4.消防安全问题。消防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消防事故也频繁发生。语音实验室是电子设备密集的场所,更应该重视对语音实验室消防安全的管理。高校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主要是学生消防知识的匮乏、语音实验室消防设备不齐全、消防安全监管措施不严格等。
二、解决高校语音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全管理。在拟建设语音实验室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在建设之初解决基础设施带来的安全问题。对于设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其基本档案管理,所有的设备都要有详细的使用、维修等记录,比如安装时间、使用情况、理论寿命等。语音室也应有完整的使用登记,并保留一定的时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在日常的管理中多加留意设备存在的小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零件。设备维护人员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排查和解决,要保证计算机在健康的状况下工作,保证其安全。2.实验室卫生管理。语音实验室一定要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和卫生扫除。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打扫,维护设备卫生。如果语音教室的环境脏乱差,那么将给语音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多不便。3.加强病毒防护和网络安全管理。对于语音实验室的计算机,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防止病毒入侵:一是加装可以用来防止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文件和软件被恶意改写和删除的保护卡,同时保护卡也能防止病毒感染。另一种就是安装能识别和防止网络病毒入侵的杀毒软件和还原软件,这些软件同时也可阻止对系统的恶意篡改。为了安全性考虑,建议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为计算机提供双重保险。4.提高师生使用语音实验室的技能,建立惩罚制度。对第一次接触语音实验室设备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熟练、独立地操作语音实验室的设备,以此保证计算机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适当处罚故意破坏设备的学生,以此对学生的故意破坏行为加以控制,杜绝学生的不安全行为。5.加强防盗工作。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楼的高层,而且要加装防盗门;教室内和楼道内都应加装监控探头;教室内的课桌椅也可以加装一些防盗配置,例如固定安装设备的桌椅。同时,也应做好外来人员出入登记。6.进行消防培训,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由于学生的消防意识较薄弱,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培训。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范和消防安全制度,以应对突发的消防安全事故。对语音实验室的老旧消防设施要及时更换和完善,并且要定期巡查消防设施。结束语总而言之,语音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做好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关乎在校师生的安全,更是为学校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士花,邵凤英,明珠,李永强.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13-14.
[2]李铠,陈建.小议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电脑迷,2017(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