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第1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特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01-02

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共享多元文化教育资源为平台,遵循多元文化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和差异性教育等教育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着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结合延边大学多年的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为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长期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体制化,过分强调对学生统一要求的单一培养模式,束缚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高校由于对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注重专业人才共性培养,忽视人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抑制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难以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延边大学对跨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适应跨文化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了五种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了具有双语或多语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特色,为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学校在本科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环节中,设置跨文化素质教育模块,增加多元文化特色课程。通过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了双语或多语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

2.构建了“软分割、硬分流、模块制”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改革了教师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了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教师专业化的培养要求以及民族教师的特点,构建了“软分割、硬分流、模块制”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卓越教师的培养。使全校18个教师教育专业均能根据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卓越教师。学校建立了“大学+政府+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协作体和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实践+研究+服务+引领”培养模式,为卓越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亚非语言文学、世界史、民族学等重点学科以及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重点学科与研究机构的优势,创新朝鲜语、朝鲜语言文学、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学、表演、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等民族文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4.建立了“前期趋同、后期分流”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理学类、工学类、经管类、农学类、药学类、政治学类、机械类等大类专业中,建立了“前期趋同、后期分流”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打通,前期不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后期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发展要求和学科特点确定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途径,使相关专业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实施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5.实施中外合作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韩国、日本、美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19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与交流关系,通过学分互认和共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机制,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语言类、师范类、农学类等专业建立了“3+1”、“2+2”分段或交换培养制。通过中外合作培养,我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涉外型人才。

二、构建“学科教育+特色教育”的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沿袭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这种共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至今还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查找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自身地位不相符合的问题的存在,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为地方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服务面向,科学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在特色教育上突出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建立“学科教育+特色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1.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夯实大学文化基础。为了进一步夯实大学文化基础,近年来,学校在培养方案修订中,均把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重点,调整各类课程的内部结构。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增设了多元文化课程模块。大学体育课根据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重新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兴趣和身体发展要求,学生可以任意选择需要修读的课程;大学外语构建满足学生差异学习需要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语基础,任意选择需要修读的课程。

2.打通学科基础课,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为了构建“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把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础实践整合到一起,拓宽了专业培养的口径。学校通过学科主干课程建设计划,在大纲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梯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确定了课程建设标准,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在每个专业建设几门学科主干课程。在学科主干课程建设基础上开展了“课程标准化建设”,以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学科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学校规定学科基础课必须由高职教师或博士担任课程主讲,必须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必须建设网上辅助教学资源并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

3.积极开展优质课程建设,引领课程发展。学校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制定“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资源建设、条件建设等几方面打造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并出台了《延边大学优质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关于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学科主干课程建设要求》等文件。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学校通过国家精品课、省精品课、省优秀课、校优秀课程的建设,使优质课程覆盖全校97%的专业,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4.挖掘多元文化特色资源,系统开发多元文化特色课程与教材。为了丰富多元文化教育内涵,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学校始终把开发多元文化特色课程与编写一流的、富有鲜明民族与区域特色的教材作为建设重点。学校出台了《延边大学多元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多元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其中专业教育类多元文化特色课程覆盖了全校80%的本科专业。学校编写出版了多部特色教材、自编教材,其中朝鲜语、朝鲜族文化、朝鲜族文学艺术、朝鲜历史、东北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教材被国内相关专业广泛采用,有些教材被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确定为教学参考用书。

三、基于创新教育理念,构建了“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对特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综合大学的多学科特点,构建了课内教学、课外科研与实践能力训练同步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由课内规定的“实验-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构成的体系与课外培养计划的“技能训练-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内容构成的各专项体系组成。整合了实践教学内容,搭建了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创新性实践教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实践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率,建立了三级实践教学平台。即:形成了校内综合性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外基地联动实践教学平台,校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等实践教学内容构成的平台体系。

四、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改革了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延边大学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绩点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以往建立的绩点学分制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学校自身发展和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控制与教学自由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点,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突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跨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此,学校制定了《延边大学本科学分制改革方案》,《关于制定延边大学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延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延边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试行办法》、《延边大学关于校、院(部)二级本科教学管理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2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公共体育;立体化教材;选编;原则;结构;特点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6-0090-03

Abstract:College sports building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and three-dimensional sports teaching 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overall solu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a teaching innovation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s for new concepts, new ideas. Based on documentation,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research analysi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necessity, My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sports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materials, standardization of building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selected sports system. And from the multi-level discuss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building,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ideas, in written materials, content and structure can reflect on the subject of sports features, but also achieve the goal of standardization, to promot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in-depth reform so that it will become not only the academic value creation, while the College Sports broad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material.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public sports;selected;principle;structure;features

教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观念的变革。作为知识的载体和教改成果的表现物,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体,也应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媒介。教材中所贯穿的思维方式和学术思想, 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先进性,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材选编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学科在几年或几十年之内发展速度与水准,是一个具有宏观性的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

我们应坚持终身教育和质量教育的理念,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口径的拓宽需要,重组教材编写体系,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以过程质量管理教育为核心,把握教育内容和体系的创新, 优化选题,优选编者,切实提高新编教材的质量,让学生用上质优品高的教材。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1.1 课程建设

体育课程建设是一个以课程总目标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先导,以大纲与教材为主体,以实践与考核为手段等环节组成的循环系统。目前,在高校公共体育改革中,体育课程建设被视为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这是由它在整个公共体育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所决定的。体育课程建设又是和教材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教材建设直接反应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体育课程建设的主体。课程改革的成果相当一部分要体现到教材建设中去,教材更新是课程改革的延续和反映,同时反过来也是规范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的手段。因此,教材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1.2 教材建设

“十五”期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材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并出版了一批较高水平教材。然而, 不管从内容、编写视角、教材多样化等方面,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问题仍然突出:雷同、抄袭、只编不著, “职称教材”、“赢利教材”、行政“指令教材”充斥课堂,结果出现教师不讲、学生不看、但教材照发的不正常现象。虽然经过多次的修编, 版本也在逐步增多,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原有体系的束缚,量多质次。[1]既使在今天, 众多高校的体育教材体系依然是技术教育与体质教育思想的反映,并形成了封闭的定式。

1.2.1 指导思想和理念落后

许多高校公共体育教材与其说编写教材,不如说是对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剪贴和翻版, 增强体质与增进健康没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材内容编制的主题仍然以运动技术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三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式步骤化学习,未形成有学科特色的能引导学生自觉、科学地从事体育运动的教材体系。首先是缺乏体育健身的价值理念和增进健康的方法,过分强调定型模式的竞技技术,各种动作和规则过于复杂[2];其次,对体育理论的关注程度不够,尤其是关于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还很片面,不够系统;第三,同其他相关知识缺乏联系。

1.2.2 选编视角存在偏差

教材编写多是从编者的视角出发,把它作为教师用书来编,而忽略学生需求。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应明确学生才是教材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价值主体,学生需要通过教材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目前多数学校的学生作为消费者没有权利选择教材。因此,编写教材前,首先应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指导如何领会知识,学习体育动作,科学地锻炼身体,学会自我调控、自我检测与评价,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并且,教材的编写人员组成不合理,多由教师组成,缺乏学科课程研究人员。

1.2.3 缺乏创新,缺少多样性和连贯性

教材单一,内容变化少,不能形成特色,配套辅助教材几乎没有,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尚属空白,从而导致教材利用率极低,教学模式改革进度与教材变革形成了鲜明反差。教材没有处理好“承前启后”问题,在专项的内容、教学的进度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重复,没有层次性、阶段性、延续性,没有起到对中小学体育延续、补充和发展的作用。[3]同时,现今教材与社会体育严重脱节,这也是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中断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高校体育选择项目内容,既要重点考虑竞技体育项目中健身效果较好,学生喜欢的项目,又要充分考虑社会体育所普及的锻炼项目,突出健身项目和民族传统优势项目, 突出健康知识、体育文化的传播等内容,促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较好衔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2 教材建设的立体化趋势

立体化教材又称之为多元或一体化化教材。立体化教材体系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现代教育手段,并不是单纯以现有教材为核心,简单地配套电子音像出版物。而是以课程为核心,整合并拢聚资源。从内容上讲,“立体化教材”包括了主教材、教师参考书等;从表现形式上讲,“立体化教材”主要有纸质教材、音像媒体、网络课件、CAI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及考试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立体化教材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的途径, 它在学术、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具有先进性,对使用对象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有较好的层次差别和针对性。它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途径,是高科技时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标志。

“立体化教材”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 打破了过去纸质教材、书本教材的单一性,使传统的授课方式发生转变,教学手段更加灵活,教师可以同时采取纸质、音像、电子、网络等多种手段向学生讲授知识,课堂会更生动活泼。[4]通过立体化教材,专家、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以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门户的体系,可以及时反馈各种信息,使“教”与“学”真正互动起来,充分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动态性、立体化的特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5]。

立体化教材中的所有元素都依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统一的计划和安排,各个维度、各个元素都体现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特点,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在内容呈现、能力培养和应用服务,以及出版流程上多形式、多阶段地体现出质量教育目标下的“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3 融入标准化理念的公共体育立体化教材建设

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练的语言、精湛的示范和科学的教法而达成,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但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能力一定会有所下降。并且,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得清楚,也就很难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这一难题的解决变得可能。因此,高校公共体育教材立体化发展有其逻辑的必然。

与时俱进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将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新形式和新阶段,作为一个新的课题,首先要做好立项研究工作,在教育实践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基础上, 解决好内容和形式的矛盾,加强教师培训,并把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资源有机地整合,并逐步修订、完善,使之形成精品教材,切实促进和提高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3.1 新指导思想下的高校公共体育立体化教材选编原则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展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学习领域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同时《纲要》还明确了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①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②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③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④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⑤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纲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力求丰富多彩、实效,并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民族特色。

3.2 公共体育立体化教材的层次与内容

编著需要一些必要的基本条件, 定位于集中教学资源,并以多种形式展现,核心是整合教学资源,经过若干的试点和推广,建成包括学科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和课程网站等分层次的立体化体育教材。

3.2.1 学科教学包

针对教与学的不同对象和目的,多角度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诠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价。[6]下面层次的建设是为更高层次的建设打基础,只有下面的层次建设好,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建设,否则将成为无本之木,难以持续发展(如图1)。

3.2.1.1 主教材

课程中最基础的工具, 符合本门课程基本知识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信息载体。它包含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联系,融本门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于一体,是教学平台的支柱。

3.2.1.2 教学参考书

教师授课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所述,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还应该讲解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它以丰富的资料和对主教材配套知识点的剖析,成为教学平台的基础。

3.2.1.3 电子教案

作为教师授课的基本工具,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知识点的把握及明确的教学方法,体现教材内容的精华,也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重要指南,是教学平台的旗帜。

3.2.1.4 CAI课件

主要是用动画、仿真等技术,以多重链接的方式将知识点中的学习难点和重点架构成立体结构, 形成双向互动工具,从而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更加灵活多样。

3.2.1.5 电子音像

具有可解除受学习地点与环境约束,又具有课本的便携性和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等特点。运用它既可下载所需的各种教学内容,也可随时随地学习,它的信息存储量大,成为教学平台的新型辅助手段。

3.2.1.6 网络课程

它能够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的局限,借助自身独立的双向沟通功能,将主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等融为一体,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容纳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具多样性,成为教学平台的导向标和助力器。

3.2.2 教学资源库

通过第一层次积累的多样学科教学包的基础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库就是要按照课程、知识点和媒体素材三层组织结构管理,借助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搭建起来:包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和学科教学包,并运用数据库和媒体制作工具软件为开发工具形成的学习系统。要把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素材用科学的方法植入数据库,使其纵向构成独立的课程包,横向组织结构实现三层优化。这种立体化数据库的优点在于借助“教学资源+课件开发工具”,有利于开发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课件。[8]教师可以按教学大纲要求和重要的知识点,将媒体素材(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资源库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按学科的存储策略组织起来,用光盘或网络的方式建设各具特色的课程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它对于教师授课、电子教案的编写以及开展网络课程的教学等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2.3 课程网站

根据相应的学科、专业及教学层次,建立服务型课程网站。立意和出发点要从更高的学科、专业建设层面出发,借助现代化的服务器和网络系统,运用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和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等开发工具,建设具有交互型特点的网站。使用浏览器实现教学信息服务、教学资源服务、教学过程服务和教学资源建设服务等服务功能,通过网络表现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它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以web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支持学生探索式、协作式等学习方法。[9]它可以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可以用以开展校内(免费)、校外(收费)的网络化教学以及为远程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3.3 立体化教材开发的几种模式

利用辅助设备进行立体化教学是现今立体化教学最主要的方式。从方便性来看,笔记本电脑应该是使用的首选,根据教学人数的多少,配套相应的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充分显示设备辅助的一体化功能。除此之外“光盘版教材+网络版教材”、“电子教案+光盘教材+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电子杂志”等模式都有纸质教材不可比拟的优势,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既便于交流和沟通,还使信息传递成倍增加。[10]

4 结论

高校公共体育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带来了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同时也引发了对教育观念、价值观念和教育目标的重新认识。教材编撰部门需要把握其质量特性,树立标准化的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从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的角度,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的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应建立一个保持继承和创新动态平衡的教材选编机制,全方位加强出版资源的融通与共享,密切与软件、电子音像等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在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设计上用多媒体互动和网络支撑等多种形式来提升教材品质。[9]

立体化教材的使用还离不开网络、计算机及其它现代媒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应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重视必要的资源配备。同时注重建立一支既熟悉本学科的前沿与发展方向、又有教学科研经历的编撰队伍,加强开发和应用的结合,由此才能建立全新的和完整的公共体育教育立体化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1] [2][3]李海平.高校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1):35-37.

[4] 孙京新等.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建立立体化教材[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1):28-30.

[5] 胡亚梅.建设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库[J].江苏高教,2004(4):70-72.

[6] 周远清.教学创新需要建设精品教材[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2-13.

[7] 周耿娣等.抓好21世纪标志性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2(1):59-60.

[8] 冯永平等.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 2003(1):34-36.

第3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的重要前提。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理工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积极面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积极推进工科课程体系改革,为学校研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采用贯通式课程设计思想,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重任。工程创新人才是指那些能紧密联系社会环境,能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集成和创新,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系统性工程问题的人才。这种人才是通识型人才质量与多样化工程专业人才质量的有机结合,除了需要具有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统一技能,包括:(1)工程科学(分析)、系统集成(综合)、工程设计、产品实现的能力;(2)跨学科知识整合、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3)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4)全球视角、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5)团队合作的能力;(6)创新和决策的能力;(7)继续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具备解决“大工程”、“大系统”、“全过程”问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

上述这些能力和素质的获得需要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一直沿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论”式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这种模式下的公共基础课着重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学科基础课着重建立宽厚学科知识基础,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有学者比喻这种课程模式下人才培养犹如建造大楼,先打好地基,再建大楼结构,最后是内部装修。我校在借鉴这种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即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比喻成种树,可以让树根、树干和树叶同时生长。为此我校提出贯通式课程设计理念,力保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l一4年级的培养目标,根据各年级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并妥善安排好每门课程的修读顺序,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贯通式课程体系为例,该专业对传统层次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其区分为建立在数理基础上的科学性系列课程和侧重工程实践的工程性系列课程,并把后者提前与数理基础课程并行讲授,为实施本科全过程课内外结合的贯通式创新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通过体现在“贯通式课程”中的阶段性知识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知识的由浅入深、融会贯通,形成“宽深厚”的知识体系(图见下页)。

二、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1.夯实基础,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我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加强大学英语、工程制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学、大学化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我校基础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对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数学系列课程、物理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等进行了重点改革。

(1)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改革。为适应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大学英语必修学分为8学分,开设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更高阶段3个层次模块的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即基础阶段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通识类全英教学课程。通识类全英教学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A班、B班和创新班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初有以下情况之一可申请免修(或申请以考代修)第二学期4学分的提高阶段英语:①第一学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600分以上;②雅思成绩总分达到7分以上(单科成绩不低于6.5分);⑧托福成绩达到90分以上。申请免修的学生课程成绩单以相关科目记载,不计学分,学生须选修其他4学分的特色课程或专业课程。此外,雅思成绩达到7分以上或托福成绩达到90分以上,可替代英语六级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英语资格条件。

(2)数学系列课程改革。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用数学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数学类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基础要求与专业需求设置基本模块和选择模块,基本模块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4门课程,选择模块包含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程3门课程。各学院根据学科、生源进行选择,实行分类教学。

(3)物理系列课程改革。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大学物理按学科分层次设置课程,充分考虑各层次方向不同和所需物理课学时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侧重;同一层次的课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授课内容有所侧重,为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铺垫。

2.强化素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是我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体系,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中最基本的领域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方法。

学校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三大领域的课程,涵盖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等十大模块。根据目前的本科生招生规模,我校建设200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人文科学领域100门,社会科学领域70门,科学技术领域30门,各科学生也需要修满相应学分。

3.打造平台,实施学科平台课程计划

按照现代高素质创新性工程师质量规格要求,学校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确定了平台课程建设方案。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名称相同但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二是同类

或相近专业。第一类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做到基本统一;第二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必须要有80%以上的相同课程,构成专业学科基础大平台。各学院原则上不能重复开设相同的平台课程,只能由教学质量较高的学院为主开设。大平台的系列课程按系统化思路建设,重点搞好课程内容取舍及其编排顺序、教材建设和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等。每门课程也按模块化建设,促使系列平台课程向精品化、国际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横向平台课程是指教学覆盖面大的学科基础课程。一方面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学大纲,统一组织考试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2005年以来,重点建设了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机械类平台课程、化类平台课程、电类平台课程和计算机类平台课程5个系列的平台课程。

三、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将产学研合作教育、创业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学校要求各学院根据专业所属行业的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构建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与国(境)外著名高校合作办学,联合设置课程和培养学生,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各专业积极开设体验型、自学型、研究型、讨论型、网络型等特色课程,开放部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供高年级学生选修。各专业设置若干满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跨专业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1.新生研讨课建设

2010年以来,学校从本科生综合培养方案的修订着手,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开发建设新课型,着手实施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计划。新生研讨课专为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一种以师生互动、小组研讨、探索学习为特点的新型课程。开设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动名师上讲台: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提供教授和新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缩短教授与新生之间的距离;创造新的学习环境下为新生提供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探索一种以师生互动、研究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

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打破常规的单纯考试形式,而是充分结合课程的学习特点,通过小组讨论、陈述、英文翻译、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后对相关课题所撰写的科技论文水平来综合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引发对相关学科领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学校目前在创新班中率先开出新生研讨课程,要求创新班在大学一年级中每学期至少开设1门研讨课程,同时要求至少开设l门学科导论课,由学科带头人主讲。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专业开设新生研讨课,纳入本专业培养计划中。

2.创业课程建设

(1)构建创业教育核心课程。该核心课程包括创业基础、创业学、创业概论、创业实务等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2)构建创业教育拓展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三创”(创造、创新、创业)类课程组成,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风险投资等课程。该系列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中,满足学生专业培养和创新创业知识学习的需要。

(3)全面铺开“三个一”创业通识必修课程。每个专业必须开设“三个一”创业课程,其中基础类专业开设一门学科前沿专题课(可与专题研讨课相结合)、完成一份专业调研报告、提出一项创意;应用类专业要求学生选修一门创业教育课(经济与管理通识课程模块)、完成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此外,所有专业至少开设一门专业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

3.双语和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

学校自2001年开始启动双语教学工作,通过选派教师赴国外专修双语教学、安排归国留学人员承担双语课程、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班、制订双语教学课程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等措施,稳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全校己开设200多门双语教学课程。

为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学校2011年启动全英语教学专业和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工作。对全英语教学专业和全英语教学课程(语言类及体育课程除外)采取立项申报的形式进行建设和管理,2011年立项建设了5个全英语教学专业和66门全英语教学课程。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遵循“整合优化,集成系统”原则,对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统筹规划,构建了基础实践(工程训练和基础实验)、专业实践(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学科和科技竞赛、学生研究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各类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文化艺术实践等)4个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力;创新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4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如果说定义自己的教育让学校课程建设植入了“灵魂”,那么这个“灵魂”总要附体,而这个“灵魂”的体主要就是学校的课程,且由于植入“灵魂”的独特性,自然就让学校的课程建设拥有了特色。换言之,由普通高中转变为特色高中的过程中,定义自己的教育只是走了“万里”的第一步,自己定义的教育要想转化为现实,就需要在自己定义的教育的关照下建构自己的课程。这其中的道理也许并不难理解,而难的是如何建构自己的课程。在建构自己的课程中,许多学校已形成了分层、分类的思想。如按课程功能分,有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按知识类别分,有人文课程、科技课程、社会课程与身心课程;按管理体制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按学习方式分,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自修课程;按课程形态分,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等。当然,各种具体的课程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归属到不同的课程中去。但问题是,如何根据自己定义的教育来建构自己的课程?无论是苏州市第十中学的诗性教育,还是潍坊第四中学的信心教育,抑或复旦中学的人文教育,其核心皆是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但在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理念的统领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除了上文所述的三校课程建设的做法外,深圳中学在创办学术性高中的过程中,逐渐建构了“本校的课程”。这种“‘本校的课程’由基础学术课程和文凭课程两部分构成。基础学术课程是参加高考和学业考试所需要学习的各学科课程。文凭课程由认知技能、自我成长、文化审美、体育健康、实践服务、研究创造六项课程群组成。”[4]该课程结构线条清晰,便于管理与评价。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单一培养文化科学学生的传统,渐次形成了学生“宜文则文、宜理则理、宜艺则艺、宜体则体”的多元成才机制,并根据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等特点,设立了从初中到高一过渡的“桥梁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实施,开发了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教材,开设了各种学科延展类课程。“桥梁课程”是指站在高中课程的角度,让学生重新学习初中所学的知识,以便实现初中所学的“旧知”与高中将学的“新知”的有效对接。校本教学素材是指根据“低重心、分层次、高效率”的课程原则,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组与创新。学科延伸类课程不是学科内容自身的预习、复习与训练,而是从学科知识中找一个点,并通过这个知识点将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应用层面,整合涉及这个知识点的各种鲜活实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应用的角度把握学科知识。[5]聊城第二中学的课程建设看似并不精致、有点粗糙,但也许更加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的初级开发。而师资水平较高、课程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学校则可以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例如,上海市建平中学着眼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从4S、3C、DBL与思维广场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整合。4S是指社会实践、科技人文讲座、项目设计与学生社团的整合,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发现问题,然后在科技人文讲座中展开讨论,一个学生搞研究往往势单力薄,就需要团队合作,最终完成项目设计,开展课题研究。3C是创新、创造与创业三门课程的整合。DBL是指基于设计的学习。而思维广场则是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将语文、历史、政治三个学科整合在一起。[6]可以说,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是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拥有特色的课程建设并不是信马由缰的标新立异,而是自己定义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服务、服从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定位。从实际操作上看,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则需要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各类课程的价值功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制订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则。就某门具体的课程建设而言,有的学校已摸索出成功的操作流程,即申报课程—制订课程纲要—设计课程研发方案—实施课程—反思与改进课程。[7]此流程就有利于提升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自己的教学: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落地生根”

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显然不是目的,而将拥有特色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素质才是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旨。因此,课程改革不仅要改课程,而且要改教学。倘若教学不能随课程改革而改革的话,那么再好的课程设置都会变成“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从现实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仅有课程建设的羁绊,而且有“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态固化的障碍。而这种固化的教学形态则会让任何课程改革浅尝辄止、止步不前。可以说,只有创新自己的教学,才能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真正“落地生根”。幸运的是,许多学校在建构自己课程的同时,已探索、尝试了各种教学创新。苏州市第十中学在建构自己的诗性课程时,就创建了闪烁道德光彩的审美课堂。这种审美课堂遵循诗性教育的三个特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让“教师在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状态下上课,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进入了‘化境’去探求知识、发现真理。”[1]的确,这样的审美课堂确实具有诗性、让人神往,但其具体操作却不甚明了。而潍坊第四中学在信心教育的统领下,则给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教学创新模式。其教学创新以重建课堂结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为重点,“以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同步研讨、分层推进、评价引领为基本策略,形成‘三案导学、六步探究’的教学流程……‘三案导学’包括课前预习学案、课堂探究学案、课后拓展学案三部分。‘六步探究’包括检查预案、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提炼升华、课后拓展,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意识。”[2]复旦中学为了将课程“落地生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则研制了由引导、等待、倾听、组织、协助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将其称为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就不是课堂转型教师践行评价指标,这样不仅契合了好的教学是靠教师来创造的真谛,而且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正如复旦中学校长周国正所言,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逐渐引导改变,而不是直接通过评价强行推行。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带给教师的就是这样一种引导性理念。在“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的引领下,不同学科的教师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语文教学的“读—问—行”、数学教学的“体验—生成”、物理教学的“实做—探究”等。[3]上海市建平中学则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经过近四年的主题性教研和四轮课堂研讨实践……逐渐形成了‘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高效互动、高阶思维’的智慧课堂模式”。[6]由此可见,创新教学的具体做法各有千秋、精彩纷呈,其精粹却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师生精神愉悦的学堂,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当然,创新自己的教学即意味着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也关联着教学组织形式的重组与转变。当下,为了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主动性,浙江省普通高中正在试点选课走班。相对于原先固定的行政班教学而言,学生的选课走班给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学生没有了固定的教室和课桌,教师则不再以固定的行政班为单位上课,而是以学生选择的课程形成的教学班为单位授课。通常情况下,一位学生一学期选择了几门课程,就会有几个教学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8]

三、优化自己的评价: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开花结果”

第5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学校在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本着“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提升实践创新”的原则,设置了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相贯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在“平台+模块”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下,构建了四大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大类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平台;两大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具体学分分配见表1。学校目前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有经济、管理、法学三大类,具体学分分配见表2。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助于学生优良思想品质、人文素养、生态文明与健康人格的培育,有利于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本科教学建设实践

(一)专业建设学校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改造传统专业,扶持做强优势专业,保护巩固基础专业,稳步发展新兴专业,经过持续努力,我校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1年底,我校有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学5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金融学、旅游管理2个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获准建设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16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二)课程建设为适应社会需求与教学要求,我校在课程建设中,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优化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删除重复,加强综合和学科交叉,引入学科发展新成果,使课程体系更为科学。2011年,开课总量2500门左右,其中双语(英汉双语、蒙汉双语)授课课程100门左右,课程资源上网达到100门左右,实践教学课程68门。2011年,资产评估、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财务会计(高职课程)等4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截至2011年底,学校有27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入选校级精品课程,200门课程入选院(系)级重点建设课程,形成了院级、校级、自治区级三个层次精品(重点)课程建设格局。目前《会计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我校也做了积极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采取“3+X”的模式,公共英语教学采用了分级教学,在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增设了个性发展模块。

(三)教材建设学校一贯重视以专业发展带动教材内容更新,以教学改革促进教材体系优化。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支持出版教材265部,其中蒙汉双语教材10余部。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外文原版教材,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包含系列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仪器手册、设计应用资料、设计应用方案、工具软件、电子书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全校2000多门课程中选用国家、部省、校级规划教材约70%以上,选用近五年出版的新教材90%以上。对内容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自编教材讲义200多部,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还特别重视民族财经教材的编写工作,如2011年,金融学院有5部教材获得教育部蒙文统编教材计划资助。

(四)实践教学学校重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融会贯通,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由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跨专业综合实验、创业创新实验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业务处理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和个性化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得到培养。学校还重点建设了46门实验课程,并进一步加强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管理,建立毕业论文的奖励制度和“防抄袭系统”。为进一步推进民族班外语教学改革,提高民族班学生外语水平,初步建成了少数民族多语种资源库、少数民族汉语、英语语言训练中心。

(五)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开设有创新创业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的有关系统知识。通过入学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相关专业课授课中的有关案例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多次聘请学校毕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以他们工作和创业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工作和创业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受益匪浅。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体事例如表3所示。

(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近年来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改革和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出台了诸如奖励考研、高薪聘用等一系列培养、引进和稳定教师队伍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柔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机制,使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不断加强。2011年,会计学、市场营销学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2011年,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内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活动,组织第七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加强蒙汉双语民族财经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

(七)国际合作教育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蒙古等国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协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与合作院校的交流,积极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办学途径,学校自2008年开始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招收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及会计学等五个专业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见图1)。

(八)校园文化建设在悠久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基础上,学校紧密结合当前形势,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艺术及学术修养。1.大学生读书活动积极贯彻执行《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开展素质教育工程和大学生读书活动,实行素质拓展认证制度,提升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将读书活动列入学生必修学分,并设立专项资金。按照方案要求,从2008级学生起,向学生推荐100部经典著作,开展大学生读书活动,并将读书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且为必修学分。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精选书目,精读书目要撰写读书报告,由指定教师进行批阅,成绩全部合格者,取得2个学分。2.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热爱内蒙古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举办了内蒙古财经学院第四届“呼思乐”杯蒙语授课班学生基础知识竞赛,举办了内蒙古财经学院第二届“草原雄鹰”搏克大赛,举办了第三届“奥奇杯”蒙古族民歌大赛,举办了“天骄之声,唱响校园”蒙古族长调走进大学系列音乐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广大学生倍加珍惜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3.学生社团活动本着“学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文艺类社团、公益类社团”的思路,调整了学生社团布局结构和规模。目前学校共有学生社团42个,各社团能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亮点活动。社团联合会先后举办了“回忆四季放飞梦想”为主题的2011年毕业生歌会、社团联合会第二届体育节、内蒙古财经学院第六届电影节、社团联谊晚会等大型活动。萱原文学社举办的“学满萱原文扬财院”文学知识竞赛活动、星探天文社举办的“天宫一号”学术讲座活动、飓风话剧团举办的“放飞青想,展现话剧魅力”主题汇报演出、爱心社的“爱心之旅”、马头琴协会的专场报告演出等活动都取得了成功。

三、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育厅学分制改革会议精神以及《内蒙古财经学院教育教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深化学分制管理改革工作。通过到区内、外兄弟院校调研,广泛汲取学分制改革经验,已形成《内蒙古财经学院深化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草稿)》,成立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原有的本科生专业分流办法,在2010级本科学生中实施“2+6”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针对本科三批学生招生范围仅限管理学学科门类现状,制定《内蒙古财经学院全日制本科三批学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暂行)》;在财政税务学院推行“双证”、“双专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重新修订双学士学位管理条例,把双学士学位教育与副修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4个自治区级实验室:计算机实验中心、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验室;1个联合实验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财经学院3S联合实验室;3个校级实验室:语言训练中心、民族语言训练中心、职业学院教学实验中心;1个资源库:多语种经济管理资源库。此外,还有各学院实验室如测量工程实验室、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实验室、网络模拟审判实训室等等,还建设了大量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学校特别重视“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2006年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1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心围绕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细致地分析了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的生源特征和区域社会经济生活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特点,深入研究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教育模式。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理念,明确了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思路,即搭建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运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经济现象分析、业务过程仿真模拟的虚拟实验环境。构建起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初步完成了与实验教学目标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并通过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实验教学管理等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和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积极采取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经费资助等措施,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更新观念,主动探索、研究教育教学以及管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011年,共立项校级教育教学项目58项,其中重点项目13项;一般项目45项。在研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子课题。从多学科视角,结合实践,逐步开展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目前,我校已有多项民族财经教育立项课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地区民族财经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少数民族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1年学校又有10项校级民族教育课题立项。组织相关教师继续申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从预科生培养、管理与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族班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民族班和预科班基础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并加强与西部地区财经类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学习其民族财经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加强对这些院校的实地调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财经教育领域的前沿信息,针对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的更多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使我校民族教育教学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健康推进。

第6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一)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有着许多专业课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性高校对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宣传力度不够,或是很大程度上为了考级任务(外语、计算机)、考研通过率(高等数学等)以及迎合教改等,导致师生对开设课程的目的、意义以及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完全了解通识教育的仅占2.8%,听说过的占17.3%,没听说过和完全不了解的高达79.9%。此外,学生对开展通识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较低,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34.6%,没有必要的占23.4%,持无所谓态度的占42%。其中,认为没有必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原因(多选)主要有认为对就业没有帮助(占86.3%,居首位),不感兴趣(68.2%),专业课学习业务过重(68.3%)。此外,个别地方高校通识类课程开设成为普及型或概论型的课程,过于强调对学生“点”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完善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此积极性较低。而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也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将选修课仅仅作为一种获取学分的手段(认为比专业选修课容易拿学分的占82.3%),导致很多娱乐性强、易获学分,课堂考勤少的课程成了热门,而忽视了通识教育课程真正的价值。师生的这种认识使得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较低,课程价值无法真正实现。

(二)公共选修课数量少、内容杂,且学科分布不合理随着各地方性综合大学的持续扩招,参加选修课的学生也逐年递增,就目前学校每个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而言,无法真正满足学生选修的需求,从而导致某些热门课程的扩班,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识类选修课内容杂乱无章,在各个地方性综合大学中普遍存在,且很多学校的选修课学科大类分布不合理,没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选修需求。如以温州大学和宁波大学为例,2013-2014学年,温州大学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129门,其中以人文与社会科学板块开设课程最多,为39门,占总开课数的30.23%。其次为数学与自然科学板块,为27门,占总开课数的20.93%,单独体育板块开课数也占5.43%。[3]宁波大学2012-2013学年,共开设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379门,其中人文科学板块所开设课程最多,占35.4%,而社会科学次之,工程技术和综合板块最少,分别占了13.7%。[4]由此可见,各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设置相差较大,且以人文类和自然科学类为主,技能类以及地方文化类较少,各类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的反应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应更多的增设艺术类及体育保健类课程,以弥补基础教育时期长期接受“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缺陷。(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目标不清,且未成规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通识教育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通识教育实践的基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能够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但就目前的实施情况而言,各地方性综合大学实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不多,对此还处于逐步摸索改进的阶段。对于核心课程的设置也过于随意和零散,难以形成成套的体系。此外,很多地方高校对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主要以教师自由申报为主,缺乏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及核心课程体系的作用和目标的深刻把握和深入剖析。如宁波大学于2009年和2010年进行了2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申报,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学科发展优势和现有教学资源,宁波大学先后开设了以下几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首批开设的《英语学习方法》《神奇的大自然》《社交礼仪》《金融政策解读》《日本企业文化》《经典红歌赏析》以及第二批开设的《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海洋与人类文明》《现代生态学热点问题》共9门课程。[5]在以上课程中,涉及人文科学板块3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板块各2门,各板块所占总通识选修课程的比例基本相差不大,同时,通过第二批的开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综合板块的比例均有所上升,目前还未涉及工程技术板块。但是,宁波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涉及面不广,仅仅包括了零散的几个点,没有形成该有的规模,学生选择余地较少。且很少有学生了解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情况,学校对此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引导,在此过程中也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综合型重点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经验借鉴

由于更多的地方性综合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实施状况并不成熟,在此,选取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较为领先的复旦大学及中山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建立合理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做参考。

(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复旦大学对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始于2006年,共6个模块,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及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且于2011-2012春季学期,共开设97门核心课程,[6]远远高于地方性综合大学的核心课程开课数。中山大学从2009年开始推行,共4大类,分别是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以及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且于2012-2013春季学期共开设了99门核心课程(见表1)。经过几年建设,不断暴露出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不明显”无论是复旦大学还是中山大学,其核心课程数量都已达到近100门,但是相比各自学校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学校要求学生通识核心课程选修学分相对较少(复旦大学为12学分,即每个模块2学分,而中山大学为16学分,即每个模块4学分),因此无论从每个学期需要选修的核心课程量而言或从必修学分的量而言,学生对核心课程的选修空间均比较有限。正因为此,“核心课程”在学生心目中与普通选修课程意义趋同,学生对核心课程的重视度较低。2.核心课程内容缺乏跨学科性核心课程内容的确定应当从通识教育的最初理念出发,打破各个学科专业的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的学习交流平台。因此,作为核心课程,不应当只是各类不同学科、专业简单的累加,而应将若干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后重新编排、整合形成。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大部分的课程有着浓厚的专业知识背景,迫使外专业学生望而却步,因而,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整合课程。3.核心课程实施缺乏足够资源、基金支撑纵观各重点高校的核心课程实施情况,开课教师大多为资深教授、副教授,但是这类教师大多是20世纪60-70年代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以专才教育为主,开展的核心课程往往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跨学科及课程通识性相对不足。其次,从各重点院校核心课程的授课形式来看,主要以教师教学与学生讨论参半实行,较多核心课程讨论课的实施除对教师水平、学生参与度提出更高要求外,同时也需要学校更好的硬件资源支撑。此外,相对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开设,更多高校老师更愿意通过接项目、做课题来提高个人的专业成就,由此导致了开课教师积极性不足,这也严重制约了核心课程的进一步提升。

(二)课程建设经验借鉴首先,地方性综合大学通识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因此,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过程中应避免所有通识教育课程“一刀切”的现象,应充分体现出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适当提高核心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所占的学分比重,提高学生的重视度。其次,地方性综合大学具学科门类齐全、教育资源广泛等特点。其对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打破各类专业学科的壁垒,充分利用高校已有资源,构建跨学科、跨专业全民化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选择资深教授、讲师等,编排富有学科知识相融合的核心课程教育方案,来提升地方性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质量。最后,从综合型重点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暴露出的问题来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不能忽视资金的作用,对此,高校可以设置用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的专项资金,贯彻并落实专项资金的使用,从而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地方性综合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对照国内各重点院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有必要建立地方性综合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真正发挥通识教育的内在价值。

(一)课程体系设置依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指导哲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是受到多种教育哲学混合影响的产物,这些哲学包括永恒主义、要素主义以及进步主义等。核心课程的建设应当以培养“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关注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和理性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后工业化社会。[7]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性综合大学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用得上,用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其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着数量巨大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者,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性综合大学应该以培养地方及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基础,选择能够与现代社会接轨的相应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内容及形式,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客服专业教育所带来的素质偏失,使学生适应当今社会中岗位变动和职业变迁,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对地方性综合大学而言,由于校内各专业齐全,有着许多资深的教授、教师以及素质和智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且有雄厚的资金基础,这一切都为核心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及特色,发展有自身优势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各院校可以参照原有的通识教育板块体系,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再细分为几个模块,增设相应的课程,具体见表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应涵盖以上6大领域,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学识背景,同时也能让学科专业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心智上的相互了解和思想上的相互碰撞。

1.人文科学与文化设置该领域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课程模块可以分为两类,即文史经典阅读与批判、中外文化继承与传播。文史经典阅读与批判模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受过教育的眼和耳”对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的“读、看、听”能力。课程主要以鉴赏和批判文学作品为主,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和探讨文艺批判和分析的方法。文学作品的类型多样,包括小说、戏剧、诗歌和民间文学等。中外文化继承与传播模块为学生提供一种看待本土及外来文化现象和传统的独到视角,借此来审视自己原有的文化观点和本国的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重点介绍世界上主要的文化,如印度、东亚、苏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此外,还可包括已经不复存在的文明,如丝绸之路等。[8]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各种文化体系的宗教伦理观,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各种思潮、文学艺术及其文化成就等,探讨各方面彼此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文化因素对塑造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社会科学与道德该领域课程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观点及方法,从而加深对现代社会人类各种行为的理解以及对我们居住的社会的了解,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此领域课程希望学生利用历史文献分析和数量统计的方法,来探究和解释现代社会的问题。如探究某一特殊学科领域的方法是如何运用到与人和社会组织相关的问题上的。此外,该领域课程还包括道德伦理教育,帮助学生接受较高的道德标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西方伦理道德观念,使学生举办做出合理的道德和政治选择的能力。3.自然科学与技术该课程领域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4.医药科学与健康该领域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自身规律、人类疾病及治疗原则等,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提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关注自身身体,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5.艺术科学与审美该领域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美术手法介绍、视觉艺术享受、音乐风格欣赏等,启发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蕴含,使其在艺术赏析过程中得到美的陶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6.创新精神与创业该领域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创业的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以适应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在这个领域的课程设置过程当中,地方性高校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资源,聘请地方创业成功的人士来校做相关课程教学,以此来增加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机会。此外,在具体课程设置过程中,各地方高校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地理位置优势及相关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优势,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如宁波大学可以利用宁波特殊的地理位置开设具有港口或海洋特色的核心课程,为目前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全能型的人才;又如以宁波帮人士为依托,加大对外的沟通交流合作机会,使开设课程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地方性综合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确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通识教育课程是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泛指专业课外的所有课程。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在整个通识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合理的、明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有助于更好的完善学校的通识教育培养方案,更有效的推动通识教育发展。因此,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通识教育得以实现长远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提高通识教育意识,推动核心课程纵深发展在深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应当不断提高通识教育主管部门及领导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只有对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必要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会在全校师生中主动加强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必要性的宣传力度,这也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获得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保证通识教育各项改革得以向纵深发展。此外,全校师生的通识教育意识也亟待加强,从而保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有效开展。

(三)重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其他专业教育教师高得多。它要求教师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又有要求教师有宽阔的知识面,同时还得具备运用不同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授课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关键。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师选拔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有较强专业素养,知识面宽广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作为任课教师;同时应当做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授课教师后备力量的培养,通过学校的良好政策来鼓励和培养年轻优秀教师。此外,学校还应及时整合教师资源,适时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7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

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第8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通过对幼高专体操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站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之上,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并提出课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幼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操课程

0 引言

幼儿师范高等学校(简称幼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幼高专大多以升格、合并等形式进入了高校的范畴。体操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一门技能技巧必修课,对幼儿教育人才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建设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与核心。加强幼高专的体操课程建设,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操专业技术能力、艺术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也为今后在幼儿园进行幼儿操组织、训练、创编及自身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幼高专体操课程建设现状

幼高专体操课的课程建设其实就是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为主线的课程建设。目前,幼高专体操课程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有关幼高专体操课程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

1.1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模糊

幼高专体操课归属于体育课范畴,这种从属关系导致许多学校用体育课程目标代替体操课程目标。同时,在描述体操课程目标时,容易出现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的现象。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是一个宏观概念,不仅仅包括体操课教学目标,还包括体操队业余训练、课外各种不同形式的体操活动等等。

1.2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陈旧

目前,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建设较为落后。经了解,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多以校本课程为主,体操教师拥有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忽视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他们往往根据个人兴趣和学生的兴趣选择,甚至出现同一个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的现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目前多数幼高专体操内容以健美操的教学为主,只有极少数学校开设艺术体操、幼儿体操的创编等内容。

1.3幼高专体操课程评价单一

课程评价最主要的就是教学评价。幼高专体操课的教学评价多采用结果式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根据技能评定结果,结合出勤率上课表现、平时课程成绩评定过程。在评价内容上忽视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掌握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等的评定,忽略了学生的进步、学生态度、学生合作精神与创造力的评定。

2 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建设

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幼高专体操课程的核心。体操课程目标越明确、具体,越有利于正确的选择课程内容以及正确的组织与实施课程,才能更好的为体操课程评价提供具体的依据。当前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具有“健身性”和“职业性”双重目标。所谓“健身性”目标指的是,幼高专的体操课程与其他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一致,即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而“职业性”目标则是幼高专根据培养目标所设定的“特殊目标”,这个目标要重点突出体现学前教育的“师”和“幼”的特点。如了解幼儿掌握体操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掌握幼儿园幼儿早操和幼儿体操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等等。

3 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作为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课程知识体系,是课程的主体部分。优化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体育文化素养的基础。幼高专的体操课程应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学生呈现多样的体操基础理论知识和体操技术技能知识。

3.1理论知识内容

理论知识是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结合课程培养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理论知识。如幼儿园体操活动教学特点与方法;幼儿体操创编、裁判法等,并在体操教学实践课中强化理论知识的贯穿。

3.2实践教学内容

幼高专体操课程实践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必修课涵盖基本体操、幼儿徒手体操、幼儿器械操、幼儿基本体操创编、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选修课涵盖体育舞蹈、啦啦操等;课外社团活动涵盖时下流行的瑜伽、普拉提、爵士舞、街舞等。

3.3素质练习内容

素质练习主要针对部分体操课程内容运动负荷不够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设计的。主要包括上肢力量练习、下肢力量练习、腰腹肌力量练习、柔韧练习、速度灵敏素质练习等。素质练习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度和锻炼部位不同而设计合理的素质练习内容,如艺术体操课当中,运动的量和强度都不够的情况下,可安排一定的力量素质练习,健美操复习课中可安排柔韧素质练习等等。

3.4操作性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见、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实地的幼儿体操的教学与创编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根据效果写出总结与反思。见实习结束后,以自己为“导演”,找8-10名学生为“演员”,进过训练,组织一场“幼儿体操创编表演”,将每年学生的创编录像,并配有方案和老师评语及需要改进之处,留作低年级学生参考。通过这样的循环,不断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创编能力。

4 幼高专体操课程评价建设

多元化体操课程评价是完善体操课程,实施课程目标的监督和保障。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4.1评价内容

幼高专体操课程评价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实践课技能的考核以及进行幼儿体操的创编、教学组织能力考核。

4.2考核形式

理论知识以题库的方式,每学期根据学期教学内容选题,以试卷的方式进行全员考核;实践技能课以结果评定为主,过程评定为辅。结果评定由两位老师共同打分,取平均值。过程评价根据技能评定结果,结合出勤率、上课表现、平时课程成绩评定。能力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幼儿体操的创编思路和组织教学能力进行过程评价。学期最后成绩=理论20+实践(技能50+平时成绩10)+能力20=100分。

5 建议

(1)加强学校教学资源软硬件建设,为学科和学生个体发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2)体操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及时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加强教师体育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

(4)通过业余训练、比赛、社团活动促课程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博士论文[L].华东师范大学 2007 .

[2]何爱红,金彤.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构建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12:20-22.

第9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21所中学随机抽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被认可程度展开研究,分析了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现状,发现在教育观念与业务素质上总体存在不足。联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提出了应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职后教育等方面加强对新形势下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对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0-03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发展战略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学体育教师的质量是影响中学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导因素。为了解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现状,我们于2005年上半年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研究分析当前安徽省中学教师师资队伍的状况以及相应不足,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安徽省范围内中学21所,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其中教师71份,分管领导61份,学生94份),问卷回收率为90.4%。在此基础上,编制“你以为影响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主题的开放式问卷,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份(其中教师58份,分管领导64份),问卷回收率为94%。要求被调查人尽可能罗列影响源,并依据重要程度至少列举5种。最后,我们采用同义归类的逻辑归纳方法,对调查所得出的生活事件按出现概率,取前4类生活事件。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法,辅助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采用自编“中学体育教师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针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及个人情况的满意度,设计了调查问卷。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了预调查与复调查,最后形成有效问卷;问卷发放前走访了相关专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问卷效度进行分析,得出评价问卷有较高的效度,可以调查。为使资料真实可靠,采用不记姓名的方式。问卷回收后,采取小范围内重测进行信度检验,得出r系数为0∶925,问卷信度较高。最后使用SPSSl2.0ForWindows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在对调查结果分析时,我们发现影响安徽省中学体育老师综合素质的因素是教育观念以及业务素质两方面,就其原因,我们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追加调查,要求尽可能罗列出影响综合素质的影响源,最后,进行同义归类的方式,对调查所得出的影响因素按出现概率,排序前四种。

2 结果与分析

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的满意度的调查包括了政治思想道德、身心素质、心理品质、教育观念以及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5个因子30个维度对中学体育教师现状做出测评,分析其成果;同时,结合培养目标研究如何改进完善满足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学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2.1 中学体育教师满意度调查结果

2.1.1 教师满意度各因子得分 自编“中学体育教师满意度问卷”设计了5个因子,分别为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身心素质、心理品质、教育观念以及业务素质,对这5个因子的

表9,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排序前几位分别为继续教育方面的不足、高校体育学科课程设置问题、一专多能不够、文化素质欠缺。

2.2 安徽省中学教师综合素质现状与问题分析

2.2.1 教育观念落后,折射了高校体育学科课程设置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缺乏先进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科的发展以及最新动态的把握相应落后,表现在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创新与科研等业务素质相对较差的现象。

2.2.2 业务素质不平衡,影响综合素质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业务素质的得分落后于其他因子。对于业务素质各维度的得分详细分析见表1~5。总体看来,对体育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的表现不满意;对业务素质各维度表现的满意度依次为:Ms3(组织和管理能力强)、M52(教育方法适宜、重点突出、内容正确)、M51(宽广的知识面)、M56(兴趣广泛、多才多艺)、M55(研究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能力)、M57(体育教学研究)和M54(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2.3 创新能力缺乏,制约师资队伍水平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得分最低,矛盾表现较为突出。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运动技术技能,忽视体育理论与科研方法的教育,不重视体育人才的人文和科技素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3 对策分析

2.3.1 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创新精神,体现办学指导思想的时代性 教育观念滞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忽视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启用相对较少;缺乏创新精神,缺乏了解现代教育理念。想要改变这种状况,追本溯源,应当在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体现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教育理论学习,它有别于以往的只重技术训练,忽视理论学习,导致人文素质、科技素质相对缺失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加强调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起一种新型的、科学化的教育理念。

2.3.2 深化课程设置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依据现实社会需要而确立。在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进一步深化课程设置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倡导“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中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3.3 突出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促进业务素质全面发展在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应当注意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突出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与优化。

1)在重视专业技术运动课程的同时,注重加大学科课程的学习的比重。

2)在内容安排上,倡导课程综合化,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增设新的科目,同时加强交叉学科的引入,拓宽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面,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应用性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

3)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权重,增加选修课,多开设与中学教学实践相联系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4)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学习,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开设计算机与专业英语课程,利用网络资源以及信息化多维系统为教学活动服务,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体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

5)增加社会实践在学分中的比重。

2.3.4 树立“终身体育”与“终身学习”思想,扎实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理应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扎实构建切合实际的终身教学体系。

3 结论

1)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注重转变教育观念,以创新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办学理念与时俱进;

2)对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策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现科学的知识结构与优化的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突出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与运用,促进中学体育教育中科研与教学的更好开展。

3)加强高校体育师资建设,培养优质体育专业人才,为安徽省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输送力量。实现“教――学――教”的一体化进程。同时将初级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再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循环的学习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终身体育与终身学习观念贯彻到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99-801.

[2]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90-96.

[3]周贤江,唐宏贵,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2004,(7):99-103.

[4]洪新生,安红,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87-688,693.

[5]赵先卿,杨继星,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