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孝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质
《走向世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孝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极大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性格与行为模式,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一个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王大千:引用《论语》一句话:“其孝也者,为仁之本”,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而“孝”是培养仁德的根本。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差别很细微,而孝恰恰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动物界中父母的对幼子亲近爱护是动物原始的本能,是谈不上感情的,小动物对父母是不会感恩的。只有人才是有感情的,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基于一种亲情的感情。儒家学说讲求“尊尊亲亲”,这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伦理学说,孝道应当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走向世界》:对比世界其他文明,尤其是基督教文明,就“孝”而言,两者有何区别?
王大千:可以说,孝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西方文化信奉基督教,讲求众人平等,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是兄弟姐妹。而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一种长幼有序、尊亲敬老的道德规范。中国文字中,“孝”是老与子的关系,“教”是老、子和文的关系,不孝就背离了老与子的关系,不教就脱离了孝道。人人都是生命链条当中的部分,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从个人方面来说,说某个人不孝顺,就基本否定了这个人。应当说,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质。不论是以孝治家还是以孝治国,中国人特别看重这个最基本的元素。
孝心,就是把孝时时放在心上
《走向世界》我们经常提到“孝心”,比如说“百善孝为先”,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尽“孝心”呢?
王大千:孝是一种心意。向善之心、向孝之心人皆有之,绝大多数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认识到这个问题。什么是孝心?把孝放在心上,这就是孝心。
这个问题,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向他问起过。孔子有次说:“父母惟其疾之忧。”让自己的父母只有在他病重时才担心。我们想想看,这是多么高的标准和要求啊!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没有可以让父母好担心的,那就要时时把对父母的报恩之心放在心上。我们需要认识和做到的,时端正孝的态度,并不是说等条件好了才去尽孝,有一碗饭的时候也可以尽孝,不要等到有一锅饭的时候再去孝敬,孝不能等待,等你发达的时候已经晚了。给老人房子住、给钱花并不等于孝,要把老人放在心上,想着他们不能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要。父母对我们来说是惟一的,许多人在老人去世后,感叹从来没想到会失去父母。所以孝要从现在做起,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孔子曾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惧。”为自己的父母健在而高兴,同时也为父母的高年而忧惧。
《走向世界》: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孝”正在逐步式微和消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大千:孝是中国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不会消失的。现代生活中,尽管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人们对孝仍是持肯定态度的。所有人都看重孝的品德,没有人敢说我不孝敬父母,这样的话这个人在别人眼里就成了道德败坏的小人,在做人上站不住脚。现在的人并不是说都不孝顺了,有可能跟自己的一些个人情况有关,认识不到位、素质不高都可能导致在尽孝上做得不尽如人意,但要孝敬老人这个基本的价值观还是有的。我经常看《非诚勿扰》这个节目,我发现现在的青年人找对象,首先的条件还是要求对方要孝敬父母,强调自己是个孝顺的孩子,这就是个价值观的问题。即使是对一些不孝的负面的东西,大家也都有很大的兴趣,从另一个方面这也说明对孝的关注。所以,要正确认识孝的现状,并不是礼坏乐崩,也没有失传,只要人情在、人性在,孝就不会灭亡。
孝顺,是至亲关系的和睦与和谐
《走向世界》孝与顺是分不开的,今天年轻人提倡个性,应该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王大千:孝与顺的关系是两代人的关系。长辈要教育晚辈,但长辈不见得都是对的。限于知识、素质等个方面的因素,长辈的说教和要求有可能是错的,现实证明,家庭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错在老人。所以作为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处理好家庭问题,为子女做个好榜样。俗话讲厚积而薄发,父母没有做好,没有好的积累和付出,到年老了只想收获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没有把握好家庭关系,等到年老了,孩子强势了,他就会效仿,就会报复到父母的身上。
孝是和谐文化,对于子女来讲,孝顺就是要求和谐,父母也会有所偏差,不见得都是对的。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对于父母的过错,要从侧面提醒,如果得不到同意,就遵从父母的意见,即使劳苦,也无怨言。子女都能这样去做,相信家庭会很和睦,所谓的代沟也会得到弥合。从孝顺的角度看,孩子就要讲求和谐、顺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要简单地去反对或盲从,要追求和谐的最高境界。
《走向世界》:现在孝道传承中的问题出现的根源在哪里?
王大千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从人情的角度讲,父子之间不应该互相诋毁:从法律的角度讲,也不提倡大义灭亲。父子成仇是很残忍的事情。违背了人性,对孝的造成严重的破坏。
孝是从小耳濡目染而来的,大人要做出表率。问题虽然出在现在,但根源主要不在这里,是上代人的问题。“”中破坏和践踏了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建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像建高楼大厦,建座楼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和很长的时间,而想破坏它就容易多了。
《走向世界》:这样说来行孝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要求。
王大千.其实很简单。父母想着孩子,孩子想着父母,一种自然的亲情。物质代替不了精神,这种亲情是金钱代替不了的。不在乎你有多少钱,有多高的地位,要看你有没有这个亲情,有没有尽孝之心。即使在远方,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可以给父母买个手机,随时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有空的时候问问家常,比给老人钱不知要好多少。
孝敬。是对生命源头的崇尚与敬畏
《走向世界》:有人说,中国人不是没有宗教,对于的祖先崇拜就是中国人的宗教,这与孝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
王大千:是的。孔子讲“慎终追
远”,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崇尚和敬畏。我们祭祀祖宗,认为做好了就光宗耀祖,做不好就愧对祖宗,就是对生命的崇敬,对孝的认可。
我们讲孝道需要澄清对孝的误解。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人理解为孝敬父母不能到远处去,好像束缚了我们去干事情。这只是一个片面的理解,游必有方的意思是要有方向、方式、方法,有措施。父母病了,不见得非要守在床前侍候,只要安顿好、安排好,没有后顾之忧,尽可以去远游,距离不是问题。现在养老的社会化、专业化,不能要求子女承担,要靠社会的机制来实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守在父母跟前尽孝已经很难做到了,能做到的就是把父母安顿好,孔子讲得“安老怀少”就是这个道理。母爱是以分离为最高境界的,鼓励子女出去干事业,没有一个母亲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而耽误了他们的前途。
《走向世界》:大多数人认为孝就是照顾好父母,让他们老有所养;相对那些不赡养父母的人,我们是否可以说他们就是尽孝了呢?
王大千:仅仅是老有所养是不够的,还要有敬意。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我们精心饲养犬马之类的动物,目的是为了驱使。如果对父母没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敬意,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不敬何以能孝,敬是孝的最高形式。尊崇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人要知道自己的来源,不知道父母是痛苦的。所以说父母是离得最近的祖先,首先应当敬父母。有了敬的思想,担当责任感会油然而生。
孝行,是用实践检验的品德
《走向世界》:现今社会,孝道缺失的现象加剧,您认为推行孝道的关键点在哪里?
王大干: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化,传统家庭关系分离,缺乏沟通交流是孝道缺失的重要原因。过去是大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晚辈对长辈的敬重,都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家人随时都可以交流。现在大家都分开住,一家人除了些重要节日、重要活动外,极少来往。交流少了,亲情温情也在减少。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变了,观念没有跟上来,在社会变革中没有赋予孝道新的内容,没有新的孝的方式。电话让通讯方便了,但交流的却少了,打个电话就事说事,很少通过电话聊天交心。结果是造成了感情割裂、亲情淡化,孩子缺少大家庭的教育影响变得孤僻,这都与孝道教育的不到位有关。
《走向世界》孝道教育该如何建设呢?
王大千:从小要学孝道,要读经典。经典就是种子,是能生根发芽的。流行文化很热闹,也很容易接受,但这只是馒头,种下馒头是发不了芽的。经典历经千年仍有活力,就在于经典给我们判断的能力,这就是智慧。社会越复杂,判断力要求就越高,就需要从经典中汲取知识,满足选择和判断对人的更高的要求。
《走向世界》:具体到现实生活,该如何传承孝道?
王大干孝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年轻化。让文化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到本领。过去街坊邻居住在一起,见面要行礼、打招呼,这是孝道文化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现在不行了,住进了单元房,邻居老死不相往来。孩子忙着学特长,不相互交流,大人也不来往,人与人之间交往太少,缺乏共同交流的能力。个人虽然优秀,但缺乏共同协调的能力,不会处理家庭、社会关系,造成婚姻家庭危机,社会关系紧张,这样的人不能称之为成功人士。
《走向世界》:孔子基金会在孝道弘扬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
王大千:我们正在尝试做孝文化社区,已经建设了30多家孔子文化社区。现在社区中的居民交流太少,影响传统道德的弘扬。在社区里建论语广场、文化墙,搞传统道德演讲,提倡道德和孝心。章丘山水泉城社区,把每栋楼的一层作为公共场所,大人孩子都可以在这里玩耍交流,邻里之间的关系比过去好了,小区居民的道德也有了提高。所以倡导孝道要从社区入手,从儿童入手,改善家庭和邻里关系。
关键词:孝文化 高校 孝文化教育
所谓高校孝文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具备孝道品质的一个过程,它不应是传统说教式的理论教育,而应涉及到大学生品格、身心、学业等各方面的完整性开放式的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各高校要把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把孝文化合理的融入到学校德育文化中去,革新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出适应新要求的现代高校德育模式,努力构建一套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德育体系,以此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现象:
1.1对“孝”的理解不充分
在我国当今高校之中,真正了解“孝”的确切含义的学生并不多。知道一点皮毛的,也无非就是孝敬父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殊不知由孝生爱,要爱父母;更不知道由孝可生忠,要忠于人民,报效祖国。没有弄清“孝”的真正含义,就严重影响到了对学生孝德教育的质量。所谓“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亲人的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是晚辈对长辈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际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
1.2对“孝”的践行不到位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按理说,个个都应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但是还是有不少同学在这一点上做得差强人意。有些同学思想幼稚,个性刚强,为人处事很少替别人着想,从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着实让父母伤心。譬如,不少城里的同学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发脾气,骂声一片;有些同学对父母态度极为冷淡,爱理不理,更有胜者,竟然对父母大打出手,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还有少数农村来的同学,虚荣心极强,为顾及自己的面子,对从乡下来到学校看望他的父母产生一种默然、厌恶态度,生怕让人见了笑话。在我国东部某学校,就有一名同学将从河北农村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并让母亲将带来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由很简单,就是不想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一个享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居然有如此不孝之举,实乃教育之不幸,国之不幸。
2.当前高校孝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2.1高校忽视孝文化教育
时下,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道德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的现象,“重文轻德”已成不争的事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时候高校教育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教育上,或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而德育工作,往往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实践高于理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也是极其薄弱的环节,孝文化教育则更容易被人遗忘。
2.2大学生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缺乏
当前,高校大学生动辄轻生,自杀,这样的新闻屡见报端,亲人痛绝,舆论哗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大学生们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的缺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正是因为大学生缺少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才不辨是非,善恶难分。在孝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自身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认识不充分,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是由于这种自我教育意识的缺乏,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大学生只有通过自我孝文化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种有利条件丰富自身的孝文化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修养,才有可能养成这种意识。
3.高校加强孝文化教育措施:
3.1优化校园孝文化教育环境
外部环境的美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校园环境是大学精神载体的一部分,其育人功能不容忽视。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能够起到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校园环境的优化在大学生孝文化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媒介,加强孝文化的传播,积极引导大学生。校报、校园网应该尝试开辟孝文化知识专栏,加大相关文章的刊载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孝道的关注度;校园广播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孝老爱亲的歌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孝文化教育;学校或者是学生社团组织也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多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歌赛比赛等等,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受到“孝”文化的洗礼。
3.2加快课改速度,提升德育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孝文化知识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孝文化的思考,加深学生对孝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孝道意识的提升。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应提高授课水平,既要善于联系实际,特别是结合反面事例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多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采取让学生授课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另外,选用合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也十分重要。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校向大学生传播孝文化知识的唯一教材。书中涉及到的孝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深度不够,因此,很有必要重新编写或审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从而丰富学生课本中孝文化知识,为学生更广泛地吸取相关知识营养提供保证。
3.3完善相关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各高校可以把孝道作为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校训设计上,也可以加入孝文化的成分,也可以尝试将孝老爱亲实践情况作为学生品德测评的重要标准,将孝行纳入操行评定。学校应把对孝行定期总结制度化,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要让孝行得到表扬,要使孝义得到传播。总之,学校应该在宣传孝文化,培养学生孝德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晶.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邱伟光,张云.新编大学德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西华大学学报,2006.
[6]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城区初中生;孝认知;家庭;学校;政府
1992年三峡工程兴建至今的20年,宜昌在支持重点工程的同时,实现了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跨越发展。
与宜昌市区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劳务移民的快速膨胀。宜昌城区的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一,城区初中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为葛洲坝集团、清江能源公司、稻花香集团、宜化集团等员工,他们工作地点遍布世界各地,常年在外,家长与初中生聚少离多。其二,宜昌快速发展,给宜昌市民及初中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宜昌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大量的旅游者进出宜昌,作为原住民,宜昌市民的内心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些心理会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
初中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所以在初中阶段开展孝文化的传播,孝认知的教育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是人生最好的阶段。
一、初中生孝认知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针对宜昌市八中、葛洲坝六中、金东方初中学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9份,有效问卷982份,问卷主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初中生对孝的直接观点来判断和发现初中生是否具备孝认知。经过梳理发现,初中生孝认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部分初中生错误地认为孝敬父母是成人后应该面对的事情。
在982份调查问卷中,23%的学生认为不孝顺父母的原因是学习负担重,社会压力大,没时间孝顺父母;34%的学生从小就被父母惯坏了,不知道怎么孝顺父母;38%的学生现在不孝顺父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6%的学生主观上就是不想孝顺照顾父母。27%的初中生认为“尽孝”是使家长吃好穿好住好;72%的初中生认为“尽孝”是好好学习,为家长争气,这其中不难看出初中生认为孝敬父母是成人后的事情。
2、一部分初中生无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
在调查中,有26%的学生认为孝顺与人的道德品质无关;在父母不高兴的时候,73%的学生会逗父母开心,25%的初中生选择“不惹他们”,2%的人选择漠不关心;面对好吃的食物,15%的学生会选择自己先吃;学校和家长“学习至上”的教导不绝于耳,没有或很少关于孝道知识的教育。
在与初中生面对面交流中,一部分初中生直接告诉作者,学习是他们的首要而唯一的任务,他们从来不考虑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有的学生与父母大声争吵甚至意欲动手,有的学生夜不归宿而不告知父母。
3、大部分初中生缺乏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相关知识。
在982份调查问卷中,有6%的初中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35%的初中生偶尔会在节日里为父母送上祝福,60%经常会在在特殊的节日里为父母送上祝福,5%的则选择“不会”;39%的初中生偶尔会帮父母做家务,51%的学生经常帮家长做家务,2%的学生在家长的指示之下做家务,2%的学生从来不帮做家务;54%的初中生烦躁父母的唠叨,但是能理解父母的唠叨,7%的学生称习惯了,无所谓,39%的则表示完全能理解;在跟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候,51%的初中生参考了父母的意见后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4%开始听父母的意见最后做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
二、宜昌初中生孝认知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分数惟一”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初中生孝认知缺乏的直接原因。
宜昌城区“小升初”和中考考试俱侧重语文,语数外各科120分值,思想品德考试100分,“小升初”的思想品德考试是开卷,有的学校也不安排这科考试,而中考是统一考试,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中考,其试卷主要考察时政和公共规则,进行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没有关于孝认知方面的考题。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安排中,思想品德课一般一周1-3个课时。整体来看,宜昌城区初中生教育中偏重文化课的教育,孝认知的教导在初中生的教育中是片言只字、支离破碎的。
2、新时代的家庭现实状况造成了初中生孝认知的缺乏。
孩子从小依赖成性,只知索取,不知反哺。《孝敬》: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中,部分初中生没有孝的意识,就原因具体来说,两方面,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长辈溺爱孩子,不放心孩子进入社会,有部分孩子也丧失了独立面对各种压力的能力,社会上存在啃老族的现象,对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负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依赖长辈的习惯,“等、靠、要”是孩子面对父母长辈的心理习惯。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要求。毫无孝敬父母的意识。
3、劳务输出和旅游是宜昌快速发展的主要特色,对于初中生孝认知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二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民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继而影响初中生的孝认知教育。
作为劳务输出的宜昌城区,初中生与父母聚少离多,感情疏远。宜昌城区有葛洲坝集团、清江能建等大型水利水电公司,他们员工多在外工作。宜昌旅游从业人员达25万人,他们起早贪黑,也经常在外。他们的儿女跟随爷爷奶奶者多。隔代教育本身存在一定问题,这部分家长的孩子与父母感情较为淡薄,性格捉摸不透,偏重个人感受。使得这部分初中生的孝认知较为薄弱。
三、提高初中生孝认知的途径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初中生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这个阶段是对他们进行孝认知教育的黄金时期。
1、在尊重初中生发展的心理特征基础上开展家庭教育
家长要更加关爱孩子,细心呵护他们的情感变化,支持理解他们,多和他们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喜欢家长、尊敬家长、爱戴家长。这样,孝认知的传授就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了。
(1)家长创造一个和谐、健康、温暖的家庭氛围,建立一个亲密的亲子关系。
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等,这些会成为一种压力,使得初中生对家庭充满了忧虑,对父母长辈充满了种种矛盾、甚至害怕的心理。使得孩子充满孤独、压抑、郁闷等,甚至不相信父母,不愿意回家,孝认知的家庭教育就没有基础了。
青春期的孩子有种种困扰,使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和不理解、疏离和亲密、融洽和不融洽的亲子关系,深深地触动和困扰着初中生的心灵和情感。在融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孝认知的教育容易进行。
(2)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联系。
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压力大,宜昌作为水利水电与旅游城市,一部分父母长年在外,有的出国在外甚至好几年。父母与孩子沟通少,与孩子老师沟通更少,这样不能了解孩子的困惑,不能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思想,不能帮忙孩子排除成长中的烦恼。
家长定期的抽出时间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心理困惑,并给予合理的建议。与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共同探讨,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家长在和孩子以及孩子老师的沟通中,可以及时
发现孩子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找到家长自己的不足,及时做出调整,更科学更合理的培养孩子。在沟通中,家长提出各种要求,并予以解释,孩子会更容易接收。
(3)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法。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在放学期间,给孩子要足够充足的自我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他们自己的健康爱好,让他们身心愉悦。不需要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占用了他们的假期。忽视他们玩耍的天性,他们会觉得父母不体贴他们,不理解他们,让他们本来叛离的心愈加坚定,甚至讨厌父母,这样对孝认知的教育起到反面作用。
(4)以身示范,发挥榜样的力量。
作为家长,给孩子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再忙也要给自己的长辈定时联系、定时探望、过年过节全家团聚,在物质上要让老人无忧,在精神上也要让老人开心,老人过世的,要带孩子在各种节日去扫墓、拜祭,经常挂念老人的好。宜昌是个旅游城市,隔段时间带老人、小孩一起去周边的景点转一转,细心照顾老人、呵护老人、体贴老人,家长在行、神、情各方面做一个孝子。给孩子的孝认知教育是最有效的。
2、以培养有德馨的初中生为目标的学校教育
根据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分析,初中阶段是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因此学校教育是孝认知教育的重要渠道,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在对初中的孝认知教育主要坚持一内一外、内外结合、动静相宜的指导方针。内就是课堂上,外就是课外活动,通过课内渗透以告知,课外延伸以强化。为了孝认知的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开展,学校成立初中生孝文化知识推广中心,学校领导、班级班主任、优秀学生代表为该机构的成员。负责各项孝认知的教育事项如期开展,监督各项落实,并开发新的课程或活动更好的进行孝认知的教育,与校外各种机构联系推进孝认知教育的规模化、常态化。
(1)学科安排要与孝文化知识紧密相连。
初中阶段,学校可以通过语文、思想品德、音乐、英语课来传授孝文化知识。多种课程,都可以每周有一个课时以孝为主题,比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老师就可以结合文章对学生进行孝认知教育。比如音乐课,定期选取一个歌颂父母的、缅怀父母的歌曲。比如英语课,用英语描述对妈妈的爱,掌握孝的英语单词、用法等,通过这种有孝主题的专业课,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传授了孝道。
(2)定期开展孝认知的主题活动。与报社、电视台合作开展一定影响力的孝认知活动。诸如看电影《暖春》、《孝女彩金》、《幸福的泪》、《二十四孝》,孝子孝女评选活动,宣传板设计、制作等。在校内进行孝主题的名家散文、诗文名句、文学典故展览或比赛或讲座,还有诵读比赛、讲故事、表演小品、演讲、记父母生日等方式。
(3)科学设计,营造“孝”的氛围。贴宣传画、孝心墙、雕塑、小路的命名、教学楼的命名等都与“孝”的故事、人物紧密相连,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孝心的世界。
3、以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为目标的政府引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对父母的孝推广到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恩和亲爱,以此营造和谐安稳的社会环境。
(1)举办大型的活动“宜昌孝子”“宜昌孝女”评选活动,“孝文化月”等宣传月,每年政府在“三峡旅游节”活动中办一个关于孝主题的活动,树立宜昌推广孝文化的形象。
(2)建立孝道、孝认知的传播平台,比如专门杂志、户外公益广告、编制新时期孝的书籍等。
(3)通过法律法规、舆论引导加大力度惩罚不孝子女。
(4)通过电视媒体宣传引导家长如何和谐共处,为提高初中生孝认知营造良好小环境。
有了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的系统强化,政府营造孝心的环境,初中生的孝认知教育将获得健康发展,一个有健全孝认知的初中生将茁壮成长。(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宜昌市改革开发三十年年鉴》,
[2]《宜昌辉煌60年》
[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2012修订版,民族出版社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蒙书;阅读教学;文本特质;伦理道德;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3-0046-03
近年来,随着“读经热”的深入推进,一批传统蒙学读物再次登上了教育舞台,成为这场“读经”运动的重要内容。在过去,蒙书不仅是对儿童进行识字、写字教育的依据,而且是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和初步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材料。但是,今天的蒙书阅读教学,却不再是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现代语文学科教学体系的拓展延伸,蒙书阅读教学该如何对待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资源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必然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就在人们艰辛求索,乃至在一片喧嚣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郭初阳老师以六年级小学生为对象,用《弟子规·入则孝》一课作出了自己的探索[1],展现了蒙书阅读教学应有的姿态,也为我们把握蒙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提供了参考。
一、突出语言与思想的内在联系,建立对话生成的有效机制
蒙书往往非常讲究节律声态,韵语成编,节奏明快,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名物掌故以及立身行事的道德规范等,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文道结合”、“文道统一”的“大语文教育”特点。在今天看来,蒙书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因此,蒙书阅读教学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学习,而必须与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认知了解相结合,采用文化对话的策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诚有效的沟通,在学语言的同时承传文化,实现语言与思想的同构共生。
《弟子规》这部蒙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应该恪守的规范,涉及到了青少年涉足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些基本道德伦理范畴。其“通俗而不失文雅,曾广泛流传,据说有取代《三字经》之势”[2]。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典型代表。
面对《弟子规》这样的传统蒙书读本,我们必须超越流行的、简单的历史进化论视野,以平和从容的心境来对待古典文化,以进入问题思考和促进人性升华的方式,突出语言与思想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行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浸润在语言和思想的世界中,获得一种全面的思维和语言组织的方式,与古典对话沟通,发现传统,学习语言,理解蒙学读物在独特的语文表达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理念,真正发挥蒙学读物启迪智慧的文化教育价值。
显然,郭初阳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弟子规·入则孝》教学的基本过程。首先,课前预习,自主阅读,回答问题。第二,课的起始部分,师生六个字、六个字对读,进一步感受蒙书朗朗上口、节奏铿锵的语言形式;第三,根据归类整理好的学生回答,围绕四个方面展开教学:(1)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6个字;(2)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为孩子删去的6个字;(3)对于某个问题,有两种相反的看法;(4)其他的质疑项。整个教学板块分明、层次清晰。
在教学的主体部分,以“如果我是父(母)”,引导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促进身份转化,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并且进一步从“为孩子”考虑的角度进行思考,从一个具体的视角切入传统文化读本,促进了“两代人”视野的交错融合,使得一个很可能陷入枯燥僵化的阅读活动成为一个强大的“召唤”力场,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转化成了感悟、反省的思维过程,为学生获得丰富的移情想象,展开思维活动,找到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切入点”。
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作为教学的资源,以平和的心态、开放的视野,保持了必要的节制,没有强作解人的牵引强制,给学生预留了开放的阅读和阐释空间,体现了阅读感悟、对话生成的教学肌理。师生跨越时空,在语言与思想的相互转化中,实现了传统与现实的“对接”、“碰撞”,揭示出蒙书语言结构内部的精神组织,形成了一个可以调控自如的教学结构框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引导的基本动作,使得这样一部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经典保留了应有的阅读魅力。
二、正确把握文本的伦理特质,以开放的视野领略文化意蕴
蒙书在语言形式上集中体现了汉语文独特的语法结构和声律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诵读活动的开展,但是,我们不能仅仅走朗读背诵的传统路线,还必须抓住其中蕴含的丰富伦理特质,以开放的视野引领学生领略古典文化的独特意蕴。
对传统的理解不应该是奴性的,也不应是盲目的。虽然这些蒙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地理、名物掌故等文化知识内容,对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对于其中无法回避的伦理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则更需要一种合乎理智、明辨是非的理性态度。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传统文化经典的蒙书,在今天才具有了时代的可读性。显然,对待《弟子规》这一类伦理道德特征非常鲜明的文本,我们就必须超越将文本仅仅视作语文材料的平面阅读模式,以“伦理思维”的方式进入文字,才能抓住阅读的关键,领略其作为传统文化读本应有的精神文化意蕴,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从深层次上把握了文本传达出来的传统伦理道德思维的基本结构。
郭老师充分运用学生在“角色”担当中的自读成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分类,并遵循“什么意思”、“为什么”的思路,引导学生敢于想象,在课堂上进行思辨探讨,力求新知,对“孝亲文化”进行了适应时代的阐释。既发挥了蒙书作为传统语文读本的示范作用,又发挥其开启伦理智慧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让蒙书阅读走出了一哄而上、不加思索的逼仄空间,避免了一般意义上对经典进行浮泛批判的不尊重。
而且,教师以“最希望孩子记住的6个字”、“最希望为孩子删去的6个字”等为话题展开讨论,可说是“少少许”胜“多多许”,缓解了传统文化读本中过多的历史负荷对学生形成的心理压力,为课堂上进行思维聚焦,开展充分的对话奠定了基础,避免了过度的学理分析和可能的杂乱无章,体现了教者巧妙的教学提炼功夫,以及进行思想问答的技术与精神追求。
特别是在交流环节中,学生对蒙书进行了大胆的删改。比如对“事虽小,勿擅为”,一些学生持肯定的态度,而一些学生则认为应改为“事微小,可擅为”或“事若小,可擅为”。在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小”字,这个产生困惑的关键点,从而认识到“弹性空间太大,概念太模糊”的传统思维局限,留下了“是否可以给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和定义”深层次思考。又比如对“亲有疾,药先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等,根据学生提出的修改建议,教师穿针引线,顺着学生的思路,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文明变迁,不断引导学生超越具体道德行为,抓住“孝”的本质内涵,既基本上理解古人原意,又从当代社会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加以延伸阐述。
可见,删改《弟子规》其实并非教师的本意,而是在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切近传统、思考传统并与传统进行深入对话的教学策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删改”不是消解,而是对传统文化发展可能性的一种积极探求。
三、联系现实生活促进感悟,自觉引领儿童建构精神生命
理解具有情境性和历史性,不可能超越经验,对传统的理解同样如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解读传统文本的权利,承认儿童的视角和思维,从儿童当下的“生活”和“生命”出发,提醒学生关注生命中平常但真正重要的东西,允许和引导儿童“从人和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生活,看出“我”在其中或其外的处境。”[3]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语言的“情境认知”,从而抵达儿童的心灵,做到对蒙书的悟入悟出。
在蒙书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放下规训的姿态,把蒙书阅读从纯粹的书本世界、观念世界中解放出来,让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与日常生活情感借助理性思辨的力量糅合在一起,将蒙书与儿童具体的生活经验及理解联系贯穿起来,走出抽象道德概念的演绎,还原阅读的本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体认和凭借传统文化的特质进行新的发展与创造,重建儿童生活,真正让阅读活动成为儿童精神世界的一次有意义的建构。虽然,儿童的有些见解受到了自身人生阅历和思维的局限,但是有了这样的内在精神的建构,我们坚信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明辨是非和践行能力的生命主体。
在《弟子规·入则孝》一课的教学中,郭老师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晦涩的学理分析,而是从生活出发,分享学生的感悟成果,以平和、平等的姿态开展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进一步敏锐地抓住学生观点中差异,引爆思维,由此生发更为深入的研讨,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发挥其对儿童的语言与文化成长的双重形塑作用。
作为精神产品,蒙书具有其生命创造的巨大力量。比如对“父母责,须顺承”六个字,几位学生从现实中不少儿童比较调皮、不虚心接受批评的生活实际出发,认为应该让孩子们记住这六个字。郭老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瞻前顾后”,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责”字的意思,从责备、责骂、批评、责打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在换位思考中不断切近教育生活的普遍现实,引出对“责打”这一教育方式的探讨,用采访的方式追问“讨论责打的原则”、“怎么个打法”,没有抱怨,没有愤激,在平和的气氛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让不同观点之间碰撞,超越了上下、尊卑的道德伦理准则,渗透进现代平等的伦理道德理性,尊重了儿童的认识水平,又提出要“警惕暴力会遗传”,在“你曾经挨过打,是不是让暴力在你身上从此就终止呢,还是让它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设问中,自然而然地丰富了对“父母责,须顺承”六个字的理解。对传统既非简单拒斥,又非盲目顺从,给学生将来进一步的深层次探讨和独立人格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郭老师始终以强烈的反省意识,引导学生不断联系生活,“沉入”语言,展开思维活动,思辨探讨,在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认识。无论是学生的赞同,还是反对,都非常生动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儿童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地实现了蒙书作为传统文化读本在儿童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展示了高度的教学理性和不断创造生成的教学意境。
当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诵读活动以及对某些语句的理解未能充分展开,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误解,但总体说来其对待蒙书的基本姿态及其教学操作策略,给蒙书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初阳.《弟子规》课堂实录[J].人民教育,2011,(8):35-42.
[2]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然而,在孝敬父母的问题上,感到困惑、尴尬和无奈的人也越来越多。原因何在?在传统孝道意识日渐淡薄的今天,到底应该怎样对父母尽孝呢?
尽孝难难尽孝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独生子女问题,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父母尽孝,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尽孝难,难尽孝,已成为让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记者对各行各业为人子女者的调查采访结果显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忙于事业前程,无暇尽孝。好男儿志在四方,贵在立业,当父母的总是这样教育孩子。可是,儿女真正这样做到的时候,对父母却难尽孝敬之心。成都某科技公司总经理黎宏伟,在事业上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成功者,但一说起尽孝,他就摇头感叹:“我实在有愧于生活在乡下的父母。”他整天忙得团团转,很难抽身回老家看望父母,想把父母接进城来,可父母不愿意。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月给双亲寄钱寄物。“父母不愁温饱,需要的是亲情慰藉,我就是给再多的钱物,也算不得尽孝啊!”黎总诉说着自己的无奈。
经济负担过重,无能力尽孝。人到中年,万事缠身,担子沉重。且不说工作上的压力,就是支撑一个家庭养老抚小,一年到头也够累了。严笛上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一个读大学的儿子和一个读高中的女儿。他和妻子在某企业工作,两人一年的工资加起来不过两万多元。可是,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加生活费每年就要这个数,一家子不得不寅吃卯粮。他们节衣缩食,处处精打细算,恨不能一分钱掰作两半花。这样一来,本应安享晚年的父亲也跟着过起了苦日子。随着教育费用的大幅度上涨,许多家庭不堪重负,为送子女上学陷入了困境。除了读不起的书,还有看不起的病,往往一场病就可能把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底搞个精光。作为子女,要是处在举债度日、等米下锅的境况,还有什么能力赡养和孝敬父母呢?
就业谋生艰难,没心思尽孝。城里人就业艰难,农村人谋生更苦。为生计奔波,为养家糊口打工,是一般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王秀梅有3个儿女,都在寻找工作。大儿子3年前下岗,后来应聘到一家公司搞水电维修,最近又因公司停办失业了。大儿媳没有工作,每月靠给人家带孩子挣点钱贴补家用。二儿子在家待岗,一家3口靠在医院当护士的妻子的800元月薪过日子。小女儿大学毕业快一年了,也没找到工作。生存的压力,就业的艰难,使得王秀梅的3个儿女焦虑不安。他们为了寻找工作,每天都在外面东奔西跑,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精力去考虑对父母尽孝。
观念习性不同,没办法尽孝。除了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外,子女与父母在生活上的不同观念与习性,也会导致尽孝难。朱老爹的儿子在省城工作,但他宁愿一人守着乡下几间老屋过日子。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朱老爹就是典型的这种心理。 郑女士的母亲被女儿接到城里两个星期,就患上了忧郁症,一天到晚对着居室的阳台发呆。没办法,她只好把母亲送回老家。说来也怪,母亲回老家后,忧郁症竟不治而愈。
独生子女家庭,没精力尽孝。杨丽是父母的独生女,在一家公司跑业务。最近,她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又在外地出差,她只好向公司请假,到医院陪护母亲。这一陪就是十多天,每天从早到晚,忙得昏天黑地。“我不能老不上班啊,丢了这份工作,又到哪里去找呢?”想起手头诸多业务,杨丽的心沉甸甸的。她真羡慕和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人,四五个儿孙来回倒班照看,两三个小时就能一换。
当代人“尽孝难”的背后,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而有人做过调查,现在中青年人的生活压力是上世纪50年代的25倍。
“和谐孝”的收获
一方面是“尽孝难”,另一方面是对“孝”缺乏正确的认识。据某报报道,今年春节临近时,某知名高校的校内广告栏上赫然出现了“租个女友过年回家见见父母”的告示。究其原因,竟然是“父母年事已高,要求找一个女友”。为显孝心租女友回家过年,这看似荒诞的故事却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什么才是行孝道?
有专家根据《论语》将我国传统孝道的内容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孝敬并称不可偏废(孝养、孝敬、孝容、孝思);二是无违父母(孝顺、孝继);三是为父母守孝(孝丧、孝祭);四是在家尽孝,在国必忠。
孝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今天,现代人对“孝顺”如何认识呢?记者以“何谓孝”为题,作了个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经历、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四种:
其一是“奉养说”。比较多的人认为,是否赡养和侍奉父母,是区分孝与不孝的标准,能使父母生活好、身体好,就算尽到了孝心。
其二是“顺从说”。老年人认为,“孝”就是对老人的尊敬,老人说什么、要什么、干什么,顺从就行了,“孝顺”、“孝顺”,顺就是孝。也有人认为,父母是家庭的权威,服从父母是子女孝顺的表现。
其三是“哄逗说”。一些中年人说,老年人就是“老小孩”,就得像哄逗孩子一样,把老人哄好了,相安无事,家庭也就祥和了。
其四是“真爱说”。一些年轻人认为“孝”就是爱,对父母的理解和真爱,是在情感上与父母高度融洽,很有点浪漫劲。
“孝”应该是以感情为基础的,把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统一起来。“孝”的概念应该是全面地、完整地规范子女在家族中对待父母的行为。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父母不能单方面要求子女孝敬,也应该很好地理解子女、关爱子女、帮助子女。双方要在情感上和行为上达到良好的互动,才能收获“和谐的孝”。对此,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讲原则。父母不能无原则地要求子女,子女也不能无原则地顺从父母,孝道首先是人道。
二是要平等。在实际生活中,在态度、人格、利益、权利等方面,父母子女都应该平等相处。子女有不同意见,要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不要生顶硬撞不给父母情面;父母也应有愿意听取子女意见的态度,双方都能保持或调整好心态去解决问题,家庭自然和睦。
三是能宽容。子女与父母不是一代人,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都有差异,有时会出现一些磨擦和矛盾。然而,只要子女与父母能做到相互理解、宽容和体谅,矛盾也不难解决。
呼唤“孝道”回归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而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条件、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存在着差异,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取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存在着矛盾,家庭之间、长幼之间、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工作。呼唤和弘扬孝道回归的功能和目的之一就是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节人际关系,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做呢?
讲孝道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观念。 从孝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突出一个“敬”字。子女尊敬父母,就必须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为父母增光,不做令父母蒙羞痛心的事。孝敬父母,必须在承担起赡养义务的同时,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孝;文化;和谐;稳定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06-02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文化灿烂而久远,如波涛般汹涌澎湃,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奇迹。毋庸置疑,这些优秀的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动力之源,把推向世界之巅。在这百花齐放的文化“香蒲”中,“孝”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其对中华民族至关重要的贡献而留香千古,绵延至今。
一、“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价值
“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孝”文化始终是伦理道德的核心。若是追根溯源,很难说清中国的“孝”文化最早出现于何时?根据文献记载,《尚书》被公认是最早使用了“孝”的概念,也就是“克谐以孝,用孝养厥父母”[1]。而最早系统介绍中华“孝”文化的内容和意义应属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可见孝行之道见诸人性之久是其他文化难以相媲美的。纵观整部《孝经》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孝”文化的嬗变,我们可以对“孝”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作一个最简洁的概括,即要求人们坚守“事亲”与“敬亲”的道德准则。从汉代推崇“以孝治天下”开始,“孝”文化就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了中国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文化力量,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借助“孝”文化的强大感召力来治理国家。“孝”文化也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支撑着中国社会不断前进。
二、“孝”文化对维护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传统“孝”文化对个人自身修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心向善的民族,这种民族品德与“孝”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即使在今天,“孝”文化依然发挥着她强大的感召力,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功不可没。
1.“孝”文化促进了个人道德修养的形成与完善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古人以“孝”为百善之先,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孝”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当今社会,即使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孝经》,却仍然懂得反哺双亲这个简单的道理,这种思想已经与我们相融,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灵中。因此,我们会发自内心的尊重古往今来那些“孝子孝女”;会被那些父慈子孝的故事感动;会主动去学习或研究“孝”文化,从而更好地践行自己的孝道。追寻“孝”文化的同时,就是完善自身的过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可见,对“孝”文化的理解,随着层次的提高,就会愈发追求高尚的品德,自身的精神境界也会随之提高。“孝”文化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对社会个体道德境界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2.“孝”文化维护了家庭稳定,巩固了社会稳定
封建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孝”文化作为重要的伦理规范,对家族稳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孝”文化调和了家国之间的矛盾,使之适应封建统治家国同构和宗法制度的要求,为国家稳定、社会和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不可否认,国家是由成千万个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设想如果作为组成国家的每一个细小单元都能够和睦快乐,那么作为整体的国家必然是和谐稳定的。时至今日,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家族本位思想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家”的重要性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无一例外是从“家”中孕育而生的,社会个体的优劣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教育。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屡屡攀升,而根据一份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报告显示:不健全的家庭、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可能导致孩子犯罪,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样,根据犯罪心理学解释,罪犯大部分都是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有厌恶感或仇恨感,假若在一个父慈子孝,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是很难产生罪犯的,因为他们心中牵挂着自己的亲人,家庭和家人像枪栓一样牢牢锁住了犯罪的“枪口”。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家人之间以神圣的亲情维护着这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3.“孝”文化弘扬和谐的理念,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和谐”的含义在辞海中解释的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社会和谐所追求的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人的相处是在不断地碰撞与冲突中前进的,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世界上就复杂的关系,中间充斥着利益、矛盾、感情、仇恨等等,而当我们拨开这复杂的关系,看看处于最深层、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关系――亲情关系,我们会发觉虽然人们始终处于不停地在协调各种关系之中,却没注意到自己最主要的关系是自己的家庭,是与自己亲人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孝”文化本身的真正力量正是在维系这种最重要的关系,塑造家庭关系的和谐,然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大的和谐,人们在“孝”文化的引导下以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对待他人,追求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这也正是“孝”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它从促进家庭和谐乃至最后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力量和道德支撑,使人们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当今社会,“孝”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逐步走向商品社会,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了让人无法想象的高速发展。然而,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也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孝”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家庭意识弱化,家庭本位逐渐让位于个人本位,人们对家庭的感情,对父母的亲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益所削弱。这一切都在认识上弱化了“孝”文化的影响和力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模糊了人们追求“善”的本意和道路,“孝”文化正在逐渐被遗忘,人们对她的理解也已经慢慢弱化为家庭内部的一套人际态度与行为――子女对父母的良好态度与行为。然而,即使是这样狭窄的“孝”,依然不是人人可以遵循的。更为可悲的是抛弃父母、虐待父母甚至杀害父母的人竟也屡见不鲜,这已经打破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道德底线。我们的党和政府应该注意到这些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的严重伤害,注意到“孝”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积极地挽救我们的“孝”文化,弘扬“尊老孝亲”的传统道德美德。
四、积极弘扬发展“孝”文化的具体措施
要重塑“孝”文化,我们必须拿出具体的、有力的、有用的措施来使人们再次重视“孝”文化的作用,并且自觉践行“孝”文化所要求的内容。要想做到这些,我们必须认清“孝”文化所追求的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赡养”,要求子女们长大成人后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以及其他抚育过他们的亲人,满足他们衣食的需求,使他们远离饥寒;第二个境界是“孝敬”,这比第一境界重要得多,单单使父母能够生活是不够的,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追求才更为重要。子女不能单以“养”为目的,而是要做到行孝膝前,让父母身心愉悦。针对这两个境界,我们也要分别用两类措施去解决。对于第一境界,我们应该倾向于用强制手段,因为“赡养”需要的是物质供养,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依靠法律强制。政府应该制定详细的法律条文,不但要明确具体的惩罚措施,还应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对于主动赡养父母的子女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认真践行“孝道”的人可以优先上好学校、提拔职务,目前已经有一些具体例子可以参考,例如近两年公务员考试和干部提拔都把“孝行”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条件,甚至在2011年公务员考试中已经把“孝”文化的内容放入考核内容中;同样,北京大学也把孝敬父母作为招生的一项重要参考条件。这些事例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孝”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但是,无论是法律或是惩罚和奖励,这些都是诱导或是被动地使人们去践行“孝”文化,它们可以保证人们做好“孝”文化所要求的第一境界,却不能强迫他们真心去孝敬父母。所以,要想达到“孝”文化的第二境界,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条件向所有人展示“孝”文化的重要和作用。近年来,百家讲坛栏目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其中也不乏对中国传统孝道的介绍和宣传。同样,我们必须重点抓好学校的教育,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对年轻人的教育则是重塑“孝”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宣传和系统的教育,我们要让人们能够主动去践行“孝”文化;主动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孝”文化的自觉,从这里出发或许我们能更好地发现孝道文化的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可贵的财富。纵观历史更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每当这个民族被外寇侵略,处于危难之时,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中文化底蕴总会使这个民族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强大,而“孝”文化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正因为“孝”文化凝聚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家护家之心,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才会如此强烈,不可阻挡。
参考文献:
[1]佚名.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0:78.
[2]孔丘.孝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5.
[3]马宜章.传统“忠孝”伦理思想的现代扬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4(26):35.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而稳定的办学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效的学校。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说: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用简洁的话来说“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特色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这两句话加在一起,即“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特色就是个性,个性就是特色”。这应该是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或者说核心理念。建设特色学校对改变现在“千校一面”的办学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
下面就以阳山中学在建设特色学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为例,谈谈我对特色学校创建的认识。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寻找学校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优势
发掘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阳山中学由创办于1882年的安阳书院发展而来,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位于校园内的安阳书院,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的文化底蕴深厚,阳中师生在一百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学校办学成果斐然,一百多年中,培养了无数人才,其中有共和国的4位将军、2位大使、2位院士及数十位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上百位博导、专家、教授等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承安阳书院的教育理念。在安阳书院门楼上大书“械朴乍人”四字,风风雨雨,传承至今。这是安阳书院延续到现在阳山中学的校训。“械朴乍人”源自《诗经》“械朴”篇。原文为“芃芃械朴,薪之槱之”、“周王寿考,遐不作人”。“乍人”即“作人”,即培养人才的意思。安阳书院的创办者选取“械朴乍人”为办学育人的宗旨,希望能培养众多栋梁之才。学校继承安阳书院“械朴乍人、乐育英才”校训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定位学校的校训和“三风”,确立核心教育理念为“成德达才,敬业乐群”,教风为“尊重人格,启迪智慧”,学风为“信心、虚心、专心、恒心”,校风为“知礼、恪勤、笃行、求真”。学校将“三风一训”在师生中进行深入解读,使师生理解掌握,内化为师生做人做事、教书育人、读书学习的准则。
确立“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对学校悠久办学历史地梳理,提取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建议,学校确立了“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书院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和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在学校内开展“书院文化”研究课题、特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以学校特色的不断凸显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根据国家教育大纲对学生培养的指导性规定及社会发展对人才文化素养发展的要求,综合从安阳书院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在阳山中学的教育改革实际,学校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以“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标促进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基础实、发展全、素质优、心理健、有特长”的培养要求。
传承书院文化,建设以书院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练底蕴深厚、开拓创新的阳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传承安阳书院百年优秀文化,以精神文化立校。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安阳书院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与江苏教育学会一起成立“国学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书院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把阳山中学建设成一所人文的学校。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以此在校园内形成高雅的文化氛围、儒雅的精神气质、文明的礼仪行为。
学校编写了《安阳书院》专著。此书是完整全面介绍书院的资料。其中“书院胜迹”和“书院藏品”等部分系统全面介绍了盘龙河、明石桥、古银杏、门楼、门厅、安阳讲堂、慕贤堂、琴棋斋、国学斋、书院文化科教馆、校史陈列室等书院文化遗迹,并对书院内的匾额、对联、石刻等文化遗存进行解读,其所引文字均出自四书五经,堪称国学教育的精髓。学校对书院内文化遗存进行解读,深入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贯穿诚信守信、勤学敬业、谦恭有礼、孝亲敬长等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
开展“礼、孝、志”年级主题文化教育。阳山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主题为“传承书院文化、厚积人文底蕴、建设文化校园”。在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定“礼”、“孝”、“志”为各个年级文化的主题:
初一年级开展“礼文化”的教育。通过知“礼”、懂“礼”、行“礼”三部曲规范学生行为,打造礼仪校园,形成文化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教育形式,加强礼仪知识的宣传,让学生知“礼”;通过诵读弟子规、组织主题班会,观看礼仪知识教育录像、组织开展礼仪教育知识竞赛等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懂“礼”;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活动,通过举行围绕主题的班会及各类主题活动,剖析班级和个体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明确自身在礼仪教育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加以改正、提升和完善。
初二年级开展“孝文化”的教育。通过初涉“孝”、探寻“孝”、感知“孝”、践行“孝”四部曲达成教育目标。班主任引导学生了解孝的含义及历史,初涉“孝”;通过讲述、表演及征文等手段理解孝的含义,探寻和感知“孝”;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践行“孝”。利用节点,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并学会感恩。
初三年级开展“志文化”教育。通过“立志”和“励志”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并付之于行动。开展励志格言展示、邀请高一级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来校作励志专题报告、适时适度地创设若干次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情境,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学生在迈向人生更高目标的进程中树立自信、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走向成功。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抓好班级教导制工作,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三方组建,通过阶段性活动在班级内引导各班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强化职责,分工负责,构建师师、师生、生生三结合的互动平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推进双值日班长制,建设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能起表率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从而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集体;通过制度的建设真正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管理目标;渗透班级文化,各班针对班级特点提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在班训、教室布置方面呈现浓郁的个性特征。
成立“安阳诗社”,学生参加诗教班,开展古典诗词教育。阳山中学与无锡市诗词协会建立了诗教合作关系,对学生展开古典诗词教育。学校利用学校画廊、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加强诗词宣传,营造诗教特色,与此同时,还编写了《诗教200首》一书,作为安阳诗社进行诗词教育的校本教材。“诗教班”由语文素养较好,对文学和古典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每周由无锡市诗词学会派遣教师到安阳书院授课。“诗教班”学生结业后将获得由无锡市诗词协会发给的诗教结业证书。其创作的优秀作品也会由无锡市诗词协会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无锡市诗词协会还将对学生创作的诗词汇编结集出版。
活跃学生社团,引导全面发展。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传承书院独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阳山中学学生社团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项目设置上还可挖掘安阳书院的资源,增加社团项目,丰富社团活动。阳山中学在“书院文化特色学校”创建中增设安阳书院导游团、书院小记者采访团、书院经典诗文朗诵社。每个社团每学年都开展经典汇报活动,形成各自的特色。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道德践行、人格培养、发展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是连接社会、课堂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搭建起学生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构筑起学生素质提升的精彩舞台。
培养特色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是促使特色学校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和推动力
创建特色学校,建设一支拥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本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教师本身应该拥有特长;要形成特色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要有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的要求之外,还必须具备拥有特长的这一专项要求。为此,学校必须积极提供机会培养教师的特长,提供机会各展所长。阳山中学依托书院文化的建设,成立了安阳学社、安阳诗社、安阳文社、安阳书画社、安阳琴社、民乐社等学术团体,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并借助学校社刊《文笔峰》作为展示的平台,在培养自己特长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素养。
关键词: 孝文化 创新创业文化 载体建设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元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文化营养,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筑梦中国”的精神动力,需要不断继承和大力弘扬。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撬动“中国梦”的杠杆;创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崛起之途,助力实现“中国梦”。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等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这里,孝文化资源丰富,浸润人心。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发掘孝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大力推进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
一、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内涵
1.孝文化的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字而成,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父慈子孝,十分和谐。《辞海》中注释“善事父母曰孝”,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孝经》和《二十四孝》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著作,综合起来,孝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珍爱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要行孝首先要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全的身体是孝敬父母的前提;二是孝敬父母。不仅是赡养父母,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1];三是“承志”、“立身”。古人认为,继承父母的意愿及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孝行,而干出一番事业是最大的孝;四是“谏诤”。孝敬父母并不是言听计从,一味顺从,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要敢于直言规劝;五是慎终追远。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和特点使孝文化的思想从事亲,尊敬长辈,厚待亲友进一步深化为对君主的忠诚、对国家的忠心,对社会的责任,“小孝事亲,大孝事国”[2]成为孝文化的深层内涵。
2.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已成为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创新创业文化已在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蔚然成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在大学生长期创业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训练基本的创业技术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既是一种与职业教育使命相契合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又是职业教育追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路径,更是对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的价值超越。
通过分别对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对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内涵已经有了一定认知与理解。这两种文化看似是孤立的,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孝”有小孝、中孝、大孝、至孝四个层次,无论是孝敬父母,还是忠于国家,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自强不息,立志创业,都需要创业创新文化的引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不断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为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当创业成功,才能更好地孝敬父母,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二、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1.特色育人文化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需要。
高校肩负者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更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优良的校园文化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校园文化应该是常新的、与时俱进的。学校立足本土特色,大力推进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育人文化,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有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创新文化,把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特色育人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孝”的本义是孝敬父母,深层含义包括对他人的关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忠于国家。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图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他人及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教育能有效挖掘学生潜能,培育学生的创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育人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利于形成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的载体建设
1.特色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充分发挥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就应该营造浓厚的特色文化育人氛围,让特色文化如同空气,流淌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刻萦绕在师生身边。因此,学校应注重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把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学校的硬件环境到人才培养目标,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角一景到师生的精神风貌,从教学到管理、服务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都要体现特色文化育人的理念,让特色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校园的每一片土壤中,不断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2.设置特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必须结合孝文化、创新创业文化教育的核心元素设置科学、合理的配套课程体系,才能达到特色文化育人的功效。特色文化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感恩、奉献精神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以理论传授形式对孝的内涵及孝道精神进行解读,效果会更好,而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培养则要在实践中进行;其次,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渗透性。文化育人不是孤立的,应该与知识育人相互作用,创业课程可以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E-BOSS”创业班开设了《网络营销推广》等课程,学生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学这些创业知识会觉得很容易。同时,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中,老师也会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及职业责任感。
3.建设特色文化育人基地。
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重在实践。学校多举措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中华孝道创业园,先后被评为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华孝道创业园以创业支撑、支持志愿服务工作,弘扬中华孝文化、志愿服务文化,以中华孝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引领创业,打造中华孝文化的新形态。中华孝道创业园企业,员工都是志愿者,把企业利润的5%至20%用于弘扬中华孝文化,用于志愿服务。在以中华孝道创业园为首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中,学生睿智创新,激情创业,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态势。除了在校内建设大规模的特色文化育人基地,学校还把特色文化育人向校企合作企业延伸,在条件合适的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创业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感恩意识。
4.以活动为抓手,营造浓厚的特色育人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把特色文化育人工作引向深入。学校每年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为创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以赛促创,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文昌大讲坛”活动,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创业专家等来校讲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讲述关于孝道的感人故事,传授宝贵的创业经验;开展孝亲爱老暨创新创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不断培育与发现新典型,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引导和激励师生学习典型、崇尚典型、争当典型。
5.整合校外资源,积极搭建特色文化育人新平台。
古代“二十四孝”中就有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三孝”发生在孝感。近年来,在孝感大力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浪潮下,修建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董永公园、黄香公园等,学校可以在继承和弘扬孝文化实践教育中,带领学生到这些主题公园参观、学习,加深对孝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孝感不仅是一座孝文化名城,而且是一座新兴的发展城市,建有大面积的科技创业园,用于培育和孵化中小型企业。学校充分利用资源,每年开展“创业开放日”交流活动,吸引许多企业家来校交流创业经验或邀请知名企业家开展创业培训。
参考文献:
一、“文化”的涵义
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要治理国家,运用武力是不能使众人信服的,如果文化没有改变,之后会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压倒。我们生活成长在文化之中,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民族的品格。我们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由我们体现和创造。那么,我们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什么是文化。“文()”,是个象形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其意义是“外界客观事物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在甲骨文中,“文”的本义是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化()”,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化”的本义为变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等。“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道的变化,从中看出要发生的变化;注重人的文化发展规律,来治理好天下。”中国古代的“文化”二字,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多年来,许多学者专家有关“文化”的定义数以百计,但笔者认为,文化是人所独有的,时时处处体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在探索阶段的创造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有形成果。。
二、文化产生的原因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有文化呢?因为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这对任何民族都是一样的。但是如何生存、如何发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礼记•王制》说:“高山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其义是说在深山中的制度和百姓中风俗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庞朴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事例,即喝咖啡发现杯中有一只苍蝇。首先是英国人发现杯中的苍蝇,虽然愤怒,但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他就一声不响掏出钱包,把钱放在咖啡杯下面,默默离开,算是无声的抗议。第二个是日本人,一看咖啡里面有苍蝇,“八格呀噜”,一顿臭骂。第三个是美国人,端起杯子一看,往那椅子上一靠,手指头一勾,把服务员叫过来:“亲爱的小姐,在我们美国咖啡不是这样上的。在美国喝咖啡,边上有一小罐牛奶,一小碟方糖,还有一小碟苍蝇。顾客自己决定放不放,想放多少放多少。”我们通过庞先生讲的小故事,可以看出,咖啡杯里有苍蝇这个事实是任何民族都会感到愤怒的,但是表达愤怒的方式却不一样。正是这种不同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构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的积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演变,在不断传承、发展、摒弃和弘扬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会体现民族特性。
三、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
(一)什么是思想内核
1.思想。思想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外在客观事物的一种判断和认识,“思”()者,上为“田”,下为“心”,“心之田”;“想”()者,上为“相”,下为“心”,“心之相”。不同的外在环境、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比如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将三位词人的三首词中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便构成了人生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晏殊《蝶恋花》)。第一境界,从人生的角度理解,一个“凋”字渲染了当时的环境,一个“独”字,表明作者的失意彷徨,整个诗句讲环境的凄清萧瑟,人的孤独寂寞,诗人独自在西风萧瑟时节登上高楼向下张望,一条一条的人生路,到底那条才是自己的归属。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选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柳永《凤栖梧》)。第二境界,我们可以思考,诗人为什么“衣带渐宽”,在失意彷徨之际,选择了一条道路作为奋斗的目标,为此,尽管遇到各种困难,还要坚持到底,继续前进。还是两个字概括,即“勤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辛弃疾《青玉案》)。第三境界,本身可以理解为撰写爱情,而从人生的角度理解,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通过勤奋努力,最终实现,站到了最辉煌的顶点,当然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可以概括为“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2.内核。如果说“思想”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那么“内核”应该是在人的思想最深处的思想,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一种量化,是一种灵魂。“内()”,为会意字。从冂入,冂(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意思是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核()”,形声字,从木,亥声。本义为果核。因此,“内核”是相对外在表面现象而言,是认识成果的心理体现。比如近两年比较流行的“中国达人秀”,外在的表现是丰富的舞台艺术,而内在的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是中国人励志精神的体现。
(二)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
“中国达人秀”的思想内核是追逐梦想与奇迹,传达温情与力量。它更多的承载了中国人自强不息,执着的励志精神,承载着中国人大爱的情感力量,而这些无不在某一个层面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即“群体意识”。“群()”,《说文》中:“群,辈也。从羊,君声。”又言:“辈,若军发车,百辆为一辈。从车,非声。”这里,《说文》指出了关键所在:群本义是指人类团体,而非指兽类团体。“体()”,《广雅》中:“体,身也”,引申为人的根本。人的意识本身就是群体意识,是人在交流、传播、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共同认识。
1.爱国主义的弘扬。中国古代的文学范畴内,几乎都缺乏个性丰满的个人主义英雄形象,始终贯穿着一股强烈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作品人物的人格取向上。主人公的“义”、“智”、“忠”、“勇”等人格因素基本都被高度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比如《三国演义》,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出场性格定型化,曹操的“奸”、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这不自觉中形成了人们追求依赖、求同的心理,重视集体的精神。《水浒传》的文化特质主要是“绿林文化”,逼上梁山、替天行道、以贤为能、接受招安,它几乎是所有聚啸山林的绿林好汉的共同特征和心愿。《管子•牧民》中“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也就是说要把别人的家当做自己的家来爱护,把所有故乡都当做自己的故乡来热爱,把别的国家当做自己的国家来治理,把整个世界当做自己的世界来理事。
2.忧患意识的渗透。早在《周易》中,就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说。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人在忧患中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警句就说明中国人依赖群体生活的重要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些名句的共同点就是从内心、从灵魂深处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才能先忧国忧民,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患,这是对人民的责任,对祖国的热爱,是群体意识的表现。
3.从众心理的影响。中国人的群体意识表现在“趋同”现象。中国人爱热闹,爱围观,爱围攻。有一幅漫画,说大街上一个人盯住地上看,其实地上什么也没有,可过了一会儿,就会聚过许多人盯住地下看,反映出中国人爱凑热闹的现象。从众心理从一定程度上讲具有积极意义,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这也是一个个体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是一种庞大的力量。少数服从多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围绕在周围人群的多少,从众有利于新兴事物的产生,会激发人们的兴趣,吸引力越大,受众的人群会越多,反过来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再如陆游《君子非好异》的“君子非好异,本意亦从众”,王恽《如梦令》的“半世随波从众”、王安石《河势》的“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等等。笔者认为,从众心理能够在最大化的前提下集中优势,能够增强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在交流互补中,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中国文化思想内核的要义
几千年的修炼与沉淀,几百年的碰撞与融合,中国文化最精髓的部分依然故我,有着西方文化无可替代的另类之美。
1.中国人说“天下”。“天下”(),是中国对世界的专有认识。字面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和空间的限制。庄子言:“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大宗师》)庄子所谈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将船藏在山沟里,将渔具藏在湖泽中,可以说是十分安全了。然而夜半时分,有个大力士把它们连同山谷和河泽一块儿背着跑了,睡梦中的人们还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将小东在大东西里是适宜的,不过还是会有丢失。如果把天下藏在天下之中,那么显然就无地可失之,这就是事物固有的根本道理所在。从庄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眼中的世界,实际上就是将天地人统一起来,从而展现出一种不同的新的更高境界。“天下”广义上是指“普天之下”,笔者认为,“天下”体现出了“出世间于世间,藏天下于天下。”的观念,正如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藏天下于天下兮一性自然平等,出世间于世间兮万像谁敢相谩”的观点。最终形成了“中国”和“夷蛮戎狄”五方之民共为“天下”、同居“九州”的整体格局。
2.中国人思“家族”。中国人的关系是靠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中国人是不能够脱离群体而生存的,而“家”是中国社会最小的、最基本的、最不可再分割的单位。中国的“家”()字为会意字,上面是“宀”,作为房屋的象形,具体指代一个聚居的血缘单位;“下面是一个“豕”,本意指猪,在六畜中繁殖能力最强,取其象征之义,则是指希望家族人丁旺盛。“家”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概念,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体现在中国人内在思想、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对家的依赖和向往是中国人最永久的情感体验之一。在古代诗歌中,往往借助羁旅诗、思乡诗、游子诗来表达对家的思念。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等等。
3.中国人重“孝悌”。“百善孝为先”,“孝”(),从金文形式看,上半部分是一个弓背的老年妇女,下半部分是一个孩子,我们可以从字形上分析,“孝”字是指母亲对孩子的抚养,是孩子的感情避湾,而当母亲年迈时,孩子是母亲的拐杖,是母亲的感情依赖。《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能别?”意思是子游问老师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今天很多人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而知道赡养却不懂得尊重,那么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在历史中,父亲去世要守孝三年,母亲去世要守孝一年,即使你是官员,也要回家守孝。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即恭恭敬敬地办好学校的教育;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这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东西在道路上行走。毕淑敏先生在《孝心无价》一文中举了两个关于“孝”的例子,一个求学的苦孩子,一个离家的游子,毕淑敏并不认可他们的“孝”,她认为天下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但作者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四)中国文化思想内核的精神
1.唯物精神。中国哲学上讲求“天人合一”,把人和天、地并列,而更突显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中国人注重统筹安排,注重万物和谐发展。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社会、自然息息相关。《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不因为尧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为桀的灭亡而灭亡。《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新的事物势必会取代旧的事物。张载在《正蒙》中说:“爱必兼爱。”指的是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人更喜欢“称兄道弟”,坦言五百年前是一家。比如受到邀请,在宴会上,我们习惯说:“兄弟承蒙厚爱”之词,“兄弟”二字瞬间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