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健康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

第1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重视不够。尽管国家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划(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学前儿童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提出过“学前儿童园必须切实做好学前儿童生理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但其被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即主观上有高度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只是部分地实现了学前儿童物质条件和生理健康需要的满足。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托儿所、学前儿童园的教师及学前儿童家长缺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认识:(1)一些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用德育工作来代替,他们常常把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片面归为思想品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更多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被教育者认为是简单的个人行为习惯,没有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引导。(2)部分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他们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来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没有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

2、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虽然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科研水平因为国家的重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代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尤其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更为短暂,还不足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我国传统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充当了一种保姆的角色,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好地接受一些先进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无论是中等学前儿童教育学校,还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中,由于系统理论的缺乏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较高的理论要求与普遍的理论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具体体现为,各个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机构(包括各种形式的学前儿童园、托儿所及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机构等)用于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内容分散、零乱、不能自成系统(大多穿插于其它内容中)的文章和书籍,甚至只是简单地就近借鉴其它中小学或相邻学科的经验,其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学前儿童教育师资方面的问题。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学前儿童园教师,但是大多数学前儿童园教师的任职资格都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学历条件(幼师毕业以上)。由于缺乏扎实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他们常常对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感到手足无措,不能对学前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学前儿童心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加以预防。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念

学前儿童教育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达成学前儿童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学前儿童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着重才艺的学习,还要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形成一个能调整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健康心理。

2、形成一个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系统

学前儿童的成长应该有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主要是指以人际文化为主的人文环境。由于人文环境以“人”为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期待性与现实性、相互性与应答性,因此,作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与学前儿童的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首先自身得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其次,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要把握好对学前儿童的期待尺度。合理的期待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不合理的期待(过高或片面的要求)则会导致学前儿童心理畸形发展。而且,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对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应及时地采取丰富多样的应答措施,以预防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间接的社会环境有时虽然与学前儿童不直接发生关系,但是它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

3、提高幼教工作者素质,加强学前儿童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成长,教师是否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学前儿童期是人格形成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也较大。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会影响一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一个情绪不稳定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也较多。并且一个人在学前儿童期形成的性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幼教工作者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技巧,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中去,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艰巨工作。另外,还应对学前儿童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这不仅有利于学前儿童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且还使他们能针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更好地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地成长。

4、搭建学前儿童园与高校合作的桥梁

第2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第3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小学

一、背景

随着社会变迁,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此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6~16周岁)。

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发育缺乏相应的理解和认识,在融入集体方面还不成熟,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3]。保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南中心,由于地域问题与历史问题,一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家里的孩子,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留守儿童”群体。因此,此次调查地点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制订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试图归纳总结出促进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保定市5个县的10所小学为目标群体,将学校在册的4~6年级儿童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439名(67.2%),作为对照组的非留守儿童214名(32.8%)。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同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4],由100个项目,8个分量表组成。凡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共收回问卷682份,有效问卷653份,有效率为95.7%。并通过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 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

三、结果与分析

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上,留守儿童8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总焦虑倾向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差异显著。

对于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同。若两两比较显示,总焦虑倾向单亲看护小于隔代看护、同辈看护和亲戚看护。

对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存在统计学差异(P

四、研究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发现6年级留守儿童学习焦虑比4、5年级要高,主要是由于6年级功课更重,更是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期,心理正处于发展期,学习上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打工时间一年以下的儿童焦虑更严重是因为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开还不适应,没有好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困难。同时,女性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原因可能是女性本身的情绪敏感性以及社会上所处的弱势地位,也导致他们的心理不适。

(二)对策及建议

为推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政府、家庭、学校应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是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工作志愿者协会,二是加快户籍改革,三是完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法律监护制度。家庭方面,一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经常以打电话、发短信的形式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二是监护人务必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如有问题加以引导。三是加强设施建设,如寝室楼内配备留守儿童专用电话。学校可以借助多方面资源进行心理教育。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个人n案,分别给予每位留守儿童以不同的方案指导。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爱与帮助。三是设立亲情热线,时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同时,学校也应偶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最后,社交媒体应大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亟待帮助。大学生社团组织也应深入调研,推动建立良好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问题调研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吴承红.蔡澄.邰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00-101.

第4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从江西省赣南、赣西、赣北、赣中4个地区各随机抽取1个市,再从每个市中选择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典型的1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选1-2所学校,共抽取了6所农村中学和4所农村小学。调查学生被试共计1 000人,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5.5~18.5岁,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各半。收回有效问卷共813份,有效回收率为81.3%。被试的构成见表1。

1.2 方 法

1.2.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采用我国学者岳冬梅(1993)修订版[5],量表共66个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共6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共5个因子,它们为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看护人的教养方式也采用EMBU,将项目中的父亲或者母亲改为看护人,包括5个因子,分别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过保护溺爱、严厉惩罚和偏爱被试。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46~0.88,分半信度为0.50~0.91,重测信度为0.63~0.82。

1.2.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

本测验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1991年修订[6],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67~0.863。

1.2.3 施测方法、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调查主要在学生自习课时间进行,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将问卷回收后删除无效问卷,最后将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3种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为了解几种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情况,将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进行比较。3种类型儿童在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963,p>0.05;F=0.099,p>0.05),表2显示,在焦虑总分和其他6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经留守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焦虑总分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由于留守类型不同,有些留守儿童有看护人护养,而有些没有,所以需要将各种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分开来分析。总的分析结果见表3。将父母教养方式和看护人教养方式分别对4种留守儿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父亲温暖、父亲干涉、父亲偏爱以及母亲拒绝、看护人的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等7种教养方式类型进入了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中,方程解释率为0.473,其中父亲温暖、父亲干涉与看护人支持温暖3种教养方式对隔代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正性的影响,其他4种教养方式则不利于隔代看护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回归中,父亲温暖、父亲惩罚、母亲温暖、母亲偏爱以及看护人支持温暖、拒绝惩罚、保护溺爱7种教养方式进入回归方程,其中父亲温暖、惩罚以及母亲温暖、看护人的支持温暖4种教养方式对父辈看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回归效应;对单亲看护的回归中,由于不存在父母亲外的看护人,只有父亲或者母亲对其教育,结果发现父亲温暖、干涉、偏爱以及母亲温暖、干涉、拒绝、偏爱对该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回归效应,其中父亲温暖、母亲温暖、母亲偏爱3种的标准回归系数为负,表明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地影响作用;最后,对同辈或者自我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回归方程解释率为0.246,为4个回归方程中解释率最低,只有父亲温暖和母亲拒绝2种教养方式进入了回归方程。

3 讨 论

3.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曾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要较差,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我们知道,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完全“断乳”[7],这个阶段父母的作用可是说是无法替代的,这种留守的现状对他们显然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看护人来说,要照顾好孩子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隔代看护,孩子的祖辈们对他们的照顾虽然说是尽心尽力,但是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为农村老年人毕竟文化水平较低,观念也比较落后,容易产生“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父辈看护人则是一种“物质+放任”的方式,甚至很多人都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来养护,这种养护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或者胆小怕事的心理特征。本研究发现,曾留守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3个方面。也就是说,曾经的留守经历影响了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

3.2 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5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1.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式(1~5)评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该表共90个问题,包含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会和环境的10个因子,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2。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和谐评分结果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3。

2.3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变化。本文结果显示,在FES-CV量表评分中,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较差。这与洪恬和范兴华等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不佳,应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所谓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意识中的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状态。

本文结果显示,在SCCS评分中,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自我和谐性较差。左银舫等学者认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据此可以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我意识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亚兵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儿童的观点。

第6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听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听觉功能的损伤或缺陷,不仅使儿童不能正常的感受声音,还严重的妨碍了他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而有声语言又是人类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工具。尽管听力障碍学生的智商发展规律与普通儿童大致相同,但由于早期听觉功能的缺失,造成听力障碍学生的有声语言发展滞后,与外界交流的途径受到阻碍,造成了智力发展与语言发展的脱节,满足不了交际的需要,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聋生与健全人的交往和关系上常常表现出不和谐,也由于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消极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相比普通儿童表现出过分的焦虑,急躁、畏缩、多疑、说谎、厌学、过于自信、有反抗精神、好奇心强等,他们的生活圈子狭窄、性格孤僻、偏执、自高自大或自卑,认识事物主观片面、常表现出盲从以及说谎、厌学等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虽然普通儿童也存在,但关键在于聋生由于沟通的困难,所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易受误导。因此,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最终能否自立于社会,融入社会的关键。所以,了解听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寻求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长期作用和影响造成的。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的排斥、不接纳、不理解、不包容等负面作用,使得听力障碍儿童“自卫性”的形成了多疑、说谎、易冲动等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聋生的长期教育教学和生活辅导中的实践经验,将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总结为以下类型。

(一)固执与敏感

这类问题在听力障碍儿童中较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固执、脾气倔强、自我为中心,焦虑、急躁、多疑、好奇、好动、易产生自卑感等。

(二)自卑与自大

听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比普通儿童遇到更多的困难,却因为缺乏解决的途径,而长期积累导致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持有较多否定消极的评价,表现出不自信。

(三)冲动与盲从

听力障碍儿童的思维活动长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象性特点,分析问题时容易注意外在现象,而忽略本质特征。因此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听力障碍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流于直观,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缺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变得盲从,他们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好的因素的感染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也容易受到似是而非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情感体验。因此常表现出说谎、厌学、缺乏自控力、易冲动、易受暗示、盲从等心理问题。

三、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自身的生理缺陷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基础,而外界的多方面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便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催化剂。

(一)社会因素

人们往往把这些生理上具有特殊性的人看成是异类、残废,一提到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什么都干不了,没有什么工作能力。不自觉的用异样的眼光观察他们。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还包括教师的因素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等方面。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态度、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的心理健康又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

(三)家庭因素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听力障碍儿童与外界接触的态度。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他的心理发展状况和行为活动特点。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听觉障碍儿童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果听觉障碍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也会对他们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如在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会产生较显著的不良影响。

(四)自身因素

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因素(听力的损失或障碍),导致听觉障碍儿童对自我意识较为敏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康、健全的身心生活,使得他们在学习、交往等方面遇到更多的困难,经受更多的挫折,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四、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环境则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潜移默化的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根据聋生的心理特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7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51-03

Mental Health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Different Types in Rural Hanchuan/WANG Shu-ming, DENG De-hong, ZHOU Zhao-hong, et al. Han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nchuan(431600), Hube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rents o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countryside,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ir mental health. Methods By 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2 548 students were chosen from 6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Hanchuan. 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CL-90. Results For anxiety and hostility, the scores were remarkably different among the parent migrant-work types. For the factors of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hobic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and psychoticism,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out parents at home scored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parents at home. For the factors of anxiety and hostility and psychoticism, the scores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mother at home scored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without parents at home. For the factors of anxiety and hostility, the scores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father at home were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without parents at home. Conclusion Parents working outside will do harm to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f one of parents at home as foster parents (especially mothers), it is benefit to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Mental health;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Rural population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6~16岁儿童。根据父母的外出情况,留守儿童可以分为2种类型: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1]。留守儿童在全国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湖北省作为全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其留守儿童数量占全国总数的近6%。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一方面要寻求个体的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2]。这时的个体面临较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对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青少年来说,他们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青少年更为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有研究表明[3],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差异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抽取湖北省汉川市2个镇和1个乡,在选取的乡镇中抽取小学和中学各1所,调查五~九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选取的中小学校分别是城隍镇农利小学、城隍镇中学、庙头镇平章小学、庙头镇中学、湾潭乡湾潭小学、湾潭乡湾潭中学。发放问卷2 599份,收回有效问卷2 548份,其中留守儿童1 284名,非留守儿童1 264名。将留守儿童分为3种类型: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者627人;父亲外出打工,与母亲一起生活者484人;母亲在外打工,与父亲一起生活者153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4]”对被试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父母及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其父母及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由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0~4),分数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

1.2.2 调查程序 研究主试均由具有施测经验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人员担任。在施测之前,对所有主试进行指导语、问卷内容以及施测注意事项的培训。在具体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班由1名主试负责,当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LSD法进行两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不同打工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按父母不同外出打工情况,将留守儿童分为3组,他们之间在焦虑和敌对2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9项因子和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量表得分与非留守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仅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SCL-90 9项因子得分和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与非留守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阳性症状痛苦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和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 留守儿童烦心事的倾诉方式 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在倾诉方式和对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05,P

3 讨论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产生极重要的影响,留守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了家庭“后盾”,如果孩子有了委屈需要父母的关心、疏导、帮助和指导时,却不能及时倾诉,会觉得内心很难受、烦闷、脾气暴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危害。

父母有一方在家比双方均外出打工要好,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指标间也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主要原因可能有:父母一方可以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管教。另一方面与儿童沟通容易,也愿意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听取儿童的烦恼。其他研究也证实[5],父母双方外出家庭的家庭功能显著低于单亲外出的家庭,即留守儿童与寄养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显著低于与自己父母组成的家庭。哪怕只有父母一方在家,亲密度和适应性也显著高于隔代抚养。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亲均外出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遇到困难时因缺少帮助,极易产生心理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恐怖、偏执等心理问题,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相似[6-7]。这类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会出现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以及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性格孤僻不合群、逆反心理严重、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等不良倾向。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还可能表现为内向、抑郁、敏感,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负面的评价时,则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因缺乏自信心而回避有竞争评比成分的活动;对别人的批评十分敏感,只要别人话语稍重,就会引起他们的极端、过激行为。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8-9]。调查显示,母亲的心理支持能降低儿童精神性指征。在中国“严父慈母”的传统教育下,母亲支持更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父母外出所造成的亲情缺失,更容易消除留守青少年的焦虑和敌对感。Grotevant等认为[10],母亲比父亲更主动,母亲多是交谈的发起者,母亲比父亲更能接受孩子的观点。相反,父亲更喜欢下断语,不愿意倾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不试图去理解孩子,也不愿意与子女谈论情感和个人问题。建议在条件允许时,外出打工的家庭应尽可能让母亲留在家中抚育孩子,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正常发育。

留守儿童更倾向于把情感寄托在身边的朋友身上,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他们在最需要情感的照顾而又得不到照顾时,年幼无知的他们往往容易被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11]。高亚兵[12]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较少与祖辈倾诉,本调查中也呈现类似现象,分析原因有:祖辈年岁较大,力不从心,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无精力管教;祖辈文化程度较低,沟通交流方法不正确,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不愿倾听儿童的烦恼。研究中还发现,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选老师为倾诉对象的人数都较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信任感还有待加强,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这与农村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有关,建议政府增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中小学校教师的心理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

4 参考文献

[1] 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17.

[2] 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65-72.

[3] GROTEVANT HD, COOPER CR. 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role-taking skill in adolescence. Human Dev,1986,29(2):82-10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1-244.

[5] 梁静,赵玉芳,谭力.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 28(7):631-633.

[6]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7] 范方.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8] 文,张文新,纪林芹,等.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277-279.

[9] 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36-42.

[10]GROTEVANT HD, COOPER CR. The role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adolescent identity and role taking//DAMON W,EISENBERG 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Detroit:Detroit free press,1983:47-58.

[11]吴泽华,曹伟华,喻洁.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9):260-261.

第8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7-0003-01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多,导致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此产生。留守儿童群体出现反映出我国在就业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方面出现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因此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1留守儿童问题论述

根据相关调查和统计发现,我国的留守儿童群体逐渐扩大,这引起了社会广届的重视。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主要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农民外出进行经商或者务工,导致很多儿童留守在农村。很多人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原因在于贫困地区很多农民因为自身生活方面的压力,进入城市务工,很多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儿童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在正常的成长阶段中,很多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缺少家庭关爱,这些儿童都处于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早期,我国对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并不常见。但是,据最近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报道开始关注农村儿童留守问题,说明这已经成为大众所关注的对象。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在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进入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员逐渐增加,而他们的子女也就逐渐被迫成为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的问题,我国不但需要在人口流动以及就业方面加快进程,还应该加强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呵护。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分析

2.1完善学校建设: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义务教育的主要阶段,这同时也是他们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几年。在这个阶段内,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内,因此,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完善学校对于寄宿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自立能力,因此,对于大多数初中学校来说,学生对于寄宿制的学校接受能力更高。农村的寄宿制学校能够有效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关爱,在学校的监督下,他们的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关注并解决。因此,呼吁农村建设寄宿制学校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对策。在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不仅在心理上能够得到有效帮助,还能够更多地接触新朋友,在增强自立性和交际性方面也大有裨益。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方面的建设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案。

2.2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预防和干预:学校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场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留守儿童的“家”。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无疑需要借助学校教师和领导的力量来完成。学校方面首先需要组织建立全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档案,档案当中应该详细记载留守儿童自身总体的心理状态。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很多学生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偏差。而农村留守儿童处在特殊的生长环境下,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很高。例如,对于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发现的过程中及时财务有效措施,具体可以是邀请学校专门的心理方面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开导,解决学生心理困扰的问题。对于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出现的产生的负担和压力,教师应该在了解了事实之后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其次,学校还可以增加设置一些趣味性课堂,在在趣味课堂中适当涉及到心理辅导以及法治方面的内容,主要目的是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并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具体可以是教师在课前搜集心理辅导和法律知识普及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在课程开始之前向学生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生处在好奇心较强的阶段,他们在被视频资料吸引的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心理辅导和法治学习的状态中。

2.3加强班级管理和教学设置: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在这个阶段中容易出现心理波动,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本身生长环境特殊,再加上自身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出现心理疾病的几率更大。因此,教师作为接触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重要人员,在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是最为合适的教育主导力量。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学习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教师应该付出更多努力。在课堂的管理上,教师应该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将课堂管理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例如,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心理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准备一些心理知识方面的趣味故事,将讲述故事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中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在听取小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动进入到故事情节中。教师在讲完小故事之后,引导学生对于故事的情节和结果发表意见,以此了解每个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不同看法,进而发现学生的各项心理特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身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成几个小组,选出组长将本组的意见统一表达。最后,教师引导每个小组组员对于对方组的意见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在表达自身意见的过程中,不但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在理解故事情节的环节中受到了有效的心理辅导。

结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属于一个比较长期的现象,其中涉及到很多教育以及社会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共同的努力。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范围的扩大表明我国在教育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更加突出。笔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展开了论述,并且对于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改善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华强,徐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02).

[2]张连生,杨洁,朱玉婷,向安莉.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02).

[3]曹会.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J].才智.2012(07).

第9篇: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范文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可知,幼儿园需要将幼儿心理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正确健康的理念,提高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程度。现阶段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孩子智力开发与卫生保健,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有限,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系统。怎样帮助孩子形成健康心理?采取合适地教育方法进行引导,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以游戏作为媒介,各领域制订活动方案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以体育游戏激发孩子自信心

体育游戏具有良好运动特征及趣味性,与幼儿园阶段孩子好动天性十分吻合。所以,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儿童身心健康教育方向的作用,对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孩子心理品质与合作意识,让孩子形成包容心理,提高自信心。与此同时,体育游戏作为集体活动,能够让孩子形成集体观念。例如,在对孩子自信心培养上,教师可以设置“刘翔,我帮你”的体育游戏,以孩子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打造培育主题,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内,提高活动兴趣。教??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应采取设置多层次鼓励手段,从而有效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实际心理情况相结合,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对学生心理观念进行培养,提高自身自信心[1]。

2.以音乐游戏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游戏与音乐元素相结合之后,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孩子在提高自身音乐审美能力情况下,能够产生愉快情绪,努力学习音乐知识。在音乐活动中,音乐活动形式及方法更加灵活,学生会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自觉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在开展《狮子王进行曲》音乐游戏中,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所要扮演的角色,让孩子成为音乐游戏中的主人公,有效提高孩子参与音乐游戏的积极性。

3.以角色扮演游戏促进儿童交往

角色游戏除具有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还能够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孩子自身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得到良好纠正及治疗。例如,“小小主持人”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可以扮演社会中的不同人物,从而提高社会关注程度,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事物,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2]。

二、结合书本课程开展心理教育

1.创设愉快的活动情境,营造有效的师生互动氛围

幼儿园可以在墙壁上面展示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孩子在阅读之后可以将感后感写下来,采取便利贴的方式贴在墙壁上。还可以借助动物形象对心理健康资料进行展示,长此以往,孩子能够自主观看墙壁上资料,愿意看心理健康资料,也愿意学习心理健康资料,能够充分发挥出墙板报的宣传作用。

2.构建多样化绘本课堂,推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需要在“一课多研”基础上,对活动方案进行深入讨论设计。例如,幼儿园在心理指导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我不要嫉妒”活动,了解心理健康资料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身份角色开展活动。在不同场景内,孩子会接触到不同角色,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从而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价值,推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3.心理小短剧,分享快乐