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认真学习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认真学习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和中心组学习活动,认真参加“两学一做”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新》;组织广大教职工贯彻落实学校相关文件和党委中心组各次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通过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为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沟通协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完成各项工作
1、做好常规教学管理,确保了2017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做好三期教学检查工作,采取了平时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教研室互相听课和座谈相结合等方式,使教学检查量化考核结果有显著提高,顺利完成了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了领导值周制度、教学巡查制度,组建院教学督导组。形成领导、同行每学期听课制度,加大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
2、组织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到相关高校、电气与光电类企业调研,进一步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在增加实践课程学分的同时,设计了详细的实践课程方案并认真实施。全面修订三个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仪器设备,鼓励教师开发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
3、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完成了光电实验室设备增补采购工作和仪器验收工作,完成了校企合作实验室“工程EDA”实验室建设工作,做好了2018年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工作。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积极支持学生的课外素质拓展和研究性学习,探索科研促教学的有效途径。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6份,新建认知实习基地6个,完成了教学计划要求的学生实习。更新实习基地基本情况档案资料,制定了20XX级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实施方案,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实习方式,有序完成了20XX级顶岗实习工作。通过与企业技术合作,提高教师研发能力、工程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
5、积极推进专业建设。组织完成了 “机器人工程”新专业和“机器人学院”新工科项目的申报工作,并以电气学院立项的“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认真做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在研项目的建设工作,组织教师做好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使2017年我院获批7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光信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并完成中期检查。
6、落实青年导师制,分别给新进四位教师配备了导师组,通过听课、审查教案等方式,与青年教师交流指导,全面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2017年我院共有两位老师分别获得优秀科研导师和优秀教师导师。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课程大赛、“精彩一课”、“微课教学比赛”和“皖西学院第十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赛”等教学比赛活动,并且开展说课、教学观摩等活动,切实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017年教师共获得省级三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
7、继续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能力提升计划,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认真组织好各类学科竞赛,重点做好我院牵头的“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光电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2017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26项。 2017年学院成功获批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性学习项目17项,项目逐渐由非专业相关到现在的专业相关,与专业有力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第二课堂。通过创新创业和各类学科竞赛,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得到大力提升。
8、积极推进课程建设,重点建设好2项在线教学的MOOC质量工程项目和4项课程改革项目,鼓励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程,2017年我院新增2门通识选修课程。积极探索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初步建立了10门课程的试题库。增加实验抽考学生比例,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9、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邀请专家学者作了31场学术报告,安排了40多人次教师参加了8次省内外学术或教研工作会议。本年度主办了安徽省光电子学会第九届年会;第六届安徽省高校自动化系主任/院长论坛暨第四届青工委安徽省分委员会年会;第八届全国成像技术及其在原子分子物理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等全省及全国学术研讨会。
10、广泛发动、组织、帮助教师申报教研、科研项目,积极开展科研、教研团队的建设。本年度申报国家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批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校级重点项目2项、校级一般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总到账经费22.4万元。发表SCI/EI论文17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
11、牵头组织“控制工程”专业硕点申报及建设工作。以四个校级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凝练科研团队。完成2017级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开题工作和2017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联合科发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LED封装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联合安徽永成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申报安徽省包装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安徽省LED高效照明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1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2017引进博士1名,招聘硕士3名。有3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鼓励教师进入六安大学科技园参与项目的建设工作,我院杜成涛老师在大学科技园注册了IC版图设计公司。
13、群策群力,有效地做好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就业创业政策、知识的宣传和就业渠道的开创。电气学院在2013届毕业生就业中的就业协议签订比例在全校最高。开展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分地域、分专业、分行业性质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质量跟踪和用人需求进行了调研,为今后专业课的开设、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开展了历届优秀毕业生校友信息的收集工作,举办了多场校友论坛。
三、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廉洁自律
本人能始终以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切实履行廉政承诺。作为行政负责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务求做到清正廉洁,在学院内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在工作中,我能够率先垂范,把强化作风建设作为凝心聚力的抓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职责范围内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在公务接待、待遇分配等方面,严格管理,没有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和不廉洁行为;能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没有收受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没有参与赌博;在和校外人员业务交往中,能够严以律己,以学校和学院的大局为重,廉洁自律,坚持原则,办事公正。
关键词:高职;实训室;管理;创新
一、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侧”,主要负责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收送大量的具有熟练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承担着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正式由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之外,更多的需要在校内的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近年来,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等政策支持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对接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校内实训室使用软件和硬件模拟企业实际生产环境,通过实践教学任务和实训课程锻炼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通过模拟的成产环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习惯和职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既要满足实训实践类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还应该满足培养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在做实训室建设规划时,应该充分调研行业企业实际生产环境,按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的思路,建设成为真实或模拟企业生产场所的实训环境,给学生营造身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的感觉。另外,硬件建设完全模拟企业成产环境的同时,在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一支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专业技能过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实训指导师队伍。在实训室管理上还需要培养有专业背景、管理水平较高的专职管理人员队伍,以提升实训室的管理使用效率。实训室管理既是一项综合管理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管理环节做到专业化、精细化,才能确保实训室功能在日常教学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中高效有序。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仪器设备管理。主要负责实训室内的仪器设备、实训设施的日常管理、检查、维护等,以确保实训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实训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实训环境的管理。主要负责对实训室内部环境进行管理,保证实训环境和实训环节安全有序。另外,还包括安排专人负责实训室安全隐患的排查、实训室的清洁、仪器设备的整理,确保实训室内部环境安全、整洁;三是实训室制度管理。通过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实训室教学进行管理,包括实训指导师和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实训室安全规范、实训室开展的实训项目、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开展实训活动过程中使用与设备操作的规范等。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手段。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课程定位不准,投入不够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对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实训实践类课程占比不能低于总课时数的50%。然而,受传统高等教育理论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还是更加强调理论课程讲授,忽视实训内容的安排。从教学成本来看,理论课程在投入上也要明显小于实训类课程。认识上的不足,造成投入上的不够,实训类课程的课时安排不够,实训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供给侧”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训”的思想,摆脱应试教育和传统高等教育的束缚,在实训室建设规划、实训室定位、实训教学改革等方面加大投入。
(二)实训项目形式单一,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技术更广泛、更深入的渗透进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相区别时,高职教育除了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外,更加强调对于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实验实训项目较为单一,实训室建设过于分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实训室区域,实训室资源彼此独立、不能实现共享。另外,虽然多数高职的教务选课系统相对比较完善,教务数据一般只有课程和总的实训学时,而对具体的实训项目无法统筹调配和安排。因此,对于实训室课程而言,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手工安排实训教学进度,这样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成果完全无法在实训室管理上得以实现,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无法得到深入贯彻实施。
(三)实训室开放不够,缺乏资源共享
开放实训室是现今高等教育的形势所趋,开放实训室管理利于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不同专业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专业的教学及实训内容,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上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实训室较为封闭,主要针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课教学,无法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学习,更加无法实现实训资源共享,不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拔高。
三、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创新思路
(一)强化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和模式
做好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必须从制定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始。当然实训室管理制度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管理、使用中,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规范,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与规章制度。同时,在实训室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实训室进行精细化管理是确保完成日常实训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实训室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控制费用支出。实训室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实际就是落实规章制度,明确实训室的管理责任、管理要求和标准,提升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实现实训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作系统化,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做到实训室管理的责权明晰,并且在日常管理中注重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守,日常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做好建设规划,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伴随着校企融合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实训室必然也走向共享和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实训室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依托行业企业,牢牢把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按照相对集中的建设思路,统一规划建设实训室或者实训中心。实现实训室资源管理的全校统筹规划,提升实训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时,为进一步实现校内实训室资源共享,和下一步校级间实训室共享打下资源和管理的基础。
(三)加强实训室队伍的建设,打造专兼结合团队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工作想要上水平、上档次,必须要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技术精通、勇于创新的管理队伍。在人员储备上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另外,要注重实训室管理队伍的稳定,除了安排专职教师外,根据专业属性安排兼职教师协助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学生社团等形式,吸引在校生参与到实训室的管理和实训准备工作中。专兼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共同管理实训室,一方面可以更加灵活设置实训室开放时间,更加有效的规划实训项目,进一步提高实训室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大大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能够把精力投入到实训室管理建设和实训项目的研发工作中。实训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规范实训室的管理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通过对接企业实际生产环境,通过统一规划布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制度科学的实训室管理体系,使实训室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资金管理;风险防控
一、引言
财政部2015年印发《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单位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高校财务制度总则也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资金管理活动贯穿高校运行整个环节,怎样从资金取得到资金使用这个链条中,使资金在对推动高校项目建设及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又能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保护资金使用安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紧缺与预算管理不到位
1.高校教学与发展经费矛盾持续在十三五发展新时期,高校朝着更加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现在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但是主要来源还是靠财政拨款。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壮大,需要的发展经费越来越多,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相应的挤占了教学经费的投入。2.资金预算缺乏全面性除了保障基本的人员经费、教学经费的投入,科研经费及项目建设经费占据了高校资金支出的主要部分。但是项目未实行有效的事前调研及论证,资金预算不足或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挤占其他项目资金。项目开支范围及标准不符合相关规定,有违法违规风险。项目执行不力,进度缓慢,资金闲置不能及时有效利用等问题继续存在。3.未执行有效的资金绩效考核机制当前高校考核主要是针对教学部门进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科研项目数量等进行考核,很少关注资金投入与产出比,如科研费用投入与科研成果比,实验室建设投入与实际有效利用率的比较、教学经费投入与学生就业情况的比较等,使得资金投入有效性难以考核。
(二)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1.收入业务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监管由于有些高校规模大,收入业务分散在二级财务部门或未由财会部门统一办理收入业务,缺乏统一管理和监控,有可能会导致未经批准办理收款业务、未按收费许可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应收未收、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或私设小金库情形发生。2.资金审核支付不严格支出事项未经过事前申请,支出不符合预算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会相互挤占资金,使得预算失控。报销时单据审核不严格,重大资金支出没有经过相关程序及联签,可能导致错误或舞弊。资金支付不符合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采用虚假或不合规票据报销套取资金等。3.岗位设置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未实现相互分离,比如项目申请与审批、审批与经办、经办与验收等,导致错误或舞弊的风险。票据、印章管理松散、容易使相关人员发生舞弊。
(三)资金管理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1.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执收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不够,使得单位没有掌握所有收入项目及其相应的金额和时限,造成应收未收,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2.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资金活动过程没有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使相关经济活动执行过程及进展情况无法有效监控,有可能使经济活动与预期产生偏差或舞弊的发生。
三、促进高校资金管理具体措施
(一)提高预算的可行性论证,加强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
1.多渠道筹集资金除了财政拨款,高校需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积极主动性,争取更多的基金项目及校企合作等,多渠道筹集发展经费。2.做好资金预算管理要根据高校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各院系、部门的发展计划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目标,支出预算的编制要与资金收入预算相匹配。避免资金不足造成预算项目无法进展,又要避免因事前调研及论证不充分,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增加资金压力。在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对预算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检查,防止预算项目未按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要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预算项目的调整要进行充分论证后按程序和权限进行。3.建立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要建立高校资金支出评价体系,既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也要包括部门支出和学校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要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资金分配过程是否科学规范,资金投入方式是否合理、资金到位是否及时,预算执行进度是否按期,资金使用是否高效等。4.盘活存量资金要定期对存量资金进行清理,摸清存量、分类处理。评估项目进展,估算资金需求量,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调剂用于其他项目。
(二)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高校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1.加强资金收付管理加强资金归口管理,应由财会部门统一办理收支业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防止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或资金体外循环风险。建立收入分析和对账制度,财务部门应当根据收支预算、合同等,对收支业务进行合理分析,判断有无异常,定期与银行及财政对账。2.加强资金使用审批制度提高资金安全防控管理,建立资金风险预警,资金的拨付要有完整的审批程序,保证重大专项资金需求,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重大资金开支要经过评估论证,严格审核资金用途进行联签制度。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高效、专款专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要进行监管,资金的使用要符合规定,不得擅自变更资金的使用用途,不得随意缩减扩大项目资金,项目资金的使用变更必须进行相应的审批程序,专项资金的使用定期进行检查。3.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岗位职责财务部门应明确相关岗位职责权限,不相容岗位要分离,关键岗位必须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或采取替代控制措施,不得由同一人办理相关资金业务全过程,如业务的授权审批、经办、会计记录、检查等环节。4.健全印章及票据管理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印章及票据的保管、登记、使用和检查的责任。印章及票据应有专人进行管理。票据的领用、核销均应当履行相应的手续并有相应的登记台账。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不得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
(三)利用现代网络及人工智能科技,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1.利用信息化建设,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应当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及校区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以加强资金收入及支付审核。定期开展必要的信息核对,实现重要经济活动信息共享,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2.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使资金执行计划情况能够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以发现资金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能够及时纠正。必须明确信息收集、信息传递程序及反馈渠道有关工作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四)加强人员培训
要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规范的培训,强化业务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素养,增强资金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为有效防范资金风险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聂兴凯,高庆普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控问题分析与对策[J].财政监督2015年18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20—03
一、引言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高校排行榜炙热着人们的视线,高校排名的提升也成了各个校长和领导的工作目标,很多高等教育研究者也将眼光放在了如何能增强高校竞争力研究的范畴上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展开,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方向为高校的积极的竞争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更明确的方向。它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结合高校特征、构成要素和职责等高校属性逐渐形成了其多样的研究模式,评估方法也五花八门,为了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对其评估过程与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类型和结构,接着对其进行分析,再探讨了评价过程中评估方法的使用性问题,最后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展望。
二、研究样本的选择
本研究主要针对专著、学位论文和一般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
主要有:《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朱明,2005);《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成长春,2006);《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和政策需求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之视角》(杨树兵,2009);《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地方性高校的分析》(徐和清,2010);《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刘龙刚,2012);《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戴开富,2007);《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张卫良,2005);《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成长春,2005);《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任喜峰,2007);《知识管理视域中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徐学兰,2006);《中国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金涛,2003)等。
三、高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分析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估体系的构成和类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基于高校职能要素的评价体系
一类学者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围绕着高校职能和构成要素所展开的,所以构成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基于能力论的评价体系
该理论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由各种能力综合、相互作用而成,正是其独特的、不可模仿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所以基于这种理论,高校核心竞争力可以分解为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搭建的评价体系如表2。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学科建设全国重点学科比例;博士学科比例:一级学科比例、二级学科比例;重点实验室比例;教师人均学科数。
学科梯队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科研人员比例。
资金教学经费占支出比例;收入支出差额占收入比;生均基建投资。
科研科研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单位教师科研产出:单位教师出版专著、单位教师、单位教师取得科技成果、单位教师取得专利;单位教师科研经费数。
人才培养研究生比例;留学生占研究生比例;毕业生就业率。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文化力核心价值观办学指导思想和原则;教师的育人理念;
学生的人生追求。
精神领导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认知程度;美誉度;办学地位;教师的忠诚度;教师的道德素质;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
学习力学习精神领导者的学习精神;教师的学习精神。
学习机制鼓励教师学习的机制;学习机制对有效学习的促进程度;师生间沟通程度。
创新力创新精神领导者的创新精神;教职员工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机制创新制度的有效度。
创新过程科研成果在教学中应用的程度。
(三)基于资源论的评价体系
该理论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共同作用的产物。显性资源是指高校系统运行的工具,具体指学术生产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隐性资源是指高校系统运行的体制和方法,或者说目标,具体指管理和校园文化。基于这种观点,评价体系如表3所示。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显性资源学术生产水平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人均学术论文、专著数量;
特色学科数;国家级、省级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数;人均科研经费。
人才培养水平就业率;硕、博士比例;重点学科数、实验室数;师生比例。
隐性资源管理素质教育程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办学能力。
校园文化校风、校园精神;学术声誉、知名度、形象、第一志愿报考率。
综合以上三种评价体系,我们发现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从指标类型上看有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指标按照用途不同又有总量指标和比例指标,比如总量指标有专著数量、重点科研项目数等;比例指标有师生比例,就业率等。再比如校风,形象等就是定性指标。
评价体系从结构上看,基于高校职能要素的评价体系是纯定量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能力论的评价体系是定性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资源论的评价体系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四、评价过程及方法研究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不仅仅是构造数学模型计算的过程,而是包括评价流程、定性指标的评价和综合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评价流程研究
通过归类分析,我们发现核心竞争力的内在结构要求我们将评估工作看成是一个层级性流程的整体评价工作。首先,从基层开始,逐层逐级进行,如果行进到某层存在问题则停止评价。以上文中的评价体系为例,评价先从最底层(三级指标)开始,逐步上升到二级指标,最后将二级指标汇总做综合评价。
(二)定性指标的评价
我们发现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大量的用到了定性评价指标,因此评价的方法和评价者的能力、知识结构、阅历以及对评价对象信息的获取量都直接影响定性指标的测评。所以,为了使得评价结果更接近事实,要在选择评价小组的成员上制定一系列的标准,以找到最合适的专家、学者进行评估。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专家评价法。具体的方法有: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个人判断法。
德尔菲法指根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直接经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判断、预测的一种方法;专家会议法指依靠一些专家,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状况做出判断而进行的一种集体研讨形式;头脑风暴法指通过专家间的相互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形成宏观智能结构,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个人判断法指依靠个别专家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趋势及状况做出专家个人的判断。
(四)综合评价
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我们的评价体系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时我们需要用图表的形式明显的显示出对比来,比如两所性质相同的高校如果想对比其师生数量的时候;有时我们又需要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以此来为众多高校进行总的核心竞争力的排名。所以,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多元统计分析法就被大多数学者普遍使用。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汇总
推断统计分析法
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客观事物中多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规律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元统计分析在医学、生物、气象、经济、教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越来越想通过更为全面的变量集合去评估某一项事物,并试图用数学模型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
纵观研究文献,一个全面的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分层次分目标的一个多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这种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主要分两类:描述统计法和推断统计法。
描述统计法指通过各种图形显示,对数据的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以及分布分析。主要有5种图形表示法:散点图、折线图、条形图、雷达图和星座图。
推断统计法指研究客观事物中多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规律性。主要有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其主要是用来给指标体系确定权重的方法。
五、模糊数学在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估中的应用
模糊数学是1965年以后,在模糊集合、模糊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糊拓扑、模糊测度论等数学领域的统称。是研究现实世界中许多界限不分明甚至是很模糊的问题的数学工具。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在无法判断各评价指标与总排名的关系的情况下,且样本数据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评价,并通过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活动为系统管理带来决策支持。目前,已有少数几篇的论文使用了模糊数学的方法,比如《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戴开富,2007)使用了BP算法的神经网络技术对13所高校进行了评估,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方法是固定的,为了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我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贴切、真实的体现其高校核心竞争力水平,为我们的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42—46.
[2]朱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116—144.
[3]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43—148.
[4]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10).
[5]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0,130.
1.1立项基本情况
国家粮食局自2002年至今共有72项推荐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获得国拨资金4260万元。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和转化方向是:粮食加工、粮食检测、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机械,生物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信息化技术在粮油领域的应用等。
1.2项目的过程管理情况
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农业科技成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公开征集,组织专家对征集项目进行公开评审,将评审靠前的项目推荐至科技部,对于科技部批复同意的项目,组织项目单位与国家粮食局、科技部签订三方协议书。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粮食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监理,项目实施完毕后组织专家验收工作。项目验收时,严格执行现场验收和会议验收相结合的形式。
1.3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
2012年及以前立项的项目,国家采取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的方式,国家粮食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执行过程督促把关,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执行各项科技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日常和年度的财务管理。在项目验收前要求由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通过检查和监理,不断强化科技经费管理的重要性,督促项目人员认真学习项目财务管理的有关管理办法。2013年度,科技部和财政部对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先将国拨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再通过主管部门下拨至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科技项目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201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部切块至地方管理,服务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案例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饲料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项目,国拨经费80万元。该项目利用显微摄影、显微快速掺假识别技术,将近年来国内外饲料原料中掺杂掺假物的主要鉴别特征真实地记录在图片上,开发了《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400余幅图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同时开发出了“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新型多功能饲料成分分析仪等成果熟化程度高,并已推广应用,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保证饲料及畜禽水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饲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转化与示范”项目,国拨资金50万元。开发了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建立了一条仪器部件加工、仪器组装及质量检测生产装配线。仪器已在全国16个省(区)推广应用。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带有四级人工智能判定,可提前进行粮食储藏真菌危害的检测。仪器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稳定可靠,功能完善,填补了我国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技术研究的产品空白,该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研制开发的仪器对保障我国储粮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废弃油脂分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中试”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该项目建成了年产能0.5万t废弃油脂分相酯化生产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执行期内生产生物柴油产品2080t,产品得率82%,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该项目中试线建设完成后,分别在重庆环卫集团建立了60t/d生物柴油二期扩建工程和唐山环洁能源有限公司建立了20t/d生物柴油生产线。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废弃油脂处理的技术水平,对提高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废弃油脂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泛。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的转化”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项目对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转化,在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条400t/d示范线,系统冷凝负荷为6.7×105kJ/h,与传统喷射真空系统相比,蒸汽用量节约88%,用水量节约80%,污水排放量减少91%。项目对生产条件进行提升,年生产能力达10套/a。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油脂加工企业综合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项目,国拨经费50万元。该项目针对我国稻谷品种繁多带来的检测难题,创新采用学习型数据库,即学即用,使仪器能很快形成新品种检测与识别能力;创新开发了稻米单颗粒排序装置,集成创新,利用大米特征参数的差异,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稻谷整精米率的自动、准确测定。该项目开发的技术为粮食籽粒其他外观特性的检测打下了良好基础。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示范应用表明,该仪器测定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
3粮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的成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过10多年的实施,促进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支持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成长性好的科技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转化资金项目支持院所保持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起,有关部门直接管辖的5家科研院所进入大型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科研体系经过改革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制后的科研院所更加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工程化转化和创新,经营生存压力骤然升高。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作为已有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动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5年立项的“低温升碾米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将通风降温技术应用于碾米机上,通过碾米过程降低温度升高,高效降低碎米率,成为大米加工产业的重要升级技术,在强手如林的大米加工设备市场上,其优势更加显现,而且逐渐成为粮食行业具有特色的外销产品,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同时粮食科研单位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提高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能力,更使粮食科研院所保持了可持续的创新能力。“醇法浓缩蛋白生产及改性技术转化”、“醇法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中试”等一批粮油深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形成了粮油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增值的技术链条,不仅通过项目的转化解决了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更为拓展粮油加工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各科研单位的特色专业优势在转制过程中不断发展、强化,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不断发展。
3.2转化资金项目为行业科技发展培养人才
粮食行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为粮食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培养了青年科研人才,特别是在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主要由转制院所承担,因此科技成果与产业高度相关,随着各科研单位的发展,青年科研人才和工程人才走到前台。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的人数,每个项目大约20人,其中40岁以下的超过85%,部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牵头人或骨干力量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才。在转化推广过程中,青年科研人才逐步成为转化资金实施的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培养了一批粮食科技人才,每年5~6个转化项目,均有4~5名科研人才晋升职称,通过项目培养人才,更通过培养人才锻炼了粮食科研队伍,实现粮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3.3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再创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粮食行业提供了一个科技成果再创新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不仅弥合了科技成果产生到市场化“最后1公里”的缺口,更为科技成果更好地为产业服务。“移动式螺旋清仓机”的开发虽然受到仓库建设的影响,设备转化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该项目研究开发,突破了螺旋叶片的生产工艺,能够实现连续长程螺旋叶片的一次性生产,在成果转化中获得新的技术突破,不仅为粮食产后仓储领域,更为农业加工领域设备创新提供了新产品。“谷物脂肪酸值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通过电子设备对滴定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准确地确定滴定中间点,虽然该成果在转化期间没有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该设备为进一步提升化学检测设备电子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奠定了粮食化学检测仪器设备的电子化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该设备已经成为电子快速检测系统的核心设备。
3.4提升了粮食科技成果的竞争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设立之初,粮食科技成果面向产业转化实现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关注粮食行业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粮油质量安全系列标准物质的制备生产线”为粮食行业油脂检测开拓了标准物质生产技术,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公益性的技术成果。粮食科研单位不仅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更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推动了产品的市场化,实现了粮食物理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电子式粉质仪”、“电子式拉伸仪”、“多功能滴定仪”、“电子式吹泡仪”等一系列粮食检测设备的转化,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检测设备,不仅在检测设备领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设备体系,更为粮食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等电子式粮油检测设备都实现了计算机与粮油加工设备高效融合,实现了检测设备的数字化,促进了粮食检测技术的升级。
4继往开来,推动粮食科技成果创新发展
4.1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创新研究
2014年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推进了粮食产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十三五”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粮食科技创新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粮食科技应当围绕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需求,开展安全绿色储粮技术、粮油质量安全技术、污染快速检测技术、粮食营养健康加工技术等研究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合理规划创新发展,高度关注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聚焦,让粮食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与发展。
4.2搭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是粮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进的重要渠道,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距离将日益贴近,因此,应当继续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粮食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平台,继续推动粮食行业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等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以产业创新平台为基础,促进产学研用高效融合,推动粮食科研单位与行业企业有机融合,引导行业科研任务服务企业,探索粮食行业科技特派员机制,构建粮食产业服务体系,推动探索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人才考核机制,发挥粮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让科研知识为行业发展服务,让科研成果为产业经济升级服务,让科研资源向粮食企业高效聚集。
4.3培养以青年为骨干的科研团队
针对目前粮食行业科研机构尤其是转制院所,普遍存在的人才断层和年轻人才不足、跨领域人才培养不足的现象,支持中青年骨干担任项目牵头人,开展创新人才推动计划,积极调动年轻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形成“以老带新”的粮食科技研发氛围,更好地吸引和培养人才。
4.4继续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