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第1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一个国家的国土资源,既是本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又是促进本国发展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人口的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广阔,但是可利用的国土资源有限,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已经迫在眉睫。因此,要想国土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国土资源管理路径方面狠下功夫。只有制定了合理的国土资源管理规划,才能保障国土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

2当前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少土地的国家,无论是住房用地还是耕作用地,都存在着严重的紧缺或不足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人类与土地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国土资源得不到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土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可供后期开发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少。此外,对待一些已经开发的土地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导致了浪费用地、土地退化、严重毁损等现状的出现,给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2.2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也被不断的发现和开采。然而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第一,矿产的供需关系遭到破坏。大多数人类是贪婪的,想要通过开采更多的矿产得到更大的利益,从而忽视了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导致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难度越来越大,甚至有些稀缺的矿产资源已经被专家预测多年后将会枯竭,中国这片大地上将不再拥有。第二,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很多勘探和开采的技术设备和技术资源比较落后,很多时候大矿小采,不能完全将其开采、挖掘,甚至有的综合型矿也会出现选矿难,分离不彻底等问题,既导致了矿产资源的浪费,又使得矿产资源被过度开采。第三,在进出口方面不存在优势。我国在出口丰富的资源时,往往价格定的较低,只以获得眼前的利益为目的,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其他国家大量买进,使得我国的资源就变得越来越少;然而,我国在进口稀缺资源时,却并没有得到很多的优惠政策。

2.3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海洋资源已经逐步被开发利用起来,但是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海洋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其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合理的秩序,往往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进行没有秩序、限度的开采。除此之外,由于无节制的开采导致海洋环境逐步破坏,不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

3国土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国土资源规划应与时俱进

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土资源规划时应与时俱进。首先应该转变国土资源管理思想,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由计划型规划转变为引导型规划。其次则是转变规划内容,在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资源。除此之外,转变规划编制和管理模式,在兼顾办公效率的同时,还要保障其公平、公正性,进而建立成公平、公正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有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大力加强矿产资源规划

矿产资源的规划应该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各地区地质勘探规划、矿产保护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矿产资源规划应以开发和利用相结合为前提进行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不能以损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升。除此之外,大力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保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3.3加强海洋资源规划

海洋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利用时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大力发展海洋油气、海水化工等新兴产业,强化海洋资源管理,大力推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限制无节制的开采海洋资源。除此之外,应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积极开发深海资源,与此同时,在部分海域应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在开采利用的同时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加强监管制度

在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的现象,例如:开采人员证件不全、私占土地等现象,为此需要加强监督力度。首先,监管人员应该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办公,进而能够保障资源开发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其次,则是大力监督国土资源规划实施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并且防止私占土地等现象。再者就是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进而有效提升其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4总结

第2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当前,就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经济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海洋产业投资的模式研究上,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海洋和海岸利用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海洋产业投资的模式,其中代表性的有SorensenandMaCreary(1990)、Vallenga(1991)、Pi-do(1992)以及Chua(1993)。AdablatroVal-lenga提出了关于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综合管理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模型。波兰著名海洋生态学专家斯蒂芬•伊格纳尔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六项对策。国内学者则较深入地研究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问题。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张德贤等人(2000)修正了Vallenga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提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是社会发展、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海洋可持续能力五个维度对海洋的可持续进行界定[1];金建君等(2001)根据辽宁海岸带的特点,建立一个分三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韩增林等(2003)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树状的层次结构设置[3];②评价方法与应用:现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等。如李夫星(2013)采用了德尔菲法对环渤海沿海地区津冀鲁辽四省市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4];刘明等(2008)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5];方景清(2009)等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集成测算[6];黄萍等(2008)采用熵值法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7];冯晓波等(2006)、邵桂兰等(2011)、何显锦等(2013)分别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8~10],对11个沿海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白福臣(2009)、方欣等(2012)分别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1个沿海地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11,12];狄乾斌等(2012)基于社会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3个模块,建立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13]。以上研究侧重于全国、区域及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尚缺乏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为系统的评价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因子分析法较难获取指标样本容量和指标量化数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时,有较大主观性,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熵值法对数据的依赖性较强,且对数据序列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可能会导致权重计算结果违背实际判断。鉴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将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通过集成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全面、系统地评价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及发展为目标,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为途径,逐步实现一条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即:为了满足当代及后代人对海洋产品的需求,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手段,选择适当的海洋开发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在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正确保护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某时间段内,其中的任意前一时间点上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后一发展水平。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来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海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主观条件、内在动力,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包含以上主观因素。因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海洋系统内部各要素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互动反馈,获得的支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

2.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分析,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海洋系统,具体包括海洋资源供给、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海洋科技等子系统,在对其能力评价指标选取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子系统因素。本文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参考《2014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14~21],并根据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包括经济发展(A1)、社会民生(A2)、资源支撑(A3)、环境状况(A4)、科技创新(A5)5个子系统,以及14个准则层和35个指标层(见表1)。

2.2.1经济发展系统指环渤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人力、技术以及资本等经济发展要素,通过合理的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配置,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本研究从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发展质量、产业发展四大方面来刻画海洋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面选取了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三个指标,结构优化方面选取了三产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两个指标,发展质量方面选取了海洋劳动生产率、海洋经济密度两个指标,产业发展方面选取了主要海洋产业的实物量指标,包括海水产品产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滨海国内旅游人数。海洋经济规模的扩大、结构的优化、发展质量的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推动力。

2.2.2社会民生系统反映海洋对于环渤海地区社会民生改善的贡献程度,本研究从就业拉动、收入分配、生活质量三方面刻画。就业拉动方面选取了环渤海地区涉海就业人员,收入分配方面选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城乡收入比,生活质量方面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渔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随着沿海地区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强,就业拉动力得到增强、收入分配得到优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海洋在改善沿海地区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从而保证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3资源支撑系统指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对沿海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基础性支撑作用。本研究从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三方面刻画。空间资源方面选取了人均湿地面积、海水养殖面积、盐田总面积,生物资源方面选取了海水养殖及捕捞量、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矿产资源方面选取了海洋油气产量、海滨砂矿开采量。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作用。

2.2.4环境状况系统指环渤海地区海洋环境压力,以及各级政府及社会有关各界拥有的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从而使海洋环境恢复到一定目标的能力。本研究从环境压力、环境治理两方面刻画。环境压力方面选取了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工业废水直接人海排放量,环境治理方面选取了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污染治理当年竣工项目数。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5科技创新系统指环渤海地区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海洋环境保护能力等,以此服务于海洋经济更高效的发展。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直接体现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本研究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两方面刻画。科技投入方面选取了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万名涉海就业人员中海洋科技人员数、海洋科研机构数量,科技产出方面选取了海洋专利授权数、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投入成果应用与科技服务合计占科研课题总数比重。海洋科技始终影响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并渗透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研究方法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综合发展指数(CISD,ComprehensiveIndexof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总体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构建此指数来定量评价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各指标的特征,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计算。

4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4.1指标赋值及无量纲化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及权威性,本文选取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数据构建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类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海域使用管理公报》《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等。

4.2指标权重确定考虑到渤海海洋经济系统的多目标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的通用性和稳定性,为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指标权重体系,本文选取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法)、熵值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23~27],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综合确定权重,然后运用简均法进行综合集成,权重结果见表3。由表3结果知,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支撑、环境状态、科技创新5个子系统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依次为26.1%、13.3%、27.4%、15.1%、18.1%。

4.3测算结果及分析根据公式(1),以及上文确定的指标标准化值及权重,计算得到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和各子系统指数值(见表4),参照表1中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等级标准,得到渤海海洋经济整体及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级(见表5)。下文从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水平、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3.1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由测算结果知,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见图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其中,2007—2009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总体效果为不可持续,2010年为弱可持续,2011年为中度可持续,2012年为强可持续。值得注意的是,2008—2009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速度较缓慢,主要是因为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海洋经济发展趋缓。随着2009年“蓝色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2010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速快速回升,2011年之后在世界经济形势衰退和国民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下,指数增速持续回落。

4.3.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包括经济发展子、社会民生、资源支撑、环境状况、科技创新5个子系统,根据5个子系统的指数值变化趋势(见图1),可知:(1)经济发展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子指数值从0.13持续平稳上升至1.35,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2007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08年的弱可持续,再由2009年的弱可持续过渡到2010年的中度可持续,2011—2012年指数值均超过了强可持续发展等级0.75的临界值。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逐步向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型提高阶段发展,从经济规模看,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8787.8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7925.1亿元,且占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由34.3%增长到35.8%;从产业结构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发展质量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劳动生产率实现稳定增长;从海洋产业发展看,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2)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上呈较快上升趋势(2008年除外),科技创新子指数值先降后升,2008年为波谷点,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2007—2008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09年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再过渡到2010年的中度可持续,2011—2012年指数值均超过了强可持续发展等级0.75的临界值。海洋科技创新是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力量。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科研投入与产出均呈增长态势,且科技产出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大于海洋科技投入,且海洋专利授权数、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3)环境状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环境状态子指数值从0.08持续平稳上升至0.53,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也由2007—2009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10—2011年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再过渡到2012年的中度可持续状态。2012年,渤海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已降低至约47%,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3倍,达到1.8万平方千米,约占渤海总面积的23%。尽管面临着海水环境质量恶化、风暴潮经济损失等严峻的环境压力,环渤海地区也在加快对海洋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在逐年提高,其中,2007—2012年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年均增速达24%。(4)资源支撑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资源支撑子指数值从0.04持续上升至0.48,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也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由表3中的结果知,渤海海洋资源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力的贡献最大,所有子系统中,资源支撑权重最大,为27.4%,虽然资源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却不及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状况。其中,传统的空间资源、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开发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的开发处于快速增长。渤海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偏弱,反映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在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承载力在减弱,这与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海洋资源无序掠夺性的开发是分不开的。(5)社会民生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社会民生子指数值从0.06持续上升至0.32,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也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反映了海洋对沿海地区就业拉动、收入分配、生活质量等社会民生改善方面的贡献突出。其中,环渤海地区涉海就业人员数量逐年递增,2012年涉海就业人员数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5%;环渤海地区渔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1.3万元,年均增速为8.1%。

5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状态、资源支撑、社会民生五大方面建立了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CISD线性组合模型构建了可持续综合发展指数,对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及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测算结果显示,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快速上升至强可持续;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快速波折上升至强可持续;环境状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稳步上升至中度可持续;资源支撑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缓慢上升至弱可持续;社会民生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缓慢上升至弱可持续。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而环境、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偏弱。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科技各子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提升路径和政策支持的切入点:

5.1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强化海洋科技发展是提升渤海海洋经济科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以海洋科学知识的创新和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依托,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高新技术的发展。当前渤海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其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环渤海地区应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形成新兴海洋产业,提高海洋技术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渤海海洋创新投入体系;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加快实现海洋技术跨越,全面提升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集聚创新要素,加强海洋科技园区建设;健全高等院校的海洋专业,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5.2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健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当前,由于近年来盲目开发和环境污染,渤海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环境负荷已处于过载状态,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由损害为主向恢复保护为主转变,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环渤海地区应建立污染防治与管理的法规体系,对渤海的综合管理、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有偿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使渤海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海洋环境统一监督管理,使各沿海省市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成为环渤海环境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域环境监测网共同组成从流域到海洋的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对海洋灾害实时评估监测与灾后快速反应,有效地减轻和控制海洋灾害。

5.3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当前,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摆脱以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获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部分资源过度开发,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将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从外延式开发为主向内涵式开发与恢复为主转变,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应制定统一协调的海洋开发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综合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应与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良性循环的资源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系统。

第3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关键词:海洋;石油勘探;装备开发;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海洋资源逐渐成为能源开发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也已经开发了五十多个海上油气田,国际海洋钻井深度超过3000m,深水开发成为可能。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的发展,海洋石油勘探装备和技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海上油气田主要设施根据水深等进行选择,目前很多海上平台已接近使用年限,正面临大量淘汰的情况。另外,我国海上石油勘探装备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比较弱,未来想要在海上资源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比对开发技术和开发装备进行研究。

一、海上石油开发形势

(一)海洋石油资源分布

世界海洋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全球石油总量大约有45%在海洋可开采范围。近几年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世界范围内对海上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速度也饿在不断增长。海洋对于能源开发来说还存在巨大的可能性,还有不少海洋区域没有得到开发或充分开发,深层海洋部分的开发也是近几年逐步开始的。在已开发的海上油田中,受到海洋环境的限制,海上油气田的开采率也有待提升,这些都说明未来海上石油开采的技术和装备需要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海洋资源开发投入不断增加

海洋资源逐渐成为能源开发的主战场,意识到这一趋势,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投资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在未来的5年里,海洋资源开发投资累计将增加约60%,可见对于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同样的,随着海洋资源开发投入不断增加,海洋资源产出量也在不断增加。

(三)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的成果

我国海洋面积大约在三百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渤海、南黄海和东海等地区分布着大约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近年对石油资源的评估,储量超过200亿吨。三大石油公司在海上已经开发了超过50个油气田,年产量高达三千万吨。

二、海洋石油开发主要装备

(一)导管架平台

导管架平台有平台甲板和其他基础构建组成。平台甲板一般用来荷载海上油气开采机械设备,与下层甲板立柱构成。平台甲板一般要安放井架、绞车、钻具和直升机平台等,而下层则主要是固井装备和防喷器等。

(二)顺应塔平台

与固定平台类似,都是起支撑水面上设施的钢架结构。顺应塔平台采用了类似漂浮式结构,能够随着水流和风载运动。顺应塔通过人为降低刚度,自镇周期大于30s,能够很好的避免与大规模波浪形成共振。目前顺应塔平台主要有拉索式、铰接式和桩式。

(三)张力腿平台TLP

在第一代传统张力腿平台的基础上,目前第二代已经形成三个系列海星平台单柱系列,MOSES系列和延伸式平台系列。张力腿平台优点主要是运动性能方面,能够抵抗较为恶劣的海上环境,造价也更加合理,相比较于固定式平台更加灵活,海上平台的搭建也更加方便。

(四)立柱式平台

立柱式平台已经发展到了蜂巢式平台的形态结构,但也有还在使用架构式平台。立柱式平台大多用于干树平台采油,本身带有一定的储量,通过输油管道向外输出也更加方便。另外立柱式平台具有系泊系统,主要使用的是半张紧系泊系统,有上下段的锚链和中间的钢缆构成。

(五)漂浮式产储油装置FPSO

漂浮式产储油装置主要有模块、船体和系泊系统构成,其组成决定了功能特性。上不模块通常对油气生产的污水进行处理,船体用来存储经过处理的原有,系泊系统则将船体连接起来,运动的调节大风、海浪和洋流情况下的使用。漂浮式产储油装置涉及到多项技术,也是海上采油工作的重要设施,更加适用于深海资源开发。

(六)半潜式生产平台

半潜式生产平台主要应对海洋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荷载可变性强,外形和结构都比较简单,为了应对恶劣的生产环境通常会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建造。

(七)BPS声学二次定位设备

BPS声学二次定位系统是GPS定位和声学定位结合的一种水下定位系统,针对海底电缆拖拽和电缆地震系统组合工作设计的海上石油勘探设备。BPS声学二次定位设备主要由差分GPS接收机、水声换能器、应答器和编码器等组成。差分GPS可以提高水声基站水平定位精度,也为整个定位系统提供更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核心主控计算机负责接收和处理GPS数据,协调系统的运行。能够定位解算现实,记录定位轨迹和运动参数,按照定位区域的特点设计较为优化的作业方案,同时还具备自动诊断和数据事后的处理功能。BPS声学二次定位设备解决了声纳、声学信号处理、粗差探测等关键技术难题,多次实验证明设备精度可靠,满足前海过渡带和电缆二次定位的要求。

三、我国海洋石油装备面临的挑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资源开采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就海洋资源开采而言,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技术突破和设备开发也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海洋石油装备的专业化难以突破

与西方先进技术相比,我国在海洋石油开采设备制造方面技术还比较落后,且专业化也比较低。除此之外,海洋石油开采装备制造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团化形式,企业对于技术突破方面的投入也不足,创新意识不足使得很难在专业方面实现突破。比如说美国NOV公司,专注于石油开采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技术范围不但覆盖了常规的陆地开采和特殊地区开采,更对海上开采和海下开采也进行全面研究,其规模化研发模式能够更快更好的发现技术问题,研发投入的保障也让新技术突破更加迅速。

(二)海洋石油装备形式单一

我国在海上采油设备的使用方面不是很理想,油气钻采装置仅仅37座,而且导管架、自升装置等结构比较简单,功能也不够全面,很难应付复杂的海上环境。

(三)海上开采装备适应性不强,钻井能力不足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海洋油气开采已经渐渐向着3000m水深发展,海洋钻井设备的提升能力也达到12000kN,钻井深度更是超过万米。我国海洋石油开采还没有涉及到深水水域,勘探能力也不足500m,钻井深度和钻井提升能力也都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发展展望

(一)海洋平台装备的发展展望

未来海洋石油开采肯定是向着深水技术方向发展,平台结构也必须要能够适应海洋环境。近年来我国海洋石油资源开采主要集中在200m左右,长时间的工作尝试也积累了不少的平台建造经验,未来定能以很快的速度实现深水平台的建造。比如我国目前正在建造的海洋石油942,中油海十号等自升式移动平台,已经能够实现多功能化建设。国家在相关技术研发上面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对于相关课题研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深水钻井关键技术也已经发展到第六代,这些无不表现出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技术发展强劲的势头。

(二)海洋钻井模块发展展望

海洋钻井模块是海上油气勘探及开采的重要部分,未来钻井模块将向着更高的功率,更高的负载,更加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与传统钻井模块比起来,要提高可靠性和防腐蚀性,与陆地钻井机相比还要实现诸多技术的突破。

(三)海洋水下钻井装备发展展望

海洋水下钻井装备是实现深水作业的基础,海洋水下钻井装备主要包括海洋立管,水下井口和钻井控制等集成系统。海洋水下环境复杂,对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是根据陆地井口和井控研究的经验,海洋水下装备的开发研制已经起步。为了更好的实现深水钻井技术的突破和专业化,“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守为,金晓剑,曾恒一,赵英年,朱江,尤学刚,陈可钦,白刚,郭华,周超.海洋石油装备与设施――支撑起海洋石油工业的平台[J]. 中国工程科学. 2010(05)

第4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展望未来,福建海洋经济要达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一是海洋经济总量较小。与同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广东、山东两省相比,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海洋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产业链较短,深加工产品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二是海洋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要大规模实现产业化还面临一些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瓶颈制约。海洋渔业正处于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的转变过程之中,与发达地区有不少差距。海洋旅游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海洋休闲旅游业如游艇旅游业才刚刚起步。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示范试验规模严重不足。三是海洋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较少,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四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一是随着福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陆域直接或间接入海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物不断增加;港口和临港工业特别是石化、造船、冶金、大型林浆纸一体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工业污染源和海上污染源大量增多,全省应对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十分薄弱。二是全省沿海地区海洋环境保护队伍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沿海县还处于缺海洋环保机构、人员、设备的状态,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和体制尚未形成。

二、加快福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强化海洋意识,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福建在迈向海洋经济强省进程中,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注重建设海洋文明。各级政府要培育全民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文化,积极调动各类资源向海洋集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级政府还应充分发挥战略主导作用,主导制定海洋产业、海洋区域发展战略,注重各地海洋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形成由资金、政策、法律、管理支撑的海洋开发战略体系。同时,加快完善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统筹兼顾,构建四大海洋产业基地

一是统筹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传统海洋产业要向高端发展,要引导传统产业的重大项目向临港区域集聚,培育出一批全国领先的高端临海产业集群和基地。海洋新兴产业方面,要坚持立足本地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防止一哄而上。二是统筹海洋三次产业发展。要进一步突出海洋服务业与海洋工业,海洋工业继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海洋服务业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统筹产学研政。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突破海洋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主力,政府则主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扶持。

(三)“三群”联动,统筹陆海发展

以推进沿海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联动发展为重点,实现陆海统筹发展。一是港产联动。产业群的支撑是港口群建设的生命线,让港口与产业互相促进,实现双赢,产助港兴,港促产旺。二是港城联动。建设美丽、宜居、宜业的港口城市或滨海城市,离不开港口与后方城市之间的联动。港口城市和后方城市的建设应稳步推进,从港城联动、相互统筹的高度做好规划。三是产城联动。城市要发展,离不开人口集聚,而人口集聚既取决于这座城市产业的发展,因此产城统筹不可忽视。总之,唯有努力推动“三群”联动,陆海统筹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它在推进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作用。

(四)科技兴海,完善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应构建海洋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其次,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要积极培育信息、、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介机构,提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支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第三,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海洋科技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不断提高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五)保护生态,保障海洋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科学发展,树立绿色和低碳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的发展道路,强化海洋资源有序开发、生态利用和有效保护。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实现海洋能源利用产业的绿色发展,切实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和海洋环境保护,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推行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和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六)发挥优势,深化闽台海洋经济合作

一是规划先行,尽快研究制定闽台海洋经济合作总体规划,以平潭开放开发为重点,把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成为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特殊区域。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闽台海洋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福建省海洋经济在海峡两岸的影响。三是着力提供闽台涉海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互动两地海洋经济的发展。四是推动投资和财税政策向闽台海洋经济合作领域倾斜,大力支持对台交通主通道、主枢纽、口岸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重大海洋科技专项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五是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所需专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推进闽台海洋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

(七)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第5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关键词】海洋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海洋是天然的资源宝库,资源种类丰富,资源可利用价值很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海洋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世界各国对于海洋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广东省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紧靠东南亚,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西连北部湾经济区,南邻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滩涂分布,陆架宽广。全省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3倍,大陆海岸线4114公里,居全国首位。海岛1431个,海湾510多个,滩涂面积20.42万公顷,探明滨海砂矿4.7亿立方米,近岸海域石油资源97亿吨,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1]。

2.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十一五”时期以来,广东省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海陆联动开发,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进海洋综合开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总量连续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广东海洋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海洋产业基础雄厚,海洋科技力量基础较好,文化和地缘优势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2011年广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80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5%,连续十七年居全国首位;已经形成了海洋渔业、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产业布局方面基本形成了三大经济区,还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湛江等增长快、外向度高、富有活力的海洋经济重点市;在传统海洋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通过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而且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开发利用、深水抗风浪网箱、海水种苗繁育等多项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渔业生态补偿机制,基本上建立了海洋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制定颁布了《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2011年,广东省获批《广东海洋经济试验区》,具有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广阔。

2.2 挑战

2.2.1 海洋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面临转型的关键期,但是三次产业比例不够优化,传统海洋产业链较为低端,以渔业和运输业为主,各个地区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带动和支柱产业支撑,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转移的迫切需求,亟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使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广东在“十五”期末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40:37,而同期全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17:31:52,产业结构明显不够合理。而且东西翼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单一,发展基础薄弱,动力严重不足。海洋产业中海洋油气、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工业也没有形成相互关联和主导产业带动的局面,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2.2.2 区域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经济区拥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优势比较突出,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粤东经济区发展重化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港口资源、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成为广东经济的发展的核心,具有相当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粤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却相对落后很多,粤西经济区包括茂名、阳江和湛江三市,这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很完善,导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对这个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粤西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更是处于低端的发展水平,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第二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2.2.3 海洋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垃圾排放、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填海造陆、过度捕捞等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港口工程建设和各种海岸活动对海岸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和水体污染。污染已经从水中的动物,扩展到整个近海生态系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导致大部分渔民上岸谋生,环境生态污染致使许多海鲜已经成为毒物,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和目标,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海洋资源的支持,需要海洋环境的保证,切实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迫在眉睫。

3.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3.1 加快科技发展,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加快渔业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水产品安全质量,发展生态渔业,推动科技兴海重大项目的研发和科技投产工作。注重渔业基础理论研究,加强良种培育、病害防治、集约化养殖、海洋生物技术和水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与推广。海洋交通运输业应搞好集装箱运输系统和能源运输系统建设,引进开发进出港船舶调度引航系统和施工船舶监控系统等高科技系统。广东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国内外市场,重点发展冷藏集装箱船、大型原油和成品油轮、液化天然气船和多功能渔轮,提高海洋工程基础设施和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海洋新兴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性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将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政府在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要注重三个转变。一是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带动型转变。二是从数量增长型向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型转变。三是从分散自发型向区域统筹型转变。促进滨海旅游多元化发展,科学利用自然风景区,渗透人文精神,提高滨海旅游中精神和文化消费的比重,形成现代文化产业。要加快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建立和完善海洋信息数据库,建立海洋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海洋信息共享平台。

3.2 促进海洋经济落后地区发展

海洋产业地域组合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区域差异的产生,致使某些地区在区域范围内处于落后的地位。需要充分发挥港口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和由此带来的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品流,建立保税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基地,促进物流、航运服务、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石化、钢铁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港口成为沿海地区发展的一个个节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形成沿海海洋产业带[3]。发展主导产业,比如临港工业、船舶制造、海上运输、渔业旅游业等等,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发展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形成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海洋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着重在区域内寻找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关联程度最大的主导产业,优先保证其发展。

3.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面临发展海洋产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强的困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环境。为强化海洋资源开发过程的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海洋产业政策,尽早颁布实施四个方面的政策法规:整体开发与利用海洋的政策,限制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规章,引导性、优惠性政策,鼓励投资流向污染少、效益高的海洋产业的政策。需要依托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向纵深方向发展,优化配置海洋资源,制定海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海洋产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技术,重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重点污染海域的整治和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实施和完善生态环境分类管理制度。

4.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保障措施

4.1 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海洋开发综合管理能力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是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发展海洋经济来说就要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及时纠正错误,使之符合客观海洋经济的发展,规范各级涉海部门的职责划分,明确有关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配合协调的管理体系。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要建立集中集约用海以及海域使用权招、拍、挂等新机制[4]。坚持科学用海,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用海需求,探索建立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制度。研究解决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权证的法规政策关系,探索建立海域使用论证管理中心、海籍管理和海洋测绘中心、海洋权属管理和产权交易中心。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海域执法力度,建立海上监察队伍,加强海监和渔政等海洋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省内行政管理海域的巡航监管和对海洋涉外活动的监管。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加快海洋运输、海堤防灾、渔业港口、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开发保障能力。加强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港口码头建设,以及航道、防波堤、锚道、导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机场等配套运输体系建设。建设高标准的海堤防灾体系,对重要地区的海堤,坚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定标准达标加固,提高防御风暴潮的能力。加大渔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国家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建设步伐,并配套建设一批海岛型渔港和二、三级渔港。加快油、气、电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输送网络一体化建设,完善沿海和岛屿综合交通、供水、供电等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建设,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和管理,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构建蓝色生态屏障,保障海洋经济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运行。

4.3 推进财政扶持政策,拓宽海洋经济发展投融资渠道

加强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综合运用担保、贴息、保险等金融工具,诱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海洋开发建设中。建立分层次的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出资的担保基金应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按商业原则来运营,为提高效率,应该委托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来操作和经营,政府出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5]。设立海洋产业发展专项贷款,优先安排、重点扶持海洋开发重点项目,实行差异化贴息减息政策,全力推进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建立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建设政府诱导型投资系统,降低风险,提高参与度。在符合国家规定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以及民间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市场因素,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海洋保护与开发领域,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组织经营多形式的发展模式。

4.4 建设科技经济发展配套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海洋人才队伍

高新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短板,需要打造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规模大、素质优、层次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加强海洋人才教育,实施高级人才工程,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整合海洋科技队伍,组建产学研机构体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模式,引导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结合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专业技能型和科研型人才,形成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中高级技师为主体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建立以一流科学家、工程师为核心的多层次的科研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推进人才环境建设,消除政策性、体制性和机制,形成科技规模效益,使得人才汇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5 加强区域海洋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协议机制,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城市之间的合作,只有通过区域合作才能扩大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海洋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区域经济的联合协作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区域间通过协作,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和市场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6]。要推进沿海城市间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的功能衔接,促进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产业的协作配套,避免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并促进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市场配置港口资源和其他交通设施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协调作用,加大区域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加大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可通过与其他省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形式,加强人口、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法规合作,完善跨地区的区域市场运行机制,努力营造各类海洋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7]。

5.结束语

发展海洋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坚持陆海统筹、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重视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能力,创新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建立政府诱导投资体系,建立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证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2]白福臣,贾宝林.广东海洋产业发展分析及结构优化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4),30:19-22.

[3]吴以桥.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1):56-60.

[4]郑伟仪.海洋行政管理是建设海洋强省的有力保障[J].产业经济,2011:66-68.

[5]吕薇.借鉴有益经验,建立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0(5):58-63.

第6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是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系统。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海洋产业、海洋开发的集政、社、产、学、研等创新执行机构于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其实质是一个创新的组合,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及其组合。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1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顺应海洋经济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从海洋经济的特性来看,由于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复杂、恶劣并且多变,人在海洋环境中从事生产劳动,必须借助于专用的技术装备,从而加大了海洋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要求,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技术的发展。海洋经济的竞争,往往取决于科学技术力量的竞争。从海洋资源开发到生产过程的展开,从海洋经济运行到海洋开发管理,都依赖于整个知识系统和高新技术的支持。海洋经济的这种高技术特性,使得海洋科技成为发达国家竞争的新领域。世界上一些经济强国近年来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一个世界性的依靠高科技争夺海洋资源的浪潮正在兴起。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我省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海洋自主创新,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

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开发蓝色国土”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两个阶段,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海洋资源开发粗放、集约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至今仍然比较突出,致使可开发利用的海域、岸线等资源急骤减少。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了产值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开发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集约利用型转变、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型向生态建设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加强海洋自主创新,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海洋经济的必由之路。

3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增强浙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这些年来,通过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浙江海洋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海洋科技创新现状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重大海洋科技成果不多,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高,海洋科技无法引领海洋产业实现结构升级。二是海洋开发专业人才缺乏。据国家海洋局统计资料,2004年我省从事海洋研究的专业人员仅721人。而山东有1939人,上海有1503人,广东有1037人,分别为我省的2.7倍、2.1倍和1.4倍。三是创新机制还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如船舶制造配套设备自给率不足30%。四是海洋科技经费不足,海洋开发投融资机制有待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要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升浙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必须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培育和构建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坚持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各类人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切实增强海洋科技的创新能力,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该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1 以突破海洋经济共性关键技术为抓手。加强海洋重大项目攻关。现代海洋技术是一个包括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等在内的庞大的综合体,是一个知识和资金高度密集的技术体系,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加大对海洋经济一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攻克一批在海洋产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科研项目,是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要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整体设计、专家咨询论证,确定一批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重大共性关键项目,组织精干力量开展研发。要围绕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医药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工技术、海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设计与修造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安全技术、海洋旅游、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等重点领域,安排一批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优先主题。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合作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加快实现海洋技术跨越。全面提升浙江的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

2 以培育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仅“十五”期间全省就培育了海洋高新技术企业30余家。并实施了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就全省来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仍然偏低。加快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随着海洋科技的不断创新,海洋高新技术将更为迅速地催生新兴海洋产业,并衍生出不断壮大的海洋产业群。为此,要把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大力发展省级海洋高科技园区、科技兴海示范区(基地)以及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要加快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临港先进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此开发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特色产业。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民营海洋科技企业,加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抢占海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3 以提升海洋经济产业层次为目标,用新技术改造海洋传统产业。海洋传统产业由低层次向高级化转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浙江的海洋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尚处于较低层次,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海洋渔业弱质局面尚未有效扭转,临港工业大规模的开发才刚刚起步。海洋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滞缓,一方面,造成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必须用新技术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海洋经济产业层次。如在海洋渔业方面,要重点开发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保鲜、运输、贮藏等全程控制技术和装备,提升海洋渔业的产品品质和效益:海水产品加工方面,加强海洋功能食品、超市海洋食品和海洋药物的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升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临港工业方面,重点开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用信息化提升水产加工、船舶修造、海洋化工等产业层次,建设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注重海洋研究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对策思路

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总体要求。从浙江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的基础、优势、特色出发,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改革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全国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1 整合科技资源,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增强海洋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保障。要根据系统集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创新的原则,组织协调省内海洋科技资源,整合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国家海洋局二所、浙江海洋研究所等相关力量,并积极引进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省外海洋领域的大院名校,同时吸收有关企业共同参与,采取组建理事会、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在我省海洋开发基地舟山市,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研究院,以便为科研开发和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成为引领全省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浙江海洋经济研究院下设一批海洋科技开发的专业研究所、公共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器,形成若干海洋专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国内外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服务和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全省海洋产业自主创新的综合实力,为我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改革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海洋科技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稳定的科技投入是保证海洋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先决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以政府为引导,社会、企业、民间及外资等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一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性海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省财政应安排海洋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用于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以及对经济社会带动面广的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攻关。二是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机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海洋科技创新投资。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联合共建海洋科技孵化器、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海洋工程实验室。三是针对海洋科技创新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建立政府海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以分散海洋科技创新风险,形成海洋科技创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投入支持机制。

第7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发展,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已经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程度的资源危机。水资源的现状只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遇到问题的一个缩影。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据统计,2014年我国缺水严重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一些南方城市因为水源枯竭或水源污染而出现停水、限水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正确认识全球问题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理所当然,地理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资源忧患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早在新世纪初,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资源忧患意识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火如荼地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校园,渗透进各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推动了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一些学校进行的“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活动收到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普遍好评,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资源具有稀缺性,地理学科进行资源忧患意识,就是主张学生关注资源,关注国家的发展问题。资源忧患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主动地学地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资源国情教育,充分认识节约和保护资源的必要性,能够增强他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立志为将来创造新能源、改进我国资源状况作贡献。

二、课堂教学是渗透忧患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地理学科性质以及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地理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受过地理教育专业训练的地理教师,首先要利用课堂45分钟,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教育资源实施对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中学地理教材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从天文、气候、水文到城市、能源、文化等,其中大多蕴含着有关资源忧患意识的话题。这些话题,为地理老师进行资源忧患意识教育提供了教学素材。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知识,挖掘其中包含资源忧患意识的内容,以巧妙的方式教育如何保护与利用好有限的自然资源。要让学生了解到存在哪些资源问题,又应当如何化解资源危机。例如:在讲授中国海洋资源现状时,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之外,还应当简述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与用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利用海洋资源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比如:怎么看待沿海地区因为城市扩张而进行的填海扩陆?怎么认识海洋生态保护区的意义?这些问题兼具科技性与人文性,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索“中国以后该如何利用海洋”。

第8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关于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部分的学者已经作了一定的阐述。鹿守本把海洋管理的对象分为自然系统对象;海洋使用者和海上活动者对象两部分,将海洋管理定义为:“在海洋事业(含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等)活动中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和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即是海洋管理。”[1](P49)鹿守本对海洋管理的定义着眼于一般管理的角度,未体现出对海洋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郑敬高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把人类以海洋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和以这种实践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前者称为海洋管理,后者为海洋行政管理。[2]或者更为详细一些,前者称为海洋经营管理,后者称为海洋行政管理。笔者也认同这种划分,只是认为海洋行政管理还应该包括政府对自身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因此,海洋行政管理的定义可以表述如下:海洋行政管理指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依法对自身及社会组织介入海洋活动的管理行为。他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管理;二是海洋行政机关对社会其他主体在海洋活动中的管理、协调和监控。

此外,笔者更倾向于将海洋行政管理理论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首先完善海洋行政管理,由此带动海洋经营管理的发展,其学科的发展脉络与陆域的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说陆域管理理论沿着一条“企业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公共管理理论)”的脉络发展,后者的发展更多的建立在对前者理论的借鉴上,那么海洋领域管理理论则应该相反。其脉络是“海洋行政管理——一般海洋管理理论——私人海洋管理理论”。其原因主要在于:

1.海洋实践活动更具公共性,需要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人类诞生于陆地,发展于陆地,在陆地上的活动较之海洋,成本较低,个人和私人组织有能力支撑自己活动的成本,且收益的周期较短,个人和私人组织也愿意为其活动进行投资。因此,在陆域,私人管理的理论占据主要地位,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赖于借鉴私人管理理论的发展。而海洋活动和陆域活动不同,其不可预测性较之陆地要大的多。个人和私人组织在面对海洋活动时,由于力量和承受能力的有限,或是不愿过多的介入,或是其开发多带有短视效能,其成本—收益比例远远低于陆地,影响对海洋的进一步开发。换言之,人类探索海洋规律的活动,其“公共性”更加明显,这种具有不可分割性的规律探求,由政府来提供更为适合。政府在介入海洋活动时,必然需要建立对自身活动有效管理的理论体系,海洋行政管理的价值正是体现于此。

2.海洋活动具有更强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即不属于买卖或交易双方的预测,但却是组织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物。[3](P9)它体现出一种活动不仅产生活动者所希望的或只影响他自己的结果,而且对他人和环境造成影响。通常而言,活动的外部性倾向于特指其负外部性。绝大多数海洋活动都产生影响公共利益的负外部性,尤其是海洋环境的破坏更是具负外部性的公共问题。海洋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就这些外部性很强,影响公共利益的海洋管理活动进行管理,而且也只有海洋行政管理能更好的消除海洋活动的外部性。[4](P39)

3.海洋活动涉及更多重要的利益主体,其协调需要政府的参与和主持。尤其是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加强对海洋的开发。美国在1998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开发、保护、恢复海洋资源的建议,并从2001年起对海洋环境和法规进行全面研究,对国家海洋管理政策重新做出全面评估,从而为21世纪美国海域经济开发政策勾出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又于2004年4月了一份长达514页的研究报告。1997年日本在《海洋开发年度推进计划》中,已经把“探求新的海洋开发的可能性,立足于国际角度推进海洋的开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起来。[5]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利益摩擦,我国如果要在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成效,不仅需要完善国内的开发管理,而且需要探求国际开发的协作和协调。这两方面都属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范畴。

如果将海洋行政管理作为海洋管理理论的发展主体,即将探索政府管理行为作为重点,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界定海洋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明确是海洋行政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二、海洋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

上个世纪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其重大举措之一是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其研究对象和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公共政策和管制);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如学校和医院的内部管理)。[6]但实际上,公共管理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对这三个层次的划分并不明显,或者说,很难界定五个二级学科到底应该归属哪一个层次,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重叠和交叉的关系。尤其是面对新的领域扩充时,很难明确新领域的学科地位,至少现在的学科体系就并没有凸显海洋行政管理的位置。[1]这说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周志忍为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提出了两条思路:第一,公共管理应该留有向外发展的余地,随着社会需求和基础条件的成熟,增设或新添其他的二级学科,只是增设的二级学科应该着眼横向分工的专业领域如环境保护等,而不是具有综合特征的学科;第二,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和平台,建立开发式的学科体系,即行政管理与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某种基干与分支的关系。在不变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可以容纳增加的研究领域。[7]

暂且不论这两种思路,哪一条更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我们所关注的是,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发展,哪一条思路更有力呢?如果选择第一条思路,作为与土地资源管理并列的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称为“海洋资源管理”更为合适一些,这就面临着学科名称的再次变化。[2]笔者倾向于第二条思路,即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将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借鉴其他二级学科的成果,逐渐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厘清海洋管理的学科类别,完善各自的发展。如上所述,当前海洋管理与海洋行政管理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本文赞同海洋管理划分为海洋经营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而且以后者为主体的观点。若坚持第一条思路则面临“海洋资源管理”概念的诞生,如何界定海洋管理、海洋经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这将为整个海洋管理的发展人为增设一些壁垒,不利于学科的相互借鉴和发展。

2.当前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不足以成为一级独立的学科。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不仅不能和行政管理相提并论,也远不如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海洋行政管理所借鉴的行政管理理论,要远多于自身的独特理论。将海洋行政管理归属于行政管理的一个研究系统,一方面可以继续沿着当前的研究脉络发展下去,继续借鉴,另一方面也不会与当前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发生冲突。有利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3.海洋行政管理以行政管理为学科平台,可以突出海洋行政管理以完善政府行为为核心的学科特点。如上所述,与陆上管理行为和理论的发展脉络不同,海洋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组织强有力的介入。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如何有效提高政府效率和加强政府行为的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如何管理政府和政府如何管理方面,积累的大量的理论和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如果作为海洋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基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促进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完善。

三、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

在明确了海洋行政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定位后,如何构建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课题。当然,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的研究在范畴上作了一定的诠释。美国的J.M阿姆斯特朗和P.C赖纳在他们合著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将国家对海洋活动的管理分为十项职能:组织海洋研究;从事海洋资料的收集、存储与分配;财政赞助;税收;监测;实施法律;解决冲突;制定政策;制定法规;制定规范等。而国内的学者郑敬高在《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中将海洋行政管理的体系分为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海洋立法与执法管理;海洋政策与决策;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滕祖文的《海洋行政管理》一书主要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阐述,全书的体系也类似于行政法教材的体系。[9]

笔者在综合不同学者的分类基础上,根据行政管理的学科构建,认为海洋行政管理的学科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职能。其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在海洋活动中的职责定位,政府应该介入何种海洋活动,介入的程度多大,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介入,以及随着海洋环境和行政环境的变化,政府应该做出何种反应。

2.海洋制度。针对海洋职能,国家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何种的组织体系,其机构的设立、权责、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内容;此外,权力机关针对海洋管理的立法,行政机关涉及海洋方面的行政立法,都应该属于这一层面。

3.海洋战略。尽管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并没有涉及战略管理,但是公共管理,尤其是新公共管理将战略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要将战略思维融入行政管理的所有阶段之中。[8]对于海洋行政管理而言,其战略思维更为重要。战略的涵义本来就蕴含着一种竞争,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正是战略思维的体现。海洋战略的重点在于探讨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变化,海洋未来的国际地位,世界各国针对海洋的举措,以及我国如何保护领海和有效参与公海开发。

4.海洋决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海洋决策的研究范畴同样应该立足于此。在借鉴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战略和海洋环境,提高政府的海洋政策水平。

5.海洋实施。即海洋立法或海洋决策做出后,海洋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贯彻法规和政策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海洋行政指挥、海洋行政沟通、海洋行政协调、海洋监控和海洋方法。海洋实施应该是整个海洋行政管理内容最为庞杂的部分,也应该成为其他海洋管理汲取海洋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主要部分。

6.海洋财政。主要涉及政府在海洋管理活动中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机关如何界定海洋开发的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和地位;二是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手段有效的调控整个海洋开发的进度和规模,以达到海洋开发的最佳效果。

7.海洋伦理。主要探讨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海洋长期利用与近期利用之间的关系、各国在公海的行为规范等。

第9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范文

[关键词]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1-0014-06

作为战略性资源,海洋既是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又是解决当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挑战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广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特殊的海洋区位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海洋强省是广东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因此,构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广东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海洋经济的要素竞争力主要是海洋生产力的要素竞争力,包括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和科技要素三个方面。海洋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是指海洋经济发展的市场前景,既包含海洋经济需求状况,也体现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海洋经济的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反映海洋产业的规模、结构、水平和布局。海洋经济的环境竞争力既包括海洋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也包括海洋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力度。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构建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50%、12.5%、25%和12.5%。 二、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根据以上评级指标体系,本文得出我国沿海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①。从综合排名来看,广东目前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仅次于上海。

从一级评价指标来看,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较大,海洋经济市场需求旺盛,海洋基础设施优势明显,环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位居我国沿海区域首位。产业竞争力处于第二位,但与第一位的上海存在较大差距,且与位居第三、四位的天津、山东差距不大。要素竞争力位居第四位,排在上海、山东、辽宁的后面,这与海洋强省的身份有一定的差距。 三、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分类评价

(一)要素竞争力: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短缺、科技创新薄弱,要素竞争力急待提升

目前,在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构成因素中,要素竞争力排名较为靠后。尽管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以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要素和科技要素竞争力较弱。

1.自然要素。广东具有独一无二的海洋资源优势,自古即是我国的南部咽喉,南濒南海,与港澳相通,东接台湾,西联东盟,靠近世界第一黄金航道,区位优势明显。全省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省管辖的海域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倍多,占全国14%;有大陆海岸线4000公里,居全国首位;蓝色国土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海湾、海岛数量众多。有大、小海湾510多个,200多个适宜建港。约有1350个海岛,数量居全国第二。海岛面积为1592.61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9‰。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14个,大于50平方公里的大岛有9个。全省沿海海洋运输、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滨海旅游等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2.社会要素。广东海洋经济的社会要素,即海洋经济的人力资源比较薄弱,虽然涉海就业人数的总量位居首位,但总体就业比例不高,人员科技素质有待提升。2010年,广东涉海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只有13.9%,与天津、海南、上海等沿海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涉海就业人员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也比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端人才,2010年,广东每万涉海就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的总数只有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仅1人,在沿海区域中,仅高于海南和福建,且与上海、天津、江苏等地的差距非常大。

3.科技要素。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但科技力量仅处在全国11个省市中等水平,而且与上海、山东等海洋科技力量领先的区域差距较大,无论是在科研投入,还是科研成果等方面都急待加强。全省海洋研究经费投入偏低,2010年,广东海洋研究机构经费收入为153亿元,落后于上海、山东和天津等地,仅位居第四。

广东的科技产业多元化投资和风险投资机制亟待完善,海洋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海洋科技成果、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过长,发展海洋经济人才层次偏低。2010年,广东海洋研究机构拥有的海洋专利总数只有580件,与上海的1052件和辽宁的950件有着较大的差距,科技兴海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市场竞争力:海洋经济需求旺盛,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

根据《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主要由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制造业,以及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构成,这些行业占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的九成以上。

从广东国际旅游收入、国际贸易总额、渔业生产总值,海洋天然气、海洋化工产品产量、海洋石油勘探钻井数量,以及造船完工量的归一化数据①可以看出,广东的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制造业市场需求并不明显。

1.海洋旅游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广东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收入一直领跑全国,且领先优势非常明显。2010年广东的国际旅游收入比位居第二名的上海要高出近一倍的水平。国外入境旅游人数更是遥遥领先,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随着国内外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广东的海洋旅游业必将迎来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

2.海洋交通运输的市场需求。在国际旅游方面,广东每年吸引的入境外国旅游人数位居全国沿海城市前茅;在国际物流方面,作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广东已成为了全球重要的货物集散地,2010年,广东进出口总额达到7849亿美元,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海洋运输是全球国际贸易和国际旅游的重要运输和入境方式之一,因此规模日益庞大的国际贸易必将会给广东海洋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3.海洋渔业的市场需求。作为海洋渔业的传统强省,广东的水产品产量和渔业生产总值都处于全国领先行列。2010年,水产总产量达到729.3万吨,水产养殖产量多年来居全国首位;水产品出口量达到45万吨,出口额达到20亿美元,占到了全省农产品出口份额的1/3;全省渔业生产总值达到741.4亿元,同比增长4.5%,是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位居沿海地区的第三位。

4.海洋油气的市场需求。广东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且市场需求非常旺盛。目前广东的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都位居沿海地区前列,尤其是海洋天然气的产量,雄踞全国榜首。

5.海洋工程建筑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广东不断加快对海洋能源的勘探开发,以及对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市场需求正在迅猛增长,成为广东海洋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2007~2010年期间,其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了74.35%。其中,海洋风能发电能力,以及勘探钻井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6.海洋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2010年,广东的海洋化工产品产量只有576500吨,处于沿海地区的中等偏下水平,仅相当于位居第一的山东海洋化工产品产量的9%。国内海洋化工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山东、天津、江苏、辽宁等地。

7.海洋船舶制造的市场需求。从目前广东的造船完工量来看,广东海洋船舶制造的市场需求还未形成明显的优势,国内海洋船舶制造的市场需求主要是由江苏、浙江、上海、辽宁等环渤海经济圈地区来完成。2010年,广东的造船完工量只有332万综合吨,相当于江苏的14%,仅占沿海地区造船完工量的5%。

(三)产业竞争力:总量规模领先,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但发展方式粗放,集聚效应不强,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广东海洋经济产业竞争力虽然名列前茅,但是内部结构不够均衡。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在沿海区域领先,但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薄弱,产业布局有待改进。

从图1可以看出,广东产业水平处于中下游,人均海洋经济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海岸线生产总值较低,且新兴产业比重较低,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配套不够完善,产业布局不合理。

1.产业规模。由于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遥遥领先,广东海洋经济规模已持续多年保持领头羊的地位。2010年广东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30.8亿元,比第二位的山东1064.2亿元高出近一倍。

2.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方面,广东海洋经济基本呈现出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均衡发展格局。与其他沿海区域比较,广东的海洋经济结构更趋于合理。

3.产业水平。目前,广东海洋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比较传统、粗放,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位居沿海城市的中下水平,与海洋强省的地位严重不符。2010年,广东人均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只有13万元,位居上海、江苏、天津、山东、河北之后,只相当于上海的40%。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仅为1.6亿元/公里,在全国排名第六,远远落后于上海和天津。

同时,广东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停留在初级阶段,海洋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由于多年来对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海上油气、海洋药物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倾斜,人才与高新技术短缺,导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迟缓,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2010年海洋生物药物生产总值仅为0.9亿元,海洋电力业产值仅为1.7亿元,分别只占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的0.01%和0.02%,远低于全国沿海区域0.02%和0.09%的平均水平。

与全国沿海区域比较,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对海洋经济总量的贡献过小,而且增长速度也低于全国沿海区域平均增长水平。从2006—2010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来看,其中海洋电力产值和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出现了负增长,与全国沿海地区平均增长率的差距非常大。

4.产业布局。广东海洋产业的专业水平和集聚程度都不高,位居沿海区域的中间水平。与海洋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以及配套都不是很完善,产业间关联度低,未能有效形成上中下游互动发展、集约空间布局的产业链群。产业集聚化水平较低,竞争力较弱,还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2010年,广东海洋经济的区位熵仅为1.8,远低于天津的3.03,位居上海、福建、山东、海南之后。

(四)环境竞争力:基础设施完备,能耗效率领先,但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广东海洋环境竞争力位居沿海地区的首位,主要由于广东的海洋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领先于沿海各地区。然而在政府管理和排放指标方面,广东和其他沿海领先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基础设施。从港口设施来看,广东拥有众多的大型港口码头,并已形成了配套完善、分工清晰、优势明显的港口群。2010年,广东拥有规模以上港口的生产用万吨级码头249个,位居全国首位。同时,2010年广东集装箱运量达到了913万标箱,仅低于上海的1623万标箱。

2.生态环境。近年来,广东的能源使用效率一直位居全国的前列,单位GDP能耗一直保持在最低水平,是沿海区域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地区。同时,广东也加大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设立的海洋生态环境相关自然保护区面积已达到43413平方公里,遥遥领先于沿海其他区域。

但是,广东目前的生态恶化势头尚未遏止,开发模式亟待改进。海洋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压力增大。有些地区和部门落实海洋功能区划不力,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2010年,广东中度污染以上的海域面积比例为13%,45.3%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部分海湾生态已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态。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尚未得到有效整治,河口、港湾区污染日益加重,局部海域功能退化,赤潮仍时有发生,红树林、珊瑚礁及河口海湾湿地生态系统仍遭受影响与破坏。掠夺式的海洋开发致使近海渔业资源大幅衰退,过度的捕捞能力与渔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另外由于工农业生产发展,陆源排污人海总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持续衰退,部分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