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工艺美术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美术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设计教育 民间工艺 主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201

1 引言

陕西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工艺更是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沉淀了几千年民俗艺术的清晰印迹。作为一种手工艺的民间工艺,其兴衰符合一定经济规律。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技术发达、批量化生产的经济优势不可取代,相比之下,民间工艺手工制作数量有限而导致经济效益相对低下。因此,民间工艺要经过相应的创新设计并进行相当数量的生产,真正使民间工艺品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但创新设计需要人才,而人才就需要培养,需要高校设计教育。有了优秀设计人才,才能更好促进陕西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将陕西民间工艺引入高校设计教育,以期能为陕西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出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2 国内现状分析

资料分析表明,目前我国设有设计艺术系、科的院校及有能力开设设计类课的院校有400多所,但只有一些主要美术院校设有部分适应地方民间工艺的设计专业,且每年招生规模有限,而陕西高校在设计专业中专门针对民间工艺进行教学的更是凤毛麟角。总之,就我国目前民间工艺教育现状来看,每年培养的设计人才屈指可数,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无法满足全国市场的需要,更不要说为欠发达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了。因此,有步骤、有计划地在陕西高校设计教育中增加设置陕西民间工艺主题创新设计势在必行,这既是保护陕西地方民间工艺传统的要求,同时也会对发展陕西本土经济和地方旅游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3 设计教育引入地方民间工艺的思路研究

3.1 民间工艺课程群机制探索

通过调研走访以及资料分析的手段对陕西民间工艺品类进行全面梳理,选择特定民间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其工艺、技艺、选材、形态、色彩、审美等方面做原态分析和研究,构建民间工艺课程群研究的基础。相关民间工艺手工技艺和现代设计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课程群的构建的重要依据是:如何在传统民间工艺中提取相应的设计语言为现代设计服务,而现代工业设计的方式方法如何对传统民间工艺的促进和创新。

另外,课程群的构建还应考虑到年级之间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交叉融合,大一、大二年级以工艺品理论学习、工艺品研究及分析为主,大三、大四年级以工艺品创新设计为主。

3.2 民间工艺阶梯式主题创新设计

以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专业为试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从传承和创新的角度出发,在原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细分和准确定位,针对特定民间工艺进行阶梯式主题设计,并进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设计素养。

在试点过程中,打造民间工艺主题创新设计,建立和相关民间工艺基地的定点对口合作,学习并服务于定点基地;精选研究内容,拓宽主题设计思路和研发内容,建立民间工艺创新设计资源包。资源包的内容包括:特定民间工艺原态深度分析、市场分析和定位、相关主题设计思路、主题创新设计实施内容以及成果展示等。

4 高校设计教育引入地方民间工艺的价值意义

4.1 深度挖掘民间工艺非物质性特征的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受到历史环境、不同地域、民族及种族的影响,逐步形成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因而造就了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高校设计教学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并经历各种转型时期的曲折摸索之后,最终确立了几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目标:一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为基本观念;二是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三是教育的文化性必须与民族的文化性相结合。如果我们以这个目标为客体属性,那么作为民间工艺所具有的非物质性特征的文化价值,就是不变的主体属性,并与现阶段高校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目标相一致,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高校设计教育教学才会变得更富有价值与意义。

4.2 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把传统艺术资源融入设计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为历史、生态、自然、环境、社会等对传统民族艺术的产生和形成的影响,以及本民族与他民族艺术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高校设计教育,不仅仅在于培养设计创造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艺术素质及创造力的人才,即全力培养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利用和导入民间工艺美术的实践教学价值,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改革步骤。

5 结语

民间工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不仅同生产紧密结合,在现代物质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还以其本身所具备的艺术性特点,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挥它特有的力量,激发社会公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增强人们坚强生活的意志和动力。因此,研究民间工艺在高校设计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在任何时代都无可替代。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其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之精髓,既能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彰显设计教育教学的区域文化特色,更能打造陕西高校设计教育教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郝一甲.民间工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9).

[2]李雅日.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利用价值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12).

[3]梁烨.论民间工艺美术在当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0,(4).

[4]邱云生.民间工艺美术品产业发展及对策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10,(4).

第2篇: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一)培养目标

首先要求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扎实的设计创作技法和相关技术工具,具备将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进行交叉与整合运用的能力;其次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并能结合于实践应用,具备相应的外语阅读能力和适当的听说交际能力;再者要培养策略、创意及传达平衡发展的营销传播策略企划与创意设计人才,达到教学与实践、教学与国际行业通行标准的无缝接轨,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能策划、会设计、有创意、会管理、擅销售的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掌握三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经过强化训练的专业技能:

1.在市场营销领域,对定性定量的市场调研、趋势分析、消费者研究、品牌定位、产品/渠道/价格/促销等营销组合、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管理等营销理论与实务有完整的了解,掌握应用方法。

2.在整合传播领域,对心理学、传播学、基础人文、数字营销科技、广告管理、公共关系、渠道促销等基本理论与实践有一般认知,并能通过实践得到切身感悟。

3.在创意概念发想领域,成为具有原创精神的概想发想者,能将庞杂的营销与调研数据进行梳理,对核心信息进行评估,预测消费者的理解度与好感度,能独立进行创意设计与艺术加工。

二、高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人才培养定位与顶级企业需求对接

实行双主体办学。校企双方在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办学理念、办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制定方面共同负责,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师资团队建设、实训与评估、实习就业辅导。高职高专院校当前应从培养单纯掌握专业技法的工具型人才向培养熟悉完整的艺术设计流程的综合职业人才转变,把教学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训经验,实战能力,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科学素质与逻辑思维的能力上,共同培养出品格与能力并重,认同企业文化,具有行业实践经验,掌握营销策略、创意思考、数码设计、人际沟通等核心能力的高端职业人才。

(二)改造传统课程体系

培养基于产业全流程的职业素养。当前创意产业的显著特点是艺术设计必须与产业的前端和后端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综合运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据此改造了传统课程体系,在产业全流程及互联网技术之上,重新整合设计类教学内容,将学生创意设计能力(Design)延及到市场分析(Marketing)、策略思考(Strategy)、售后服务(Service)三方面,增强营销传播、创意思考、数码技术、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能力培养。为应对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学院取消了理论陈旧、技术过时的《广告概论》、《书籍装帧》等7门课程,前瞻性地新增了《营销与传播》、《移动媒体创意制作》、《社交媒体创意制作》等11门课程;从企业实际应用出发,重塑了《三大构成》、《字体设计》等5门课程;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品味,优化了6门人文基础课程。同时已引入WPP集团及水晶石公司的高端培训资源,编制了43本校本教材。这些都使我学院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三年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高职梦想。渗透“一天教学等同一天执业”的理念,专业的物理形态与企业的现实产业环境接轨,教学空间从装修、桌椅摆设到环境气氛,都和学生今后将加入的公司类似。用国际企业通行的MBTI性格测试设计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依据现代广告企业工作模式,实施以团队为单位的学习和考核方式;专业课程60%由跨国广告企业创意总监担任主讲,引进产业前沿真实项目,形成与业态同步更新的校本教材。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产学合作参与行业高端项目,每年暑期赴集团全球各子公司带薪实习。

(四)对接国际惯例

创新学生评价体系。依据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规律,对学生开展性格特质和就业潜力评估,因材施教,打破以分数与技能考证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传统做法。每学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逐一甄别学生品行和成绩,规划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执行院长应每天与一个学生共进午餐,通过沟通谈心,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企业的团队工作流程,将学生编组,通过小组协同完成项目,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业与考评均以提案方式进行。以国际通用的推荐函惯例,依据6个学期对学生的甄别评价记录和集团人事总监的面试审核,对合格学生颁发院长签名的学院推荐证书,获证学生可进入4A公司就业。

(五)组建一支具有引领作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使教学的专业水准符合业界最新要求。水晶石学院的专业教师全部来自公司一线;WPP学院的策略企划、创意设计、数字创意等5位教学总监都是业界的资深创意总监,全职驻校授课并带领教学团队;23位专职教师中,7位是境外人士,6位曾任广告公司高管。企业认养课程由一线高管授课,平均每学年约20人次,使得学院具有浓厚的企业气质,专业来养得到迅速提升。

(六)创新合作办学体制

保障高端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决策的理事会和校企联席会议,探索利益相关方参与学院建设的机制与途径。实行相对独立的人才聘用制度和财务运行模式,以保障办学与改革的顺利进行。由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学院管理,用企业视角考虑专业发展路径,在人才聘用、团队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渗透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延请国际一流业界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持试点学院的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资源调配,调动企业的海内外专业人才资源、案例经验及培训网络用于教学,使合作办学融合职业教育规律与企业核心要素,确保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规格符合企业高端人才标准。通过上述举措,主要解决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与顶级企业用人标准和工作岗位要求不相适应,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的发展,以单一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和在人才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等问题。确定了设计类高端职业人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培养品格与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拓展了以国际、国家级各类竞赛项目为载体的多样化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训练的培养途径;施行了具有跨国企业特征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创新了对高端设计人才资质的认证方式。

三、高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一)探索出一条高端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一线企业用人目标的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决定专业建设水准和毕业生就业层次的关键。我院实践证明,只要人才培养定位与顶级企业需求对接;创意设计培养与整个工作流程兼顾;业界精英师资与产业实践平台保障;个性化教育与团队培养并举;真做项目与国内外赛事联动,高职院校同样能为业界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出符合创意产业特殊需求的高端人才

我院高职毕业生已经被顶级企业大量录用。WPP学院50%的毕业生已被WPP大中华区各公司人事总监预订,实现了进入4A公司的职业理想。学生收获高端项目体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人脉资源。学生去往WPP集团位于伦敦、香港、台湾的公司带薪实习。公司用世界一流的内部培训经验指导学生,学生实习期间的一些设计作品已被一些世界500强客户采用,于市场流通渠道。改革不仅使个别学生受益,而且能带动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我院学生在2013、2014年连续2年参加英国D&AD比赛,荣获国际最有影响的D&AD(黄铅笔)学生创意奖,取得了中国大学生在此赛事的最好成绩,为全国高校仅有。与此同时,我院学生连续2年荣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赛金奖,2013年在20余万件参赛作品中获得2个一等奖,2014年,获得1个一等奖;在2014年的40个毕业生中,27人进入跨国广告公司(4A公司)就业,22人取得WPP集团全球CEO苏铭天爵士(他是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副主席)签发的推荐函。

四、结语

第3篇: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作为制造业的终级竞争力,工业设计是一种资本而非成本。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按设计费用为工程造价的0.5%~3%来算,设计利润为80~480亿元,可是这其中很大比例为国外设计。中国市场不应该是国外设计师的试验田,是否也该思考借力工业设计,抢占国内市场,进攻国际市场?

狭义的工业设计概念与教育的正确深度引导密切相关。但是我国工业设计的教师大多由美术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改行而来,在教学的立足点上没有转过方向,将学生过多地引导到纯艺术、纯外观造型的轨道上,影响了对工业设计的正确认知和顺利发展。

目前大多数的专业工业设计公司自身还存在着组织构架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创新意识的发展以及灵感的实现。我国多数工业设计公司人员分配上有业务、ID、设计、结构设计等人员组成,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造型设计,而非工业设计。另一方面设计工作室没有专业的市场分析人员进行电子科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调研工作。建材家居下一阶段的大方向,如整体家居、智能家居这一系列的转变,均尚未有成熟的市场,若是单凭企业领导指示而忽视终端消费者,产品设计出来很难保证有明确的市场。

工业设计师抱怨“建材老板根本不懂工业设计,国外的设计不比国内好到哪里去”,而建材商又理直气壮地反驳“国内没有几个像样的工业设计师”。在一些工业设计师看来,中国的“设计土壤”,有太多的OEM企业存在,他们对于工业设计更是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工业设计与其无关。

九比一的尴尬

OEM生产,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提到,我国出口工业产品中90%是贴牌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一个比例太大,一个比例太小,这都跟不重视工业设计有关。朱焘认为,一些企业还没有弄清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关系。很多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或者“研发中心”中没有负责设计创新的人员。事实上,设计是新产品的第一道工序,而且它的投入一般只占新产品开发的10%到20%,却决定了整个投入的成败。

国外品牌企业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代加工基地,无非三个原因:低廉的劳动力、低廉的采购成本、低廉的场地租金。这才促使中国成为众多的OEM聚集地。但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增强,劳动力以及其他相关支出都大幅上涨;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汇率持续波动,大品牌订单日益减少,很多外销型企业走向破产或是倒闭。OEM正逐步撤离中国转向东南亚一带,这对于代加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失去长久赖以生存的支撑力量,OEM企业一下子心力衰竭,无法应对。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一直在讲OEM存在的弊端和OEM本身的缺陷,但是忽视了他们背后的品牌企业。从很多案例研究中发现,东菱、格兰仕等这些大型知名OEM企业。在与OEM交易的过程中,国际大买家对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质量、交货、可靠性、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劳动保障等标准。从另一角度来看“大东家”规范和流程要求越严格,对中国企业工艺和产品升级的压力和动力越大;东家也会提供各种支持工艺和产品升级的资源,如劳动力和管理的培训、技术服务、国际市场知识等。对中国的供应商来说,这是一个“胡萝卜加大棒”的双重复合产物,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进步,并且促进了这些企业快速改进工艺和产品。

在如今OEM 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甚至面临破产风险的情况下,是痛苦转型发展自有品牌,还是安于现状、坚决力挺做著名品牌光环下的“幕后英雄”?事实上,已经有很多OEM企业开始动摇,决定要做自有品牌,但是如何转型、转型之后又该如何做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许多本土企业都希望先用贴牌生产扩大产量,有了规模后企业再发展自有品牌,拥有自主品牌特别是国际著名品牌是每个贴牌生产企业共同的远大目标,因为他们知道,自主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力。关键是,这条道路现在还走不走得通?而此时,工业设计理念的提出给迷雾中的企业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工业设计即将带来的附加值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比之其他自主创业型企业,OEM拥有超强的技术与设备等硬件设施,而对于大多数企业尚未涉足的工业设计领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看来,OEM企业所占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握好这个转型的机遇,争取借力工业设计从OEM转向ODM,找国外公司来为自己品牌做贴牌。

第4篇: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郜台;柳编;发展历史;市场分析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和生产生活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现在柳编在中国的主要生产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包括:安徽省阜南县;山东省临沭县、郯城县;河南固始县;湖北省襄樊县等等。

近年来,郜台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发展为第一要务,真抓实干,推动了郜台乡的柳编产业迅猛发展,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产业特色比较明显,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现已被省政府列为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乡。

1.郜台乡柳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1.1基本概况

安徽省阜南县郜台乡位于县域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处蒙洼蓄洪库最下游,东临颖上县,南与霍邱县及河南省固始县隔河相望,属“两省四县”交接处。全乡境内拥有可利用水面2万亩,蒙、淮堤外天然草场2万亩,是一个自然资源较丰富的乡镇。全乡交通便利,水路有淮河,陆路有水泥路4条:郜台一曹集路7公里;郜台一黄岗路8公里,连接S328省道;郜台一曹台闸8公里,直通南照镇,连接105国道;郜台一张寨路10公里,连接S328省道。全乡主要有特色产业主要有:郜台柳编、郜台板鸭、郜台水产品、郜台林柳产品、郜台畜牧禽产品等。

1.2郜台乡柳编产业发展的特色

改革开放后,郜台乡成立了柳编工艺厂,柳编产品花样更多,无污染、无公害的柳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走俏,逐步形成了特色规模产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郜台乡柳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吸纳就业最多、致富百姓最广、财政贡献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其产业的特点是:

(1)产业初步形成。郜台乡有23家柳编企业,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具有直接出口权企业17家,1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产业化企业,有4家企业通过了环境、质量、健康三个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柳编产业覆盖了全乡11个村中的8个。

(2)产业总量明显增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境内龙头企业通过广交会等大型交易会争取国际订单,然后由周围农户运用自家生产的杞柳按订单生产,不存在任何市场风险,一般一个编织工每天可收入35-50元,放货组长每年收入3-5万元。同时为延伸产业链条,一些加工木片、铁丝的配套企业应运而生,在柳编产品所需所有零部件中,都可直接在郜台乡生产和采购,

(3)创新能力日益提高。伴随着柳编产业的发展,郜台柳编工艺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柳编产品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向生活类、装饰类、艺术类、家居类、园艺类和观赏类等现代工艺制品转变(70-90年代以笆斗、簸箕、箩筐等为主,现在以花篮、工艺饰品为主);二是编织原料实现了从单纯柳条为主向柳条、藤条、草绳、柳铁、木片等多样化原料转变;三是编织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立编、经编技艺向柳木混编、柳铁混编、柳草混编、柳木草铁复合编、别茬编、乱编(意编)、植绒技术及复合技术方面转变;四是产品花色实现了从单一原料色料向多种色彩转变。创造出多材料复合编织工艺、“编织工艺+图画镶嵌工艺”、“绘画工艺+图画镶嵌工艺”、“编织工艺品+植绒工艺”等编织工艺,把杞柳、藤柳与其它原料相结合,把绘画与编织技术相融合,创造和制造出壁画类、仿生类、仿古类等产品,使产品立体感强,惟妙惟肖,提升传统柳编制品工艺水平,实现多种工艺创新。

(4)功能区建设力度加大。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柳编产业规模,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郜台乡建立了保庄圩,一期规划1.2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2.75平方公里,其中柳编产业功能区发展用地500亩,目前功能区内2.9公里道路全部竣工,绿化和副路整修工作全部完成,正在配套扩建园区110KV变电所,做好安装路灯、给排水工程准备,年内将实现“五通一平”,已有香港、广东、河南、山东等地11家柳编企业入住保庄圩工业园区,现已投产。

2.国内柳编产业发展情况和前景

柳编工艺品,是用杞柳、茅草、麦杆、玉米皮等编制而成的,起初主要是自编自用,以实用为主、欣赏为次。自1972年开始,郜台柳编工艺品开始批量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柳编工艺品的发展,种类不断增加,款式逐年变化,生产规模相应扩大。目前,郜台柳编工艺品,具有品种齐全、款式新颖、经久耐用、工艺精细等特点。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又有较强的欣赏价值。柳编工艺品有果盒、纸篓、果盘、面包盒、花盆套、圆盘、长方盘、吊盘、提篮、壁篮等11种类81种规格。柳编工艺品又有花盆套、面包筐、花篮、果盘、花盘、童篮、提篮、猫窝、鸟窝、鸡蛋篮、壁篮等12类95种规格。柳编两种制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一样,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凉晒、刷漆等七个环节,全部采用手工制作。

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日本、瑞典、丹麦、芬兰、西班牙、英国、新西兰、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3.郜台乡柳编产业发展的分析

3.1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一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对中部地区政策倾斜必然给郜台乡带来更多的支持;二是省委、省政府把郜台乡确定为扩权强镇试点乡;三是阜阳市委、市政府和阜南县委、县政府对郜台乡各项工作大力支持,这些都为郜台乡的柳编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2)品牌优势。阜南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阜南县柳编工艺品协会”三次蝉联“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阜南柳编”品牌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

(3)基地优势。阜南县有18万亩的分洪道,沿淮8个乡镇低洼地、“三边四荒”地较多,适合种植杞柳,通过加以引导、合理规划,杞柳种植面积可以迅速扩大到20-25万亩,全部加工后每年柳编业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

(4)技术优势。郜台乡的“立编”、“经编”、“拧编”和近几年创新的“藤编”、“排编”技术在全国一流。

(5)产业优势。现有的柳编企业能组织生产、销售柳、柳线、柳木、柳藤、柳草、柳铁、柳瓷、藤等各类产品20大系列、60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及港、澳、台等56个国家和地区。

(6)园区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柳编产业规模,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郜台乡建立了郜台乡保庄圩,一期规划1.2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2.75平方公里,其中柳编产业功能区发展用地500亩。

(7)链条优势。郜台乡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柳编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这里集取聚了近30家柳编及相关企业。其工业产值占全乡工业产值的80%以上,“块状经济”特色鲜明。郜台乡柳编企业之间高度密集、分工协作的格局,既解决了小企业在短时间很难达到规模效益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发展过大后内部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是一种比较好的企业组织形式。

(8)区位优势。郜台乡东距105国道10分钟路程,同时合淮阜、阜新等三条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济广高速纵贯郜台乡南北,沿淮堤4车道公路即将开工修建,区位优势明显。

3.2发展机遇分析

郜台乡柳编产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柳编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国际柳编产业的跨国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促进了柳编产业的转移,郜台乡与其他地区相比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优势有:一是具有一定的柳编产业基础,配套协作能力强;二是商务成本与周边大城市相比较低,郜台乡抓住国际柳编产业转移的机会,吸引技术水平高、协作配套能力强的企业进驻郜台,以提高郜台柳编产业的技术水平。

(2)“加快皖北”战略实施带来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实施“加快皖北发展”的战略,郜台乡的发展空间被打开,行的政策引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加快皖北发展”的战略会有力的促进郜台乡与长三角的直接经济联系,承接产业、资本、技术的转移,带动了郜台乡本地柳编产业的发展。

(3)新的市场开拓带来的发展机遇。郜台柳编产业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市场开拓。目前郜台乡的产品以国际市场为主,下一步开拓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水果篮、礼品篮等需求更为广阔。

3.3面临的挑战分析

(1)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柳编主要靠出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柳编出口国。2005年外贸出口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的柳编工艺品出口量占全国的80%,河南和安徽的出口量占全国的15%左右,阜南县出口量不足全国的3%,属于典型的产品加工基地。阜南县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8家柳编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大多数不敢直接和国外企业签订订单,只能挂靠山东、河南等地企业转销,丰厚的利润被他们攫取,扮演的是为外地做嫁衣的角色。

(2)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是制约柳编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造成柳编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柳编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主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朋的借款。二是企业难以获得间接融资。由于企业规模小,信誉较低,财务制度不完善,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除了发放抵押贷款外,不敢进行大量的资金支持。三是由于诚信问题柳编企业也难以利用赊购等其他融资方式,收购农户柳编产品都是现款现货。

第5篇: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中外设计教育比较

一、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1.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相融合实例现象

20世纪初,中国的室内设计主要由建筑师来完成。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以自强的民族性格设计出一批富有民族传统的优秀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如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堂、中山陵藏经楼等建筑,室内采用传统八角形藻井装饰和梁枋彩画装饰,中山堂内装饰也是用传统民族色调构成色彩鲜明、富丽。当时在西方建筑和装饰风潮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兼合中西的折中主义的设计风格,在现代建筑结构和空间中,适当运用中国民族装饰元素如木构造型、彩画、纹样等。如1936年陆谦设计的上海中国银行的室内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处理手法和装饰元素语言,做到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20世纪上半叶大量现代建筑的室内设计吸收了西方环境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修风格,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随着国家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不仅高档宾馆、饭店、写字楼建设装修形成热潮,大型商场、一般商店也开始步入装修大潮中。随着住宅建设的加快,民用住宅的室内装修逐渐成为装修的主要领域。因此,室内设计从公共场所走向民众日常生活领域,不仅极大地扩展了设计范围,更使一般民众从室内设计中体验到了艺术设计的价值与审美情趣。可以说,室内设计是整个艺术设计中涉及面最广、涉及人群最多的一个专业领域。环境艺术教育也成为根本改变生活环境、迅速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开始于1957年。首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室内装饰系,1988年因专业的拓宽而易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设立室内设计专业。至今已有100多所院校设立了本专业,室内设计的专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毕业生呈供不应求的趋势。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发展空间很大;二是历史不长,基础不厚。在近2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虽然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大量非专业人员从事这一行业致使其领域鱼龙混杂,许多设计处于抄袭模仿阶段,尤其是照搬港台地区及日本和欧美的设计,甚至不顾功能、不分场合地照搬。有的设计人员一味地迎合甲方低俗的要求,为求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有的堆砌材料追求所谓豪华高档,而缺少真正的设计。如果与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相比,我们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优先发展环境艺术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设计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已有设计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当代环境艺术教育就是以现代需求改造旧的城区为中心,使之满足现代人的新需求,但要保持旧城市的尺度,旧的面貌,包括旧建筑的面貌和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保留旧城市的完整的面貌,赋予它新的功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将欧美环境艺术教育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设计,探索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商业潜力的环境艺术教育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2.环境艺术教育层面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不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关于“新”与“旧”的命题,总是被人们特别关注,追“新”本身就是设计思维的“卖点”。在绝大多数的设计领域中,几乎都是以追“新”为原动力的。其陈腐应归咎于传统文化,欲求中国之新昌盛,必要求“新”意,要“现代化”,其深层的意思其实就是要“国际化”。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西边认为旧的,东边则以为新,只因中部隔着一条河。而在这条河上,缺的仅仅就是一座桥。于是,结论就大相径庭,其严重性不亚于瞎子摸象。在我们的生活经历里面,世界上的事物及其变化规律之本质,难道不是更多地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吗?

设计的技术化倾向的教育思维已经成为设计开展的阻碍,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刺激着社会的新的消费模式的产生,设计师疲于奔命或仅仅满足于客户的一般要求,中国的现代设计长时间内在低水平上重复。与之相应,现代设计教育也以培养市场需要的设计专业为目标。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离市场太近,缺乏理想,缺乏创意,已经使原本最有活力的中国设计停滞不前。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思考与人类对于“设计”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思考的主题结合起来,将广阔的人文学科的内容带入设计教育学科,让环境艺术教育者成为具有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的人,才能创作出对人类的今天及未来有益的设计。

二、中外现代环境艺术教育趋势

教育应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机制,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工程。抓住机遇,必须实现产业链上的突破,提高艺术设计和生产的总体水平。产业提升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它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稳步迈向国际舞台搭建了持续不息的能源再生基地。

促进学科发展和教育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走向社会、宣传自我和提高社会影响的平台。通过学术论坛、大型比赛、大师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成果,同时也将世界上最好的环艺设计成果和教育成果引进中国。

通过展览、比赛促使学生努力适应市场,融汇东西方文化和时尚,促进我国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竞争意识,发掘人才和推荐人才,出版各个专业方向的作品集,向家长、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压力与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学习和创造的激情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教育机制方面实行学分制。学生将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等方面真正成为“上帝”,使学生读自己想读的专业,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变成可能。这一举措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实惠,但也给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和办学条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学科淘汰机制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同时对各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警示”和促进作用。

实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由学生对每一门课程的任教老师进行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的评估打分,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两年内缓升职称,情况严重的须限期调离。这种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的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真正起到了推动作用。基本形成科研与科学紧密结合,立足为学科服务的宗旨,把教师按照功能研究、人体工学、博物馆建设、市场营销等进行规划,每一个团队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合并的团员形式组成科研小组。科学意味着创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深化的环艺设计教育改革精神。

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动传统教育机制的创新,以科学文化的进步提升教育文化品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纪元,树立中国环境艺术教育的新形象。走国际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中国环境艺术走品牌之路构筑了持续不息的人力再生资源的开发基地。

1.现在和将来的设计需要彻底转变对自然环境的态度,转变与使用者以及内在科技的关系。尽管有不断的尝试,但箭镞环境上生态与科技的落后状况总体上不应该成为保持箭镞环境艺术方式的连续性或者采用传统表现形式的借口。需要在真正合适经历过考验或者说从更长的时间概念上可以算作“正确”的方式与常常伴随“正确”出现,又通常不会受到质疑的其他现象和方式之间做出明确区分。

2.在找寻适合当代和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语言方面,打破传统定型的设计概念,代之以对与“工程”全面的诠释。需要设计师与工程师理念一致及多区域的知识,如纺织工艺、仿生学、时装和飞机制造等。用比盘的思维、细致和付出成就了很多设计,记录我们至今的成果。

三、中外环境艺术教育新理念

中外环境艺术教学思想、形式、结果的比较,并非是中国的学生与外国学生的比较,而是中国教师与外国教师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所产生的现象,是环境艺术教育的观念、思想、教育方法和形式的差异的比较。对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的不理解,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创造等的压制,是一种由非艺术技法训练(中国传统临摹)和非艺术设计理论体系所组成的非艺术设计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的。因此,学生只有被动地、盲目地再现可能,却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与审美的余地。

课堂教学不应是黑板(范画)——学生的眼睛——学生用手把样板设计下来,尽管这种拷贝、克隆的技术不断提高,这种没有心的参与而只是简单地从眼到手的过程,不能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流于形式。新世纪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环境艺术教师必须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和不同寻常的想法,教师要向学生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教师要为学生自发地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教师要给学生实践或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一般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自由想法的环境。

教师要认真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弄清环境艺术自主发展的模式与灌注式、放任式、参与式本质的区别。教师应搞清在指导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上,关键是弄清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清醒自觉与盲目糊涂、立学高校与低产尝试之间的区别。在“怎样指导着学生自主地学”的问题上,关键是教师要站准位置,扮好角色。站准位置就是教师要站在“侧位”,从旁指导学生自主发展,不要站到前位,“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那是“越位”,也不要站在“后位”跟着学生跑,那是“不到位”。做到“守位,及时补位,不越位”,合理把握导的“度”。教师要有善于培养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自发性与原创性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只去喂学生或让学生形成等你喂灌的意识。不能用“统一标准”培养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的想象力、个性品质、艺术创造力,民主性、人文关怀精神,应增长学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变迁能力。

1.应给环艺设计学生一些宽松的学习氛围。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应是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制。

2.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实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人文、科技课程的整合作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关联,与现代新学科、文化、地域、历史、生活沟通起来。强化环境艺术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创造思维能力。

3.中国环境艺术教育若要与世界环境艺术教育同步发展,应从加强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入手,促进校际间、地域间、国际间环境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以达到加快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发展步伐的目的。

4.重视工艺美术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扩展环境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制定与终身学习、信息化社会相对应的多元化的环境艺术教育目标。

5.重视跨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由于每个人出生以后所受文化熏陶对他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是其母文化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应逐渐开阔视野心胸,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能用文化的观点把世界上所有大小新旧文化都平等看待。

6.开放式办学。在高科技产业区域内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这个设计中心主要负责举办展览,设立设计奖,安排设计报告,组织召开设计学术研讨会,出版设计专著、杂志等,并且聘请有关企业作为技术专业教学力量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保持领先的地位。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还应与周边建筑规划、房地产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这样可以直接掌握时代的脉搏,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鼓励学生到企事业长期实习,让学生有目的选做课题,并由环艺专业的学生与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在互相协作中,了解企事业具体运作中的消费者的调整、市场分析、产品定位、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中的每一个过程,在市场商业竞争中获取最大的成功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广泛和基础学科的深入探索,崭新学科不断被发现……这一切,都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教师只能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不断地学习,同时又要不断去传授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为下一代当好“二传手”。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者和培养者。应该激发学生对环境艺术爱好和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素质育化;三维动画;移动游戏应用

1 课题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课题是针对三维影视动画三年级的学生开展素质育化课程研究与实践。选择在艺术设计类学科中开发研究课程,就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发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科学技术的交互融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适用性。素质育化课程的研究不仅为“双体系”融合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把艺术与技术融会贯通,培养真正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高职院人才。

此次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综合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打造与时俱进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影视动画艺术创作的培养目标是一种综合的个人实践能力,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去,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奠定基础。在实践中发挥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学习与动画制作相关的新知识,了解当前动画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时尚,并且对于新问题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学生参与项目过程公开透明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平台上,以“学业报告书”和“项目设计作品展”为成果呈现形式。最终作品被企业录用也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自豪感。

2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此课题的主题是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完成移动游戏应用的前期开发,针对移动应用设备上发行的游戏排行做市场分析,客户体验研究,受企业委托将一款还未开发完全的游戏进行再创造,设计三维角色,根据游戏关卡进行场景设计,结合市场需求做出有助于游戏产品推广的宣传视频。团队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针对企业给予的游戏定位,设计游戏角色,场景,对于玩家用户做市场调研。为服务于游戏产品宣传,做好前期概念设计包括短片的时长、节奏、风格、镜头语言、分镜头脚本设计,做好三维模型制作、贴图材质、骨骼绑定、动画制作等中期制作工序以及后期灯光特效、渲染合成、配音配乐、剪辑输出。

3 选题的依据和背景

三维动画被看作是当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沿,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层次紧密结合,然而现状是在影视动画行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滞后,动画就业门槛过高以及人才需求暂时萎缩,三维动画发展到今天必须将应用范围扩大。三维动画技术从影视动画艺术中提取出来与其他领域将结合,产生新的创意结合点,为动画人才适应市场与拓宽专业发展打下基础。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包容性,重视兼备艺术素质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适应发展需求,重视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重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宽广的发展选择。实践证明,注重影视动画艺术内涵和外延结合的专业结构能够加强综合基础素质及能力,能够防止过分依赖技术工具的偏向,能有效拓宽学生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口径。

在这个过程中展开对利用艺术手段去实现科技为项目主题的艺术设计课程的深刻研究,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主动去了解跨专业资料和行业规范,不仅熟悉了其专业技能,也了解了游戏行业等多媒体领域的职业拓展范围。本项目的设计依据为: (1)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推动了游戏软件的创新。 (2)随着三维技术和移动应用平台的快速发展,三维动画带来的感官感受更直观,有助于游戏的宣传和推广。 (3)游戏宣传动画是游戏与玩家互动之前,能够让玩家预热的动画短片,让玩家了解故事背景,身临其境,在欣赏之余让玩家了解角色特点与关卡效果,进而喜爱上它。 (4)根据App Store中国Iphone游戏畅销排行榜中前100个手游采样分析,玩家试玩并推荐新投入市场的App游戏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其是否有让玩家先睹为快的App Trailer,即游戏宣传视频。 (5)美国著名游戏厂商2K Games近阶段公布了一款为移动设备打造的冰球游戏《NHL 2K》的预告片获得了不同凡响的关注度,其也是三维动画打造的大手笔制作。 (6)在游戏即服务的新商业模式下,游戏公司都在寻找吸引忠诚用户的价值所在。来自布法罗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体系教授Laurence Sanders的研究报告中调查了173名玩家,发现让游戏在市场上更具备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即让人热血沸腾的游戏宣传视频。

动画技术以高效,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给手游网游这些移动应用游戏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强大的技术优势突破传统制作的局限,让真实和虚拟完美结合起来,带给受众无比震撼和美妙的视觉盛宴。

4 教育教学改革点及特色

课题实践过程中体现的教育教学改革点及特色: (1)课题创作以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实践课程,改变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优先选择制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造教学环境,不再单一的一个老师对一个班级上课,一部分教学会放在企业里面或者实践环境中。 (3)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创作,让不同课题小组的同学之间进行研究交流、成果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创新思维和协同合作能力。 (4)为高等职业院校选择合适的,权威的项目制作评价标准,教会学校什么是真正符合行业企业需要,可以引入学校的行业主题课程资源,通过建立学校引入行业教育资源的评价机制,提出具体的,程序性的校企合作方法。 (5)学院推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专业设计和课程设置,在要求学生掌握学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实行课题项目实践,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现代生产对高素设计人才的要求。

选择的主题与市场联系紧密,要求创作者不但能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还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而这些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符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一直贯彻实施的素质育化“双体系”融合课程体系开发的方针政策。通过真实项目实践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

最终这款移动应用游戏宣传视频被游戏公司录用说明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们在此次实际项目中项目策划能力,中期制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并且具备了对于案例调查研究,采样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体现出一个优秀团队应该具备的素质。

5 课题实践成果

第7篇:工艺美术市场分析范文

一、桂林市县域旅游发展现状

(一)县域旅游开发概况

桂林市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基本形成阳朔、兴安两个重点旅游县为中心,荔浦、龙胜比肩发展,资源、灵川、恭城奋起直追,其他县份大力开拓旅游业的桂林县域旅游基本格局。拥有阳朔十里画廊景区、西街、印象・刘三姐,兴安乐满地、灵渠,荔浦银子岩,龙胜龙脊梯田等众多著名景区景点,拥有30多家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产品丰富。特别是阳朔,还被确定为世界旅游组织建设的阳朔观测点,成为中国县域旅游的典范。

桂林市县域旅游已经成为桂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了桂林旅游接待总人数的一半。

桂林市县域旅游在节庆活动发展方面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节庆活动,并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一年的四季,为县域旅游和桂林市旅游增添了不少亮点。知名的节庆有阳朔渔火节、兴安米粉节、恭城桃花节等。

目前,桂林县域旅游商品的销售网点分布广泛,商品流通顺畅,形成了饭店旅游商场、景区旅游商店、购物广场馏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土特产品专卖店和个体摊位等众多旅游商品销售终端企业。这些旅游销售网点以旅游工艺美术品、旅游饮食品、旅游土特产品和旅游日用品四类为主,如少数民族工艺品、沙田柚、罗汉果、白果、桂花、荔浦芋头等。

(二)县域旅游发展相关情况

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情况。县域旅游由于本身的经济社会条件相对城市来说较差,多数在旅游接待设施、道路交通、配套体系方面不具备优势。特别是一些“旅游扶贫”县,由于本身经济社会基础差,在基础设施方面和配套设施建设上严重不能满足需求。桂林市县域拥有星级饭店24家,其中阳朔6家;家庭旅馆数量繁多;交通主要以国道、县级公路、景区道路为主,正在建设的过境高铁和高速公路有贵广铁路建设、湘桂铁路扩能改造(“两铁”),以及桂林一兴安、桂林一三江、阳朔一鹿寨高速公路(“三高”)。总体来说,县域基础设施较差,且参差不齐,分布不均衡。

行业管理及从业人员情况。完善的旅游组织结构应是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非政府机构与景区社区管理机构相结合的组织体系。目前,县域已经形成政府宏观决策、县(文化)旅游局行业管理、旅游景区社区管理的旅游管理体系,该体系比较系统和规范,对县域旅游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在旅游协会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执行上还不到位,行政多头管理、管理体制矛盾普遍存在。据初略统计,各类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经营点从业人员数万人,持证上岗人员不到三成。大多是初高中学历,旅游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和综合人才匮乏。

二、桂林市县域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与规划脱节,缺乏总体战略意识

一是建设与规划脱节。在《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的大框架下,各县都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但规划不系统?不配套,如有建设规划而无发展规划,有综合规划而无项目规划,有资源开发规划而缺少产品、市场开发规划。各县分头行动,各自为战,各类重复建设时有发生,竞争性产品较多,缺乏总体战略意识,县域旅游合作尚未开展。同质产品导致县域之间竞争激烈。

二是县域旅游规划与县域发展总体规划脱节。区域总体规划与旅游规划相脱节,导致旅游点遍地开花,布局不当。许多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出现盲目开发、一拥而上的局面,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缺乏应有的资源环境配套保护措施,加快了旅游资源环境的退化速度。虽然短期内为地方财政带来一些收益,但从长远角度分析这样的开发导致区域旅游形象遭到严重破坏,旅游品牌的负面效应形成,致使原本很好的旅游产业变成一块难舍又难留的“鸡肋”。

三是旅游发展与旅游规划脱节。由于旅游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不在旅游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内,导致旅游规划不能引导实际建设,失去了规划的执行效力。

(二)县域旅游与市区旅游尚未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市区作为城市区域,有自身的经济社会基础优势,特别是作为旅游集散地具有中心辐射的重要功能。县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市区的功能优势,结合本身的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县域旅游与市区存在着分流游客、对立竞争的趋势,二者尚未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县域旅游结构和要素有待调整优化

目前,县域旅游仍是阳朔“一股独大”的格局,县域旅游主题尚未凸显,形象定位尚不到位,产品、线路特色还不突出,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县域旅游经济圈还未产生整体协作效应,总体格局仍有待优化升级。

旅游业的组织机构、行业管理和宣传已有一定的基础,旅游业的综合要素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旅游宾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公共电话等接待设施和旅游购物等旅游消费等层次较低,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四)人力资源短缺,影响整体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我国旅游业真正发展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并且主要集中于大中型旅游城市,而县域旅游发展策略的提出只是近几年的事,地方从事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十分稀缺,尤其是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旅游规划人才。此外,从事旅游接待与服务的一线人员的职业化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普遍较低。这样的人力资源配置带来了地方旅游产业的低水平徘徊,难以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五)资金、政策支持能力弱

县域本身财政支持能力较小,资本要素不完善,投融资平台还未建成,招商引资存在很大的困难。一些旅游项目因急于招商引资,前期论证分析不到位,导致后期监管困难,发展受阻。对县域旅游的政策支持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桂林市“十二五”期间县域旅游发展思路、对策与建议

桂林市县域旅游资源主要有以越城岭、猫儿山、都庞岭、海洋山及其景观为代表的地文景观,以阳朔一漓江为代表的水文景观,以花坪自然保护区、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等为代表的生物景观,以灵渠为代表的历史遗产,以阳朔西街为代表的现代人文与抽象人文景观几大基本类型,其中尤以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景观为最多。桂林市县域旅游资源是大桂林旅游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阳朔、灵渠、印象・刘三姐等成为桂林及桂林旅游形象的代名词,深受国内外游客们的喜爱和市场的青睐,资源品位高、开发潜力大,而 且区位优势和组合优势明显。

(一)桂林市“十二五”县域旅游发展战略及目标

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奔小康目标,找准发展定位和突破口以及制约经济社会的各种因素,着力于提高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综合竞争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围绕大桂林旅游圈,进一步发展阳朔、兴安,形成南北两个中心,自然风景、历史文化两大主题的县域旅游经济圈,充分辐射带动荔浦、龙胜、资源、恭城四个旅游资源富集区,充分发挥灵川、临桂的近市区优势,承接桂林市区集散中心功能,发挥平乐、永福后发优势,合理发展灌阳、全州特色旅游,推进桂林旅游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在桂林市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总体进程中,桂林市县域旅游发展要与试验区建设目标一致,体现试验区成效,能突出各县旅游主题特色,县域旅游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产品基本实现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到2015年,桂林市县域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年均增长约10%。桂林市县域旅游发展空间功能布局体现以桂林市区为核心的阳朔、兴安两大县域中心的大桂林旅游圈特征。

(二)桂林市“十二五”期间县域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

近5年来桂林入境市场变化不大,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其中一直较为稳定地排在前10位的是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2009年马来西亚跃居首位。

桂林市县域旅游市场与桂林市旅游市场具有相通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桂林市场就是县域市场的机会市场,县域旅游要统一在一个桂林的大市场范围之内,融合在大桂林旅游圈中,充分利用城市具有比较优势的游客集散中心的辐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突出县域旅游主题特色,促进县域、市区功能互补,形成县市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县域旅游应该围绕大桂林旅游市场来做好定位。根据《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的预测:国内市场方面,广西和广东所占比例将进一步减小,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江苏,上海的游客将持续快速增长,近几年增长迅速的四川、山东等地的游客也将不断增加,并成为比较重要的客源地市场,其他省市的比重将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会随着游客总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多。

根据桂林市旅游市场的特征,桂林市县域旅游“十二五”期间的市场定位和市场促销策略应当瞄准国际国内目标市场,与桂林市进行市场联合促销,以期获取低成本高效益(详见表1)。

(三)桂林市“十二五”县域旅游产品开发和保护策略

1.以漓江为核心,打造优势旅游产品。打造以漓江为核心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体验、乡村旅游、户外运动旅游,重点发展优势产品:桂林一阳朔一平乐漓江游;阳朔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旅游演艺;荔浦、阳朔“亚洲溶洞奇观”系列产品:阳朔遇龙河,平乐“三江口”、仙家温泉,荔浦荔江湾等水域运动休闲景区;恭城文庙、武庙、周渭祠――平乐榕津古――阳朔鉴山寺历史文化品牌线路:以恭城“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和“少数民族生态新村”两大示范性精品为表的农业旅游和农家乐旅游。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将漓江流域有关社区、乡镇进行调整合并,建立漓江风景区,实行行政和资源一体化管理。深度开发漓江旅游产品,改变漓江游览方式,延长漓江游览线路。

2.突出特色,推进县域旅游产品全面升级。打造以阳朔为中心的生态绿色观光旅游区,以临桂、灵川为中心的休闲农家乐旅游区,以资源、龙胜为中心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区,以兴安灵渠、水街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以猫儿山、花坪、千家垌、天湖为中心的森林和户外活动旅游区,全面促进县域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农业旅游以及森林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升级。

3.整合县域优势资源,建设县域特色旅游主题城镇(村)。整合县域优势资源,以优势旅游资源带动小镇发展,创建一批旅游主题城镇(村),形成差异化经济社会发展热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将灵川县大圩镇、阳朔县兴坪镇和灵川江头村、阳朔旧县村、兴安源头村、龙胜平等村、灌阳月岭村、恭城朗山村、资源锦头村等村镇建设成为特色旅游主题城镇(村)。

4.依托桂林市区,构建县域精品主题旅游线路。构建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农业观光旅游精品线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精品线路、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森林养生旅游精品线路、户外体育运动旅游精品线路。

(四)桂林市“十二五”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1.住宿业。按照桂林市区为核心,阳虮荔浦、兴安龙胜为次中心,其余县域为3级中心来布局住宿设施服务体系,各县域重视星级饭店建设,提升服务档次,提高服务质量,重点发展商务饭店、会议/展饭店和度假饭店等特色住宿设施,建立与区域旅游产品和市场需求相适宜的饭店类型与结构,积极引导投资商开 发度假型、商务型、生态型、会议型和主题型饭店。兴安、阳朔、龙胜、荔浦县增建高档度假饭店和经济型饭店,满足不同档次度假旅游者需求。平乐、资源等其他县域应适度发展中高档次饭店、度假饭店、汽车旅馆和自驾车宿营地。鼓励社会旅馆参加星级评定,规范家庭旅馆,提供安全、卫生、舒适、周到、温馨、优质的住宿设施。

2.餐饮业。提升桂林市县域餐饮的特色,提高餐饮在旅游业中的收入。以阳朔啤酒鱼、兴安米粉等各县特色餐饮食品为主打品牌,打造桂林县域品牌菜系。努力发挥餐饮的传统优势并推陈出新,培育更多适应游客品味、档次、质量、风味的旅游餐饮企业。加强餐饮业管理,提高餐饮业整体服务水平。

3.旅游商品业。继续重视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营销,组建旅游商品加工生产展览基地,提升桂林旅游商品的知名度,提高旅游商品花费占游客总花费的比重。重视旅游商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旅游商品生产向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继续完善旅游商品网点布局,加强旅游购物秩序规范和市场监管。

4,旅行社业。桂林县域旅行社数量极少,据统计,2009年县域旅行社仅14家,仅占桂林旅行社总量的11.67%。在规范管理,维护和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培育骨干旅行社向集团企业、批发商企业发展,提高整个旅行社行业的经济效益开展有序竞争和合作。

5.旅游娱乐业。重点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娱乐产品。县域娱乐活动产品的开发应体现地域特色,彰显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特点,在产品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应体现地域特色,富有个性。充分挖掘各县域深厚的地域文化传统,编制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歌舞、乐曲等,组织体现本地特色的文艺表演队伍,推出晚问展演活动。村镇定期举行集体娱乐活动,以村镇或自然村落为组织单位、群众自发式的文娱表演活动,欢迎外地游客参与或者参观。以家庭为单位的文 娱表演活动,这种娱乐活动主要是针对那些探寻体验原汁原味的旅游体验的背包客。

(五)桂林市“十二五”县域旅游保障体系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桂林市县域旅游要重点做好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加强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桂林市“两铁三高”道路交通体系,完善县―市、县域之间的道路交通建设,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的通达性,特别是一些古镇、古村、农家乐的道路建设。加强供水、供电、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各县要充分重视旅游业发展,鼓励旅游招商引资,扶持旅游业发展,给予旅游业在土地、政策、项目审批等政策方面优先考虑。

3.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建设体系。除各级政府投入的建设资金外,还要鼓励民间投资,建设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参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步伐。

4.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县域旅游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旅游营销活动。加快应用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桂林旅游门户网站。提升经营、服务和装备的科技含量。

5.加强旅游市场和行业管理。整顿混乱经营、无序经营和无证经营,开展联合执法,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市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旅游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行业管理队伍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旅游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接待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合理改善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结构、综合素质结构,以满足县域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十二五”期问,是桂林旅游快速发展的“二次创业”时期,也是桂林市县域旅游快速发展的时期,要围绕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域各专项旅游规划,在旅游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合理规划,认真布局,充分抓住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将县域旅游发展推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