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

第1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教育实践活动 从教能力

本文为2002年安徽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课题

目前,三年制高中起点和五年制初中起点美术教育专业同时并存,它是在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面对广大农村中小学和农业地区县级小学开展教学,培养师资。

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历层次美术教育在全国一定范围普遍存在,且具有发展空间和意义。就此而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这里,就我们课题组近年来研究的情况和成果与各位同行交流,愿有所益。

一、初中起点美术教育专业生源特点(概要)

1.入口的生源质量较低

我们对03、04、05、06、07级548名新生进行接受美术教育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 33%的小学和23%的中学没开过美术课;43.4%的小学和39.4%的中学开课不正常;96.2%的小学和58.1%的中学没有专业或专门美术教师。只有2﹪的入校新生进校前接受过初步的美术基础训练(考前训练)。

2.对自己前途不明朗

在对入学后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状况调查中,90%以上的同学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其中学历问题,就业问题是最为焦虑的事;80﹪以上的同学没有考虑过将来要当一名教师。其中一个班30名学生,表示愿意做美术教师的8人,不愿意的9人,处在两可之中的13人。

二、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及主要课题

1.改革美术教学,确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

2.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3.加强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探讨全程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主要做法概要

1.调整课程结构,“四大模块’交会融通

专科层次师范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任务就是要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胜任课程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为此,我们将课程设置为“四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调整课程结构:1、五年制课程模式采用2+3,即前两年完成高中课程的学习任务,后三年完成高师专科层次课程的学习任务。2、提高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约占总课时数的15%,同时降低理论难度,加强教学技法的训练,设想学生“出口”时,既要美术专业学历合格,又要教师资格合格。3、增设选修课,使课程更加适应学生。4、加强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时间由过去的6周提高到14周,占总课时的15%,并且明确了课程标准,建立了全程、有序、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加强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加强职业生活方式的熏陶、演练,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产生职业情感,热爱儿童,热爱教育。

2.学科专业课程,突出教育性

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要具有示范性,教会学生会学会教。

在素描、色彩等绘画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素质差异分为若干个小组,为其提供交流、研讨的机会,并促使其形成探究、互动的习惯。成绩好的同学有义务,帮助后进生;成绩差的学生有压力,主动钻研。每次写生或专业课结束前,要求学生谈个人体会,总结自己本阶段或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并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问题提出之后,引起全体同学的思考,引起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合力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还要求学生写绘画学习日记,谈自己学习的感受,谈自己的想法和未来目标。当学生完成绘画作业之后,我们又开展评画活动,学生互评,教师参评,鼓励推出不同观点和个性的评论。在绘画、质疑、讨论、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

专业课上,在对学生进行绘画技法、技巧的训练过程中,我们指出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作为学生学习的参照,使其学能为了教。如色彩课,我们在技法训练上更趋向服务于小学美术教学,更倾向适应儿童绘画的学习;强调儿童美术的特点,充分理解儿童审美心理。比如,不过分强调比例、结构、透视,而提倡个性的张扬,色彩的夸张。

其次,把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观摩、评价中发现教育理论知识,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进而学会教。主要做法是:1、观摩、评价成功与失败的教学案例;2、模拟教学;3、请小学特级教师上示范课,了解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

3.活动课程,苦练基本功

基本功分教师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两类:前者包括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一话(普通话)、简笔画、教学挂图制作等活动;后者包括速写、素描、色彩等。各项基本功都要在第二课堂上由教师指导,自主训练,学期考核,计核学分。学生掌握了基本功,还要鼓励他们美化校园、美化教室和寝室,为学校及其他系科设计、布置墙报、黑板报、橱窗、海报等,锻炼其美化校园和生活环境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美术系列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运用美术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4.教育实践活动与时俱进

我们认为,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观照下进行的旨在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现实活动。就活动范围说,有校外校内之分;就活动内容说,有教育、教学之分;就活动形式说,有参观访问、教育调查、教师基本功训练、模拟教学、见习实习;既有个体独立的实践活动,也有以小组、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实践活动。

教育实践活动全程化,分三个步骤进行,即:校内实践、阶段见习、集中实习。教育实践的整体构思、布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经过“实践一体会一再实践一再体会”这样一个不断实践和反馈的过程,使学生更加明确作为一名未来教师将过一种怎样的职业生活。校内教育实践是职业生活的积累阶段。通过入学教育,教材演习、观摩国内外优秀的美术教学资料、模拟教学、举办学生的教学技能竞赛(书画比赛),组织各种学术报告、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教育观摩、教育见习。教育观摩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教师职业,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实际,在观摩中学生可进行参观、考察、访谈等个体活动并初步验证教育理论。

具体操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一日见习(教育观摩)”,分散到各学期中。要求学生及时总结,写出体会、反思。

教育见习是教育实习的重要过度和准备。见习时间大于4周,分阶段进行,贯穿于职前教育的全过程。学生见习的主要任务:协助教师进行课外辅导、课外艺术活动、批改作业、班级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听见习指导老师的课等。通过教育见习,理论联系实际,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实习。课堂教学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以及绘制教学挂图、幻灯片、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等,使实习生得到全面、严格的专业训练,使其具备小学专业美术教师应有的业务知识、技能及教学能力。

关于课堂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分阶段进行,抓问题解决,稳步推进。

第一阶段的主要课程内容:1、组织实习生听示范课(示范教师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同科教师担任)、观看优秀教学录象资料:2、模拟教学,试讲、试教,听课、评课;3、进行微格教学培训。

第二阶段进入实地上课阶段。我们的做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开展问题研究。如,针对实习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心理障碍,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站住讲台,引起注意、调动学生。这个问题三周后基本解决。又如,小学生班级人数多,课堂秩序混乱,而实习教师又年轻、没经验,往往上课无法进行。我们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具体做法是:1、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寻找内在原因,2、树立教师形象,外严内温,3、精练课堂导入方式,精彩课堂内容,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阶段:教法研究阶段。主要课程是:研究多种教法和学法;研究教学挂图制作和教具的使用;研究教师语言表达技巧;研究板画和板书设计。同时有计划地集中听课、评课,开展案例研究。

第四阶段:集中总结,个体反思。集体诊断教学疾病,个体反思教学行为、教学实践中的体察、体会、体验,将经验升华为个体化的理论知识

四、在反思中成长

第2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一)课堂理论教学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出发,根据不同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并且,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在课后外对美术的实际运用。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美术理论与创新意识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外实践教学老师可以在对作业和命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考虑的基础上,经常性的引导学生主动的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想象,创造性的将课堂中的美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最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将课外的实际观察完美的呈现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第一,美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生活、仔细品味生活的习惯,通过身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为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丰富的情感和经历。此外,老师还需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命题,然后给与学生足够的鼓励和信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出色的完成命题。

第二,基本训练与创新意识相结合。基本功的训练对技能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写生练习就是训练美术基本功的最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写生练习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各种美术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美术课外实践教学中,老师应该使学生的基本训练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从而使美术的技巧训练与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完美结合。

第三,模仿与创新相结合。在学生的基础训练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的创新。所谓的“模仿”与“创新”就是指,在自然的物体或其他的绘画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中的结构和体积等进行合理的分解,然后再采用创造性的思维对分解的作品元素进行重新的排列,最后再组成全新的画作,并以此来表达学生对原有作品的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知。老师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大胆的分解及再创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还能使学生在新奇的视觉感受中,促进创新思路的拓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来自于《教育论坛》杂志。《教育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二、结束语

第3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12-02

Analysis on Teaching Reform on the Basic of Architecture Design

Li Xiangjie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Dalia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Dalian Liaoning,China 116622)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ignificances of the basic of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e.it gives thorough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basic of architecture design which are exiting in the local university.An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domestic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idea,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were discussed and attempted.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are discussed. The idea of“three in one” was realized in teaching practice.The ability of manipulative,observation,thinking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were experienced.And the key ideas of the future reform are put forward in the text.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肩负着对初学者的启蒙教育,是整个建筑学科的奠基石,该课程的教育质量对后续课程的展开和对未来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对整个建筑学科意义重大,对于办学时间较短的地方性大学来说,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1 当前的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大连大学是一所地方大学,从2000年开始设置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上沿袭了我国早期的传统学院派建筑学教育模式,与我国其他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相比,办学时间短,资历较浅,经验不足,教学设备和师资匮乏。就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来说,虽然近几年一直在不断的改进、调整,但是目前还存在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体会和观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1)学生美术功底薄弱。大部分学生的入学前没有受过美术训练,入学后对图形和立体空间感的培养非常艰难,同时对建筑美学的理解也有困难。(2)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往往是为了完成作业而被动的去做作业,这样的状况就使得训练的意义和目的很难达到,学生自身也会感到疲惫不堪,觉得任务繁重。(3)学完的内容不能融会贯通。笔者在二年级和四年级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发现,很多在一年级训练过的内容在后续课程中没有起到相应的铺垫作用。比如,二年级的课程设计在图面表现阶段,很多学生不会或者忘记一年级训练过的绘图技法和表现手法,图面效果反倒不如一年级的作业。(4)缺乏对专业的整体上的概念性认识。二年级或者高年级阶段依然会出现基本概念不清楚、相关知识匮乏的现象。比如,不能正确的绘制建筑方案的剖面图,不能了解当前的建筑设计动态,相关知识的涉足非常有限,等等。(5)思维模式上单一。很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上的问题,究其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比如美术基础、个人领悟能力、兴趣爱好,等等。二是教学环节上的因素,这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思想上注重技法技能等基本功培养,轻视理论教学和思维模式训练。(2)教学方法上保守传统,缺少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3)教学内容上是片段性的,各个作业之间的联系不明显或者缺失,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基于以上三点,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大量调查与分析学外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作业内容设计上着手,改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设想,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2 教学思路的改革

传统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感觉和绘图表达技能,作业设置以技法、技能训练为主。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基本功和动手能力,但是不利于建立整体的建筑概念和思维模式,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不明确。我校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基本上属于这种培养模式。当代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根据笔者对当前国内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许多院校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都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重视思维模式的培养,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现状,在教学思路上既要延续传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又要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由此,新的教学思路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此为核心,展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整合,使整个教学环节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贯性和开放性。作业设置以各种形式分析、建构为主,重视思维过程和最终的图面效果。围绕每个作业的课题设置展开理论知识引导、基本功训练和思维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立体式的、开放式的、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四个角度进行训练,旨在改善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顺利的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这种教学理念秉承了传统教学中对基本功训练的重视,顺应了当前对创造性的需求,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国内很多高校都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改革和研究,以这些研究为借鉴和参考,基于我校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如下的改革措施。

3.1 整合与分解教学内容

整合与分解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手法。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归纳和整合,将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单元――认知、技法和思维。每个单元有自己的侧重点,认知单元侧重美学的培养,技法单元侧重绘图表现能力的培养,思维单元侧重创造性、系统性和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培养。同时这些侧重点在三个单元之间也是相互交叉的,比如,在技法单元,除了强调培养绘图表现等基本功,还要训练构图能力,这其中就包含了美学培养和思维培养。单元里的每个作业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手段和方法,同时,单元里的作业是具有可选性的,每个作业至少有两个题目可供选择。这种整合与归纳使得教学内容形成一种模式,具备了整体性、系统性和开放性。

其次,在整合形成的大框架下,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与细化。每个单元里的每个作业内容也分为三个模块――理论知识、技法训练和思维训练,能力训练上包含四个方面――动手操作、用眼观察、语言表达和思考分析,这些训练内容是伴随每个作业的全过程。比如,室内空间测绘表达这个作业,涉及的理论知识包括人体工程学、美学原则、空间限定方法和测绘知识等,这些内容分解到作业进行中的前、中、后三个过程,前期讲授测绘知识,中期讲授人体工程学、空间限定方法,后期讲授美学原则;技法训练体现在图面绘制和表现上,包括前期的徒手表现和后期的工具制图表现;思维训练体现在对现实空间提出质疑和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如此的教学训练会形成整体的、立体的建筑感受,学会思考方法,并且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所积累。

3.2 改进理论知识教学

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学成果主要通过作业展现出来,教学活动中往往容易忽略理论知识的现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非常广泛,如建筑历史、美学原则、材料知识、结构知识、设计方法,等等,这些理论知识贯穿于每个作业当中。有的理论知识会在后续课程中专门学习,如建筑历史,但这些知识在做某些作业(如建筑认知)时会涉及到;有的理论知识贯穿于建筑学专业的整个过程,如美学原理,但是这些知识没有专门的后续理论课程来讲授。以上这两种理论知识都要在设计基础阶段有所涉及,形成一个全局性的、系统性的、辩证性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指导每个作业的顺利展开,同时拓展知识面域,为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换言之,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表现出来的形式和成果是感性的,但是理性思维在背后支撑着外在的表象。加强本阶段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同于专门的理论课程教育,而是结合每个具体的课题来进行,用来指导每个设计题目,支撑每个设计构思,注重的是横向展开理论知识的广度,而不强调深度的学习。

3.3 实施阶段性控制和总结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训练内容包含十二个主题,分别在两个学期分阶段进行。根据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和时间安排,将目标分解细化到每次课程,根据这些目标实施教学、总结和评价,利用评价结果来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本课程划分为两个层次的阶段――分步单个作业完成阶段和单元阶段。在单个作业完成阶段,进行成果评定,指出该课题训练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找出不足的原因,并且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补。在单元阶段,通过各个作业成果综合比对,进行动态追踪和纵向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调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同时也认识到不足的方面,以此作为改进、调整的动力。比如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这个单元,这三个作业的训练内容是连贯的,从二维的平面形式美感到三维的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美感训练,其中的美学原则、构成要素、构成手法基本都是形同或相似的,难易程度是渐进的,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能创造从平面到空间的抽象美。每个作业完成之后进行评价,进行横向比较,总结优点和不足,包括图面效果和设计过程,每个学生要将总结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且不足的地方要给出改进措施,不合格的要进行返图。当三大构成作业全部完成之后,进行个体的纵向比较和整体上的阶段性横向比较,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进步,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相互交流的动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总结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将片段性的内容整合形成整体概念,从而加深理解,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通过两个层次阶段的不断总结和分析,随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体现了开放动态的教学思路。

4 结语

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的奠基石,对于地方性历史较短的建筑学科来说,基于以上方面的课程改革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还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专职教师,优化教师结构;其次,加强配套设施改革,提高教学技术手段;再次,加强美术课的改革,提高学生美学修养;最后,教学体系还需要完善和细化,要具体到课题的制定、实施和教学设计。

诚然,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和调整,才能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许勇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建筑,2008(12):128-130.

第4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定位

在新疆伊犁地区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疆伊宁市农四师第一中学的美术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新的教育形势,就应该立足于当下,顺应现代的教学要求,适应目前的发展需求,逐渐的改变着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以往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有良好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定位,是基于整体的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作为高中美术教师,我深入思考了自身的角色定位,以便更好的履行教师职责。

一、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角色转变

在目前美术教学中,教师做范画然后看着学生画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之后对于美术课堂的要求,这种边画边讲的方法逐渐被。新课程改革是需要教师在讲台扮演一个新的角色,课程改革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多重关系,例如需要成为学习的合作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课程中的参与者,它就是要将绘画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艺术情感的表达和正确的艺术价值观等结合在课堂上。这就迫使很多传统的美术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重新定位自己。成为一个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灵活,课程设计和实施都具有完整思维的执行人,并且成为高中美术教育的研究者,传播者,以及美术技能的传承人和开拓者。

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定位

1、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信号

高效的课堂需要和谐的教学气氛,也需要一位可以赢得学生尊重的老师,当老师作为明确的信号,同时学生对老师有了的高度信任后,从而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保障,在较为宽松的美术课上,学生很容易激发天性去追求自己渴望的东西,而我们的美术老师也是利用这样的天性给予明确的引导,启发学生去观察美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最大限度的感受和感知去体验美在物质世界的具体表现,然后加以明确的指导,使其创作出较为创新的作品。

2、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灯塔

在多年的教学一线,我逐渐的发现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欲望强烈了许多,再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单一、死板的标语形式的思维模式。他们表达的问题也来自不同方面,有很多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创作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中慢慢的学会融入学生的思维,去体会他们的创造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创作,并且让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不过多的干涉,让其有自由的创作余地,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造型能力。这样更能突出教学中的双向性,互动性,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加亲密,使教学可以想着预期的目标进发,并能高效的到达目的。

3、美术教师是美术课堂的灵魂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发现教师的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感受,在面对现阶段的孩子的提问,敢于突破的新局面,要随时准备解决课堂上,关于专业的各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面对天真的学生时,正确的安排课程,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并且最终在孩子的心理埋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却是难上加难。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现代化需求,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成就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因此美术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个课堂的“灵魂”。

三、角色定位所需要的新的要求

1、新角色的坚实基础

一个合格的课改教师,一定是不断的研究和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专业上做到精益求精,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能够较好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知识时,应当选取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使教学工作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下顺利进行,成为高效教学。并且需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打好理论基础,从而做到身正为教、学高为师。

2、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教师业务

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对于自己的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钻研、创新的教师,他们的业务能力之所以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很快成为学校的教学中间力量,是因为在自己的专业上游刃有余,做起来得心应手。在批改作业或者作品的时候,也可以看得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强的、素质高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与成果总是事半功倍,他们没有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加班、加课、布置大量的作业完成教学,但成绩斐然。新课改就是需要造就这样的教师。而不是通过大量的掠夺学生的宝贵时间来换取成绩的教师。

3、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在面对新课改的实际教学环节,先告知理论在进行验证的传统方法已经过时,在专业能力和技法上应该告知一些基本的方式和方法,由学生们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在课堂上,应该把这样的探索的方法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集体在短时间内自行尝试和总结出事先设定好的教学理论知识。在面对从书本上得到的理论知识,一定要进行筛选,找到明确的出处,考虑地域性和学校的教育发展之后,在于自己课堂的叫教学实践结合。把正确的理论知识,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才能与教学实践结合,万万不可天下文章一大抄。

4、教学艺术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大面积浇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新的形式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尝试和探究教学的方法,营造较为和谐的课堂气氛。从前老师都被称之为“教书匠”,而现在正在向创新教师转变。创新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创新,着就是要求我们需要在教学上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想要成功,就必须考虑很多因素,课堂上临时出现的意外情况、突发自然灾害等,都要随意应变。让学生们在相对较为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并且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新鲜的知识。讲究教学艺术,最求完美高效。

四、总结

谈到新课改,谈到教师角色定位,任何一项课程的改革的设想,最终都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完善。课程改革是一个大的方面,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去做调整,才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才能更得上时代的需求,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窦世民 单位:新疆伊宁市农四师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第5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基础素描;艺术素养;理论知识;中国传统美学;艺术个性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艺术个性来源于真实的个人感受,来源于个体对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性萌芽,尽管这些个性表现得不够稳定,但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学生这种偶发的闪光点,不应该忽视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学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制品,只能是千人一面、万物一形,而不可能是独具匠心的创作.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自主地对每一种绘画基本要素进行研究,以确立哪些要素能够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并能将绘画对象转化成为艺术符号,即根据内在需要去描述对象.没有内在的触动,素描习作只能是简单的图像练习,只能是一个模仿对象的过程.

第6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一、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无外乎是两大内容:感觉和认知色彩,表达与表现色彩感觉和认知色彩

整体观察自然色彩的现象,借助色彩学知识,认识自然色彩的变化规律,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具体来说,培养学生在初学阶段就注意整体观察自然色彩的现象,而不是只关注于单一事物。在初学时,让学生们多做户外观察,真实感受色彩的冷暖变化,色彩的空间感等抽象的书本知识,让抽象与生动的客观现实相结合,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把握色彩知识。

二、表达与表现色彩

在把握写生的基本技艺基础上,结合真实感受表达自然色彩

效果,并逐步尝试和吸收多种表现技法,探讨画面的形式构成、色彩构成、材质构成等。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重视认识自然的科学规律,学习色彩理论知识,准确感知色彩。通过色彩写生,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不断提高组织色调,塑造形体,表达空间层次,再现物体质感等准确描绘各种事物的色彩造型能力。另一方面,要在这种写生色彩、色彩造型中尊重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可盲目打击批判,使其丧失信心,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审美感受真实表达出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而非教师画作的复制品。色彩是美术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是难点之一。色彩的学习不仅为绘画和设计奠定基础,更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一般认为,色彩教学应教会学生怎样观察、认识色彩,怎样诱发色彩想象能力,怎样在作品中组织与表现色彩。但个人认为,色彩教学应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三、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教学从学习内容上改变专业化的倾向

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现实,易于被学生掌握。在美术教育中,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通过美术活动提示,发展学生认知颜色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大多初学的学生色彩知识欠缺,这是教学的最大障碍。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做到:

1.使学生明确大自然中色彩产生的原因

可采用“演示”“谈话问答”等方法,让学生知道无光便无色,人们肉眼所见的各种物象颜色各异,颜色并不是物体本身存在的东

西,而是光作用于物体在人的视觉中产生的反应。

2.让学生认识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客观存在

固有色,指在通常情况下根据视觉经验被人们观念认可的基

本色,如红色的番茄、橙色的柑橘,固有色虽然是不可缺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光源色指光照本身的颜色,如从窗外漫射的白光没有显著的色感,但会微微偏冷;普通灯光带暖黄色,而荧光灯则略呈青紫,不同的色光照在物体上,会使物体的亮部带上光线色的影响。而如果一个画面中有两种以上的光源照射物体,其光源色会在各自照射的面向上发生作用。环境色指物体周边的色彩对物体所产生的反射,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物体是相互影响的,因而物体之间环境色也是相互作用的。环境色的作用多呈现于物体的暗部,但物体亮面的某些朝向也可能接受周边强反射的色光影响。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者对物体色彩的决定程度亦因条件的变化而

变化。

3.可以运用图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明暗调子中的色彩因素

素描画是运用线条、明暗、块面塑造形体;色彩画却是运用色彩塑造形象、表现空间。

四、在绘画艺术中,色彩是最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学生有了一定的色彩感受能力之后,还要在比较有限的课时

内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美术教师需要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提高色彩写生教学水平和学生的

美术专业水平。

1.应以色彩理论为导向

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色彩理论,熟悉三原色

(红、黄、蓝)和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理解色彩的冷暖、互补、对比等关系。

2.应注重观察与写生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色彩训练的基础。在实际观察中应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色彩理论及相关知识,注重先整体后局部,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善于把握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关系。迅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写生是美术课中运用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色彩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前后空间关系的处理,突出明暗、黑白关系的对比,加强物体之间以及物体本身冷暖关系的

处理。

3.应以造型为导向,注重笔触的修饰

笔触就是一笔下去在纸上呈现出来的形状、姿态、感觉。各人的笔触都不一样。不同的笔触也造就了不同的画面效果。但色彩的笔触感是为造型服务的。小笔触有利于表现细小的靠近前面的物体;大笔触有利于表现画面后面的较远的物体。不同的材质要用不同的笔触去表现。临攀是学习前人的经验,是默写的基础。可以采用半默写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色彩技巧的掌握和积累。默写对造型方法的熟练和色彩规律的认识方面要求更高,是对画者的一个检验。

当然,色彩教学就是调动学生对色彩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情感表现力,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科学的色彩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

第7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一、美术教育的作用

1.独特作用

美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培养情感、创造力、操作技能的实践训练等诸多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各方面都离不开美术教育的参与,通过它特有的艺术训练过程,使学生的感受力、观察力和思维力以及个性,都在反复锻炼中发展起来。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丰富的美术感性知识,让学生学会初步的审美和分析美。美术课选有各类不同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色彩构成、动手制作等。各类不同的美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美术评议系统。如欧洲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系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眼、脑、手的配合与协调,也促进了学生对形象事物概括、综合的表现能力,从而加速了美术个性化的形成。其次,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方面对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都有突出的作用。

2.目标明确

美术教育目标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前提是要传授给学生美术理论知识,以此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思维。一是基本概念、原理等美术知识。这是提高学生绘画水平的理论基础;二是审美文化知识。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方面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审美观和价值观。通过美术特有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把学生培养成高尚、理想的现代人。另外,弘扬民族美术也是目前学校美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有利于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美术教育的社会目标。

3.方向明显

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美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面对全体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各科学习和从事各项工作。在我国初、中等学校中,美术都是一门基础课,它和其他学科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目前就是在大学里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许多理工、医农、文史类院校也陆续开设了美术选修课和美术基础知识讲座。美术正在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智能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当多的青年也把掌握美术技能作为一种新的谋生手段。同时站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美术教育也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方向。

二、美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完美人格品质

美术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涵的思想政治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能使学生在提高美术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充分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还要让学生通过了解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历史、文化、经济等信息开阔视野,全面了解美术与人类的生活、情感、政治、历史等方面的联系,加深对作品涵义的理解,在美的教育下使学生感性得到发展,从而产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理解,以寻求创造表现,使学生心理趋于和谐,达到审美教育的完善和人格教育的实现。

2.注重美术教师榜样作用

第8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

Xx艺林艺术培训中心 xx科教文化活动中心

培训合作方案

第一部分 合作双方概述

一、xx科教文化活动中心(以下简称“科教中心”)

Xx科教文化艺术中心是多馆合一的带有浓厚科教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展览区、表演区、培训活动区等。科教中心立足对东莞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普及,志在培养我市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文化,并以活动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其从小养成探究式科学思维模式,以达到放大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xx艺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xx中心”)

Xx艺术培训中心是一所致力于书法、绘画、少儿舞蹈和美术高考的专业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大专业艺术院校均有其分支机构.艺林中心是有着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具有正式办学资质的培训单位,也是东莞市指定的中国民间民族舞蹈和书法绘画考级中心。

多年来,xx中心学员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内外众多的比赛上均获得过优异成绩;我们艺术中心更是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Xx中心拥有一支来自国内专业艺术高等学府的知名教授和专家组成的教学队伍,他们经验丰富,绝对值得您的信赖.更值得一提的是,艺林中心为学员提供有专门的展示舞台,所有的学员都有机

会在电视、报纸等各大媒体上充分展示才艺。培训专业:舞蹈、拉丁舞、肚皮舞、现代舞、书法、绘画美术高考强化、跆拳道等。

三、合作双方优势比较

(一)科教中心的优势

1、区位优势:科教中心位于xx市中心区域,周边中小学所,幼儿园覆盖较多,中心交通极为便利,停车场所空旷,公交便捷。

2、广告优势:科教中心依托和路广告传播途径和xx广告平台,能够将培训品牌迅速扩散,获得广泛的认知度。

3、场地优势:科教中心培训面积 ㎡,拥有完备的培训场地设施。

(二)艺林中心的优势

1、品牌优势:xx中心为xx市知名艺术培训机构,有5年成功办学经验。

2、师资优势:学校有3人专家组,专职副教授1人,在读博士生1人,其余6名教师全部为重点院校专业本科学历。

3、管理优势:xx中心提供完整的课程管理和艺术推广体系。

第二部分 合作设置介绍

一、合作项目:

中国舞 教材注重少儿的年龄特征。把舞蹈的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划分等级,每一等级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相应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材具有专业训练的科学性、

系统性、全面性与民族性,同时还具有群众舞蹈的通俗性、普及性、趣味性与自娱性的特点。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舞蹈小组合、律动节拍、游戏等。

民族舞 教材内容汇集了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风格、主体动律及音乐等元素,分15个级别的单元课程进行教学,并根据幼儿至少儿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感知能力,将教材科学编排,组合教学,寓教于乐。教学剧目不仅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还具有愉悦儿童心灵的趣味性。

幼儿舞蹈项目 让幼儿年龄段的孩子接受身体的协调性和身体灵活性的训练,使她们的肢体更加灵活。同时能够模仿一些自然界的动植物形态,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授舞蹈基本功训练、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小游戏等,为扎实的舞蹈功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艺少儿舞蹈班、青少年舞蹈特色班 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部位软开度训练,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表演。以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使学生在学习舞蹈中喜欢舞蹈、热爱舞蹈,提高班将排练舞蹈作品。

美术班 学习线描画、彩笔画、水粉画,指导儿童画创作;学习静物、人物、风景写生,从基本线条、形状到色彩、构图,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并通过剪纸、拼贴、趣味小制作等让小朋友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悟和表现力,促进大脑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素描班 学习内容:素描与色彩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从小学会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的形态及色彩,通过临摹、写生、速写、默画等多种形式,学习静物、人物、景物素描与色彩写生的基本步骤与画法,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造型表现能力;通过相关艺术理论的讲授、名作鉴赏、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指导儿童画创作。

美术考前班 学习内容:素描(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半身像写生与默写)、色彩(静物、人物、风景写生与默写)、速写(人物、风景写生与默写)。开展美术中考、高考考前辅导,为志愿从事美术事业的12岁的以上学生提供正规系统的素描、色彩和速写训练,并通过美术鉴赏、相关艺术理论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美术专业打好基础。

国画班 学习中国画基础知识与笔墨基本技法,学习水墨花鸟、山水、人物画的基础画法,体验笔墨情趣,领略传统精神,指导国画创作,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书法班 学习书法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正确的写字、执笔方法,学习基本书写技法。从临摹入手,了解书法基本笔划的书写,初步认识字体结构特征,认识笔顺和常用部首的写法,懂得结构装字。通过学习,传播书法知识,指导书法创作,培养书法鉴赏能力。

卡通漫画班 学习内容:以线描为主,学习卡通人物、动物、植物、静物与风景的造型技法与表现方法,训练卡通绘画造型能力;学习色彩常识及绘画色彩艺术表现技巧;指导漫画创作,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二、合作方式:

科教中心提供场地,以及必要的教学用具及招生宣传。

Xx中心方提供师资和课程、课件、颁发证书,并进行证书考试认证等。

三、合作工作流程

1、双方进行合作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

2、科教中心根据项目特性,择时进行培训项目宣传和启动报名招生;xx中心进行课程、课件、师资及工作日程安排。

3、正式开课,双方沟通配合做好各自事务,xx中心方进行会场或者课堂组织与管理。

4、课程全部完成,双方根据开课前约定条件结算款项。

5、做好其他善后工作之后,全部培训工作完成。

四、合作投入和收益分配

一、承包式分配方案

第9篇:美术基本功理论知识范文

    心理学家盖茨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设表现和成功的机会。

    1.循序渐进,培养自信。由于初中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因此,他们对画线描、画图案、临摹很擅长,而对物体的立体感却不易建立。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美术的基础知识有序抓起,否则,将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位青年教师上了一节“写意国画”的公开课,他没有对学生讲清范画的神韵之处在哪里,临摹的关键怎样把握,就将课本上的一幅画当成一幅范画来临摹了。整个一节课就是教师临完再由学生临,那美育的教育只字未提,国画的笔墨美全被临没了,其效果是可想而知。而另一位教师在处理透视和处理明暗关系的技能时,就把握得非常到位,他首先对学生讲清透视和明暗的理论知识,再向学生示范如何处理明暗关系的基本技能,当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后,他才引导学生从雕塑茶杯、苹果等容易造型的物品入手,慢慢地过渡到对人物、动物的雕塑。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美术的技能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浓厚的表现欲和学习兴趣。

    2.因材施教,各取所需。在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中,通过训练就像长跑一样,起点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地拉开距离,这就需要因材施教,以防因吃不饱而失去成功的机会,或因吃不消而得不到成功的满足。对于多数各科成绩一般美术又平淡的学生,目的在于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适应社会。因此,应重在加强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不要求全责备。还可适时讲些名家如何苦练基本功的故事,如达芬奇画鸡蛋等,以此来激励锻炼他们的毅力。对于他们每次所画的成果,要保存下来,并经常地引导他们去自赏与自省。而对于少数美术特长生,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分类指导,做个时代的伯乐。

    二、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接受美育的熏陶

    搞好美术欣赏,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进行美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欣赏能使学生直观得到美的享受,达到以美激趣,以美激情。近年来,美术欣赏课的比例逐渐提高,已形成绘画、工艺、欣赏三大课业并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提高欣赏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