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自主学习20世纪80年代,自主学习开始受到众多教育者的关注,教育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主学习。Holec提出:自主学习是指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我做决定的能力。Little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的心理问题,与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心理关系问题”,表现出三种能力,即“进行客观的、评判性反思的能力,做出决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Holec认为自主学习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程;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评价学习效果。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能够从众多的工具和材料中确定适合自己水平的东西。

远程教育在中国亦被称为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使被动的接收变成主动的学习,把传统的“教”为主的教育方式,改变为“学”为主,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调查远程教育条件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的状况,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英语学习效能感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影响?2.英语学习效能感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如何?3.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能感、自主学习与其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研究对象本次研究调查的对象是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网络教育的147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自会计、计算机、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专业,其中男生69名,女生78名,年龄在18-40岁之间。

(三)研究工具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与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问卷。个人基本情况涉及专业、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农村或城市)、英语学习年限、网考大学英语(B)成绩等。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与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问卷在参考湘潭大学任清英的硕士论文中所使用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与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条件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而制定。其中“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有20个项目,包含四个维度:能力感、努力感、挫折感、挑战感。“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量表”由14个项目组成,主要包含3个维度:上网学习情况;学习计划和目标;网络学习中采用的学习策略。两个调查问卷涉及的所有项目采用Likert等级量表,即每道题目均采用五级分项法,用1、2、3、4、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比较不符合我的情况”、“不确定是否符合我的情况”、“比较符合我的情况”和“完全符合我的情况”5个等级。另外,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的网考大学英语(B)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也将作为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分别与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工具。

(四)研究程序为方便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由各个专业的辅导员通过QQ群统一发放并限期收集。笔者在QQ群上统一解释问卷各个部分的构成,答题的注意事项,统一指导语。问卷共发放166份,收集的有效问卷共147份。最后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147份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为了分析远程教育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研究对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学习年限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其具体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自我效能感得分在城乡差异及学习年限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来自大城市的学员显著高于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学员;英语学习年限8到10年的及10年以上的学员显著高于6年及以下的学员。就城市来源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其学校设配与师资配备均比村镇学校优越,这为城市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树立起较强的自信心。相比而言,大多数村镇学校师资薄弱,设备简陋,而且环境相对闭塞,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英语学习年限较长的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把握可能会更为扎实。这种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要求不是很高的公共英语的学习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奠基作用,所以这类群体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良好,自我效能感较高。

(二)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相关分析

1.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分析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统分析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情况,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在远程教育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较高。2.自主学习能力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自主学习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能解释自主学习57.9%的变异,可以显著预测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敏感性预测指标和调节因素。

(三)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与网考成绩的关系分析

1.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与网考成绩的相关关系分析因网考成绩为两分变量,合格与不合格,因此采用点二列相关分析三者的相关情况,结果见表4。自我效能感与网考大学英语成绩显著相关。表4显示,被调查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相关,但P值接近显著性水平,呈边际相关,如果加大样本量,相关可能显著。2.网考成绩对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的回归分析由于网考成绩为二分类变量,因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对网考成绩的预测作用,选择逐步进入法选择自变量。结果发现只有自我效能感进入方程,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能解释网考成绩10.2%的变异,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是网考成绩显著的预测指标,而自主学习能力对网考成绩没有显著预测力。

四、结语

本次的实证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远程教育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感与自主学习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远程教育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城乡差异,来自城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优于村镇学生;英语学习年限较长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年限较短的。

2.远程教育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显著预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2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全实践 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以“全实践”理念为导向――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也日益备受各大高职院校关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已经日益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同时也对高校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提出了基本要求。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被确定为幼儿教师所必须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而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最终落实到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培养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已发生深刻彻底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流趋势就是支撑教师教育的理念根基已由以往的“理论”转向了关注“实践”。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为社会及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主线。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地应体现“应用性”,体现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可以说,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从当前的课程观来看,大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原有的课程设计是知识本位的设计。随着幼儿园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课程观念陈旧;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幼儿园教育实际;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缺乏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等。而“全实践”正是一种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突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的课程理念,是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路向。

2“实践”理念背景下《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所谓课程资源,施良方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而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开发利用水平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可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和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保证。

然而,据笔者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调查,目前关于学前课程资源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包括教材、教学活动、教师、教学环境等)、幼儿园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高等院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对于学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些研究表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不容乐观,这首先表现为许多高校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没能充分挖掘身边可用的资源,课程资源结构单一化;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利用等等问题。

《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其涵盖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游戏的指导和环境的创设等内容,旨在形成运用理论分析和指导学前教育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该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课程。

因此,以实践为导向,对该门课程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进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3“实践”理念背景下《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重要性

以“全实践”理念为导向,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学前课程资源包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将是成为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应用性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3.1丰富我国高校课程资源开发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

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更没有课程开发与建设。因此对课程资源及其开发问题的理论研究构成了课程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全实践”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行动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入探讨其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将有利于丰富我国幼儿园课程理论,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3.2为高校《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资源保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保证。本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围绕《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展开深入的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索能保证课程顺利有效实施的一切可能性资源,尝试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与实践性的学前课程资源包,促进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与改革。

3.3以“实践”为导向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国家大力鼓励高校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基本上以理论教学先行为主,缺乏比较系统、合理且符合地方实际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使得学生难以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学前师资的培养与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以接轨。本研究以“高校――幼儿园”实践共同体为平台,通过与幼儿园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和开发学前课程资源,探索符合学前教育机构实践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培养出地方和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4提高学前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为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立足于本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际和课程资源开况,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有效途径,将不仅能有效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而且能为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能引起大家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提高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各大高职院校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并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保障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权力的落实,进而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效性。

第3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按照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远程教育工程管理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参与人;教研活动有组织、有记录、有负责人;资源使用有记载,设备使用有登记等,使远程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鼓励广大教师充分使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畴。每年对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较好的老师进行表彰,并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与选先评优、晋级、绩效挂钩,激励教师积极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形成人人积极、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良好局面。

二、转变观念,加强培训,促进远教资源的有效利用

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目前存在设备闲置、资源浪费,远程教育资源仍不能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现象,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农村中小学各方面对远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能达到应有高度;第二,部分学科教师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对现代远程教育这个新生事物感到陌生,遂敬而远之。他们仍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搞教学;第三,农村中小学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的流动性太大,普遍存在缺乏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和远程教育设备维护人员的问题。现阶段要改变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培训,转变学校各方面对远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要想远程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首先要转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传统教育观念,使他们领会国家教育政策,掌握最新教育动态,了解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一批技术操作娴熟、维护技艺精湛的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批懂得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骨干教师。所以,远程教育项目校要先选派学校校长或分管校长、信息技术教师和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的远程教育培训,先让一部分人转变观念,掌握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技能,然后带动全校教师广泛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资源的应用,而资源的应用又取决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先受训的人员对学校的科任教师分组别进行远程教育的校本培训,培训组别根据参训教师的年龄、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因素划分,培训内容根据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培训过程中要实时观察培训的效果,对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使培训效果事半功倍,形成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时人人会、人人行的局面。

三、加强应用,提高远教资源应用水平

第4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一、教育公平性的评判原则

追求教育公平,首先需要了解教育公平的评断标准。教育公平就其本质来看,就是一种价值的平等观念,我们不可能确切地说公民是否教育公平,不同的人对于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1]。就政策这个方面来说,对于教育公平没有确切的原则和要求。当前,在国内主要使用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教育资源的分配要保证公平,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手段,主要通过协调相关的教育资源进而最大程度的实现教育公平;其二,对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要尊重,在对公平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我们盲目的追求公平,我们的评价原则中不能忽视差距的存在,如果不过差异一味地强调公平,实际上是一种忽视其他公民公平的体现。另外,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教育资源的在分配和调节,这种政策主导下的资源再分配和调节主要是在个体上得以体现,将资源补偿给接受教育比较少的个体,但是我们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是青年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选择,引导和支持发达地区来扶持相对落后的地区[2]。

二、政策对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性

无论是教育公平的内在属性、还是教育公平的外在需求,政策都是一种引导教育公平实现的可见的重要手段。教育并不是一种物品,可以随意的进行搬运,而且不受市场的约束和支配。教育是在政府的统筹之下,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组织,因此,首先,在进行有关的教育政策的制定时,一定要最大程度的尊重人们的诉求,如果存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就代表教育政策的制定没有以人们的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其次,需要建立弱势群体的补偿政策,我们由前述可知,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从政策的角度入手,将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削弱,从政策出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当前,缩小和缓解教育差异的最主要和虽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制定政策进行调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需要对教育公平的评断标准进行完善。进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具体的事实进行评估,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评判过程。因此,当前通过政策评判过程所建立的价值体系,才是我们在特定的国情之下对于人权公平的思考。现阶段,进行教育政策评估时,教育公平效率的协调关系应该引起重视。最后,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我们的教育质量的优劣,最终主要体现我们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上,因此,在对教育公平进行衡量时,我们最主要的参考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达到我国教育的要求和任务。对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调配和调整,以适应不同人对于教育的需求,我们只有在明确了教育体系对于培养目标的需求之后,才有可能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最大程度的降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三、教育政策公平性的政府定位

目前,我国的公共教育主要是由政府控制的,而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改变。政府对公共教育进行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公共教育系统的利益,但是这样会造成另一个问题,公共教育系统在享受稳定的财政支持的过程中,危机意识缺乏,安于现状,这对于公共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不利的。改变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能定位,就需要将政府管理教育的方式改变,使教育政策在政府中的定位能够突显,为此,一方面要将以往的权利关系进行改变,政府在对公共教育进行投资时,要最可能的保证透明化、公开化,确保各项教育方针的公平性[4]。其次,由以往的公共平台,向市场和社会领域转变,在确保公共教育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扶持和鼓励社会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第5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应运而生。软件开发技术的日趋完善为网络教育飞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从软件开发技术与网络教育的关系角度阐述了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近二十多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深化,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规模越来越大。1968年,北约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软件工程”一词。今天,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 

1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过程 

软件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在软件开发的初期,人们对软件开发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软件危机”的解决办法上。20世纪60年代末k.w.dijkstra提出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曾被看作是克服“软件危机”的灵丹妙药,但面对大型软件系统,系统的重要性、稳定性、扩充性却难以实现,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面向对象方法,给软件工程产生了活力。对象管理组织omg在1997年11月将几经修改的uml正式作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从此又经不断发展、推新,uml目前已成为可视化建模语言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随着soa体系结构的产生以及case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技术日趋成熟,发生了质的飞跃,对现代网络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现代网络教育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相对传统教育模式而言,网络教育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教育也越来越呈现出自身的优势,其特点明显体现为:促进了教育形式的变革,实现了传统面授教育向网络远程教育的过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由传统的书本、纸介文字学习材料向多媒体课件、学习软件、网络资料等教学资源转变,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学习资源;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实现了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时间和知识基础设计学习计划,获取知识的自主方式;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软件化、平台化,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软件开发技术对网络教育的意义 

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依赖于大量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技术发展,软件开发技术为实现并发展网络教育提供了操作平台和技术保障。 

3.1 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为网络教育提供了资源储备 

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开发模型有很多种,资源的内容和采集的模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网络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各类学科资源库、开放式教育资源库、资源中心等教育资源与资源数据库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资源库脱离数据库而造成数据不可重复使用,数据关联性弱和人工浪费的现状,使教育资源储备形成了快捷、高效、安全的良好发展态势。 

3.2 教育管理软件的开发丰富了网络教育的管理手段 

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给教育提供了学习的新知识,对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教育管理软件的开发丰富了教育的管理手段,使教育的管理方式由传统的认为管理向软件化、信息化管理转化,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信息准确率,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信息的存储和备份。随着教育管理软件的普及、应用,也间接地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学科分类软件的开发使网络教育更具针对性 

学科分类是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划分的基本方式,它能够将每一学科根据类别划分并进一步细化知识点,促进知识的拓展。因而,在网络教育中学科分类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对学科分类细化和突出网络教育针对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科分类软件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使整个学科类别和知识的层级划分更加合理清晰、条理分明,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更好地突出学科个性。学科分类软件的应用,在细化知识分类的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知识资源环境,为教师与学生间的教与学的过程提供了依托平台,促进了互动交流。在这一过程的循环中,也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突显教学个性。这也是网络教育的重要特点。 

3.4 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使网络教育更具灵活性 

软件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倡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辅助教学软件的大量开发和实践应用使网络教育具有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突显网络教育的时代特色。同时教学软件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丰富的教学软件资源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把握学习时长、掌控学习进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意识,提高了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 

4 结论 

网络教育开创了现代教育开放、交互、自主、和谐的教育新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变革,软件开发技术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依据。实践证明,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开发技术将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发展态势,在教育领域乃至人类学习、工作、生活等全方位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教育资源;成人教育;体系构建;保障措施;研究

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竞争愈发激烈,成人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延伸,对于完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从终身教育、社会学习、人文主义等理念来加强成人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开放式教育资源理念的引入指引了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积极运用开放式教育资源,使其广泛的实践在成人教育中,从而构建更加具有保障的成人教育体系。

一、开放式教育资源视角构建成人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积极的利用开放式教育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资源再开发,将成人教育与外界教育资源相结合,让成人教育资源更加的完善,社会影响力更强;其二,在成人教育中积极的应用开放式教育资源,能够增进各所大学、高校和社会、国际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们需要正视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拥有的教育资源,准确的定位发展目标,从而让成人教育的发展更加稳固和有保障;其三,开放式教育资源能够让我们第一时间来了解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人才标准,从而解决我国教育经费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成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阶段我国成人教育体系的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成人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差距,成人教育缺少其自身特色,大部分高校的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类似,课程的设计也沿用普通教育的课程,缺少成人教育特色课程,使得成人教育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第二,成人教育在体系构建中缺少规范化的质量评估体系,从成人教育的本质上看,其更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人教育有着很强的自主性,有独特教育的成分,同时缺少质量评价也影响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第三,成人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缺少相应的制度管理,社会上的办学投资尚不足,成人教育机构多为政府行政部门主办,学校在管理方面缺少自,这些因素也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第四,成人教育缺少相应的政策指引和法律约束,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教育机构缺少权威性,表现为办学秩序混乱,监管形式化等,进而出现成人教育办学自由化的倾向。

三、以开放式教育资源促进成人教育体系的保障对策

(一)增加教育资源和技术投入

开放式教育资源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和方法,也包含着基本的教学工具,其教育形式的开展主要是建设成人教育所需要的相关学习资源,包括传统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整合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丰富成人教育资源。鉴于成人教育有着动态性的特点,教育资源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提供可持续性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增加开放式教育资源的技术投入,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课程管理系统、校务管理系统等,从而更好的方便开放式教育资源的管理。

(二)提升成人教育的地位

成人教育与国家普通教育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成人教育需要有其独特的教育制度,开放式教育资源理念的引入需要提升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终身教育融为一体,成为开放式成人教育模式。成人教育需要满足社会各层面人群受教育的机会,并提供多种教育模式,进而推动全民素质提升。将成人教育和开放式教育资源结合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提升其社会地位,为成人教育提供教育服务奠定基础。

(三)建立开放式成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将开放式教育资源引入到成人教育体系,创新了教育模式,建立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更好的发挥成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对于提升群主文化素养、专业知识水平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资源共享平台中加入图书馆服务,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设施来丰富资源库,并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和计算机管理者,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四)完善法律政策

加强政府监管,提升学校的管理智能和自,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从而构建完善的成人教育监管制度,保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杜绝形式化管理,让开放式教育资源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国家法律也应加入相关条文,让成人教育更加具有权威性,保障其社会地位和推广程度,积极发挥成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进而让开放式成人教育资源体系构建更加有保障。

结语:

开放式教育资源和成为教育相辅相成,开放式教育资源让成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加有保障,成人教育也促进了开放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想要让成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加有保障,首先要充分的肯定教育人的重要地位,增加成人教育的优势,推动成人教育体系的发展,进而让成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有保障。

参考文献:

[1]申丽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探究[J].成人教育2015(16).

第7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4—0055—01

远程教育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与跃进,那么怎样把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呢?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远程教育项目以及自己在这方面进行的实践和探究,下面笔者就谈一点浅薄之见。

一、设备的必要添置和资源的科学整合

必要的设备和资源的科学整合,是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于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远程教育资源就不能广泛地为全体师生服务。

1.设备的必要添置。要实现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就必须彻底解决设备的配备问题。农村学校要配备高档的多媒体教室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每间教室配备29吋或34吋的彩电基本是可以做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互动,把远程教育接收室建成一个较为宽敞固定的简易多功能教室,有条件的再配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使每个班都能直接在教室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资源的科学整合。构建远程教育的师生互动平台,通过远程教育下载的IP数据和信息资源是非常巨大的,教师要善于将丰富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如,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分科保存,以保证这些资源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快捷高效的使用,使其对教育教学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

二、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要适应远程教育与课堂教育的整合,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要掌握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改进课堂教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资源在课堂导入中的整合。合理有效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要素之一,成功的课题导入会让学生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颇具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信息,教师只要将远程教学资源中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进行有效选择、剪切和组合,就能得到课堂导入的最佳素材,使远程教育资源和课堂导入有效整合。

2.情景体验资源与课堂的整合。让学生在教学中身临其境地学习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从教学资源中选择大量的情景体验材料,如英语中的对话情景、音乐中的音频资源、美术中的图片欣赏等都是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材料,只要教师把这些资源和学科教学及学生实际相结合,就会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整合信息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案示例”和“媒体展示”提供了许多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只要将它们充分整合,就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

4.总结、习题、研讨及扩展资源与课堂的整合。课内总结、课堂练习、课堂研讨活动和课外扩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远程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这些环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教师在有关总结、习题、研讨、扩展资源的网站内能很快通过精选、组合、补充把它们有机地整合于课堂,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让学生受益无穷。

三、远程教育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将远程教育与新课程课堂教学整合,是最有效的实施新课程的途径。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为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如,收看“空中课程”中名优教师上的课,通过名师的点拨,学生懂得了语文应该怎样学,老师懂得了语文应该怎样教等,使师生都得到了提高。

四、远程教育资源能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第8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资源; 经济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中处于战略领导地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基础管理规范的建立,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而中职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区域性,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将会对不同区域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影响,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也是对教育资源评价的指标之一。

一、我国中职教育现状与不足

1.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目前状态

我国自2009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国内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已经扩展到和普通高中相近,各方面水平都取得了提升,结构逐渐完善。虽然有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势并不一片看好,首先因为状态不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高中阶段的基本教育水平相比,其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技术明显存在不足;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经费的不足使得其发展整体受限;并且,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培养出的劳动人才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2.中职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满足人们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当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一个高度的时候,需求的增加使得教育资源出现相对的稀缺性,因此,要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就应该合理有效地将现有资源进行分配,这也是体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作为国内接受教育人员范围最广,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中职教育首先面对的还是最广大的乡村地区。

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整合中职教育资源配置

1.加大财政投入核心建设提高配置水平

校舍质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的整合提高是缩小不同经济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核心,其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低的各个区域应该要加大投资力度,着重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应用化教育的设别资源的配置,对这些资源储备的薄弱环节有所突破才能使中职教育的技能型培训功能最大发挥。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限,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发展条件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经济落后,很大程度影响了各个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因此,要从根本入手改善国内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一定要加大财政投入加以扶持。

2.确定发展规划优化配置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在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发展目标应该明确发展道路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需要优化,才能将现有教育资源整合使得其和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融合。

把握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总体趋势,再个别环节加强建设,例如:广东和四川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宿舍环境等方面对教育资源水平进行提升,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中职教师队伍中是广东省应该大力规划的方面。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入应该加大,教学条件较为艰苦也是需要改善的重点,多媒体设备教育的推广和建设力度应加大。

而一些偏远地区如甘肃,河北等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时难以全部将中职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完善,但是可以选择多方面不足中的某一点为突破,积极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

3.中职教育资源的“城乡统筹”

中职教育的主要学生来源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就是这个教育领域内多方面因素条件,比如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总和,三者为提高整体效率可以互相转换。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也是人们最求的,在经济贫乏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更加明显,而“城乡统筹”更多有助于城镇农村两者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城乡统筹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机制,让资源共享流通,注重两者发展的相互协调。城镇带动乡村,乡村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完善也将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确定规划发展战略目标,缩小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性,使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相适应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希望可以给改善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差异大,与区域经济融合度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苏志刚.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2]刘常青.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4(26)

[3]马树超,等.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J].教育研究,2011(05):52-57.

第9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教育部门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初具规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如何,遇到了哪些误区,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资源建设方面,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初步形成了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其中数字图书馆、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走在国际前列。并且移动教育的逐步启动,也大大地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因为中国的手机用户要远远大于在线上网的人数。

    其次,在建设标准方面,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CELTS,推出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为异构系统互连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

    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日前建有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35所、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80个,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2010年,要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现阶段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资源整合与应用集成水平要有明显提高。2020年,真正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支撑。包括形成支持我国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共享渠道和机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部分领域的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上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先进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误区

    纵观教育信息化近年的建设,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简单的总结就是“投入高,增长小”。

    1.重硬轻软现象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教育信息化几年建设总体程度来看,基础硬件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软件建设却没有跟上硬件的建设步伐,使软件匮乏成为教育信息化快速提升的瓶颈,从而导致整体教育信息化应用处于一个低水平。同时也存在在落后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只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处理速度,仅仅用计算机系统仿真原手工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而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充其量只是减轻了管理人员及业务人员的劳动,其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

    2.资金问题,影响信息化的普及

    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资金一直是困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不管是基础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以政府投入和自筹资金为主,吸引资金的范围比较窄,再加上地区经济状况差异使得有些区域投资捉襟见肘。再就是一些教育部门的决策者、主要管理人员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信息意识淡薄,思想保守,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依靠国家和赞助来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不知道用市场理念或方式来解决,从而制约了教育信息化建设。

    3.教育资源质量不高

    开发人员与一线教师或者资源使用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资源的建设资源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资源建设本身有其特殊性,投入大、资源组织复杂、建设周期长、收效慢,种种因素导致教育资源建设一直没有质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

    4.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中西部的地区差异。单从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看,东西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差距较大,在大中城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各高校和中小学的信息化发展很快,基本建起了校园网、局域网、城域网;而在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信息化的投入明显不足,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而且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提高的障碍。

    5.信息化资源的维护与安全问题

    资源是由人来使用并且从中获利的。但是某些地区和学校现有的管理人员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偏低,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为此,对全员进行培训,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教育改革的挑战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还有就是某些地区和学校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时忽视标准和安全,给信息化的发展留下隐患。因此,要加强标准的贯彻宣传,安排信息安全专用建设经费,加强信息安全工作。

    三、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1.提高教育界各级领导干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教育信息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模式的改进,促进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终生学习的需要,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涉及学校内部机构的调整、管理程序的变更等许多敏感性的问题,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机构和人员的地位、作用及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变化,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抵制和不合作。目前教育界很多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因此必须让教育界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这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担当主要角色,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

    2.充分发挥示范点建设作用

    通过主管当地教育的部门推动和示范点取得的成绩,可以非常有效地推动信息化在整个教育行业、区域中的应用。因为取得了成绩,其他地区也可以效仿,节省人力物力,使软硬件的结合点恰到好处,不浪费资源,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培训骨干,全员参与。抓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主要是建网、建库、建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师资队伍是成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建立了信息技术培训班,为教师提供了应用信息技术和提高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的平台。

    3.统一领导机构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外,还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协作,更需要有很好的理念、优秀的项目管理和优秀的建设队伍。因此必须有领导的重视和统一的组织机构、各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全局一盘棋的建设思路,考虑到各个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让每一个棋子孤军奋战,相互合作交流,才能够打赢教育这场持久战。

    4.注重资源建设的实用性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上,除需对现有教育类门户网站进行必要的管理外,还应加强现有网络内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因此,探索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应用水平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每一个教育资源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够用来撑门面,我们要做到真正地使用起来。特别是不能有攀比的心理,每一个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否则只能形成浪费资源的恶性循环。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

    四、结束语

    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提升综合国力,是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要找到缺陷和薄弱环节,不断整改、完善和健全,并且要从发达国家或者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突出的国家中得到启示,使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能够与世界接轨,真正地实现中国式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伍昭嫦.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3(10).

    [2]钟伟.2007年教育信息化:高投入低增长[N].中国教育报,200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