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跨文化理解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文化理解能力

第1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1. 英汉语词汇的文化差异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能体现民族或文化的差异。例如,在中国人心目中,夏天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的夏季显得温暖明媚,是一年中最温馨宜人的季节,像中国的春天一样,给人一种美丽、温馨、可爱的感觉。另外,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心目中的东风是温暖的,是春天的风,只有西北风才是寒冷的。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可见,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他们观察事物,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并不一致。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一样。

2. 英汉语句法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上的差异绝不是孤立的、任意的,它们反映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西方传统思维一般以自然为认知对象,西方哲学也是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态度;中国传统思维则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强调主观作用及其重要性。因此,英语重客体,英语语言的形式逻辑基础是非常强的,一般句子必须完整,各种组成部分很少省略,一些无主语的句子如“下雪了”、“事情发生了”、“喝了吗”等必须加上一个逻辑主语。而在很多情况下汉语句子结构只是以词序或语义为中心,不管句子是否完整,只要能够表达意义就可以。

3. 跨文化语篇结构差异对比分析

中国人由于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它们的思维方式以圆为特征,语篇结构往往呈圆式或聚集式。论及某一事物时,总有一个由次到主、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我们这种由大及小、由远及近的迂回做法,会使受直线式思维方式影响的西方人感到扑朔迷离。西方人习惯以开门见山、分析为特点,“果”在前,“因”在后,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与中国文化形成鲜明对照。

中西方在篇章结构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段落结构的组织方面。英语段落的篇章结构特点是:语篇写作直导主题,再层层剖析,行文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每段段首或段末经常有主题句,而且每段只有一个中心思想,段落内容必须与主题句直接相关,段落结构严谨;而东方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则是直觉整体性,特别重视直觉感受到的东西,从而产生一种认识,一种悟性,一种经验。因此,西方人的线性语篇特征和中国人的螺旋性语篇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只有掌握了英语语篇结构特征,英语学习者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更有效地进行阅读,否则往往发生歧义,引起误解。

4. 政治、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阅读时,如果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知识缺乏了解,也会给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比如,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管理着这个世界。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二、 英语阅读理解中跨文化障碍的应对措施

1. 掌握阅读技巧,系统讲授词法、句法、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

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必须条件,它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掌握中西方文章不同的结构特征有助于学生很快摸清西方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更为高效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果学生不能理解篇章的字和句子,很难让他们利用信息和课文线索来理解整个篇章。因此,教师应系统讲授篇章结构知识,引导学生从词法、句法、段落、篇章结构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依据首段和段落首末句概括文章大意;针对长难句进行细节分析;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态度等。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篇章结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因果关系法、比较法、时间顺序法、列举法、问题解决法等。好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里获取信息。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各种不同的阅读技巧,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正确地使用这些技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2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88-01

高中英语教学不但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应当将英语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语言知识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教学观念

为了改变传统的“以知识文本”的教学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就应当树立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观。首先,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在正确理解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上,树立合理的教学理念。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中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重视研究英语的文化蕴含,理清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会运用文化对比与语言对比掌握文化间的异同。其次,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关注文化意识培养的侧重性与层次性。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理解与文化知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文化知识的灌输、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自觉意识培养、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不可以将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分割开来,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要求,合理把握文化意识培养的侧重点与层次。不能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局限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应当注重深层次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与文化冲突问题。最后,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培养。高中英语教学包括语言结构层次、结构文化层次与语用文化层次。教师应当从英语的语音、词汇与句子等不同层面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充分挖掘隐含在英语语言结构之中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彻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地通过语音、句子、文体等引导学生掌握蕴含在其中的文化意义。

二、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各具特色,语言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反映在问候语、祝福语、称谓语、致谢语、自谦语等方面。文化知识是文化意识培养、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文化知识传授,就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合性与系统性。适合性是指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内容应当与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内容有一定的联系,选择能够代表主流文化的教学材料。文化知识有着非常广泛的项目与内容,不是所有的文化知识都可以传授给学生。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系统性要求教师明确英语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文化知识间的联系,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在教学中应当将课本中零散的文化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文化主题,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中西方对比,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文化理解能力。

仅仅依靠传授文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化理解能力重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鉴赏与鉴别,重视不同文化间的比较。文化理解涉及文化习俗、价值观、解决问题方式、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内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就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英语的个别的、具体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含义、渊源、背景及其所反映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异同,能够坚持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对异国文化采取客观、宽容的态度。本国文化知识是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进行文化对比的基础,只有深刻地理解本国文化,才有能力鉴赏、鉴别外国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合理配置教学素材能够提高文化知识传授的效率,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包括洞察意识、对比意识、双向意识与交际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这四个方面意识的培养,并将其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此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还应当培养学生的传播意识与平等意识。

第3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关键词]理解;跨文化文本;效果历史;视域;偏见

在当今后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目前,国内外在研究跨文化文本的理解方面较为集中的两个领域是跨文化交际学和以跨文化理解、解释为基础的翻译学。如果我们冷静地对以往的研究做一反思,便不难看出,跨文化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方面的探讨,其范围主要局限在对不同文化群体在各自语言中所携载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所显露的静态的文化异同点上,其运作方式也主要停留在跨文化理解者对原语言和原文化的表层的知性操作上。而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与解释这一基本阶段所牵涉到的基础理论问题,比如理解何以可能、如何展开等,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本文以当代哲学诠释学中关于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为参照,从理解的历史性,原作者与理解者视域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理解者带有偏见的合法性等三方面,对跨文化文本的解读过程予以理论展开,同时对理解过程中的原作者、原文本、理解者等诸因素及其关系进行哲学反思。试图为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基本前提寻求一种哲学诠释学的根基,以使跨文化文本的解读取得一种深层的理论框架。这一探讨不仅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寻求一种理解的深层视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目前举步维艰的译学理论建设亦会有所禅益。

一、跨文化文本与解释学

释义学家、结构语言学家以及后结构主义者习惯于在广义上用文本的概念意指任何被解释或分析的对象,比如一首诗、一幅图、一部文学作品乃至全部历史和文化传统。为便于讨论,本文采用的是文本的一般概念,即把文本看作语句或语句结合体,进而将跨文化文本的概念范围界定为:承载异文化的、从一个语句到整本书的任何语句结合体。当代哲学诠释学正是围绕着对文本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问。“诠释学”一词来自希腊文Hermenia,作为宙斯的信使,他负责把上帝的指令翻译成人间的语言。他的解释显然是以他的理解为基础,因此,诠释学从一开始就与理解和解释息息相关。经历了圣经注释学、罗马法律诠释理论、一般文学批评理论和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等几个主要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三种主要的诠释学理论模式: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贝蒂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诠释学;以布尔特曼和早期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诠释学;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1](P7)虽然每种诠释理论模式都是以文本的解释和理解作为出发点,但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影响最大。在其导师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诠释学的基础上,伽氏运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试图在人类经验所及并且可以追问其合法性的一切地方,去探寻那种不能用科学方法论手段加以证实的对真理的经验。伽氏诠释学的基本观点主要是针对同一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作者、文本和理解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的,几乎完全抛开了异文化文本这一范畴。但是他从语言、文本等方面一再阐发的理解、解释等概念,特别是在其著作《真理与方法》的第三部分中多处引证的有关翻译中理解的问题,为我们研究跨文化文本的解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借鉴。伽氏认为,“所有翻译者都是解释者。外语的翻译情况只是表示一种更为严重的诠释学困难,既面对陌生性又要克服这种陌生性。所谓陌生性其实在相同的、明确规定的意义上就是传统诠释学必须处理的‘对象’。翻译者的再创造任务同一切文本所提出的一般诠释学任务并不是在质上有什么区别,而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P494)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解读──理解、解释、译解──跨文化文本的过程,仍然是哲学诠释学意义上的对文本理解的拓展过程。不同的是,在跨文化文本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对异文化因素带给理解者的种种复杂情况。这也就意味着哲学诠释学的合理的理论内核──从理解的历史性,理解者与原文作者的视域融合,以及理解中带有偏见的合法性,可以引发对跨文化文本理解从整体上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对跨文化理解过程中的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澄清、梳理,重新审视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二、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效果历史意识

解读跨文化文本,首先面对的是原作者、原文本与跨文化理解者的跨越语言、文化甚至历史的关系问题。跨文化理解一旦发生,这种关系便不可避免地自然显现出来。在传统的跨文化理解、译解中,我们一直设法清除理解者和原文本之间存在着的语言、文化、历史间距,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主观成见和误解。然而,伽达默尔在论述其诠释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效果历史时指出:“一个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不是一个对象,而是彼此两个方面形成的一个统一体,一种在其中存在着历史现实和历史理解的现实这两方面的关系。一种合适的解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内表明历史的效果性。”[3](P284)这意味着历史是通过制约我们的历史理解力而产生效果的。任何理解都处于历史的形势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因此,理解不是一个纯粹的主体的行为,而是效果历史的一个方面。根本不存在纯“客观的”、无任何特殊视角的理解。历史限制了我们的知识,但也通过决定我们能理解什么而帮助了我们的理解的开展。如果以哲学诠释学中的效果历史意识作为判据,那么在跨文化文本理解中所谓的通过摆脱原文本文化传统的束缚,消除对文化差异的偏见,最终返回到原文本、作者的原义的追求,实际上是通过抹杀跨文化理解者的自我而达到所谓的客观的理解。而这种没有历史性的自我实质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任何理解者和原作者都以自己的一定生存方式处于历史之中。真正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性,而是正确地评论和适应历史性。因为没有过去,现在的视域根本不能形成。由此可见,跨文化理解中的理解者和原文本及其作者都应该被看作是历史的存在。文本是开放性的,其意义永远不可穷尽,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运动生成的过程中。同时,跨文化理解者也绝非是在头脑一片空白的状态下去达成对原文本的理解,而是在自身带有的本文化的背景下进入到原文本文化的意义域之中的,有其自身无法摆脱的内嵌于本文化历史性之中的诸多相关的前理解因素在起作用。这样,从效果历史意识的角度来看,跨文化理解者与原文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带着自身历史性的语言、文化等前理解背景因素去跨跃到原文本自身所展示出的异语言、文化之中,地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与原文本作者的动态的视域融合。并在不断展开与升迁的理解能力范围中与原文本的意义域保持一种动态的历史对应。

三、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视域融合

“视域”一词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象学和诠释学家那里被赋予了特殊的哲学意义,是指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哲学诠释学认为,每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种传统和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我们在视域中生活和理解,不存在与人的特殊视域无关的理解。一个文本的意义是在某个视域中被确定的。在解释文本时,这个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当前的视域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要获得对于历史的理解,理解者必须尽力得到一个历史的视域,并且通过历史存在者本身和过去传统的视域来进行解释,而不能只通过这个人的当代尺度和偏见来进行解释。[3](P447)但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清除理解者自己的标准和偏见。我们应该意识到双方视域的特殊性,并通过建立一个将其结合的关系而克服这些特殊性。任何真实的理解都涉及这样一种视域的融合,在其过程中传统获得新的生命,我们自己的偏见受到挑战。视域现象是解释学循环的基础,即将理解描述为传统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相互作用。根据当代解释学确立的关于文本理解中的视域和视域融合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文本理解中,传统上要求理解者所遵循的理解之路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让理解者抛弃自身的语言、文化、历史等所谓的干扰因素,去充分发挥自身的跨文化移情意识的作用,把自己完全置身于生活在异文化背景下原作者在文本中展现出的视域──这违背了理解的自身逻辑,更忽略了跨文化理解者自身必然具有的生存视域。跨文化理解者对原文本的解读,乃是在生存论意义上的跨文化展开。理解的基础并非在于将自身完完全全置于原文本的思想之中,或是纯粹参与到原作者的内心活动之中,去设身处地地领会他人的生命体验。如果我们把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看成是一场谈话,那么,交谈的一方面应该是理解者与原文本的交谈,另一方面(也是必然出现的一方面)则是理解者同自己的谈话。在两方面合而为一的统一体中,跨文化文本理解的真实过程才能得以实现,理解者才能将自己的前理解背景因素──不管是来自于自身语言文化,还是在以往解读跨文化文本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原文本语言的文化──与原文本中所展示的原作者的视域融合起来。因为有了理解者视域的融入,我们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就必然有了历史的宽容,因而也就可以把对跨文化文本的每一次解读都看成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意义生成过程。虽然在表面上看,原文本文字所记录的意义可以用目的语言复述出来,但这绝非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而是参与进了一种理解者当前的视域和视域中必然抱有的前见与前把握。这在哲学解释学意义上是合理的偏见,它构成了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一种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条件。四、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的合理偏见因被视为妨碍了理性和哲学对真理的追求,偏见在传统的理性哲学中一直遭到人们的拒斥。在传统的跨文化理解研究中,不管是跨文化交际学还是翻译学,都设法排除理解者可能抱有的对异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等的偏见,以达成所谓真正的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然而,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偏见不但被恢复了名誉,而且被看作是我们理解中一个必要因素,这种看法基于海德格尔关于理解或领会的前结构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理解都涉及意义的投射或筹划,是从一个人自己所处的视域中获得的。由于这种理解的前结构就是偏见,理解或领会不可避免地植根于偏见,并不存在能让我们得到一个文本的“真实”意义的中立视角。[3](P796-797)按照这一思路拓展开来,跨文化理解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并非是纯主观的,他所带有的偏见并不就是主观意见,也不是个人癖好;相反,它是传统的一部分,在他所属于的历史传统中发展而来。是被历史和文化决定的视域,是效果历史的显现。由此看来,这种偏见是合理合法的,不但不构成跨文化文本理解的障碍或局限,而且,它引导着理解者朝向正确解读原文本意义的方向,因而是使跨文化文本理解成为可能的基础。如果更深入地追究跨文化文本理解中偏见的合法性的前提,那么,理解者在自身的生存经验中得来的思维固有的能动性就是跨文化理解得以可能的主体方面的最终根据。换言之,跨文化文本理解者的能动性实现的诸多环节就是有意识或上意识的主体偏见的突显,它作为理解中理性化和逻辑化的形式而发生作用,并成为对跨文化理解前提追究、反思和批判的核心基础。如何在理解中使理解者的前见与跨文化文本对象达到同一或和解,便构成了跨文化理解的一个深层的本体论根据。当代哲学诠释学关于文本理解、解释的理论,使得跨文化文本理解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反思的理论平台。我们试图以跨文化理解的历史性、理解者与原作者视域融合的不可或缺性以及理解中偏见的合法性作为依据,说明跨文化文本理解是一个包括原作者和理解者,原文化和本文化等理解以及前理解因素在内的互动过程。从而使跨文化理解者得以摆脱以往的、视文本解读为一般操作方法的局限性,获得跨文化理解的一种新视界。

参考文献

[1]李红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诠释学的融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第4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能力;评价;PISA;经合组织

S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人们需要与来自不同学科、文化的人合作,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年轻一代需具备新的能力。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讨论新形势下学生应具备哪些新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全球化能力”这一概念能很好地解答了以上问题。2016年5月14日,经合组织向七国教育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Global Competency for an Inclusive World)的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化能力”评估[1]。经合组织计划将该评估纳入2018年PISA测评,评估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一、全球化能力的定义

全球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学习目标,可被分解为一些独立的、可测的学习目标[2]。经合组织将全球化能力的宏观范畴解析为“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不同“成分”。经合组织指出,全球化能力是指能够批判地从多角度分析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是能够理解差异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判断和想法的能力;是能够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以开放、适宜、有效的方式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开放”表示的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对他人看法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以及与他人接触的意愿;“适宜”指人们因当前情境下的交流是按照所期待的文化规范进行而感到的满足;“有效”意味着人们在交流中能够达成他们的部分目标。

按照此定义,全球化能力有着多重维度,包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有效、相互尊重关系所需的三个维度:知识和理解力、技能、态度。因此,全球化能力所指代的内容既包含多种认知因素,又包含多种非认知因素。

二、全球化能力评估的维度

全球化能力的习得是一个终身的过程[3]。对于15岁学生,PISA建议从以下维度对其全球化能力进行评估(见图1)。

第一个维度是知识和理解力,指个体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理解能力,应对全球化和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个维度是技能,代表个体为实现特定目标应具备的复杂的、组织良好的思维或行为能力,包括能够分析并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核对、评价信息与价值;能够与他人进行适当有效的沟通;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信念及感觉,并从他人的视角看世界;能够调整自身思维、感觉或行为,以适应新要求和新环境。

第三个维度是态度,指个体在实现某个目标过程中所秉持的心态,包括对其他文化和国家的开放态度、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态度、全球化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

态度基于价值观而形成。价值可定义为个体对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持有的总体信念。价值观超越具体的行为和语境,能够影响个体的态度、判断和行为。在全球化能力框架中,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文化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差异、相关信息,也是他们做出明智判断的重要参考之一。

三、认知项目测试内容和方式

2018年PISA测评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复合量表来测量学生运用知识理解、认识关系和观点,以及批判地思考特定目标或跨文化问题的能力。该量表将主要建立在全球化能力的认知项目上,包括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分析和批判性思维三方面评估内容。知识、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是紧密联系的,构成了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4]。经合组织提倡用新建立的复合量表来测量这三个成分,测试时间为1个小时,平均分为500分,标准差为100。

(一)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

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意味着学生要熟悉一些跨越国界的重要问题(如气候变化、移民、贫困等),以及能够理解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趋势、体系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化知识领域,尽管学生能接触适量的信息,但若仅仅被动地汲取这些信息而不理解其深层意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容易对其产生误解。

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无法仅靠事实性知识获得,还要通过发现不同信息的意义及它们间的联系而习得。较强的理解能力表现为灵活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学习、组织知识的能力。这种学习和组织知识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认知方式。

(二)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

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可定义为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相关文化的知识和理解,包括关于自身文化、其他文化,以及各文化间异同的知识。作为理解他人的视角之一,跨文化理解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特性和共性,以及在跨文化语境下理解不同观点间的关联方式[5]。理解其他价值观,可以深化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接受它们。[6]

(三)分析和批判思维

分析思维是指运用有逻辑的、系统的和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文本每个要素的意义的能力,以及审查这些要素间的联系和差异的能力。

经合组织将在2018年PISA认知评估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相关跨文化问题,评估学生运用知识、选择观点、分析和评价技能的能力。该评估内容包括各种需要不同种类知识和思维过程的任务。评估框架最终将会按照内容领域(如身份、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情境(如校园关系等),以及需要的主要认知过程(如分析和批判思维)将任务进行分类。典型的评估单元会将一些案例作为题干,包括主要测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理解能力的多项选择题,还包括让学生根据题干中的材料、知识或经验做出回答的开放性问题。

一些研究案例在际化课堂中经常被用于教学。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逻辑地、系统地进行思考[7]。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学会处理现实问题。此外,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能够激发学生与每个案例相关的多种观点。案例研究分析也给学生提供了在评价争论中整合一般知识、技能与具体学科知识、技能的机会。[8]

通过分析学生案例研究的书面作答情况,可以获得学生对全球化、跨文化的理解力和分析技能的发展程度。案例研究应优先选择15岁学生熟悉的情境和题干材料,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测试项目。例如,一名14岁的秘鲁土著学生用古老的方言唱著名的歌曲,进而成为网络名人,而这种古老的方言在秘鲁一直遭受社会歧视。研究者可据此设计开放性问答题目,让学生思考这位少年积极保护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动机,而相关多项选择题可以测试学生能否理解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的作用,以及主流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间的竞争。

四、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全球化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全球化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全球化能力。因此,在教师培训中,我国应增加有关全球问题、跨文化的内容,帮助教师跟进国际发展趋势,树立国际化理念。通过专题讲座、在职进修、出国培训等形式,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让教师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在沟通与相互交流中丰富、发展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与能力。

(二)加深学生的全球问题意识和对全球问题的理解

全球问题主要涉及国际制度、主要历史事件和趋势,以及与全球主题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如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健康(例如流行病)、人口增长、移民、空气污染、国际冲突、贫困、人口老龄化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辩论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全球问题, 逐渐认同人类的普遍价值。

(三)补充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为此,学校可以加强外语教学,开展跨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加强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联系,邀请社会文化团体到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演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推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如跨国交流访学。

(四)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技术提供跨文化交流案例,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中逐步意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性,进而学会尊重、包容不同文化;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不同观点,学会参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观点。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让其更深入地体会不同文化,学习如何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1]OECD.OECD Proposes New Approach to Assess You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Issues and Attitudes towar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lerance[EB/OL].http:///pisa/aboutpisa/Global-competency-for-an-inclusive-world,2016-05-04.

[2][3]Deardorff D. K. Some Thoughts on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EB/OL]. https://illinois.edu/blog/view/915/113048,2014-05-15.

[4]Bok D.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

[5][7]Doscher S.P. The Development of Rubrics to Measu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Global Awareness and Global Perspective: a Validity Study[D]. Florida: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2.

第5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关键词】文化移情;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跨文化交际能力

0 引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与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一个人所犯的语言错误能够理解或谅解,而对他所犯的文化错误却很敏感。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文化移情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能力。文化移情有利于避免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的交际障碍,缩小不同文化间的心理距离。文化移情要求交际双方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为了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能够顺利沟通,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1 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国内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突破传统单一模式,正在探索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树立尊重、宽容和开放的跨文化心态以及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并在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理解能力和移情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不同层次突出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些无疑为本科阶段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而移情能力决定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质量和进程,在此问题研究上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跨文化移情能力已经给出建议和举措,但还缺乏相对系统、合理的移情能力教学模式。本文从bell(1997)的移情理论出发,结合国内跨文化教学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经过系统培养后具备相关文化知识、视角转换、文化认同等丰富的沟通技巧,从而弥补跨文化移情研究的空白,为其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理念思路和实践模型。

2 构建跨文化移情能力培养教学新模式

2.1 理论依据

移情是指通过情感的觉知而自身产生于他人的情感想接近的情感体。Bell 在“Social Involvement” 一文中曾指出移情是个多面体,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交际成分。在跨文化交际学中强调的正是移情的交际成分。

2.2 跨文化移情能力培养新模式

本研究根据Bell对移情能力的细化,尝试建构一种跨文化移情能力培养新模式。本模式力图解决跨文化移情教学中重文化知识传授,轻移情态度和意识层面培养的倾向,并在跨文化教学中尝试构建学科渗透模式,进而在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

第一阶段集中在认知层,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测试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测试等环节的重要作用。外语教师可以利用移情理论引导学生学习多元文化,体察东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有意识地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和看待问题。首先,可以改革课程设置拓宽文化视域。传统课程设置以纯粹的语言技巧为中心,大量课时集中在着重语言点的讲解、语音语调的校正、复杂句型讲解以及学术写作能力培养上面。这些设置对于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基本技巧而言是必要的,但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另一方面,外语文化教学的手段应多样化。课堂上应引进一些难度适中的外国电影、视频资料等,课外举办各种讲座来介绍他国文化,创设异域氛围来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使学生置身于欧美人的语言思维与社会生活中,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及价值观。此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与外教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机会,不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直接获得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这种交流是最直观也是最有成效的跨文化交流,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异国文化,增强对世界文化的认同。

第二阶段注重情感成分,即通过开展中英文化对比教学和模拟训练,提高文化敏感性。戴炜栋指出,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而只有增强了文化敏感性和敏锐的跨文化感知能力,才能觉察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体验、表达感情,并且能使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移情,从而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通过中英文化对比进行文化教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理解和内化文化差异,在交际过程中不断调整、适应而逐渐形成自觉语用移情的意识,培养文化敏感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与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观察和识别其中的文化差异,克服本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只有尊重不同文化,才能在认知基础上对他人的情感作出正确的反映和反馈,把自己投射到他人所处的境遇中去体验他人的情感,使不同文化顺利交流和沟通。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把自己既置于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化之中使其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树立尊重、宽容和开放的跨文化心态以及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提高适应能力、理解能力和移情能力。

第三阶段是行为层面的移情能力培养,注重交际成分,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具体的应用。文化移情能力中的交际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不仅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也需要学习者课外积极主动的实践。教师可设计多种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环节、练习活动以及课外跨文化交流活动。只有经常参与跨文化交际实践, 才能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克服民族文化偏见,进行换位思维和文化移情。其措施包括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文艺节目与征文等竞赛活动;开设英语广播、文化讲座与外国友人互联网聊天等,可使学生将所学语言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和巩固。然后,进行小组集体讨论,用英语表达观后感或各种体会,这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文化知识积累,还可设置文化交流情景,使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获得相关文化知识。同时,学院可以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为外国旅游团做导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做讲座等。

3 结语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文化移情能力或者文化移情能力低下的交际主体,达不到交际效果和交际目标。这一移情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丰富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新理念与操作模式,但其移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心理适应和行为认同的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能够审时度势,以正确的跨文化理论做指导,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启用合适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就能在一定时期内可持续地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2002,19(3):2-6.

第6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论文摘要:全球化的浪潮为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涉外活动的广阔天地,跨文化交际将成为高职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乃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内容,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导 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新时代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其蓬勃发展的态势、特色及前景已得到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关注和肯定,也获得了广大高职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当然,高等职业院校要想持续发展,不断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仍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2002年“世界文化报告”。报告中提到了“文化彩虹”,这一表达已取代“地球村”成为被广大跨文化交际学者所接受的新名词。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大形势下,对于高职学生这一重要群体,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五年制高职的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五年制高职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文化观念与文化习俗的差异,对跨文化语言交际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2)以最少的损失和曲解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3)在适当程度上顺从别人并与人合作的能力。一个人可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却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者一个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语言能力有限。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成功进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三、高等职业院校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心态不合理

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多是成绩中下等无望升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生英语基础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多级分化严重。而且学生从中学以来一直受传统语法教学的影响,认为学英语就是背背单词,读读课本,记记语法,做做习题。这种局限在语言层面上的英语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视英语学习为一种煎熬,导致语言知识欠缺。这种知识结构的缺憾也影响和束缚了对外族文化的接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也不合理。首先,学生一般只重视英语知识的接受,却忽视其语言文化等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虽然有些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强,但在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上却普遍较弱,如对商务交际时的交际方略、交际规则以及礼貌规则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比较少。在平时也不注意对不同国家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因此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和行为也不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误解对方,最终造成沟通困难以及交际失败。其次,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这种外来文化的学习心态却不尽合理。所以在目前的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来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使他们养成尊重、开放以及宽容与平等的跨文化心态,最终引导他们形成比较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和心态。

2、师资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相对落后

虽然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力量也大为增强,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师资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如学历水平不高、职称结构不尽合理、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数量不足等。尽管不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已经在慢慢地提高,但是总体来说,他们还普遍缺乏跨文化的视野,认为英语教学就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这样一来就重语言形式而轻社会文化因素。最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交际法教学的逐渐普及以及对英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讨论的逐步增加,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也逐渐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对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比较缺乏全面的中西文化观,也无法掌握目标语与母语文化的自我平衡。这样就更无法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对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因此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时,就比较难做到发掘其语言形式外的文化内涵。

3、课程设置片面强调人才定向培养,造成跨文化意识薄弱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和专业性,其课程设置面向社会的各个职业领域,目的就在于为这些岗位定向培养人才。这种侧重,容易被一些学校或老师片面地理解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就业”,从而产生“唯岗位论”和“唯就业论”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往往对于职业和专业十分关注且精通,而对于一些跨文化交际方式和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却没有任何兴趣和积累。而这种交际方式和文化知识的缺失正是妨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素质

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应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广博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东西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观念差异,具备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平时应多阅读一些反映英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书籍及报刊杂志,了解英美国家的背景,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导入

社会需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型的人才。那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的导入。

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有多种方法。文化的导入并不是仅限于简单的背景知识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必须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至于使学生认

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空洞、抽象、不好理解。教学中涉及到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也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查阅相关知识并加以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

一般来说,对高职学生英语跨文化的教育应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切实体现在不同文化内涵的传承上。因此,对于教师,要不断自觉地开发多种教学渠道和方式,将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听、说、读、写等训练中去。

文化无所不在,教师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又要重视文化氛围的营建,英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文化,包含着礼仪文化、习俗文化、词语文化等诸多方面。英语教师要力求营造英语课堂文化氛围,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在社会交际中真正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内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方式,如对话、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能够开口说话的机会。如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把握如何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表达功能。这种场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能从容应对,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失败。

五、结 语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将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适应“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教师需要努力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要素,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层次,主动去理解掌握英语文化的内涵,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自己的高职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研究,并期待能与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广大高职英语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相信伴随着高职英语教师们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跨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j]外国语,1986(4):10-1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7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 问题 对策

英语作为当前的全球性语言,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的英语教育,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跨国界和跨文化交流。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英语意味着学习与英语相关的文化。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特征下,客观上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从纯语言技能教育向文化教育转变。因此,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跨文化教育起步较晚,同时也缺少对非专业英语学生跨文化学习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跨文化教育的实践。目前,一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开始关注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如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措施,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但是,这些方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看,教师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的外语教学观念陈旧且自身的跨文化教育素质不高,跨文化能力不强,跨文化教育的知识普遍欠缺。这些都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因而,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加强跨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Sapir(1921)提出“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首先,语言无法脱离文化,学习某种语言必须学习相应的文化。在现今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不理解交际双方在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导致误解就在所难免。大学英语教育就是要培养不同文化背景下能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才。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语言与文化内在的丰富内涵,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还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不仅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还要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

其次,跨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一致。在多元化背景下,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也日趋多元。跨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群体,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合作交流。

再次,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大量涌入,造成中国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的危机。通过跨文化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不同文化都具有平等的对话交流权。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外来文化,合理借鉴和学习外来文化,从而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最后,跨文化教育是高等文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现今高等教育领域所进行的跨越国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面对的不再是国内市场,而是世界范围的大市场。教育合作、教育一体化是发展的方向。跨文化教育在这种新的教育观中必不可少。高等学校重视和加强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既能了解世界文化,又能传播中华文明,帮助他们冲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普遍不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缺乏一个明确详尽的可行计划;教授的内容零散,教与学的随意性大;跨文化教育中文化教学的内容较少,侧重词汇和阅读能力的学习。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学习的意识,即使有的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常常缺乏跨文化理解力和语言技能。

(一)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尽管部分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高,但他们普遍缺乏跨文化视野,认为外语教学就是讲授语言知识,重语言形式轻社会文化因素。部分英语教师反映自身缺乏关于跨文化和交际文化方面的系统知识,还不具备较强的跨文化理解力。此外,中国文化的修养和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欠缺是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教师缺乏全面的中西文化观,无法掌握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平衡。在传授知识和语言技能时,难以做到发掘语言形式内的文化内涵。在对待自己民族文化的态度上,也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作为语言的讲授者和文化的传播者的英语教师,如果本身对本国传统文化缺乏充分认识理解,就不可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多数教师不具备在两种语言应用上的深厚功底,对两种文化间的异同缺乏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只强调西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却忽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因此,教师要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偏见,以一种跨文化的开放心态、全面的视角对待中西文化教育。

(二)学生对跨文化学习意识不足。我国的外语教学远离目的语文化环境,同时也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制约,无论是学习外语的起点还是学习环境,都制约着外语教学的发展。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接目的可能是通过考试拿到文凭。考试在英语教学中成为一个直接目的。这种外语教与学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首先,学生只重视知识的接受,忽视已有知识的运用。虽然有些学生语言能力较强,但跨文化理解能力普遍较弱。不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误解对方以致交际失败。其次,当代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很自然就形成一种无端轻视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所以迫切需要通过跨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学习中西方文化。

(三)跨文化教育的内容缺乏。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一直没有把文化教育放到教学要求中。目前的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教育无纲可依。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常把文化教学的目标和通过语言教学获得的文化成果混为一谈。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材和阅读教材多是介绍西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关于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较缺乏,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很少。同时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不利于开阔视野,提高英语表达水平的交际能力,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

三、解决跨文化教育问题的对策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的效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学习外语并不是单纯地学习外国,外国也要向我们学习。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本土意识,成为不同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一)增强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教师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体来说,在教学课堂上广泛介绍西方文化知识,课堂教学积极导入文化因素;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性思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全方位设计各种活动,充分将文化教育融进教学活动中。

(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让文化学习渗透到阅读、口语,语法,词汇等外语教学环节中。把整个英语教学视为一种文化教学的过程,将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跨文化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实践获取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在学习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方式,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扬弃整合,把静态的文化语言学习过程转变成动态的文化素养的构建。

(三)科学选择教材,增加跨文化教育内容。教材是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英语教材要从社会需要和培养跨文化教育人才的目的出发。教材内容应兼顾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介绍文化知识要兼顾语言形式和交际原则,追求语言材料的真实性。

(四)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辅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新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有效传播文化。

大学英语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最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提高文化素养,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嘉荣.当前大学英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4]董晓波.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5]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第8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视角 经贸英语 翻译人才 素质

全球化的经济新趋势促使国际间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商业文件,信函,以及商业谈判日益膨胀,而这一切商务往来,大都借助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以达成跨文化、跨语言间的交流与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国际贸易活动70%以上都用英语完成的。商务交际的激增,造成了经贸英语翻译人才的奇缺,同时也引发了翻译质量的良莠不齐。经贸英语译者具备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国际贸易知识与翻译理论及技巧的熟练掌握等专业水平、职业素质和复合型翻译人才标准,将是保证能否顺利进行经贸英语翻译、架设国际经贸领域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与基础。

一、语言素质

语言是说话者传达信息的载体,译者想要使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忠实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具备掌握两种语言的能力。本国语言和外语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译文质量的高低。所以译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赵彦春先生认为:“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则,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对于语言素质,译者需要有良好的外语语言听说读写译能力、丰富的专业外语词汇、句型。原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决定了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所以为了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译者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掌握足够的外语词汇,特别是国际贸易相关的专业词汇量,并确保能在口笔译中灵活运用;二要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减少低级错误或者不犯错,以避免在国际贸易中引来不必要的争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要大量阅读国际贸易的相关英语原文文本,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例如一见到consignor就要快速反应它所对应的中文是发货人。另外还要懂得区分一些易混淆的词汇,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四要通晓本族语言。正如茅盾先生说的:“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语文是从事翻译的起码条件”。总之,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汉语语言的通晓程度是经贸英语翻译人才所必备的素质,语言素质越高,相应地翻译质量也就越高。此外,译者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二、文化素质

现代翻译尤其是经贸方面的翻译大都是文化翻译。在经贸英语翻译中译者关注更多的是国际惯例条款、谈判内容,而忽略文化方面的因素。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的属性,要求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化素质(崔长青:2007)。翻译是一种努力使译文全方位靠近原文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文化的内涵包含多个方面,涉及面较广,有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等等。经济领域远比其他领域容易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Ruben(1976)是较早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西方学者之一。他提出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七要素:一是向对方表示尊重并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的态度;最大限度的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移情能力;应付不同情境的灵活机动能力;相互交往能力能忍受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对其做出反应的能力。根据跨文化国际贸易活动的特殊规律,笔者认为经贸活动中有效交际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其一是文化学习能力,指对对国际贸易伙伴的文化背景有足够的学习以及认知能力。比如,中国现在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联系紧密,当我们与越南合作的时候,如果我们因为对其文化不够了解而不小心冒犯了胡志明,或许会导致整个合作的失败。要知道胡志明在越南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如果我们没有文化学习的能力,对文化有足够的敏感善于学习对方特殊的文化的知识的能力,就会认识不到两国之间的差异,进而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期待对方,从而造成双方谈判的失败。译者只有对潜在的商业伙伴的文化敏感度越高,就越能预料双方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把差异带来的消极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其二,文化理解能力。如果说文化学习能力是正确认识过程的描写方面,那么文化理解能力就是解释方面的内容。它指对商业伙伴采取不评价不判断的态度。译者需要从双方的谈话中领会和推测商业伙伴话语中的真正意思。这样就可以准确顺利地完成国际谈判。其三,行为变通能力。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纵使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译者,也无法完全掌握谈判的动向。这就要求译者要以变应变,对不同的交际场合采用不同方式。虽然任何交际都是人际交际,但是不同交际之中又存在了一定的差异性。就好像并非所有中国人都喜欢吃面一样,并非所有的西方人都有相同的思维模式。这就是产生了差异性。但是作为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和差异,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应。适应差异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从中自我反应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国际贸易知识

作为一位全球化视角下的经贸英语翻译人员,仅仅拥有以上语言素质和文化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必要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素质。国际贸易知识是保证经贸英语翻译人才进行的口译及笔译活动的知识专业化、条理系统化科学化,是确保翻译文本内容质量的关键。其中包括以下两方面。其一,专业理论知识。如果涉及国际贸易,首先就要熟悉我国的外贸政策和理论,对国际市场的动向要有所了解,熟悉WTO规则和外贸规则与惯例。其次要具备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等的国际贸易知识以及进出口贸易程序与国际劳务合作等。最后经贸英语翻译人员还应熟悉国际贸易法则,精通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因为国际贸易的交易双方处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所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掌握国际贸易中“指示标志”及“危险品标志”常用的中、英文通用术语与言语行为规范。还应知道并灵活运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价格构成。其二,专业技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鉴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位经贸英语翻译人才仅仅对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有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这是不够的。还应争取进行相应的实践工作。例如外贸函电书写、草拟外贸合同、陪同口译对等工作。

四、翻译理论和技巧

翻译是科学,翻译是技能,这种人为的过程和结果在一定熟悉程度的技巧下进行有规律可循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与合作。翻译理论的掌握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译者准确、快速完成外贸活动的关键。从语言方面而言,译员不仅应该熟悉我国翻译理论,还需要更多地了解研究西方的翻译理论。如严复的信达雅和西方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纽马克的文化翻译理论等。而且翻译从来就不是僵硬、机械的语言过程,而是灵活的,有规范性的人类参与的交际行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翻译要求及表达的标准。涉及国际商务活动的翻译大多是经贸领域所属的专业词汇,而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严谨性、科学性与通用性。这些都与翻译理论与技巧息息相关。众所周知,要做好一名经贸英语译者光靠理论是不行的,还需要从事丰富的翻译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翻译技巧。而翻译技巧的娴熟运用,又是通过大量的经贸翻译实践反过来得以强化与活化。把理论与实践在经贸英语翻译活动中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增强经贸英语翻译的敏感与精确。

五、创新素质

翻译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基于源语的再创作。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多样化、技术化和信息化。经贸英语翻译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翻译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与国际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能力。翻译人员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身份是搭建商务谈判双方的媒介与桥梁,促成各类国际间经贸活动的交融或交锋,灵巧地解决语言或文化障碍而让国际商务得以顺利实现。但是现今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翻译人员不能只是一味地守旧,在适当的时候还应站在“目的论”与“功能论”的翻译视角,发挥自主创新精神。这样会给译员的翻译增添不少色彩,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谈判方的意愿,适应时代的潮流。

六、结束语

在现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进程日趋增强的情况下,复合型的经贸翻译人才是保证国际贸易活动成功的关键。也只有高素质的经贸英语翻译人才作为后盾,译员才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得先机。译者拥有坚实而合格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国际贸易知识、英语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以及创新素质等才能真正而全面地适应贸易国际化、全球化对经贸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才能使我们的国际经贸活动得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itchell,Charles.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Ruben,B.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for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in 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1,1976:335-354

[3]陈仲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4]崔长青.翻译的要素[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9篇:跨文化理解能力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35-02

大学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而主要内容应为英语的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建立一种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确保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社交中能够灵活运用,以此来增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力,在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同时,使其跟上社会的发展并满足国际交流的需求。

一、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语言是对文化及文化发展的一种反映,是实现双方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而文化反作用于语言,对语言的使用与发展起着影响作用。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要想达到满意的交际效果,就必须遵守所使用媒介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为媒介语言,其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在于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语用规则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大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努力地遵守英语文化语用规则,然而在以英语为媒介语的跨文化交际中,受交际者自身文化程度、英语使用状况的影响,与其自身掌握的语用文化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引发交流障碍。例如:中国人在与美国人、英国人交流时,经常会对那些所谓的美式幽默、英式幽默摸不到头脑,找不出所谓的笑点。因此在与英国人或美国人交流时,不能单纯地依赖英美文化语用规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在了解对方文化身份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英语交际效率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实现英语顺利沟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在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培育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加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并重视中西文化差异。教师在对其进行帮助时,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交际功能模式,而这些方面我国可能与西方国家表现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国家相反,如:在我国打招呼问候时,多以握手为主,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则以拥抱为主。

教师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在教材内容上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外,还可以创设更多的情景模式,使学生在情景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灵活使用pair work、simulation等方式,组织模拟训练,引导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西文化知识;此外,学生在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讲座、游戏、活动方式来促进英语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

(二)要求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

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延伸英语教学内容,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推荐一些西方名著或经典散文、人物传记,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感受西方传统文化知识。其次,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积累、努力下形成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扩大自己的英语阅读量,积极主动地发掘、积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在激发自己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全身心地投入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新的语言现象、文化现象应运而生,这些新语言、新文化在具备时代特征的同时,还是对传统语言、文化的补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视听媒体、网络信息等优势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化的特性,并将其与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最后,从大量的实践证明中能够看出,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要的,更别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利用课余实践,通过组织活动来考察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帮助其巩固与提高。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一种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种价值观念的接纳、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需要大学教师能够转换教学观念,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

(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与西方文化知识相结合

在当前大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多以外国文化介绍为主,很少讲中国文化的章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知识相结合,将中英文化中的对应部分进行对比、总结,进而扩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例如:在学习“Christmas”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西方圣诞节与我国传统春节的由来、时间、庆祝方式间的差别;然后给学生布置用英语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任务,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等;一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中国的七夕与西方的情人节进行了对比。这在深化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习俗进行了全面复习。

(四)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及教师自身双重文化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组成部分,指的是交流双方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来达到信息交流、理解的过程,然而从本质上来看,非语言交际能力并非属于语言单位,但在实际生活与交际上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尤其是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代表着特定含义。因而,英语教师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必须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培养。例如,在中国,多数人觉得“沉默是金”,而欧洲人多数会对此感觉到不舒服;再如,西方人在交谈时,倾听者都会长时间注视着对方眼神来表示对说话人的尊重,但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这一行为则是不礼貌的,因为中国人不习惯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其培养之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双重文化理解能力。顾名思义,所谓的双重理解能力是指对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理解能力,它要求英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使英语教学更接近本土文化。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在于多种不同文化之间能够顺利交流,教师作为中英文化的“桥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必须精通两种文化,具备双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达到跨文化的交流目的。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用熟练的英语口语对其进行传播,在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时,还能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当前第一通用语,是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的首选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还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注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同时,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必刚,许莉娟.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8).

[2]梁伟.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9).

[3]杨丽莉.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导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1) .

[4]柳文娟.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J].科技信息, 2007(6) .

[5]杨东焕.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