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科学实践观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逻辑关系
1.按物体的属性求同与分类,建立幼儿初步的“集合”观念。这里说的“属性”是指事物的特性,例如,物体的颜色、形状、质地、用途、数目等。“求同”就是挑出其中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而“分类”就是按事物各自相同属性进行分组,“集合”就是指有相同属性的全体。发展幼儿的“集合”观念可以通过教师专门准备的学具让幼儿操作学习,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如果幼儿具备了给物体分类的能力,就说明他们已能概括(抽象)出物体的共同属性,这为他们抽象出同类物体的数量特征提供了前提,是认识数量的必要准备。
2.发展幼儿“一一对应”的观念以及确定两组物体的“多”“少”“等量”关系的经验。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对应能力已有了很好的发展,一般来说,幼儿3岁半以后是对应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在自发游戏中往往不经意地就运用了一一对应的方式,如在每个玩具车上放一个玩偶,他们运用最多的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
3.发展幼儿简单模式的经验。小班幼儿可以在教师提供的范例板的帮助下,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来体验有关“AB规律”的模式,如图形排列三角形、方形、三角形、方形、三角形、方形……这项活动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开头的”“后面一个”“再后面一个”“最后的”这样一些有关空间关系的理解和推理方面。做完这项活动后,再分别要求幼儿说说这些物体是怎么排的,这样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从语言的节奏中体验到次序的规律。另外,幼儿在开始玩这个活动时往往意识不到排列的规律,因此,要备有全范例板、半范例板和填空范例板三种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水平选择使用,教师也可根据不同幼儿的需要推荐他们使用某种范例板。除了形状变化的范例板之外,我们还可以提供大小、颜色、方向变化的范例板。
二、数和量
1.发展幼儿按顺序念数词和计数的经验。在数数方面,小班年龄段的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按顺序往下数,如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他们也不理解物体总数的含义,说不出物体的总数,有个别幼儿只能做到伸出同样多的手指来比划。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点数物体方面存在的不同困难,多安排他去完成计数5以内物体的任务,并引导他说出总数,即一共有多少个。
2.发展幼儿给大小系列和长短系列物体排序的经验。在学习物理量过程中,这一阶段的幼儿也表现出一定的学习潜力。如在玩套杯、套碗、套盒等活动中,他们能轻松地区分其中最大和最小的材料,知道通过对应的方式判断出相接近材料的大小,但是由于他们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量的比较中,还很难认识到量的相对性。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套杯、套蛋玩具等,引导幼儿两两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或提供与实物相应的排序范例板让幼儿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指出其中最大(小)或最长(短)的物体。
3.发展幼儿的时间观念。小班幼儿虽然还不能建立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概念,但对一些笼统的表示时间的词汇还是能够理解的。例如,表示时间段的有“早上”“晚上”,表示时态的有“以前”“正在”“后来”,表示时间长短或先后的有“很久很久”“一会儿”“先……后来……”等。由于表示时间的词语都与一定的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事件来引导幼儿学习和领会。
三、空间与形体
1.发展幼儿区分空间关系,尤其是以自身为中心指出物体空间位置的经验。空间关系的学习内容包括区分相邻的与分离的物体,如A、B、C三者,A与B相邻,B与C相邻,A与C被B分离,教师可以利用“间隔排列”的活动来进行空间关系的教学。对于空间方位知识,小班幼儿应该能够区分并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方位和以自己为中心的物体的上下方位,而且也能够区分和说出以客体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并能做出相应的向上、向下的动作,如向上举起双臂、向下蹲两次等。教师可以引导这一阶段的幼儿开始学习辨别前后方位,但是要注意他们所能理解的空间方位的区域仅限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如自己身体部位的前后方位,紧挨自己或靠近自己的物体的前后方位,离自己不太远且正对着自己的物体的前后方位等。
2.发展幼儿区分物体平的面与不平的面、封闭图形与开放图形的经验。几何形体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小班幼儿还不具备研究立体图形的能力,他们仅能从立体图形的某一面来发现简单的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关键词:数学意识; 学习动机; 探究学习
意识决定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制约着我们的动机。我们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构建学生数学意识,把握好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提高了,他们才会主动学习,才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问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有所发展。本文就如何构建学生的数学意识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会巧妙解决数学问题谈谈一些教学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我们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有关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益于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践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学意义的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有关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史。引导学生向数学领域靠近;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痛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参与热情。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概念以提高其判定意识能力
概念的掌握能提高认识能力,我们在渗透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本质很重要。由于初中数学中基本概念较多,很多选择题是根据所研究的对象的定义或基本性质二编制,因此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所研究数学对象的定义或性质,直接根据定义或性质作正确的判断出
例如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用反例来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叫做反例法。反例可选取适合某一选项的特殊值来验证已知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那么这一选项应排除;反例也可选适合某一选项的特殊值,验证已知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那么这一选项应排除。
例 11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若a2=b2,则 a=b
B. 若xy=0,则x、y同时为零
C. 若a=b,则a=b
D. 若a=b,则a=b
A选项中例22=(-2)2,但2≠-2排除;B选项中例0×2=0,只有一个为零,积就为零排除;C选项中例若2=-2,但2≠-2排除;D选项是正确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课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以操作体验为特征的合作探究活动
这种层次的探究活动主要以测量、制作、摆放、实验、游戏等外部手工操作活动为支撑,在对相关问题、现象产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猜想、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并作出逻辑解释。[1]
例1: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用硬纸片制作一个角
(2)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找出∠AOB(如图1)
(3)再把硬纸片绕着点O旋转180o,并画出∠A'OB'
(4)探索从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的某些结论:OA与OA',OB与OB'是一条直线;∠AOB与∠A'OB'是对顶角,∠AOB与∠A'OB'的大小相等,还可能发现:∠A'OB与∠AOB'也是对顶角,也相等;∠AOB与∠A'OB互补,……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探究活动不可过多停留在外部的操作活动上,而应及时上升到数学思维的层面上,这是数学探究活动的精神所在。
2.基于情境认知的合作、探究活动
有时候,为了使探究计划切实可行,根据学习任务的背景、特征以及知识生成的思维过程,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将探究活动镶嵌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展开,不仅能使探究活动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分析、思考过程中,丰富了探究的内涵,提升了探究活动的层次。[2]
例2:如图2,要测量一个池塘的宽BC,在不能直接测量的情况下,有人在池塘一侧的平地上选一点A,连接AC,BA。你能借助ABC知道池塘的宽BC的长度吗?请说出理由?
由于探究任务的一部分已经有所交待(选一点A,连接AC,BA),方向基本明确,而另一部分(如取AC,BA的中点D、E)则要学生自己猜测、思考、探索得出。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以探究活动为纽带连接起来,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挥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3.基于开放性问题的合作探究活动
将学习任务以一个或多个似乎摸不着头脑的开放性问题呈现,这样的问题一般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迫使”学生以“科学研究者”的姿态主动参与,认真尝试、猜测、探索,亲身感受和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
例3:完成下列计算:
1+3=?
1+3+5=?
1+3+5+7=?
1+3+5+7+9=?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
学生发现其中规律后,教师可以再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把这个问题推广到一般的情形,推出1+3+5+7+…+(2n-1)=n2。
构建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问题,设计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类型:①条件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即求解问题所需的条件或过多,或不足,或不够明确、完备,学生无法直接根据给出的条件来解决问题。②方法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即问题的求解思路、方法多种多样,且使用何种就去展开探究没有明确的暗示和导向。③结论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即结论不是唯一确定的,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可以探索出相应的不同结论。
总之,数学意识是数学创新思维活动的关键,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和空间形成的自学能力的反映,它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导、调节作用,良好的数学意识会使数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在数学意识下提高。因此,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我们要认真构建数学意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年第24、25期
[2] 《科教创新论坛》2012年第3期
[3]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编,《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
[4] 吉友勤. 《关于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思考》,初中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思考》,2007.12
【关键词】管理;设计;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国外一些学者的调查统计证实了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英国专家小组去美国学习工业方面的经验,他们很快就发现,英国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并不比美国落后很多。然而,英国的生产率水平同美国相比为什么相差得如此悬殊呢?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英国工业在生产率水平方面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英国的组织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英国快,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较高的管理水平。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美国经济上的强大竞争力与美国在管理科学上的突飞猛进显然具有内在联系。
如今我们这个分工日趋专业化的设计行业,设计专业的划分已经是相当的精细,一个设计师精通现代设计的每个环节已不可能,除了设计专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管理、营销方面的知识,才能够胜任分工合作过程中的定位和协作任务。这使得设计管理上升为一种使组织高效和管理优化的手段。计划工作对广告部门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管理的计划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计划工作是事先选择预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表现出管理在创新方面的能力。管理活动存在于组织活动中,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工作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设计一种组织结构,并使之运转的过程。组织结构的目的在于把人们承担的所有任务组成一个体系,以便有利于他们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企业形象管理是信息时代最新一代的管理,形象战略具有标准化、个性化的特点,对内可提高凝聚力;对外可提高竞争力。目前,人性化管理或管理的人性化已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成为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管理文化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社会商品与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消费。广告设计就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商品,通过创意性的思维,加以各种手段的表现形式,达到预期的商业效果。21世纪的平面广告设计得到更加专业化,广告艺术也脱颖于绘画和装饰而独具崭新的观念和理论化,同时,也使专职的广告设计界队伍得到迅速的扩大。据统计在2002年,国内户外广告总市值就达到了1447449万元,总投放额达到1145749万元,较2001年增长了20%,按照这样的增长,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以看出,我国的户外广告的市场地位正在大幅度的攀升,广告市场呈现出一派生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需求欲望也在不断深化,如何提高科技在广告行业中的转化,以及更好地体现这些科技的应用效率和效果?资源又如何配置和合理利用,浪费现象的发生又如何预防和杜绝?各部门如何地组织和协调?表现在计划、控制和领导方面的群体组织与预期目标的矛盾又如何得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要让我们的广告行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要让这个繁荣的景象更加繁荣。其实,有效的利用好管理的科学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以平面广告设计行业为例来分析管理所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
一、客户需求分析(客户提供公司的背景、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相关信息,以求达到量身定做的目的);
二、收集整理资料;
三、整体方案策划(方案,基调,风格,画册的印刷工艺);
四、平面方案设计
1、封面封底及内页2P的方案设计;
2、客户确认封面封底及内页1P的设计方案;
3、开始内页设计制作;
4、完成全部设计;
五、客户确认设计方案;
六、出黑白稿样,客户一校确认文字无误;
七、出喷墨彩稿样,客户二校确认大体色彩;(如有修改,则要求客户盯屏修改无误后出彩喷样稿)
八、客户通过后,签字出片打样;
九、打样送客户签字,印刷;
十、出货验收。
在这个流程里,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收集整理各种资料,使整体设计方案的产生都可谓之管理的决策和计划。我们要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就必须对客户,资料以及方案包括环境、时间、组织文化、伦理、风险态度、经验教训等各种因素进行大量的分析,并按照“Better,not best”(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原则进行决策从而开始计划。我们就会得到:做什么(目标和内容)?为什么做(原因)?谁去做(人员)?何地做(地点)?何时做(时间)?怎么做(方式、手段)?这一串问题的答案。然后第四个流程是进行平面方案设计,这一过程的开展包括以后的出稿、打样和印刷出货如果都能顺利的实施,我们也必须有一定的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的要素存在。这便摄入了管理的领导问题,管理的领导具有决策、用人、指挥、协调、激励的作用,也是和部下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现今,广告这一行业,它也是多人合作的一个集体活动,甚至有职能部门,产品化部门和区域化部门的划分。如此分化,组织的存在也就必要,它的产生具有提高部门间的合作,协调各种职能,引导成员贡献等积极的作用,大大有利于目标任务的完成。加之,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比如,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行业这一流程中,我们必须要和客户进行多次的对校确认,以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让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实现,这便是管理的控制的问题,控制过程在衡量成效,纠正偏差方面更进一步保证了目标任务的较好完成。最后,在决策、计划、领导组织和控制目标任务实现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决策目标的设立从而产生新的目标的情况发生,于是创新就产生了,它是维持的突变,也是对维持的一种超越。只有保持不断的反省,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的意识和敏感,我们的广告设计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景地。可见,管理活动的作用在平面广告公司的各个流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管理可以节约成本、控制预算,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管理还是形式创新和创意拓展的一部分。因此,设计管理具有行政管理上的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等作用。在广告行业实践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要让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得到最大效率的配置和利用,管理已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使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实施语文新课标必须面片的关健课题。新学生观,时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四大特殊意义。现阶段,教师宜来用的实践策略是:1.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4.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现今社会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学校方面却存在着“两种教育的矛盾依然难解”,“许多教育变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的严重情况下,使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新学生观,已经成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为此,撰写此文,参加讨论。
一、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
1、有助于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育观与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前者是对学校角色性质的认定,后者是对学生角色性质的认定。实践证明,无论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学生观决定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学生,因而,要端正教育观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塑造”的对象。不仅无视学生的鲜活生命,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还用种种预先设置的程序来束缚他们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参与。学生的这种被动处境,使一切教学改革黯然失色,最终使这个本来应该引领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的教育,背离了初衷,蜕变为语文应试教育。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唯一标准。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语文素养”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宽广外延的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人一个新的境界的综合体现,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又囊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个性人格等人文素质,就广度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深度看,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课程的这个定位,是正确的。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功用和意义,又恰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领提而毛顺”,立足于此,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实质改善
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虽然,学习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师生之间各种差异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一方面,“唯师为尊”,放任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学专制”,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不仅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潜能,而且,还给师生关系造成严重损害。它必然助长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滋生和泛滥,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引起师生的冲突和对立。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人们一直试图改变它,如提倡“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订立“师德规范”、“实行教学民主”等,但是,由于学生观没有改变,师生矛盾一直未处理好。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在新课程中,教师最适当的角色就是代表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好服务。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沟通、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一改“受管教”的态度,振作精神,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必须一改居高临下的作风,规范行为,做学生学习的向导、伙伴、榜样和顾问。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教学活动必然成为师生在特定情景中,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过程,成为一段最能够激发生命活力、张扬个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和创造力的美好经历。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这种情景中,师生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的品质及其在教学目的下契合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由于二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学生观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教学效果,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全由课本定调,教师“主导”。加上材、统一要求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学逐渐丧失了“人文性”和“语文味”,成为远离社会生活、不顾学科特点、排斥学生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的“填鸭式的灌输”,异化为“教师辛苦,学生受苦”的“时间加汗水”的考试训练。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基础就是“学习本位”。其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是民族的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汉语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综合性,祖国语文表达着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精微美妙的义理和感觉,而学习是无可替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所以,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决不是“考试范围”,或者“记问之学”,也不只是“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是要与生活相联系,以实践为基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好“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决不是教师“独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读剖析”,或者“题海战术”,也不只是“读、问、议、讲、练、看”的随机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语文课程就得以跳出课本和课堂教学的狭窄范围而进人生活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教师、学生个人聪明才智和生命潜能的尽情释放提供了大好时机。作为教学责任人,教师必然会在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全盘检讨和重建,并且,通过教育创造,使之成为更加完美的教育劳动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4、有助于课程目标的最大实现
课程目标体现着课程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要求,是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成效要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来反映,既包括同一学生本学段的状况,和此前各学段状况的累积,又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有学生的相应状况,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所以,要争取课程的最大效益,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考试的“工具”。不仅想方设法使课程目标与语文考试“接轨”,而且,还用“定升学指标”、“分层次上课”、“按考分搞奖惩”等手段,逼着学校和教师把所有学生都往升学的“独木桥”上赶。结果,只能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优秀者,也难以全面发展,是“盆景”,而很难是“大树”。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对每位学生负责。因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于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大业,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就特别注重基础,讲求实效:一是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二是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阶段目标”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同时,注意“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鼓励地方、学校和广大师生,根据教学情景的实际对课程建设的全面参与和自我调节。这样,既有利于摆脱“以课堂为中心”而造成的脱离实际、自我封闭,走向联系生活实践、自主创新,又有利于促进语文课程的民主化、现代化、适应性,建立语文课程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这样,必然促使不同岗位的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使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千方百计地辅助每位学生争取最大的学习收获,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异曲同工地满足“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要求。所培养学生,也就不只是些点缀风景的“大树”,而是壮丽的“森林”了。
二、实践新学生观的现实策略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行者。没有广大教师的正确实践,再理想的教育设计,只能是一纸空文。在现今教育“转轨”的过渡阶段,实践新学生观与实施语文新课标紧密关联,做教师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角色意识是个体在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上产生的一种直接影响角色行为的思维定势。实践新学生观,必须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进人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角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凸显,学生才可能轻松自如地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每位学生主观意愿的自由倾吐和个人潜能的尽情释放,学生才可能正常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是要礴下身子,让出位子。要坚决摈弃“唯师独尊”的观念,不在潜意识里视学生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权、思想情感表达权、行为方式选择权、学习时间支配权和兴趣爱好发展权等学习自主权,放手让学生做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是要启发良知,长善救失。启发良知,要从立志抓起。即启迪、激发学生“有志于学”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语文材料,通过正确认识人生、社会与“学习和发展”规律等途径,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当的心理需要发展为坚定的成才志向,进而转换成一种为实现志向而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自我教育机制,一种源源生长的自动力。长善救失,要贯穿师生交往的全过程。即不失时机地教导学生增长其优点,补救其不足。要时时处处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将来着想。要有长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领,达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要正视差异,互教互学。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差异。要明白,这种差异是自然的,也是变化的。从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变化性看,学无止境,人无完人,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现今学生通过家庭、社会、同伴和书报、电视、网络等媒体所获得的知识,早就超过了语文课本,只有师生互教互学,教学活动才可能正常进行。
2、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
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承传文明、启迪思维、浸润心灵、濡染世风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张扬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激励学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实践新学生观的重要途径。
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人们所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预定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渴望进步,憧憬未来,追求成功的心理,结合教学情景,适时提出诸如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以及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近期目标,激励学生产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锤炼学习本领的内趋力。
二是“信任”激励。相互信任,是师生交往的宝贵情感。教师的信任和赏识,对学生是一种最好激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十分关爱和信任的,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教师真诚期盼和由衷赞赏的,从而产生尊重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是“环境”激励。教学中的环境,特指由物质条件、精神状况、活动方式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要善于利用有助于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奋发向上精神的语文材料,将学习语文的志趣,转化为提高语文素养、打好成才基础的优良学风。
四是“示范”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直接受教师人格和教学示范影响。如果教师品格平庸、语文功底浅薄,将教学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气沉沉,只能损害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师品格高尚、语文素养深厚,将教学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的博大内涵和无穷魅力,体会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愉悦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价值功用,促使他们产生像追求幸福一样地向往着能够在这门功课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强烈欲望,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碍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呢?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要通过学习能力来反映,而这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要结合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力争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效。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语文游戏、演讲论辩、作文竞赛、调查访问、专题研讨、创新设计等活动,直接从实践与生活中获取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本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要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交流、总结学习经验等途径,帮助学生将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变为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多次重复相同或相似的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态势,是一种不用随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的学习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张,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新课标也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列人了课程的“总目标”。
一是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推出某种习惯的养成活动,要做好计划,选准时机。宜先将其作为学习常规,继而,在“实行—规范—再实行—再规范”的培训中,逐步习以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纳新。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墩而就,必须坚韧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学习习惯,也需要不断完善,适时调整。
4、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创新,是信息时代人才重要的优秀品质。“是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产生出从未有过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新课标特别将“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写人了“教学建议”。
由于语文富含人文性、审美性和思辨性,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体验性,由于新课程卸除了束缚教师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栓桔,提供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创造空间,所以,强化创新教育,大有可为。
一是培养创新品质。着重培养充满自信的品质、广泛关注的品质、独立思考的品质、求是求真的品质、标新立异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品质、坚忍不拔的品质、自我控制的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奠定人格基础。
二是培养创新意识。着重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变革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树立精神支柱。
三是拓宽创新视野。利用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问题求解、方案设计、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等教育情景,启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
一、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发展到今天,本科、高职、高专、电大等院校中都没置有该专业,20多年的时间里,学生人数激增。然而,这种过快的增长趋势背后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教育体制改革跟不上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大批学生设计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大不如前。在扩招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应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课程设置上突显自己的特色,并就自身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制定出适合培养学生向地域性和区域性发展和服务的专业培养计划。根据教育部(2003)8号文件规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我院也正是按照文件中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求,突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采用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教学环节,使我院的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并具有较强的地方和区域就业实力。
二、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建构
对于国内大部分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是为了设计入门做引导;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是把学生带进专业设计领域;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则是加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四年级的课程主要训练综合设计、表达和应用能力,为职业设计师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二年级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进入专业学习领域,但是他们对于各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相对零散,不能够有机地将各门课程进行联系和交融。我们通过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使学生尽快了解到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形成自身的理论和应用体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并在轻松的学习状态中融会贯通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让学生懂得怎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于实际工作。
1.课程体系的建构
针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要求,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我院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年级课程进行了体系的建构,见表1。这个体系把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并将各门课程进行有序的交叉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主要以景观设计Ⅱ、景观设计Ⅲ以及园林设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把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建筑装饰构造、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概预算及施工管理等课程融入到专业主干课程里面去,加强学生在专业主干设计课程中的的工程技术分析和应用能力。此外,还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制图基础课程中的Auto CAD、3D MAX、Photoshop和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构成设计、表现技法、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继续作为三年级专业主干课程的支撑,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并逐步了解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与应用
以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上学期的课程来说明体系建构的过程和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的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是景观设计Ⅱ,以这门课程为重点教学内容,贯穿整个学期。景观设计Ⅱ的主要设计内容是针对我院的一块空地做规划和景观设计,学习成果以图纸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建构的体系中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内容和以往该课程设计内容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第一,以往的设计课程总是模拟课题,教师给出原图纸,学生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而课程体系中经过几番教学改革,我们选用的是真实场地进行景观设计,并且场地基地图需要学生运用低年级学过的建筑测量学来进行场地测量,然后绘制出场地基地图,再在图纸上进行设计。第二,在景观设计Ⅱ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我们设置了建筑装饰构造和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两门课程进行交叉教学。对于学生在景观设计Ⅱ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地面铺装材料和构造,景观设施和小品材料和构造等实际问题时,都要求他们运用建筑装饰构造和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两门课程中所学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市场调查和实地实例分析,最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内容将成为解决景观设计中涉及到的材料和构造等方面的问题的支撑材料,并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材料和构造,确定设计图纸中各种景观要素的材料和构造的选择。
此外,在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考察和实地实例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后,把对材料和构造的认识应用到景观设计Ⅱ的模型设计和制作中去,并在模型设计与制作时,对学生再次强调各类材料的特性、各种胶结材料的选择、细部连接构造、模型制作工艺等,让他们在做模型时体验材料和工艺的知识应用过程。学生从市场考察、材料采购到按照景观设计Ⅱ成果图纸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较整体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先答质、量、度的概念
质,指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即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
量,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他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不影响某物为某物。
度,指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一种尺度、限度,是两个关节点之间量的活动区间。
再答量变和质变的概念
事物的变化、发展和运动通过量变和质变体现出来。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指事物内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有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其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最后答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联系、渗透、转化)
量变和质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其一,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其二,相互渗透,量变包含着质变,质变需要新质的量变的扩张,以至新质替代旧质;
其三,相互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在新的物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先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在唯物辩证法中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世界上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其二是指同类事物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即矛盾的个性,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指矛盾性质及矛盾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其二是指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其三是指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再答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相互区别,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其二,相互依存,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统摄个性;
其三,相互转化,即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转化。
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先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该社会的观念结构和政治结构,二者统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再答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反作用、构成矛盾运动)
其一,在社会形态,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
其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式看,上层建筑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和控制为经济基础服务;从内容看,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有损于经济基础的其他因素;从性质看,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上层建筑为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反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简述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先答人的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概念
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人的价值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即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即社会对个人满足程度的高低。
再答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提供条件满足需要、承担责任多做贡献)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应尽可能的担责任尽义务,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不讲个人的需要的满足,或者只讲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讲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
最后要提倡奉献精神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制度还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把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特别是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的服务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
先答肯定和否定的概念
肯定,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
否定,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再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自我否定、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其一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其二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指对新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先答社会存在的概念和要素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三个方面;
再答社会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
从意识的主体划分结构,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划分结构,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认识,其中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和非意识形态(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
最后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决定性、依赖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第二, 社会存在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 社会存在的阶级属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相互影响、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 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 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先答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基本关系和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赖;其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一种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的一种趋势;
再答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结、绝对相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体现在: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即两者相互依存;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体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先答一个命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三大基本规律以及本质、现象、必然、偶然、原因、结果、可能、现实、内容、形式等基本范畴组成的理论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再答四条论据(揭示动力、理解关键、根本方法、斗争焦点)
第一,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第二,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 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先答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它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它具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科学实践。
作用及四条论据(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
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及经验资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和认识手段;
关键词:教育实践能力;生物;探索;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23-02
实践能力是在有目的地探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科学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等。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师范生运用理论知识,从事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时所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高师院校师范生是一线教师的主力军。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环境下,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不再局限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培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时,既要考虑到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素养,还要考虑到生物专业的学科特点。本文就高师院校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备课能力、讲课能力、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能力和学业评价能力等。并且随着科技进步,高师学生也应掌握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能。
2.教育科研能力。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体制下,人们更加注重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正渐渐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一个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对班级中的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在班级中进行的,也就要求高师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
4.基于生物学科的实践能力。在生物课程设置上,除了理论教学部分,还有大量的实验教学。教师在对学生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还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并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当前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
1.课程理论教学。高师院校课程理论教学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外语、政治理论占最大比例;我国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借鉴苏联的办学模式,将系科专业与中学课程设置对口,专业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最大比例。在总体课程设置中,更侧重专业课程教学,对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较少。
2.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有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育实习等内容。其中,模拟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重要组成部分。模拟教学一般安排在教法课上进行,每节课安排几名学生讲课,师范生截取中学课程某一片断进行教学,任课老师根据表现给予评价;教育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二周时间,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的观摩,根据师范生的见习汇报,指导教师给予评价;教育实习以在实习基地试讲为主,第七学期进行5――8周时间,导师安排多是双导师制,实习内容与学校教学进展相统一,师范生实习结束后上交教学日志、实结等,以便指导教师进行评定、总结。
三、新课改对生物高师教育提出新挑战
1.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更广的知识背景。新课改提倡开设综合课程,如“综合理科”,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仅局限于生物学科知识,还应博通各科,融会贯通。只有拥有全面知识结构的教师,才能承担起综合课程的教学,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2.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只局限于讲课,教师应成为一名研究者,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尤其生物学科,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设计课程,大胆创新。
3.要求生物教师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新课改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广泛应用,灵活呈现教学内容的形式。这就要求生物教师需要具备运用教学媒体与教学设备教学的能力;应用互联网资源平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熟练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准确高效灵活的讲课的能力等。
4.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情感教学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教学,还要关注情感目标的实施。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以实现开设生物课程的最终目标。
四、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1.建设新型的课程体系。①明确专业课程价值取向。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从事教育实践研究的能力,即研究型教师。在专业课中减少“填鸭式”理论教学,有意识的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师范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注重对生命珍惜和热爱的情感教育,并发展师范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②完善通识课程,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还需教师掌握多方面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通识课程方面进行改革。增加多媒体网络、相关学科专业等课程的比例,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③开设科学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在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生物教学论组成的“老三门”课程理论体系中,加入现代教育技术、书法艺术、教师演讲等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2.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①延长实践教学的时间。当前实践教学时间较短,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应是一种全程的教育活动。每个年级都应开设实践教学活动,一至三年级教育见习,第四年的实践倾向于教育实习,并且将实习延长至12周。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②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是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平台。应选择可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学校,还应分别在大中小型城市和农村中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以便让师范生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③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指导教师不仅要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做第一导师,还要聘请熟悉中学生物教材、掌握课改趋势的中学教师做第二导师,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④建立新型、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高技能师资的关键。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加强督导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如访谈、实地考察、抽查等,对实习报告进行评估、考核。通过这种严格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原先因监督不严导致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的现象。
综上所述,高师院校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意义重大,需要紧跟新课程标准步伐,从课内与课外、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等各个层面综合设计。并且,师范生从职初期教师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仅靠高校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本文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做出探索,希望能为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波.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01).
[2]程成,雷体南,周春阳.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与对策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2).
[3]张玲燕,李远蓉.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简述[J].教师发展,2013,(11).
[4]兰英,郗海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0).
[5]刘,阎恩让.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
[6]叶叶.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刘影.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8]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
[9]孟娟.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10]贾晓秀.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
[11]高英慧.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师范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16).
[12]金凤,刘杰.高师化学教学中贯穿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13]郑玲,刘萍.新课程下高师生物类师范生教学素质的培养[J].高校讲坛,2010,(15).
[14]冯利,于海波,唐恩辉.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