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
1、总书记在*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
它是这样表述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省委常委、市委潘逸阳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问题的有关表述。
今年4月10日,他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赣州作为赣江、东江源头,肩负着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全力保护好青山绿水,打造区域性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发展区域经济,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前提条件,以生态文明为首要特征。
4、市委常委、县委廖明耕书记在“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和打造“秀美、繁荣、创业、诚信、文明、和谐”新赣县中较早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
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初浅理解。
1、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2、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要实现三大转变:
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
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
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三、就如何结合分管工作实际,策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工作谈几点想法。
建设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构想,是落实党的*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理念,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立足我市地处赣江、东江源头,肩负着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在通盘考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长远利益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战略构想。我认为,我县在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上具有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优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生态文明的理念早就体现在了市委常委、县委廖书记的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它的报告处处闪烁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睿智。
廖书记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在发展目标上打造“六个赣县”,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六个更加注重”,在发展重点上努力抓好“六大建设”。
其中在建设“秀美赣县”的奋斗目标和“更加注重经济的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上充分彰显了生态建设的内容和要求:(1)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城镇普遍推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使赣县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地区之一;(3)广大农村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脏乱差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在具体指标上提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饮用水质达标率达80%。
同时,提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始终做到“四个坚决不搞”和“四个重点发展”,即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坚决不搞;对“一任政绩、几任包袱”,有害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形象工程坚决不搞;对高耗资源、造成重大浪费的坚决不搞;对“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急功近利的事坚决不搞。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能生产终端产品的科技型企业,重点发展自主创新的质量型企业,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成本的节约型企业,重点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企业。
这些理念和要求正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相互一致的。
下一步工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具体的实际工作去,使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理念和措施纵深推进。
1、要贯穿到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市建设与工业园建设、统筹中心集镇建设与中心村建设、统筹圩镇整治与村庄整治工作中。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紧紧围绕“赣州市后花园”建设目标,着力优化功能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坚持好字优先,科学发展。
当前,县城建设要加快实施“道路、排污、供水、供电、亮化、绿化、庭院、人文、整治、文体”等十大重点工程,大手笔打造秀美、繁荣、创业、诚信、文明、和谐新赣县,尽快融入中心城区。圩镇建设,要加强“五整治、三建设”工作。
2、要贯穿到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的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中去。
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保护和开发相结合、节约与利用相结合、发展与治理相结合。在实践中,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谋求工作的载体。我觉得以下几项工作值得借鉴思考。
(1)深山区移民工作。
举一个例子,如即将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调度会要参观的江口樟木新村建设点。该点目前打造成了新农村建设与移民扶贫、圩镇整治相结合的典范。
原樟木新村地处深山区,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共有218户人家,1116人,但家家户户有做蜡芯加工的手艺。例入移民整体搬迁工作后,为使“迁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不返贫”,该项工作做到了与新农村建设、与圩镇建设有机结合,在规划上、在产业服务上、在管理上探索出了一套较好的机制和做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原樟木村因整体搬迁而闲置出来的耕地、山地和宅基地实行集中流转,耕地流转给灯芯草种植大户,山地和宅基地流转给养殖大户搞立体养殖。
这一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大胆调整生态公益林的启示。即,能否将边远山区的山地全部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实施生态保护。将交通相对便利、低丘缓坡的山地(大概60万亩)实施开发,如发展加工橙、种植光皮树等。
(2)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大力发展沼气,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在有条件的村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以电代柴。同时,节能开源,结合改房,推进改灶。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实施好生物质能源项目造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助、赣南重点火险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4)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要立足我县地处赣州市郊优势,积极跟进,按照绿色无公害的要求,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力建设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3R理论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主要形成了以下3种理论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就是研究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的一体化的模式。主要包括农林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主要研究如何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该理论主要研究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后再利用,实现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
二、毕节试验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
(一)粮食作物循环经济模式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该模式是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各个生育期以及不同土壤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使肥料有效成分被农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2008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其中水稻实施面积16万亩,玉米实施面积23万亩,油菜实施面积21万亩。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及投肥调查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共减不合理施肥量971.59吨,节本增效2053.5万元,肥料利用率比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增加3%以上。同时,还提高了农村的施肥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协调了土壤养分,培肥了地力,保护了生态。
2、生态旱育秧技术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采用旱育壮秧,达到增产、省种、省秧田、省农膜的效果。2008年全县水稻生态旱育示范推广项目实施面积1.48万亩,项目实施新增总产量53.13万公斤,新增产值168.5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降低了化肥农药用量,提高了沼气综合利用效果,发挥了极好的生态效益;项目实施还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技干部业务水平。
(二)农村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近年来,金沙县每年都以2万口的速度发展沼气能源建设,在沼气能源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沼气为纽带,以“猪-沼-果(蔬)”、“猪-沼-粮”等为模式的农村庭院生态农业。这些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生态学物质循环原理,把蔬菜、林果种植、养殖、加工等与沼气池、改厕、改厨有机配套,使整个过程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率。“户建一口沼气池,圈养2—3头猪,种好2—3亩菜(果)”,利用农作物秸杆作猪饲料,产生的猪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作为能源,沼液、沼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产沼气剩余的粪便直接堆肥用作肥料,从而形成了农户的良性循环系统。
(三)生态农业示范村模式
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种应用形式。如金沙县岩孔镇板桥村,通过沼气建设项目,积极发展循环型立体生态农业,探索出了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菌”等模式并存的立体生态循环经济的路子,走上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该村552户,户户建有沼气池,全部实行“一池三改”,普遍推广了“三沼”综合利用。利用沼液、沼渣培植葡萄、生产食用菌、养猪、养鱼。经过试验和推广,葡萄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000亩,平均每户1.8亩,产量达150万公斤,产值450万元,仅此一项该村人均收入就超过2000元。板桥村还通过举办葡萄节等活动,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旅游业。近年来,板桥村每年的旅游人次均在5万以上,旅游总收入在60万元以上。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为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的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
(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结,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如金沙县以板桥村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重点探索坝区型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该示范园区包括西洛乡金槐村、中心村、岩孔镇光明村、板桥村、大水植物园、绿健牧业公司、惠馨果业公司、冠香坊调味品公司、金沙县大水酒厂等。通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项目、资金、资源等,在生产布局上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人、财、物等要素向该区域聚集,着力构建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经济体系。示范园区汇聚了板桥葡萄、回沙酒、惠馨果品、绿星牌畜产品、冠香坊调味品等品牌,形成了双低油菜、优质米、特色蔬菜等两高一优农业,推广了水稻宽窄行两段育秧、油菜育苗移栽、玉米单株定向、烤烟麦肥分带轮作,形成规模酿酒、批量生产调味品、无公害生产蔬菜和有机养殖畜产品和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
三、毕节试验区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构建
(一)生态种植业
金沙县是全省优质玉米、优质水稻、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全区、全省前列。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应继续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普及推广实施优质水稻、双低优质油菜、优质辣椒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及正在示范研究发展实施脱毒马铃薯、玉米、蔬菜、茶叶、高梁农业标准化生产。二是重点研究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物新品种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配套技术,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技术;减少资源消耗的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本农业生产技术。三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通过种植绿肥、秸杆还田,努力培育耕地的持续产出能力。
(二)龙头企业
1、基地建设。一是优质种猪生产基地,以绿健公司养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二元母猪生产基地、三元仔猪生产小区,向全县提供优质外三元仔猪。以二元母猪生产基地为依托,建设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二是以金沙县惠馨果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为椪柑基地、大枣基地。以金沙县鑫源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金沙县兴林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建设核桃基地、金银花基地、樱桃基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设葡萄基地。三是茶叶基地,建设以清池镇、龙坝乡、后山乡、高坪乡为核心的茶叶产业基地,每年新建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四是建设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搞好蔬菜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及加工量,着力改善蔬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运、运输条件,充分发挥加工、贮运企业在区域内的龙头作用。五是以茅台酒厂为依托,建设有机生态高梁生产基地。
2、龙产品加工。一是优质稻米加工。重点开发优质稻米,扩大金沙县种子公司优质米加工厂及金沙县优质米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提升加工能力,使“黔金”牌、“冷水河”牌优质米创国家“绿色食品”品牌。二是油菜籽加工。以开发无公害双低优质菜籽油深加工、精加工创新品牌,争创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为主,巩固、提高贵州康星油脂(集团)有限公司、世纪香植物油厂、玉明油脂加工厂的生产水平。三是辣椒加工。以巩固开发油辣椒、糟辣椒、糍粑辣椒和风味辣椒食品为主,扩大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提升生产能力。四是醋业方面,以禹谟醋业加工为主,保持传统风味,扩大金沙县禹谟供销合作社酱醋厂、禹谟温馨醋园、安底醋厂的生产规模,并促成其实行强强联合,组建金沙县醋业集团公司,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五是茶叶加工。以开发精制茶、顶级茶为主,引进高新技术,改造扩建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工厂。以金沙县梦桥茶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在龙坝乡兴建高标准茶叶加工厂,以贵州天灵茶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在后山新建茶叶加工厂。
3、农产品市场。一是在城关镇建立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粮食综合专业市场,在金沙县西洛乡建立优质稻米专业市场。二是在金沙县城关镇、沙土镇建立植物油专业市场。三是金沙县源村乡、官田乡建立鱼类专业市场。四是在金沙县岩孔镇建立葡萄、雪梨专业市场。五是在金沙县清池镇、后山乡、龙坝乡、高坪乡建立优质茶叶专业市场、茶青交易市场。六是在城关镇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在清池镇普安村、大田乡白泥村建立反季节蔬菜专业市场,扩大、规范木孔弯子、安底黔北辣椒专业市场规模。七是建立禹谟醋、温家醋等专业市场。
(三)生态服务业
1、生态旅游业。金沙县近年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在园区内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在生态旅游业方面,充分利用西洛乡洋海村、中心村、阳灯村、新坡村天然生态资源和田园风光,打造乡村美乐园,使其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后花园。一是建立特色农业观光园、动物园、特种养殖基地、森林公园。二是建设体育中心,建设集会议、商务洽谈、住宿、餐饮为一体的会展中心。三是指导农户改造环境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利用苗族同胞聚居地打造民族风情园。充分发挥现有农家乐的优势,建设岩孔镇板桥村的10里葡萄长廊和乡村旅游。
2、投资融资。财政金融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做好服务“三农”工作,金融部门要充分发挥资金优势,积极开发融资、引资服务,为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保险部门要认真探索防范农业风险和救助农业灾害的新机制,规避农业经营风险,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资金筹措上,采取国家投资,积极争取国家投入,通过各种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加强基地建设。争取地方财政专门用于特色经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良种培育、高产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资金。实行多元化投入,以农户、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投入为主,整合部门资金为辅,各级财政主导、财政投入资金担保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进行。
以县域经济带动小康社会建设
县(市)是我国行政区的基本单元,县域内一、二、三产业的总和构成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对于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有特定的共性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社会化大分工与协作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开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城乡统筹共荣、开放的良性循环系统。使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切实做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的区位特点、资源特点、产业特点和产品特色,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引导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创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机制,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要消除“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建立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秩序。
抓住优势条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5:42:33,人均生产总值12165元。全部财政收入3.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县域内的主导产业有矿产建材业、设备制造业、旅游业、林果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等。这些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布局分散。
易县县域经济虽处于欠发达状态,但是只要发挥其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调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仍然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易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紧邻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京港澳、京昆、张(家口)石(家庄)等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南通石(家庄)太(原),可以融入这些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二是水土资源优势,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多样,水质良好。地形多样性和水土资源潜力为现代农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优势,易县建县历史悠久,曾为古燕国下都,县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清西陵,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易县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48%,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南湖等自然景观和4A级风景区,是绿色生态旅游和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易县是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县,又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县。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现代生态农业,是通过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在现代农业的概念中加进“生态”二字,在于强调不要片面追求数量增长,更应重视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保持农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新型村镇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统筹进行,同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包括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种养等基础产业,用现代设施发展果菜等高效产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和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一、二、三产业联动,带动县域经济全局发展。新型村镇体系,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把原来城乡二元化结构变为城乡一体化结构,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包括山丘林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要根据区域环境本地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护绿”工程,生态脆弱区重建的“补绿”工程,培育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育绿”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的生产工程,建成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由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要经过经济社会功能的一系列转变来实现,主要有:(1)产业功能由传统种植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的生产、生态、生活服务复合型功能转变;(2)产品生产由物质产品为主向物资产品和休闲观光、享受自然的精神产品并重方向转变;(3)农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企业化现代大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农村民居由零乱分布向集中化、社区化、城镇化转变;(5)生态环境由污染向健康、良性、优化的生态环境转变;(6)农民由小生产者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工人转变。通过上述转变,才能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村镇体系、农业循环经济体系、高新科技支撑体系和惠农福利服务体系,构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系统。
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我们对易县梁格庄镇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研。这个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区距县城仅7公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基本是易县的缩影,在这个镇率先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对全县乃至太行山区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
梁格庄镇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21.8万亩),山丘面积占75%,平地只占25%。林木覆盖率56%,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全镇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3004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现有耕地2.12万亩,一年一收,复种指数较低。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播种面积1.7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9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59%,红薯占32%,小麦占9%。粮食总产量4780吨,平均亩产277公斤。全镇宜林山场12万亩,8万亩已经绿化,尚有4万亩宜林荒山可以利用。镇内有易水河及3条支流河沟,可发展沟域经济。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主导,以产业开发、新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以项目设计与建设为主线,做到科学布局、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生态优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科学布局、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示范区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现代化要求,将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于不同的空间区域,使建设内容系统集成为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互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产业集群、三产联动。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示范区的产业也要体现这个思想,规划成若干产业园区和产业带,在产业集群区域,有计划安排一、二、三次产业,实施三产联动。
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示范区建设要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区际间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协调,前后发展阶段的协调。在诸多协调发展中,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地位。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首先要做示范区总体规划,给出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布局框架、总体任务和重点项目,是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性文本。在规划期限内划出阶段,分期实施。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01-03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正是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循环利用,废弃物通过资源化再利用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和客观规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路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实现农业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实用技术。
1 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及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我国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正逐渐向生态循环农业的转变过程。20世纪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改革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也和其他产业一样仍然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的发展多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抛弃旧的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循环农业正是运用循环经济理论,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应用为中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1],其运作过程主要包括3个环节:首先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环境友好,即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再次是防控污染,即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污染环境,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资源化(Recycling)”(3R原则),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农业经济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科学落实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观。
2 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2.1 必然性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由于受土地、人口、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4.6%,海域面积26万km2,海岸线总长6 486.24km,人均耕地不足334m2,在这种自然格局下,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农业是与自然界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它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农业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的过程中[2]。农产品生产与人类自身消费更贴近,它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农业构成中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其全程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互为原料、互为依存的耦合体,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具有可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特点,是其他产业循环经济所不具备的或不完全具备的,浙江作为土地、资源小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尤为迫切。
2.2 必要性
2.2.1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实现农业废弃物合理处置及资源化再利用,形成农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浙江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可持续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建设最突出的两大难题。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之一,就是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提倡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培育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浙江省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效益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化肥、农药减量合理施用到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废弃物乱堆乱放到资源化、循环再利用,改善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2.2.2 浙江效益农业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国情差异巨大。浙江省人均资源贫乏,平原水网地区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及资源与环境压力日趋严重,而丘陵山区生态条件脆弱,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在浙江省要结合省情,因地制宜,平原水网地区要优先考虑种养平衡协调发展,而丘陵山区则要林果并举、在发展高山蔬菜的同时,要防止过度开采及水土流失,只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浙江”才有坚实的基础。
3 浙江省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3.1 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解决现实的“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严重制约和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其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委2013年5月在《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别强调,建设创新型省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对生态与环境及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浙江省耕地资源、水资源限制和台风及局部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影响日益突出,并严重阻碍了农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消耗、减轻或避免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已是势在必行,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如浙江省嘉兴地区利用牛粪、稻草种植蘑菇,菇渣用来生产有机肥,再用到芦笋、黄桃等经济作物上,获得了最大经济效益,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使当地多个产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 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浙江需要借助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浙江省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一些乡镇经济发展了,但小溪、河沟污染严重,导致部分土地荒废、环境恶化,一些村民要求当地环保部门“下河洗澡”,以示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不满和无奈,要解决这些难题,就不得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开拓市场,通过科技创新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走新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3 调整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原料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布局区域化、产品标准化、加工现代化、流通网络化基础上运转的,这就要求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对现状农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运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和带动精深加工工业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输出端把完成使用功能后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以减少化肥、农药和其它农用资料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从源头开始解决污染,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如浙江省大力推广的“养猪-养蝇蛆-有机肥-沼气池-种植业”“四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农作物秸秆和家畜排泄物绿色能源化、饲料化和有机肥料化。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生产能源,向农田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源,向水产业提供高蛋白饲料,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能、生态标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浙江在稳步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成功发展的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制定政策及落实措施。
4.1 出台和完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规及其政策 浙江要加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各级政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法规及其政策,推动循环农业的立法速度,出台相关的补偿性惠农政策和限制性规定,积极倡导稳步推进,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专用合作社、种植大户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式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老化等难题,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并实现技术提升,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发展农业产业工人队伍,促使循环农业经济健康有效地发展。
4.2 提高耕地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 浙江现在大力开展的“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就是为了适宜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工业发展、城镇建设需要而进行的土地置换,新开垦土地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及培肥地力工作,有的土地退林还耕,有的则要退耕还草、还林,挖掘现有耕地资源的潜力,优化农用地开发利用结构。在稳定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坚持执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发展高优生态农业,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如发展果树林下养殖业(鸡、兔)、茶园养鸡,稻田养鱼等,增强耕地的承载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和推动农业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如浙江省各地已出台的农民使用有机肥料补贴政策,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和防治土壤连作障碍,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是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浙江省要在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已出台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等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财力,加大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优惠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项目资金补贴或奖励、税收优惠、信贷或贴息等途径,以激励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引导他们综合利用当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建议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特色优势农业发展,以多种模式积极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4.4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重视和培养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人才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要转变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始终强调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4]。浙江应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与现代农业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如设施蔬菜高温闷棚及水旱轮作技术、农业洁净生产技术,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低残留农药技术,水果矮化密植、套袋及避雨栽培技术,秸秆枝条发酵腐熟基质育苗及栽培技术等,提高农业劳动力专业技能,发挥其在各自领域内的特长,促进农业整体的专业化分工,建立与农业技术创新相配套的诱导机制和激励机制。采用政府主导、经济利益诱导、市场引导等途径将技术创新的成果与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使农民看到技术创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要从资金上重点投入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新技术;其次是政府要组织相关的科研院所,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推动农业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再者是要花大力气改革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得到应用[5]。
5 结语
随着农业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逐渐突出,浙江应更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生产必须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业适应市场,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洪军,潘国才.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2:64-68.
[2]李荣生.浅论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及战略意义[J].中国农业信息,2012,9:24-28.
[3]宁波市统计局课题组.宁波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7:24-26.
[4]潘国亮.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台湾农业探索,2012,3:24-28.
【关键词】建筑经济;住宅产业化
一个行业压缩成本,提高市场认可度的关键是工业化流程。在建筑行业中,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便是住宅产业化。工业化流程自有其独到之处,风行于当世,就住宅产业化而言,“制作模型”是这产业化实现的关键,因此住宅产业化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住宅成品的标准化。
1、传统建筑经济体系的瓶颈
传统产业最大的币是粗放型经济,建筑业产业尤其如此,依靠“类资源性产业”的先天优势确实能够产生可观的收益,但因其粗放,原材料成本、人力劳动资源成本和消费者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压力则日益加剧,如果不认真考虑在利润维持的的同时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如何有效降低因粗放经济带来的损耗成了建筑经济产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要解决质量和利润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内部找原因,从产业性状上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案。
住宅建筑所面向的是广大购房业主,其切身生活需求应该放在第一位,因此满足消费者需求应该放在住宅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首位。在这方面,汽车生产制造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整车销售到维修保养直至配件维修,一整套服务流程满足了购车业主对于长期消费品消费的所有需求,而住宅的消费使用周期更长,所要做的也应该更多。所以产业化是必经之路,也只有产业化道路,才能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运转,摆脱粗放型生产行业的帽子,将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设计理念融入到产业链中。
2、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不仅是住宅领域产业化,还应包括住宅物业等周边用途产业,所以,住宅产业化是基于住宅领域产业化与住宅物业产业化的一个综合体,不是简单地建设然后交付使用。基于这个概念,住宅产业化所包含的要素应该有以下两点。
(1)建筑标准化:所谓住宅建筑标准化,主要是从建筑结构形式层面上说的,就目前的住宅建筑来看,小区户型的单元化格局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不同开发商根据自身产品定位、建筑工程成本利用率等因素,进行最合适户型结构的开发,从而实现设计、施工、销售、物业一体化的经营结构,在一套成熟的建筑结构模板下进行项目开发,在土地面积、居住环境、建造成本、管理成效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调整,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标准化运作,这样不管是设计周期、建造材料损耗还是业主入住后的长期维护都能够实现标准化。
(2)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工业化要深层次聚合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和服务。在这方面,我国目前的住宅部品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体系尚未形成。住宅部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特别是规范住宅部品生产的模数协调工作滞后,阻碍了住宅标准化、通用化住宅部品体系的形成。近年来,住宅销售后的物业管理、环境配套设施等问题成为焦点,这其实就是住宅工业化体系不完善的标志,在整个建筑经济体系中,这是硬伤。
(3)现代化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产业要求住宅产业利用先进科技完成住宅建筑设计上的标准化和生产制造上的工业化,集中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更高阶段。
3、住宅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1) 危机意识不足:在整个建筑经济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开发商,从住宅定位到设计理念,直至建筑风格和后期管理,开发商都起到决策作用。而经历了房价的高速攀升之后,对于建筑品质的追求在很多开发商心目中已经并不放在第一位。只要能中标地块就不会没有利润的楼市观点也影响着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也就是说,从利益追求的角度说,目前的行业氛围尚不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危机意识。产业化竞争的格局并没有形成。
(2)市场态度不够强硬:由于目前的商品住宅多为期房销售,消费者对于成品房屋的要求仍比较懵懂,对于高科技住宅的认可度不够,同时住宅周边环境配套,后期物业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很少,往往是针对住宅谈住宅,并没有将自身需求上升到更为全面的层次,但这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这所有的不重视都是产生于购房阶段,入住之后以上的硬性需求仍然存在,这就导致入住后的诸多不满。
4、住宅产业化的实现措施
(1)提升产业链的整合,提高专业化水平:商品住宅是住宅产业的最终商品,其标准化依旧是住宅产业化应该首先提倡,应该按照住宅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前后延伸,以期辐射并带动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链。在整个住宅产业链体系中,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原材料及设备与部品供应商是产业链的主要成员,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土地获取、规划及设计、工程施工、建材生产、销售、物业管理六个环节,完成住宅开发建设的整个流程。
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亦然,房地产企业着重加强产业链的集成管理优势已是大势所趋,这样才能培养并保留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而将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将有更多企业在房地产某个子行业或细分市场上集中力量,确立和加强自己的细分优势,在细分市场取得胜利。
(2)房产企业规划设计能力的提升:规划设计环节在住宅开发建设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七成建造成本都取决于规划设计环节。但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规划设计一般由设计院负责,自身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不足,由此导致整个行业的粗放型竞争态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设计院没有直接面向客户,规划设计与客户需求之间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一信息交换中介,导致住宅产品设计与客户需求、部品制造、现场建造和售后服务的产品全寿命过程相脱节,设计周期长且质量低,变更签证比例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不同房地产企业的要求不同,设计院本身较难实现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产业化程度必然受到影响,不能实现住宅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因此而降低。
(3)精装修住宅模式的推广:精装修住宅的概念直到近两年才在我们的房产市场中出现,而且尽管宣传不断,推行起来仍然困难重重,但欣慰的是随着政府政策的鼓励和市场认可度的逐渐提高,精装修住宅的上升势头依旧值得期待。
在传统模式下,购房到入住,中间往往夹着装修环节,而这一环节恰恰是我国的一个特有现象,这一现象背后的弊端也是层出不穷,业主自行装修给房屋结构安全、电气规划改造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一个装修过程所带来的物资浪费十分严重,建筑垃圾的形成也是极为明显。而从住宅产业化的角度来看,将装修纳入建筑环节,免去业主的硬装过程,既能避免建筑结构的破坏,也省去了装修过程中电气改造的浪费,同时也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在这方面,精装修住宅是符合住宅建筑产业发展趋势的,而要想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装修风格进一步合理化是一方面,装修材料和造价的透明度也是很关键的。
5、结语
住宅产业化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有益于实现住宅的有效供给。建筑经济要进行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该是唯一出路。因此摒弃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转而向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高效能的产业化方向努力是建筑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娄乃琳.中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实施与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01)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农业; 环保农村;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农业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虽然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也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之下,必然会对我国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打造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不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1、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概述
我国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强化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的建设。所谓的生态农业就是指将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态系统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以此来有效的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损耗问题,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打造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生态发展理念充分的融入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另一方面,要对农业产品的研发环节、加工环节以及营销环节实施相应的优化。生态农业的建设目标就是在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逐步的提升农业领域的经济效益。所谓的环保农村就是指通过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来促进农村社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环保农村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要不断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此可见,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农业建设与环保农村建设是一个统一的结合体,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2、 加强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建设的有效策略
2.1、 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有效策略
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结合当今农业市场的发展规律来规划整体的建设目标。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对农产品的质量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农产品生产方的质量安全意识,严格的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开展生产活动,从而对农产品的质量提供强大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大力的推动市场准入制度的规范化发展,贯彻落实产地编码制度,不断的加强植物的检验工作与动物的检疫工作。另外,还要针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与市场流通环节来构建出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从而有效的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其次,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区域建设,确保农产品基地能够符合当地的特色。在此过程中,要大力的扶持那些龙头性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大力的开展优质项目的建设,确保相关的农产品生产项目能够具备综合效益好,环保性强以及技术含量高的特征。另外,对于农产品生产基地而言,除了要大力的推行企业化的生产模式之外,还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以及营销环节等实施相应的优化。再次,在开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化学肥料与化学药品的使用量,不断的优化农业资源的使用率,大力的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不断的加大对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无公害农业灭虫技术以及无公害农业种植技术等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另外,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对于种植业而言,可以使用禽畜粪便来充当农家肥,对于养殖业而言,可以使用农作物或秸秆来充当禽畜的饲料。最后,要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高效的治理。在此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例如将生活污水用于农业灌溉、加强对沼气的利用、大力的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总之,对于生态农业建设而言,既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又要节约利用农业资源。
2.2 、推动环保农村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庆;高职;转型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255-02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呼唤创业教育
2003年中央政府推出“东北振兴战略”,大庆市被确立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之一。作为资源型城市,大庆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其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难题:一是产业形式单一,计划性强,市场不发达;二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三是资源面临枯竭,就业压力大,劳动力转型困难多。这三个问题纠缠在一起,是一个生产方式变革、企业转型、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等问题的复杂矛盾体。大庆给自己定位于龙江西部大型的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其发展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和战略机遇。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种必然,是一种发展中的主动性的选择。对企业而言,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经济体是一种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虽然大庆精神包含着“创业”的价值,但是也包含着“奉献”的时代色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过程。以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为主的大庆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资源日益枯竭和发展模式的限制,难于产生持续的经济活力和多元的经济远景。而经济缺乏活力、产业结构单一,必然产生就业机会和空间的减少,进而给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和持续的压力。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问题实质是单一所有制结构的改革问题,也是多元经济发展空间大小的问题。因此,大庆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型企业占有量大,产业结构单一,员工技能单一,矿区经济所造成的市场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不强,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产业发展不充分,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活力等。大庆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元经济体系,尤其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培育和建立,改变一柱擎天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导模式,提升城市创业能力和发展活力。
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现有的部分石油石化企业进行制度改革,使其进行产业细化、提升和分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培育和创建具有活力的高科技、现代化、多元化民营企业,改善和培育其发展的土壤。当然,这两种方式最终都将聚焦于对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这需要创业教育所提供。
在经济发展中,大庆不仅需要重视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和创业人才等机制保障和市场培育,更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本身重视内、外部创业,加大力度从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和革命,共同形成创业教育的观念更新、文化培育、人才打造、市场开发多重效应,通过催生更多的创业人才,使更多的人不仅成为岗位的占有者,还成为岗位和机会的创造者,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城市经济与文化环境,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二、创业型经济呼唤创业教育
经济学家杰弗里・蒂蒙斯认为,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创业在中国已开始站稳脚跟,甚至完全可以比其他国家走得更快更好。城市繁荣需要创业型经济支撑,创业经济又呼唤创业教育提供人才与活力。表面上,创业型经济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的“自发行为”,但是本质上,区域创业型经济与政府的主导性及开展创业教育的共振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政府和肩负政治责任的大型企业或者资源型企业,应该主动抓住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产业转型、文化转型的良机,进行内外部发展模式的变革,为创业型经济蓬勃发展培育好政策、文化、人才、平台与环境等要素。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在重视资源型企业内部变革的同时加大力度去培植新兴产业启动者和开创者。
对大庆来讲,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南方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引入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理念,在大庆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建立创业学科、创业园、创业教育体系,发挥教育资源与文化的整体优势,对在校学生进行普遍的创业教育,对一部分具有强烈创业倾向和自主创业条件的学生给予创业精英培训、指导,使他们走上创业的道路。用职业教育的力量,“批量生产”百、千、万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小老板和小企业,以他们的成功创建新企业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人进行开辟新市场和发展富于活力的非公有经济的行动,逐步改变经济结构,进而创造大庆的可持续经济繁荣,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三、大庆经济发展中创业教育现状
从大庆的实际情况看,大庆的石油是一种资源,科技是一种资源,文化是一种资源,生态也成为一种资源,那么创业教育呢,应当有这样一个定位,即把它看成是资源中的资源,是城市变革的不懈动力。大庆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发展水平与丰富程度,还没有形成突出的亮点,在面向区域经济的创业教育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创业教育不仅改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品质,也将为其找到实践与拓展的空间,是具有活力的新型产业(如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服务业)的促进者和创造者,如果每年高等教育或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只会“抢凳子”(即在现有的岗位中就业),不能“造椅子”(即成为创业者,开创新市场、新企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那么他们非但不能提升创业者的素质结构和增大富有活力的新经济的比重,而且还会增大社会就业压力,加重学生对企业的依赖,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此,高等教育应由适应性的就业教育向创业、主动性就业教育方向上改革。
调查发现,美国70%的学生期望拥有自己的企业,并乐于为此学习。而大庆市的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较强烈的计划经济痕迹和社会依赖症,他们更期望被企业聘用。大庆的高职教育中创业教育从意识培养到实践锻炼,再到体制和机制建设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大庆现有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存在“两缺”:一缺教育指导和环境,二缺学生的参与和热情,这是导致创业者素质不高、捕捉商机和开辟新市场能力弱、多模仿、过度竞争、以生存为主、难以形成新产业的原因。
四、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用创业教育引发经济变革,有效提升受教育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大庆每年近2万名毕业生中若有10%的人自主创业,每年就会新增2千个民营新企业,这将缓解大庆城市就业压力。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强烈自主创业意识的一代创业者,将改变民营企业主的水平结构和城市经济的比重。如果他们中的10%在未来10年中能够成为成长型的企业,那么将有200多家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无疑,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民营企业,将成为创造社会财富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也成为新兴产业和生产方式的新主人。从就业角度看,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一旦成功创业,不仅会创造社会财富,而且还会创造社会就业岗位(香港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绝大多数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
(二)用创业教育改善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化社会中人的素质与知识结构的改变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培养岗位的适应者,还是岗位的创造者,这与学校的教育定位有关,也与教育文化与教育方法有关。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虽然产业单一,市场发育受限,不利于创业人才的发展,但是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让创造者填补真空。大庆处于经济与文化的转型期,急需教育承担其责任,而在教育中提倡创业教育,为创业教育造就良好的发展空间,哺育成千上万的有知识、有技能、有活力、有精神力量的创业者,是教育的重要责任。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教育可以发挥其为生产技术与人力资源的哺育者、提升者,生产方式建设者的作用,使自身通过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发展,融入城市发展的变革当中,这会极大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为其持续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三)用创业教育改变生活方式,赋予受教育者广阔的职业视野和主动进取的精神面貌
创业教育相应地改变了受教育者的素质,同时也丰富了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使其敢于面对挑战,由被动适应变为主动进取,由单一的技能人才变为具有全新视野与灵魂的企业家式人才。对于多数未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提供的创业训练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他们的明天埋下了创业的“种子”,一旦环境适宜,种子就要发芽。因此,创业教育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创造工作、创造稳定生活和追求高质量人生的能力,成为社会的主流和安定者。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创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具有开阔视野和把握生活能力的人,造就了社会稳定与产业进步的新元素。
综上所述,创业是教育的大趋势、生活的大视野、发展的大战略。大庆在转型中推进创业教育,对一个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城市的发展应该具有全新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葛道凯.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改革[N].上海证券报,2004-07-19(2).
[2]高飞,杨冠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研究[J].商情,2008,(2):13-14.
[3]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与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40-42.
[4]张丽,胡明花.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但是,若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农业生产力构成四大要素的角度看,更有学者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今的世界农业发展统称为现代农业,以英国工业革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现代农业起始的里程碑性标志[1]。
研究发现,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构成四大要素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迥然的,传统农业以劳动为主导(因此称其为劳动密集型)、劳动生产率低下,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现代农业以资本和科学技术要素为主导(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生产率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则进入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基本上由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决定,表现在工业为农业提供资金、装备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城市消费农产品和转移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2]。因此,把世界农业按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阶段划分,既体现了生产力中要素配置作用的一般经济学规律与本质,也反映了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同时还考虑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这样认识和划分农业的发展阶段,有利于今天人们对现代农业产生与发展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科技等历史背景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市场、资本、工业、科技、城市对现代农业的催生、引领与主导作用,把握现代农业的内在本质,也有利于人们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面临的多重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深刻理解。
其实,人们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两个多世纪以来农业自身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轨迹。仅仅从支撑产业的核心技术角度看,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表象化理解就是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等;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绿色革命后,由于良种和化肥、化学农药(兽药)等化学投入品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增添了两个重要标志--良种化、化学化;随着20世纪后半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管理理论和全球市场经营理念等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科学化、技术化、集约化、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等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内涵;第一次绿色革命以后,世界农业发展普遍面临新的需求挑战和资源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迫使人们开始探索现代农业新的发展道路,近二十年来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现代农业追求的新理念和新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现代农业内涵的新诠释[3]。若从科学引导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正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等现代基础科学体系逐步形成和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农业发展快速吸收、大量融合和广泛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从而极大地促进和形成崭新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历史时期。因此,没有数、理、化、天、地、生等现代基础科学体系的发展,就没有现代意义上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以说,现代农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科学发展引导技术发展,进而支撑产业发展的崭新产业,是农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这也是现代农业有别于其他农业最具本质的地方之一。
2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与衡量指标
基于上述认识,从产业构成与产业发展的内涵看,现代农业至少应该包括下述几层含义:一是现代工业及其技术全面装备农业,由机械、工程、设施、通讯、网络、海洋农牧化等补充、延长、改善、扩大和取代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时间、生产空间和生产范围,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用现代市场科学、管理科学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组织农业,由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企业化的方式管理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三是现代产业发展理论武装农业产业及其相关的综合支撑体系,用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服务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单位农产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四是用科学知识与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农民,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素质;五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全面应用农业,实现产业技术的革命,农业生产方式的历史变革,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空前提高[4~6]。从而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产业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间的结构不断优化,产中与产前、产后及三产等传统非农产业的结构比例发生深刻变革,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体系发生转换,实现产业体系升级换代,产业形态、生产与组织方式的更新。
围绕现代农业内涵,从经济学角度衡量其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指标一般有: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资本收益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等等。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否是一个较为关键和值得重视的指标。中国的实践证明,要长期解决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等“撂三农”撂的难点问题,必然要率先突破其制约的直接瓶颈--农业劳动生产率,否则在市场条件和比较效益作用的机制下,就难以避免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撂荒弃农等现象周而复始的循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的高低,在农业领域最终都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农业单产和总产都分别提高了至少4~5倍,而平均每个农村劳力却一直只能养活1.5个人左右。其次,不能片面强调某个单项指标而不顾其他指标是否均衡发展,比如简单地以粮食单产或者总产等土地产出率衡量农业发展的指标,就会出现片面追求“撂吨粮田”撂,而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仍然难以提高的现象,因为现代农业是个复杂的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巨系统。再次,不宜简单地以各种“撂化”撂代表或者作为大众化指标衡量/描述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现代农业与各种“撂现代化”撂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比如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时提出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电气化等现代化的指标。
应该说,在不同的时期,中国都曾经先后实现了这些指标,可是我们和前苏联都仍然没有步入世界现代农业的行列,关键在于我们在设计和实现这些“撂化”撂的时候,没有在整体上与全社会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等统筹、联动,没有适时有序地转移农业人口(反而人为地反向转移了几次),没有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反而因为“撂化”撂而增加了负担),更没有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收益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从本质上衡量和区别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指标还有:(1)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2)用于农业的年总投资上升到农业年净产值的40%以上;(3)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一个农民能养活10人/年以上。当然,除此而外还应该包括农民收入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农民素质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生活居住条件和公共基础设施指标等等[2],能从不同角度综合反映现代农业本质的衡量指标体系。
3现代农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形成的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现代要素的投入、工业部门的介入、科学技术的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二元经济的逐步消失,使现代农业成为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因此,其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3.1产品生产与经营商品化
市场经济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和前提。现代农业生产除了保障基本的国家粮食安全之外,主要目的在于为市场提供商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农业从生产成果到手段普遍商品化,各种中间产品、劳务和消费品以及其它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各种农业机械、肥料、农药、兽药、良种等,农民的生活消费也普遍成为商品性消费,都进入大市场的交换领域,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循环,从传统的自给性质农业转变为市场交换性质的现代农业。
3.2生产装备与管理工业化
农业全程工业化装备和石油化、电气化动力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制造技术、工程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航天技术等工业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和工厂化管理理念的应用,使农业生产、保鲜、加工、物流、销售、消费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工程化、设施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工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极大地改善了劳动工具、劳动条件与环境、延伸了劳动空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正在向着精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的互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密切、界限越来越模糊、效益越来越接近。
3.3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
要素的集约投入与高效产出是现代农业的生产特征与追求目标。现代农业通过增加能源与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工业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达到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集约化的投入生产要素,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使农业由粗放到集约,由劳动集约到能量、资金、技术、经营和管理的集约,有效提高了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3.4生产动力科学技术化
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与核心要素。没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等现代科学领域的不断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海洋技术、制造技术等前沿技术在农业上的全面渗透、快速应用与相互融合,对农业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使农业在概念、内涵、结构、体系、功能与外延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历史变革,推动传统产业向知识化、技术化、信息化、工业化、工程化、个性化、全球化的崭新产业方向发展[6]。
农业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酶)工程及分子育种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常规育种技术难以解决的跨种间新品种培育成为可能,育种目标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品质、抗害性、抗逆性、水分与营养利用效率以及综合农艺性状等空前提高,胚胎定向生产、生物反应器药物生产、能源作物生产、可降解地膜与纳米药物/肥料生产等新的产业领域不断涌现,农业生物经济已显端倪。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以3S技术为代表的精确耕作,以专家智能辅助决策管理系统为依托的精准饲养、精准设施种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上农业商情、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交易、远程实时农技推广、农技培训、生产现场诊断与指导等全新的信息化农业生产技术,正在改变农业分散、闭塞、精确度低、可控程度差、生产效率低等行业的固有弱势。
现代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传统农业由单一的植物性和动物性初级产品的露天生产,向室内工厂化产品、微生物产品和精深加工的系列农产品等大食品的现代产业生产拓展,由陆地农业向海洋农业拓展,由初级生物性农产品向大食品、生物制品、医药、卫生、保健、环保、能源等产业领域拓展。设施化栽培、无土栽培、植物产品的工厂化生产、畜禽水产品的设施化养殖等设施农业、工程农业的发展,前所未有地扩大和延长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和时间,大大地提高了光、热、气、土、肥、水、药等资源的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使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呈倍数增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正在成为引领、驱动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3.5生产组织与服务社会化
完善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与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相适应,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的产加销脱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通过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上市的崭新格局。
3.6生产发展可持续化
追求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统一与协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农业发展的中期阶段,由石油工业革命带来的化学投入品普遍大量使用、能源消耗不计成本、生态急剧破坏与环境日趋恶化,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资源过度消耗、成本居高不下、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生存环境、威胁消费者健康等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在农业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调整城乡产业布局,重视土、肥、水、药和动力等资源投入的节约和使用的高效化“,撂有机农业”撂“、撂生态农业”撂、“撂绿色农业”撂“、撂都市农业”撂“、撂观光农业”撂等新的现代农业形态不断涌现,可持续农业受到广泛重视,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7投入与补贴福利化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全程补贴、提供保护与服务是现代农业的政策特征。与其他产业领域的情况相反,伴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进程,在绿箱、兰箱和黄箱政策允许框架下,政府通过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立法等一系列手段和非市场行为,在涉及交通、通讯、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产中补贴与贸易补贴、防灾减灾与保险、产品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科学技术研究、技术示范推广、义务教育与职业培训、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政府公益支撑系统等等环节,进行福利化补贴、政策性保护和财政投入支持,引导各种资源流向农业和农村,形成全社会/各行业支持农业、工业与农业互动、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的局面,建立了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相应的庞大支持体系。比如,仅仅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部门的公务员人数就高达15万人之多,是仅次于五角大楼的政府机构,这也是美国农业生产直接从业者只有总人口的2%左右,而产业体系及其相关支持系统的从业者人数却累计高达18%以上的原因之一。
4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种基本模式
关键词:绿色港口;环境影响;政策支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27-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但是随之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突出体现的就是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全球温室效应的严重化,可以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如何实现绿色的工业化生产。在此背景下,理论学界也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等,虽然表述不同,但是核心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早在1989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预警小组就公告世界正面临七大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与海平面上升;土壤过分损失与人均耕地不断下降;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淡水供应不足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臭氧层损耗是是潜在的不容忽视的环境危机;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人口迅速成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经过二十多年的社会工业化发展,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地球正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一方面,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碳的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将继续提高,因此,中国不仅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存在发展绿色经济的空间。另一方面,绿色港口作为绿色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具备发展的要求和空间,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绿色港口建设明显滞后,尚处在起步阶段。此外,国内对绿色港口的认识还不全面,往往认为绿色港口就是绿化港口,甚至有的港口做些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就宣称自己是绿色港口了。中国能源匮乏、环境日益恶化,绿色港口作为一种能耗少、污染小的新型港口是港口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做法,对于我国建设绿色港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绿色经济理论
绿色经济的核心是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基础。绿色经济就是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能耗低、投入少、排放低、收益高的工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绿色消费,减少生活垃圾与废物的排放。
首先,环境保护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绿色经济是针对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的日益恶化的突出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过去,人们片面的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无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损坏程度,遭到了自然界的强烈报复而经济损失惨重。实践证明,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污染的想法往往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环境保护必须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发展绿色经济有必要提高各行各业环境的准入门槛,将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企业坚决拒之门外,保护和改善环境必须从现在做起。需要说明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良性互动,经济是环境的调节器,环境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的支持。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优质充足的资源,使经济发展更加稳定、高效和持续。
其次,促进人与生态健康发展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目的。人的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和戒烟限酒,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绿色经济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把人与生态健康视为绿色经济发展的目的,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用上干净的自来水,置身于空气清新、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之中,人的健康得以让经济发展得更加健康、稳定和持续。
3 港口发展历程
1992年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了《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将港口的发展划分为等三个阶段,即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港口,时隔七年随着港口的发展又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概念。与此同时绿色经济理论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对绿色经济的强调,使得建设绿色港口的理念逐步得到重视。因此,可以将绿色港口归入到第五代港口的范畴。
(1)传统型的港口。第一代港口只是传统型的港口,主要出现在19实际初,发展于20世纪中叶。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使得港口最初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货物的仓储与运输,强调货物的流转,不具备其他的附加功能,因此港口功能单一。
(2)运输服务型港口。运输服务型港口发展与20世纪中叶,属于第二代港口的范畴。由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已经超出了运输本身,因此要求港口除了提供基本的仓储运输服务以外,还需要港口具备为临近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在此阶段,港口开始向着规模化、专业化、大型化发展,港口实现的经济规模已经占据地方经济的重要地位。
(3)国际物流型港口。国际物流型港口发展于20世纪后期,属于第三代港口的范畴。随着集装箱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国际货物运输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容,即国际多式联运。由于海上运输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对港口功能的要求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港口已经发展为现代物流的中心以及内陆集散货物的中心。在这一期间,港口的大型化、专业化与规模化已经成熟,而且港口的深水化、集装化也已经体现。
(4)国际枢纽型港口。国际枢纽型港口发展于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除,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起来的。虽然第三代的国际物流型港口已经具备了物流中心的功能,但是与国际枢纽型港口的功能相比,并非全面。国际枢纽型港口的功能已经扩展至港口临边工业城市,甚至延伸至内地,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网络已经形成,信息化已经成为港口的重要特点。
4 港口发展最新趋势以及政策支持
4.1 港口发展的最新趋势
第一代传统型港口的主要的功能是货物的仓储与运输,服务功能单一,没有衍生的服务功能,服务对象对港口也没有额外的功能要求,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港口只能提供基本的服务功能,而且港口的服务消费对象对港口的要求也只能停留在初级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港口装卸工艺与装卸设备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港口的服务消费对象对港口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运输服务”型港口、“国际物流”型港口与“国际枢纽”型港口。进入到21世纪,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港口的建设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现在的港口不仅具有上述几代港口的功能与服务水平,而且将港口的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相融合,即上述的第五代港口――绿色港口。
工业化发展带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影响。人们要求工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更加要求绿色经济。港口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是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主要部门,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现代化绿色港口。这种新型港口除了要求生产的规模化、经济化,更加要求港口的绿色化,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本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4.2 绿色港口发展政策支持
(1)培养环境保护法制理念。
自1979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陆续颁布了大量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性规章,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地方性环境保护标准,一方面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某些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忽视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港口企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培养环境保护法制理念。
(2)制定地方性绿色港口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经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据此,可以根据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特点、港口企业特点制定一套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港口环境标准体系。
(3)完善港口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规划体系。
遵循环境影响评价 “早介入”的原则,在港口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阶段根据项目特点、港口生产环境的特征以及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对港口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价,进而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预防、降低环境污染的对策和措施,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港口经济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预警小组,生态问题的全球大气候[J].望,198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