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庄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道家;文化;自由
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53-01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庄哲学,提出了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截然不同的思想观点。在老庄哲学中,自由思想是其重要思想之一,从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的“逍遥”到魏晋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不为五斗米折腰”,再到唐宋明清,自由思想皆有体现,且影响深远。
老子主张的是“道法自然”世界观,他有游世的境界,又有化民的抱负,但却站在旁观者的立场静观社会政治的发展,认同清净自治的自由之道。老子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说让万物、天下自由发展,从而达到“自化”“自定”。老子主张使人民在“见素抱朴”中养成“公序良俗”,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家。这正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老子的这一自由理念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成功实施有深远影响,汉代初期出现了“官府若无事”,“事少而功多”,“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清平局面。
与老子的自由思想相比,庄子的自由思想更多体现在对宇宙的思索,对现实的超脱上,更加个性化、艺术化、理想化、精神化。《逍遥游》一文中,自由思想是其主题,“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说的正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由境界。《庄子·至乐》中《鲁侯养鸟》一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表面说的是养鸟、实际说的是治民要顺乎自然,使其自由发展。《庄子 齐物论》一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也体现庄子向往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到达逍遥自由的境界。蒙培元说“庄子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心理的自由境界。”庄子的世界,是一个天地的、超现实的、虚无飘逸的自由王国,虽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仍令历代文人心向往之。庄子的自由,是“无待”,是“不以物为累”,是“天人物我之并存齐在”。
庄子批判黑暗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适应了汉末魏晋士人的需要。所谓魏晋风度其实也打上了庄子时代的思想印记。竹林贤士的放浪形骸,超凡脱俗的个人品格是自由思想的外在体现,他们批判政治黑暗,向往心灵的自由与人性的升华,他们有的追求养生,有的退隐不仕,有的高唱无君,有的寻求享乐。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对庄子思想继承、发展、改造,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庄子思想的影子——流咏兰池,和声激朗。操缦清商,游心大象。”“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微啸清风。鼓檝容裔。放棹投竿。优游卒岁。”诗中提及的“游心大象““游心太玄”“优游卒岁”,体现了嵇康对“游心”“优游”的向往,是空灵、美丽、诗化的自由观。《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说,嵇康把庄子哲学人间化,诗化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在躬耕生活中也找到了美与自由---“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陶渊明的归隐,是对老庄思想的实践。
唐代李白是一个思想复杂,集“儒释道”于一身的诗人,道家世界观指引着李白蔑视传统,笑傲王侯。他常把自己比作大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颇有庄子“逍遥游”的精神意味。李白是一个积极入世者,但又是一个有自由飘逸理想的天才诗人,他的思想是驰骋东西、道法自然的,他创造出很多风神悠远,自在天然的绝妙诗篇,李白欣赏美、创造美,将道家的自由精神艺术化、文学化了。
笔者查阅了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1995年11月第2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学作品选读(上)》(1998年2月第2版)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三)》(2009年7月第4版)对这句话的注解,几种教材对“养生”作了不约而同的解释“养生之道”。――等于没解释!况且,庖丁讲的解牛之道与文惠君讲的“养生”究竟有什么关联?注释没有提示。毫无疑问,“养生”成了理解全篇文字的关键之关键。
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养生”的解释:①(动)保养身体,增强生命力;②(动)畜养动物。人们头脑中的“养生”一般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调理身心,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众所周知,教材所作的注解应该是现代汉语的常规意义。
但《庖丁解牛》中的“养生”真应是人们对“养生”的习常理解?笔者认为庄子(文中借文惠君之口)讲的“养生”与现今人们讲的“养生”根本不是一码事。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通常走两条路:一条儒家“入世”之路,另一条是道家“出世”之路。两种观念熏染浸泡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士大夫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相比之下,人们更容易误读庄子,认为庄子没有社会责任感,逃避社会现实矛盾,隐忍消极。这些误读有的是人为歪曲所致,更多的是不求甚解造成的。
平心而论,庄子的确避免矛盾激化,但他是在求索如何适应现实社会环境的方法,进而探寻一种便利的治世理念。从根源上说,庄子的人生追求和政治追求与他所处的战国时期纷繁芜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紧密相关。庄子的处世治世理念跟在后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儒家思想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面孔”。但如果说儒家思想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积极治国理念,那么庄子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物我合一,顺其自然”的和谐治世思想。他思考和追求的是人该怎样与自然、他人、社会相容相生。也就是说,庄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人本”之上的,是超越国家、集团甚至人的自身这些狭隘观念的更高一级的“普世”观点。而人们寻常认为的庄子思想“消极”说多源自于政治框架理念,并非学术层面的研究与探讨。
理解了庄子,就知道将《庖丁解牛》中“养生”理解成现代汉语的“养生之道”(强身健体、颐养天年等)是望文生义了。
庖丁在为文惠君展示杀牛的绝技后刻意强调“臣之所好者,道也”,历数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纵横对比,并对自己的“解牛之道”作了精辟解释。文惠君这才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的“解牛之道”是文惠君体味、总结“养生之道”的诱因。庖丁解牛时“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技经肯綮之未尝”,因而用了十九年的刀“若新发于硎”。刀是在有意回避“大”等硬骨头,也就是在回避矛盾以求保全刀锋,否则庖丁也得“岁更刀”或“月更刀”了。生活的常理启发了文惠君的处世之道和治国理念:为人处世要善变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处世策略,回避矛盾,以求“明哲保身”;治国安邦要顺应民意,休养生息,罢兵休战,恢复促进生产,使百姓得以养育繁衍更多的国民,最终达到无为而治。所以,“养生”就是“养育生灵”,“生养天下苍生”之意,“养生”亦即“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从常人角度说这是合乎时宜的“处世之道”,从国君角度说这是智慧高明的“治国之道”。
文惠君是魏国的第三代国君,在即位初期便屡次打败秦孝公,逼迫秦国从栎阳退回雍城,公元前364年把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公元前360年又开通鸿沟,军事上重用大将庞涓,魏国一度达到极盛时期。这些肯定与文惠君的治国理念不无关系。文惠君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梁惠王,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
【关键词】《庄子》 庄周梦蝶 文学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和美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重要范畴。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体,是艺术家对物象从感性到理性进行概括集中,提炼升华的具体过程。意象以有限的形式负载着无限的意义内涵和丰厚的文化内容。《庄子》中的“蝶”意象就是这样一个言与意的统一体。
一、“蝶”意象的形成
“蝴,原本作‘胡’,《玉篇·虫部》:‘蝶,胡蝶。’《字汇·字汇补》:‘蝴……蝴蜂蝴蝶,古惟单胡字,后人加虫。’《正字通》:‘今蝴蝶本作胡,俗加虫作蝴。’”蝶最初是作为一种生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后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入,蝶慢慢进入文学的视野。在中国文化中,蝶不仅是自然之物,更多的是作为自由自在的象征翩翩飞舞在人们的心灵世界。
蝶作为自由象征的源头最早是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这也是蝴蝶首次出现在中国文人的文化视野里”,之后被众多文人所引用,成为经典意象,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庄周梦蝶”在《庄子·齐物论》篇提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主要是说,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然起舞的蝴蝶,沉浸在这悠游飞扬的惬意之中,而浑然不知庄周为何物。结果醒来后发现自己仍然是庄周,而梦中的蝶却已经不知去向。于是庄周发出一个天问: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庄周与蝴蝶是有分别的,但在梦中却无法区分,这就是大道物化的作用啊!
《庄子》中的“蝶”意蕴无穷,它承载着庄子的思想在文学史上遨游,历代文人对其理解和解读更加丰富了它的意蕴。
在庄子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人们往往引用“庄周梦蝶”的故事来抒发他们人生如梦、变化无常、时光易逝的惆怅与感叹。“在六朝至唐宋的诗文中,庄周梦蝶的内涵由哲理性演变为情感性”。“唐宋之后,庄周梦蝶典故在戏曲和小说中被俗化,已经与庄子的哲学思索本身,与汉魏唐宋诗词化用梦蝶表达的惆怅或恬淡等人生感悟大异其趣,更多地表现了市民道德意思和社会庸俗的一面。”到了近现代,由于新诗的兴起,蝴蝶在作品中或作为诗境中自然景观的要素或作为文化原型代表源远流长的爱情、亲情和人情的精神等,在个性的诗人笔下,构成新诗中色彩斑斓的诗篇。
二、“蝶”意象在《庄子》中的重要意义
“蝶”意象在《庄子》中有何意义呢?在庄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诸侯战争,臣弑君之事层出不穷,道义被裸的的暴力所代替。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庄子不能直言其物,因为直叙衷肠是没有人能够被理解和在意的,他不得不用梦的形式来曲折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庄子在社会中不被理解,与当时的社会沟通产生了障碍,不得不去寻找一种心理平衡。而他所寻找的这种平衡,正是蝶这个意象可以表达的东西。“在荣格看来,一种象征,无论是出现在梦中还是出现在白昼生活中,都同时具有双重重要意义。一方面,他表现和再现了一种受到挫折的本能冲动渴望得到满足的愿望;另一方面,它也是原始本能能量引导到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中去。”而“蝶”意象正是庄子思想的象征。
“蝶”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它象征着自由、美丽及快乐。这一意象符合庄子的情趣,当庄子在梦中聚精会神地观照这一孤立绝缘的蝴蝶,并用情趣贯洽其中时,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能表现他内在生命情趣的形象直觉——蝶的意象。此蝴蝶已非彼蝴蝶矣,它是一种形象直觉,而非客观物象,是体现了庄子“物化”境界的有意味的形象,更是庄子达到“逍遥游”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载体。
随着历代学者对庄子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寓言中意象的研究不断完善。但其中对“蝶”意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笔者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庄周梦蝶”中的“蝶”意象作进一步探讨。
三、“蝶”意象的内涵
(一)自由逍遥
“蝶”象征着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到:“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这一句点出庄子的哲学精髓,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世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世,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在这里“蝶”意味着是一种自由逍遥的境界,而庄周是喧嚣人世的代表,庄周渴望摆脱喧嚣的人世步入逍遥之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实现,因此只有通过“梦”来达到“蝶”的境界。庄子在《逍遥游》里讨论了两个层次的自由境界:一是列子御风而行,是“有待之游”,即有所凭借的“身游”、“物游”,是相对的、有限的自由。一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无待之游”,即无须凭借任何外物的“心游”、“神游”,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由境界,庄子称之为“游心”、“物化”。显然,庄子所追求的是后者,而“蝶”就是通往这一境界的媒介,同时也是这一境界的象征体。
(二)人生如梦
“蝶”还象征着“人生如梦”,是将人生喻于一片欢欣的美景之中。庄子在蝴蝶梦中以艺术的心情,将人类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境域予以无限地美化,“蝴蝶梦”在庄子心目中是一个美梦,是他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一个梦,但当梦醒之后庄子却是失望的,陷入了迷惘之中。在庄子笔下,人生在世似乎什么也不能确定,所有的见解都是片面的,可以否定的,也许人生恍如一梦,所有的是是非非在大梦混沌中皆可抹平。显然,“蝴蝶梦”中所蕴涵的那种梦觉不分的惶惑很容易让人怀疑人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产生“人生如梦”的意识。
(三)“物化”之原型
此外,庄子之“蝶”还表达“物化”之原型,庄子之“物化”是指人和物之间的对立消除后的交融化合,它意味着庄子对物我彼此的共相的心理性“提炼”、“固化”和形式化完成,这种在特定条件下以特有形式出现的意象就是具有先天性特点的原型的再现。由于人必须断绝感官与外界的接触,闭目塞听之后方能入梦,因此对于逐物的世人而言,则应摆脱物色,去除内心的物欲、私欲, 让异化、奴化的精神如蛹之破茧而出,化为轻盈翩飞的蝴蝶,真正领悟到超拔、浩瀚的自由开阔的“物化”境界。而万事万物又皆处于迁流变化之中,彼可为此,此又可为彼,庄周可以转变为蝴蝶,蝴蝶亦可以转变为庄周,周蝶虽有别,但可以互相转化。这正是万物迁流变化的道理,即“此之谓物化”。
以上是前人对“蝶”意象研究的观点,下面笔者就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蝶”意象进行进一步探究。
(四)道通为一
“蝶”意象蕴含着庄子“道通为一”的哲理。在“庄周梦蝶”中,庄周化蝶、蝶周不分的荒诞之象,正隐喻着那和谐统一、混沌不分的自然本真。
庄子在对待“分”和“异”的问题中提出: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大小、寿夭等是经验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差异,但在庄子看来,这种差异并不构成事物之间绝对的界限。从外在的形态和生命的延续上看,泰山与秋毫、殇子与彭祖无疑相去甚远,而相对于具有本原、根据意义的存在的形态而言,其差异又具有相对性。
“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疑问,实际上是庄子对万事万物发展变化,作“道通为一”的思索。庄、蝶混沌不分而“又有分”的意象,可谓象征性地表现了这种“道通为一”的哲思。“蝴蝶与?”、“周与?”这是在问之中包含着“万物为一”的哲理,而“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则隐喻着每种人、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而这种个性和特性又不是僵死不变的。“周与蝴蝶必有分矣”表面看似乎是讲“分”,但其深意是在“变”和“通”。事物的性质皆非固定不变,“是”与“非”,都不是绝对的,万物正由“变”而“通”而“为一”。庄周梦为蝴蝶,正是以生动神奇之变,诗意地表现了这种“物化”。
庄子以“蝶”喻“道通为一”的哲思,实际上是启示人们,站在“道”的高度,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则世间的一切人为设定的所谓判断标准及是是非非都是毫无意义的。“周与蝶必有分”这种“分”就是变化,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变化最终是“通”而“为一”的。因此,庄子借“蝶”启示世人应开阔视野,打破僵化闭塞、偏执一端,以豁达和包容的态度去面对充满变数的人生,才有可能进入“蝶”所喻示的逍遥自由之境界。
(五)万物齐平
“蝶”意象还蕴含着万物齐平、万物平等的道家思想。笔者在翻阅前人资料时发现,老子所开创的道家思想在庄子“蝶”意象中有所体现。
《老子·二十五章》中写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此老子提出泛爱万物的主张。而庄子则把泛爱万物的思想表述得更为清楚,《庄子·马蹄》篇提到: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在这短短的文字中,庄子反复致意,在最理想的社会中,人与包括鸟兽、草木在内的天地万物是互不伤害、和平共处的。
在庄子的“庄周梦蝶”中,庄周觉醒后之所以分不清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是因为庄子本能地把庄周和蝴蝶划分为一类,平等地对待,然后置于梦中。本能地反映了庄子在看待万事万物时所持有的观点。
就局促的生活经验和有限的理性眼光而言,“庄周”和“蝶”是不同的两种生物。而庄子在“蝴蝶梦”中以“梦”为平台,使得“庄周”与“蝶”有了平等对话和自由转化的可能,在庄子的潜意思里,“庄周”与“蝶”是平等的,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这个条件就是“梦”。通过这个“梦”,“庄周”在梦中幻化为“蝶”逍遥地遨游,而在梦觉后产生“周”、“蝶”不分的疑惑,也就充分说明万事万物在最初都是平等的,在这种基础上也就有了“物化”的可能,因此“蝶”还寄寓着“万物齐平、万物平等”的道家思想。
四、“蝶”意象的文化传承
“庄周梦蝶”中的蝴蝶意象,穿越千古,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蝶”或作为一个美丽意象,或作为一个动人典故,被广泛运用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
战国之后,有个别诗赋对“庄周梦蝶”的化用与庄子的自然哲学思索和养身处世思想还有近似或关联,后世的诗文中,“庄周梦蝶”意象基本上是用于情感的表达,并且含义逐渐固定,大部分情况下表达哀愁、惆怅情绪,少数是放达、飘逸情怀。
第一,文人们往往借助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由“庄周梦蝶”感叹世事难料,变化莫测。
第二,“蝴蝶梦”还常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身陷异国他乡的庾信就借蝴蝶抒发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他在《拟咏怀》中写道:“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这里作者把蝴蝶梦与初月、旧秋等一系列意象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秋日月夜怀乡图,渗透着作者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使人黯然泪下。
第三,“蝶”还寄寓着文人们恬淡的生活。一部分诗人或隐居山林,或身在田园,过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劳作之余手捧《南华》,与庄蝶共舞,尽情陶醉于大自然中。在他们笔下,蝴蝶梦抒写着诗人们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唐人钱起在《衡门春夜》写道:“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宁唯北窗月,自为上皇人。丛筱轻新署,孤花占晚春。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诗人与清风、明月同在,无忧无虑得就像庄周梦中之蝶,率性天真。
历代歌咏“蝶”的诗文源源不断,并在咏唱中延续着、扩大着“蝶”意象的文化意义,从中可见“庄周梦蝶”的思想艺术永恒魅力,亦可见一种文化传承的强大生命力,还可见“蝶”之诗意之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重要审美意识,“蝶”之意象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意象。
参考文献:
[1]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出版,1980.
[2]沈祖春.蝴蝶漫说[J].文史知识,2006,01.
在书中,作者提出,“老子哲学具有生态学的特质”这一基本认识,“被西方生态学者称之为东方‘绿色圣经’的《老子》所倡导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和谐观,与当代深层生态学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命题所揭示的人与天地山川万物等组成的自然,乃是自然的本然和理想状态,这为当今生态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诠释空间。为此,作者仔细分梳老子哲学的基本价值形态与概念、命题逻辑,充分展示经典所具有的超时代魅力,通过结合中西、古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挖掘老子思想中的“原生态”的生态智慧并进行现代生态学意义上的解读,展示并丰富了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探索和推进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转换进行了可贵和有益的尝试。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的,不过道家哲学的总体指向并非针对严重的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或者进一步可以说,整个中国传统哲学在主旨与关涉上不能单纯地规约为现代生态哲学。在书中,作者认为,作为今人要在《老子》五千言文本中把握它的生态思想就需要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体系建构。这如同满地的珠子,如何能够取针用线将此一一串接起来,对研究者来说并非易事。令人欣喜的是,作者以讨论《老子》思想为起点,以阐释生态问题为视域,梳理出“道法自然”“生态之道”“天人之论”“道性思维”“道技之辨”“无为而治”“无为为益”等为内容的逻辑体系,从而深刻阐释了老子哲学的生态意蕴,最大可能地重构了老子生态哲学的逻辑框架。可以说,以上的范式安排做到了述之有据、论之有理,为道家哲学与生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启人心智的新思路,从而也彰显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原始道家,以老庄为代表。老子讲道法自然、致虚守静,庄子讲委运任化、全性葆真;老子讲无为而治,庄子讲生命逍遥。老子守拙藏智,庄子崇真任情。如此看来,老与庄在哲学理趣之间的微妙差别,似乎让人联想,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学更容易阐发出现代视域下的生态之道,而老子哲学则被后世更多地引向“君人南面之术”,衍生出“贵无”“反智”的政治哲学。这种认识当然有一定道理,但作者并未因此固守成见,相反,通过的严密论证,我们看到老子哲学中蕴含的生态价值同样丰富而深刻。在书中,作者以“道”为老子生态哲学的本体依据,着力阐释了“道”所承载的生态价值的非功利性、生态世界的多样性、平等性与一体性特质;在天人之论中,作者针对《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论述肯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维度以及老子生态哲学的审美情怀;在“道性思维”与“道技之辨”中,作者将道性思维划分为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区别诠释了老子工具之技与通道之技的不同旨趣,并以此为视角对西方近代以来历史与文明的异化提出了中肯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早在远古时代,智慧的人们就开始注重珍爱生命了。然而,在现实中,在现代这样一个发达的社会里,还是存在着那么多的人蔑视生命,不尊重生命,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校园的自杀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除了对这些年轻生命的惋惜,更多的是多他们的鄙视。他们不懂得珍爱生命,就算他们有太多的烦恼和压力,也不应该选择自杀来解决。自杀之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懦夫的表现。“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古人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生命的力量是很伟大的,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没有完不成的事。“生命诚可贵”当我们看到日益上升的自杀人数,我们又是怎样一种心境呢?再回到庄子的思想,生命是美的,是大自然的给予和馈赠,生命是宝贵的,是一定要珍爱的。只要是有损于生命的东西,都要抛弃。我建议那些想要轻易放弃生命的人去好好读一下庄子的书。
首先,谈一下庄子:
1 谈“庄子”
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继承了老子的根本思想,成为老子当之不愧的继承人,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庄子的思想有着鲜明独特的风格和经久不衰的魅力,其风格和魅力是来自于他所表达的智慧和智慧的表达。庄子不仅是一个智慧超群的思想家、哲学家,有着卓绝的思辨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美学家 ,充满着浪漫的气质。庄子的思想,至博、至大、至深、至约,尤其是《逍遥游》一书,瑰伟奇特、文采绚烂,不愧称之为“天下第一奇书”“百家之冠”。庄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至人”“神人”“圣人”
1.1 至人庄子
“庄周梦蝶”——庄子梦见翩翩飞舞的蝴蝶,但醒来之后,庄子搞不清是他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他。这是他忘却自我最好的论证。庄子主张“物我两忘”“坐忘”“忘乎物,忘乎天”“忘己”,要求人们不奔走劳累,去掉聪慧的才智,忘掉身躯,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崇尚“独往独来”“逍遥于天地之间”“游乎尘垢之外”的高洁境界。庄子看透生死,扬言道:“天地是我的棺材墓穴,日月星辰及王五都是我随葬的珠宝。”
敢问,天下几人能做到如此高的境界? 庄子———千古圣人也!
1.2 神人庄子
庄子以超脱世俗的神人自喻。说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的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卓越如处子,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庄子很清高,他隐逸江湖,生活很艰苦,即使去见魏王也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当楚王邀请他做宰相的时候,他却说:“我宁愿游戏于草泽污泥之中自得其乐,不愿寄身于国家而身不由己!”断然拒绝。庄子轻视权贵,视权贵如“臭烂的死老鼠”“腐肉”
敢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如此高的境界? 庄子————真正神人也!
1.3 圣人庄子
庄子追求“复归于朴”,保持生命的纯朴,人性的真实,反对外在物质,名利等对生命的牵累和异化,他更指出天下之人都以外在物质改变自己的本性—“小人死于利,士人死于名”;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在残害本性。如果人被外在物质奴役,心被身体所驱使,终身奔波而不见成效,疲惫劳累而不知人生的目的整理,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悲哀了!庄子认为,大与小,长与短,美与丑,是与非,有与无,此与彼,生与死的概念从宇宙的高度来看,都是等同的“万物皆一”,天地就只有一种元素,万物不外乎一马“白马非马”。一切界限、标准、度量都是人为的,没有绝对的东西。一个人只有完全消除心中的多与少,生与死,是与非以及我与外物之间的界限,才能获得绝对的幸福,成为精神自由,不苟名利的“圣人”
敢问,世上能有几人能做到如此高的觉悟? 庄子———绝对圣人也!
庄子留下的绚烂文化太多太多,“逍遥游”是《庄子》逻辑的起点,也是《庄子》逻辑的终点。就“逍遥游”我也简单阐述一下我的理解。
2 论“逍遥游”
2.1 就“逍遥游”这一个词语来说,它就显现出超凡脱俗,飘然灵动,境界高远,当然,它也是最能体现庄子思想特质和浪漫风格。
2.2 是逍遥游的背景,“逍遥游”产生于历史上急剧变革、动荡不安的先秦。庄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表达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体现出不甘屈服的自由意志,而“逍遥游”正是这种自由精神的体现。“逍遥游”根植于楚国古老巫文化的肥沃土壤,充满神秘飘渺和瑰丽浪漫的想象。“逍遥游”是个体心灵的漫游,主要通过体道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是一个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逍遥游”主要是喻心灵之逍遥自得。庄子之逍遥游有今日精神自由的含义。“逍遥游”是通过对自身心灵的否定,达到心灵上的宁静状态。
2.2.1 “逍遥游“的心灵维度
“逍遥游”是体道之游,道是无,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无,道是静寂的,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宁静的。庄子的”逍遥游“是体道之游,游于道就是游于无,即游于“物之初”。
庄子强调“无己”“无功”“无名”,能做到这些的也只有“真人”“神人”“圣人”。所谓“无名”,就是“不以天下为事”,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与众人和谐相处,与道合而为一。所谓“无功”,就是“不以物为事”,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无己”,就是“丧我”,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就可以做到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消除精神的对立面,从而彻底消除主客对立的状态,使精神获得高度的自由。
体道之游需要“心斋”,这种特殊的心境,即是一种排除杂念和欲望的精神修养过程,它是一种自然无为的心境,此心境是一种宁静,是一种和谐。体道之游尚需“坐忘”,即“忘形”和“忘知”。
2.2.2 “逍遥游”的人生维度
关键词:庄子;世界观;人生观
一、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庄子,姓庄,名周,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庄子创建了我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思想,他是在老子之后,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是道家学派的首创人,是在我国的哲学史中能和儒家和佛家相提并论的重要思想。它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其哲学的主要内容。庄子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是同于大道。世界上的所有形式“存在”都溶解于大道之中。“道”就像是“黑洞”一样,大千世界都包含在其中。
庄子和老子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老子主要看重在事物对立面之间追求平衡。老总塑造了对立面之间在运动中的彼此转化关系。“道”既万事万物相对立面存在的根本,同时还是事物相对立面运动产生的主因,事物对立面运动的最后结果都同归于“道”。“道”的本质一方面是领导者;另一方面也是决裁者。并且道就好比是事物相对立面之间的第三方化作一个统一体。世间的多有事物经过“道”的转变形成自己规律的运动模式。“道”同时也能转化事物本身与它内部对立面的存在。因此,“道”包含了一切。
庄子的哲学思想观,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但是不完全和老子的思想一致。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看作是世间万物的根源。庄子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大概的意思是,大道的真正精髓、精华是用来修身齐神身;它的余绪是用来治理国家事务的;它的糟粕用来教化天下人民。庄子还说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他的意思是说不能因为人的欲望去破坏了大自然天然的事物,不能因为人情世故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不能为了自身的贪欲陷入名利之中。认真谨慎的遵守天道不背离,才是发璞归真的处事态度。
庄子认为“道”本身是没有限制的,是无边无际的,而且他人为“道”也是无所不在的。“道”着重强调事物的自身生长和自身的转化。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这个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莊子觉得所有的事物是处于“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这样,他就忽略了事物的稳定和差别这两种性质。庄子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万物皆为相对辩证,只在于角度不同。天下可以只限于秋毫之大,泰山也有看起来很小的时候;早夭的人可以视为长寿,而彭祖也能被说成短命。一切都是参照而言。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
我如万物,万物如我,可以理解为自尊、爱人;要对”是“与”非“有等同的态度,不厚此薄彼。庄子的思想内涵深厚,他的思想是跨时代的,即使是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繁杂的大时代中,也具有无比重要的社会意义。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包括很多东西,万事万物归于其中,然而却并不能感受它的存在,这就正式庄子“道”的博大精深之处。
二、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基础
我国古代很多的哲学观思想,大多都是围绕现实政治展开的。在先秦时期,虽然产生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名、兵、杂等思想的各放异彩,但是各家思想所讨论的问题仍然集中在现实政治层面。儒家讲仁和礼,墨家讲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阴阳家用五德转移解释王朝的更替,纵横家致力于合纵连横,兵家研究军事作战策略,杂家博采各家之说。他们把思想的锋芒对准伦理道德和封建统治,对于个人的生存问题,却谈之甚少。与之不同,庄子思考的重点不是社会,不是伦理,不是道德,更不是统治,而是人的生存问题。恰恰是由于单个个体生存存在着太多的困难,庄子以莫大的悲悯之情,希望人能从困难中解脱出来,才产生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就是逾越生存困境,获得逍遥自在的人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困境,催生了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生存困境,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问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存困境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它的本质内容是相似的。韩林合指出:人作为经验主体都会面临许多根本的人生问题。首先,人们在经验世界里找不到绝对的价值;其次,经验世界对于个人来说是给定的,是他不能不接受的,世界意志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再次,经验主体本质上必然是依赖于世界意志的;第四,经验主体必有一死。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对的。在庄子的时代如此,在现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庄子在两千年前面临的那些根本性的人生问题,如今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困扰着人们。这也决定了,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庄子的人生哲学,在当下仍然有价值、有意义。
庄子的生死观,是在他所处时代的生死困境的触发下,在他企图超越死生之困的努力中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棍战、社会动乱、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此时,对死亡的恐惧折磨着这些无法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们,他们惶惶而不可终日。这幅悲惨的社会图景,触发了庄子的反思,从而形成了他的企图超越死生之困的独具特色的生死观。经过在认识层面上的将生死齐同看待,到现实人生层面上的生不如死,再到人生境界层面上的不知生、不知死,庄子最终实现了对死生之困的超越。
人只是宇宙万物的一份子,面对着庞大的自然和社会,个体的人显得十分小和羸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有太多的不得已,有太多的无奈。面对着席卷而来的命运大潮,庄子讲“安命”。庄子的安命,指的是自我主动地顺应大道,安然地接受命运为我安排的一切遭际,不以之为悲,也不以之为喜,不拒绝我该承受的,也不过多的奢求。在一切的命运安排之中,见道之真谪,并顺应它,便能够实现最高的人生境界——与道同而为一。庄子的安命,是对最高人生境界的追求,并不是消极地避世,而是积极地自我救赎,对人生是有益的。
三、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内容
(一)反对物役,追求人格独立
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战火纷争,他深刻意识到当时社会的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的黑暗造成了很多的不公,强者欺压弱者,人们受到外在事物的奴役。庄子认为人们已经不再是清心寡欲的状态,很多人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使其欲望越来越强烈,不断的发展膨胀不满现状。同时受利益的驱使,追求名利和地位,穷极一生,被外物牵绊奴役,最终成为了名和利的奴隶。这些人就好比“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他们花费了作为人最本真的东西,即人的性格。他们不惜扭曲人性来获得那些十分卑微的功名利禄,这对于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庄子认为人最富足的状态是其精神的满足与享受,并不是对外界财富的追求和拥有。庄子的主张是追求一种真人的理想富足的精神境界。他对至人、圣人、真人、和神人都是倍加推崇的,在本质上寻求一种恬淡、舒适、豁达的一种人生态度。庄子告诫人们,生活在战争纷乱的时代,人的欲望泛滥不休。首先,要成为一个有理想,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其次,要保证人格的独立,有尊严的生活。最后,人生要追求质朴的安静生活,要做到返璞归真,做到无欲无求,超越一切外物的束缚和制约,在广大的宇宙间自在的遨游,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品有尊严,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人。这也正是庄子一生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二)顺应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所主张的精神境界。“天”既指自然,“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于天地万物之间。
庄子认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天性,而且庄子认为人的天性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的。如果人想要做到保持自身纯真的本性,拥有朴实的生活,就要做到无知无欲无求。庄子在谈到真人时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这里所说的真人应该具有常理、常情、常态。要回归自然原有的纯真,保持独立自然的姿态。庄子认为人在自然中其灵魂可以接受自然的净化,这样人的思想能够得到升华和充实。人本质上是属于大自然的,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到自然的净化才能使人自身感受到幸福快乐。
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是人和自然达到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庄子认为人自身的生命是歸属于宇宙中,是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是互通互惠的。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要以自然为主,要适应自然界的天性,同时不断的发展自我充实自我。但是,人不能够不加限制随心所欲的胡作非为,这样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精神上的一道明光,它将人的精神境界从世俗的水平提高到了“道”和“天”的崇高境界,至此才能够表现出人生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安逸恬静的态度。
(三)超越现实,追求人生境界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逍遥”,同时也是庄子道家学说的思想核心。“逍遥”是基于庄子对现实的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恨提出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状态。庄子主张生活早自然社会中要做到没有约束,超然物外,自由自在。庄子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简简单平淡淡的生活,要摆脱庸俗逍遥自在地神游。这些精神的遨游是绝对自由的。在庄子的理想世界中,自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境界,是超越一切外物的绝对自由。庄子最大的理想是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能够达到这种的境界的人庄子称之为至人、神人、或真人。
显而易见,这种真人、至人的自由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庄子的自由有独特的特征,是与众不同的,这也正式转子自由的魅力之处。这种魅力让人们心甘情愿的去追求。庄子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修养自己。心斋和坐忘是修养的两张方式,可以从人的内心深处将利害观念和心智活动排除之外,达到无欲、不争、无己的人生状态,努力成为理想中的真人,进而可以体会到真人的境界,即自由带来的洒脱豪放和豁达的韵味。
总而言之,关心单个个体的存在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实质。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帮助人们精神解放和自由,摆脱人生的迷惑不解,主张人性人格的独立自由,追求人的内心的恬静和精神的超越。要做到真正的人格自由、独立和完善,就要超越物质对我们的吸附和诱惑,不要因为人生的飞黄腾达而改变了人性的高远志向,更不能因为自身条件的缺失生活落魄而成为庸俗的人。庄子的人生观哲学透漏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态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值得探讨和思索的,从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庄子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和追求。
四、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在当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同时精神文明也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还是会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社会在进步发展,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就要有不同的适应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来平衡新的处境,进而适应社会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超越。
庄子用自己的人生去践行真人的境界,他给了我们一个令人向往的清心寡欲、无欲无争的隐士形象。庄子对逍遥境界的不懈追求,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以及对人性本真,人性自由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归宿。通过研究庄子人生哲学,我们应该学会正视欲望的存在,对于人生中的困惑和坎坷的境遇,要学会自我在精神上进行救赎。
庄子虽然主张无欲,但是他并没有倡导禁止欲望主义。他一方面肯定了人性对正常欲望的渴望,一方面提倡人们要克制欲望的自生,在利益诱惑面前要坚守自我,积极参与但是不能越过人性本身欲望的界限,追求物质精神的双重理想人生且不会迷失自我。人们需要的是超越眼前利益,避免狭溢的功利观。能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城堡来抵御各种利益诱惑的突破。强大的心理防线,是不会被外界事物所诱惑。我们遵循自然的生存准则,就要做到自然无为,人和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统一状态。庄子主张的“无用”,并不是没有用处,不等于无所作为、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恰恰相反,无用与于社会,就能从世俗社会中脱离,使心灵精神得以解放。用这样一种消极超越的方式就形成了人的“逍遥”的积极条件了。庄子告诫世人不要争强好胜,应该过一种无目的、没有人为掺杂成分的自然生活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对于当今社会精神文明的缺失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莊子提倡“无心”“无欲”是对现实社会以一种超越眼前利益的豁达心态去面对生活。庄子告诉我们一切事物要顺其自然,不可以更改强求,将自己的心灵放大,不断开阔视野,这样就不会让自己陷入迷惑的漩涡不能自拔。我们应领悟庄子的忘我内涵,从自我中走出来,挣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生活,摆脱为物役、为物累的生活状态,达到淡薄名利逍遥于时间的境界。庄子“安命处顺”却不失己的生活态度为那些面对纷扰却不愿走入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另类生活方式。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变的大舞台,我们所有人都自愿或被迫地加入其中,面对瞬息万变的人生世事,有很多人选择了随机应变不断的更换着自已的角色,但每次都会是一个很大人生转变,难免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有人选择一成不变最后发现融入不了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终会被淘汰;还有一些人他们既想坚守原则又怕被社会淘汰,找不到适合自己利人利己的生存道路。庄子“外化而不内化”的主张对他们恰好是对症良药,为他们选择一个随机应变与一成不变之间的角色——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实现了他们既紧跟时代又保持自己清高的独立人格的愿望。庄子的精神自由追求的是虚静的境界,而虚静明显要求在行为上与世无争,顺应世化。这样一来“自由”就陷入了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牢笼,行动上的迟缓与精神上的超越两者联系到一起,这让人觉得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自身的矛盾。但实际上,庄子首先就把精神自由作为了归宿,是用精神自由的理论来约束行为、审视行为,所有的行为都以精神自由为目的,成为了一种自觉,而非盲目。这样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即使是委屈顺从,也是有目的的顺从,在顺从中有着超凡的追求。在精神自由的指导下,顺其自然的行为非但不是消极退步,反而被赋予了以退为进的色彩。
[关键词\]天道;圣心;齐物;心斋;坐忘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92-03
在《庄子》中,“道”作为宇宙最高的本体,集中表现为“无”。《庄子》之“道”,既“有情有信”,又“无为无形”,是“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事物之根本道理。庄子哲学以“道”为本体,通过“圣心”之途径实现其圣治的目标。本文所指之“天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庄子用“天道”“天门”“大宗师”“玄德”等进行指称。
一、庄子哲学的“天道”
在庄子的“道”论中,“有生于无”是其核心思想。那么,“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庄子・大宗师》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就是说,“道”虽然无所作为且无具体形状,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可以传承但不可以据为一己所有,成为一己之私有;道系自本自根的东西,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它引出天地鬼神,无比的古老与高深。另外,《庄子・则阳》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可见,一方面,可以表明的是,“道”是万物的根本;另一方面,“道”的特征表现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且无形。在庄子看来,“道”的最大特征是“无”,具体表现为无为、虚静、恬淡、寂寞,人的感官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不可名,否则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道”,而只是寻常之“道”。正如《庄子・则阳》曰:“道,物之极也,言默不足以载。”由于“道”的神秘莫测,不是常人的感官与智慧所能表达的事物,尽管“大道不称”“道昭而不道”,庄子还是假以语言谓之曰:“道”“大宗师”“天门”“混沌”等。
道的存在,“覆载万物”和支配着万物的生存与变化,“天道”贯穿万物因而蕴藏在事物之中,因而又被称为“天门”。《庄子・庚桑楚》说:“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也就是说,所谓自然之门,就是不存在一个人为的门,万事万物都出入于这一自然而又无形的时空中。“有”不可能从“有”来产生它自己,必定要出自“无有”,而“无有”就是一切全无,达至绝对虚无的最高境界。
当然,“道”虽然表现为虚无、宁静,但却是永恒运动着的,否则就无法产生万物。《庄子・外物》曰:“天之穿也,日夜不降。”意即,在道的支配下,万物得以产生。《庄子・天地》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可见,宇宙的本原是“无”,谓之“无有”;宇宙产生之初“天道生一”,但这种混沌的“一”还未形成具体的形体。至于宇宙是否有个开始与结束,《庄子・齐物论》认为,宇宙万物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但事实上这个开端却是不可知的,因而是永远无法解决的秘密。
二、庄子心灵哲学的现代价值
“圣心”即圣人、真人之心,是圣人的内在心理品质,是圣人的根本标志与关键特征,是庄子心灵哲学的重要价值。真人者,《庄子・大宗师》将其描述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凄然似秋,暧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可见,“圣心”是一种追求“天道”并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宁静、自然、无为、无功、无偏、无亏、无惧、无情、无心的虚无、寂静和逍遥自由之心。
与庄子的“道”一样,这种“圣心”的根本属性与显著特点集中表现为“无”:无己、无功、无名、无仁等。《庄子・刻意》曰:“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无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人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正是因为圣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虚无,所以才是永恒的圣人之德。有研究认为,庄子所谓的圣人有十大标志和特征,其中,“圣人的精神是绝对的善或自由,而自由是最高的价值之一”\[1\]311-313。毋庸置疑,圣人之心也有相应的标志和特征。概括而言,上述关于圣人的十大标志所表现出来的“圣心”特点,大致包含六个方面:一是自由自在,二是快乐无忧,三是精神昂扬振奋而不疲,四是坦然而无惧死亡,五是能正确对待成败,六是大智若愚。可见,自由自在的逍遥精神也应该成为“圣心”最根本的标志与最高的价值追求。
从庄子的思想来看,其“天道”与“圣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天道”是“圣心”的源泉。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关键不在于形体的差异,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合于自然的道心。“天道”的本原是无,是万物之母、之根、之源,因而是“圣心”的最终源泉,表现为与万物齐一的“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等品质。与之相似,老子在看待这一问题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圣人所拥有的关于道的认识与品质,最终是源于自然之道。庄子认为,正是因为圣人具备了与自然齐一之心,才能“平易恬淡”,进而“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最终使得圣人“德全而神不亏”“合于天德”。
其次,“圣心”是“天道”的表现。天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持而无有,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尽管如此,“天道”仍可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体现,其中通过圣心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悟是表现形式之一,如“圣心”中的各种虚无恬淡、清静寂寞乃是源于且合于天道虚无的表现,如果没有“天道”,便没有宇宙万物,更无认识“天道”的圣人以及“圣心”之存在。
三、实现“圣心”的途径与方法
实现“圣心”进而成为圣人,是庄子哲学的归依,而得“天道”则是具“圣心”、成圣人的标志。要实现“圣心”,关键必须先得道。
(一)哲学方法的探索
1.依理与去障
庄子哲学思想的最终价值追求在于去凡成圣,即去掉凡夫之心而形成圣人之心,从而实现天人合一、人道合一,进入虚无自由的逍遥境界。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有两大途径,一是“依理而行”,二是去除“蓬之心”。\[1\]313-319相应地,实现“圣心”也必须通过这两大途径或方法。在“依理而行”方面,主要表现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心”的最高价值表现为善与自由,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离不开“依理而行”“虚静无为”之天道。有研究还认为,庄子提出成圣之关键在于“要从心上做起,因为养生关键在于养神而百养形……而在于心是否合道,是否顺其自然”\[1\]316。可见,要想成圣,关键要在“心”上下功夫,而要拥有道之圣心,就要按照天道虚无寂寞恬淡之特点,使心“保持一种虚静的……寂寞无为之状态”\[1\]317。而要做到这样的无为状态,还需要“心”在价值上保持中立,即对事物之价值不作判断,进而做到“无”的自由境界。
此外,要实现“圣心”的目标,还必须做到去除过程中的障碍,庄子喻之为“蓬之心”。有研究认为,这种“蓬之心”是成圣之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愚痴无比;二是自大狂妄而又计较不休;三是恶性竞争而无休止。这种 “蓬之心” 充满各种偏见,危害极大,因而成为成圣之心的阻碍,都是不合于天道的表现。只有依理去障,才能使“心”与“物”合二为一,从而进入道境并体验到虚无之道。
2.相对论
庄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其本质是纯朴混沌的“一”,没有任何是非之别,但对于悟道与得道而言,却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就是庄子的相对主义理论――“齐物论”。一方面,庄子认识到宇宙万物存在着对立,而且事物之间的区别界限也是相对的。庄子的相对主义在其认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是认识事物的关键与要害,即“道枢”。无论是在表现“道”与“非道”的方面还是表现“道”的具体方面,庄子思想中都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观点。从认识事物的方法上来看,如果离开对立之物作为参照,则难以认识事物,因而是“无道”的表现,这种认识无疑具有合理性。庄子甚至认为,即使是事物的任何一面,也是存在彼与此、是与非两个方面。只有通过事物的对立面,才能拥有认识事物之道,如是与非、正确与错误、黑与白、真与假、彼与此、肯定与否定、可能与不可能、高大与细小、左右前后、丑与美、贵与贱、新与旧等,这些概念都是成对出现的,只有通过一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另一方。但庄子的这种齐物思想发展到最后,就成了“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因而是非生死、高低贵贱都齐一,最后连天地万物与认识主体都齐一了。当然,仅就世界的本原、本质、本根而言,世界万物则是齐一、混同的,根本不存在事物的这一面或那一面之分,因而对于事物的认识也不存在所谓区别,而导致分歧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人的认识存在差异,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认识标准,而“道”则是没有什么界限的。
(二)修养之法:“心斋”
要实现“得天道、成圣心”之法,只有从“天道”的属性与特征上去考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心斋”。庄子借用孔子与颜回的对话,表明要实现圣人之心,具体的一个方法是“心斋”,即虚静无为空明之心境,达至“虚室生白”之幸福体验。对于世界万物的认识,尽管人有各种感官,如耳朵,但要认识“天道”,人的感官是无法做到的,只有从“心”上去下功夫。如《庄子・人世间》所言:“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而要做到“心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坐忘”。所谓“坐忘”,《庄子・大宗师》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有研究表明,“坐忘”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使身心从世俗的束缚和烦忧中解放出来,体验自我和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2\]。可见,对于“坐忘”之法,不是字面意义上所显示的废弃五官与智慧才能实现与“天道”融为一体,而是强调虚静无为。在高新民看来,所谓“坐忘”,“就是在静坐的过程中,逐渐让心中的一切观念、欲念乃至关于心的意识静下来,甚至不复存在”\[1\]319。
“坐忘”一词,首先肯定有“坐”的姿势,然后才是 “忘”,通过“坐”与“忘”,最终达到身心双修的目的,使身心居于和谐,使心灵上升到虚无之境界。《庄子・齐物论》表明,“坐忘”的表现有如南郭子的“心如死灰”。从过程来看,通过身体“坐”的形式而实现“心”忘其内外,进而达到“丧我”的境界,这好似佛教、道教及儒家的修行之法――坐禅或静坐,通过坐禅或静坐,使心归于虚无与宁静。从体育健体的角度看,“静坐是一种收摄欲念兀端坐的身体练习形式(或手段)”\[3\]。可见,“静坐”的关键在于通过一定姿势的坐而实现静,因而在坐的过程中必须一心一意,心灵虔诚,排除各种欲望与私心杂念,努力做到“身心守一”。至于静坐之法,各家各派各有有不同,但都强调“止观双休”。对于“止观双休”这一法门的解释,圆慈法师认为,“念念归一为止,了了分明为观。但止时决不能离观,观时决不能离止。止若无观,心必昏沉;观若无止,心必散乱。故必二者双修,方得有效”\[4\]。即是说,通过“止”与“观”的具体宗教实践,从而离烦去妄,获得诸法的均等定慧,进而实现彻底解脱。
总之,凡人通过修养使其心神进入虚静无为、无我的世界原初状态,炼就无己、无功和无名之心,进而成为真人、至人、神人、圣人,这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1-319.
\[2\] 〔日〕中野达.《庄子》郭象注中的坐忘\[J\].牛中奇,译.宗教学研究,1991(Z1):38.
关键词:先秦道家;老子;庄子;和谐
当今社会许多问题的出现,环境的破坏、宗教的冲突、寻根意愿的加强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当今这个纷杂的世界。“在这些问题之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绵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重新定位,要求我们有选择地回归世界各大宗教传统的精神根本以探寻解决的合理途径。”[1](P214)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一,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生态智慧
(一)自然无为的价值观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人不能逆自然规律而行,应顺势而为,自然而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道即自然。老子提出以“道”为一切存在的最高本体。“道”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和终极原因,万物都是由于凭借了这个“道”才得以产生和存在。这个“道”简单的说,就是“自然”。[2](P6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自然至上,即使是“道”最终也要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准则。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活动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该受自然规律以及自然过程的支配控制。遵循自然的法则行动,才能使自己合乎道的要求,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庄学把天地本身所具有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自然之美,倡导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自然和谐。”[4]庄子认为“道通为一”、“天地一指也”,也就是说人与万物是作为一个有机体而存在的。实际上,人的产生和存在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先秦道家和谐思想反对用人力去破坏自然,用技术改造自然,而是要做到要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此外,“道家的生态伦理观虽然强调了物我一体、人与自然万物的整体性,但并非如一些人误解的会把人完全等同于自然物,甚至降低到一般的动物层次,并因此取消人的主体性、否定人的价值。”[2](P70)老庄和谐思想中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这种天人合一是在肯定人与万物的价值基础上的,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所以说老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3]。先秦道家之所以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性,是为了反省把自然看作是任人宰割和征服改造的对象的所谓文明社会的做法,提醒人类不要过分夸大自然的权利和价值,要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放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观念,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中的限度和范围。
(二)知止知足的实践观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先秦道家除了主张要坚持自然无为的原则外,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开发的适度问题的存在,老庄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生态伦理思想:知止知足,节制欲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首先,老子认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知足”。
老子曾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指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3]只要各保其常态和天然本性,就能达到平衡和谐,也就是老子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3]。或庄子所说的“天和”、“天均”。相反,如果人类强作妄为,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好恶去改变万物的自然状态,违背自然的本性,就会给万物造成损伤和破坏,甚至毁灭。所以,在自然面前,一方面,要“知止”。也就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极限或限度。另一方面,还要“知足”,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只有真正“知足”,才能“知止”。
其次,按照先秦道家的看法,知足的原因有:一是人本身的基本需要是有限的;二是知足可以避免对个人身心以及自然、社会的破坏。
“知止不殆”作为道家的一个普遍观点。庄子说:“知止其所不知,至矣。”[5]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知止”思想。庄子意识到到自己的行为应止步于自己不了解的地方作为人的最高智慧,这与老子所说过的“知不知,上矣”是一致的,可惜实际上人们往往不知其所止,却还盲目地去追求他们所不知道的,乱做超出他们所能控制的,从而搞乱了整个自然秩序。人类的不适当行为破坏了自然秩序、超越了自然的极限,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再次,道家的“知止知足”思想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学意义。
当代社会深重的环境危机的出现,在非常大的程度上与人们只顾眼前利益,物欲的膨胀密切相关,正是在这种眼前利益和私欲的驱使下,人们不懂得在自然面前“知止知足”,出现许多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这种只承认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的主宰者和征服者,不承认人是自然的呵护者。如果说人有优胜于自然之处,那就是他所做的有关自然的行为应是在符合规律、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即使从人类自身利益角度来说,我们也必须把眼光放长远,认识到善待自然,也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所以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应该谨慎地了解自然、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法则行事,不应不知所止。
二、生活智慧
(一)大成若缺、快乐为人―保持身心的和谐条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3]。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实际上,完美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一种假设。所以不应该极力追求完美,越是追求完美,就越缺少快乐。正确的方法是不追求过分的完美,因为不完美是一种特别的美。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固定在某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停留在某个需要上。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果快乐是建立在物质享受上,那永远会感觉生活里尽是美中不足。就算有再好的享受,也不能让人长久感到幸福,反而容易使人疲倦。《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指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极端的东西也许会拖累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抛弃它们,过一种简单轻松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但“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可以准备下一个,但不能在这个还没实现时就想得更多,那就沦为了贪婪,其实,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许多人认为知足常乐的人是胸无大志。因为这些人常常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日社会,不去争,不去怨,不想伤害他人,乐观的生活着。这显然是一种态度而已,是一种看透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指出“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快乐是精神适意、安宁、自足,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自足感。老子说:“不失其所久者”。这句话在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人失去了个性,没有自己的追求。所以浮躁的社会中,找到我们的“根”,不随波逐流才能找到自我,实现自由。
总之,面对人生的各种逆境,如果能够保持平常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样,才是真正的幸福、持久的幸福、纯粹的幸福。
(二)上善若水、宽以待人―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最具有修养的人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具有修养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仁爱,言谈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好国家,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有修养的人正因为所作所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不会招来怨恨。
道家讲到做人要无为,自然。人们首先要清楚自己过度的私心私欲,将自己的心调整到光明的、清净的状态,这样一来,人们也就自然会遵从道德而行了,这就是自然无为的妙用。面对竞争,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面对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对待,用恰当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处世待人上就是对人宽容。“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3]谦逊是成功人士需要具备的品格,在待人接物时温和有礼,尊重他人,平易近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取长补短。
所谓“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3]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如何压倒别人上,而更多的是要关心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轻诺寡信、诚以待人―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
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阵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正如《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所说的“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老子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上当,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以诚信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无论你是谁,做人做事,都应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方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感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心诚则灵”。
道家教诲世人,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中,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离不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必须要遵循相互关系的种种道德规范。如果不讲道德,不但自己难以立足社会,也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和社会秩序与社会风尚。
总之,先秦老庄思想无论是在生态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对当下都有着积极的可利用价值,这些智慧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先秦道家和谐思想作为活的灵魂,追求“天人合一”,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统一,为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诸多有益价值。(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科研课题“先秦道家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反思”(项目编号:YJSCX2013―252HSD)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郑秋月.对话・诠释:杜维明与成中英的美国儒学论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朱晓鹏.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李一冉.道德经[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一、用生态化的观念看教育
“生态文明”“生态发展”“生态城市”这些词语已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流行语,用生态化的观念看教育就是一种教育生态观。“教育生态”决不是标新立异,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对教育本质的慎思,没有对教育现象的独特理解,他的教育思维就是贫乏的、是缺少生态理念的。
生态强调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是一个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复合体系。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决定影响的,是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儿童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受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影响。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成长的环境影响,关注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及这些环境因素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人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环境与教育者有很大关系,需要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如果受教育者的生活中具备适应自我发展的有利因素,这是备受鼓舞的,这因素包括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自明的教育者(家长、老师)。生态化教育观关注儿童的生命尊严,教育儿童注重文化熏陶,以情感化。环境育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生态教育。
二、用平淡的心境观教育
庄子有云“大道合乎自然”。“大道合乎自然”的说法对于教育同样有借鉴意义,今天的教育常常使人疲于应对,不管是受教者还是施教者。在众说纷纭的教育话题下感觉早已有了百家争鸣之态势,这就像《庄子》里的许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其中的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好比今天你在这儿批评“应试教育”是如何“残酷”,明天他在那儿唠叨素质教育又是如何“艰难”。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这一切都是人文的、文化的、思想的,要坚信教育将永闪人性之光。
有人对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作出极端的批判。对此,巴金老人曾言,他没有学过任何写作方法和技巧,之所以能写出好作品,是因为有六百多篇唐诗宋词了然于胸,巴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私塾教育的成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不可小窥的,看似古板枯燥、摇头晃脑的教育,其实是对低年龄段孩子的强制性约束,这对小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
三、用溯源的心态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