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绿色实验室,三废,化学毒性试剂,现状分析
如今,高校化学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和学生人数较多,实验所需的试剂、化学溶剂种类多、量大,大多实验都会产生废液、废气、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妥善和科学的处理,对实验室及校园的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可能危害全校师生的健康。长期的实验教学,使老师和学生养成了一种实验—污染—再实验的思维模式,大家都认为化学实验理所当然会产生污染。虽然每次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并不多,但化学实验是基础实验,高校学生的人口基数庞大,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污染源,以少积多,产生了很大的污染效应。探讨如何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把化学实验室建设成绿色化学实验室具有重要意义[1]。
2 构建绿色化学实验室
2.1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理念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培养创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要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渗透到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运行中。绿色化学的研究就是以系统的科学方法为基础,以预防化学污染为基本思想,综合考虑化学实验与环境的关系。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源于这一理念,全年建设一个绿色化模式(从原料到产品,再到产品的终结,即一种化学物品在环境中存在所有的形态,包括环境在内的大得封闭系统)。它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从源头防止污染的产生,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溶剂、产物等应最大可能的减少使用和生产,或者研究一种相应的处理方法消除这种污染。绿色化学实验室应体现出节约资源的原则,废弃物的无害化与最小量化原则[1]。在绿色化学实验建设过程中,要培养师生的绿色化学的理念,从而制定绿色实验假设的体系或模式。
2.2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上,应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安全及设备要求来配备安全设施(如:通风、防火、电源)和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并且改进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2]。(2)在教学中要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绿色化学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节约资源、循环使用、减少三废排放,并运用相关化学原理来治理环境污染。(3)教师要重点讲授有毒性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物,以及排放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还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原理和方法。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能节约实验试剂药品,降低实验成本,并且能提高师生的科研水平及创新思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及师生的身心健康[1]。绿色化学的研究原则:一是化学实验设计项目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试剂。人文历史论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二是实验应选择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即尽量选择水作溶剂,或者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物质作为催化剂,减少任一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环节;三是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即在化学实验设计应尽量选择生成物无害的实验;四是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产生极少的副产物,争取实现“零排放”[2]。
3 实验室的“三废”问题
3.1 实验室处理“三废”现状
长期以来,实验室“三废”问题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大多高校对于“废气、废液、废物”的处理都没有一个统一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有简单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操作规则。由于每次实验产生的废液并不多,大都是采用自来水稀释或直接排放的方法,排进了下水道。实验中生成的固体产物即废渣也都是按照普通的校园垃圾处理,放入学校的垃圾桶。长此以往,大家对这种处理方法对环境的危害视而不见[3]。
3.2 加强“三废”处理
废气的处理: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体钢瓶一定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则,要有专人看管,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并且气体钢瓶存放的位置在阴凉通风、空气流通的地方,应远离热源、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挥发和生成的废气,如果不经常有效地处理,会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实验室环境、减少实验仪器的寿命。实验室应配制通风橱或通风管道,有毒的气体可经这些通风设备稀释排出,避免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吸收。实验室的卫生要求应严格遵守,避免室内过多的粉尘污染实验的环境[4]。
废液的处理:实验室的有机溶剂应分类存放,并且选择合适的存放容器和存放地点,容器应标明种类、时间等。废液包括清洗容器用的洗涤水、多余的样品、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等。几乎所有的化学实验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而废液中大多含有有机物、金属离子甚至有毒的成分,若不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实验室的构建其中一条就是可以研究新的实验设计来使生成的废液进行中和反应,减少污染。有些乙醇、酸碱废液可以经水稀释排出。有毒有害溶液实验室应配置废液瓶或废液桶,封闭桶口,放在阴凉处,远离热源、火源。这些废液桶应统一交给相关部门集体处理[5]。
废渣的处理:实验室中应对现存的试剂、溶剂、药品定时进行清点,一些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应标明,避免因处理不慎而污染环境。实验室中的剩余样品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实验人员的一次性制品如工作服、帽子、手套、口罩等都不能随意丢弃在垃圾桶内,应放入指定的袋子里,送到上级废物处理中心焚烧。可以循环使用的玻璃器材可以洗涤后继续使用,还有一些耐高温的容器如搪瓷、塑料等可煮沸或高压灭菌。
4 化学毒性试剂的处理
剧毒的化学试剂氰化物、砷、磷、硒、铊等,应单放在剧毒药品柜,标明试剂名称写上剧毒标志,标签要贴在醒目处。不得与其他样品混放,并交给专人看管和负责使用登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穿大衣、带帽子、口罩、手套,缺一不可,对有毒试剂操作时还应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睛,以及在适合的操作台上操作。有毒的化学试剂必须有专用的量器和容器,使用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破损造成毒性试剂流出,操作完毕应清洗使用所用器材,且把有毒试剂的残留或生成物都应放在专有的废液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5]。
5 结语
把绿色化学的思想融入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化学试剂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保护。加强“三废”的处理是绿色实验室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合理地制定绿色化学实验室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余训爽.浅谈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学,2010,8(3):162-165.
[2] 郝玉兰,张荣明.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2,4(3):146-147.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Explora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Chen Zhen, Jiang Dong, Cao Xiaoqun, Zhang Changjun, Jiang Hongli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6, China
Abstract: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fundamental experiment. Aiming at the defects of conventional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practice in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laboratories,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study of microscale chemistry and examination systems. The teaching quality has been enhanced via reform.
Key words: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有机化学实验是现代诸多理工科课程的重要基础实验课,是医学、药学、化学、化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农药学等学科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实验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安排学时偏少,实验内容单薄且较为陈旧,使用化学药品的量也较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只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并不能达到上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难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成绩往往仅根据实验报告判定,这种评分法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实验水平,由于实验报告之间差别小,打出的分数相差甚微,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甚为普遍。同时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实验所用的教材、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提高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确立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这一课题,列入了我校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并针对上述问题,设立了多项子课题,由相关教师负责牵头研究。
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这一课题下,细分了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目标的确定,多种设计性、开放性实验的开展,实验微型化研究,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变等多项子课题。通过对上述子课题的研究,对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1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目标的确定
高校实验室种类各有不同,规模也相差较大,但从功能上来看,主要分为教学和科研两大类。据此可以将高校实验室大致划分为教学型实验室和科研型实验室。科研型实验室与教学型实验室在实验目的、管理体制、办公区域等诸多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我校有机化学实验室每年承担着约4000名普通本、专科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属于典型的教学型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我们确立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目标。
教学型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入手。软件方面有管理体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技术队伍等内容;硬件方面主要指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和维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我院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原有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改为学校、学院二级管理的新体制,实验室也由隶属于教研室管理改为由院设立大的实验教学部管理。通过改革整合了实验教学资源,统一了仪器设备、实验耗材的采购及实验课程的编排,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实验耗材的采购成本得到了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得以均衡分配。我院同时还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鼓励原有的实验技术人员在职进修,并引进一些高学历人才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来,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仅能担任授课、指导实验、维护维修仪器设备等日常工作,还能指导学生的设计性实验或自选科研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人才保障。我院还加强了仪器设备的管理并引进了多台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充分保证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我院还加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室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已逐步实现了网上预约实验及实验教学网上反馈;通过仿真软件开设虚拟实验和仿真实验也在逐步开展中。这些措施使我院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果。
2多种设计性、开放性实验的开展
有机化学教研室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设计性、开放性实验。在每一个学期末,有机化学的任课教师根据实验室可供使用的时间、仪器设备等条件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项目,实验室汇总后在校内网站上公布,有兴趣的学生可报名,在相应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我校开设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大体可以分为了解和学习使用新型仪器的实验、扩展性实验、与教师科研相结合的开放性实验3种类型。了解和学习使用新型仪器的实验有“现代有机合成仪器的使用”“现代有机分析仪器的使用”等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与传统的熔点测定、减压蒸馏等实验相比,使用了一些新型的、先进的仪器。学生可以接触到有机合成装置,旋转蒸发仪等普通学生实验难以使用到的仪器,因而学生积极性较高,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实验的扩展性实验有“多种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和“没食子酸甲酯的合成研究”等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可以认为是对“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等常规教学实验的一种拓展。这种类型的实验相当于让学生进行几个较为简单的文献实验,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教师科研相结合的实验与各个实验指导教师目前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关,具体内容可以不断变化,有些还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这些实验中,学生不仅成为了教师的科研助手,而且自身也得到了锻炼。
我校实施的这些开放性实验难易程度各不相同,所需时间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有利于激发化学基础较弱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中等水平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还给了一些对有机合成有热情、有天分的学生一个提高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一做法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实践技能的获取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也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这一工作的进行需要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需要教师和实验员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还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措施。一些探索性实验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科研水平。
3实验微型化研究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操作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试剂和玻璃仪器。近年来,由于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的价格不断升高,化学实验所需经费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困扰化学和化工院系的一个问题。虽然学校对实验教学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学生的数目、开出实验的项目也在迅速增加,经费不足的压力始终存在。另外,有机化学实验所用的试剂大都易燃、易爆、有毒,很多实验中使用的芳烃类溶剂还难以降解,会对实验室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污染。如果通风条件不好,有毒气体排出不畅,更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受到危害。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等直接排出实验室,会对校园环境产生污染;如果由专业回收公司处理,又需要增加一笔经费。要解决这些问题,做到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金,进行实验微型化改革是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针对原先开设的部分常规实验存在污染大、实验成本高等问题,将薄层色谱、纸层色谱、乙酸乙酯的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合成、阿司匹林的合成、甲基橙的合成等改成微型化实验,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机化学实验微型化的改革具有多方面的成效。减少试剂的使用,节省了实验经费,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还减少了废弃化学品的排放,学生的实验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微型化有机化学实验的开展还有助学生接受绿色化学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环保意识。
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与所使用的实验教材有着密切的关系。微型化实验的开展更需要专门的教材与之配套。课题组针对我院实际教学情况编写了《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编写的教材吸收了一些有机化学最新的研究内容,还增加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验,增强了趣味性。尤其是实验教材中加入了相关微型化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4实验的单独设课及考核方式的改变
课题组对2009年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进行了单独开设的试点,实验的单独设课和考核使得学生加强了对实验课的重视,取得了较好效果。我院还对学生实验评分方式加以改革,在考虑到大学一年级学生普遍重视分数这种心理背景下改革实验评分制度。课题组针对有关实验制定了可以较全面真实反映学生实验水平、鼓励学生动手积极操作的评分标准。这种改革给学生造成一种动力,促使学生努力提高实验技能。在实验全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验的不同进程进行追踪考核综合打分,在打分中根据学生实验质量高低注意拉开成绩的差距。这一成绩评定方法与普通的实验教学只是根据实验报告打分有根本的不同,与实验课程的考试有相似之处。这一考核方式要求小班化教学,实验室的学生数要少,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要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核过程的客观公正,促使学生提高实验水平。我们利用改革后的考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多次有机化学实验技能比赛,增强了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学习热情。2010年课题组对化工类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全部单独开设,并强化考核,实行卷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5 结束语
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上述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山东省举办的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课题组成员还将继续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增强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和可推广性,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世芳,周艳,邓文娟,等.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178~179
[2] 余兆菊.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1):65~67
[3] 江栋,曹晓群,孔茜.论高校教学型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46~147
[4] 陈震,张昌军,曹晓群,等.有机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3:100~101
[5] 杨小弟,张英华,周耀明,等.大学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4):104~106
[6] 周鲜成.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07,5(4):57~59
[7] 曹晓群,刘欣.结合科研工作开展学生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6,3:135~136
[8] 曹晓群,朱晓慧,王玉民.化学实验微型化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1:24~25
[9] 张昌军,陈震,原方圆,等.化学实验分步计分制对基础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65~67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199-02
高校实验室(实验中心)在承担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提高办学水准的极其重要的基地。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其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和实验室建设规划;大批仪器设备的管理、调配和使用;教学和科研资料及实验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应用;大量实验药品的进出库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调度等。面对如此复杂而技术性强的工作,要做到全面协调有序而且高效运行,而必须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全面地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管理。经过各学校实验室多年运用,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1 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实验室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其特点是研究怎样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及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人力和设备资源的能量,使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效益。实验室管理要完成的工作很多,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场地设施及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的申报及研究实施、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实验室考核与评估、信息技术交流等。因此,高校实验室是一个教学与科研力量强大的实体,拥有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等诸多优势。大量资源的投入配置、使用与管理、信息的收集、筛选及保存,工作量很大,操作难度也大。如果用传统模式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准确性也差,无法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很快,现代化的化学实验室面貌已经不再是玲琅满目的玻璃器皿,许多高度电子化、集成化的大型精密仪器已经成为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配置,这些电子仪器大都配置了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或者都配置了计算机信息终端。这些先进仪器的使用必须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运行、管理和维护。
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时跟踪管理那些流动性大的通用设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实验室网络,使大量的实验室信息资源得到共享;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制作实验教学软件,开展实验网络教学,制作模拟化学实验室,实现化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建立实验室管理系统,使主管领导和实验室负责人能够便捷地了解和监控实验室及设备的运行状态。
2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化学实验室管理管理系统,运用Visual Basic 、FoxBase 、FoxPro 、Access等软件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系统。具体可制作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大型精密仪器管理、运行和维护数据库 ;实验试剂与耗材出入库记录数据库,实验教学研究与科研课题开发数据库。已有行业专家开发研制了各种类型的化学实验室管理软件,有些是免费的,有较强的实用性。化学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检索、运算、存储和输出等强大的高度自动化功能,对实验室所配置的大型精密仪器和种类繁多的实验试剂及各种材料等信息进行动态、实时的自动化管理,实现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1 实验室基本信息档案的建立
2.1.1实验室序列与层次结构管理
本学院的实验室基本结构为化学实验中心和生物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则按学科再分成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向下的结构序列还可细分,如分析化学含有仪器分析,其中又分为色谱、光谱、质谱等实验室;以实验中心为主体的组织结构,接受校、院两级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具有相当的权限,有较强的独立性,为国内多数高校所采用。因为有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关系,在管理上较为复杂,因而管理信息和技术数据的精确处理和高效交流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数据库除了管理实验室的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和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还包括实验室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数据库中可以查阅他们的职务、职称、学历、学术背景与研究方向、工作岗位与职责,以及科研与教学方面,个人及团队所取得的成果。
2.1.2 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中心)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实验室各层次、各序列的管理权限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实验室日常管理与运行规则,安全管理规则、危险物品管理规则、财产管理制度、经费使用与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登记及管理和使用记录等。以上各项管理制度可以把大量的文档、图形、影像等信息技术以电子信息方式建立和保存,构成索引链接的数据库,使制作、查阅、修改及更新都十分方便,并且便于实行网络化管理,适应纵向和横向的管理和监控。
2.2 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化学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建立实验室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科学合理地配置实验室的各种资源,使资源管理公开化和网络化,实行仪器设备使用预约方式,根据教学和科研及各教研室的要求,合理安排使用时间,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开发SQLserver以及Assece等数据库平台,对实验室(中心)的仪器设备实行科学管理,主要的服务是把仪器信息录入、更新、查询、使用预约和跟踪维护。
首先,建立便捷而准确的仪器设备查询系统,以所有的仪器设备的主要参数(仪器名称、编号、型号规格、产地或购入日期以及报关地点等)为索引,查询时,输入仪器的某个参数(数据),就可以查询该仪器的完整参数、功能作用、技术性能以及使用和管理。通过设置链接,还可以查询到仪器的技术资料如使用说明书、线路图、结构示意图等。如此实现实验室设备的科学管理,也给仪器设备的准备使用者提供很大便利。本单位人员通过连接实验室网络的电脑终端,就可以随时入网查询。本学院近两年购置了一批进口的大型仪器,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但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我们建立了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学院的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使用条件及要求,可以进行预约使用,在管理员的安排下,实现仪器的有序管理、合理使用,发挥应有的效益。
2.3 化学药品与材料管理
2.3.1化学药品的管理
化学试剂由于库存及使用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是一种的动态的管理。通过数据库,根据每一次的入库和领用的数据,设计一个具有自动更新功能的数据记录表,可以自动更新药品的库存状况。化学药品的库存量,是制定药品采购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另外,某种药品即将用完时(当库存量为1或2时),可以设置自动提示。还可以设置试剂过期预警,当某种试剂到达预设的质保期限时,该项数据将自动发出警示,提醒注意尽快使用,避免浪费或影响使用效果。
在化学药品管理系统中,运用相关化学软件,根据药品的某个关键词如名称或化学式,就可以查询该试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还可以为配制溶液提供便利,当输入溶质、溶剂名称时,所需配制溶液的浓度与体积,就能够立刻计算所需的用量。此外,本单位相关教师可通过实验室网站递交购买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申报,以及审批和回复。
2.4 实验教学与测评
2.4.1 常规教学管理
设立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模块,载入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 参考资料、实验内容、原理和方法以及所需运用是仪器试剂等,作为实验预习参考依据。同时,建立学生实验管理模块,内容有教学计划中的实验内容、教学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数据记录、查询与处理等。还有建立学生实验档案,主要有学生学习成绩管理系统,分别记录学生实验技能成绩、实验报告成绩以及实验考查, 以及教师对学生实验结果和能力的评价,这些数据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录入,期末时进行综合考查评价。同时建立了学生实验信息数据库,学生在完成实验以后输入所指定的实验数据,作为实验教学的原始材料存档。另外,设立教学交流论坛,提供师生教学交流平台,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2.4.2 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中心设立有学生开放式实验室,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实验的空间。同时,在实验室网站设立有如下模块:1)实验教学内容选择模块,学生除了完成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必须要做的实验外,可以选择其他所列的实验项目;2)实验原理和方法介绍:对开出的实验项目所涉及仪器设备、原理与方法作出较为详细的说明,便于学生做实验预习;3)模拟和仿真实验:提供各种模拟实验软件或实验动画、视频,以及一些逼真的互动性较强的电子模拟实验,让学生联系所选学的实验课程进行虚拟实验操作,理解实验方法和原理,设计和分析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4)学生实验成绩评价:正对学生上传的实验报告、结果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指导意见。
在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中,提供让学生下载的学习参考资料如实验室实用手册、化工辞典、化学试剂配制手册、实验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方法资料等。学生通过实验室网络来查阅参考资料,十分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学习。
3 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
3.1 实验室的信息化要与院校的信息网络关联
实验室信息化作为校园信息网络的构成,要和学校及院系信息网络高度关联,接受校院两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监控。在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构建、开发和运行中保持与校院信息网络的同步以及兼容性、共享性和通用性,使实验室管理系统真正成为校院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源。
3.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实验室(中心)要努力争取得到院校主管领导的重视,使他们充分理解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不仅能够给实验室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对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对学校的办学及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效益会产生极大的促进,因此给予决策与财力上的支持。使实验室(中心)的信息化基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获得所需的的资金投入,以及在人力和技术资源上的保障。
3.3重视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应掌握信息运用技能。因此,在培养和引进实验室人员,要注重配备既有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双专业人才,把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由高端专业人员为带头人、拥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及知识面宽、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构成的学术和技术团队。
参考文献:
[1] 陈军. 化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的探索[J]. 琼州大学学报,2005(5).
[2] 吴性良,马林,李妙葵等. 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5).
[3] 张宏. 谈高校实验室实验材料、低值品及易耗品的管理[J].天中学刊,2004(2).
一、化学学科在与我校重要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地处绵阳的我校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国防化学上有一流的人才和设备,因此我们可以联合开办国防应用化学方向,即与国防建设有关的含能材料(炸药)即硝基化合物化学,放射废物治理及放射分析方向,以满足西部大量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对这些方向人才的需求(注:我国仅北京理工大和南京理工大在开设该方向专业,但毕业生不愿到西部特别是一般离城市较远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工作,造成这些单位人才严重短缺,急需西部高校培养输送该方向的专业人才);我们已经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核化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签定了正式的联合培养这些方向的应用化学高级人才的协议,并得到了积极和热情的响应,他们非常愿意并决心和我们一起将该专业办成全国一流的特色专业;我们已与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申报成功应用化学本科、分析化学硕士点办学资格。近年来我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了多项有关放射废渣固化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获得了多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基金,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派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楚士晋教授出任我校副校长后,双方的合作达到了水融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楚校长所研究的学科就是国防应用化学,因此一定能发挥地处绵阳的我校董事单位的巨大学科优势联合办学,将这个专业方向发展成全国有名的有特色的重点专业。
二、我校化学学科的现状
1.学科情况
化学教研室及现在的化学研究所,是我校最老的教研室之一,多年来承担全校基础化学教学任务,科研方向主要围绕材料学科开展。从1995年起共申报8次应用化学本科办学资格,直到最后一次于2002年申报成功,现有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硕士点,2004年度已申报无机化学硕士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绝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正按计划引进高水平人员。
2.实验室建设情况
化学实验室分为化学基础实验室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共计1200平米左右,现有的基础实验室已不能满足需要,新化学基础实验室共3000平米正在新区兴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于2003年度批准立项,一期投资50万,能完成部分教学和科研工作,但对我校教学和科研有重大影响的大型高技术测试设备如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ICP光谱仪等还没有到位,精细化工实验室还未建设。
3.科研情况
多年来在生物大分子分子光谱学、纳米材料、工业废渣利用、化学建材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开发,200多篇,被SCI摘录10余篇,有数项科研成果已转化生产,为有关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绩突出。
三、适应我校发展的化学学科建设设想
1.化学学科建设
应明确化学学科在我校的地位和作用,如前所述,化学学科是我校理工学科的知识结构组成部分,更是材料、生物和环境的基础和支撑,本身又有广阔发展前景,是我校必须重点发展的学科,要让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欠帐较多,已不能跟上学校的发展,更谈不上毕业学生或对外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在社会上的影响。学校的大发展同样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责任和巨大的发展机会,理清我们的思绪,明确任务,制订好计划,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化学学科一定会对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成绩。在化学基础教学和学科发展方向方面,应做好基础化学课的教学,在学科发展和意见方向上,应研究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这些学科中的化学问题,对相临学科确实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并积极开展与这些学科的合作,相辅相存,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应用化学发展方面,办好应用化学的三个方向即应用分析、精细化工和国防化学。应用分析又称为工业和科研的“眼睛”,应把发展方向定为与我校相临学科紧密相关的材料分析、生物医药分析、环境分析和国防化学分析;精细化工方向应跟上国民经济发展,坚持在高新的新型化学建材、生物化工、药物合成等方向上;国防应用化学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好协议,充分利用董事单位一流的设备和人才,把这个方向办成全国有名的专业。研究生发展方面,在已有的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硕士点基础上,再申请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硕士点,争取在不远的将来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申报应用化学博士点。研究生论文研究应围绕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国防化学、分析测试、精细化工等方向开展工作,逐步的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深刻体会联合办学的“西南科技大学模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化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实验室建设
基础化学实验室:原有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已不能满足我校基础化学教学的需要,经努力申报,已获批准在新区划拨了3000平方,具有相当水平的实验室规划和建设方案已初步完成,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工作按计划于2005年建成。应用分析实验室:2003年度,申请获批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已投资50余万,初步建成能开出部分仪器分析和生物分离与分析的应用分析实验室,但一些对全校教学科研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分析测试设备还没有,这对提高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和提升学校的档次很不利。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现阶段不太可能购买,因此应与地处绵阳的拥有这些设备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卫生防疫站、绵阳水务集团水质中心联系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以保证我们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条件,并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精细化工实验室:精细化工属高科技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贡献巨大,绵阳千亿工程计划中,计划精细化工将贡献50亿/年,而目前仅10余亿元/年,这说明精细化工的前景,精细化工实验室的建立将使该方向学生就业分配和我校在该行业的地位作用及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该实验室还未建设,绵阳计经委有意出资30~50万在绵阳选单位共建绵阳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我校是最有希望获批的单位,如我校再配套30~50万,那么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精细化工研发中心就会在我校建成。同时应建立有关的实验基地,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按“产、学、研”的发展模式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国防化学实验室:国防应用化学含核材料与放射分析、炸药合成与分析、燃烧化学等,我校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建设该方向的实验室,但我们已和联合办学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谈好,由他们出设备和师资来完成该方向学生的专业课和毕业论文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信该专业由于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流的设备和师资会办成全国有名的我校亮点专业。校外联合共建实验室:前已述及,由于学校建设资金有限,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投资建设上述实验室,这就要求我们应利用联合共建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人力和物力,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建立实习单位、聘用相关人才和有偿服务的形式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教学和科研上较大的收获,并与他们一起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3.化学师资队伍建设
化学目前的师资力量仅能维持教学任务,研究条件仅能基本满足少数教师的科研,形成少数学科梯队,大部分教师没有固定的研究场所和条件,而是跟随其他学科有关教师做一些辅助型研究;学科内部沟通、配合交流和学术气氛还有待提高。面对越来越大的任务,要求我们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并以实验室和各类研究课题申报和开展为突破口,形成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领导的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的数个学科梯队和群体,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合作单位和外聘教授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形成化学学科高水平队伍和优良的学术气氛,在产、学、研多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四、适应我校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精益六西格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of servic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based on lean six sigma
Zhang Ying, Zhang Wenbao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47,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service quality of our gener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the application of Lean Six Sigma activities in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quality of service case. Through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project of Lean six sigma collected data, analyzed index cor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coefficient and satisfaction index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each index in the index evaluation map,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of need for improvement, and follow its effect so as to achie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Key words: Lean Six Sigma;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service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1 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研究状况
从2005年开始,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各类高校纷纷建立,这对加快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推动实验室高效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新兴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管理方法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近年来,许多专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涉及的方面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的研究;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研究[1];教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研究[2,3];提高实验队伍的综合素质研究[4];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5];提高仪器设备利用效益研究[6];药品、试剂、小型仪器的管理[3,6]及实验室文化建设研究[7] 等。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改革完善,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心各个方面的管理状况,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某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探讨如何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持续改进管理质量[8]。
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改进的精益六西格玛流程
“精益六西格玛是一种将精益思想和六西格玛管理有机融合起来的新方法,它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效率”。下面以某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管理项目为例,探讨在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提高管理及服务质量的流程[9,10]。
2.1 界定阶段
该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管理及服务质量满意度方面有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该“中心”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首先对典型的“中心”管理项目进行重点调研。通过实际考察、问卷调查及对“中心”人员的访谈,找出目前“中心”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2.2 测评阶段
设计问卷调查表(采用李克特量表),对“中心”各项管理服务指标满意度进行调查。设定:非常满意—5分 ;比较满意—4分;一般—3分;比较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测量和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师生对“中心”管理指标中的实验教学一项最满意,对实验人员项次满意, 但对实验药品材料管理项和环保与安全项不太满意,对实验室文化最不满意。
2.3 分析阶段
测量所用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见表2。
进行抽样充分性指标KMO测量和巴利特(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见表3。
结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几个指标的相关系数比较大,且很显著。其近似卡方值为73.913,显著水平达到0.000,抽样充分性指标KMO测量值达到0.549,显示抽样效果较好,但也说明数据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选择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由主成分分析法获得该项目各项指标的权重(即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表示为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系数[11]。
然后再将每个指标满意度平均分和重要性系数进行标准化并列表对比(见表4)。
以每个指标满意度为横轴,每个指标重要性程度为纵轴绘制该“中心”管理及服务各指标评价象限图(如图1所示)。
“中心”管理各项指标评价象限图可以直观反映出该“中心”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优势在哪里,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从而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中心”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改进的着力点。
第I象限:高度关注区。指标X1(实验室硬件建设)、指标X2(实验教学管理)和指标X8(实验人员)落在这个象限上。这个象限标志着满意度与问题的重要性成正比例,即师生对“中心”提供实验管理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与他们所评价合理的重要程度相符合。“中心”对这个象限的3个指标应该继续保持其现有水平,维持其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II象限:属于重要性高但满意度低的象限(优先改进区)。指标X5(开放实验室管理)和指标X7(环保与安全管理)落在这个象限上。这个象限标志着有机会改进,表示师生是关注“中心”管理服务的这些指标,但目前“中心”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所提供的服务距师生的要求较远, 师生对此评价较低,需要重点修补、改进。
第III象限:机会区。指标X4(药品材料管理)和指标X6(实验室文化管理)落在这个象限上,表示这两项指标不是师生目前所关注的,不是现在最需要改善的服务项目,对此暂时可不多考虑,但应该保持关注,适当的时候还是要加以改进,因为这里是可以挖掘出提升师生满意度的机会点。
第IV象限:维持优势区。指标X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落在这个象限上。这个象限标志着满意度评价较高,但并非师生最为关注的方面,属于次要优势。虽然它们不是很重要,但维持现在的程度,对于师生而言,还是十分重要的。
2.4 改善阶段
通过对该“中心”管理服务评价指标的分析,开放实验室和环保与安全管理这两个方面处于需要优先改进的位置, 其次是药品材料管理、实验室文化管理两方面,该“中心”需要按照精益六西格玛的实施要求,由中心负责人积极推动,相关人员积极行动,对需要优先改进的开放实验室和环保与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再实施二级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梳理找出问题所在,探讨解决办法,制定解决方案,并尽快着手实施。
在环保与安全管理方面,把师生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考虑,把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与绿色环境、安全稳定等因素统筹考虑,增加购置环保与安全的实验设备,同时坚决做到实验室环境设施建设安全化和环保化,尽力做到实验过程绿色化,“三废”处理绿色化,危险化学物品使用安全化,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经常化。
开放实验室管理优化方面,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旨,继续坚持探索“因材施教 , 讲究实效 ” 的教师指导模式;学生自主创新模式,毕业论文 (设计 )带动模式相结合,调整修改开放实验项目,修改开放实验管理办法,试行网络选项目、约实验室、约实验指导教师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开放实验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药品材料管理方面的问题应尽快解决。药品材料仓库内部安排调整,升级药品材料管理软件,修改完善药品材料管理和领用办法。同时对师生进行节约与绿色化教育,使化学药品和材料领用快捷,药品材料节约了近一成。
实验室文化方面的问题解决。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该“中心”通过加强对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教育和影响,修改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改变实验室环境布置等,有效改善了该“中心”人员的精神面貌,提升了实验室文化品位,优化了实验室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提高了实验示范中心的管理服务质量水平,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
2.5 控制阶段
实验室硬件建设是“中心”得以运行的基础,实验教学是“中心”工作的核心,实验人员是“中心”运行的关键。在前面分析中获得的信息说明,该“中心”在以往工作中这三方面都做得很好,这是需要继续保持的,同时还要根据新的情况作出新的应对。对上述分析提示需改进的项目,要在最后的控制阶段中,通过对相关师生的不定期访谈和对实验室各项指标的定期检查评估,了解师生对改进后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并对改进结果跟踪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对新的问题再次使用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流程,持续改进,精益求精,达到更高的质量目标。
3 结束语
通过对化学实验中心管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案例,探讨了精益六西格玛改进方法在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中对于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的应用。通过满意度调查、数据收集、统计处理和分析,得到师生满意度和重要性4个象限评价图,以确定需要改进的方向。在改进后,持续跟踪回访,实现对改进内容的控制,并循环使用精益六西格玛的DMAIC流程,实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媛,蒋福宾,欧阳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8-90.
[2] 张媛,蒋福宾,欧阳津. 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的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5-96.
[3] 蔡毅飞,薛来.MSDS在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8-90.
[4] 沈秀,张黎,戎红仁,刘春林,龚方红.普通本科学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20-122.
[5] 刘广伟.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08-110.
[6] 强洪,王玉贤.化学实验课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试剂及仪器的科学管理[J].化学教育,2005(7):55-56.
[7] 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
[8] Michael L. George.Lean Six Sigma[M].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
[9] 何桢,韩亚娟,张敏,张凯.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2):82-52.
论文摘要:分析化学实验室是化工学院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技能培养实验室,将此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教学和管理模式,既能调动学生实验兴趣的,使学生能主动的,自愿的参加开放性实验,又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场地的利用效率,对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好处。
一、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
随着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基本技能日益重视和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虽然学校正在逐步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但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培养模式,注重共性培养,忽视个体发展的需求,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表现为一味的整班教学和固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缺乏自主。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选择就是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我院在分析化学实验开放性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主要集中在实验教学项目上,经过教师们的努力研究,我们将以下的实验项目开设为开放性实验项目:1.HCl-NH4Cl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2.福尔马林中甲醛各含量的测定加成法—酸碱滴定;氧化法—酸碱滴定(反滴定法);3.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EDTA络合滴定法;高锰酸钾法);4.PbO和PbO2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5.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6.胃舒平药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测定;7.水果、蔬菜、药片中抗坏血酸(Vc)含量的测定;8.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这些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要求是比较高的,可以锻炼学生的基础分析化学能力,以及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不仅将实验室为学生实验教学,而且对科学研究提供有目的地性开放。为了加强其的管理,我院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范。
(一)、全院各分析化学实验室,除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外,还应在计划外安排时间向学生开放。教学实验室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的开放实验,逐步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
(二)、实验室开放的含义
实验室开放是指各教学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的一种手段。
(三)、实验室开放的形式
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分为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自选研究课题型等。
1、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
指由于学生选课冲突、生病请假等原因,无法在计划安排的实验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实验教学项目,需要在其它时间安排进行实验。
2、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
实验室根据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各类竞赛活动等的需要开放研究题目,也可根据实验室特点自拟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实验。
3、自选研究课题型
结合学生社团、兴趣爱好者协会的活动内容,或结合学生科研课题,鼓励学生自选实验研究课题,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试验装置安装与调试,完成课题研究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报和审核
1、项目申报
各实验室根据学校要求和自身条件,报出拟开放的实验项目,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申报表》,由学院上报教务处组织人员对申报的开放项目进行评审。
2、收费标准的审核
由教务处将通过审核的开放实验项目的收费标准报学校收费领导小组审查,由收费领导小组报市物价部门审批,获得批准的项目方可对学生开放。
(五)、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实施
1、每学期开学2周内,学院将本院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学期开放计划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后向全校学生公布。
2、每学期开学4周内,学生根据教务处公布的开放实验项目,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实验项目申请,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学生开放实验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和实验项目开放单位签字同意后,由实验项目开放单位拟订实验项目开放课表,并通知学生。
3、各分析化学开放实验项目开出单位认真组织学生完成相应实验项目。
(六)、实验室开放管理
1、学院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分管实践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实践中心协调组织实施。学院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实验室进行多种形式的开放活动,各实验室应积极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
2、各实验室根据本管理办法和实验室特点制订相应的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并报学院备案。
3、申请参加非教学开放实验项目的学生原则上应是成绩优良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各院(系)应予以严格审查。
4、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应按确定的实验时间、地点参加实验。因特殊原因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参加实验,应按实验室规定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另约时间补做;对无故缺席实验的,取消其参加开放实验资格。
5、各开放实验室应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实验内容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6、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应阅读与实验内容有关的资料,准备好实验实施方案,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的,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暂停其本次实验。对于部分实验,可视具体情况,在实验前增加专门的实验安全教育,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7、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的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8、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要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的记录。
9、学生在实验项目完成后,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论文或实物等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态度等内容及时进行考核,确定成绩,在学期结束前报各教学单位教学科研办公室。
10、每学期结束前,实验室应及时做好开放实验的总结工作,将开放实验的进行情况按规定格式写出书面总结,交各实践中心存档,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11、学院将定期对实验室开放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实验室考核和审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作为工科专业实验室的一种重要形式,既具有实验的趣味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又有开放性本身所特有的条件不完备性、结论不确定性、内涵可发展性、思维不约束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欢迎,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肯定,尤其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我们化工学院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对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成强.关于高校实施开放性实验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
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多数存在结构单一、实验仪器设备设施较落后现象,加之以前是单学科院校,验证性实验较多。随着学校升本建院,原有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各学校都在重视实验教学中心[1]的建设工作。重庆文理学院作为渝西地区唯一新建本科高等院校,是重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示范基地,化学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无疑对周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各级中学、企事业单位起到较明显的示范辐射作用[2-3]。中心按照《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试行)》的建设要求,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建设:构建了大平台、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开放实验为手段,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2011年10月中心接受重庆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验收并合格,通过对中心示范性工作的总结、分析和思考,希望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提供借鉴。
1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
1.1先进管理模式是组织保证中心是面向全校学生服务的一个集合型实验教学平台,中心隶属于学校,依托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学校教学部、资产部对实验中心进行宏观管理,负责对中心的规划、建设实施管理,并为中心日常运行提供经费,对实验设备、环境、安全等进行监管,同时下达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接受校、院二级督导;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指导中心实验教学业务;中心建设与运行经费由学校统一划拨;中心主任由学校聘任,学校负责确定中心建设发展目标和教学管理要求,建设经费投入实行计划单列,经费投入足额到位,确保了中心的正常平稳运行。
1.2运行机制健全,依靠制度保障
1.2.1开放运行情况根据新建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中心“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积极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教学实验室开放的长效机制”[4-7]。中心实行开放式运行管理,各实验室对全校本科生开放,开放力度逐渐加大,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做补充性和自主性实验,目前已达到5000余人时/年。
1.2.2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方面中心以学生为本,力求做到规范化、人性化管理。中心针对实验室管理、教师工作考核、实验教学效果考评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文件,包括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守则、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实验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器材、工具管理制度、实验中心教师考核制度;又如: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关于加强实验教学与考核管理的规定、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教学的规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与测评的管理办法、实验教学中三废处理的要求、危险品使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从根本上保证了实验中心的长久发展和良好运行。
1.2.3考评办法中心按照学校相关的考核规定制定岗位考核办法和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对所有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职称晋升和当年学院内工作量酬金挂钩。定性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定量考核包括:出勤率,实验教学的准备、开出、完成的实验质量和数量,学术、专利申请、实验技术进步情况等,以及教学实验管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卫生等情况,并且填写考核登记表。
1.2.4质量保证体系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实施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内部监督由中心主任及学院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负责监督教师实验准备、开出情况,检查学生实验报告。外部监督由学校教学督导进行监督。通过制定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和严格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实行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学院制定严格的听课评价制度和学生网上评教制度,结合学校或学院教学督导小组的听课检查及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反馈等,达到从管理、监督、评价等多环节来保证教学质量。
1.3运行经费是有力的物质保障近5年,学校在经费紧张情况下对中心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保障中心的运行及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运行经费主要来源有:学校下达的正常实验教学经费、仪器设备维修及更新等实验教学管理经费;世行贷款、日元贷款及中央和地方共建等社会各界对中心的资助;在研课题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技能强化和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实验教学[8]。
2省级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目前,中心承担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与制药方向、环境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任务,开出47门实验课的实验操作与实践训练,实验年人时数已达134837人时,为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2.1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中心将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与制药方向、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基本技能部分,打通专业界限,提炼出了基础的计量技术技能、分离技术技能、分析技术技能和简单表征技术技能等实验基本技能,构建了“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大平台,单独开设“实验基本技能”实验课程,并进入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大一进行实施。同时还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在课外集中组织强化训练和实验技能大赛,将课堂训练、开放实验和课外集中训练进行系统设计,对每个环节进行阶段考核。在大一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在二年级再组织集中训练,做到学生人人达到的要求,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需求,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剖析,形成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系统设计“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大平台、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并在不同阶段,分别对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效培养。
2.2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2.2.1采用新实验技术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中心在实验教学中嵌入不同维度的技术,保障实验课程的有效运行。“平台”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技能训练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本身强大的写实表达力,藉“写实手形”和“写实眼球”的感知动画效果,将视觉、听觉感知的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夸张放大效果的结合,产生“二分两维度”感觉叠加效应,增强感觉的表象信息,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联结。多媒体技术传载的信息扮演“手动技能的演示者”和“心智技能启发者”的双重角色。“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化学实验仿真技术,摆脱“只有工程现场才能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限制,探索出了工程类实验课程教学的新手段。仿真实验室的运行效果明显,对学生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创新性”实验教学广泛地采用波谱技术,完成实验教学环节中结构表征任务,保障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生自主的波谱技术应用,极大地提高实验的水平和层次,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2.2.2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本,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采用自主式、合作式、互动式等学习方式,变教师为主为学生自主,变教师灌输为启发、讨论、互动,变机械式完成实验过程为研究、探索、合作式实验过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先进实验方法,熟悉现代实验仪器设备。
2.2.3实验考核方式根据各专业特点编写考核大纲,并以考核大纲为依据,规范和强化实验教学考核,确保实验教学质量。考核指标设计注重长期效应,注重独立思考、实践过程、合作交流能力,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技能运用的考核,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与反省认知的考核;注重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的考核。实验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对过程的考核,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成绩占30%~4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来评定。
2.3中心特色搭建“实验基本技能”大平台,构建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中心搭建了供化学化工类、制药工程类和环境类专业的共享平台,进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强化实验技能训练。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平台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编著独具特色的实验教材《化学实验技能训练与图析》,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于2010年成为学校精品课程,2011年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系统设计“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大平台、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实施导师制,将各个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分配给指导教师,将学生一直指导至毕业。对大一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基础,让部分学生参与教师实验准备和实验管理;在大二,让部分学生开始进入教师的科研中,协助教师及高年级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与技能;在大三,让学生全面进入教师的科研中,并支持学生申请学校的学生科研立项和大学生创新实验立项,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开展横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管理方法;在大四,以毕业论文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近5年来,学生获准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3项,获准学校科研立项62项,参加横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5项;发表研究论文30篇;获“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重庆市特等奖2项,重庆市二等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市银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重庆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中心各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教师科研工作与学生创新能力有机结合不足教师将科研工作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够[9]。目前学生主要以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参与科研工作,而且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时间最长不足1年,平时还要上课,实际上学生只有假期才会有比较集中的时间。中心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加教师科研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生科研项目,目前学院实行专业导师制要求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跟随导师科研工作来延长学生科研工作的时间。所有科研工作成果均可以替代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3.2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够,实验室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政策激励制度和导向,导致实验室队伍结构不完全合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水平亟待提高,工作主动性仍需激发。首先,高水平实验室兼职教授主要精力仍在理论教学、科研、管理上,很难在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其次,实验技术人员和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方面未得到政策倾斜或激励,造成实验人员积极性不高、高学历实验教学人才流失等问题;再有,实验室队伍亟待补充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专职人员。实验中心人员组成的层次、结构、数量应更加科学合理[10]。
3.3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尚需加强近几年,上级部门和学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使全校教学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与以前相比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实验室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实验室建设需求还较大,一些专业实验室条件还很落后,实验设备台套数少,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需要增加。另外,高、新、尖的仪器设备还很缺乏,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11]。
4中心建设发展思路与规划
4.1发展总体思路根据学校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中心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为基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和改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使之成为对同类高校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教学中心。
4.2发展规划
4.2.1进一步加强实验条件建设以学院搬迁新校区为契机,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大中心建设投入,在2012年中心整体迁入12000m2实验大楼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4.2.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合理规划、激励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建立一支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行业专家或生产一线技术能手来校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校内培训、校外进修等方式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推进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制度。凡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每4年必需到职业院校、中小学或企业进行不少于半年时间的实际工作或应用研究。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抽调,作为骨干力量或领队到职业院校、中小学或企业进行执教、调研,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和任务,运用仪器设备等工具突破自然条件限制,在人为控制和干预客观对象的情况下,观察、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探索自然奥秘和创造发明的必由之路,是自然科学技术的生命,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强有力的手段。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化学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来源于实践,化学理论都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历来为化学家所重视;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实验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责无旁贷的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秉承湖南师范大学以“仁爱精勤”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按照“全力建造一流环境,坚实构筑一个平台,努力建设一支队伍,精心打造一批成果,全面培育一代英才”的中心发展战略和“融合、发展、创新”的实验室建设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验专职技术人员为主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理―工―教融合,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全面规划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努力使中心成为理―工―教融合特色突出,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明显,课程体系先进,教学内容科学,教学设备精良,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环境舒适安全,实验教学队伍业务精良,管理体系规范,校企联合紧密,功能集约,开放运行,高效服务型的一流基础与专业实验教学基地、科研基地和服务基地,为培养专业基础知识雄厚、探索精神敏锐、实践创新能力强劲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化学化工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为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提供示范。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源于1938年成立的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的理化系化学实验室,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浩青教授是创始人之一。1953年,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成立了附属于二级学科教研室的实验室。1998年,合并各教研室管理的实验室,组建基础化学实验室和应用化学实验室,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并通过了湖南省实验室合格评估。2002年,整合基础化学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和原隶属于医学院的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室,成立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实验中心。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实验中心被国家财政部列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2006年获批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整合化学实验中心和化工原理与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经过70多年几代人的建设,中心已发展为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先进的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国家化学特色专业、国家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化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国家级教学平台以及“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合成与分离分析化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和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作支撑,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守拙教授领衔的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团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一直秉承湖南师范大学“仁爱精勤”的优良传统,坚持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以高素质团队培育高素质人才”和“理工教融合”为特色,提出并实践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验专职技术人员为主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理―工―教融合,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为湖南区域经济和全国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建设理―工―教融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
在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心领导深深感受到,传统的各教研室分散管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只能站在各自的二级学科平台上思考问题,不能综观全局,这种弊端严重阻碍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阻碍了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阻碍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而必须在化学化工一级学科平台上组建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能综观全局、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自2002年开始,中心探索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指导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在化学化工一级学科平台上建设了一支实验与理论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理―工―教融合,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的综合型、高素质教学团队。这支化学实验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级教学团队,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1)落实团队组织机构,明确岗位,稳定核心骨干
近年来,中心按照中心主任―课程负责人―实验主讲教师―实验指导教师的多层次梯队式结构,组建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团队。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实验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负责实验课改革的整体构想和规划,负责理论课与实验课间和各实验课程间的相互协调。每门实验课程聘请一名有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强、实验教学经验丰富并且有很强责任心的教师担任专职课程负责人,主持本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组织实施教学教研活动,从实验课教学的角度与理论课教师沟通,并对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中心主任和课程负责人是团队骨干,属专职实验教学人员,编制相对稳定。实验教师是相对流动的团队成员。学院根据年度教学任务确定实验教师人数,采用公开岗位、自主报名、平等竞争和择优录用的实验教师选拔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并同时确立理论课与实验课同等重要的理念,促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相互沟通,吸引了大批高水平教师担任实验课教师。
(2)理―工―教融合开展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为满足现代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专多能与高素质的要求,中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注重理、工、教多学科融合,按教学需要,同时引进理学、工学和教育学三类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特别注重引进或联合培养高素质的工学类和教育学类人才。如近年从企业引进了工学类高水平教师5人,并先后从企业和中学聘请了31名兼职教师。目前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团队成员既有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理学)的,也有来自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工科大学(工学)的,还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等师范大学(教育学)的,同时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山西煤化所和上海药物所等中科院系统的,既有理学博士,也有工学博士和教育学博士。
(3)以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吸引高水平教师加入实验教学团队
近年来,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全面开展了高师本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提出了系列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不是只依赖课题申请者本人,而是发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如在进行“高师本科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多次组织全院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对拟采用的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中应包括的教学内容反复讨论;中心也不失时机地制定了《关于加强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几条措施》和《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必须在本科生中开设研究设计性实验的规定》等教学文件,从而有目的地把全院教师的目光吸引到实验教学及其改革创新工作上,吸引了大批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加入实验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通过对国内外化学类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在全国师范院校中较早创建了新型的大学本科基础化学实验三层次课程体系,将历年的实验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固化进本科学生培养方案,并面向湖南地方经济和“四化两型”社会需求,根据化学化工学科和湖南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了基于一级学科的既相对独立,又覆盖相关专业各门化学化工课程和知识领域的“三位一体”“立体交叉”式的理学(化学)、工学(化工)、教育学(教师教育)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包含理学类的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含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训3个层次的7门实验课)、工学类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含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设计、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3个层次)、教育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含师范技能、实验教学、实验设计与化学奥赛研究实验)。不同平台之间、层次之间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互动。理学类的化学基础实验注重化学类多专业的共性,重点传授实验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方法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知识创新能力;工学类专业实验注重学生的专业特色,重视社会需要,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学;教育类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注重教育教学特色,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设计新实验的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意向交叉选课,促进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
图1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
(4)以科研反哺教学为抓手,促进高水平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
中心注重科研与教学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转化,利用科研仪器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以此吸引高水平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近年中心由教师的科研成果或在研项目转化而来的教学项目达40余项,其中30余项写入已出版的《化学研究与设计性实验》教材中,为新实验教学体系不同实验平台中第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的开出提供了保障,同时壮大了本科实验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所、催化研究所、发光材料研究室等单位的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等在完成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同时,均利用本单位的科研设备,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本科生开设研究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姚守拙院士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导电聚苯胺薄膜的电化学合成和EQCM表征深受学生喜爱,潇湘学者苏胜培教授的纳米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成为专业方向必修实验。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团队一直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多种措施督促激励青年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①引导重视实验教学。一方面要求每位新到岗的青年教师首先过好实验教学关。规定新到岗的青年教师必须经过一轮以上的实验教学,同时担任对应理论课的助教工作,并得到实验课程负责人的认可,才可申请对应理论课程的主讲教师。另一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规范教师言行,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要求青年教师到岗即签字遵守学院教代会通过的《教师行为准则》。②配备指导教师,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实验教学,实验中心为每位青年教师配一位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对应实验课程负责人),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指导。如首先安排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带同一实验,一同做预备实验,在青年教师撰写好实验报告后一起分析讨论如何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始阶段由指导教师讲授实验,做示范教学,然后经过试教逐步过渡到由青年教师讲授并主持实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能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密切了同事间的关系,培养了全体教师的团队精神。③鼓励在职攻读学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师队伍。按照学院理―工―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也首先考虑如何构建理―工―教融合的实验教师队伍。中心在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进修时进行了规划和导向,如根据学院理科教师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鼓励青年教师到工科院校和师范院校攻读工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先后选拔了4人在职攻读工学博士学位,1人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此外,中心还有计划地选派选送青年教师出国(境)或到国内名牌大学进修、访问。④支持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除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校级以上教改课题外,学院还设立教改课题重点支持青年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并规定青年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有教改论文,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全国性的教学研讨班或研讨会。⑤要求青年教师积极为本科生开设创新实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实验教学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有博士学位,科研的生力军。中心要求每个青年教师都要担任本科生的科研导师,指导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开展自主性创新实验。
提高实验仪器质与量,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
经过几年的建设,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的档次明显提高,满足教育部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紧跟国际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的先进水平,符合适用、先进、适当超前和可以扩展的原则,也满足了学校招生规模的要求。目前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 439台(套),总价值为2 808.89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47台(套)。中心对所有仪器设备实行统一购置、专人管理,有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8%以上。近3年来,实验中心新购置仪器设备542台(套),总价值为1 048万元。化学化工学院各科研实验室共有科研仪器设备1 275台(件),总价值为1 501.77万元。科研仪器与教学仪器设备同时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大型仪器设备均有5套以上,可让本科生直接上机操作,除化工大型实验装置外,保证了基础课实验每组1人,专业课实验每组不超过2人,每个实验项目其他仪器配套数均在5套以上。
中心先后研制开发出了大型纯水设备、化学实验室中央真空系统、差热分析仪等实验装置。中心主任何红运教授主持设计安装的化学实验室中央真空系统大型实验装置可供180名学生同时进行减压过滤、真空干燥、减压蒸镏等化学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分布于不同楼层的3间大实验室共用1台主机。用户接口通过真空管道直接连接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的学生每人1个用户接口,系统压强最低可至0.003 7 MPa,即使全部用户接口同时接上,系统压强仍可稳定低于0.02 MPa,完全满足常规化学实验的要求。多年的运行证明,该装置工作可靠、减压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管理维修方便、整体外型美观、占地面积小,深受师生好评,适合于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
图2 学生使用中央真空系统做减压过滤实验
实验课负责人曾跃教授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研制设计的差热分析仪(如图3所示)已用于该院本科实验教学。如图4所示,将样品(S)和参比物(R)放入差热电炉内的样品托盘上后,差热分析仪通过热电偶(A)将温度信号以及温度差信号转换成热电势信号,将样品的温度信号(1-2)和温度差信号(1-3),直接输入多通道计算机数据采集卡(如图5所示)。数据采集卡通过自行研究设计出的,由计算机USB口采样的差热分析计算机接口接入数据采集计算机(如图6所示),计算机通过软件控制并采集温度和温度差信号。自行选用设计的数据采集卡,进行了通道间的隔离,并有稳定放大设计,性能稳定(精度达到±4 μV),可以直接稳定记录温度差信号(几十到几百微伏)。此自制差热分析仪与从市场购买的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且性价比较高的差热分析仪比较,每台可节省经费约4万元。
图3 HNU-DAT-1型差热分析仪
图4 差热分析信号
图5 多通道USB计算机数据采集卡 图6 数据采集计算机
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让师生安心实验
中心现有实验教学用房70余间,使用面积3 000 m2,学生分时段分班次进实验室开展实验,实验时人均使用面积4 m2。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以人为本,配套设施完备,实验台、仪器台、试剂柜布局合理,有自主设计安装的统一的纯水设备和中央真空系统。实验室宽敞明亮,通风、照明设施完好,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整洁卫生。中心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网络化的实验教学智能管理系统平台(http:///)。该平台具有教师实验管理系统、实验预约系统、实验报告提交系统、师生交流平台、仪器设备管理及预约使用系统和信息等多项功能,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有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基于这种网络化管理平台,中心充分发挥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延伸作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益。
为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消除安全隐患,中心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学生进实验室前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实验中心制订了实验室安全及检查制度,编写了《实验室环境与安全手册》《实验室安全规则》及相关安全制度张贴在各个实验室,同时编印了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本,要求各实验员每天对所管辖的实验室进行安全自查并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上报学院。学院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工作检查。
(3)易燃、易爆、剧保存在专门的仓库,剧领用时须经实验室主任签字,做到随领随用,未用完的当日返回专门的仓库。
(4)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废液桶。有毒废液由实验室统一处理:能够经氧化变成无毒物质的达到排放要求后再排放;部分不能回收或解毒的,处理成固态难溶物后,送往获环保与公安部门批准进行处理的工厂集中处理。中心向每个实验室发放了实验室处理废液废渣情况记录本,要求实验员对学生实验中产生的废液种类、数量、处理办法和处理结果及时登记。2013年学院针对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废渣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处理难度极大等问题,基于培养学生结合社会实际,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的考虑,特设专项资金,鼓励师生立项开展综合处理实验室废液废渣的创新实验研究;经学院组织专家对全院师生申报的综合处理实验室废液废渣创新实验项目进行评审,资助了10个项目立项开展研究。
(5)实验大楼安装了消防报警装置,每个实验室均配有消防器材,药品室安装了防爆电源开关和防爆电灯。
上述措施保证了师生实验的安全和校园环境的优雅宜人。中心自成立至今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回馈中心师生
实验教学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实验教师发表教研教改论文80余篇,主持省级以上教改课题和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余项,主编出版教材或教学指导书5本,参编3本。基础化学实验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级精品课程。实验课教师谢青季教授撰写的教学在化学教育类国际顶级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中心主任何红运教授撰写的《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深入开展实验教学改革》论文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全国76篇,发表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杂志上)。中心主编的基础化学实验新课程体系系列教材获得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我认为湖南师范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的项目先进,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特色明显”(湖南大学蔡炳新教授);“该课程基础良好、特色明显、成果突出”(中南大学罗一鸣教授);“将化学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实验和研究设计实验作为一个整体建立在一级学科水平上的独立实验课程体系教材还没有,《本科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专家评审意见表);“这套教材集成了他们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的一系列成果,适应化学发展的潮流,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理工教融合。作者们将过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创立的特色贯穿到该教材中,在内容上既包括了化学实验中合成、分离和分析等全部基本要求,又包含化工的一些基础实验,还有面向中学教学的实验项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继承与创新。该教材在化学一级学科基础上构建了与原四大化学密切联系,并能覆盖相关专业各门化学课程知识领域的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经典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注重通用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第三,科研转化为教学。该教材的一些实验项目源于作者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取得的科研成果,面向生活、面向生产、面向社会,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索未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姚守拙院士)。多年来,学生在校园网上对教师化学化工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均在90分以上,全部为优秀。
近3年中心教师承担863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6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20项,其他合作项目31项,获科研经费2 185万元,发表科研论文310篇,被SCI收录22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65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侨界贡献奖1项,其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授权9项。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论文被引用的ESI排名在全球前1%的1 047所顶尖学术机构中排名第785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化学化工学院在校本科生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33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6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5篇,在全国和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和湖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全国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素质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和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中先后有130余人次获奖,特别是在“三井化学杯”全国第五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参赛的F1队,获得了该赛事举办以来全国师范院校唯一的特等奖。面向生物医药产业的制药工程专业自第一届开始,连续6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化学化工学院4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初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5年在全校排名第一。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面向中学师生开放,硕果累累,声名远扬。每年暑假期间都有大批对化学感兴趣的中学生来中心学习,与在校本科生交流,并由在校本科生指导做部分实验。这既让对化学感兴趣的中学生提前了解了大学实验教学的环境与模式,又使我校本科生对如何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前获得了体验。近年来,除湖南省内大批中学生外,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天津、海南等省市部分中学的学生也纷纷来中心学习。经中心培训的湖南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获得了15枚金牌、4枚银牌。
主任简介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Abstract】Laboratory is the base for training compound application talents with certain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afety of laborato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problems of laborator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0 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安全事故高发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1]。为贯彻“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意识,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实验室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并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1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各类高校来说,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 实验室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中长期规划[2]
独立学院兴起于本世纪初,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到2014年,全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2015年有50所独立学院转型,现有272所)。由于办学主体的资金投入不能一步到位,只能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不断地增加教学用房,并对已建的教学用房逐年进行调整,重新分配,已建成的实验室很可能就需进行搬迁、扩建。又因新增的专业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难于对全校实验室规模、布局进行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一些教学用房不得不改建成实验室,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的持续增多,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数量、种类、实验项目、实验人数均在增加,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3]。
1.2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断变化,专业持续增加等原因,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大多尚未成型,还处在不断摸索过程中。
1.3 独立学院实验室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
大多数独立学院定位为教学型学校,致力于培训应用型人才,对科研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一般仅存在一些教学型科研任务,因此,独立学院的实验室中安全隐患类型相对较少,可以对实验室存在的绝大多数安全隐患进行安全评估,实验室安全事故可预防性较高。
1.4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力量匮乏,一方面是由于新建的学校缺乏积累沉淀,高端人材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校的科研条件无法与老牌学校相比,导致学校难于留住高级人才、人材流动性较大。
1.5 学生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
受限于招生批次及分数线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动手能力较弱。
1.6 由于学校创办时间较短,实验室房屋、设备、线路老化等类安全隐患相对较少
由于存在上述特点,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拟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情况,就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2 建立并完善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从属于学校的校园安全大系统,但由于实验室的性质和特点,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必须遵循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对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技术防范、教育培训、检查整改、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内容[4-5]。
2.1 机构与职责
根据我校的现状,建立“学校―专业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房间(机台)安全责任人”四级安全管理构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级机构安全责任,实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6]。形成校、院、实验室群策群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学校建立校级层面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行使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由校长牵头,后勤保卫处、条件装备部(注:实验室管理部门)、人事处、资产与预算管理处、法规与招投标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各专业学院主要领导为成员。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检查监督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
(2)组织制定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
(4)对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5)受理全校实验室安全事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下设实验室安全专家组,从专业角度协助并督促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履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
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分工为:
(1)后勤保卫处作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归口职能部门及学校水电的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用水用电安全、防盗防窃防虫害、房屋安全等管理,负责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实施安全月活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用电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指导整改。
(2)条件装备部是负责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订实验室日常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实验室建设项目及实验项目,督促各学院、实验中心落实危险设备及重大仪器设备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监督各部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督促落实各实验室或机台安全责任人,评估各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负责技术安全措施的落实,负责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
(3)其它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与其工作范围有关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
各专业学院成立院级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落实。
实验中心设安全员,负责本实验中心所有安全相关工作。
各实验室房间或机台确定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对房间或机台的安全直接负责。
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与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与实验中心(室)、实验中心(室)与各房间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涉及面非常广泛[7],与学校开设的专业和拥有的实验室类型有关。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2.1 实验室建设项目及新增实验项目安全审核工作
建立了实验室建设与改造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对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场所建立审核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落实“三同时”制度,完工项目需经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存在安全危险因素的实验项目进行审核、评估,必要时邀请校外专家给予指导,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技术防范措施、特殊资质等条件,并在项目开设后进行重点监管。
2.2.2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
对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及废弃物,建立从申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记录和控制制度,严格分库、分类存放,强化各环节的管理,堵塞漏洞,严防丢失、被盗和非法使用。定期检查物品台帐,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对于剧毒化学品和其他高危物品,严格落实了“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领取、双人使用”的管理制度。
2.2.3 实验室仪器设备与操作的安全管理
建立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安全运行。对具有危险性和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机械加工设备、高温高压设备等采取了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制订了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接受了业务和安全培训,了解了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按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持证上岗。
2.2.4 实验室水电的安全管理
按相关规范安装用电、用水设施和设备,定期对实验室的电源、水源等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2.2.5 实验室安全设施的管理
学校根据实验室类别、潜在危险因素等配置了大量消防器材、烟雾报警、监控系统、应急喷淋、洗眼装置、危险气体报警、通风系统、防护罩、警戒隔离等安全设施,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安全设施定期检查,做好设备更新、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2.2.6 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
我校所有实验室均配备了相应的灭火器材,落实了消防器材管理职责和措施,保证消防器材定点存放,性能良好。聘请了专业的维修公司对学校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分批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熟悉本岗位的防火要求,掌握所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保证安全教学。通过先进入消防体验中心进行体验等措施学校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学生)开展了防火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应包括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科研项目的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8],我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实验室规划中,上述方面未涉及。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是各项措施得以贯彻、落实、执行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根据本校实验室设置情况和存在的危险源的类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我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项目和人员的准入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易制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员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
除此之外,我校还编制了实验室安全手册,监督各学院、实验中心制订了重点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已上墙或放在可随时取阅的地方。
随着新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危险源不断增加,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及时制订及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2.4 实验室安全技术措施
学校要注重对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投入,从硬件上保证消除安全隐患。首先,在实验室规划设计时,确保实验室基础设施符合实验室使用要求,如水电线路和容量和布局、通风要求,设备布局、安防系统等[9]。另外学校设立有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保证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我校实验室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消防器材配备充足:除各建筑物自带的消防设施外,我校所有实验室均根据室内易燃物种类另配了灭火器,部分实验室配备了防火毯、消防桶等;
(2)废弃物集中处理:化工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化学实验室的废水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3)安全标识种类齐全:除各楼内消防逃生标志外,实验室内危险源处张贴有化学危险品标识、机械安全标识、用电安全标识等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师生注意防护。
(4)防护装备齐全有效: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及公用防护用品,如化工实验室的防护眼镜、防毒面具、通风柜、柜、气瓶柜、长袖工作服,机械装置的安全罩、安全连锁装置等。
(5)监控设备全面覆盖:所有实验室均处于监控设备覆盖范围,部分实验室安装有防盗门窗,保证实验室财产安全,并随时监测实验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0]。
(6)应急装备有备无患:如化工实验室的紧急冲洗装置、洗眼器、医药箱等。
另外,在进行实验项目设计进,学校要求各学院尽量利用替代品减少危险源,如用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低毒物代替高毒物,从根源上减少安全隐患。
2.5 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
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思想,结合实验室特点,进行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各种预案演练、急救知识培训与操作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1-12]。
学校要求所有新生均需进入我校与珠海市合作共建的消防体验中心接受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手册,让学生熟悉实验室工作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实验室的环境,预习实验内容,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了解所接触的实验设备、化学药品的性能。对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均进行培训,实行准入制度[13-14],采用网上培训考试系统、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实验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实验中心对学生介绍实验楼内部建筑结构,实验楼内各种灭火器的类型及放置位置,介绍实验楼内各种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仪器等的管理人员及联系电话,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及电话等,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出现事故时尽快离开现场的逃生方法等。通过上述措施,坚决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2.6 安全检查及整改
我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联合检查,条件装备部每学期进行4-5次安全检查(包括开学检查、节假日前检查、不定期检查等),二级学院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及培训情况,制度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档案建立健全情况,安全设施、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安全隐患和隐患整改情况等。
在定期、不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进行梳理,我校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整改并跟进督查整改情况。对不能及时消除的安全隐患,隐患单位及时向学校报告,提出整改方案,由学校确定整改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2.7 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制订了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预案规定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发生较大险情时,应立即报警,并逐级报告事故信息,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发生实验室事故后,实验室所在单位应当配合相关职能机构,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写明事故调查报告,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2.8 实验室安全评估及防范
鉴于我校实验室主要均为教学型实验室,实验室进行的教学活动处于可控状态,条件装备部定期统计各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情况,了解实验室使用仪器及易耗品的种类和数量,分析设备、耗材和工艺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开设的实验项目的安全状态均进行安全评估,建立实验室安全台账,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同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对重点部位加强监控及检查,以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创造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保护学校的财产不受损失,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15]。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确保对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验室安全工作者的共同任务。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在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协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依赖于制度和组织机构,更依赖于各级单位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理解与遵守。
【参考文献】
[1]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曹传堂.浅谈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J].管理观察,2010,31:109-111.
[3]万长建.高校快速发展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33-135.
[4]付国庆,张玲,石玉琴.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比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00-902.
[5]叶秉良,汪进前,李五一,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419-422.
[6]温光浩,周勤,陈敬德.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5-8.
[7]徐东华,朱小东.理工类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2,03:42-44.
[8]郭恩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201-202.
[9]郭敏杰,胡新,王.高等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77-179.
[10]程琳琳,王旭,谭海燕.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强化管理策略[J].热带农业工程,2013,37(4):25-29.
[11]廖秀萍,陈纪鑫,许业河.转变理念 开拓创新 积极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49-351.
[12]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13]孙立权,范强锐,陆捷.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科学仪器,2008,(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