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成人永远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坚,成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而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活动不论是从研究数量、研究质量还是研究人员队伍来看都和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差距。如研究人员队伍的逐渐减少、研究经费的逐年下降、研究条件与设备的简陋等等,都是制约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瓶颈。实践表明,无论是社区教育,企业的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各个专业课程的改革与教师教学的实践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都迫切需要成人高校教育的观念和理论创新、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创新。
一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其研究对于教学理论的完善和教学实践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成人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其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成人教学改革的关键。
1、“三角支架”模式
现代成人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在成人教育区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三角支架”模式,即以职业教育为追求,以学校教育为平台,以教育者教育为主导模式。在这三方面的良性互动下,成人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原有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暴露出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不适应,新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形成,它是一种全新的以人生教育为追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以受教育者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从以职业教育为追求向以人生教育为追求的教育理论的转变,将使成人教育不再固守于传统的职业取向,而是转而以职业教育为其立足点,形成一个终身的、全程的、多层次的全方位新型教育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是一种大教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教育载体平台的转换将为大量的成人提供学习准入的场所和机会,是先进的终身教育理论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旧的“三角支架”模式已经不适用时代对成人教育的要求,只有在新的“三角支架”模式的良性互动下,知识经济时代的成人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功能,为成人和整个社会服务。
2、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就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TeachingModel),它强调以实际出现的问题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提供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引导学员学会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带着疑惑问题来学习的,因此特别渴望能学以致用,起到提高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竞争的作用。这就使得成人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显著的实用性特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用结合,偏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技巧。
3、三维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三维教学模式(简称三维教学模式)是北京市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科研成果。三维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以“教育效益”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提和检验标准,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员的理论学习、生产实践与教育效益联结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即在理论学习、生产实践坐标系的原点上,建立起教育效益坐标轴,形成具有立体系统结构的三维教学模式。三维教学模式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人学员个体发展的需求,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有效选择。
成人教育三维教学模式把效益作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提和检验标准,共内涵是指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双向参与”的方式,实现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产生教育效果和收益。
二、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创新
1、“双重性”
成人高教原本就是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她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制度中脱胎而出,因而她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的文明进步;同时她又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现实劳动者、广大民众素质提高的急需而生,以其“直接…有效”的服务特性深得青睐,如此她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这就构成了成人高教的“双重性”(或称“两栖性”)。没有对传统教育制度、体系的创新,成人高教便无缘出现,更难言成长、壮大。缘于普教别于普教,正是成人高教生命的根。她将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肩负着多重服务功能,紧紧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创造“独特性”
任何事物的出现、生存、发展,不单纯是因其共性,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其鲜明个性。成人高教即是从普通高教脱胎而来,必然拥有教育的共性,但如果她完垒雷同普通高教,便失去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就是说,成人高教必须发扬、承继普高优势,创造自我,开创普高所没有的特色,磨砺出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成人教育规律的亮点,打造自己的优势,孕育自身内在的强劲生命力。要使成人高教超越普通高教的前提应是洞悉各自的特质、表现型态,从而扬长避短,创造自我独特的优势,赢得自我生存的价值。
3、强化时代性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需求,伴时代而行,随时代而壮,这是成人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这一经验充分说明,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迁、时代需求,在追逐时代潮流中发展壮大。要紧跟时代、把握时代,首先要认识时代,关注时代的变化,辨析时代的特点。当今,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已具雏形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是“多变”“快变”“不确定”。
成人高教要适应时代变化、适应时代要求,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响亮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优质服务效能,再塑成人高教新体系。这个新体系要以现代教育观、终身教育观为统领,以继续教育为重点,以促使人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充实生活为内容,在优化学习手段、提供多样化学习形式为途径,以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促进学习化社会为目标,以自主办学、弹性管理为机制,以制度创新建设为保证。
4、关注国际性
经济的垒球化、国际化使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以国际大环境为背景,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wTO表明我国已进入垒球经贸体系,教育亦随之出现垒球化、国际化的趋势。成人高教面对全球化、国际化,虽有挑战,然却有着极好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终身教育是世界潮流。成人教育被国际公认为“顶点教育”,正如《学会生存》所言:“成人教育在任何社会中再也不能是无关紧要的活动部门了,我们必须在教育政策和教育预算中给予它应有的地位。”这种先进的教育观念会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而滚滚奔涌进来,成人教育的地位、舆论环境及至相关政策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成人高教无疑会由教育的边缘走进教育的中心。成人高教正可借此机遇,乘势而起,大力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瞄准国际化市场,迅速提升层次、品位,开拓成人高教独有的无限空间。
【关键词】教学 监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0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为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符合持续安全理念与项目管理要求的教师教学全程监控措施研究。
一、调研情况
作为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在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从认识到实施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特别是1999年本科扩招以来,教育资源跟不上生源增长速度,教学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各大学为了排名和升格表现出浮躁的状况。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同时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质量工程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内各地方高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如某省高校,每年对教师进行教学考核,学生网上评教排名在后5%的教师将退出教师岗位。另外,为保证教师按时上课(特别是教授、副教授科研活动较多,经常出差),多数高校规定了任课教师每学期调课次数不能多于2次或3次,有的学校甚至不准教师调课。
国外高校大都采用模块式教学,在每一模块教学完成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如教材、图书馆、课堂资料、教学质量,包括讲授课和讨论课、网上BBS板块、测试形式、学习者个人的收获、学习者个人的职业发展、学习者个人的贡献。此外,还会召集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会,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高校普遍实行外审制度,即独立于某学院以外的专家定期对学院进行审查,并对学生进行访谈,最后做出独立的评价。这种第三方评价机制可以越过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做出较公正、客观的结论,因此被国外高等教育部门广泛采用,并以此作为国外高校排名的依据。
二、存在的情况
我校在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网上评教、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学事故一票否决、督导组听课、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等,学院也一直按照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在教学管理中认真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①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大都是从外部监控教师,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监控作用,但是针对各级监控反馈信息的落实和整改还没有及时做到位,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帮扶存在问题较大的教师,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教师对其教学质量的不重视,甚至不关心。②目前对教师教学过程与课程质量,课程组与课程质量的监督、分析还欠缺。③没有建立教师的个人教学工作档案,不利于跟踪教师的教学质量变化过程。④对教师的工作需求和工作适应度也没有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建立有效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是从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安排教师工作的。⑤对教师教学质量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没有建立更好的关联,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⑥由于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对容易完成,一方面研究生课程系数高,另一方面,指导研究生也计算学时,且多数情况下,高级职称教师年终都会超额完成教学任务,而中级职称及以下的教师主要从事本科生教学任务,其要完成工作量,需要承担多门本科生课程,感到压力大,其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工作情绪。⑦教学评价没有量化与职称评定和评优挂钩。⑧课程群建设难以落实。⑨教师个人档案的建立,含学生反馈意见的整改跟踪,及教师需求分析不完备。⑩分配很少向本科教学倾斜。
三、对策研究
1.树立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理念,创新研究式管理。
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体系:按照“重在平时,加强监管,关口前移”的持续安全理念,综合教师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办法、多维度考核方法、奖惩措施及教学质量与教师个人发展,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措施以及质量标准问题研究,从帮助教师个人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出发,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个人发展和学院发展捆绑起来,形成一体,规范教学管理,帮助任课教师分析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2.完善量化的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质量奖惩措施
(1)教师的各项评优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挂钩。在满足学校评优条件的基础上,对候选人采取综合打分、择优推荐的办法,即科研和教学业绩硬材料由院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打分(权重50%),全院教师民主投票(权重30%)和学生网上评教(权重20%)综合产生。
(2)为了促进课程建设,评优时若候选人为课程组长,将其个人网上评教成绩60%和课程组内教师网上评教平均成绩的40%求和,归一化处理后作为学生评教成绩。
(3)教师职称晋升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挂钩。在教师申请职称晋升时,若其连续三年的网上评教平均成绩排在全院任课教师的后10%,则取消当年的职称晋升资格。
(4)学校的分配应向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对从事本科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师进行倾斜,有一定的比例系数(1.1)。
3.建立并完善规范化的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报告与分析制度
(1)每学期初向全院教师做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报告。分别从不同教学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不同角度(单门课程、课群、教师个人、课程组全体、职称、专业)、不同方面(用人单位、学校、学院和学生的各种教学反馈)全面收集、统计、分析和总结全部教师的教学情况,课群及课程建设情况,查摆问题,研讨、分析原因并给出具体改进措施。
(2)学期内配合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按月以留言或当面交流等不同方式向教师通报其教学状况,帮助任课教师分析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健全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与管理体系
(1)为每个教师建立个人教学档案,常年全程记录并跟踪教学质量的变化,如每学期任课情况、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学生网上评价、督导组评价、同行评价、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有效监督和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此档案和教师培养档案一起构成了教师个人档案。
(2)对于多年从不同调查对象(学生、督导组等)反馈的共性问题,要求老师必需提出改进措施,不能把缺点当个性。
大学生教育管理措施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将学生教学计划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选派适合国际学生教学的师资,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2、学生应当按照高等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参加课程学习,并应当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毕业考试或者考核。学校应当如实记录其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员管理;措施;研究
一调查的开展
(一)收集资料
本文以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无锡学习中心132批次、141批次、142批次的在读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进行调查,最终获得调查结果805条,其中有效的记录为613条,有效率在76%以上,调查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从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了网络教育学员的满意度以及看法。
(二)调查方法
本文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通过信度分析和项目检验,对问卷调查表的项目进行区分,让表内项目有良好的一致性,运用SPSS1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二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情况
本文的问卷填写情况男生多于女生,80年代出生的学员最多,占46%,70年代、90年代分别占25%左右,最大年龄为56岁。在专业方面,调查涵盖的专业较为广泛,包含十多个专业,其中专业样本最少的为安全工程专业。在学历方面,高中起点专科比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多,分别占62%和38%。在调查的613份有效问卷中,成绩良好的占58%左右,成绩优秀的占18%,及格的学员占16%,不及格的学生仅占8%。
(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测,问卷中的项目都有显著的区分度,在对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对监督和提醒,以及信息非常重视,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最不重视,在满意度中对作业的收缴问题非常重视,咨询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学习中心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学习计划和考试的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学员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比较高,但对学习计划的提供方面满意度比较低。
三加强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班主任的服务意识
由于网络教育学员本身的特殊以及教育形式的特殊,导致网络教育的班主任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全日制学校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网络教育的班主任将受到一定的阻碍。鉴于这种情况,网络教育的班主任首先要与学员多沟通多交流,与学员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以便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多主动的向学生询问学习的进度,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与瓶颈,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区别对待,制定出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服务,大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二)提高网络教育平台质量
网络教育主要是依托于网络,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网络教育的学员基本上不会到校,导致学员与学校的关系比较弱,学员与学校的关系主要依靠网络教育平台来进行维系,这样的特殊性不利于对学员的管理,所以要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质量,为学员提供更好的网络教育平台服务。为了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首先应该丰富网络教育平台的资源,让学员通过平台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教学资源之外,还可以为学员提供各种各样的讲座,丰富学员的见识。讲座的开展还可以让学员们感受到学校的氛围,感受到学校的文化,让网络教育的学员也可以享受到学校的这种福利,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加愿意学习。
(三)提高学员的归属感
网络教育学员比较松散,难以建立其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要想加强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必须要提高学员的归属感。学员和网络教育之间要建立起联系,相互之间要有感情,要认同学校的工作,感受到自己是学院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为了加强学员的这种归属感,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员参与,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可以组织摄影,技能以及知识的比赛,让学员在参与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展示自己的水平,与学员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形成归属感的建立。
(四)加强学员的奖励制度
目前的网络教育在奖励方面长期缺失,所以网络教育学员学习主动性不高,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一般网络教育学员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学习,取得毕业证书,还有有一些学员是为了丰富知识,如果在这些基础上,制定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将会更好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网络教育应该对学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各种方式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在奖励制度和措施方面,可以制定各种评选,针对每一学期,进行评优评先,并将评选结果共享,大力加强学员的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员都有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便于对学员的管理。
(五)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育的学员必须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要有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提供服务。网络教育的学员很多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平时还有工作,学习时间有限,所以网络教育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上的功能和教程,对自己进行服务,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学员的这种意识可以很好的分解班主任和学校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管理的质量,同时对学员自身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结语
学员的管理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学员的管理,将会对网络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促进的作用。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也随时都不能松懈,应该渗透在网络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前期的招生到中间的学习过程,以及后来的毕业管理,都应该做好网络学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晓辉,王唤明.对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的初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33-37+42.
[2]林卉.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1:124-126.
[3]邓康桥,宋晶.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04:100-104+110.
关键词:教育管理;校园文化;教育改革
1对教育管理一般认识
教育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育活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保证教育秩序的稳定[1]。通常情况下,教育管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广义上的教育管理,另一种是狭义上的教育管理。广义上的教育管理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对自身教育工作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教学、后勤等全方位的管理;狭义上的教育管理工作单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系缺乏系统化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总体上为城市小学教育优于农村小学教育,东部地区小学教育优于西部地区小学教育。从实际层面来看,农村地区的小学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现实工作中,教育管理基本上是说得多、做得少。就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而言,很少有明确的设定和具体落实,常见的是一些比较空洞的类似于口号的文字内容,对于完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难以起到较好的提高促进作用。教育管理方法陈旧从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一直过多地强调“管”,认为对学生严格是为了学生好,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教师为主,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话就是命令,能理解的或者是不能理解的,学生都必须无条件地执行。此外,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还存在着求“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落后、僵化、呆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变成了“机器人”,缺乏表情和活力。21世纪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仍然固守陈旧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教师为主,一味地强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创造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文本”的平等、互相尊重的教育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2]。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应摒弃那些陈旧的教育管理方式,使注重培养个人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主体。教育管理师资缺乏目前,很多农村小学校,不管是东部地区的农村小学,还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都严重缺乏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有的由专职教师来兼职教育管理工作,使一些担负多重教育任务的教师不得不整天在教学任务与管理工作之间疲于奔命,其结果是教育管理工作没有搞好,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有的农村小学配置了专职的教育管理人员,但知识水平往往差距很大,参差不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教育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完善和健全教育管理体系难以起到教育作用。教育管理观念落后尽管农村小学课程教育改革已经实施,但很多农村小学教育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其中学校管理者的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教师缺乏对于农村小学生心智的成长特点深入研究。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中,虽然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已形成共识,但是对学生的心智问题关注不够,导致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存在盲目性、教条性等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得不到发展[3]。农村中小学生与城市中小学生的有些情况是不一样的,如家庭负担、知识面等,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认真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思所想,和他们交朋友,给他们以更多的鼓励与帮助。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对教师的要求不单是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当前对教育管理的要求,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意识,并能够投身到其中,从而提升管理水平[4]。
3对策分析
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首先须在完善教育管理体系上下功夫,加强系统化建设,包括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管理,而应该是一个多方面紧密联系的管理体系,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一般情况下,管理体系应该由包括教学质量评价、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德育发展、学生心理成长等在内的多个部分组成,涉及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学质量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参考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专业人才能力和素养;学生德育是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重视学习成绩又避免唯学习成绩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引导学生向德才兼备发展,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帮助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全局进行考虑,设计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管理资源,保证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改进学校教育管理方法调动全员积极性,改进管理提高水平。为了保证农村小学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实际出发,清晰目标,分层确定责任,责任分解到人,完善制度,具体到班级,层层落实,常抓不懈,形成常态化的以育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其根本在于有一支有使命感、有担当、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管理队伍。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方法,必须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水平,学校管理者要注重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管理水平,包括向专家学者学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关乎教学质量,也关乎学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小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首先,对于教师而言,要自觉不断地充电,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在教学中要大胆运用新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学校来说,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外出进修、短期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做报告等。高等院校和师范院校都应该加强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农村中小学输送更多的管理人才。一方面,高等院校和师范类学校可以从高中应届毕业生中直接定向招收小学教育管理的专业人才,毕业后须回农村小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农村小学在职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培训。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推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领导要有战略意识,把素质教育纳入整个学校的考核体系,教师能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学校领导要转变传统观念,不能简单沿用传统方法管理教育教学。创新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在教学大纲中,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在考核体系中,一定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多元化因素。
作者:樊永红 聂剑波 单位: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张坊小学
参考文献:
[1]吴久安.对小学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5(28):17.
[2]任可斌.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8):2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自主 合作 探究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我们除了搞好课堂上的教学外,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当小记者,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同学进行采访。在小组模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总结怎样采访才能获得成功,及当记者应当注意些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实践,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本村的主产业“蛏苗”的养殖户们,让他们去了解蛏苗的养殖过程,了解劳动者的艰辛,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等。学生在当小记者的过程中,充分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二、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教学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母亲是如何对自己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四、阅读教学中强化体验性阅读
1、“人才班”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案难以落实。“人才班”的培养模式往往是酒店方和学校共同制定并执行。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酒店方负责的实务操作方面的课程,如酒店分阶英语、酒水和酒吧运营管理和康乐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难以落实。究其原因:一是酒店往往想用现成的人员直接上岗,减少他们的培训费和劳动成本,二是酒店方和学校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监督机制。以我院“三亚喜来登人才班”为例,虽然我们在与酒店合作中把有些课程纳入到协议中,但是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很不理想。协议中原本属于酒店方应该给学生培训的内容,要么是没有培训,要么培训时间缩水,使学生对酒店有较大的意见。
1.2组班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现有的组班模式往往是酒店根据其用人要求对某一年级所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有兴趣参加“人才班”的同学进行普遍筛选,把那些相貌较好,口才优秀和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的学生组建在一起,组班的时间一般是在新生报到时或大二第一学期。这种选人的模式存在问题,首先学生初来乍到,对所学专业及前景不甚了解或则了解有限,无法对是否加入“人才班”做出正确选择。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认识的深化,有些学生在大三时想参加“专升本”的考试,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但是“人才班”的实习时间会与他们复习考试的时间相冲突,难以协调。再次,未被选上的其他同学也有了较大的思想包袱,不利于整个年级管理。我院喜来登“人才班”学生毕业前就已经有15%的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出。
1.3“人才班”任课教师实践技能欠缺。“人才班”的学生在毕业前会去酒店进行短期的实习,了解和掌握了一些酒店操作技能。而我们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专业理论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弱,这就会出现在操作技能课时老师不如学生的状况,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我院喜来登“人才班”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下学期分别去酒店实习2个月和3个月,在酒店实习掌握了一些操作技能,给教师在承担《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操作技能教学时带来了挑战。
1.4学生实习所学到的技能比较单一。对学生来说在校学习只是学到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由于受到学校实训设备设施的限制,实践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还需要通过实习来完成,这似乎是可以通过“人才班”来完成,也似乎是“人才班”的优势所在。但实际的情况是酒店会给学生一些短期上岗培训,但更多的是想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经营成本,而且酒店一般不会让实习生调换实习部门,学生往往只能在实习期间学习到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方面的服务技能。而学生所想学的是前厅就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水服务等多方面技能,这些技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实是在实习期间基本做不到。这也是一部分学生不愿意留在酒店长期实习的原因,也是学生、酒店方和学校最难达成一致的问题。
1.5学生毕业后,酒店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几率不大。学校和酒店签订的“人才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实现毕业生和酒店的双向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但是,据调查,毕业一年后,“人才班”毕业生留在酒店工作的学生人数不到原班级学生人数的25%,绝大部分已经离开原来的酒店另谋出路。
1.6实习过程中少数学生的心态和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少数同学认为我是大学生,要做管理,“怎么要我端盘子做客房?多丢人!”,“我是实习生,所干活与正式员工一样,而工资却与正式员工相差甚远!”。还有人认为,“我是大学生,酒店高层管理应该充分重视我们的!”。这种种思想和意识会对他们的工作产生负面作用。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健全管理制度,双方确定专人齐抓共管。学校要健全实习管理制度,为实习管理提供依据。在制订相关制度时应着重考虑下列内容:一是在不违反政策和法律的基础上树立酒店在实习上的权威,学生的实习成绩主要是酒店方来考核;二是考虑到实习生还是在校生,如违反酒店相关规定的学生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三是实习成绩与毕业证书直接挂钩,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
2.2轮岗实习,培养学生多面技能。针对实习学生所接触的工作单一,所学技能单一问题,建议学校与酒店协商,同意学生两个月以上的实习可以在酒店部门内部或不同部门之间轮岗实习,保证学生学到多方面的技术技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良好的条件。但事实上没有酒店愿意两个月让学生更换岗位或部门。这就要求校方与酒店多次沟通,甚至可以考虑给酒店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2.3严格“人才班”的挑选组织工作。严格挑选是组建“人才班”的前提。可以把不愿意进入“人才班”和不适合“人才班”工作岗位的学生作出适当调整。“人才班”招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首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可以由企业派人到学校向学生全面介绍情况并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酒店的具体情况、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及工作报酬等向学生进行宣传说明,让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专业教师回答学生的疑问。在报名时,最好要让学生经得家长同意。挑选工作由企业派人逐一面试后确定下来,一旦人员确定后原则上就不允许更改和退出。
2.4利用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相结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教师实践操作技能普遍缺乏的现状,可以通过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走出去”是指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经历的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走出学校到酒店进行实践锻炼,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了酒店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内部培养是在已有专业教师忠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当然,这不是简单地为专业教师提供机会多参与短期技能培训并获得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更主要是为专业老师提供进入本行业深入学习的机会,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引进来”是指可以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酒店服务或管理人员来校兼课。这样,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师资策略既精简了机构,又提高了效率,符合职业院校的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一定要与企业协商每年按期派专业教师去酒店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外部聘用是直接从“人才班”合作企业引进中高层管理人员到“人才班”上课。加强与酒店的沟通和交流。学生除接受正常教学课程外,还要根据酒店需求新开设一些的特别课程,由酒店管理层人员任教,强化实用英语课程,增加企业文化及领导技能课程,让学生更加熟悉酒店标准和运作规范等,使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而且来了就可用得上,从而节约酒店方面的培训时间和资金成本。
2.5合理安排酒店实习时间。实习时间的安排要恰到好处,至少要考虑三个条件:一是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安排,做到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每次的时间须扣紧教学内容;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不要因为时间过长使学生厌烦,又不要因时间过短而走过场;三是有利企业的需要,旺季需要人多,淡季需要人少。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实行集中学习和课堂教学充分相结合。普通职业院校一般实行的2+1模式,而我们建议时间安排为1+0.5+1+0.5,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小学期制”较好。即在学校学习一年,出去定岗学习半年,再回校学习一年,然后毕业实习半年。这样做体现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有效掌握真正知识和技能的一个过程,也是学校针对目前大酒店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能力而采取的对策。当然,时间的安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动,但时间的长度应该保持适度,过长与过短对学生的培养都有不利。在校的时间应该更多地安排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W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物理教材内容繁多的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教师重在引导,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分为力、热、光、声、电五大部分。就拿力学部分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质量、密度、重力、弹力、摩擦力、简单机械、机械运动、速度、压强、浮力、机械功、机械能、牛顿第一定律等众多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播、启发和疏通。
三、创新教学的实施
物理学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新物理教学,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实现创新教学。
1.创新课堂的导入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导入是课堂教学信息的起点,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动机、铺垫、设疑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导入,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导入艺术,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自如地运用有关资源,以创新的形式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课堂所讲的重点内容,并尽可能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以便学生理解掌握。
2.在平常教学中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创造性地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努力去展示其美学特征,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产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将物理课堂生活化
学生在课堂中主要学习的是间接经验,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并不是要学生去发现未知的知识。初中生已具备相当数量的直接经验,学校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直接经验基础之上的。学生处于正在成长中的一个群体,求知欲非常强,好奇心也非常强,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想有所接触,教师要利用这些优势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带入课堂,使物理课堂生活化。比如运动会上,计时员是看到枪烟开始计时,而不是根据枪声计时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倘若教师能够将这些带入课堂,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习动机也就成功被激发出来了。在讲杠杆原理时,教师可以将日常用品如剪刀、起子、钳子、筷子等带到课堂。先把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向组内成员展示物品的使用方法,一段时候后,教师再一一讲解物品的用法和原理,不同的物品使用方法和原理各不相同,教师还可以比较物品之间的省力度,这样的课堂才可以真正使学生融入到其中,同时可以学以致用,课堂气氛也就立即活跃起来了。
关键词:情感教育;柔性管理;大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14-02
一、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贯彻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服务学生为工作重心的理念已经在教育者头脑中普遍深化。高校秉承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能,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创新和调整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方式,为广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服务。由于大学生管理工作跟一般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都有区别,其原因在与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当中最特殊的群体。军事化的管理不适合大学生群体,而机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果,人们急需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法。
二、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情感教育是在教育系统中,按照知识—情感—意志—行动的顺序和发生发展规律来进行的一个教育环节。教育是对人综合施加影响的实践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有情感的影响、意志品质的形成,最终外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的行为。情感教育是广义的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健康人格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爱和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人格,并提升道德情操的过程。[1]长期的应试教育导向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情感成长处于疲弱甚至是饥渴状态。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轨,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变化,给大学生的情感人格形成带来了深刻的冲击,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无止境溺爱,造成学生情感结构的失调,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效率至上的社会发展形势带来的道德滑坡的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缺乏,以及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人际关系异化,都使得大学生的情感急需引导和满足。
2.柔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柔性管理最早来源于日本丰田公司的“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区别于“刚性管理”的以人为中心的新管理策略。它不再突出强调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而是通过民主的氛围和公平的机制去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从人的内部心理动机出发,立足人的本能需要,依靠人的成就动机和成就需要来促进企业竞争、向上的积极氛围,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也有益于企业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1]无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还是追求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高校,其管理组织成员的目的都是追求秩序、积极性和效率。人是组织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按照心理学当中成就动机理论和社会学当中的需求金字塔理论,虽然柔性管理一开始进展缓慢,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探索,但是一旦形成机制,其作用是长效的,会为管理工作节约大量的成本。柔性管理意在激发人本身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柔性管理的体系一旦形成,就会人人自律,良性竞争,形成一种稳固的民主氛围,并不依赖外在的强制措施,是一种理想的管理状态。在多元文化渗透大学校园的背景下,在“90”后大学生个性极强的客观状况下,柔性管理可以弥补刚性管理所不能获得的效果,如果刚性管理是轴承,那么柔性管理就是剂,轴承仍然不可或缺,但是离开了,轴承也无法运转,所以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
三、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1.丰富管理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以刚性管理为主,模式僵化,理念落后,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不佳。刚性管理的主体比较单一,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作为管理主体,一方面独立于学生群体之外,难以真正深入学生生活和内心,体察学生的真实需要;单一的管理主体也把学生自身排除在管理体系之外,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3]柔性管理可以作为刚性管理的辅助和剂,落实以人文本的理念,做到尊重的教育,尊重教育主体的尊严、兴趣、需求和积极性,为学生自身管理能力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公平宽容的教育环境,将学生自身作为管理主体之一,补充单一主体带来的工作僵化。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发挥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多种作用,通过学生会、社团、兴趣小组、老乡会等形式的活动和号召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相互监督,自我督促的管理机制。
2.提升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发挥情感的感召力和榜样效应。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走向民主和平等,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地位、管理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转变。管理职能并不是单向的,也不是片面的,由于管理对象是感性的人,那么以情感作为切入点,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就成为管理的原则。管理者遵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规律,严格要求自身,做到为人师表,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的细节中发挥对学生的榜样感召力。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情感人格形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犹如无时不刻无处不在的教育管理方式,迎合大学生需求的、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管理效能,促进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学校管理者要积极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校园文化载体,在与学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培养情感,施加影响。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哲思可以在情感上予以学生激励,在品质上陶冶学生的情操,使管理工作蕴含在文化熏陶当中,像无形的手抚慰学生心灵,滋养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自爱、自律、自强,这种良好氛围可以为大学生管理降低阻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看,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人性化,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校尊重学生消费者地位和权益的基本要求,也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中促使受教育者自身形成主动性自律性积极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勇,崔海涛.大学生教育运用柔性管理理论的思考[M].天津大学学报,2012,(05).
[2]龚学峰.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创新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