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育专业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第1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体育硕士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Graduate Education

ZHANG Jiaci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new,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in vocational schools are in widespread use,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certain training master of reasonable use to the ide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aster of sport;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行动导向教学法重在强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职业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要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以此为依据来组织学校的教学。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具有鲜明的学科特性,这就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及学生自身的实践来获取最基本的体育技术、技能,并且能够做到在理论知识的正确指导下完成准确的技术动作,从而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这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紧密结合。因此,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在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具有可行性。

1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体育专业硕士是培养体育领域内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在培养在体育领域内,能够掌握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渊博的体育知识,拥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体育专业硕士的这一培养目标充分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性的硕士研究生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重在强调要拥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从另外一方面讲,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的教学科研人员都是应用型人才,并且从近几年的人才招聘上来看,多数人才都是从博士研究生中选的。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要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区别开来,由重在强调学术性向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转变。①

笔者通过调研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国内对于体育专业硕士的研究还处于比较肤浅的必然性、可行性理论的论证阶段,对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专业硕士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招生模式上没有依据专业硕士的特殊性作出相应的调整;招收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现象;学制的设置反映出学校在专业学位培养上过于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其自身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加快了培养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导致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课程的设置也没有能够紧密联系到当前的社会需要。在这种现状下使用得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调动学生以及学者对体育专业硕士的关注度,进而更加完善体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为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提供借鉴。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体育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可行性分析

2.1 主导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的主导思想,是相对传统教育理念而言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自己懂得如何去学习。因而,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学生要用脑去学习,还要脑、心、手共用,多方面协调共同去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②

体育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也强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在学习基本技能和技术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动作,这一过程也强调头脑和身体的积极配合。只有反复的进行身体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关键技术动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体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应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导思想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体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可行的先决条件。

2.2 培养目标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在体育领域里,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并且这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更强调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技术技能的习得,而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注重的是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和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具有相似点,它们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能力。这一共同点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体育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3 教学过程

从教学过程这一角度来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也有相似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程开始之前就会“下达教学任务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这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学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而目前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开始时也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这一教学环节,这与“下达教学任务书”的作用是一样的。

老师们在体育专业硕士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学生们讨论;有时导师也和学生们共同做课题、共同讨论问题,这些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在体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这样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样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也重视在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以此来增强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相互合作这一鲜明特点为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

2.4 评价方法

体育专业硕士的压力过大,两年时间要完成毕业论文,中间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因此可能造成培养目标不能顺利完成。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适当调整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对学生的考核应该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者的比例,全面评价体育专业硕士的成绩,逐渐使学生达到考核的标准。通过调整现行的考核体系,改变教学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也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强调了人在实现既定目标时反思的重要思想。

3 结语

通过对行动导向教学法主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及评价方法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有高度的相似性,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可以应用到体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当中来的。而且也能看出来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也符合体育专业硕士目前的培养现状,它能够促进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成。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在使用的具体过程中也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不断地摸索并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法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是与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结合还需要不断研究。借鉴先进的、可行的教学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打破原有的僵硬的思想,在丰富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式方法的同时,也能够及时地解决体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注释

第2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1.1专业必修课程开设情况

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是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大学生必须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各院校开设课程包括了教育部规定的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此外,还开设了总共60门相关学科(见表1)。从表1可知,体育学、管理学的课程最多,分别为25门和14门,相对来说营销类的课程稍微不足。体育理论课程包括了运动理论基础课程、体育康复养生课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等等,课程开设较为全面。运动技术课程既包括了传统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也包括了现代新兴的健身项目,如健身健美、瑜伽、高尔夫等。在这些必修学科里,有的学院采取限选几项的方式,以加强学生的专项掌握能力。

1.2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各学院的专业选修课主要为理论类和技能类,是对专业课的补充和扩展,知识面较广,理论类有23门课程,对专业课有一定的拓展,如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老年人课程、针灸学等。对于技能类专业选修课程有的学院分主项选修和副项选修,有的学院没有选修课而只有方向选修课。

1.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专业方向课程是对接专业就业方向的一组课程,是针对学生未来职业或就业岗位而设置的具有职业化特征的课程,是实现专业分方向培养的保证。各院校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课程数量、所占学分、开设学期。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定位宽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编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是规定了一个大方向,9所院校对此专业的培养领域和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如三明学院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够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组织管理、表演与活动的策划以及技术指导的应用型人才”。新余学院为“能够胜任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社区社体指导、体育产业经营、中小学体育教学等工作,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不同院校的培养方案彰显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

2.2专业方向设置职业教育不明显

9所院校中有2所学院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晰的方向划分;在有明晰方向选修的7所学院中,其中有的方向设定也并没有和社会体育职业教育紧密联系,比如社会人文方向、运动科学方向,甚至还有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方向,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相混淆。专业方向构成中单门课程学时基本为32学时或16学时,由于体育技能掌握的专项性较强,笔者认为学时及学分不足。例如某一学院的体育表演方向,拉丁舞、肚皮舞、瑜伽的学时均为32学时,只能是初步的入门,难以做到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的人才。7所院校中总方向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为6.2%~9.69%,学分比例偏低,不能满足其专业就业需具备的专项职业能力。此外,方向课程模块化、体系化不明显。在方向选修课程开始学期的调查中,从大一开始的课程只有1所,从大二和大三开始的各3所,方向选修课开设的时间普遍偏后,不符合“先会后懂”的初学者的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本文来自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建议

3.1专业方向培养应定位于社会体育产业

在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首都体育学院赵立教授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和其就业紧密联系,考察其就业渠道可知社会体育产业是其主要就业方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我国的体育产业中,社会体育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较为明确,包括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培训市场等在内的体育本体市场已逐步发展成为层次结构较为清晰的产业。其次,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位”虽然是属于社会体育范畴,但是它属于公益性的“职位”,只有进入体育局或街道才对就业有意义,其就业前景不大。为此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定位应该优先关注的是商业体育的人才市场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这里的技能不仅包括指导健身的技能,还应该包括销售技能和基本的管理技能,总之是应用型人才。因而说,社会人文方向、运动科学方向、体育教育方向等因其不属于社会体育产业范畴而不适于成为本专业的方向设置内容。

3.2深化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满足职业能力需求

专业方向课程应该符合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求,应将“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能力、与人交际沟通能力、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经营管理能力”定位为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能力。在课程设置观念上强调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成为一种主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笔者认为,“指导与管理”对“社会体育”的修饰使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具体明确,更吻合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的学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考虑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力,又要高度重视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深度的要求,将职业教育的思想融入本科教育。以“厚基础、宽口径和深专项”的理念构建“通才+专才”的课程体系。所谓专才的培养体现在专业方向的设计上。专业方向课程应该模块化、体系化,并加大专业方向课程所占的比例。此外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的时间,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根据职业技能形成规律及体育技能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方向课可以从大一开始,并贯穿三年的6个学期,体现“做中学”,先会后懂的职业成长规律,使课程体系的切入口由原来的宽泛、抽象变得狭小、具体,切入点小而具体,贴近学生的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以专业方向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目标导向的方法,根据培养目标所对应的岗位群及其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清单,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几个方向共同需要的课程,搭建较宽厚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并通过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综合实践与素质拓展教育平台培养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详见表5。

3.4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第3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管理课堂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课程的合理安排,管理教学、训练、活动和竞赛等环节,以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及任务量,制定合理的目标,使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任务,并对部分同学进行特殊指导。在活动和竞赛环节中,灌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兼顾协作和友谊。如学生之间闹矛盾,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任务。科研能力: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对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对教材、教法和训练方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看书、上网,探索发现一条更适合现在体育教育的方法。在现有体制中,对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改进,要求教师善于动脑,并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专业水平,重点理解好运动和生命的关系以及体育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二、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的素养,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健康为首要目标,体育教师在具备专业学识的同时也应具备人文素养。文化素养:丰富的学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对课程内容的创新有所帮助。体育教师在进一步加强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其他知识储备,掌握知识精华并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必定会帮助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道德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团结友爱,注重仪表,等等”。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有正义感,争作学生的楷模。情感素养:情感素养在体育教学中作为非智能因素影响着身心的健康。积极乐观的情感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易于学生接受。体育教师不仅要像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完成脑力劳动,也要完成体力劳动,要为学生作示范、调动组织活动,一堂课下来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热爱体育事业、热爱体育教学。专业素养:体育教学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知识储备上主要应该掌握:体育学原理、体育科学导论、体育概论、体育教育学等,在基本技能上应掌握:田径理论与方法、体操与健美运动、球类运动理论与方法等。在人体科学知识方面,应掌握:体育保健学、运动康复学、运动营养学、体育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通过专业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意义,增强运动的乐趣,使得体育教学具有趣味性。美学素养:体育运动是展示人体美、运动美的过程,同时体育美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运用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领域中美的学科。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运动技术的示范,语言的讲解来达到人体美与运动美的结合,也能使作为观赏者的学生体会到运动的美。体育运动的特点是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在激烈的竞争和对抗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欣赏美与丑、好与坏,如何审美,如何理解美的形态、本质和形式,以增强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素质教育在我国提出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水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一切教育行为的灵魂和核心,也是衡量和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小学体育教师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的重要任务。第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主导,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创新意识等优良品格。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还影响着学生,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师,面向的受众心智尚未成熟,且体育课堂教授环节大多伴随着肢体动作,这些动作做得是否标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因此,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第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在一堂课中,运动强度很大,需要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的配合。身体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质、敏捷的反应能力、洪亮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第三,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运用网络的能力。21世纪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先导的信息化社会,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创新,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配合,来达到资源最大化的效果。第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随着教育法的不断完善,要求教师具备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近年来不断有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传出,这与教师法制观念淡薄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又要保证不体罚学生。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育,应为教育全体学生服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第4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关键词: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理中学;课程设置;毕业会考

德国的教育由各联邦州负责,中学课程设置由各州设定操作细节,但一般大同小异。巴伐利亚州是德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州,其教育水平可以代表德国教育的最高水准。

德国基础教育①从五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后学生会进入3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中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的学生在十二年级结束时需进行高中毕业会考(Abitur)。该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但与高考不同的是,它不是选拔性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成绩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具有上大学的资质,只要通过即可。文章按照惯例将文理中学的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定义为高年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和高三年级。

一、课程设置与评分体系

(一)课程目标与重点

德国文理中学高年级阶段的课程目标与重点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广泛、深入的普及教育,并以此为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做准备。第二,在高中毕业会考中,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须包括基础学科(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第三,高中毕业会考共设5门考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外,学生可自行安排考试科目。第四,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从所在中学提供的课程范围中选课,并设置个人学习重点。第五,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教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致力于为学生的大学学习、自主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第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责任感。第七,课程特点体现在两类研讨课中,即科学导论类研讨课和针对大学学习及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二)课程选择

十年级是高年级阶段的导入期。在结束导入期前半年的学习后,学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一些科目,作为自己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重点。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包括四个半年)取得的成绩将被纳入高中毕业总评成绩。各文理中学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提供相应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无例外,学生在整个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将受所选学科的约束。

1.各科目学时

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所选科目包括必修科目、选修科目和旨在培养个人能力的研讨课。三门基础科目,即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每周学时数各为4学时。其余科目每周2~3学时,若学生将第二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列为会考科目,则每周学习4学时(见表1)。

2.选课说明

学生必须填报所有的必修科目。对于选修科目,学生可在表1所示每行的几门科目中选取一门作为选修课程。其中,自然科学2(生物、化学或物理)或第二及第三外语或信息学只需在十一年级学习。对于研讨课程,学生须在十一年级全年和十二年级前半年选择两门研讨课。针对个人能力发展情况,学生可根据总体选课情况自行决定其他科目及其学习时间。

(三)特色课程

1.研讨课

科学导论类研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技能,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职场能力。研讨课通过拓展校外联系,让学生对学术和职业实践有初步了解,并使他们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有广泛定位。在十年级时,学校会通知学生哪些主要科目会开设研讨课,以及这些研讨课的主题,同时会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对于研讨课的想法。研讨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工作的普遍方法,并着眼于高校和职场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就这方面而言,无论主题是什么,所有的研讨课都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研讨课中,学生会进行自主研究,而教师只是作为专业和方法层面的专家指导学生开展工作。许多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上的伙伴建立了联系,因此,研讨课发挥着联接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的桥梁作用。

(1)科学导论类研讨课

研讨主题包括世界宗教在德国(主要涉及科目:宗教学)、文学模型在电影作品中的表现(主要涉及科目:德语)、发现莎士比亚――人物、时代与作品(主要涉及科目:英语)、经济市场中的数学(主要涉及科目:数学)、未来能源(主要涉及科目:化学)、历史转折性事件对地区的影响(主要涉及科目:历史)。

在研讨课中期报告中,学生将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研究工作的结果作出详细论述,并自主撰写研讨课论文(大约为10~15页),参与答辩。

(2)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学生在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会得到为期一年半的指导。通过参与一个以应用为主的项目,学生对于大学学习和职业的定位将更加深入,尤其是有目的、系统性的团队合作能力会得到提升。伴随着外部伙伴的加入,学生有机会对企业及其所提出的要求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可行的项目包括借助机器人组合部件的汽车安全理念的发展(伙伴:汽车供应商;主要涉及科目:信息学)、网页设计(伙伴:区域报社;主要涉及科目:德语)、针对地方企业的市场分析实践(伙伴:中小型企业;主要涉及科目:经济与法律)、关于“预防成瘾”的项目规划和实施(伙伴:社会机构;主要涉及科目:生物学)、商场的围墙外立面设计(伙伴:城市建设局;主要涉及科目:艺术)。

2.附加科目

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范围选择附加科目。通常,这些科目每周的学时数为2小时(见表2)。

3.外语科目

(1)长期学习的外语

指第一外语(从五年级起)、第二外语(从六年级起)以及文科类学生的第三外语(从八年级起)。学生必须在高年级阶段至少选择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作为高中毕业会考科目之一。

(2)较晚开始学习的外语

学生可以从十年级开始学习该外语,但必须选择该外语课程学习直至十二年级。由此,学生可以在十年级提前结束自己的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学习。

4.艺术或体育方面的附加科目

如果学生想把艺术或音乐选为会考笔试科目,那么除了正常的艺术课及音乐课学习之外,还须选择附加学时(艺术每周2学时,音乐每周1学时),以达到高中毕业会考对专业实践基础的要求。如果学生想选择体育作为会考科目,则须选择每周2学时的体育理论课程,以获得该科目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评分体系

1.毕业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德国高中毕业总评成绩满分为900分,其中平时成绩600分,会考成绩300分。根据上述评分要求,学生从高年级阶段的第一天起就要为积累分数做好准备。在十一年级前半年、十一年级后半年、十二年级前半年和十二年级后半年4个阶段,学校将为学生确定半年成绩。最终,共有40门次科目的半年成绩计入毕业总评,每门次科目满分15分,共计600分。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学生将获得总评要求中的另外300分。这300分由5门会考成绩组成,其中每门满分60分。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如果学生的最终成绩超过732分,那么等级为优秀。

学生在高中毕业总评中获得的分数将最终换算成等级,具体换算方法如表3所示。

2.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各科目的半年成绩由大成绩和小成绩或研讨课成绩综合评定而成。大成绩指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每门所选科目的课堂考试成绩,不包括研讨课;小成绩指学生通过口试、实践、测验、报告展示和实习所获得的成绩,包括小论文。在每个阶段的所有科目学习中,学生需要至少获得两个小成绩,其中一份是口试成绩。关于如何确定研讨课成绩,学生可以从自己所在学校获得相关信息。

在每半个学年结束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所有成绩为其计算出半年成绩。其中,大成绩和小成绩的平均分在半年成绩中权重相同。若学生有一个半年成绩为0分,则视该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未选此课程。通常,这种情况意味着该学生将不能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且必须留级。

3.成绩录入规定

从十一年级前半年至十二年级后半年,共40门次半年成绩将会被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包括来自必修、选修范围的30次成绩和来自能力培养范围的10次成绩,学生可选择删去一个较差的半年成绩。5门会考科目的成绩必须全部纳入总评成绩(见表4)。

二、高中毕业会考

在十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将参加包含5门科目的高中毕业会考。面向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是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另外包含一门社会科学范畴中的科目,如宗教学或伦理学、历史和社会学、地理或经济与法律;一门其他科目,如生物或化学或物理、另一门外语、信息学、艺术或音乐、体育。

在毕业会考中,德语、数学和另一门科目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其他两门以口试(学术讨论)的形式进行。笔试为全联邦州统考。

(一)笔试

高中毕业会考笔试于每年5月进行。在5门会考科目中,3门会考科目是笔试,其中德语和数学必须笔试,第3门会考笔试科目可以从另外3门中任选一门。选择艺术或音乐、体育科目的学生还需参加特殊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笔试和专业实践)。

(二)口试(学术讨论)

高中毕业会考口试最迟于会考笔试开始前6周举行。学生必须确定自己的会考口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以外,其他所有的必修、选修科目都可选为口试科目。考试委员会将针对学生4个阶段的学习确定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范围的内容就是考试的基础。

(三)考试结果

最终,5门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是每门考试分数乘以4(即最高15分×4),因此,每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为60分,5门科目满分共300分。

三、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前提条件

如果未满足表5中的某一规定,或学生退出高中毕业会考,则视为第一次会考不及格。

四、启示

德国文理中学高中课程体系给我国带来如下五点启示。第一,研讨课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充分明白在大学将如何学习所选专业,且将来如何在这一领域发展。第二,选课系统为学生在必修、选修和能力培养范围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天赋选择学习重点。第三,平时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2/3、会考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1/3的评分体系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能够充分选拔人才,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打好学习基础。第四,平时成绩中40门次科目的成绩会被带入毕业总评成绩的规定,避免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注重会考科目,忽视其他科目的现象,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第五,会考科目成绩必须计入总评成绩,其他科目可以忽略一次最差成绩的规定,尊重了学生天赋和特长不同的事实,使偏科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照。

第5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绩效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指委“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编号:WJ125YB041)

2007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试行)》的文件,其中强调了教学工作在教师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尤其重点突出了建立和完善多形式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注重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本,是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评鉴现状

1.1 “职业”“实用”等词进入高职体育课程视野

为主动开展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的职教体育课程改革,全国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融合岗位特征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成为近几年高职院校新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导向。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从2005年就开始围绕“职业人”培养方案展开的体育新课程研究,围绕民航空中乘务专业,以职业体能、发展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身体活动技能、提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以及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新一轮课程的教学目标。

1.2 体育课程改革下对评价体系提出要求

早期人们总是将教学质量评价归结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职称晋升和学历要求成为解决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全能”方法。从学校评估,到人员招聘,导致运动技术出色,但学历较低的体育教学型人才进不来,而高学历研究性人才又不适应教学岗位。所以,仅仅通过职称和学历也只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部分,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教学动机,学校组织环境与文化等方面都与教学效果有着一定联系的。

1.3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评鉴中引入绩效概念

区别于以往的高职体育课程,新课程对教师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素质要求不能用单一量化指标进行效果评价,将教学业绩考核与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接轨是促进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鉴于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职业体能、发展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身体活动技能、提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以及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课程教学目标。目标的多元化、多方面决定体育课程的教学绩效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过程性的效果检验。

2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绩效评价的理性思考

2.1 教学绩效评价促使教学设计注重前端分析

在教学系统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要对教学系统进行前端分析,即对学习者分析,对学习需要分析,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确定学习目标与学习现状的差距。高职体育教育现徘徊于传统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课程重组与创新最终将落脚于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加快知识迁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一步。

2.2 绩效思想为解决教学问题开拓思路

评价的主要职责是对绩效问题进行分析。由于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绩效管理有助于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衍生出许多非教学问题的解决,为教育工作者开拓解决教学问题的思路。

2.3 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中绩效思想的体现

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对学习者进行身体素质、基本能力、运动兴趣、所学专业以及毕业后就业预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总体教学目标和各单元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完成教学内容的分析、选择与编排。相比传统体育教学,教师不关心教学成本与效益,实际绩效延迟,并很少强调学习的迁移,总之,教师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大。所以,在教学绩效评价,能及时采用干预措施,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改进教学绩效,也是教学设计中绩效思想的体现。

2.4 教学设计评价中的绩效反馈思想

与传统体育教学中学不能很快“致用”的区别,高职体育教育更要求短时间目标体现。如教学过程中体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运动安全与救护等技术技能的储备,通过绩效导向的教学,不仅能与实际工作之间建立一定关联,同时加快知识的迁移,达到所要求的绩效水平。

3 建议与小结

3.1 体育教学评价中系统论的理论基础

人是最复杂的系统,因此人际交流的教学过程研究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系统论作为绩效评价中的理论基础,如何利用系统方法科学进行指导,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体育教学是包括教学目标、教师、学生、运动场地器材等因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所以,教学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就是系统方法。

3.2 体育教学中的多维度评价应用

在评价过程中,教学绩效高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内在的自身业务能力,如教师的学历学位、运动技术水平、教学计能等,外部激励,如学校支持力度、教师工作积极性、个人价值和观感需求等,以及工作文化与教学环境,都对教学绩效评价起着不同比重影响。不仅考虑教学过程还要考虑教学结果,不仅要评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有考虑师德师风、校外培训参与、工作态度、沟通协调等等方面,综合性地得到最终评价。

总之,绩效技术在是教育中值得借鉴的,并在教学领域开展绩效研究,并加以融化、吸收,有助于教育教学最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安素平.教学绩效设计导论[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9)第一版

[2] 周哲等.透析教学设计中绩效思想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2):21-22

[3] 张祖忻.绩效技术概述[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第6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论文摘 要:根据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材料化学学科专业特点,通过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修订完善了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更好地体现了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体现了“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要求。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许多高校纷纷设立材料化学专业。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于2003年增设了材料化学本科专业,并在当年正式招生,目前已经有5届毕业生,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材料化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理科人才,所以材料化学专业学生不但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及材料学科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教育。如何完成这一培养目标,使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革新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才能办出高水平的材料化学专业,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1 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2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3 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2 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24-25,39.

[2] 宋金玲,蔡颖,王瑞芬,等.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73-274.

[3] 易清风,申少华,肖秋国,等.教学研究型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化工,2011,38(10):174-175.

[4] 郭琳琳.材料化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115-116.

[5] 孙建之.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6.

第7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1.前言

体育技能:就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控制动作、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指标包括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行为等。中等职业学校体质水平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教育是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学习的开始,针对基础教育我国已经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见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度。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技能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随机抽取了重庆市10所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调查学校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老师28名,女老师22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人广泛阅读体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教学论、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文章,从而了解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

2.2.2 数理统计法

根据调查所得到的结果,运用较先进的spssl7.0数理统计软件以各自研究调查的选项为分类变量,以百分比为统计量进行处理作图。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减退

体育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体育教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了能够很好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的综合,可以说体育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然而在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问题。

由表1可以看出,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然我们不完全否认某事物的存在,只是相对于日益完善的教学改革,就目前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发展的状况来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不能准确的运用完善的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这无疑就是一种教学技能的减退。

3.2 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减退

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除了教师要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一节体育教学通常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每个部分都会体现教师相应的组织能力。笔者对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在各部分的组织能力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3):

由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组织技能并不理想,老师对其评价状况不好。笔者从四个方面对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技能进行调查分析,目前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能力上存在一定问题,这势必影响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发挥,势必消弱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合理的运用体育教学方法

通过对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在合理的运用体育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的通过变化来适应不同教学内容和整个教学过程都没有一个连环性,没有让学生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上去获得更多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把体育课理解为休息或是自由支配时间,导致学生上课思想涣散.

4.1.2 教学组织技能上安排

通过对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技能上的调查发现,目前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在课堂学生队列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场地安排等组织教学能力上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影响着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升,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散漫的.教师个人的教学组织技能没有很好的提高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

4.2 建 议

4.2.1 充分利用丰富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资源

重庆市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资源.适时举行大规模的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教师基本功大赛,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提供平台。让体育教师重视教学方法和自身的运动技能,使体育教师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运动技能,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

4.2.2 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培训和函授教育

要经常组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培训和函授教育,来刺激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断地自我学习和不断的完善自己知识,为他们互相学习提供机会。但不能盲目的培训与学习,而是要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培训与学习.要让学习的知识的到最大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周登嵩.体育科研方法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1

[2]蔡宝忠.体育教师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唐炎,宋会君.体育教师教育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4]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5]吕高飞.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

[6]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第8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关键词]现代生命科学理念 植物生产类专业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57-03

一、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特点及现状

我国开设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大专院校为54所,约占本科院校的7.3%。其中东北地区9所,华北地区8所,华东地区10所,华南地区5所,华中地区7所,西北地区9所,西南地区6所。高等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主要有农学、植保、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植物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等传统专业,在研究对象、领域和内容方面始终是我国普通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具有师资力量强、实验条件较其他专业优越的特点。但是,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惯性”较强,形成了多年难以打破的思维方式和保守的办学理念,不能适应当今全球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学科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是专业设置过细,专业口径过窄,视野不开阔,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专业严重老化,仍然以传统的农科专业为主,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致使植物生产类专业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脱节,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农科专业在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很多地方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不尽快研究解决上述问题,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传统优势将难以为继。

二、改革与创新传统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内容

(一)生命科学前沿教材的引入

面向植物生产类专业等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公共选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选课时,我们主要考虑了该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理论课体系中,从代表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七大领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纳米生物技术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0门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教授。学生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现代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基因克隆与DNA分析”(双语教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纳米生物技术”、“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信息学”等课程的学习,增加了他们对生命科学发展前沿领域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家对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和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培养“基础实、口径宽、大专业、多方向”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全面修订了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现代生命科学理念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3+1”模式,即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素质拓展课程平台加上课外实践活动构成。(1)基础课程平台。设置外语、体育、计算机(非计算机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课程。(2)专业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或专业课程群)三部分。其中专业方向模块不得多于4个,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一般为6-8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根据专业下设的专业方向或社会需求方向等设置,目的是为实现各专业的特色办学、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增强课程设置的弹性空间。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还新增了“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操作技术”和“生物化学大实验”等生命科学类前沿课程。(3)素质拓展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程,学时为16、24或32(16学时为1学分)。设置此类课程内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普及科普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

(三)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

我将专业课程设置与传统农学专业课程设置相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基础课中增加“生命科学导论”,将部分专业的“植物学”改为“基础生物学”,以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在农业的广泛应用;(2)将专业的研究对象从“作物”拓宽到“生物”;(3)将专业课程从单纯的“种植”拓宽到“种植+加工+经营管理”的“农工商管”一体化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以适应现代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4)设置了反映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课程,如“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导论”等,以提升传统农学专业;(5)设置了面向县域经济的课程,如“农业推广学”,以适应面向农村和面向农民的人才培养;(6)开设了大量的相关选修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三、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是生命科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9篇: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

关键词:医学;护理;素质教育;

一、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是适应时展的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提倡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政治修养、品德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育为目的的全面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医学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学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识、以及人文学和护理学等相关知识,为人类健康的护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护理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样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的专业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当今护理专业工作已经由传统的围绕疾病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的、整体的护理。由于护理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它要求护士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当然对护士的文化水平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对于如何实施护理教育的素质教育,使其应该护理行业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是目前护理教育中最基本的一项教育内容。

二、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了几个方面的素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养是国家一切教育的核心和政治方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起教育的重中之重。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服务性以及社会性决定了从事该职业的人--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当护士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自豪感的时候,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行业中去。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设护理学导论等课程进行,或者进行大型的演讲和授帽仪式等来加强护理学生的良好医德与医风。

(二)专业技能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基础医学护理知识,以及与护理有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必须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平衡医疗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这主要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教育,比如在护理礼仪中讲述护士应该遵守的规则,使学生懂得协调自己的形象与职业的需求。(三)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医学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个护理事业的推广[1],从护理的理念、对象以及内容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而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完善护理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传统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以护理专业知识为主,而缺少人文类的知识,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增加一些选修课,比如艺术类、交流沟通类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促进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

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护理专业之前,对护理学基本的认识非常粗浅,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也不是非常的高。因此,在护理专业的学生入校学习护理理念课的时候,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护理学基础绪论的时候,教师要身着洁白整齐的护士服,简洁明快地给学生做自我介绍,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对护士这个职业产生憧憬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护理学发展史的介绍,突出阐述护理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职业的神圣与光荣。通过对南丁格尔的生平的讲解,在学生中树立高大光辉的护士形象,增强学生的事业感和奉献精神。此外,还可以通过要求医院中的优秀护士现身说法,让学生感受到真切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在今后的护士职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坚定意志。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正如南丁格尔所述的那样,"护理工作是最精细艺术中的最精细者",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护士的着装、言行举止等对护理工作的好与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在医学护理教育中重视对学生形象、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对护士的着装要求、技术操作、言行举止等做亲身示范,在日常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自身言行举止的培养,从眼神、表情、姿势等多个方面培养沟通技巧,教育学生妥善处理医患关系,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技巧和沟通的艺术,为将来的现实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

"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职业综合美的一种赞誉。作为将来从事护士职业的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美育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小细节的合理利用,不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在使其掌握审美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美育修养。在日常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美的认识、美的心灵、美的态度以及美的行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从日常简单的习惯入手,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主动地为病人创造美的治疗、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