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检验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26-2
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中,各学科的发展存在寿不平衡现象
其中有些学科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有些本身叉分为若干分支,学科研究向着更加深人的层次、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处于成熟或继续发展期;有些学科正处于初创阶段,趋于形成。广播电视艺术学科领域中的空白点较多,一些分支学科研究者共少。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似吸要原因之一在于对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作宏观思考不够,缺少对学科体系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在一定程度卜仅仅是从各自所在分支学科出发并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学科去进行学科建设,以单科拓进和学科的局部开发祷代学科整体格局的系统运筹,缺乏对学科体系发展的榷休视野和锥体规划。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尚未与新时期传媒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建立起互动机制,尚未走上同改革实戏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
从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体系的建设来看,我们实际上遵循了一种“体系先行”的学科建设模式,即仅仅从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关注学科的建设,往往从学科的知识体系考察学科的发展,对休系作了片面的追求。这种“体系先行”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科建设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作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发展客观前提和现实土壤的活生生的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实践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对发展变革中产生新艺术形式、艺术手段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并开展全面、深而入和系统的研究。因而从总体上看,在“体系先行”模式下所建立起来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有偏于纯理论研究之嫌。这使一些学科的分析跳不出陈旧的框架,无法吸引并得到广大电视工作者的认同和参起来。在改革大潮中难以确立应有的地位。这样,就不可避活动及理论探讨来进行学科建设,才能找准学科的生长点,免地在实践问题上显得苍白无力,既缺乏解释力,又缺乏指导力和预测力。
(三)广格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般来讲,学科体系的确认标准有三方面:其一,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有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原理,并正在或已经形成学科结构体系;其二,有专门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学术团体、传播活动、代表作等;其三,该学科的思想、方法已经在实践中被应用、被检验,并发挥特有的功能。以这三方面标准来衡量,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并不成熟和完善,虽然确立起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但还应当从深度和广度上积极拓展各门学科的建设。
二、构建广播学学科体系的主要任务
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广播电视业产业化的大的国际国内传媒业发展背景下,广播业不管是内容改革还是经营改革都在快速地推进。广播学既要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媒介环境,又要加快学术建设步伐,以便达到指导实践和立足于学科之林的双重目的。
(一)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科的研究客体、学科的理论基础、学科的主要理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科的思维定式与研究路线和学科的方法论等。从广播学目前的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在传统广播学研究领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完备性方面还十分欠缺,尤其是在广播的网络化生存、经营与管理、道德困境与公信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有的研究领域如广播伦理方面还未展开,大部分研究缺乏深度。对于广播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即对于广播以声音传播为唯一传播符号的特殊传播规律及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传播特征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而合理的学科体系分类既能够促进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能够涵盖学科研究对象实践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一门学科应当如何划分体系,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广播学界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以调整和更新。目前,对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分类问题,学术界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不同的分类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谢鼎新对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架构的设想基本具备了一门学科建设应有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特征。该设想将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概括为-两大领域、三大模块.,即理论研究和活动(现象)研究两大领域,基础理论、交叉学科和独特内容三大模块。参考其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架构,广播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架构可由下图表示:上图的学科分类方式基本上涵盖了广播学及其学科体系建设应当包括的所有内容,但这种分类方式也难免呈现出一种复杂性的表达特征。如何寻找一种更为简洁和易于让人接受的学科分类方法,学界的讨论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而按照广播史、广播理论、广播实务、广播工程与技术四大模块的分类方式并结合上图的学科体系分类方法,既简洁和公允,又全面、明晰和严谨,基本上可以描绘出广播学及其学科体系的基本图景。实际上,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的各种交叉学科均可以整合进广播理论和广播实务两个板块中去。此外,学科体系建设的相对性特征决定了在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会有新的交叉分支学科内容的不断涌现,但是这些内容同样可以整合进以上两大板块之内。
(二)加强与广播业界沟通,增强广播学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从广播学学科特点看,实践性是广播学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因此,重应用、重实践应成为广播学研究的基本取向。广播学应当从纷繁芜杂的实践领域总结发现理论知识并指导广播业的健康发展,进而谋求实践与理论的良性循环。目前,广播学的研究队伍分为相互割裂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界研究者。这是目前广播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是,学界的研究者们因缺乏实践知识的积累,倾向于从理论到理论式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对于实践热点问题的把握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有时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二是以各地电台为代表的业界研究人员。这些研究者有着丰富的实践资源和经验,但是往往仅限于就事论事,就经验论经验,无法把实践中的新发现和新经验上升到必要的理论高度,并且存在着严重的规范性与严谨性问题。三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同志。他们往往从政策或监管角度对广播进行研究,但成果相对较少。广播学的学科建设及其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是相关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的过程。因此,打破研究各界之间的壁垒,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发挥各自的所长,是广播学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应当加大对广播研究的投入。对于广播业界来说,建立相应的广播研究机构尤其是节目、管理的专业研究机构是现代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有实力的广播电台应该在这方面先行一步。从目前各传媒类型在这方面的实际动作来看,广播业的科研机构建设明显滞后于报纸、电视等其他媒体类型。而各高校以及独立科研院所、广电协会也应当加强这样的机构建设以为广播学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其次,进行合理的分工。广播业界以及政府管理层在业务操作和行政管理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应当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学界由于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创新方面的优势,应该着力于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再次,应当建立各种定期和不定期的合作交流平台。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及其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以及其他各类广播学研究刊物和各种各样的由业界、学界所组织的交流活动为广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这类活动研究角色错位、形式大于内容的成分较多,对广播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没有真正地加以研究探讨。开展以合作为目的的各种广播专门研究,增强学界、业界及政府相关部门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广播学及其学科建设。
(三)完善研究与教学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广播专业人才
[关键词]初中科学 每日一题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09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是这种主体性的表现。学习主动性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学生成绩提高、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消除上述原因的一个有效方法。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认为,兴趣与智力相比,兴趣更重要,兴趣较浓的学生比智力较高的学生在学业上更占优势。正如杜威提出的,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途径很多,我们从初中科学“每日一题”活动入手进行了探索。
一、开展“每日一题”活动的意义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如上课走神、多动、不与老师互动,作业拖拉、马虎,仅仅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应付了事,不会做的题目稍作思考就放弃,缺少“钻”的精神。他们在学习上总是碰壁,学习带来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挫折、沮丧和对自我的否定,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而“每日一题”活动则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参与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课堂活动参与和做作业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二、“每日一题”活动的开展流程
第一阶段:小组做,老师出题老师讲。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强制学生参加“每日一题”活动,而是以自愿的形式组成“科学兴趣小组”。这里的“讲”指的是选讲“每日一题”中的部分优质题目,有引导参与的意味。
第二阶段:全班做,学生出题老师讲。有了前期的铺垫,而且考试时偶尔也会碰到“每日一题”中的题目,推行起来阻力不大。全组成员推选一位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组长安排出题顺序,周一到周四小组成员轮流出题――一天一人一题,并写到黑板上。
第三阶段:主动做,学生出题学生讲。出题人讲题目,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讲完题目,同学提出疑问,讲题人予以解答。“学生讲”,这有挑战,讲题前学生要猜测大家可能提出的问题,还要钻研知识点,挖掘题目的内涵,解答完,有强烈的成就感。
三、“每日一题”活动中的题目选择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规定“每日一题”题目的类型和内容。所选题目有的是对知识的巩固、复习、预习,有的是作业、考试中错误率高的题,也有竞赛题,还有学生改编的做过的题和学生自己编的题。这些题目大部分短小精悍,适合写在黑板上。组长反映常有组员自荐出题,可见学生对“每日一题”有浓厚的兴趣。
选题的过程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为了挑选出一道好题,学生会翻好几本辅导书,反复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把被动地做作业变成了主动地选题目。选题和做作业是不同的,选题时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多,如考查的知识点、题目难度、是否严谨等。选题在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站在另一高度审视题目。每道好题都会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那些改编题目、自编题目的学生得到的掌声更为热烈,这时他们很自豪,信心满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每日一题”活动中的题目讲解
活动初期,主要是由教师讲“每日一题”活动中的题目。有次考试考到刚做过的“每日一题”中的题目,但正确率只比没做过的班级稍高。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把“每日一题”当做普通的作业,没有挖掘出它应有的价值。
学校推出作业课后,就改为“出题――讲解――回答同学提问”的一条龙形式,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讲解透彻和从容应对同学的提问,学生选好题后,会通过各种渠道查找不同解法,这有助于学生整理思路、钻研题目,帮助浮躁的学生静心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讲题时,要求上讲台讲,脱稿,言简意赅,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个女同学第一次讲得过于
简略,大部分同学都听不懂,一个男同学帮她解了围。原因是关键的地方她一带而过,之后学生就听不懂了。她善于思考总结,第三次讲了一道光学题,这次她抓住关键点只用寥寥数语就让大家有豁然开朗之感,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学生讲题,往往只讲应该怎么做,不分析题目,所以平时问同学后,也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碰到类似的题可能还是不会做。鉴于此,我增加了“分析题目――讲解方法”的环节,要求说出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考查哪方面的能力、展示思考过程(包括失败的尝试)、解释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解法的依据、分享出题心得。同时引导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看法,或者完善解法,讲题人可以进行辩护,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对学生课下的讨论也有引导作用。“每日一题”活动有点游戏的意味,所以学生兴致盎然。卢梭认为,如果对学习产生兴趣,甚至是热爱,并不需要教师去要求,便能积极而愉快地完成任务。
五、开展“每日一题”活动的收获
经过实践和对活动形式的不断改进,
除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外,
开展“每日一题”活动
还有其他意外的收获。现简要列举如下:
1.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在“选题――讲题――解答”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有了换位思考的意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上课听讲也更认真。
2.提高学生甄别题目的能力。选的题目不好,学生们或多或少会表现出来,压力之下,为了找到一道满意的题目,学生们会多方查找,反复比较。适当的挑战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甄别题目的能力。
3.学生学会改编题目。只有对题目理解透彻,才能进行改编,这促使学生钻研原题,有助于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做题时更易把握题目主旨。
4.给学生创造当“小老师”的机会。平时受课时所限,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讲题,当“小老师”,而“每日一题”活动给平时不大有表现机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六、对开展“每日一题”活动的反思
“每日一题”活动,对所选题目的内容、题型不做要求,集好玩和学习于一身,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学生参与积极,亲切地把“T/日”作为活动标记;借助学校选修课的平台,在形式上做了进一步尝试,挖掘出更多潜力。我们会继续丰富题目的内容,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争取将来做成小册子。不仅科学学科有这个活动,我校语文学科也有过“每日两词”活动,希望能与其他教师探讨并推广到其他学科,给学生提供更多当“小老师”的机会。
也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开始的时候强行要求每个学生都把每日一题抄在作业本上,不做者作业评价降低一个档次。没有这种硬性规定之后,有些学生就不做了。如何让这部分学生主动参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些章节不大容易找到合适的题目,是坚持找、如何找,还是干脆巩固以前章节的难点知识,如何安排这时候的“每日一题”也是需要思考的。学生对每日一题的兴趣、积极性有多少能转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如果取消这个活动,学生是否仍然能一如既往地积极主动,
也是值得关注的。
总体而言,“每日一题”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不仅成绩有进步,而且综合能力有提升,我们相信这会慢慢渗透为内在动力。
[ 参 考 文 献 ]
[1]宋风宁,苏良亿.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师生关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5(1):23-25.
基础医学研究是临床发展的动力,临床应用是基础医学研究的目的。然而,从事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沟通与协作不够,造成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脱节,医院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结合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医学科研工作者往往精专于本领域的前沿研究,而疏于对自己科研成果的可持续应用及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很多优秀的基础科研成果中能够转化到临床应用的却很少。转化医学是搭建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的桥梁,转化医学是指实验室与临床研究之间双向转化的研究体系,即将实验室研究获得的成果迅速、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临床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又及时反馈到实验室,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加强转化医学研究,能够促进基础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到临床应用当中。然而,我国在转化医学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做好转化医学研究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2基于科研平台建设,支撑医学研究发展
2.1依托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服务科研人员
2.1.1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组织架构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能开展的技术服务包括分子生物技术类、细胞分析技术类、实验病理学类、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类、实验动物类和质谱技术类等。根据服务分类情况和人员情况,平台将技术人员进行了分组。通过分组,一方面,有利于平台内部的管理和运行;另一方面,可以让科研人员对平台服务更加明确。各小组成员包括首席研究员(或组长)、助理研究员、技术员、平台内研究生、客座研究人员,实行首席研究员(或组长)负责制。临床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课题的需求以及平台小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服务小组。
2.1.2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服务模式平台采用科研合作、科研协作和全委托式科研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试验方法和科学实验数据以及科研技术人才的共享,为各学科科研工作提供全面、快捷的帮助。(1)科研合作:临床科室或独立课题负责人与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优势互补、共同完成课题,共同参与整个课题的设计、经费的预算和匹配、明确课题的分工和执行。此类合作方式要事先签订协议(《科研合作协议》),明确论文署名、科技奖项或专利等成果共享的方式和细节。(2)科研协作和/或监管:在签订《科研协作协议》的基础上,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协助临床科室课题负责人和/或指导临床科室研究生完成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课题研究的主体是临床独立课题负责人和/或临床科室研究生,服务平台提供协助和指导。(3)科研委托服务(包括大型仪器设备的测试):在签订《科研委托服务协议》的基础上,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受临床各科室课题负责人的委托,执行课题中的1项或几项完整的实验。课题的设计和经费等由临床各科室或独立课题负责人负责,平台仅负责按照既定设计完成具体的研究工作或大型仪器设备的测试,提供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等。
2.2构建临床医学研究三联体
2.2.1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平台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建立了针对各类疾病的一系列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规范医疗行为,从而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
2.2.2临床组织标本库标本库按照政府机构的政策和方针,以及中国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行业标准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规范,贯穿于标本采集、运输、储存、申请、使用和发放等整个过程。具备科学规范的生物样本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跟踪样本流转过程,全程质控;该系统还集成了电子病历和随访系统,可以查看电子病历,自动获取病人信息,查看病人的随访结果。组织标本库通过统一的管理和技术规范,实现了不同来源临床样本资源的标准化可兼容性,为医学研究者提供了大量规范的研究资源和信息,允许研究者围绕特定重大疾病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医学研究。
2.2.3临床随访库医院建立的随访数据管理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无缝链接,形成“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的全院临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实现病人管理、数据导入、随访方案定制、随访管理和随访短信提醒等基本功能。系统在门诊、住院和实验室分别建立采集终端,可以在采集终端上录入随访数据。该系统还集成了电子病历和样本库系统,医生可以查看病人的电子病历,自动获取病人信息以及查看病人的样本保存情况。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及远期的并发症,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为医院提供宝贵的医疗资源,有助于筛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经某一治疗或者某一新技术应用后的病情转归及生存质量,更加真实地评价该治疗方案或新技术应用的疗效,推动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基于临床医学研究三联体,实现临床诊治,临床组织标本收集、患者随访资料收集全过程的标准化。
2.3转化医学合作平台的建立与运行
为了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我院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签署转化医学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转化医学中心。合作旨在依托对方的高端技术,培养转化医学人才,促进疾病诊断和医学科研领域的全方位发展,为转化医学研究创造支持平台。自中心成立以来,双方在共同培养科研人才和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医院临床科研人员参加了由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的相关培训与交流,从技术理论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深入学习与探讨了生物芯片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同时,中心设立了转化医学联合研究课题。医院科研人员可就关注的临床实际问题与对方科研人员深入探讨,确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后依托该课题进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启动了首批10项转化医学联合研究课题,已经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考核改革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创造一种真实和仿真的职业岗位教学情景,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操作的统一。它以某种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练边讲,练讲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高职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认知轻能力、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时段、分场所独立进行,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其弊端已突显出来。首先,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应用而遗忘。其次,在理论学习阶段,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多以学科特点和知识系统性为基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造成理论知识偏深、偏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再次,教学方式基本上以讲授为主,缺少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缺少真实或仿真的职场情景,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需要掌握从事具体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显然不能有效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现代企业和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突出,以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必须围绕解决职业技术领域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做法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发展联系起来,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岗位,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是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培养精细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技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该课程的内容占据了化学检验工考证内容的50%以上,并且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专业技能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知识传授型”,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且实验课和理论课间隔时间长,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与形式上都相对独立,造成理论与实验的脱节,学习效率低,基本技能训练欠缺,这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注重技能的培养目标相悖,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三、《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重构研究。我院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对该课程所涵盖的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检验工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以工作过程为指导、以七种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种类为主线设计七个项目,每个项目将某种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完成前七个项目后,该课程重构出的第八个项目为综合能力项目,培养学生遇到分析检验问题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能正确处理数据和撰写正式论文报告等综合职业岗位能力。项目设计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能力培养到综合能力培养。
(2)具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将每次课定为4个学时,在有多媒体的实验室进行教学,每次课以体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情景活动设计为载体,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新型学习环境,将理论实践一体化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以任务驱动、工作情景设计为主体,辅以角色扮演、项目组管理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学生成绩考核改革研究
改变了理论考核与实践环节独立考核的格局,研究出合理可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考核评价方式,使评价可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评估,并能起到促学的作用。在考核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方面:(1)注重过程考核,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提问等情况进行考核。(2)学生参与考核,项目考核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生进行项目考核,考核学生项目完成的全过程、项目实施的成果以及其所表现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项目考核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见上表)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构建《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逐步实现了3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技能项目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实训室为中心转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本文系中山市教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D10060)及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2]吉智.高职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9).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艺术教育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受到功利化、世俗化办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受重视;而专门的艺术类院校,由于学科狭窄,办学规模小,公共艺术教育无用武之地。在这一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艺术教育积淀的院校,学校从办学伊始就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理念,突破轻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窠臼,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重点与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文理渗透、艺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机构设置、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加以重点扶植,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实用轻美育”的现象。从领导办学的角度来看,一些领导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办学心态,仅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轻视人文艺术教育,把一般的娱乐活动混同于艺术活动,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混同于艺术教育活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一些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将精力放在专业课程和考研课程上,把完成学业和成功就业作为主要目标,对公共艺术课兴趣不高,态度消极、敷衍了事,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偏少
正因为一些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不到位,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育教研室等专门机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一般都挂靠在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团委等机构上,在管理、财务、教学等方面缺乏自,其自主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牵制,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
3.师资队伍缺乏,课程设置零散随意,课程效果不佳
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人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失调,课程数量少,教师学历职称偏低。据有关调查,在承担公共艺术课任务的老师中,教授占6%,副教授占21%,讲师占34%,助教占32%,教员-占7%。有些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则形同虚设,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分散零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教学内容过于粗浅,甚至存在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
二、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实施的艺术素质教育,通过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和专业艺术技能,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创新能力及艺术文化修养,通过艺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其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它重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修养提升,而不是艺术技巧的简单传授,因此它不仅仅停留在艺术修养与技能的养成,而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与活动中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增进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熏陶,进而对道德养成、人格完善、智力开发产生积极影响。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杭州师范大学致力于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其内涵是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与提高,通过三种方式的联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品味与水平,促使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功效。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机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还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的艺术系统,整合公共艺术资源,打通艺术各门类的内涵,寻找艺术门类的相通点,倡导艺术课程综合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是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可以增强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学生在实际中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与感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等内容,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公共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对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提升学科水平,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研究项目的管理,推广优秀成果,提高教学实效,引导公共艺术教育良性发展。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发源地,在历史上曾经涌现了李叔同、丰子恺、姜丹书等一大批从事艺术教育的先驱人物,为我国艺术教育做出了奠基性的不朽贡献。新时期的杭州师范大学,秉承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传统,延续了艺术教育薪火与遗风,提出“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理念,又确立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效,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把艺术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与点缀,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
1.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统领全校艺术教育工作
早在1990年5月,学校前瞻性地提出了重视艺术教育的思想,成立了“综合教研室”,为全校开设书法、美术、音乐、普通话等课程。学校于1993年成立艺术委员会,加强全校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并于当年出版了《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著作。为了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形势,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院,下设艺术教育专家学术委员会、艺术理论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等机构,主持全校艺术教育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为了进一步彰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强化公共艺术教育优势,学校于2011年又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部,给予专门的人员编制和固定经费,专门负责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践工作。在这二十余年的过程中,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设置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
织保障,既有领导机构,又有专门的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初步理顺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
2.构建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学校把公共艺术类课程划分为普及、提高、拓展、实践四大块。普及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分析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提高课程目的在于针对完成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拓展课程是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各艺术门类,通过与艺术相关的人文、文化等课程了解艺术门类的相通性,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实践课程主要是将学生的艺术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课程修读方式来看,除了开设“音乐基础与欣赏”、“美术基础与欣赏”等需要全体学生修读的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如“舞蹈鉴赏”、“影视鉴赏”、“艺术概论”、“书法习作”、“美学导论”等限定性选修,另外学校还设置了大批高水平特色任意选修课程。必修、限修、任修三种方式层层推进,给学生提供了远非一般普通院校可以比肩的公共艺术课程修读机会。通过四个系列的课程体系,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限选与任选、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专业与通识的合理设置,强调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加强文化含量,充分体现艺术文化性,推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3.完善社团与艺术实践活动机制,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
学校把课外实践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之中,专门设定第二课堂学分,以保障艺术课外实践的实施,从而使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外得以延伸和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办学积累,学校涌现了一批艺术类精品社团。如1996年成立的“流霞剧社”,在李叔同开创中国话剧艺术之先河的精神感召下,坚持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编演的话剧作品接连在省内及至全国获奖,被称为全国六个高校优秀话剧社团。美术学院唐趣漫画社、初等教育学院缘书画社都是学校精品社团。目前,学校拥有学生社团100余个,其中艺术类社团占35%。学校定期举办大学生社团文化节、读书节、话剧节、书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活跃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学校依托艺术类专业组建了交响乐团,该团经常为本校师生及兄弟院校演出经典曲目,承担高雅艺术下基层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校还是“浙江人文大讲堂高校分讲堂”所在地,学生常年能听到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学术讲座,每年设立的讲座为10余讲,至今已有100余讲。学校组织艺术类社团的“送戏下乡”、“送戏到基层”等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融专业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扩大了我校在艺术实践活动领域的社会影响。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一院一品、一生一艺”文化艺术活动,强化公共艺术氛围与学生艺术技能的养成。在2011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教育部和省政府联合授予学校“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奖牌。通过艺术培训、对外交流、观摩演出、承办活动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艺术教育研究,创立全国唯一的美育学术刊物
学校拥有“艺术教育”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整合了音乐学、舞蹈学、艺术学、美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力量,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艺术教育类研究课题。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团队被列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为了延续1920年学校创刊的《美育》杂志,传承以艺术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运动”,推进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学校重新审批创办了《美育学刊》杂志,依托该刊物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研究,在注重“美”与其他学科交融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美育实践,通过组织课题立项和专题研讨会,从理论层面引导公共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并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得以实施,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产生了积极影响。艺术教育研究院还组织撰写了《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史志》,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5.完善艺术场馆设施等条件,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环境
关键词 数学建模;慕课;自主学习;MATLAB;SPS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97-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urse are expounded in medical college.Aiming at theseproblems, the method of sol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athematicalmodeling course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 MOOC; autonomous learning; MATLAB; SPSS
1 前言
目前,医学院校学生普遍对高等数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也减少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学时。但医学生一旦走入社会,认识不到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在科研方面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数学建模就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来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1]。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课程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尽量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意识,能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数学建模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2 医学院校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存在的问题与重要性
自1993年国家开展第一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现在已经日益发展起来,受到更多的高校和学生的欢迎。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学生对实际应用的数学问题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得以解决,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由于医学院校学生本身对数学课程学习较少,而且对计算机软件也是最基础的学习,因此,对医学院校学生来说,数学建模竞赛基础比较薄弱。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医学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临床、护理、药学等医学相关专业,他们对医学专业课学习的热情较高,认为这些才是以后工作学习相关的重要课程,而对于那些其他的基础课程学习热情不高,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即可,在学习态度上不够重视,导致对很多关于数学的基础算法、建模需要的模型设计在脑海中完全没有概念,因此一旦进行数学建模竞赛,就相对显示出其与一般综合性大学学生素质的差距。
医学高等数学内容教学浅显 现阶段数学建模课程并没有相对应的教材,而且并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而所学的高等数学课程一般为32~60学时,只涉及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对于统计课程的开设也只是学习到医学阳性分析、卡方检验之类的可以应用到医学论文应用的内容。一个数学建模过程会涉及的全面的数学知识,如果没有对数学内容理解透彻,就难以将数学建模做出来。医学生数学功底难以应对复杂的数学建模过程。
自学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从高中转换到大学,很多学习习惯仍然没有形成,仍旧延续高中时被动学习的习惯,没有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而数学建模的过程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建模没有正确答案,只是考查学生谁的算法更好,更加准确地验证实际问题。建模过程是多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度综合,因此,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数学建模中对未知的题目、陌生的领域自己去学习、去掌握。
检索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不够 数学建模是以小组为单位,组建成团队,团队中的成员要发挥各自的特长,擅长对数学问题的解读,擅长检索文献,擅长计算机软件编程以及擅长对论文的演讲解释。医学生初入大学,对文件检索课程学习较少,而医学院校基本上以医学文献检索介绍为主,对于综合性的数据库介绍较少,因此,学生还无法准确掌握检索的方法而找到合适的参考文献。要想建立成功的模型,不仅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都要有协作精神,要相互配合、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但目前学生都比较有个性,而且自我意识较强,相互配合及协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学校教学软件和教学场地受限 很多高校对于数学建模并没有专门的场地,基本上是临竞赛前借用计算机教室或是图书馆机房,无固定的教学场地或供学生平时学习探讨的场所。由于场地不固定,一些建模必备的软件并没有安装,如MATLAB、C++、LINGO及SPSS等,只在竞赛前临时学习培训和安装使用,因此,学生对各种软件使用起来较为生疏,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练习。
数学建模对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建模相关课程和相关软件,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也尤为重要。很多医学问题是由数学问题解决的,如目前常用的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最大似然模型、决策树及基于二维雷当变换创建CT成像理论等,因此,数学建模对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处理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是十分必要的。21世纪的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就是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也是十分必要的。
3 解决对策
吉林医药学院根据以往的建模情况,近几年逐渐摸索出解决数学建模竞赛薄弱,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加强学生数学素养的对策,并取得一些成效。
提高学生兴趣,建立社团组织 首先,学校和团委组织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数学的讲座。组织学生建立数学建模社团,通过社团,建立趣味数学竞赛,介绍数学和医学的联系和发展。让参加过建模竞赛的选手介绍成功的经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增加,利用社团学分制度、竞赛奖励等措施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爱好。在团队中采用新老队员结合,从简单的初等模型、计算机编程,通过简单的图书摆放方案、银行存款方案、汽车刹车距离模型、划艇比赛成绩模型等问题,引导新生对数学建模有概念,继而对数学建模有浓厚兴趣。
建立数学建模选修课 鉴于学生对数学建模知识涉猎较浅,学校增加数学建模选修课程,多位教师小班授课,将SPSS、MATLAB、运筹学、图论、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结合。从数学模型引入、简单生活实例入手,逐渐增加学习难度,循序渐进,通过上机指导、模拟练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授课方式,增加学生上机练习机会,以便在实际竞赛过程中克服紧张情绪、增加熟练程度。目前,数学建模选修课已经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选修人数每次都是爆满,而且授课中听课效果非常好。
联合计算机软件课程,多教研室辅助教学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对基础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使用有困难。因此,联合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在选修课中增加对计算机软件的介绍,如C++等,这是专门的一门选修课。选修数学建模的学生可优先选修计算机课程,这种设置方式也便于学生自由选择。对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选修数学建模的同时也可以选修计算机基础,而对于编程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省略计算机的学习过程。在组建的数学建模社团中定期聘请计算机教师给学生进行讲座,请流行病学的教授介绍疾病模型,增加学术氛围,多部门联合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建立慕课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慕课教学也是比较完善的教学形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利用点滴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高校名师授课内容。吉林医药学院引进慕课教学平台,借助慕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且对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的内容可多次重复学习,掌握所学内容。
保证教学设备,从硬件设施上保证教学质量 吉林医药学院建立数学建模小机房,内设10台电脑,可供3个建模小组同时上机操作。可以在平时让学生练习建模设计、模拟竞赛、小组讨论,让教师分组教学使用。而对于省赛和国赛,另设立专门机房,以便多人多组进行竞赛。
4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吉林医药学院数学建模取得良好成绩,每年均有小组获取省或国家奖项,并且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当然,对于数学建模这门新兴的学科而言,仍然需要更多关注,如增加数学建模教材的编制,完善数学建模效果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只有处理好各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校本研修是指在学校内,立足于教师教育实践,着眼于教育教学研究,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一种融教、研、训于一体的活动。它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一,校本研修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小,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其二,校本研修随时性、针对性的特点有利于及时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研修的时效性。但由于观念和意识上的偏差,学校和教师对校本研修的内涵理解不够到位,校本研修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未受到足够重视。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内体育学科校本研修的现状调查,发现目前校本研修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校本研修内容零散。部分校本研修缺少必要的规划和计划性;同时,规划和计划不够细致,不能体现阶段性内容的主旨特点;没有建立长效的校本研修机制,校本研修往往只停留在工作计划与责任分工阶段。
二是校本研修组织形式单一。一般以教研组长牵头为主,组织教师进行开课、评课等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研修过程中缺少反思与总结环节,不利于组内成员专业水平的迅速发展。
三是校本研修时间受限。目前体育教师周课时数超常,加上体育社团、运动队、比赛等工作,要承担的工作量很大,校本研修的时间难以完全保证,往往应付了事。
此外,由于优质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一些区、市级重点学校,所以很多基层学校有研修需求的体育教师苦于没有优秀的领军人物,使得校本研修无法进一步深入开展,研修质量大打折扣。
鉴于此,从校本研修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进行充分挖掘,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完善校本研修的内涵和组织形式,将有利于促进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度。基于松江区内体育学科校本研修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阐述通过构建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不同外力与内力共同作用的多维一体校本研修支持系统切实提升校本研修实效的路径。
二、构建多维一体的
体育教研组校本研修支持系统的策略
校本研修虽然是以校为本,以本校教师为主的一项集体活动,但它不应是一所学校内的“封闭式”的活动,而应具有开放性、多维性。
“多维一体”是指由教研员、领域专家、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校际联盟等支持者组成的,为教研组的发展及组内各个成员专业发展提供切实支撑的个人与团队力量,能更好地满足校本研修发展需求。基于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构建“以校为本,以组为本,以人为本”的校本研修支持系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寻求的研修行为过渡,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主学习型组织转变,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从区层面转向区域层面、学校层面、教研组层面,谋求来自各个层面不同对象的帮助与支持,以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形式,做到“小规模”“大效应”,真正落实、完善校本研修的开展。
1.教研员搭桥。教研员要发挥组织领导与桥梁作用,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实际情况与需求,为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提供各种支持与帮助。策略:一是要了解本区内体育教师的特长,发现典型,使其各尽其能,并且要根据不同教龄和职业阶段,给予不同的帮助;二是教研员除了传达各种政策,进行专业引领外,要更多地亲近一线教师,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三是利用教研员人际网络的优势,为基层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牵线搭桥,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2.领域专家点拨。科研兴教、科研促教,科研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基层学校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上存在一定难度。比如有的教师虽然有科研需求和科研设想,但是通过科研方法总结和反思教学问题的能力依然有限。为此,领域专家着重于专题讲座与学科前沿问题探讨,为校本研修提供理论支持。策略:一是教研组邀请学科专家来基层学校举办学科讲座,让基层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与学科发展动态;二是以科研课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科专家帮助教研组开展科研工作,在摸索和实践中使一线实践者真正向研究者的方向迈进。
3.骨干教师主导。骨干教师应发挥其教学上的优势与特长,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把握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策略:一是骨干教师定期进行公开课展示活动,言传身教,帮助其他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二是骨干教师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听课、评课、再上课,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探讨、学习方式改变研究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三是基层教师听骨干教师上课,课后点评示范课,重点讨论骨干教师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教学理念。
4.自主学习探究。自主学习是校本研修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要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不同层面人员的支持帮助,提升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策略:一是教研组制定组内成员学习计划,有明确目标,并予以监督,以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二是教师要经常性地记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好问题积累,主动寻找外力的帮助与支持;三是课前、课后进行常规性的总结与反思,适时地将一些教学经验用科研方法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necessity of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ning and hands-on in the course of "Visio Drawing"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introduced the implementation project of this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and some detail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inally, gav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Visio制图;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模式;操作技能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ning and hands-on;visio drawing;multimedia network classroom;teaching mode;operation skill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188-02
0引言
《Visio制图》是我国高职学院各类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制图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绘制通信工程图及电路图的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绘图软件Visio的使用方法与技巧。《Visio制图》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将成为高职学院各类电专业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优秀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一次有益尝试。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的来源
国家教育部2006年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尝试将理论融于实践、课堂融于实践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以这一原则为指导思想,并将其贯彻到教学中去。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搬到实训室或生产一线,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解决了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现场实践操作问题[2]。
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知识和技能是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的[3]。
2《Visio制图》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在进行《Visio制图》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之前做好先期准备、制定实施方案是圆满完成此项工作的必要前提。
2.1 编撰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材在对已发行的高职高专相关教材进行研究后,发现多数教材对Visio制图理论阐述较多,对利用Visio软件可以完成的绘图项目只是简单的表述,具体实施或操作步骤表述较少或表述不清。为更好地适应《Visio制图》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编撰相应的教材势在必行。
2.1.1 授课计划的制定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对《Visio制图》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做出选择,制定出符合专业及未来岗位群要求的授课计划。
经过研究小组的调研与讨论,对《Visio制图》教学内容做出如下筛选:
Visio基础类,包括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3简介、Visio 2003操作基础及绘图类型等内容,预计14学时;绘图操作类,包括文件管理、形状操作基础、形状格式、组织形状、文本操作等内容,预计20学时;Visio拓展类,包括自定义功能、Visio其他功能及Visio高级版本及实例等内容,预计12学时。另外,还考虑安排与各章节内容对应及专题练习、实验、实训等内容。
2.1.2 编撰教材首先,给出每一章内容摘要,以便教师和学生对每章内容有一个迅速的了解和认识。其次,提出每一章的学习目标,方便学生在学完本章内容时的回顾和自检。第三,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教学”给出详细操作步骤,有利于帮助教师准确地诠释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学习。第四,“思考与操作”是为学生练习准备的对应或延伸的学习内容,它以问题的设置为引导,也是一种任务驱动形式,帮助学生一步步完成每一项练习。第五,图表的展示应成为教材帮助学生学习绘图的直观表现形式。
根据专业需求,教材还应突出专业特点,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绘图操作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电路图、网络拓扑图、通信工程图等图形的绘制练习。
面对当前流行Visio版本与不断升级的高级版本,究竟选择教授哪一种版本的问题,采用如下方案解决:选择当前行业、企业普遍使用的版本(Visio 2003)作为主讲版本,在教材最后对高级版本的特色和优化部分做相应的介绍、学习和练习。因为,软件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各行业、企业为了快速、有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不可能要求技术人员不停地学习不断更新的软件版本。其次,如果当前大多数行业、企业都在使用低版本的软件,那么用高版本制作的文件可能会遇到兼容问题。但是,在教学中高级版本一定要介绍,让学生们体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为学生知识层次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
2.2 选择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场所
2.2.1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差,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只是机械记忆,他们掌握的知识与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差很多[4]。同时,考虑《Visio制图》课程的特点,争取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将教学地场所安排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优势,边讲边做,边学边做。
2.2.2 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极域电子教室系统(或其它电子教室系统)。教师可以对每台学生机进行广播控制,或够准确地远程控制指定的学生机,实现互动教学和资源共享,以求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简单、轻松的方式熟练掌握越来越复杂的知识,极大地减轻教师教学和管理机房的负担[5]。同时,也能很好地保证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角度;广度;难度;密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46-01
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是数学教学的内在需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提问的艺术也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然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着“满堂问”“即问即答”、问题“一刀切”等不良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问题面前反应迟缓、问而不启、启而不发等。因此,新课改下,有必要探究问题教学。结合具体实例,论述问题教学应注意四个“度”――角度、广度、难度和密度。
一、坚持问题的“启发性”原则,注重问题的角度
新颖的提问方式和技巧,可以开启问题之旅,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学习“有理数”一节内容时,对于“有理数”中的正数、负数的意义,可以巧妙利用情境法进行导入。比如用多媒体呈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唐功红在女子75公斤级举重中的战绩,与银牌得主韩国选手相比,抓举和挺举的重量分别是-7.5公斤和+10公斤。这个情境会立刻吸引学生的眼球,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这时,教师可以立刻提出相应的问题:“你知道这里的-7.5公斤和+10公斤的含义吗?”这样的情境和问题,直击“正、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在情境中激发主动探究的意识,引发学习的动机。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注重问题的广度
所谓问题的广度,是所提的问题照顾到班级大多数学生,突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提问时,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已有经验和水平,使所提出的问题优生通过独立思考、中等生及学困生通过讨论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才有效,才能起到“学而思之”“思而敏”之效。比如学习“三角形的高线”时,教师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的三个高线有什么特点?”显然,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可思考性、探究性,需要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讨而归纳。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我来分地”的问题:对于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如何分成面积比为2∶3∶4的三块?这个应用型问题,注重知识的运用,体现学以致用,更体现问题的宽度和广度,在自主探讨、合作讨论、教师的启发下可以迎刃而解。
三、坚持问题的“层次性”原则,注重问题的难度
层次分明、难度适中、富于变式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时,课之初,教师可以提出“温故而知新”的问题:因式分解我们学了哪些方法?因式分解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分解彻底。之后进一步提问:“你能将多项式a2+2ab+b2以及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吗?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可谓是“问题串”,问题的层次分明,难易程度也清晰可见,体现问题的层递性和梯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如何将x2+4x+4进行因式分解?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知新”中思考和运用,通过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坚持问题的“有效性”原则,注重问题的密度
对于问题教学法的使用,教师务必注重问题的有效度和问题的密度。问题并不是多多益善,应该精而实、少而启、启而发。否则,问题教学就会呈现形式主义倾向。问题的密度应“适时”,即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时提出问题,恰是思维敏捷之高峰时;学生面带疑问时提问,促其思考,有所启;有困倦之意时提出问题,引发注意力和关注力。比如学习“实数”时,实数大小的比较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给出问题:比较■+2和■-2的大小。多数学生面露为难之色。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缩放法”解决这类问题。比如■+2和■-2的比较,因为57,因此■+25,因此■+2
五、结束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源于问,问题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法是拓展学生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坚持“四大原则”,体现问题的四个“度”,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使问题起到牵线、引路的作用,让学生为问而思,因问而启,使问题问到妙处,学生思到实处,答到点上。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程.让数学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6).
[2]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类型与程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