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工程建筑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建筑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建筑专业

第1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lternation of study and work and dual-card combination, construct the course system oriented by work tasks and work process, create double capability teacher, construct construction training base integrating teaching, 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identification, improve socio-technical service.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学;课程;实训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engineering;courses;practica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26-02

0 引言

我国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随着我国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现代化的工业与民用工程项目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既具有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并经过职业技能训练的从业人员,而通过高职技术教育培养人才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始设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在建筑工程企业调研的专业岗位群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建筑工程建筑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具备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安全、质量、施工技术)、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监理能力等,毕业生主要面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计量计价及监理等工作等。在专业建设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专业建设。

1 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专业建设,实现实践性、先进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分解从“阅读图纸工程开工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工程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个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以“学”指导“做”,以“做”促进“学”,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操作性实验应用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期最大限度与市场无接缝接轨。所培养的学生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项目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为就业岗位群。

下表为根据施工员岗位的工作任务,经综合分析确定施工员的岗位能力。

注:带的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

2 构建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的支点,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方面。我院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构建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以构建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为保障,融“教、学、做”为一体,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我们大幅度修改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材,建立相应的试题库,将职业资格认证、工种技能鉴定等内容纳入教学,在高职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在满足学生考证、就业需要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我们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建成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1门、达到上海市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自编教材6门,125规划教材2门。

3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3.1 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在职学习、进修培训,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德国、加拿大等国进修培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与国际接轨。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宽师资引进渠道,加大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硕士研究生以及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

3.2 双师型队伍建设 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之尽快具备“双师”素质。有计划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课堂。

在复合型教师缺乏的情况下,理论教学由理论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由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或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聘请校外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

3.2.1 专业理论课教师 专业理论课教师应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完整的理论知识以及工艺知识,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配合关系、主辅关系,掌握好相近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进度、深浅度,要做到这点,要求教师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从不同角度完成对某一教学内容概念、原理及计算方法的讲解,并熟练地用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的计算问题,做到各种教学内容的密切协调与渗透。

3.2.2 实训指导教师 实训指导教师要有较高的生产实习教学水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最优化的实训方案。实训指导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问题感知能力与实施最佳教育方案的能力,又要有遵循学生思想品德与知识、技能、能力形成的规律,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能力。

4 建设完善集教学、实(培)训、开发、鉴定为一体的建筑实训基地

为尽早将我校建成发展定位准确、办学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的职业教育基地,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全面提升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以建筑类专业为重点,兼顾相关专业的设施齐全先进、功能多样并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区域资源共享,且在我校乃至上海市相关专业职业群的教学和技能培训中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实训基地。

5 结束语

经过十年的努力,目前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成为上海市“重点”专业(085工程),已毕业学生千余人,在校学生三百多人,每年培养在职学生千余人,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部分学生工作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即成为就业单位的骨干。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力争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在全国高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17).

第2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建筑工程专业为国家基本建设领域培养大量人才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涉外建筑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开展高校涉外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使涉外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到国外承担工程项目的技术工作,具备从事涉外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基本技能,是涉外建筑工程专业培养机制的重要内容[3]。但目前涉外建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工程项目脱节,内容陈旧,投入不足等弊110端。如何构建适应现代教学、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熟练外语交流能力的涉外建筑工程专门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外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4]。

2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涉外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是涉外建筑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它的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如何构建适应现代教学、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工程师,已经成为近年来涉外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涉外建筑工程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基础性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课程设计、实验课、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缺乏整合,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环节没有形成层层递进,不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的规律,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实践教学实验设备的投入不足,导致专业理论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实践课程的教材、教案、实验步骤、方法落后于工程实际应用;各类实习以参观走访、认识实习代替动手实践,没有形成学生主动实践的环境氛围;(3)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4)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理论化;(5)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低;(6)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等。综上所述,虽然加大了涉外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但在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并不大,主要局限在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改变组织形式,在实践内容上做些局部调整,并没有真正解决实质的问题。

3国外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

国外的建筑工程专业能够面向实际,突出技术能力的培养。例如,欧美发达国家在建筑工程本科教育阶段有比较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在实践教学之后,还必须接受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工程教育[5]。英国的土木工程专业是以职业为目标的,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计划中,十分注意工程实践和能力的培养。英国的毕业设计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6],如诺丁汉大学土木系的毕业设计,每个学生选择项目内某个相对完整的工种内容来做,每个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该项目全部工作也就完成了。其毕业设计时间仅为2-3周,只相当于我们一个小组(约8人)完成一个独立项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高等工科教育提倡“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国外的土木工程教育注重加强校企合作[7],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训练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实践经验和工程资格,如许多国家的大学从企事业单位招聘既有专业技术特长又有余力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或是高级主管来校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8-9]。国外建筑工程教育能够重新审视教育机构功能,构建实用的建筑工程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

4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企业调查分析

4.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涉外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涉外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见表1。

4.2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

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需求,开展基于专业项目的涉外建筑工程实践教学,将有助于缩小学生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实践应用能力对开展基于专业项目的涉外建筑工程实践教学持赞同的态度[10],并对实践教学的项目形式、内容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给出了建议。本文共走访了河北省建筑领域的25家用人单位,被问卷调查的用人单位主要业务为建筑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咨询、项目监理、项目施工、工程概预算等,调查时间为2015年8月,调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信息、毕业生能力评价和能力需求(见图1)、对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校企合作(见表2)等。从图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实践应用能力(知识应用、动手操作等)、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分别占32%、15%、18%、5%。其中,实践应用能力关注程度最高,说明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上,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教学的目标。通过以专业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形式,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实践能目实践教学,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占52%,即学生,到企业工程实习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获得工程实践经验,帮助企业完成部分工作,但是存在实习安全、组织管理等诸多问题[11]。此外,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实践实训基地占15%,学校提供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仪器设备和实验平台,构建实践项目的综合实训基地;企业骨干工程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占13%;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占4%。上述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改进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5结论

本文以河北某大学涉外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及现状,对比分析国外大学培养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成功经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及企业的问卷调查,因此,涉外建筑工程专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践教学改革:(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要配备具有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的“双师型”教师。要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懂学科理论与专业操作、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在公司、企业聘任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理论基础好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工作。同时,要求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进入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或再实践学习,对提升教师的综合工程素养。(2)在以专业项目为依托,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意识的发挥,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为主线,教学组织采用分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启发式教学、集中教学与分散指导、学生汇报等形式,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3)在校企合作方面,在条件具备情况下,考虑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形式,但要注意校企实习协议的签订、保障学生安全、组织管理等问题。建立学校的实践实训平台基地、引进企业项目案例是促进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和丰富从业经验的推荐方式。

作者:杨肖肖 李丽 单位:河北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贞姬,刘焕芳,金瑾.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

[2]袁洪志.应用型工程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3(9)

[3]王文仲.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4]潘睿.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

[5]龚志起,陈柏昆,等.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1)

[6]顾祥林,林峰.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3)

[7]朱健敏,万凤华,胡夏闽.德国土木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03(4)

[8]李兴业.法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9]李国强.英国与香港的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选介及有关问题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2(3)

第3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与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较差的就业能力,不得不让我们对现有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调整与相关资料分析,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训基地不完善,缺乏就业实践平台;第二,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队伍。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的实施者。可是我们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都是在学校这圈子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业就业的经历有限,要求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很少;第三,传统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不够协调。

2提升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途径

2.1通过产学结合,强化与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当地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分散式”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把很难操作的大量学生一起集中实训化解成“多点分散式”的实训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到锻炼。

(2)开展岗位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内部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

2.2深化“2+0.5+0.5”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

强化校外顶岗实习针对建筑行业受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继续深化“2+0.5+0.5”学习与相结合就业模式,即4个学期在校内学习(中间阶段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0.5个学期根据学生自选方向,在校内进行专业强化实训,0.5个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导师加强指导,安排专业教师分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尝试校企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

2.3实行“三阶段两能力”学用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学用递进“三阶段”内容。第一阶段———基础/工艺实践阶段,以学为主。以基础课程教学实验、材料工艺加工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如专业概论课与参观实习、实验、上机、论文写作、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社会调查等。第二阶段———技术/工序实践阶段,学用结合。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和单项工序过程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生产与管理实习、课程设计/大作业等。第三阶段———工程/项目实践阶段,应用与创新。以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项目综合设计与组织能力、施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如科技活动周、专题研究、前沿讲座与学术报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课内外相结合的“两能力”内容。第一,人文社会实践能力。以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主体,以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服务、读书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为辅助。第二,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以课内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主体,以课内外科技立项、各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和开展科技服务等为辅助。

2.4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第4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实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学校组织一部分学生到施工工地开展实习工作;(2)学生自己去应聘或者联系而到相应的施工工地进行实习工作;(3)某些学习成绩优异,早已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则由该就业单位安排分配实习工作。高校在学生最后一年的实习阶段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比较呆板,只是通过一些生硬的程序和格式进行管理,如让学生交实习任务书、实习周报、实训报告、实训总结等,经过对学生上交的这些报告和总结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报告和总结的内容大多大同小异,毫无新意可言。而高校对于学生在施工工地上的管理很明显不到位,只是通过学生上交的实训周报、月报、实训报告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了解,高校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实训状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这就制约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

1.实施“多段式”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不可复制、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具有阶段性和随机性等特点,而学校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且还需要保证教学过程的稳定,这样就导致了学校和施工单位二者在目的上很难达到一致。因此,学校的教学模式必须更加有弹性,我国高校在保证学校基础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的特点和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2.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具有露天作业多、工地流动性大、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差等工作特点。通过对毕业生的应聘情况调查可以发现,企业在聘任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时候,更加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然后再看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就说明了现今社会中,企业更加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我国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1)高校可以通过校内理论实践课程和校外实习课程的开展来培养学生“安全至上、质量优先”的工作态度。

(2)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及时地请教,让学生形成善于沟通的工作协调能力。

第5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下面就实习与理论知识结合及得到的收获做一些总结

一、(1)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2)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二、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现在多用3缝合一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

三、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

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

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墙

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圈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

圈梁: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非承重梁)。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

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通过这一次认识实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深入工地一线的参观,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体会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熟悉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实习中,我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建筑施工的理性认识

实习感受

第6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摘要: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程造价专业是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相结合的学科,而《建筑学》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一方面奠定学生的建筑工程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究《建筑学》这门课程的改革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培养应用型的工程造价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学;改革探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强,工程造价专业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要求较强,而现行的教学体系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建筑学相关知识不能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上的知识不能得到转化是目前专业学习的一大障碍。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在建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提升,为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树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核心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知识摄入和对学科的理解,其次,在教学内容选定的同时建立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更新教材结合实际工程中的现实应用,进行对比,了解建筑工程的通常做法同时将富有创新性的新技术、新标准渗透在教学中,比如建筑节能性的设计理念的发展,建筑施工中围护墙体常采用空心陶粒砌块不仅能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还能减轻墙体的自重,使学生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课堂教学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确保学生学有所用。

《建筑学》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等基础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主要要求其能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熟练掌握各建筑部分的构造及其特点,对于建筑设计不做过高的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知识,因此建筑学主要教学理念“重构造,轻设计”。在确立的课程体系后对教学内容要做到突出重点章节、突出核心知识点、突出实用性。《建筑学》教材的各个章节由于主要介绍建筑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较难入门,所以要求老师对各章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分清主次,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注意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联系其他课程,如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等课程,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学会知识间的相互结合。

二、教学方式改革是基础

教学方式的改革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式的改革包括利用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加强学生课程设计、校企结合组织学生对施工场所进行参观实习等,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现代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能通过动态的视频、截图对所讲知识有一定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一些建筑结点的构造,形象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观看相关资料了解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丰富学生的学科认识,开阔视野。借助实物比较讲解复杂的建筑和典型的建筑构件,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身的建筑培养自己的立体感,对建筑的平、立、剖面图有自己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重视学生课程设计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掌握基础设备的使用,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校企结合的情况下,安全的环境中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已建和在建的不同结构、用途的工程,通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建筑的管理,结合造价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事项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施工作业环境有更深入得了解。

注意教学方式的改革,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意义。

三、课程评价改革是保障

学习最后阶段的课程评价是对老师和学生在该课程的综合评价,既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又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建筑学》课程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又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在一定程度上的活学活用,同时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还要求有较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些都需要通过评价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客观的对课程进行评价,更充分的体现课程的教学实践意义。传统的试卷考试的形式太过片面的概括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将课程设计作为成绩的一部分之外,还建议将最后的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闭卷知识的理解、记忆的考察,应以部分是课堂实践,选取合适的图纸对学生进行考察,学生独自完成建筑设计的某个不同部分,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认图的能力,从而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结果也有助于老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工程造价专业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与土木类其他专业相比对知识的要求和掌握领域有所不同,经过改革《建筑学》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掌握应用,还需不断的完善课程教学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潋,宋玲,郭琦.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生系统思维与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06):26-28.

第7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建筑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让社会建设更需要拥有高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纵观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投入更多关注与重视,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方面的培养[1-2]。但是现目前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很多还都是留存于简单的形式之上,无法确保其根本意义上的实质性结果。而在实训室相关效果的评价系统上也不完备,因此导致最终的成果甚微。综上所述,想要推动培养建筑人才工作的实质性发展,扩大专业实训室建设,以此更好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变化就显得十分关键。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基本建设原则

满足需求是基本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原则,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其本质就是为了满足更多的专业教学需求。所以,想要顺利开展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就必须满足于专业课程的相关扩展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建设实训室过程中,应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让专业知识的实训培养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满足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实验与科研工作的相应开展,达到实际训练中的真实性锻炼效果,这样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上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训室的建设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原则就是要与具体课程的建设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满足各项专业实训与实验要求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在满足正常教学实践与教学科研要求的同时,还要以建筑工程专业的主要相关课程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基础[3-4]。当前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在高校具体的实验实训中得到条件上的具体反映,因此,对于实训室的建设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实用性。使实训室不仅能够反映出当前行业的技术成熟程度与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又能体现出教学、学习和实践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职业性教学理念,为计划实施的重要原则提供保障。由此,将实用性与前瞻性充分结合,保证训练是为了在实用性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产生,根据实用性基础,从而发展出相关专业教学的要求。依据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在当今建筑行业中所得到的快步发展作为基础,集合实用前瞻性提高学校整体的实训环境为实训室增加更先进的设备,将传统的教学设备进行资源的整理回收二次有效利用。这样的建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成本提供真正有效的成本节约,从而在其他更重要的建设环节中加大项目资源建设。满足现阶段实训教学的具体需求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要在学校的具体建设用房面积和财务现状做充足考虑,在实验室的建设选择上,要做到合理规划,重视内在本质,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精打细算,避免过程中出现不必须要的浪费情况。此外,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有效共享也是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作环节,充分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提高其自身的投资效益、资源共享方面的高效性原则。让实训室在满足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平台和基础后续建设的同时,也为校方未来所计划要开办的其他工程类专业服务,提供更有价值的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建筑流程参考[5]。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意义

学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实际使用者,因此就要时刻清晰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主要意义及其目的。实训室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实训室的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全力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专业技术学习的环境,在学习物资上做好重要保证。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室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更细致化的对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在规定工作岗位中,实现自身的实习岗位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工程现场中的每一细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最好的现场应用,并根据工程现场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找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具体所存在的问题。实训室的教育设备和教学环节,都是为更好地服务学生而建设的,其重要的建设意义就是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训室要为学生搭建的是与真实更加相近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际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锻炼出自己在具体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还可以培养出学生在未来社会和工作中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进而更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实际中的技术应用。在学生未来的就业方面分析,也应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中的关键建设意义所在。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意义,学校应当投入强大的师资力量,同时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程度上也要做到严格把关,提高实训室建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良好的专业教学形象。以此创建优良的办学环境,通过其自身的建设优异性吸引更多学生的选择,在具体的专业技术展现上起到扩大生源的校方意义和作用。建设实训室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意义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增进专业整体共同性,推动教学改革更进一步的发展,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技术在具体专业实训中的效果。在满足相关教学指标的规定下,进行整体规划的初步制订实现其工作的综合性作用意义。同时还需要与企业有相互之间的良好合作,通过相关专业技术应用的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与技术人才的方向性需求在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教学制订及确定学生具体的专业培养方向。让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综合性行业社会见解,掌握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立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极佳的学习环境和强而有力的实习实训保障,学生可以按照建筑工程中的操作规范,在各岗位上完成轮岗实训,通过具体的实训内容让学生拥有学生和员工层面上的双层身份体验,促进学生提前在校园之中就能够感受到企业中的文化,使得个人在走向具体工作岗位之后,马上适应自身的岗位角色。基于平时专业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的实践培养,实训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良知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职业力量,实现自身的专业技术应用。通过实训室的建立,让学生能够在上岗之前尽量多的接触到日后未来的实际工作内容,对学生在就业方面也具有着良好的积极意义。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方向措施

想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和其自身在社会工作中的被需要性,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创新改革。建立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产教融合教育机制,根据校方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特性,成立相关的指导委员会组织。其主要的实质性工作内容就是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其组织的核心成员也必须要具有绝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其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就应由具体的政府相关职能负责人、建筑方面的专业领导者和行业标尖企业和核心骨干教师,来共同组成组织中的具体人员架构。以实现专业建设目标为最终结果,定期开展相关的专业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委员会组织的专业程度对其专业在整体发展上进行方向规划,制订全面的培养计划,在完善建设管理制度的同时,创新改革教学方案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对整体的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指导评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构建“以岗为主,以岗定课”的课程结构。对课程进行总体性整合,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综合性因素“融赛、融证入课”。实现“四三二”人才培养模式,“四”即课岗证赛四方面融合、“三”即指教学中的三为一体、最后“二”就是职业职能素质双达标。以此人才培养模式来促成课程内容、教学安排、技能比赛和职业考证在具体内容上的相互一致。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中的师资打造

教师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上的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校方在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就必须要以整体的团队建设和教学改革为重点目标。选择具有高级专业性的教师带头,使整个团队共同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的持续性发展。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依据新出台的激励性政策,聘请拥有高学历水准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加入到教学队伍当中,可以为整体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对于人才培养的方案修订论证和具体的教科研活动,每年按照具体要求定期开展,并向学生开办专业讲座和学术研讨,通过具体实践、外界学习交流和企业专业技术讲座,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针对于师资队伍的集体培训,也应在满足形式多元化的同时加强实践性。着眼于师德加强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建设,以中青年阶段的骨干教师为重点目标,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业务知识储备和学习上的自觉性,以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在教研工作中的勇敢探究与创新。鼓励教师在技术攻关、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等具体工作上与企业沟通合作的产业能力意识,积极承担其专业在各项社会技能中的培训作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升。

5通过专业技术提高就业质量

作为学生和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所学专业在未来用人单位中的就业率情况。因此,就要求学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建立起新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将毕业生的具体就业率问题、整体就业质量及社会企业的满意度等问题,通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分析,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反馈及时调整校方在课程方案中的明确调整方向。校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全面性的就业指导,坚持做到四年间不间断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指导,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选择专业中的实际现状,以此作为基础,客观的了解自己在社会和市场具体环境中,还需要达到怎样的职业目标发展方向。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校方应积极开展对其具有时期针对性的就业类指导讲座,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于实际就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成果卓越的实际就业校友,为大二、大三学生在就业经验交流上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让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们,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对于就业问题,存在的误区认知。同时,校方也应该大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的运用实现更多可能性的就业机会。组织大三、大四的学生集体听有关于考验方面的技术应用动员讲座,让学生对于考研有初步的了解。利用考研这一重要手段,实现学生在就业率上的提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技术特点,正确对自己进行定位并做合理性的就业选择。

第8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在此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主要分三个阶段:开工前期我主要参加施工___设计、及各种施工方案编制、并参与临时设施规划布置、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开工典礼后参与方格网测量、放线。

施工班组进场后开始___施工、对班组现场安全施工技术交底、___检查验收、和办理现场临工程签证等时同时根据施工___设计及施工总进度计划编排周、月进度计划、材料采购计划。

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落实三环节:

计划:首先对周进度计划中所涉及到的工程量细化实施,将每个片区、每个工种、每个工人的每天实际完成量结合起来、根据现场情况做调整,确保每项工作有效的完成。建筑施工员工作总结实施:在具体的工作中,我借鉴了沈经理的管理方法,首先算好工程量然后再给劳务单位下发工程任务单,并要求在工程部自制的收发文上签字确认,并力争做到工程任务实施中的有效性和工程重点、节点工期的明显性、在此同时从另外一方面又反应出工程签证等需要的原始依据和痕迹管理要求。

检查:针对下发给劳务的工程任务单所设计到的工作、结合图纸及相关建筑规范要求,逐一检查、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过程控制。并将每天的工作、人力___、机器设备、施工进度情况如实记录在工作日记和施工日志中。

落实:对在过程控制中检查发现的问题如实记录后、口头、或书面形式下发整改通知单给劳务签收,并督促整改、落实整改情况。

验收:通过过程控制、劳务自检、我项目施工员、质检员检查验收合格后即申请业主、监理并做到一次性验收合格,并且得到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

工程进度和质量方面总体来说:在可控状态、尽管前期因为桩位偏移、施工中、设计院图纸疑问回复等拖延很长一段时间、施工总进度计划被一次又一次打乱、又一次又一次被迫调整、前期大面积的土方开挖、导致先前___的流水施工无法进行、导致平行施工所带来的周转材料过大、后期的图纸修改导致周转材料积压、后又因钢构网架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先前必须抢先施工的A区B区暂停施工。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我和业主、监理单位的沟通主要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___预算、以及相关部门现场及时签收的工作模式将有操作面的工作有效推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施工基本正常、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体现整个项目轰轰烈烈抢工期的画面。

每周开生产例会:总结上周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处理意见、回头看总结、向前看推进。会后针对施工中的可能存在疑点、难点我主动和同事沟通、和广泛听取各部门及劳务单位意见、最后做出正确的指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与图纸和设计意图相悖地方,这得感谢沈经理日常说的:“施工员必须要有施工预见性。”是密不可分的。

说句心里话:针对这样的合作项目,我入行以来是第一次接触,开始我总有些不适应。有一次沈经理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杜你不能改变别人,你唯有改变你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我主要以痕迹管理为依托、用文字、照片、录音来支撑我的工作,团结协作,努力改变自己、最终适应、和融入到此项目、工作有困难的时候我主动找沈经理、杨总等领导沟通虚席听取领导意见,时刻调整心态、增强责任心再一次融入项目。尽管如此,我最终还是落下了一个工作不踏实的(合作方徐经理的评价)

回到公司:在爱总的指引下,指导下我带着几分惭愧来到项目,此次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并时时提醒自己:少P挎,少挨打...凡事亲力亲为不要给自己找太多的借口和原谅自己的理由!)调整心态认真投入到工作中去。

__年对我来说,将又是一个崭新的、更具挑战性的一年,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我即将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将面临更多的使命。

在工作方面:我必须更加务实、努力工作、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多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多考几个建筑相关的专业证件。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公司共同发展,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宁可___抛弃我、我绝对不抛弃___艾总曾经说我们是一支利用别人项目训练自己军队的独特___,为此我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更加努力的锻炼自己、并且成为铁军中强悍的一员、并时刻准备为公司效力!

最后请让我再次衷心祝愿公司的明天取得更辉煌的业绩!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二

从事建筑事业已久,建筑施工中,必须要坚持建筑施工的程序,___工程进行施工,作为一个施工员就要将工程施工中的所有流程都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___施工,保质保量。将管理与施工相结合。走经济质量全球化的发展道路。施工,不只是一项简单的施工技术,要而是将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都要紧抓,合理布局,合理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得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保修阶段和保修期。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就要编制项目的建议书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为施工员,对于施工的准备工作要做到提前、到位。掌握施工坚实工程的特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要求,了解施工的客观条件,合理的不知施工力量,从技术、物质、人力和___等方面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等。这是坚持施工程序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我就以商业街项目为例总结如下:

施工最基础的就是土方工程,它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分布工程,这就包括场地平整、基坑与管沟土方的开挖等等。要仔细的阅读图纸,根据地质情况,图纸开始最简单的场地平整工作,以备放线、进行土方的开挖,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挖土方及运土方机械的协调,还要拟定好土方的施工方案。合理的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对于减少挖填方数量、节约土方运输费用、加快进度都有重大的意义。

基坑的挖完就开始监理的验槽,等验槽完成后,根据图纸的要求开始放线(包括独立柱、伸缩缝、条基等)。然后开始基坑独立柱、伸缩缝、条基支模板。处打砼垫层,并及时的做好垫层的养护工作,接着就是条基砼浇注工作。

以上步骤完成后,就开始了条基放线,这是就要结合结构施工图中,把每一个构造柱都要放出来,还要注意需要预留的洞口,接着就是砖砌的大放脚(无地下室)查阅相关的图集,要时刻查看图纸中要求的标高,砖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允许干砖上墙,要提前做好砖的浇水湿润工作。构造住处,构造柱的钢筋要在砌砖钱就要做好,砌砖时马牙槎要留置正确。都完成后,为了防止砖的腐蚀破坏,要做防潮层均根据图纸的要求。

就主体结构施工工程做详细的总结。

模板工程:___的要点,在___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应有积水。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刷涂隔离剂。

钢筋工程:要提前做好钢筋的下料工作,将钢筋切好,在模板支好厚边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钢筋隐蔽工程是现在钢筋砼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钢筋原材料质量的好坏,钢筋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相符,钢筋接头是否合格,都是与结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的关键所在,所以做好钢筋隐蔽的检查验收是必不可少的。把好钢筋隐蔽检查验收关,是确保主体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在实践中发现,质量检查人员往往偏重于检查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忽视对钢筋的构造要求,因而返工现象时有发生,或有疏漏时则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斜率越大,弯折的纵向筋在受力时,对柱根部表面剪力分力也越大,从而造成柱根部混凝土的裂缝。对此,应按纵向筋的偏移大小,作如下不同处理。建筑施工员工作总结(1)纵向钢筋偏移不大时,可将下筋按折角坡度(斜率)≯1/___平缓地弯折到上柱后搭接绑扎。

(2)纵向筋偏移较大且已变成弓型,返工难度又较大时,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用Φ8箍筋加密绑扎,并将该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以增加钢筋弯折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在柱根部增设封闭箍筋,如同环筒一样,当桩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被约束混凝土的变形抗力,推迟钢筋弯折处混凝土的劈裂,保证柱中纵向受力筋充分发挥其强度。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是各构件的交汇点,受力复杂。在抗震设防地区,各柱梁端必须采取加密箍筋的抗震措施。但是,不少施工单位往往少放或漏放,造成节点处柱子内很长一段呈无箍筋状态,一旦发生地震,柱的纵向筋由于缺少箍筋的约束,首先会被压曲,并加速节点区混凝土的破坏。因此,节点核心区的箍筋,应是质量检查的重点。施工再难,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设置足够数量的箍筋。

为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使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近五年来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的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三

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凭着自己的基础和工作经验,刻苦钻研和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在第四季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挥自己优势,完善自身不足,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一、主要工作表现及成绩

1、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形象。

2、不断充电、认真学习。除报考的二级建造师外,着重加强工程造价方面的学习;除此以外,还取得了___交通大学本科学历。

3、今年主要完成了__合同段竣工资料的编制工作,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和决算,该项目竣工资料先后通过社会审计、国家审计和___局验收归档。完成了__灾后重建工程路面项目的竣工编制、结算。

二、努力的方向

1、首先需要给自身充电,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__合同段竣工资料在内业资料两次审计过程中,总体上受到业主、监理的好评,但是也发现自己在编制竣工资料是思维不够严谨,作为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资料员对内业资料的完备性认识不足,随着灾后重建工程的推进,在工程内业资料上也越来越规范,自己有时还报着以前的思维。在这方面我应该即是改正。

2、积极参加证书考核,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虽然个人认为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一个优秀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学习,掌握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第9篇:工程建筑专业范文

关键词:就业;学生;趋向;工作岗位;分析

建筑工程专业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专业,对人类的“衣食住行”影响非常大。建筑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由此,对该专业的动态实际调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一方面更多学子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就业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一个人只有从事某项工作、某种职业,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够享受劳动的喜悦,体验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个人自主就业”的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国家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对社会的就业观念产生了直接影响。计划经济时期“统招统配”的就业政策决定了毕业生自己不需要找工作,便成为“铁饭碗”的工作。而在双轨制初期,多数人还是国家分配工作,只有少数人自主择业,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期望和要求,主要是考虑自己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工资高、收入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可是,这一期望并不是那么简单,找一份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工作着实很难。

二、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期望目标,反映的是就业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期望是个包含多维度、多要素的有机系统,对学生就业期望的测量也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全面。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期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学生就业期望的内容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发展类就业期望,包括单位与个人的发展前景、工作岗位能否发挥个人才干、是否有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工作条件如何、用人机制是否灵活等;二是待遇类就业期望,包括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工作的自由与舒适度等;三是声誉类就业期望,包括工作的地点、单位的规模、工作的稳定性、单位的性质等。这三类中,是最关注的是发展类就业期望,其次是待遇类就业期望,最后是声誉类就业期望。总的来看,就业期望就是指对自己就业的预期,是个人对能否就业以及工作状况的期待,是对就业的地区、获得的岗位以及薪水标准等各方面期望的综合体现。

2.研究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是浅析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范围及前景。通过调研分析,数据处理,对建筑行业各种就业趋势全面认识。调查对象为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以动态的就业趋势的情况下,采取动态跟踪调研来掌握建筑专业学生就业及发展的情况。表格如下:

建筑专业人才就业调研情况表

三、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期望状况

1.就业是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

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就业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考研究生、出国、创业,但多数毕业生还是选择毕业后先就业。经过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毕业之后有更多的期望,其中,50.5%的被调查者表示毕业后参加工作,37.6%的人要继续学习,11.9%的人还有其他打算。但对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调查中90.9%的学生表示要参加工作。从建筑类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的目标来看,“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主导思想,66.2%的学毕业生表示就业的目标是先就业后择业,24.4%的人希望是一次性就业,还有3.6%和5.7%的人不想就业和可就业可不就业。

2.学生就业趋向分析

针对毕业生的调查采用电话、邮寄、电子邮件以及毕业生回校四方面同时展开。问卷共发出300份,实际收回282份,统计完有效问卷270份。通过对收回问卷总结分析,为建筑类专业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一手材料,成为各项教学改革的重要借鉴。从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施工单位,其次为监理单位,其他分别为造价咨询单位、房地产单位等。具体分布见图1。

图1毕业生行业性质分析

毕业生主要工作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方向,其次为道桥工程方向、建筑工程造价方向、建筑装饰方向、建筑安装方向等。

各类建筑行业企业对高职高专技术人才有一定需求,但要求改善人才知识与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与发展;其中企业的37%的技术人才最初学历为高职高专学历。具体需求如图2。各类企业反映大部分学生具备初步上岗就业的能力,但仍有33%的企业反映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能力跟岗位需求差距较大。主要差别见图3。

图2企业人才资源现状分析图 图3人才不满足需要的因素分析图

在中国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建筑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目前我国建筑类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状况严峻的条件下,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要乐观的眼光去自主择业,消除“等、靠、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业人员全国有500万,有大学文凭只有10%。随着政府出台的多项就业优惠措施,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由“毛坯型”向“成品型”转化,社会职业的多样化。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去追寻,未来的路也需要自己去探索,需要自己去努力,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为那幅心中的美景而坚持不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