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农村污水处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污水处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污水处理措施

第1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1、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到年底,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开发区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镇(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到年底,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开发区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镇(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到年底,沿一级保护区和湖水源水质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其它地区达到30%;到年底,沿一级保护区和湖水源水质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其它地区达到50%;到年底,农村规划保留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1、污水处理厂建设:到年底,完成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4万吨/日)、开发区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1.5万吨/日)、湖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北桥污水处理厂(0.5万吨/日)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2、污水管网建设:年完成100公里污水收集主管网建设,配套实施污水提升泵站4座;年完成50公里污水收集主管网建设,年完成50公里污水收集主管网建设。

3、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到年底,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综合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东桥污水处理厂、望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升级改造,污水排放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完成农村规划保留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2个,全面启动新农村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完成农村规划保留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3个;年完成农村规划保留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1个。农村规划保留集中居住点根据实际开发建设情况作适当调整。

5、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动态监测和管理,努力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探索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模式;严格实施和执行排水许可制度,强化对排水企业的监管力度。

三、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区政府已把污水处理工程列为年实事工程之一,区人大也把该工程列为议案处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区政府将成立污水处理三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成立应的领导机构,落实具体的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督查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环境保护、污染减排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和配合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大力宣传污染减排的法规政策和工作措施,宣传污染减排的先进典型和经验,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和污染减排意识,使减少污染物排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第2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为加强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行管理,全面提高其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发挥减排效益,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本方案所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XX镇境内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所有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出水达到设计排放标准。

二、责任分工

以“属地为主、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和谁建设、谁运营、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管理责任体系。由于XX镇辖区的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维护管理没有统一纳入第三方运维,目前维护管理的主体是建设施工方和镇村两级。集镇XX、XX村污水处理厂由拓兴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其他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由相应行政村作为运维管理责任主体。各级主体层层负责,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三、运维措施

(一)集镇XX村污水处理厂、XX村入河排污口2个,该两村由区住建局拓兴公司运营管理,达标排放,镇级环保部门负责监督。

(二)其他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含XX村、XX两个污水处理厂)由村级维护管理,镇级环保部门负责监督。

1、XX村、XX两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由所在行政村负责运营管理,要保证水泵及配电设施运行良好,无漏电、跳闸、异常等现象发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要对池内应做到无板结、无垃圾、无杂草,保持场地的整洁美观,乡镇和环保部门督促落实尾水正常达标排放。

2、若委托第三方进行运营管护,管护过程所产生的费用由第三方支付,并确保尾水达标排放,乡镇和环保部门负责监督落实。

(三)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由各行政村作为运维责任主体。

1、除XX村、XX村污水处理站采用微动力外的其他村污水设施由各相应村负责运行管理,XX、XX村由各村指定专人定期加强维护管理。

2、各行政村负责把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组织村民自觉维护治污设施不受人为破坏。

四、加强领导

(一)成立XX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三个环保网格员任副组长,各村主任任成员。

每个网格员挂钩一个片区,形成分管领导组织牵头,网格员监督指导,村主任具体负责的日常运维管理的工作格局。

(二)按要求对污水处理站所有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3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一、分类及定义

1、污水处理水平

污水处理一般划分为初级处理、生化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三个处理水平。

初级处理是指通过格栅或沉淀池等除去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质的过程。通过初级处理,悬浮物、生物化学需氧量(BOD)以及病菌一般可降低50%左右。在沉淀池中加入一些化学或微生物絮凝剂以及石灰等可加速悬浮物质的沉淀(强化初级处理)。

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一般采用生化技术。二级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污泥中各种细菌或真菌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质的结构,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BOD。如果采用厌氧处理技术,污泥中有机质在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沼气。利用活性污泥技术的二级处理可使病菌数量降至10%。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更高一级的处理过程。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投放化学絮凝剂、活性炭或交换树脂、反渗透工艺以及各种杀菌处理技术。处理目的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盐分,以及对污水进行消毒等。

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污水来源及其处理后的用途。不同的污水来源以及处理后污水(再生水)的不同用途要求采用不同的处理水平和处理技术。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主要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菌等污染物,再生水主要用于各类作(植)物的灌溉用水、景观或环境用水等方面。根据再生水的具体用途,确定污水需要处理的深度或水平。

2、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根据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采用一种或几种处理技术或工艺联合处理污水。按照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大类。

(1)集中处理系统。集中处理系统主要是指(小型化)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或土地处理系统等,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措施减少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2)分散处理系统。分散处理系统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微型化污水处理厂。它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措施组合工艺,将各种处理技术高度集成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内。随着各种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分散处理系统的产品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

二、投入和产出效益分析

1、工程投资

(1)集中处理系统的投资。污水处理费用随处理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投资以及运行费用一般较高,人工湿地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费用相对较低。一级处理的基建费为500元/m3,传统二级处理的建设投资一般为1000~2000元/m3,污水处理成本约0.5—1.4元/m3。污水深度处理的工程费主要与要求的出水水质有关。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一般分别为传统二级处理工艺的1/3~2/3和1/6~1/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费可降低至0.1元/m3以下。

(2)分散处理系统的投资。哈尔滨工业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活污水纳滤膜污水处理设备,每套售价7.2万元。厦门蓝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费为0.5元/m3左右。

2、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的直接经济效益与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密切相关。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用途使用,从而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农村地区环境条件的改善可降低与污染有关疾病的传播,减少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

(2)能源效益。污水处理厂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如果采用厌氧分解工艺,将产生的沼气收集发电可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人工湿地或土地处理系统一般不需要消耗能源或耗能极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3)环境效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环境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当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时,通过居民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可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4)社会效益。污水处理既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技术研发现状

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始建于20世纪初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水污染治理的研究工作,污水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也随之逐步完善起来。为推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了《国家鼓励发_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将人工湿地等六种污水处理技术列为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技术的重点扶持对象。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基本上是以生化技术为主,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及其各种改进方法占主导地位。总体来讲,目前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理论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档次,但在新技术开发应用以及综合处理效果方面有较大的差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兴建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至2004年底,我国已建成708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4912万m3/天。但由于这些设施主要针对大中城市,县城一级的污水处理率仅有11.2%。除经济发达地区外,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率基本为零。近几年已完成了10余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对农村居民区生活污水以及河道湖泊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土地处理系统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不多。

我国分散污水处理设备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各种型号和工艺的处理设备已投放市场。

第4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还处于初期阶段,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全国各地开展了不少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但所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标准不一,吨水建设投资费用差距很大。上世纪末,我国在农村配置了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较高、管理方便、工期较短等优点,但目前该技术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氮磷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目前实施的分散污水处理只是初步实现了分散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远未达到再利用的目的,即达到将污水就地处理和就地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的目的。因此,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已相对成熟,但其污水处理设施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高,不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一般包括:电费、药剂费用、人员费、定期修理费用等,较高的运行费用最终将导致“建得起,转不起”的尴尬局面。因此,基建投资少是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地区推广的前提,运行费用低则是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持续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②工艺多样化。我国南北地域气候差异大,且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因此污水处理工艺应呈现多样化,以适应建设地区的气候和水质、水量等条件的变化。

③运行操作简单、效果稳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大都需要由村民自主管理来完成。而村民的技术知识水平和管理操作水平相对较低,且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应该采用运行管理简单且成熟稳定的污水处理工艺。

2污水处理措施

2.1污水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大体上有3种模式:

①接入市政管网模式,适用于靠近城镇或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输送到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有这种条件的村庄,应优先考虑这种模式;

②集中联片处理模式,若接入城镇污水厂管网条件不可行,单村或者集中联片的几个村庄集中收集污水后,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③单独分散处理模式,因居住分散、地形复杂、污水难以集中收集,宜以组团为单元,分区收集污水,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所以,污水处理模式应采取“衔接地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听取群众意见、科学规划设计”的原则来确定。

2.2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从工艺原理上基本可分为自然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两类。自然处理系统主要是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进行污水处理的系统,或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水平流、垂直流)、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塘处理系统等。生化处理系统又分为好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好氧微生物菌种,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质、氮及磷等。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A/O法、生物转盘法、SBR法等。厌氧生化处理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常用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针对农村地区特点,常用污水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

1)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有条件的村庄,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该系统一般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沼生植物(芦苇、香蒲等)组成,是一种独特的“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生态系统,利用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逐级过滤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管理方便、能耗低、工程基建低、运行费用低,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需要解决土壤和水中的充分供氧及受气温和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等问题。人工湿地可与稳定塘等其他工艺联合运用,例如重庆大学的蔡明凯等人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生态塘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经过各单元的处理,CODcr去除率约为80.30%,SS去除率约为94.69%,NH3-N去除率约为73.39%,TP的去除率约为86.78%,出水浓度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2)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适合于农户居住的土地较分散,且村庄周边往往有闲置荒地。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过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好。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把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易滋生蚊蝇,冬季运行效果差。清华大学在2000年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中,首先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CODcr、BOD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90%、90%和98%。

3)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现阶段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CO2、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促使微生物增长,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2O法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还有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处理稳定、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4)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厌氧条件下,兼性厌氧和厌氧微生物群体将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的过程,又称为厌氧消化。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按微生物的凝聚形态可分为厌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无需搅拌和供氧,动力消耗少;能产生大量含甲烷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和家庭燃气;可高浓度进水,保持高污泥浓度。厌氧处理工艺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我国农民在古代早已开始应用厌氧发酵技术沤制粪肥,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而且至今仍在应用。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制取和利用沼气最早的国家之一。现在,厌氧沼气池处理污水技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应用较广。厌氧沼气池将污水处理与沼气的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是最能体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农村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沼气池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使用的模式来处理生活污水。江苏省常州地区采用了“污水沼气净化处理+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在原来水压式沼气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采取适当的过滤、沉淀和人工湿地的方法,目前这种污水处理模式在当地成效较显著。经过各单位处理后,氨氮去除率达93%,总磷去除率达86%,出水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其建设成本每户约2500元,年维护费12.5元/人,非常经济。为此建议将厌氧沼气池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初级处理措施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使用,同时要重视对沼气池出料口出沼液的收集和处理。

2.3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收集系统基本上由污水收集管网和调节构筑物构成。污水管道的选择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建议DN<400mm的污水管道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500mm≤DN≤600mm的采用PE(聚乙烯)双壁波纹管,DN≥8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下面主要对调节构筑物中化粪池与调节池进行说明。

1)化粪池。化粪池是污水收集系统中的重要单元,应避免化粪池渗漏引起的二次污染。农村改厕工作已成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大部分农户建有冲水式卫生厕所,污水经过厕所进入化粪池,然后进入村庄污水管网。但多数化粪池结构过于简单,多采用12砖墙,沙浆抹面,从表面看做到了防渗,但由于化粪池埋深浅,经过1a冻融后,化粪池多数会出现渗漏,给污水收集带来困难。所以,村民家中化粪池应根据实际加以维修和改造,避免渗漏,确保污水能进入污水管网。

2)调节池。水量变化大是农村污水的特点之一,白天几个时段集中排水,夜间基本没有排水。若污水收集系统中不设调节池,水量、水质将都难以有效调节。水量大时,一方面由于污水没有出路,只能直排,另一方面污水处理系统必须根据水质变化情况,不断调整运行参数,增加了管理难度。所以在污水收集系统中必须设调节池,并且调节池容积应足够大,水力停留时间达到6~8h为宜。

2.4污泥处置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寄生虫卵、病源微生物、细菌、合成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污泥处理就是要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由于农村污水处理站规模一般较小,产生的剩余污泥也相对较少,单独对污泥进行脱水或压榨处理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只能妥善储存,累积到一定量后拖走处理。建议农村污水处理站对污泥处理采用“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各村将剩余污泥贮存于污泥池,所属乡镇有关部门统一安排环卫吸粪车运走,送至区县集中处理。建议设计一个较大的污泥储存池,能储存污水处理站半年左右的剩余污泥量。

3结语

第5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组合技术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地处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毕节地区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村环境的改善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虽然毕节地区在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投入,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却几乎是空白的,因此,在毕节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加大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毕节地区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一)水环境污染十分突出。

目前,全区农村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有的河流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的要求。大多数河流已被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超标率高。农村饮用水大部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监测,很多群众不能喝到干净达标的水。 

(二)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生长调节剂等农用物资的不科学使用和处置,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品质已经带来了明显的危害。

(三)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

目前,农村大型养殖场普遍缺乏废水处理设施。这些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畜禽场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 

二、毕节地区农村村镇生活污水特征及处理要求

农村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二是农村养殖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尿废水;三是生活垃圾粪肥堆置渗滤而产生的污水。主要呈现以下特征:(1)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而且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排水管网很不健全,因此,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宜就近单独处理。(2)农村经济力量薄弱,因此,污水处理应充分考虑造价低、运行费用少、低能耗或无能耗的工艺。(3)村镇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所选工艺应运行管理简单,维护方便。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方式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考虑土地处理,现行的土地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慢速渗滤工艺。

慢速渗滤工艺是将污水投配到种有作物的土壤表面,  污水在流经土壤-植物系统垂直渗滤时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它坚持处理与利用结合的方向。在实现污水资源化 、  无害化过程中,把环境效益和环境质量控制问题放到重要的地位。通过严格的系统工程措施,达到预期的环境效益 。适用干旱、半干旱地区。

(二)快速渗滤工艺。

快速渗滤工艺是指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良好渗滤性能的土壤表面,污水受重力作用迅速下渗过程中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土地处理工艺。该工艺的特点之一是将渗滤池分为多个单元,使每个单元在淹水、落干状态下交替运行,以保证渗滤土壤层好氧条件和净化能力得以恢复,同时使截留在土壤表层中的可降解物质充分降解,不致于引起土壤空隙的堵塞而降低其透水性。

(三)漫流工艺。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生长有多年生牧草坡度和缓、土 壤 渗透性能低的坡面上,污水在地表沿坡面缓慢流动过程中得以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

(四)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湿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使之经常处于饱和状态,湿地上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作用下得以净化。

四、毕节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组合方式探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必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符合各地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与措施。本文推荐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净化技术,该技术采用沼气池+人工湿地工艺,适合分散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投资少、无运行费用、管理方便等特点。该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沼气池技术,污水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一)用途和功能。

生活污水组合净化技术是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实用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近期无力修建污水处理厂的农村。生活污水包括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其特点有三:一是冲洗厕所的水中含有粪便,是多种疾病的传染源;二是生活污水浓度低;三是生活污水可降解性较好,适用于厌氧硝化制取沼气。生活污水组合净化技术是根据生活污水的上述特点,把沼气池、沉淀过滤、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融于一体而设计的处理装置。

  (二)主要构筑物和工作原理。 

   生活污水净化技术由格栅、沉砂池、沼气池、沉淀池、人工湿地组成。

粪便经格栅去除粗大固体后,再经沉沙池进入沼气池,在这里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发酵后排除部分剩余污泥,再与新进入的粪便混合进行沼气发酵。清夜则溢流入沉淀池,在这里与粪便以外的其他生活污水混合,沉淀后的污水进入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三)工艺参数。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设计依据每天所处理的污水量,污水量按100L/(人?日)左右计算,其中冲洗厕所用水量按20~30L/(人?日)计算,其他生活污水量为70~80L/(人?日)。污水滞留期为2~3天,污泥清掏周期为150天。

   (四)运行管理。 

合理设计、可靠施工、精心管理是确保生活污水组合净化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环节。其中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设立生活污水净化池的地方,应实行专业化施工和承包管理,以保证正常运转;b.建立工程档案和管理记录;c.每年清掏污泥一次;d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窒息事故。

五、结束语

本文所倡导的生活污水组合净化技术是依托于毕节地区农村环境的实际提出来的,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毕节地区农村沼气池的建设数达18.83万座左右,这对于生活污水组合净化设施的实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该技术在处理上也有技术保证,近年来,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越来越成熟,将人工湿地技术与沼气池相结合,可以使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于农田灌溉等,对改善当前的农村环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立晖,刘广奇 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 建设科技2006(13)

第6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关键字】生活污水处理;必要性;具体方法

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要想从根本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就需要加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实现污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下面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将会影响到农村的生态环境,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从农村整体发展的现状和农民生活质量角度来看,加强污水处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污水的排放量也呈现出剧增的现象,由于农民不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加之农村环境卫生设置配备不足,使得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污水处理工作,完善相应配套设施,能够更好的改善当前农村的环境状况,为农村的生活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其次,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之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既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实现,又有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宽松的投资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对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污染了一部分水资源,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污水的处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营造良好的水产行业发展氛围,能够为农村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农民创造发展的氛围,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具体方法

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既能够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其必要性显而易见,上文中一定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下面本文就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首先,可以采用氧化塘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氧化塘技术是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土地进行恰当的人工修整,修整完成之后建成池塘,并且设置防渗层和围堤,借助池塘内部生长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达到处理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常用的水生植物有草庐、香蒲、浮萍等,应用这些植物能够很好的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氧化塘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费用低、维护简单且操作简便的优势,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去除掉污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和病原体,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一技术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较为简单,但基于农村技术力量的薄弱,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大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投入,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这一方法作用的发挥。

其次,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理论,将其进行融合,共同协作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和处理。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且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方法不仅具有投资少、能耗低且工艺简单的优势,且其运行和维护的程序也较为简单,能够有效的取出生活污水中的磷、氮等污染物,并且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湿地内的植物共同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再次,可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污水处理模式。一般情况下,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有集中和分散两种。集中处理模式,主要应用在农村村民居住较为集中且地势较高的地区。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将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隔栅井收集汇流,之后再统一用地埋式厌氧净化沼气池进行污水净化处理。而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主要采用的是修建粪池的方式,化粪池能够接收并且贮存家庭产生的生活污水,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通常化粪池内分为漂浮层、淤泥层和清水层,可以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的分离开来,之后再统一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这样能够避免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更好的实现对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污泥沉淀出来,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利用酸性发酵技术或者是厌氧分解技术,将其进行脱水熟化处理,这样就能够转化为较为稳定状态的肥料。

而在农村的其他地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则需要采用分散的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农村用户基本上是单独的住户,如果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则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户分别进行污水的排放、收集和处理工作。由于农村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说需要采用技术水平较低且操作简单的污水处理方法。一般较为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为生物膜法。这一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即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以及生物流化床,这四种技术都是分散处理模式中应用广泛且较为关键的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方法,微生物厌氧或者好氧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进而吸附并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最终达到净化的目的。

最后可以采用生态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是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这样既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又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将水资源应用到土地当中,实现其循环利用。生态处理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又慢速渗滤和快速渗滤生态处理技术两种。前者主要是将生活污水分配到种植农作物的土壤当中,使其流过土壤,利用植物系统的垂直渗滤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后者主要是将生活污水分配到具有较强渗滤性能的土壤表面,使其流过土壤的表面,并向其底部流动,并逐渐被土壤中的生物氧化、过滤、还原,最终达到净化水资源的目的。这两种方式都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措施,操作简便,并且能够取得最佳的水资源净化效果。

结束语:

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生活污水进行科学的处理。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在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提供借鉴,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晓庆 许美旗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与模式探讨 企业技术开发,2013年第10期

[2] 傅莺莺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第9期

[3] 尹俊华 白祖国 李元昊等 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0期

第7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环境污染 处理技术

水是生命的源泉。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节约水资源,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量和污水产生量不断增加,这些生活污水未经治理无序排放,不但加重了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而且严重威胁到农村的饮水安全和农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1.农村生活污水的构成及来源

近几年我省农村居住随着小城镇建设加快,上百户农户集中居住在一起,生活污水排放加大,但几乎没有处理措施,生活污水排放严重影响了环境及人们的正常生活。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洗涤、沐浴和部分卫生洁具排水等,一般具有排水量少,所含有机物浓度相对偏高且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等特点。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滞后,相比城市污水处理相差巨大。农村水污染物排放量维持高位,但处理率较低。此外,我国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企业迅速发展,使其周边环境严重恶化。

2.国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2.1澳大利亚“FILTER”(非尔脱)污水处理系统

非尔脱污水处理系统是由澳大利亚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专家提出的,其主要是利用污水进行灌溉,通过灌溉土地处理后,再用地下暗管将其汇集和排出[1]。该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病原体、N、P等污染物,给农作物提供水分和养分,使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2];并且具有高效、持续性等特点。其缺点是这种处理方法受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影响,非生长季节农作物不灌溉,污水处理系统就不能进行工作;而且在建造时需要修建泵站来控制排水量,导致难以普及推广。

2.2日本净化槽技术(Johkasou system)

日本的净化槽技术是运用物理沉淀、物理吸附、化学絮凝和生物降解的一体化技术[3]。其功能分区,使COD、N和P等污染物分别在不同处理单元内得到削减。目前,日本净化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其污水排放可以达到以下标准:BOD在10mg/L以下,COD在15mg/L以下,TN在10mg/L以下(因处理工艺而定),TP在1mg/L以下。优点:节省动力、管理操作简便、实现了污水和污泥一体化、常年不排泥、运行期间较稳定且无须专人管理和出水水质优良;但净化槽在国内的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安装和运行费用较高,致使在推广应用上有一定的难度。

2.3美国加州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Highrate algae pond)

高效藻类塘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swald教授提出的,是在传统稳定塘技术进行改进形成的。高效藻类塘有利于促进藻类生长,因此使藻类所产生的氧气大大地增加[4]。其工艺流程见图1:

高效藻类塘与传统的稳定塘相比较,其优点是运行经费低、修建容易、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少,维护简便,对病原体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改善环境,生产食品和饲料,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缺点是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处理效果随季节变化较大。

2.4土壤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infiltration system)

土壤地下渗滤系统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学者新见正就已经开始研究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污水技术[5]。其将污水通过土壤表面具有一定构造的渗滤渗透系统中,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进行处理和净化[6]。该技术对SS、BOD、COD和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均较高,一般可达80%~95%[7]。其工艺流程见图2:

该技术具有日常运行成本低、建造投资省、易于管理和维护、易收集污水和净化效率高用等优点,而且土壤表面可以合理种植经济作物,创造经济价值。

2.5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根据人们的需要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果和功能,从而设计和建造的湿地[8]。最早起源于1903年英国约克郡Earby。20世纪70年代由学者Kickuth提出根区法(The Root-Zone-Method)之后,人工湿地生态理论逐步发展起来[9]。人工湿地从结构原理上主要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和潜流人工湿地(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两种类型。根据污水在基质中的流动方向,潜流人工湿地可分为水平流型(Horizontal flow type)和垂直流型(Vertical flow type)两种。人工湿地系统结构组成包括基质和湿地生物两种。其中基质十分重要,是湿地污水处理的载体和生物生长的基础,使湿地内的各种处理过程连结为一个整体[10]。湿地生物主要以湿地植物为主,不同湿地对植物的要求不同,这与湿地设计的目的和处理对象及与湿地植物在处理系统中的功能作用等有关。其工艺流程见图3:

人工湿地可以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的二次污染。其获得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有着地球肾脏的功能效果,产生了更高的生物学价值。然而其也存在缺点,占用土地面积大,运行效果直接受外界环境温度及气候影响,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也致使人工湿地在我国南方地区更易于实施,而在北方地区难以实施推广。

3.国内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3.1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是由浙江浙大水业有限公司联同浙江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该技术以传统“A2/O”工艺为基础,由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组、曝气系统、回流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和远程通信系统等组成,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为电能,作为曝气设施、回流设施的动力,而多余能量则储存于蓄电池中;根据优化调试后的数据,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控制,自动运行曝气设施、回流设施及搅拌设施。其经过积水、厌氧生物处理、接触氧化、沉淀,从而达标排放[11]。其工艺流程见图4:

太阳能作为能源资源在污水处理的应用中,不仅仅是用于微动力能源,在北方,还可以为水池起到保温作用,提高冬季污水处理效率。该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清洁、方便、安全、节能等优点。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合理地利用了热量和气候条件,使整个过程更环保、更节能;其运行费用为零,是其他处理工艺所不能相比的。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缺乏专业技术人,在后期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有困难。

3.2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称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新型的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通过对沼气池和化粪池的改建得来的,利用厌氧消化、沉淀过滤等处理技术,降解有机质,杀灭病原菌。相对于沼气池和化粪池池来说,其解决了化粪池沉积污泥多和处理效果差等弊端[12];并且解决了沼气池沼气回收率低的缺点。经其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水质BOD5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技术,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改善了居住条件,保护了环境卫生,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并且有利于保护水源清洁等。用这种方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国家无须专门的投资,投资较小,见效快。但其对氨氮和磷的去除率较低。

3.3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生物滤池是将吸附、过滤和生物作用等综合在一起的农村废水处理工艺。其最大的特点是集截留悬浮固体和生物氧化于一体,省去了二沉池,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13]。其工艺流程见图6:

该污水处理技术出水质量好,无二次污染;能在较低温度下正常运行,缓冲容量大;运行能耗低,投资费用省;启动时间快,挂膜时间短;日常运行管理方便,结构模块化。然而,其滤料容易流失,使用前须进行预处理,并且要进行定期冲洗。由于生物滤池为半封闭或全封闭构筑物,其生化反应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因此适合于北方寒冷地区。

3.4蚯蚓生态滤池处理技术

蚯蚓生态滤池处理技术起源于法国和智利,主要根据蚯蚓对有机物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而设计[14],具有投资省、处理效率高、管理简单等优点。然而,单级蚯蚓生态滤池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不是很显著。当进水流量大、污染物较多时,单级的蚯蚓生态滤池处理效率大大降低,影响出水水质。通过研究改进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其构造见图7:

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由多个塔层组成,每个塔层内的滤料层是以土壤为主,大概有30cm左右,主要是处理生活污水的区域,也是蚯蚓生存的区域。土壤层又由不同种类和不同粒级的填料组成[5]。每个塔层下面布有均匀的出水孔,各个塔层之间的空间有40cm左右,污水从孔中滴落,可以充分地补充有机质分解时所需的氧分[15]。其充分利用了蚯蚓―微生物―植物―土壤―填料的协同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填料堵塞,提高了污水处理负荷,并且有效提高了SS、TN和B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4.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农村污水处理主要为生态处理技术,每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劣。对于我国农村污水所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对于农村污水处理意识淡薄,农村污水的处理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二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各地财政压力大,加上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治污项目很难开展;三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在后期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有困难;四是没有标准的规定,目前主要是鼓励型措施。取一次性投资低、能耗低、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的实用技术是解决中国农村污水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

通过以上方法的比较,对于我省的农村人口较为分散,四季分明,地形复杂,经济较为落后等特点,笔者认为在我省可以将净化沼气池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功能互补。见工艺流程:

该技术把“净化沼气+人工湿地“有机结合,解决了净化厌氧技术处理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控制在前端,使进入湿地水质中的污染物很低,减轻了对人工湿地的净化压力,强化了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节约了土地资源,并解决了人工湿地因时间而长变成了污泥坑的难题;其采用进出水自流,不用机械动力设施和电控,只需要兼管人员定期对格栅池和沉沙池中的杂物泥沙进行清除,因此实现了低能耗,维护简单,日常运行费用少;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净化装置上面的空闲地面设计绿化及景观工程,再加上人工湿地的植物和花草,如此使整个污水装置上面干净整洁、美观、文明、无臭味,使其看起来是一个小花园。

5.展望未来

随着我国新农村的提出,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完善社会资金对农村污水治理的投入、利益分成及退出机制;(2)科学制订污水治理方案,分步、有序地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和改造工程;(3)加大科技投入,人才培养,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降低污水治理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辉,郑正,王勇,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9.

[2]李宁.小城镇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9:4-5.

[3]闵毅梅.净化槽技术应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案例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6):59-62.

[4]池金萍等.高效藻类塘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四川环境,2004,23(5):28-30.

[5]严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干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6-7.

[6]肖广伟.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新探[J].中国科技财富,2010,22:287-289.

[7]张思.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4:2-8.

[8]梁康等,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N].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3):422-428.

[9]康军利.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城市污水回用中的可行性[J].环境卫生工程,2004,(2):114-117.

[10]常高峰.人工湿地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污水处理方面的发展和应用[J].自然科学版,2010,26(3):81-85.

[11]陈瑛.解析农村村镇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6):56-57.

[12]郭飞宏,张心良,等.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选择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2,20(8):48-51.

[13]张京震,刘建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选择及经济实用性比[J].科技开发与经济,2009,19(24):146-151.

[14]李典友.土壤中蚯蚓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及展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6):56-57.

第8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1.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生活污水的特点

1.1农村水污染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用水量也日益加大,使得生活污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到江河湖泊[1]。

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N、P元素,使得河流湖泊的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由此引发大范围的蓝藻水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

1.2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有:①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②中小学、当地政府机关、民俗旅游、旅店排放的污水;③农民养殖的畜禽排泄物;④乡镇企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其中,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具炊事用水、淋浴、洗绦用水和冲厕所用水,主要含有有机物、氮和磷以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一般不含有毒物质[2]。农民的养殖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废水,主要含有氮、磷以及BOD5、COD、SS等污染物[3]。

2.新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1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于沼泽地表面,并选择性将植物放入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的机理十分复杂,但是一般认为,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3种作用。物理作用包括重力对难溶性有机物的沉淀作用和植物根苗对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化学作用主要是指人工湿地系统中由于植物、微生物、填料及酶的多样性而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过程。生物作用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细菌的硝化和反硝化以及植物的代谢与吸收作用对污染物的去除。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仅能去除有机物,而且能够除磷脱氮和去除重金属,同时具有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研究备受关注。帖靖玺等利用二级串联人工湿地系统对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90%、80%~90%和83%~94%。

2.2高效藻类塘

高效藻类塘(HighRateAlagePond,HRAP)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swald教授提出并发展的一种传统稳定塘的改进形式,高效藻类塘对废水污染物的降解主要是通过藻类和细菌的共同作用去除的。废水中的有机质是由氧化细菌氧化形成CO2、H2O等一些无机物质,而藻类利用这些物质作为原料,以阳光为能源,二氧化碳为碳源,氨氮为氮源,利用藻类细胞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从而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利用高效藻类塘处理污水具有维护费用低和投资低的特点,无需污泥处理就可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黄翔峰等研究了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污水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强化措施,结果表明,高效藻类塘系统的总氮和氨氮的全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6%和90.4%。

2.3蚯蚓生态滤池系统

蚯蚓生态滤池是基于蚯蚓具有提高土壤透水性能和促进有机质分解等转化功能而设计的,同时利用蚯蚓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中含有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进行处理和转化,是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由于蚯蚓生态滤池是对活性污泥法和其他2级生物处理等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具有耗能低、氮磷去除效果能力强、出水质量好和污水处理的资源化等特点,因此是一种污水处理的绿色技术。

我国同济大学杨键等利用蚯蚓生态滤池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试验,该系统由布水区、蚯蚓滤床和排水区3部分组成,研究表明,该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COD去除率为83%~88%,BOD5去除率达91%~96%、SS去除率达85%~92%、氨氮去除率达55%~65%。南京大学李军状等利用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系统对集中型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7%、91.3%、72.4%、96.2%,由于该系统基建及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从而在江苏省宜兴市建设了16个示范工程。

综上所述,以上3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相对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有很多优势,而且近几年在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和研究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如人工湿地容易发生堵塞:由于湿地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植物的腐败,影响水的流速,容易造成淤积、堵塞现象;而高效藻类塘、蚯蚓滤池生态系统大都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理论与技术均不是十分成熟,所以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3.建议与对策

3.1提高村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很多农村居民没有缺水危机感,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也加大了污水的排放量。因此,要加大农村地区的节水宣传力度,普及节水知识,调动广大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从源头削减农村生活排污水量。

3.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使生活污水有序排放,及时处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这主要适于离市区和城镇较近,经济基础较好的村落。然而,大部分村落都较为偏远、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较差,不适合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建议采用第二种处理方法,即建立污水就地处理设施。由于农村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物、氮磷以及营养盐、细菌和病毒等,因此在选择污水处理设施时要考虑对有机物、氮磷是否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尽可能的满足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标准。

第9篇:农村污水处理措施范文

Abstract: Rural water pollution is caused by unreasonable wa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suffici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starch factory and breeding industry, and unreasonable way of life. 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 we starts fro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and give the resolutions, such as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reasonable layout planning of rural enterprises, and realize the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

关键词: 农村水污染;生态农业;农村企业

Key words: rural water pollution;ecological agriculture;rural 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078-02

1 农村水污染状况及其成因

1.1 隆德县农村水污染现状 隆德县属于冷凉型气候,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气候环境。但近几年,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部分水库和河道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使有限的水资源从质量上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对隆德县环境监测站2010年公布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水质达三类标准占65以上,污染物主要为氨氮,占42.6,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葫芦河流域,尤其是渝河断面的氨氮浓度达1.36mg/L、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29.76mg/L。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解决其途径的初步方案,为今后对隆德县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2 农村水污染成因

1.2.1 农业生产方面 隆德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到2010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10.1亿元,年均增长15.7%,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2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5555元,年均增长15.8%。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比“十五”末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47.75万亩,农耕地总面积58.2万亩,灌区面积11.1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15亩,人均占有水浇地面积0.62亩。

从近年来的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来看,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近年来,我县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全国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 “肥大水勤,不用问人”是很多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施肥观念和方法,实行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养成了“施肥越多越好”,“施基肥凭经验、后期追肥看庄稼长势凭感觉”,“购买肥料只看价格、不看养分含量”等落后观念。

1.2.2 农村企业方面 据调查,在隆德县渝河流域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上游隆德县城居民生活废水和沿河而建的工业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年污水排放总量22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130万立方米,工业废水35万立方米。在工业废水中,以峰台石灰厂、方圆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庄淀粉厂、神林淀粉厂四家企业为排污大户,年排放污水41.5万立方米,占工业废水的76%左右。

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库、河道,致使渝河河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下游联财镇、神林乡部分井水受到污染,群众苦不堪言。加之三里店水库是我县目前最大的一座水库,现有总库容360万立方米,承担着渝河流域2.3万亩河谷川地的灌溉任务,因长期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造成农作物减产,灌区群众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1.2.3 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 人们的环境意识对环境污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人的环境意识常常指导人的环境行为。只有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二者充分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我们整个环境问题的根本突破口。

1.3 污水的主要成份

1.3.1 污染物的主要构成 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①悬浮固体。城镇污水中含有的悬浮固体一般为100-300mg/L,它使污水水质呈显浑浊状态。②有机物。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常用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当大量有机物排入水体后,微生物就会很快繁殖,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受纳水体变得浑浊不消,鱼类和水生植物无法生存,水体受到严重污染。③病原体。污水中的病原体包括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④植物营养盐。通常指氮和磷,其主要来源是动物和人类的排泄物和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氮和磷的污水排入水库、湖泊,会导致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

1.3.2 河道水污染的主要成份 河道水污染主要是由城市生活污水和淀粉生产企业废水构成。其中,城市生活废水中主要含有腐败的有机物、悬浮物、氟、磷、钾、氯化物、氨等。而淀粉生产企业在加工过程中要排出高浓度的酸性有机废水,主要含有机物、悬浮物、硫化物等。

2 污水处理的目的

生活废水进入水体通常造成水体有机物污染,实质使水库、河流COD(有机物化学需氧量)BOD5(5日生化需氧量)增高,而氮、磷等元素则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因此,对生活废水处理主要是控制COD、BOD5、氮、磷等指标。而淀粉生产企业废水也主要是造成水体有机物污染,使水库、河流COD、BOD增高,对淀粉生产企业废水处理主要是控制COD、BOD、SS(悬浮物固体)和TOC(总有机碳量)。

3 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对策

3.1 发展生态农业 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

3.2 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对于蓬勃发展起来的农村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并将这些措施与农村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结合起来。

3.3 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 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民间资金为辅,加快废水处理设施的上马和废水处理厂的建设。

农村社区污水多为生活污水,可以将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即可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又可增强土壤肥力。由此可见,生态工程将是一种非常适合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的技术。

3.4 加大对农村企业综合整治 一是峰台石灰厂,由于其生产规模小,而且污染特别严重,建议立即关闭停产。二是县城生活污水,采用自流管道集中排放到三里店水库下游的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厂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或直接排放到渝河。三是神林淀粉厂和董庄淀粉厂,由于距县城较远,污水排放量较小,和县城污水一同处理将增加污水管道长度,增大污水处理投资,可以考虑将董庄至神林段规划为一个淀粉工业或食品加工企业园区,今后凡兴办此类企业,全部集中到这一片带,然后采用分散办厂、联合集中治污的方法,在下游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厂,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水处理费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县广大农村日益严重恶化的现象,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尽快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遏止这种不利局面的恶化。

参考文献:

[1]黄山松.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工程与建设,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