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藁城市农业科技园以绿色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种植为载体,通过新技术的孵化与示范辅射,建立起“科技园-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带动了藁城市绿色蔬菜的产业化发展。该园区的企业化经营运作,架起农业技术依托厂商通达农村、农户的桥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藁城市;农业科技园;技术创新与推广;绿色蔬菜;产业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87-02
1 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发展概况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由藁城市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筹资建立、企业化经营运作、以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创新与推广为宗旨的一个农业科技园。科技园总面积10500亩,其中核心区500亩,示范区1万亩,辐射区50多万亩。到目前为止,科技园累计投资达2000多万元,拥有技术人员和园区工人26人,设有名特新蔬菜品种试验区、无公害设施蔬菜高效生产展示区、工厂化育苗区、科研培训中心等8大功能区,是河北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和省级科普基地,2008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单位。
科技园建于1998年,前身是藁城市农业局良种示范场,具有一定的良种试验、示范经验和技术基础。该园以促进绿色蔬菜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引进100多个名特蔬菜新品种,研发十余项蔬菜种植新技术,按照“一定二约三健全”的模式建立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村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网络,架起绿色蔬菜生产新技术通往农户的桥梁。在科技园的带动和示范下,2008年藁城市蔬菜产值占藁城市种植业总产值的60%。绿色蔬菜产业成为藁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
2 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功能表现
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推动作用。科技园带动藁城市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蔬菜生产新技术孵化功能,二是蔬菜生产新技术示范辅射功能,两种功能的衔接形成蔬菜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
2.1 蔬菜生产新技术孵化功能
科技园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的生产资源条件,从国内外科研单位、种子公司引进100多个新品种以及温湿度控制、生态栽培等多项新技术,经过试用筛选等一系列再开发过程,使之本地化、商品化,并在应用中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从而使之在本地区得以推广。
2.2 蔬菜生产新技术示范辐射功能
科技园主要通过技术成果示范展示来实现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通过技术的推广,不但可以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还可以优化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3 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
科技园作为一家企业性质的农业技术组织,通过带动周边地区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现经济效益。科技园以新品种引进试种、新技术研发推广为基础,建立了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农户后顾之忧为目的,建立了绿色蔬菜产销体系;以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为目的,建立了新技术研发推广体系;通过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生产,以三方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了“科技园+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体系。如图1所示。
3.1 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机制
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抵御风险能力弱,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科技园组织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10余家,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借助合作社同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贯庄、落生村等蔬菜种植专业村,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作为新技术的提供者,科技园提供种苗培育,供应农资、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作为种植户的带头人,负责组织、联系种植户按技术质量标准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接收农户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向科技园反馈。科技园根据反馈情况对农户进行针对性专门辅导,协同合作社对蔬菜成品质量检测,统一组织销售,从而形成“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绿色蔬菜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化运作模式。
3.2 以新品种引进试种为基础,建立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
在蔬菜生产中,育苗是一项关键环节,严格的技术条件限制使之存在很大风险。提高育苗质量,保障种苗供应,既是农户的需求,更是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的需要。科技园购置了专业育种设备,建立年供苗能力5000万株的自动化育苗车间和智能化育苗温室,根据农户需求对筛选出的品种进行育苗,通过专业合作社将以较低的价格将种苗销售给农户,组织统一种植。高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保证了绿色蔬菜产业化生产的进行。
3.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绿色蔬菜产销体系
科技园将产品定位于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碧青”品牌商标,认证多种国家级绿色蔬菜品种,按照品牌化标准组织种植。为保证绿色蔬菜生产,科技园规定严格的种植技术标准并统一为农户编码,保证蔬菜生产质量。
为了顺畅外销,科技园同种植户签订风险和回收协议,建立了年收购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的物流配送中心,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检测回收蔬菜,合格的统一加工包装、冠以“碧青”商标,销往国内外鲜菜市场、国内大城市的超市、绿色蔬菜专营店、酒店、单位食堂等处。
3.4 以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为目的,建立新技术研发推广体系
科技园建设有560的组培科研中心,拥有多名中、高级农业技师。根据市场和潜在的需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技园自行开发出多项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并先后承担完成了省市科技部门的多项技术项目。
科技园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给农户,在解决种植的风险的前提下由农户自愿种植;同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技术传播站”,组建专家团队做长期指导和短期培训,并及时接收农户信息反馈、回应反馈并做跟踪技术指导;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培育“农民专家”实现技术辐射。通过专家团队辅导、“农民专家”的技术辐射以及多种媒体的技术宣传形式实现新技术的推广扩散。
4 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绩效评价
科技园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4.1 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科技园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发种植新技术,有力地推进了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在科技园的带动辐射下,当地建成多个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科技园的种苗销售收入每年可达150万元,蔬菜种植户年人均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实现经济利益上的共赢。
4.2 推广种植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科技园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开发与推广,科技园重点推广的十大蔬菜种植技术得到周边农户广泛认同和应用。仅其中的“节水一体化”技术,就可以节约灌溉用电量55-60%、综合劳力90%,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蔬菜产品品质。
4.3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民
科技园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民田间学校,打破当地农业的传统格局,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机制,搭建科技与市场、企业、农户相连接的桥梁,使得农民的经营理念、管理意识、技术应用水平都得以提高。
4.4 形成产业化农业布局,扩大就业
在“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体系中,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物流公司共同建立起产供销一条龙的绿色蔬菜产业链,创造出新的职位需求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拓宽周边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
5 启示与建议
5.1 启示
(1)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引入私人资本,通过民营化途径做好惠农事业。农科技园的发展经验表明,农业技术的推广路径可以由强硬性的行政命令转变为私人资本作为示范点示范推广,这样既能有效实现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也为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进程起到推进和示范作用。
(2)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科技园和合作社通过经营活动,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标准化经营管理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为更好地配置农业资源,发展高新农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节能环保型农业是河北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河北省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先对偏低,但同时又是京津生态资源输出地。为长远发展计,发展节能环保型农业尤为重要。科技园研发推广的节能环保型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经济效益,为河北省农业长远发展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5.2 建议
(1)鼓励私人资本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结构。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宜鼓励私人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通过信贷、贴息等多种途径在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测手段、风险保障等方面给与扶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长度。
(2)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各地宜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扶植农户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组建农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与市场的对接,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产业,在生产中很容易遭受风险。由于更高的成本投入,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存在着更大的风险。故而,发展农业保险事业,鼓励农民为作物和农业设施投保,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将会大大地降低不可预期事件对农业的破坏程度,减少农民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3,(8).
调研报告
为助推落实县委关于“提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战略部署,按照县政协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13日至15日,县政协组织农业界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蔡旗、昌宁等8个镇和天祝、榆中2个县,围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和观摩学习,并召开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季度协商座谈会。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协商互动交流,把脉问诊、研判分析,博采众议、建言献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我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环沙,光照强、降水少、积温高,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多,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特别适宜冬春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夏秋露地瓜菜生长,是西北乃至全国发展优质蔬菜生产最佳区域之一。此外,我县地处西北内陆,无工矿企业,水体、土壤、空气等农业生产环境清洁无污染,农区畜牧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病虫危害轻且宜防控,与周边的**、**、**、**等地相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风水宝地”。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蔬菜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加,“绿色消费”形成共识,市场容量不断加大。同时,我县生产的温室拱棚和夏秋露地蔬菜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期适逢南方蔬菜淡季,外销市场空间较大。经香港客商分析,按广州、香港的市场需求量,我县蔬菜规模可达到2万亩以上,绿色有机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效益明显。有机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平均高出4-5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与传统大田经济作物相比,有明显的价格和效益优势。如苏武供港蔬菜,年产四茬菜心,亩均产量1800公斤,亩均纯收入3125元,是葵花的近3倍;昌宁华建供港蔬菜,香菜亩均纯收入1.5万元、金丝王1.2万元;蔡旗月牙露地蔬菜,西兰花亩均纯收入3000元、娃娃菜5000元;薛百更名芦芛,亩均纯收入6000元;双茨科中路高辣朝天椒,亩均纯收入4000元;大坝王谋黄秋葵,亩均纯收入4000元;重兴上案拱棚蔬菜,棚均单茬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加之日光温室人参果、西红柿、沙葱等效益十分可观,扎子沟温室人参果达到每棚15万元,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大有可为。
——政策机遇良好。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规模化生产、贮藏保鲜、市场建设、技术培训服务进行资金扶持。市、县把绿色优质蔬菜生产作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品牌打造、基地建设、园区示范、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为我县绿色有机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我们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产业现状
一是生产规模有突破。2019年全县稳定形成以人参果、西红柿、西甜瓜、沙葱、甜美南瓜、辣椒、叶菜等为主的瓜菜总面积达到16.4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瓜菜4.78万亩、辣椒1.17万亩、西葫芦4000亩、叶菜类2600亩、供港蔬菜5800万亩,瓜菜产量38万吨,实现总产值9.48亿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打造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100亩,建成蔡旗官沟村韭黄等7个县级产业园和昌宁华建村绿色蔬菜示范点等21个镇级示范点。
二是种植模式有突破。大力推广“露地—拱棚—温室”等绿色有机蔬菜栽培模式,日光温室示范推广秋冬茬、冬春茬、越冬一大茬、一年多茬等种植模式,建成坝区茄果类、沙葱,环河片小乳瓜、西葫芦温室特色产区,初步形成蔡旗、重兴、昌宁三雷、薛百、苏武、大滩、双茨科等精细蔬菜产业带和温室拱棚大田错峰上市、四季供应的规模效应,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品质升级”的周年生产目标。
三是产品认证有突破。制定颁布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40项,累计认定“三品一标”57个,其中绿色食品29个、有机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总面积达48.64万亩,注册“”“漠上花”“翠玉”等蔬菜品牌。2018年民勤沙葱、蔡旗管沟韭黄、薛百更名芦笋、双茨科人参果、苏武叶菜等企业(合作社)荣获首批“中国小产区产品试验示范基地”称号。“民清源”特色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民勤成为甘肃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蔬菜产业大县”,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四是市场营销有突破。瞄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高端市场,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产销模式,走出去搞好市场对接,宣传推销民勤有机蔬菜品牌,与阿里巴巴、京东、兄弟供应链等知名电商平合打造民勤电商模式,成功举办瓜菜全网发售活动,加快瓜菜线上线下销售。建成蔬菜保鲜库25家,总贮藏能力达到15万吨。培育腾盛、生平公司等蔬菜龙头企业
家,组建金惠农瓜菜、长炼沙葱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165家,培育发展日光温室、大田蔬菜家庭农场6家。
五是服务保障有突破。县委、县政府把“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制定落实奖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亿元,有力支持瓜菜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储藏保鲜和市场体系建设。县政府还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技术合作,成立吴明株院士工作站,拟建综合试验站和民勤瓜菜研究所,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突出问题
(一)产业推进落实机制不够得力。一是宣传引导服务不得力。有关部门未能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对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市场前景、对比效益、技术路线等方面缺乏深入广泛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普遍对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概念模糊,对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和坚定信心,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二是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布局比较分散,存在种植不集中、连片规模小等问题,规模化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存在种植结构简单、品种单一、镇村类同的问题,品种种植规模与市场供需不平衡,缺乏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三是推进落实机制不健全。目前全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正处于半坡起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县级层面整体发展规划不明确,镇和职能部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不明细,县、镇、村专门机构和目标责任不到位,组织指导、联系包抓、限时推进、奖惩扶持、责任考评等机制尚不完善,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推进措施不够得力。
(二)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有的蔬菜示范园区水、电、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滞后;部分镇受资金困扰储藏保鲜库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按时投入运行;部分日光温室标准不高,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卷帘机、棉被等设备配套不足,改造维护费用巨大。二是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合理解决。蔡旗镇引进的一家蔬菜企业因不能解决建设用地而不得不将储藏保鲜库建在了相邻的永昌县;昌宁镇引进的蔬菜企业金从玉公司也因无法协调解决建设用地而不能就地建设蔬菜加工厂和储藏保鲜设施。三是基地土壤盐渍化严重。如苏武供港蔬菜产业园,全部使用喷灌节水设施,
造成土壤表层盐碱不能下渗,积盐严重,出现蔬菜死苗、轮作倒茬困难、土壤耕性变差、病虫害难防、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持续长远发展。四是种苗供应能力不足。蔬菜专业化育苗基地和季节性育苗温室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各产业园无力自建育苗基地,蔬菜规模化发展的种苗供应能力不足,大量种苗缺口从武威、金昌、张掖等地外调,种苗成本大且良莠不齐。
(三)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短缺严重。一是投资扶持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但总的顶层设计还不完善,投入资金十分有限,奖补政策落实不够及时到位,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由于人工锄草采摘、有机认证、土地流转、耕地整理、种苗、水电、生物杀虫等各种费用开支较大,蔬菜种植投入高且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一旦市场疲软或遭遇自然灾害,种植户很难收回成本。三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蔬菜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明显不足,品种、技术和人才储备不够,高标准示范园区数量少、档次低,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社会资本投入相对不足,贷款融资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一是重点龙头企业匮乏。县域内缺乏加工、购销、储藏保鲜集于一体,牵引带动能力较强的蔬菜重点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有的企业在蔬菜加工运销环节因管理不善,导致成本加大、效益下滑,甚至亏本经营,长远发展难以为继。二是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有限。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
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服务方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三是蔬菜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县蔬菜以初级产品为主,企业重收购、保鲜、贮存,轻加工、包装、品牌,商品化处理包装率和精深加工率不足,“民清源”等集体商标影响力不高,“民勤蔬菜”品牌没能真正叫响叫亮,导致我县品质好的蔬菜没有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四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配套不到位,不能适应蔬菜大规模、高速度发展需求,难以发挥蔬菜供求调节和“淡吞旺吐”的功能。
(五)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人才短缺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蔬菜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有限。我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有技术力量年龄普遍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结构不合理,很难适应产业大规模发展需求。二是本土产业工人缺乏。蔬菜生产从集中采摘、统一包装到保鲜上市,时间短、用工量大、技术要求高。我县大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剩余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蔬菜生产技术及年龄偏大、报酬要求高,加之技术培训跟不上,产业基地的采摘、包装基本是外地人口,本地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造成企业在蔬菜采收旺季用工紧张。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蔬菜生产经营中还存在中间环节多、管理人才少、产品质量监控不到位、运行成本费用高等许多难题,有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抓管理、搞加工、促营销、拓市场的专业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四、发展建议
1、搞好规划布局,推进规模集约发展。一要科学规划。抓紧制定加快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各镇各部门年度实施方案,分区域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品种布局,避免镇村之间种植类同和无序竞争,持续扩大基地规模,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二要合理布局。区域布局上,环河区的昌宁、蔡旗、重兴要重点规模化发展;坝区的三雷、苏武、双茨科、东坝等镇要选择适宜村社适度发展,其它区域小面积试验示范,不要规模生产。品种布局上,对应深圳、广州、香港等市场需求,优先种植精细主体品种,如芥兰、学斗、菜心、红芥兰、银丝王等;适度种植大路品种,如甘蓝、西兰花、娃娃菜、胡萝卜等;探索种植其它品种,如香菜、芹菜等;低档蔬菜不宜种植。三要创新模式。种植模式上,扩大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示范推广大中小拱棚“春提前”、“秋延后”生产技术,延长蔬菜供应时间,提升均衡上市能力。生产组织模式上,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模式,通过企业流转土地,建立基地自主生产,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农户生产为主体,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发展。四要准确定位。以绿色蔬菜为主体,有机蔬菜做引领。加快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选定区域、确定品种、定实面积、严格标准,分区域开展有机蔬菜生产,实现优质优价,逐步引领民勤绿色有机蔬菜上档次、提效益。
2、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持续长远发展。一要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中资金、技术、人员,选择有条件的村社,重点建设一批蔬菜生产示范园区,从蔬菜标准园环境选择,到功能分区、田间配套、生产技术示范、合作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二要实施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严把种苗、用药、用肥、用水和销售五个关口,全程监控基地耕、种、管、收过程,形成“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三要加强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县级人参果育苗中心为龙头,在蔬菜生产重点镇村扶持建立商品化蔬菜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包装等过程全面实行标准化。
3、注重品牌打造,助推产品高效畅销。一要精心打造民勤蔬菜品牌。坚持“品牌就是利润空间,就是购买欲望”的理念,以“绿”为主,以“特”取胜,以“新”引人,有关部门组织专人或请专业人士,对民勤绿色蔬菜产业进行精准研判、品牌规划和商标设计,依托“民清源”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真正做精打响“民勤蔬菜”自己的品牌。鼓励引导蔬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登记和产地认定工作。二要积极推行“双单”产销模式。大力推行“订单+保单”产销模式,通过订单保销售、保单防风险,发展订单农业,推行蔬菜政策性价格保险和灾害保险,增强蔬菜种植抵御风险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要及时搞好信息。建立县级蔬菜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和蔬菜数据资源库,组建县级信息采集分析专家组,构建完善蔬菜信息监测、风险预警机制,跟踪国内外蔬菜发展信息,通过手机APP平台及时或提前蔬菜的生产、需求、预警、贸易、认证等信息,帮助菜农及时按市场需求合理布局、调整结构,规避盲目种植风险。四要走出去推介拓展市场。由政府牵头组织定期赴大城市开展联谊和产品推介活动,主动参与蔬菜展销对接会,开拓外部市场和高端市场。适时举办各种节会、赛事,邀请外地客商来民考察,大力发展“互联网+蔬菜”业务,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网上交易,提高民勤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蔬菜“种得好、产得出、销得快”。
4、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主体带动能力。一要培育做强产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带动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一批蔬菜骨干龙头企业,组建科技企业联盟,规范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合理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带动我县蔬菜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二要新建改建蔬菜交易市场。配套完善县级蔬菜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集中扶持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集散能力强的产地交易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保障蔬菜集散流通顺畅。三要加快建设冷链物流设施。以精细蔬菜产业带和重点示范园区为主,积极扶持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蔬菜恒温气调库,加强分级、包装、冷藏设施建设,发展保鲜、冷链运输,提高蔬菜的“旺吞淡吐”、均衡供应和避峰上市能力。四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建蔬菜基地道路、渠道、电力设施,规划建设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大力推广膜下沟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和自动化灌溉技术,提升蔬菜作业机械化水平。
23年前,农业部成立绿色食品办公室,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有了新的开端。
22年前,农业部颁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从此,我国绿色食品事业步入了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轨道。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至今日,我国绿色食品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创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产业,打造出了一个代表我国优质安全农产品发展水平的精品品牌。绿色食品推行的生产与管理模式,倡导的消费理念,树立的品牌形象,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短短25年,绿色食品事业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塑造新产业
近些年,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绿色食品逐步形成了以品牌为引领,基地建设、产品生产、市场流通为链接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水平不断提高。
产品结构日趋完备。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包括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料类产品等四大类57个小类,覆盖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其中,大米占全国总产量的10%,小麦粉占4.3%,蔬菜占1.8%,水果占9.1%,茶叶占10.5%。
企业结构不断优化。依托品牌,绿色食品产业现已聚集了国内一大批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骨干企业,其中有近300家企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00多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占3.3%和15.3%以上。同时,农民合作社逐步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体之一。2014年, 全国共有2291家农民合作社发展4411个绿色食品产品,分别占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总数的 26.3%和20.9%。
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在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专用生产资料开发和专业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国已建成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635个,面积达到1.6亿亩,生产总量5717.6万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已发展到80家,产品近200个,涉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5大类。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已建立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来自境内外20多家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或以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为准入条件,或开设绿色食品专区、专柜,不断推动了绿色食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25年来,绿色食品的社会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影响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了农产品和食品工业发展水平。
树精品品牌
经过25年的努力,绿色食品已成为一个政府主导的公共品牌,具有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知名品牌和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
品牌认知度和公信度不断提升。据市场调查,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已超过 70%,绿色食品标志已成为我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标志之一,成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绿色食品标准严格,产品质量过硬,包装精美,标志管理规范,品牌形象鲜明突出,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信赖。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02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4.3%,2014年达到99.5%。
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在绿色食品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全国6000多家企业实施了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模式,提升了社会形象;6500多个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向安全、优质方向转型和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1290多万个农户参与了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每年直接增收6.5亿元。绿色食品品牌促进了产品升级转型,推动了企业营销方式和市场升级转换,实现了优质优价。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绿色食品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10-30%,80%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增效。
品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突破了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带动了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入世以后,一大批绿色食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累计出口创汇超过260亿美元,绿色食品商标的国际注册,保护了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在香港、日本、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绿色食品境外认证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国际影响。目前,已有来自法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9家企业的2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认证产品产量达180万吨。
25年来,通过宣传绿色食品品牌,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面向全社会普及和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强化了科学、安全、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通过创立和发展绿色食品品牌,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了农产品精品形象,带动了我国农业品牌战略不断深入实施。
创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绿色食品立足国情,结合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际,创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是标准化生产模式。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实施“环境有监测、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的标准化生产。二是认证管理模式。依据技术标准开展质量认证,通过质量认证落实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志管理打造品牌形象。三是品牌化经营模式。发挥市场传导机制作用,以品牌引领消费,培育市场,拉动生产,促进增效。四是产业化发展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企业,组织农户参与基地建设,放大品牌效应。
实践证明,绿色食品创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为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我国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挥了先导作用。
构标准体系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有双向影响的关系,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而想要实现低碳经济,又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产业发展是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就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制约性越来越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不能再延续发达国家的做法,需要在调整升级中实现“发展+治理”的路径,以可持续发展为要求,以低碳经济理念为导向,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低碳经济发展约束条件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发展目标。
1.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三低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综合,是社会经济从高碳能源时代转向低碳能源时代的一种经济演化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要在产业结构优化中贯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下也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1低碳经济导向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之间的梯次转换以及产业之间的比例转换,即在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之上,以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主导,不断改进产业之间的比例。但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没有考虑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在发展中忽视了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忽视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消费模式,以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并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低碳经济是以“三低”、“三高”为基础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效利用能源,开发低碳产品,实现全球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的实质要求以“三高”、“三低”为准则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
1.2产业结构决定低碳经济的实现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步伐,生产运作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源,且物质资源的需求远大于资源的再生能力;另外,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多,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的推进,使得产业结构转型越来越急迫,逐渐从资源密集型转向现代化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逐渐降低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资源环境是正向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然手段,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与否。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各产业要大力降低碳排放的强度,又要求加大低碳产业的发展,限制高碳产业的比重和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2.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能源结构优化的必然手段,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对一些高碳产品的需求仍然很大,如电力产业、水泥产业等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在保持基础性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能源资源的利用程度,降低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2.1引导产业方向,实现低碳化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总目标是在资源环境平衡的基础上,利用产业经济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生态型、节约型、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我国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必经之路是发展低碳经济,以低碳视角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转变我国第一产业碳汇转化率、加强我国第二产业技术创新率、增加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拓展我国产业发展空间,全面贯彻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发展,实现我国低碳化产业发展。如,我国资源开发行业中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工作,升级资源行业的准入条件,推广资源行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资源行业的回采率,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有效性保护。
2.2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化能源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我国一场现代经济革命,是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实现清洁化能源发展可从以下四方面如手:第一,加速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比重,实现我国低碳能源产业;第二,加强投资政策对产业能源结构的扶持,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变,降低煤炭能源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多途径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现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满足未来能源需求,实现能源安全利用;第三,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模式是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相互转换的模式,是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模式;可再生资源产业是指通过对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对其进行改造加工后制造而成的新型市场产品;第四,促进传统能源的集约开发,提升能源利用的有效性。如,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建设应合理开采利用能源,减少能源开费,合理配置传统能源,实现传统能源的集约开发。
2.3推广低碳技术,充分使用能源
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化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化工业能源单位能耗,以产业减排方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然而,我国能源强度与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基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我国能源强度。从我国部门能源结构来看,工业能源利用虽然有所下降,但短期内仍然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费主体,建筑业和交通业则成为我国能源消费最快的消费增长主体。提升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需要逐渐淘汰能耗高的产业,逐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实现我国高能耗产业向生态环保产业转型。调整优化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以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增强低碳产业发展动力,以低碳技术带动低碳产业升级;以低碳技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生产,实现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创新新能源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原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和应用新能源才能实现生产生活领域内能源的应用结构转换,逐渐从高污染、高排放转向低污染、低排放。而低碳技术的开发创新,需要依托于先进的科研主体,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企业、市场、研发”多方组织联合,以低碳经济关键技术为攻坚关键点,长远规划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新型高新低碳产业。
2.4发展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发展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由低碳化的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高碳体系和高碳产业,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创新我国产业链,打造低碳化的产业链;第二,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逐渐替代传统的高碳产业,降低产业能源消耗。提升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需要逐渐淘汰能耗高的产业,逐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实现我国高能耗产业向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即以低碳技术淘汰高碳落后技术,利用生产规模效应以及产业集聚效应控制产业能耗,降低产业成本,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产业,打造生态型工业园;第三,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实现我国产业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由低碳化的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高碳体系和高碳产业,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要坚定不移地实现低碳产业发展,推进高碳产业不断转型,培育新型低碳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5培育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化模式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逐渐转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培育产业发展创新力,扶持产业先进生产力发展,淘汰产业落后生产力,控制低水平投资建设,防止盲目投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化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能源利用率,控制产业单位能耗,加大淘汰落后企业污染技术,以高标准的污染排放强度要求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转型,逐渐走向内涵式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提升经济发展内源性能力,逐渐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重化工等高碳产业的比重,缩短高碳产业的产业链条,逐渐实现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低碳经济的实现也将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清洁生产的转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转变,以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助推产业能源低排放、零排放生产实现,综合利用多途径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加大力度培育高新生产技术、高新节能技术和高新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以科技创新为内动力,逐渐优化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降低产业废弃物的排放。社会经济的绿色化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能源的生产实现,最终促使低碳经济的实现,推动低碳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低碳绿色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引导产业方向,实现低碳化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化能源、推广低碳技术,充分使用能源、发展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培育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化模式等路径入手,大力发展我国低碳经济,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能源发展战略[J].中国矿业,2010(2)
[2]刘再起.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3(3)
【关键词】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食品的安全、卫生与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密切相关。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健康、营养的食品,代表着食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成为人们未来消费的主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但在宏观管理、政策扶持、科技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不足。因此,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在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研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果
(一)总量及规模稳步扩大
近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总数、产品总数、总产量、年销售额以及产地监测面积五项指标中,2000—2011年,这五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9%、18.8%、23.9%、27.2% 和21.6%(见表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总量及规模稳步扩大,逐步向支柱产业迈进。
(二)综合效益日益提高
绿色食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明显,售价比普通农产品平均高出20%~30%,部分产品高出1倍以上,80%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增效,并带动农户增收20%~30%。2010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分别为6210.7元和1100元,而2011年这两项指标分别增长到7590.7元和1669.8元,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从17.7%提高到22.0%。绿色食品收入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体现在农业内部各部门的比例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两个方面。随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黑龙江省的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绿色加工业的比例趋向更为合理;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有利于优势绿色食品的发展,增强区域比较竞争优势,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基地生产格局。如以五常为中心的绿色水稻产业带,以呼兰为中心的绿色奶牛产业带和以大兴安岭为中心的山特产品产业带等都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秀成果。
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引起土地有机质下降甚至板结,导致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注重对产地环境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监控。通过对以上两个环节的严格监控,能够有效防止土地和农作物被污染,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推动了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
由于政府对绿色食品的开发缺乏宏观调控及科学规划,导致企业布局盲目,产业结构趋同,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市场和品牌开发滞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不够,导致对绿色食品认证、生产及销售过程的监管出现各自为政、监管脱节的局面,难以形成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另外还表现在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尽管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生产的专项扶持资金在逐年增长,但与山东、河南、江苏等农业大省的扶持力度相比,仍有差距。政府对中小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缺乏明确规定,且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同时,黑龙江省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能力差的现实问题。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但就目前的实施效果而言,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还难以达到现实的需求。
(二)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
从整体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以要素、资源消耗为主的增长模式。对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市场上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比重过高,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较低(如表2所示)。其中,技术人员的增长率要小于投资额度和职工人数的增长率,且技术人员在职工人数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可见,现阶段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一般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科技进步因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小。
(三)品牌杂乱与知名品牌少
尽管黑龙江省已经拥有“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多个知名度较高的绿色食品品牌,但在品牌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重生产轻市场、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品轻品牌的理念和做法导致许多企业在品牌认证后,缺乏对品牌培育的高度重视,因此品牌建设大多只停留在标志层面,而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营销,无法形成自己忠实的消费群体,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品牌多而杂,知名品牌少。目前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的注册商标近1000个,一品多牌的现象大量存在,且规模小的企业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企业占有较多的优质资源,但往往定位于中低端产品,市场影响力不足,难于开拓区域以外的市场。在市场监管方面,由于执法不严、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超范围使用、超期使用、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的现象较为普遍,这都造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市场公信力的下降。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与政策支持
通过产业政策促进市场发展,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资金支持,促进基地认证、农业补贴、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税收压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标的认证与使用,防止过量企业涌入、商标被滥用现象,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依法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保证绿色食品的品质并提高市场公信力;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特别是绿色食品的价格保持合理水平,使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
(二)增强科技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强化科技因素的助推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科研投入体系,强化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科技支持,着力提高单产产量,进而提高绿色食品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活动,定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及时掌握绿色食品的最新生产技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绿色食品中的比重,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就必须制定和实施区域品牌战略。一是整合、延伸品牌,通过吸引、整合弱小品牌,做大做强知名品牌,解决绿色食品的品牌多而杂的问题,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二是科学定位、设计品牌,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理念等方面,都要精心策划,科学设计。在满足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同时,突出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等生态环境优势。把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作为绿色食品品牌所承载的宗旨和使命,孕育到品牌策划之中。三是精心保护品牌,要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维护、提升品牌的质量,保持品牌的独特品质。四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推广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以及会展展销等平台,把绿色食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6).
[2] 王德章,李翠霞,杜会永.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1(1).
[3] 刘彦,邹家明,陈秀华.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10(4).
[4] 李英禹,胡春娟,郭鑫.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建设障碍因素研究[J] .商业研究,2011(7).
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绿色食品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关注绿色食品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绿色食品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1]。
1 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河南省就开始培育绿色食品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总体而言,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态势。
1.1 产业增长迅速
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起步较早,但初期发展较慢,到2003年整个产业的发展才有了新的突破,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报告,2003年河南省绿色食品企业10家,产品数量21个;到2008年,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企业已有83家,产品数量达296个;2013年,河南省拥有143家绿色食品企业,产品总数高达386个[2]。短短10年间,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都有超过10倍的增长,且产品的产量和品种也取得了大幅突破。由此可见,河南省的绿色食品市场供需不断增长,整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1.2 产业结构逐步完善
经过20多年的探索,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逐步成熟,产业结构逐步完善,从整个产业构架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地与农户为企业提供原材料,企业进行加工生产,这构成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第一层,也是主体层次;第二层次指前端和后端产业,前端产业主要指提供种子、化肥、机器设备等的企业,后端产业主要指进行广告宣传、物流运输等的企业;第三层次主要指提供辅助服务的相关产业,包括政府机构、相关的行业协会以及其他中介机构[3]。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绿色食品工作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农业部的领导和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绿色食品继续呈现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发挥积极作用[4]。
1.3 竞争优势不强
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有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相较全国而言,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还处于一定程度的弱势地位。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先天优势,但后天发展并不理想。从产量角度来说,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最新数据,2013年度,全国的绿色食品总产量为21 233 612.14 t,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产量为309 879.80 t,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46%。从企业和产品数量来说,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7 696家绿色食品企业,产品数高达19 076个;而河南省绿色食品企业有143家,产品数为386个,企业数和产品数分别占全国的1.86%和2.02%。由此可见,与全国整体相比,河南省绿色食品产在产量、数量、品种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竞争优势不强,亟待进一步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近5年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就企业数量来说,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企业数量虽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极其缓慢,在全国的比重不到2%;产品数量的比重较企业数量来说稍高,但也仅为2%左右。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的省份,甚至也落后于河北、黑龙江等经济发展较缓的省份,其竞争优势还有待加强。
2 河南省绿色食品企业效率实证分析
龙头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对中小企业有引导作用,在整个行业的技术研发、创新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拟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绿色食品企业的效率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有所裨益,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改善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较落后、竞争力不足的弱势。
2.1 模型构建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模型)方法是1978年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等首先提出的,通常被用于评价相同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称为DEA有效),其第一个模型被命名为C2R模型。从生产函数的角度看,从生产函数的角度看,这一模型主要用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生产部门”的“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问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5]。
假设DEA模型中有n个待比较的项目,即模型的决策单元(DMU)数等于n,为了符合DEA模型研究的需要,并假设这n个DMU是同类型的,具有可比性。同时假设每个DMU有m种投入指标和p种产出指标。每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数为:
hj=■,(j=1,2,…,n)
其中,xij表示输入数据,如企业投入的资金、人员等;yrj表示输出数据,如投资回报率、年收益等;而vi、ur则分别表示xij和yrj对应的权重;hj为效率评价指数。
同时DEA模型还能对低效率的决策进行改进,如对第j0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可以建立如下优化评价模型:
目标函数:maxhj■=■
s.t.■≤1,j=1,2,…,nvi,ur≥0,i=1,2,…m;r=1,2,…p
其中,xij、yrj为已知数(可由历史资料或预测数据得到),vi、ur为变量。权重系数vi、ur作为模型的变量,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标值hj作为约束条件,因而效率评价指标值始终不超过1,同时把第j0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作为求解的目标函数,即在考虑其他可比决策单元的基础上评价某一决策单元的生产效率是否有效[6]。
本研究拟运用DEA方法中的C2R模型来分析比较不同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对生产效率低的企业进行改善,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7]。同时,通过多个企业的输入、输出数据比较,建立生产前沿面,为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进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2.2 样本和数据选取
2.2.1 样本选取 龙头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中极具代表性,因此从2014年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名单中选取了8家具有典型特点、产品覆盖较广且数据可得的企业,收集这些企业的投入产出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8家企业分别为: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固始县豫申粮油工贸有限公司、河南诚实人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大程粮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市长远实业集团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博大面业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
2.2.2 指标选取 选取适当的输入输出指标体系是运用DEA模型进行生产效率分析的基础,指标选择的合理性对DEA分析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对绿色食品行业分析多属于定性分析,较少运用DEA方法进行生产经营效率研究。本研究主要借鉴一般性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关于运用DEA方法来评价企业生产效率的文献,并结合一定的指标选取原则,选取输入输出指标。一般性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存在共性,通常把资产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作为主要考虑的输入指标,把总产出和增加额作为主要输出指标。因此选取投入指标:①职工人数。现有的大多数绿色食品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投入是其重要的成本投入;②技术人员的数量。绿色食品较传统食品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虽然现有的绿色食品还多以初加工为主,但是其对生产环境、加工方式的要求更高;③投资额。资本的投入是最直接的成本投入方式,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形成较高的产出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出指标:①绿色食品批准产量。由于绿色食品需要经过国家认证,其产量也需要经过国家批准,因此可以把绿色食品批准产量作为衡量企业绿色食品的产出指标;②绿色食品种类。很多企业不只生产一种绿色食品,企业绿色食品生产的种类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绿色有机产品的生产能力;③年收益。考虑到很多企业的资本、人力投入不单只生产绿色食品,因此也引入了年收益这个指标对企业的整体收益进行衡量。
2.3 结果分析
使用Deap 2.1软件包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结果比较,得到了8家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生产效率指标值,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8家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生产效率相差较大,莲花味精、大程粮油以及毛庄绿园实业的技术效率较高,排序为并列第一。作为8家企业中惟一在主板上市的企业,莲花味精的各项产出数据均较高,根据莲花味精最新的年报数据,其品牌价值高达44.62亿元,品牌效应为其带来了巨大的附加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它的各项投入均处于低水平,但是收益巨大。根据2014年河南省公布的各企业绿色食品批准表,该公司绿色食品种类为28种,远高于其他企业。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实行“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电商渠道建立网上生鲜超市实现产品的直营,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也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高生产效率。这些行业中的标杆企业的生产模式、管理方法、营销手段等各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为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好,8家企业的平均生产效率为0.766;但也有少部分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如博大面业的生产效率最低,仅为0.228,不到平均值的1/3。企业可以通过调整部分要素投入数量,改进要素生产方式、管理水平等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运用Deap 2.1软件包得到的博大面业各项资源投入的调整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博大面业的职工人数、技术人员数量、投资额均存在冗余,因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需要精简各项投入;职工人数和技术人员数量两个指标的投入相较投资额来说冗余程度更大,说明该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较低,应该进一步精简,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 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政府的扶持与管理
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有关的认证及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屡次发生,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同时却缺乏对现行绿色食品认证的信赖,严重制约了绿色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绿色食品行业的后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大力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成长;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绿色性[8]。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制定行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政府应根据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辅以相应的政策,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二,为相关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较全国来说并不理想,政策性的发展基金也较少,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绿色食品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各方面竞争力较差,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第三,优化完善行业管理体系。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首要问题,绿色食品的生产环境、产品认证、加工运输、市场推广等各方面都应该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建立一套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完善体系,有效、稳健及安全地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打造强势品牌
河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在生产实践发展中已形成了某些稳定的经营模式:政策导向型、科技示范园区型、树立龙头企业型等。这些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绿色食品的新鲜度是极其重要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市场,绿色食品企业选择何种经营模式和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产业的质量,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是成功的关键。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供应链的梳理达到降低成本、扩大收益的目的,形成双赢模式[9]。现行的绿色食品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缺乏品牌知名度和技术含量,极容易被复制。要想促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势在必行。
3.3 增加研发投入
目前国内绿色食品主要是初加工产品,深加工的产品较少,产品技术含量也较低,且整个产业存在着严重的产-学-研各自为政的状况[10]。绿色食品产业对生态环境、原材料以及生产加工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长久发展,企业和相关研究部门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增加研发投入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研发生产新型健康无害的肥料及杀虫剂的先进技术,从原材料层面来控制食品的绿色化;第二,研发对原材料进行后续加工的先进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提供更加健康绿色的有机食品。同时,必须建立完整的产学研体系,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进而形成具体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征收管理制度
1前言
对于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存在一些问题,无法确保政策推行足够顺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长久发展。所以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要选取科学的方式加以优化与整合,尽可能地增强绿色财政收入政策的推行效果,调整实际工作情况,通过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工作,带动国家绿色产业持续化运行,取得更为理想的税收管理效果。针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是笔者给予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2绿色产业发展概述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时常会产生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随着全球化环境问题逐步增多,绿色环保长久发展是重点内容,现阶段环保类的产品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强调,环境节约资源的开发,可以说绿色产业逐步和社会范围接轨。针对绿色产业,重点是存在于生产环节、运输环节以及消费环节中,通过绿色无公害和环保科学技术,实现社会资源的节约目标,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产的优质化格局。即便最近几年,我国已经取得绿色产业的管理成效,然而在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背景下,我国加大力度关注绿色产业的发展,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要求绿色产业在实际生产期间做到资源节约以及控制环境污染,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主,为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绿色产业是在实际的生产与运行和消费过程中,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由此给人们提品与服务的高效率部门。然而,绿色产业发展时间比较短,可是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促使部分企业过于追求效益,破坏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因此政府要转变经济管理模式,通过集约管理方式替换以往的粗放管理方式,促使财政去收得到更多支持,继而把企业零污染持续化的发展优势转为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手段。
3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过程中,表现出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3.1缺少绿色工业以及绿色农业支撑,税种问题显著。在实际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没有石油和绿色农业以及绿色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条件支持,形成的政策内容表现出不足。第一个层面是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没有结合农业发展要点进行政策补贴与投资,无法保证绿色农业,朝向良好的方向转变。第二个层面是绿色工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按照绿色工业的发展倾向优化与编制优惠政策,无法提供优惠方案,阻碍绿色工业前进与发展的脚步。与此同时,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表现出显著的税种问题,即便我国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作业,然而实际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工作时间比较短,不能在有限时间内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保障全面性,进而产生政策推行的问题。另外,税种政策规定的内容不够完整,不能在推行期间带动绿色企业前进发展,减小政策推行的效果,甚至阻碍绿色环保时代顺利发展。3.2征收管理制度不够完整,政策宣传不够广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没有及时设置完整的征收管理方案,对应的管理制度不够完整。第一个层面是在实际的征收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设置全面的监督工作流程,在实施工作上表现出随意性,不能切合实际的控制征收问题。第二个层面是在具体工作中缺少完整的漏税与偷税有问题处罚制度,不能时效性的管理好偷税以及漏税现象,无法适应政策推行的需求要点。除此之外,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广范围比较狭隘,也就是说,没有完整的政策宣传制度,无法借助多种宣传手段与宣传途径等指引相关企业对税收政策进行了解,这样企业管理者不能全方位了解政策内容,无法结合优惠政策的要点,引进生产技术以及设施,势必会引起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的滞后性,无法保证在社会发展中贯彻政策推行,继而影响企业长久运行与发展。
4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存在主要问题的策略
4.1增强对绿色产业以及工业的支持,打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基础。对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应该加大力度对绿色工业以及农业进行支持,结合农业与工业的发展需求,落实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确保高质量达到工作目标。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要进行政策补贴支持,适当增加农业补贴的农民产值,强化金融投资,保障给绿色农业的生产与经营提供资金支撑,构建相对完整的资金链。并且科学增加绿色农业生产期间设备的补贴,保障能够结合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建设工作设施,提供补贴支持。在此期间,要确切对补贴比例进行划分,针对性进行工作,通过足够的资金扶持绿色项目开展,体现绿色农业生产的规范性。除此之外,绿色工业发展期间,立足于绿色工业的发展理念,贯彻优惠政策,提供对应支持,通过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手段,引导工业领域引进绿色技术,促使绿色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调整目前工作情况,为绿色工业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4.2增设与完善税种,处理税种问题。因为现阶段我国在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方面取得的成效不够显著,因此在实际的政策推行期间,要主动开发新的税种,重点对环境进行保护,确保依托新税种的优势带动绿色产业发展。科学增加新税种,立足于环境保护与环保节约的要点,目的性设置税种,针对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有的排放与水污染现象,结合具体情况增加水污染税种,全方位检测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是否达标,尤其是关注污染物指标以及有毒物质含量指标。并且增设多个级别的税率检查标准和污染税起征点,由此控制污水排放数量,保证实际生产期间水资源处理成效以及绿色生产标准相适应,实现预期的转型目标。或者在建筑管理中产生的噪声污染情况,增加噪声污染税种,不只是能够控制噪声污染问题,还可发展绿色生产的促进体系。与此同时,完善现有的税种条款,以增加新税种为前提,全面思考政策是否存在不清晰的情况,确定税种调整的内容足够合理与科学,带动政策顺利推行。对于环境资源税种调整,适当增加征收对象,把非矿藏资源以及矿藏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税务征收工作结合起来,由此控制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以免产生环境资源枯竭结果,体现绿色税收政策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还应该结合三废原料生产的角度进行优惠政策提供,引进环境治理投资政策与环境保护投资政策,增强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应现阶段绿色产业发展的要点。4.3整合税收管理,健全税收管理结构。要想顺利地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以获取更好的税收管理成效为目标,要整合税收管理流程,确保政策推行的任务有效实施。即便在实际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能够处理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此种状态下,相关人员要健全税收管理结构体系,确切规定多个类型税种在征收实施方面的标准、日常工作方案以及岗位工作责任等,全方位对偷税现象和漏税现象进行监督和检查,配合运用惩处手段,将偷税问题和漏税问题的产生概率最大化减小。除此之外,保证管理体系足够完整,增强财政税收的体系优化水平,以免产生漏缴税款的管理问题,使得税务征收工作时效性开展,更好地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4.4扩展政策宣传范围,提高政策推行质量。我国要想高效地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推行,要拓展政策宣传范围,通过多元化宣传手段,促使企业对政策逐步深入与确切的了解,保证政策顺利实施,起到引导企业运用绿色技术与管理技术开展工作的作用,促进绿色产业得以发展。在征税期间给企业介绍政策内容,发放对应文件,保证企业管理者对政策内容形成确切的了解,并且创造政策推广与宣传的平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管理者对税收政策的认识,引导企业积极运用绿色生产技术,构建绿色生产框架,凸显企业管理和运行的可靠性与持续性。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国家应调整整体结构,延伸绿色产业的服务范围,健全营业税以及增值税机制。在营业税征收过程中,把全额征收模式转变为差额征收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营业税,帮助企业减小纳税负担,最终把企业服务征税的情况进行调整,规范抵扣税收数量,更加全面的提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水平。
5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期间表现出一些问题,无法确保政策时效性推行,缺少税种制度规定,没有形成监督管理体系,宣传效果不佳,所以在实际的绿色财政政策推行期间要关注税种的增加,健全现有税种类型,明确征税管理监督制度,通过多样化渠道,拓展宣传教育的范围,强化宣传教育效果,全方位贯彻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引导企业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完善生产与管理模式,不断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段美娟.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J].纳税,2019,13(3):33.
[2]杨光.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纳税,2019(2):16.
[3]胡小梅.发展绿色金融的财税政策设计和建议[J].中国财政,2018(16):31-32.
[4]许光建,魏嘉希.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配套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1):10-16.
[5]崔旭枫.基于绿色理念的财政税收政策优化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11):33.
[6]许冰倩,姚锦文,张子和,等.宿迁市促进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0):67-69,80.
[7]袭城元.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税收政策探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8):3.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战略新兴产业;趋势;对策
0 前言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过度金融化的西方国家意识到必须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后危机时代”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欧盟重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在全球的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日本把重点放在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行为来看,他们更加关注实体制造经济,希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后危机时代,由于外部需求的萎缩和转变将使出口增速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后危机时代必须转变,从而能在国际分工中不脱节。在此背景下,江西省政府于2009年12月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务院于2010年10月《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内容高度一致,见下表1。
表1 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及全国对比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余前广(2010)指出,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呈现出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质量稳步提升、产业链条有机关联、企业产品竞争力彰显、技术水平初具优势和发展后劲强势蓄积[1]。
2010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0.77亿元,占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44.7%,同比增长47.4%,高出全省工业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收入增长20.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7.1%,实现利润375.08亿元,同比增长77.5%,高出全省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利润增长33个百分点;2011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500亿元,资产总额迈入4,000亿大关,实现利润45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79.7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568.32亿元,同比增长21.6%,高出全省工业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2%,其中金属新材料、文化及创意、光伏、绿色食品、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及新医药制造及航空制造七大产业资产规模过百亿元;2012年上半年有902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启动,实现销售收入4,480亿。
目前,各地市产业集聚格局形成。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光伏产业85.0%的收入集中在新余、上饶两个产业聚集地,新余以赛维为核心的光伏产业链共完成收入294.09亿元,同比增长77.3%,上饶在晶科能源的领军下完成收入178.43亿元;风能、核能产业集中在南昌,完成收入11.27亿元,占总量的73.2%;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业集中在宜春、九江、上饶、抚州,四地大力发展节能汽车及纯电动汽车,全力打造动力与储能电池完整产业链,共完成收入122.41亿元,占比达65.9%;航空制造产业五成以上收入由景德镇完成,实现收入71.98亿元,占53.5%;半导体照明产业近九成收入集中在南昌、吉安,向赣州、景德镇辐射,南昌、吉安两地完成收入59.16亿元,占87.9%;金属新材料产业集中在鹰潭、新余两地,共完成收入2347.14亿元,占57.1%;非金属新材料产业七成以上收入分布在宜春、景德镇、九江、上饶四地,分别完成收入161.44、137.35、93.47和88.64亿元,合计占72.9%;生物及新医药制造业集中在宜春、南昌两地,共完成收入347.00亿元,占58.7%;南昌、宜春、赣州、吉安、九江的绿色食品业均已形成规模,共完成收入1,023.24亿元,占81.0%;文化及创意业集中在新余、南昌,分别完成收入377.83和172.47亿元,合计占产业收入的57.6%。
2 产业基础不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均衡
从已公开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金属新材料、绿色食品、非金属新材料、生物、文化创意和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走在前面,其中,2010年光伏产业的收入增长居首,2011年是金属新材料产业,尽管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在高速增长,但是由于江西在该产业的积累有限,总量还较低,占十个产业收入比重不到2%。具体见表2。
表2 2010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工业指标
另外,十大产业集中度各不相同,光伏产业、风能及核能、航空制造、生物及新医药产业、金属新材料和文化及创意制造业集中度较高,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绿色食品的分布最广,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集中度高能较好地实现产业集聚效应,降低产业链成本,有效控制竞争秩序,提高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与趋势
后危机时代,新兴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着力培育发展方向。在政府的推进下我国形成强劲的发展热潮。对江西省而言,既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2.1 国内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为主要特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政府近年努力的方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政府通过新增4万亿元投资和10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但同时,也使原来准备淘汰的过剩产能不减反增,产业结构升级更加困难。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保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我国政府确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由国家20多个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起草小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区域调研、重点行业调研,以及同财政部、国家税务局、银监会、证监会和深交所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研[2]。在此背景下,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决定》。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政府导向和支持激励下,各省掀起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热潮,其中也存在为争夺国家资源和政策支持,抢占发展先机而出现的盲目投资、雷同的战略方向、无序竞争等市场问题和隐患,是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顺利发展的影响因素。江西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东临福建,西靠湖南,他们总体都强于江西。在众多“高手”间展开竞争,无疑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
2.2 江西省的环境与趋势
江西省政府于2009年12月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并积极推动规划的落实。2011年,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洪礼和表示,未来五年,江西省将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总量一半以上。在推进会上,江西省共推出了196个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为1381亿元。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具有江西产业特色,又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江西省将采取诸如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力推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保障项目建设和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等举措来保障江西省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3]。
江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规模。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江西省产业链完整,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在锂电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宜春钽铌矿探明的可开采氧化锂储量占世界的12%,居第一位;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江西赣州市素称“稀土王国”,全球最具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的中重离子型稀土矿主要集中在赣州,最近又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唯一的稀土国家规划矿区;江西省具有发展非金属新材料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岩盐保有储量115.5亿吨,居全国第六位;萤石资源品位高,储量大,组分比较单一,有害元素少,占全国单一型萤石保有储量的10%;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产业生产装备、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量居全国第五位;蜂窝陶瓷、纳米陶瓷和陶瓷膜占全国市场60%以上份额。
从两年的发展和产业优势来看,江西省应该做到“舍”“得”,有所侧重,先做强做大传统优势项目,再考虑发展弱势产业,形成强势产业带动后进产业的态势。具体说来,当前新材料产业(金属和非金属)、光伏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最为良好,在政策和其他支持方式要宽松和积极一些,从完善产业链,掌控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入手,使我省相关产业能立足于产业至高点,从而到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的。如,江西省非金属材料产品大部分仍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品,高技术、高质量的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偏少,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更少,高端品种短缺,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急需通过技术升级来完成战略转型。
3 对策与冷思考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深远,但主要产业在全国甚至全球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尤其是关键技术和市场应用还未成熟,面临着各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对于江西省而言,要在发展中把握先机,强化优势,还需加强研究,不断修正规划中的细节和相应政策举措。
3.1 理清理论界与执政者认识上的差别
理论界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理解还没有统一,一般以国务院的《决定》为标准,刘玉忠(2011)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是:战略性、创新性、先导性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4]。江西省发改委和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对其内涵做以下理解:其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个区域概念;其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个动态概念;其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集[5]。
执政者则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理论界的认识,形成了不一样的理解,主要表现为“新产业”“热门产业”“区域内未涉及的传统支柱产业”,如,将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中央《决定》要求的必须从抢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出发存在差距。
因此,执政者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应该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前瞻性、长远性、辐射性和适应性[6]。江西省的规划也将“绿色食品”、“文化创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上述两界认识差别是有关系的,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很容易导致官员利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名义发展一些传统落后的项目,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招商”工作任务,从而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最终影响整个规划的实现。因此,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规律。
3.2 充分重视金融和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通过灵活的政策和产业发展优势充分吸纳他们。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都是巨大的,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积累是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的。江西省各地依据实际情况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如,南昌市每年提供1亿元,但是从总量上来看,还是显得杯水车薪。企业应该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给予大力支持。另外,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或者是战略性股东,使得融资渠道进一步放大,同时,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降低原始投资者的风险。
3.3 风险的控制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更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扩大投入的主体、产业发展的主体。由于新兴产业前景不确定性,企业需要特别关注风险控制。
第一,密切关注相关市场的变化,构建起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掌握市场主动权。赛维LDK原是江西第一、全国第二的光伏企业,由于企业在构建产业链的过程中走得太快,资金链变得紧张,其产品市场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当这些国家取消新能源补贴后,这些国家对硅晶片等产品需求量下降,同时,为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美国诉讼中国企业有倾销行为,并正式惩罚性关税,造成产品出口成本急剧上升,实际上丧失了欧美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赛维陷入深深的债务危机,成为新余市乃至江西省的一块鸡肋。江西赛维走到今天,除了自身因素外,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是加速其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赛维短时间就建立起相对的企业规模,但是其商业运作还只是一个卖低端产品的企业,不是掌控市场的主体,因此,其成长完全依靠市场需求的稳定。尽管,赛维也投资高端多晶片,但由于错过最佳时机,反而拖累了整个集团。因此,前车之鉴必须面对,一方面不能单纯乐观市场,需要企业通过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来引导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要盲目给企业发展压力,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第二,通过推进本地传统产业的战略升级,避免新市场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的。江西省是个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传统产业底子薄,发展新兴产业要量力而行。有学者指出,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之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可行的。如,江西的陶瓷产业,传统的是艺术品陶瓷产品和建材陶瓷,新兴的是蜂窝陶瓷、纳米陶瓷和陶瓷膜等特征陶瓷。显然,这需要科研的支撑,因此,构建一个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新模式是新时期的重要课题,有效将资金、技术、知识产权和人才等资源有效整合,使产业中每个角色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 余前广.江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告,2011(6):45-46.
[2] 刘峰.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J].领导之友,2010(5):6-7.
[3] 科技之窗.江西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4):109.
[4] 刘玉忠.后危机时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1(2):45.
[5] 江西省发改委和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1(8):2.
绿色金融框架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既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新形势的内生需求,更是纠偏我国长期粗放发展模式下环保问题突出所引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承受之痛的必要举措之一。
从供需两端看,绿色金融框架体系的建设,既需要从供给角度做好资金资源的组织、供给与配置,例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基金、碳交易等,也需要从需方层面,探究绿色金融应该重点支持哪些企业,从微观层面辨析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主体,如此方能保障绿色金融的供需均衡,起到真正支持环保产业、促进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
重点支持第三方环境服务商
第三方环境服务商是中国未来环保行业应该重点发展的商业模式,绿色金融应该重点支持这些领域的优秀企业。
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是环境产业化的高级阶段,是产业演进的必然,因为随着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的逐步健全和完善,环保产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必然去工程化,转向以环境设施运营、环保服务提供为主。从国际上看,全球环境服务业产值已经占环境产业产值的近一半,全球环保服务产值多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2008年,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服务业产值占全球环境服务业产值80.3%。我国环保服务产值占全部环保产业比例还不到15%,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实际运营效果看,相比环保设施的建设,真正确保环保设施有效运营才是环保末端污染控制的关键,环境污染治理更需要的是专业、责任明确、技术领先、持续稳定运营、能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的综合环保服务商。
从我国现实环保产业运营态势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很多领域的环保设施硬件条件已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太大,但环保设施投产后运营的软件系统管理、现场管理水平、稳定运营能力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引致污染治理效果差距较大。
在新的环保产业发展阶段,独立、专业、高水平的环境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对于我国未来环保产业的发展来说意义更为重要。
当前,借鉴国际通行环境治理的通行模式,创新构建我国环境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环境管理制度逐步成为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产业企业运营主体等社会各界的共识。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未来我国的环保产业将从“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交给独立第三方处理”转变。
随着环保治理模式、理念的转变与接轨,第三方环保服务提供商将逐步成为中国环保产业的主角,这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也是符合资源的最优配置。
按照我国环保部门的定义,我国环境服务包括: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咨询服务、污染设施运营管理、废旧资源回收处置、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环境功能及其他服务六类等。未来这些环境服务商将会成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与保障。未来这些领域将会进一步孕育产生新一批快速成长的优秀环保公司,这些应成为绿色金融体系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细分领域。
推动环保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环保产业发展内生要求行业高集中度、重点依靠大型环保集团,绿色金融体系应致力于推动环保产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促进产业优胜劣汰。
从理论层面简单分析,环保产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具有其内生的驱动诱因,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监管上看,环保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可以直接提高监管便利,有利于减少环保监管时间,实现政府“重点聚焦、靶向式”行业监管,政府也会乐观其成,会持续倡导、鼓励产业集中的提升;其次,从服务能力上看,环保行业也是资金驱动型行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会驱动龙头企的业规模实力不断提升,从而有更强的实力去提供优质环保服务。第三,从公众层面看或者从环境污染惩罚角度看,只有大体量规模环保公司才有天价环保处罚的承受能力,最后才能对公众形成可置信、有效的回应或交代,在环保二次污染事件出现时,能够有能力快速反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发达国家环保产业集中非常高,形成以综合性的大型企业主导市场,如美国的固废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 Inc.)和法国的威立雅集团(Veolia Environnement)等。以美国固废管理行业发展为例。根据美国环境工业协会数据,美国三家最大的固废管理企业Waste Management、Allied Waste和Republic Services 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过去二十多年,随着兼并收购过程的持续,美国持证危废处理设施的数量不断减少,代之而出现的是更大型的危废处理设施。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还很低,竞争比较分散。截至2012年末,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市场排名第一的北控水务市占率为6.53%,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合计市占率仅26.26%。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排名第一的杭州锦江集团市占率约为3.5%,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合计市占率约10%左右。另外,从环保企业实力看,我国中国环保行业也缺乏真正龙头企业,国内规模最大的环保公司年销售额也只有30多亿元,市场份额也不大。发达国家环保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多超过100亿美元,威立雅近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