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

第1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儿童;延迟满足;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4-0014-03

一、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变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二、延迟满足的心理机制

1.认知

(1)注意能力的发展。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对奖励物的注意会缩短延迟的时间,而奖励物没有在场或者个体不去注意奖励物,那么延迟时间将会加长。Mischel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对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冷”系统是认知的、中性情绪的、凝神的和策略性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各种注意分心活动,它可以延长延迟满足的时间。“热”系统,是情绪和恐惧的基础,是由先天释放刺激所控制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儿童持续将注意力固定在奖励物或奖励物的唤醒特征上,它可以削弱延迟满足。“热”系统发展比“冷”系统早,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热系统发挥主要功能作用,因此儿童表现为十分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冷系统发展起来,开始在延迟满足中具有优势作用,儿童也意识到自发地使用冷注意调配策略有利于延迟。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测试对奖励物的思维所产生的效果,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不管奖励物出现还是被遮盖起来,学前儿童在等待期间如被指引思考奖励物,那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都将很短,不足5分钟;但当儿童被指引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不管奖励物是否在儿童注意视线内,平均等待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而当儿童没有任何分心思考的指引时,出现奖励物的情境儿童延迟的时间最短,不足1分钟。显然,认知的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暴露于实际奖励物的强大刺激影响,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

(3)抽象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abstraction)的策略似乎比分心(distraction)更为有效。Mischel和Moore(1973)发现:当儿童直接暴露在真实刺激物的情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较长时间的等待;而当儿童出现在以幻灯片呈现的刺激物影像(抽象表象)情境中,他们则较容易做到长时间的等待。可见,不同抽象程度的刺激呈现模式影响着儿童的延迟满足行为。在此基础上,Moore等人教导儿童对刺激物作心理的认知转变,结果表明:儿童在面对奖励图片时,如果将图片假想成真实奖励物的话,延迟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相反,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的时间。另外,在认知上注意刺激物的抽象的、 “冷”(cool)的属性,而不是注意刺激物诱人的、唤醒特征的“热”(hot)的物质,也会促进延迟等待。

简言之,个体如何对依随关系中的奖励物进行认知编码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显然,对奖励物的抽象认知表征对于延迟行为起到更为强大的决定作用。

(4)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对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的了解与意识。Mischel &Mischel(1983)对学前至小学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延迟策略元认知知识的研究。研究表明,4岁儿童通常偏爱那些对于自我延迟效率最低的策略,因而自我控制极为困难。到5岁,儿童开始理解对于延迟满足有效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注意奖励物;二是选择有效的分心策略。对于那些更有效的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直到小学3年级,才逐渐开始能够使用;到6年级,儿童已显著地采用认知抽象和转换的策略。

2.语言。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两岁儿童的延迟满足实验过程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的策略出现。

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其对言语的调节功能及言语形式的简述得到了不少研究支持:一方面显示自我言语确实在4~10岁儿童身上表现明显,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形式由外部言语逐渐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当个体在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内部言语思维又会外化为外部自我言语的形式;另一方面,儿童自我言语的使用可以预测自我控制的行为和任务的完成,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

鲁利亚发现言语控制的来源及形式(声音运动/语义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并将儿童社会化中言语调节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3岁),只有成人的外部言语能够控制儿童的行为,而且成人言语只具有控制的启动功能,显然这一阶段控制行为的言语是其运动形式而不是语义内容;第二阶段(3~5岁),成人言语具有控制行为启动和抑制两种功能,儿童自己的言语只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说明这一阶段言语的语义内容开始发生作用;第三阶段(5岁左右),儿童内部言语充当自我指导的功能,从而实现由外部言语调节向内部言语调节的转变。

在传统的延迟满足行为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言语的调节作用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幼小的儿童,产生言语的自我指导要有利于延迟满足,但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并不重要,与任务相关或不相关的言语都同等有效;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言语指导的语义内容就显得很有意义,只有与任务相关的言语指导才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3.情绪。Smith& Lazarus(1990)曾指出,任何意味着重要结果的事情,无论是对个体有害还是有益,都能触动情绪反应,人们感受到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调节的努力和目标追求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消极的情绪降低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和自我效能感。

4.个性特征。 Block J.H and Block J.(1983)研究了延迟满足与个性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男孩被描述为:深思熟虑、注意力集中、讲道理、合作,对动机和情绪冲动的控制;能延迟满足的女孩,其个性特征是:聪明、有智谋,同时与延迟满足相关的这些个性特征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Funder and Block(1989)延续了青春期儿童延迟满足的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更有责任感、有能力、对智力问题感兴趣、过度控制;在反抗性、不可预测性、自我放任、敌意等个性特征上反应较低。延迟满足与智商、自我控制、自我韧力存在正相关,说明延迟满足能力与基本的认知技能和冲动控制能力有密切关联。 Mischel, Shoda, Peake(1988,1990)对学前期儿童延迟满足行为的长期预测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学前阶段就能延迟满足的儿童,十年之后,在父母的评定中与延迟满足相关的特征有:不易受挫折的打击,在挫折情境中更易展示自我控制;受到激励时,学业表现很好;不易受诱惑,当面临选择时,朝向自我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追求即时满足;聪明、有智慧;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注意力集中等。

三、幼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基本维度。

1.幼儿心理素质的成分。 梁运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的维度,这说明幼儿时期的心理素质处于萌芽状态,各心理素质的成分之间并未清楚分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幼儿心理成分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混乱到各种心理成分逐渐产生的过程。随着幼儿的成长,活动范围扩大、经验日益丰富,幼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前者使幼儿发展起自信心、自主性等与个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后者使幼儿慢慢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应能力逐渐加强,同情心、合作性等适应性成分发展起来。而适应性能力的加强又促进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幼儿心理素质是相互促进的整体,在这种相互促进中,幼儿心理素质逐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幼儿心理素质未完全分化为三个清晰维度,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包括16个基本成分: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情感、自主性、敢为性、想象力、表达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性、同情心、合作性、交往礼仪、解决冲突、环境适应。

2.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衡量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素质中的个性维度关系密切。在儿童的心理素质成分中包含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直接、短期的欲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通过控制自己来达到某种目的。Mischel的“糖果实验”表明,自制型的孩子成人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好,自信,耐挫折,不易放弃,人际关系较好。因此,适当延迟对儿童欲望、要求的满足,让他们学会等待和控制情绪,这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3.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促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延迟满足和抵抗诱惑的能力,能够使儿童更乐于参与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感则导致更加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破坏自我控制的努力和采取目标行为。

想象力是儿童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密切相关。想象是指在外界现实刺激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Moore等人(下转第18页)(上接第15页)的研究表明,儿童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时间,这表明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思维力也是儿童心理素质的成分,它与认知维度关系密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儿童心理活动发生质变,让儿童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社会。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结果表明,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换句话说就是思维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提高的作用。

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能够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语言发展水平和不同语用策略的使用都会影响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在延迟满足实验中,儿童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并且是作为一种延迟策略出现的。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利用自我言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最终完成任务。由此可见,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与心理素质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也将促进自我满足能力的发展。(稿件编号:091107008)

参考文献:

[1]Michel W.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Fron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1999:478~480.

[2]Mischel, W., Shoda ,Y., & Peake ,P. K. The nature of adolescent competencies predicted by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687~696.

[3]Shoda ,Y ., Mischel ,W ., & Peake , P.K .Predcting Adolescent Cognitive and Self -Regulatory Competencies from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dentifying Diagnostic Condi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0;26(6):978~986.

[4]Metcalfe, J. Mischel, W.A hot/cool analysi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Dynamics of willpower. Psychology Review,1999,106(1):3~19.

第2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第3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引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劣直接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强弱。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未来接班人,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生活、恋爱、就业、交往等诸多问题,他们渴望成长、成才,希望及早实现人生价值,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需要和时展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要培育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基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据平时工作中的深入观察,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迫切要求

21世纪是科技蓬勃发展时代,知识猛烈增长时代,这一切终归是靠人才推动的,这也是一个人才培育和人才需求性迫切的时代,中国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和谐社会都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作为社会人才培育的摇篮,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并且作为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能否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关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心理素质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性课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越来越多,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威胁和危害也越来越大。

事实证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注重加强对人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国家而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复兴中华民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上,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国内,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要在这样一个严峻而紧迫的局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后盾、作保证,方能适应变化、克服阻力、承受压力,方能执着追求、锐意进取。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素质培养,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除了具有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严于律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及与不同人协同工作的能力;具有积极适应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乐观对待人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心理素质。只有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个体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才会拥有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潜能。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大学生追求梦想,渴望实现自己,证明自己,心理素质教育是他们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必修功课。他们具有观念与行为分离、稳定性与波动织、成熟性与不适应共存、人际交往与交往障碍同在等四个明显心理特征,影响其心理发展。高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够使他们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百姓,首先必须是他们能够关注自身的发展状况,只有先关注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培养自己完善而独立的人格,才能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唯有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才能将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统一起来,从而追求和实现美好的人生。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大学阶段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重视个人全面、健康而均衡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大学生所承担的和将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较为繁重而复杂,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也更为殷切,要求更为全面和严格;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经历个体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重要历程,这时的大学生不但具有一般青年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且他们还要面对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人生课题,他们常常由于对自身估计过高、家庭与社会期望过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智能素质乃至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早在2009年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在调查了美国诸多成功人士之后提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在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在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1]。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时展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它注重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课题,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帮助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扰,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等方面施展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给予大学生的指导和支撑是其他教育形式和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只有具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只有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促使身心和谐统一,才能谋求适应社会发展所应具备的更大潜力和空间。

(四)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诸多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室友案、药家鑫撞人后捅死伤者案件、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2013年4月硕士研究生黄洋被投毒死亡事件,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退学、杀人、自残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多。据报道,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4名大学生因各类原因而自杀身亡[3]。《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12%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绪。近年来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的频发率高达30%左右,并明显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形势严峻,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学科教学教育的基础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在学校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辅导员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学生会等活动工作中。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感情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感情生活。新课程的理念最重要的有几点:一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绪,使学生喜欢上学习;二是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特别是班级的“后进生”,应该给他们机会在课堂上展示,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三是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善于观察学生,引导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良好的师生之情,对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也是重要的保证。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我们应该强化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充分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的。在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上我们应该更积极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唐柏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体育;学生心理素质;有效途径;教学思路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挫折法

心理承受能力是心理素质的关键组成,在面对挫折与挑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更好地承受和适应恶劣环境。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挫折法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征,合理地为学生安排困难和挑战,并为学生设定学习上的障碍,从而磨炼他们的性格,提高他们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批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掌握批评的程度,在学生心理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使他们通过批评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逐步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对自身严格要求和积极学习,提高应对困难和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通过评估学生的活动现状为他们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高标准严要求也可以利用批评的方法传达给学生。例如,在50米短跑训练中,一位男生的跑步成绩是11秒,而教师在对其学习能力和平常水平评估之后,发现他可以跑到9秒,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事件对他进行合理批评,帮助他找到自身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说:你怎样评价自己的表现?我觉得你并没有发挥出你的真实水平,表现还不够好,你的成绩至少可以提升两秒,那么请你自己找一找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批评时,会主动地寻找自身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针对心理承受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要温和一些,以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针对心理承受水平较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直接指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改正。总之,挫折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胜利法

每一位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优势,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不同的学科时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少学生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表现极佳并且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而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则束手无策并逐步产生恐惧心理。这一类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对于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程学习具有极大的畏惧心理,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对自己信心不足。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家庭状况的影响较大,因为家境不好而造成极大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每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从而无法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面对这样多样化的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胜利法对学生的错误心理进行疏导,让他们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中产生更多的成功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安排能够完成的任务,使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完成任务,并在体育学习活动中找到成就感和参与价值,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自信。

三、沟通法

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主要的互动环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师能够逐步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调节他们的心理,确保他们用最好的状态融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成效。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沟通能够帮助学生转变生活观念,逐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进取心,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沟通法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能够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最快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端正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例如,在完成一个阶段的体育测验之后,教师可以和测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心。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绩的认识和看法,了解学生的心态。通过了解,教师可以发现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失望透顶,甚至表示没脸再进行接下来的体育学习。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进取心。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毫不在意,认为体育学习不重要。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通过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改变态度,使他们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四、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因此,体育教师要革新教学思路,采用心理素质强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单玉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07).

第5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教学管理;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13-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逐步转变,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新思路,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性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于2013年3月首次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作为教育计划提出,此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将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在“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得以提升,如何使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局势以及网络媒体等新事物广泛应用带来的各种冲击,成为教育管理者的新挑战。

一、心理健康素质的含义及结构

1、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界定

心理健康素质是基于对传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从内涵上遵从“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逻辑顺序。

人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从逻辑上看,心理健康素质这一概念首先具备素质概念的特征,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是与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就个体而言存在两种情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保证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同时是人们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素质是对应身体健康素质提出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的状态表现,而且有其内在的稳定品质。简言之,心理健康是人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人们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反应了其心理健康素质水平高低的差异。

结合对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三个概念的理解,对心理健康素质提出以下定义: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模型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沈德立,2004),就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拟定了一个基本结构模型,主要从7个方面概括了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自我素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归隐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

本文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为研究基础,根据我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特点,提出下面的结构图,并以此结构图为依托,从教学管理角度谈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由只重视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将加强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才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当前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老师高期望的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国内各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差,大学环境与梦想上存在一定的落差,宿舍同学生活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方面常表现出冷漠孤僻、缺乏热情、不能与老师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社团活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等等。长期处于被排斥、冷落的境地,缺少朋友,长此以往性格过于内向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甚至形成人格障碍。

2、情感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生已步入成年期,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现代大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开放,大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处于动荡和复杂时期,很多大学生由于对性发展缺乏认识,对异性的神秘感等,导致他们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各种恋爱问题的困扰,如单相思、失恋等。

3、学习缺乏动力。由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难度与中学相比性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容易产生焦虑感。自制力差的学生迷恋于网络虚拟世界,自我封闭,逐渐导致厌学影响自我认知、心理情感的定位。

4、自我认知能力偏差。大学生处于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激烈的青年期,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心理上的脆弱性更明显。很多大学生好高务远,给自己确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一旦不能实现即陷入困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思维具有片面性、缺乏深刻性,无法良好的自我认同,心理素质不完备、成熟度低。还有诸多现象如脏衣服打包回家让妈妈洗、稍遇挫折就寻死觅活等等,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膨胀阶段,他们过多注重于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可能形成严重的认知能力偏见。

5、就业心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就业心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想上产生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焦虑感、自卑感等心理问题随之而生。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要知道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培养勇于创造的精神,要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注意稳定性与内在性的渐进统一,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而不只是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新时期大学生素质健康教育,结合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出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绿色校园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是指以人、德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校风优化学生的心理。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从根本上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作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基础,突出道德、责任、人格的完美统一,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有始有终,高校教师以科学的世界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引导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学生,因此确保高素质的具有心理学素养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奠定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多样性知识的指导。高校不仅可以利用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只是,同时可利用网络技术另辟教育途径,利用网络开展心理指导,还可以根据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如大学生就业指导、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4、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个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畅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渠道,创建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基地,人的言行与心理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颇、特立独行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着种种联系。所以学生家长本身应有意识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教育的重点,作为一名高校教学管理者,今后的工作应继续从发展角度对待和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秀枝.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西昌学院学报,2012(1):135-136.

第6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本文依据对90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指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强烈且创业动机呈多元化趋势,但其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锻炼,有效利用政府对创业提供的优惠和支持,增强创业信心,争取创业成功。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而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创业教育也应运而生。90后大学生作为极具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特征、心理特点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前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他们敢于冒险,乐于表现自我。90后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施自主创业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就业模式,而且是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但众所周知,创业是艰难的,并非一帆风顺,自主创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创业者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通过实证调研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现状,提出对策,为高校制定创业心理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为90后大学生在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现实中求新、求变,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提供借鉴。

一、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个人为单位对辽宁省沈阳市5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1份,有效率为96.1%。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530人,占总数的55.2%,女生431人,占总数的44.8%;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658人,占总数的68.5%,来自城市的学生303人,占总数的31.5%;调查对象中本科生811人,占总数的84.4%,研究生150人,占总数的15.6%;调查对象主体是大三学生,调查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分别占总数的8.1%、15.9%、49.8%、26.2%。本次问卷调查样本范围较广,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学生都有涉及,调查取样具有较高的信度。

2、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本文在借鉴韩力争、姚德明等人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基础上,自编“90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该问卷由30道选择题(含多选题)组成,主要依据90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内涵,从创业意识、创业心态、心理适应能力、社会支持与创业心理的关系几方面来设计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数据分析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主要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5.0和Excell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动机分析

创业意愿是指个体对于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个体自身的感受。创业意愿的高低决定了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而高创业意愿者则更易从事创业活动。所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至关重要。而创业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

(1)过半的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有创业意愿。对创业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所持有的态度”时,67.4%的大学生回答感兴趣,17.8%的大学生回答不感兴趣,14.8%的大学生选择不确定。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创业意愿表现为低年级较为集中,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产生分化,即一年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比例最高,四年级学生创业意愿比例降至最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低年级大学生对就业和创业有着更高的期望值,且“理想我”占主导,而随着年级增长,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现实我”占主导,对创业所具有的风险、责任、困难等的了解逐渐冷却了最初的创业热情。

(2)创业动机分析。本文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进行调查,让被调查的大学生从十项影响因素中选择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因素(多选),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呈以下特点:

一是创业动机多元化。在10个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因素中,选择6个因素的学生比例占总数的40%以上,其中73.4%的学生将创业看成是“一种挑战”、55.8%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家人提供一份保障”、51.8%的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说,90后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具有多元化特点,而且动机非常强烈。

二是把创业当作挑战是首要的驱动力。在所有创业动机中,挑战动机最为主要,调查显示高达73.4%的大学生表示选择自己创业是将创业看成“一种挑战”。而这与其他调查结果不尽一致,这表明90后大学生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喜欢挑战、喜欢刺激,也表明90后大学生并非是人们所说的颓废的一代。从此项调查结果来看,有41.4%的大学生表示参与创业活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是“获得大家认可的途径”。这表明90后大学生想证明自身的价值是可以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

2、社会支持对创业的影响

(1)创业面临困难现状分析。在调查中,在被问及“目前创业,你将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的问题时,大学生的选择为:经验不足(352人)、资金不够(285人)、没有相关创业指导(209人)及没有清晰的创业方案(115人),其中经验不足以及资金不够是实施创业活动的首要困难。没有相关创业指导及没有清晰的创业方案在创业中也是较为主要的问题,这表明一方面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创业教育的缺乏和创业实践平台的缺少。

(2)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您认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有哪些(多选)”的问题时,大学生认为政府的扶持力度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占78.1%,所学专业是否热门也是较为主要的因素,占53.4%,学校的支持力度占43.0%。其中,政府的扶持力度在大学生看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表明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创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之,调查表明,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优先条件,同时也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倾向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

3、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分析

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的调查统计中,59.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值得信赖并且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人,42.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影响他人的能力并使人信服,52.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勇气和谋略去处理事情,3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即将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好的专业背景和技术,39.8%的大学生有过管理经验,并擅长组织活动。通过调查结果可知,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人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创业能力潜质,而其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协作能力程度较差可能与较少参与创业实践,锻炼机会较少有关。

创业人格是指个人气质和性格在创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心理外显。在对大学生创业人格进行的调查中,大学生对“自己喜欢并勇于向困难的目标挑战”赞同的占53.8%,对“勇于承受失败与挫折的打击”赞同的占56.4%,对“愿意努力工作并实现目标”赞同的占51.6%,对“我需要做的事别人很难阻止”赞同的占36.7%。这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意志非常坚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社会责任感较强。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强烈且创业动机呈多元化趋势,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的创业,且其创业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教育。

1、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

高校应以现代创业教育理念为主体,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逐步将创业教育提升到重要地位,教育大学生要认清社会发展形势,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鉴于此,高校应适当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如开设《创业学》、《创业心理学》、《创业指导》和《市场营销》等课程。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讲授,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国家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创业者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尤其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同时高校应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服务。

2、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锻炼

良好创业心理素质的形成重在实践训练。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等,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便利,让其充分感受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加以克服。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学校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适当地对学生开放后勤市场,如校内餐饮、便利店、书店、报亭、文印店等服务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的全过程,不断积累创业经验,减少高年级学生对创业具有风险、困难的畏惧情绪,增长创业才干,从而增强创业自信心。只有经受过创业实践的锻炼,创业目标才会更加明晰,创业信念才能更加强烈,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业习惯和人格。

3、有效利用政府对创业提供的优惠和支持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急需创业资金、培训和相关管理机构的扶持与帮助,大学生对社会支持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国家和政府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陆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方面。但多数大学生对国家和政府的创业政策了解不全面,导致他们主观上认为国家和政府提供的社会支持较差,埋怨政府在此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因此,各级政府和高校应向大学生扩大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在社会支持体系与大学生创业之间建立绿色通道,构建全方位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了解并有效利用政府对创业提供的各项优惠,增强其创业的信心,克服各种阻力与困难,争取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3).

[2]杨天梅,单洪雪,刘泽东.山东省工科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2012(13).

[3]洪映君,廖传景.大学生创业心理调查与对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

【作者简介】

第7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初中生由于身体条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不同。体育基础水平高的,对参加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体育基础水平低的,对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参与积极性的巨大差异会造成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每个学生都无法通过体育课来提升心理素质,因此,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不要让学生反复进行体能训练而造成身体疲劳,否则会对体育课产生厌学心理。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适当的运动释放积聚在心中的焦虑和压力。教师要做学生的好朋友,在体育活动中努力拉进自己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另外,教师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多鼓励学生才能让学生更有自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要平等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发扬他们的长处,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的短处,帮助学生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提出改善方案,在与学生不断地沟通交流中增近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参加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良好,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例如:对于容易紧张焦虑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多参加体育比赛,比赛具有竞争性,学生在不断竞争中会逐渐消除紧张焦虑感。对于体能弱、害怕上体育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渐进式教学法,先让学生进行轻松的体育训练,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训练中培养坚强意志

“魔鬼式”训练是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些有难度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经历一些挫折后能够正确地看待挫折并自己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挫折,将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当做进步的动力,锻炼学生不放弃的坚强意志。“魔鬼式”训练就像是学生未来踏入社会后面临的困境,通过“魔鬼式”训练让他们提早感悟社会的各种压力,不要沉溺于安乐的环境,要居安思危,勇敢地面对成长路上所有的挫折和挑战,努力解决这些难题。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艰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直面苦难。例如:教师可以组织“雨天马拉松”的活动,鼓励学生即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要坚持跑向终点。让学生明白下雨天没有了雨伞的庇护,自己仍然可以战胜外在条件的干预,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披荆斩棘冲向终点,获得最后的胜利。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从小就将永不放弃作为自己的信念,使内心强大。

集体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今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孩子往往一个人呆在家中没有别的小朋友的陪伴,因而使这些孩子变得孤僻,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更体会不到集体游戏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在体育课上开展集体活动让班上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另外,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采取极端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强化自身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掌握主导地位。

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开展篮球比赛,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两支队,然后展开激烈的篮球对抗。篮球比赛是一个集体比赛,队里的所有成员都是组织的一份子,都要为自己的队争取最后的胜利,因此,教师要教导队内人员要团结一心,减少分歧,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队里的所有人。团队合作也可以消除学生的消极闭塞心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两支队伍的竞争关系,需要双方不断强大自己队伍的实力去征服别的队伍。在征服别的队伍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大的竞争压力,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压力化为动力,让学生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竞争法则,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更认真,从而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结束语

第8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管理工作 措施

学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本体,学生的素质依赖于高校的管理水平。但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让人难以琢磨,这就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具备很广的知识面,很高的智商,能够为祖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过于理想化,这些都是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地方,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才能彻底解决大学生“管理难”的问题。

1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1.1 强个性,弱心理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能够勇于批判一些事物,能够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保持自己的观点。他们更喜欢创新的模式,不喜欢教条的思路,死板的教育方法在他们看来就是扼杀他们的聪明才智。但是对于大学生的管理创新工作来说,很困难的一个点是他们的心理抗挫能力不足,要想提高其心理素质,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要求我们能够在思想、组织、管理、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谋划。

1.2 强主体,弱合作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办法用最快的途径融入集体之中。因此对于大学生,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心将根据他们的特点与喜好将课堂从校内移到校外,将传统的学习方式改为实地参观,彻底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这些独生子女了解和服务社会,了解团队意识,这样更利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1.3 强时代感,弱价值观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大多都亲身体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化过程,能够体验到其中的不易,因此他们大多数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能够做到爱憎分明,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些都是高校的管理工作的优势。但是在高度发展的社会面前,他们却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更多的是比富贵,而不是比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高校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创新的地方。

2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2.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想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人才素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而这些素质中的基础就是心理素质,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办法完成学业,在未来更没有办法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说心理素质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关系着高校能否完成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重心,不断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建设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络专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校园宣传,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高校只有牢牢把握住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疏导,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针对特定的网络行为,制定教育对策,才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2.2 利用好网络平台

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利用微博或是QQ等新型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了解。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接触社会、获取信息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更多的是接触网络,因此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了解这样的一个动态,通过这些手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不能缺少多媒体技术,它有很多优势,能够展示更加全面的信息。在管理工作中,适当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思想的动态,激发他们的兴趣。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这样能够让大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一些网络行为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高校通过建设网站,加强对学生对网络不良行为的控制,对于校内共建网络要加强管理,不能任由处置。通过一些网络的手段,为大学生搭建一个新的网络平台,为他们寻找网络的真实用途,通过这样的一个制度的建设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以及高效的服务。让大学生真正喜欢校园网络,并正确使用它,让网络成为自己最重要的工具,这也是高校管理工作需要进行思考的地方。

2.3 综合考虑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这就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能够让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虽然当前大学生面对着不同的社会、家庭和成长环境,而且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会导致学生出现很大的压力和误区。近年来,大学生会由于一些心理问题而出现休学或是退学的状况,而且导致突发事件和恶性事件的出现。高校的管理工作就是要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以最大的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平台让学生的学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以均衡提升,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与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并健康成长。当前形势下,选择学校不仅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继续深造,更是为了毕业后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的关键选择。而在学生就业的时候,企业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要综合考虑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2.4 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第9篇:心理素质强大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引导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大学生想象大学是“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生活,展开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此,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

二、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便回避参与,妨碍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2.情绪起伏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肤浅,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还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

3.学业成就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失宠感。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产生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每次考试都生病或不敢考。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

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除了学习外,其他事情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虽然上了大学,但生活能力还停留在小学水平。这样当大学生面对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出现大学生轻生现象。

2.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新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虽然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大学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得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大学生来说,极不习惯,因此,每逢节假日都会想家、想同学,产生孤独感。

3.家庭经济困难。

一些大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在经济上,他们过早地承担生活的压力,这使得他们相对其他的大学生更加容易忧心忡忡,有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徘徊在欲学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边缘。一方面他们远离家人精神上没有依托感,另一方面他们社交能力不强、心理闭锁、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等,常常不易寻找到能倾吐心声的知己,心中的郁闷不满和不安得不到宣泄,思想得不到交流,长期下去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4.恋爱失败。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事例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三、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我校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挖掘身心潜能,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二)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又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以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我校规定每位上课教师都必须做到课前10分钟教育,规定班主任、辅导员每周对全班做一次全面的思想教育。

(四)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培养和自我调适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挖掘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四)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就会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要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

(五)努力学习。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行的。大学生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自己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大学生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芳.关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5):85.

[2]华利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1):77.

[3]朱美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6,(8).

[4]韦林.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8).

[5]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