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科学发展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的内涵

第1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1、“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指少数人,而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人群构成。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包括参加、支持、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阶层以及各派和各界爱国人士。“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本源,而是根本。以人为本,就是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一般的理论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不同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把科学发展观的一般的理论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又符合本部门特点的具体的发展方案。

3、驾驭全局的理念。全局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部分或要素所组成,并具有特定性质、功能的有机整体。驾驭全局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不能只见部分,不见全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列宁说:“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地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他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

4、统筹兼顾的理念。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错误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另一种错误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统筹兼顾要求在决策时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工作的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组合,使其良性互动,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系统的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系统都有它的构成要素在孤立的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合理的结构能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新的适合需要的结构,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不合理的结构则削弱系统的整体的功能,旧的,不适合需要的结构,则延缓事物的发展。

第2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第一个阶段是经济增长论的阶段,就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GDP的增长。这种发展观片面地强调了经济总量的增加,忽视了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也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阶段强调的仅仅是增加产品的数量、增加产值,认为产值提高了,经济就发展了。将产值、产量的增加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使得我们的发展始终是一种片而的发展。因此,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经济总量是增加得很快,但是我们的结构是不合理的,我们的质量、效益是不高的,而且当前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大概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也就是说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大约只相当于日本的1/40,美国的1/50;我们的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英国的两倍,日本的四倍。这两个数据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代价。而我国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更加严重。北大一位副校长讲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快,我们的财富增长很快,但是用80年代以来增加的这些财富去治理80年代以来环境的污染还远远不够,我们是以牺牲环境、消耗大量的能源求得眼前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是不能持久的,即这种增长观是片面的,会带来严重后果。

第二阶段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阶段。前面讲到的是以经济增长代替经济发展,进而代替社会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不可代替的一部分,经济不增长也就不可能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全面发展,更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恰恰相反,只强调经济增长会带来经济的畸形发展,甚至带来社会不公、社会矛盾的加剧。因此只强调经济增长对社会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样只能叫做低级增长而不是发展,它只能带来财富的积累,不能提高公民享有的公平的增加,这样就会造成贫富分化,造成社会矛盾,所以这种发展观是片面的,经济的片面增长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

发展观的第三个阶段是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所以又称为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指导思想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种理论尽管避免了经济增长论的片面性,但是它仍然是一种社会本位的发展观。实际上人不仅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本质内涵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3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科学内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144-0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重要武器[1]。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各地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纷纷进行实验探索和改革创新。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科学内涵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要推动建立“五个统筹”的有效体制机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统筹兼顾上升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央之所以多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在20世纪后十年向总体小康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农村远远落在全国后面。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突出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农村生产力仍相当落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生活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在21世纪头二十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农村必须努力跟上全国步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前,随着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短缺到丰裕的转变,但这是在消费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出现的阶段性现象。今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全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会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农业的多功能性也将提出新的要求 [2] 。当前,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中国13亿人口中有8亿是农民,只有农民普遍过上了殷实的生活,才能讲全国实现了全面小康。没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没有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对过去几十年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分割局面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充分借鉴和吸收 [3]。

3.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统筹是一种政府行为,统筹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统筹的对象既不是农村发展,也不是城市发展,而是政府在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行为[4]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多重主体的作用,要调整支出结构与消除体制障碍并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并举;并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通过政府的介入,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5] 。总体目标就是要使农村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城乡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差距。

二、全国部分地方在统筹城乡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1.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各地通过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以及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及生态用地等方法,来稳定、有序地推进城乡统筹进程。如山东省莱芜市编制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立北部生态旅游、西部姜蒜加工储运、南部钢铁加工物流、东部生态农业、中部都市经济区的“五大产业板块”,以及高新区、雪野旅游区、钢城经济开发区、莱城工业区等“四个功能区”,让不同产业覆盖全市市域面积,搭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成都市提出了“全域成都”的概念,对全市1.24万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做了统一规划,将城郊、近郊和远郊分成三个圈层,根据各自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实行城乡一体化布局 [6]。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要通过工业化形成产业的支撑和聚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土地规模经营,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如成都市通过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将全市产业发展划分为“三个圈层”,按照“一区(县、市)一园一业”的思路确定了21个工业集中区,并分别明确不同的主导产业,采取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相继建成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易于形成产业集群的重大项目;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特色突出的项目,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实现以了工带农、以城带乡。江苏省无锡市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园区建设,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先后建成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18个,以及六大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有效地推进了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而合作社又与大学联合组建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建立起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条件。目前,全国各地在推进城乡一体进程中,都十分重视并将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运输网络和交通枢纽建设,正在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而这也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从铁路运输来看,成渝铁路、襄渝铁路、渝黔铁路、渝怀铁路、兰渝铁路以及成都―遂宁―重庆间的快速铁路、上海―南京―武汉―宜昌―重庆间的高速铁路和成都―重庆间的城际铁路等,中国的八条区际铁路交汇于此。同时,重庆的空港能达到年1 500万人次的客运规模,拥有西部地区最大的长江港口和江海联运手段,并有兰州经成都到重庆和从云南到重庆的石油管道运输 [7]。

4.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目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产品上 [8]。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力促缩小和缓解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如山东莱芜市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目前,全市全面推行了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在50岁以上的26万农村人口中,已有21万参保,参保率达80%以上;并通过深化货币直补的住房保障政策,实现了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全覆盖。成都市一方面加大了政府对农村教育服务的投入,从2006年春季开始,14个郊区(市)县的84万名中小学生免交杂费和信息技术费;2008年,又将免费义务教育扩展至市中心五城区学生。另外,成都市采取将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无校籍管理”的办法,将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统一聘任、统一管理人事、工资,统一配置师资,实行“同城同酬”,积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流动,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5.统筹城乡人口布局。当前,各地在统筹城乡人口合理布局,实行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建立跨区域转移人口安置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一是实行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从身份上消除城乡政策差别。如沈阳市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云南省自2008年1月1日起,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制”模式,统称为居民户。湖南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户口一元化制度,取消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二是建立跨区域转移人口安置机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成都市通过实行“两放弃、一退出”(放弃宅基地使用权、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集体经济组织)的跨区域转移政策,建立起跨区域转移安置机制。

6.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积极探索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收入按股分配、合同保底分红、明确流转收益的递增机制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逐步完善,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业” [9]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重庆在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基础上,设立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实施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验,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拿出原农村宅基地的20%左右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另外的80%左右复垦为耕地,通过城市购买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率先探索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既破解了发展的土地瓶颈,又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2008年8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对流转主体、经营内容、流转方式、奖补政策、用地政策、定价机制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委托代耕、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流转的形式,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7.统筹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机构种类、资本限制等方面,大幅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10] 。各地也通过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手段,破解金融支持统筹城乡发展难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建立村镇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实现经营重心下移。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成都市自2006年起就探索建立了首家村镇银行――邛崃国民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村经济提供标准化和多样化的银行产品与服务,积极支持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建立农村商业银行,推进统筹城乡金融发展。三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大民生贷款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如人行山东省莱芜市中心支行引导各金融机构坚持统筹城乡金融一体化建设。

8.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一是统筹流域水资源管理,探索新的环境补偿机制。如福建省泉州市出台了《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要求下游八个县(市、区)经济受益区按用水比例分摊补偿资金,由财政部门设立资金专户,补偿上游建设重大环保项目,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二是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通过水权置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007年,宁夏出台《宁夏节约用水条例》,明确规定新上工业项目没有取水指标的,必须进行水权转换,从农业节水中等量置换出用水指标。并采取由政府投入1/3、企业投入2/3的办法,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把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给火电厂。通过建立以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市场,通过工业支持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三是探索城乡环境保护新机制,形成城乡污染防治从规划、治理到考核的一体化格局。

三、评价与启示

1.经验与启示。纵观各地统筹城乡的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与参考。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城乡统筹进程。要把城、镇、村作为一个整体。二是在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把城市和农牧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与互补,实现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三是要将金融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从宏观上调整金融资源在城乡的分配格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四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五是推进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人口转移与就业安置的长效机制。六是出台具体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和措施,积极盘活现有土地存量。

2.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大力推动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过于热衷引进外来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如何培育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视不够。二是把进城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与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宅基地使用权直接挂钩。进城农民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各种社会保障待遇。三是一些地方片面强调把统筹城乡的重点放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方面,过分热衷于推进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在把腾出的土地用于发展城市和工业园区过程中对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保护不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四是一些地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城乡的前瞻性不够,缺乏村镇体系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华,王艳.转型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J].北方论丛,2006,(5):133-135.

[2]高帆.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围之途[J].学术研究,2009,(12):59-65.

[3]李俊.以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发展[J].理论前沿,2009(23):14-15.

[4]费利群,滕翠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9,(12):1-5.

[5]符华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0,(2):99-102.

[6]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J].财经科学,2010,(1):91-98.

[7]王钟.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探索与思考[J].探索,2007,(6):170-174.

[8]刘永富.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J].求是,2007,(13):49-50.

第4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1骨科康复学的内涵阐述

1.1骨科康复的定义骨科康复学,从内容上来说,指的是主要对开展综合性康复治疗的骨科伤病患者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不仅属于骨科学的分支,同时还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骨科康复学,其基本干预手段主要由手术、功能训练、假肢与矫形器辅助三者构成,以康复为目标,构成内容主要为手术性治疗与非手术性治疗两个内容。因此,在综合性骨科康复治疗时,手术主要指的是康复性手术或者预防继发残疾手术,并且手术治疗离不开功能训练以及假肢或矫形器辅助两者提供的帮助,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可保证康复效果。因此,骨科康复的三大治疗手段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从广义方面来说,骨科康复非手术治疗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既指心理治疗、药物、物理因子治疗、康复咨询及护理等内容。同时还指功能训练与假肢矫形器辅助治疗。

1.2骨科康复学的分类根据治疗对象存在的差异对骨科康复学进行分类,可分为7大类,分别为:儿科骨科康复学、老年骨科康复学、成年修复重建外科康复学、脊柱脊髓损伤康复学、运动创伤康复学、工伤康复学以及手创伤外科康复学。

2骨科康复学的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骨关节十年”中各大国际医学团体及WHO获取的共识行动纲领所设置的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还参考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骨科康复学中研究的成果,得出新世纪初骨科康复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如下:(1)工伤康复得到快速的发展。当前我国在工伤康复方面已经成功构建了一个新模式,也就是与社会劳动保障相互结合构建一个工伤康复中心。比如最近几年在我国东南部广州市构建的广州工伤康复医院就是新模式的首次尝试。因此可以预计,在该基础上,未来我国可成功且全面的有机结合工伤的后期康复及早期康复,进而能够供给工伤康复一套系统性与完美性更高的服务,与此同时,还能推动我国工伤康复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速度。(2)骨科康复治疗与服务组织形式均实现后,多门学科相互合作的机制与工作方法需要深入的研究及完善。站在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多学科性团队是不可缺乏的,并且效果明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团队的工作方式并没有一一明确,所以其工作方式是不是主要为会诊、联合查房、病例讨论方式,还有待研究;同时,该团队的工作方式也可能是临时性的团队会议方式,并且没有结合实际病例的临时合作与长期且系统的合作应该如何与研究讨论相互结合,均需进一步的研究及摸索,从而可以有效地将手术、功能训练和假肢或矫形器辅助治疗有机集合。(3)骨关节病病因的临床生物学研究更加细化与深入,专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将骨关节的力学环境改变与组织适应、破坏、修复三者的关系一一被说明,进而在确定运动疗法,保证治疗效果方面提供了确切的帮助。(4)研究与开发出更多新型的康复治疗技术与方法,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研究出既有效、又可节约费用的低廉、方便功能训练方法。(5)研究与开发适合骨科康复患者的评估工具。未开骨科康复学中所开发的评估工具具有极高的针对性、敏感性,尽管骨科康复学更加注重功能评估的作用,FIM、SF-36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并且儿童骨科康复内容中也设计了新内容,但是依然无法将残疾患者参与社会功能充分反映出来。因此,新型评估工具以残疾为取向,将残疾障碍与康复指标如实反映,还能够预测社会康复,并且新型的评估工作还以患者为取向,结受各种干预手段患者在评估项目需要存在差异,举例来说,就是进行植入手术、组织修复等患者与实施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患者的评估项目是存在差异的[2]。(6)研究与开发出更多新型辅助器具。未来的骨科康复理念会大力提倡倡导医工相互结合,从另外一个意思来说,也就是指骨科、康复以及康复三个方面的医生相互结合,达到一方面不断扩大新型高科技假肢与矫形器应用在临床康复中的领域,另一方面还以适用技术为原则,给患者提供更多又实用、又有效,并且非常简单及价格低的假肢与矫形器,减轻残疾人的经济负担。(7)骨科康复从医院转变为社区与家庭。当前世界各国中,骨科康复学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注重家庭给骨科患者提供的有效护理集康复。由于大部分骨科患者康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此想要在康复医疗机构内长期住院完成存在极大的难度。大多数专家们通过以部分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康复患者与家庭康复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并且将两组的功能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结果发现两者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由此他们认为,通过类似的研究说明,当指导与监测两者被适当扩大后,家庭康复与社区康复对骨科康复产生的作用是大致相同的,并且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

3结束语

第5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问题。她指出:

一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丰富的思想渊源,但不能用传统文化来解释科学发展观。比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和谐”,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有本质区别。前者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后者追求的是封建主义性质的和谐,而且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二是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经验,但不能用西方话语来解释科学发展观。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

三是科学发展观源于发展观,但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空谈它对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因为加上“科学”二字才科学,而是因为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发展观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改变,这是发展观理论质的飞跃。

第6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自己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我国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是明确了应该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

总理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每个人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认真加以贯彻落实。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物价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这一科学发展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其次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第三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第7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一、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是人类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学习、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我们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如在我们州的“三外”方面,我们要充分在思想上认识到我们州外贸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效率不高的现状,才能科学的按照“调结构,拓领域,增效益”的目标,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开拓领域,增加效益进行调研。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深深制约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如在青岛啤酒(24.70,0.57,2.36%)城当地的人们就可以把名牌效应应用到发展旅游业上,增加了到青岛旅游的人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彝州也有丰富资源,有出名中外的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但我们没有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意识,可以把烟草生产基地和大片烤烟种植作为一种旅游观光,这样既发展烟草工业,也提高了旅游业,形成了连锁效应,促进了我们彝州经济的发展。所以,解放思想应该放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础上。

三、把科学发展观联系到实际应用到我们工作中

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节能减排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的集中体现。要把我国努力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统一。我局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因地制宜,积极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兴节能之风,大造节能之势”,广泛宣传,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开始,节约了我们的行政成本,为我们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自己应有的一点贡献。营造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第8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指出“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五个统筹”。总书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作为社区干部要自觉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其武装自己的头脑,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我社区实际,谈点个人浅薄认识。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认真学习,把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学深、学透、学扎实。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成为今后指导社区工作的永恒的理论主题。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如果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而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就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过去,我社区在这些方面也有过深刻的教训:牺牲长远利益,追求眼前利益。要有一个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在目标规划上,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脱离村情,在具体工作中,要真抓实干,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9篇:科学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国发展模式;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欧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4-0068-05

一、科学发展视阈中的中国发展模式

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发展理念、方式、原则、经验和结果等的总称。它既是对中国发展所遵循的历史特别是现实方式的抽象,又包含了当今中国在发展中由现实状态向理想状态不断进步所遵循的一系列设计和规范。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实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进入了以科学发展为主要形态的新的历史阶段。在科学发展的视阈中,中国发展模式在应然的意义上表现为科学发展这样一种理想形态,或者说,中国发展模式其实是一种科学发展的模式,中国发展模式的诸多规范性要求及其具体内涵要由科学发展的种种属性和特征予以说明。

(一)中国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

在价值取向上,社会发展有两种选择:一是以物为本,一是以人为本。以物为本的发展,主要着眼于经济产值及其人均指标的变化,一味追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这样的发展,固然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但也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发展问题,如造成了发展内涵上的一维化、发展评价尺度上的单面化、发展结果上的反生态化和反人道化等不良后果。在以人为本成为发展的核心,保障民生、维护人权成为当今人类共同追求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模式也只能把重视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在以人为本的中国发展模式看来,物的增长只是一种手段,而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而在发展实践中,应当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