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科学发展的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的基础

第1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审思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064-05

一个学科的成熟与否,既与其研究方法有关,也与其理论基础有关。当一个学科自觉地意识到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并主动地进行讨论时,即表明该学科自觉意识增强学科地位凸显。经过近30年的恢复发展,不仅在教育学科内部而且在教育学科外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价值日渐彰显。但也存在课程与教学论被误解为是“教科书的编写”、“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操作策略”等现象。仿佛课程与教学论没有多少高深理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也不需要多少理论(这从每年报考教育学原理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对待这两个专业的不同态度也可看出来)。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这是混淆了课程与教学论和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和课程与教学论应用之间的区别。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学科存在的课程与教学论,想要立于理论学科之林,必须提高自身理论思维水平,因此不仅需要理论,而且应当夯实和加强其理论基础。

那么,应当从哪些角度来审思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与以往课程与教学论特别是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有何区别?如何区别课程与教学论之理论基础的拓宽与泛化?如何把握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基础的拓宽与泛化对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影响?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研究的理论性应如何体现?这些都是我们审思和构建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基础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从哪些角度来审思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这与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关注哪些焦点问题呢?

人的问题,即课程教学的属性问题、课程教学活动的产生与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和教师问题,以及课程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这是课程与教学论要关注的永恒课题。对课程教学中人的问题的关注涉及课程教学的本质、目的和主体问题。课程教学永远是属人的、人为的、为人的,因此课程教学中的人就是课程与教学论应当而且必然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关注人,要关注哪些人,关注人的哪些方面,怎样关注人,课程与教学论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很深厚的理论基础。

知识的问题,即课程教学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知识对什么人最有价值?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什么知识可被准入课程教学知识?不同的人对知识及其价值以及如何获得持何种态度?知识结构、类型、来源途径及其方式以及不同的知识观对课程教学知识(内容及其体系结构)和课程教学中知识的展开运行过程及其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课程教学对知识的传承、发展具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

技术的问题,即技术进步对课程教学的挑战和推动问题。技术进步对课程教学意味着什么?技术变革曾经或将会引起课程教学的哪些变化?这必然涉及课程教学技术手段变革与课程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从观念到行为、从过程到目的、从精神心理到物质手段的整体变革的关系等问题。课程与教学论应当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

社会的问题,即课程教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涉及课程教学的属性、价值、范围和途径以及课程教学与社会互动等问题。课程教学是社会的,课程教学在社会中;社会也是课程教学的,社会也在课程教学中。怎么理解?这些问题也是需要课程与教学论从深层理论上进行理论阐释的问题。

文化的问题,即课程教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是如何对课程教学产生影响和制约的?课程教学对文化发展产生着怎样的影响?课程教学具有文化属性,教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课程教学在一定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中进行,课程教学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变迁;课程教学对文化的传承与变革、生产和再生产都发生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些问题也需要课程与教学论加以理论阐释。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否属于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应当关注和研究的基本的焦点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需要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上深度探讨和回答?要深入地学理性地研究这些问题,是否需要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研究者拥有较高的理性思维和理论素养?要深入地学理性地研究这些问题,除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等传统学科理论基础外,是否会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类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基础理论学科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科学学、生命科学、复杂科学等新兴学科理论基础?而且,这些学科本身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是否也必然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和发展?

回答是肯定的!这既给我们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提出了多学科理论基础的诉求,也为我们审思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广阔的视角。

二、理论基础的宽窄和课程与教学论发展

过去,我们仅从哲学认识论、实践论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无疑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视野非常狭窄。近些年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理论依据逐渐突破了哲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而有所拓展和深化,推进了课程与教学论向广度、深度发展。

首先,除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理论基础外,研究者纷纷从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伦理学、人类学、语言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生态学、未来学、科学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复杂科学等学科理论来研究课程教学现象及其问题,不仅促进课程与教学论发展成为包括课程教学哲学、教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文化学、课程教学社会学、教学伦理学、教学语言学、教学人类学、教学生态学、课程教学论史、教学系统论、教学信息论、教学控制论等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而且直接导致课程与教学论从学科体系、概念范畴、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革。

其次,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极大地深化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在哲学方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从传统的课程教学目的论、课程教学认识论、教学实践论拓展到课程教学主体论、课程教学价值论、课程教学知识论、教学过程论和教学伦理学、教学美学,甚至一些研究者竭力提倡并主动引进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能理论、过程哲学、复杂科学等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来重新构建课程与教学论。在心理学方面,从传统学习心理学发展到发展心理

学、认知心理学再到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导致课程与教学论对儿童发展与课程教学、对非认知心理品质与课程教学的极大关注。在社会学方面,从传统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伦理社会学发展到知识社会学、行为社会学、交往社会学,从研究课程教学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的关系到研究课程教学与知识、文化和人们交往行为的关系。

深化还表现在交叉与融合上。由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就要求不同学科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当代学科发展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的边缘和交叉点获得重大突破的。近些年来,无论世界还是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概不例外。课程与教学论的庞大学科群,既是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也是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这是当代科学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反映和体现。

但是,理论基础的拓宽只应促进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地位的不断成熟和独立,绝不应造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地位的动摇甚至丧失。这就是说,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基础的拓宽应当保持相对的边界,如果无限扩大以至混淆了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界限则会出现“泛化”现象,那么就会因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学科界限的模糊及其理论基础的混乱而动摇甚至危及课程与教学论自身的学科地位,那就不是有益而是有害了。

近年,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基础(或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理论视角、理论依据、理论倾向,等等)无限扩大(我称之为“泛化”)的现象的确存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移植和引入了许多其他学科尤其新兴学科的理论观点、概念范畴和方法手段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这虽然繁荣了课程与教学论,但却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独立发展构成了威胁,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抹杀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独特性,使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研究者的学科认同意识日渐淡薄,本就不甚牢固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地位日益受到动摇,出现了挑战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地位独立性的“非课程与教学论”现象。近年,各种“走向说”(譬如,“走向心理学”、“走向哲学”、“走向社会学”、“走向实践”、“走向叙事”、“走向生活”、“走向……”,等等)不绝于耳。由哪里“走向”哪里?答案不青而喻,无非是由课程与教学论“走向”其他“学”“论”“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必然“走向”其他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需要“走向”其他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能否“走向”其他学科?其实恰恰相反,就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本体地位而言,且不说是不是必然、有没有必要、能不能够,需要的是引入其他学科借以拓宽和深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而不是相反。有鉴于此,一些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指出,课程与教学论随着理论基础的“泛化”和混乱正日益迷失于其他学科之中,以致出现了课程与教学论“失语”“失范”现象,课程与教学论日益成为其他学科理论观点的注脚或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从而发出了“拯救教学论”、“坚守教学论”、“捍卫教学论”的呼喊。

三、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基础拓宽中的几种倾向及其消除

课程与教学论及其研究应当夯实和拓宽理论基础毋庸置疑。但在理论基础拓宽过程中也的确存在如上所说的“非课程与教学论”现象。一些人(包括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和外部)误以为课程与教学论只是教学经验汇编或教学实践指南之类而无多少理论可言,于是纷纷从其他学科寻找作为“理论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出路及其理论生长点以提升其理论层次,以致出现了“客串”、“偏离”、“拼盘”等几种倾向。不消除这些倾向,课程与教学论就不可能得到健康、正常的发展。本文认为,采用“渗透”的方法既可以拓宽和夯实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成熟和独立。

所谓“客串”,指那些原先并非从事某种学科研究的人利用自己所从事学科的理论或方法偶尔对那种学科进行研究或发表看法,并对那种学科产生一定影响的现象,又称为“客串效应”。教育科学研究中“客串”现象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首先,教育科学的综合性为“客串效应”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社会现象,既存在教育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存在来自外部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就教育论教育的单一研究往往不能发现奥秘和规律,因此应当而且必须不断吸收各门学科的理论成果与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的复杂研究。其次,社会对教育日益强烈的需求是“客串”发生的直接动力。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和多元,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各方有识之士的广为关注,于是一些自然科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采取了“客串”的方式,投身于教育的研究。第三,“客串”者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为“客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客串”研究教育的人虽是“外行”,但却没有“科班”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思维定势,而容易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独创性地提出自己的新颖见解。最后,教育科学发展过程中有“客串”的传统,一部教育科学发展史就是不断被“客串”的发展史。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中的“客串”现象,即是指那些从其他学科来研究课程教学及其理论问题的现象。一些人认为,从课程与教学论本身已难以找到理论出路,只有从其他学科切入才能找到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新的理论生长点。一些人既非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工作者也不想真正深入教学论研究,而只是兴致所至,偶尔为之,蜻蜒点水,品头论足。“客串”现象的产生有一定合理性。因为,一方面,教育科学的发展有“客串”的功劳,很多教育学科的分支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都是其他学科“客串”教育学科从而产生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教育科学的综合性为其发生提供了可能,社会对教育及其研究日益多样而强烈的需求是其发生的直接动力,“客串”者所具有的学科优势和开放视野为其产生奠定了基础,教育学科边界的薄弱和模糊也为其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客串”式研究,咋看起来热闹,细看起来粗糙,宽泛而不具体,表层而不深沉,肤浅而不深刻。既不可能真正沉浸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情感体验中,也不可能深达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本体和终极。可以给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带来一些警醒和新鲜,却不会成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主流,更不应取代课程与教学论本身的研究而出现危及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独立地位的“非课程与教学论”现象。

所谓“偏离”,指事物发展离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这些年来,这种现象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屡见不鲜。有的研究者认为,为了提高教育研究的哲理性,只有将哲学命题拆迁并嫁接到教育研究领域进而演绎为相应的教育命题,而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真正切入教育生活以提出相应真知灼见,这种研究就难篼使教育研究沦为哲学的附庸,不仅哲学观点是抬人牙慧,而且对教育研究来说往往是舍本逐末,偏离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向。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做法称之为“”和“移植”。并指出,这种做法把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研究过程简单化了,它偏离了教育科研的真谛,不能发挥教育研究对教育教学实

践的指导和先导作用。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无论是从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出发去寻找其他外在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理论支撑,还是从课程与教学论之外的其他学科理论进入课程与教学论进行“客串”研究,都存在着停留于其他学科研究而尚未进入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研究的现象。这种“偏离”研究隔岸观火、脱离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主战场,实质上是以其他学科研究去代替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现象。早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独立之初,王策三先生就提醒大家要防止课程与教学论与心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研究相混淆、被代替的现象,批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学科混淆,把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从属于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等学科,以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代替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做法,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恪守自己的本职,坚持自身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他指出: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正是而且也必须“通过克服对它的研究对象和仃务的种种歪曲、偏离现象而进行”。今天,他所批判的这些现象不仅没有消除而且似有扩大和愈演愈烈的趋势。

所谓“拼盘”,是指一系列物品的无序集合。这些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教育学研究以及教育理论存在多种学科理论罗列的“拼盘”现象。各组成部分之间并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很难成为一个具有逻辑力量的整体。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的“拼盘”现象,即是指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常常出现“某某学+课程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论”式的现象。这种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其他学科的,问题及其落脚点是课程教学(论)的,仿佛课程与教学论只是其他学科理论的应用及其注解,本身没有多少理论可言。课程与教学论最终沦落为其他学科理论的婢女。其套路一般是首先大量引述许多其他某某学、某某论、某某主义的概念、观点(原理)、主张,新名词、新概念大量堆砌,眩人耳目,眼花缭乱;然后轻描淡写、不着边际地提出几个似是而非的问题;最后从课程与教学论上草草地展开一段针对性不强、适用性不大、深刻性不够的空泛议论。整个文章虎头蛇尾,貌似具有宽宏深刻的理论性,其实是拉虎皮作大旗吓唬人。所谓理论部分其实是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抄抄捡捡,拾人牙慧,陈词滥调;问题部分如水上绿萍,漂浮游荡,空洞浅薄;论述部分隔靴搔痒,不切实际,空洞无物。这种研究及其理论成果(“著作”、“论文”等)严格说来既缺乏其他学科理论的深刻性,也缺乏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理论研究的独特性,更缺乏学术论文的规范性,繁琐杂芜,粘贴拼凑,说不上是真正的严谨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学术成果。这种研究及其成果无论对其他学科还是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和课程与教学实践均无多大理论和实用价值。

所谓“渗透”,本意是指水分子经由高水分子区域(即低浓度溶液)渗入低水分子区域(即高浓度溶液)直到达到浓度平衡的现象。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的“渗透”现象,即是指“某某学(论)×课程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论”式的现象。这种研究运用某某学的原理、范畴、思维、方法于课程教学问题的论述分析中,其他学科理论服务并从属于课程与教学论。这种研究不仅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是将多学科的理论、范畴、思维、方法自然地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整合地而不是拼盘式地运用于课程教学问题分析及其理论阐述中,水融,浑然一体,俨然天成,表面上看不到某某“学”、“论”、“主义”的痕迹,细品起来弥漫理论思辨的色彩,充满深刻的学理,具有浓郁的学术味道。这种研究入木三分,探赜索隐,析理入微,统宗会元,直达本体,朴实深刻。在这种研究视野中,各种理论观点不是外在于课程与教学论,而是内在于其中。其他学科理论和课程与教学论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凝结成为研究者的一种学科素养和理沦品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人员不是以“客串”课程教学研究的其他学科研究者身份而是以课程与教学论专门研究者的身份存在。这种有助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成熟和独立的研究及其趋向是值得广大课程与教学论工作者提倡和弘扬的。

综上所述,无论“客串”还是“偏离”,都是一种使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从属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做法,都只是对课程与教学问题及其理论的外在现象的浅层的泛化研究,而不是对课程与教学问题及其理论的内在本质的深层的专门研究,这种“非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现象都会使本不甚成熟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遭受冷遇甚至使其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而导致学科独立地位丧失,都不利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健康发展,其危害相当明显。课程与教学论应当以“课程与教学”为中心展开多学科研究,防止被其他学科内容过分挤占填塞而失去其本质特征和特殊领地;课程与教学论应当有自己的“论”,不反对多学科理论研究,但需严防“客串”、“代替”、“偏离”而使自家领地被他“论”侵蚀占领,以致本身地位“旁落”和功能“异化”。

当今时代,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处在传统与现代、学术与规范、理论与实践、本土与国际的多维交汇点上,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价值多元化、各种理论流派异彩纷呈、教育改革异常活跃的时代背景,必须以开放的思维和多元的视野,拓宽并夯实其理论基础,革新并转换其研究方法(广义的研究方法的革新包括研究范式的转换),增强并提升其理论高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必然要引进、移植、借鉴其他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但这种引进、移植、借鉴、应当在坚持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主体意识、强化其学科独立地位、提高其学科理论品质的前提下采取“渗透”即有机融合的方式进行,切忌“客串”、“偏离”、“拼盘”等做法。理论基础要拓宽,更要夯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罗祖兵,不确定性知识观及其教学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69-72

[3]李本友,十年之思:课程改革的文化阻抗与调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44-47

[4]吴定初,曾文婕,教育研究疏离教育生活:现象透视与回归途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8,42

第2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尽管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许多地方差别,但归根结底,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实地,放眼长远,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应当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宏观经济调控不仅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指导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宏观经济调控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为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是要在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前提下,充分借助西部在扩大内需方面所处的位置优势,深入挖掘地方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农民工创业、培训、再就业等多种机制,引导和帮助农民工实现向农业产业化的转移。西部地区县委、政府要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西移的机遇,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桥梁和纽带,并积极提供组织协调和政策支持,建立稳定高效的操作协调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产业对接、转移承接,以及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步伐,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宏观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县域经济是狭义的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最小单位。近年来,县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区域经济中城市经济的冲撞,但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度、融合度越来越高,二者互为表里、有机循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县域经济要寻求发展,就必须与区域经济产生紧密的联系,必须与区域经济进行协作,必须通过以商品介入区域流通、以产业介入区域转移、以生产要素介入区域流动等形式获得自己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必须通过资源的供需、配置和转换,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循环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自身循环的不致枯竭。

县域经济要介入区域经济循环,必须确定自我优势,找准发展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必须找准所在区域的增长极,加强跨县市多层次合作,主动依托大中城市,通过产业转移、产业协作,集中吸纳中心城市资金、技术和人才,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西部县域经济还必须以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规划为前提,以此调整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走有序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正确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是观念标准与观念创新的关系。西部大开发,人是关键因素,而人的关键因素在于观念,观念决定取向,观念制胜未来。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眼光,建立健全标准评价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及时更新观念、创新观念、检验观念,使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念先导和理论支撑。

二是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的关系。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需要国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优惠的政策与优质的服务,是吸引外资投资兴业不可或缺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优惠的政策,固然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但优质的服务则是留住外资、扩容外资的根本保障,是打造地方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做好优质服务,优惠政策才能落到实处、发挥效能。

三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西部县域经济要谋求发展,就必须树立“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的第一主体”这一观念,提高县域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在政策、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支持和便利,鼓励、吸引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落户本地、兴业乐业。县委、政府还应当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改革企业制度,通过政府组织培训、调解结构、信息支持等措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二次创业,帮助企业切实解决二次创业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是主导产业与多元化产业的关系。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多元化产业是县域经济的补充。发展西部县域经济,必须处理好主导产业与多元化产业的关系。总体目标应当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四面出击”、“八面开花”。

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明确产业定位,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还应当不失时机地发展多元化产业,各产业之间应形成链条,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

五是引进外部资金与利用民间资金的关系。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引进外部资金成为今年来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倚重的重要手段。

第3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转型时期;科学发展

本文的“转型时期”是指我国继续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转变时期;而科学发展是指这一时期的继续教育的发展既不能“按部就班”,也不能“放任自流”,而要面对世界潮流、民族振兴与教育自身发展三大挑战,冷静思考制约我国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以积极的态度从教育规律的层面上寻求解决办法,用科学发展来赢得继续教育应有的活力、信誉和地位。

一、我国继续教育的成绩及化解不利因素的“四个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一个面向全体人民,从初等教育到大学后继续教育的系统的教育体系,我国的继续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创造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当然,在肯定上述成绩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那些制约我国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而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化解不利因素的突破口就在于认清并满足继续教育发展的“四个需要”。

(一)认识提升的需要。一是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集中表现为树立大教育的理念并深化对学习型社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使这些认识从教育界到社会各界;从一部分人到全体民众都有深刻的认识;二是对继续教育科学性的认识,每一个继续教育工作者,都要研究继续教育特点,总结继续教育规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继续教育之路,提高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水平。

(二)结构优化的需要。由于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学习类别、学习层次、发展途径的多元化,决定了它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但是,其内部关系和整体结构的复杂性,也是一柄“双刃剑”。为了我国继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一方面,国家要对继续教育事业进行总体设计,开展宏观调控,进行系统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各个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三)模式创新的需要。从继续教育产生到现在,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已经经历了几次的发展变化,从单纯的黑板式教学到教室内的电视多媒体式教学、再到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媒介的网络教育等几个阶段,也相继产生了普通全日制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更为先进快捷。因此,通过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从而实现了各种教育教学技术的优势互补以及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不断应用,为那些处于各种不利条件下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方便条件,这既是继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继续教育发展的长远大计。

(四)质量提高的需要。衡量当前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如何,一定又会引起一番争论,但对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的判断不在于对标准怎么看(因为继续教育本身是多规格,多标准的),而在于看实际效果怎么样,在于继续教育学习者除了文凭之外,还有哪些可使其终身受益的东西。使学习者无论是在思想方法上、思维方式上、行为规范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广大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同仁们应该思考的大问题。这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管理,端正教风和学风,严格继续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

二、推进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策略

要推进继续教育科学发展,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处于转型时期的继续教育,其发展状态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想在未知的领域准确把握未来,形成一大批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必须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一是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念,用科学的理论成果与研究方法指导实践活动。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继续教育事业,正确把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二是勤于思考善于开拓。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准确把握方向性问题;三是开展实践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互动,目标与问题碰撞中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式和新办法,用学习、研究、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把继续教育引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以“创新”服务“重点”。现阶段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重点就是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纲要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重点。可以概括为“坚持两个创新”,“突出两教重点”。坚持两个创新,即根据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继续教育发展的需求”,把握重点,创新发展方式和办学模式,在把握发展方式的趋势下赢得办学的主动权。“突出两教重点”方面:一是突出农村继续教育重点,二是突出社区教育重点,探索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教育模式,同时,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发展理念将成为致胜的关键。

(三)以创新促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因此,用改革推动转型,用创新实现发展,是继续教育的时代特征。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创新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各继续教育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多种教学媒介的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媒体开放灵活的优势,构建适合各种条件下学员学习的教学模式。2.优化课程设置。由于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他们的年龄阶段和个人素质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来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学分制管理,为学员创造一个“学其所需,解其所难,尽其所能,学有所成”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四)用质量铸造品牌。市场竞争的优势在于品牌,人才培养的生命在于质量。因此,用人才培养质量铸造继续教育的品牌是新时期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与努力方向。目前,影响我国继续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一些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注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二是相当数量的学员学习动机不纯,重学历轻能力;三是国家对继续教育宏观调控不力,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三、结语

要彻底解决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思想,强化学员对社会的使命感,对继续教育的荣誉感,以终身教育思想为统领,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动力,制定出适合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宽领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流程,让继续教育更好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用时代的机遇,国家的支持和我们的努力,用一流的教育质量和社会信誉,铸造一批中国现代继续教育的优质品牌。

【参考文献】

[1]王继平.职业与继续教育发展及政策走势[R].职业与继续院校校长研修班上讲座,2008,10

第4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1.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沿革

1.1在20世纪40-50年代,此阶段被称为大型主机阶段

(即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期间经历了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1.2在20世纪60-70年代,此阶段被称为小型计算机阶段

其实就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一次“缩小化”变革,其成本低廉,价格易被接受。而且可以满足息处理的要求。

1.3微型计算机阶段

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主流,也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二次“缩小化”变革。期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ii计算机,并此后对它经行了若干次的演进,最终打开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为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奠定了根基。

1.4客户机/服务器阶段

其标志阶段是在1964年,ibm与美国航空公司将2000多个订票的终端用电话线连接在了一起,建立了全球第一个联机订票系统,此举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在其网络中,网络的核心部分就是服务器,网络的基础就是客户机,服务器不断给客户机提供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最大优点是能让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得到最大充分发挥,经过客户端处理过工作后,再提交给服务器,使得服务器的压力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

1.5 internet阶段,也称互联网阶段

互联网始于1969年,最初是因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机分校、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四台主要的计算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连接起来,此举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至今为止,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带宽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交互性、即时性、多媒体性、全球性、海量性的特性突显。互联网的意义不应低估。它是人类迈向地球村坚实的一步。

1.6从2008年起,云计算时代来临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它正在成为一个通俗和大众化的词语。云计算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因为它使得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了可能。企业与个人用户无需再投入昂贵的硬件购置成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购买租赁计算力,用户只用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钱,同时消除传统软件在硬件,软件,专业技能方面的花费。云计算让用户脱离技术与部署上的复杂性而获得应用。云计算囊括了开发、架构、负载平衡和商业模式等,是软件业的未来模式。它基于web的服务,以互联网为中心。

2.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模式

2.1分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分子计算机的运行是吸收分子晶体上以电荷形式存在的信息,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组织排列。分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转换开关为酶,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生物分子组成的计算机具备能在生化环境下,甚至在生物有机体中运行,并能以其它分子形式与外部环境交换。因此它将在医疗诊治、遗传追踪和仿生工程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分子芯片体积可比现在的芯片大大减小,而效率大大提高, 分子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维速度快100万倍。分子计算机具有惊人的存贮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分子计算机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由于分子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分子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分子活体相联。

2.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利用原子所具有的量子特性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全新概念的计算机。量子理论认为,非相互作用下,原子在任一时刻都处于两种状态,称之为量子超态。原子会旋转,即同时沿上、下两个方向自旋,这正好与电子计算机0与1完全吻合。如果把一群原子聚在一起,它们不会像电子计算机那样进行的

转贴于

线性运算,而是同时进行所有可能的运算,例如量子计算机处理数据时不是分步进行而是同时完成。只要40个原子一起计算,就相当于今天一台超级计算机的性能。量子计算机以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的奔腾4芯片快10亿倍,就像一枚信息火箭,在一瞬间搜寻整个互联网。

2.3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贮和处理的新型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是集成光路,要有激光器、透镜和核镜。 由于光子比电子速度快,光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可高达一万亿次。它的存贮量是现代计算机的几万倍,还可以对语言、图形和手势进行识别与合成。

2.4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纳米管元件尺寸在几到几十纳米范围, 质地坚固,有着极强的导电性, 能代替硅芯片制造计算机。“纳米”是一个计量单位, 一个纳米等于10-9米, 大约是氢原子直径的10倍。纳米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现在纳米技术正从微电子机械系统起步,把传感器、电动机和各种处理器都放在一个硅芯片上而构成一个系统。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只有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纳米计算机不仅几乎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 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

2.5生物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工程学家对人脑、神经元和感受器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精力,以期研制出可以模拟人脑思维、低耗、高教的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用蛋白质制造的电脑芯片,存储量可以达到普通电脑的10亿倍。生物电脑元件的密度比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的速度也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100万倍。

2.6神经计算机

其特点是可以实现分布式联想记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和动物的学习功能。它是一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

3.结语

第5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词汇学课程 历史回顾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59-04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和实体表征,是语言实践(听说读写译)的重要基础。历来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都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但学生的词汇学习往往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早期专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指导,英语专业的词汇课程研究也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课程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学”方面,但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教材或教法,缺乏对课程设置历史轨迹的追寻,也没有较大范围的实证调查。本文基于外语教育史和国家英语专业教学指导文件,对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予以追寻,利用网络平台对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总体状况与具体维度予以探析,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来审视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发展状况,以此扩展和丰富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研究,为词汇学课程改革提供历史与现实理据。

二、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史料表明,解放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重文学轻语言”。建国后,仿效前苏联模式重视语言理论教学成为词汇学课程得以独立设置的重要契机。这首先体现在国内的俄语专业,然后推及英语专业。我国于1955年在苏联专家协助下制定了三、四年制俄语专业学计划,弥补了我国无学计划的空白。其中现代俄语理论课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国内大学外语专业开设词汇学课程沿袭了苏联高校外语专业的做法。这与当时中国大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向苏联学习、与苏联进行全面合作所形成的苏联教育模式这种时代大背景密切相关。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课程历史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已故著名英语教授陈嘉先生于1983年12月在为《现代英语词汇学》所写的前言中明确指出:“我国英语教学……关于英语词汇的规则一般都并入英语语法中讲授,仅占语法的一小部分。解放以后,传人苏联斯大林语言学学说,语法和词汇被并列为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而苏联高校内英语词汇学独立设课讲授的方法,也同时介绍到我国各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英语词汇学课程的院校。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志》,早在1951年,北外英语系就建立了基础英语、口语、翻译、词汇4个专业教研组,在一定程度上为词汇学设课做了前期的准备;1956年2月,北外英文系在苏联专家杜陆尼娜的指导下率先开出了一些语言理论课程,比如语言史、文体论、理论语法,词汇学课程则由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负责。

尽管建国后有关部门颁布过一些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文件,但具有实质内容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颁布的。相关研究表明,教育部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之后的1978年12月制定并完成了3个不同类型(外语学院、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这些文件在课程设置中都将英语词汇学作为语言类选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开设学期与课时分配也做出了一些说明,比如规定词汇学可开设在高年级,课时为36。

1983年12月初,高校外语教材编委会英语编审组和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的25所高校外语院系代表参加的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座谈会对高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及设课的指导思想、高年级的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认为,读写译和文学、英语语言学基础作为必修课程,而其他文学、文化课程和词汇学、文体学等可列为选修课。显然,在20世纪80年代,词汇学仍然是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程之一而加以设置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英语词汇学作为高等院校英语々业课程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教材,且开课的院校亦寥寥无几。直到80年代中后期,该课程才逐步走向普及与繁荣”。因为这个时期出现了多部由我国学者自行编写的英语词汇学教材,比如汪榕培和李冬的《实用英语词汇学》(1983)、陆国强的《现代英语词汇学》(1983)、林福美的《现代英语词汇学》(1985)等,这使词汇学课程得到了较大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规定,除了语技能(阅读、写作、翻译、学十论文指导)为必修课,其他关于语言、文化、文学的课程都作为选修课。英语词汇学与英语语言学概况、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都是作为语言学类选修课程来设置的。大纲对选修类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实施(课程描述、课时、教材、教法和测试)给予了简要的描述。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将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列入必修课;关于语言、文学、文化的具体分支学科课程则作为选修课程,比如英语词汇学与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等均列人选修课程。但就这些选修课程如何开设,大纲并未做出进一步的规范。

除了上述普通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可开设英语词汇学课程之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也将英语词汇学课程作为选修类课程加以设置,旨在培养和检验自学者词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建国以来国家关于英语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词汇学始终属于英语专业语言(理论/知识)类选修课程,但缺乏关于其作为选修课的具体规范。比如,从课程论的角度而言,选修课程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指定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但以往文件都未做出任何阐释。国家已有关于英语专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词汇学课程作为选修课的规划,使各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词汇学课程设置上有了很大的弹性,这可从下而的调查数据中得到反映。

三、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现状调查

2000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给出了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参考性和指导性方案,但同时也指出:“各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进行调整,确定教学时数,开设时间和教学内容。”那么,英语词汇学课程在全国各地高校英语专业的开设情况

究竟如何?针对此问题,笔者于2010年12月采用网络调查方式,对国内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简介或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收集。鉴于一些高校没有提供网络版课程设置信息,笔者最终获得国内54所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状况详略不等的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国内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

(一)词汇学课程设置总体印象

近年来,有两项研究对个别省份或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状况有所报道。比如,乔相如借助调查问卷对湖北省17所高校的340位学生和12位教师(共计352人,实际332人)进行的英语词汇学教学现状调查发现,英语词汇学课程目前在湖北省高校的开设比率较高,但也有少数学校没有开设该课程。郝红梅基于全国各地115名英语专业教师和全国11个省市42所高校的42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关于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外语类、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课程的开设比例为62.3%,但该课程在不同类型院校英语专业的开设率存在差异:外语院校38.1%,师范院校84.2%,理工院校68.0%,综合性院校65.6%,重点院校58.1%,一般院校70.5%。重点大学和外语院校词汇学课程设置比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院校,这可能与前者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高于后者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反映了学校层次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

从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发展来看,由于建国以来国家指导性文件并没有要求各个院校必须设置该课程,所以该课程的实际设置与否完全是南院校自行决策。本文基于网络调查的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涉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4所院校,已有调查(乔相如2009,郝红梅2009)与笔者的研究都表明,词汇学课程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也反映了英语专业教育对词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词汇学课程设置具体情况

1 课程名称使用

从本文调查情况来看,97%的院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采用了“词汇学”或“英语词汇学”的名称,仅有个别院校使用了其他称谓。比如,中国科技大学设置了“实用英语词汇学”,“实用”二字彰显了该课程指向语言实践和指导语言运用的价值取向。再如,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计划中有一门“英语词汇学习”课程,其课程内容提要是:学习词的基本概念、词义的演变、词素、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词义与语境、成语、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词典学等。据此可以认为,该课程即为“英语词汇学”课程。不过,该课程的冠名也体现了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即希冀该课程有助于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与发展。

此外,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词汇语义学”课程。显然,从学科关联来看,词汇语义学既是词汇学的分支和细化,也是词汇学与语义学的交叉。词汇语义学虽然仅仅是在两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但也反映了英语词汇学课程设置有进一步细化的趋势。

2 课程类型定位

基于课程管理方式和学生学习选择自由度,课程可以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一门课程属于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定位是由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需求分析来确定的。必修课是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的强制性修业课程,往往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选修课则是扩展学生学科和知识视野、培养其在特定领域的兴趣、偏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指向等方面的拓展性和发展性课程,可细分为指定/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选修课通常与一个专业的学科类课程或方向/倾向类课程相关联,因而成为模块课程的有机构成。词汇学作为必修课或任选课,反映了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权利和自由的考虑。

那么,国内高校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类型定位情况如何?已有专题问卷调查表明,一些省份的高校(如湖北省)开设词汇学课程,其课程类别或者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或者作为专业选修,但必修比率高于选修比率。而基于更大范围的相关问卷调查则显示,在开设词汇学课程的院校中,必修类型比率为26.5%而选修类型比率是73.5%;英语专业学生对词汇学(选修课)的选择比率则在54.8%。

本文所调查的52所院校(共54所,其中2所院校缺乏课程类型信息)中,词汇学课程作为必修类型的院校仅为8所(15.38%),其余44所(84.62%)院校的词汇学课程均为选修类型。关于词汇学作为选修课程,除23所高校的词汇学课作为选修课的具体类别信息不明而无法做进一步的分类和分析之外,5所高校将词汇学归人专业“任意选修课”,16所学校把词汇学作为英语专业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经贸英语、法律英语、双语、翻译等方向的限制选修课。

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对语言学习和应片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现行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建议,将作为英语专业知识核心的语言学、文学、义化各取一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而将基于三类学科领域的分支学科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这种课程安排,从保障专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习得、遵循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流程以及考虑专业教育课时的分配等角度来说都是较为合理的。总体而言,本文所调查的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类别定位与既往和现有的英语专业教育国家指导性文件所拟定的课程类型定位基本上保持一致,即将词汇学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加以设置。至于一些学校自行将词汇学作为必修课程予以设立,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学生词汇习得和发展需要的双重角度去审视,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话题。

关于词汇学作为选修课的具体划分,相对于强制性的必修课,任意选修课赋予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最大,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自南选择欲选修课程,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但调查所涉及的词汇学作为限制选修课的设置却存在一些问题。(1)词汇学课程在同一学校英语专业的某些方向开设而另一些方向却没有开设。那么,词汇学课程是否适合于英语专业的某些专业方向而不宜另一些专业方向的学习?词汇学课程是否具有专业方向区分性?是否在学习对象上应该窄化?依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现行大纲关于英讯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高校英语专业大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英语专业的方向/倾向设置呈现出多元格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案也根据专业分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但课程设计的专业方向性区分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话题。(2)个别学校对词汇学课程在相同专业不同方向的模块课程中给予不同的课程类别定位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个现象。比如,某师范大学的“英语词义学”和“英语词汇学”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课程计划中的课程类型划分就出现了既是限定选修课又是任意选修课的情况。课程类型如此划定的依据是

什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既缺乏词汇学与词汇学习的关系考虑,也没有课程论的相关依据。

3 课程时间分配

一门课程的设置时间,其内涵包括开设课程的学期划定、每周课时、总学时以及学分赋值。目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开设的课时分配情况如下:

(1)学期分配。在21所提供相关数据的高校中,词汇学课程除了1、3学期之外均有设置,其中在高年级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有16所,在基础阶段设置该课程的有5所。由此可见,词汇学课程的学期安排大多在大二三或大四。该课程的学期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词汇学课程作为专业知识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也与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将该课程与高年级专业方向设置有一定关系。至于部分学校将词汇学课程下移至基础阶段则可能与该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定位有关,即希望尽早通过词汇学理论的学习来指导和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2)学时规定。调查证实,词汇学课程周学时为2。由于各个高校学期教学周数存在差异,因此调查中发现词汇学课程每学期总课时在各所高校中少则24学时,多则56学时,但以30-36学时居多(18所高校)。由于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学期局限――倾向高年级阶段以及大多历时一个学期,所以该课程的学时有限。

以往有些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文件涉及对词汇学课程学期和学时的规定。比如,教育部于1978年颁发的三个文件都有相关描述:在《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作为语言方面选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词汇学总课时为36,在三四年级开设,但具体学期未作规定;在《综合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词汇学被安排在5-6学期,周学时2,总学时72;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将作为选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词汇学设置在第6学期,周学时2,总学时369。此外,1990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对所有选修类课程的课时做出过指导性规定:周学时为2,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从目前国内部分高校英语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学期分配和学时规定调查来看,其情况与以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文件的相关规划基本一致,即词汇学课程在高年级设置,历时一个学期,每周学时为2。

(3)学分赋值。学分制是基于选科制而产生的一种将课程学习时间换算成学分、学生修完该课程考核合格即可获取该课程学分的课程管理制度。因此,学分是指学生成功地完成某一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分值,是用于计算学生课程学习量和达到合格标准的一种计量单位。从相关研究来看,基于规定学习量和考核合格底线的学分制在计分方法上较为简单易行。比如,潘懋元认为:“每门课程每周上课一学时,自学二学时,修满一学期,经考试及格,即可获一学分”;也有研究指出,国内“大学选课和课程学分计算的差异不大”,“大约16个学时计1个学分”。相关研究似乎都倾向于将一个学期的课时量转换为一个学分的标准。在本文所调查院校中,除词汇学课程在临沂师范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学分为3、河南工业大学为1.5学分之外,其他院校均为2学分。这表明,绝大多数院校对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的学分赋值定为2个学分。由此可见,课程学分赋值的具体标准可能与各个院校规定的学分制度及其专业教学计划有着直接关系。

四、结语

要认识现实必须首先了解历史,历史研究是作为现实研究的基础并为现实研究服务的,而且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是任何系统研究的基本向度。“当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研究时,必须对该课题进行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正是我们探讨任何教育问题应把握的两条基本线索”,“只有使二者结合,才能理清事物发展的基本线索,抓住事物发展的各个环节阶段和联系”。这是进行教育研究时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思路,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工作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林福美,现代英语词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在西方开始引起重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第6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典型引路;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p#分页标题#e#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p#分页标题#e#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p#分页标题#e#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

第7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095-1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尽合理。目前,仍有许多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注重的是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课程的内容面面俱到,有些基本上是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浓缩。这样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一点,可是什么都不精、不深,甚至根本就没理解,没有体现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学以致用的特色。

(二)知识更新与实际应用的矛盾。众所周知,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之快,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知识点和新技术更新很快,相应教学内容也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变化而更新。

(三)教学与实践脱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靠书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安排。目前多数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偏少,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之比很难超过1:1,学生在课内实践操作的时间不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往往拿到一个案例时会显得束手无策。而社会对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思考性、记忆性”教育很难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理念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首先必须转变教学的理念,要从思想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全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强调以职业化的岗位需求来严格要求,通过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潜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职业化办公工作的能力,以便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领先。通过拓宽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提升以职业化岗位办公为目的的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使得学生们在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素质得到比较全面的培养,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方法改革。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突出举一反三学习方法。1.教材的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学时少,教材内容符合高职院校的需求,着重强调教材的应用性、实用性,应尽可能选用目前比较先进的、使用最广泛的应用软件和较新的技术知识,并随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做不断的调整。教材编排要有新意,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编写顺序,以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及时介绍一些新的思想、理念以及处理方法和手段,要深入浅出地讲授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状况,体现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变化性和先进性。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技能;3.教学手段的改革。现代教育学认为,学习者情绪上的参与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 具有许多优势: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如WINDOWS的文件操作、WORD文档的编辑和排版,EXCEL公式计算和图表建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升课堂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所提供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化,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计算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套能主动适应社会、构筑和谐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更适应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规律,这是广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甘海琴.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刍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6):210.

[2]谭炳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53.

第8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一、初中地理课堂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地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足。

地理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并不感兴趣,这是目前初中地理课堂的不良现象。然而许多教师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这让学生更加“放肆”起来。因而,初中地理教师应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做出一些改变。

2.地理教师课堂管理方式方法落后。

课堂管理方式是课堂活动的具体内容,许多地理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去管理课堂教学,但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地理课堂了,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行为和学习状态进行管理,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初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都比较叛逆,在课堂中难免会犯错误。一旦有违反课堂行为的情况出现时,有些教师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多采用简单的惩罚措施来提醒学生。然而这种方式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没面子”,而且由于学生叛逆的心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好,还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恶化,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如何促进初中地理课堂管理发展

1.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心生厌烦之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太明显。传统的教条式、“填鸭”式教学已不太适应当今的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各种不同方式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还可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例如讲故事、播放视频、做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时候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能针对学生学习的需求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第9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1 农村初中学生体育课堂自主学练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理念为一线体育教师指明了课堂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体育与健康课堂具有实践性,自主学练的培养刻不容缓。城市学生视野开阔,体育项目开展广泛,体育人群比重大,农村学生与之相比,短板顿觉凸显。尽管城乡差别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缩小,然现阶段广大的农村地区常住人群以老弱幼小为主,青壮年常年在城市打拼,导致农村初中学生见不到现实版的体育项目赛事,农村体育人口占比甚微,因而没有潜移默化的诱导,缺乏兴趣的开启,对体育项目了解甚少,自主学练也就无从谈起。现今的课堂教学发展趋势以及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培养学生自主学练时不我待,是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必经之路。

2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体育课堂自主学练的策略

2.1兴趣引导,拉起学生自主学练的序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被无数实例所证明的经典名句,在此同样适用。既然,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缘由导致见识短浅,无法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体育课堂自主学练缺失。不妨以此为突破口,在提高学生兴趣上下功夫。兴趣的提高光凭借教师苦口婆心的解释和劝说很难见效,需要对学生的头脑来一次风暴。时展,社会进步,各种体育赛事的音像资料在网上轻易就可获取,利用室内课的时段,把课前精心准备的赛事经典对学生播放,播放过程中适时就赛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解读,消除学生困惑,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拓展体育在心目中的概念,理解体育的无限度和广阔性。风暴可以刮去学生们脑海中陈俗旧念,可以刮去过往的孤独与寂寞,享受体育带来的和煦春风。当学生们精神不再萎靡,面部不再僵化之时,学生自主学练习性的培养可期。中国学校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就现阶段而言,学生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不是贵为有着“世界第一运动”之称的足球运动项目,而是篮球运动项目。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运动人群最为集中的场所肯定是篮球场。既然学生喜爱这一运动项目,作为教者应当适时的因势利导,搜集、剪辑、整理好篮球精彩赛事集锦以及篮球学练方法,选择适当的时间播映。当然,也可以就电视媒体中外篮球赛事的转播时间告之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去选择。兴趣的培养,在点滴中初见成效

2.2课件导析,给学生自主学练插上翅膀

PPT是最为常见的现代教学媒体,不过现在一些地区已经使用上了SMART电子交互白板。据笔者尝试,感觉电子白板运用于教学,能够轻松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做到重点突出。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由如东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学科研训员将本学科需要完成的课件任务进行分割,各校、各学段任务明确,课件任务制作完毕之后再发送至学科研训员,最后由学科研训员上传到如东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网或学科群,做到资源共享,当然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作为教者,及时下载所需资源,利用室内课的时间就课中学生出现的难题,点击给学生观看,并由此为导向,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有内容、有方法、有目标的学练模式。以初中体育学科为例,按照常规每个年级每学期应该有两节室内课,一个学年每个年级就是四节室内课,这样一个学年三个年级就是十二节室内课。十二节室内课课件的任务由各个学校自行制作,显得内容单调,而由县体育学科研训员牵头,收集各校制作的课件,经过精心筛选之后,再下发或上传至县研修网,各校在内容的选取上有了更大的空间精挑并改进,最大化地为学生自主学练培养或解决实践课堂难题服务。学生通过SMART课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项目技术动作的过程或者战术的演变经过,困惑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化解。

2.3方针指引,为学生课堂真学铺路

从2001年课程改革元年开始到2011年,基础教育改革走过了整整十个春秋,十年来课程改革所经历的辛路历程是值得的,修订版的课程标准更切实际,措辞愈加精准,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依的拐杖。综合课改精神,南通市教育局于2014年就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其实,这些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时下教育发展态势的跟进,符合全国闻名教育强市的称号。如东县教育局于2014年创造性地提出“真学课堂”的概念,2015年又被确立为“真学课堂推进年”,所谓真学课堂的简要解读为真学习、真交流、真互助、真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变化都是以课改为龙头。既然是真学,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要求,作为教者依据课改精神,结合市、县要求,就初中体育学科的特点,形成具有浓郁农村初中体育学科自主培养的模式。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初一年级教材“鱼跃前滚翻”为例,农村小学面临师资、素养等诸多问题,学生前滚翻技术基础薄弱。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从复习前滚翻入手,辅助练习设定“高人、矮人”的游戏,即高人直立挺胸抬头,手臂侧上举,矮人下蹲低头团身抱膝。游戏先从集体一致性的完成“高人、矮人”游戏入手,引申到男女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分别做“高人”、“矮人”以及互换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前滚翻,形象性的阐述团身必要性,强调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教者引导学生尝试脚距垫逐步变远。学生在自主合作学练中,找寻出要顺利完成向前滚翻,必须要加强有力蹬伸等等,就这样,学生在教者一步步导引中,采取自主与合作方式,于课堂中获取到应有的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自主学练的能力得到提升,为以后的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