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验式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于问题解决的理念分析
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相比,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有如下几个方面特色.
1.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概念课上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学习概念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问题连贯学生的前知识和待学知识
我们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迁移性.要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实现知识的类比和正迁移.
二、数学教学的策略与教学实例
1.问题在结构相似处设置
高中的数学内容有些概念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数列中的两个概念,在文字表征上就存在着相似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概念中结构的相似,设置的问题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等差数列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出发进行类比.例如,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问题的设计.
(1)类比准备
问题1:哪位同学可以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概念,口述概念的内容并说一说它有怎样的性质?
问题2:大家想想,这个定义中你觉得哪些词汇最为关键?
(2)实施类比
问题3:今天学习一个新的数列,叫“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只有一字之差,大家想一想,如果让你定义,你会从前面的学习中找到怎样的联系,会如何给予定义?
如果学生在问题中无法找到定义的方法,此时可以进一步追加问题.
问题4:“差”与“比”一字之差,大家想一想,是否可以从等差数列的定义出发,抓住关键词,看如何实施类比、替换?
(3)验证类比推理所得结论
学生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那到底对不对呢?再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等比数列实例让学会验证先前的思考是否正确,进一步感悟概念,深化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问题在公式相似处设置
数学概念和规律的表达,除了文字表征外,公式表征所占的比重更大,很多学生在学习公式和记忆公式上存在着较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度不够,没有类比推理和迁移,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动而低效.下面以“柱体的体积”教学为例,就如何利用公式相似进行问题设置引发学生进行类比进行分析.
(1)回顾类比“知识源”――长方体体积
PPT投影长方体,接着顺势抛出复习类问题:如何计算其体积?(通过这个问题回顾公式)
(2)课堂小实验,促进类比
课堂小实验1:准备两摞相同的纸叠成如图1所示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体积自然相等,接着用手改变一下右边的一摞的形状.接着抛出2个问题.
问题1:新柱体(图1右)的体积有没有变化?
问题2:如何求新柱体的体积?
课堂小实验2:准备两个底分别为圆和三角形的底面积相等纸板,如图2所示,摞起一样的高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3:这摞起来的两个新的几何体是否都属于“柱体”?(联系概念)
问题4:这两个柱体的体积是否相等?并说出你的理由(用计算式表示)?
通过小实验的演示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各种“柱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相似性,将这种结构与长方体进行类比,自然地实现从长方体体积公式想柱体的体积公式的迁移.而且这种类比本身就是实验的直接经验,没有必要再进行验证.
3.在性质相似处点拨,引导学生类比推理解决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运用概念也是数学概念学习最终目的之一.而且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对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也是通过数学问题的笔试解答反馈的.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注重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性质相似处进行点拨,促进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题: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图像关于直线x=a,x=b对称(a
实施过程
实施程序:第一时段,介绍理论。课前5分钟。利用多媒体提纲挈领重述课堂讲解的防御概念中1-2个防御机制,提供给学生本次课堂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唤醒大脑中相关理论记忆。第二时段,创建情景。利用1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提供案例、或学生自己呈现类似生活经历、心理影片放映等方式,创立与本堂课理论相关的真实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第三时段,自由交流与分享。时间为3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联想、理解,老师参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与交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验证探索习得知识的真伪。第四时段,点评与总结。学生与教师点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达到提升和强化所获经验与体验的效果,并回忆这个过程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上为该实验体验式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弹性调节时间安排。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讲解本次课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投射认同概念。然后放映某电影中一小片段。这个片段呈现的是夫妻之间的争吵场景。让学生就夫妻争吵情节展开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结合自己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场景。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是什么心理导致夫妻争吵行为及争吵使用相同言语表达,而这种心理又是什么形成的?反观自己感受或去觉察自己心理形成的历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交流、反思这一活动,对精神分析中投射认同这一解释人性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具体的、带有感受、情感及行为相融合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利于书本知识的真正内化。
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几点体会
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现实教学来看,在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也并不
理想。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一些教育学者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的概念。所谓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学生不再局限于书
本知识,而是学会知识的活学活用,将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初
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教学质量
一、体验式教学概念的提出
所谓“体验”,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体
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
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
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感情、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
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来讲,体验式教学概念的提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体验式教学概念是基于情知教学论提出的
体验式教学本质上讲是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结合, 通过
二者的结合,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情感教育中获
得提高,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
2、体验式教学概念是基于现代教学观提出的
体验式教学概念的提出符合现代教学观的要求, 是现代教
学观指导下教学手段的一种形式创新,从理论上讲,体验式教学
概念是以现代教学观为理论指导的。
3、体验式教学概念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
建构主义中明确表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觉学习的过
程,而不是老师强制之下的学习。体验式教学所倡导的是学生自
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建构主义为重要基础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1、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满足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思想品德知识回报社会, 做对社会
有意义的事情。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满足了这一实效性要求。
2、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必然需要
体验式教学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手段,符
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发展规律, 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
值观提供了机制保证。所以,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体发展来看,
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必然需要。
3、体验式教学的开展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一致性的要
求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讲究教学的一致性,就是要求
学生做到用课堂知识来指导社会实践, 使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
符合思想品德课的要求。体验式教学的开展,符合教学一致性的
客观要求。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我
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积极
推进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保证体验式教学取得积极效果。主要可
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树立体验式教学观念,积极转变原有教学理念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想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就要从
树立教学观念做起。要以体验式教学观念为指导,转变原有教学
理念,制定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案,保证体验式教学的有
效实施。
2、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体验式教学的氛围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创设问题情境是体验式教学的具
体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有效营造了体验
式教学的氛围,保证体验式教学的开展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3、突破课堂局限,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时候, 要想取得积
极的效果,我们就要突破课堂局限,从课堂中走出去,增加学生
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体会思想品德知识,达到
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目的。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考虑到初中生处于成长阶段, 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之
中, 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
度,既要保证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又要保证学生能够受到正确的
引导。从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我们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对体验式教学的“范概化”倾向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领
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体验式教学方法
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知识点比较多、情境比较
复杂的内容不易采用此种教学方法。
2、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过程,不要一味关注体验结果
在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体验的缺失表现在话语权、创造性思
维和情感体验的缺失。教师要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学会学
习,促进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学生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
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才是体验学习的最高境界。
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
让学生在探究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持有异议的学生应充分
尊重、宽容。对学生的不同感受,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切
忌主观地将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
五、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不但符合思想品德教学实际,也是非常必要的,对初中思
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看,在初
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 对现有的教学手段是一个
有利的补充,对整体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超.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下).
2011年02期.
[2]杨秀珍.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
学.2006年.
[3]罗瑞长.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研究[D].东北
师范大学.2010年.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
(一)教育范围与程度不能兼顾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正常大学生和少数心理障碍学生的教育和治疗。发展教育采用心理健康课与宣传活动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问题,通过心理消除心理疾患。发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心理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学会应对生活压力的策略和能力;矫正治疗注重学生个体的具体问题分析,深入学生内心,消除心理障碍。然而,矫正治疗的是少数,影响程度停留在浅层。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取二者之长补其短。
(二)对生命教育的误解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主题多为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等,只在涉及自杀预防问题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不胜枚举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才感慨生命意识的薄弱。事实上,生命教育本应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三)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课程体系来构建。基本上是以心理学知识体系为线索,注重学科逻辑结构,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容易与高校现行的学科教育相沟通为教育者接纳[1](P72)。但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心理学知识普及,在心理上需要因人而异,学术式的学习只是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知识应用。
二、引入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体性,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表现。因此,说教式教育会引起大学生反感和抵触。
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帮助学生看待和理解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育学生知道生命可贵,爱惜生命;教育学生在尊重别人生命的同时学会宽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二)可能性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理论基础。《孔子家语》中说:“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恶?”美国心理学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体验式学习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经验加反思。罗杰斯(Carl Rogers)则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4个特征:个性化参与,学习动机内发,学习者自我评价,对学习者产生渗透性影响,优势在于有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库伯(David Kolb)提出体验式学习循环:从具体体验,到反思性观察,再到抽象理解,最后主动实验,循环往复。其中伴随有情节记忆和情绪记忆,学习效果更佳。而且实用智力和默会知识,例如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创造力等,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实践基础。1934年哈恩(Kurt Hahn)在英国创办了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海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的外展训练学校,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2](P9)。后来体验式训练的对象扩展到军人、学生、工商人员等,训练目标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运用广泛,例如快乐教学、成功教学法等。
三、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概念
(一)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涵义
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设置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积极探索,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焕发出生命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并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模型
结合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推衍出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型,其步骤如下:
1.具体体验。要求教育双方都了解大学生日常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教育者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投入到实际体验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扮演导演角色,指导感受和发现。此环节可采用模拟演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形式。
2.观察反思。体验式生命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体验本身,而是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受教育者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感受和领悟。此环节可采用小组或集体讨论等形式。
3.抽象归纳。体验者在自己的感性认识、观察分析基础之上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从而实现对体验的超越,完成知识的内化和重建。
4.主动实验。体验者在新的环境中运用先前总结出来的理论去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并对其效果加以验证。毕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心理学常识,更多地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生活的心态。
整个体验式生命教育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遵循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亲历性、情感性、反思性、缄默性等原则。
四、体验式生命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亲身体验法。大学新生都会在入校伊始出现不适反应,心理健康教育就应适时推出“大学生适应不良”这个主题,以大学新生的亲身体会为基础,掌握适应方法。
角色扮演法。对“珍惜生命”、“亲子关系”的主题,可以由大学生扮演父亲或者母亲角色,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负责照顾“孩子”——一枚生鸡蛋,尽可能地保证它的完整,并主动为之赋予意义。通过角色扮演,使大学生感受到为人父母需要付出的心血,同时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不易。
实地考察法。去医院、工厂、企业、矿井、农田等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工作状态,使职业生涯规划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使未来的生活变得形象生动。
案例分析法。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为什么要谈恋爱?怎么谈恋爱?失恋了怎么办?能不能同居?这些都是年轻大学生们关心的问题,为澄清大学生对感情的困惑和迷茫,可以以大学生恋爱的典型案例引发他们对正确恋爱观的思考。
当然,高校心理健康体验式生命教育方式还很多,可结合应用。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视听与体验的机会,将心理学知识还原到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主动感知思考与验证,深入学生内心,激发潜能、健全人格,真正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参 考文献:
[1]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2]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体验式教学的发展历程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体验式学习和教学过程相结合,它主要强调教学过程要注重互动、学习者自主参与以及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历程:这种学习模式最早开始于20世纪4O年代的英国。一位移居到英国的德国教师在威尔士建立了用来训练军人、学生等的生存及管理能力以塑造其人格,教学过程主要在户外,以此开创了体验式学习培训机构的先河。随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大卫•库伯正式的提出体验式学习的概念,他的循环模式得到了推广并且奠定了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后来,PeterJarvis又对其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他提出建立一个有多条学习路径的轨迹图,其中不但包括有反思性学习,同时也必须包括一些非反思性的学习,不久,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就运用到了美国的学校教育中,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界对其理论以及实践进行了广泛并且深入的研究,这也使得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发展空前丰满,体验式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近年来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的用到了学校的各类教学课程中,护理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给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授课老师要巧妙布置病例情景模拟,使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室以及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护理需要.一般来说。情景的创设可以有设置真实问题、主题对话、任务分配等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体验机会。研究探索,让学生自主思考,对学生进行临床的案例示教、电脑模拟人示教、预约门诊患者示教等众多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列出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交流,内化吸收。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制造专门的情景让学生组成小组,相互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交流,任务完成后分享体会,进行总结,找差距,扬长处。指导的老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积极的引导,纠正实践中的错误,深化总结得出的结论.跟大家共同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现阶段体验式的护理教学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这种寓教于乐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使指导老师与护理学员能够在真实轻松的场景学到知识,可以充分发挥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有较光明的发展前景。
本文作者:刘运梅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大一学生干部培养体系 反思观察
中图分类号:F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78
Abstract Based on Kolb's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a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ential training mode of freshman cadre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s of the freshman cadres. Which,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 cadres design flexible and diverse experiential situation is a prerequisite, carefully organize the scene experience, reflection, sharing, understanding of sublimation, practice test link is to help student cadres to the specific experience of conversion is the key step in the inner personal learning, counselors of student cadres are full attention, dynamic management, guidance and feedback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 cadres.
Key words experience teaching; freshman cadres training system; reflective observation
1 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模式概述
大一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顺利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保障。由于大一新生刚入校,新生中选的学生干部在自身适应、角色定位、工作经验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专门针对大一学生干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经验分享较多,缺乏理论支撑,也没有成型的模式与体系。
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周期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g cycle)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该理论在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倡的“经验学习”和“从做中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经验学习过程是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四个阶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经由反思领悟出新的原理和观念;行动经验则是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循环往复,成为体验式学习重要的理论支撑。
笔者从新生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出发,以库伯的经验学习周期作为理论参照,从大一学生干部的特点与需求出发,探索构建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模式,灵活选择或设计不同类型的体验情境,在情境体验、反思分享、认识升华、实践应用等环节精心组织,对学生干部进行全程关注、动态管理、引导与反馈,能够有效提升大一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并在新生班集体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绩。
2 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2.1 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基本主体
根据大一学生干部的不同特点将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分为两个层次:即以学生干部负责人为核心,辐射全体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负责人即指班级中的班长、团支书,也指学生组织中的负责人,他们是学生中的灵魂人物,对于其他学生干部发挥着管理、引导、支持的作用,其个人特质与领导风格往往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他们能够在学生干部中脱颖而出,一般都有着较为出色的个人能力,但是在管理班级事务、领导团队分工合作以及支持引导普通学生干部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短板。体验式培养体系以学生干部负责人为核心,重点提升其领导力,使之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坚实抓手。
普通学生干部在大一的学生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他们是工作的最终执行者,而且相对于负责人而言,他们更接“地气”,更能了解同学的真实想法与真正需求,根据工作观察与调研,普通学生干部需要培养的重点是提升具体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工作热情等。一些辅导员往往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对普通学生干部的培养,很多时候就是把工作交代给了负责人,再由负责人安排分配。长此以往,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普通学生干部的培养也是体验式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采取班委例会、班委测评、班委述职多种形式实现对普通班委的体验式培养,提升其工作质量与工作热情。
2.2 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基本环节
体验式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全程关注、动态管理、引导与反馈,其核心以库伯的经验学习为理论参照,具体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环节:情境体验、反思观察、认识升华、实际检验。
2.2.1 情境体验
学生干部体验的情境分为三种:一是辅导员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抓住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有影响、有触动的事件与时刻,引导学生反思,将具体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如以优秀班级评选为契机,引导班委不仅仅只是纠结在结果上,而是在评选过程中学习班级建设、团队展示的相关经验。二是设计模拟情境,根据学生干部的特点开展特定主题的团体辅导与拓展活动,让学生干部在这种模拟情境中亲身参与、经历挑战、完成任务。这种模拟情境与一般针对高校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训不同,除活动选择与过程引导与学生干部的学习工作较为紧密联系起来外,对学生的持续支持是重要特点。三是设置实践情境,推动学生干部根据班级学生需求与学校要求自主举办相关活动,让其在策划、组织活动中得到锻炼。与一般意义上学生活动相比而言,体验式培养体系更加注重为学生干部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提供反思空间和营造反思氛围,引导他们通过反思去观察和体会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
2.2.2 反思观察
实际经验并不一定带来学习与领悟,必须通过反思才能产生学习,所以辅导员引导和推动学生干部进行反思是体验式培养模式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体验式是培养模式区别于一般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体验过程中具体经验的关注与触动,加上学生干部不断提升自我的成长渴望成为学生反思与观察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所限,学生干部对相关经验的反思可能停留表面或者不了了之,辅导员要从外界引导和推动学生干部进行反思。例如在实践情境中引导学生干部在活动策划时能够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在活动组织中主动调动普通班委的积极性与班级同学的参与度,在活动结束后也逐渐养成团体反思的习惯,共同完成活动总结报告,反思空间的提供与反思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干部更好的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成长契机。
2.2.3 认识升华
通过反思观察阶段,学生干部觉察自己在体验过程对人、事、物的想法与行为,开始审视自己的惯性思维与偏见,也对他人的观点有了更多了解,对于外在环境更多了自己的思考,这对大一的学生干部来说,一方面是成长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可能会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一些困扰,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和意见做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对错误的认识要及时指出并给出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干部的实现认知与行为的协调统一,达到了认识的升华。
2.2.4 实践检验
学生干部把体验后总结的新结论迁移到生活和学习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而新的行动经验又会带来一些观察与思考,通过反思,又会带来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的周期就如此不断持续。
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体系就是由不同层次、动态循环的学习周期构成,学生干部通过去反思观察自己在体验情境中的实际经验,不断更新对人、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再应用新观念于新的体验情境中,由此得到自身的不断成长。
2.3 体验式培养体系对实施者的要求
(1)专业储备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2)角色定位要求。在体验式培养中辅导员的身份不是传授者和指导者,应该是引导者和协调者。以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自己来发现、分析、解决、总结和分享,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和充分的反思机会。(3)时间精力要求。实施体验式培养体系,辅导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情景方案的设计。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应有意识地结合目前90后学生的特点去收集各种素材,并不断将设计的方案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3 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反思
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以学生干部为主体,辅导员为主要实施者,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有效推动了学生干部的个人成长和新生班级建设。其中,根据学生干部的需求与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体验式情境是前提条件,精心组织情景体验、反思分享、认识升华、实践检验等环节是帮助学生干部将具体的经验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学习的关键步骤,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进行全程关注、动态管理、引导与反馈是有效提升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体验式培养模式的推广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辅导员在专业定位、角色定位、时间精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学校相关教育制度的支持与保障,仅凭个别辅导员的热情与单打独斗难以取得长久深远的教学成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估,引起学校层面的重视与支持,为体验式培养模式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娟.论大学生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的构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2] 陈飞.论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评论,2010(3).
[3] 孟思莹等.大一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究.学理论,2013.4.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讨论 思想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以思想政治教育科为依托的课程。《基础》课程由于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并树立法制观念,培养他们成为“四有”新人。单纯的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也比较枯燥,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厌学的情绪。教师如何开展这门课程教学,使之适于当代大学生特点,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性,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体验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创新为目标,通过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互动方式,将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基础》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基础》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体,实践证明在《基础》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给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根据笔者开展《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在分析体验式教学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2.1 体验式教学内涵
《现代汉语辞海》对体验的定义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在本质上是个人的情绪、体力和智力达到某一个水平时,在意识中能给够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从总体上看,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中心,能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人性化,将知识、实践和反馈综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效力和持久性。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创造实际或者模拟情景,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获得经验和领悟,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提升认识和发展能力。体验式教学能给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的精神,帮助他们在探索和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在爱憎苦乐、成败得失中实现知识、情感、意识和行为的协调和谐的发展。
2.2 体验式教学特点
(1)体验式教学方法要循序渐进。在体验式教学方法中,可以让学生先接受在生活中早已建立起来的概念,然后在实践中去运用这些概念。使用“试一试”、“比一比”和“做一做”等体验方法,将抽象的概念运用到实际中,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抽象的概念。通过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活动,通过“体验”和“认识”的相互作用,帮助实现自己的行为和认知统一。
(2)体验式教学提倡对立思考。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活动展示自己,帮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积极思考所遇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体验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创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探索实践的活动,帮助学生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方式构建知识,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要进行在实践中学习,因此在教学要避免那种简单的动手做而没有思考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全部感官系统和思维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帮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真正做到会自己动手做,会自己观察、懂得倾听、正确表达、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
(4)体验式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的民主意识。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是教学主体,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要欣赏学生的优点,倾听学生的意见,包容的他们的缺点。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苦难,分享快乐。正式这种民主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
3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 教学情景设计
(1)从生活实践中设计情景:利用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和事物设计情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讲述自己一天的活动,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休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2)利用经典的故事设计情景:选择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故事和学生讨论,容易激发他们的探讨和讨论的兴趣。比如在讲“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通过一些古今成功人士的例子,能给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刻理解理想的重要性,更加直观的体会信念的价值;(3)借助视频、录像等技术手段设计情景。当今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体验式教学中,能给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讲“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可以结合电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2 学生参与情景活动
教师利用设计的各种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进来。活动方式以分组活动和讨论为主,情景表演为辅,效果非常好。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讨论和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他们思想活跃,观点新颖。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保障他们将外界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通过这个阶段的活动,学生获得了较多的感性认识,知识还不够条理,需要进一步总结。
3.3 学生间自由交流,分享各自成果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能给帮助学生将他们学习到的感性知识进一步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水平。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能给发现共同要素,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将他人经验与自己经验相互融合,共同提高。这个阶段是学生主体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感悟与提高的过程。
3.4 教师的总结和测评
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学习后,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丰富了情感,锻炼了能力。教师要计算运用练习题目帮助学生练习,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评。通过测评的结果能给反馈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测评时,教师除了要注意知识和能力的评价,还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拓展和延伸的评估。
4 结束语
在《基础》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给将“灌输”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接受的形式,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这种方式学生和老师都非常乐意接受。今天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将影响我们国家的未来。运用体验式教学开展《基础》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1.
[2]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祖嘉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刍议[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10: 8~11.
[4] 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注意事项
一、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是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认知和观察。数学学习应该采用这种体验式教学,因为很多知识不经过动手和观察是很难理解真正含义的。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和亲自参与,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使一些难懂的概念和公式能够被学生所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意义体现在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发展,体验式教学恰好就能够帮助学生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数学不同于别的学科,是一种建模的学科,不可能单单靠教授而学会,要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感受和感悟。离开了体验,那么一切思维逻辑的进行都将是空谈。
二、设计体验式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科,而且这种方式不做好准备是起不到预想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一方式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需要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老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当然不能死板教条,更何况数学这一学科更需要灵活性。就数学教学而言,有些情况下,也确实不能够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达到目标,这时老师需要细心观察和分析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体验式教学的实际应用更能够使数学的学习具体化、趣味化,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2.在上课之前,应该做好备课,在课堂上任何情况都应该是老师要掌握的,学生的发问和学生突发奇想而引发的知识拓展。如果老师运用体验式教学,就是为了表演,那么没人愿意看这样拙劣的表演,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误导了学生,事倍功半。例如,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疑惑、学生自身的能力都应该考虑到课堂设置中。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数学教学,我们应该将体验式教学结合到教学中去,但是,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应该是教育学者应该进一步研究的。现在,我们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务英语;体验式教学;自主学习;情景体验 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加,我国对具有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又快又好的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懂商务英语的人才是很多商务英语教师一直不懈努力的目标。近年来,外语教学法和教材都不断创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法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笔者借鉴近年来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和英语自主学习的理念,尝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初步尝试。
一、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一)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商务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应用最为广泛的专业英语课程。它是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还强调商务英语独特的语言特征和现象,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涵盖产品促销、商务谈判、商务旅行、采购、保险、投诉等与以及公司内外和商务有关的诸领域沟通和交流。
(二)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现状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商务英语口语课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各类信息和观点交流,学生不但要学习商务谈判、会议介绍、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而且要掌握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和文化背景。其次,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要求学习者语音、语调和口语水平达到一定标准。总之,这门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二、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来源比较广泛。根据V.Kohonen的观点[1],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与John Dewey的进步教育哲学(progressiv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Lewin的社会心理学理论、Kelly以及Piget的认知教育和认知学习理论、Maslow和Rogers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有密切联系,这些不同领域的理论形成了体验学习思想的最初雏形。
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看,Rogers把学习分成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认知学习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学习受外部强制力的制约。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结合起来。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最近外语教学的理论发展是认知语言学即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里的运用,它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例如:以学生为中心、习得和学得、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是在引入认知科学后,在外语教学领域提出的发展方向。
由于体验式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实施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如何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和特点,形成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和教学模式是目前和今后体验式教学重要的理论问题。由于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商务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边学边用”,这符合体验式学习的特征。因此,体验式教学目前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David Nunan指出,从知识“传授式”的模式向“体验式”模式的转变对教学理念各个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三、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的优势如何展示,需要研究和规范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由于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在设计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时充分了解体验式学习的模式。Kolb(1984)提出了“体验学习模式”。Kolb的模式包含四个阶段: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这四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一)具体经历阶段:学习者体验新的情境
(二)思维观察阶段: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三)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达到理解所观察的内容、并转换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四)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验证形成的概念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
Kolb模式主要强调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在经历了具体体验、观察思考、抽象概念、主动实践这一循环的过程之后达到的。其中最为关键就在于体验情境的设计。从Kolb学习模式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启发。
在设计体验式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时,要体现调动学生体验学习的阶段。在体验教学的课堂实践中,笔者尝试使用“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1、体验式教材选择:主要选择有助于进行场景体验的教学资料和教材。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的视听素材、语言素材、场景素材、语言应用情境素材等等。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总结和归纳,把相关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师介绍的相关商务知识,有助于开展学习体验的完成,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2、课堂情景体验: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共同观看并体验商务英语的相关素材,体会在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
3、课堂知识归纳:学生根据自己在体验阶段得到的语言点,结合预习内容,总结所学语言如何应用;教师进行点评。
4、课堂知识实践:学生运用体验和归纳的语言点进行实际运用,教师进行评判和纠正。
“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