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石材雕刻教程范文

石材雕刻教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材雕刻教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石材雕刻教程

第1篇:石材雕刻教程范文

关键词:流行饰品 设计教学 立体构成 材料与工艺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2

1 流行饰品的概念与特征

流行饰品(Fashion Jewelry)是相对于传统珠宝(Fine Jewelry)而言,运用较为低廉的材料制作而成的身体装饰品(Body Deco),运用大批量的工业生产方式,满足大众在特定场合,搭配特定服装的配件,这一特征决定了流行饰品属于工业产品的范畴;而另一方面流行饰品体现了设计者与佩戴者的思想和情绪,个性与态度,具备艺术品强调个性化表达的特质。

广义的说,可与身体搭配,具有普遍形式美感的三维立体造型都可理解为某种身体装饰品。流行饰品的造型设计几乎不受限制,可看作跟随身体行走的微型雕塑,那么,流行饰品设计重点就在于对造型的探讨以及实现造型的材料与工艺。

2 立体构成课程的一般性要求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立体形态与空间组成的规律。立体构成的目的在于建立起视觉和谐和秩序,或者产生有意图的视觉兴奋。立体构成探讨如何运用“规律”,经过刻意的规划营造出具有普遍形式美感的造型。

立体构成所要求的三维空间造型是真实可见可触摸的,需从垂直,水平,横向三个维度考量造型,这势必涉及到材料,跟不同材料的强度、密度、质感、颜色等属性有着密切关系。

立体构成的目标是学习造型的基础知识和技法,通过探讨不是逐时代风向或流行趋势而改变的共性事物,培养高效率的造型创作能力,提高与形态相关的敏锐感觉。实际上即是培养优秀的造型创造力。

3 立体构成对于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课程的意义

立体构成这门基础课程通常设置于大学本科设计教育的一年级,属于未分学科专业之前的通识教育,教授具有普适性的造型设计原理与方法。对于当今时代的设计基础教育来说,立体构成这一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网络的普及,年轻一代绝大多数是在虚拟屏幕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习惯以平面思维方式思考,对于三维空间的理解能力较弱。立体构成有助于启发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之间存在衔接问题,一方面,许多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原理与方法时,常困惑这课程“有什么用,该如何用”?对于形式原则,由于没有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往往处于生搬硬套的初学状态。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在面对项目设计时,面对特定的市场需求、人群定位、风格定位等较为复杂的设计要求,往往疏忽了造型设计这一最基本要求。

流行饰品属于本科高年级专业方向细分后,指向性明确的设计项目。流行饰品的特征决定了造型设计是该项目设计创新中重要的途径之一,灵活运用立体构成相关原理来指导流行饰品设计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课程是《流行饰品综合设计》总课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紧扣立体构成相关原理知识,迈入流行饰品专业项目设计课程的学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

《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目的在于通过实操了解流行饰品相关材料的种类与特性,掌握流行饰品制作工艺流程与方法,探索多种材料造型设计的表达语汇。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学生在反复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养成惯用三维空间思考设计的习惯。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仅仅停留在材料与工艺方面的课程要求,容易导致学生在动手制作时,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对造型欠缺必要的考虑,材料应用不当,制作工艺运用十分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将立体构成原理运用在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课程的意义就在于避免上述问题,在既定的材料要求限制下,运用相应的立体构成法则进行造型设计,并以动手制作的方式检验造型与工艺运用的合理性,有助于透彻理解材料与工艺对造型设计的决定性影响,为日后的专题设计项目打下基础。

4 立体构成在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课程中的应用

4.1 课程内容与要求

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课程总共48学时(4周),每周制定不同的课程要求,动手实操,由简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式进行。

4.1.1 单种材料练习

第一周单种材料练习,教学重点在于运用点、线、面、体积、空间、肌理基本构成要素,选择恰当的工具与工艺,对金属,木材,石材三种材料分别进行制作处理,目的在于了解三种材料不同的物理属性,掌握不同材料的造型表达语汇,要求完成三件不同材料的作品。

金属造型的语言形式丰富,是流行饰品材料中最重要的材料,易于表现立体构成中点、线、面、体等各种基本要素。对于金属材料与制作工艺的掌握是本课程的要点之一。金属的种类繁多,各具不同的特性,本课程中主要选用固有价值较低的基础金属,以紫铜,黄铜,锌合金,纯锡等为主。

紫铜硬度相对较低,红棕色,延展性良好,常用弯折、剪切、钻孔、锻打、碾压等冷加工手段,容易对其进行各种造型塑造,但紫铜容易氧化变暗失去光泽,可通过表面喷涂油漆起到保护作用。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硬度比紫铜高,表面光泽,呈明亮的黄色,延展性较差,不适合锻打成型,表面与空气接触相对稳定,不似紫铜那么容易氧化。锌合金和纯锡硬度比紫铜更低,焊点较低,易于使用铸造、焊接等成型手段。

木材是自然有机材料,有其特有的生长方式及痕迹,根据质地坚实程度可分为硬木与软木,由于首饰体量相对较小,造型相对复杂,在选择木材时,更多的使用生长结构致密的硬木,如檀木,黄杨木等等,在色调方面,不同的木种也有十分大的深浅差距。一般来说,处理木材的常用工艺有锯割、雕刻、弯曲、刨削等等,后期可进行染色、上蜡或上漆等处理,既可赋予颜色,也可保护成品的表面。相对于金属材料造型表现语汇的宽泛,木材偏向于表现面与体块的造型,而相对于金属带给人冰冷的心理感受,木材具有亲和温暖的质感。

除此之外,竹子实际上也可纳入木材的范畴之内,但由于它的生长结构的特殊性,横向致密,纵向易断裂,韧性强等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其他木材截然不同的制作工艺与成型特点,适合用于雕刻、编织等工艺,适合表现线、面及空间感的造型。

石材主要是指固有价值较低的天然半宝石,软玉,仿寿山石等,以石材作为造型的主材,而非通常意义上作为被镶嵌的材料,运用切割、雕刻、打磨及抛光等工艺,从材料结构与成型方式的角度体验石材与金属木材这两者的区别。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借鉴雕塑中处理石材的表达手法,尝试表达体块、空间感的三维立体造型。

4.1.2 两种材料结合造型练习

第二周两种材料结合造型练习,在单种材料练习的基础上,在金属,木材,石材三种材料中自选两种进行结合,即金属与木材,金属与石材,木材与石材。作品需将两种材料融入一件整体造型作品中,重点在于训练不同材料结合的造型及质感对比,还需特别注重不同材料间连接方式的处理。

两种材料结合造型可灵活运用立体构成中常用的一些形式法则,如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等,根据三种基本材料的物理特性,选用恰当的造型语汇。以金属与木材结合为例,金属通常给人以坚硬冰冷的心理感受,木材则具有朴实亲和的特质,两种材料的质地有着巨大差距,在设计整体造型时,若选用金属表达线与面的元素,木材则可表达体块与空间,具体还有粗与细、长与短、曲与直、凹与凸、虚与实、疏与密等对比手法。适当的对比能让整体造型主次分明,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与此同时还需考虑两者的调和,使整体造型更加和谐统一。

节奏与韵律主要体现在单元形的重复、渐变、突变等,其中“节奏是指包括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韵律亦可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恰当运用节奏与韵律可使作品具有秩序感,但过于规律无变化的节奏韵律会显得单调而乏味,需要适当变化。除了上述材料语汇的正常表达外,造型的创新很大程度上还源于材料语汇的反常表达,如探索如何用木材或石材表达线与面的元素。

4.1.3 常用材料与反常材料造型练习

第三周进入以反常材料为主,辅助搭配三种常用材料的造型练习。所谓反常材料是指在饰品设计中未用过或较少使用的材料,如塑料、橡胶、织物、皮革、纸、陶瓷等等。探索新材料运用是流行饰品创新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即是本周的训练重点所在。

在前两周的训练基础上,对于常用材料的特性、制作工艺及成型特点已有所掌握,除了从造型上来体现立体构成各基本元素外,还应充分考虑不同材料间质感的对比与调和,如软与硬,粗糙与光滑,透明与不透明等等。相对于金属、木材与石材,将工业材料或服用材料用于流行饰品中,探索材料作为流行饰品的潜在装饰性,不仅需要具备发现材料的眼光,还需摸索创造性的二次加工处理材料的方法与手段,通常是循环往复的实验过程。

4.1.4 自选材料综合练习

第四周自选材料综合练习,与前三周的造型练习不同,作品要求具备饰品可佩戴的属性,以身体为依托,除了作品本身的造型以外,还强调与身体的关系。本练习是在前阶段材料实验的经验积累下,自行设定材料与风格的完整作品。

4.2 课程重点与难点

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课程,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工具设备和制作工艺,对特定材料加工处理,运用立体构成造型设计原理,动手制作三维空间实物造型;须对多种材料进行反复实验,探索材料造型表达方式的可能性。

材料、工艺、造型是支撑作品实现的三大要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把握这三点的内在关系是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充分认识材料,掌握制作工艺,提升动手能力与空间造型的创新能力,为流行饰品设计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作品围绕着材料、工艺、造型三大要点设计制作,其评价标准分为以下几点:材料特性的认识与掌握;材料制作工艺的基本表达;材料造型语汇的基本表达;作品完整性;材料创新运用。

5 结语

流行饰品的设计创新来源于造型、材料、工艺的创新设计与运用,笔者认为材料与工艺课程不应忽视对造型设计的要求,相反,将立体构成相关原理融入课程要求,有助于透彻理解材料工艺与造型设计的关系,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有一定规划的达到预设目标,训练扎实的动手能力与空间造型能力,为日后的专题设计项目课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日)朝仓直巳.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M].林征,林华.译.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李中杨,杜湖湘.立体构成原理与设计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 (英)金克斯・麦克格兰斯.英国珠宝首饰制作基础教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5] (英)伊丽莎白・奥尔弗.首饰设计[M]. 刘超,甘治欣.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6] (英)安纳斯塔尼亚・杨.首饰材料应用宝典[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