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

第1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情境教学法 建构主义 英语教学

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学习平台,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必将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图文、声音甚至活动影像汇集起来,使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能以文字和图片展示之外,还可以用动画、视频资料等把一些抽象而复杂的问题直观地反映出来,如同身临其境,其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由此,多媒体辅助英语情境教学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英语情境教学的内涵

英语单词multimedia(多媒体),源于multiple(复合、多样)和media(媒体)的组合,即其本身的涵义即是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把微机与其他教学媒体相互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同时运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方式,使多种媒体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且随着此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本、图画、图像、声音、形象等多种信息,建立成彼此连接的系统,使之具有综合性,形成兼容性的操作环境,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情境教学法源于1920年前后,始于学者帕尔默等人在英语教学法的科学化、系统化方面的大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更加丰富完善的教学体系。所谓情境教学,是学生置于真实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情境法也就是视听法,通过看有动感的画面或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颇深。

多媒体教学正好满足了情境教学的各项条件,它改变了传统电化教育的单向传递的情况,采用图形操作界面,具有人机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也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把影像、图形、音画及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并呈现在屏幕上,然后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国教育家Moore(1989)说过“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模拟大量现实、生动的场景,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下英语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认知规律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认知过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进而发展了自身的认知结构。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而建构主义理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要求建立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会话,只有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实施良好的组织,以及对学习活动进行精心的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才能不再盲目。

从1990年以来,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受到教育界相关学者专家的普遍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教学改革和革新传统教学手段的主要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更注重学习者的自主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指示者、专家和权威,而是学习者有效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引导者、帮助者、协作者等。也就是说,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自始至终的细心组织、引导和指导为前提的。学习者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他们的知识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

三、基于建构理论有效实施多媒体英语情境教学的建议

基于上述理论,笔者现提出若干建议如下,希望有效结合运用于英语教学中,以期产生良好的教学及学习效果。

1.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能力。英特尔公司CEO克瑞格?贝瑞特曾经提出,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传授英语知识的技能,还应主动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尽快熟练地掌握有关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而灵活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展示活动任务。课件是否能结合学生实际,满足外语教学需要,是否能发挥硬件功能,是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需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其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在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理论、熟练掌握一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和有关素材制作工具的基础上,鼓励教师间的技术交流,建立和丰富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减少制作成本,提高使用效率。

2.构建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学习及反馈模式。结合上述建构理论,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从一种平衡发展为新的、更高层次的平衡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能积极参与课堂,将使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多媒体具有直观的、图文并茂的感官刺激,学生在这种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之中,激起内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令他们更愿意自然地去学习。反馈是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学习教学内容后的各种反应。教师不仅要注意授课过程中学生主动接受的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并要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方法等。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得到课堂学习后的第一手直接资料,并因材施教,再应用到教学中,形成课前、课中及课后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3.建构情境创设,提高学习效率。情境创设是和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一起成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新的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感受、想象、创造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认识总是首先注意那些最新的信息,因为它们具有刺激性和吸引力。爱因斯坦认为成功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对象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兴趣是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直接动力,同样,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也在于它能否提供新的信息。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变化,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的刺激,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新的情境,对情境的内容、媒体的运用、组合的方式都应该富有新意,让学生感到进入一种情境就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得到一种新的发现,并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晨辉.基于多媒体环境的合作式英语教学探索[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1,2

第2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任何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科学都是以语言作基本描述载体的。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信息交流几乎都以英文作为首选的信息载体。我们的学生通过英语语言学习可以获得大量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最新信息,而反过来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获得又大大强化了学生的语言水平。这就形成了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先天优势。具体的优势表现在如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讲得轻松,学生才会学得自如,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正如宣伟伯和余也鲁教授所说:“混合使用媒体,比只用一种媒体效果好。使用多种不同的媒体和方法让学生接触课题,若接触的方法与媒体都选择得好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充实要学习的课目”。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动手性强、乐于参与的特点,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中学生的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不再是以前所经历的学英语时的那种枯燥和乏味。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新颖的图片、动画和有趣的话题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高涨,思维也会非常活跃。

2.运用形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英语教学能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地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可以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功能模拟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知识的形象图片,如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又或是某一课文具体内容的发生场面的再现,从而解决了中学英语教学技术受时间、空间、条件等限制的问题,表现出传统教学技术无法表现的内容。英语课中许多课文的发生场景都可以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现或模拟。

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一媒体信息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计算机集多种电教设备功能于一体,教学时无需在多种设备中频频切换,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和产生设备故障的机率,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3.因材施教,适应不同需求。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水平、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优秀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取,改变“吃不饱”的现象;同时,也为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空间。在实践中,他们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学习负担逐步变为一种兴趣,最终使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好学利用多媒体课室,由教师工作站向学生工作站发送练习课件让学生练习,学生输入答案后,计算机可立即评判,如果答案不正确,计算机直接给出警报,要求重新输入;也可由计算机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还可以由计算机给出文字或语音提示后让他重做。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站上监视学生工作站的屏幕,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进行个别辅导,如果某个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定量的练习,教师可以发送一批提高练习题让他做。这种方式的课堂练习,面向每个学生,体现了全方位的个别化教学,提高了课堂练习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的软件包含各种层次的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文字、语言、课文配套的单选、完型填空、阅读以及扩展知识阅读等信息。学生处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每个人始终都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也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4.创建交际情景,产生学习动力。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既不同于数理化史地生等一般认知学科,也不同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英语的媒体是语言。它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规范、生动、有说服力。

一堂英语课,如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通过学生反复习得语言技巧,那么这就是一堂好的英语课。某些认知学科,如理化,如果有疑难解决不了,运用多媒体,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问题就迎刃而解。而英语学科则不同,因为它的媒介(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语言和作为个体的言语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用同样的词和语法构成可以创造出许多语言作品来。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英语学科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工具性。既然是工具,就必须通过不断反复的使用才能熟练地掌握它。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促进积极思维,提升运用能力。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练习时,可以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摆脱了单纯口授或局限于应用传统媒体进行讲授的方式,改变了传统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运用现代视、听媒体,进行讲授,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现代教学媒体形象、生动、动态、直观,教学信息量大的特点,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知识的运用能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6.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软件中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和悦耳动听的的授课,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利用多媒体机的绘画、挎贝影像画面、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又或是把事件的整个起始、发生、发展乃至结果整个过程一一再现。从而加深学生认识理解,让学生投入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思维及分析判断能力。

第3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什么是传统教学?它的特色就是“教学目标单一性、教学内容封闭性、教学方法模式化”“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在历史悠久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工作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交给学生,在这样的知识传授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按教学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引导学生几乎直线式学习,避免走许多不必要弯路,加快发展的进程。

传统教学能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各科的基础知识,能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一定的感性知识基础上引出理性结论,然后在实践中运用,这是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的优点是1、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记忆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可重复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经费,降低教育成本。 3、 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 4、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因此,课件的知识表达能力更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 5、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医用化学》的课程任务与特点

《医用化学》是卫生学校各专业(包括农村医学、护理医学、药剂医学、检验医学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医用化学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与医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课程学习别强调现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所有的生命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的语言来描述”。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医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同时它的知识又渗入到其他医学课程。因此,学好《医用化学》课程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随着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医用化学》这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内容丰富,课时不足。它要求在36――72学时 (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与计划学时不同)完成化学基础知识,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实践指导等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内容相对学时来说是难以完成的。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大部分中职卫校的学生来说,化学基础知识是薄弱的,要清晰的理解与把握《医用化学》知识是相对困难的。

教材的更新落后与知识的更新。化学与医学是两门发展迅速的自然学科,在生活与生产中运用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但《医用化学》的教材却是几年不变,知识陈旧使得教学内容也一成不变,对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落后。

四、《医用化学》教学改进的需求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医用化学》的教学是需要我们去变革与改进的。传统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集体授课制,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信息传递是单方向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造成学生被动地吸收。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缺乏课堂信息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长期的传统教学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不能衔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实践锻炼脱节。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教学反思,对教学模式改进,学会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建设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1 、提高课时利用率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预先设计好的课件能省略下许多板书时间,使得课堂安排更为合理和充实。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更多的内容,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知识点,能让课堂结构紧凑而不紧张,让课堂教学内容扩张收缩更加自如,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强迫式教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充分的课件教学准备绝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完成率。

2、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文、声、色并茂。教学信息、教学资源丰富

在教师的精心备课中使得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音频、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将超大容量的于教学内容相关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得医用化学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丰富、有趣。让学生在基于教材的书本知识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探索与思考的能力。

3、知识信息直观易懂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物质。用化学的理论,化学的方法,来分析讨论人的生命现象与本质。这就使得医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抽象、内容复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就比较难以理解。如溶液相关理论(溶液的酸碱性、盐的水解、胶体)、化学反应的理论(反应速率、反应平衡)、物质结构(原子、分子、配合物)、有机化合物机构等。系统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听着困难,不利于对知识真正的自我吸收。这些弊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开展而逐一得到克服与改善。

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对教学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具有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过程分解等特点,克服学生的认识障碍,推动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的原理,对抽象的概念、理论等知识点作形象生动的描述,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使难懂的原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更好的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在实验教学方面,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动画、视频等)实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的模拟,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加深对实验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主观感受,适应课堂教学及个体化学习。

医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理论观点的讲解是通过实验的总结得出来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学习也离不开实验。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的紧张是很难做到课上进行实际操作一一演示。同时对于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也是教学难点,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及黑板图示,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限制了学生思考模式,制约课堂教学质量。

第4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近年来,随着高校美术专业扩招,许多美术基础比较扎实的,成绩理想的、又对美术有更高追求的学生被高校录取了。而进入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美术素养稍好一些,但是又无法达到升入大学的就读的标准,需要在中职学校就读得到提升后,还是要坚持选择升到理想的大学去继续深造的学生。另一种情况是美术素养欠缺比较多,自己也知道再如何努力也与大学无缘,便想通过到中职学校的学习生活提高实战能力,以便就业的学生。这就决定了中职美术课程的基本定位:不是为了给高考生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而是要为想升到大学里学习的学生搭建一个的平台,要为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学生寻找出路。因此,中职美术课教学一定要理论与实战相结合。

二、“理实一体”教学在美术课上的应用

“理实一体”教学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户外,甚至可以在任何的一个场所,比如展览馆、画室、教室、家、校园、景区、街头等等地方,都可以成为美术教学的理想场所。只要教师用心组织、设计、安排,都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理实一体”在导入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学因为学科本身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无法以一种纯理论的教学方法从始至终,无论学习多少理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去亲自实践,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即使是在课堂教学中,身为美术教师也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

比如,在进行“人物素描”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素描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环节花些小心思,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素描的独特魅力。将偷拍的本班学生的照片(远景、近景、头部特、脸部特写、眼睛特写、鼻子特写)与老师照着这些照片的素描进行对照;学生通过看片子,便会发出阵阵惊叹,学生甚至会叹服于他们的老师不是只会站着讲课的“理论家”,而是可以把美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干家”。尤其是通过鼻子、眼睛特写认同学环节,当他们准确无误地认出是谁时,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人物素描课,见识了这一表现手法的神奇。虽然仅仅是黑白的单调色彩,却可以描绘出多彩的世界,细致入微。带着这样的热度进入新课教学,边演示边讲解,边带着学生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非旦不减反而高涨,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远比通过提问一些与本节美术课有关的美术理论知识导入新课,教学效果要好很好。

(二)“理实一体”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美术新课教学环节同,“理实一体”教学的应用就很容易实现。比如,在进行“人物肖像素描”教学时。边示范边讲解,从构思、构图到轮廓再到深入刻画与调整。讲清楚应该怎么做,杜绝怎么做,更要示范给学生看,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在讲构思、构图时要让学生注意所画的对象的职业、年龄、气质甚至是爱好,在画面布局时,一定要注意人物位置是否合适,尤其是人物前方的空间要大一些,避免过于饱满,呈现压迫感。而讲到轮廓时,一定注意抓住头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头与肩的关系。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辅助线帮助确定位置。在抓外形时要狠抓特征,要画得像。外形初见端倪,形象便自然是呼之欲出。

当轮廓画完之后,要画上五官,这时一定要边画边强调,中轴线要恰到好处地运用,除非是绝对正面的肖像之外,中轴线根据头的动态呈孤线,而不是直线。老师边讲边示范,同时还要适时地到学生中间巡视检查并加以指点。很多同学画稍侧的角度,头总是扭不过去,要告诉学生哪里出了问题。五官位置的比例可以用传统的“三庭五眼”画法,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同人的不同特征,有个别人五官的比例会有所偏差,而这偏差恰恰是其个人的最突出的特征,要表现这一特征时,就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从而画出人与人的千差万别。

(三)“理实一体”在课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任何事,都不能停止于“听”、“看”,而是要“践”、“练”。美术教学也是如此。

在学习一段时间的人物肖像素描后,学生的课外实践便要紧锣密鼓地展开,也好趁热打铁。为了使实践课的效果明显一些,实践课的内容范围不亦过于宽泛。可以多实践几次,每一次只侧重于某个方向。

比如,可以?戎赜谌宋锏难劬ΑT谌醚?生走上闹市区去实践之前,先与学生一起做些准备工作,回顾画好眉毛、眼窝、眼角、眼皮,甚至是上下眼睑的要点是什么。要重点强调:画眉毛要注意眼窝上下凹处的骨点和通过颞骨处凸的转折所呈现的眉深眉淡;画上眼皮和下眼睑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上眼皮较下眼睑要更重,其厚度上也大不相同,并且上眼皮上的眼睫毛相比较而言要更深,阴影投射在眼球上的细节也留意。下眼睑受光相对要好,要表现得稍明亮一些。总之,在画眼睛细节时,从最凸处的主明总开始,带动次明部,还要注意整个眼轮匝肌周围的关系。在强调上面的注意事项后,强调出行安全。便可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免费为行人画肖像。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不同行人的不同眼神,有喜悦、愤怒、悲伤,有忧郁、哀怨、惆怅,一定要抓住眼神里的内容。为了能把不同的眼睛里的内容瞬间抓住并通过素描的手法表达到位,可以先借助手机抓拍下来,然后再参考照片进行创作。

第5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 运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本文这里谈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数字化技术,以交互控制方式,把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集成于一体,将结果综合地、实时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多种媒体实现人机对话。与传统的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就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不可能再现、重演。

那么,我们学习它、研究它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各种文物、文字及音像资料,而传统历史教学往往忽视这一方面的展现,把生动有趣的历史变成干巴巴的讲述,使学生误以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学历史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压缩教学内容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才是当务之急。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的大容量这一特点将丰富的媒体资料如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世界近现代史》复习课件中,教师备课时,事先将分散于各章各节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并做成课件,在重点、难点之处设置超链、热对象激活包含在各知识点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强化重难点;最后再设置了一些相关的测试题,容量很大。这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是传统课堂小黑板很难实现的!

易化历史教学难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由于历史学科固有的过去性、客观性、复杂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使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可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在重要的地点适时的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大都能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劣势、表现形式的单一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教师一味的为了增加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使用PowerPoint软件将所有的讲课内容全部包容进去,上课时,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依次展示,教学节奏很快,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信息量多而滥,且表现形式单一,多媒体完全代替了黑板,下面的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速度,只是被动地接受讲课内容,缺少思维训练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难以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学课件的过分依赖影响师生的互动有老师上课时不管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是否有必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讲授,只要上课,就从头到尾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严然成了“电影放映员”,偶尔充当一下播音员和解说员,学生坐在下面只是被动地看,师生之间缺少交互,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整节课,学生就像看录像一样,由原来低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变成了现在的“电脑全程播”,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是不是真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确实令人难以苟同。

画面内容的炫目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部分年青老师,电脑水平高,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漂亮图片、动听音乐、过分的动画效果,上课时,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

如:有课件内容画面上出现跳动的卡通小猴,下面的就有学生小声议论小猴,而对老师的讲课内容充耳不闻,故教师制作课件时,不要过于追求课件画面的花哨,减少不必要的动态小图片,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要注重其简单实用性。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历史教学,它更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线,使学生“观古今于一瞬”。它能较好地解决历史的过去性,使“死”去的历史在学生面前“活”起来,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只要我们对多媒体教学具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立足于教学需要,让多媒体为教学目的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总之,只要我们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多媒体,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历史教育,从而开创历史教育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孟英茹等.国民中小学学习行为特征检核表.新竹师范特教简讯,

2001(2):32

2 秦丽花.学障儿童适性教材之设计:为数学学障儿童解题诊断开

教学处方.第一版.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21~25

第6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通过情境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效果,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给予学生最充分的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并茂,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在语文课教学时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形成冲击力,学生的感官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从而拨动起兴趣的心弦,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在讲《长城》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边播放录像,边放录音,让学生思考“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这样,学生看到长城雄伟壮观的画面,听到豪迈赞叹的声音,就会情绪高涨、踊跃发言,长城的特点“长而壮观,高大坚固”就会脱口而出。而且,“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理解课文,而配以电教手段,使学生能很快获得“最佳”的答案,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起来。

3.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语文课在教象形字、指事字时可以出示画面配合教学,教会意字和形声字时可用幻灯片移动教学。如教《长城》这课中的“砖”字,让学生观察特点,知道这个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然后用不同偏旁拼成“传、转”等字,有利于掌握汉字表音、表义的规律,加深理解和识记。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因为它省时、高效、优质,且给人以美感,深得师生的喜爱。

4.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5.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多媒体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书。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让学生跟着练习朗读,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三、问题与思考

1.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中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有的实验教师在选择与呈现媒体的时候,一味地求多、求全、求新,而忽视了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让教学出现了媒体泛滥、目标迷茫的局面。

第7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手术室;带教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与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提高其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护士带教中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

1 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术室教学的优越性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手术室的教学需要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对人体的构造要有直观的、感性的认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将人体结构和人体器官形象的呈现出来,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1.2 提高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手术室的教学中,为带教老师提供了形象的表达方式,能够更轻松更省力的达到教学目的,有效地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同时,这是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需要掌握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1.3 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实际需要,将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一次性输入计算机,以便随时调用、交流、对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可以有效地省去备课和出题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时效,也能做到带教标准一致,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

2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护士带教中的具体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手术室护士带教中,首先需要硬件和软件支持,再通过硬件和软件支持,建立专科资料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建立专科资料数据库。主要是收集临床一般病例、疑难病例、特殊病例的相关资料。建立查询系统,可利用各相关字段进行查询。建立与图像的超级链接,将文字系统和图片系统联系起来,以达到资料完整性与准确性的目的。

2.2 利用Excel软件建立学生资料工作薄。按学生入学年份的不同建立子表格,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毕业学校、实习时间、带教教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等项目。对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员,可以做出相应标记,为选拔留用提供参考依据。

2.3 利用Excel软件建立学生考试题库工作薄。根据题型的不同建立子表格,如填空题表、名词解释表、单选题表、多选题表、简答题表、论述题表等。随时对表格的内容进行增删和修改。在出题时,只需任选几项便可构成一份完整的试卷,提高工作时效。

2.4 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专题演示稿。重点介绍教学大纲要求的手术室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以及常见的适合学生上台做洗手护士的几种手术,制作出分门别类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3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应用的评价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手术室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其积极效应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目前手术室带教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存在某些误区,需要予以纠正,才能正确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3.1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应用的积极效应

传统的手术室带教中的授课方式,缺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又由于实习期短,很难较快的进入角色,造成护士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极差。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手术室带教中,通过将视频声频和动作等结合,逼真地模拟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模拟演示将理论知识以可听、可视、可模拟操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对教学过程的一场改革。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手术室带教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 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应用的常见误区及纠正途径

3.2.1 重视人机对话,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有些带教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只是机械性地进行演示,带教老师容易忽视适时的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的重要性,课堂提问和启发式教学的频率减少,无形中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应当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穿插传统教学手段,放慢教学节奏,为学生消化和思考所学的知识留有足够的时间,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3.2.2 过分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忽视了课件本身的实用性。一些老师忽视对教学内容的钻研,过于注重教学形式,使得计算机实际上成为课堂教学单纯的演示工具,从原来的“照本宣科”转变为“照屏宣科”。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画面的浅层感知上,弱化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感悟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教学信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而不是用过多的动画、图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3 将多媒体变成黑板的替代品。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某些老师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将文字搬上屏幕,配上几张相关的图片,很难达到内容和效果的最佳结合。因此,老师应当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对教学内容要融会贯通,使自己的语言与课件的图文、声像和谐统一,不断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梁容,刘艳玲,区爱武,梁靖.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3,2(4):37-38.

[2] 冯兰,刘立捷,汪道萱.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87.

[3] 王虹.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8):34.

第8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媒体 教师

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它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否则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简要谈谈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内容的点拨与多媒体有机结合,避免由“人灌”到“机灌”。过去我们批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如果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点拨的作用,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三国鼎立》一节时,计算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演示,清楚地展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些历史事件,如果教师只是作为操作者,不加任何分析和讲解,到最后学生将会连“曹操、刘备谁是英雄?”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茫然不知,更不说“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能打败强大的袁绍而在赤壁之战中却大败于弱小的孙刘联军?”这类问题了;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教学效果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

2.正确掌握多媒体的需求时机,避免由“接受者”到“观赏者”。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既要看老师的教,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学,如果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只会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久了就会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在讲授《》一节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把中国工农的基本史实用地图的形式展示,应该说出发点很好,但色彩艳丽的画面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结果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一堂历史课变成观赏课,则背离了教学宗旨,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把学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的人”。我们不要把“上历史课”变成了“看电影”。

“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讲究多媒体的使用效果,避免“盲目使用效率低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对于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不会有明显增强。如果教师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甚至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我觉得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再比如,老师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不讲究多媒体的使用效果,再加上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录像机或挂图来得方便。

特别是从网上下载的课件,使用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恰当的修改,否则,对别人来说是一个好课件,对你及你所教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好课件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存在“为了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用课件”的思想。

第9篇: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幼师音乐教学 应用 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应试教学已被素质教育所代替,多媒体走进幼师音乐课堂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幼师音乐教学的需要。与传统的幼师音乐教学相比,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更能适应现代幼师音乐教学的需要,改进课堂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幼师音乐教学的内容大多以儿歌和音乐欣赏为主,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使课堂效果明显增强。作为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有着全新的意义。

一、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环节中的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对于幼师音乐教学来说,如果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工具,就很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形象的教学氛围,毕竟音乐学习更多的是依赖于个人的感悟力,这就要求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在学习声部教学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则枯燥乏味,即使使用钢琴乐器作示范,也无法很好地表现出多声部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无法领略和声的真正魅力。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效果则完全不一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欣赏到各个声部的旋律,而且可以使学生欣赏到所有声部的音响效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和声的理论知识,又对实际的音响效果有了真实的感受,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又如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录音机进行播放,但由于磁带质量往往会影响欣赏效果,而且在欣赏时对于片段的播放需要不断地倒带、快进、快退,无法精确找寻到播放起始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运用多媒体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缺陷,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捷克教育家夸美钮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近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学生学习兴趣高,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可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效果显著。尤其是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由于有兴趣,他们能坚持不懈,走出困境,达到学习目的。在传统的幼师音乐教学中,由于受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的制约,致使教学长期处于一种枯燥单调的状态,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能够借助于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使一些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习各种音乐理论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幼师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授课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在讲授音乐史时,传统的讲授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乏味的历史用真实的图片或以纪录片的形式加以展示,则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有利于教师提高素质,提高教学改革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幼师音乐教学的应用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艺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当前幼师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媒体技术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更快更好地掌握多媒体技术,而且要尽快转变角色,以适应现代化的音乐教学需要。这样,教师既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有助于教师积极地参与教学改革,提高驾驭艺术与科学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教师感受到现代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冲击和巨大压力,促进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现代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四、有利于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估

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估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面系统的教学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检验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教学系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音乐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音乐测试手段主要以卷面考试为主,评价内容偏重于音乐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素质方面的测评因素,不利于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估。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估系统有助于改进传统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系统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音乐课中学生无法对该曲的理解进行描述,对内容的理解依附于教师的讲解,限制了情感的体悟和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这无疑大大地丰富了考试的形式。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测评还可以发挥自评法和他评法的益处。这些方法都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测评的方式和方法,真正达到了音乐教学评估的目的。

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教育体制的改革。而多媒体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逐步应用,必然会带来教育理念和教师模式的改革,对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师音乐教师和学生必须认识到所面对的特殊对象和时代要求,清醒地意识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养,以适应时代和教育的需求,圆满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以期早日实现幼师音乐教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