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感恩教育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恩教育内容

第1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具体而言,感恩“是人们在社会的生产生活与日常交往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以及自然界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同,并意欲积极回报的一种知恩、报恩、施恩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表现的总和”。感恩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从他人和社会中所接受的恩惠,从而对其产生感恩情感,并付诸感恩行为实践,最终形成一种美好人性的过程。从不同视角去解读,感恩教育有以下几层含义:其一,从心理学视角看,感恩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感恩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因受恩和回报而体会到的愉悦、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保持愉悦的心境的以情动情的过程。罗森伯格曾指出,感恩主要是一种情感特质,当然,感恩也可以作为一种情绪和心境。但不管怎样,感恩都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情绪长时间的积累,也会转化为一种情感,而心境虽然是一种比较微弱的状态,但因其较为持久而可以使人产生深刻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其二,从伦理学视角看,感恩体现了受恩者因接受了他人与社会的恩惠而产生的一种责任意识,因此,感恩教育其实质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正如洛克所说的那样,感恩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回馈和责任的心”。其三,从社会学视角看,感恩将施恩者与受恩者双方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因此,感恩教育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周围世界的珍惜、热爱、宽容之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其四,从德育学视角看,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内在美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因此,感恩教育是一种德育,其目的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并做到知行统一,以实际行动回馈他人和社会。感恩教育大致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或者说三个阶段:首先要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所受到的恩惠,即知恩,这是感恩教育的基础阶段;在知恩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体验到一种愉悦积极的情感,这是感恩教育的核心阶段;受教育者的报恩行为是感恩教育的落脚点。

二、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东西方国家,从古到今都重视感恩教育,在我国大学生德育中,感恩也被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感恩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据调查,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主要有:首先,漠视养育之恩,大多数大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在家不做家务、认为向父母索要钱物天经地义。其次,漠视培养之恩,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对学校没有自豪感。再次,漠视关爱之恩,知恩不报。最后,漠视赋予之恩,破坏自然。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上功利、自私等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等。但大学德育的低效性,是造成大学生感恩心理缺失的最重要原因。在我国大学当前的感恩教育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把感恩教育的目标仅仅定位于传授相关知识。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即所谓的“双基”,其中,传授知识被提到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最近十多年来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仍然以知识的掌握为主。而感恩教育是一种在认识基础上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落实到行动上的教育活动,远不是掌握相关的知识可以概括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但当前不少高校的感恩教育显然还是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使学生容易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2.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资源不足。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对父母感恩、对老师和母校感恩、对朋友和为自己关爱的人感恩、对祖国和社会感恩、对大自然感恩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感恩教育。而在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即没有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没有系统的教育内容,没有专门的教材或者学习内容,专门的感恩教育读物也较少。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散见于大学生有关的德育课程、政治课程及一些活动之中。担任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人员和机构主要是辅导员、政治课教师及学校团委等。尽管各高校也围绕感恩教育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山东科技大学的“写一封家书”的感恩教育活动,西安科技大学资助贫困学生的活动,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给学生们布置的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西安培华学院“感恩母校”的主题晚会,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诚信与感恩”的专题讲座等。说明各高校已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正在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而作出努力,这些活动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只靠这些活动是不能达到感恩教育的目标的,因为这些活动并无系统性,不少活动是“运动”式的,不具有可持续性。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造成大学生对感恩教育概念认识模糊。

3.感恩教育内容空泛陈旧。

首先,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存在“空”的问题。不少教育的内容不是针对学生对父母、老师、他人、社会等具体对象的感恩教育进行,而是讲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空洞的大道理,导致学生对这样的教育产生反感,当然也就谈不上接受了。其次,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中存在“旧”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互联网、多元文化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与他们的父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需要去调整教育内容。但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者用一些一成不变的观点和内容去教育学生的现象,这就注定了教育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4.感恩教育方法单一。

我国各高校的感恩教育多是通过课堂教学或者少量的主题活动、实践活动进行,而且这些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范围较小,周期不长,大多流于表面化。感恩教育方法的单一和缺乏新意,易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产生各种障碍。学术界早就有人总结了在大学德育过程中,由于教育的不当,容易使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几种障碍,如全方位教育容易激起接受对象的反抗,产生精神厌食症,造成零效应和负效应,从而形成全覆;教育时机不恰当容易使受教育者形成不合时宜;教育内容只在务虚,导致受教育者形成具体;与对象高层次的认知距离甚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非理。我们也可以从中对照,发现现阶段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接受学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

从接受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接受外界教育并内化的机制可概括为:首先,个体的需要、兴趣、经验、观念等是接受的重要基础,这些已有的心理定势影响着大学生对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程度。其次,比较与选择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过程与前提。现代世界纷繁复杂,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被海量的信息包围,他们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决定选择哪些信息进行输入。因此,教育者如何让大学生选择正面的教育信息就非常重要。第三,大学生对已选择内容输入后的内化及内化程度,是感恩教育成效大小的关键。大学生选择并输入教育者传递的信息不等于就会有好的效果,在输入过程中,大学生是全部接受并内化这些信息或是部分接受或部分内化这些信息,甚至是排斥这些信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如大学生可能因输入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的心理结构内容相符合或者出于从众心理或者模仿心理等而较为容易地对这些新输入的信息内化,也可能因这些这些新信息与自己先前的经验、期望等相差甚远,或者因为教育方式方法等不当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接受这些新信息。第四,大学生在接受并内化了这些新信息后,必定要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并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再次积极选择接受外界的积极信息,形成良性循环。从这个机制出发,针对我国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1.深入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在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如自我意识增强,特别是90后大学生,个性更为张扬,但容易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产生偏差,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也更容易产生自我中心倾向;情绪情感日趋稳定,但还存在容易冲动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确立,但还不成熟;基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还经验不足;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在经济上又完全依赖父母;渴望走入社会,但又未完全社会化等等。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上述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确立正确的感恩教育目标、系统的感恩教育内容和恰当的感恩教育方式,并形成一定制度。

2.构建系统而丰富的教育内容。

首先,我们应使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感恩教育。一是使学生在理论上接受系统的感恩教育。如前所述,把感恩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只是传授相关知识当然是不正确的,但也不是因此就否定感恩教育中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反,我们还应通过设立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编印更多的感恩教育读物等,对大学生进行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母校、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和国家等方面的系统知识教育。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策划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次,感恩教育内容应丰富化。如在我国文史经典中有着不少有关感恩的思想内容,教育者应把这些选择出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诗经•小雅•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战国策》的“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等等都是讲应对父母和他人感恩与报恩。在我国现当代也有不少感恩的事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的《我的母亲》等文章都是很好的教育内容。教育者还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有关感恩的事例。

3.注重教育方法多样,突出情感性与实践性。

在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如课程讲授、专题讲座、服务社区、联谊活动、榜样示范、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其别要强调的是感恩教育的情感性与实践性。一方面,在教育中要注意突出情感性。感恩本身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说文解字》把感恩解释为“感,动人心也,恩,惠也”,这个“动人心”实际上首先动的就是情。亚当•斯密认为感恩“是一种推动我们去报答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因此,情感因素是把一个人的感恩认知真正转化为感恩行为的中介,是感恩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而“情感教育是把人的内在情感动员起来,从更深层次地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满足人的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范式”。因此,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应突出情感的地位,努力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育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我们应注重感恩教育的实践性。“道德是一种精神,但它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实践性。”[8]因此,教育者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感恩,更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爱情、友情带来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会到世界的可爱和生活的美好,正确认识自己,强化责任意识。

4.明确标准,形成制度。

在感恩教育中,学校应明确一定的评价标准,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形成感恩的制度。这样,就有利于学生逐渐把外在的制度性内容积累起来,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正如荀子曾说过的那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西方的感恩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节日,使人们浸润其中,逐步使感恩成为习惯。

四、总结

第2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感恩教育;文化传播;渠道

一、医学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医家自古重德,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医德的根本,源于医者对社会的感恩之心,由感恩转化为以自身医术回馈患者、社会的行动。近些年,由于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一些医务工作者的不当行为严重伤害了患者利益、丑化了白衣天使的形象,致使医患关系紧张。这些不正之风折射出当代医务工作者的感恩之心已经淡漠。更严重的是,这种风气对尚处于象牙塔中的医学生也有不良影响,导致部分医学生学习目的异化,甚至形成了“学医成本高,学成大把捞”的心态。对于未来将要承担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医学生而言,开展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二、医学院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许多院校将感恩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医学院校也不例外。但许多医学院校并未真正认清医学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特殊性,感恩教育开展还存在各种问题。

首先是对感恩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导致感恩教育内容空洞。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所承载的内涵,应该是与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道德融为一体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些医学院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时候人为地将之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使感恩教育成为了一座没有生活根基的空中楼阁,这导致感恩教育在推行的时候,架势十足却缺乏充实内容,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

其次是对感恩教育的外延理解过窄,导致感恩教育缺乏特色和创新。感恩教育既然与传统道德融为一体,其内涵异常丰富,因而也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当前医学院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几乎都重点着眼于“孝道”这一外延。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感恩教育不能仅限于家庭中的“孝”、而应扩大到社会中的“仁”,这一点却被许多医学院校忽略了。这导致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缺乏医学教育独有的特色,对当前医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偏差也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深刻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

医学院校开展感恩教育,不能仅仅从学科的角度把感恩教育当做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个篇章,还应当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把它融入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去,使之成为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代医学生身上固有的人文气质的一部分。只有解决了感恩教育从学科向文化的认识转变,才能够真正解决医学院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医学院校感恩教育的文化传播渠道

既然对医学生的感恩教育应当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执行,则医学院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文化传播渠道,使学生能全方位地沉浸于德能一体的医学教育与文化氛围中。与普通院校相比,医学院校感恩教育可以利用以下特有的文化传播渠道,来开展医学生感恩教育。

1.特殊的课堂传播渠道

除与其他院校一样在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课程中专门开辟章节讲解感恩教育以外,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的特殊课堂教育形式展开感恩文化的传播。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和其他院校不同的课堂环境,包括尸体解剖室、标本室、实训中心等。利用这些专业课程的课堂环境,开展关于生命、关于健康、关于仁爱的感恩教育,既符合医学生的对文化信息的注意焦点,又与他们即将担当的社会角色有密切联系,比被纯理论架空的感恩教育更易被医学生所接受。

2.特殊的课外传播渠道

(1)盘活医学场馆设施的感恩教育功能

医学院校往往配备有与医学相关的场馆设施,例如我校的生命科学馆就是一个极具医学专业特色场馆。安排新生参观生命科学馆是我校近几年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恩融入到此类参观中,让新生在入学之初建立起“感恩生命”的意识,不仅是新生入学的感恩第一课,也对之后在校接受其他形式的感恩教育打下了基础。盘活医学场馆设施的感恩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人文精神的引导,如果仅仅重视硬件建设而忽略了场馆布置中包含的医学人文价值,这些场馆设施便沦为了冷而硬的技术与标本展示。

(2)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各校高度重视,“三进三同”、“六个一”等实践活动,都涵盖了感恩与回馈的内涵。一些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注意将医学院校的特色与活动相结合,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没有达成与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教育意义。将感恩教育纳入到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长,才能保证活动落到实处、发挥意义。以“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我校思想政治教学部结合本校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区位特点和医学院校的专业特点,在社会调查方面,选择了《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等一系列与医学生专业相关的主题;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方面则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定街头义诊、义务理疗、义务护理等不同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既能使医学生在感恩社会的认识下回馈社会、施恩于人,又能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不但富有教育意义也是他们所乐意参加的。

(3)重视环境育人对感恩教育的推动

培育包括感恩文化在内的医学人文精神,还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在人文的氛围中深化感恩教育。从“独善其身”的寝室文化打造和校园绿植的维护保养、到“兼善天下”的环保行动,都可以是感恩自然的教育内容。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更是为医学院校的环境打造提供了许多素材,这些环境打造,以小品、绿化、景观、建筑为载体,可以对医学生感恩教育起到全方位浸润的功效。

(4)强化社会文化对感恩教育的支撑

以优秀文化为载体,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是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心,感恩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应当把握这一目标。因此,感恩教育应当以社会文化为支撑点,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引导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最终能够自觉施恩,将仁心仁术付诸实践。医学院校不但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本身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更是直接承担一线医务工作的重要阵地,立足学校和附属医院所在社区,扩大感恩教育的影响面,为学生开辟一片从校园到岗位处处可见感恩教育成果的社会环境,能够支撑并强化感恩教育的后续效果。

第3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感恩”的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美术教育有许多内容有利于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可以使美术教学与感恩教育产生共振效果。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的需要,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对美术教学内容与感恩教育作合理的匹配

美术教学与感恩教育有许多交集,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可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由于感恩教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样样可以渗透、又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的做法是先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进行整体的划分,然后按照知识板块与感恩教育的构成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接,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感恩教育首先要强调的是对恩惠的认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父母的恩典、社会的帮助、他人的关心。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把自我成长教育与学生的感恩认同教育结合起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产生于人的傲慢,而止于人的谦卑。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技巧,首先就在于培养学生谦卑的心态,使其对他人怀有钦佩的心理,乐于把得到恩惠的感激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在教学中,如果从感恩开始,把钦佩他人当作一种与人交往的处世哲学,就会使学生从根本上学会与人相处的要领。要想让学生承担社会责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身承载的社会恩惠,只有心存感激,学生才会从心底涌出责任意识。感恩是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社会责任是对社会帮助的感激与回馈,只讲社会责任而轻视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容易使社会责任成为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要从培养学生对社会感恩开始。

二、对渗透策略进行合理设计

让感恩教育走进美术教学,在感恩中融入美术教学,这是一个感恩情感与美术认知双向交流的过程,是教学与感恩相互交融的过程。为优化这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求策略、精心设计,想方设法促成交流的实现与高效。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美术课程教学应体现这一发展趋势。整体教学策略要求美术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触动学生的经验生活、现实生活、虚构生活,构建大的文化情境来教学,以教学与生活的一体思维组织美术教学。许多人把感恩看作一种处世哲学、人生的大智慧,因此不能忽视感恩的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如,教师常常听到家长反映独生子女太娇气,时常顶撞父母,对此,如果只用理论教育学生,学生对于说教式的教育往往比较反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主动引入感恩教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道德源头找到孝敬父母的人文基因,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心存感激的正确心态。把感恩教育作为长期的引导内容,才能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构建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遵循学生构建知识的规律,积极促进学生不断地将美术边界与感恩情感边界沟通、联结,从而使学生合理地构建起知情合一的认知结构。美术教育中如果能渗透感恩教育,则容易把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情感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知识结构整合,从而形成有生命活力的认知系统。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只重视美术知识教学,而轻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只教学生如何承担责任,而不要求学生感知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社会恩惠,不对学生进行感化,就容易使学生的品德中缺少感恩的成分,从而使教育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三、对渗透方法的设计

第4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1.中学生自我选择的非理性在学生的感恩观形成过程中,自我认同、自我选择是根本性力量。然而,目前中学生普遍都更重视学习成绩,却忽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养成。一些学生只关注自身利益,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缺失,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感恩的意义的认知与践行。

2.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位学校是学生感恩品质形成的主阵地,然而,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是围绕着中考升学指挥棒转,考试分数成为中学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被重视,学校的办学资源严重向智育倾斜,德育教育方法简单,重灌输、轻启发,重老师的指挥与组织、轻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忽视学生健全人格以及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中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和人文精神。

3.家庭教育的缺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的感恩教育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两个孩子,父辈、祖辈容易溺爱孩子,容易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另一方面,许多家长都把孩子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方面,对于感恩的德育不重视,这也容易让孩子变得不懂感恩。

4.社会道德建设的负面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观念涌入中国,影响中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目前社会上功利主义价值观越来越有市场,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价值观被冲击,这些不良现象必然会对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历的中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1.政治老师自身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领航人,应严格要求自己,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其教育才有说服力,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突出其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价值中学教材的内容有显性的教育内容和隐性的教育内容之分,隐性的教育内容经常被人忽视。隐性教育内容恰恰是学生态度、方法、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凭借。因此,教师要挖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渗透感恩教育。如教导学生感谢父母的辛苦付出,感恩老师教授的文化知识,感恩祖国的强大与繁荣带来的光明前景,感恩自然为我们提供了所有的资源等。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实效首先,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教授如何孝敬父母时,老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让学生通过感人的歌曲,从中感悟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尽量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凭借其生活经验,自己感悟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后重视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人格境界,培养感恩意识,养成感恩习惯和感恩行为。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外,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在讲授孝敬父母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教育学生回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又如在讲授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公益活动,要求学生主动种植树木花草,爱护每一片绿地,成为爱护环境的志愿者。

三、结语

第5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感恩教育 感恩缺失 幼儿教育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但是,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华的一些传统美德正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心间溜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感恩之言在现代文明社会似乎有些陌生了。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过“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享受幸福,享受生活”。观之现状,我们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知道贪图享受、无限索取、竞相攀比,不知道无私奉献、感恩回报、肩负责任。如何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幼儿园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感恩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二)感恩教育的含义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主体单一化,缺乏家园一致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主体仅限于幼儿园本身,而忽视了家庭在幼儿知恩、感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缺乏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认识,未能和幼儿园形成一贯的教育方式,使得幼儿园的感恩教育浮于表面。只有通过各种家园联系的方式,增强家长教育意识,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环境,幼儿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将感恩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

(二)教育活动形式化,缺乏持之以恒的日常渗透

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大多结合重要节日,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过程偏向于成人化、形式化,缺少对幼儿心灵的深入触动。幼儿没能真正地了解感恩的内在含义,将感恩的形式局限于表面,并未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三)教育内容书面化,缺少切身感受的实践体验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停留于书面的讲述与空洞的说教,内容匮乏而滞后,缺少对于当下幼儿年龄特征与道德发展水平的分析,脱离孩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幼儿无法从中体会与获得感恩他人的内在需要。只有说教而没有践行的教育是徒劳的,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们提供尽量多的感恩、施恩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日常的礼貌用语与生活活动中抓住时机引导幼儿感受相互帮助、知恩图报的情感,长此以往幼儿自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感恩的内心情怀。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积极开展家长工作,营建家园和谐的感恩环境

家庭是幼儿人生成长的第一站,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因此,为幼儿搭建感恩教育的第一个平台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应积极利用学校网络、电话家访、家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指导、督促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好感恩教育。

1.强化对幼儿的文明礼貌用语教育。

考虑到幼儿年龄小和家长家教技能低的特点,我们指导家长首先进行文明礼貌用语教育,学会尊重别人。父母要言传身教,做出表率,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2.对幼儿进行互相关爱、自理自立教育。

针对幼儿自私、自理自立能力差的普遍现象,我们应积极指导家长在邻里之间、家人之间开展互相关爱、自理自立教育。幼儿只有在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与行为品质,才能在面对他人的帮助或困境时,怀揣一颗爱心,感恩他人也感动自己。

(二) 优化幼儿园教育形式,增强感恩教育的实质效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感恩教育不再是单纯而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转变为已让幼儿学会怎样做人为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为此,我们应将感恩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那么,怎样把这颗爱的种子播种到幼儿那充满生机的心田呢?强行灌输、填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潜移默化的渗透才能逐渐形成,犹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过程。

1.利用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因此,我们应积极抓住一切节日契机开展感恩教育。

2.利用日常情境教学,积极开展感恩教育

情景教学是幼儿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他能让幼儿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但能让幼儿事半功倍的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还能让幼儿获得真实、有效的情感体验。

3. 借助优秀儿童读物,触动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善根

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关爱每一位幼儿,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更要善于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与优秀幼儿读物,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4.发掘教材中的感恩素材,渗透日常感恩教育

在我们的教材中发掘可以当做感恩教育素材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幼儿感恩心态的培养,渗透感恩的教育内容。比如可以利用晨间谈话或活动衔接过程的间隙,给予孩子一些感恩的故事与适应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感谢,感谢他人给予的帮助,又能主动去帮助他人,从生活的细节中体会感恩与施恩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提供施恩机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第6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辅导员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教育者,其工作成效对贫困生受助受教和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资助政策把握、信息了解、内容掌握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工作成效。

1.资助专题教育内容掌握不深

资助专题教育是较为专业化的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资助政策、思想与心理、诚信感恩、就业创业、感恩实践等。由于辅导员日常处理学生事务繁杂,很难专心学习和领会有关资助政策与文件精神,加上校内组织相关学习较少,老辅导员可依工作经验来做事,新辅导员通过咨询或按校内文件要求来操作,容易导致对贫困生的思想与心理了解不透,教育内容掌握不专,感恩实践活动了解不深,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因此,在实施资助教育过程中内容空洞,过于表面不深不透,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

2.贫困生信息掌握不全

信息掌握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是对贫困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出发点。信息数据的处理与分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从学生入校,通过录取数据、学籍注册、绿色通道、贫困调查、个人申请、学生座谈等多途径收集掌握贫困生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辅导员在信息数据处理、分类、归档等方面出现数据整理不规范、层次未分清、贫困界定较模糊,在资助教育过程出现教育内容大众化缺乏针对性。有些需要特别关注关心的贫困生难以得到真实帮助与服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能出现真正贫困生没有享受相应资助。

3.自身能力与素质参差不齐

辅导员自身能力与素质是决定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辅导员因管理工作事务较多,加上辅导员所学专业、工作经验、教学经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有差异,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表现不一样,对资助工作重要性认识,资助教育知识掌握度,资助教育方法存在差异,因而在整个资助工作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对资助生的关心关注,帮扶教育不到位。因此,加强学习,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个工作能力和素质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思想教育在资助教育中的融合

资助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将思想教育与资助教育内容进行融合,实现资助与育人并进,资助与感恩同在,资助与发展同行,促进资助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全面性规范性

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资助政策、文件及相关知识学习与提高,结合资助教育工作实际,掌握资助教育内容,注重资助教育全面性,规范性,通过自学、专题培训、网络学习等提升理论水平;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结合当代贫困生特点,掌握现代教育方式方法,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真正把思想教育融入到资助工作中来,对贫困生思想、心理、诚信感恩、就业进行务实有效、全面规范的帮扶教育。

2.全面掌握信息,做好层次分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教育效果

全面掌握贫困生信息是整个资助中的关键。辅导员应从贫困生提出申请、班级评议、贫困认定、院系评审等过程中全面收集好相关信息,包含家庭经济、家庭人口、受困情况及原因、地域情况、个人表现等;在数据收集后,还需要对贫困生进行分类分层次,界定好特困、困难、一般困难等,并建立好资助生信息档案,在整个环节上加强与学生间思想交流沟通,全面掌握信息。

3.研究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计划,推进教育专业化全程化

资助教育内涵丰富,不仅是经济帮助,还包含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心理、就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辅导员首先根据贫困生层次界定、自身特点、资助形式、不同年级地域等进行研究,确定教育内容;其次是根据前期数据分析及教育内容制定在资助前、中和后教育教学计划,资助前实施基础教育,资助中实施专业教育,资助后实施感恩实践教育;三是要注意教育的延缓性和扩展性,除开展正常教育活动外,适当增加生命教育、体验教育、典型案例教育等,将思想教育贯穿到资助工作全过程中来,推进资助教育专业化、全程化。

三、思想教育在资助教育中的渗透

掌握思想教育在资助工作的渗透环节,在解答资助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及就业等各方面的困惑,同时,排除“等,靠,要”、“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现象[2],让真正的贫困生受到资助和帮助,从思想上告诫其享受资助与感恩回报并在,从行动上告诉其资助,自助,助他同行。

1.严把资助前期教育关,教育先行与资评同进

前期教育是有效实施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资助前开展思想与心理、诚信与感恩、受助与自助等系例知恩教育,告知学生在享受资助同时,如何走“自立、自强、自助”之路,践行“受助、自助、助他”之果,让资助生不仅是思想上有认识和意识,更是行动上有所付出;在资助认定评审过程中要对申请受助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育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意识教育[3],讲诚信讲信用,认真如实填写申报内容,为后续资助评定提供有用数据。

2.严管资助中期教育关,重视资助与感恩并进

抓好资助中期教育工作是强化资助感恩意识,全面培育感恩行动的过程。中期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内容要以引导资助生如何去感恩?感恩形式、感恩途径和信息考核等,对资助生在学习、生活、工作、感恩回馈等各方面进行跟踪反馈并形成完整的数据档案,为今后资助评审和资助教育提供有价数据。

3.做好资助后期教育关,检验资助与报恩成效

资助后期教育是检验整个资助工作成效和资助教育质量的标准。一是做好资助生离校前期感恩教育工作,主要做好就业思想、就业心理、问题解答、注意事项等,关注就业情况,了解发展状况,引导学生以行动回报母校和社会;二是建立资助生毕业后信息跟踪档案,掌握离校后动向,鼓励资助毕业生常回校看看并参加一些感恩活动,对在校资助生进行感恩教育,并形成一种良性感恩长效教育机制。

4.把好资助实践教育关,以行动践行感恩回报

第7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摘要: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在感恩教育中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构建“三位一体”“认知体验”“主动内化”的感恩教育模式,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感恩教育;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3-03

我国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的多方位、多渠道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帮助,但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R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感恩教育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然而,感恩教育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并且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性换人性的生命教育。心理学认为,感恩就是对外界(超自然界、自然界、人)的积极刺激进行感知后,产生的持久的、稳定的感谢状态,并诱发了积极的关系,而且这种状态和关系具有泛化的性质。感恩是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人生情感,能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增进主观幸福感,优化情感情绪状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加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诱发亲社会行为,具有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社会联系的道德情绪。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致力于唤醒人的感恩意识,使受教育者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因此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有着现实的意义。

1.内化感恩品德,提升道德修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字里行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品德。哲学家西塞罗说:“感恩不但是一切美德中最伟大的,而且是其他美德存在的基础。”美国学者McCul-lough等人证实,感恩有三种道德功能,即道德晴雨表、道德动机、道德强化物功能。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格,记载和呈现出个人的道德水准,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一在于教会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强化自身内心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内化感恩品德,提高道德修养。

2.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感恩情绪是个体在接受外界恩惠的认知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温暖、愉悦和幸福的情绪体验,即表现出个体在接受恩惠后体会到的感激之情与回报的内心冲动;相反,如果个体仅接受他人给予的恩惠,而内心深处却无动于衷、冷漠,甚至麻木,那么与其谈感恩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感恩是对个体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一个人要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才能产生幸福感。感恩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增强个人幸福感的力量,是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因此,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积极心理体验的培养,个体通过体验积极情感感受主观幸福。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二在于使高校受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

3.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这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所产生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感恩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有效促使受恩者产生利己、利他以及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一定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反馈,这种肯定反馈的心境和效应弥散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不断地在社会上传递,久而久之,受恩者就能在社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感恩教育能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二、感恩教育的模式构建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教育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和多元性。感恩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所谓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即社会、学校、家庭,感恩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即高校受助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感恩要“互识”与“共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意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强制性和形式化。因此,感恩教育要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要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本文从教育者主体、教育形式和内容、受教育者主体三个方面创建教育模式,使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主体间共同性和共通性;同时寻求感恩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主动性,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充分保证感恩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

1.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感恩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是社会、学校、家庭,他们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不同的教育作用。首先,要建立感恩型的社会,让其社会成员、社会风气、社会舆论都富有感恩气息,不仅促进建设健康的、和谐的社会,而且使受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内化感恩品德。其次,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感恩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要从德育的整体建构和培养目标出发,将感恩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教育和评价体系之中,使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向师心理”,在其实施过程中,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应该成为践行者,为学生率先垂范、担当引路人,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第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血缘关系是感恩教育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因素,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展做人和做事的教育,是感恩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内容,也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为感恩教育搭建了一多层次、全方位、富有成效的“系统网络”,有利于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促进感恩教育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2.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认知体验”模式。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是感恩教育的中间媒介和实践载体,在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一课堂”是主课堂,即课堂教学,它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蕴藏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识恩、知恩,主课堂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识恩和知恩”。第二课堂是辅课堂,即校园文化、各类讲座和活动等。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要把感恩融入到这些文化要素之中,同时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认识过程为基础,对于感恩思想进行同步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带动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快速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起着催化剂作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组织受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将知恩转变为报恩和施恩,感受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快乐,体验自身行为得到社会认同后而产生的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样,受助学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认知体验”模式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动静结合,由内向外,体现了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知恩图报的教育过程。

3.自我教育――“主动内化”模式。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或在外环境的作用下,将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有意识地按照社会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经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以达到认识和完善自身人性的活动。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受教育者没有主动意识和主动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强制,变得毫无意义。感恩教育要高度重视高校受助学生的自我教育,采取各种策略,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主动内化”过程,深度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高校受助学生将感恩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与行为,使高校受助学生真正将报恩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不断地传递感恩的情怀和温暖。

高校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要注重感恩心理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为感恩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和研究方向。从积极的品质、积极情感和亲社会行为出发,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应用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三种实践模式既体现感恩教育的两个不同主体,又展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既体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又强调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振洋,满春涛.浅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J].学术交流,2014,26,(9):213-216.

[2]陈昌兴,刘利才.关于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理论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4):23-25.

[3]杨雪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45-147.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349.

[5]谢琴.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12,(6):137-138.

[6]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258.

[7]何安明,刘华山.感恩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艺术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92-95.

[8]刘利才,陈昌兴.论感恩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与有效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220-224.

[9]孟琪,常海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感恩教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86-88.

[10]徐剑波.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研究[J].江苏高教,2015,(5):114-116.

[11]刘峰.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1-73.

[12]徐仁成,赵霞.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03-105.

[13]张阳.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30-132.

第8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一、高校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希望帮助经济苦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部分贫困生认为接受国家、社会、高校的资助是理所应当,不具有知恩图报的思想道德认识;另外,有部分贫困生缺乏自立自强、积极改变现状的认识,表现为“等、靠、要”依赖心理,不但不具备感恩回报意识,甚至不肯积极应聘和珍惜勤工助学岗位;有些贫困生不懂得节约,生活用度铺张浪费,没有强烈的自制意识,不能专心学习,所以成为经济贫困、精神贫困的双重“特困生”,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高校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感恩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也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贫困生长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经济资助,理应更加重视感恩教育工作,尤其针对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提出更有效的实施途径,培养和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1.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高校贫困生群体也具有思想认识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拥有青年人的激情和梦想,胸怀大志,满怀激情;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总是不能将梦想马上付诸行动进而实现梦想。一方面,接受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大大减轻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又要因此而接受他人的监督,压抑自己的许多想法和欲望,常常是处于“双重矛盾”的现实境界。因此高校贫困大学生往往存在“低人一等”“矮人一截”“愿望无法实现”“孤僻、自我封闭”等思想和行为,这些长期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高校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将贫困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美好、感谢他人”上来,同时在感恩教育相关的理论实践过程中,使贫困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对社会、对他人的“有用”,从而引导贫困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感恩意识观念,让每个高校贫困生都常怀感恩之心,以更加积极、更加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2.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知恩”“报恩”“常怀感恩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鲜明的部分,因此感恩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尤其针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开展感恩教育,让每一个高校贫困生都树立感恩意识、强化感恩思想、落实感恩行为,更具有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是实现经济资助、精神育人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现途径

1.营造感恩主题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是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对贫困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恩”校园文化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可以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渗透作用。首先形成感恩教育舆论氛围,这是高校培育“感恩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展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先决条件。

感恩主题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来实现。目前高校舆论宣传主要包括现实和网络两类,校园网、广播台、内部刊物、易班网络互动平台等校园媒体,引导同学们探讨“如何做一个知恩图报的大学生”等话题,积极宣传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另外,校园内张贴感恩海报、感恩宣传画册、悬挂感恩主题标语等,营造感恩教育的舆论氛围,为感恩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教师言传身教是也是感恩主题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校园内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以身作则,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肯定感恩行为,引导学生崇尚和树立感恩美德。

利用迎新联欢、社团文化巡礼、科技节等主题活动契机,融入感恩教育元素,时时刻刻引导学生增强感恩意识。

2.完善困难认定制度措施

科学公正、行之有效的困难认定制度和措施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也直接影响了感恩教育的效果。例如,要求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同学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综合测评成绩达到一定标准;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可以出现学习挂科现象;困难受助学生在身体条件允许下,要求参加大学生无偿献血;对于学习进步的贫困受助学生给予助学金额等级的提升等,以上制度措施的实行,更好的促进困难学生积极进取,真正做到赏罚分明,体现科学公正,从而让贫困受助学生意识到国家助学金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从而更加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增强感恩意识。

3.重视感恩教育典型示范

国家助学政策中有专门奖励品学兼优的困难受助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制度。能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是高校贫困生中在思想、学习、工作、感恩实践等方面均表现优异的学生,因此可以将这部分贫困生作为典型案例,向贫困生大力宣传,树立榜样,加强感恩教育的示范作用。

可以邀请曾是贫困生的校友现身说法,回校向学弟学妹讲述成长成才经历,培养和增强贫困生的感恩、自立、自强、进取意识。

4.开展感恩主题心理团训

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自尊心强、自信心较低等方面,因此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感恩主题的心理团训活动,一方面增强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主题心理团训,引导贫困生以积极地、阳光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保持一种平和、积极、仁爱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最终促进贫困生人格健全发展,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懂得感恩。

第9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思品教学;融入;感恩教育

反复学习《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通篇找不到“感恩”二字,更不要有说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要求。然而,我们都知道,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国民的血液里流淌了数千年。当今时代物欲横流更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让学生从小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我们试想,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他怎么能去爱党爱国爱祖先爱父母?怎么能够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英雄?怎么能去热爱他所要热爱的一切呢?

基于此,笔者在长期从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尤其是“5.12”之后,坚持把感恩教育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学生养成教育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感恩意识

在应试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大都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他们过度重视“智育”,而忽略了“德育”,甚至部分小学教学中一味的追求高升学率,所以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大都将思品基础知识、解题方法以及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所以导致当前的小学生道德比较缺失,即便有些小学学校开展德育,但是也大都只是走走过场,无法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因此,我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德育主题教育中,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为了提高感恩教育内容的合理性,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结合思品课本内容,精心挑选合适的教育内容,并把这些内容深度融合到课本之中。在小学生阶段,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珍惜生命、强化责任和学会和谐相处。

第一、珍惜生命。思品教师必须要使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对社会的一种感恩表现,同时也是感恩父母、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要使学生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第二、强化责任。承担责任教育是感恩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感恩父母之恩就是要听父母的话、孝敬父母,不可让父母操心,担忧;感念祖国之恩就是要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不可做违反国家原则的事情等等。

第三、学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相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使学生养成保护自然的习惯;也需要使学生学会感恩社会,即要与不同阶层和性格的人进行相处,以确保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丰富教学活动,践行感恩实践

正所谓“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感恩既是一种品德,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人际关系也逐渐贴上了功利的标签,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等情况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就势必会形成消极的思想,也自然不会懂得感恩父母、师长和回报社会。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我坚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感恩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来践行感恩实践。就具体的感恩教育活动而言,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把握时机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比如,为抗震救灾援建校舍的工人叔叔送一杯水,省点零花钱周末回家为年迈的婆婆爷爷买点点心,为辛劳的父母洗洗脚,定时给远在外地务工的亲人打打电话......以此促使他们投入到感恩实践中来,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2.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

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坚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比如汶川大地震后,13名唐山农村兄弟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投入到地震的救援工作中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唐山地震时全国人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等等,这就是感恩的具体表现。另外,还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鼓励学生在课下帮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三、开展家庭教育,培养感恩情怀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都出生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且他们始终享受各个家庭成员所创造的优越条件和生活氛围,比如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却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所以当前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懂得去关爱别人,甚至部分小学生对父母呼来喝去,稍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久而久之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更谈不上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因此,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来开展感恩教育,以使父母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例如,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长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比如别人帮助自己了要铭记帮助者的恩情,在适时的时候再回报对方等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