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68-01
财务的正常运转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行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企业如果想在当今如此开放的市场经济下利于不败之地,应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和监控,把财务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对于财务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使企业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会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预期收益下降。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由融资或者筹资带来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不稳定性、系统性、不确定性。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财务外部环境变化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产业政策、利率、通货膨胀、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变化。
(二)企业财务人员意识和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意识不足,对财务风险的预判和预防不够,也是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四)财务监审制度缺陷
目前在许多企业中制定的财务监审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按照制度执行,难以有效地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收益分配缺乏科学性
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离不开收益的合理分配,如果企业收益分配方法缺乏科学性,不遵循企业的实际状况,会对企业的财务结构产生影响,从而破坏企业财务的收支平衡,形成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各部门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
要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 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企业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这一问题不解决好,企业将无法做到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和充分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在处理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上应坚持集权适度,分权合理的原则。
(二)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调整全程控制机制。
(三)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的控制包括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价、决策、防范环节。风险预测是基础,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就是在增强风险意识的基础上,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都能预见风险的存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的管理。
(四) 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规避财务风险
首先应建立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不断充实资本。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负债规模。再次把握借款时机,审时度势,合理决策。最后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成本收益,优化债务结构。决定资本结构的因素是融资决策。将不同的债务按期限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保证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融资金额大小直接决定了资本结构状况。企业应当努力使资本结构最佳,融资成本最低。
(五)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
1.良好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财务风险防范是在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的基础上,提取特定的信息,满足管理的需要。因此,要求企业财会部门必须有扎实的会计基础功底,牢固树立信息观念,掌握了解市场政策、市场供求、市场经济发展等内部外部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反馈给企业,为开发和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资料。
2.财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蒙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3.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财务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财务部门,财会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风险防范的成功与否。财会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积极建议和处理方案,发挥财会在企业经营中的参谋作用。同时要求财会人员具备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对知识不断更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竞争也将日趋激烈,经营活动将受到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风险性将有所增加。因此,对企业风险的防范需要经过几个步骤,通过相应的财务风险识别、预估、测量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预防和制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
来自市场环境的异化和内部管理的缺失,受不可控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使企业收益与财务预测发生偏离。风险在生产经营的哪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一个链条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系统带来风险,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补救就会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最终出现财务问题,造成利润的下降和偿债能力的弱化。财务风险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爆发点,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和了解其特性,才能实现有效地控制和防范。
一、当前企业财务风险形成诱因
(一)企业融资存在管控盲区
在企业开办的初期,财务帐目的实收资本不多,就已经构成了负债经营。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在资金没有足额到位时便仓促上马,用银行的融资来进行资金的使用和调配,还未赚钱先背上了偿还利息的包袱,埋下了财务风险发生的隐患。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采取的是分光吃光的政策,缺乏资金的积累,自流资金勉强能够维持运转,一旦出现问题束手无策,抗风险的能力极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很高。
(二)企业财务管控机制有待完善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不力主要是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的弱化,缺乏必要的坏账准备和风险防范,使原本可以规避的风险意外爆发。表现在企业管理高层的是财务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发生,表现在中层的是财务部门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着管理漏洞,表现在基层的是一般财务人员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认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己无关。这就说明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并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风险概念的理解过于片面,没有站在市场的高度来审视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
(三)企业市场经营举措亟待改进
管理好企业资本,使之正确合理地配置是财务部门职责。这就是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高额利润,而不顾资本结构的畸形配置,盲目进行股权融资,丧失了偿还债务的能力,就会使潜在的财务风险大量聚集,随时都有可能爆发。高利润和高风险总是结伴而行的,如果总是期望利用财务杠杆来获取最大利润,就要以加大股票债券发行量,加大贷款额度来筹集更多的资金。这也就意味着将来需要更多的资金去偿还本金和利息,一旦投资失败,它带来的财务风险将是致命的。在生产经营中,过高的融资额也是一个负担,生产的产品销路不好,库存过高资金就会沉淀下来,也就成了所谓的“死钱”,当周转资金枯竭时,生产被迫停止,大量的不良债务产生,财务风险便来临了。
二、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强化金融风险控制,实现科学融资
在企业财务决策中,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只有在资金周转良好,并且有一定的结余时才能考虑对外投资。在重大项目投资时,尤其要做好可行性调研工作,选择风险因素较小,财务风险基本可控的项目,在充分规避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如果是最大风险发生时企业将无力应对的项目,即使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也要谨慎,宁可减少投资,也不要冒企业无法承受的风险。在投资前要做大量的风险预设工作,深入地分析将来发生财务风险的源头,严谨地核算出财务成果与预期收益的误差。要全面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结合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进行科学投资。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利润的分配上、应收账款的帐龄分析上要科学合理,采取进一步缩短应收账款的帐期,缩减坏账准备等措施。并依据企业目前资金使用的期限以及预期现金流量情况对借款进行期限限制,从而采取最为适合的融资手段,使资金结构更为合理,然后对筹资活动是否合理进行有效科学的验证。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标志着它的财务运行是否稳定,尤其是表现在融资上,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追寻的目标。所以,在企业筹措资金时,要把社会上发行的各种证券、股票、银行贷款等金融产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选择最适合企业现实的投资方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以及能够承受的风险程度,对各种金融产品的投资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收益评估,集中投资与分散风险相结合,优化资本结构,使之成为企业一个作为活跃和安全的经济增长点。在企业的资金分配上,在保证各个股东正常的收益和分红下,给来年的生产经营留足必要的流动资金,更好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财务抗风险的能力。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将企业不可预测的财务风险分散开来,一旦发生重大风险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还可以通过其他合法的措施把风险向其他团体和个人转移。
(二)推进管理机制建设,提升预警能力
1、发挥财务团队的主导作用,建立功能完善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用制度的形式确保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备和有效,构建企业各级财务管理机构,配齐财务管理人员,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企业财务风险跟踪监督措施,具体地监督资金运转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筹资、投资以及现金流动情况都要有据可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避免重大财务风险的发生。
2、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
在有些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缺失的,有的只是依附与财务管理的系统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所以,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独立,不受企业组织的支配和管理,它的构成成分应该包括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和第三方的财务专家,避免企业高管对这一机构进行权力控制。要定期召开会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对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在风险较小属于可控范围之内的要制定措施,及时排除和化解。对于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要重点研究,对问题的产生要追根寻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及时进行干预,防止风险损失的扩大,杜绝类似风险事故的发生,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改善企业市场经营,优化资本结构
1、优化权利,规范财务控制
对于既有财务风险,要采取多种促使及时控制和消除,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主动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从而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构建起清晰、规范的企业财务关系,促使企业尽快摆脱困境,将损失降到最低。进一步强化对内部审计的监管力度,规范会计部门监督管理,促进财务部门管理全面优化,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独立性。切实避免财务失误为企业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在决策制定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
2、优化经营,提升资金运营效率
如果企业正面临财务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已经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企业更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严格自我约束,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销售服务质量上不断完善,从而重塑企业的市场口碑。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危机中创造生机,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这一点对于企业发展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对财务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对于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调整,首先核算企业现阶段的资金最佳配置,并与之前的资金机构进行对比,探索更合理、更有效的筹资机构,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变化。除必要的融资途径外,企业还需要增大销售额度,实现现金流的及时补充,从而使资金机构更加科学。
三、结束语
总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是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这就促使财务管理更为重要,尤其是针对风险防范的综合性管理。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相比明显滞后,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缺乏实践经验。本文从广义范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促进企业管理者建立更为完善的财务风险理念,逐渐形成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新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家妹.浅谈财务效应临界点与财务风险[J].财会研究,2014(4)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11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房地产热”。与国外房地产业相比,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远未实现规范化。加之目前受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和国际经济变动的影响,房地产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已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概论及表现形式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产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生存、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
1.偿债具有很大的风险
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很少。据调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75.7以上远高于60的警戒水准,大部分开发企业在初期阶段以负债开发为主,自有资本比例相当低。这使得国内房地产企业过分依赖于贷款,利息负担沉重,资金周转余地比较小。同时,房地产企业销售利润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房地产企业发生不能支付到期银行借款本息的概率就非常大,企业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
2.利率波动的风险
利率波动对负债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影响非常大,贷款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抵减预期收益。同时,投资者的购买欲也随之降低,导致市场需求降低。2007年,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的出现,共进行了六次加息,这不仅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成本,而且使按揭贷款购房的投资者成本迅速上升,从而抑制了投资者的购房欲,这无疑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成为当前房地产企业的重大财务风险之一。
3.筹资的风险
房地产企业对银行信贷依赖程度相当高,相关资料表明,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约有45%来自银行贷款。由于负债经营使公司负债比率加大,相应地降低了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这势必会增加企业从货币市场或者其他渠道上筹措资金的难度。并且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不完善,房地产企业对国际规则不熟悉,使得其在国际上获得资金的机会较少。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缺乏财务预算管理
房地产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投资金额大,高额的地价和房屋工程造价需要大量的资金参与投入运作,开发周期较长,占用资金时间长,而且项目调整能力差。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没有从土地的成本、资金的运作、经济效益的回报率对要开发的项目作细致的财务预算分析,并且房地产项目上马后,没有对整个项目的资金使用作全盘计划,分不清资金使用的轻重缓急,造成在资金管理上盲目进行运作,或是千方百计地向银行贷款和向其他单位借款,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
2.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
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过程具有长期性,开发建设需要经历从征地、土地开发、房屋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等阶段,资金的周转期较长,周转率偏低,项目变现能力差,因此,需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据调查,我国房地产企业多属民营经济成分,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在经济效益良好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了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很多企业难以持续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资金管理水平低下。
3.资本结构不当
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运作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资金,能否及时足额地筹集到所需资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开发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往往不能满足企业运作项目的需要,企业一般用自有资金征地,用土地向银行抵押借入资金进行房地产产品的生产,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越大。
4.成本费用控制不严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繁杂,由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等一系列成本费用构成项目成本;项目完工时,需要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归集、再分配、再归集直至最终计入受益对象,这一系列的工作需根据开发产品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有些房地产企业只注重工程进度和质量,忽视了成本管理,导致财务部无法收集第一线成本管理的基础资料,成本管理工作与财务预算偏差大,影响了企业效益。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实现财务管理预算化
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周期中,在财务预算方面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开发企业投资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应以项目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对企业资金的取得与投放、收入与支出、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作出具体安排。在项目预算方面,企业财务部门要对项目建设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费用、工程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经营收入、借款计划等内容进行的整体预算,认真执行财务预算,以提高项目开发投资决策时的准确性,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在资金预算方面,企业财务部门应按照企业的整体运作情况,对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进行规划,构建企业财务预算指标体系。同时,要加强管理,坚持月度分析、季度考核、年度总评相结合的预算分析和考核原则,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对经济行为进行定量约束,发挥预算监督的财务预警作用。
2.加强资金管理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往往不能按时完工,占用大量的资金,资金流转不畅,严重的会把企业拖垮,因此,要注重资金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日益经营对资金的需要。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建设项目施工和营销资金需求;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防止铺张浪费,杜绝费用超支现象,以提高所投资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加强资金运用管理。
3.优化资本结构
房地产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在利用传统融资的前提下,通过融资渠道多元化、搭配好资本权益比率等方法,降低资产负债率,控制企业资本成本,改善资本结构减轻筹资压力,降低财务风险。一方面,加强预售房款、银行贷款这些传统融资渠道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合作开发等来扩充资金,使企业逐渐做大,并且逐渐具备吸引外部投资者的条件。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公司持续发展,还可以优化公司结构。
4.加强成本管理
企业应根据管理控制的要求,在开发产品科目中尽可能细化核算对象,在开发成本和销售科目中,根据产品设置相关成本费用的上下级明细科目,细化成本对象。在策划监督上,企业应对开发设计阶段、产品建设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预先规划,使计划成本更加接近于实际成本;并且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在各个重要环节,按既定的制度和目标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实行监督管理。
5.完善内部审计
房地产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内部审计工作强调过程控制和主动控制,做好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工作,重视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内审的风险评估、防范作用,及时消除不良隐患,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经营效益;同时,也要做好事后审计,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领域发展,评价生产力各要素的利用程度,挖掘潜力,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全面实现监督、控制、服务、评价职能。
参考文献:
[1]姚杰.浅谈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5,(14).
[2]沈晓晴.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纵横,2006,(2).
[3]任书芳,高树岭,张行贵.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现状及管理建议[J].时代金融,2006,(4).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82-03
一、互联网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一)互联网企业的概念
互联网企业,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企业。国外比较著名的互联网企业有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国内比较著名的有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等。
(二)互联网企业的特征
互联网企业的特征很多,我们着重选择其几个重要的特征来分析。
一是依赖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企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平台,离开了这个平台,互联网企业就彻底失去了意义,很难存活下来。试想,假如谷歌离开了电脑搜索,阿里巴巴离开了淘宝网、支付宝,必然寸步难行。
二是服务对象众多。同样是因为依赖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企业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数以亿计的广大网民,而“互联网+”模式的间接服务几乎可以覆盖全社会每个领域、每个角落。
三是财富积累速度快。互联网企业财富积累速度惊人,很多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一夜之间可能暴富起来。一年财富翻个几番、几十番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闻。
四是注重客户体验。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用户接触新产品的范围广,可选择的替代品很多,再加上服务对象广泛,这就注定了互联网企业要注重客户体验,千方百计留住客户。
五是创新力强。互联网更新换代速度实在太快,一种新生事物问世不久,很快就被另一种新生事物所代替。这种特性倒逼着互联网企业不断加强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华为手机正是凭借着持续的创新,赢得了用户的尊重与喜爱,成为媲美苹果、三星等的国内品牌。
六是效率高。由于互联网这个平台,很多事情变得极其高效。如饿了么的即时配送模式,从客户下单到配送完毕,45分钟内全部完成。京东自营物流可以实现头一天下单,当天或第二天到达。这些是传统企业无法比拟的。
七是互动性强。借助于互联网,企业和客户很容易实现实时对话,互联网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随时完善服务。
二、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要想了解什么是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先要了解财务风险的概念。所谓财务风险,就是指因公司财务不规范、财务意识不强、经营模式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合理,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存在财务危机的可能。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顾名思义,就是互联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大致可分为盈利模式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政府监管风险四种。企业应针对每一种类型的风险,都进行正确分析预估并做好应对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即使一家企业财务再规范、防护措施再到位,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财务风险,而只能说财务风险很低。
三、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盈利模式风险
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有收费和免费两种,其中收费又分为直接收费和间接收费,直接收费如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等,通过游戏点卡、虚拟道具收费,间接收费如爱奇艺会员、腾讯会员等,基本的服务是免费的,如果享受更高层次的服务再另行收费。免费的如360杀毒软件、各种门户网站和新浪、腾讯微博等。收费模式的风险在于一旦客户体验度下降,虽然付费了但是没有享受到与之对等的服务,便会导致客户大量流失。而免费盈利模式的风险在于,互联网企业一般是靠前期免费来吸引大量客户,以广告费来获取收入,后期需要找到一种盈利方式,要么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收费,要么开发其他系列产品进行收费,由收费转为免费更容易被人接受,而由免费转入收费必然会给互联网企业带来影响。
(二)筹资风险
互联网企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企业,其资产更多地是体现在无形资产上,如果互联网企业为上市公司还好,可以通过股价来估算,但很多互联网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少,也没有股权,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科技研发和专利,但这些有时很难估量,也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这就注定了互联网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只能通过风投或者众筹等模式来融资,而这种模式对互联网企业的要求比较高,且不够稳定,更不利的是,这种模式有可能稀释自身股权,甚至丧失对于企业的控制力。此外,由于有形资产较少,有的甚至不需要办公场所和其他固定资产,互联网的资产负债比率通常比传统企业要高,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赖,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难以继续运营下去。
(三)投资风险
客户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要想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拥有更多的客户,互联网企业必须舍得投资,即所谓的“烧钱”。即使前期造成大量的亏损,但只要成功抢占了足够的市场份额,后期还是能够弥补回来的。例如,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了抢占客户源而开展的“烧钱大战”,便是其中的一个案例,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目前滴滴已与快的正式合并,牢牢占据打车市场份额,并成功将国际打车软件巨头uber挤出中国市场。然而很多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大手笔的投资与取得的回报不成正比,造成亏损现象,这便是投资的风险。
(四)政府监管风险
互联网企业成立时间普遍较晚,很多是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兴起的,一方面,政府在互联网监管方面缺乏成熟的经验,很多领域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探索;另一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互联网企业监管单位和具体监管职责,但日常仍然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互联网企业在规范性和成长性上相对较差,企业管理者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或者乐于不被监管,放松了各方面的要求,以致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对于宏观环境变化的不适应
宏观环境是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互联网企业所服务的范围涵盖社会方方面面,受宏观环境影响很大。宏观环境主要来源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政策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对于某个领域进行规范限制后,对互联网企业造成的影响。例如,受部分P2P公司跑路恶劣影响,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P2P公司进行整治,从而引起更多的不合规P2P公司退出。经济环境方面的影响是国家采取的经济手段,比如收缩银根、减少信贷投放等,对互联网企业融资带来更大难度。而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当前的社会氛围是如何的,如国民旅游热发展起来后,催生了途牛网、去哪儿网、驴妈妈等一批知名的互联网旅游企业。事实上,宏观环境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宏观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很容易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引发财务风险。
(二)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
互联网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理念决定着企业的防范财务风险水平。然而很多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够清楚和全面,片面的认为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较低,只要制定了相关财务制度,把住了财务人员的关口,管理好了资金问题,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因此没有将防范财务风险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没有加强日常的管理教育工作,也没有建立防范风险的完整预案和预警系统。此外,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内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很多互联网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机构,也没有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会计机构,但是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财务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有的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有一整套的工作流程,但是执行力不够,没有形成约束和惩戒机制,财务规章制度形容虚设。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基本素质不高,没有严格按照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把控不严,资金使用混乱,也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不高。
五、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互联网信息瞬息万变,有时一条重要信息捕捉不到,就足以扩大企业风险,因此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互联网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目标的制定工作,把风险控制作为企业一项发展战略来对待,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对于盈利模式风险,风险控制目标应着眼于实现企业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不发生客户大量流失导致收入锐减的现象。对于筹资风险,应着眼于企业不发生资金链断裂,保持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同时确保企业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投资风险,总体上着眼于长久盈利,但也应制定止损额度,不能为了抢占市场而大打价格战,超出自身承受范围,最终得不偿失。对于政府监管风险,企业应着眼于自身入手,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确保规范健康运行。当然,风险控制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风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风险控制目标也要随着变化相应地完善调整。
(二)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
即使风险控制目标制定的再完善,考虑的再周到,仍有一些风险是难以估料到的,这时就需要互联网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首先,互联网企业应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预案,针对每一项风险列出相应的风险预案,并会同员工定期加强模拟演练,确保真正发生风险时,能够从容应对,不慌不乱。其次,互联网企业应从自身入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严格财务审批流程,尽可能减少财务方面的不规范、不透明现象。第三,互联网企业要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配齐配强财务人员,明确财务人员职责和工作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具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企业还应设立风险控制部门,招聘引进专门人才,专门负责企业风险控制工作。
(三)建设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增强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海尔的质量、创新,华为的狼文化等。不难发现,这些企业文化基本上都与企业生产经营或者塑造品牌等相关。事实上,企业文化还应该包括建设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文化。互联网企业应将财务风险防范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加强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使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降低财务风险。要在企业内部树立良好的导向,对于风险防范意识强、没有发生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必要的物质奖励,对于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引发财务风险的,给予处罚,从管理者到员工都树立起财务风险意识。
(四)加强筹资风险的管理
因为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使得筹资风险防范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更为重要。互联网企业要加强对筹资风险的管理。首先,在筹资渠道上,要谨慎选择投资方。互联网企业融资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创业初期,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尽管如此,在投资方选择上,互联网企业一定要谨慎,一方面要满足自身发展资金需要,另一方面要提高警惕力和辨别力,不能过多地出售自己的股权,以免丧失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为他人作嫁衣裳。其次,在资产结构上,要注重控制负债,使得资产负债率处于一个合理水平,这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加认可互联网企业,增加自身筹资砝码,从而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第三,在保障措施上,互联网企业也可以设立一部分筹资风险损失准备金,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旦发生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损失。
结语
互联网企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外人看来,这个行业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然而由于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很多原本稳定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最终走向破产。因此,对于财务风险,互联网企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对互联网企业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概述,随后又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逐一分析,然后又分析了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互联网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期望能为研究相关此类课题者以启发。
[参 考 文 献]
[1]李晓光,张路坦.基于百度并购91无线案例的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商业会计,2014(17):40-42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各种财务风险,如果不能从根源上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很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财务危机,因此,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从而降低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及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概述及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显著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财务风险,其中,内部财务风险是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安全性财务风险、合同风险、融资风险、成本风险等。在大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极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即建筑施工过程的危险性是较高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安全性财务风险。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逐渐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施工单位多、施工项目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谋求发展,会迫于无奈签订施工合同,而这样的施工合同往往对于施工企业本身来说是较为不利的,一旦签订不符合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需求和建筑行业市场规范的施工合同,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即合同风险。目前,在我国各大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款往往是由施工企业先行垫付的,某些必要的情况下,施工企业需要通过融资的方式改善企业的财务现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期望中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工程款的回收期过长、融资周期较短,企业的资金链很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这是建造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风险。正如上文所述,我国施工单位多、施工项目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有时企业为了标下施工项目,往往会忽略市场信息和企业施工条件而盲目压低项目成本,长此以往,企业很难获得期望的盈利,企业将会陷入困境,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外部财务风险概述及分析
除了各种内部财务风险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也承担着巨大的外部财务风险,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风险、施工要素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建筑项目施工环境需要在特定的施工区域内进行,施工区域的光照、温度、地质、水质条件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的整体质量,一旦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有可能直接导致施工中断,这样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另外,施工材料也是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保存的,一旦超过施工材料能够承受的有效范围,施工材料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了,由此带来的资金损失也是极为严重的,自然环境风险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得到财务风险防范人员的重视。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能和水能,如果发生供应中断,将会直接导致施工中断,另外,建筑施工很可能会给施工周边区域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协调不好,也会直接导致施工周期延长,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施工要素风险。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时期,但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规范性不足,这也直接导致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波动性极大,建筑施工行业市场波动性较大的现象会直接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风险,如果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人员不加以防范,必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建筑行业市场的政策性调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有些时候国家为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必然会限制部分中小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的进行,有时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日常营收额显著降低,从而限制了部分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政策性财务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如果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不能得到有效地防范,一旦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将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多、建筑施工项目少的现象日益突出,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不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很难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因此,想要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必须首先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只有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协调管理下,在企业范围内创设一种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各项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另外,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必须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参与积极性,逐步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在创设了良好的内部财务风险防范环境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需求设立管理目标,一般情况而言,管理目标应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实现之后工作人员应该认真总结,吸取工作经验并对风险防范体系进行改进;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其组织体系构造特点、经营管理模式制定一体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后,企业应该注重风险防范工作职能分配制度的优化,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需求优化岗位设计,通过将各职位的职能定量化或定型化,通过完善的职能分配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从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效率。企业应该注重高级财会人员的储备工作。财务风险防范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高素质财务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工作。一方面,企业要优化财会管理人员选拔制度,选拔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财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给财会人员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让财务风险防范人员能够掌握最先进的防范机制和防范方法,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外部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极易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外部财务风险,外部财务风险不同于内部财务风险,其防范难度相对较大,而且防范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要让财务风险防范人员深刻认识到外部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外部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是外界市场信息的获取,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外界环境信息获取机制。首先,企业在进行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详细地工程勘测,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区域的气候、温度、水质、地质条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自然环境风险;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获取机制,企业市场部门应该全面、及时地搜集各种市场信息并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从而为企业的投资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降低市场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市场风险;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国家实时动态的关注强度,及时获取国家关于建筑施工行业的政策性调控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要求合理规划投资活动,避免政策性波动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在建立了完善的外界环境信息获取机制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系统化的外部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外界环境和施工要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作用较大,企业应该制定具有弹性的施工方案执行体系,能够结合外界施工要素的变化改进施工方案,降低各种外界环境和施工要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作用,尽量降低外部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建筑施工行业市场规范标准,只有不断提升建筑施工市场的规范性,才能有效降低各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财务风险,从而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业各领域的财务管理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革,传统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财务风险构建完善的防范体系,从而降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风险,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可萍.浅析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及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3(21).
[2]施卫东.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
[3]罗智.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商,2013,23:33-34.
关键词:建筑施工,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当今社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管理业日益复杂化,企业管理包含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相关的方方面面,在这当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财务管理问题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经营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在财务管理中对于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显得尤其重要,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也是如此,企业中相关领导、相关部门要做好对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并且及时做出防范措施,保障企业能够平稳、有序的运行。
1财务风险
1.1投标盲目
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增多,导致本行业生产力严重过剩并且同行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因而很多企业为了在同行竞争中去的投标胜利而忽视自身实力,盲目进行投标,以无限抬高投标价格的方式竞争,由此常常会引发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成功取回的项目成本过大、利润微薄甚至会出现亏所的状况[1]。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在无形中毁坏企业的信誉以及形象。
1.2合同不合理
合同是由业主与建筑施工企业共同签订的,本应遵循公平、合理、自愿、平等的原则,合同双应当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2]。但是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过多,在业主寻求合适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此时建筑施工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建筑施工企业的保险、赔偿方面均得不到保障。为了在众多同行竞争中得到业主的订单,不得不在签订合同为满足业主要求放宽条约尺度,甚至满足业主在施工前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交付工程定金坏人要求施工方先行垫款等无理要求。由此主动权掌握在业主手中,如果业主故意不履行合同,就会导致施工方产生巨大经济损失,无形中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1.3预算不当
在施工之前对工程成本进行预算是建筑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在施工前考察工程各项相关支出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或者制定出预算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预算计划执行,都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产生直接的人力,资源损失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1.4账目难清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需求资金量大并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在工程结束后及时结清账目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在一个工程结束之后,就应该立刻结算工程款,清理账目。但是由于建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业主方处于主动位置,建筑施工企业为得到工程有时会垫付资金进行施工,在工程结束后,即可能由于业主恶意拖欠也可能由于业主资金周转出现款难而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结算款难以收回,账目难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
1.5体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也是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内部部门各岗位牵扯不清、职责不明、权利混乱导致拖慢施工工程进度,严重浪费资金并且无法保障工程质量,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同时体制不健全也会造成企业整体管理混乱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以及长远发展。
1.6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中有些人员素质较差,职业素养不过关,在进行施工过程为获得个人利益而偷工减料或者利用职权占用工程款,一方面会因此降低工程质量从而眼中伤害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誉,一方面也会因此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威胁企业的运营。
2范防措施
2.1加强管理
首先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建立相关部门进行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举措,在企业高层中指派专门的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在下属的中层以及下层部门中分别选择人员加入风险管理部门,从而做到从施工现场到企业内部的一个整体的风险管理[3],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其次提高对投标和合同的重视程度,相关人员应该科学投标,合理签订合同与风险管理部门合作,对可能的产生的风险及早发现并提出防范措施。在此在施工工程中要任命一个合适的项目经理,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可以减少施工成本,降低资源损耗、提高施工质量并且有利于及时完成施工项目。最后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对原材料,人员等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可以发现可能出现财务风险的点,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最主要的是要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点的管理,有助于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行为,从而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
2.2风险预警
建筑施工企业应及时制定财务报表整理财务资料并分析研究财务资料中的数据来分析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以便于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风险,及时警告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以便于他们及时制定触犯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有助于企业对于财务风险能够早发现、早预防。
2.3科学投标
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之前应对投标项目进行综合考量,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投标项目的利润率、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最后决定项目是否值得企业投标。企业在面对指的投标的项目时也要预先确定最高投标额,在投标过程中应该理智投标,不能为了赢而无限抬高价格,当投标价格超出预想价格时,要果断放弃。科学投标、理性投标可以有效节约公司成本,扩大工程利润,降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2.4合同审核
建筑施工市场供求失衡严重,经常会有不合理合同出现是建筑施工企业很大的的潜在威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对合同的审核,仔细研究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并且发现不合理的条款,应及时提出及早修改。对于已经签署的合同要保管好,在将来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凭据保护自身利益。因此完善合同审核的步骤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因为合同而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2.5信息传递
建筑施工企业所做的工程分布比较松散,难以进行集中的管理,建筑施工本企业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传递系统,传播、共享财务信息,有助于研究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风险状况研究分析,有利于企业进行全面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更加平稳、健康、稳定的发展。
2.6提高意识
防范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出现财务风险,首先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可以定期对人员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教育培训,可以在无形之中提高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其次可以指定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并将风险管理目标逐层分解,将风险落实到企业中每一个身上,使企业员工其实感受到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3结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建筑施工本企业快速的发展,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的预警及防范方面仍有很多不足,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出现的财务风险提出基本防范措施希望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控制和难以预料的因素,使得企业在一定的范围、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最终财务成果和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了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是更大的收益的可能性。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活动的内容来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以及利润分配风险等,关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涵义在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受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企业预期的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如果房地产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这种风险加剧;在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为是筹资风险或是融资风险。
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财务杠杆使用过度
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多数房地产公司选择贷款,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杠杆使用过度。财务杠杆的使用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能够使公司股东只用较少的自有资本运营拥有大量外来资本的公司,并产生很好的税盾效应,提高股东权益收益率。另一方面,过高的财务杠杆意味着较高的流动风险,稍有不慎公司将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使股东权益收益率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
(2)资金周转率偏低
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主要包括征地、土地开发、房屋开发、竣工销售及物业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资金的投入,只有在第三阶段符合预售条件的公司才能进行预售,收回部分资金,所以真正能够收回资金的只有第四阶段。
(3)资产期限不匹配
房地产公司的流动资产主要是存货。房地产存货分为非开发产品和开发产品,非开发产品则包括库存商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开发产品包括拟开发土地、在建开发产品、己完工商品住宅和出租开发产品。房地产行业的存货一般是流动性差、不易变现的资产,因此,导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匹配度不高,偿债压力比较大。
(4)现金流入期限不均衡
大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存在一年高一年低的问题。一方面,房地产公司在项目开展期采用预售方法获得资金流入,但各开发项目的销售期和预售期的匹配极易被忽略,这样造成由主营业务产生的资金流入一年高一年低。另一方面,公司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入也可能不均衡。这样导致现金流入较低的一年面临短期偿债的流动性风险,而现金流入较多的一年产生了大量的现金冗余,长期看来,无法保证一定的现金利息涵盖比例。
二、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产生环节
财务风险的形成、积聚、转移等过程是以资本循环运动过程为载体的,资本运动在投资、筹资、营运、利益分配四个基本环节上相应地积累着四种表现形式的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收益而举债,增加了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潜伏着资不抵债或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以及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纳税付息前收益下降时,普通股收益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当前市场经济发达,筹集资金的渠道更是多样化,以何种方式用最短的时间筹集到最多的资金,而风险较小费用较低就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目标。如果资金筹集不当,就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规模不合理而导致过度负债,既增加了财务费用,又造成资金浪费;利率过高,债务规模过大而导致的筹资成本费用过高;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造成债务到期过分集中而导致财务危机。
2.投资风险
房地产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导致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投资报酬水平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在初期技术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以及项目投资回报率分析上有误造成企业项目规划不合理,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偏差所产生的风险。形成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成因主要有:房地产粗放型开发,投资增长过快,对合作伙伴或项目开发不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空置率高,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约束弱化等等。
3.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销售风险。国内楼市变化复杂,受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调控变化的影响,如果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确或对项目产品定位不准确,都会造成销售缓慢、产品成交量下降、投资回收期变长等问题。二是成本控制风险。如果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缺乏降低成本的方法或者缺乏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将可能导致开发成本超过自身的概预算水平或同行业平均水平,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缺乏成本优势。三是房地产项目公司管控风险。随着房地产市场区域跨度的增大和项目的逐渐增多,如果某项目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都可能会给项目运营带来风险和损失。
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的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股息分配和留存收益和结构处理不当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再生产能力规模受到影响或是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企业股价大幅下挫,这些都会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防范的一般方法
1.融资风险的防范
在对企业融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测度的基础上,为了控制和降低房地产筹资风险,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筹资管理规则并严格遵守。大力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完善房地产债券市场,适度放宽股票融资政策限制,还可以发展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适时地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相结合的多层次房地产融资体系,以降低融资风险,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还应进一步完善间接融资,推进间接融资形式多样化,创新变直接融资为间接融资的方式,控制融资质量,制定正确融资政策,探索建立组合式融资模式。
2.投资风险的防范
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灵活应用投资组合理论。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有效,必须按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财务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预测和分析;对资金投入、流转、配置和回收等资金循环过程的预测和分析;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经营指标的预测和分析;对项目现金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指标的预测和分析,以及对项目收益与风险平衡关系的预测和分析。运用各种方法计算出有关指标,对投资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便合理确定不同项目的优劣势。
在投资领域里,“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非常适用。就是说要懂得分散投资以达到分散、降低风险的目的。房地产投资组合策略是投资者依据房地产投资的年获利能力和风险程度,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恰当投资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地产进行搭配投资,以减少降低投资风险的投资策略。房地产投资可以选择不同房产类型、不同区域的投资组合,甚至是同一类型不同项目的投资组合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3.资金运营风险的防范
(1)加强对日常现金流量的预测,重视经营性现金流
控制日常资金运营风险,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非常重要,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地采取行动,防范风险。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应立足于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监测。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因为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观察到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政策,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的反映出来。
(2)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房地产企业一般采用项目法人制,通常设立多个项目公司,一般会形成集团公司模式,集团公司不是几个公司的简单组合,为了提高公司日常资金运作效率,使公司能利用集团公司的协同效用,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应更侧重于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此种模式能够实现集团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资金的多头开户,资金余裕和短缺问题;也能使项目公司及时了解集团资金的流向、安全和效益,防止资金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违章和舞弊行为。
4.收益分配风险的防范
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其利润分配提出几点建议:(1)制订长期的利润分配规划,杜绝分配的随意性。由于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成本低的优点,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分配具有随意性、不规范的特征,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极高,资本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企业到外部进行融资。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根据企业融资策略及经营战略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增强内源融资能力,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2)利润分配减少分配现金,以转增实收资本为主。由于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自有资金规模小,资金瓶颈是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订利润分配战略应充分发挥内源融资功能,尽量减少分配现金,以转增实收资本为主。这种分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扩大资本规模,优化资本结构,降低企业风险。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来看,这种分配方式应在中短期内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蔡敏妮.房地产企业应加强财务风险管理[J].科技信息,2010(29).
【关键词】房产企业 防范及预防 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为房产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使房产企业面临一定风险以及挑战,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较晚,规模不大,基础薄弱,资产负债率高,资金回收期长,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对房地产行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思考探索,找到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是当前房地产企业不容忽视的事。财务风险是经济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因为没有办法控制以及预料因素,使企业财务在预计的收益与实际的收益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很有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方面的损失。在我国,房产业属于支柱产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房产企业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财务风险,如果处理不好会使房产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房产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以及预防工作,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保障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企业在经济方面的效益。
一、财务风险类型
(一)投标风险
目前,在我国房产业中呈现出激烈化的竞争局面,许多房产企业将报价进行竞相的压低,使企业能够顺利中标,中标施工企业仅仅是依靠较低的利润或者是等同于成本价,甚至是低于工程的成本价中标,导致房产企业不能够保障利润,也就谈不上企业效益了,使企业在生产以及经营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二)合同风险
在房产企业中,合同风险是财务风险根源。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一些业主利用房产企业的心理在合同中附加了许多不平等的条款,使房产企业在施工初期处于不利地位,严重时会出现合同的陷阱,使房产企业承担财务风险。
(三)资金短缺风险
在房产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多的,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房产企业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将会产生无法采购房产物资的状况,企业也无法支付施工人员的工资,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严重时会使合同没有办法继续履行,使房产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四)筹集资金风险
房产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主要方法是银行以及信贷的投资。房产企业往往利用土地以及房屋等不动产进行抵押贷款,相对于股权的融资,债务融资可以运用利息的支出进行抵税,财务的杠杆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债务融资过多,将会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当银行的利率较高或者是项目的利润率低于银行的利率时,将会使企业财务风险提高。
(五)回收资金的风险
在房产合同方面,业主不能将合同严格履行,通过各种借口拖欠工程款,使房产企业存在坏账的风险。房产企业往往要承担业主转嫁的投资方面的风险以及成本,加大了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的方面,很长时期内不能够变现,使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企业没有办法实现应有的收益。
(六)成本亏损风险
在房产工程中成本是综合指标,包括人员的费用、管理的费用、材料的费用以及机械的费用等等。投标的报价决定了工程造价,在施工的实际过程中因为材料的市场、劳动力的市场以及设备的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管理,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出现超支现象,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预防以及防范措施
面对存在的风险,施工企业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以及防范,使财务风险有效降低,将自身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施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投标方面
房产企业要将风险的评估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对施工项目要进行合理的承接。在投标方面,要对招标的文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对招标的文件要正确理解,将风险成本进行充分的考虑,将图纸进行详细审查,对工程量的复核要全面,将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确定,将受益与成本进行衡量,最后将投标的方式以及是否进行投标进行确定,减少投标风险。
(二)合同方面
房产企业要对合同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以及预防。房产企业中管理的人员要将自身法律意识进行有效提高,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对相关法律以及法规进行了解以及掌握,将合同中的条款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对合同中缺失的条款要进行及时补充。如果合同中的条款损害企业利益,要及时进行规避。房产企业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要将合同的审批权、洽谈权以及批准权进行有效分离,将合同中的漏洞进行避免。
(三)资金的短缺方面
房产企业在资金方面要建立调度体系,在企业中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将原有的收付分散以及资金结算的局面进行转变,使资金的零星沉淀转变为整体的集聚,将资金周转的效益进行有效提高。房产企业可以运用规模的运作,将资金调度进行有效加强,降低整体的资金成本。在对资金进行管理的方面,将会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进行有效明确,建立资金划拨以及预算的制度,将资金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规范,使企业能够对资金预算进行控制,对日常的业务进行控制以及对资金支付的风险进行控制,使资金流出以及流入能够相匹配。
(四)资金筹集方面
在房产企业中,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风险是因为企业举债。房产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采取稳健的战略进行融资,保障项目的利润率要比银行利率高,保障本息的偿还能够按期,使企业增加收益,同时要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将债务的资金与企业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合理确定,将贷款的规模进行有效控制,防范资金筹集风险。
(五)资金回收方面
房产企业要将收款的策略进行合理制定,保障能够顺利地回收债权。企业中的财务部门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分析,整理应收账款以及往来的账目,将欠款的详情进行罗列,及时的分析原因,在收款的策略方面要依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制定,减少企业中存在的坏账。同时,在对拖欠的工程款进行管理时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清欠工作,在经营的考核指标中加入清欠工作,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将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促进清欠的进度。除此之外,将项目部门、计划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预算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加强,将工程款及时地收回,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六)成本亏损方面
房产企业要将项目人员的责任以及职能进行明确,依据技术资料以及图纸,将现场条件以及工期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施工,使工程的工期能够有效缩短,工程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成本能够有效降低。除此之外,要对预算加强控制,对责任成本进行管理,在责任成本范围之内控制成本费用,防范成本亏损风险。
三、总结
在房产企业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财务风险,房产企业要对其具备清醒的认识并高度重视。房产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以及预防招标方面、合同方面、资金短缺方面、资金筹集方面、资金回收方面以及成本亏损方面存在风险,使企业在财务方面面临的风险有效降低,保障企业在经济方面实现收益,促进房产企业的发展。本篇文章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简单介绍,提出相关的方法以及预防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华,夏继强. 财务预警方法评析[J]. 会计之友. 2012(03)
[2]周霞,陈光明. 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 会计之友. 2012(01)
[3]. 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文献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1)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买入了新的阶段。在不断扩招和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整体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当中,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于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经费紧缺已经成为了困扰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问题。相对于普通高中来说,职业院校本身的教育投入成本较大,但是相关财政预算的经费标准却少于普通高中。虽然我国政府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需求却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很多中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和解决资金紧缺问题,都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对资金进行筹集,从而引发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问题。本文就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浅析
第一,融资风险。在中职院校发展办学的过程中,相关费用的投入和资金的支持是中职院校发展和办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中职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的拨款,相关设备的投入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采取进一步的融资方式。在中职院校资金筹措渠道中,政策性贷款是其中的重要渠道,但是其资金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施工企业垫资的方式其对偿还期要求相对较高,并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融资形式。多种融资方式为学校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第二,生源风险。在我国中职院校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收费制度也在一直改革,并且承担了相应的教学成本分担的职能。在学校收入比例当中,学费收入已经成为了其中重要的资金来源。随着相关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变化,中职院校本身资金的来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圣远市场已经成为了资金筹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我国计划生育和普通高中扩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中职院校的生源数量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下,这对于学费收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也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出现。第三,负债风险。在面临新的办学压力,负债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是学校对于基层建设的投资,因所需资金较多,整体资金投入量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学校项目增量收益水平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时,学校的负债问题就会对于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相反则会促进学校的发展。二是学生拖欠费用的问题,因近几年高校扩大招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贫困生增多,再加上部分学生故意拖欠费用,因此学生拖欠费用的情况日益严重。大批学生欠费,这无疑会对学校的现金流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第四,投资风险。在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对外投资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了对当前学校发展中负债压力进行应对的重要应对的重要方式。部分学校在进行联合投资的过程中,对于外界经济形势缺乏科学的认知,一些经济业务存在较多的复杂性,学校相关投资管理工作难以适应外界形式的需求,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有限,整体创收和资金回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完善融资渠道,增加融资组合,提高对融资成本的控制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于筹资方式进行改进和革新,对于传统的财政拨款的依赖性进行剔除,积极地创新和改进筹资渠道,提高融资组合的多样性,让筹资成本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针对于现阶段学费收取中的问题,学校要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引入多种收费方式,让学费收缴率得到足够的保障,提高内部资金的自给能力。针对于现阶段的筹资需求,学校要对于筹资机制进行不断的改进,积极地对社会和市场的资源进行吸收,结合多种贷款和投资融资渠道,充分的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资金筹措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资金保障。第二,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发展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积极地学习和研究国家相关的办学发展指导,打造自身的品牌,提高办学的影响力。通过对外界资源的有效聚集,可以更好地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发展能力,争取更多的生源和资金支持,这样学校的发展也能具有更加强大和充沛的动力。与此同时,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体系下,学校提高自身的办学发展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更是对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防范的前提保障。在开展联合办学中,要对于产权关系进行明确,合理、科学、客观地对风险进行分配和承担。在投资活动开展中,也要做好相应的调查取样工作,提高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投资风险进行预估,提高办学的科学性和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加强筹资监管和控制。针对于筹资活动的相关开展情况,学校要加强贷款监督,并且对于举债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具体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情况、办学层次、学科建设以及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学校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地考虑和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在贷款过程中,要对于贷款的额度、使用效益以及方向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公证公开地接受社会外界的监督,实现银行、社会与职工的全面参与。在融资过程中,要对于资金的应用进行科学的论证,避免出现无效投入和混乱投入,严格地落实经济效益的发展原则,对于办学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投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贷款偿还计划的制定上,要在收支预算制定阶段就进行相应的安排,确保还款资金来源有效。第四,提高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针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失衡风险,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对经济责任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经济责任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控制理念和认识,让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要积极突进财务信息公开化的实现,对于校务公开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实现。对于预算的程序和标准要进行相应的公开,并及时公布相应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相关结果。这种公开、透明化的财务管理方案,可以更好地提高中职院校自身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并减少人为舞弊的情况,提高对问题的遏制能力,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健康运营发展提供科学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扮演者关键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力量,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在中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要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总结经验,对于财务风险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规避和防范,从而有效地减少负面财务问题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和制约,促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良性、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德余,白雪峰.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预警机制的建立——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J].会计之友,2013(,16):118-121.
[2]田志刚.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双模型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3(,16):122-125.
[3]翁绍华,冯智勇,孙海波.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若干思考[J].北方经贸,2013(,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