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阶段:学生自述阶段,花时五分钟左右。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复习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围绕课程标准,概括复述上节课重点、难点,也可以让学生板书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与传播》一课时,通过学生复述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掌握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巩固封建统治之目的,理解地主阶级学习层次停留在器物层面,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寻救国之道,理解其学习层次进步到制度层面,同时重点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复述上节课内容,达到巩固知识,强化知识结构,明确课程标准的目的。
第二阶段:师生探究阶段,花时二十分钟左右。围绕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心设计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与传播》设计三个问题:(1)概述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2)简述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意义;(3)认识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问题,学生基本能解决前期的内容,也能理解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但是对局限性的分析可能会不到位,教师可以就教材中“打倒孔家店”引发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人物、文章、团体、刊物等几个方面概括传播的史实,并总结传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第三个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与传播之间的关系。解放了思想,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的传播,使得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宣传十月革命与阶段。
鉴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终结,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形成如下单元结构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师生探究过程是辨明史实与理论的重要阶段,通过探究主要培养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准确描述与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正确阐释的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习惯。
第三阶段:及时记忆阶段,花时十分钟左右。及时记忆并进行课堂检查。记忆前可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记忆方法,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记忆完毕,及时通过学案中的填空进行自我检查。
及时记忆与检查能让学生掌握本堂课所学内容,同时不易遗忘,不浪费学生时间。
第四阶段:能力训练阶段,花时五分钟左右。训练主要是进行5—8道选择题训练,题目的选择以近三年新课改高考题为主,不足则辅之以大市近年来的模拟试题,选题确保围绕课程标准,围绕重难点。试题评讲也是关键,重在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性解题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提高学生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第五阶段:心得交流阶段:学生个人谈本节课所得,可以就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探讨、能力的提升、题目的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不求全但求异,求学有所得。
通过实践,我感觉一轮复习此种课堂模式较为实用,简洁高效。复习过程紧扣课程标准与重难点,每节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探讨、默写、训练、总结等五个环节五次接触课本重难点,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既有合作探究又有典型题目训练,长此以往,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1999,(1).
[3]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9).
海南大学“地球科学导论”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安排于大一的第一个学期讲授,3个学分,共6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6学时(第7-21周),实践教学12学时(第10-13周)。按照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学校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课程特点和学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授课情况,借鉴国内外著名院校的先进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设计等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一、课程特点和受众情况分析
“地球科学导论”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领域众多,天文、地理、生物几乎无所不包,充分适应了当今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3]但同时,又存在过多的理论,特别是一些较为艰深的假说、学说等,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加深了理解的难度。
本门课程的教授对象是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大一新生,按照教学计划,在入学之初,军训刚一结束就开始授课。一方面,作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相关地理、气象学基础,接受相关理论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作为“90后”的年轻人,对于高新技术、社会热点有着本能的兴趣,而对于过多的概念、理论,易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地球科学实验技能,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原则
根据“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特点和受众对象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了实践教学的以下授课原则:第一是系统性原则,通过实践教学,特别是实习课程的精心设计,将各学科、各章节的知识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并注意在逻辑结构和知识基础上的前后衔接,严格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第二是实践性原则,强调与实践的关联性,安排一些与时代脉搏共通的内容,诸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再生能源等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让学生感觉到“地球科学导论”并非只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启迪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第三是先进性原则,将基础知识与当前国内外学术热点、学术前沿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以激励学生的热情和科学探索精神;第四是可操作性原则,由于学生缺乏深厚的地球科学背景和实验技能,故在安排实验时,尽可能利用一些常用、简易的地球科学仪器和设备,让学生从基础的实验技能入手,培养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实习设计
实习教学环节在环境科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4]根据大一新生入校不久,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处于从高中-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期,面对丰富而紧张的大学生活无所适从的现状,结合“地球科学导论”的理论教学内容,将课程实习定位为环境科学专业进行的初次系统的认识性实习,即“综合环境实习”,其意义在于使大一新生结合所学课程内容,有一次接触环境、认识环境问题的机会,除增加对本课程的理解,激发专业热情外,还可为后续的专业课和高年级的生产实习奠定基础。[5]
1. “热带典型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实践”――美万生态村考察
目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球科学导论(生态工程部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主要内容是由教师及当地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并与参观海南典型文明生态村相结合。本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农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深入理解“山顶种树,山腰种胶,平地种果,水面养鸭,水底养鱼”等模式的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常用生态农业技术,如沼气、太阳能利用等有初步的了解,并对海南生态文明村的进一步建设提出建议。
2. “热带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野外实习考察
实习路线是由海南大学苗圃-果园-植物园-热带牧草种植资源圃-国家热带农业高新科技园区,通过步行,沿途可仔细观察农田、森林、草地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实地讲解溪流、集水区、湖泊等地球科学的相关概念。通过本次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理解,效果良好。
(二)实验课程设计
考虑到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进度和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实验教学环节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代表学科前沿且操作简便的先进地球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操作,以“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为例。其二是注重对经典环境生态仪器的运用,以及基本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统计分析技能的培养,这部分以“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为例。
1. “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现代设备的使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图片展示和资料片播放,使学生了解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使用精度、局限条件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操作示范和野外实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PS的基本操作技巧。在实验中分别选择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楼、课室、宿舍、食堂、植物园、云月湖,测定其地理坐标,描绘运动轨迹,并分别选择林内、空地、大楼前进行GPS测定,比较其地理坐标以及信号强弱。在本实验中除在理论层面GPS的一般知识外,还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发展动态:我国北极星系统的研制和进展及其背景,让学生在社会、经济、国防层面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对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加深理解。
2. “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 ――经典仪器的应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实验室操作示范,使学生了解土壤含水率的概念、用途,掌握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掌握土壤取样的技巧以及烘箱、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主要仪器包括烘箱、铝盒、天平等常用地球科学仪器设备。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含水率的定义和意义,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优缺点,分别测定不同生态系统(农田、草坪、橡胶林)、不同深度(0-5cm; 10-15cm; 20-40cm)以及不同坡位(上坡、下坡、中坡)土壤的含水率,要求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不同层次、不同坡位土壤含水率的差别,说明其原因。同时,根据测定的情况,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实验讲评过程中,教师综合各小组的研究结果,作出图表进行分析,就学生自己的实验作为案例,生动形象地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当前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往往着重于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或毕业实习等单一实践环节,而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则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地球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中,力图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深入分析学生知识背景、心理状况等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综合环境实习和实验课,各环节之间目的明确,紧密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具体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的工程,这里仅仅是一个探索,希望能对相关学科、相近课程提供一个参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顺兴,陈智熠,陈涣林,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 环境保护, 2005(4):35-39.
[2]李顺兴,邓南圣.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92-96.
[3]翼国盛. 简评《地球科学导论》[J]. 中国大学教学,2001(6):46.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内容要求: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2 考虑要素
① 研究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
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
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3 开题报告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怎么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二)论《三国演义》的“三复情节”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中国古代小说一些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要经历三次才算完成的情节设计,杜贵晨先生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
“三复情节”从不自觉运用到有意为之,已发展成了一种传统的结构模式。它的运用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很客观地反映出了民族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了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哲学观、神学观及审美观。虽然人们已关注与研究了多部作品中的“三复情节”,但是,对《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在构织情节时大量使用了“三复”模式,且技巧娴熟,灵活多变,因此,对《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细腻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较为深入地领略中国小说的艺术魅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运用已臻成熟。由于其运用构成了独特的结构美学效果,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并在一些专著中有所提及。
就国内研究状况来说,杜贵晨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中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重点剖析了中国古代数字“三”的观念,阐述了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探讨了《水浒传》“三而一成”的叙事艺术、《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意义。并归纳出了67部通俗小说中含有的97次“三复情节”,其中便列出了《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分“三复情节”,还有一些遗漏。郑铁生的《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提到了“以三为法”的叙事结构,另外,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对“三复情节”也有关注。
就国外研究状况而言,美国的浦安迪在其所著的《中国叙事学》中提到《三国演义》有一个突出的次结构特点是经常运用定数序列事件,其数字序列的基础经常是“三”,实际上他的这种说法类似“三复情节”,只是没有细究罢了。浦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也提到不少三国戏和说书段落都以某一件事三次发生为基本图式——如“三让徐州”、“三勘吉平”、“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显然都仰仗于研究民间传说和通俗文化的学者们观察所得的常见“三重效果”。
总的讲来,中西皆有涉猎,但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
三、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引言:
“三复情节”是中国古代小说一种耐人寻味的模式,一个突出的美学现象。《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创造多是有意为之,较之以前的小说,《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运用也更为娴熟。
“三复情节”的关键在于一个“三”字,这个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古代认为“三”是自热之始祖,万殊之大宗。司马迁在《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孔颖达疏引王肃云:“礼以三成。”总的说来,“三复情节”的渊源脱离不了“三”最初代表的哲学意义与文化意义。中国人“礼以三为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是“三复情节”诞生与发展的基础。
文章主体:
(一)何为“三复情节”
“三复”取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即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三”被解释为“多次,经常”,也可解释成“一日三次”。本文的“三复”取“三次重复”之义。情节是指事件的形成系列或语义系列。“三复情节” 指“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经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设计。其特点为: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每一重复都是情节的层进,从而整个过程表现为起——中——结的形态。”
(二)《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分类研究
从总体上看,《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主要表现在“明写”与“暗藏”两个方面,即下文所提到的“置于明处”与“隐于暗中”。
(1)“明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是直接出现于回目,读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三国演义》中明写“三复情节”的地方不少,而且方式各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连写”式
连写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写一个事件从头至尾,一连写去而不间断,其特点是情节紧凑,一气呵成,扣人心弦。
最妙的莫过于写“刘玄德三顾茅庐”了。司马徽荐名士诸葛亮,刘备便同关羽、张飞同去隆中,首次,二次,三次,一气呵成,时间跨越度为“天寒——隆冬——新春”,几个月内三访贤才,一连写去,情节显得十分紧凑。
②“断续”式
断续即断写,也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是把一个事件在文本中的位置切割开来,在这个事件中还插有其他的情节。其特点是情节张驰有度,有调节叙事节奏的功用。
最妙的乃是“孔明三气周公瑾”,从回目安排来看,一气在第五十一回,二气在第五十五回,三气在第五十六回,有长度,有跨度;从情节设置来看,用不在一起的三回书来写一个事件,并在这三回中间插入其他的几回来叙事,起到了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使得故事情节看起来张弛有度。
(2)“暗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隐藏在文中而不是直接出现在回目处,一般不太明显,仔细读来便可发觉。
《三国演义》暗写“三复情节”的手法是多样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以淡化数字痕迹来叙写“三复情节”
作者不用一、二、三标明所重复的次数,而是用其他的言语来代替。如刘备三次向水镜先生问求贤才,水镜先生三次笑曰“好,好!”左慈三次戏弄曹操;周泰三番冲杀两救孙权;黄忠三射关云长,等等,都没有用显的数字来计数。
②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现“三复情节”
主要是用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说是时间序列,来发展故事情节。如:早上如何,中午如何,晚上又如何。
黄忠首日战关羽,不分胜负;次日再战,黄忠被马掀于地,云长释之;次日天晓,黄忠先是虚射两次,第三次射中云长盔缨,算是报恩。韩玄用“前日、昨日、今日”三个日期来责问之。
③以数字“三”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的“三复情节”
这是一种特殊的“三复情节”。它只用数字“三”来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如“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骑,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这是一种省略了过程描写的“三复情节”,第一遭,第二遭,第三遭是如何冲突的,是一个悬念,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而无碍大局。如果换一种说法,“三突傕阵”,铺写开来,也未尝不可。
同样在《三国演义》中,如“水军寨中发擂三通”、“五斗道教辖境内有犯法者,必恕三次”、“曹操假意上书三辞,诏三报不许”等等,皆属此类。
(三)《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成因
(1)表层原因:源自三国史书、平话小说及“三国戏”
①史书:《蜀书。诸葛亮传》载有“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是“三顾茅庐”的源头。戏曲 《三顾孔明》则是“三顾茅庐”的另一种说法,也是“三复情节”的一个版本。
②著述:葛洪《神仙传》载有左慈戏曹操的故事,其中便具体描写了三次戏弄。
③平话:《三国志平话》写“三复”的地方更多,有“张飞三出小沛”、“曹操三勘吉平”等等。
④“三国戏”:元杂剧对《三国演义》审美生命形式有很大的影响。现今存留的元杂剧“三国戏”剧本多达50多种(其中包含了一些仅存剧目的“三国戏”),如戴善甫的《关大王三捉红衣怪》、花李郎的《相府院曹公勘吉平》、无名氏的《张翼德三出小沛》、仅存剧目的《老陶谦三让徐州》等。
(2)深层原因:源于中国先民对数字“三”的特殊认识
主要是对“三”最初代表的哲学与文化意义的理解,其内涵渐次发展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礼”的规范,进而在文本中反映了出来,形成了一种“礼以三为成”的文化传统和“三复”的思维定式与习惯观念。
(四)《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美学内涵
(1)以数字“三”为情节的结构手段,保证了情节的繁简适中
也就是说,“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2)重复中的反重复手法使得“三复情节”更具艺术魅力
三次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于重复中寓有变化发展。如此一来也就避免了因重复而带来的单调乏味。
(3)“三复情节”中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强化了叙事艺术的美感
一些“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从接受美学看,这是一种运用悬念来延缓叙述进程的收益效果。
四、工作进度
4.20xx年5月下旬 论文答辩阶段
五、参考文献
[2] 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 李史峰。二十四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 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7] 张德鑫。数里乾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 [西汉]司马迁。史记[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10]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2]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6]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 魏崇新主编。中国文学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0] 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 普丽华,江少川。现作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 何丽萍。东西方数字“三”的文化对比分析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
[25] 张文。浅论聊斋志异的“三复情节”[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6] 梁雁。论红楼梦的“三复情节”[J].泰安师专学报,2002(4)。
[27] 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4)。
[28] 舒志武。数字“三”的文化意义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
[29] 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论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2007(5)。
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 冰山模型
Discussion on the Iceberg Model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C An Analysis Based on Actual Example of College Staff T raining
He Wenqin(Faculty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8)
Abstract: A model to describe an individual’s performance quality in the fields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Iceberg Model divides an individual’s quality into explicitness (above the sea) and implicitness (under the sea). The essay is striving to argue that the traditional Iceberg Model is not complete. A complete Iceberg Model should also account for the “sea” that carries the iceberg. The “sea” is defined as the microenvironment surrounding the individual. The core of the essay is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complete Iceberg Model, pointing out that the “microenviron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make the implicit and unmeasurable qua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become explicit and measurable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ceberg Model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lland,197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题为《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的文章,创立胜任力理论,并得到管理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用来描述个体素质显性度。他把个体自身拥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容易表露在外,且容易通过测量、培训来了解和改变、发展的个体素质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把个体拥有的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不易表现,且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的个体素质描述为沉降在洋面之下的冰山。这就是所谓素质冰山模型,见图1。
该模型的最大特征在于,素质被划分为“显”和 “隐”两种,这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了指导。
本文作者通过对现有的冰山模型的全面了解,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发现,该模型的现有内涵不足以全面表征人员个体素质的表现,必须将现有的冰山与承载冰山的“海水”看作冰山模型的一个整体,才能对人员个体素质及其表现有完整的描述。
一、现有模型的内涵简述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现有模型的内涵简述
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设定为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以示个体的显性素质,这部分属于任职者的基准素质,它直接反映个体与任职职位的关联,是能否胜任该项工作的基本标志,但它最终不能把任职表现优异者与平平者区别开来。基准素质可以从任职者的学习经历中判断,也可以从工作中观察,还可以从特设的测量中得到。同时也能够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使得知识和技能得以提高。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拥有的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设定为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以示个体的隐性素质,它与任职职位无直接关联,但与完成职位工作的绩效高低有关,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职员个体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所有素质都有界定,其具体界定见表1:
现有冰山模型的意义在于,可为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入职胜任性资格审查、现有职员培训目标和绩效考核依据等指导性方案。
(二)存在的不足
分析发现,现有的冰山模型内涵只涉及职员个体特征,完全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的表现,这样就造成了冰山以下部分的不可知性,实际上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种种原属于“隐性”的素质会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显性化,比如,个体会因为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任务的完成、奖励的多少变得自信满满、乐观向上,其自我认知的隐性素质会完全显现出来,成为一个集体的良性互动源。而现有模型忽略了冰山与海水的关系,孤立地去看冰山,就看不到冰山的沉浮,这样的冰山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作用就有局限性,将影响人力资源部门的正确决断,比如,一个部门的业绩不佳,固然有员工个体素质发挥问题,但可能恰恰是来自“海水”对其隐性素质的压抑,要改变或培训的可能是“海水”的结构,而非个体素质,即如何改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关系。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性模型,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概括。
二、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充要性
(一)“海水”的内涵
有鉴于此,若把冰山周围的“海水”视为职位环境,其中包括职位性质、领导才能、同事关系、男女性别、协同性和组织绩效等外在因素,那么冰山就会因“海水”成分不同而发生沉浮。其中,沉降表示海水对冰山起抑制力(消极)作用,浮起表示海水对冰山起动力(积极)作用。即一个人的隐性素质会因周围环境(“海水”)发生“显性化”,原本不可测量的隐性素质自然就变得可测量。人力资源部门要十分注意这种“海水”成分对个体的影响,见图2。
(二)完整冰山模型的表述
完整冰山模型包括两部分,第一即为麦克利兰所说的洋面之上、下部分的冰山,它反映了个体的显与隐素质;第二即为承载冰山的海水,其作用是使个体素质充分显现的“沉浮力”。第一部分是内因,第二部分是助动力,没有第一部分,无从表现工作效能;同样,没有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也难有表现,所以,两部分组成一个统一体。这应该成为冰山模型的完整表述。
(三)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首先,冰山模型作为人力资源应用中的一个理论模型,其意义就是指导实践工作,实践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效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若只看到孤立的冰山,只知道对个体进行培训,忽视对海水的结构的改造,势必造成隐性素质永远还是隐性,如果兼顾“冰山”和“海水”的同时培训与改造,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意义和必要性。其次,有了完整的冰山模型后,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的看法也会有新的视角,绩效考核也会有全新的考量,不再局限于对个体的单向审定,这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势必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这正是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目的和充分性所在。最后,冰山模型内涵的扩大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必然,因为在实践中我们总是发现,同样一个人――没有受任何培训,在不同的部门环境中有着迥然的表现,这正是环境对素质的发挥产生的影响,亦即不同的“海水”对同一座冰山会起不同的沉浮作用。
综上所述,冰山模型的扩大,其充分性和必要性就不证自明了。
三、完整的冰山模型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
(一)高等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胜任性培训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对人的动态管理,即培训、就业、失业、再培训、再就业,形成动态的人力资源流动,确保人才的与时俱进。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一支能够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应纳入动态管理系统之中。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不可能始终处于流动之中,只能通过不断地培训获得胜任性的动态提高。素质冰山模型可以为培训目标提供分析思路。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培训使个体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等方面有所改变,从而促进个人和高校管理工作绩效的提升。
(二)如何在胜任性培训中用好完整的“冰山模型”
根据完整的素质冰山模型,培训既要注意“冰山之上”,也要注意“冰山之下”,还要注意对“海水成分”的培训。可是传统的培训,往往把重点放在冰山水面之上的知识、技能等合格性特征部分的培训与开发上。即便是注意到冰山水面之下的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区别性潜在特征的培训,也肯定忽略了海水成分的领导力、协同性等的培训。但是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更注重的是人才个体、人才群体、人才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这就意味着对“海水成分”的培训依然重要。针对海水成分的内容,培训应在原有的个体素质培训科目基础上,增设领导力、协作性、激励机制和角色分工等方面的培训科目,以提高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力,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四、以建筑学院教学管理新特点为例看完整冰山模型的应用
(一)建筑学院教学管理的新课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持续的教学改革引领下,确立了以“开放、交叉、融合”为教学理念的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研学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型”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营造全新的创新型教学环境。培养创新型建筑工程师的 “卓越工程师计划”已初见成效,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将逐步成为建筑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学院提出“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队伍”的团队理念;“基础理论教育+创新研究+实践素质”的教学理念;“教书育人+高尚师德+敬业奉献”的教书育人理念,并以此来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近年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已形成成熟、连贯的课程新体系,且在国内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显著推进了中国当代建筑教育的发展,并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
为此,学院在教学管理上就应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其教学理念的变化,对教师、学生和资源的管理与协调就应充分开放、交叉和融合,这给原本紧凑型、封闭型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开放、交叉和融合?
教学模式上的“开放”不仅是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即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在办学形式上也应是开放的,即和国内最优秀的建筑学院每年都进行联合毕业设计[4],还与美国、日本、瑞士、瑞典、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及台湾和香港等地的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院(系)际学术交流关系和联合设计教学,并已开始进行学分互认。那么,管理上就要为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开放性的教学得以保障。
教学模式上的“交叉”是指,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相交合、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贯通的教学模式。这在教学管理上就必须打破封闭型的管理模式,向校内、社会并行式管理模式转化
教学模式上的“融合”是指,技术类和人文类课程的融会贯通,为的是实现“一核两翼”立体式知识框架的构建。同样,教学管理就必须为两类课程的融合保驾护航。
(二)培训科目的设定
有鉴于此,为了适应学院的教学形势的变化,教学管理部门的职员有必要进行职业培训,培训科目的诉求是:首先,开放管理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课程安排的有机融合的教务技能培训。其次,业务技能,其中包括课程形式、授课方式、英文会话和外籍习俗(或外交礼仪)等的培训。最后全院管理责、权、利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及组织领导的管理培训。
其中第一项和第二项主要是部门及其个人的业务需求能力的培训,可以看成是对传统“冰山模型”部分的培训。而第三项恰恰是对属于完整冰山模型的“海水”部分的培训。
(三)实践过程
为了达到培训目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展了如下科目的培训工作:
首先,组织教务技能比赛。比赛前,参赛人员获得一份内容清单,清单注明了要求掌握的30条有关教务技能项目,诸如排课、调配、操控和组织等。根据这份清单,参赛人员在两周内通过查献、切磋、请教等一切手段掌握这些内容。实际是利用比赛手段,实现技能培训的功能,也就是以赛促训。这一培训方法与下面提到的评估标准第二层不谋而合。
其次,开班授课与跟班听课相结合。为了使教务管理人员和人事管理人员熟悉课程体系、内容概要和外交礼仪,学院请进外籍专家做为期一个月的授课,对学员从语言、习俗到待人接物做全面的培训。同时利用学科优势让管理人员不定期地、全方位地跟班学习,以了解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为管理人员补充专业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调整管理结构,加强组织管理。院系为了配合开放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打通系际之间的教学管理机构,使原本独立的排课体系合并,进行统一排课;另一方面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管理各系科课程管理体系,使全院教学管理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
(四)分析与结论
从上述实践来看,前两条实际就是对传统冰山模型的个人素质的培训科目。第三条似乎与培训没有关系,但若以本文提出的完整冰山模型来考察这第三条,恰恰可以被理解为对“海水”进行的调节。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本文获得完整冰山模型取代传统冰山模型必要性的实证。
五、培训效果的评估标准设定
没有评估的培训是盲目的,且不具可持续。但如何评价?怎么评?评什么?又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 Donald .L.Kirkpatrick 于 1959 年提出的柯氏“四层次评估法”是世界上运用范围最广的培训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可将基于高校职员的培训效果评估总结为四层:
第一层是反应层次的评估,主要评估受训者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考察受训者对培训的整体感受和对培训内容的整体判断;
第二层是学习层次的评估,主要考察受训者的学习效果。通过笔试、问卷调查或者专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对受训者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测试,了解他们是否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如举办教务技能大赛、在教学管理人员中开展学生事务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竞赛既有趣味性,又达到了测试培训效果的目的;
第三层是行为层次的评估,主要考察受训者在工作中的行为是否有所改进。这一层次的评估数据较难获得,可通过正式的测评或非正式的观察等方式进行。常用的方法比如全方位考核法,即由上级、下级、同事及服务对象等从不同角度对受训者展开全方位的评价;
第四层是效益层次的评估,考察受训者在集体中的态度变化、行为变化是否对高校管理工作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有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组织绩效进行考评。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评估,全面地了解职员培训的实际效果。从上述四个层次的评估中可以看出,实际上Donald .L.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法”的第四层面恰恰就是对冰山模型中的“海水”作用提出的评估方向,这个方向正是组织绩效的体现。
因此可以说,四层次的评估正是基于胜任力的完整冰山模型的一个具有动态变化性质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其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及时将分析结果和建议反馈给培训项目的有关人员,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六、结束语
传统的冰山模型有效但不全面,必须代之以本文提出的完整冰山模型。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决不能把个体特征作为唯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作为理论指导的模型应尽力做到全面而深刻,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小环境”起大作用,它能使原本属于个体隐性的素质成为显性,使得本不易表现和测量的部分变为可表现和测量。
参考文献:
[1] Spencer L.M,Spencer petence at work: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 ork:John Wiley&Sons,Inc.1993.
[2] David C.McCl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 14.
[3] 俞继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基于胜任特性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4] 王建国、龚恺.开放交叉融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程及思考[J].城市建筑,2011(03).
[关键词]老子;道;无为;人;和
[中图分类号]B22;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2-0004-04
首先?熏要说明的是:将老子加上个书名号《》,以示老子其人和《老子》之书的分别,是为学界所共识。其二,《老子》是老子学的经典,不是宗教之经。因为,书中的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更不是道教的始祖。任继愈先生曾指出:“学术界长期流行一种见解,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授关系。……”[1]笔者赞同此见解。《老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经典,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方法,它创建了“无为”和“贵柔”的辩证法体系,为中华民族思维方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老子》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对治国为政、科学发现、社会管理、开拓创新、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其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是其方法论的一项具体体现。因此,本文议题只限于就《老子》书中某些思想略作论之,以就教学界。
一、《老子》对人在宇宙中的定位胜于西方哲学
《老子》书中对“人”“民”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其别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给予了确切的规定。在第二十五章中,就明确的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王弼本中均作“王”,但其注是按“人”注解的:“天地之性人为贵,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亦大也。”这是为学界所共识的注解。老子把“人”与“道、天、地”并列提出,认为“人”与“道、天、地”一样,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在中外哲学发展史上是少有的,其意义也是重大的。古希腊虽然有思想家提出“人是万物尺度”的论断,但是,他们所说的人是孤立于宇宙之外的,以致认为“人”的问题,在哲学中可以不谈;形而上学或知识论,才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中世纪是注重上帝之学,人无独立地位、无独立人格的,是负有原罪之人。在黑格尔哲学中,对人和人的本质问题虽然进行了合理的论述,但是,人在其哲学体系中,仅仅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中的体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经过“逻辑学”、“自然哲学”阶段之后,在进入主观精神、即“精神哲学”中才出现关于人的问题。其实,这种“人论”与古希腊的人论一样,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宇宙、万物,乃至“道、天、地”都是相对人的存在而言,没有人的存在,就无从论天说地。因此说,老子提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在哲学发展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老子》对人在宇宙中的定位,说明“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的首要之点,就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要予以尊重,要予以作为人的应有地位和尊严的要求而待之。不过《老子》对人在宇宙中的定位,理论上涉及人与道、天、地间的关系问题,需要作些说明:
第一“以人为本”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中的重要之点。人在宇宙中的存在和发展,首先涉及“人”与“天道”的关系。“天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最高范畴,是老子宇宙观或世界观的概述。“天道”是自然的,没有意志的,而“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是万物的本体。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老子本身没有明确地深说,因而后来研究者出现了“道无论”、“道有论”和“有无统一论”(或称道统论)。对此不是本文所要作辨的。但从《老子》有关论述看,应从当今的哲学学科分析,可以对“道”作哲学本体论的范畴理解。《老子》的首章就明确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第二十六章还说,“道者,万物之奥”。这都表明“道”是万物的本体,这个本体自身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和演进变化中的,其发展变化又是有规律的。天道既是自然、社会遵循的原则,更是人必须顺从和遵循的原则。人作为域中四大之一,首先要不断认识和掌握“天道”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提高顺从和遵循天道的自觉性;其次,人要在遵循天道的基础上,充分实现自身的独特性、自主性。人作为域中四大之一,就表明人具有不同于天、地的独特性、自主性和主动性。人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天道”的发展。否则就成为一般动物了。老子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确定为“四大”之一,就深深体现了其辩证思维的哲学特性,是对人和人的本质学说的重大贡献。
第二,“人”作为域中的“四大”之一,要处理好“人法地”的本质关系。如果说,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遵循日月星辰、四季运行的天道,这里的“地”应该是指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自然是物质性的,不是“道法自然”的“自然”。从《老子》反映的政治诉求,主张“小国寡民”及其以广大小自耕农为社会基础等方面看,“人法地”就是要求人必须遵循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的规律,不要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的规律性。或者说,人与生存的自然环境要和睦相处,人要有生态文明的意识和具体的践行作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以和谐为主要原则,因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外部条件。因此说,“人法地”深刻揭示了人和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本质和生命要求,说明了人与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这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其他性质的管理,不要孤立地只看到人、看到被管理者,还要着眼于他们和他们生存环境的关系,是否有利于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持续而为的良好环境,为政者或管理者不要过多的干扰,要一定根据“人法地”的原则构筑起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三,在“人法地,地法天”中必然蕴含着人与人相互间的本质关系。在《老子》中既讲了“圣人”和“善人”,也讲了“俗人”、“众人”和“愚人”。在这些不同人间的相互关系,也应以“道”的精神而待之。按照“道”的“自然”和“无为”原则要求,对“圣人”统治者或管理者而言,要多些“无为”,少加干扰;对“众人”、“俗人”乃至“愚人”而言,要多些“自然”。这样就能构筑起不同人们之间的自由自主的和谐关系,从而就实现了“人、地、天、道”相融合的和谐整体。
二、《老子》书中要求“以百姓心为心”的重大意义
《老子》第四十九章中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里的含义既丰富,又深刻。含义的内容具有多方面和多层次。其主旨是讲统治者信任百姓,百姓也信任他。在圣人的统治下,百姓生活的很幸福、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无为”,使老百姓保持混沌的淳朴状态。我们从这里可以引申:“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的又一点,就是管理者要对被管理者予以诚信,对被管理者要信得过,放的开,使其无所顾及去工作,发挥其主动性,从而形成和谐的氛围,即所谓“歙歙焉”的环境。但是,如何才能很好地做到呢?
首先,要坚持和践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原则。“圣人”无常“心”并不是说“圣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意志,而是说“圣人”的主见和意见不能脱离百姓的心愿,而且必须包含有百姓的心愿和要求。《老子》提出这个原则,是针对当时统治者不顾民生的要求,专断霸道的称雄称霸而提出的。因而,老子主张要由英明的“圣人”来替代当时的统治者。因为“圣人”的意愿和主旨来自百姓,百姓的意愿和要求是圣人意志的基础。由此看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的首要之点,就是要了解、分析和采纳被管理者的心愿及要求。这是实现最佳管理成就的根本要求。从现代企业管理看,《老子》的这个原则有两点重要的启示:
第一,领导者要有自知之明。当代许多企业领导者虽然博学多才,是“圣人”型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洞察一切,一贯正确的领导者是不存在的。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需求、生产竞争、原材料、能源的供应、设备更新、生态平衡等等,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企业领导者身居高位,必须虚心听取专家和一线职工的意见,才能防止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因为企业领导者必然有大量日常工作需要处理,不可能对各种决策事项进行系统分析,对一线生产和经营中的矛盾情况了解的不可能具体,而这些正是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的专长。因此,领导要善于听取、采纳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的意见和诉求,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理解和践行了“以百姓心为心”的原则精神,就必然会形成和谐格局。
第二,心理效应。在现代企业管理和决策中,心理效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圣人心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精神,移植于管理思想中,就蕴含着心理效应的问题。我们知道,在现代管理中追踪决策是常有的事,因而其心理效应更为强烈。因为追踪决策是在原有决策已经实施而现在又要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必然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响;积极的反响和消极反映会同时发生,以至二者矛盾的演变而危及全局的治理。因此,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以便使追踪决策不受内外部人心浮动的干扰,保证企业决策行动科学化。这种情况,可否说就是“以百姓心为心”原则精神的一种反映。请学人对此拙见予以评析,不多赘述。
其次,在《老子》看来,“圣人”具有博大的包容心,他能够包容天下一切善与不善、信与不信的人与事物。所谓“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结果既“德善”,又“德信”。“以人为本”的管理者,要具有博大的胸怀,既能容忍接受积极性的建言和赞誉,又能容忍听取消极性的断言和批评,而且对于一个好的管理者来说,能够容忍后者更为重要。我们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圣人”具有博大包容心的原则精神,可以理解为包括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内的一切管理者及其机构,要具有民主作风。民主的含义自然包括领导者在决策前和决策中必须倾听各种意见,包括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职能部门的意见、广大一线职工群众的意见,特别是要善于听取反对的意见,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就更为重要。对科技人员的意见,要虚心、耐心、诚心地听取,不要轻意拒之;对职能部门和一线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更要认真听取,加以重视。因为,他们既是参与决策的重要力量,更是实施决策的主体,没有广大职工群众(包括提反对意见的职工群众在内)的实践,再好的决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总之,在决策之前,领导者要让各方面人员的各种意见充分发表出来,经过争鸣和研讨,形成万众一心,以保证决策的实现,即达到“德善”、“德信”的结果。“圣人”的博大包容心,体现在治理国家中,就是实行一种民主政治。
再次,从“以百姓心为心”思想的内在要求看,就是“爱民治国”。圣人对百姓的爱,要像对待婴儿那样的呵护,以使百姓听圣人的言教。这样就能达到天下之人均具有和谐的心情,即所谓“歙歙为天下浑其心”。老子“爱民治国”思想,在第十章中就明确提出了。“爱民”及“治国”是老子无为的政治观体现。在第五十七章中就进一步讲明了如何“爱民治国”的问题,即“以正治国”,这里的“正”就是“无为”。其中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的根据,就在于:“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有害于社会,有害于民的。必须“以正治国”,实现爱民。也就是说,真正的爱民,就是像“圣人”所指出的,要让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如此才是“国治”,才是“以百姓心为心”。对此原则精神,若从“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而言,首先对被管理者要有爱心,不要予以过多限制;其次,对各种管理规则的制定,要以被管理者的尊严和自主性不受分毫的损害为底线。这一思想原则对现代政治管理、经济管理、思想文化管理,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老子》“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和”
在《老子》书中直接以“和”表明其“道”者,共有八九次,综合而论,关于“和”的思想,拟从三个主要之点作些说明:
首先,在老子看来,“和”是“道”在宇宙万物及人事中体现的一种常态。“和”是宇宙万物及人事不断发展的内在趋势,也是宇宙万物、社会历史及人事日新月异的根基。老子认为“道”本身就是“和”,而“无为”就是“和”的最好体现。所谓“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五十五章)”。这里说明了平和无欲的重要作用。故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就是说“和”是宇宙万物及社会人事的常态。人们认识到了这个规律性的常态,就可以进而明道。
其次,老子依据其特有的辩证思维方法论原则,认为“和”的根据是“不和”,是矛盾演变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里“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因而就出现“生”、“成”、“形”、“倾”、“和”、“随”等必然结果。音和声,古人用之是有区别的,简单的发音叫“声”,“声”的组合,成为有节拍的音乐,称之为“音”。所谓“八音协和”、“和而不同”,都是以音乐为例,说明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而且,这种相反相成的关系是永恒不变的,是宇宙万物及人事的常态。所以,在第十八章中明确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特别是在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同样提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塵。”的警句。任继愈先生认为,这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这就是说,“和”同“无为”均是“道”本身属性的体现。从而就深刻说明,“道”本身是和谐的,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宇宙万物及社会与人和事,之所以在杂乱的多种关系中能和谐共存,其根本原因在于“德道”。因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崇“道”,而“和”就会永存。
再次,老子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的核心原则,就是尊道而贵和。人是“域中四大之一”,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道、天、地保持“和”的关系。对此,已在本文第一部作了简述。在此应对以人为本的“本”予以论之,在保持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要同时保持个人的身与心的和谐关系,使之具有良好的平衡状态。或者说,每个社会成员的身心关系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体”,这个“主体”必须建立在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身心和谐之上,才能充分发挥出主体的历史作用,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身心和谐与平衡,是人之“本”。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就要真诚的为了这个“本”,满足其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生态需求和精神需求,使其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首先,要营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具有“同意”、“同欲”、“互利”、“合作”、“共赢”的心态,从而实现“和为贵”的格局。常言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其次,要使被管理者身心和谐,这在《老子》中也多有论述。如在第十三章中,教人认识到荣誉、地位也是身外之物,不值得羡慕,也不值得追求,要有平和的心态,保持淡泊的良好心情。又如第十章中,老子在教人如何守道、修德问题时,强调必须专心致志,排除一切幻想和杂念,保持自然无为的平和心态。特别是在第八十一章中,比较全面地教人如何做人的本性所求的品格和心情。所有这些教诲,对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交响乐赏析;大学选修教育;综合素质;西方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音乐是最崇高的艺术,古已有之,也是儒学六艺中的重要才能之一。而交响乐作为音乐王国的统帅,是音乐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作曲家的感情,诠释着作曲家的人生哲学,也是当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当今各所大学在本校的选修课中都开设了交响乐赏析,以期满足新时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交响乐赏析在大学选修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交响乐简介
交响乐是指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又叫管弦乐。它有以下特征:首先,都是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其次,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再者,交响音乐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交响乐赏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选择阶段、了解阶段、聆听阶段和总结阶段。选择阶段是指在欣赏交响乐作品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选择那些结构简单旋律优美的作品,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再适当提高所选作品的难度。了解阶段是指对所选择交响乐作品做详细的了解,包括对作曲家和作品的了解,这有助于对所选作品的聆听。聆听阶段是指对所选交响乐的赏析过程,这里要求聆听者要有意识地去倾听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就是指交响乐在演奏过程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总结阶段是指欣赏者在了解作品、倾听作品后,最终达到的对乐曲的领会和认识程度。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对选修教育认识的现状
1.所开设的选修课种类虽然很多,但范围却相当狭窄。选修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一直处于不十分完备的状态,不少大学生都反映,目前高校选修课的设置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选课时,只能被动地跟着学校选修教育计划走,而不能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即使能报上选修名,往往会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造成最后被迫放弃。
2.当前,大学生对选修教育认识不足,在选修课的选择上趋于单一化。因为就业竞争的压力,一些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上,热衷于选修与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课程,比如经济管理、第二外语等都很受学生欢迎,而政治、哲学、音乐等则备受冷落。还有的部分学生为了获得高学分,选修一些学时相对短、学分相对高、内容相对简单的课程。
三、在现代高校教育中,交响乐赏析课促进了大学选修教育的发展
曾经有一位大学生问一位著名的华裔科学家;中国能不能向世界贡献“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位科学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中国过去、现在和近期不能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他特别强调中国忽视对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是无法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而有关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和哈佛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表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但在毕业二十年后,在其岗位上的升职情况却赶不上耶鲁和哈佛,经研究后发现,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在人文、艺术修养方面不如后两所学校。这些都充分证明,艺术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而交响乐作为音乐艺术的统帅,在大学生教育中,必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交响乐赏析课,为大学选修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我国大学选修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大学选修制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史,由于选修制体现了教学上的灵活性,适应了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因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很多高校都把进一步完善选修制作为了大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在选修课科目和内容的设定上,突破了传统的实用性标准和出发点,加强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教育和培养,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全能型人才。而交响乐赏析课的开设,很好的诠释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为国家大学的选修教育注入了新的能量。
2.交响乐以其特有的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促进了大学生视觉器官、发声器官、听觉器官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交响乐是音乐艺术之王,其独特的演奏形式(即多种管弦乐器的合奏)和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特点),使学习和聆听者——大学生受到无法想象的心灵撞击,促进了其听觉器官和大脑等的正常发育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
3.大学生在选修交响乐赏析课,聆听交响乐过程中,通过起伏不断的节奏,可以自由想象交响乐表达的情景和思想,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出其创造性思维。交响乐的创作,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作曲者内心思想的一种非物化的表现形式,是作者精神上的产物。大学生在进行交响乐赏析时,它作为一种非语义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发展空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在一定基础上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大学生在聆听这段乐曲时,能让其感受到一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对此,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英雄的呼唤”,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对当时历史的“颂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段交响乐有不同的聆听感受,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和灵感也是不同的,这是个体差异性的表现,但也是个体想象能力丰富的表现。
4.大学生通过对交响乐作品表现手段、交响乐形象和乐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尤其对理科大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专业学习不可缺少的。而对交响乐赏析课的选修,在不知不觉中,能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这将大大有助于其专业课的学习,同时也能有助于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5.大学生对交响乐赏析课的选修,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交响乐赏析课,是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小窗口。交响乐是被公认的一种最具精神化、抽象化的乐器表现形式,它以反映社会现实为目的,表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作者或者一批人的心声,是西方文化的精髓,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大学生在聆听交响乐的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古老文化的魅力,学习到西方文化的精髓。
6.大学生选修交响乐赏析课,有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团队精神最初源于企业,是企业为完成某个个人不能单独完成的任务而提出来的合作共赢的工作模式。现实的经济发展也证明,一个企业只有具有了浓厚的团队精神和意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使企业处于整体和谐的发展状态中。而交响乐独特的演奏模式,正是团队良好协作的表现。交响乐赏析课,是通过交响乐队,或者叫管弦乐队来实现的,这种演奏形式不是一个演奏者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的合作,且必须是和谐合作,才能创造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大学生通过对交响乐赏析课的选修,能促进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这将有助于将来大学生走向社会和就业。
四、结束语
交响乐赏析课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大学选修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怀生,王旬.浅议音乐教育与审美素质的培养[J].音乐探索,2001(1).
[2]薛金炎.交响乐世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王放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体裁的美学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7)
[4]潘珅.简述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