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高中生理财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理财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生理财方法

第1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 培养 高职生 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要培养创新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要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思维标准、知识无活力等问题,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将某一课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成过程进行工作。其工作过程一般包括: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检验成果和评估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改变教师单项传播的呆板,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制定可行的综合项目,利于创新思维。教学项目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在选择项目时,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既要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要与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我们将教学内容按实际应用项目模块编写,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2.在制定计划、实施项目中,培养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学习、讨论,确定了自己的方案。学生每完成一步制作,会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引导他们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以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不断地去激励学生自强、自励,锐意进取,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

3.在项目的检查总结评价中,体验成功。在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和发现很多问题。学生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教师的评估总结也是学生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尝试到了实践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包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一是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二是较强的综合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三是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地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四是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许多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五是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六是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与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群体的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情境仿真模拟教学法

情境仿真模拟教学法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接近真实环境或实际工作的不同情境。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言谈举止和风度气质等方面的综合职业素质。

情境仿真模拟教学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学法的独有特点:一是企业环境仿真。该教学法模拟企业的环境,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仿真工作流程的设计都会使学生仿佛身临真实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去思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身处地处理真实的情境问题。二是职业岗位仿真。是由学生根据仿真情境设计需要,分别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的过程。不同的角色定位有着特定的工作内容,学生在模拟实践中还可以互换岗位,熟悉了解不同岗位的业务处理流程和岗位职责。三是业务流程仿真,包括企业内部的流程仿真。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熟悉了解不同岗位的业务流程。

四、模块教学法

模块式教学就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某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策略

在我国的学生群体中,寄宿制高中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寄宿制高中生和普通高中生存在很大的不同,他们都是过早的离开父母进行独立生活。通过对寄宿制高中生进行财经素养调查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提出解决办法和策略,帮助寄宿制高中生树立更好的消费观念,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能够独立生活和理财,从而使高中生的财经素养得到提高。

一、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结果

通过对寄宿制高中生采用问卷方式对高中生经济收入和来源、消费结构和水平、消费剩余和理财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一)寄宿制高中生经济收入和来源的调查结果

和外国的高中生相比,在我国寄宿制高中生很多都缺少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大部分的经济收入和来源都是来自于父母。由于寄宿生父母不同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家庭条件不同,所以导致每位同学每月的经济收入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位同学可以支配的金额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调查结果显示收入最多的同学每月大约有4000元左右,收入最少的同学每月有200元左右,同学们每月平均收入为600元左右。

(二)寄宿制高中生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

通过对寄宿制高中生的消费水平调查可知,寄宿制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每月的生活开支缺少一定的规划,大部分的高中生都缺乏金钱的支配计划,导致每个月的零用钱和生活费严重超支,甚至很多同学在后半月时已经将生活费全部花掉。另外,寄宿制高中生在消费总数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花费最多的达到3000元左右,最少的在200元左右。

(三)寄宿制高中生消费结构调查结果

在寄宿制高中生的消费结构中,主要的内容是伙食费、学习用品和书籍的购买等,除此之外在购买礼物、零食、观看电影和服装的购买等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花销。在消费结构中花费最多的则是购买零食和观看电影,其次是服装的购买和交通产生的费用,书籍和学习用品的购买仅仅花费了少量的费用。通过此类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寄宿制中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得到改善,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对其财经素养的培养。

(四)寄宿制高中生消费心理的调查结果

寄宿制高中生在进行消费时严重缺乏理性消费的意识,大部分同学都会将零食和饮食放在消费的重要位置,只考虑东西是否还吃而不考虑其是否有营养,很多的碳酸饮料等零食占据着同学们的消费意识。在进行日用品的选择时同学们都显得极其随意,这就充分说明了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不够理性。选择课外书时他们并不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课外知识,更多的是为了消磨时间。这些表现都充分说明了寄宿制高中生缺乏理性的消费意识,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和学校进行良好的诱导,使同学们形成成熟的消费观。

(五)寄宿制高中生理财意识的调查结果

在理财方面,由于学校和家庭缺乏对高中生财经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导致高中生理财的知识和意识都比较淡薄,缺乏理财能力。传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财经素养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多的孩子在加重享受着过分的宠爱。另外,在高中生中,缺乏财经素养的自我意识,大部分同学容易受到其他同学消费和理财观念的影响,导致理财能力较差。

二、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努力培养寄宿制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而这个时期是培养和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最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都要意识到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寄对宿制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对高中生的消费理念进行指导,使其能够进行正确的消费,培养其朴素且勤俭的优良品格。另外,高中生自身应意识到正确消费的重要性,逐渐的掌握正确的消费观是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才能更好的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学校和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同学们学习关于理财的知识,使其能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和赚钱的勤苦,这样才能使同学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二)家长应对高中生的消费理念进行指导和教育

在高中生的生活中,父母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在以身作则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合适的引导。另外,家长要不断鼓励且帮之孩子制定合适的理财计划,对自己拥有的资金定期进行预算和总结,并且要帮助孩子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家长应该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和生活费的控制等方法使孩子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尽快的学会理性消费。

(三)学校应适当对高中生进行财经素养教育

学校教育是寄宿制高中生形成正确消费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要将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课程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针对不同高中生的不同消费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鼓励和树立学生劳动获取金钱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这样才能使高中生拥有正确的财经素养意识。另外,学校要逐渐形成系统且完整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并根据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合理的教育和方法一定会是同学们树立正确消费和理财观念的重要途径。

三、结束语

寄宿制高中生的财经素养调查和培养是高中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调查的结果可知,高中生缺乏合理、成熟的消费理财观,学校和家长要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知道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马雨蕾,李晟齐.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与培养策略——基于中山纪念中学的调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4(20):48-51

第3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金融学习;创新能力;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7.09.091

1 引 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一切的经济活动都需要借助货币信用形式来完成,而高中生作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年龄较大的一个群体,提高其理财技能不仅影响着其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学校目前缺乏金融理财方面的教育,进而使得我国高中生对金融理财方面并不了解,缺乏正确的理财意识,因此在生活中养成了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无法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因此需要加强高中生对金融知识的学习,使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在金融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创新能力,进而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

2 高中生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现状

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的高中学校还是注重对学生基础课程的教育,比如语文、英语、数理化等,导致一些较为新型的教育课程无法得到实施,特别是金融理财方面的教育,因此目前高中生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缺乏金融理财教育课程

对于高中学校而言,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不仅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而且其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因此学校要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困难。不仅如此,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是其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关系着其未来事业的选择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因此在很多的高中学校中并没有设金融理财教育课程,学生缺乏统一的指导教学,也就无法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和培养其理财意识。[1]

2.2 金融词汇过于超越,学生适应能力较差

金融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经济科学,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和巩固,才能够更好地掌握金融知识。但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多而且复杂,无法抽出多余的时间更深层次地去学习金融知识,因此导致了自身所掌握金融英语词汇以及知识的基础较为有限,能投入到金融学习的时间更少。不仅如此,在进行教学时,由于金融学中涵盖了较多的高级词汇,所以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很多的学生因为无法适应“太过超越”的词汇,在课堂上无法真正投入学习中去,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失去兴趣,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2.3 实践教学中缺少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容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课时,习惯根据课本内容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进行“教”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在金融课堂上,由于知识较为复杂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死记课本内容,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知识也在不断地改革变化中,但由于课程的局限性,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忽视了现实生活中金融知识的更新性和时代性,因此学习过程中很难提高自主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学习金融知识时易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将语言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割裂开来,将两者分别独立起来,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中,比如金融知识学习课堂中,学生通常都是将外语和专业知识同时进行,形成两套平行的知识体系,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会因为教学方式的不一致,而无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易造成应用外语能力差、综合能力不高的现象。

3 培养学生在金融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进行金融知识的学习,除了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知识内容的传授之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结合实际进行自主创新,从而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金融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

3.1 结合情景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金融理财教育课程

在进行金融理财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通过情景教学模式的设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并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金融实践经验对高中金融课程进行精心设计,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统计案例与课程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创设,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金融实例通过课前收集整理,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通过展示,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分析,并根据自身的见解提出不一样的解释,开拓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从学生的数据出发,进行正确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金融课程的兴趣以及认识,从而完成教学目的,以便于生活中金融知识的应用。

3.2 结合金融英语词汇自身的专业特点进行创新

对于高中生而言,金融英语词汇太过于超越,导致学习过程中适应性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提高其对金融英语词汇的掌握。可以结合金融英语词汇所具有的固定性、相对性、简练性等特点,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在金融英语词R中,每一个金融词汇只会通过同一个术语进行概念的表达,而且词汇的意义之间是相互矛盾、对立或者关联的,不仅如此,正式的金融用语可以通过其明确可靠和权威性管理金融界、调节市场以及解决矛盾。例如:在英语中standby credit(备用信用证),不能用spare来代替standby;credit standing(资信状况),不能用situation 来代替standing;同样地,其相对性也可以表现为:supply/demand 供应/需求、deposit money/ withdraw money 存钱/取钱;而金融词汇中,还可以进行词义单一,通过特色从简表达:US($) US Dollar 美元,VAT(value added tax)增值税。[2]

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自身金融知识

生活中处处需要与“金融”相接触,而高中课程中,教师传授的是基础理,需要学生在课余进行自我的学习,从而提高实践经验,做到正确理财。通过自身的自主学习,及时更新金融知识,并结合教师课堂的知识,将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巩固和运用知识于现实,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对国际或者国家经济贸易方面的新闻实事了解,提高其对金融的敏感度,进行对金融知识的更新,从而扩大自身的知识领域,从不断地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4 建立梯度化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的金融理财知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确定,进而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而梯度化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教学的进度和难度等进行目标的确定。不仅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完成相应层次的学习任务,还可以在不同程度成就感的激励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提升个人能力,进而诱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努力。例如,教师在讲到金融中“supply/demand 供应/需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首先认识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将实际生活与基础理论相互结合,进行探讨,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认识,进而完成初定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高中金融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金融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4.1 创新能力培养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金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出发,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金融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可以加快学习速度,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4.2 创新能力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金融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提高学生科目的成绩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对于学生的训练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金融学习的兴趣,打破其对于金融的恐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3]

4.3 创新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生是没有挣钱的能力和时间的,因此学会理财可以管理好自身的压岁钱以及零花钱。对于高中生而言,在金融课堂上提高创新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了解到目前自身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促使学生理性对待自身现有的财富,进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 结 论

金融理财课程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独特的特点,也是因为目前的高中生仍处于未定型期,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还未成熟,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因此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与人交往时,都会存在着一些困扰。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缺乏对金融方面的认识,因此无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而在生活中,希望自己成为一位身心成熟的成年人,但因为自身年龄的限制,在面对事情的判断和选择中,往往容易怀疑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做事无法坚定果断。通过在学习金融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不仅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学会理性消费,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思维能力和对社会的反思能力在逐渐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学生有了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就容易形成一定的理财意识,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立海.对保险金融企业商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12):96.

第4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一、把握“有效”内涵,明晰探究内容

要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探究有效性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有效”。 关于“有效”,钟启泉教授认为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判断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是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他同时指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这样,作为促进课堂效率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其内容的设计必然引起我们的重视。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探究,从而使探究的效益最大化。教师在设计探究情境时,就必须明晰探究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所提出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要明晰,避免容易产生理解歧义或含糊不清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由浅入深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要让学生一听到问题,就能迅速的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教学目标——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设计的探究内容的思路:通过多媒体展示五组经典漫画——行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低收入者收入、个税的调节等引导学生探究“收入分配公平: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水平,逐层的明确问题:结合材料,能谈谈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现象;结合其中一种现象分组探究,能否找到解决不合理分配现象的措施;将每组具体的分散的措施我们共同尝试归纳总结。从这样几个问题出发,步步为营,深入浅出地由分析“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至由某一现象探究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

二、面向全体成员,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政治课的一个重要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素养的合格公民。所以,政治课堂教学探究活动更应该是所有学生活动的舞台。政治教师在设计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中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采取多种探究方式:如观察提问,制定调查研究计划,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等。教师要了解探究应该是多层面的活动。一旦探究活动是面向全体成员的,就可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促使全体学生都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讲《经济生活》“经济全球化”时,面向全体学生探究:你谈谈接触过的外国品牌的商品?你知道哪些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吗?除了这些商品外,你还能在其他方面谈谈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吗?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对经济全球化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然后简单归纳,同学基本上都把握了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很多同学为自己的观点和书本相接近而非常兴奋,教师趁热打铁,以“全球飞机贸易”作为探究经济全球化表现的切入口,再次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本课重点问题之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就迎刃而解了。 一个探究活动,如果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热情,或者探究了但是却收效甚微,学生并没有从中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这种探究活动,即使教师自我感觉再完美,也是无效或低效的。

三、立足探究整体,实践探究科学

政治课的探究活动应该立足于整体,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整体设计一堂课的探究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将探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如果政治教师设计的探究林乱不堪,缺少章法,学生就成为了探究的机器,虽然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根本无法把握探究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的思维处于凌乱的状态,从而最终无法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要使政治课堂探究活动有效,就要求教师必须设计科学的探究活动。

杜威在《逻辑:探究的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探究定义为“一种有控制的或有方向的把一个不明确的情境转化明确情境的转化行动。它把原初情境里存在区别但并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的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所倡导的科学探究在本质上与杜威的科学探究方法相同。如在讲《经济生活》“投资理财”时,教师围绕“如何投资理财,投资理财的原则”这一主题,设计了一探究活动:高中生小明的爸爸是一名教师,妈妈是一名医生,小明的爷爷和奶奶今年接近70,都是普通农民。

现在小明的爸爸打算用15万元进行投资,如果你是小明,能给他爸爸哪些建议。探究活动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就进行假设的投资,制定了具体的投资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正投资计划,努力使投资方案更具可行性,最后各位同学交流和评价各自投资理财方案的优劣。

第5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当“送宝贝理财礼物”,成为2007年“六一”儿童节的一个亮点,当金融专家呼吁理财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仿佛看到那些告别儿童节不久的青少年们的会心一笑。

生活在越来越重视理财消费的环境里,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只是被动熏陶,更是积极参与,秀出自己的理财消费方式。而这些方式的背后,是融合他们成长特征的不同于父辈的理财消费意识,这些意识是营销者要赢得现在的他们和将来的他们所必须领会的。

2007年“五・”黄金周期间,国内各家书店最畅销的图书莫过于炒股和理财方面的书。近期社会上的各种理财知识讲座也持续升温,学费标到每小时上千元。理财培训市场的红火程度大有超过传统的各类专业证书培训的趋势。

2007年“六一”儿童节,“送宝贝理财礼物”,教育儿童学会理财消费,成为社会一大亮点。

在中国加入WTO五年后的今天,毫无疑问,“理财”已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流行语,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已从单纯消费向理财消费的方向转变。而在这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中,有一群小容忽视的群体――青少年。

青少年:理财消费新族群

根据权威定义,理则不等于投资,理财是指消费者如何制订合理利用财务资源以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财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合理配置财务资源的方法和程序,目的是使财务资源成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助推器。显然,理财消费既包括投资型理财,如购买股票、基金、保险、债券、古玩字面等金融性产品,也包括通过合理选择消费方式提高财务资源使用效率的消费型理财。

从营销的意义上讲,理财消费主要是指消费型理财行为,理财消费是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更加理性,更加明智。消费型理财是消费者的一种现代消费观念,在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之前,消费型理财是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基本形态。

在西方,理财消费出来已久。中国自2000年从国外引入《富爸爸穷爸爸》这本算得上理科普教材起,理财就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关注。但是,当时这本书更多的是吸引了服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和部分有能力进行投资理财的成年消费者的目光。虽然这本书在当时也掀起了不小的销售热潮,但与眼下国内火热的股市和理财消费市场相比,这本书就有点“生不逢时”了。

随着理则消费的持续升温,不仅高校的财务管理或理财课程大受欢迎,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炒股的报道也频繁见诸各类媒体,理财消费者出现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理财消费的行列,中国的理财消费市场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小雄是生活在广州的一位高中生,由于是独生子,加上家庭生活条件较优越,他从小就生活在名牌的世界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学会理财消费了,前一阵子他在网上商店里看中一款二手的斯沃琪手表。这款手表的原价600多元,而网上的二手手表只需要240元。

如果按照小雄以往的消费生活方式,他只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到斯沃琪专柜购买这款手表即可,无需征求父母意见,但这一次他决定通过网上购买,一方面节省自己零花钱,另一方面也体验一下网上购物的过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小雄先在网上考察过网站和卖主的信用记录,接下来在网上与卖主商定在某大型商场里的斯沃琪手表专柜附近交货,最后来到约定地点,与卖主一手交钱一手交贷,顺利买到他喜爱的那款手表。

在中国的理财消费人群中,像小雄这样的青少年无疑是最具潜力的新群族,他们的理财消费观念值得特别关注,因为青少年消费者理则消费代表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影响企业营销创新的方向。按照青少年日前的理财消费意识和状况,我们把他们分成三类,并分别来谈可以采用的相应的营销策略。

针对“有财不理”类:布道型理财营销

自从我国实施“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以米,人们很快注意到独牛子女收入的“六个口袋”现象,独生子女可以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得到大量的零花钱。近年来,随着中国老百姓收入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们“六个口袋”的收入也在日益膨胀,特别是大城市的青少年收入更是可观,仅过年时的“压岁钱”就可以进账几千元。

过去,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消费处于“有财小理”状态。孩子们的零花钱大致有两种出路:一是由父母代管,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二是由孩子们自理,大人们的初衷是让孩子们自己购买学习用品,但许多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零花钱挥霍一空,用于购买零食、看电影、上网、打游戏、购买电话卡和Q币等娱乐享受类产品和服务。只有少部分孩子会同意将零花钱进行储蓄,更不用说选择其他的理财方式了。追逐世界名牌的消费理念,使大量独生子女已率先步入小康,甚至开始了奢侈消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萌生理财意识,但“有财不理”的青少年仍占不小的数量,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接受理财消费教育。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往往成为城市白领中的“月光族”或城市“负翁”。

对于这样的青少年消费者,可以向他们提供理财消费方面的知识,如通过时尚杂志、专业书籍和专业网站,在提高他们的理财消费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扩大时尚杂志和专业网站的受众规模:也可以为他们营造积分消费、会员制消费等体验环境,提高他们的顾客忠诚度。

针对“有财想理”类:价值诉求型理财营销

据万事达组织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收入是608元。大约有90%的学生收入主要来自父母的支持。一些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的人学生,在父母的支持下使用相当时尚的手机、MP3、高档品牌电脑,甚至把私家车开进了校园。家庭雄厚财力的支持,使许多青少年消费者意识到自己有财可理。

除了长辈们的财务支持,部分大学生的勤工俭学收入也非常可观。以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在校大学生洪战辉为例,在他带着妹妹上学的动人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是他通过力所能及的经商活动,不仅支撑了他全家人的生活,自己也曾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大款”。在广州,每年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就是大学生兼职的最佳机会,许多做兼职的学生收入不仅可以使在校期间的学费自理,而且可以有可观的积蓄。

近年来,有关理财的话题也在不断撩拨着青少年的欲望,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空间里。一方面是理财书籍和文章的大量涌现,使青少年消费者的理财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媒体对理财精英成功故事的大量报道,外国有巴菲特、索罗斯等理财天才,国内有炒股暴富的“股神”。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青少年消费者不甘心追随父辈梦想买彩票而一夜暴富的理财观念,他们希望选择更加现

代的理财消费方式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如果在5年前,在校大学生买彩票是一种常见的理财消费方式,现在使用信用卡、炒股和买基金等都是时尚的理财消费方式。哪位大学生如果于里还握着彩票,恐怕很快会很没面子。

当今社会中,许多青少年拥有的财务资源规模是其父辈无法比的,有了充足的财务资源就有了理财消费的可能。青少年意识到有财可理是中国理财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标志。

面对青少年消费者“有财想理”的消费观念,商家要重新认识中国青少年消费者的理财消费潜力。并且,不仅要看到青少年消费者巨大的消费潜力,也要看到他们的通过更加科学的理财消费方式使自己的财富产生更大效用的愿望。那种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只强调名牌商品让渡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忽视品牌所产生的理财价值将很难在竞争中立足。例如,多数青少年消费者都会追逐世界名牌服装,但昂贵的价格往往在父母心里产生强烈的冲突,严重的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如果这些名牌服装厂商在传播其品牌文化的时候,也提示消费者品牌带来的理财价值(保值),就会使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有所缓解,从而促进父母尽快作出购买决策。

针对“有财会理”类:维护提升型理财营销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的奢侈消费势头似乎有加剧倾向,经营奢侈品的跨国公司纷纷觊觎中国青少年市场,特别是名牌服饰、电子产品行业,许多跨国公司牢牢地抓住了青少年消费者的口袋,耐克运动鞋、索爱音乐手机、IPOD音乐播放器等,这些品牌已经渗透到许多青少年的潜意识中,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国际著名品牌了。但是,中国青少年消费者也并非都是只顾消费不会理财的“啃老族”,不少青少年消费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理财消费意识,愿意学习理财消费知识,也愿意实践现财消费方式。近年来兴起的许多新颖的理财消费方式都离不开青少年的推动。

1、网上购物是首先被青少年接受的理财消费方式之一。

他们认为网上商店为顾客创造的最主要利益就是价格低廉。正当许多人还在怀疑网上购物的种种风险时,青少年消费者早已通过网上商店购买书籍、电脑、服装和娱乐学习所需的电子产品了。

面对喜爱网上购物的青少年消费者,一方面,营销者需要让网上购物成为青少年消费者的丰要购物方式之一,这需要扩大网上销售的商品类别,扩大商品和品牌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要让青少年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网上购物为他们带来的理财价值是其他任何购物场所都不具备的,这就需要在网站上设计方便选择和价格比较的功能。

2、信用卡是大学生理财消费的重要工具。

信用卡作为一种银行发行的支付工具,其消费过程为银行、信用卡组织和商家共同创造了盈利机会,消费者也从中获得积分、特约商店优惠、网站会员等促销利益,以及透支消费等融资利益。如果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使消费者得到的利益进一步扩大,信用卡将吸引更多消费者。

万事达对火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79%的被调查者认为信用卡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理则。在大学生中,消费水平越高,信用卡的申请和使用意愿就越强烈。近年来,国内一些银行纷纷推出专门为女性消费者设计的信用卡,如广发银行发行的“真情卡”、“丽人卡”、“瑞丽卡”等。女人学生中,申请女性专用信用卡也是一种时尚,她们被这些女性信用卡承诺的更多的理财消费利益所吸引,同时对这些女性专用信用卡有很高的期待,一旦这些信用卡提供的服务不能超过她们的预期,失望和抱怨也就在所难免。

无疑,信用卡将会成为青少年消费者的必然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信用卡使用者,营销者要认清青少年使用信用卡与成年消费者有所不同,时尚、方便、节约等功能是青少年消费者喜爱信用卡服务的重要理由,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信用卡更有吸引力,为此营销者需要加强信用卡知识和信用卡理财方式的普及和教育,同时,关注这些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抱怨,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曾被评为“深圳十大生活方式创造者”的“壹卡会”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壹卡会”运营的通用积分方式,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商家,消费者无论足现实购物还是在网上交易,无论身处哪个城市,24小时均可以获得积分或兑换礼品。这些措施使消费者的消费产生了理财的效果,很受广大青年消费者的欢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青少年消费者在每次购买名牌运动鞋、时尚手机的时候,还能得到类似“壹卡会”提供的“通积”与“随兑”服务,一定会对提高他们的品牌忠诚度产生积极的作用。

3、“交换空间”是青少年理财消费的新社区。

随着互随网发展起来的“交换空间”,是青少年消费者学习理则的又一创意。传统的二手市场已无法满足青少年消费者的新需要。青少年消费者远没有实现财富自由,没有多余的现金可以自由购买商品,但他们曾经使用的物品却具有交换价值,特别是书籍、电子产品、服装等,这些物品通常是比较时尚、质量较好、功能价值还很大的商品,通过网上的交换社区,青少年消费者可以很快找到交易的对象,并在约定的地点进行实物交换。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交换双方在互惠的基础上满足各自的需要,据报道,此种实物交换往往与商品的市场价格无关,只要双方认为合适,交易就可以达成。

对于企业营销而言,在网上开辟青少年消费者喜爱的“交换空间”,有助于追踪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品牌的流通痕迹,这既可以作为竞争情报的来源,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当然,能够凝聚人气的“交换空间”也是传播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渠道。

4、互联网是青少年理财消费社会化的重要媒介。

第6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高考;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随着高考改革的到来,2016年福建省高考将采用全国新课标Ⅰ卷,不再自主命题。究竟新课标Ⅰ卷为“何方神圣”,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其庐山真面目吧。下面我将着重从试题特点、试题结构和高一年段的备考策略等方面来分析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试卷。

一、试题特点分析

从总体上讲,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试卷(以下均简称为“全国Ⅰ卷”)以考纲为依据,面向全体考生,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试题的选材关注民生,贴近生活,反映正能量

整份试卷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思想,选择和非选择都以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来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如选择第13题关于价格的改革;选择第16~17题关于依法治国;选择第21题关于安全生产;非选择第39题关于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等。

2.借助主干知识,强调能力立意

全国Ⅰ卷一直践行着“能力立意”的思想,以学科的主干知识为支撑,创设情境,重视考查学生学科的理论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如非选择第38题以“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该题命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解答此问需要考生先理解“政府应该如何做某件事”这个考点,再结合背景材料分析,提升知识,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理论基础、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能力。

3.组合型选择题(四选二)居霸主地位

在一份试卷中,如何更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理论功底?组合式选择题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的特点是知识的容量大,并尽可能扩大知识点的覆盖范围,凸显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综合比较、分析判断能力。2015年全国Ⅰ卷政治选择题有12题,其中组合型选择题(四选二)有11道题,居试卷的“霸主”地位。

4.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现代教学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来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显著特点。今年的试题仍注重对探究式学习的考查,如非选择第39(3)题“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该问没有固定的答案,考生如果思考角度单一,没有创新的表达能力,此问将无法得高分。

二、试卷结构分析

1.知识范围

我省考试内容是4个必修模块,时事政治和选修的知识。全国Ⅰ卷只考查4个必修模块和时事政治,没有选修内容。

2.分值比例

我省政治卷4个必修模块知识的分值比较均衡。全国Ⅰ卷《经济生活》的分值占比相对较大,《文化生活》的分值占比相对较小。

3.题型结构

全国Ⅰ卷有选择和非选择两种题型,与我省试卷是相一致的,其主要不同在于:

(1)科目排序

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选择题的顺序是地理、政治、历史;我省文综选择题的顺序是地理、历史、政治。

(2)非选择的题量

全国新课标Ⅰ卷政治非选择题只有必考题,有2大题共52分,每大题一般都是两个模块的综合题。如第38题,两小题考查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第39题有三小题,侧重考查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知识,其中第三小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而我省试卷政治非选择题由必考和选考组成,必考部分42分,只有一大题,4小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占一小题;选考部分10分。

三、高一年段,该如何从容应对三年后的“国检”

1.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高一是高中的起始年段,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础,将直接决定三年后“国检”的成绩。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个知识是怎样形成的,这个知识能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处理知识。比如,在讲解企业经营发展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手机为例,列举学生熟悉的品牌,如诺基亚、三星、苹果,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诺基亚手机会从辉煌走向衰落,三星却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苹果手机竟能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受到大家的追捧,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教师通过事例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剥丝抽茧,从而概括出影响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备课组在命制高一学年单元考试试卷时,特意出一些相对基础的题目,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的理论知识。这些题目学生的解答率会较高,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通过长期的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记忆和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并且对解答非选择题也大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学科的专业术语和完整阐述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而提高非选择题的分数。

2.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个体探究法

这种教学方式重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施过程为“创设情境―问题向导―师生探讨―练习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探究的主体,教师则是“引路人”。如在讲解消费心理时,我根据平常的所见所闻,创设一个情境,“新学期到了,母女三人一起到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的对话”。通过母女三人的对话,让学生思考她们分别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及时进行点评和解释,最后再配以适量的选择题加以巩固。

(2)小组讨论法

该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实施步骤是“指导预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点拨小结”。如在布置预习“做理智消费者”时,关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可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适度消费,反对两种错误的消费行为分别是什么?再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在上框题我们所学的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吗?我们是否要提倡贷款消费?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逐层递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重视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是以学生探究能力为主,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自主聘请指导教师的学习模式。高一的学生对经济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成立了很多研究性学习小组,就身边的经济现象展开调查研究,如家庭的投资理财;“双十二”营销策略的思考;实体店将何去何从;微信营销的效益分析等等,每一个课题均具有典型的学科性、时代性、实践性。其中有组学生就家庭的投资理财方式展开研究,他们先从自己家庭的收入和理财方式进行调查,发现有个共性,理财方式相对单一,投资方式存在两种极端:要么比较保守,要么比较冒进。然后再设计调查问卷,收集身边亲戚朋友投资理财的思想和方式等相关信息。该组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将调查的对象根据年龄段分成青、中、老年人三个不同群体展开比较;二是将调查对象的收入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展开对比分析。最后,他们还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收入群体,设计了投资理财的计划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都是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其中的指路人,学生确确实实明白了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当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阳.近两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和启示[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2.

[2]沈绍辉.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人才开发,2004.

第7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三个着力点:让学生生活充满七彩阳光

潍坊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开设阳光60分课程、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等全领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针对高中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薄弱环节,选准了三个着力点,强力进行突破。

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数百课程任你选

围绕“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察、科学探究、游览参观、自主学习”等6大板块,各高中各尽所能,全力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可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菜单。如“话说潍坊”、“谈高中生理财”、“金庸小说探究”、“大国崛起电视系列讲座”等200多个学习模块,就是潍坊一所高中为学生提供的课程菜单。潍坊一中还开设了家长课堂,让在不同行业有所成就的家长走到学生中间,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来自军营的赵富纪家长讲述的“兵器知识”,来自市水利局的王帮学家长带来的“水资源的利用与未来”的课题等,无不让学生们对家长讲堂充满了期待。

为丰富课程资源,潍坊市开展了“千名名家进校园”活动。把民间知名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潍坊百名文化名人、十大道德模范、劳模、企业家等请进校园,通过专题讲座、社团指导、技艺传授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滋养学生,用鲜活生动的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多彩的学习模块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地点和学生群体的选择性,为学生个性发展、主动发展提供了保障。

实践活动系列化――社会课堂为你开

为搭建起可供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学生双休日活动指导意见。在双休日,学生走进军营,走进企业,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高校,充分进行社会体验、校园体验、家庭体验、心灵体验。仅潍坊七中就建立了4个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潍坊的大型企业潍坊柴油机厂参观学习,到潍坊大型商场百货大楼顶岗体验,到当地知名民营企业瑞福香油厂调查感悟,通过“走进潍柴、体验百大、感悟瑞福”等系列实践活动,学生汲取了社会生活的丰厚营养,增强了学习动力。

目前,全市高中学校挂牌确定校外社会实践基地273个,校内设立“百家讲坛”45个,各类社团2312个,兴趣小组879个。每到双休日,在潍坊的各大企业、商场、社区,随处都会看到学生们愉快活动的身影。

课堂教学再变革――把思维过程还给每个学生

潍坊市把探索“轻负担、高质量”、建设自主合作高效的课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把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列为全市38个重点教育工作之首,实行经费跟进、专家引领、团队运作、集中攻关的策略。

首先,加强分学科指导,探索各自规律,强力推进“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辅导”的课堂教学流程再造,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

其次,全面推行分层教学。基于课程标准,对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培养方案:对优秀学生实行“课堂+兴趣小组”,充分放大学科学习的优势;对大多数学生,降低要求,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课堂;对后1/3的学生,实行全覆盖关爱工程,降低学习要求,挖掘潜力特长,帮助他们找准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功之路。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加强心理指导,教会学生选择,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的人生我做主”。

为什么潍坊的学校能够放开手脚大搞素质教育?关键是潍坊市确立了三个支撑点,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进行了评价改革。

改革了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评价办法

在潍坊,对县市区教育进行年度综合督导是政府行为,督导结果纳入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业绩考核中,并在每年“两会”期间在当地媒体公告,历来被党委、政府所看重,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在2008年规范高中办学行为过程中,潍坊把省教育厅的要求、标准、时限等一一列为督导内容,并赋予足够的权重,占了1/3还强。在评估方案总分1300分中,素质教育指标为430分,其中规定,国家课程课时计划落实指标占120分,规范办学行为指标为150分,因课程课时计划未落实被省通报一次扣30分,被市级媒体曝光一次扣10分。违反作息时间有关规定的一次扣10分,违反双休日安排、寒暑假及其他法定节假日安排有关规定的一次扣20分……对上述指标采取经常性督导的形式,结合潍坊市教育投诉中心的热线记录,不定期公布累计督导评估结果,年终以累计得分作为对各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成绩。这样,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就不仅仅压在教育部门肩上,同时也压在党委、政府的肩上。

建立健全客观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体系

改变过去主要以高考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学校的做法,对学校实行多元评价。这些改革措施让广大校长吃了一颗定心丸,解除了紧箍咒。潍坊市制定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校评估办法,其中的每一项指标无不紧紧导向素质教育的要义:

1、评价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情况。引导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能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课程。

2、评价办学行为的规范程度。从学生作息时间的安排、分班情况、课业负担情况、学校收费等方面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按照教育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来实施教学行为。

3、评价教师、学生的发展变化。通过身体素质、艺术素质、思想素质等反映师生发展变化的指标,引导学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持续发展。

4、评价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认可度。通过学生对学校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制度、管理等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教师对学校管理制度、教学条件等方面的满意度的评价,引导学校努力建设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5、评价学校的特色。通过对办学模式、学校管理、学科建设等某方面发展优势的评价,引导学校各具特色,各展所长,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6、评价学校的办学效益。通过师生发展水平、学校科研水平、学校争优创新水平等衡量学校的办学效益。

引导百万家长在素质教育新理念洗礼中形成科学评价观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实行多元评价了,但如果不改变社会上仍以升学率为评价标准评价学校的观念,那么素质教育仍难以全面推进。为此,潍坊市开展“家庭教育

进万户,百万家长进学堂”活动,深入推进“亲子共成长工程”,让百万家长接受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洗礼。市教育局主动承担了家庭教育的责任,组建了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邀请近百名全国一流的家庭教育专家到潍坊市广大城乡学校巡回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全市近百万名农村学生家长免费听取了先进家庭教育理念报告。潍坊依托全市中小学成立了1000多所家长学校,依靠专家团队培训了l万名班主任和优秀教师成为本土化的家教专家,自主研发了完整、科学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并形成制度,让每个家长每年接受8课时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其中,潍坊市的“家庭教育农村行”活动,被誉为新世纪的“农民素质提升运动讲习所”和“农民精神文化盛宴”。

大保障机制:督导责任区对高中办学实行无缝隙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潍坊市用督导责任区这个机制破解了义务教育学校加班加点、课业负担过重、课程开设不全等顽症,2008年又将此机制用在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上,根据行政区划和学校分布,把全潍坊市的64所普通高中划分为12个直接责任区。

督导责任区实行目标责任制,每个督导责任区由潍坊市教育局确定1名市级督学作为第一责任人,每个县市区(开发区)为一个督导责任分区,实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包靠学校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包靠的领导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

督导责任区督学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对包靠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随机督察,主要内容包括:

1、落实课程方案。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开设情况。自习课不得分配到学科。

2、作息时间。重点是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晚自习时间、睡眠时间、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

3、双休日学生活动。双休日学生自主活动与学习。两周(双休日)放假一次,不组织学生统一上课,不统一上自习,不统一辅导,不统一考试,不统一做同一学科的作业;取消统一上、下课铃声,允许学生自由进出各自的宿舍。双休日或晚自习教师不坐班,严禁教师有偿家教。

4、寒暑假放假时间和教育行为。按规定时间放假,严禁学校在假期上课和统一安排自习。

5、各种考试、培训、竞赛,教辅资料和收费。

6、文理分科时间和评价管理。

7、招生工作。严禁乱招生,严禁招收复读生,严格控制班额。

8、学业水平考试和学分认定。

9、高考信息管理与高考宣传。

10、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行为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8篇:高中生理财方法范文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创业不足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界也在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破解问题之道。但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和客观因素,而很少从大学教育自身内部去深刻反思。其实,大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滞后是导致其就业难的深层教育根源。

一、大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促发了人们经济意识的空前觉醒和不断高涨。这一巨大变化必然要求对全体国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必要的经济教育,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经济素质和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知识和能力。然而,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现状和问题令人困惑和担忧。

(一)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现状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对于经济教育普遍重视不够,各级各类学校至今未开设专门的市场经济教育普及课程。而中小学学生仅有的少量经济知识教育,也是在初中的社会课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中学到的。当前经济教育内容从总体看过于宏观,离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教学过程中又特别侧重知识传授,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学习亦仅限于死记硬背和应付考试。大学阶段主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公共必修课,除了经济类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经济类课程则以选修课程方式设置,门数很少,而且学生选修也多以完成选修课学分为主要目的。

反观发达国家,对于学生的经济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美国、韩国、英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都将经济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或独立设置课程,或者在相关课程中列出。如美国的家庭和学校从小就非常重视少年儿童的理财教育。在1960年,美国就设立了专门的经济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的经济教育。在高中阶段的经济教育中,设置了独立的经济学课程,具体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度量方法和社会管理目标等六大方面。再如,韩国的中小学经济教育内容都体现在社会课教科书中,以高中为例,其社会课(i)、(ⅱ)两个部分内容共计15个单元172个方面,内容全面且非常具体。在基础教育之上的大学阶段,各个大学开设的经济类课程门数很多,学生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与发达国家相比不难看出,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非常落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不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都缺乏对学生进行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经济能力(包括创业与就业能力、理财能力等)的培养,致使教育应有的经济功能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教育在个体层次要求上甚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背离。反映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把经济教育划入社会课或思想政治课,使经济教育从属于政治教育或德育,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是不合时宜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轻视经济教育导致大学生经济素质严重缺乏

学生经济教育落后导致大学生在经济意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济意识淡薄,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学生的经济素质明显落后于西方,大学生的经济意识与国外大学生相比至少落后3年以上,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高中生的水平。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现象,甚至千奇百怪的消费方式也闯入了学生们的生活,如:“红色消费”(生日大操办、考试宴庆),“灰色消费”(泡网吧聊天、打游戏),“黑色消费”(吸烟、喝酒甚至赌博)等现象。学生在校或毕业参加工作后,仍然成为“啃老族”、“寄生族”或者“月光族”。这些现象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学生经济教育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等,直接导致了许多“大龄婴儿”的出现。

二是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尽管学生从小就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和冲击。但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过强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很少理解和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活动,致使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致富观念、财富观念、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然而,大学生又是敏感群体,极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经济意识不断觉醒,这本来是好事,但是,由于法制建设滞后等种种原因,特别是缺乏对于国民进行必要的市场经济教育,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日渐膨胀,一些人奉行一切向“钱”看,把赚钱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这种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和冲击。现在很多学生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经济,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以赚钱多少为衡量标准,“唯钱论”思想也在校园内日益流行。

三是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业致富的理念和就业能力。不可否认,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的教育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致富和理财能力培养,以及金钱和消费观念等一系列经济素养的培育。经济教育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创业不足问题的深层次教育根源。大学生经济教育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就业能力不足,择业观念落后,造成毕业即失业,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毕业生迷恋城市舒适生活,不愿到农村就业,不能做到勤俭节约和合理消费,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理财意识缺乏;一些学生鄙视吃苦耐劳、勤劳致富,有的甚至梦想一夜暴富。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落后的事实。这也正是许多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在离开学校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生活和社会改革发展需要,有的甚至发生价值观突变、陷入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泥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经济教育滞后的认识论根源分析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于经济教

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误区。误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

(一)传统教育本质观导致轻视经济教育

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认识论。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塑造理想的人、纯粹的人和脱离现实生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总之就是要培养塑造出不受社会污染的、纯洁高尚的,甚至祛除了私心杂念、七情六欲的“圣人”、“真人”和“完人”。在此认识基础上,一方面,把教育仅仅看做是一种认识活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追求真理”的人,甚至不惜“朝闻道夕死足矣”。进而又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把知识视为客观、普遍、永恒的真理而加以灌输和传授,故此,教育完全可以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研读书本知识。这种专一、“求真”的知识精英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实践中注重文本知识的传播,而不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思想上把教育仅仅等同于德性教育,曲解“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德育为先”变成了“德育唯一”。同时,受上述教育认识论的影响,秉承着“知识即美德”,又把德性教育仅仅等同于知性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德育成了苍白无力、缺乏实效的道德说教。

(二)传统教育价值观对经济教育的排斥

传统的教育价值追求锁定在价值理性的灌输和塑造上,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人为地割裂开来,试图以价值理性取代或者遮蔽工具理性,甚至把工具理性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工具理性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防范和压制,而不是在承认并充分发展工具理性的同时倡导和谐价值理性的培育。传统教育在处理道德与经济关系上,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甚至把道德和功利人为分割、对立起来,主张“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倡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培养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圣人君子”。这种教育价值观割裂了人性的物质欲望和精神价值层面,致使伦理道德压抑甚至灭绝了个人物质生活需要和致富欲望。令人叹惜的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的经济意识不断觉醒和高涨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仍固守着这种已不合时宜的重义轻利的教育价值传统,无视生动丰富的经济生活对教育的需要和挑战,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坚持着“学而优则仕”传统下“止于至善”的古训和学做“圣人君子”的陈旧观念,羞于言商,耻于谈钱,“驼鸟心态”坚持到底。殊不知,无视或者逃避并不能否定问题的存在,更不能解决问题。大文豪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前言中说过:“告诉孩子们‘追求金钱是一种罪恶’就是教他们学习最厚颜无耻地撒谎,教他们最虚伪地堕落。”德育的实效性差与我们不能正视经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很好地处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直接相关。其结果必然是教育的经济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德育的效果也不可能彰显出来。正是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颇,导致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的实践。

(三)对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对经济的过度趋附与社会的过度亲和使当代教育迷失了自我,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笔者认为,这种批判或担忧在教育管理和运行层面上看,似乎是有道理的。的确,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欲望和现实利益追求合理化,人们的经济意识空前觉醒,致富欲望高度膨胀,传统的义利观被彻底打破。如果说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空前的,那么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深层次的价值观层面上。由于市场经济排挤着行政权力和道德情感调节经济的传统,引入法律手段和竞争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呈现出法制经济、资本经济和理性经济等明显特征,传统的“以义制利”的道德与经济关系转变为“以法制利”的法律与经济关系,使得工具理性和法律成为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运行的动力和基本的调节规范。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教育,加之价值理性并没能跟上人们工具理性膨胀的步伐,再加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对传统计划经济改革中摸索前进,相关法制法规不够健全,致使人们长期禁锢着的经济意识和发家致富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脱缰的野马突然爆发,导致产生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的倾向。“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提高,然而人们尚未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信仰危机。经济的快速转型与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重构滞后的矛盾是造成价值观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对于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挑战,人们不是考虑如何改革传统教育并积极开展必要的市场经济教育以主动应对,而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势不可挡的市场经济大加责罚,批评这是市场经济的所谓“功利原则”的消极影响和负作用,把一切罪名都推给了市场经济,使它成为万恶之源、众矢之的,其实,市场经济原本应是理性经济、法制经济,是诚信守约的道德经济,是世界各地广泛采用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人们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认识误区,在市场经济观念上的错误,乃至对市场经济对教育影响的过分指责和担忧,恰恰正是我们的经济教育严重落后所致。

三、破解阻碍经济教育的认识论难题

现实是残酷的,抱怨或者逃避都无济于事,但挑战往往也是和机遇并存的。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加强学生的经济教育,是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在思想和理论上大力破解阻碍经济教育的认识论难题。

(一)大胆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倡导和加强经济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教育认识论的局限。首先,教育不是培养抽象的“完人”,不是抽象的“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从抽象的完美无缺的人的形象设计出发而展开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或者神性“完人”,绝对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现实生活着的公民。那种理想化的、不切实际的、“花瓶式”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必须终结。其次,教育也不仅仅是德育,“德育为首”或者“德育为先”并不是以德育压制或者。排挤其他教育,更不能“德育唯一”、人文价值教育“独霸”。再次,知识教育不仅仅是为认识而进行知识教育,不仅仅是为知识而求知,不仅仅是为求真而求真。认识论是实践的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并为了实践的。认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求真,而是为了实践,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发展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早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关于脱离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 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认识与实践必须结合起来,科学知识和科学真理并非“价值无涉”,把科学与生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无视活生生的现实经济生活基础,这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求知与求职相结合的问题。

(二)破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立的魔咒

自马克斯。韦伯以来,人们在认识上逐渐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人为分割并对立起来,这个魔咒一直在折磨着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公民教育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也深陷这个魔咒之中,我国学生经济教育的最大阻力就在于此。一方面,在观念上坚守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主要在于价值和精神层面的培养和引导,虽然我们也提倡培养物质与精神、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尽管这种理想人的形象设计并不否认工具理性的价值,但思想观念上却更重视价值理性的引导,如学“做完人”等提法,主张“先做人后做事”,人为地把“做人”与“做事”割裂开来,甚至极力推崇价值理性,而压抑、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理性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于工具理性还存在着深深的顾虑或忧虑,这主要体现在惧怕工具理性泛滥或者膨胀会吞没价值理性上,造成整个社会价值沦丧、精神颓废。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是回避经济教育,绝对不能无视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理性对于人的生存发展、对于社会物质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当然,因为我们所建设和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然也不能重走资本主义社会工具理性膨胀、僭越价值理性的老路。

破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立的魔咒,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承认且充分发展工具理性,并以普世的伦理价值导引工具理性,使二者达到真正的和谐融洽或保持必要的张力,而不是各自僭越、彼此排斥,甚至互相吞并。工具理性是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是压制和否弃不了的,重新回到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以义克利”甚至“灭人欲”的做法,或是像康德那样武断地设定实践(道德)理性优越于其他(理论)理性,都是不合时宜的。当然,象一些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家所提倡的以工具理性否弃价值理性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转变把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等人为分割、二元对立的认识,承认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各自的存在合法性,认识到二者并不必然对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能够和谐共存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压制,而在于恰当的价值教育和引导,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工具理性在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健康运行。这才是我们的应有态度和合理选择。

(三)克服“鸵鸟心态”,勇于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