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第1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并完成逻辑检错。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发放741份问卷,收回741份调查问卷,去掉回答空缺题数≥3个的73份无效问卷,共收集66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0.1%。有效调查对象668例,男326例,女342例;年龄24~69岁,平均(43.4±11.2)岁。

2.2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需求情况在调查者当中,589例(88.2%)有检后健康管理需求,79例(11.8%)无检后健康管理需求。不同性别、年龄和参检方式的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参检次数、职业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情况的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健康评估的检后报告解读需求最高,达83.2%,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识短信需求达41.3%,高于健康知识讲座的29.9%,在健康干预中健康促进计划需求达56.7%,医疗随访45.1%,就医绿色通道41.9%。不同年龄和职业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讲座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促进计划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在健康体检居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健康体检居民有88%的人有健康管理需求,明显高于自然社区人群的56.2%和事业单位的69%,说明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的关注比一般居民要强,进行健康管理有更高的积极性,能够更充分实现“调动个人、家庭和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改善健康的最大效果”的健康管理宗旨,同时也说明体检中心在健康管理理念宣传方面有较大贡献,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已经逐渐被健康体检居民接受及被需求。本次调查中发现健康管理需求与疾病状态不相关,说明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不是只针对已有慢性病的患者,没有慢性病的健康体检居民也有很好的健康管理意识。本次研究发现女性、老年和个体健康体检居民有较强的健康管理需求,这与李君等、陈正英等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人群的地区、城乡、民族差异有关。我们研究中女性健康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高的原因可能是女性虚弱指数高于男性,即使在相同健康条件下她们的健康自评也可能差于男性,所以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就更强。

在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需求方面,83.2%的健康体检居民选择了“检后报告解读”进行健康评估,高于北京市社区居民和上海社区居民61.2%,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健康教育的选择中,41.3%的人选择健康知识短信,29.9%选择健康知识讲座,与上海闸北区研究相似,且在年龄方面有差异,老年人倾向于健康知识讲座,年轻人更倾向于健康知识短信。健康讲座的需求率明显低于健康知识短信的原因可能与健康讲座的时间及地点的可及性有关,所以健康讲座需求率中最高的是60岁以上人群,需求率达43.86%,因为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听讲座。30岁以下人群需求率也较高,达39.77%,这可能与慢性病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关,据报道18~30岁男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58.5%。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率高可能与其方便性,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可以反复阅读有关。健康干预中选择健康促进计划的最多,并且收入越高,对健康促进计划的需求度越高,显示健康体检居民对自身健康关注度高,对健康管理的接受度高。45.1%的健康体检人群选择了医疗随访,对自身健康关注有持久性。40~60岁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最高,可能与该年龄段疾病高发相关,而30岁以下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其次,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求医就诊时间紧迫,需要减少就医所花时间有关。

第2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11月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66.25±10.23岁;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62.48±9.6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

1.2.1常规健康教育方式

一般包括个体的健康教育方式和机体的健康教育方式,其中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采用的一对一的访谈式教育,针对患者出现的高血压问题进行用药的指导和定期检查血压的指导,给患者发放《老年性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集体健康教育针对老年高血压普遍存在的问题由医院举行集体的高血压知识讲座,让患者了解该病的危害和如何防治,包括饮食指导等,并邀请血压维持良好的老年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治疗的经验,老年高血压患者之间相互讨论,提出问题,并现场解答,达到互助学习的目的。

1.2.2全科医学管理模式的干预方式

采用全科医学管理的复合干预模式:对老年性患者的个人和家庭进行高血压的医疗保健的咨询服务,进行全程个体化的健康疾病负责式管理,每个患者有相应的医生全程病程指导;另外需要有心理医生的配合,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健康问题管理;对每位老年人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和评估,给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指导。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遵循正态分布而且方差齐性,故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类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用字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干预方式对收缩压的影响

观察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干预方式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的收缩压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收缩压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收缩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种干预方式对舒张压的影响

观察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干预方式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的舒张压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干预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干预方式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情况,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第3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健康管理;慢性病;高血脂;控制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0.092

慢性疾病是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及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以及糖尿病等,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已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显现, 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而且给卫生保健服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有关研究表明, 对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 能够有效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3]。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2015年3~9月本院内科收治的137例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应用健康管理的控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3~9月本院内科收治的137例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高血脂45例、高血压53例、糖尿病39例。本组病例中男43例, 女94例, 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3.79±8.62)岁。所有患者均能配合治疗, 排除有运动系统疾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 2 方法 137例患者均给予健康管理方法:①建立健康档案:对于前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均给予较全面的检查, 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并对相关情况记录在案。②健康知识宣教:请有关专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症状、危害、监测方法, 疾病的预防知识, 并嘱咐患者定时定量服药[3]。③心理健康干预: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医护人员应积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针对性的指导患者, 可通过心理咨询、音乐疗法、催眠疗法等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病观, 积极配合治疗。④饮食习惯指导: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少食辛辣、油腻、油炸、刺激等食物, 限制盐的摄入量, 应以清淡食物为主, 多食新鲜水果、粗粮等, 并且合理安排膳食, 一日三餐应规律。⑤生活方式指导: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包括戒烟、戒酒, 已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维护体能,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健康管理前后血脂、血糖、血压控制情况, 慢性病知识和非药物治疗知晓情况。并比较管理前后心理状况、饮食情况及锻炼状况改善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健康管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137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后与管理前相比, 疾病控制良好, 相关知识知晓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健康管理前后生活方式指标比较 健康管理后患者的心理状况、饮食习惯、锻炼情况与管理前相比均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726、59.8243、41.8846, P

3 讨论

慢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迁延不愈等特点, 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4]。国内外研究表明,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均能够通过健康管理进行预防和控制, 而且患者的血压、血糖均能够控制在正常水平, 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7]。健康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 在健康保健、医疗的科学基础上, 建立完善、个性化的服务程序, 针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 使患者从社会、心理、营养、生活方式及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 达到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9-11]。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具有可干预性, 健康管理通过系统检测和评估可能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 使患者在疾病形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 以达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12-14]。

本研究结果表明, 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干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指导、及健康宣教等健康管理措施后, 本组病例的疾病控制良好、服药依存性良好, 并且患者的心理状况、饮食习惯、锻炼情况均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措施, 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和健康宣教, 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田莉, 王洪才, 邓玲玲, 等. 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分析. 海南医学, 2012, 23(2):109-110.

[2] 曾祥娟. 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分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26(6):529-530.

[3] 马海燕, 许亮文, 高斌.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健康研究, 2010, 30(2):112-116.

[4] 姜燕, 鲁翔, 公丕裕, 等. 高血压人群的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8):35-37.

[5] 金晓涛, 李伯京, 王世平, 等. 228例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观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9):1068-1071.

[6] 师正坤, 孙玫, 黄重梅, 等. 动机性访谈在国内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护理杂志, 2016, 33(15):15-19.

[7] 谢昀昀, 万晓光, 王大红. 慢性病控制中社区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 31(7):741-775.

[8] 谢延, 袁芹, 张丽, 等. 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12):1517-1518.

[9] 张碧艳, 黄昱.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及效果评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 11(8):187-190.

[10] 赵凤英. 健康管理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1):105-106.

[11] 马晓俐. 社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青岛大学, 2014.

[12] 刘红兵. 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3):00204-00204.

[13] 张雁宾. 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4):273-274.

[14] 纵蒙蒙.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东南大学, 2015.

第4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反常现象发生在各类学校中,这就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越难以管理,越不听话,越叛逆。这足可以证明我们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人的成长和进步,主要在于自身的动力,在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培养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为了学生能健康成长,教师应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我认为,良好的班集体是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乐园,而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则重在管理。教师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力量体系。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过渡,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现,是现在班级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们所实行的班集体教学,其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伙伴意识,但其显然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而小学生自我管理就可以弥补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之处。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班集体的教学管理能否顺利开展、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由几十名小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必须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发扬主人翁精神,每一位同学都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每一位同学都想要成为班集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一个班集体才能健康存在并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能否接受好的教育,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而其内部因素,从根本上说,其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学校的教育。

三、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的个性

“独立”不仅指不依赖他人,自己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自信,有一定的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并且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我们进行教育的目标最终也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也就是具备各种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并具备独立个性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人才。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人才。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行为自律,自我服务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因此,我们教师,仅仅了解、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显然不够,更重要的,也是我们最应该做到的是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一)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为学生创设出一种平等且民主的教育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自己好的言行可以为班级增光添彩,而不好的言行可能会使班级减少荣誉。

(二)要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般说来,小学生的心灵是最纯洁无瑕的,他们更乐于遵守纪律并配合教师的工作,也更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建立健全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确了解这些制度,每个学生都会乐于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同时,教师应该爱护并尊重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经常进行成就强化。

(三)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整个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

有了一个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也就有了班集体所有学生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和团结奋斗的积极性。务必使学生们看到,整个班级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靠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出现问题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多讨论,让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讨论出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实现共同奋斗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四)在各类班级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课程设置的优势,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一条重要渠道。本着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教师最好是只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引导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完全主持、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在活动中尽量注意到,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情况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强调活动的深远意义,以使其建立长效机制。

第5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目的分析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和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观察组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未实施。结果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效果、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效果理想。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效果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体中常见及多发的一种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高,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为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并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实施有效干预措施非常关键。本次将128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其目的是分析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我院,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将严效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避免外科手术,对于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和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作用,钛夹的应用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重其他器质性心肺血管疾病病变者排除在外[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在60~83岁,均值(67.8±2.1)岁;病程为0.5~11.0年,平均(5.8±0.9)年。对照组64例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在61~81岁,均值(67.9±2.3)岁;病程为0.5~11.0年,平均(5.9±0.7)年。基本资料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发放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手册,并为患者建立全面、有效的健康档案,以此为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凭据。制定管理目标。以询证医学成果为依据,对患者的降压目标进行制定,同时制定监督管理方案[2]。(3)血压控制干预。每天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以此评估患者血压变化情况。(4)服药控制干预。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以及拒绝服药情况的发生;并对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进而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5)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注重饮食的营养,尽量控制钠盐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并增加膳食钙的摄入[3]。(6)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有吸烟、醺酒史的患者指导其戒掉;并指导患者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以此使患者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此外,需对患者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进一步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1.3判定标准

评价指标包括:血压情况;疾病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x-±s)作为计量资料,两组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对比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46.9±12.4)mmHg、舒张压为(95.4±6.7)mmHg;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后,收缩压为(126.4±8.7)mmHg、舒张压为(76.4±5.6)mmHg。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60例(93.75%)高于对照组39例(60.9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4例(6.25%),对照组15例(23.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高血压患者也呈现了老龄化的趋势[4]。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在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及未能加强控制管理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的血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本次提到的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制定管理目标、血压控制干预、服药控制干预、饮食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干预,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有效的健康管理[5]。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程度,并降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64例未实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高于对照组;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3.44%。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效果理想,能够使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维云.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308-309.

[2]孙树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和效果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1):1389-1390.

[3]周红梅.临床护理路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2):1131-1134.

[4]卢雪梅,王慧敏,卢运红.自我运动管理模式应用于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3):1158-1160.

[5]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6-8.

第6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 安全工作 注意问题

1.序言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伤亡事故严重,尤其是重、特大伤亡事故连续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并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搞好安全工作,最大限度的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安全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观察各类事故发生,可以发现,没有科学的安全理论指导,对安全工作意义认识不清,安全与生产相互扯皮,不重视安全技术和提前预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当部门主管工作与安全职责发生矛盾时,各取所需,加上安全监督难以到位,安全投入不足,造成事故。因此,提高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尤其是广大安全工作者,对安全科学理论和实践认识,在生产实践中自觉按照现代安全管理的要求认识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隐蔽性,从“以查代管”阶段走向提前预防、事故阶段,才能真正达到本质安全。

2.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的探索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应是探索和研究安全、隐患、事故的本质及运动规律,保证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健康,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涉及基础科学理论,如物理、数学、化学、材料学、工程力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同时还与专业生产技术相关联,通过揭示安全与事故运动规律,探索本行业预防、消除事故的理论和方法,并且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从本质上对事故进行超前有效的预防和消除,才能达到减少事故、持续稳定生产的目的。目前,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安全工作认识不清,不知从何下手,处在被动、机械的安全管理阶段,平时任务搞检查,出现事故搞追查,“以查代管”为主要形式,虽然工作很忙,工作也做了很多,但事故得不到有效消除,安全工作时紧时松,出现事故则出一些规定,总认为安全工作突发性大、凭运气,靠命运、没有规律、掌握不住安全生产主动权,这些现象是没有以现代安全科学知识为理论造就的,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必然造成行动上的盲目,企业面对事故的发生束手无策。由此可见,加快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学习,提高人们安全科学文化素质,把安全管理水平由事故发生后转为事故发生前,从本质上对事故进行超前、有效的预防和消除意义非常重大。

3.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属性认识

企业安全管理的属性是指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在保护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特殊属性。

1、安全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由生产力决定的要想发展生产必须对生产实践活动进行安全管理的客观性。生产实践活动就有相联系的安全事故存在;要想发展生产,必须保证劳动者在生产中安全健康,劳动手段的安全使用、劳动对象的安全利用,和利用其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的新的安全技术,则就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发展需要安全管理的自然属性。

2、安全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生产关系决定对生产实践进行安全管理的意义。一个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一个平安美好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全人类追求的目标,健康、安全、环境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决定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安全、健康的性质,国家的安全第一的方针是指导企业的社会属性。

4.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的技术手段

安全技术是生产技术的分支,具有预防、消除事故的功能,是预防、消除事故的技术手段,具有超前性和应付可能发生事故的功能。

1、凡是同生产技术能分开的安全技术管理内容,要逐步走向安全专业管理,如单独的安全技术装备、危险性较大的设备管理、隐患整改、消防、报警检验、试验等。

2、凡是需要同生产技术一道进行管理的,除要检查督促生产技术部门做好日常管理外,从安全管理角度要注意收集掌握管理情况,总结安全管理经验,使之逐步走向专业管理。

3、在开展安全技术的应用管理中,由于安全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一部分,要从安全存在于生产之中的整体出发,不管哪个部门或分工不同,都应在管好生产的同时做好安全技术的应用管理。

5.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的有效方法

安全检查―是指运用安全检查具有的功能,强化客观事物的安全科学管理,达到预防、消除事故的目的。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的重要方法,从确认安全检查的内容、检查形式和检查周期,确定检查标准,选用安全检查手段以及实施安全检查,到后面治理隐患,达到全面、及时、准确发现隐患和超前、有效、预防、事故目的,安全检查应注重实际效果,我们发现有些行业、单位虽然经过多种形式无数次安全检查,事故总还是不断发生。所以安全检查只重于形式,关键要注重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标准制定是安全检查的基础,在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必须是熟悉生产、安全、工艺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安全工作、生产过程、工艺流程顺序进行,要参照同类事故的实例,依据国家、行业等方面的法规、标准进行,检查表应简单,易于使用操作,不应重复和复杂。由于安全检查表依据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编写,是符合安全生产运行过程的,因而具有发现安全工作问题、强化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功能。安全检查表是指导安全检查的一种通用检查手段,在进行安全检查中,不管检查人员对被检查单位是否熟悉,只要懂得生产过程和按检查表的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均能达到发现安全隐患的目的。在检查过程中,以物质在系统中运动为依据,以能量转换形式为出发点来识别隐患。

6.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科学回答的理论问题,这是因为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而且在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有的人不知安全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片面强调生产的重要,只抓生产不抓安全,不是以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违背生产规律,冒险蛮干,其结果是发生事故,破坏了生产发展,失去了经济效益;有的片面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只抓安全不管生产,因怕发生事故常用停产来保安全,其结果由于不必要停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减少了经济效益,以上观点均是没有从生产发展的全过程去考证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探索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一切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不可避免的存在人、机、环的缺陷,就必须有安全活动参与到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生产活动是安全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实践活动就没有与生产有关联的安全活动的存在,同时要认识到存在于生产之中的安全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均与生产活动有本质联系。

参考文献:

第7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效果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造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是患者早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有5个重要环节,即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本研究通过干预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使患者接受综合性规范化管理,提高糖尿病控制率,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常住我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随机选取200例,将其中自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管理组,不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体质指数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表的设定

根据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1]的内容制定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涵盖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身高、体质量、受教育程度、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等。

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两组患者均于管理前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身高、体质量等生理指标的测量,计算体质指数。

1.2.3 管理组规范化管理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集中进行防治基础知识教育的讲座,以提高患者的防病意识和依从性,讲座内容包括: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关系、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运动治疗的具体方法、血糖正常值及波动范围、低血糖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监测血糖、尿糖重要意义及价值,血糖、血脂、血压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对患者进行血糖、尿糖检测法、胰岛素注射法等基本技能的指导;所有患者每月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体质量、腰围1次,每三月查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及血脂1次,每年作心电图1次;每三月组织1次座谈、讨论、交流治疗心得,并进行评价,对不能及时到医院的患者,电话咨询、随访,了解其药物、血糖控制,饮食、运动情况,及时解答疑问,给患者有针对性提出建议;在管理期间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根据病情拟定个性化监测方案,并根据结果随时调整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加强管理。

1.2.4 对照组管理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只常规测量体质量、腰围、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1次,不进行干预措施,个别患者要求除外;对血糖波动较大的,调整药物(口服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仍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指导。

1.2.5 调查方法

管理组和对照组于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及管理1年后分别按1.2.1项制定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体质量、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是否有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和管理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在规范化管理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规范化管理后,管理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有较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

对照组和管理组患者对糖尿病临床表现、血糖正常值、发生低血糖的处理、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血糖和尿糖检测方法等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在规范化管理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规范化管理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管理的管理组患者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更为明显,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起病慢,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对生命构成危险是进行性的,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日常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和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成为治疗该疾病的必要手段。而目前大多数患者往往仅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最后可导致药物用量越来越大,药费越来越高,而病情却难以控制。

本文结果显示,通过规范化管理,管理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未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陆璐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患者在生活中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规范化管理,患者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能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不大。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强调超重和肥胖对身体的危害,帮助患者计算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和每日总能量消耗,并使之达到平衡;管理组患者每天运动的时间和戒烟限酒的改善并不明显(主要为男性),说明在社会生活中,男性患者对烟酒的依赖性,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强调吸烟、饮酒对病情的不良影响,督导患者戒烟、限酒(以至戒酒),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懂得了影响血糖因素及怎样通过自我感觉判断病情控制情况,这将能有效地稳定病情,减轻和延缓并发症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修理网点;规范管理;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S220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来看,农机的使用数量逐渐增多,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辅助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机械的应用。但是从目前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来看,在农机修理中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农机修理网点分散、管理不规范、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都普遍存在。为了保证农机修理能够有效为农业生产服务,并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工作。

2 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面积运用,农机修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无论是农机修理网点和农机修理技术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受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制约,农机修理行业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目前农机修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为:

2.1 农机修理市场增速较快

从目前农机修理市场的增长来看,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0%以上,这主要是受到农业机械大面积采用的影响,在农业生产持续大发展的局面下,农机修理市场在规模上有了大幅的增加,目前我国农机修理市场总额相当可观。

2.2 农机修理网点数量众多

随着农机修理市场的做大,农机修理网点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农机修理网点多以乡镇一级居多,总体数量已经突破了20万家,并且随着农机数量的进一步增多,农机修理网点的数量还处于进一步的扩张之中,增长速度迅速。

2.3 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相对突出

虽然目前农机修理市场发展较快,修理网点数量也比较多,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修理质量和网点的技术手段还比较欠缺,服务质量也成为制约农机修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必须对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从农机修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认真做好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工作。

3.1 从保证农机修理网点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保证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质量能够达到用户需求,我们不但要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手段和服务职能,还要加强对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保证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规范化统一化。

3.2 从提高农机修理网点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考虑到目前农机修理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农机修理网点应该积极转变发展观念,通过实现规范管理来达到提高农机修理网点发展水平的目的,全面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品质。

3.3 从促进农机修理网点发展质量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受到目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制约,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质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考虑到农机修理行业的现实发展要求,要想实现农机修理网点发展质量的提高,就要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

4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

正是为了满足农机修理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农机修理服务质量的现实需求,我们要努力构建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从目前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建立统一的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成为了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了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才能推动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的建立。因此,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2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提高农机修理的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从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实际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只有农机修理网点实现了规范管理,农机修理服务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从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3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满足农机修理市场的发展需要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农机修理市场的整体发展来看,未来的农机修理网点只有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其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持续的提高。因此,从满足农机修理市场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随着农机修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成为了困扰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机修理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岩,韩玉福.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03).

[2]袁守斌,徐莉.依法推进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发展[J].山东农机化,2007(12).

[3]李光辉,张敬,张杰.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教育期刊学会,2009(07).

[4]彭进.农机维修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四川农机,2008(02).

第9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健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它以企业的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在企业经济利益增长的同时,强调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正视人才的流动性,让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它?P注员工的成长,重视对企业员工必备工作技能的培训,也不忽略员工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在和谐、进取、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岗位和人才的动态管理和合理竞争,优化资源和人才的配置,让员工能够人尽其才,增强对企业的认同度并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生存和发展虽然是企业无法忽视的问题,但是这只是企业的经营目的,而不是手段。企业固然要以微观效益为中心,但企业存在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盈利。历史告诉我们,那些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员工自身发展关注的企业,其发展必将受到人力因素的制约,最终必将危及企业的进一步拓展,甚至企业的存在。

(一)绿色资源管理有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为员工的成长提供了非常优厚的条件。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把企业员工列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来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满足员工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安全、和谐且富有竞争力的工作环境,培养职工的伦理规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由此可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了员工职业生涯中成长的需求,有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

(二)绿色资源管理有助于实现社会环境的优化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让企业树立了尊重人才的观念,有助于员工保持心态平稳,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净化整个行业环境,推动社会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措施都有利于企业员工养成和谐平稳的心态,使得员工逐渐产生了对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度,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造等自我意识,也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我创新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开展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不仅让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得到了保证,而且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企业用人环境的优化,让企业的运作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等多方面的同步增长,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框架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优先绿化企业的外部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的绿化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力度,积极营造企业转型所需的外部环境。例如,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宏观控制和引导,鼓励并支持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开展广泛宣传,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鼓励企业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让企业走创新的路子,推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二)绿化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