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第1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1 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生物教材中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知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讲授。就高校生物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认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属于“可讲可不讲”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因此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深化学生对环境恶化的认知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环保理念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据环境保护内容涉及课程教学秩序,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运用,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把握生态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素质。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树立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所在地区的制备情况,并组织设计绿化校园活动,以增进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

1.3 合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环境教育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通过视频和幻灯片等增加学生对环境的感性认知,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有关生态的新闻报道向学生介绍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理活动、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生物圈所造成的影响,呼吁学生积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2 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1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促进环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使学生认知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到城市周边的风景区参观植物园和动物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2 宣传教育文艺活动

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物节”等,配合相关主题,以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环保节目表演以及征文比赛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3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布置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下次上课时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进步。比如让学生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的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身边细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深层探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3.1 结合突发的事件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食物链教学时,发现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课本上的一些表面的食物链,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意义。此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上出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或者一条食物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大家深知食品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发展,但各种食品污染给我们带来诸多隐患:不法商贩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各种违背自然规律、催生动植物尽快成熟的技术手段被频繁使用,比如大量农业的喷洒、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甚至是饲料激素的添加,都造成了动植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药物的过度残留。不法商贩突破道德底线的急功近利,更是爆出了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能用食物链的知识来系统分析食品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的灾难,从而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2 增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视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如藏羚羊的灭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寻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他们身边的空间。

第2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40-0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举措,而生态环境保护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 内容之一。因此,在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对城市进行规划和改造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建设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下面将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一、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在 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怎样去解决好

发展和环境的一种辩证关系。中国城镇化走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原生态的从前。城市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如何利用现有基础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改善城市 的生态环境,创造适合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的城市工业文明带来 的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 带来 了颠覆性的改变。经济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导致城市人 口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先进的生产工具、高效 率的生产工艺会使单位用地面积上 的生产 强度增加,在收入产 出投入比效益 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由此带来 生态关系的失调,城市环境质量 的下 降 ;相反单纯地追求和谐 的生态 关系及 良好 的生态环 境,也会影 响经济 的发展,城市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也就失去 了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生态环境也就无从谈起。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受教育的程度、干人拥有床位数、千人汽车拥有量等等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在为人类带来舒适、方便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带来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就像使用空调,虽然耗能增加 了,但舒适度提高了,如果不使用必定会 降低耗能,但舒适度也降低了,这也是无法接受的,我们不能为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放弃现代文明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为我们 生态建设提供 改善的条件和手段,良好 的城市 生态环 境也会吸引人才、资金等 各种 生产 要素的集中,增 加城 市综合竞争力,这也就是 “保护环境 也是发展生产力 ”的道理。为此,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稳定性 和经 济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口、能源、水资源、污染控制和土地利用等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确保城市健康 、协调地发展 :要有生态系统观念,把 “由城市各部门、各因子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个系统的最佳转化率 ”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标准,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系统,使 各环节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协调健康发展。

二、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

(一)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的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建设目标中,通过责任与义务的分化建立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城市环境的考核,以及对各级环境工作的评价,从而促进环境保护的进程,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处理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一,建立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联的科研单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分析,提 出一些有意义的对策和举措,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其二,将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计划,在科学发展观的大前提下,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其三,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科研 的经费投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 ;其四,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提高环境保护人员的各项能力。

(三)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促使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和贯彻环境保护的计划 。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主要通过分级管理,实现分工合作。监督部门可以通过对环境 的监察、环境监测、环境宣传 、环境信息等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建设。

(四)加大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推广环境保护政策

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可以从多角度出发,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直接加强环境建设;其次,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鼓励政策,通过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广,间接引导生态环境建设 ;其三,对一些项 目。比如交通运输、油气开发等实行资金补偿制度。通过这种补偿制度约束和规范相关项 目的建设和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五)引导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等是紧密相连的。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关系,就是指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人 、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 、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关系。

(六)开展环保 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是做好环境保护预防工作的有效方式 。主要举措有 :其一,通过社会媒介,加强宣传;其二,可以建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网站,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其三,可以开展一些舆论和科普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加环保的自觉性。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建设的规划提出了新发展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领导,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汪晓露,童钦,王湖坤. 黄石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28-32.

第3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甘肃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甘肃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甘肃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河北、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第4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环境审计的实质是独立的经济监督,审计的目的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活动,他产生于经营者对所有者责任关系的需要,环境审计涉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等问题,意义重大。 

环境审计以国家审计为主导。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具有宏观性,仅仅依靠某一部门、地区无法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必须由国家出面进行宏观协调处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同时还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公众委托国家相关部门管理,政府对其进行保护负有不可推卸责任。 

二、环境审计在内容上具有宏微观融合性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企业和个体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没有考虑环境资源的可承载能力所导致的,这一问题会对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其产生的根源性是由于企业、个体这一微观因素,而结果却具有宏观整体性。因此,环境审计要从宏微观两方面着手,减小不利影响和后果。 

(一)宏观环境审计内容 

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规范企业自然资源的使用、履行相关责任,一旦发生环境违法事件,则进行巨额罚款。其次,学习国外先进环境审计标准,制定相关的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使用规范,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审计。 

为了有效控制有限的自然资源的使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态环境审计:国际环保协议、相关法律法规、自然资源使用、监管部门的履职情况、政府和企业负责人履行环境保护的情况、企业环境审计的开展情况。 

(二)微观环境审计内容 

微观社会经济主体是微观环境审计对象。国家和公众的重视,使得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强,企业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良好的微观经濟主体将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减税等诸多好处。 

微观环境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微观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遵守情况、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健全性、微观经营活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使用信息的真实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运行情况。 

三、环境审计方法具有会计性 

环境审计直接对象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相关投入产出的会计核算资料,所以,可以用会计核算资料作为环境审计的基础,通关相关资料核算,审查环境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评价相应投入资金绩效性。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核查,做出相应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一)通过查账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 

通过环境审计了解经济主体行为对生态环境整体情况变化和自然资源数量增减和质量等级变化的影响。建立自然资源台账,形成资产负债表,通过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确认自然资源的变化,部分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部分是可再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这部分资源的再生能力,因此,台账和资产负债表就应该反映这两种变化和投入。 

选用科学合理的指标衡量生态环境的变化,例如空气质量指数、污染指数。同时,对投入进行反映,评价投入产出效应。编制投入产出明细表和投入所对应的生态环境变化的效果明细表。通过比较分析投入产出的有效性。 

(二)通过账实核对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环境审计强调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如果受托者的经济行为使生态环境日趋变好,是自然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则受托环境责任可以解除,因此,环境审计要通过账实核对了解自然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 

通过对自然资源已开发的数量和存量进行盘存,确定资产负债表中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量是否和结存数账实相符,同时,对新发现的资源进行产权登记,评估后重新进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保证已开发资源能够及时计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现以实定帐。为防止虚列收入和投入成本,对已开发自然资源所形成的收入产出进行账实核对,严查违法违纪行为。 

(三)通过收集的会计信息实现原因揭示和分析 

第5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耗散结构的形成

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造成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因素进行制止和治理,究其实质是要建立矿山与它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关系。张万红认为和谐矿区应该具有七个特征: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居民生活殷实富裕;生态环境优美整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企业生产安全高效;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七个方面涵盖矿山区域内的经济、居民、生态环境和矿山企业的状态,而经济、居民、生态环境与矿山分别是矿山系统内的基元,系统演变为耗散结构,达到上述的平衡、有序的和谐发展状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就取得了巨大成效。因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就是如何使矿山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发展成为耗散结构的过程。

矿山生态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负熵”,来抵消内部的“熵增”。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我们可以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看成如下图的过程。矿山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由于矿业生产及矿业与经济不协调等因素产生“熵增”。“熵增”使矿山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矿业生态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外部的管制、政策、税收、技术、教育等手段对系统产生“负熵”,“负熵”使系统远离原来的平衡状态,系统内部产生涨落,当涨落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诱发系统演变为耗散结构,矿山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为有序状态。“负熵”是所有系统外部综合作用的结果,合力大则“负熵”大。耗散理论强调了外界对系统施加不同强度和内容的外力作用,产生足够的“负熵”来抵消内部的“熵增”,强调保护措施对策要因时、因地、因态而变,不能一概而论,一成不变,强调外部对策的综合作用。因此,耗散结构理论下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依据充分,提出的保护对策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并用动态的观念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二、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耗散结构形成的对策建议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从外界增加投入,使系统产生足够大的“负熵”。外界投入必须是系统的,应是教育、法规、管理、技术、资金的综合,并具有针对性,这样外界投入的力度所产生的“负熵”才能足以抵消内部的“熵增”。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观念宣传教育矿山企业的外部性是固然存在的。但宣传教育能从思想上改变人们的观念,树立起环境保护是生产首要目标的思想。思想决定行动,帮助人们在矿山建设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精心规划,加大各方面的投资等来使系统产生“负熵”。政府、新闻媒体、教育机构应将生态环境文化的内容渗透到矿山社会各阶层的人群中,特别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管理者的宣传教育,塑造他们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心、使命感,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上,自觉地以“良心”约束自己的行为。

2.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与法规完善制度与法规并切实执行,才能对系统产生足够大的“负熵”。政府应将矿山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与法规,坚决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负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同时,切实落实矿山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收费和复垦保证金制度。执行制度需明确任务,突出熏点,落实责任,并全面建立完善的动态巡查制度、举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

3.矿山管理模式创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管理模式创新。矿山管理模式创新从矿山企业本身来说是对矿山进行变革,对它的结构、机制进行重组。如采用股份制来吸引社会资本和技术;对政府来说,则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或资源枯竭的矿山,整合或者淘汰落后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矿山,引导合法小型矿山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建立高起点、高技术、规模化、集团化的现代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

4.增加资源投入,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矿山生态保护的制度完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依赖于优秀的人才。矿山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的投入,引进和培养人才,造就一批管理、技术骨干,为矿山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矿山企业要增加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改进的投入,实施清洁生产。对于废弃的矿区要积极进行复垦,改善土地,应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多元化的社会投资主体来投资,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恢复退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状态。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的新技术发展很快。矿山企业应加强“三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以及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加快对现有的技术改造升级,控制矿山产生的“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努力实现固体、液体、气体污染物的近“零排放”。5.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发展多元化产业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前提条件,对矿山生态保护投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采取更多有效的方法,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负熵”有效地抵消内部的“熵增”。发展经济需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地选择经济增长点,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或者矿产深加工等。通过发展多元产业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减压。

三、结论

第6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由于现展进程的领先,很多的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80年代便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诸如蓄水管理、节水等措施。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些发达国家又进一步提升了用水管理的生态性,这就对水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大的保护作用。而在当前,全球的一些国家都已经进入了实际的生态用水管理层面。而我国从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在水生态、水资源的管理方面都处于单向、简单的初级阶段,将开发水资源发展农业、根治海河等工作作为了重点,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而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我国的社会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使得对水资源的用量需求不断提高。此时,我国部分地区的水生态环境与人们的对水需求矛盾开始凸现出来,尤其是干旱的北方地区,使得我国开始认识到水利工程并非解决“用水难”的最佳唯一途径,还必须依靠其他方面的管理措施,来对用水需求过度的情况进行压缩。就在此时,我国的南方地区也发生了一些水质性缺水的现象,于是又有相应的措施出台,来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调节。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用水资源的进一步减少,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思想意识的提升下,人们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开始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客观。人们已经知道,要想保障后代有水可用,使人类的延续不受阻碍与维修,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护好水生态环境。而在可续的发展观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能够得到提升,其有效性也就能得到相应的保障,也就是说在当前的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延续人类生息繁衍、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大计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在现代水生态环境保护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建议

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于社会的生态用水需求予以保障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控制人河排污总量。加快制定重要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方案,健全调度机制和手段,优化水资源配置,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重视生态用水调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应维持河流合理的生态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环境用水。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和监测预警监督制度。

2.加大力度、提升速度治理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泊在全面提高城镇废污水处理程度和水平、严格实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严重河湖的综合治理。依据水功能区划,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入河湖排污口登记和审批制度,加强人河排污口的整治与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科学编制重点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推进太湖、滇池、巢湖和淮河、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沿线、三峡库区等重点区域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控,继续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减少污染排放,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采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湖泊和湿地水生态修复,根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条件,通过合理控制水土资源开发规模、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强化节水和适度调水等措施,实施生态脆弱河湖的综合治理,提高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继续实施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敦煌、艾比湖、海河等重点地区与河湖的水生态修复治理。进一步扩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江湖连通、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对不同类型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系统以及主要入湖河道、河口、湿地等实施保护与修复,不断探索水生态保护的工作机制。

4.修复治理地下水超采区对于地下水的开采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对于开采过量的地下水区域,要加强修复与治理力度,是地下水资源能够得到保护,对于还为没有出现超采情况的区域也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新的超采区。启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面沉降区,滨海海水入侵区,石羊河流域等重点地区的地下水压采计划。同时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替代水源建设与开发,减小地下水资源压力,最大限度保护地下水资源;再者就是构建以地下水为主的储备资源,以应对不时的用水之需,提高应对干旱期的抗旱能力;最后,还要进一步发展水生态环境方面的可续技术,比如加强地下水库建设,通过回灌措施,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储备量。

5.健全水资源与河湖水生态保障体系应当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河湖生态状况、生态用水状况进行明确,并根据指标得分制定全国范围内宏观的水生态环保护战略计划。所以要给予河湖环境的特殊性,分别构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生态管理制度,对国内的生态河湖进行健康状态体检,然后根据真实的考核评价结果,来制定对应的保护挫力措施,使水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处于有计划、有依据的条件下,切实有效保证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6.加大对农村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抓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而要建设新农村不只是发展经济与物质条件,还要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防止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与城市发展而导致的水生态环境破坏的覆辙。在总体上,应当坚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基本指导要求,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上,要通过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来在农村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保障农村水环境的健康,使我国农村在经济与物质条件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进一步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

7.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要积极推动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重要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水源地及其保护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蓄滞洪区等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明确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责任和目标,探索建设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协作机制。完善和落实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收费制度。

8.落实水生态保护工作各项保障措施水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需要来自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人员支持,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

所以,应当借鉴国外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吸取国际水生态环境保护先进理念,对我国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各个政府部门,公益机构的协调与合作。

同时还要广向社会加强宣传,使更多的人明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争取到所有人的支持与配合,并向社会企业进行大力的教育,一方面使他们在生产过程当中,采取科学的措施处理废水,另一方面争取到他们的资金支持,丰富水生态环境保护物质基础。

三、结语

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当前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因为它关系到了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发展,尤其在我国,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搞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尤为关键。

第7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55-02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治意愿、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新安江流域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健康河流之一,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安江流域,相对于跨越多省的大江大河来说,其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更具有操作性和典型性。

一、新安江流域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概况。新安江流经皖浙两省,是安徽省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也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健康河流之一。新安江在安徽省境内的干流长度242.3km,有大小支流54条,流域面积为6 440km2(其中黄山市5 830km2,宣城市620km2) [1],占流域总面积的55.7%。皖浙省界断面(街口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5.3亿m3,占流域下游主要湖泊千岛湖的多年平均入湖总量的68%以上 [2]。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是千岛湖以及汇入钱塘江的难得的优质水源地。

新安江流域的上游地区包括黄山市和绩溪县,下游主要地区为浙江省杭州市。上游地区多为山丘和丘陵岗地,经过十几年的保护和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上游黄山市是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而其优质的水资源也为下游地区的千岛湖景区和杭州等地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水环境容量,从而使新安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画廊。

2.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是传统农业区及新型旅游区。由于处于水源地区,黄山市的工业发展受到限制。目前虽已形成机械、电子、化工等六大支柱的工业体系,但是企业规模都不大。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98.6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3.7∶39.5∶46.8,人均GDP达16 867元(按年末汇率折合2 468美元)[3]。下游地区杭州市则是“经济强市”。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 781.1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7∶50.0∶46.3,人均GDP达70 832元(按年末汇率折 合10 199美元)[4]。根据国际经济学界一般标准(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标准为3 000美元~10 000美元),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已处于中等偏上发达国家水平。

上游地区由于长期致力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结构相对滞后,丧失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并由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成本的不断增加,导致上下游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如2008年,黄山市的人均GDP仅为杭州市的0.24倍。经济发展滞后严重削弱了上游地区黄山市对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本的承受能力,与长期维持优良生态系统的需求差距很大。

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一)生态补偿内涵

目前关于生态补偿的定义众说纷纭,国内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和层面揭示了生态补偿的内涵。本文采纳王金南教授的观点,认为生态补偿至少具有四个层面上的含义:(1)对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2)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概念,即利用经济手段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予以控制,将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3)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或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予以补偿,相当于绩效奖励或赔偿;(4)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等,包括重要类型(如森林)和重要区域(如西部)的生态补偿等[5]。

流域上游地区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将会直接影响下游地区的生态质量。因此,下游地区应对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所付出的额外保护与建设成本,以及为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进行补偿;或上游地区对破坏行为所产生的恢复成本和被补偿者发展机会成本损失进行赔偿。

(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主客体和基本原则

1.生态补偿的主客体。生态补偿的主客体问题,就是谁对谁补偿的问题。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一切从利用流域水资源中受益的群体,和一切生活生产或生产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污染物,影响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个人、企业或单位 [1]。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客体是从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的地区,即新安江流域的上游地区,主要包括黄山市和宣城市绩溪县。上游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丧失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机遇,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流域下游地区乃至国家作为受益地区理应承担起补偿的责任。

2.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受益主体对保护主体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偿是社会公平公正原则的体现,就新安江流域而言,主要表现为上游保护地区和下游受益地区要实现共同发展。(2)协商和参与原则。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要循序渐进,在制定具体机制和确定补偿标准时相关责任方要充分协商。(3)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原则。在生态补偿过程中,需要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两种补偿手段相结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绿色运行机制下,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4)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包括生态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保持水资源在价值形态上的保值增殖 [6],另一方面,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涉及到整个流域的利益,需要全流域密切协作,应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来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三)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依据

生态补偿依据是补偿时据以参照的条件。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首先,确定上游地区交水给下游地区的水环境质量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标准;其次,确定生态补偿具有双向性,包含赔偿和补偿两方面。其中,赔偿是上游地区对流域水质污染超标(即过境水质超过III类标准)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赔偿额与超标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水量及超标事件有关;当过境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标准时,下游地区即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生态补偿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是对生态保护或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产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景观美化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与核算 [6]。(2)机会成本。根据上游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机会成本损失计算补偿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投入,包括林业建设与保护投入、水土流失治理投入、污染防治投入等;二是上游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丧失的发展机会的损失,即间接投入,包括发展节水投入、移民安置投入以及限制产业发展损失等;三是延伸投入,即今后上游地区为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水量而新建的流域水环境保护设施、水利设施等项目投入。(3)水资源价值。以上游地区提供给下游地区达到III类水质标准的水资源数量,以及当地的水资源价格,计算生态补偿数额。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是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最好依据,但目前仍在发展过程中,评估方法还不成熟。而以机会成本或水资源价值来核算生态补偿标准比较直接,也更易于接受。

三、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要保障生态补偿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需要政府的宏观干预,建立严格的监督执行机制和协调机制,保证生态补偿活动的顺利进行。

1.建立上下游协调机制。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使上游受益,同时也使下游地区和全社会受益,上下游地区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能动作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调控手段,保障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涉及到安徽、浙江两省,应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之下,构建安徽和浙江两省之间的磋商平台,成立相关机构进行跨省的定期协调与联席交流。可由国家发改委、环保局、水利部、农业部等代表以及安徽省、黄山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等代表成立生态补偿委员会,在上下游政府协商过程中,其实际的协商人就由生态补偿委员会担任。

2.建立补偿费监督机制。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费的监督机制,包括费用征收监督机制和资金使用监督机制。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可以先进入生态补偿委员会的账户,由两地政府共同监督管理。被补偿地(上游)使用基金时,必须根据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具体项目的方式申请,经共同监督管理代表批准后方可使用 [7]。确保生态补偿费落实到水源保护部门,保障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稳定持续发展。同时,建议建立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对各项补偿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严格考核,使补偿资金更好地发挥生态保护作用。

3.建立生态保护效益与损失监督机制。为了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生态保护基金的切实有效落实,必须建立新安江流域水源地生态保护效益与损失监督机制。各级政府部门组织建立有权威性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流域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和建设行为,监测保护效益与损失变化和评估,及时了解生态保护的所有活动,从而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来加强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玉龙.生态补偿与流域生态共建共享[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刘玉龙,徐凤冉,张春林,阮本清,罗尧增.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研究[J].中国水利,2006,(22).

[3]黄山统计信息网.

[4]杭州统计信息网,hzstats.省略.

[5]王金南,万军,张惠远,葛察忠,高树婷,饶胜.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第8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议

“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放到了极其突出的位置。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阐述,不但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而且明确了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指明了方向,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引领行动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与十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绿色发展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重大制约瓶颈的重大决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加剧

主要表现在三个“难以为继”:一是土地、空间难以为继;二是能源、资源难以为继;三是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

1.从土地上我们来看。我们说,总量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但是人均我们又处在世界上比较靠后的一个位置。我国的陆地面积和耕地面积,都位居世界第三,从总量上来讲,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我们的人均耕地只有1.35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半都不到。而且我们耕地的总体质量不高,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口,我们要满足中国人吃饭的需要,这将会导致我们的粮食安全。要养活中国人民不可能靠其他的国家,我们这么多人口,我们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我们有18亿亩的耕地,我们不能突破18亿亩的耕地红线,保证我们粮食供应的安全。但是我们现在又在发展城市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用地,大量的建设、开发要用地,那就要占用农业用地,占用耕地。

2.资源、能源难以为继。天然禀赋不足,这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淡水资源,人均量只有世界的28%,耕地是世界的43%,森林是世界的23%,石油、天然气只占有世界人均量7%,煤炭占76.0%,铁矿石17%,铜17%,铝土矿11%,就煤炭稍好一些,但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们生存实践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非常紧迫。这就造成了我们能源的供给和能源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偏差,或者是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就造成了我们能源依附度的不断的攀升,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3.生态功能仍呈退化趋势。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44%的野生动物数量呈下降趋势。入侵外来生物已超过500种,近十年造成严重危害的入侵物种至少二十多种,平均年递增2~3种。

(二)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水和土壤污染严重。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疾病、死亡率或者是患病率,出现了持续上升。

二、绿色发展是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紧紧相连。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1.绿色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不仅是产业,更是民生。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的发展的重点发生转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一方面,环境已经被破坏了,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又在不断地增长,所以,我们国家,我们党,我们政府必须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所以是恰逢其时,早得提不出来,因为不稀缺,人们也没有这个需求,但是,现在,它又稀缺了,人们又有这个需要了,我们到了这个阶段,所以是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2.生态环境问题是现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所造成的。指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歇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快速发展中,我国的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还在恶化。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的民生福祉。深刻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近几年在地方考察时,他以一种造福子孙后代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这里有很大政治”。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也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

三、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绿色发展是可持续的新型正确发展模式和理念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已经严重超过自然承载力,同时,伴随着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处理压力日益增大,绿地减少与生态风险的增加、能源短缺等,可以看到中国的调整经济增长是有相当大的代价的,特别是随着“雾霾”在生活中出现频率的提升,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需给予足够重视。多次发表讲话强调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是时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思想为正确处理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阐明了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必须选择。

(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1.经济要环保,环保要经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更新了关于生态与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两者协调共赢。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

2.要转变“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新观念,以前是数量型发展,就看量而不看质,或者是不看结构,所以要转变绿色发展,就有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等等。不断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政策体系。人们在使用“绿色经济”时,绿色发展的时候,都是在按各自的理解去使用的,也就是说人们虽然都在使用同一个词,但是每个人理解不同,内心里却在指向不同的内容。所以我们还得把这些问题屡一率,这样有利于把握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外延和它的内涵。这样有利于我们制定好、执行好对症下药的政策法规。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是与环保有关的人类盈利活动。讲发展、讲经济,已经跟盈利相关。

3.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当然,我们说,我们现在不搞经济建设了,我们就来搞生态建设,保护环境,这肯定不行,我们现在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没有真正实现国家的强大,我们还要搞经济建设。但是再像以前一样,不惜以牺牲环境、牺牲生态、损害环境为代价去发展显然也是不行的,所以摆在我们面前,事实上只有一条路,就是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模式。追求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的产业转型,东部的转到中部,中部的转到西部,梯次转移。问题在于我们的转移是怎么转移的?如果把东部的落后的产能,消耗很大,能耗很大,污染很大,对环境破坏的产业又转移到东部,把东部的环境搞坏了,然后把中部搞坏,然后把西部搞坏,那我们整个国家还有一块好的地方吗?还有一块可以待的地方吗?所以我们的产业转移,我们向中部和西部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这个口号我觉得对也不对,我们不能承接它的低端产业,我们就要走高端。这个是西部的优势,而且要发挥环境的优势,环境是一个最有利,最有价值的资源,所以,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在改革开放之初,生态环境不稀缺,所以大家不关注,不关心,而现在,生态资源很稀缺了,大家非常关注它,关心它。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获得它。所以,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就是要适应老百姓的要求。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面对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如何补齐生态短板,是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必须攻克的难关,亦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解答好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

[2]蒋南平,向仁康.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02) .

第9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环境是人类生存及进行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资源和条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发展对于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进步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对于资源能源的消耗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农村环保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发建设了多种绿色工程,并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且政府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农村环保建设已经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对于农村环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并获得了较为成熟的环境保护及治理经验,对于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仍有一定欠缺,从而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存在较大缺陷,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提升,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动力。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

当前,虽然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大程度提高,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这与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薄弱有直接关系。很多农村居民缺乏环保教育,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对于污染后的生存与发展没有任何危机感,由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此外,很多农村居民污染环境后缺乏污染治理意识,虽然觉得环境污染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但却认为自己有心无力,也就任由污染越发严重,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满足的居民生活需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是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却较少,由此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较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也深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2.2 环境设施落后导致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环境设施的建设能够对农村居民的日常环保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促进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城市的各种环境设施也就难以在农村中出现,大量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乱倒,从而导致河水污染、河道堵塞,不仅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有些农村居民虽然对于环保有所认知,也希望减轻农村环境污染,但却由于农村环境设施欠缺,也只能将自家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由此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很多城镇都建立了工业区,生产污水及垃圾大量排放,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中心,致使大量污染严重的污水渗透到地下,对农村的耕地种植产生了巨大危害,有些污染不仅会对农村耕地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耕地中,给人们的后续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对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生制约。

2.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仍有待革新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先进的环保技术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但是,当前虽然对于农村环境技术发展有所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旧有较大缺陷,相关的科研队伍较为薄弱,而且素质较低,对于农村环境如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应用的现状及基本规律都缺乏充分分析,由此也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从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3.1 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对于农村居民,应当加强其环保教育,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定期组织环保工作人员到各个城镇广泛宣传环保教育理念,并张贴环保教育横幅,以强化人们的环保认知。同时还可以开展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不断强化人们对于农村垃圾的污染认知,确保对垃圾分类,并回收有用的垃圾,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了解。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各种环保知识竞赛及环保科技发明,以鼓动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创新,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发明新的环保技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差异较大,而且地理气候较为复杂,由此导致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较为复杂,对此,开发部门可以深入到农村地区,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勘察和探究,并鼓励当地农村居民就环境污染给予建议,以建立符合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发展需要的生态系统。

3.2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从而导致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此也就无法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而且严重匮乏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也导致一些具有环保理念的居民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只能听之任之。对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设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号召居民将垃圾倒在垃圾站和垃圾桶中,以逐步改善其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农村居民自己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以弥补能源不足现状。此外,政府还应当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建立相应的生态模式,通过实行典型示范,逐步将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农业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并根据生态模式的发展情况对农业发展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如创办大型的生态农场、草坪公司、花卉公司等,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发展的投资力度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开展,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借助于先进的环保科学技术,才能够弄清楚农村环境的发展规律,以采取针对性的环保措施,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首先,应当不断壮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队伍及科研机构,加强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组建高水平的生态专家队伍。其次,应当不断加强对于环境基础科学的研究,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的研究力度,对于农村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同时还要做好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研究力度,并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流域综合治理等技术的研究,以不断促进农业防灾能力和抗灾能力的提升,促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进行。最后,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应当采用最佳的实用技术,同时加强推广和评价,以确保此项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无论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还是技术方面考虑,都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应当确保规模较小,或者采用集中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确保污染治理技术的可操作性,从而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