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与行为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第1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彭青芳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正在日渐改变,全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笔者不是只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整理相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对他们当时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事有那些启发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山、和谐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 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弊病,笔者设计了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总之,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也尽可能灵活多变,每堂课都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人说,黄沙如海,却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 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后还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帅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然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特别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强调学习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而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

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历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在教学中,凡涉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者并不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怎样得出结论。他们怎样找材料?怎样整理材料?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像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来的,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能力没有真正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推理、总结过程不了解,就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历史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历史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如此看来,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学生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此外,学生对“概括应用”这个基本环节也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把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甚至一开始就做变式题,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显然,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五、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悦,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布置学生围绕这一课的内容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上课时让学生充分地议论、提问,教师也参与议论,并强调指出:教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或课前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去准备(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上课时师生再来一起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六、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 的地位,学生完全听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能成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并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争论、探讨。这样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学创造还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学习服务。

第2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一、美丽变身,多元角色教师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除了参与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指导。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q证统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并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认识发展同时,师生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创造了良好的师生合作交往,让教学过程呈现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从而真正地为学生服务。通过建立平等、亲近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指引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动机,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二、重大转身,多元主体合作

在新课程改革中,合作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教师在竞争中不断创造新的优势。综合化的新课程,需要教师之间更多的交流,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教学工作。面对新课改,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方法,努力在多学科视野中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之间要加强借鉴、互补、合作,通过教师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也强调师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师生间的互动。较之与传统教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导演”,确保每个学生的人格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家长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合作对象,只有得到家长支持和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三、努力翻转,多型教学模式

第3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吉林师范大学 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而英语专业是独立学院所有专业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对于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教师要一开始就激发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对于新生开学初的心理疏导和兴趣激发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更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关键词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68-02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也是高等院校的一种特殊群体。自2000年国家承认开办第一批独立院校起,独立学院开始招收全国各地学习成绩不同的考生,这为很多学习成绩差强人意或高考发挥失利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英语专业是独立学院所有专业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但对于选择英语专业的考生来说,却有各自不同的理由。因此对于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从一开始就抓住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目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独立学院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教育同行的认可。但由于独立学院在录取分数、招生条件、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稍有不同,导致独立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一定差异。

(一)学习特点

作为独立学院的大一新生,不可否认他们整体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相较其他院校的学生稍有差异。他们大多数人在高中时学习底子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对学习没有兴趣。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英语专业并非出自于他们本意,而是父母认为英语专业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这就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志趣,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英语课堂上,有些学生甚至听不懂简单的英语课堂指示语,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接受英语专业的全英授课是很有难度的。

(二)心理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因此导致他们中的大多数集体主义观念差,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欠缺,不懂得与人交流和沟通。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到了一个陌生又新奇的环境使他们兴奋,但也有忐忑和迷茫之感。大多数新生会表现得不知所措,失去主见,对未来一片茫然。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不屑与其他同学共同相处,还有部分新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被独立学院录取后一度觉得自卑,不敢与其他同学交流,继而形成孤僻冷漠的心理状态;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开始放任自流,吃喝玩乐,把学习抛在脑后。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教师非常有必要在入学之初就为他们疏通心理障碍,用爱和热情融化他们心中的阴暗,用教师特有的课堂魅力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消极态度,从一开始就爱上英语,爱上学习。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劣势

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教育形式,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职教师工作量巨大,除要达到学校要求的基本课时量外,还要额外兼任很多课程,因此部分教师会有职业倦怠情绪。而且独立学院大部分教师比较年轻,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模仿老教师,创新能力不强。而且独立学院为了巩固在同类院校中的地位排名,会注重英语考试过级率或就业率,导致很多教师在讲课时重知识、轻能力。很多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大量灌输词汇和语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无法达到基本的口语交流要求。另外,大部分独立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图书馆藏书量达不到要求,很多教学所用的图书和影像尤其是外语类资料不太系统和全面,使教师和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遇到一定困难。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优势

独立学院为了在社会上打造好的教育品牌,在教育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基本满足了教学对多媒体及计算机的使用。独立学院还聘请了很多高校名师作兼职,还会定期请英语方面的专家为教师和学生做专业知识和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讲座。独立学院通过举办各种教学技能竞赛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创新,鼓励教师自由发挥新的特长,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很年轻,年轻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年轻教师对于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外语的渠道。

三、如何培养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高校外语教学任务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因此为新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自信心,为学期学习树立目标

新生开学第一节课尤为重要,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对即将要开始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产生兴趣。“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设置该课旨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教师从自我介绍和课程特点的解释说明开始,用简单的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大致英语水平以及性格特征,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放下戒备和自卑情绪,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英语,及时纠正每一个小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在新学期树立学习和生活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写下几条自己在本学期对学习及生活上的期待,教师收上来代为保管,并在学期末返回学生。这种带有鼓励下的契约型方式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充满期待。

(二)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

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最新的国际国内热点话题,让学生在一个小范围内就此话题展开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每节课可以要求一个学生为大家进行五分钟的演讲,并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单词的讲解也不应只局限于词的构造和用法,要结合其文化背景。例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课“Message of the Land”的作者是泰国人,教师应根据课文中体现出的内容为学生介绍泰国的社会文化习俗。如在泰国是女儿赡养父母,泰国是农业大国,以土地为根本,泰国基本是全民信仰佛教等。这些异域文化会大大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为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主动还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对于单词的讲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查阅资料,了解单词背后的文化,并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扮演教师的角色。在讲解精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准备课文的背景资料,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还应多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这既能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口语和听力能力,也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亲身体验驾驭课堂的感受。

(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与品德

精读课文的背后蕴含了丰富的人生道理和美好情感。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契机去发掘学生内心的感情世界,使他们的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例如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一课“Half a Day”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刚入学时遇到的困扰和想家的心情,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在第五课“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自由讨论爱情的话题,让学生通过童话故事了解真爱的涵义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中,教师又可以启发学生分享自己帮助陌生人或被陌生人帮助过的快乐,结合当今社会热点话题“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共同探讨人性的真谛。在第十课“Mandela’s Garden”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种族歧视及种族隔离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曼德拉的革命生涯,并启发学生学习曼德拉为自由奋斗终身的不屈意志和伟大精神。通过教师的情感引导,学生会在语言学习中摆正人生的价值取向,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新生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对于新生开学初的心理疏导和兴趣激发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更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拥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会使学生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多彩,甚至受惠终身。

参考文献:

〔1〕林莉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模式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陆勤.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激导”[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

〔3〕魏琪.元认知与认知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D].西安工业大学,2010.

〔4〕赵玥.学生情感因素对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0.

〔5〕张红冰.运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

〔6〕周萍.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大学生学习欲望[J].中国地质教育,2000,(3):69-71.

第4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在近二十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国中小学心育课程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笔者试图通过观察心育课堂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去发现问题,并循着问题解决的思路解决心育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优化,为增强心育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帮助。限于篇幅,笔者以本校三位心育教师(A老师,男,实习期教师;B老师,女,见习期教师;C老师,女,中学二级教师)在15节心育课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为例,阐述本人通过观察和访谈从心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得到的点滴启示。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现状 

(一)心育课堂管理重纠偏、轻预防 

心理活动课上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讨论、游戏等,开展活动时学生更容易出现违纪行为。通过对教师访谈以及对心育课堂管理的实际观察,发现三位教师在心育课课堂管理上不是对可能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积极的预防,而是偏向于在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后进行纠正、制止。 

无论是同心理教师交流访谈还是通过心理课堂观察,都能发现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在课堂管理方式上倾向于纠偏为主,与“松而不散”为特征的课堂管理有一定的差距。 

192班:心理课“集中注意力”,C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布置学生1分钟完成“走迷宫”的任务(幻灯片展示),然后宣布活动开始,并未强调相关纪律要求。学生瞬间活跃起来,有的站起来左右摇摆身体同时伸出手来用笔辅助自己完成迷宫走线,有的同桌两人相互嬉笑打闹起来,有的站起来伸长脖子大喊“看不到,挡住了,前面的坐下”,整个教室闹腾起来……C老师从学生中间走上讲台,面带微笑,用手指指向刚刚自由站立的学生,发出指令“请同学们迅速安静下来”。(课堂观察,2014年10月13日) 

175班:心理课“展开思维的翅膀”,头脑风暴活动“神奇的回形针”。A老师用幻灯片展示活动要求:要求:(1)在3分钟内尽可能多地想出回形针的用途。(2)每组指定一人负责记录想法的数量,而不是想法本身。(3)指定另外一人负责记录最具疯狂或最具创意的想法,并作汇报。讨论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进行汇报活动时,有的小组说到“回形针可以用来抠鼻屎”,立马全班暴笑,有的男生尖叫起来,大声喊叫“还可以抠耳屎,还可以扣屁股里面的……”,场面混乱。A老师立即站在讲台上高声大喊“安静,注意纪律!”(课堂观察,2014年10月21日) 

163班:心理课“最近比较烦”,B老师要求学生前后两排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最近大家遇到的烦恼,挑选出其中最烦的一个问题,集思广益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各组将办法与对策记录下来全班分享。B老师宣布活动开始,学生们行动起来。有的小组很在状态,热烈讨论,分工明确,有专人记录;有的前后4人埋头各干各的,有的开始画起画来;有的小组个别同学开始嬉笑打闹,B老师走到违纪学生旁边敲桌子,示意其认真参与活动。3分钟过后,完成任务且有记录的小组不到2/3,B老师表扬了有记录的小组。(课堂观察,2014年10月22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心育课堂管理行为多数为显性言语控制、轻隐性控制 

课堂观察结果显示,三位教师进行心育课堂管理时多采用外显的、直接的、明确的方式,如通过运用话语霸权、规则提醒、点名提醒、表扬其他学生等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希望及时制止违纪行为,重新恢复课堂秩序。 

(三)心育课堂管理重行为问题,忽视心理问题 

心育课堂上,学生经常出现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开小差、讲小话等。三位心理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行为进行控制方面,课后很少对违纪对象进行跟踪了解,往往忽略了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 

(四)心育教学理念存在误区的新教师,课堂容易表现为松散型课堂管理模式 

笔者分别抽查了三位教师所教的60位学生,对班级心理课堂纪律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4%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堂纪律良好。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课堂上活动不少,气氛热烈,表面看起来喧闹如山间奔腾的小溪,但学生们却并没有真正投入。通过与心理教师访谈得知,主要是因为新教师在课程理念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心理课的形式一味追求多样和气氛热烈,忽视了心理课的效果的同时也忽略了对纪律的要求,导致课堂纪律相对松散。 

二、心育课堂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设立心育课堂行为规则 

设立心育课堂活动规则,活动规则由全班学生协商拟定,教师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心育课堂活动规则能为学生提供适宜行为的具体纲领,使他们知道在活动中哪些是禁止的,哪些行为是允许的,给出清晰的要求,使学生有约束感与安全感,同时对于违纪行为有着预防作用。 

(二)区别对待暂时性课堂问题行为和长期性课堂问题行为 

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管理暂时性课堂问题行为和长期性课堂问题行为。前者是偶发的、能很快纠正的行为,主要要求教师做足充分的教学准备,提高教学技巧,备好教具,备好课,熟悉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等,避免因教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对于后者,即长期存在课堂行为问题的学生,主要采用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方式,例如,优先提问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近邻控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课后心理辅导等。 

(三)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第5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数学教学中,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理念,将“教”与“学”两个要素中的“学”作为“教”的基础,由“学”了解学情,掌握“教”的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的理想课堂。现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学案导“学”,确定教学核心

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要经历一个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要让学生弄清‘学什么’,而后确定‘怎样学’。”作为教师来说,则要弄清“教什么”和“怎样教”。“教什么”的问题看似简单,因为丰富的文本资源给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如果教师过分参考文本和教材,将会忽略学生的学情,只有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教什么,才能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学会利用方格纸将图形放大和缩小。课始,我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则给自己提供学情分析的依据。

学案有以下四个环节:

(1)填一填:明明将长方形通过鼠标拖动变大,你能在表中填出其中的数据吗?

(2)算一算: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关系?

(3)说一说:你怎么理解“把原来的长方形放大为2∶1”?

(4)试一试:若把长方形按3∶1放大,那么放大后的长和宽是原来长方形的( )倍,长、宽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根据学案的学情分析,我发现学生在填一填、算一算中能基本理解图形变大后的数据变化,但对“图形对应边按照一定的比放大和缩小”中的“比”的概念认识模糊。于是我重新调整教学的重点,也就是核心内容。这样就从纷繁的文本资料中走出来,提炼教学的重点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什么”的活动。

二、以互动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在以学定教的教育活动中,确定“教什么”后,就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而“怎样教”的问题则必须要归结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两者并没有孰高孰低之分,从探究真知的基本层面而言,两者是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机智,而教师的有效引导则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教学中我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比作为核心内容,并进行相关设计,先让学生讨论:“如果将长方形放大,那么长和宽与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倍数关系上来解释:“放大后的长是原来的2倍,宽也是原来的2倍。”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教学预设,但我继续组织他们讨论交流:“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是怎么想的?举个例子。”学生说出理由后,我根据学生的说法整理并板书:16÷8=2、16∶8=2∶1、10÷5=2、10∶5=2∶1。“那么,放大后的比是怎样的呢?”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又生成了比的关系:放大后的长与原来的长的比为2∶1,放大后的宽与原来的宽的比也为2∶1。于是我调整教学策略,问:“谁能将长方形的长和宽放大后与原来相比的关系,用倍数和比来表述清楚?”一生答:“放大后的长是原来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宽的2倍。也就是说,放大后的长与原来长的比为2∶1,放大后的宽与原来宽的比也为2∶1。”……在双向互动交流中,学生通过三个层面的引导理解了图形放大与原来的比的含义,突破了有关“倍与比”的思维盲区,实现“学有所思,教有突破”的目的。

三、以练习设疑,建构“教”“学”意义

课堂练习既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直观体现。教学过程中,我从教材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编经典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课堂教学练习的设置,我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对比观察性练习

师(出示“将长方形放大2∶1、3∶1、4∶1、3∶2”的信息):现在大家观察这个表述,有什么特点?

生:前面三个比的后项都为1,而第四个比则不同,后项为2。

学生由此产生疑问,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于是我让学生查阅资料,看看这类的比有何用途,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2.判断分析性练习

我将一些学生容易忽略、易导致犯错的认知误区综合起来,设计判断分析性练习,检验学生对概念是否准确理解、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判断1∶2、3∶1、2∶1、1∶5等图形的比,是将图形放大还是缩小,并说出理由。”

3.操作实践性练习

我让学生根据所学概念和理论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请将图中的长方形,按照2∶1、1∶4、3∶1的比进行缩小或扩大。”通过有效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既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又为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依据。

第6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市场营销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127 -02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又为后续专业课程铺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本文分析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块,并分析实施过程及难点,构建分段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一、《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总结当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授课模式

目前的课题讲授方式主要是“原理+案例”的模式。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学生所能真正掌握并运用的理论受到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限制,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当中。

(二)教学内容

在“原理+案例”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对理论的讲解常拘泥于理论本身,重理论轻应用。虽然有案例作为辅助,但通常也仅仅是把案例作为理论知识点的拓展讲解,且学生接受的仍然是书本上的内容,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营销活动中。教学内容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经验,无法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教学内容设计过于封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教学内容中没有真正包含实际应用及直接经验,因而导致教师的主导作用大于学生,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参与度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三)考核方式

当前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分数是主要的评价手段,分数来源于期末考试的一份试卷,虽然有小部分平时成绩,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过程控制等方面是很难计量的,特别是营销实践能力并不是一张试卷可以衡量的。试卷中案例分析等应用型题目大都是纸上谈兵,与实践经验的获取和应用的差异很大。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型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实际营销领域和消费者心理与行为领域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师资队伍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讲授教师应具有复合型的相关专业背景。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讲授教师专业背景单一,无法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探究一种分阶段、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师资队伍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模块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模块教学法成为解决当前该课程问题和弊端的有效方法。

模块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均为一个专项能力内容,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个模块展开,重实践轻理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提示、示范训练和组织协调作用,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全部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更能掌握应用和操作技能。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模块教学法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模块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与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有所不同。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单元的组合,也可以是相关联知识点的组合,或者是某几项技能的组合。同时,一个知识点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若干个小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进行整合优化。最后,将整个体系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由不同教师根据专业特长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阶段的教学讲授,有效解决了当前该课程教师专业背景单一的问题,让教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优势,让学生汲取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获得实践能力。

综上,可以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模块教学法定义为:基于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若干知识模块,并围绕模块进行教学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

模块与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独立存在但又与其他模块相关联。模块内部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知识体系。各个模块根据具体要求及特征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形式。

学生在模块中学到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模块的设计可大可小,只要满足教学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即可,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情境模拟单元等等。可采取讨论法、谈话法或研究法,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模块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一)模块的设计

根据《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特点,将整个知识体系优化组合为以下四个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

模块一:导论。该模块主要介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学科性质、在营销领域的运用,阐明了解并掌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相关理论知识的意义与价值。重点探讨什么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为什么要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全面阐述本课程所涉及的篇章内容。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概念,例如:

1.访问几名大学生,要求他们描述最近三次在餐馆或饭店用餐的情境和他们的体验。从访问结果中总结情境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2.访问几位分别购买了大件商品和小件商品的消费者,研究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模块二: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该模块集中讨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讨论群体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功能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直接影响,侧重于群体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不同文化、亚文化、家庭、群体下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不同。

实践活动包括:

1.分析一种外国文化,并对该文化下的产品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如汽车、手机、主题公园等。

2.分别访问三位不同旅游产品的销售人员,分析各自的目标市场及顾客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对营销效果的影响。

3.分析参照群体在广告中的应用实例,指出广告中的参照群体及影响作用。

模块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重点讨论内部影响因素、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等。该模块重点研究影响消费者个体行为的内部过程,分别讨论感觉、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对消费者个体的影响作用及机制。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包括:

1.设计一则不含产品关键特性的广告并将该广告展示于3位被访者。访问他们在广告中获得的产品特征。如果被访者获得了产品关键特性,分析并寻找他们获得该信息的途径,并总结出从中获得的信息。

2.从你所在的学习抽取样本,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进行品牌形象测试,并制定提升该品牌形象的营销策略。

模块四:消费者决策过程。该模块主要分析情境变量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及机制,包括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性质、特征、阶段、情境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包括:

1.选择三家手机卖场,描述它们店堂氛围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析怎样的店堂氛围是较适合手机产品的。

2.访问3位同学,总结他们在新年、暑假、圣诞节、周末等不同情境下的消费特征。

(二)难点及瓶颈问题突破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实施模块教学法,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难点及瓶颈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1.师资问题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模块教学法要求讲授教师既要精通该课程的整体知识体系,又要对所讲授模块有纵向深入的专业背景和授课经验。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参与到一线实践锻炼,获取深刻的实践体验,这样才能将实践中的知识传递到课堂的理论中去。

2.教材问题

模块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将课程分为不同模块,因此要有配套的模块化教材。当前此类教材极为缺乏,可以由授课教师根据模块划分及教学目标自行编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不断完善教材。

3.实践设备设施问题

模块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每一模块都要完成相应的实践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实践设备设施作为保障。校内,要建立和扩大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包括软件操作平台、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校外,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其实践教学资源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福贤.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讨[J].价值工程,2011,(32): 257-258.

[2]邱晓燕.健美操教学引入“模块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115-116.

第7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科学发展;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9)01-0022-02

一、当前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经济金融环境

2008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目前已对美国和欧洲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并已蔓延到新兴市场国家。危机已经由金融体系扩散到实体经济,并已对实体经济造成较大伤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08、2009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4.1%和3.9%调低至3.9%和3.0%。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已陷入衰退。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08年全球贸易增长可能降至2002年以来最低。

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11月份PPI升幅为2.0%,创31个月来最低升幅;CPI为2.4%,是22个月来的新低;进出额下降了9.0%,是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另外,GDP增幅也呈逐月回落的态势。

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为有效防止经济增速下滑,防止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对于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增加居民收益、鼓励消费、协调解决企业资金困难,以及维护市场信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银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它与国民经济景气度密切相关。央行公布的11月份数据显示,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而且是继今年5月份之后持续的第6个月下降。信贷需求的急剧下降,加上降息使银行利差缩小,存款定期化使银行成本增加,使银行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压力,也给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带来威胁。

但在危机时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外部经营环境的严重不确定性,同时也要看到机遇,坚定信心。因为保增长、扩内需、加大投资可带来新的客户源,新的金融需求能带来新的商机。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对银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有机遇。

二、完善配套手段,支持重点区域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十分明显,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产业结构、经济特点、发展周期、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受影响的程度也有所差异。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目前该地区由国家主导的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和现代装备制造业投资拉动经济的重大项目、优质项目很多,动作很大,势头强劲。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严峻形势下,为天津及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装备制造业投放授信,既与中央开发滨海新区政策一致,又符合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也能带来稳定的综合效益,还可有效把控风险。

2008年以来,交通银行天津分行相继成功营销了一大批举足轻重的优质大项目、大客户,先后与118家优质公司建立授信关系,壮大了基本客户群体,为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引擎。另外,在优质大项目的营销中,应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增加在单个大项目、大客户中的话语权,争做牵头行,以确保项目的综合回报。

三、瞄准中小企业,培育基本客户群体

应抓住当前经济及市场调整的契机,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调整优化客户结构,强化展业通小企业贷款品牌,运用供应链营销等手段,开展对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跟踪联动营销,使其全部银行业务在我行体内循环,产生滚雪球效应。在当前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针对不同行业和风险评级,适当简化中小企业授信流程,扩大增加分行及部分支行的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和同业竞争力。

四、完善农村网点布局,改进和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和快速上升期,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而目前交通银行天津分行2600多个网点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面积的空白点,我们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继续以百强县和特大城市县城为切入点,积极在经济发达的空白农村地区设点,完善全国网点布局。积极探索与自身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参与农村金融业务的路子,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创新。

五、强化服务品牌,打造最佳财富管理银行

一是推进流程银行建设,简化操作环节。从客户的视角,对现有操作环节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因系统设置原因存在的可以合并、简化的操作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等候时间,为其提供更为方便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

二是以责任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百年交行服务品牌。引导员工以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发自内心地客户服好务,完成由形似到神似,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三是创新督导方式,强化录像督导工作。天津分行这两年在服务质量方面相继采取了设立挑毛病奖、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制、支行联系点、周末互帮互学等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交通银行天津分行组成专门的录像督导队伍,定期随机调阅全行同一时段的服务录像,既能解决神秘访客时间长了不神秘及检查成本较大的问题,还可同时对安全保卫、服务质量、会计操作进行督导检查,取得了较好效果。

第8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1.1药学心理学具有更加广泛的专业知识药学心理学必须掌握相关专业药学知识外,还包括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心理障碍,药物滥用,儿科及老年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药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包括6个领域:神经药理学,毒理学,社会行为药学,包括研究和诊断中所应用的评估方法,药代动力学,药物化学和药剂学。这些涉及到3大知识体系。

1.2生物学知识心理学药师必须对神经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必须掌握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以及神经药理学知识。

1.3物理学和化学知识一些心理疾病的评估技术和物理疗法需要物理学的先进知识和实践,包括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地的测量,受体结合的鉴定,疾病状态的体表标志,脑波记录,大脑成像技术和电惊厥的技术等也是心理学药师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另外,还必须掌握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知识。

1.4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知识对药学心理学的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它包括药物治疗技术,环境和心理社会压力,心理学测试等知识及在诊断疾病和评估效果时采用的评价方法等。同时,对心理学药师来说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必须把药物信息传递给患者和其他专业人员,提高患者的认知,减少患者用药时的抵制心理,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增加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2心理学药师的专业能力构成

作为一名心理学药师必须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综合技能。包括:①根据基础药学知识,如精神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定治疗结果的能力。②获取及传递患者的医疗数据有效信息的技能。③使用计算机检索工具,获得新知识信息的能力。④分析和评价药学文献的能力,确定其合理性。⑤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能力。⑥有效沟通的能力。⑦能熟悉与临床研究有关的法律和伦理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

3心理学药师的作用

在不同的岗位以及对不同的患者,心理学药师的责任各不相同。但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精神病理学和药理学为基础,收集相关患者的临床数据加以解释,并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②对相关医学,药学文献进行评估,综合整理出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案。③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药物治疗的教育和专业咨询,加强沟通,以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师良好的形体素质可发挥治疗的暗示效应.。整洁的环境、良好的形象、贴切的语言、专业的动作神态能够拉近药患双方的心理距离,赢得患者的信任,积极肯定的语言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身心反应过程。④开展临床查房,与治疗体系的相关人员进行药物治疗的有效沟通,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⑤从事学术交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结论

第9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文

关键词:人本管理 行为科学 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

一、 对人本管理的重大误解

人本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至今难以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学者们也似乎无意于这项工作,原因何在?从众多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认为,人本管理起始于梅奥的人群关系论,发展于行为科学,成熟于企业文化。如此以来,人本管理就成为行为科学的另外一种时髦的提法而已,它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理论了,当然不存在构建完整体系的问题了。

马洪在为兰邦华的专著作序时指出(1):

“人本管理”是与 “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

兰邦华认为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是人本管理思想的蓬勃发展,他说:梅奥等人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之后,西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大量出现,行为科学理论对人性的认识和人的重要性的认识比古典管理理论深刻得多,开始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开始普遍关注人在社会、心理方面的要求,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2)。

马洪、兰邦华的上述观点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这不仅是对人本管理的误解,也是对行为科学的误解。对此若不加以详细的比较分析和充分的论证,势必会影响人本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

二、 行为科学理论简介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始于梅奥的人群关系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

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学者们讨论有无可能利用现成的科学知识,来发展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性理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并把这门学科命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麦克米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说等;关于组织行为研究的主要有卡特•卢因的团体动力学;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有:领导者特质论、领导方式的理论、领导权变论等。

郭咸纲认为对行为科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3):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研究人的行为以及动物的行为,是一个学科群。在美国卡•海耶尔主编的《管理百科全书》中,给行为科学下的定义是: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人的行为动机和发展变化规律,目的在于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人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鉴于本文研究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学课题,而是组织管理理论,所以,本文分析的行为科学仅指狭义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三、 人本管理的内涵

本文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位的管理,企业不再仅为投资者所拥有,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管理一方面促使企业有效地提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也产出伦理、企业文化等精神文明,以此影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加强修养,完善人格,提升人性,同时,在管理活动中,直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锻炼本企业员工的意志,提高其智力、体力,使其生活得更加幸福、充实,生活得更有意义。

从上述定义出发,人本管理的本质可以概括如下:人是管理为之服务的主体,而不仅是管理的主体。企业的价值就是为人服务。管理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

四、 人本管理与行为科学的比较分析

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发展到行为科学管理,人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决不能

据此认为,行为科学就是成熟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与人本管理尚有质的区别,这是行为科学本身无法逾越的先天性鸿沟。

1.人的地位不同

在泰罗那里,人只是诸多生产要素之一,泰罗主要关心的是管理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果说他并未完全忽视人的存在的话,那也只是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要求他们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韦伯以赞赏的口气说过,泰罗科学管理法的“最终成就是机械化和工厂纪律带来的,人的身心完全适应外部世界的需要,适应工具和机器―简言之,适应个人职能”(4)。

行为科学对人有了新的重大发现,认为在所有影响生产率的因素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最大,因此,行为科学开始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采取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唤醒了员工身上潜在的巨大能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这只能说明行为科学比科学管理更加重视人的作用而已,在行为科学管理中,人仍然是生产要素,只是地位要比其它要素高一些。行为科学采取激励措施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而是激发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其内在逻辑可以表示如下:

工具 媒介 目的

人 管理 组织

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关照下,人的地位发生了本质的飞跃,人不再是生产要素,不再是管理的客体,而是管理为之服务的主体,这个主体劳动着、生活着,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就意味着,人是主体,管理则是客体,是工具和手段,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内在逻辑可以表示如下:

工具 媒介 目的

组织 管理 人

2.管理的目的不同

行为科学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的潜能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后来的人力资本理论则用数据论证了这个命题。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比,行为科学管理无疑更加人性化,为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客观上也满足了员工的某些需要,但这并非其最终的、自觉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自觉的目的则是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传统管理强调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而在人本管理的视角下,企业不再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它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本身是虚幻的,没有实体性,不可能成为主体,只能是工具和手段,企业的价值就是为人服务,这里的人包括投资者、企业员工、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公众等等,他们之间通过企业建立的不仅仅是经济关系,还有道德关系、思想关系等等。所以,企业一方面提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道德、企业文化影响和促进人们加强自身修养,完善其人格。所以,人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促进人本身的发展,通过管理活动实现人的价值。

3.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

从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到人本管理理论,实质上都无法回避

对人的认识问题,人性学说构成了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总结前人的观点,将人的特性理论归纳为四种假设,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复杂人假设。其中,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关于人性的认识。,复杂人假设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是埃德加。沙因自己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以往的人性假设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失于简单和绝对化,事实上,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能把所有的人归为一类。

人本管理认为:人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体,既是生产的主体,也是享受的主体。现实中的人性是复杂的、多变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人本管理并不想利用人性的优点和缺点达到什么目的,它所关心的问题是,人性是可以塑造的,人性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研究人性的目的,就是促进人性不断地升华和完善。人的合理需要应该得到恰当的满足。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人的需要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对象分,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需要的社会价值分,人的需要有合理的需要与不合理的需要。在人本管理理念下,不合理的需要坚决不能给以满足,因为这不利于人的发展。

4.管理的结果对人的影响不同

行为科学已经从经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研究人的需要,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况且动机也不是为了人的本身发展。所以,行为科学只是浮浅的“人性化”管理,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合乎“人性”的激励措施,可能反而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地展。比如,重奖的物质利益诱导可能促成人对金钱的崇拜,企业文化的创建可能迫使人成为组织的精神奴隶等,这些现象都是人的严重异化,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本目标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行为科学的逻辑是:组织的效益是目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是途径,满足人的需要是手段。所以,行为科学并不关心人的需要是否合理和健康。另一方面,行为科学只知道通过满足人的现有水平的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经济目标,从来没有积极地引导人们不断升华其需要,提升人性,实现人生的价值。人本管理则不然,它通过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满足人的现有水平的合理需要,一方面积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防止人的异化,引导人们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5.人的外延不同

行为科学研究的人是作为管理对象的人,不是作为主体的人,这种功利目的直接导致人的外延的局限性,它只可能关心直接影响组织利益的相关人员。实际上,行为科学热衷研究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员工以及市场上的消费者,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组织的效率,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则影响组织的利润,除此以外,行为科学并不关心其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人本管理关注的是作为企业及其管理为之服务的主体人,外延广泛,既包含组织所有员工,也包括所有者、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公众,从更高的层次而言,则包含全人类。

以上分析表明,行为科学只能说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它与人本管理存在质的差异,人本管理不是否定了行为科学,而是超越了行为科学。

(本文属湖北省人事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6q054)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2.

[2]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32.

[3]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