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

第1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CBE教学模式;生物制药;职业能力;生物药物分离

0 引言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CBE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科学体系,以某岗位的从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求职需要。由于CBE式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CBE教学模式无疑是较为适合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模式。

1 高职生物制药推进CBE模式的必要性

1.1 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课堂+书本”的学科型教育模式的影响,但此模式是不能达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的,其缺陷主要有两方面:

1.1.1 不能平衡“必需”与“够用”的矛盾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高职教育则更多应该关注知识的运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课堂教学主导实验实训。老师往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实际要求,最终造成“必需”的内容没有讲,学生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讲了却“用不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甚至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1.1.2 不能解决“灌输”和“求索”的矛盾

在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程的方式进行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通过若干互相割裂的实验实训在完成的,作为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和记忆,很难将实验内容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灌输过程,学生很难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CBE教学模式的特色

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的特征之一[1]。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以锻炼学生核心技能为目标,兼顾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宽,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并重培养。而我们之所以采用CBE模式,是因为此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2.1 宽基础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生物制药的高职人才,需要同时掌握生物技术和药学基本原理.以及生化制药、发酵工程制药和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因此,我们广泛调研,了解周边生物制药行业对劳动力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对本行业有丰富全面的认识,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

1.2.2 重素质

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2]。因此.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是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3 强特色

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在满足“必需”和“够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生物制药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职业能力进行强化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发酵过程控制、产物的分离提取精制等有完整清晰的认识。

2 CBE模式下《生物药物分离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对生物制药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以《生物药物分离技术》课程为例,作简要探讨。

2.1 知识理论的整合

《生物药物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药物分离技术》作为生物工程的下游加工过程,和生物制药各专业课联系密切,尤其体现在实验实训上。如《发酵工艺学》讲的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等手段生产目的产物,其终产品必须要经过生物分离过程得到。酶工程、细胞工程等的产物也要通过相关分离技术的应用,最终分离得到生化药品、酶制剂等。与此同时,《生物药物分离技术》与药学其他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药物制剂技术、药物生物检定技术、生物制药设备等。

生物制药教研室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罗列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机整合,有效的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遗漏,即节约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各关键环节的印象。例如,发酵工艺学重点开展菌种保藏与复苏技术、发酵工艺技术等技能的教学与技能训练;生物药物分离技术主要完成发酵液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萃取与浓缩技术、层析技术、结晶与干燥技术的教学与实训;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则侧重生物药物的鉴别、检查、效价(含量)测定等基本技能的教学,各课程互有侧重,相辅相成。

2.2 项目教学的开展

新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体会到行业的职业特点,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在《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的教学中,教师把项目分为综合性实验(实验)和校内模拟生产(实训)两类。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是将各门课程的实验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根据确定的岗位,分析起技能要求并以此为中心将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一个或几个大项目的形式呈现,这样设计不但涵盖生物制药下游技术的几乎所有重要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项目过程整体的把握和学习,了解自己所学内容如何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应,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实验,我们强化某一岗位的职业技能,教师布置项目,学生成立实验小组。先由老师介绍本项目的基础知识,然后给学生分配阶段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确定实验路线,经教师修订后让学生自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我们开展了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混合氨基酸、凝胶电泳分离脂蛋白等项目的教学,通过以上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强化专业生产技能,同时锻炼了团队合作、文献检索和口头表达等技能。

对于实训部分,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我们模拟生物制药企业真实职业环境,尽可能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使该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得到培养和加强,同时进一步培养其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例如,考虑到微生物发酵仍是生物制药企业使用的主要方法,可通过L-天冬酰胺酶的生产、庆大霉素的生产等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专业技能、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形成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如柠檬酸的制备这个实训涉及到发酵工艺学的知识,同时主要涉及生物分离技术中的发酵液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高度纯化、直到采用结晶法制备出成品,包括了生化产品分离的整套过程。此实训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但这也是让学生将专业知识系统地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好方法,所以要鼓励学生在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的过程中勤学善思、勇于探索、不断进取。

2.3 职业素质的训练

在确定项目课题时,要根据本项目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以学生毕业后去用人单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目标,在实践项目的教学计划中可设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厂规厂纪等知识以及制药行业涉及到的专业基本知识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4 创新能力的培养

CBE模式强调在教学方式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只讲解设计思路,主要任务是负责实验方案的审查和解答学生疑问,不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一些必要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对现有的实验内容、步骤提出合理建议为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项目教学中,在课堂实验中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分析并加以解决。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尝试将企业生产、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实训相结合,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例如,目前正在进行的或已经成熟的科研课题作为实训项目。把教师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再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头至尾参与整个课题过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

2.5 考核方式的改进

经过探讨,我们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来评估CBE教学模式下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对《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的掌握程度。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考核的比例。首先,在考核过程中穿插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正确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其次,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的比例。同时,评估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并适当考虑对学生专业素质,例如:着装标准、生产术语的应用等。

在考核方式上,结合项目化教学分组实施教学的方式,采用先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和实验指导老师对该生就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职业技能掌握等做出综合性评价。

最后,运用考核的双重性,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借助考核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3 实施CBE模式教学的效果和收获

综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使用CBE教学模式后,学生的满意度提升了20%左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能很较快适应职业的需求,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比改革前有极大的提高,深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由此证明,基于CBE教学模式改革《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CBE指导下的教学中心是学生,教学目标是构建学生的能力结构,课程的评价指标也着重体现学生的能力变化,这使老师成为了课程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而不仅仅是“灌输者”。这种课程中心的转移必然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激励教师下临床、下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真正产生一批理论联系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形成“教学相长”的有利局面。

3.2 促进培养目标与社会接轨

其次,生物制药专业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去企业实践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后要能到相应工作岗位顶岗,因此,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上课内容直接来自于生产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3.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引入了来自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一系列生产工艺与项目案例,是理论教学过程尽量和生产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生物药物分离技术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也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近年来生物制药实训教学的改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猛。对高职类生物制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这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生物药物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其实验教学内容可以渗透到其它专业实验中。通过对生化分离工程及其它几门专业实验进行优化整合,开设制药工程专业大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充分拓宽学生的思路,使之深入理解生物分离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通过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2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金融学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的区别较小,这两个专业师出同门,都属于同根生的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基础课大体相同,都要求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方法。但是,金融学专业历史久远,主要是研究资金融通方式、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职能与运作的专业。国内传统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两部分,研究理论问题、质的问题较多,知识多属文科范畴。金融工程专业是金融学中的新贵。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显得较为迫切。2002年,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四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先招收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金融理论、现代数理工具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较注重数学和计算机在金融产品及衍生品技术开发、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数理技术、量的问题较多。因而,金融工程专业一般只招理科生,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业务和管理工作;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等工作。

前者属工商类,后者属经济类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财会专业与财政学专业都是财经类中带“财”字且引人注目、较为看好的专业,但两者的学科门类、培养目标等并不相同。财会专业一般指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大类属于工商管理类,而财政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大类。财会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等方面管理的专门人才,就业涉及面广,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具体到某个会计事务所,单位不论性质与大小,都有用武之地,是“吃百家饭的”。而财政学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财政资金分配、政府预算、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税收规划与咨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利用财政税收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就业面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层面需求要多一些。从这点上来说,该专业培养的是国家税务部门的“会计”,是“吃公务饭的”。就职业特点来说,财会专业人士的特点以按部就班、忠于职守,以逻辑的头脑、对数字的敏感性而著称,性格内向些、思想保守些也无妨。而财政学专业人士的特点则在于精通税收理论与实务,在强调“核算”能力的同时,擅长灵活把握与策划财力保证、关注横向协调等方面。

前者研究基因,后者学制药

褚惠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从生物技术专业延伸出来,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的生物制药方向,2008年升格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这两个专业的最大区别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与生物相关的技术知识,课程相对来说偏理论,毕业生拿理学学士学位,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科技人才。近一半优秀学生通过保送或考研进入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研究生学习,也会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医药、化工、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偏重于生物医药方向,主要培养与生物制药领域相关的生物工程科技人才。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类似,但后两年的专业课主要与药学相关,比如药事管理、生物制药等课程,所学知识应用性更强,毕业生拿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商检、药检、药事、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前者是传统的中文系,后者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都要学

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专业的区别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传统的中文系,在我国起步较早,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专业则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2001年6月成立的,国内目前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有该专业。这门专业本应叫“语言科学与技术系”,是在当时的普高本科专业目录框架内设置的,旨在培养语言科技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汉语言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但由于国家规定的专业名称中没有“语言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就采用了“汉语言”这个名称。该专业招收文、理科学生,一般每年招收20人左右,以理科为主。目的是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语言,以语言学为本,沟通计算机科技、应用数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学生要修读语言学、计算机、认知科学、数学等专业。目前南京师范大学设有该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后培养点,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研发方面的工作。

前者强调应用,后者注重研发

周华(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党总支书记):生物医药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类专业的相同点在于同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就业前景好。不同点在于所属的学科门类不同,培养方向也有侧重。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药学类专业属于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目前开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四个专业方向,其中药物制剂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制药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研究为主,专业学习主要围绕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依托学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卓越制药工程师”。大四时,学生将进入大中型医药企业接受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学生就业后大多进入知名药企,从事医药企业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工作。药学类专业偏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新药开发为主。专业学习围绕新型药物设计制造、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新剂型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依托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省中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检验及药品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前者偏化学,后者偏物理

徐蔡余(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在研究领域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是研究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另外本专业也着眼于一些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制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使用寿命等。

在课程设置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等基本理论课程,相比较而言更偏向于化学方向,尤其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有很多物理理论的课程,如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材料物理等,比较强调对原子物理结构的认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求知欲。

在就业方向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和在化工、汽车、电子、医药、航空等国有及外向型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如陶氏化学、京东方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大型传统机械制造类企业(汽车、航天、船舶、重工业)、电子类制造业、建筑类行业、特种材料制造加工单位、环保检测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一些特殊的认证类机构等。

前者强调金属的提炼,后者注重金属的使用

马立群(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冶金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前期过程,主要是从矿石中冶炼提取金属与合金,包括黑色冶金的炼铁、炼钢、轧钢和有色冶金的炼铜、炼铝、炼锌等,偏重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就业一般面向黑色冶金行业的炼钢厂、炼铁厂、设计院等,有色冶金行业的铝业公司、铜业公司等。目前冶金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很好。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后期过程,主要是将已经提炼出的金属与合金进一步进行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形变处理和腐蚀防护,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注重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结合,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均有所涉及。就业一般面向金属、机械、汽车、化工等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行业。

前者偏应用,后者重理论

张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这两个专业相当于信息家族中绝代双骄的“两兄弟”,名称相近,却大不相同。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信息处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等方面基础知识的人才,具备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信息处理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专业应用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开发专门化信息处理系统。

第3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由于光谷企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现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部分企业,并回收到有效问卷100份。由于光谷片区企业主要涉及光电信息、软件、生物制药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在问卷收集过程中亦考虑到此行业分布及比例,故100份问卷样本中含光电信息类企业33家,其中19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57.6%;软件类企业24家,其中8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33.3%;生物制药类企业29家,其中9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31.0%;金融服务类企业14家,其中2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14.3%。从主要会计服务需求而言,光电信息类企业主要需要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服务,软件类、生物制药类和金融服务类企业均主要需要财务外包服务;此外,软件类企业还需要财务审计服务,生物制药类企业还需要资产评估服务,而金融服务类企业则还需要司法鉴定服务。综合以上数据可知,财务外包和财务审计仍是所有企业的共同需求,但对于大型企业占比较多的行业,财务审计成为首选需求;而对于中小企业占比较多的行业,财务外包成为首选需求。另从上组数据还可知光谷企业园区内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故会计中介服务的主体为中小企业。据问卷统计结果,48%的企业认为当前会计中介机构收费不合理,65%的企业选择会计中介机构的渠道为管理部门安排或私人关系;另外大型企业与会计中介机构长期合作的趋势明显,而中小企业则会不定期地更换会计中介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反映,会计中介机构在拟定合约价格时并未完全考虑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区别,其服务价格虽低于大型企业但优惠的幅度不大,这明显阻碍了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影响其竞争力。总体而言,在会计中介服务需求市场上,光谷企业园区内的企业选择会计中介机构的范围有限,供需双方在议价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在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部分会计中介机构凭借其规模和行业声誉在某种程度上已形成局部垄断,这不利于本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建立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根据上文对会计中介服务供需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供给层面与需求层面未能实现良好匹配,即供给层面会计中介机构分布不合理与参差不齐的现状一定层度上不能满足光谷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故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统一的会计中介信息平台不仅在于汇总本片区内的所有会计中介机构,更在于引进片区外的优质会计中介机构。下文将从几个维度阐释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建立的必要性。

(一)跳出固有选择圈,恢复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

从前文可知,大部分中小企业获取会计中介机构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且封闭,其选择范围大多局限于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所提供的116家中介机构;这一现状导致着企业在商议合约费用时没有主动权,同时也没有渠道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若存在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则可以较好改善此种局面,企业不仅可从该平台了解基地内所有会计中介机构的信息,也可与基地外的中介机构接洽,并基于自身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从而恢复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

(二)打破“大所”的局部垄断,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通过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在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登记的116家会计中介机构中,虽然大规模事务所的数量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但其手中却掌握着绝大多数优质客户及资源。从某种程度而言,一些“大所”已形成了局部垄断,小型会计中介机构因而更难开拓市场。一个行业若缺失了流动性和竞争,必然会缺失透明,这对会计中介行业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就某些特定会计服务(如财务外包)而言,不一定是“大所”才能满足需求,基于会计中介信息平台,企业可以了解更多其他会计中介机构的信息,这也利于本行业的良性竞争。

(三)帮助中小企业节约成本

成本控制一直是中小企业特别关注的问题,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收入状况均处于较低水平,故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手段之一。当前中小企业与会计中介机构约定服务价格的方式仍以协商为主,在此模式下,由于缺乏透明化的定价依据和服务定价存在的固有弹性,部分中介机构可能基于企业对于行情的不了解而虚抬价格,这都不利于中小企业节约成本。若存在独立的会计中介信息平台,中小企业便可了解特定专业服务的参照价格,从而提升企业议价能力,节约成本。

三、建立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现有条件

(一)政策条件

根据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对于基地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有如下表述,“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政府出资建设公共会计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市场化的交易,企业得到专业、优质、高效的会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实现互惠多赢。”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导向为大力扶持会计中介行业的创新发展,目前主管部门还尚未建立此类平台,故创立此类平台是政策所鼓励的,这是其有利条件之一。

(二)技术条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从线下转向线上,会计服务行业亦受益于此。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只能人工进行,企业在选择会计中介机构时往往会采取就近原则。但在网络条件下,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可通过远距离数据传输的方式实现,由此在选择会计中介机构时得以打破地域限制,能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满意的机构。故借助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帮助,企业不仅能进行跨地域地选择会计中介机构,更能跨地域地接受其服务。

四、未来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一)可行的商业模式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本文所指的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实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平台,该平台不参与服务企业,但为企业提供会计中介机构信息并提供与其接洽的渠道和场所。从此维度而言,其运营方式与淘宝网类似,故未来此平台若得以建立,可充分参考“淘宝模式”;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在未来业务开展中可充当独立角色,促进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会计中介机构的沟通,实现双赢甚至多赢。从目前淘宝网的盈利模式来看,淘宝网虽然自身不卖任何商品和服务,但众多卖家通过这个规模巨大的平台获取可观利润的同时,淘宝网也获得了来自卖家的平台收益。本平台亦可借鉴此种盈利模式,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帮助企业找到优质的会计中介机构并节省企业成本的同时,收取少量数额的会员费,从而实现本平台的自给自足与可持续发展。

(二)可预见的经济效益

第4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制药工程 药事管理 法规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65-02

1 引言

制药工程专业相对于药学学科其他专业如:药剂学、药理学、生药学等是一个新兴专业,在我国制药工程学本科办学的历史不过十几年。目前,伴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高速发展,制药工程学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机遇。根据统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有制药工程学专业的高校达到140余所[1]。在四川地区,省内排名靠前的高校大多数开设有该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由此可见,机遇四川省较为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背景,市场对于制药工程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明显的,也促使了各大高校加快培养该领域人才以便向企业输送。

然而,制药工程学学科本身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教学经验的积累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根基不牢,大多数高校的该专业前身为精细化工领域,这一状况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制药工程学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药学、制药工程学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在将来从事药物制剂、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从事专业的研发、生产、质控和管理工作,成为专业性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由于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活动受到药事法规的管理和监督,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业与就业而言,掌握相应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药事管理与法规作为一门制药工程学专业的本科必修课,其偏向文科的内容与学生以往学习的偏理工科课程有较大区别。国内目前的药事管理与法规体系正在逐年趋于完善,这门学科的发展很快、课时很少、内容很多。加上工科学生以往的学习注重于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对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课程的讲授必须要浅显易懂,结合实际,并尽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我们对西华大学制药工程系本科专业开设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2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

2.1 灵活安排课程、注重循序渐进

主动对《药事管理与法规》教材的讲课内容顺序进行了调整,原有的课程顺序一开始即设计到大量繁多的法律条款和规范,学生很难立刻上手并产生学习兴趣。我们对课程的讲授首先从什么事“药学事业”和“药事管理学”入手,使学生明白自己作为一个药学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以及本课程的学习意义;然后从“我国基本的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入手,介绍参与到该管理体系的所有行政单位、及企事业单位的职能和责任,例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及权责及其相应直属事业单位的权责,使学生熟悉药品管理国家的相应行政权力机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接下来再逐步过渡到我国药品管理的具体法规和条例,使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改进后的课程安排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程初期就表现出对该课程极大的兴趣,这也提示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应注重灵活安排,在初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继续改进。

2.2 关注药品行业动态,注重信息分享

医药行业是一个政策性强的行业,密切关注行业内的信息动态,交流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时我们总结出的一个教学体悟,这样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课程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药品经营管理——药品价格”环节的讲授中,我们采用每周追踪CCTV节目:“每周质量跟踪——药品加价”的方式。通过要求密切关注权威媒体的最新报道,引导学生主动去搜集、学习行业的相关信息,从而直接掌握与药品价格相关的药事管理法规,熟悉药品价格制定的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药品监督管理”环节的讲授中,我们把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一期最新曝光的药品方面违纪违法案件与学生交流,加强学生今后从业的法律意识。作为教师,我们会随时关注行业的信息,积极教授给学生,而我们同时号召学生也积极的去挖掘相关信息,反过来与教师一起分享,建立一个行业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这样对于人才的短期和长期培养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该教学方法一直受到学生的好评,相比于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更能让现在的大学生接受并引导逐渐步入药学行业。

2.3 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药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形象生动的向学生传输大量知识,还能引起注意力,我们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在“药品经营管理”环节的讲授中,CCTV1每周质量跟踪的节目成为了我们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只要是与药品相关的节目,我们都会加以节选,并以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在课堂上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讲授,其中最让学生满意并收获量多的是“每周质量跟踪——药品加价”这一期节目。同时,近年来我国有关假药、劣药导致用药安全的事故报道时有发生,我们在讲授“药品生产管理”与“药品监督管理”时也将这些报道节选播放。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此外,我们发现积极的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一个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途径。我们在第一堂课就向学生介绍了目前药学领域从业人员应当密切关注的几个网络论坛,例如,著名的医药论坛—丁香园,小木虫等;一些药品监管行政机关网页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页、四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页、国家知识产权局网页等。我们不但经常在这些站上搜集以授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即使充实在课堂教学中,还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外多花时间在这些专业网站上进行学习。对枯燥课堂教学而言,这种方式使书本抽象化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对学生而言,这种方式能够使其随时学习到行业最前沿的信息,扩大专业知识面。

2.4 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邀请政、企管理人员讲学

为增加学生对于药事管理法规的感性认识,同时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教学中,我们积极的利用学校处于高兴西区的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到制药企业现场参观考察。例如,我们在“药品研究与开发管理”环节的讲授过程中,组织学生来到某知名制药企业参观其药品研发实验室和质控控制实验室,在参观现场结合课本内容对药品研究与开发管理应遵循的法规进行了讲解,并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学以致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不但对课程内容掌握的很扎实,同时也能引领学生加强对药品行业内企业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其快速成才,为地方药学经济发展提供实际的服务。另外,除了组织学生去企业现场考察,我们还积极的邀请政府、企业的管理人员来到课堂上为同学讲学,介绍其在药事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工作,加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政府、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本专业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机遇和平台,例如,我们曾邀请前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处长宋民宪教授来到学校讲学,学生在课后纷纷对宋教授风趣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以及深厚的药事管理专业敬佩不已。目前我校的制药工程学专业本科教学已形成此传统—即每年会邀请至少一位业内知名的专家或者管理者来校进行讲学,为该专业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远大的人生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5 引入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PBL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不同,PBL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然后在进行讨论式的教学[2]。我们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课程中也积极的加入PBL模式。在“药品经营管理”这一章节学习中,我们将学生分为10一组,每组以为组长,以“如何管理医药药品,杜绝药品加价行为”为题,让学生小组自己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撰写报告和汇报ppt,最后每一小组选一位报告人上台进行班级汇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承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为班级汇报过程营造气氛,鼓励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最终将各个小组的观点和看法搜集整理,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具有本专业和本校特色的教学观点。同时也为以后每一届本科学生的PBL模式学习奠定了资料基础和借鉴。这种模式在学生当中受到欢迎,不仅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扩展其思维,满足了药学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求。

3 讨论

制药工程学专业培养的本科人才一向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和制药工程学背景是企业所看重的,如果能够对学生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方面知识进行强化,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机会无疑会大大增加。因此,《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在该专业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讲授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己能够对理性化的法律法规问题进行感性化的个人思考和探索,从而使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背诵,更是一个思维训练和综合素质锻炼的过程。本文上述讨论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华倩武,张金名,杜志云等. 制药工程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体悟[J]. 广东化工, 2011;11(38):142-143.

第5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概论;授课内容;讲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58-02

《生物技术概论》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性课程,也是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和前沿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通过向学生讲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及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趋向,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并使其具备向生物学其他相关领域发展的基础知识,如生物工程、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作物分子育种、动物育种等,让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1]。

作为生物技术系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内容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也比较多。而且在我校又是新开课程,面临的问题更多。通过几届学生的学习,作者有以下几点的心得体会:

一、适时选择授课内容,控制课程内容深度

生物技术概论是涵盖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十分广泛。我校选取的课本是由宋思扬、楼士林编写的《生物技术概论》(科学出版社,第三版),该书全面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原理、研究方法、发展方向及其应用领域。内容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同时还概要介绍了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等。全书几乎涵盖了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所有内容,就一般院校的计划学时来说很难一一讲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授课时对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删减,侧重结合专业特点,对部分教学内容做适当拓展与延伸,以期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我校属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学生的专业方向是制药方向,因此在授课时加重了与医药相关部分的内容讲解。比如在介绍细胞工程时,学生重点掌握的是动物细胞工程。而对植物细胞工程比如人工种子的研制、单倍体的诱发,只求学生能够有初步的了解。而在讲解生物技术应用时着重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制药和医学领域方面的应用,在讲解时授课老师先搜集生物技术药物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技术,配合动画、影音,务求能让学生能直观和深刻地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另外生物技术概论属于承接学生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专业课(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性质的课程。在授课内容选择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虽然生物技术概论中已经包含了四大工程的内容,但学生还将分别对这几个工程进行专项的学习。因此本门课程的授课目的是让学生理清整个生物技术脉络,做到深入浅出。

目前的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不可能一一进行介绍。因此需要结合学生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讲授[2]。本校将生物技术概论安排在大三上学期讲授,学生已经有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基础,比如: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1.采取互动式教学。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尤其是它的应用更是非常广泛,很多应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备课时除了书本知识外,还需要授课老师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力求把最新、最热的生物技术资讯传递给同学。在某些章节也可让学生结合课本,查找文献,自己完成课程的讲授。通过这些既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刺激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授课资源,一举两得。

在备课中还注意收集图片、动画和影音,力求把枯燥的生物技术理论讲得生动易懂,让学生易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讲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进行提问,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课后复习[3];针对大家关注和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如在讲授绪论部分以后,组织学生进行“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之利与弊”讨论,让其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在后期讲授生物技术安全性时,再让同学们重新讨论“现代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议题。通过整学期的学习后同学们对此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看法也会有所改变。这样对整个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有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以问题为导向,启发性教学。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科研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课程讲授中就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研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转基因技术时,就让学生对目前社会上针对转基因的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思考。转基因技术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它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武器?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能有效规避转基因技术的风险?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讲授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另外在讲解完生物技术四大工程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后,可以结合医学院校特点,在讲解基因治疗时设置几个具体病例,如腺苷脱氨酶(ADA)缺乏症和乙型肝炎,先让学生寻找不同病例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基因治疗和普通治疗方法间的区别。

三、加强双语教学的比重

双语教学是授课发展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双语教学涉及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双语教学的接收程度也不一,不能因为一味强调双语教学而挫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时调整,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真正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4]。

我校已经有很多课程部分采用双语教学,针对生物技术概论的特点我们加强了双语教学的比重,采用“混搭式”教学方法,在授课时将部分课件和参考文献完全替换为英文原版。采用双语教学和原版教材搭配,能使教师快速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并且使得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外语听、读、写能力,最终达到能自如地看英文文献和用英文进行学术交流。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还将安排学生自己完成英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

四、课程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应用于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领域,尤其在医学和药学上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很多非生物专业学生也对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今后可以将《生物技术概论》作为一门非生物专业选修课针对全校学生进行讲授,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5]。以上是我根据《生物技术概论》几年的讲授所总结出的一点浅显的看法,希望能给其他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老师一些借鉴。

总之,我们在教育中力求把枯燥的生物技术理论讲得生动易懂,让学生易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讲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进行提问,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课后复习;针对大家关注和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如在讲授绪论部分以后,组织学生进行“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之利与弊”讨论,让其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在后期讲授生物技术安全性时,再让同学们重新讨论“现代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议题。通过整学期的学习后同学们对此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看法也会有所改变。这样对整个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有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思杨,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

[2]薛金爱.浅析《生物技术概论》的教学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6):224-225.

[3]王国霞,赵奇,杨玉珍,等.《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9-121.

第6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焦化含酚废水;预处理技术;厌氧水解

中图分类号:X784;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1-2214-03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eating Coking Wastewater with Phenol

ZHOU Hong-xing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angshan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Hebei, 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scop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erobic hydrolysis was introduced. Two treatment schemes of coking wastewater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king wastewater; and the coking wastewater with phenol was pretreated using the anaerobic hydrolysis technology and the content of phenol in treated water was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phenol in coking wastewat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naerobic hydrolysis technology was feasible in treating coking wastewater with phenol as the outlet water quality m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

Key words: coking wastewater with phenols; pretreatment engineering; aerobic hydrolysis

焦化含酚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两级废水处理的方式,第一级为预处理,将高浓度的酚(2~12 g/L)降到200~300 mg/L以下,并适当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然后进行第二级生化处理,使其达标排放。本文主要介绍了厌氧水解法进行焦化含酚废水预处理,该法可以大幅度降低水中的酚含量,回收酚钠盐,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设计两种焦化废水处理的方案,对处理后焦化废水中酚含量的检测分析表明厌氧水解法是一种可行的焦化废水处理技术。

1厌氧水解(酸化)法

1.1厌氧水解(酸化)法

厌氧水解(酸化)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废水处理工艺,它不仅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还可去除一定量的有机物,因而在废水处理尤其是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领域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1]。

1.1.1厌氧水解工艺的作用机理将厌氧消化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利用水解发酵作用,在短时间内使焦化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溶解,可溶性难降解有机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部分环状物开环,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从而减轻好氧阶段的处理负荷和对好氧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2]。

1.1.2厌氧水解工艺与厌氧工艺的区别①作用时间长短不同。厌氧水解工艺只进行到厌氧反应的第一阶段或前两个阶段,不需集气,时间短,易于指导实践,而厌氧工艺要经历三个阶段,耗时长,一般需集气。②作用菌种不同。水解工艺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兼性微生物,而厌氧工艺第三阶段的产甲烷菌是严格的专性厌氧菌。③作用菌种的特性和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水解工艺中的兼性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数量多,繁殖速度快,在缺氧(微氧或无氧,DO为0.3~0.5 mg/L)条件下起作用,而厌氧工艺则在厌氧(绝对无氧,DO为0 mg/L)条件下进行。

1.2厌氧水解工艺的特点

1)污水经水解处理后,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与CODcr的比值明显提高,可生化性大大改善,同时COD去除率不断提高,降低了好氧处理中对硝化菌的抑制作用,提高了NH4-N去除率[3]。

2)相对厌氧处理而言,水解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较短,水解反应一般在4~18 h内完成。

3)水解工艺运行稳定,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小,水温范围广,一般为5~40 ℃。

4)水解池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且反应器可在常温和低氧条件下运行,不需外界提供热能和氧,节约能耗,运行费用低[4]。

1.3厌氧水解工艺的适用范围

1)有机物种类。分子量大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硝基苯、染料的发色基团、苯酚、印染行业所用化学浆料PVA分子等。

2)工业废水种类。食品生产废水,啤酒废水,发酵、酿造工业废水,生物制药及合成制药废水,制革废水,石油化工废水,特种化工废水,化工染料生产及纺织印染废水等。

3)COD浓度范围。目前工业规模的水解工艺处理装置能够处理COD进水浓度10 000~15 000 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1.4厌氧水解工艺的影响因素

1)污水的水质。水解的难易程度随被处理污水的基质不同而存在差异,污染物的水解速率随粒径的大小而变化,粒径大的污染物水解速率小。

2)温度。水解酸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不很敏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小。

3)进水COD浓度。通过研究COD及其去除率的关系,可知进水COD愈高,其去除率也愈大[5]。

4)水力停留时间。有研究证明,COD、BOD5的去除率及BOD5/CODcr值随HRT的增加而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因此,选择BOD5/CODcr达到最大时的HRT为最佳值[6]。

2采用厌氧水解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实例应用

试验设计2个方案,分别为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和水解酸化催化氧化工艺。

2.1水解酸化好氧工艺

焦化废水中存在较多的易降解有机物,可以作为厌氧酸化处理中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初级能源和碳源,满足了厌氧微生物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共基质营养条件。水解酸化好氧工艺的设计步骤为:原水酸化好氧酸化好氧出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厌氧水解(酸化)阶段,第二阶段包括两次好氧一次酸化阶段。焦化废水经厌氧酸化处理后,可以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酸化阶段水力停留时间约24 h,好氧阶段为48 h。

焦化废水的酚含量为72.21 mg/L,经第一阶段的酸化后酚含量为23.1 mg/L,酚的去除率为68.01%。第二阶段的第一个好氧阶段,在好氧过程进行到24 h时,酚的含量迅速下降,酚的去除率上升至99.02%(表1),此后酚的含量下降速率变化较小,酚去除率变化也较小。经过两次酸化两次好氧处理后,焦化废水中酚的含量大大降低,出水中酚含量为0.19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第二类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去除率为99.74%。

2.2水解酸化催化氧化工艺

水解酸化催化氧化工艺采用酸化加催化氧化两个阶段处理,步骤为:原水酸化催化氧化出水。由表2和图1可知,酸化和催化氧化两个阶段在对酚的去除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前一阶段经过48 h的酸化过程,使废水中酚的含量下降到6.54 mg/L,去除率达到90.94%,而后一阶段,仅仅经过1.5 h的催化氧化,废水中酚的含量急剧下降到0.47 mg/L,达到了出水水质的要求。

2.3小结

将厌氧工艺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的厌氧水解处理焦化含酚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种方法酚的去除率均达99%以上,大幅度降低了水中的酚含量,可回收酚钠盐,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这表明厌氧水解法是一种可行的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同时由于不需要曝气而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在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能耗小并能达到一定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平,王彬. 生物法处理焦化废水评述[J]. 化工环保,2001,21(3):144-148.

[2] 徐亚同,黄民生. 废水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与异常对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尹承龙,单忠健,曾锦之. 焦化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给水排水,2000,26(6):35-37.

[4] 孙德智. 环境工程中的高级氧化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77.

[5] 杨元林,周云巍. 高浓度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探讨[J]. 机械管理开发,2001,64(4):41-42.

[6] 张瑜,江白茹. 钢铁工业焦化废水治理技术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28(7):5-7.

第7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轨迹 路线 生物考试

一、2007-2011年高考山东卷与全国新课标卷理综生物必修考查内容对比分析

(一)两卷共同点:突出主干,不回避高频考点

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种群与群落是近五年两卷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另外,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知识在山东卷中出现概率为1,课标卷为0.8,均为高频考点。

从分值看,山东卷在遗传基本定律、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等考点分值相对较高;而课标卷在细胞代谢、种群与群落等考点所占分值相对较高。

(二)两卷侧重点有所差异

细胞结构、生物的变异、植物的激素调节、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等考点,山东卷近五年出现的概率均为1,细胞增殖0.8;课标卷分别为:0.2,0.2,0.4,0.6,0.6,0.2。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山东卷中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2,0.6;课标卷却为0.8,1;遗传的分子基础两卷出现概率均为0.4。

(三)山东卷知识点覆盖面更广

山东卷出现了课标卷近五年没考过的考点:遗传的细胞基础、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山东卷中出现的频率依次为:0.4,0.2,0.6,0.6。

二、2007-2011年高考山东卷与全国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选修考查内容对比分析

(一)两卷选考题考查有明显区别

全国新课标卷,考查考纲规定的识记层次,选一单一,选三融入必修;而山东卷选修完全与必修分开。

如:2008年山东卷选修一:抗菌蛋白的分离、细菌的培养与利用;选修三: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及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全国新课标卷选修一:胡萝卜素的提取;选修三: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酶活性、细胞代谢、免疫。

又如:2011年山东卷选修一: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重要内容;选修三: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胚胎工程的应用等重要内容。全国新课标卷选修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选修三:生态工程 +细胞呼吸吧、群落与生态系统。

(二)山东卷选修题的命题更加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和选择的公平性

即能力要求层次,近五年无论考试说明对能力的要求顺序如何变,选一、选三均等效考查了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信息量、给予形式均接近。

(三)两卷命题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即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如:2010年山东卷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又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9题以原油泄漏污染为切入点,考查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第40题以生活污水净化为切入点,与微生物净化,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生态修复等内容相联系。

这类题目考查了考生对生物柴油生产流程和试管牛培育过程的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学、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这类型的题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使考查目标真正达到了三维,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

三、山东卷及全国新课标卷理综生物命题切入形式及背景对比分析

(一)选择题对比

山东卷知识点覆盖面更广,更注重内容的综合;而新课标卷选择题难度整体下降,题干简洁明了,考点单一,考试方向清晰。

例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题: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例如:2009年山东卷第4题: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二)非选择必考题

全国新课标卷非选择题必考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综合度相对较小,更注重难度梯度的合理设置,突出主干,考试方向明确。山东卷以模块内综合为主,适当进行了模块间综合,综合度相对较高,试题设计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精选模式生物进行系统考查,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和科学史。

例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0题以茎段纵切后分别浸没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弯曲度不同的实验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探究生长素浓度,考查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两重性。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2题从遗传图解出现的分离比入手,层层递进,考查了遗传定律的适用条件、概率计算及概率分析等。

第8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生物科学;交叉学科;编辑加工

中图分类号Q-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034-02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又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命科学原理和技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应用。目前,科学的协同作用及相互激励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随着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对生命科学的日益重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从已经获取的新的生命信息中,不断修改、增添各自学科的理论、定义,从而使得一大批生物科学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如生物地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光学、结构生物学、纳米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耦合仿生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伦理学等。

加工这类交叉学科的稿件,对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如知识结构、科学认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尤其是进行规范性编辑加工时,要求编辑具有掌握不同学科行业规范的能力。下面根据生物学与所交叉学科的不同,举例子说明编辑加工此类稿件的要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介绍稿件中遇到的相关学科内容的加工重点,至于生物学范畴内的基础知识加工规范,在此不再赘述。

1 与物理学的交叉

生物学与物理学交叉的学科主要有生物力学、生物光学、生物声学等,这类稿件中,除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加工外,主要涉及对数学公式、数学符号规范方面的加工。

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的特点是字母多(英文、希文等)、符号多(各种运算符号和数学符号)、层次多(上下角标、行列式、矩阵等),因此编辑加工难度较大,且极易出现错误。为了使科技类图书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使数学公式更加简明、规范、准确、直观,下面从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两个方面介绍加工要点。

1.1 数学公式

1)数学公式一般以另行居中排为原则。

2)公式前面,如上行末文字是“令”、“为”、“有”、“是”、“得”等字时,其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3)公式中常用的括号有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三种括号多重使用时,一般是圆括号外套方括号,外再套花括号。

4)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式不是特别复杂,则符号说明可在“式中,”之后按接排式的版式排(中间用分号隔开)。

5)公式需加排序号,采用阿拉伯数码,并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版口处。

6)公式中的主辅线要分清(一般主线比辅线长),并且主线要与运算符号在同一水平线上。

7)方程组在编排时应尽量排在一面上。

8)编排行列式和矩阵时,应特别注意元素的行列要上下对齐,每一行的间距要均匀一致,行距通常为半个字距;对角矩阵的对角元素所在的列应明显区分,不能上下重叠,混淆不清。

1.2 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的字体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主要有大、小写的区别,白、黑体的区别,正、斜体的区别。

1)未知量的符号,表示变量的字母、变量符号,以及表示点、线段的符号用白斜体。

2)集合符号用黑正体,如集合B。

3)矢量(向量)符号、张量符号、矩阵符号都用黑斜体表示,如力F、张量T、矩阵A。

交叉类稿件的加工中还应特别注意公式里出现的容易混淆的字符,如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容易混淆、英文字母O和阿拉伯数字0容易混淆、英文字母a和希腊文字α等。因此编辑在加工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标识清楚,以避免排版人员在排版时出错。

另外,一些物理学和数学家的名字也会有常用错别字,如“傅利叶”应该为“傅里叶”、“笛卡尔”应该为“笛卡儿”。

当然,关于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的使用还有很多详细的要求,以上列出的仅是生物类交叉学科图书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

2 与化学的交叉

生物学与化学交叉的学科中,主要任务是对化学式的加工,最容易出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处。

1)单箭头表示反应单向进行,双箭头表示反应双向进行。

2)化学元素符号用整体,表示反应组分数量的变量符号用斜体。

3)有机化学式中,化学键的键长要统一。

4)有机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和键号必须对准。

3 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包括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这类稿件的加工通常注意以下几点。

1)会出现数学公式和符号,加工重点见上。

2)有较多的计算机软件生成图或者屏幕抓图,因此加工时一定要注意图片的清晰度,图片模糊的话需要作者重新提供。

3)稿件中会出现较多的缩略词、简写,包括计算模型的缩略词、研究机构的缩略词、数据库的缩略词等,因此加工时要注意这些缩略词是否前后一致;同时要尽量保证这些缩略词的拼写正确。例如,“GenBank数据库”不能写成“GeneBank数据库”。

4)稿件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代码程序,特别注意,这时不能根据我们已有的编辑加工知识去随意修改,因为代码有其本身固有的格式。

4 与医学的交叉

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包括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医学影像学、生物制药、医学细胞生物学等。这类稿件的加工难点主要是一些常见医学术语的规范。例如,“罗音”应该为“音”、“爱滋病”应该为“艾滋病”、“抗菌素”应改为“抗生素”、“心肌梗塞”应改为“心肌梗死”等。

4.1 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

生物学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主要涉及一些生态学科类的图书,如水资源、森林资源、农业气候资源等。这类稿件的加工中,除了涉及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外,加工的重点主要为地图、插图类问题和数据错误。

1)地图、插图类问题。

(1)岛点差错(漏标主要岛点)。

(2)界限画法错误(国界、未定界)。

(3)注记差错(级别、字色、错别字)。

(4)区域设色差错(如台湾底色)。

(5)比例尺差错。

2)数据错误。

(1)求和、求平均值、计算增长率等错误。

(2)正文中的数据与表中的数据不一致。

(3)同一个数据,前后文不一致。

(4)文字描述与数据不一致,如“第一年是272t,第二年是230t,增长了……”。

5 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生命伦理学关注的是生物学、医学、控制论、政治、法律、哲学和神学这些领域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其通常会存在较大的争议。在这类稿件的加工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是否存在宗教、信仰方面的敏感问题。这类问题可能并不多见,一旦出现就要特别引起重视,属于政治性差错的范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科技类图书中会出现很多专业名词,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图书,涉及的专业类别很广,编辑的知识不肯能面面俱到,如果遇到不太熟悉的专业名词,一定要核查准确,确定是错误的字、词才可以改动,绝对不能妄改。关于专业名词,可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上进行核实。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类图书承载“介绍新知、推广技术、传播资讯、传承文化”的使命不断增强。因此,科技类图书的编辑应当密切跟踪相关学科发展前沿,以此为基础增强科技类稿件的科学性,判断稿件的真理性,提高稿件的逻辑性。作为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科技类图书的编辑要着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只有这样才能编辑加工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稿件。

参考文献

[1]张祖权.科技文献中插图编辑加工刍议.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1996.

第9篇: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的区别范文

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2.课程知识和技术多元整合的原则。3.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4.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5.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6.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变化的原则。

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要以市场为依托,用真正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培养市场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智慧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在教学模式上应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的局限,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适用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精简课程内容,达到“立足理论基础部分,突出操作动手能力,重在创业素质培养。”模块化教学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变和内在联系的学科。要求教授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师都必须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二是该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的关系,三是该课程与学生岗位技能的关系。有机化学是我们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中医药学系、生物工程系及化工系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为检验、药学、食品工艺、生物制药、化工工艺(化工相关专业)等专业的高职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从事药剂、药检、临床检验、化工生产等化学相关行业的实践工作打下较坚实的有机化学基础。“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研究”是创建有机化学精品课的关键。

通过到系部直接访谈及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对我院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医学和化工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状况的关系进行调查。初步结论是: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主创业,专业技能的高低和宽窄决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面。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有机化学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能从整体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富有成效。因此,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有机化学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这也正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

我们还重点调查了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毕业生就业层面,它们主要涵盖在这样一些领域:医院的护理、化验、放射、药剂等,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分析化验、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我们把这两项调查结果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挂钩,具体做法是:从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出发建立与之对应的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的内涵来决定课程模块的数量和内涵以及每门课程及每个课程模块的培养目标。得出的结论是,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体系的整合问题。因此,我们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有机化学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以下五大模块组成: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规划与建设;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应用模块规划与建设;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规划与建设;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应用模块规划与建设;医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模块的规划、建设。

模块化有机化学课程是实现高职合理教学衔接的基础,有助于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节。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模块化设计符合专业设置标准、学生个性选题要求以及市场需求,易操作、易推广。“医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规划与建设”其本质首先在于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课程模式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重视职业分析。其次是有机化学课程结构模块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不但能及时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受教育者的需要。最后是有机化学课程综合化。由于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是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绝大多数模块都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化的典范。只讲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内容,其余的留给学生自学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