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NING Du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Shaanxi 710121)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complicated social environment,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here are also many in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psychological quality de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tmospher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also some impact on students, and therefore for students build their own situ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improved to create a good mental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心理素质培养关系到人的一生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个人在困难、辉煌或者挫折面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用积极平和的方式应对生活百变,培养高尚的个人情操和品德。但是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没有较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存在一定心理素养的滑坡现象,他们之中有的人过于脆弱、敏感、焦虑,无法让自身得到更加全面积极乐观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复杂的情况下,相关工作的开展又面临着重重困难。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下国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优质人才,大学生不仅要在专业能力上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的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在各种问题情况下能够保证积极乐观、进取的心理状况,从而有利于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实人才资源力量,这是大学生成为未来国家栋梁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个人的发展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生活的各种困难,保持自身较为健康的心理状况,提升自身生活品质,降低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带来对自身以及家庭、社会的伤害。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学校、社会、学生自身及家庭都需要的教育工作内容,一个学生的背后有着众多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组成,一个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波及的范围和影响并不是仅仅学生个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确定的。甚至,在不良心理状况之下,会造成对社会、对国家的破坏。特别是学生个人能力越大,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更大。因此学校就要想尽办法积极引导学生心理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下社会纷繁复杂,网络发达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信息,但是在这种海量信息之下,其中的负面信息或者不良言论甚至会煽动学生心里滋生不良情绪,比如仇富、仇恨社会,仇恨自身的出身、焦虑、抑郁等,这些都导致学生在生活中无法正确面对生活和对待自己,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甚至自身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集体,甚至社会。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当下大学生中普遍的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问题学生群体,要及时发现并且有效纠正相关问题是相当必要的。
2 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资深人员,因此在教育工作上存在缺乏专业性,同时在具体管理和教育中缺乏与时俱进,大部分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教育,没有切实的深入到学生具体情况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也脱离现实需求,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一般情况下多开设实体心理咨询室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方式很敏感,都不愿意接受相关咨询服务,大部分的咨询室也处于形式化状态。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对工作缺乏重视程度,一般工作仅仅局限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做相关心理测试并且对信息进行存档,但是对于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并没有有效的规划设计,导致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疏漏和偏差,无法很好的指导现实工作的开展。许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测试,都懂得测试的技巧,从而对心理测试内容进行有效的隐瞒,无法将自身现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展现。从而相关心理测试工作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适应性。
此外还会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其力度远远低于实际所需,只是部分的选修课程,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科学有效的覆盖所有心理情况的类型,从而无法让所有心理状况存在偏差的学生对自身问题得到发现,缺乏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问题的认识和寻求帮助。大部分课程内容都较为模式化,流于形式,在内容上甚至没有注重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感受的关注,导致学生对心理问题更加羞于启齿。整个课程设置上,没有进行有效的课程考核,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当下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中,大多数学生不会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因此在课程学习上没有积极性,走形式,没有让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实际的学生内心中,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表面上在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在实质上却没有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甚至对于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缺乏深入的认识。或者让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呆板的应试教育体系中,让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活力。相关健康教育也倾向于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开展,这种做法也加大了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通过药物干预等康复理念,让心理辅导工作成为心理医生的管理倾向,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内心的自卑感。
同时在人力资源上也显得尤为不足,大部分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专业化、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源,教师队伍素养无法得到高效统一,能力悬殊。甚至其中大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为兼职,并不是全职进行,在工作的专注性、专业性上都较为缺乏。缺乏对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素养,甚至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与此专业相差甚远的人员加入教育工作队伍,完全无法发挥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对相关心理问题的解决也缺乏专业性,甚至会起到一定反作用,缺乏对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尊重,对相关学生有一定的忽视态度,无法及时的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无法辨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对两者界限的把控能力较弱。
3 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3.1 深入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节专门的课程设置或者一个心理咨询室所能完成,而是需要对所有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相关培训,让整体的教育工作团队有意识的进行心理健康引导。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活管理中,要细致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积极的引导,及时遏止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学生干部要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及时的了解,并且上报给教师,让教师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并使这些措施发挥其相应的积极性作用。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班级学生干部与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论,提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对网络或者社会不良煽动性言论的宣扬,同时针对学生有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状况时要及时的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自身的心理健康引导。这种健康教育理念需要深入到整体的学生教育和生活中,进行慢慢的渗透和纠正。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上,也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进行积极的引导,任何活动或者宣传内容都需要以健康积极的内容为准则,注重各种主题内容对学生的引导性。
3.2 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息息相关。对大学生而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未来步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的重要条件。同时,一切德智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都有赖于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次,心理健康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增强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学生告别了竞争激烈的高中生活,迎来了全新的大学生活,难免会出现不适应,出现迷茫、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融入新环境。再次,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和就业压力。因而,新形势下大学生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就必须承担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最后,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个性心理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主要表现在性格和气质两方面。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敢想敢做、意志力强等大学生个性心理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中的学校相关因素
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为及时消除大学生心理危机,避免因心理危机而造成的心理危机事件,学校、家庭、社会纷纷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中学时期学校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中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学时期学校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但中学时期,学校普遍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和心育,过分强调学习成绩,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最终导致其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其未来的成长。而这种中学行为惯势使学生难以融入大学生活,出现自我封闭、焦虑、困惑等心理障碍。②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作用。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认知学习发展、个性发展、价值观形成、情感和心理发展。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③集体的影响作用。对大学而言,“集体”主要包括宿舍、班级、学生会等团体组织。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团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大影响力,向上、和谐、健康的团体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反之,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其性格的发展和人格形成。④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主要由校园环境和校风文化环境两部分组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自觉约束其行为,鼓励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而良好的校风校纪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言行,激发其求知欲,强化其竞争意识,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普遍性。因此,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抓住学生心理困惑的共性和同质性,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当中,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集中心理辅导。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班会、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其心理保健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抗挫能力。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有效地缩短了其与社会的距离。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据一项研究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活圈过于狭窄,与社会接触较少。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服务意识较差、集体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对其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具有重要意义。③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还必须重视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学校就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的方式,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④依靠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成熟,网络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关心理咨询服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即时性、广泛性、渗透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在网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获取心理知识。另外,网络心理教育还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顾虑,勇于表露自我,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显著。⑤强化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首先,要使父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通过各种渠道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认识到如何引导孩子,使其健康发展。其次,要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否恰当,是否给子女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于大学生能否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要优化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教管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管教方式是粗暴还是民主,对于大学生能否维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 大学生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36
1 前言
近年来进行的众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往往超过20%,高于其他群体。同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相对薄弱,体系尚未完善。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1]。国家教育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陆续推出多个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逐步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紧迫性。根据教育部2002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通过在了解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课堂讲授、咨询和辅导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调节适应能力。具体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自我管理、处理压力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求职就业、人格发展等[2]。
2 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2.1 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特点理论研究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蓬勃发展也矛盾躁动的阶段:一方面,生理心理发育基本成熟却又充满弹性。大学生由于不断的接触到新理论新思想以及全世界各种不同的风俗、文化、潮流等,其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变化发展中。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尚浅,面对问题的时候还不能够成熟冷静的应对,容易处于焦虑状态。并且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种信息爆炸性呈现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贫富差距变大、人际关系越趋复杂等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压力源。研究表明,大学生需要应对的压力源繁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创伤性事件几大部分。这些压力源可能造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包括有环境适应不良、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失控等,严重的可能造成抑郁症、严重失眠、躁狂症等[3][4]。
2.2 关注特殊群体和领域
2.2.1 把握新时代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
目前,大学校园里已经几乎全部是90后。90后大学生是充满朝气和个性的一代,要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就需要与时俱进,了解90后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90后大学生在宠爱中长大,少遇挫折,所以他们表现出假成熟,追求独立而依赖性强、喜欢尝新而抗压抗挫折能力弱。在情感上,他们情感张扬而爱憎分明,内心其实是渴望理解和关注。在思想上,他们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长大,能方便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各种信息,科学知识人情世故均有涉猎,因此他们较早社会化。在认知上,他们有着强烈的善恶观,敢于表达对事物的善恶美丑对错的观点,但容易武断,有激情而难持久[5]。有鉴于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内在和实际需要出发,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把问题和观点的逻辑关系和推导过程陈述清晰,这样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切实了解整个思维过程,同时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2.2.2 认真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研究表明,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普通大学生,他们更加容易体验到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感受,而且更加情感压抑,缺乏情感依恋对象和倾诉对象。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对应激事件的评估更倾向于严重化,也就是说贫困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创伤。贫困生在获得的社会支持上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一方面是由于自身人际交往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主观感受上不能像普通大学生那样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6]。这是由于贫困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往往背负着更大的期待,这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更大的压力。首先,他们出身贫苦,家庭经济改善的期望和责任往往就落在他们身上。家人几乎倾尽所有供他们读书,期待他们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所以他们比他人更坚强也更脆弱:坚强是因为他们会更早地承担起责任,努力读书,为家人付出;脆弱是因为他们往往失败不起,万一他们在耗尽家中大部分财产后找不到工作,面临的将会是濒临崩溃的绝望。其次,进入大学后,他们会直接面对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如此大的冲击在尚未成熟的他们身上特别容易激起各种不良情绪。如果这种心理反差不能及时得到调适,这些贫困大学生或者产生行为对老师和学生造成伤害;或者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抑郁不振、严重自卑等心理问题[7]。
2.2.3 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表现出以下特点:希望在竞争中以实力取胜,却缺乏足够的信心。大学毕业生需要直接面对市场,自己择业的同时也要被市场选择,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社会经验的缺乏又让毕业生难以适从:或者自信不足害怕失败,或者不好意思与同学好友竞争,或者担忧竞争不公平,或者想要报答父母之情压力巨大,或者自身充满理想憧憬却发现现实非常残酷难以接受。总之各种因素都使得毕业生往往处于焦虑之中,这种情况下亟需要学校的关怀引导[8]。
2.3 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3.1 继续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第一,针对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团体干预,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障碍。第二,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第三,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2.3.2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体现着个人与他人互动的社会属性。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压力有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在应激条件下与个体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能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大学生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等家庭成员、朋友和同学。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其重要[9]。
2.3.2.1 朋辈辅导
研究表明,朋辈间的心理鼓励、劝导和支持会比非同辈间更有效果,并且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强。朋辈心理辅导员既维护和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也锻炼了自己,有助于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心强、渴望独立、期望成才的关键期,他们往往喜欢自由、独立而排斥权威,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相互交流谈心。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朋辈辅导员可以就受助者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求助进行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心理期待。除了朋辈心理辅导外,还可以进行朋辈学业辅导,组织学生进行组对辅导,使得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快找到支持,避免由于学业暂时未能跟上导致的焦虑和失落,从而把学业心理问题杜绝。
2.3.2.2 继续完善心理咨询服务部门
目前,高校中普遍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由专职心理健康老师负责,为有需要的学生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建设高水平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同时定制完善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机制,并严格遵守。包括保密机制(学生在咨询中心的咨询内容全都是保密的,非得学生许可,不得将相关内容转告他人,即使是学生家长)、转介机制(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的个人心理问题如果较为严重,超出学校所能的范围或者需要长时间治疗的问题都要转介到相关专业医疗机构)等[10]。
3 小结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建设完善中,应该继续向以下方向努力:关注学生内在需要、化治疗补救为预防辅导、化健康辅导为潜能激发、从个体辅导到团体辅导到立体型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工作队伍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2]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
[3]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2.
[4]邓慧娟.大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6]史玉军.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7]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5.
[8]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9]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探索和发展出一套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以湖南省某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进行了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明显低于其他省属及重点本科高校,大部分考生的高考成绩刚过二本线。这些学校的学生进学校后,对自身及学校的认同度普遍偏低,在学习上他们感到竞争和压力,自信心偏低。××学院前身为师专,师范专业处于优势,因此女生数量较男生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除了具有大学生共性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还具有生源和学校地域、类别的特点,这些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应引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一、教育预防体系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是高校全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保证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全面性、系统性的客观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和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的选修课两种形式,主要是系统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程,是以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问题为逻辑,而不是以心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为逻辑。
(二)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每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广泛宣传,提高全校学生对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的认识。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月活动,通过“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知识比赛”等形式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每年3月8日女生节,开展女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除此之外,二级学院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开展成长辅导和朋辈咨询。湖南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实施了“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学院积极申报该项目,已建立多个省级成长辅导室和校级成长辅导室。通过二级学院的成长辅导室,心理专干和朋辈辅导员对求助学生进行成长辅导和心理援助。
(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中心对求助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求助的学生解决他们的成长困惑和心理困扰,对超出咨询范围的心理问题及时转介,并跟踪关注。
(五)开展网络宣传服务。心理咨询中心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网络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二、危机干预体系
(一)开展心理普查。××学院每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对入校新生开展心理普查,第二学期对大三学生开展心理普查。根据心理普查结果,初步筛选出访谈对象,由二级学院心理专干和班主任进行访谈了解,进一步确定重点关注对象,建立心理档案。
(二)建立四级网络体系,每月定期排查。××学院建立了心理健康四级网络体系,第一级为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中心,第二级为二级学院心理专干和辅导员,第三级为班级心理委员,第四级为宿舍信息员。四级网络成员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发现心理危机学生及时上报,迅速反应处理。同时每个月定期召集网络体系成员开会了解排查心理危机情况,及时更新重点关注对象名单。
(三)建立心理危机应对工作模式。发现心理危机后,根据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减少危机事件的后果。
(四)特殊时期密切关注。新生入校后,期末考试前,毕业前夕和每年春季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时间,在这些时段,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小结和展望
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经历了高考后,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挫败感,他们入校后面临学校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入校后轻松自由的环境与高中形成鲜明对比,不少在高中时期处于潜伏的心理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同时他们还面临未来的就业压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影响。因此,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总体上分为教育预防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两大部分。其中教育预防体系是主题和根本,危机干预体系是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全面和扎实的教育预防体系保证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的危机干预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在××学院的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有待提高,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期待是好玩和有趣,他们对心理健康理论兴趣不高,而部分教师是非心理学兼职教师,学校对课程的灵活性又有限制,这些都造成心理健康课效果不理想。二是相对于危机干预体系,学校对教育预防体系不够重视,由于上级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伤亡有严格的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但对于教育预防的投入不够,对辅导员和心理专干以及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培训投入不够,对日常心理咨询的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和高校教育的目标一致,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使之成为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地方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要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地方本科高校的特点,不断探索出一套适应时代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作者:陈欣 单位:怀化学院学生工作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和环境变化因素出发,系统研究了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这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干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按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对症下药,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应措施,培养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近年来在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中,约有1/3是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因失眠、失恋、担心失业等因素造成心理问题而就医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大学校园的自残、自杀、他杀等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例如,2005年6月25日,一起令人震惊的血案发生在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预防医学2002级学生安然向同班同学崔一平砍下80余刀,致使崔一平死亡;2006年2月20日至3月1日10天内,华南农业大学连续四名学生自杀身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生理发育、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前途理想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加剧,心理障碍、心理困惑等问题的严重存在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各方关注的时候了。本文就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影响因素
据报导,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存在两个规律: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状况从简单走向复杂;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向。基于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形成原因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 1认知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属于高智商群体,他们对社会和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并且由于学习上的优越性,他们的言行在家里和社会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尊重,然而他们由于自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加上他们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引起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的偏差,喜欢将各种问题进行绝对化考虑,偏执地认为自己的各种想法完全正确,但当事物发展方向和自己思考的不一致(或者完全相反)时,就认为自己与社会格格不人,从而糟蹋自己或孤芳自赏或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等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干扰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心理调节系统的正常发展。
1. 2环境变迁的影响。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对大学新生而言,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中学阶段,听老师讲述的大学是充满活力、生机蓬勃,只要考上大学,毕业后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上大学后,通过与高年纪学生的接触,感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高中阶段一样存在着压力,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进度快,而且毕业就业时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灵活,且受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毕业生价值悬殊,学历层次不同收人差异很大,名牌大学和一般院校以及学科特色的强弱、专业的冷热、综合素质的高低都将在实际收人上有较大差距,这些就需要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技术才华、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对于专业不够热的,还需要选修一些别的专业的课程,考虑到这些因素,有些新生就会产生学习焦虑症,还有些学生看到自己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情绪波动较大,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或对热门专业的学生产生妒忌、猜疑和敌视的心态,甚至采取了不够理性的行为。
(2)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在中学阶段,由于有升学的压力,老师管的非常紧,学校也要进行“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学习属于“压迫式学习”,学习环境非常紧张;到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老师的管理也比较松散,虽然也有考试,最多也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两次,并且考试的范围也基本上在老师的授课范围之内,只要把上课笔记弄懂了,就可以过关,平时学习只有靠自觉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学新生学习上一下子就放松了警惕,学习上也得过且过起来,从而导致第一学期都可以过关,第二学期开始有补考,大二开始大面积补考,最后只要听说考试就头疼,导致“考试恐惧症”。
(3)角色的转换带来的不适应:在高中阶段,能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习佼佼者,老师都特别关爱他们,同学们都围在他们周围,奉承他们,到大学后,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学习上的优越感一下子都没有了,并且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班上的尖子生,从而会产生猜疑、压抑的心理障碍。据报道,某高校的一名女生就由于这种学习上的角色转换的不适应,而产生极度的精神压抑症,最后不得不退学。
1.3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组织,而家长是人生道路上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的心理状态、个性品质、学识水平、社会态度、教子方式、家庭稳定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管得太死,不给子女自由的空间,超出了孩子的个性能力,让孩子成天在一种高度压力下生活;有些家庭由于家长的学识修养、人文素质、文化道德水平不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专制,处理问题粗暴简单、武断暴躁;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对孩子采取不管不理的态度,对他们的性格形成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好,对子女过于溺爱、迁就和放纵,坐视不管,放任自流,没有尽到家长应有的责任;还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拮据,特别是从农村和贫困边远地区来的学生,高额的学费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且生活费还常常没有着落,使得他们产生心理负担、苦闷抑郁,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和身边的同学交往;这些家庭中不良的因素,都会使大学生形成冷漠无情、孤僻消沉、心烦焦虑、骄横狂妄,甚至敌对逆反、易怒狂惹等心理障碍。
1.4生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机能已发育成熟,已有朦胧的性意识,加上周围环境和生活阅历的变化,渴望谈一场快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并对之希冀甚高,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谈恋爱的人,一年级约为巧%,二年级约为25 %,三年级约为40%.四年级约为65 %。有的学生在进校一个月内就确定了意中人,然后就去追求。但由于对恋爱缺乏深刻认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缺乏理性,喜欢仅凭外表一见钟情,不能做长远考虑,彼此间缺乏深入了解,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等众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经常出现失恋,有些大学生对失恋心里准备不足,面对爱神丘比特的刺伤,失恋后所引发的不良效应,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有些甚至出现自残等变态行为,调查显示,失恋在所有造成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约占30%;还有些大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自身德才学识不高,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搞多角恋爱,从而产生纷争、冲突,产生不良后果,甚至酿成了悲剧,给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摧残。
1.5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是廉价而又便捷的学习方式、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网络世界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是个有利有效的学习工具,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秀不齐,宝藏与垃圾共存,精华与糟粕同在,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垃圾信息成为干扰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妨碍了人们对知识的正常吸收,再加上网络交流的快速性、隐蔽性和虚拟性,可以让人肆意发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很容易使人产生网络依赖性。
从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由于对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或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或对网络空间新鲜事物的迷恋,加上他们已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使得他们更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而他们的心里素质不强,自制能力较弱的特点,可能使他们棍淆网络与学习、网络与生活的关系,沉迷在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由此也产生了或轻或重的网络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是“网虫”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对策
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克服这些心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调节,从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心里障碍的调适对策。 2. 1建立多层次的心理保障体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救助必须有一定的组织保证,要使心理救助行之有效,首先必须建立起上下通畅,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的多层次的心理保健网络。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1)学生心理协会。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同学去寻求专业帮助。(2)院系心理辅导员。对院、系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部工作人员甚至课任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3)心理咨询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2. 2从新生人学教育着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新生刚进人大学,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陌生、紧张和不适应等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做好新生人学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同,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作好思想准备。如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以便新生更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紧张心理,更好地投人到学习生活中。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 3进行实证性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跟踪时代变化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如贫困生群体,新生群体等)的心理发展与行为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实证性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大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个体学习与生活的部分背景材料、心理发展变化特点简介、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验结果等。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可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注意跟踪了解、交谈,适时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另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学生各种常见心理障碍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2.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教学计划。目前,不少高校俄思想道德修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创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体系,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非常紧迫。开设心理健康系列教育课程,采取必修、选修或讲座的形式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引导和人格教育,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试,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知结构为主要内容,以问卷、座谈、测试、分析等为手段,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偏异情况以及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和要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 5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羞于面对面与人交流,因此,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以全面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倾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
(1)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举办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大学生的抗应激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专题讲座主要是由心理辅导中心实施,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内容包括新生适应、大学生恋爱、职业发展规划和由招生就业处实施的就业应聘辅导等,新生适应形式的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等问题;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专题讲座主要是提高大学生恋爱的道德意识,包括明确选择对象的道德准则、提高忠诚高尚的责任感和加强为对方承担恋爱过程的道德义务;职业发展规划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提高知己、知彼、抉择与行动能力为内容的讲座。而就业应聘辅导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应聘知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讲座。通过这些形式的专题讲座,促使关心同一问题的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缓解或排除其心理障碍。
(2)利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网络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的特点在心理咨询辅导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各种不良隋绪,如利用网络媒体开设网络心理学常识、心理卫生保健常识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综合课程或系列讲座,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也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布告、个别或团体网上即时文字交谈的方式,在为当事人保密的情况下,在平等与轻松的咨访关系的氛围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同时,还便于双方的思考分析,咨询信息的存储和典型案例的查询。
(3)通过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通过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发现大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总结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再通过以班级或同类学生为单元的团体,以专题咨询讨论的互动辅导方式,让团体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如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孤独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 成因 疏导
1.引言
近年来,在校高职大学生因患有人格障碍、心理疾病等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呈上升的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性,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有其针对性。为了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新生进行了一项测验,在心理问题的分布和心理辅导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了解高职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进行心理间题的疏导对策。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于极度的焦虑、优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优。
调查中发现,53%高职高专生正在承受压力,35%认为压力来自社会和自己,62%存在人际关系障碍,80%学校科目不通过构成主要压力,61%表示有自卑感,44%在现今经济形式下存在就业压力,20%存在恨恶情绪,6%有报复等过激行为释放压力。
问卷调查发现,来自农村的高职高专生占58%,独生子女占63%非独生子女,29%父母注重孩童时期兴趣爱好培养,51%表示和父母有代沟,61%在乎父母身教或言教,38%承受家庭经济压力,80%学生希望父母成为人生的向导。其次,42%以网络为调式自己压力方式, 32%找人倾诉,24%通过网络聊天倾诉,48%通过网络了解性知识,25%早恋对象是同桌、同学或网友;21%愿意单独行动;62%存在人际关系障碍,48%出现语言沟通障碍。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心理危机的产生除受重大生活事件、人际交往障碍等诱因影响外,还受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本人四方面的影响。
(1)社会因素
观念动荡的压力对高职学生成长产生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人,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树立新观念的心理压力。他们面对多种文化、多种价值体系抉择之间的矛盾,在崇尚人格完善和追求金钱、名利的冲击中,使他们无所适从,因而引起了心理机制的激烈反应,并对其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择业就业的压力对高职学生成长产生影响。一方面,他们必须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心理压力增大。另一方面,面对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他们的择业期望值都较高,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一旦竞争失败,就会发生心理扭曲,产生自卑感,容易引起心理失衡。
(2)家庭因素
家庭的溺爱对大学生成长产生影响。目前,来自城镇居民家庭中的第一代、第二代独生子女正在迅速改变着大学生群体的成分结构,并逐渐成为当代高职学生的主体。他们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导致许多学生对家庭依赖性过大、独立性较差,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练,不少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业低要求,生活高标准,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薄弱,不易合群,不会关心他人和公共事业,甚至在性格上存在被扭曲的现象。
(3)自身因素
个体差异对大学生成长产生影响。由于个人早期生活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文化素养、智力、气质、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一些自我感觉知识基础较好,有一定能力和特长的学生,往往把期望值定得较高,但由于其涉世不深、认识问题偏颇和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结果不但没有很好实现任务目标,还暴露了诸多的弱点,当他们感到自我设计的蓝图难以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异,高职学生中的相对贫困化问题日渐突出,特困生中的大多数人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卑感,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性格内向、自我封闭。
(4)学校教育
重智育不重德育的做法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考试成绩依然是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分数成为教育体制的唯一价值取向,这种重分轻能的做法无法评价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学校只重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而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观念却不屑一顾,当这些学生意识到自己无法独立地适应社会生活时,必然陷人恐慌与失望中,产生心理错位。
3.疏导对策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出现了种种新的问题和矛盾,这对大学生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上这个年龄阶段正处于生理、心理和思想变化时期,心理复杂而动荡不安,且新进人高职院校学习,对高职教育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很容易成为学生情绪低谷时期和转折期,应加强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全面启动“心理健康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本文在对高职大学生心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
3.1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高职教学计划
在高职教学计划中存在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专门面向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教材。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问题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独特性。
3.2开展学生热点心理问题专题讲座
高职大学生在校三年,在各个阶段均有其热点性的心理问题,如:新生阶段的适应环境、中间阶段的交友恋爱、毕业阶段的就业困惑等,以及校园内和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及时辅导。
3.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和咨询机构的建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对有较深程度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3.4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应本着“面向全体,重在预防,提高素质,增进健康”的原则, ,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健康在科普水平上不断提高。
3.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品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际环境,使高职学生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人格的升华。
4.小结
在大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问题,该项研究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部分倾向和特点,提示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予以充分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帮助高职大学生解除在学习、环境适应、交往、恋爱、人格成长、挫折应对等各方面的心理困惑,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这不仅是高职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目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是围绕有心理问题的那部分学生展开,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不出事”为最高目标,主要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知识讲座的内容也大多是关于如何甄别和应对各类心理问题。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范围狭窄,其教育目标表现为使学生不出现心理问题而已。显然这种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不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发展出其人格的坚韧性,形成完善的人格,使其成为能够寻找生活的意义、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而已。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发展性”的理念,具有预防的思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各个层面、各类对象,要从点滴做起,并且尽可能要做到深入细致。具体来说,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希望的品质、学会积极的归因方式、提升人格的坚韧性、增强自我效能感等方面。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培养的方法可以尝试以体验式活动引导为主要途径。积极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主动投入到体验活动中时,将真正调动其内在动机,并诱发全身心的投入,持续下去便可能形成相应的新的人格特质。比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在积极人格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像希望和乐观品质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人格坚韧性的提升等主题做出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特别是以同一主题形成的小组活动更能给学生以直观的示范,小组成员面临相同的问题,共同面对,增强了彼此的勇气和面对问题的韧性;共同思考,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能想到以往所未想,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和方向;共同实践,在活动过程中互相关注,互相帮助,发挥合力,互相监督,能保证实践的有效性。通过体验式活动设置,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方法和技巧,能激发起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热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实践领悟并逐步得到人格的成长和改变。
(二)未病先防,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
1.夯实基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项措施保障一定要到位。各高校可以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在制度建设方面,各高校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各级网络建设,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有效地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加强硬件建设,完善各功能室的布局及辅导设施,不断提升工作环境,使之能够满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需求。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积极提高队伍水平。教师是学生人生的直接引导者,为人师表具有标杆作用,教师的正确指导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高校要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比例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2.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着力推进教育教学体系建设。(1)各高校要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发展。向全体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以学生为本。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合理的课程设置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提高课程普及程度及针对性。(2)要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使教育对象全员化。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应由学生拓宽到教师。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唯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有益的影响,才能创造高校和谐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的忽略是很多高校都存在的弊病,而只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学生,这其实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教师的角色不仅要“自助”,还承担着“助人”的责任,但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自身问题缠身的教师能给学生多么积极的影响。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校,将服务对象扩展为全体师生。除了对学生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服务广大教职员工,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3.推进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打造品牌活动。各高校应抓住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这样利于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形成关爱自身心理健康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积极环境的熏陶和渲染,有利于积极心理品质如感恩、乐观、希望等的形成。像每年的“5.25———我爱我”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各高校都可以举办系列活动,比如可以开展心理知识展、专题影片展播、现场心理咨询、专家心理讲座、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特别是各高校如果能将活动办出特色,创成品牌,将会起到更大的辐射效应。像广西某高校从2007年起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现已成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活动。该活动具体操作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统一布置,各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具体指导,各班班委具体组织,全班同学参与。各班级根据大家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如学习、情感、人际关系、生命的价值等方面中的一个主题,制作活动方案后,报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根据各班级的主题安排专门老师指导,并筛选部分班级的主题班会要求全体辅导员、班主任观摩。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从学生个体心理成长来说,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了学生的人格;从班级活动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学生由被动教育提升到主动教育,促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从学校校园文化层面看,它浓厚了心理文化氛围,形成了优良的班风,对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既病防变,重建积极的教育互动关系,启动积极模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关于在生活中做出改变的人们,得到或没有得到专业帮助是否会有明显不同,存在争论。然而,关于改变阶段模型的研究表明对于自我改变者和那些寻求专业帮助的人,改变的进程是相似的。积极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就是坚持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如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和叙事心理治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模式。SFBT的焦点在于当事人所欲解决的是未来发展,而非过去的问题或现在的冲突。SFBT对人的看法,很多的基本信念也都是人性本善价值的展现,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虽然不一定都能做到想做的事情,但都是自身有资源与潜能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目标与方法;还认为每个人都有力量、智慧及经验去产生改变;人们拥有自然的复原力,也会持续运用这个复原力来改变自己。SFBT主要立足于积极正向的哲学观点,从积极面去了解当事人的问题,重视当事人自身拥有的天分与能力,而不是去深挖当事人问题出现在哪里,哪里做错了,再想办法去修复它;SFBT的重点在发掘出当事人的成功经验与内在资源,如自身优势与能力,引导当事人换个视角从积极方面看待面临的问题,以正向的、朝向目标的态度面对问题,着眼于当下可为或正在做着的有效事情,以小步改变的积累带来大的整体的改变,增强其自信,创造出改变的可能性。这既是SFBT的精髓与核心,也是它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重要区别。叙事心理疗法主张汲取经验不同的叙说方式来丰厚当事人的生命故事,将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主张详细地勾勒支线故事,因为只有通过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着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心理辅导者要做的就是解构性地倾听,带着好奇心、关心与信任,细听到被遗落在主线故事之外的故事和意义,并启发当事人重构出不同的具有力量和未来感的故事。支线故事是可以具有多版本的,不同框架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不同版本的故事会指涉不同意义的现在、过去和未来,所以故事一被说出,未来方向就已暗藏标定。生命故事是经由当事人建构出来的,故事是当事人自己讲述出来的,会重新将相关的人与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本身就具有主观性和独特性,当事人是其生活意义的诠释者,选择相信哪一种故事版本,也就选择了生活的感受、认知和意义。叙说生命故事有利于掌握统合出生命的意义,人们有能力藉由故事建构出独特的生命意义,从而建构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就如我们在黑暗中摸索茫然不知所措时,发现了不远处哪怕是昏暗的亮光,也可以得到继续前行的力量,借由这生命的亮光每位当事人都有能力走向未来。启动积极模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够发动来访者身上自我实现、自我向上的心理潜能,借此消除已经出现的紊乱。治疗在修复缺陷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和建立人自身的优秀素质和力量。一方面要注意增强其挫折抗压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培养有利于其应对压力的各种积极品质,例如希望、社会责任等品质都有助于个体更好地抗压。
(四)小结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文化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复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内又惊闻枪声。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选择非理性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社会舆论广泛探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之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悲剧的主要成因。本文结合时事事件,从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出发,就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和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两个因素,阐述两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1 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卫生。从国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爱与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宜的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结果;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从国内研究看,林崇德(2003)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尽管,社会文化大相径庭,但国内外就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较的。参考相关文献,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意志行为健全、人格统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 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义就是通过社会性的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②它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③“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为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受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可分为三个方面,(1)对人的知觉、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影响;(2)价值观的影响;(3)可观察的外显特征的影响,如语言、风俗等。同时,社会文化通过两个途径,即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和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⑤
价值观是个体行为因素的主要动力。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合作;对集体尊崇,遵从公共规则,追求公共价值;与他人、集体利益矛盾冲突时的牺牲。⑥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 反对任何外来的影响和压力。⑦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碰撞。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理念的阵地,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使得个体面临更多内在的挑战。社会舆论在此背景下,对校园悲剧的反思,将悲剧的形成看作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进行考量,认为个体出现问题源于社会。
3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self),指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⑧与其将之看成一种概念,不如看成一种体系,包含功能、结构和发展三部分。Burns(1982)认为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对经验的解释、决定人的期望。⑨ Freud认为自我包含在人格结构中,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认为自我概念结构可划分为:现在自我、期望自我与表现自我。⑩关于自我概念发展,其核心机制是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及与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称其为“镜像过程”形成“镜像自我”,Mead(1934)称其为“一般化他人”。豘总之,自我意识对个体的行为有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体现着人的自主性。同时,自我意识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共同指引着个体的行为。
大学生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个体的行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会规范对于个体的约束,接受教育对其社会化的改造。复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学历,为人谦虚,因与室友发生口角,遂投毒谋杀,死者刚直博。从心理健康的标准看,与人的摩擦便产生如此极端行为,心理不可谓健康。同时,人际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动杀人念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亲和性差。此外,死者黄洋的直博经历也成为悲剧的诱因。总之,人际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识的不完善。
4 小结
人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外部情境,如社会文化,二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下实现的自主性。校园悲剧的成因既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行为个体的自我选择,甚至是毁灭。在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下,浮躁的社会气息、成功学的泛滥以及成绩动机(performance 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与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等自我意识的长期忽略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谈,须从以上两个角度深入。
注释
①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 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③ 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④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⑤ 张向葵,丛晓波.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233.
⑥ 杜鸿林,赵壮道.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与现代化,2011.4:53-57.
⑦ 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网络媒体时代中社会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都会和网络产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当各种信息如洪流般涌入大学生的生活中时,价值观会在无形当中受到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树立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是必要的,只有趋利避害,才能促使大学生在网络媒体时代形成积极向上地价值观,从而推动其自身的长远发展。
一、网络媒体时代的文化特性
在新的网络媒体时代,社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性。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媒体慢慢取代了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的主导地位,大学生能够在新媒体中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了解到各类新鲜的事物,接触不同的价值观。这些网络文化与传统的媒体文化存在很大不同,都在无形当中慢慢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网络媒体时代的文化特性主要有以下的表现:
(一)资源共享,信息驳杂
网络媒体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特性之一就是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在网络上的各种知识信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人们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与各种网络用户产生联系,沟通。网络上的人物形形,接受的信息也是参差不齐,在使用网络时需要做出正确选择。
(二)时空虚拟,容易沉迷
网络媒体不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虚拟的,与现实社会是相对的。许多自控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很容易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虚拟的网络和人们的真实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容易迷失自我,脱离现实,导致价值观畸形的现象。
二、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们的行为准则、思维模式和求知途径”[1]由于网络文化呈现出良莠不齐、沟通自由、容易沉迷等特性,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现实化、个人化等异化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存在一定迫切性。
(一)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
资源的共享、网络媒体信息的良莠不齐,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像一股洪流冲击着网络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大学生的价值观在现代、传统的碰撞之下呈现了多元化发展。他们对世界、对社会、对自身的价值认识都出现了多样性,例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在不同方面有所表现。
(二)大学生价值观念取向个体化
受网络媒体文化的消极影响,传统价值观的社会本位原则慢慢趋向于个体化、个人主义。在网络媒体虚拟、自由的世界里,大学生能够以自身需求为主导随意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源,个体意识不断增强甚至极度膨胀。形成了个体本位的价值观,把自身的价值取向放在第一位,忽视价值观中社会价值的地位和意义。
(三)大学生价值观念功利化发展
网络媒体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特性造成大学生心理比较浮躁,价值观中的功利性很强。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是他们能够很轻易得到学习资料,从而造成不劳而获的学习习惯。一些大学生不能踏实努力,沉淀自身素养而是钻营于金钱、利益,出现功利化、理想化的价值观取向。
三、网络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
根据网络媒体时代的文化特性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异化发展特点,通过以下途径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电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社会实践,创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大学生弘扬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2]以不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切实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身边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二)价值观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在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是比较实用的途径之一。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自身价值观、世界观,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比较容易接受,而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不但加强了大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内容的学习,还起到了很好的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价值观的建立会产生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他们建立积极地价值观。社会、学校应该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定期做心理测试,平时注意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给予相关的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小结
在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做好价值观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健康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才能适应网络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参考文献:
[1]叶晖.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9):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