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前台服务。
自XX年我部门提出“首问负责制”的工作方针后,XX年是全面落实该方针的一年。在日常工作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能作到各项工作不推诿,负责到底。不管是否属于本岗位的事宜都要跟踪落实,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连惯性,使工作在一个良性的状态下进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记录统计,今年前台的电话接听量达26000余次,接待报修10300余次,其中接待业主日常报修7000余次,公共报修3300余次;日平均电话接听量高达70余次,日平均接待来访30余次,回访平均每日20余次。
在“首问负责制”方针落实的同时,我们在7月份对前台进行培训。主要针对《前台服务规范》、《前台服务规范用语》、《仪态礼仪》、《谈吐礼仪》、《送客礼仪》、《接听礼仪》、〈举止行为〉、〈前台办理业务规范用语〉等进行培训。培训后还进行了笔试和日检查的形式进行考核,而且每周在前台提出一个服务口号,如“微笑、问候、规范”等。我们根据平时成绩到月底进行奖惩,使前台的服务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
二、规范服务流程,物业管理走向专业化。
随着新《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人们对物业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业管理已不再满足于走在边缘的现状,而是朝着专业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在对园区的日常管理中,我们严格控制、加强巡视,发现园区内违章的操作和装修,我们从管理服务角度出发,善意劝导,及时制止,并且同公司的法律顾问多沟通,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如私搭乱建小阁楼、安外置阳台罩的,一经发现我们马上下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立即整改。
三、 改变职能、建立提成制。
以往客服部对收费工作不够重视,没设专职收费人员,由楼宇管理员兼职收费,而且只在周六、日才收,造成楼宇管理员把巡视放在第一位,收费放在第二位,这样楼宇管理员没有压力,收多收少都一样,甚至收与不收一个样,严重影响了收费率。所以,从本年度第二季度开始我们开始改革,取消楼宇管理员,设立专职收费员,将工资与收费率直接挂钩,建立激励机制,将不适应改革的楼宇管理员辞退。招聘专职收费员,通过改革证明是有效的。一期收费率从55%提高到58%;二期从60%提升到70%;三期从30%提升到40%。
四、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行业,而且涉及范围广,专业知识对于搞物业管理者来说很重要。但物业管理理论尚不成熟,实践中缺乏经验。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步入正轨还需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些客观条件都决定了我们从业人员需不断地学习,学习该行业的法律法规及动态,对于搞好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
客服部是与业主打交道最直接最频繁的部门,员工的素质高低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所以我们一直不断地搞好员工培训、提高我们的整体服务水平,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一)搞好礼仪培训、规范仪容仪表
良好的形象给人以赏心悦悦目的感觉,物业管理首先是一个服务行业,接待业主来访,我们做到热情周到、微笑服务、态度和蔼、这样即使业主带着情绪来,我们的周到服务也会让其消减一些,以使我们解决业主的问题这方面,陈经理专门给全部门员工做专业性的培训,完全是酒店式服务规范来要求员工。如前台接电话人员,必须在铃响三声之内接起电话,第一句话先报家门“您好”,天元物业×号×人为您服务”。前台服务人员必须站立服务,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业主从前台经过时要说“你好”,这样,即提升了客务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也提升了整个物业公司的形象,更突出了物业公司的服务性质。
(二)搞好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忙碌的xx年即将过去。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感慨颇深。这一年来我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的积极努力配合下、在发现、解决、总结中逐渐成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 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管家服务。
自xx、9年3月推出“一对一管家式服务”来,在日常工作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作到各项工作不推诿,负责到底。不管是否属于本岗位的事宜都要跟踪落实,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连惯性,使工作在一个良性的状态下进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记录统计,在“一对一管家式服务”落实的同时,还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主要针对《客户大使服务规范》、《交房接待人员服务规范用语》、《仪态礼仪》、《谈吐礼仪》、《送客礼仪》、《接听礼仪》、〈举止行为〉、等进行培训。培训后还进行了现场模拟和日检查的形式进行考核,如“微笑、问候、规范”等。我们根据平时成绩到月底进行奖惩,使我的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二、规范服务流程,物业管理走向专业化。
随着新《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人们对物业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业管理已不再满足于走在边缘的现状,而是朝着专业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在对小区的日常管理中,我们严格控制、加强巡视,发现小区内违章的操作和装修,我们从管理服务角度出发,善意劝导,及时制止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同公司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如私搭乱建佛堂、露台搭建阳光房等,一经发现我们马上发整改通知书,令其立即整改。
三、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专业知识对于搞物业管理者来说很重要。实践中缺乏经验。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步入正轨还需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些客观条件都决定了我们从业人员需不断地学习,学习该行业的法律法规及动态,对于搞好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
客服是与业主打交道最直接最频繁的部门,员工的素质高低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所以公司一直不断地搞好员工培训、提高我们的整体服务水平,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一)搞好礼仪培训、规范仪容仪表
良好的形象给人以赏心悦悦目的感觉,物业管理首先是一个服务行业,接待业主来访,我们做到热情周到、微笑服务、态度和蔼、这样即使业主带着情绪来,我们的周到服务也会让其消减一些,以便我们帮助业主解决这方面问题。前台服务人员必须站立服务,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业主见面时都要说“你好”,这样,即提升了客服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也提升了整个物业公司的形象,更突出了物业公司的服务性质。
(二)搞好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除了礼仪培训以外,专业知识的培训是主要的。公司还定期给员工做这方面的培训。主要是结合《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苏州工业园区住宅物业管理办法》、《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从法律上解决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清楚明白物业管理不是永远保修的,也不是交了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就什么都负责的,公司还拿一些经典案例,大家共同探讨、分析、学习,发生纠纷物业公司承担多大的责任等。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
范文二
XX年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这旧去新来的时刻。对客服部工作做以下总结。
回顾XX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 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对物业各项费用的收取,也对业主服务达到了一个满意的标准。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了很多的不足,在这一年里我们从客服接待,业主回访,处理和协调各种问题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也很大程度上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虽然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付出的汗水,和得到的工作效果还相差不少。所以想通过这次总结,认真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在新的一年里使工作更加规范,业主更加满意。
在这一年里我们认真贯彻我们金源人企业理念“以情服务,用心做事” 把服务业主,做好本职,为己任。我客服部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团结合作下,在部门员工努力工作下,认真学习物业管理基本知识及岗位职责,热情接待业主,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办理手续及时、服务周到,报修、投诉、回访等业务服务尽心尽力催促处理妥善,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及计划。以下是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分析:
一, 日常接待工作每日填写《客户服务部值班接待纪录》,记录业主来电来访投诉及服务事项,并协调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电话回访业主。
二,信息工作本年度,我部共计向客户发放各类书面通知约30多次。运用短信群发发送通知累计54000条,做到通知拟发及时、详尽,表述清晰、用词准确,同时积极配合通知内容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三, 业主遗漏工程投诉处理工作XX年我客服部回访率98%,工程维修满意率96%。
五、入户服务意见调查工作我部门工作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走进小区业主家中,搜集各类客户对物业管理过程中的意见及建议,不断提高世纪城小区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
六,建立健全业主档案工作 已完善及更新业主档案并持续补充整理业主电子档案。
八, 培训学习工作在物业公司欧主任的多次指导下,我部门从客服人员最基本的形象建立,从物业管理最基本的概念,到物业人员的沟通技巧,到物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再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综合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培训学习。
九,在公司大力号召全员卖车位车库的方向下,我们e区客服员工做出了努力和汗水,做出了不速度业绩。
部门员工由一个思想认识不足、对工作没有激情的队伍引导成一个对公司充满憧憬,对行业发展和自身成长充满希望的团队;把部门员工由一个对物业管理知识掌握空白培训成一个具一定物业管理常识的团队。
1.专业人才少,高校毕业生资源有限物业管理引入中国时间较短,行业缺少大量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物业管理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涵盖了经济、管理、财务、建筑工程、法律、心理学、治安消防等多学科专业的知识。能够系统学习物业管理知识的重要渠道就是高等教育,但是中国高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时间不过十几年,且以大专为主,具有本科层次物业管理专业的学校全国仅16所(2012年招生情况)。同时,物业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发挥高效的管理功能。近年来物业纠纷不断,物业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也时常激化,不能很好化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在加强高校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从业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2.来源构成复杂,整体素质偏低目前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员构成,大概包括如下几个层面。首先是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例如管理类、工程类专业的人员经过实践和摸索逐步开始从事物业管理工作,这类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对物业管理的系统性知识掌握不够。其次是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包括中专层次、大专层次以及少量的本科层次。如前文所述,由于专业教育起步较晚,规模有限,这类人员数量较少,年龄比较年轻,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还需要在实际岗位上进行锻炼。最后,还有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业军人以及其他行业人员进入物业管理行业,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与简单的服务管理工作。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总体上学历水平偏低,职称结构中无技术职称以及初级职称的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在岗人员的整体结构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整体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刻不容缓。3.社会认知度有限,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作为服务行业,社会对其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很多居民认识到物业管理的重要性,但关于物业公司的权、责、利并不清楚,加上媒体对于物业服务的一些负面报道,更加深了社会公众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偏见。物业行业的服务性质以及现阶段发展的不规范,导致从事物业行业通常不被他人重视。同时,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型物业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有限,难以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对人才缺乏吸引力,物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4.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匮乏,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物业服务的主要工作涵盖了房屋与设备设施维修保养、保洁、绿化、治安、车辆管理、社区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内容,需要一个团结高效的团队来共同完成。而能够组建、带动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就是优秀的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人才培养并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严重匮乏。在很多物业企业,管理者重干轻学,把物业管理行业看做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重视服务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企业员工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团队缺乏凝聚力,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5.地域性差异巨大,东南沿海先进理念值得借鉴物业管理从中国深圳引入,伴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逐渐发展完善。目前,不论企业规模、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还是发展战略等,东南沿海城市走在了前列,北方整体上落后于南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论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从业人员的快速补充,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除了增强高校的人才教育,北方地区更需要学习南方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强对管理者与普通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快速提升在岗人员的素质,提升行业服务品质,促进物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物业行业培训体系
为了提高不同层面物业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服务品质,获得业主的认可,以及加强对物业管理常识的宣传,提升全民物业意识,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势在必行。1.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职业经理人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过程中,高级管理人才紧缺,进一步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培养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是提升物业企业竞争力,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特殊性,目前在岗的物业企业管理者,很多并非专业的物业管理人员,对于这类人员,需要加强物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系统地补充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在性质上属于“补课型”的培训。而针对专业的物业管理者,则应该继续强化其专业理论知识与核心能力训练,重点加强职业道德、企业战略管理、团队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性质上属于“发展型”的培训,让物业职业经理人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引领行业发展。2.注册物业管理师培训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的目的是测试从业人员对物业管理的作用、内容、特征以及《物业管理条例》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对中国物业管理的产生、发展和制度建设的熟悉程度,是属于国家设定的准入性考试,也是最具权威的物业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从事物业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物业管理师资格。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并通过了注册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才能说明对物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因此,为了鼓励更多的从业人员获得注册物业管理师资格,行业内应该遵循国家规定,围绕行业发展实践,积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大幅度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3.普通员工培训由于物业从业人员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尤其是普通员工,素质和能力差异很大,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物业企业的服务质量,必须把员工的培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只有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与整体素质,服务质量才能上水平上层次。员工培训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开始,不断学习应伴随着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培训的模式既可以“以老带新”,也可以聘请专家集中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与团队意识,打造学习型的物业管理团队。4.业主代表培训鉴于社会上仍存在对物业行业的认识有限,甚至存在偏见的现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普遍认识物业管理,了解物业管理。可以通过采取公益讲座等形式,以业主代表为突破点,普及物业管理常识,让业主明白物业公司的权、责、利有哪些,通过业主代表的进一步宣传,协助解决物业纠纷以及提升促进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结语
[关键词]高校;物业管理;市场化
一、高校物业管理市场化
高校物业管理市场化是指高校物业管理的运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模式。高效物业管理部门不再是高效的下属行政组织,高效物业管理部门可以组建物业管理企业,并且可以通过市场经济原则获取一定的利润,利润大小由市场决定。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实现有偿服务,高效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根据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多层次、多元化的针对服务对象展开经营服务。要建立完整的高校物业管理运行机制,脱离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职能管理转到经营型管理,走市场化道路。这是高校物业管理发展的方向。
二、高校物业管理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物业辖区管理制度和物业管理单位管理制度是物业管理制度的两种主要类型。其中,物业辖区管理制度分为物业各区域内的管理规定、物业管理公约以及用户手册等。而物业管理单位管理制度主要包过行政、业务、财务、综合管理制度等内容。对于高校物业管理部门来说,虽然也有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岗位职责、行为规范等相关制度,但是并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的随意性大,执行不够严格。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如要实现市场化模式,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制度。(2)缺乏专业化队伍。高校中虽然有专门的物业管理部门,也有物业管理队伍,但是这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无法满足高校物业管理市场化的需要。物业管理队伍中,保安、维修和绿化等相关人员均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由于高校物业管理队伍都由原来的后勤队伍转变而来,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也很少引进物业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队伍的专业化能力还远远达不到高校物业市场化的需要。(3)缺乏物业管理市场化意识。高校物业管理虽然具有物业管理的共性,但是其作为高校工作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物业管理是为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工作而服务,教师和学生往往对高校物业的有偿服务很不适应,对这种市场化的消费观念认识不够,多年来习惯于传统的带有福利性质的管理模式,导致广大师生员工的物业管理市场化意识不够。
三、高校物业管理市场化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市场经营意识。高校物业管理要想实现市场化模式,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意识。首先,高校的领导层就应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培养经营理念,推动高校物业管理的社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不仅可以减少学校对物业管理的投入,更能解决当前高校物业管理的困局。其次,高校的教职工要改变观念,教职工以优惠条件购买了住房,就应有义务对住所的物业管理承担费用,要建立有偿服务的意识。最后,高校物业的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摆脱铁饭碗意识。(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校物业管理若实现市场化,则高校物业公司需要脱离母体学校,以前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也将转变为市场化体制。要实现这样的市场化体制,急需要高校物业公司建立一系列符合市场化特点的管理制度。首先,建立有效的管理规程,包括岗位职责、人事管理制度、员工手册、员工考核办法等。其次,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包括人力资源控制、文件控制、采购控制、服务质量控制、预防措施控制等。再者,建立完善的维修工作程序,包括基础设施的维修和保养、顾客的报修处理程序、维修工程规程等。最后,制定完善的行政工作规程,比如:文件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会议制度等。(3)建立专业化的队伍。首先,建立良好的人才机制,有目的的引进物业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和毕业大学生。其次,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鼓励员工通过培训进一步发展,获取物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后,加强与社会化的优秀物流企业的交流,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使得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高校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是其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高校物业公司应并出传统的行政化管理理念,树立市场化竞争意识,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理念,在遵循为教育服务的基本目标下,建立具有高效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真正把高校物业管理做好。
参考文献
[1]史文君,谢吉晨.高校物业管理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6):37~38
[2]白海新.高校物业管理市场化探索[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2):125~127
在实习中,我在管理处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物业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物业管理理论,探求物业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非常的大
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同属第三产业,物业管理又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即它是集管理、服务、经营于一体,并寓经营、管理于服务中的产业。为物业所有人与使用人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的服务,使物业升值。恒佳物业管理公司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其运作处于良好水平,收费率达到88%以上,业主满意度达到中上等水平。小区环境优美,绿化程度高,设施齐全完备,经常开展各项活动,丰富业主的业余生活,属于高品质小区。其经营目标是为业主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快捷、方便、洁净”的生活小区。
本次我实习的主要工作是接待业主来访、故障申报以及投诉处理。其中,主要应该注意的是热情接待业主,并尽快的帮助业主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一些不属于物业负责范围内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对策与解决方法,大大降低业主利益损失程度。过年前,在领导的指导下,对小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清除和排解。为小区业主提供了一个干净的环境,度过一个安全而又和谐的新年。同时,也对小区业主缴费情况进行录入与整理,保障每个业主的利益,也就爱减肥网同时对一些恶意欠费的业主进行上门回访和问题的处理。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行业,而且涉及范围广,专业知识对于搞物业管理者来说很重要。但物业管理理论尚不成熟,实践中缺乏经验。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步入正轨还需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些客观条件都决定了我们从业人员需不断地学习,学习该行业的法律法规及动态,对于搞好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
客服部是与业主打交道最直接最频繁的部门,员工的素质高低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所以我们一直不断地搞好员工培训、提高我们的整体服务水平,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搞好礼仪培训、规范仪容仪表
1.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在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上,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的表现是不均衡的,有些企业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来负责相关工作,但是有的企业则由行政人员兼任或是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这些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谈不上专业素质,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只能通过不断的工作历练和经验总结来获取,这就限制了人力资源招聘的专业化水平和招聘质量。一些物业企业有多个在管项目,当各个项目的客服、保安、保洁基础岗位有空缺时,由项目部负责人直接招聘,并做出人事决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参与、不把关。而项目负责人通常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招聘、甄选的培训,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甄选,招聘到的人员的质量直接受到项目负责人自身素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也缺乏对人员质量的有效把控,不利于整体、全面的进行人员的管理。
2.不重视招聘的基础工作
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往往忽视人力资源招聘的基础工作——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当出现职位空缺时,才考虑招聘,这使得中小物业企业招聘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往往临时确定招聘需求和标准,缺乏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具体的工作分析所确定的任职标准进行人才甄选和考察,这为企业人力资源招募、选拔、任用的失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缺乏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
招聘计划是人力资源部门根据用人部门的增员申请,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职务描述书,明确一定时期内需招聘的职位、人员数量、资质要求等因素,并制定具体的招聘活动的执行方案。招聘计划是企业获取运营、发展必需的人才的行动方案,能够避免人员招聘重点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但是,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的招聘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存在一定程度的临时性和随意性。
4.选拔方法较为单一
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在选拔方法的选择上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如几乎所有的企业无论何种岗位都会采用面试作为选拔方法,具有共性特点。但是也有企业注意到单一的面试不足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应聘者,开始重视使用多元化的选拔方法,如增加笔试、实践操作和背景调查,但鲜有企业采用心理测验和情景模拟技术。这也说明了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对于招聘质量的重视和投入,但这在整体中小物业管理企业中毕竟只占少数,只具有个体特点。
5.缺乏招聘效果评估
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只有小部分在招聘结束后会做书面、正式的招聘效果评估报告,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结束后仅在部门内部或相关人员间做一个内部沟通,分析招聘效果,总结工作问题及经验。这种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多是根据招聘人员自身的经验分析来判断招聘效果,缺乏专业数据的支持,还会受到招聘人员专业经验和素质的影响,而且分析结果不利于整理、保存以用于下一轮招聘的指导。而大部分的企业连内部的总结和沟通都没有,招聘录用完成后整个的招聘工作就结束了。
二、中小物业管理企业招聘管理的完善策略
1.提高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
招聘模块容易被中小企业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缺少技术含量的部分,一个非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通常也能完成该项工作的大体流程,因而很多中小物业企业管理者认为招聘工作简单易行,属于纯事务性工作。但是,高素质的招聘工作人员,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素质的人才,还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企业在选拔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应考察其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特征与个人修养,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招聘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招聘人员的全面培训,通过内部或外部培训,使其业务和综合素质都能达到组织的要求。
2.重视招聘的基础工作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企业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保留和开发政策及措施,以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可以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提高招聘的效益和效率。在进行人才招聘前,还要认真进行工作分析,明确空缺职位对人才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这样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招聘人员的主观偏好而造成的损失,使招聘工作更公正。
3.事前拟定招聘计划
4.提高选拔方法的有效性
仅仅采用面试方法,难以全面地观察和评价应聘者,研究表明,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效度要优于采用任何某一种选拔方法。因此,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在甄选应聘人员时,应尽量采用多种选拔方法,全面、有效地考察应聘者。如,针对工程技术人员除采用面试方法,还应该通过实践操作方法考察其水、电、暖等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复杂性和职位对于素质的较高要求,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全面考察,如专业知识技能的笔试、结构化面试,尤其是情景模拟技术等,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客观、全面的考察应聘者与职位工作的适配性。在采用面试方法时,除了使用传统的背景问题、智力问题、情景问题来考察应聘者之外,还可以采用效度比较高的行为面试方法,来考察应聘者在面对某一工作情境时具体做法和行为方式,不仅仅能“听其言”还能“观其行”,而且还能有效地识别在面试中虚假、浮夸的内容。
5.进行招聘效果的评估
招聘效果的评估包括五个方面:招聘结果、招聘成本收益、招募渠道、选拔方法和求职者的评估。通过事后的总结和归纳,能够使企业在下次招聘工作进行中扬长避短,进而总结出一套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招聘策略,更有效更快捷地招聘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中小企业考虑到专业人员限制,可适当选择重点评估要素,以最大限度完善招聘工作。
三、结语
[关键词]物业管理 员工 培训
一、现有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在培训观念上的误区。一些物业管理企业为了减少支出,由于对培训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员工已有一定的知识,在工作中会自己摸索和学习而采取不培训或是简单了事的做法。具体表现为:第一,认为培训价值不大只是给别人做嫁衣:管理者认为市场上劳动力供过于求员工走了可以再找或是他们认为员工得到了知识与技术后容易跳槽;第二,培训成本高组织负担不起:部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而放弃了培训;第三,新员工会自然融入工作:据统计约有80%的企业没有对新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直接将其分配到工作岗位上去。
2.培训过程中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及文件化程序。这种做法不能适应物业管理多工种的实际情况,也不能提高员工培训的兴趣和效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3.培训作用发挥不高。许多员工经过培训后时间不长就忘记了培训内容或者对培训的内容缺乏具体运用的机会,导致培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实践训练较少。培训仅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物业管理可以说是实践性很强,除了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外,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支撑。因此要将培训和实践、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二、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知识的培训。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可以帮助企业进步,也可以给每一位忠诚地服务企业的员工带来利益和幸福。职业道德随着职业的出现而出现,并且,其内涵逐步深化,其作用不断增强。企业越是发展,对于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就越迫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企业新风,要求各岗位各工种的从业人员掌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牢固确立服务客户、服务企业、服务他人的职业道德观。因而,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对于每一位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都十分重要。
2.物业管理企业相关知识的培训。该类培训是为了让每一个员工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历史、现状、企业文化、未来规划、管理服务理念、经营范围、内部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物业管理工作基础知识的培训。该类培训主要是让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与企业管理、物业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4.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专项技能培训。旨在让物业从业人员能够按照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通过对房屋建筑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管理以及维护相关区域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为业主、使用人提供服务,同时提高物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技能。
三、员工培训的实施
1.对培训进行具体的分析。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组织培训工作,就意味着该公司内部出现了薄弱环节,要采取某种培训项目来弥补。因此,对培训项目必须进行工作分析、比较分析,发现公司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偏差。(1)组织分析。结合物业管理企业的年度经营管理发展计划,分析企业及各部门需要哪些培训以保正计划的实施。(2)任务分析。据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内容分析个人需要进行哪些培训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3)个人分析。依据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哪些人需要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在实施培训前明确企业所培训的对象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和其他企业一样,物业管理企业员工构成基本可分为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由于物业管理的服务性特点,物业管理企业又具备自己不同的特征。对于一般的员工,因为其工作内容不同,对其培训既有相同要求又有不同要求。培训最忌讳培训对象水平的参差不齐,因为设计好的课程很难满足不同水准的各类管理服务人员同时需求。
3.制定适合企业的培训方法与技术。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使培训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培训前要在进行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方法和技术。人员培训是一项在时间和金钱等各方面花费都比较大的工程,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对不同人员的素质提高也有轻重缓急。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且成年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及成熟的思维能力。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就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培训对象和选择培训方法和技术。
培训计划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又要能够满足各类人员的要求,根据培训的具体目标,灵活机动地安排具体的培训计划、方法和实施方案,使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4.培训控制。培训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培训活动以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培训过程中的偏差。可采用培训签到制、教员评语制等方法。还可在每次培训结束时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评与员工的待遇挂钩。
5.分析评估培训效果。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要结合员工的培训总结、表现等方面对本次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正确做好培训的评估分析工作也是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为下次培训提供经验。分析评估应从有效性和效益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最终形成评估记录,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对于企业来讲培训的内容和效果还应与员工的升迁、任职相联系增强员工参加培训的热情和动力,将员工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及竞争力的提高有机联系起来。
员工的培训一方面是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识,传承和发扬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力量,创新服务观念。在员工培训方面,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让员工融入到企业中,通过培训让员工感受到在企业工作自身利益有保障,有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企业为自己施展技能和才华搭建了平台,树立员工忠诚于企业的思想,坚定为企业效力的信心,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培养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品质,从而树立员工的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活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杰.组织培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4.
关键字:高职 教学体系设计 职业发展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类物业服务公司不断向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体现在社会对专业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随着业主居住理念的变化和建筑物自身科技含量的不断革新,物业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国外先进物业管理模式被积极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对物业管理人才的现有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已不能培养出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进行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化高端人才成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热点问题。
首先,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必须结合职业发展特点来设计和规划。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在我国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强调实用技能,教育部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若干意见"中把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本科院校的课程强调学科理论性和全面性,而是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又不同于职业上岗培训或工种培训,在强调就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在毕业时能顺利就业,也能在以后根据需要转岗、换岗和跨岗工作。即职业教育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高端人才。对于物业管理专业来说我们的目标主要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顺利就业,同时也要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热门实用技能型人才。
经过全面、动态的行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体系分析,基于职业发展的工作过程导向,我校于2012年9月完成现行(新的)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按行业岗位需求进行取舍,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打破物业管理专业原有的学科型体系,按物业管理企业实际工作流程重新设计教学,构建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1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以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科学创造潜力为目标。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从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出发,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设置之前充分调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最新的具体情况,然后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由于校内专职的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对于物业管理一些实际问题体会不如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深刻,因此邀请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家和校内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决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保证课程的科学优化设置和行业的零距离对接。
再次,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动态发展,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根据社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自我发展能力。我校具体做法如下:针对目前高端物业不断增加,高级物业管理人员需求旺盛,相应地开设针对别墅、高档公寓等物业信息管理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不能局限于过去的保洁、绿化等基础服务,而是更强调物业的经营与增值,我校适当增加开设物业的综合经营与管理的相关课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置课程时,我校及时引进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开设了楼宇智能化系统等新型课程,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最后,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注意与相关的行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例如国家将物业管理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四级,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层次和目标将中高级物业管理员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纳入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又较容易取得相关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以后的职业发展。
2.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校内外实训
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理论知识,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强调学以致用,实训与实习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专业认识模糊,以及资金不足、实验室建设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设施缺乏,校内实训场所不足,难以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的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灵活的开展特色实训。
校内实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例如,学校后勤集团、设备管理处、学生食堂、宿舍、多媒体教室、教学大楼以及各种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其实践教学的场所或器材。还可以在校内建立起模拟物业服务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此外,各高校物业大多由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校内实训也可以携手学校的物业服务公司,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适当参与前台客服、会计、房屋建筑维修、水电设备维修等项目,在真实的物业管理环境中进行实训,这样实训效果学生反映良好。
校外的实训选择有合作及实习安排意向的万科、金地集团等六家企业,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保障了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落实和深化了校企合作,促进校企的双向交流。
一方面,学校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让企业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指导,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知名专家来校为学生做讲座传授经验知识,在企业的全程参与物业管理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3.师资力量多渠道扩充
我校高职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时间较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物业管理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内容。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应对现有教师进行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和开发,例如分批选派相关教师到物业服务公司挂职、兼职,以提高教师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其次可以聘请一些行业的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一是弥补技能实训课教师的不足;二是保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三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四是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专业的调整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驱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
4.阶段性获取职业技能认证
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置采用能力本位的思想,实践课程以模块化设置为主,各科均制定有能力评价标准。学生可以分阶段学习各模块,不同阶段的学习获取不同水平的职业技能认证。除了获得毕业证书之外,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兴趣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注册物业管理师、楼宇管理员等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机构和组织已经很普遍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调整,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基本完成了职业资格考试的准备工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校最近几年都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举行的物业管理员证的资格考试,大多数同学通过了考试。在获得物业管理员证书之外,也可鼓励学生取得与物业管理相关从业资格证,如物业管理师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证书。证书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证融合,深化学习,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5.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教学手段
我校积极推进的物业管理教学改革中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例如讲授物业设施与设备管理时,可以结合典型案例讲解、项目教学,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讲授物业管理概论、房屋维修与管理、物业设备智能化等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操作流程或考察处理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基本操作程序。观摩结束后,要求学生讨论观感体会,并进行总结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物业管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设计项目,现场模拟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根据课程性质和要求采用现场操作、模拟实习、校外岗位实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基础课程,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对于实践性较强专业课程则侧重考核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目标,设计物业管理专业全套职业实践的能力单元,并就每一职业能力单元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和考核标准,进而设置课程和选择匹配的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物业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构建一个有广泛行业认可度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积极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构建和完善高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组编 .物业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培训方案和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黄亮.物业管理综合实训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童加斌.高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杨彦如. 高职教学设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中国物业管理网
[关键词]高职;物业管理;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009-03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营规模和覆盖面迅猛扩展。目前,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总数达6万家,从业人员600多万人,住宅物业管理规模达到120多亿平方米。北京等较发达城市的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深圳、上海已达90%以上。市场广阔,潜力无穷,日益显示出这一新兴行业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已逐步从产品时代演变到品牌时代,区域化管理、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法制化运作已成为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创新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专门人才。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和近几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信息反馈得知,物业管理行业不仅需要大量的基层服务人员,还急需大量的熟悉政策法规、善于沟通与应变、精通物业服务技能的高级复合型物业服务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物业管理高级复合型人才,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做到工教相长、工学相长,按工学结合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边工作边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1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1.1 城市化发展带来物业管理发展的良好机遇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2000年全球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0%以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将对物业管理产生很大的新需求。
1.2 政府的政策导向为物业管理发展提供了助推器
从政策方向上看,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是安居乐业,这就需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物业管理与此息息相关。从法律规章上看,近些年来,《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和各地区物业管理法规的相继出台,大大推进了物业管理业的发展和规范。针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无人看管的老旧住宅进行物业管理“全覆盖”,开展一项惠及百姓家门口的实事工程。由此,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将开始真正迎接一个“全民物业”时代的到来。总之,物业管理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快速发展,并最终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1.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物业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
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越发达,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对服务业的需求也越大。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进入“服务型”社会,从单纯追求物质条件转变到软硬兼备的“品质”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购买力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服务行业也出现专业化的趋势。物业管理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被绝大多数老百姓认可其价值,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物业管理不仅要有,而且还要提高质量,这是必然规律。
2 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来源分析
2.1 科班出身的管理人员
所谓科班人员是指在大学或中等专业学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其中甚至具有研究生学历。现在许多大中专学校纷纷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加入了物业管理行业。这些人的长处是具有比较系统的物业管理知识,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是21世纪物业管理的中坚力量。不足之处在于,这些人员年龄比较小,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还需要在实际岗位上进行磨炼。
2.2 境外或国内早期物业管理企业带出来的管理人员
物业管理从境外进入内地城市,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太平戴维斯、怡高物业、新加坡的怡安物业等。他们最早打开了中国物业管理的大门,为我们带来了物业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他们在国内管理物业的过程中,培养的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后来其他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骨干。这种情况包括国内最早的物业管理企业,如深圳的万科物业、中海物业等,他们是中国物业管理的先头军。他们培养了一批批物业管理骨干,如今活跃在其他物业管理企业中。这些骨干大多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般是这些企业的领军人物。
2.3 其他途径改行进入物业管理
通过其他途径改行进入物业管理的从业人员,如酒店管理服务行业、环保行业、信息通信行业等,都在各个行业从事相关的服务,带来了各行各业的思想文化,对物业管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及其高职培养
根据层次高低对物业管理专业高职培养核心岗位群进行划分,一般的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有五类人员:公司高层和公司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管理处部门主管、物业管理员、一线操作人员。前四类是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也包括某些专业的客户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求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大多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和相应的资格证书,如果需要招聘,主要通过正规渠道和正式手续进行。一线操作人员以外来人员为主,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流动性大。
显然,公司高层和一线操作人员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最为遥远,可以剔除。项目经理需要很强的能力、全面的物业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是高职院校年轻大学生刚毕业所能胜任的,剩下的管理处部门主管和物业管理员是我们应该最终挑选的物业管理专业核心岗位群。设想我们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和实习成为一个潜在的合格物业管理员,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成为合格的物业管理员,有可能的话,几年之内能够胜任部门主管和项目经理的工作。总之,我们的调查发现,物业管理需要大量的高职类学生,特别是专业对口的学生,这些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可塑性强。
4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计划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要培养市场大量急需的技术类人才,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优化,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物业管理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讲,既要有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有建筑、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教学和课程内容,削减传统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增加与物业属性管理相关的课程;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创造力的课程;培养运用现代经济定量分析方法,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强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同时,更多的开设突出实务操作技能培养的课程。课程体系中设置着力加强学生强化专业课程多媒体和现场模拟教学,教学实习一般要求在校外有关单位建立的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现场教学占一定课时比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专多能”。
4.1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1)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虽然管理的是物,但服务的是人,也要具备一个从业人员所需要的良好的职业素质与服务意识,因此一些公共必修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和一些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物业管理实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同样要设置。因基础课是提供专业知识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了上述课程外,公共必修课还应设置高等数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还应增设建筑设备工程、电子技术、建筑电气等课程。受到高职较短学习时间的限制,基础课的设置应以“必需、够用”为度,所以整个基础课的课时数只能占总课时数的35%,其中以公共必修课15%、专业基础课20%为宜。
(2)专业必修课应围绕培养目标的核心职业能力,调整为物业基本技能实训、建筑消防与给排水、电梯使用与维护、综合布线技术等理工类课程,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左右。
(3)多功能选修课相应加以调整,课时数约占总课时数的35%。专业选修课应根据物业管理工作岗位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管理学基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法规、应用文写作、物业管理心理学基础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应具有两项职能:第一,它使大多数学生了解本课程基本内容并掌握基本原理和常识,为以后工作中进行相关管理和沟通提供条件;第二,为想要日后从事该项工作的学生提供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公共选修课可开设诸如演讲与口才、商务礼仪、社区建设与管理、物业景观设计等课程,目的是为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2 整体优化教学计划
为确保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培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要遵循教学计划整体优化的原则,明确课程内容的分工,避免相关课程间不必要的重复,处理好先修课与后修课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等。譬如改变以往教学计划中将公共必修课集中设置在前两个学期的固定模式,将其分散设置在前四个学期中;第一学期主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第二学期紧接着设置专业必修课。将专业课尽量提前开课,让学生在学习劲头最足、对自己专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的进校初期就接触和了解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提高,改变目前高职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5 明确课程重难点,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要培养技术类人才,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及“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校内校外交替、工作学习交替是人才培养的革命性变革。这主要指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工作过程,达到消化吸收知识和强化职业技能的目的。根据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增加企业实训时间,强化企业实训过程中的“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发展趋势。根据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正常的上课时间在校内学习(实训),并集中安排学生到物业管理企业去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并将此明确列入教学计划。除了目前的实训方式,尤其要大大增加理工类专业必修课的现场教学环节。通过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训特别是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即能独立承担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要将注重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鼓励各类有利于学生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而且对于拓宽学习知识面,促进实践经验的积累,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极其有益。具体的做法有:物业管理行业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增长期的朝阳产业,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不断出现,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信息,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活动,教师应首先走入实践,深入生产第一线,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以致用、开阔视野、反馈教学。将这些新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并组织讨论,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
6 贴近现实需要,寻求创新突破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认为物业管理专业应构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和选修教学三大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提供专业知识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储备;专业教学平备项目管理处管理岗位所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选修教学平台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养成继续教学能力以及企业培训计划而设置的。这其中基础教育平台是专业教学平台的基础,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专业教学平台是依据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可以根据行业用人标准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选修教学平台要提供较为宽泛的选择范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尤其是在选修教学平台,要引入企业培训模式和内容,为订单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7 结 论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规模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度扩大,需要大量人员;从实际出发,我们将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岗位群界定为一般物业管理员和管理处部门主管,并通过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得到相应的素质、知识、技能培养需求;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推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学校要和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专业资源及信息共享,共同培养物业管理行业急需的技术类人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如果能立足社会需求,创造条件、形成特色,培养行业所需要的技术类人才,在就业压力尚小的良好环境下,把握机遇、抢占市场,就一定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鹏,张承凤.基于微观层面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4).
[2]胡芳,等.合肥市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现状、紧缺问题、解决之道[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3]张承凤.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