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美术的魅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舞台工作;统筹安排;人性化管理;科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及其附属产业也以惊人的势头蓬勃发展,广大人民参与文化事业的热情和兴趣也高涨,他们对舞台艺术的要求和欣赏水平与十几年前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因此,舞台艺术工作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艺术水平与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舞美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达到甚至超越舞台艺术对我们的要求。
舞台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作为舞台艺术具体体现的支柱,舞台技术虽然不是艺术呈现的主体,却是艺术创作和再现的根基,并且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将是舞台艺术再现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舞台技术不仅仅影响着舞美设计创作构思、灯光设计的灵感迸发,而且也制约着导演和演员在舞台上的空间调度能否完美地呈现。舞台艺术只有和舞台技术合理地融合,才能使艺术作品在舞台上得到完美地展现,从而震撼观众,使其灵魂受到洗礼。但舞台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舞台技术及人员的管理颇具艰巨性和挑战性。
首先,舞台工作要做到统筹安排。舞台技术部门很多,包括灯光、服装、道具、音响、化妆、字幕以及舞台机械装置,还有目前普遍使用的视频多媒体技术,以及3D虚拟成像技术,等等。舞台的技术管理不仅包含舞台监督工作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有关围绕演出的其他工作职能部分。能否加强对这些技术门类的要求和管理,对舞台创作和艺术再现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舞台演出的成功,需要若干个前期的创作人员、中期的制作人员,以及后期的技术操作和管理人员,与演员共同来实现:众多的职能部门、人员都需要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各部门之间大量的工作需要很细致的协调;有关演出的一切技术性要求需要安排处理;帮助解决灯、服、道、效、化等部门在前、中、后期具体的运作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协助演出的外联部门要查看演出场地、负责确定演出设备的使用规模;还有人员要协助舞台监督安排道具、置景的切换、演员的安排等等。所有这些,只有做到科学统筹、细致协调、秩序井然、有条有理的管理,才能很好使技术为艺术服务,使艺术因技术而升华。
其次,舞美工作管理要人性化。作为舞美工作的管理人员,在熟悉众多职能工作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所有舞美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洞察他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的想法和需求,及时帮助他们在专业学习、职称评定等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方面寻找出路,谋求发展。对舞美工作人员的管理必须做到细致入微,充分理解,提前沟通,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大家妥善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对工作进行有序调整,使整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力求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如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新剧目的创作经常会外请一些主创人员。作为舞美部门工作的负责者,除了要做好与外请老师的良好沟通和协调以外,更要给协同合作单位做好服务工作,至于部分主创人员对本单位提出的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或设想,也要做到耐心说明。比如一次关于戏剧《柳永》的第一稿舞美设计,其设计不仅毫无整体风格,还处处有剽窃、挪用、拼凑的痕迹,其空间布局、置景选材甚至给灯光和装置造成很大的难度。为了顺利完成演出任务,我们依然与主创人员耐心沟通,并合理调整方案,终于使该剧目尽善尽美地呈现在舞台上,把其最佳的状态展现给了观众。
还有,如在外出巡回演出或者举办一些大型剧目演出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任务比较繁重、时间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剧场工作人员的合作以及外请劳务人员帮助装卸台或演出的具体工作。这时,我们对外请人员要做到以诚相待,要设身处地地为能顺利完成演出工作的大局着想,合理安排好工作的时间和顺序,并且还要处理好工作人员的吃、住、行等具体细节。要用亲身亲历的感受去体谅别人、理解别人、善待别人,这些不仅能节省工作时间,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舞美工作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舞美工作的管理千头万绪、林林总总。尤其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这就需要舞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沉着冷静,遇事不乱,及时解决问题。舞台管理人员在平时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准备工作要做得仔细认真,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和事故隐患,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舞美工作管理形成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工作规则,在此不必赘述。但随着舞台技术的不断发展,舞台的技术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加以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技术、新概念、新视觉的舞台艺术要求。对待新技术、新事物都要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好的就要去学习、借鉴、发挥和利用。
关键词: 艺理共生;美术教学过程;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77-02
0 引言
目前,在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艺术学术化趋向日渐明朗的背景下,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艺术素养并重的综合性高级美术人才。而教学过程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围绕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等院校美术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重视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密切关注理论与思维在其中的融合与共生,即“艺理共生”,从而共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阶段、知识结构与个性情感特征,“艺理共生”的美术教学过程,可以从示范教学、理论引导、思维开拓、点评与对话四个层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1 示范教学与学习阶段顺应,推动“艺理共生”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教师适时适度的课堂教学示范,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美术技能技巧,增强教学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过少,无法向学生直观传授美术技能,而教学示范过多,又会束缚学生的艺术思维。示范教学是必要的,但要适时适度。在当今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要与学生基础学习、专业学习的不同阶段顺应,推动“艺理共生”。
1.1 在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教师以示范教学为主导 据笔者三年内的教学实践研究显示,在信息膨胀、入学压力等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下,与精英型人才培养阶段的学生群体相比,当今的学生群体对艺术的学习兴趣发生了很大程度的下降。而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教育家卢梭说:“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是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们以学习方法,这确乎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对于处于基础造型、设计制作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以示范教学为主导,手把手直接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基础性知识与规律的掌握,从而减轻学习的逆反心理,提升学习兴趣,激发艺术学习与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艺术的感悟、理解和思维的发散,推动“艺理共生”。
1.2 在学生的专业学习阶段,因时制宜应用示范教学,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水平的进步,与个体的知识背景与结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兴趣、情绪等因素都有一定关联,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变化,必将引发学习效果的提升或下降。因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阶段式或波浪式的学习进展特点,做出积极能动的反映,正确判断示范教学方法的应用时机与形式,尤其对于基础较差或由于其它原因而制约专业学习的特殊学生个体更要加强重视力度。此外,基于目前艺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观念、新形式、新材料层出不穷,需要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应用示范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了解新材料的性能、形式、制作流程等知识,不仅让学生具备造型或设计制作的基础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具备绘画或设计的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独特感受用独特材料与方式表达的能力。
2 理论引导与知识结构协同,促进“艺理共生”
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构,既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即知识结构。教师在美术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为引领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更好地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引导与知识结构协同,促进“艺理共生”。
2.1 全方位多视角分析专业本体的知识网络 美术学习需要多方面知识的融合与潜能影响,学科交叉与共生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重要趋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科定位、把握本专业知识体系的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分析本专业与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渊源与脉络,为专业本体建立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网络,全面展开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引导。
2.2 以合理评判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为基础 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网络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诸多活动的影响,多元性、宽泛性、即时性与时尚性是当今学生群体在知识结构方面呈现的主要特征,而受高考机制等社会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当今学生群体在对艺术的感受、认知与修养等方面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为此,教师的理论引导应该在合理评判当今学生群体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文化时尚引领艺术经典,将时展给学生带来的正向与负向特征协同起来进行。例如,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研究分析,在造型基础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目前学生艺术素养薄弱的现状,在传统意义写实训练的基础上,引入中西方美术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流派的历史、风格、特点,分析经典大师作品的画面构成等一些艺术本体语言要素,结合自身对绘画原理的理解进行艺术表现,以艺术的视角提升审美能力,从而逐步进入真正的艺术学习阶段。
2.3 以具体了解学生个体的知识背景与结构为本 受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教育环境的制约,每位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知识结构都不尽相同,甚至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需要教师在合理评判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以具体了解学生个体的知识背景与结构为本,在有教无类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使理论引导与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结构协同。以素描教学为例,教师在传授学生素描基本规律与技能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他们运用更多的视觉点和联想来看对象,用更多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对象,用研究和探索的理念来思考和组织画面。可以是肢体局部的罗列研究,也可以是对线条本身的探索,可以是对运动规律和造型规律的探索,也可以是对对象与所在空间或意想空间关系的分析,可以是画者、模特和空间的三维比对,或者是简化和抽象的数字和符号等。
3 思维开拓与个性情感观照,激发“艺理共生”
调查研究显示,国外艺术教育更关注思维培养的开放性、创造性与人本主义精神的显现。例如,荷兰德库宁美术学院设置了思维开发课程,日本艺术教育倡导个性化的培养。回溯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学的发展进程,人文精神关怀一直贯穿始终。儒学经典《大学》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②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也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实施人本主义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身心与情感的发展、“自我”及其实现等。因此,“艺理共生”教学过程的实现,涵括了思维开拓与学生个性情感的观照。
上文谈及,艺术具有观照生命的生态终极指向,艺术情感、学习态度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往往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艺术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目前实施的高等美术教育,需要在学习西方艺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强化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特色,而感悟能力的培养是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精神主题。清代石涛在他的《生平行》中谈及:“潇洒洞庭几千里,浩渺到处通仙津。”通过感悟,他提出了宇宙与绘画相统一的“一画论”。中国的“感悟说”与西方的“顿悟说”在美术学习中的涵义和功用相近,均体现为发端于人本主义意向活动的突然察知,对促进美术创作思维的发生及其鲜活性具有积极意义。随着人文精神在当代美术教学中的不断强化,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是思维开拓与个性情感观照的重要途径。当然,感悟在于学习者心灵的培育,纵观教育学、心理学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关于心灵、灵性方面的探究目前尚无定论,没有衡量标准,但是悟性、灵性却是心灵中最具主动性的创造力量,能够突破感觉认知的界域,激发感觉和认知活动的展开,体现为人的审美高度凝结的心灵结构的智慧状态。为此,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出发,培养感悟能力以促进思维开拓与个性情感观照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对感悟能力培养的引导意识与重视程度,进而加强学生个体对该能力的关注意识,使其个性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充分发挥。
4 积极开展点评与对话,加强“艺理共生”
良好、默契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加强“艺理共生”。在目前突显师生双主体地位合作关系的教育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和自然创造能力,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开展点评与对话。
4.1 教师的集中讲解与师生间的即时点评实现共生 在目前小范围教学领域已开始实践运用的“主讲教师责任制合作教学法”和“互动启发式教学法”中,教师的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已有助于“艺理共生”的加强。但是,随着目前教育环境复杂化程度的不断加强,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到教师的集中讲解与师生间的即时点评实现共生,而共生的范畴,包含了知识结构、问题探讨和师生情感各个层面的链接与互动。教师在集中讲解课程内容与要点的基础上,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将不同的观点与问题并置提出,施以频繁的即时点评,如“暂停——讲解——再暂停——再讲解”,在师生、教学内容与课堂氛围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的共生关系。
4.2 鼓励学生自身和相互间发现问题,做到探究领域对学生全面开放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有益于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有利于学生达到认知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发潜力,加强内在学习动机,促进认知活动的进行。为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身和相互间发现问题,将教师教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并将学习内容转变为各种问题,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意识的激发,进行多角度与多侧面的探讨,产生思维的分化、交流和碰撞,从而诱发和促进艺术个性表达的发展,深化主动性思考和投入式学习,做到艺术探究领域对学生的全面开放,加强“艺理共生”。
注释:
①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37页.
②[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4月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杨春鼎.教育方法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多媒体;玻璃工艺学;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科技成果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手段,推进了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多媒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形象性等特点,它结合文字、图片、色彩、动画、声音等内容为一体,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获取更为丰富、完整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有助于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理解力,增加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玻璃工艺学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玻璃基础理论和玻璃工艺基础,其中部分内容涉及玻璃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等。多媒体技术丰富的教学环境、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玻璃工艺学的授课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多媒体可以将玻璃生产设备的使用、玻璃的生产过程、玻璃的成型、加工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针对多媒体教学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注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为了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目前,高校教师使用比较多的是Powerpoint软件,实际上,多媒体软件有很多种,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声音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除了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部分高校教师停留在文字、图像处理,对于动画、声音、视频的制作和处理能力欠缺。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建议各高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讲座,培养和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高校教师也应该开展多种自学方式,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件制作和使用技能。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教学对象,符合教学大纲。教学组织者须灵活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教学要素。多媒体课件不是教材的翻版,高校教师除了传授书本中的专业知识,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前沿动态。多媒体课件必须易读、易懂,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保证界面视觉清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编排得当。高校教师须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分为很多种类型,例如:平板玻璃、玻璃珠、玻璃棒、玻璃瓶、玻璃纤维等。不同类型的玻璃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不同。平板玻璃通常采用浮法成型,而玻璃杯通常采用压制成型。玻璃的成型过程最好采用模拟动画播放,或者将成型过程录制成视频进行播放,视频、动画和讲解同时进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动画和视频的制作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是高校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前提,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必不可少。
二、保证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是指多媒体课件实现其课程目标的程度。有效的多媒体课件不仅需要科学、正确的内容,还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在多媒体运用中,知识呈现的方式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多媒体使用的时机、策略要结合课程内容、高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多个因素。多媒体展现的教学内容必须科学、正确,播放过程须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性。保证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玻璃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除了传统的日用玻璃,目前还出现了在光、电、磁、热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玻璃。玻璃加工也不仅是传统的烧制、研磨,新型玻璃还采用离子交换、分子溅射、微细加工等新方法。任何一本教材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都没有现代技术发展的速度快,在玻璃工艺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适当引入一些新玻璃的生产工艺,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玻璃的相关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发挥多媒体环境在课堂互动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由于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所以提高师生的互动质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多媒体教学能实时、快速、高效地收集、加工和传播教育信息,使教学内容由静态的讲授变为动态的传播,充分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多媒体环境还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丰富感知效果,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度,拉近客观事物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事物的演示和知识的呈现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发挥多媒体环境在课堂互动中的促进作用是高校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问题。为了避免不适当的动画、声音效果等无关信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在玻璃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玻璃的电学性能讲授中,先以玻璃是否能导电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利用玻璃导电性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针对玻璃的导电性进行课堂互动,最后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详述玻璃的绝缘性、半导体性、导体性。玻璃成型的部分,语言文字的描述难以给学生立体和感性的认识。此处增加图片和视频的比例,针对不同成型方法,例如压制成型、吹制成型、浮法成型等方法,采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演示方法,突破空间的限制,把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要根据玻璃工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课件,根据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选择联系实际、反映玻璃工艺发展特征的素材。适当让学生参与素材的搜集、动画的制作,让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加强互动交流,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环境在课堂互动中的作用。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并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具优势:传统教学简单方便,教学比较灵活,投资少,但信息处理能力较差;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除了课堂教学,还有课外教学,但使用不当,会造成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时间记录,思考和分析问题时间短,所学知识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传统教学手段并不能被放弃,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授课速度,适当辅助传统教学方法,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关于是否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问题,不仅因人而异,还因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而异。通常注重实践和工艺的课程如:实验教学、机械制图、计算机技术等较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一些注重公式推导、证明和演算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更适合传统板书教学。玻璃工艺学分为玻璃基础理论和玻璃工艺基础两部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玻璃基础理论部分介绍了玻璃的结构、组成、性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玻璃工艺部分介绍了玻璃原料、玻璃熔制、成型、加工等生产工艺。采用多媒体图片可以展示出玻璃的立体结构,玻璃的力学、电学、磁学、光学等性质的讲述可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玻璃实物、玻璃性质实验演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玻璃的生产设备、玻璃熔制、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生动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了解玻璃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将枯燥的生产工艺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施亮.高校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7-32.
[2]晏兴琳.多媒体教学环境因素对课堂互动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机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053-02
1 概述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阶段。煤炭行业在地质状况中由中厚、厚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环境下,煤矿开采生产使用综合机械化的技术利用程度是大幅度的稳步提高,前景广阔。r可是,在地质环境赋存薄煤层的自然条件受到制约状况下,总是认为机械化装备投入大,要求设备性能高,适应性强,使用效能低,从根本没有高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机械化程度,解放劳动力,改善劳动作业环境为出发点。驱使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扩展应用始终处在滞缓的徘徊当中,是在矿井薄煤层开采范围现行技术上的短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就能否在薄煤层特殊环境条件下广泛推广应用,我煤矿经过对多个薄煤层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在其实践中,通过潜心研究和科学的论证,系统分析判断总结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薄煤层开采的技术上良好利用的机理,摸索出一套薄煤层综采技术采煤工艺成熟的科学合理的开采技术经验,综合解决了综采工艺应用在薄煤层回采中技术上遇到的难点和制约机械化作用效能的发挥,且效益显著。
2 薄煤层综合采煤工艺特性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应用技术的特性,是由于开采的煤层薄,工作面采高低,而支架体积占用空间大,操纵支架和支架升降范围需要一定的距离尺度。采煤机割煤强度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机体较长较厚。其综采设备维持正常的综合空间高度,就目前支架、采煤机、溜子型类的组合几何尺寸需要保持在950~1 050mm,工作面顶底板出现波状起伏时,其空间高度亦要增加150~200mm。操纵支架需要采用邻架控制。且由于回采工作面开采薄煤层过程中形成的矿山压力对煤壁产生破碎的程度较低,煤体坚固,煤质硬度大,需要采煤机截割滚筒有足够的切割能力和装煤效果。由此可见,其工艺特性是采高低,综合机械化设备装备及操作运用占有一定的空间高度,作业环境狭窄,设备强度要求高。在薄煤层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因其受客观条件因素的限定,理应选用综合机械化设备支架、采煤机、溜子要配套合理匹配,采煤工艺技术要求含量精准。
3 薄煤层综合采煤工艺技术机理
薄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应用技术机理要领就在于突破工作面狭窄空间安装支护使用的液压支架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采煤机机面上方预留的过机空间富裕高度,采煤机的截割强度与装载效果,以及要满足采煤机在工作面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带或断层时出现煤层顶底板波状起伏不平区段条件下的过机空间富裕高度的技术参数要求。
在化解薄煤层工作面因采高低,支架占用空间大,支架升降尺度范围受到限制,不易在其本架支架支护空间操作问题上,则采用邻架先导液控换向阀操纵技术控制,让支架操作工不是在纵动作支架体下直接操控,既保证了支架工操作的安全性,又易于方便支架的操作。支架油缸立柱应采用双伸缩双作用式,用于加大支架升降行程距离和支架支护支撑高度的使用范围。薄煤层液压支架液控装置应选用凡尔矿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FHS125/16/31.5X型邻架先导液控换向阀,其主阀公称流量为125L/min,先导阀流量16L/min。其主阀公称流量在薄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液控装置取值上,应尽量偏小,利于对液压支架的升降支护使用进行稳妥的操纵和控制,保证液压支架支护状态稳定。
在工作面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带期间,则应采取及时带压移架,尽量减弱对直接顶板的破坏性,若顶板掉落的硬岩块应及时从溜子道内拣出,翻入老塘或是待煤机行过后载入溜子运出,避免硬岩块卡阻溜子,减少溜子故障的发生。在工作面过断层条件下,出现煤层顶底板波状起伏不平区段,应由工作面推采方向必须考虑,采煤机割煤卧底量/刀不能过大,应为50~80mm,防止出现支架前移后出现支架顶梁下垂支设,使支架支护高度骤然降低,致成压架现象存在的发生,甚至采煤机机面上方预留的过机空间富裕高度极端缩小,采煤机行走不能过机;在工作面过断层构造地质条件下,出现煤层顶底板波状起伏不平区段,亦应由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必须考虑,采煤机割煤后应尽量顺平底板,不能出现急剧凹凸波状起伏,防止溜子起伏使采煤机较长机体出现抬起,受过机高度限制机体触及临近支架顶梁,影响采煤机过机。
另外,薄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矿山压力对煤壁破裂的程度较低,煤体坚固,煤质硬度大,采煤机滚筒割煤必须有极强的截割能力与装载效果,我矿率先推举启用JBX型楔形截齿配用TZB改进型螺旋滚筒,利用其良好的截割性能原理,即JBX型楔形截齿破煤过程参与挤压的刃部成斧头刃状,能对煤岩产生较强的拉应力,其破煤过程系挤压拉伸,可充分利用煤的层理节理较发育的特征,不会形成较大密实核,对煤岩体产生极强的切割能力。从滚筒设计上,改制螺旋叶片垂直与滚筒筒毂组焊为向装载面倾斜7。组焊f于滚筒啄离心梁抛向溜子焕上"且对下方的落煤豺上的提搔P众提高滚筒的装载能力共擅夯慕馗钣胱霸啬芎慕档?0%,装煤效果达到86%,粉尘明显降低,采煤机机械能耗的降低亦同时减小了机械的负荷量,提高了机械的寿命性。
4 薄煤层综机设备技术要求
薄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应用,主选设备液压支架、采煤机、工作面溜子,在制造材料上,应选用材质优,材质强度高,耐腐性强,耐磨损,抗变形,不易涨裂等性能的材料加工制作,便于机体结构组件体积小,占用工作面空间小,以利于整体设备机体结构匀称紧凑,又能保证可靠的适用强度要求。在设备传动机构上,应选择结构合理,传动力矩强,不易扭变构件变形的技术加工制作。二者缺一不可,以保证设备有较好地机械工作性能,有利于设备在薄煤层环境条件下适应性,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5 回采工艺特别要求
薄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中,在具体遵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薄煤层开采技术上的机理,统一协调组织劳动循环作业运作外,还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由于采煤机割煤截割的工作面煤壁的煤体较硬,采煤机的截深一般是500~550mm为宜,适度减少采煤机割煤负荷量,确保采煤机不在长时间重负载状态下运行,减少采煤机的事故频发性。
(2)采煤机截割硬岩或割煤负载运行时,行走速度应适度放慢,不得使采煤机运行中,出现强行硬割,以减缓机体振动,降低设备故障率。
(3)因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为工作面溜子机头、机尾布置位置,则应使采煤机具有一定的采高范围,以此来确保工作面溜子机头机尾和端头支架有足够的富裕高度,避免端头支架触压溜子机头机尾部。
【摘要】
目的观察蒜氨酸+蒜酶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环磷酰胺造模法制作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给药10 d,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血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血清IL-2含量,观察蒜氨酸+蒜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蒜氨酸+蒜酶在中、高剂量可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也可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高剂量可提高血清IL-2含量。结论蒜氨酸+蒜酶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免疫保护作用。
【关键词】 蒜氨酸;蒜酶;环磷酰胺;免疫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lliin+alliinase from garlic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immunosuppressive model mice caused by cyclophosphamide. MethodsThe IS model in NIH mice were induced by cycolphosphamide:Mice were administered with alliin+alliinase for 10 days. The phagocytosis ability of macrophare, serum hemolysin concentration, the spleen lymphcells transformation and the level of IL-2 in serum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iin+alliinase at the middle and high dose could caus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phagocytic r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spleenocytees and the serum hemolysin, alliin+alliinase at high dose could increase the level of IL-2. ConclusionAlliin+alliinase can stimulate the immunologic function of IS mice
Key words:Alliin; Alliinase; Cycolphosphamide; Immunological function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药食两用历史悠久。现代医学证明大蒜主要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3大功效。目前公认大蒜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是蒜酶(alliinase) 催化蒜氨酸产生的大蒜辣素(allicin) 、阿霍烯(ajoene) 等系列含硫有机化合物[1]。大蒜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作用有关。大蒜不同制剂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已有广泛报道。本实验研究了蒜氨酸+蒜酶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受抑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1.1 动物NIH小鼠,(20±2) g ,雌雄兼用,购自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1.2 药物蒜氨酸及蒜酶单体由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采用新疆地产大蒜提取并纯化。蒜氨酸与蒜酶以2∶1 比例经双蒸水混合,35℃水浴反应30 min,形成纯品大蒜辣素(称做蒜氨酸+ 蒜酶) ,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125+ 63),(250+125),(500+ 250) mg·kg-1等低、中、高3个剂量。
1.3 试剂环磷酰胺(CP)购自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绵羊红细胞悬液(SRBC) :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Alsever's 血球保存液:按常规配制。都氏试剂: NaHCO3 1.0 g ,KCN 0.05 g,高铁氰化钾0.2 g ,加水至1 L 。4℃保存。豚鼠补体:多个豚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混合。按血清:绵羊红细胞= 20∶1 的比例加入压积SRBC中,4℃放置20 min。2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生理盐水稀释8 倍。
2 方法
2.1 分组随机将50只NIH小鼠分成蒜氨酸+蒜酶(低,中,高剂量)
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共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每日用生理盐水(20 mg·kg-1) 灌胃,共10 d;模型组每日用生理盐水(20 mg·kg-1) 灌胃,共10 d,并在第7天开始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7.5 mg·kg-1) ,共4d;各给药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蒜氨酸+ 蒜酶给相应各组小鼠灌胃,持续10 d,并在第7天开始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7.5 mg·kg-1) ,共计4 d。第11天测定各项免疫指标。
2.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2]
小鼠腹腔注射1%鸡红细胞,1 ml/只;30 min 后,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 /只,断颈处死小鼠,吸取腹腔液、涂片,1∶1 丙酮甲醇固定5 min ,Gimesa 染色,油镜观察。每份标本油镜下观察200个巨噬细胞,计算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百分率。吞噬率(%)=(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200个巨噬细胞)×100%。
2.3 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应用MTT 法[3,4]。处死小鼠用75%酒精浸泡5 min,无菌操作取脾, 置hank's液中于200目网中研磨,用完全1640培养液配成5×106/ml细胞悬液。每份标本设3个平行孔。每孔加100 μl细胞悬液和100 μl ConA/LPS,并设细胞对照。37℃,5 %CO2 孵育68 h,加 MTT (5 mg/ ml) 20 μl/孔。继续培养3 h ,离心 ,1 500 rm/min,5 min,弃上清,每孔加100 μl二甲基亚砜 (DMSO)振荡15 min,于酶标仪570 nm处测OD值。
2.4 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测定[5]
给药第6天,小鼠腹腔注射3∶5 (V∶V) SRBC。第11天,取小鼠眼球血,离心(2000 r/min离心,10 min) ,获得待测血清。将血清做1∶300 稀释,将此血清样品1 ml与10%SRBC 0.5 ml ,1∶8 补体1 ml混和。37℃水浴30 min ,冰浴终止反应,2 000 r/min,10 min ,取上清液l ml加都氏试剂3 ml ,于酶标仪570 nm 处测A值。计算小鼠的半数溶血值(HC50)。
样品HC50 =(样品的吸收度值/SRBC半数溶血时的吸收度值)×稀释倍数
2.5 小鼠血清IL-2测定
取小鼠眼球血,离心(2 000 r/min,10 min) ,分离血清待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双抗体夹心法。
2.6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s 表示。利用PEM211软件进行单因素多组方差分析和Q 检验。
3 结果
3.1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模型组吞噬百分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3.2 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表2结果显示,模型组淋巴细胞增殖程度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3.3 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的影响
表3结果显示,模型组溶血素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3.4 小鼠血清IL-2测定
表3结果表明,模型组IL-2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 ﹤0.05),说明免疫受抑小鼠模型建立。高剂量蒜氨酸+蒜酶可提高血清IL-2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
4 讨论
大蒜及其含硫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已为大量实验所证实,其抗肿瘤机理复杂,大蒜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也是其抗肿瘤重要机理之一。有文献报道大蒜提取物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6~8]。Truchlinski等[9]报道大蒜提取物、1,2,4-triasole 衍生物和紫锥花汁均可增强母火鸡的非特异免疫功能,可提高吞噬细胞百分率、NBT阳性颗粒和溶酶体含量;其中大蒜提取物的增强作用最强。本实验检测了蒜氨酸+蒜酶对免疫受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蒜氨酸+蒜酶可明显提高免疫受抑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此结果与Truchlinski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蒜氨酸+蒜酶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当肿瘤发生后, 机体可通过免疫效应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在体内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效应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肿瘤作用的综合结果。一般认为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力。本实验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蒜氨酸+蒜酶可显著促进免疫受抑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提高HC50水平,提示蒜氨酸+蒜酶对免疫受抑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 细胞因子的辅助是必不可少的。IL-2是在机体复杂的免疫网络中起调节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主要由C的TH细胞合成和分泌,可促进多种T细胞亚类的增殖和分化, 促进多种细胞因子或其受体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蒜氨酸+蒜酶可提高血清IL-2,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0]。
本实验表明蒜氨酸+蒜酶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免疫保护作用,对其非特异免疫、特异性免疫都有上调作用。
【参考文献】
[1]Manabe T, Hasumi A, Sugiyama M, et al.Alliinase [S-alk(en)yl-L-cysteine sulfoxide lyase] from Allium tuberosum (Chinese chive)-purification, localization, cDNA cloning and heterologous functional expression[J].Eur J Biochem,1998 ,257(1):21.
[2]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15.
[3]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221.
[4]郑永唐, 贲昆龙. 测定细胞存活和增殖的MTT方法的建立[J]. 免疫学杂志, 1992 , 8 (4) : 266.
[5]沈关心,周汝麟.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第2 版[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96.
[6]Colic M,Savic M.Garlic extracts stimulate proliferation of rat lymphocyte in vitro increasing IL-2 and IL-4 production.Immunopharmacol[J]. Immunopharmacol-Immunotoxicol,2000 ,22(1): 163.
[7]Morioka, N., Sze, L. L., Morton, D. L. et al. Protein fraction from aged garlic extract enhances cytotoxicity an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lymphocytes mediated by interleukin-2 and concanavalin A[J].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1993 ,37(5):316.
[8]Patya M, Zahalka MA, Vanichkin A, et al. Allicin stimulates lymphocytes and elicits an antitumor effect: a possible role of p21ras[J]. Int Immunol,2004,16(2):275.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意;手工;实践能力
一、创意手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现代教育的一切手段应榕嘌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服务。因此,创意手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创意手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创意手工兼具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创意手工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开动脑筋,还需要动手操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左右脑,增强学生的手脑合作能力,在创造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
第二,可以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将创意手工引入小学教学中,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培养新时期创造性、开拓性人才的需求。目前,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知识的传授占主导地位。创意手工可以加大创新意识、实践技巧、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比例,更能体现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创意手工”提升儿童实践能力的策略
创造性思维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才更有意义,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特色,我们可以从激发兴趣、运用材料、开放课堂、作品评价四个维度来提升儿童的实践能力。
(一)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合理营造美术教学氛围
小学美术教学来说,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进而营造轻松积极的美术教学氛围。因此,创意手工教学必须迎合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利用其好奇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利用其想象力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利用其玩心大鼓励儿童常动手。在充分把握儿童心理特质和了解儿童兴趣的基础上,合理营造美术教学氛围,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创意手工在促进儿童实践能力上的作用。
(二)充分借助创意材料,亲身感受美术创意实践
在创意手工的教学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彩纸、鹅卵石、彩绳甚至泥巴等都可以成为创意手工的材料。而不同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不同创意思维,呈现不同的作品。比如,彩纸可以进行平面或立体的造型,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习惯的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鹅卵石看似普通,却可以通过着色、拼贴等方式使其变成各种小动物;而利用彩泥捏泥人,更是儿童的乐趣;利用彩色的绳进行编织,不仅造型好看还很实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学有所用。总之,充分借助创意材料,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术创意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一步。
(三)适度放开课堂限制,拓展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生活是创意的源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适度放开课堂限制,让创造性充满学生的每时每刻。比如,在班级建设一个创意手工活动区,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编排不同的创意,每个月或每个星期设置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创意活动,并且将作品摆放至活动区,而且不同班级之间还可以互相参观、学习和交流,让创造性和想象力不停地刺激学生,培养学生的习惯性创性造思维和经常性动手能力。
(四)正确评价学生作品,总结基础之上进行创作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是推动学生持续性创作的动力。每一次的创意手工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作品进行及时指导评价,评选出优秀创意作品作为经典案例,从创意思维和做工技巧等方面为学生进行详细地讲解,让学生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精华,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意水准。而对于缺乏创意的作品,老师要循循善诱,细心指导,帮助其完善。在完善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如何提高创造能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创意手工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重在论述如何利用创意美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灵活运用材料是关键,适度开放课堂是动力,正确作品评价是保障。希望能对提升我国儿童的实践能力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熊文静.培养小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6(2):107-108.
[2]王晴云.儿童绘画先天因素分析与能力培养:如何正确认识儿童绘画“天赋”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2):226-228.
[3]朱朋杰.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J].上海教育科研,2013(4):87-88.
[关键词]工艺美术 教学应用 传承意义等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2-01
引言
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主要以手工方式为主,其中蕴含着乡土气息、地方风俗和民族情感。那种朴实无华中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更具有独特性且更具有实用性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并没有因为提升了艺术价值而被束之高阁,而是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简述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为了生活和审美的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手工方式为主创作的工艺美术品,它们既朴实无华、又特点鲜明,涵含着当地特有的民族情感和乡土气质,是反映我国各地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生动教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实用价值。在今天,这些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民间工艺美术仍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来源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且大多来自于民间工艺美术艺人独特的生活艺术视角和审美理解,是民间工艺美术艺人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后,根据自身艺术经验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其作品内容独特,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创作方法多为家族式传承,传播范围小,保护难度大,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因此继代失传。所以尽快做好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继承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2.1、传承面临断层。各地方地域性传统的师承关系比较单一,师傅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往往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应有的评价标准。因为历史传统的原因,很多民间工艺师傅的思想观念至今仍然比较保守,喜欢在绝活上留一手,还有所谓的“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等,加上他们同外界接触少,市场意识薄弱,导致所带的年轻接班人普遍缺乏应有的传承责任感,一代不如一代也就在所难免。
2.2、设计创新落后。许多民间工艺美术的具体制作形式过于程式化,表现内容不够丰富,设计创意严重缺乏,很难跟当代的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很多年轻的接班人由于缺少系统的美术教育,艺术敏感度普遍较弱,个人创造力也较为贫乏。这一切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广泛传播的冲击下必然会走向没落。
2.3、保护资金短缺。由于市场效益不好,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制品厂改制解散后,很多原先拥有精湛技艺的师傅因转行而散落社会,他们随身所带的技艺也逐渐消亡在民间。虽然政府在很多民间工艺美术项目上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但对现今的市场经济状况来讲,依旧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到,我们不但面临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还面临着如何开发利用,如何延续与演进的问题。
3、 民间工艺美术与高职院校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3.1、可以更好的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置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可以更好的传承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使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得到系统性的保护和挖掘。通过工艺美术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美术实践体验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艺术文化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实的感受到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
3.2、可以加强对工艺美术的了解,激发工艺美术的学习热情。在工艺美术教学中,通过工艺美术知识的学习,并组织学生参观和欣赏当地乡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了解,更加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到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从而使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热情。
3.3、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生活比较紧张,管理也比较严格。而工艺美术教学内容新颖、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学生动手参与性强,因此,可以很好的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工艺美术学习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而年青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创作思维没有局限性。
3.4、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艺术的主要作用是使人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并对人的性格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工艺美术教学能让学生在感受到艺术之美,置身于艺术世界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塑造了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4、 民间工艺美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4.1、明确课堂教学定位,有目标有计划地传承。课堂教学是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主要途径。为了有效开展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就要做到明确传承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传承教学指明方向;明确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制定传承目标和传承计划,并能以此为核心,逐步展开传承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学生学习提供指路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4.2、做好民间工艺美术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在高职院校工艺美术教学中,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实际情况来精心编写教材和设置课程。多选择当地一些具有悠久传统历史,对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工艺美术和需求进行抢救性继承的工艺美术来组织进行教学。并注意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学以致用。
4.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工艺美术教学。在高职院校工艺美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内容不要过深,少讲理论知识,多进行实践教学。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课堂氛围生活活泼。
4.4丰富传承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要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下足工夫,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生活中获取知识。这样既可以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的规律,又避免了学生知识面局限的现象,帮助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和技能操作的能力,以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5、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建立工艺美术实习基地。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真实了解到工艺美术的就业需求和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建立自身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基地中通过模拟实践的学习,掌握和具备工艺美术创作能力和技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在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学中,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培养要突出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保护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民间工艺美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美术是美术界特殊并有着显著特征的表现形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美术以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因此民间工艺美术很好地记录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历史。这种以人为本并且饱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研究和保?o价值。
1 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融入了众多现代元素,新元素的加入丰富了民间美术的内容,也让人们对民间工艺美术有了新的认识。民间工艺美术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宫廷艺术等而言的,作品大多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人文思想的重要体现方式,有着较强的实用性,这也是民间工艺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鲜明特征。民间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多样,剪纸、木雕、民间玩具等,这些艺术形式同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就地取材。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生动、清新、刚健的特征,汇聚了民间手工技艺,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此外,民间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都体现了本地的文化和特色。
2 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
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的传承下来,技艺精湛,形成了完善的工艺流程,并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民间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审美情趣进行创作,民间工艺美术很好地实现了现实和美观巧妙的融合,并且充满真实感,并且包含了人文情怀。因此,民间工艺美术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崇高精神追求,核心是人文关怀,对人生命运和生存的关照。民间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并不断进行创新和继承,通过物质的形式表达民间艺人的自我关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民间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反映了民族精神。对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的研究,是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途径。对人文精神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真正认识到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采取更恰当地方式进行保护。对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进行研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深入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1 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信仰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大都蕴含着生活的影子,民间工艺美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工艺美术创作者才通过工艺美术作品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人文精神是百姓生活的特殊精神信仰。
3.2 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民间工艺美术以物质形式进行表现,其物质基础是其同其他美术作品区别的重要标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通常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以某种生活需求而进行创作的,在生活中有着明显的实用性。精神内涵通过物质的形式来表现,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享受着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涵。因此,民间工艺美术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提下,也不断鼓励着自我价值的发展,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
3.3 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灵感通常都来自于自然和生活,这正是其可持续发展精深的体现,古代人类生存主要以来自然,人类在古代就意识到人同自然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满足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因此,我国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创作元素常常来源于大自然,同时融合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关键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特点;启示
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
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进行了机械化大生产。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对产品的生产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令设计师和一些文化人都烦恼不已。因为工业生产的盛行,人们不得不接受由机械化生产出的产品,而那些产品大多都粗糙低俗,严重阻碍了手工艺的发展。在19世纪下半叶,由莫里斯、菲利波•韦博、波恩•琼斯、威廉•霍尔曼•亨特等受过高等教育的美术家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目的在于推动手工艺的发展,设计出有美学质量的为群众所享用的工艺品,否定机械化大生产,指出其将阻碍设计业的发展。运动的理论指导是著名设计师约翰•拉斯金,他也是首推艺术与手工业运动的设计师。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发起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而导致设计水平下降,特别针对于装饰艺术、家具和室内产品等,并提出了一些设计理念。
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和思想观点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由莫里斯、菲利波•韦博、威廉•霍尔曼•亨特等组成的拉斐尔前派等联合发起。其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约翰•拉斯金是英国著名的作家,艺术家,他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倡导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人。约翰•拉斯金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强调设计的实用性。但是他的设计理论既强调人文主义,民主,认为设计出的产品应该要能够满足、服务于大众,但他又推崇哥特式风格,而这种风格显然不能满足他的民主理念。他主张的设计应该具有实用性,认为设计应该在独特美观的同时,也应该能够有所实用价值,尽量避免华而不实的现象,这对以后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启示。下图,是约翰•拉斯金的代表作品:莫里斯是英国著名的美术家,但他主要致力于工艺美术。莫里斯被很多人称为“现代设计之父”,因为他在伦敦红狮广场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性质的设计活动。他是第一个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把被人们认为地下的手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价值高度莫里斯强调设计出的产品应该要服务于大众,出自于人民之手,为人民所创造,否定机械化,推崇振兴工艺美术。他也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推崇哥特式、中世纪设计。他的作品比如《红屋》《呼啸平原的故事》等,都体现了哥特式风格,强调自然主义。他设计的“苏塞克椅子”也成为了商行中最畅销的椅子之一。威廉•霍尔曼•亨特是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人之一,反对那些偏向于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否定机械化,主张以人为主,突出人文主义。他的作品大多采用鲜明的色调,大胆运用色彩,注重于画中的细节,并在画中精心设计了很多象征物,并且创作了很多宗教画作。下图,即为威廉•霍尔曼•亨特的代表作:
三、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综合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介绍,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的简介,对此次运动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否定机械化,推崇手工艺。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化生产,使得设计水平逐渐下降。工艺美术运动对机械化生产进行了否定,反对设计用于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注重美术和技术的结合,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关系,推崇手工艺,致力于振兴传统的手工艺文化。2)在装饰方面提倡哥特式风格和主张崇尚自然。工艺美术运动提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在观察大自然特别是植物类,在其中汲取到新的图案与风格,所以莫里斯和其他几位设计师的作品一般都呈现出清新自然,反应大自然的风格。3)主张设计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工艺美术运动提倡设计应该出自人民之手,为人民创作,并为人民服务。讲究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反对一昧追求美观,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等现象,要设计出诚恳的作品,供人民享用。4)在装饰上推崇东方艺术,自然主义。工艺美术运动中的作品很多都采用了大量的东方图案,比如图腾、花卉、藤蔓等,打破了以往英国传统的装饰图案,汲取多地域的特色,使得设计有一种特殊的风格,呈现出多元化趋势。5)推崇人文主义,体现人的重要性。工艺美术运动注重设计应该是出自人民之手,为人民创造,并被人民享用的,重视人的价值,提高了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对当时英国贵族和上层人士的优越感有一定的打击作用。
四、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石,同时对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注重自然,突出自然主义,体现出了自然的无穷魅力。在设计方面,它汲取了自然植物因素和东方艺术,使得设计独具一格,呈现多元化趋势。它使得人们重新重视传统手工艺,体会出手工艺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提高了手工艺的地位,使得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了发展和发扬。它提出设计应该讲究实用性和功能性,避免华而不实,美而无用的状况。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也体现了当时英国人民一定的反抗精神,勇于打破现状,也表现出对人民的重视,以人为本。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也突破了当时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设计理念,也是现代设计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给后人带来了极大的灵感和影响。但是它在提倡手工艺的同时,明确否定了机械化,这在当时的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盛行工业生产时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发展的趋势,带有一定的消极意义。
五、总结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现代设计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大多设计已经不可避免地投入到了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显然机器生产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市场的主体,传统的手工艺在市面上也越来越少见。但是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出的重要设计理念,比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美与功能的结合,提倡实用性和功能性等,都是如今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给欧洲甚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很多家具、装饰等仍采用着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风格,它的自然主义也给设计师们带来了很多灵感。当人们在夸赞机器产品的标准化,精细化的同时,也要记住不能忘却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和精致。当设计趋于标准化,统一化时,那么设计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卢西.世界美术史.杭州:浙江美术出版社.2006.204
[2]钱正昆.世界工艺美术史话.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9.141
[3]朴秀镇.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里的中世主义倾向研究.太原大学学报.2005.22(1):49-53
[4]曹辉.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文化内涵.艺术教育.2010(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