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美术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体操;审美教育;形体动作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119-02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内涵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1]审美教育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作为实施美育重要媒介的艺术体操,有着与众不同的美育功能。
“艺术体操是以美为基础,以优美性与艺术性为其特征的运动项目。艺术体操美是艺术体操运动与美的典型结合,是指艺术体操运动中所呈现的各种优美的身体姿势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2]它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美、动作美、器械运动美、神韵美以及音乐美,是一种表演艺术的综合体现。艺术体操作为动态美的特殊艺术,它以人为对象,以人的运动为主要表现手段,从而反映了人与运动本身的关系。艺术体操技艺自身发展的规律,给探索艺术体操美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它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美。这就是说,艺术体操美是艺术体操运动与美的典型结合。艺术体操美不仅通过人的意识活动所感知, 而且通过人的创造活动所表现出来,从整体上表现了人特有的结构美、造型美和意志品质美。所以,艺术体操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学生能在练习中感受美、鉴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因此,艺术体操是一项审美特征很强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发展协调、柔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增进健康,还能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也得到美化。
一、树立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
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通过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动作与器械配合美,以及教师语言、行为美的充分展示,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不懈努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表现出美的动作,听到美的音乐,抒发美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所以,艺术体操教育是培养学生美的感染力、鉴赏力、表现力的最佳途径,也是美育教育的最佳途径。
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通过身体动作力度、幅度、速度和姿态造型变化,以及与轻器械的结合,展示人体美和物体运动的自然美,表现均衡、和谐、自然、优雅等人体运动的外在美和蕴藏在肌体之中的刚柔美。也就是说,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由于艺术体操动作舒展、协调、连贯,舞姿优美,具有表现力,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培养表现美的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体操就是充分展示美的运动项目。比如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可以将芭蕾舞把杆动作作为练习手段,使学生通过严格的“擦、踢、蹲、跳”基本动作练习,掌握“开、绷、立、直”的基本姿态,达到头正直、肩下沉、背直胸挺、收腹紧腰、提臀的效果。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各种舞姿、波浪、屈伸、摆动、转体等动作练习,使练习者身体各器官系统协调发展,肌肉丰满结实、体态匀称、动作优美,在运动中提高协调性、灵活性,从而使形体塑造得美丽动人,充分体现出人体的美。
(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形体美
健康的形体美是人体最本质的美。健康的体魄和优美的身段是人的整体美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可以利用徒手和手持轻器械练习,使全身各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衡发展,身体柔韧、力量、协调、灵巧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消除体内脂肪,形成健美的体态和良好的身姿,使学生肩胸打开、头颈伸直、四肢拉长、身体曲线优美,从而摒弃紧胸束腰、追求“竹杆”体型等不正确的健美行为。
具体说来,要通过科学的教学和运动训练,促进学生身体的健美发育,从而获得匀称的体型、优美的姿态、坚强的骨骼、秀丽的皮肤和健康的气色,使人的体格塑造得更加完美。体育美学中,有许多原理与艺术体操演练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教育功能是紧密相连的。如可根据匀称、比例原理,进行形体美的教育,使学生在自然姿态即坐、立、走方面形成正确的姿态;根据节奏、韵律原理进行韵律美教育,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节律的音乐,实现对学生节奏、韵律感的培养;根据对称均衡、多样统一、协调对比的原理,采用个体的健美造型、群体的最佳组型以及丰富多彩的队形变化等手段,进行造型美和装饰美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动作美
动作美主要体现在动作的表现力上。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地调节参与运动的各肌群间紧张与松弛的关系,准确地运用和控制在不同空间及时间上的肌肉用力程度,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使动作完成得自然、协调、流畅,给人以美的感受。作为艺术体操的灵魂,音乐使艺术体操的表演更具感染力,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教学中,如果选用音乐的节奏与情感、动作的节奏一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提高练习的兴致,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动作的节奏感,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合理掌握“力”的运用,达到准确、轻松自如地完成动作,并充分表达音乐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体操教学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活动。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学活动中的美学因素,把教学与学生的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努力使动作融合到学生自身的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要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品味各种美,从而学会创造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鉴赏美的能力,把握创造美的原则,抓住创造美的方向,并从自身特点出发,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逐步完善创造美的才能。在高校开展艺术体操教学,有些学生尚属首次接触,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战胜腼腆、畏难情绪,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在练习中能以正确的动机,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毅力追求美、发现美、辨别美,并将这种意志力转化为行动,努力克服不足,尽情地展示美、创造美。
追求美是艺术体操的生命,是艺术体操的灵魂。要按照美学原则,把各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美的艺术。一套高质量的成套动作是在音乐、形象、动作、舞姿、线条等各方面追求美、创造美。在教学中,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巧妙地把技术动作、音乐的节奏及人的风格有机、和谐地组织起来,将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只有将高难的技巧、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旋律、协调的色彩、感人的艺术形象综合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令人心驰神往。所以,在艺术体操中,绝不能把技巧、舞蹈、造型、音乐等看成是独立的、个别的,而应该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民族风格中,使其成为一个浑然的整体。
四、陶冶美的情操
艺术体操练习需要一定的力度,因此,在练习中,可以加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腱韧性、弹性,同时,也发展了肌肉柔韧性。艺术体操练习必须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这样可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忘却疲劳,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提高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培养乐观进取的精神,陶冶美的情操。艺术体操的美育功能还表现在对人内心世界的美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自觉通过艺术体操实践活动塑造美的情操、美的灵魂,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诸多方面的美,进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实现思想的升华。
艺术体操中的美育教育所反映的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活动。它通过形象的动作,把人类的美好情感、崇高理想在舞动的瞬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由此可见,艺术体操是人类用身体表达自身心灵的艺术。艺术体操中表现的人体美是自然的、全面的、多样的、和谐的、动人的,它所展示的千姿百态的人体语言强烈地震撼着每个欣赏者的心灵,产生强大的共鸣,进而获得绝妙的、完善的审美体验,陶冶欣赏者美的情操,使其受到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5.
[2]全国通用教材编写组.艺体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特点 文化功能 素质教育
音乐是一种特定属性的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具有辅德益智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西方,音乐教育向来被十分重视,西方教育界从六个方面明确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一种基本形式;(2)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独特艺术;(3)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4)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5)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6)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这六个方面实质上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的,对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知。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情况,尤其是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美国政府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并断言:“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①
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功能;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也是推动我国求学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
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因此,它成为培养学生美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典型形象,生动深刻地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富于理想,充满激情,并能获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国古代重要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音乐的功能“清晴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白度得数而有数。大小相成,始终相成,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对于音乐艺术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认知,我们今天更应该从我国音乐文化传统中认识到音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意义。音乐艺术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多欣赏音乐,常处于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变化和升腾出无尽的想象。所以人们总喜欢把音乐与舞蹈体操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是一种延伸生命的动势,一种由身体来执行的运动形式,在这种内外互动的方式下,来达到了强体健身的目的。②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因此,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铸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灵,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三、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一、现代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空间环境既有满足相应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精神因素。
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这正是以人为中心,为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生产的室内空间环境。从广义上讲室内设计是一门大众参与很广泛的艺术活动,是设计内涵集中体现的地方。室内设计是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条件的重要活动,通过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进行功能与艺术的设计,使空间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二、室内设计的功能美
如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室内空间的合理划分和室内设施的功能性显的尤为重要。功能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显着,人们对物的功能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而是由功能性提升为功能美。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充实其精神生活,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所形成的功能美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极其重要。室内设计的功能是物质的,也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室内设计功能美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和功能的合理规划上。
[关键词]电影音乐;艺术表现;美学特征
电影集中了戏剧、人文、美术、舞蹈、文学、音乐、语言、自然等多种艺术或可以艺术化的因素,是人类艺术的精华。在众多艺术元素里,只有语言和音乐是观众必须通过听觉进行感受的。语言是基础,音乐则在表现电影艺术、渲染电影气氛、节奏控制和情绪调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电影音乐及其艺术特点
顾名思义,电影音乐就是融入电影中的音乐,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与其他音乐体裁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以电影内容为基础,包含可视信号。从电影的演变过程看,声音都是后期加入的元素,音乐也不例外。在有声电影出现的初期,由于音像制作水平较低,加入的音乐等声音元素反而破坏了电影的艺术效果,因此更多的是在电影放映时,请钢琴师和小提琴师即兴伴奏。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音画合成技术的提高,人们发现音乐在不影响电影内容和节奏的基础上,具有烘托电影情节、渲染电影气氛等方面的天然优势,由此电影音乐诞生了。
电影音乐的艺术特点就在于它是依附于电影的,除开主题歌与背景歌曲,电影音乐如果离开了电影本身,其属性就可能丧失全无而成为一般的音乐,甚至是噪声。可以说电影与电影音乐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前者是本质,是艺术结晶,是艺术和商业化的最终产物,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反映前者的内容,其主体必须符合前者的艺术展现需要,保证两者的风格统一。电影拍摄的基础是剧本,是场景描述,而不是音乐类型。电影音乐必须与电影画面紧密结合,并遵循电影叙事的时空关系,其内容、结构、长度、语言类型和表达方式,是否完整都必须由电影的要求来决定。
二、音乐在电影中的审美功能
传统上,审美依靠的是视觉。但是在电影中,由于观众同时会接收画面、音响和语言等多种艺术元素,因此在审美上,必须将三者集中置于电影背景中进行体悟和考察,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艺术审美感受。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声音与画面相互融合。这是电影音乐区别其他音乐的最大特点。电影音乐表达的内容是画面、文字、音响和人声等其他电影艺术元素所无法表达的东西,如情绪感受、理性认识、思想升华等。因为人从电影画面上得到的是视觉上的美感,而只有音乐才能让观众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观众结合视觉和听觉信息,能对电影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促进画面与他们的情感互动,可以说音乐是艺术的粘合剂,也是催化剂。另外,电影音乐有时候的“纯洁性”,可以对电影叙事的客观性和具体性进行补充;相反,音乐本身所具备的具体性和明确性也可以从画面得到补充,两者达到高度统一,审美特征有机结合。(2)电影音乐的审美指向性。电影中的音乐是有目的的存在,或反映主人公心情,烘托影片气氛,控制影片节奏等。总之,它必须受到电影情节和画面的制约。如在反应主人公内心情感时,观众从视觉上得到的审美特征是最直接的喜怒哀乐,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对这种内心进行一定程度的渲染。又如,电影逐渐走向时,观众的审美更多关注在多角度变化的画面,局促的电影节奏上,衬托的音乐也必须具有紧张、刺激的审美特征,因为只有这种明确的指向性,才能保证音画一致。
三、音乐在电影中的艺术功能
电影音乐是以电影为载体的特殊艺术形式,其内容必然为电影服务的,因此它具有较为特殊的艺术功能,如渲染背景、烘托气氛、调节观众情绪及给予观众更强烈的艺术冲击等。
1币衾质惴⒌缬爸魅斯的情感
电影是艺术,而艺术是对生活的升华,因此其也承担了弘扬善良、美丽,鞭笞凶恶、丑陋等责任,即电影的抒情功能,而抒情功能最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描写,以及一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和心境,而这也正是音乐的表现力所在。观众通过音乐的抒情,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物,并形成对人物的喜爱或憎恨。还有一些电影本身就因为音乐的抒情功能而闻名于世,典型如《阿育王》《音乐之声》《魂断蓝桥》《飘》等,它们因为优美的电影音乐,使得其本身有了更丰富的情感色彩,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也更为鲜明。如《梅兰芳》电影中,梅兰芳第一次见到孟晓东的那种惊喜,但又必须掩饰的内心情感,孟晓东对梅兰芳的爱慕以及适度释放的情感,都通过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当马小军看到米兰,电影音乐《乡村骑士》序曲就会响起,优美舒缓的旋律再配上慢镜头的恰当运用,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气氛,很好地表达了少男的初恋感觉。还有如《泰坦尼克号》,每当男女主人公靠近时,《my heart will go on》背景音乐刻画了一种非常浪漫的气氛,这种音乐带给观众的印象,可远远超过男女主人公关于爱情的对话。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也有一段激情、但又悲伤的音乐,描述的是钢七连解散之后连队出去打靶的场景,大雨磅礴,音乐骤然响起,钢七连被解散的悲伤之感油然而生,此时战友之情,“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深入每个观众的心。总之,画面与音乐的准确结合,不仅使得音乐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关键的是它传递了主人公的某种情感,如音乐音高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经历,低沉的音乐刻画气氛沉默的场景等。
2币衾咒秩镜缬捌氛
不同类型的电影有不同类型的音乐、剧本和演员的演技是好电影的基础,音乐则给好电影配上华丽的外装。优秀的电影或有深刻的内涵,或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或两者兼而有之。可以想象《金刚》如果没有气势磅礴的音乐,即便金刚最后矗立在高楼顶端也不会震撼观众的心灵;同样,《魔界》三部曲,其背景音乐时而低沉,时而高亢,舒缓有致,对电影气氛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其他优秀的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角斗士》《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等莫不如此。好的音乐背景可以给观众强大的心理压力,或心理暗示,或心理期望,这使得观众更加容易陶醉于电影本身。如果说无声电影时代,电影靠肢体语言,观众靠理解和想象来达成艺术交流的话,有声电影时代声音则成为双边沟通的桥梁,电影通过声音直接抵达观众的心灵深处,这是观众的需要,也是电影本身的需要。
电影音乐渲染气氛包括环境气氛、时代气氛、民族或地方色彩等。如《美国往事》中的背景音乐就渲染了20世纪初纽约的街头气息,繁荣且繁杂;《教父》根据不同的场景,其背景音乐渲染了不同的气氛,有婚礼的喜庆、黑帮交火的局促紧张等。又如典型的描写印度的电影《纽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阿育王》《未知死亡》以音乐表明这是一个具有印度特色的电影,其主人公的服装、肤色、建筑等无不彰显着印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不需要通过介绍或其他语言提示或暗示。音乐渲染气氛比较明显的是恐怖片、惊悚片,这些电影一旦脱离音乐,其恐怖和惊秫就无从谈起,如《变种蛇患》,船员好奇地打开装异种蛇的罐子,当蛇蹦出时,音乐骤然响起,又骤然无声,配合蛇的运动轨迹,对观众造成极为强烈的冲击,“恐怖”与“惊悚”感油然而生。
3币衾至贯和推动电影剧情
电影艺术的展现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每一个场景,每一句话都交代清楚,但是音乐是不占空间的。另外电影都是通过后期制作,剪辑而成的,在连贯上必然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展现,音乐则可以承担这种功能。电影史上无数的经典影片都有经典的音乐伴随着。在电影中,音乐有时就像一条锦带,把一些分散的、跳跃的镜头串联起来,这就是音乐的连贯作用。如《花样年华》,电影中不断出现带有拉丁风格的主题音乐将影片的节奏以及人物的心理把握非常到位。还有电视剧《越狱》,片头出现的富有节奏感和紧张感的音乐同样给予观众深刻的认知感;《24小时》中,也会不断重现时间的滴答声,让人感觉到时间的异常紧迫,以及对主人公命运的担心。还有一些电影,通过唤起观众回忆的功能,将剧情前后连贯的也非常得体,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及日本故事片《砂器》。在《砂器》中,主人公从一个贫苦农民奋斗成为一个钢琴家,但是当他每次演奏《命运》时,伴随跌宕起伏的钢琴伴奏的画面都是主人公艰难童年生活的再现,音乐这种唤起回忆的功能将主人公的命运和画面的情景有机结合,使得观众对电影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著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重复的悲伤音调不断重现,它既概括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又传达了电影创作者的拍摄意图。
音乐不仅连贯剧情,还具有推动剧情的作用。本质上是剧情决定了音乐,但是剧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必须借助音乐对其进行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促进电影剧情的进一步发展。电影的剧情,除了剧情片,传记片一般较为平淡、压抑,如《美国往事》《美国美人》《生死朗读》《阿甘正传》《美丽人生》等,别的电影则讲究平缓――逐步过渡到,或――平缓――的节奏,这种抑扬顿挫之感,观众只通过画面是不能很好的体会的,因为画面本身没有所谓的抑扬顿挫,而一旦加入声音,通过音画结合,观众的理解再容易不过了。如电影《金刚》,前40分钟都是平淡的市井生活,金刚出现之前,音乐优雅,舒缓,透露出很温馨的背景,随后探险家乘船只向岛屿进发过程中遇上狂风暴雨,背景音乐变得局促、紧张,观众被深深地吸引。电影的真正则体现在金刚出现之后,气势磅礴的音乐背景给予观众极大的心理压力,电影结束之后,音乐回归平缓,观众缓过神,回味无穷。
四、结语
电影音乐的作用是多样的,除了本文所介绍的抒发主人公情感、渲染电影气氛、连贯和推动剧情作用,还有提高电影的艺术品味、唤起观众记忆等作用。电影音乐依附于电影本身,通过声画结合,观众对电影会有更深刻的、更立体的认知。它不同于其他音乐是因为它是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影片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营造更丰富、更生动、更真实的电影情节,大大加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王维克,卢冰.浅谈电影音乐美学[J].电影文学,2008(09).
[2] 张爱民.论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功能[J].电影文学,2008(13).
关键词:民间美术;表现功能;文化意义
0 引言
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变化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比如说张扬的色彩会对人们的视觉有着极大的冲击力,因而,色彩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我们的生活习惯与心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民间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乡土气息,具有较强的地域特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充分的体现出来当地居民的情感,在美术作品中来展示居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也能体现出画家在画中寄托的情怀。一幅优秀的画作不仅能够体现出作家要寄托的情怀,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在不同的阶段内运用不同的色彩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根据这个变化的特色,笔者对民间艺术色彩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与文化的意义进行探究与分析。
1 民间美术色彩表达的形式
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一个地方的特色,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期间民间美术也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变化而变化的。在画作中通过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表达方式来研究是可以探究出当地的历史也是在不断进步与变化的,同时也会看出色彩在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差距,不同色彩的组合起来可以象征出来不同的意义,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同的变化,因而在对民间美术色彩表达分析中,是可以明确的看出当地人们的心理变化,社会观念的变化。
1.1 丰富人们的想象力
若是想要使人们的情感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民间美术中就应该要充分的运用色彩,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起来在心理上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说当人们一看到红色首先就会好受到热情,向社会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对人的发展都会起到一种积极的影响。
1.2 体现协调性
很多的民间美术作品在创作的时候会运用极为丰富的色彩,但是如何才能够看出一幅作品的好坏,主要就是看这一幅画作的色彩是否具有协调性,在一幅画作中,只有将色彩能够合理的搭配起来才会体现出应有的美感。只有色彩合理的优秀作品才会让爱不释手,而这些画作有着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对色彩的要求极高,并且有着极强的控制力。在我国古代的民间美术画中,对色彩的运用就极为严格,比如说在对女性画作的时候通常主要就是采用较为柔和得色彩,运用该种色彩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女性阴柔的美,甚至有些画作中整幅画作色彩的作用都是柔色,这样的画作就会显得缺少生机,毫无灵动的感觉,人物在表达的时候也没有办法表现出传神的情态。
2 民间美术作品的表现功能
2.1 审美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功能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而当前民族美术也在不断的迎合人们的审美观念。所以,民间美术作品色彩在运用上要在传统色彩的基础上不仅要追求视觉上的效果更是要追求心理的效果。民间美术作品中色彩首先的功能就是发挥装饰的功能。色彩进行表达的情感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想象得出来的。还是以红色为例子,在我国的喜庆的日子里,红色是场地布置的主要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红色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上的影响。
2.2 象征
民间美术象征的主要是指表示出有一种事物的符号。我国色彩在民间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历史十分的悠久,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观色",画家通常都会作用其中的有一种颜色来表达出所象征的意思。
2.3 情绪表现功能
根据心理的研究分析表明可以看出色彩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调动人们的情绪。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色彩作用是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人们的心态。就红色来说,红色运用可以体现出人们的热情与活力。
3 民间美术作品的文化意义
3.1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劳作人民而创造出的民族结晶,其在发展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质,在作品中充满了真善美,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2 弘扬本土文化
民间美术作为美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形成的源泉,应该要充分的认识到根本所在,只有这才会充分的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才会弘扬发展本土文化。现在有很多青年的艺术家对国外的文化很是追求,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只有本土文化才能创作出高品格的画作。
3.3 开拓民族的创造性思维
民间美术作品在发展中有利于开拓人们的思维,使得人们的思想更具有创造力。当前我国很多美术院校都会聘请民间艺人前来传授色彩等造型的技巧,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官,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锐性等。
总之,民间艺术中色彩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控制,运用色彩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展现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心理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刘庆庆.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特征及文化功能[J]. 许昌学院学报. 2007(06)
[2]冯东,陈俐燕,李丹.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与文化意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3]耿涵,马知遥.“非遗”语境中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共向发展刍议[J]. 民俗研究. 2014(02)
关键词煤化工;二氧化碳;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Q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112-01
目前,众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技术,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突破煤化工产业的高碳困扰,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在积极研究煤化工产业中的新兴技术来解决煤化工产业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1煤化工产业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是常见以及化工产业中向大气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因为大量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会导致全球的气候变暖,从而地球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而我国是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可探测的煤炭储存量超过了1万亿吨,因此作为我国主要的资源利用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及关键产业。
但是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我们从煤炭及石油元素的够成上可以看出:煤中氢原子及碳原子的比在0.2-1.0之间,石油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比在1.6-2.0之间。在煤化工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用煤来代替石油生产出石化工产品会由于氢原子与碳原子比调整等原因,向外排放过量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
在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也面临这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
首先,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把固态煤在高压高温下与氢气进行反应,让煤炭直接转化成液体油。在反应的过程中,煤中的氧与反应环境中的氢气结合,产出二氧化碳(据估算,煤炭直接液化中每吨液化粗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2 t)。其次,间接煤液化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是经过三个大步骤:煤的气化、煤的合成、煤的精炼。在这三个过程中,煤的气化和合成中会排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据估算,煤间接液化过程每吨液化产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3.4 t)。
在煤制烯烃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估算,若根据每吨中间产品甲醇进行计算约为2.2 t,若根据每吨最终产品烯烃进行计算约为6.2 t。根据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工艺对其平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估算:煤化工产业中因生产以上煤化工产品将会排放出超过2亿多t的二氧化碳。所以,煤化工产业中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压力。
2煤化工产业中节能减排技术
从对煤化工产业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煤化工生产的单元及工艺比较复杂多样,必须重视加强对整个煤化工产业的效益分析,提高科技节能的意识及技术,不断地降低煤化工产业过程中的生产消耗,促进煤炭资源的绿色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下简要介绍几种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技术。
1)开发大规模气化技术。煤气化生产技术一种煤炭综合利用率较高及洁净煤水平较高的重要节能技术。同时,煤气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煤化工、煤造油等重要煤化工产业之中。但是,大规模的气能技术的开发,需要继续以高效生产、经济、环保为目标深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确保在气化过程中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现代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气化压力朝高压化发展、气化炉向大型气炉发展、气化温度向高温化发展,以此不断提高煤炭有机物的充气化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多联产系统的运用。运用多联产系统可能集成各类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充分考虑资源、能量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例如,采用新型双气头多联产系统,将富一氧化碳的气化煤气充分燃烧,从而替代富氢的焦炉煤气。通过对多联产系统的应用,若采用新型的双气头多联产系统不仅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节约了水及煤炭资源。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多联产系统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节能目标。
3)煤与焦炉、高炉气制和二甲醚大型化技术的应用。众所之知,甲醇可以应用于在多个领域,包括天然气、焦炉煤气等。由于,煤变油的过程对于煤质的要求较为严格,但是对于高硫、高灰劣质煤等不能应用与煤变油的过程,但是却可以作为甲醇的生产原料。通过焦炉煤气制备甲醇,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3总结
综上,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从而,大大减少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结合煤化工生产的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引进国内外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做好煤化工产业中的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煤资源的深加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发展煤化工,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工程,促进煤炭深度加工”。通过纲要的要求,发展煤化工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通过节能减排及洁净煤技术,集中处理在煤化工产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的排放,缓解国内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
参考文献
今年1月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省卷》编撰人员培训,聆听了专家学者对“工艺美术”定义的不同见解,既受益匪浅又不甚明了。此后查阅各种词典对“工艺美术”一词的诠释,更是各不相同、莫衷一是。《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编撰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大家对“工艺美术”的定义至今未达成共识,因此,深感有必要对这一定义作进一步探讨。
一、《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中“工艺美术”词条的释文及讨论
1989年版《辞海》的“工艺美术”词条释文为:造型艺术之一。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二、陈设工艺(2000年版《辞海》改为“欣赏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
《现代汉语词典》的“工艺美术”词条释文为:指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新华词典》的“工艺美术”词条释文为:美术中的一个独立专业,包括实用美术和特种工艺的设计和制作。
以上三种词典对“工艺美术”词条的释文各不相同,因《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的“工艺美术”词条均较简单,未能揭示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笔者仅就《辞海》的释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1、美术,亦称“造型艺术”,是一个外来名词。《辞海》将“工艺美术”定义为“造型艺术之一”,是比较妥当的,应是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观点。但同时又把它称为“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笔者以为不妥,正如“艺术”和“艺术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混淆。
2、所谓“工艺美术”的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因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也可以用于其他艺术门类,似可省略。
3、《辞海》将“工艺美术”分为两大类:一、日用工艺, 二、陈设工艺(欣赏工艺),符合工艺美术的实际情况,对“工艺美术”定义的最终确定有指导作用。
二、“工艺美术”定义的“属”与“种”
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等, 其中造型艺术(美术)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工艺美术属于艺术门类中造型艺术的一种。
将工艺美术归于艺术门类之一属,应该没有异议。归于“造型艺术”,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虽有异议,但也是多数学者的共识。笔者赞同这种分类,因文章篇幅关系,不再展开论述。
三、“工艺美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本质特征
定义应当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笔者以为,“工艺美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种类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两条:
一是工艺美术的手工技艺性质,这是它最显著的本质特征之一。尽管近现代科学技术(诸如机械、电力、化学激光、三维打印等等)更新了工艺美术的加工手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或将来的发展看,手工技艺始终是工艺美术的主要手段,永远不可能被完全替代,也不应该被替代。否则,工艺美术将不复存在。这一点至关重要,应当成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共识,在“工艺美术”定义中也理应有所体现。
二是工艺美术的实用性质,同样是本质特征之一,既不能忽略,也不能绝对化,要有比较恰当的文字表述。
四、“工艺美术”实用性的文字表述
《辞海》将“工艺美术”分为两大类:一、日用工艺,二、陈设工艺(欣赏工艺),笔者以为这样分类是比较恰当的。实用性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大多数工艺美术品具有实用功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强调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不能绝对化。其实,纯艺术的雕塑作品与经典的陈设性工艺美术作品究竟有多大的区别,是很难分清楚的。如果硬要将它们区分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恕笔者不敢苟同。此外,虽然从广义上说,陈设也是“用”的一种方式,但与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实用”,即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这一点,在“工艺美术”定义中也要有恰当的表述。所以,工艺美术同时具备“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或实用功能)”的说法尚不够严谨。
五、“工艺美术”定义试释
综上所述,笔者不揣谫陋,斗胆用两种简单明了的表述方式,对“工艺美术”定义试释如下:
其一:工艺美术是一门以手工技艺或近现代科技手段加工制作、作品除审美价值外,大多兼具实用功能的造型艺术。
一、以理论做导航,更新教育观念
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指南》精神,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的目标。从优化教师个体素质入手,采用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自学、听专家讲座视频等多种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培训和进修,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如,在幼儿园人手缺编的情况下,派出谢似钿老师参加了为期9天的福建省第十二期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市里安排的“《指南》背景下教育实践活动探索”的系列专题讲座。每月幼儿园坚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学习相关的美工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实施《指南》,从改变教学设计思路开始,解读《指南》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等,了解当前幼儿园美工教学新动态;同时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让老师们搜集日常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教师如何把握幼儿美工技能教学引导的度”、“幼儿美工教学如何解决技能教授与想象力之间矛盾”、“幼儿美工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策略”“如何有效的实施美工活动分区教学”等问题进行探讨;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参研人员的理论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操作材料是美工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
如:“花儿朵朵”这一主题的手工活动,第一次教师组织活动时,用了统一的范例,提供给了孩子们同样的制作材料,虽然孩子们制作出了比较精细的“各种各样的花”,但是,这时的孩子们只是在模仿的“艺术工匠” 。这种活动无法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体现创意的机会与条件。
这就体现了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活动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幼儿在解决问题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发散思维。经过几次的集中研讨、修改、实践,教师在设计上做了调整,把活动室环境布置成四组,为孩子们提供了颜料区,折剪区、环保区、泥工区等。丰富的材料,自由的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他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三、开展系列活动,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并由此积累起丰富的感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系列活动设计能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如:“美丽的花瓶”
活动一《参观欣赏花瓶》,教师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到花店参观,观察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形状,给孩子们展示花瓶与花的整体,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了花瓶的美,孩子产生了花瓶、花、装饰的直接关系,他们感受到了花瓶美化环境的美感。
活动二《PPT欣赏花瓶》,ppt课件配上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中一幅幅的浏览花瓶,孩子们又从另一个角度感知了花瓶,是一种情感的提升,但是PPT一闪而过的画面无法让孩子近距离的感知花瓶身上的花纹装饰。
图片展解决了这一缺陷,我们将图片长时间的展示在活动室周围,孩子们不断的近距离的欣赏,他们发现了花瓶身上的图案,并喜欢上这些图案。通过这样的不断的欣赏,感知,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欲望。
活动三《设计创作花瓶》,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颜料、排笔、剪刀、各种瓶子、皱纹纸、蜡光纸、毛线、彩色吸管、双面胶等材料,在活动室一角设计了花瓶展览台。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花瓶:有的剪纸剪出花瓶的基本形状,有的幼儿拿起塑料J,将吸管竖着粘在瓶子上,无规则的进行排列装饰整个瓶子,有的幼儿拿起了玻璃瓶用黑笔在瓶身上画上图案,有的用颜料在瓶身上涂上不用颜色的大块的色块,这一次活动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对于花瓶的表现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综合性的选择材料进行表现,很多提供的材料都无法得到很好的采纳与利用,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区域范围较小,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活动四《手工坊》,教师投放一些手工作品(图片和小制作)供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模仿再创造。并调整、增加材料的投放,选择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运用了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出了形态各异、不同材料的花瓶。可见活动材料的投放创设,直接影响着孩子思维的拓展,我们提供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越丰富,越能激发孩子的创作想象力。极大的满足幼儿动手动脑进行创造的欲望,并给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反映客观事物提供可能性,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发挥。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也得到了升华。
结束语
In 2012, series of “Shanghai · City of Design” eventscoincides with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Shanghai Museumof Arts and Crafts Museum. Guided by Shanghai Municipal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 seriesof events organized by Shanghai Museum of Arts andCrafts and other entities for this tenth anniversary includeas follows: 10-year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n Protectionan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 The First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n Contemporary Jewelry Artand Master Liu Zhongrong’s Solo Exhibition on JadeCarving Masterpieces. 10-year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n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brings together nearly 100 excellent artworks created bynational-level masters, municipal-level masters and artsand crafts industry practitioners in the past decade. TheFirst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n Contemporary Jewelry Artpresents remarkable jewelry designs made by jewelry artistsand teachers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 of FudanUniversity, School of Fine Art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andother entities. Master Liu Zhongrong’s Solo Exhibition onJade Carving Masterpieces displays top-quality artworksupon which Master Liu prides himself. At the same time,“Symposium on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Master LiuZhongrong’s Art” is grandly held.
2012年“上海设计之都”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适逢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建馆十周年。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主办,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的十周年系列活动分别是:上海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十年回顾展、首届当代首饰艺术邀请展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忠荣玉雕精品个展。十年回顾展汇集了11位国家级大师和29位市级大师以及工艺美术行业工作者十年来创作的近百件精品佳作;首饰艺术邀请展则由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大美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中、美、法、日籍珠宝首饰艺术家和教师20多人,展出30多件颇具张力的首饰设计作品;刘忠荣大师个展展出刘大师最得意的精品之作,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忠荣艺术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研讨会被列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学会学术活动月内容之一。刘忠荣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是上海海派玉雕的领军人物。值此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十周年之际,举办刘忠荣艺术学术研讨会和他的玉雕精品个展,通过总结探究刘大师的艺术真谛、展示刘大师的玉雕技艺,必将对进一步推动海派玉雕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十年不仅是工艺美术博物馆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更是工艺美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十年弹指一挥间,它浓缩并记载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主管部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依照《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指导本市相关社团组织和单位,开展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工作的成果:十年来,评审认定了113件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42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71名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其中9人在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评审认定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今年2人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审并公示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组建了200多位工艺美术专家库的队伍,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市人事部门评定了100位高级工艺美术师,经市人事部门组织的考试,600多人为工艺美术师、700多人为助理工艺美术师;创办了8个由市经济信息化委认定的工艺美术“原创大师工作室”;上海工艺美术工作者在全国和国际上获得金、银、铜奖分别是80个、75个、50个和9块奖牌;举办各类工艺美术观摩交流展300余个。十年来,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接待了几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和工艺美术界同行,全行业有几千人次出访世界各国考察交流,把具有“保护、传承、创意、创新、开拓、发展、海纳百川”的“海上工艺”传遍世界各地。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作为上海的第一个行业博物馆,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即带有显著“双遗”特点:既有海派传统工艺美术珍品展陈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相辅相成的技艺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既发挥了收藏、研究、教育的功能,又体现了工艺美术主题博物馆的专业特点,加上不定期地举办风格迥异和精彩纷呈的中小型展览,扩展了博物馆的展出功能;充分利用经典建筑的优势,凸显了藏品陈列方式的趣味性;积极发挥工艺美术大师的作用,大力研究和创作工艺美术精品,并在技艺传承工作方面扎实推进,做到后继有人,创新创意稳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让手工技艺贴近群众生活,努力开创传统、现代与未来相结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