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防教育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远程教育;质量;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系统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从现实教育来看,接受式学习是我国学校主要而基本的学习方式。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接受式学习越来越遭受人们的批判,而发现式学习日渐得到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倡导发现式学习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够成熟,真正的发现式学习不能有效实施。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地表现在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发现式学习的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不能保证发现式学习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比如学生的心理准备不足,或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技巧,或采用了不适合于用发现法学习的知识内容,等等。这种不顾条件限制,盲目推崇发现式学习,其知识获得与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只能成为一张空头的彩票;二是人们对发现式学习的本质规律缺乏认识,相应的学习手段、方法、模式运用不当,造成发现式学习方式的低效。针对后一问题,笔者就支持发现式学习方式的多媒体课件设计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原则。
一、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理论探讨
(一)对质量观的探讨
这一论题突出表现在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研究文献中。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
1.质量就是产出。这种观点认为质量就是学校毕业学生的数量。
2.质量就是目标达到的程度(fitness for purpose)。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朱兰(Juran)。他认为,质量管理就是鉴别学生的需求,以及制订满足这些需求的计划和措施。
3.质量就是远程教育毕业生能够与传统大学毕业生相竞争的程度。
4.质量是对学生发展有价值。布拉贝里(Brabery)认为,质量保证问题的中心环节在于学习过程。他提出了一个质量保证的四要素学习过程模式:(1)获取信息;(2)将学习信息与已有图式相整合;(3)运用已学到的信息;(4)习得技巧并使学习更为熟练和有用。
5.质量就是培养独立的学习者。保罗(Paul)认同布拉贝里的观点,但进一步提出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与教师、教材的交互。因此,衡量质量的标准就是学习者独立性的培养。
6.质量是学生的自我责任。霍尔特(Holt)认同保罗的观点,但更倾向于把教育看作是对学生的一种服务,主张质量好坏是学生自己的责任,由学生自己负责。
7.质量是期望的满足。这突出表现在我国一些研究文献中。这种观点强调远程教育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新型质量观。为此,远程教育质量标准应不同于面授教育的质量标准,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强调不同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要求,以及从教育结果、培养目标、教育产出、教育需求、教育成本、对社会发展服务的效果等指标评价远程教育的质量。他提出一些评价指标标准大致如下:需求满足式标准,即远程教育院校应满足校内外顾客(社会、自身、学校)的需要;目标实现式标准,即培养目标的达成;确定标准的达成,即用先建立一系列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对远程教育机构的质量进行衡量。不过这种观点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远程教育只是教育形式的一种,因此,远程教育质量应等同于相应层次面授教育的质量,从而在课程设置、学历学位的授予、试卷难度、学位授予的要求等方面保持等同。
(二)相关关键概念的辨析
1.质量控制。按照考尔德(Calder)的看法,质量控制的最初含义指的是对不能达到标准产品的扬弃。反映在教育上,指学生学习完课程后,保持一部分学生不能通过的一种措施。它的目标是对总体对象区分出合格和不合格。指组织用来保证某一个产品或服务标准保证始终得到执行的一系列活动或标准。
2.质量保证。它是在质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除质量控制的含义之外,还包含全面查找产品不符合标准的缘由,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借用鲁滨逊的话就是,质量控制在于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以及找出不能达到标准的有缺陷的产品。质量保证着重于对过程的管理,旨在于用认可的步骤达到规定的标准,来保证服务和产品的一致性,对组织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或差错能给予预先的防范。质量保证是一个持续地、积极地、全面地维护和提高质量的过程。简单来说,两者的差别大致如下:质量控制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去控制质量,质量保证是在事前确保质量达到所需标准;质量保证着重于采取行动措施,而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着重于人的因素。
3.全面质量管理(TQM)。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是这种观点的代表。这种观点认为,质量不是企业中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企业各个部门都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质量保证必须得到各个部门的合作。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远程教育领域中,纽纳(Nuna)指出,已有的远程教育质量研究很少对学校进行全面考察,而倾向于就某一方面提出看法。许多论文将远程教育质量看作是结果的产出,如毕业学生数,或者仅把质量看作是教材设计、先进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等。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1.根据学校、学生、政府的需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莫甘(Mogan)从学校、教师和专业组织(professional bodies)、学生、政府等角度阐述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他认为,教师和专业机构要关注的是:学生有无深入地掌握学科内容和达到相应的学科标准,即学生能否参与讨论所学内容,学校有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理解和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技巧、与他人交流的技能、洞察所学知识之间关系的能力。所学课程能不能激励学生的探究性、分析能力、创造性,并鼓励独立判断和批判性的自我分析能力。远程教育机构要考虑的是: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生通过学习能学到什么?学生是如何被改变和培养的?学生要考虑的是:他们在大学中能得到哪些教或学的服务;他们的学习能否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奖励;学习的证书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的课程能否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学生在学校中所感受到的权利关系是怎样的?政府要考虑的是:开支和成本效益;课程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学生的发展目标。
2.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质量保证系统。这种质量保证体系是在Surry大学英语学院的实践中提出的。Surry大学英语学院根据美国摩尔教授的远程教育三种交互模式,即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该学院认为教学模块应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要素,为此它完成了下列一些工作:按主题对文献目录进行分类;开展学习指导,使学生了解教师对作业中各种问题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书面作业的要求;重做或更新课程模块;建立英语学院学习资源中心。
(2)学生与教师的交互。这里包括:A.开展作业前的反馈,即学生在完成作业前,先与教师交流。学院还要求教师利用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指导。B.教师要承担一般的指导任务和参加每周的教师会议。C.派谴教师到海外学校辅导等。D.同一份作业批改两次,以录音带或书面形式反馈给学生。Surry大学认为这是质量保证的有益做法。正.作业反馈和对反馈的反馈,即实施和应用“对反馈的反馈”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和作业一起寄给学生,要求学生对教师反馈的质量进行评价。Surry大学认为这是质量保证的又一个重要措施。F.其他方式的交互。
(3)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包括:A.开展网上小组讨论,消除学习孤独感、促进同伴学习和信息共享;B.组织学习小组;C.吸引学院的各个方面资源供给学生学习。
3.参照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弗雷泽在阐明质量保证体系如何应用于高等教育上,首先借用企业质量保证原则进行论述。他提出,组织的每个成员都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维持有关;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要有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意识;组织内每个成员对机构都要有归属感;管理人员检查质量要有效和可靠;组织成员有提高产品质量的责任。
根据企业产品的质量保证原则,弗雷泽阐述了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原则。他指出,如果我们把上述质量保证中的“企业(组织)”代之以“大学”,那么,大学的质量保证就是,大学的每位成员都要为持续的质量提高做出贡献,学生、教师、辅导教师、高级管理人员要围绕质量开展自我批评。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如果远程教育机构根据上述要求成为学习型组织的话,必须考虑下列要素:学生、学校、政府。其中学校的教学活动是重点,要关注教师的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教学技能。
沃克(Walke)运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分析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时,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有5个主题:(1)顾客(内部和外部)。外在顾客就是制造商品或服务的机构或组织之外的人员,内在顾客是组织内部人员。(2)不断改善。创新在产品生产的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应不断地改善,最终会导致产品和服务的零次品率。(3)员工培训。(4)小组合作。(5)评价。将这些思想运用于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上,沃克提出相应的主题:(1)顾客。远程教育的顾客包括学生、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雇主和社会等,因为这些群体都关注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的质量。(2)不断改善。即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每个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差别。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创新和灵活,使支持和服务能适合于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兴趣、经验和动机。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教材设计、支持服务、如何界定成功要应学生而定。(3)员工培训。他借用印度开放大学协会饶的话指出:服务业质量的核心是服务提供商的态度和行为。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其职员能快速和灵活地做出反应,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为任何服务中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职员的反应影响了顾客对质量的态度。由此只有通过培训,建立一支灵活的队伍才能获得高质量。另外,沃克还就小组合作和评价对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意义等进行了阐述。
4.根据远程教育学习系统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尼尔森(Nielsen)等认为,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必须消除远程教育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学习障碍。内部障碍表现为课程和学习材料的适合性、学习过程的成效、学生评价系统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系统的成效。外部障碍表现为学生的背景和动机、经费支持、机构支持、通讯基础设施状况、文化差异等。
饶在归纳印度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观点时,提出了下列质量保证的环节:教材制作、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同步、教学系统及相应的学生支持服务、学习中心的选择等。其中,教材制作、教学系统是主体。他还提出质量保证的12个步骤,包括:给特定群体提供课程、分析学生构成、入学情况分析、社会需求和资源分析、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析、提出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制作教学材料、明确实施人员的责任、开展评价。其中,多媒体教材应具有自我解释、自我指导、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功能。学生支持服务应根据学生高、中、低3个层次给予不同的支持。教学方法和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自我指导学习的能力。图书馆应附设各种不同媒体和良好的硬件设施,促进与其他大学的资源共享、及时地分发教材、布置作业、使用音像教材、开展咨询、考试安排等。
5.围绕远程教育机构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最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是把它分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指网络教育机构(院校)为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而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指教育行政部门为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而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协调、控制、监督。二是把它分为宏观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微观质量保证体系。宏观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指以远程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系统、教学实施过程、办学基础条件、教育系统评估等。教育系统又包含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等构成。教学实施过程包括教与学的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支持服务系统、办学条件包括教师管理人员、教学实践条件等。微观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指某一所学校的入学测试、入学教育、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建立作业布置和检查制度、期中教学检查(期中考试、作业检查和实践性环节检查、教研活动检查、课程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检查)、考试、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开展质量保证。有的研究者还进一步细化,如作业管理分为作业检查反馈制度、作业登记制度、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督促等。
6.由系列标准体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这一观点认为,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建立教学工作标准、教学管理标准、网络技术标准等系列标准体系。教学工作标准包括各部门及人员的基本职责和工作要求;教学管理标准包括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技术支持及其他管理所使用或制定的标准。网络技术标准包括网络教育中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标准。
三、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
1.双因素说。这种观点认为,远程教育的成功依赖于两大因素:一是精心设计的课程;一是良好的学生支援。
2.三因素说。这种观点认为网络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者的质量、学习者的质量、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教育者的质量包括服务质量、队伍建设、理论支撑;学习者的质量取决于其计算机操作技能、元认知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包括手段与媒体、反馈和交互、管理和服务、考核和评价。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管理服务等。教师的职能主要指教师专业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课程资源的设计制造者、网络教育研究的开拓者。课程资源主要指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
3.四因素说。这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于理想的远程教育课程、学习材料、学生支持服务、教师培训等。学习材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和学习材料。
4.多因素说。持这类观点的研究者倾向把质量保证看作一个过程和系统,从而需要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把握远程教育的影响因素。如有研究者认为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因素包括专业开设、课程建设、教师基本素质(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组织能力)、教学设施条件、教学过程管理(入学教育、平时作业、期末复习和考试)、考试内容和方式、成本效益方式、监督运行机制等。还有研究者从教与学的角度,探讨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认为远程教育要取得与面授教育等同的质量,需把握以下要素:招生规模;设计开发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课程和学习材料;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远程教学应由面授大学的专职教师而不是其他兼职教师完成;专职教师分配给远程学习学生与校内学生同等的工作量;保证远程教育学院与其他传统学院具有同样的地位和待遇,并认为如果把开放教育看作是一个由输入、加工、输出的系统,那么质量保证的体系主要是对输入和加工过程的管理。
四、问题与评论
(一)问题
反映比较突出的有:
1.教材:认为一些课程的设置或文字教材内容不能跟随技术的发展或制度的改变及时更新,导致学不能致用;文字错误较多;体例和设计不适合于远程教育自主学习;媒体教材形式单调;交互性不强等。
2.教学手段:突出表现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远程教育设施上,明显存在着教育技术设施应用滞后、网络设备不足等问题。
3.师资:表现在(1)工科、法律、经济等急需专业教师偏少;(2)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少,专科教授(辅导)本科、本科教授(辅导)本科等在一些偏远教学点屡见不鲜;(3)教师事业心不强,如教师在远程教育的角色转变、教学辅导方法的探讨方面没有明显突破。
4.考试:表现在为扩大生源而降低考试难度、放任违纪现象等。
(二)评论
关键词 教育 教育改革 美国
纵观美国教育的改革,不难看出,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而激烈的教育改革始于1957年“卫星冲击波”导致《国防教育法》(1958年)的颁布,持续到60年代中期,改革最引人注目的又集中在基础教育这一领域,此后1965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改革的视角才不断地扩展开来,一直持续到现在。
截止到上世纪80年代末,由瞿葆奎先生主编的《美国教育改革》这本书将美国教育改革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1918~1945,主要解决的是一些中等教育问题,其间以“八年研究”最为醒目;1946~1957,致力于机会均等、课程、儿童及师范学院等一些问题;1958~1987,对公立教育、进步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出激烈的辩论[1]。
因此,我们可以将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作为分界线,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教育改革一分为二:之前是总体趋向缓和的教育改革,之后是激烈而又不乏激进的教育改革。本文以后者为论述对象。
一、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历程
(一)拉开帷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需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教育改革的进程。此外,当时美国出现了各种思想、流派,特别是“进步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2],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为改革奠定了文化基础。而真正的导火线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引起了美国朝野上下的极大震动,教育改革的呼声更为高涨。
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批准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拨出大笔经费用于改善美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教学,以改善日益下降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等等[3]。《国防教育法》拉开了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帷幕,是美国教育立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也影响了以后美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改革在继续。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的教育改革继续进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此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主要是心理学家布鲁纳领导的课程改革;与之匹配的一系列法案主要有1965年的《中小学教育法》、1966年与1967年的《中小学教育法》(修正案)、1963年的《高等教育设施法》、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以及1968年的《高等教育法修正案》。
《国防教育法》颁布以后,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因为教材过深、要求过高而导致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象。因此截止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中小学生的素质不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低于“卫星冲击波”之前的水平,加之美国在与日本、联邦德国的竞争中连连失手,其一极化的地位逐渐呈现多极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界、企业界和教育界强烈要求“回归基础”(Back to Basics),于是1976年美国开展了一场“回归基础运动”。主要是对中小学校出现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问题进行改革;内容主要是围绕“生计教育”和基础教育;旨在消除进步主义教育造成的学生知识水平下降,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倾向,主要强调读、写、算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实行严格的纪律,开展学习上的竞争,采用标准化测验,实行能力分组,增加家庭作业,加强爱国主义与道德品德教育[4]。不可否认,这次运动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新一轮改革。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美国教育改革大刀阔斧的开始。美国向来是擅长以危机促进改革的国家[5]。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于1983年4月的教育报告书——《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是推动美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名篇之作,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个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教育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培养国民素质的作用与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高低甚至是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报告书开头即指出美国社会的教育根基现在正在为日益强大的“平庸”浪潮所侵蚀,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已经到了对国家形成安全威胁的地步[6];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此报告的公布,在美国教育史上又一次揭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大大超过了1958年教育改革的声势和规模。
到1985年,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共同启动了“2061计划”,经过将近四年的调查,最终用哈雷彗星下一次与地球相遇的时间为代号完成了该报告,命名为《普及科学——2061计划》。报告称:“普及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数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美国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最终“帮助美国变成一个普及了科学知识的国家”;报告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使人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合过负责任的生活”,然而科学文化应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因为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传授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变成富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7]。这一工程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对于深化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向以“教育总统”自居的老布什又推行了2000年教育优先法,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学术水平,奖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教师热心工作;兴办新型学校促进学校体系更新;关注困难儿童教育;坚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等。
(四)教育改革的新。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迹象,一系列的法案多是直接由总统亲自提出和签发的,并且在教育领域投入的经费也是大大超过了以前,开创了一股教育改革的。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既是对80年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对20世纪最后十年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思考和总体规划。
1991年4月18日,美国前总统布什正式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他提出了六项宏伟的教育目标:到2000年,①所有儿童具有入学读书的准备;②高中毕业生至少达到90%;③学生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方面具有国际竞争能力;④学生在科学领域领先于世界各国;⑤每个成年人都具有文化知识和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⑥每所学校都成为没有暴力和的良好场所[8]。为实现上述目标,布什还提出应该采取四项策略与之匹配:①为今日的学生创立更好和更负责任的学校;②为明日的学校创立新一代美国学校;③把美国变为一个全民皆学之邦;④使社区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场所。由此可见,美国2000年的教育战略已不仅仅是面对普通教育,同时也是成人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一点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转贴于
1993年1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出于政党的不同和政治竞争的需要,克林顿虽然对布什时期的许多条文作出了修改,但在教育上基本是采取了延承的态度。次年3月,国会通过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并使其成为正式法律。该法首先将布什的六项全国教育目标增至八项,增加了教师培训和家长参与两项新目标以及八项目标的检测数据指数;其次,还增加了外语、艺术两门核心课程及其他内容。该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随后,联邦政府还颁布了《改进美国学校法》、《学校与就业机会法》等一系列法律,并且都得到了国会预算的支持。
1997年2月4日,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全面地阐述了教育问题,并指出:美国要在下一个世纪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建立世界一流的教育制度,培养一流的人才;把教育作为他第二任期里的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出了美国未来发展教育的三大目标及实施纲领[9]。同年,克林顿总统又提出了《1997重建美国学校伙伴关系法》,计划用四年的时间拨款54亿美元来协助州和地方整修旧学校和兴建新学校。同年,美国教育部还提出了一个《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要求延长公立学校时间,让儿童、社区民众在课后、周末和假期拥有一个安全无毒害的去处,在其中学习、成长。
1998年,美国教育部提出《小班化计划》,计划在十年内拨款208亿美元,增加10万教师,从而把小学一至三年级的班级学生数降低至每班18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采用“校中校”(Schools Within a Achool)的方式,将一所大规模的高中分成小规模学校,由师生自己选择一所“校中校”,学生大部分课一起上,但各个校在人事、财务、教学计划等方面是分开自治的[10]。
2000年5月,克林顿总统在其“学校改革之旅”中宣布了《学校为社区中心:规划与设计公民抉择指南》,提出教学适应学习者需要、学校成为社区中心、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有效利用所有资源、在变革中赋予学校弹性等教育改革思路,尝试着让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推进教育改革。
2001年1月,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的教育改革计划。“这项改革计划称之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原因在于它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每个孩子应该接受好的教育,也就是说,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掉队,每个孩子必须会学习。”[11]该法案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在12年内使阅读与数学达标的学生达到100%,各州必须在四年内使所有教师都合格,同时强调要缩小富人和穷人、少数族裔与白人学生的学业差距;该法案还强调州和地方要致力于绩效责任的落实,奖励成绩优秀的学校,惩罚绩效太低而又改善不力的学校。
这个法案自出台至今已有五年多的时间,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和资料也不少见,到底进展如何?相信能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二、改革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了解一下美国教育改革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些矛盾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是政府的责任在不断地加强,影响在不断地增大;另一方面是一些别的因素(主要指市场)不断渗入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对教育质量的不断强调,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公平的不断追求;一方面是政府的自上而下,另一方面又是平民百姓的全体动员,等等。说到底,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反映出美国教育领域乃至世界整个教育领域内的问题。
我们不妨简单分析一下美国近半个世纪教育改革的特征:
(一)速度快,步伐大。从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到2001年的《不让一个儿童掉队》,不到50年时间,美国教育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且从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改革的步伐一次比一次大,受重视程度也一次高过一次。也正是这些,才使美国教育更好地适应了21世纪和信息社会的需要,使美国教育不断前进、领先世界。
(二)前进中不乏浮躁。不可否认,这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对美国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好多问题特别是中小学领域内的问题在这50年中得到有效地解决。但可能是基于各方面的需要,“浮躁”之风在美国也是愈演愈烈,其实不仅仅是在美国,“浮躁”可能是整个教育领域内的通病。
比如,《国防教育法》的颁布确实适应了当时大背景的需要,但里面定的好多目标都偏高,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迟迟没有得到好的效果,以至于后来很多法规的颁布都是在不断地对它修正;再者,著名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老布什定的六项宏伟的教育目标过于笼统与死板;还有,80年代在美国几乎随处可见的“危险论”,但当时的情景远不是1983年报告书中渲染得那样,“我们的国家处于危险。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议地处于领先地位,现正在被世界各国的竞争者赶上”[12],“危险”一次的涵义早已被大大地泛化了。
(三)成绩不断肯定,问题不断出现。《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3年4月发表)这一报告发表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美国各界也在对这20多年的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不断地评价。2003年4月26日,美国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座谈会,正是以该报告诞生20周年给美国带来的影响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可以说评价和结论是多样的,支持与批评共存。其实从这50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可以看出,正是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有相应的法规不断地出台。
(四)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整个教育领域出现了一股新思潮——终身教育(法国、朗格朗P.Lengrand)[13]。美国也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1963年颁布《职业教育法》;1975年将原来的“全国职业教育中心”改称“全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加强了理论上的指导与研究;从1962年到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四次加强职业教育法案,颇有影响的《生计教育法》便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强调要重视学生职业准备能力的培养。
自70年代以后颁布的有关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文件可以参见文后附录。
三、小结
综观美国这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不难看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即优质教育)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思想仍表现得十分明确和突出,但自80年代以来还有另外一条基本思想愈加明显——民主主义,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最后,需要说明两点:①美国教育的立法实际上还是一种经费资助法。因为美国教育的决定权主要是在州和地方,假若有的学校因某种原因拒绝该法,那么这一立法的完全实施还是很难的;②目标与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教育改革更是如此。教育改革是一项困难的、需要长期努力的任务,任何教育问题都不是一次两次的法案的提出就能解决的,教育问题依然是决策领域的前沿和中心问题。
当然,任何一项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美国政府的好多教育改革都是通过自愿参加的改革计划来实施的,教育界及民众在其中的渗透力越来越大,像特许学校、高成就中学、磁性学校、“校中校”等一系列新思路的出现,都是政府、教育界和社会各方最终达成平衡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环境下,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马骥雄.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3.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姚丽霞,洪明.美国真的处于危险中吗?——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主旨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5.谷贤林.九十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1)
关键词:军训模式;成效;巩固对策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具有全员育人,以学校为施训主体和短期集训,训练模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要求中,也将军事理论课程的教与学和军训纳入教学计划,并赋予相应的课程学分,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兵役法》也规定高校学生在学期间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集训期,成效显著,但军训结束,缺乏必要的巩固措施,成效渐消至无。梳理并比较分析不同军训模式的优缺点,有利于创新高校军训新模式,提升军训效能。
一、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梳理
建立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是为了解决高校学生军训规范化与科学化问题,并探索培养高素质的军地两用人才――拥有丰富文化知识与良好军事技能的路径和方法。自拿破仑于200年前在巴黎理工学校开创军事练习以来,以军事科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练习相继在美、英、俄等国家高校开展。相对于美国高校采用的由军队军事学部负责的校内两时段教学加基地集训的“军官练习团”模式、英国高校采用的由陆海空三军在校内组建专门的预备军官练习团模式、俄国高校采用国防部负责的分散练习加野营集训的合同制模式等。相较于国外高校学生军训,我国高校学生军训试点经历30年的施行实践,根据军训官和军训场地的不同选择进行组合,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见表1)。
表1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1]
军训场地军训官 军训基地 高校
校内复转军人施训(A) X √
部队施训(B) √ √
学生教员施训(C) X √
部队与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AB) X √
部队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BC) X √
校内复转军人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AC) X X
部队、校内复转军人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ABC) X X
根据军训官和军训场地的不同组合,从表1可以看出较多采用的是在高校施训,而很少在军训基地施训。这是因为相较于在部队施训(非普通高校,在此不作赘述)和在高校施训,军训基地属于第三方机构,如天津圣德学校学生军训基地、成都钢七连军训等均是隶属于提供军训、军事训练、军事拓展等服务的企业公司,其施训教官来源于和武警部队优秀官兵。场地在高校的学生军训,其施训教官则有五种模式,即校内复转军人施训、部队施训、学生教员施训、部队与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部队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
二、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比较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军训试点的施行实际,结合表1分析可得现行6种军训模式的优缺点如表2所示:
从上表军训优缺点分析可以看出,设立学生军训基地,由部队施训是相对理想模式,但就目前普通高校军训实践看,众军训模式中较为广泛为普通高校采用的是部队施训。如果考虑表1中由部队、校内复转军人与学生教员共同施训(ABC)的军训模式,可谓是最优模式,但目前尚未有高校采用。
三、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创新及成效巩固对策
(一)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创新
目前高校学生军训采用的众多模式,在施训主体上倚重于部队,在高校自身人力资源利用方便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军训时间上局限在军训期间,既没有做好前期充分宣传,也没有关注军训时与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关项目的后期巩固,在军训内容上缺乏有益补充,军事理论课教学滞后等,长此以往,不利于军训目标的达成。有鉴于此,在短期集中训练获取基本的军事技能之外,更应该勇于探索一种以高效自身为主体的,能够集军事理论知识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军事课程教学研究于一身,融人才培养目标在内,有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估体系于一体的一套军训模式。
(二)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成效巩固对策
1.建立健全校内武装部队伍
高校可以利用校内武装部运行的有益经验和优势,引进复转军人、退役士兵充实后勤保卫部门,在宿舍管理服务上探索准军事化管理路径,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支管理服务队伍不仅是探索高校军训模式创新路径的有生力量,还是巩固军训中纪律条令和内务条令成效的得力保障。
2.建立健全教学规章
军事教育教学是是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军训的延伸。明确军训指导思想、目标和意义,在学生军训开始前做好宣传动员,在军训期间对参训学生进行军事政策法规、工作条例等学习,军事理论学习紧随军事技能训练之后,加强对军训成效的巩固。
3.建立健全军事教育综合考核评估体系
4.载入朋辈教育加强心理引导
总之,通过梳理普通高校学生军训试点施行30年军训模式,总结出其根据军训场地及军训教官的不同选择所实际采取的模式,分析其特点及其在军训成效巩固方面的不足。在此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新发展的转点,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普高学生军训模式,建立健全巩固军训成效的有效机制,将更加有利于高校学生军事教育教学的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万成海.我国高校军训的特点及功能发掘与实现条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6).
【关键词】存在主义 建构主义 学习观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历史上对传统的学习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对近现代的学习观有着重要影响。但二者都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哪些因素造就了这些差异是需要澄清的。这种澄清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这两种学习观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导向的作用,如果能够综合运用,用彼之长补此之短,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会有帮助。本文从这两个流派的产生背景、哲学基础、目标取向等维度来剖析它们的同与异,以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借鉴。
一、两种学习观概述
不同的教育思潮会因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育观点。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存在主义哲学发端于19世纪欧洲大陆并在20世纪40年代在德国形成体系。[1]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是在康德、杜威的哲学基础和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并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风靡欧美的教育思潮。这两种教育思潮因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造成了其学习观上的不同,下面作简要的概述。
(一)存在主义学习观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2] 从他的定义可以发现,存在主义者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最终实现自由生成。
1.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存在主义者的学习观主张学习文科类知识,而对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学科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自然科学类知识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考虑问题也仅是从假设出发进而缺乏整体性,雅斯贝尔斯就说“尽管各门自然科学的引人瞩目的一致性影响了当今的基本思想,然而,自然科学对外部世界的直观是缺乏整体性的。与其说它们是作为真理确立起来的,不如说它们是供人实验的迥然各异的处方”。其次,存在主义者主张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承担责任。存在主义哲学主张个人自由,反对他人的束缚。因此,在教育方面他们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传递知识、技能,他们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这种关系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学生有权利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但学习内容绝不是社会中流行的经验而是社会生活经验,即活动课程、兴趣中心课程和自由学习课程。[3] 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主义者推崇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认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体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尊、自主和自重的人格特征。再次,存在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自由选择并最终建立人格尊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个体的人被剥夺了自由和尊严,人类的精神世界受到空前打击。存在主义者渴望建立新的精神世界,希望通过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与教师平等对话等方式来“帮助每一个人自由地成为自己”,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2.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
首先,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学习观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人不同于动物,因为人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自由选择,人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尊重学习者,所有的真理、原理、法则都要围绕人而存在。[4] 其以人为本特征还体现在学习者和教师的关系上,认为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教师不能阻碍学生的自由发展,学生拥有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权利。其次,存在主义学习观具有互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通过问答法的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同样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二者相互提问,探讨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通过互动这种开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自我的生成。[5] 第二,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性。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善环境。再次,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个别差异性。存在主义者反对将学生培养成一类学生,并认为这是扼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因此他们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倾向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甚至学习进度。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20世纪初行为主义诞生并很快流行开来。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刺激—反应”以及“强化”,将动物的学习方式转嫁到人类的学习上。建构主义者认为这种学习观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个体的认知结构,随着对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反思以及布鲁纳和皮亚杰等心理学家关于认知结构理论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复杂性知识。建构主义者认为导致知识固定不变的原因是混淆了信息与知识,信息是稳定的、自足的和结构良好的,而知识则是不稳定的、结构不良的和主观的,二者不能等同。知识的不稳定性尤其体现在因主体、具体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知识不具有普适性,所以建构主义者主张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灌输—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知识的自我建构。[6] 学习是通过建构的方式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同化、顺应、转换的方式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形成更加复杂的知识。以往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而建构主义主张通过结构不良的问题来逐渐增加学生的知识。这种结构不良的问题没有预定的解决方法,它需要学生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然而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其他问题的开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改变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取知识。再次,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培养能够自我建构知识的主体。它强调学习者要自我建构知识而不能仅仅是原封不动地接纳知识,建构主义教学中典型的随机通达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以及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都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知识的自我建构,所以其首要的特征就是主动性。[7] 认为学生要构建自己的知识必须对信息材料进行主动加工,对建构主义有较大影响的杜威就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作业,主动作用于环境,然后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建构性。[8] 知识不是靠教师灌输的,而是靠学生以及在教师的帮助下自我建构的,知识之所以能够建构是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相互交往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密切相关的,即人的心智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知识是人大脑的建构,知识的建构需要人与人的互动合作。累积性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之一。皮亚杰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同化、顺应、转换实现的,同化知识就需要先前的知识,将新知识融入先前的知识结构之中。[9] 但累积性并非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和超越。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特征还有一个自我诊断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监督、调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进程以达到学习的目标。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诊断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诊断结果修改和完善学习方法,以便让学习者获得持续的进步。
二、两种学习观比较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今的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学习观它们都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但这两种学习观既有相似点也有区别,只有对二者进行对比才能准确理解这两种学习观。
(一)相似点
1.注重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
这两种学习观都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将学生从传统的将学生看作机器或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中解放出来。[10] 存在主义学习观将知识的学习看作学生自我解放、获取自由的途径,建构主义学习观将知识看作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二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学习方式和理论依据,虽然不同,但二者都反对被动接受知识。
2.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这两种学习观都认为知识是在与教师和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存在主义学习观推崇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通过师生的平等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尊、自主精神。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人与环境的互动是产生知识的重要途径。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全部心理能力是在交往中发展的”。[11]
3.注重学习动机的内驱性
存在主义学习观主张培养学生的个性、自由品格以及自我生成的学习目的,反对来自外在的束缚。主张学习者要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存在主义者主张学习动机的内驱性。[12]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动机驱动的学习,这种内驱力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获取和理解以及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些内在的学习动机会因为知识的获取、学习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认可而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支持学习者今后的学习。
(二)不同点
1.产生背景
存在主义和建构主义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存在主义开始于19世纪,起源于对个体自由的思考,后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的尊严、自由品格沦丧,原来建立的精神秩序崩溃而新的精神世界急需建立,存在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13] 20世纪50 ~ 60年代美国颁布《 国防教育法案 》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建构主义是针对当时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心理认知特征而产生的。在学术背景上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是在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它们都重视个体的自由,因此存在主义学习观也主张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自我生成。而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则是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心理认知理论以及维柯、康德和杜威等人的关于认知的理论观点,他们强调知识是自我建构的、知识是主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这些都成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14]
2.学习目的
存在主义学习观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方式实现真实的自我。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以及知识的意义建构。
3.学习方法
从整体上看存在主义在学习方法上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其中问答法是存在主义学习观重要的学习方法。[15]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习方法上虽然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它不是侧重学生的自由精神,它侧重的是人的心理认知。比如其典型的支架式教学法,相应的学习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提供“脚手架”,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目的上看,这两种学习观的方法一个指向学生的个体自由,另一个指向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习观的发展进程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两种学习观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前后相继的顺序,可以帮助我们体察学习观的演变历程以及展望将来学习观的走向。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能借助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12]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夏霖.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1(3).
[5]李天思.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浅析[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6]张琪.浅析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育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7]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8]渠改萍.当代西方建构主义学习观述评及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9(2).
[9]马会军.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再认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0]柳国辉,谌启标.存在主义教育取向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1]李晓华.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参与式学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13]贺百花,陈琼.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形成因素及评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
都说军训是艰苦而枯燥的。当我们怀着满心的好奇踏入这片绿茵,看到了炎炎烈日下身着一身亮丽的迷彩装的我们,有如五线谱上舞动的旋律演奏着我们人生中的精彩乐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军训心得体会六百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描写军训心得体会六百字1三天的军营生活在家长和同学热烈的掌声中悄悄的结束了,虽然距离那一刻已过了十九个小时,可那一瞬间一定令我永远难忘。
昨天,我们连队载着会操优胜连队和内务优胜连队两项荣誉回到离别了三日的“家”,刚下大巴车,只听见空气中弥漫着“欢迎欢迎”的声音,那一刻我很害怕又很开心,开心因为三天的努力换来了来自三四年级的热情迎接,害怕是因为不知道之后的展示配不配拥有它们的掌声,所以我便大步冲上了楼,回教室。
十分钟过去了,我们正在教室里交流收获,突然便听见广播中响起了金老师的声音,大家连忙三步并作二步冲出教室集合,待我们来到操场时,已经是水泄不通了,那些等待了三天两夜的家长满脸期待,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再远都要跟他们打招呼,以提醒他要坚持到最后,我很感动,虽然三天没有见爸爸妈妈,妈妈也因为忙于工作,不能来看我英姿飒爽的一面。
表演开始了,虽然教官不是我们班的,但获得了优胜连得我们依旧精神饱满,任凭后面的同学怎么笑,英姿飒爽人伴随,最后八个连队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四周阵阵掌声。
军校虽然结束了,但我从军训中学到了的见识却源源不断。我学会了坚强,平时的我有一点苦一点累就是偷懒,通过军训,我勤快了许多。我学会了折被子,平时的我很少折被子,即使折了也是胡乱来搞一通,但是军训,让我喜欢上了折被子,还学会了铺床单,套被套。我学会了喂饭,在我爷爷奶奶里面的大家族里我有许多弟弟妹妹,当大人们没有空时,喂饭便成了我最大的使命,在这次军训中,叶子哭过,因为这个,我也喂过她饭,也逗过她笑,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也可以帮助大人做这件事,减轻他们的负担。我学会了………
军训,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军中生活,既让我快乐过,又让我苦恼过,虽然我离真正的军人还差很远很远,但我想如有机会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描写军训心得体会六百字2告别了那个有着无限美好回忆的小学校园,我们带着青涩与懵懂踏进了绚丽多彩的初中校园。在真正开始初中生活之前,我们还需要接受一次从心灵到身体的考验,那便是军训。
军训是每个初一新生都需要经历的,而这必须经历的军训,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道坎,一道让我想到后会觉得毛骨悚然的坎。在没有开始军训之前我对未知的它充满着恐惧。
军训对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孩也是有好处的。有人说:“为什么要军训?军训有什么好处呢?”军训能使我们养成不畏困难的精神;使我们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并有时间培养一技之长,创造新的财富,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的未来。
军训的感受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军训是残酷的,记得刚开始军训的第一天,教官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让我们在烈日炙烤后的操场上站上一段时间。热气不断的从地里面往上透,脚底又酸又烫,汗不断地从脸上流下来,滴在地上,而且还口干舌燥的,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一直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时间快到了,再忍一下就行了,要是现在放弃的话,那我前面所做的不就是白费了吗?于是我就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一天下来,我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晚上,当我软绵绵地躺在床上,回想军训时由于我们大家的努力,得到了教官和老师的好评。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这一天虽然很累,但让我懂得了想要完成一件事,就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描写军训心得体会六百字3
中学,人生旅途中的又一所驿站,而军训就是这个转折点的开端——亦是这所驿站的大门……你必须坚持不懈才能推开大门;你需要拥有一把团结之匙才能打开大门;你需要通过生活的考验才能穿过大门……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军训是一段既艰苦又舒适,既漫长又短暂的旅程。
记忆深处,军训的第一夜是最难熬的一夜,那晚我褪去了一身懵懂的羽毛,明白了此次附外军训的别出心裁——适应周围的环境,然后直至融入。这第一个考验便是宿舍,宿舍中有“天南地北”的人,我们从未相识,却在此相聚,大概是冥冥之中老天爷的安排吧,想让我们明白“与人相处”之道。不瞒大家,这是我第一次洗衣服,洗的很生疏,一看就是没做过家事的女孩,幸好,宿舍中的女生都很好相处,她们教我放洗衣粉,陪我一起拧衣服……可是,那一夜,我终是彻夜难眠,不知是在思念父母,还是在憧憬明天……
黎明的到来,预示着我们的出操,而这完全打乱了我的作息时间,这又是个考验,幸亏我们宿舍有“闹钟”——高J,她总是提前叫醒我们刷牙漱口,再出操。吃过早饭后,我们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首先就是得练军姿,可我总把持不住自己,最后,班主任提醒我:“你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一个排头兵,人家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你!”听了老师的话,我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责任,站得比之前好了许多。
然而,好景不长,又一个问题接踵而来了,因我人太高,腿太长,总走自己的,没有顾全大局。有前因必有后果,这回,是——教官,他苦口婆心的告诫我:“你要知道整个连都在向你看齐!”是啊,我是整个班级的“旗杆”,我一人错,则,全局皆错,我要是因一己之私而坑害了整个班级,那我必将遭到良心的谴责,当自己明白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自然也拘束了不少,开始在走正步或跑步的时候,用余光去瞟周围的一行人,只望自己不愧于“旗杆”这一称号……
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我好像已经慢慢融入了这个班级,融入整个附外,融入到周围一切的一切了……并且,似乎,懂得了很多很多。
描写军训心得体会六百字4这三天的军训生活让我知道了军人生活是多么艰苦。我懂得了看似简单的东西原来做起来这么麻烦,这么难。就好像叠被子,套被套。
在军校的三天中我做过最麻烦的就是叠被子了。第一天我们午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叠被子套被套。我们先把最简单的床单铺好,接下来就是做最麻烦的,套被套了。以前妈妈经常在家里套被套。我庆幸以前妈妈套被套的时候我也在旁边帮忙拉被角。王晓侦的床就在我的床旁边。她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把被套套好了。
因为妈妈以前套被套总是有一个人在旁边拉着,我回想起了这个细节。心想:难怪我套了那么久都没有套整齐。对,我要找她帮忙。我先把被子叠在一起再把被套拉开把被子放进去。然后再把被子的一个角跟被套叠在一起,再让王晓侦把一个角拉起来。不知为什么她的手好象有魔法,自从她帮我把着被角,着被子就很容易套上,三下五除二我就把被子套好了。
套被套是军训生活中最麻烦的事,而拉练则是其中最有趣的活动。
本来我们打算去离军校很近的西溪湿地拉练但是天公不作美,偏偏就下起了雨。但到了下午雨停了。军校里决定让我们围学校拉练。听到要拉练同学们大多都垂头丧气,而有的则精神抖擞。很快我们就出发了。两天都没有离开军校了。我感到军校门外的空气十分清新景色十分美丽。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们都走了一大半了。突然前面的路队停了下来,这时我们五连停的地方刚好是臭水沟,而且我所处的位置正好是离臭水沟最近的地方。不知是不是我最近踩到了沟屎,运气这么差我想那水管可能爆了,水全都涌了出来而我的脚下却是一滩臭水。最倒霉的是我穿的球鞋是破的。这污水都涌进了我的球鞋里。等晚上我洗脚的时候,我的脚已经被泡白了。
这三天的军训让我感到很苦很累。但是到我们准备回学校的时候我又想留在这里。虽然我呆在这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我却很喜欢这里,我好舍不得离开这里。
描写军训心得体会六百字5军训五天,对于一生来说微不足道,对于三年来说不足挂齿,但对于我们新高一来说,至少开学的这几个月对我们的行文习惯影响甚大。
军训中,我学会了坚持。第一天刚开始军训,当然是先学会站军姿了。老师说“一逢军训,便是晴天”真是太对了,火热的太阳无情地烤着大地,体质本来就不是很好的我正接受着严格的训练,我好怕我自己承受不了会晕倒。不一会,一位同学就受不了晕了,还没一会又有一个,一下子接连三四个都晕倒了,教官便说“同学们,不舒服的要打‘报告’,其实这也没什么,我刚参军的时候也有点受不了,咬咬牙坚持一下!”我听了后,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就这样五天军训下下来,身边的同学晕倒了的也不少,回头想想自己,啊竟然一次也没有!顿时感到无比骄傲……
军训中,我学会了团结。在练习转向和齐步走等的时候,我们老是练不齐,把我们急的。教官看了我们一边又一遍的练习中后,严肃的告诉我们:“同学们,你们现在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人。在齐步走的时候要注意听老师的口号,要用余光注意自己左右的人,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低头反思:我心里只想着我自己走齐就行了,没想过别人。在教官的教导后,我们开始重新练习,第一次还是走的散散乱乱的,只不过比以前强了一点,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我们都找到感觉了,走的一次比一次齐,心里也舒坦多了!
军训中,我学会了集体荣誉感。最后一天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汇报表演,我们班是第十二个进场的。在观看了其他班的表演以后,我们自满的说:“呀,这走得还比不上我们班呢!我们肯定能得第一”在上场前,教官对我们说:“同学们,有些不要骄傲,有些不要害怕,调整好心态,做好就行,我不求你们那第一,尽力就行!”由于我们班教官嗓子哑了,在进场后是另一位教官带的,“同学们,注意听了,跑步走……”
我们跑步上场,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我们的口号“拼搏自强,青春飞扬”,前边的集体作业一切顺利,可在下蹲和跑步时我们却出错了,顿时心里特别难受,咬着牙,鼓起勇气做完了后面的表演。出场后,我们班有的同学都哭了,心想这第一肯定是保不住了,觉得很对不起教官的辛苦训练。一会儿,教官来到我们身边,高兴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做得很好!至少你们懂得了什么是集体荣誉感,教官为你们骄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 理论结构; 概念群; 范畴群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28-05
迄今为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建构问题,很多学者做了颇有成效的研究。然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拓展、学科建设、实践活动和职业化发展的深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问题进行更精细的研究。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它必须能完整而准确地解决好解释实践和指导实践这两个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讲,它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相对意义上这样讲),其目的是用来解释、指导、评价、完善和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问题,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理论。这可以依循两条路径:一是辞典的解释,即共识或通识;二是学者的解释,即己见或独见。本文主张采取共识或通识。《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①《韦氏国际词典》将理论解释为“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②两种解释都主张理论是一种有序的知识系统。这种通识正是我们讨论理论结构的基本理路。具体地讲,我们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就需要从系统观点的视角来解构。
那么,基于上述理路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本体上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呢?本文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结构应由概念群、范畴群、原理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评估体系这五大要素构成。
一、要素1:概念群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首先应该是一个概念体系。就是说,一套前后一致的理论学说是基于若干自圆其说的概念而自然集成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一种科学理论的首要基本单元。从系统论的意义讲,指认或辨识一个概念,就略知该科学理论体系的大致概貌或基本精神。没有属于自己学科的独立的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概念群,严格意义上讲,该学科还是不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概莫如此。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宇文利,2009年;徐志远,2009年)开始涉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现象研究,试图从学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进行清理与澄清。应该说,其研究结论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但就目前已经得出的结论来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群的清理与澄清还存在逻辑变轨或变形问题。也就是说,指认概念的种差关系的逻辑起点或理论标识尚缺乏必要的准确度、公信度和服众度(当然,作为一家之言,也是无可厚非的)。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必须完整而准确地解释和指导实践的基本任务尚难据此完成。这也正是我们迄今还不得不继续进行探微工作的重要原因。
笔者尝试从结构图的视域来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应该是一般概念与核心概念“二维弥合”的结构现象。所谓一般概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所能达至的终极边界限域内的所有概念,即用于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普遍事实的知识现象,如品德教育、素质教育等。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未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实践方式,其它学科诸如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也主张并研究这种教育实践方式。但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来不回避对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学理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依循属于本学科独有的理路去解释和指导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实践,但不能简单地把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划归本学科独有的概念沙龙。所谓核心概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所独立达至的一维边界限域内的专属概念,即用于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有事实的知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专业语境内的基本概念,意即专业术语。
基于上述理由,可以尝试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做如下勾勒:
1.一般概念
教育、感动、感化、感染、熏陶、素养、素质、言教、身教、内化、外化、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工具、教育技术、谈话、谈心、交流、沟通、鼓动、鼓舞、鼓励、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法制教育、新生教育、新兵教育、新农教育、新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礼仪教育、形势报告、英模事迹座谈会、英模事迹报告会、集体学习制度、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影响、文化浸染、群体影响、潜移默化、道德榜样、榜样偶像、名人偶像、偶像崇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清理出的一般概念仅仅只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大辞典”意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所能达至的终极边界限域内的可能性概念,并不都是必然性概念。
2.核心概念
灌输、疏导、政工、思想、观念、态度、政工师、生命线、一元化、思想性、政治性、价值性、人文性、感染性、感化性、感召性、鼓动性、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舆情教育、国情教育、社情教育、民情教育、政治导向、思想导向、价值导向、交心谈心、宣传工作、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感化、思想改造、思想管理、思想交往、思想沟通、思想关系、思想矛盾、思想冲突、思想斗争、思想障碍、思想修养、思想品质、思想素质、思想觉悟、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精神能量、精神动力、精神控制、精神资源、精神经济、精神管理、精神优势、精神家园、精神统治、精神实力、精神国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政治认同、阶级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等。这里同样需要特别指明的是,这里澄清的核心概念还不能称之为完全周延的或完全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学限域的必然性概念,仅仅只是为了学术研究的需要而尝试划出的一个特殊的知识边界符号。
二、要素2:范畴群
范畴是人类认识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人类争取理性自由的思维工具。从科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它是人们对该学科领域问题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因而反映着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学跟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形态一样,同样有其最基本的范畴集群或体系。研究范畴集群一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高地。理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骨架,对于加快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前所述,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宇文利,2009年;徐志远,2009年)开始涉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现象研究,试图从学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群和范畴群进行学理上的清理与澄清,很多研究结论对于我们今天更精细地进行学理探微,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但从已有的研究结论来看,同样存在清理与澄清的逻辑变轨或变形问题。也就是说,指认范畴的种差关系的逻辑起点或理论标识尚缺乏必要的准确度、公信度和服众度。
迄今为止,究竟应该怎样来认识或廓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现象?依然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只要大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起点和终极边界的理解还存在分歧,那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就必然会出现异见。既然如此,笔者就满怀有限的学术底气大胆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这个高地。笔者的基本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集群应由单维词组、二维词组和多维词组构成。据此,笔者尝试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集群作出以下勾勒:
1.单维词组
所谓单维词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被人们约定俗成和学者加工提炼而形成的特殊概念现象。诸如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舆情教育、国情教育、社情教育、民情教育、思想动员、组织动员、政治动员、思想修养、思想斗争、思想改造、思想素质、思想觉悟、思想情操等这样的约定俗成概念,以及诸如人学视域、精神能量、精神动力、精神资源、精神经济、精神优势、精神家园、精神实力、精神国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等这样的由学者概括得出的学术概念。一般地说,单维词组是一个复合词,单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类事实或独立现象。
2.二维词组
所谓二维词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二维现象间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或必然性联系的知识现象,通常是由两个单一概念对应组成且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有机组合。诸如思想与行为、教导与引导、疏导与诱导、他导与自导、帮教与疏通、思想教育与思想认同、政治教育与政治认同、国情教育与文化认同、民情教育与民族认同、舆情教育与价值认同、社情教育与制度认同、思想修养与思想觉悟、思想改造与思想感化、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精神控制与精神和谐、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等。在这里意欲澄清的范畴事实,不单纯是为了揭示那种类似哲学范畴(概念对子)具有对应转承关系的知识规律,而是为了概括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独有的范畴事实。或许这种概括目前还不是很缜密、不是很准确,但这种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学科发展阶段。这种概括已经远远超出了得出这些研究结论的本体意义和实际价值。
3.多维词组
所谓多维词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多种现象或复杂现象间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或必然性联系的复杂知识现象,通常是由三个以上概念依次递进并具有内在自觉弥合且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有机组合。诸如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与教育介体,教育材料、教育质料与教育预料,家庭德育、学校智育与社会美育,事实感动、氛围感染与精神感化,直接教育、间接教育与对接教育,教材教讲、媒体宣讲与网络联讲,教育效果、教育效率与教育效益,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与中介激励,情感陶冶、文化熏陶与潜移默化等。这里需要特别申明的是,之所以要确证多维词组型范畴,真实的理论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特征,更细致地划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近相关学科的学理边界,更明确地标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属地。
三、要素3:原理体系
所谓原理,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规律。科学的原理,由实践确定其正确性,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原理也可泛指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科学的原理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故其正确性为实践所检验与确定,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可以推衍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从而对进一步实践起指导作用。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其原理体系。每一个原理除了由本学术属地的概念和范畴构成之外,它还具体而直接地承担着解释和指导实践的学理任务。进一步讲,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基本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指明和确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则是更完整、更准确地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征的必由之路。笔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若干基本原理概述如下:
1.灌输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政治教育活动,它把灌输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作为己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看来,任何社会个体本来是不可能有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意识的,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人们的头脑里。列宁和都曾分别说过,先进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并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些东西对于人们来说本来是没有的,只能通过灌输才能装进头脑,或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才能获得。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对于任何一个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不悟而能,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灌输具有身不由己性,是任何一个受教育者个体无法抗拒的外部教育介入。
2.疏导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历来不把灌输视为本身唯一性的学理依赖,而是一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教育方式或教育活动的合规律性、服理性。疏导,就是这种合规律性和服理性的生动表现。所谓疏导,简言之,就是疏通与引导。疏通是一个借用词,原意是指管道堵塞后,使用物理、化学或者其他的方法使管道重新恢复原本使用功能的行为或过程。本文借寓指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需要调解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在实施任何一种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善于首先发现人们思想关系的障碍节点,找到消除障碍节点的最有效方法,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帮助人们理性理智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把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的统一,是对应相承的完整的统一过程。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延续。疏通是为了正确地引导,引导是疏通的目的。要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又疏又导。没有疏通,就无所谓引导,也不能正确引导;不去引导,疏通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3.感化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育,而是通过教育去达到转变受教育者个体的观念、观点和思想,树立符合社会政治制度要求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灌输和疏导都还只是在强调言路的辨识性、多径性及其学理价值,这里要讨论的感化,则是特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善于用言行去影响受教育者,使其受感动而逐渐发生转变。教育者既要能说会道、善言善辩,还要身体力行、榜样示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施教于任一受育者个体除了言教,还需要身教。只有教育者首先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受育者才会受到感动、身体效尤。言教与身教也是辩证统一的,是对应相承的完整的统一过程。言教是德行教师,身教是德行导师。言教是教育者的职业本分,身教是受育者的行为楷模。既要重视言教,又要重视身教。没有身教,言教可能是事倍功半;言行一致,言教就能事半功倍。言教与身教有机统一,才能最终促使受育者因感动而逐渐转变自己的态度、观点和立场。
4.互动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相思”式的封闭性教育,它历来主张开放性和反馈性。关注受教育者的逆反心态和拒斥态度,从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题中之义。我们既要重视灌输的输入强制性,还要重视疏导的输出反馈性,更要重视互动的逆反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信息输入,经过回馈程序、信息消解、信息输出的教育模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思想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模型的规律性表征。只有教育者的教馈(单相思),没有受教育者的反馈(互相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检验教育主客体之间思想互动的效果和质量,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受教育者消解教育者输入信息的接受程度。接受度高,则表明信息消解的正态性高;接受度低,则表明信息消解的负态性高。
5.复杂性原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复杂性程度极高的学科。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人类思想活动。人的思想活动纷繁复杂,令人难以琢磨。驯化动物易,调教学生难,转变思想更是难上加难。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人既是社会动物、政治动物,也是文化动物,更是思想动物。人作为复杂性动物,决定了人的思想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善于用复杂的眼光审视简单的思想活动,用多维的路径去解决简单的思想矛盾或冲突,而不是用简单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复杂的思想活动。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受教育者个体而言,特别是思想相对成熟的个体而言,任何看似简单的思想关系现象,实际却隐藏着非常复杂的思想纠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力点恰恰正是隐藏着的思想纠结,而不单纯是思想矛盾的表象。
6.针对性原理
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需要针对一定的思想问题才得以开展。所以说,针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或实现其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首先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或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针对性的前提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事先已基本掌握了教育对象的问题症结和期望值,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设计好思想工作的措施和沟通语言,做到言辞恳切,实事求是,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地与教育对象交流,说服受育者转变态度和观点。其次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对象特点以及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任何无的放矢的做法都是与针对性格格不入的。进一步来讲,促使受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是针对性的学理精髓。
7.实效性原理
希冀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能期待和职业追求。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效频,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理是: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或者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而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这里实际涉及到一个潜原则需要确证,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不要计较其投入成本?是不计成本?还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或是以同一的成本实现多赢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其本质上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要素4:方式方法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已经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要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是两个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说,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绕不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研究。方式与方法既有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方式是方法与形式的统一体。近些年来,笔者检索了近20多种不同版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材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材,发现迄今为止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只论及方法,而不论及方式。这实际上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憾。笔者认为,无论在理论规定方面还是在实践作为方面,既要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1.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这里所讨论的方式是相对于方法而言的,但不单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略(策略意蕴),是形式与方略的有机统一。就其方略而言,诸如隐性教育、文化渗透、文化输出、媒体扩张、全民学习、教育国际化等,就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范畴;就其形式而言,诸如报告会、荣誉室、宣传橱窗、思政网站、学术演讲、集中学习、政治培训、献爱心活动、志愿者活动、政治课教学、媒体主题专栏、红色文化考察、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景体验等,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时是交融在一起的。从学理上加以区别,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方法是一个多义词,古今中外关于方法的定义有很多种。概括地讲,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方向、途径、手段、工具和操作程序的总和。办法是方法的学理底蕴,目的性、中介性、选择性、操作性、功效性则是方法的最基本特征。确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从其性质、存在形态、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分类。从性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解决思想矛盾、思想教育矛盾,实现教育目的、内容向教育对象思想转化的中介性要素;从存在形态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表现为知识形态,也表现为工具形态;从形成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生相长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目前试行的教科书文本来看,大多都是从上述这三个维度来确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例外)。本文主张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纳入一体化的范畴进行研究,这样做,能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五、要素5:评价评估体系
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社会价值如何,通常是经过教育评价或教育评估来实现的。通过评价与评估,可以准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状况,了解其成败得失,科学总结经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评估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试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体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已然成为教材内容,但大多都只是论及评估而不论及评价,抑或说,只谈“估”不论“价”。估评多,价值分析少。进一步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多,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缺失和质量亏损的评价少。鉴于此,本文主张,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实际价值,应该构建“二维指标”体系,即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前者主要侧重价值分析和质量分析,后者则侧重效果判断和效益判断。
注释
①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74.
②韦氏国际词典[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1104.
③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